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

陈德述

现代科学证明,人与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人与自然如果失去平衡,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带来灾难。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在儒学中不仅具有人与之间的和合、人与社会的和合,而且还具有人与自然的和合共处的思想。儒家的人与自然和合的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它对于今天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天人和合是儒家关于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

儒家的和合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所谓和合,指宇宙中的事物是由不同因素、不同要素,甚至是异质的元素所构成的,这些不同的、异质的因素之间是处在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之中的,并且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谐与合作推动着宇宙事物的发展。如果这些不同要素之的平衡、协调被破坏,那么必将影响事物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它的灭亡。在儒家看来,和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中道和合、交泰和合、消息和合、既济和合、生克和合等。在天与人的关系中,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这是构成儒家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

第一,天人合一观是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思想。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思想人与天、地的关系。“天”是什么?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还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与人、社会是什么关系?孔子创立了仁学,把人从天命神学中解放出来,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哲学体系,从而也就摆脱了天命论的影响。儒家关于天的学说,其主导方面是把天作为自然现象来看待的。《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说:“天生有三辰,地有五行”,即认识到天是一种自然现象。三辰指日、月、星;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三辰和五行都是客观的物质形式。《国语·越语》说:“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疆而不刚”。孔子也把天当作自然来加以肯定,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战国时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进一步发挥天即自然的思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就之以乱则凶”(2)。到了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把对天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他说:“天者,气也”(3)。还说:“实者天不在地中,日亦不随天隐,天平与地无异。然而日出上、日入下者,随天转运,视天若覆盆之状,故日上下然,似若出入地中矣”。“夫天之高下,犹人之察太山也,平正四方,中央高下皆同。今望天之四边若下者,非也,远也,非徒下若合矣”。“天日行一周,日行一度二千里,日昼行一千里,夜行一千里”(4)。吕坤说:“自然之谓天,阳亢必旱,久旱必阴,久阴必雨,久雨必晴,此之谓自然”(5)。总而言之,以上观点把“天”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儒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理论。

天人合一是儒家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之一。儒家认为:天和人是处在和谐的统一体中。因为人秉受天地之气而生。王充说:天由气构成,天地间的阴气与阳气媾合生成宇宙万物和人类,“犹夫妇合气,子自生也”(6)。吕坤也强调天地万物由气构成,他说:“天地万物只是一个气聚散,更无别个”(7)。人和自然皆由气构成,人只是自然的一部份,因而就要受天地规律的支配。《左传·成公十三年》:“民(民者,人也)受天地之中(中和之气)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

仪之则,以定命也”。“命”者,宇宙的必然法则。董仲舒认为:“人受命乎天也”,取天之仁德而具有仁爱之德(8)。清初思想

>家王夫之指出:“天无一日而息其命,人无一日而不受命于天,故曰凝命在受命”

(9)。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天人是合德的,“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合流”(10)。《周易·系辞传》亦指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鬼神者指天地之间神秘莫测的变化规律。人的行为与天地变化的规律相符合时,就能趋吉避凶。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戴震在《原善》中说:“人之神明出于心,纯懿中正,其明德与天地合矣”。由于人与天地万物是合德的,所以,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11),尽心、知性、知天就是合乎规律的。《中庸

》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以后程颐解释说:“孟子曰:尽其心,知其性。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理”。人与天地都有一种共同的本性。《吕氏春秋·情欲》篇也指出:“天地不能两,而况于人类乎。人之与天地同,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由此,得出一结论,天地自然和人在本质上一个东西,人和万物是同一的。所以人的行为不能违背天地自然的规律,必须遵循天道规律,要法天地之则,才算是合符规律的。

由此可见,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以下的内容:第一,天是一种自然现象,天地万物和人都是由气这种物质构成的,所不同的只是秉受的气有所的不同而已,人所秉受的是宇宙的精华之气;第二,自然和人都受宇宙法则的支配,天地万物受“道”的支配,人受“命”的支配,“道”和“命”都是一种必然之法则,即是说作为万物之灵的、具有能动性的人也不能随所欲;第三,由于人与天地合其德,所以,人就可以由尽心、知性、知天这三

个步骤来认识天人合一的规律,从而达到“穷天人之际”的目的,认识天人合一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致用。

第二,天人感应是儒家天人和合思想的一个方面。感者,交互作用;应者,由于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作出的反应或回答。《国语·越语》说:“人事至矣,天不应也,王姑待之;天应至矣,人事未尽,王姑待之”。到了汉代,董仲舒大讲天人感应之说,他提出了“同类相动”的理论作为天人感应的理论依据。所谓“同类相动”是指某些自然对人体产生的某些反应。如“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之先动,是阴相而起也。天将欲阴雨,又使人欲睡卧者,阴气也。有忧亦使人卧者,是阴相求也;有喜者,使人不欲卧者,是阳相索也。”(12)自然界的变化,如太阳的活动、月亮的盈虚、气候的变化、地磁场以及土壤的化学成分都必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董仲舒把这种同类相动的现象推广到天人关系上去,他指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13)董仲舒强调,国家的统治者的政令、立法以及一切行为都必须要以天心之仁爱为准则,否则就要受到天的惩罚。人生活在世界中,人和自然万物必然是处在交互作用之中的,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为了生存而运用自然和征服自然,而自然受到运用、改造之后它也要反作用于人类。当这种作用与反作用处在和谐状态时,自然生态保持着平衡状态。天与人总是处在这样的交互作用中的,所以,儒家的天人感应论虽然包含有迷信的成份,其中含有如果违背天道自然

的规律之后,必然要受到恁罚的思想,在这些思想中含有科学思想的成份。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天人感应学说,是有其合理因素的,不可全盘否定。今天,我们应该批判其中的迷信成份,改选和发展其中的科学成份,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将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与天地参的理论。儒家认为:人与天、地并列为三,即人与天、地处于平等的地位,人并不是驾凌于自然之上的统治者或控制者。《周易》的八卦是由代表天、地、人三才的爻画所构成的,上为天,中为人,下为地。人与天、地并列,它们之间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即阴阳对待和变化的规律。《中庸》指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因为天地之性与人之性有异亦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秉受天地之气而生而成。朱熹认为,人和物有共同性的一面,他指出:“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生者,人之所得于天之气也。人物之生,莫不有是性,亦莫不有是气。然以气言之,知觉运动,人与物莫不异也”(14)。这一切说明,人并不是超自然的独立于自然之外存在怪物,而是与自然和谐同一的,人与自然界的相异处,它而只不过是自然界的灵物而已。

第四,物我同类论。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理论,他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5)。“民”者,人也。“与”,同类、朋友的意思。即是说,乾坤为父母,人在天地之中是最藐小的,天、地、人三者混然共同处在同一个宇宙中。他们是气的不同聚合形式,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所以,人类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同类、朋友。同胞、朋友就应该去爱他、爱它,而不是残害它。

二、儒家关于保护自然生态的方法

儒家从人与自然和合的生态理论出发,提出了如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种种思考,这些思考,即是在今天仍然有其价值。

第一,要把人与人之间相爱的思想推广到去爱物类。孟子提出“仁民爱物”的思想。民者,人也。仁者,爱人。要象爱人那样去爱物。孔子是很爱物类的,他“钓而不网,弋不射宿”(16)。孔子钓鱼时只用鱼竿,不用网;用箭射鸟时,不射归巢停宿的鸟。要爱我们周围环境中飞禽走兽,草木鱼虫等等。儒家提倡“成己成物”,孟子提出“推恩”的原则,即自己想要得爱,就要去爱别人,人类要想得到爱,就得去物类;想要使自己有所发展,也得别人有所发展;人类要有所发展,也得物类也有所发展。人类要推恩到物类中去,去爱物类。同时还要把爱物类的思想变成为“利物”的行动。《周易·乾卦·彖辞》主张,人类对待万物要象天地那样无私,“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天道施仁,使万物各按其自己的规律,生长发育,各受得其利。也要坤道那样,“厚德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使物都各自亨通发育。总之,要实践乾坤之德,使天下万物都各受其利,各自发育、生长,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只有使万物各受其利,才能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

第三,发育万物。《中庸》说:“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若你使万物发育生

长,你的功德有天那么高。还说:“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这也就是合符天道的本质所在,孟子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17)宇宙万物如果能得到培养,它必然会成长繁衍;如果它遭受到破坏,它必然会消亡。《中庸》还指出:天地万物各安其自己的地位,各按其自己的本性发育。孟子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还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18)。孟子这里讲的是发展农业的事情,但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为了发育万物,绝对不能破坏万物的成长,“山林非时不升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 不卵,以成鸟兽之长。”

(19)也即说,只要发育万物,不但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也可以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为了使万物能够得发育生长,必须要保护它生存的环境。荀子说:“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20)河流渊池是鱼类生长的地方,山林是鸟兽生长的地方。所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1),“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20),“树成荫而众鸟息焉”(21)山水、川渊、风雨是维持万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些条件才有可能绿树成荫,鸟兽成群,水族繁衍。孔子说:土地“深 (掘)之,而得甘泉焉,树之,而五谷蕃焉,草木殖焉,禽兽育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其功而不德。”(22)土地是生态系统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它当然包含山林水泽、植被、鸟兽鱼虫,它是万物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相反,如果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不仅万物不能生长,人类也就无法生存。“川渊枯则鱼龙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20);“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23)“气”指整个生态环境的各个要素的最佳组合状态。为了使万物得其生、得其养,必须使自然的各个要素保持着协调与平衡。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的辩证关系。《周易》中阴阳互补原理是科学的原理。它告诉我们,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处对立统一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利必有敝,敝有也包含着利。总是处在对立的互补之中的。“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各有所利,亦各有所敝。“天人相分”的理论,提倡“制天命而用之”,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但是,在“制天命而用之”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自然界中的“和生养成”的规律,所以,荀子强调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24)“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德莫大于和。”(25)“和”指自然内部各种要素的和合,也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合。要在利用自然和爱护自然之间找到一个中介点。要利用自然,就更应该爱护自然。只利用自然而不爱护自然,就会造成自然生态的不平衡。如果一味追求“制天命而用之”,必然造对自然的掠夺,最后是失掉生态的平衡;孟子曾经批评对自然的破坏,他指出:“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26)另一方面,也不能因强调天人合一,而不去在改造自然中获取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提倡“中庸之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使利和敝之间求得一种平衡,从对立中求得互补。荀子一方面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又强调对万物要“不夭其

生,不绝其长”,以求得“用”和“养”的互补。他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别:谓生育)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其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代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童:山上无草木),而百姓有余材也。”

(27)这里,荀子强调用和养的协调互补,才能达到生态的平衡。

人类的认识往往落后于实践,容易陷入某种片面和绝对,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更是如此。长期以来,以为自然的资源是无限的,是可以享用无穷的,特别是那种以所谓工具理性为主导的文化,用各种手段掠夺自然以满足自己的嗜欲,而不知道物极必反会导致严重的恶果。我国在五十年代,由于只认识到麻雀有耗费粮食的一面,而没认识到它在生态平衡中的意义,动员全民消灭麻雀,在旷野里,在森林中,企图用人工的办法来消灭麻雀,这种愚蠢的行动,幸好未能得逞,否则将使生态失去平衡。据报载,俄国的西北利亚曾经豺狼很多,于是发动大家消灭豺狼,结果使野兔大大的繁殖起来,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了豺狼的危害程度。人类往往在追求某个既定的目标时,陷入了一种绝对,忽视了它可能产生的危害。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科学倡明的今天,人类行为应该更合理,更科学。按照阴阳互补的理论,来考虑我们行为,不要再作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来。

>

>三、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错误态度和欲望的膨胀,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厄尔诺尼现象的频繁发生,雪线的升高,沙漠面积的不断扩大,大小河流污染、断流甚至干枯,太空垃圾、各种污染日益严重,物种迅速减少,全球温度升高,人类生育能力的下降等等,这些都是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结果,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保护自然,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了全人类面临着的严重任务,其中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态度,建设生态道德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儒家的和合思想对于我们培育生态道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 要有效地维护自然生态环境,首先必须要重新认识人在自然的地位以及自然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彻底改变的人类自我中心地位,彻底改变人类的对自然的错误价值导向。校正“人定胜天”认识中的错误倾向,从“天人相分”中,辩证地认识和确立“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天人和合的价值取向,树立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中,自然亦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新型人天观。只有在校正了人类在宇宙自然环境中的位置之后,才谈得上爱护自然,“发育万物”的问题。应该把人类特有的“爱”施之於自然,应用“泛爱万物”“天人一体”的合学的观点来看待自然,对待自然。人类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培育自然,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才是人类的福祉。

>

> 按照儒家的和合思想,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务必要改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要运用“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宇宙中的物类,即人类不仅要自己相爱,还要爱宇宙万物,把

宇宙万物当作自己的朋友,不要残害宇宙万物。儒家的“仁民爱物”,“成己成物”的思想,就是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和合统一的思想,这是生态道德建设的一个根本性指导思想。这就要求人类树立“爱物成物”的道德意识,把人类的“爱心”推之爱宇宙万物,应该做到“人欲立而立物,人欲达而达物”,做到“人所不欲,勿施於物”,做到“人、物并育而不相害”。这里贯穿着“仁爱”的精神。孔子对万物是赋予“仁爱”之心的,“钓而不网,弋不射宿”是孔子热爱生物的生动表现。可见,不论是建设社会道德,还是建设自然生态道德,都要从培育人类的爱心开始。树立“仁爱”之心不仅是建设人文道德,而且也是生态道德的要求。只有树立“仁爱”的道德意识,才能协调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自己周围的同事和自己的同胞都不爱,他怎么可能去宇宙万物呢?只有“爱人”才能利人,只有“爱物”才能利物成物。“仁爱”是人际关系和合的道德基础,也是人与宇宙和合的道德基础。“和合”不仅是人类社会的规律,同时也是自然界的规律。《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按照和合的规律对待自然,自然界的万物就能各得其位,各自按自己的规律发育、发展。这样就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应是“并行并育”的关系。

>

> 生态道德建设应该是也必须是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树立从自己作起的道德观念。虽然,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全人类的事、是社会是国家的事,但是,我们每个人不是无事可作的。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然生态在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中的地位,爱护自然,爱护花草林木,飞禽走兽。要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不要乱扔纸屑、果皮、塑料,不要乱吐口啖,不要做一切有损生态环境的事情。爱护地球,爱护宇宙万物,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保护生态环境,克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危机,是全人类不得不关心的艰巨的任务。

>

> 生态道德建设的核心是要树立天人合一、泛爱万物、发育万物、成己成物的观念,并要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我们实践,这就要求:首先是要合理地、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财富要有个“度”。其次,爱护万物,发育万物,树立人与自然互利的天人观,建立和发展生态农业。这里说的“度”就是在开发利用与保护培育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一是人类要节制自己的欲望,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二是要保护自然,培育万物,不使物种减少甚至消失。我们应该培育生态道德意识,并且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克服人类生活需求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矛盾的中介物,也是人类需求与生态需求的和合体。天道施仁,地道施恩,人类和合,这就构成整个宇宙的生态和合,这是对生态道德建设的整体性思考。

>

> 从现实的情况看,为了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进行生态道德建设,还进行生态立法。通过生态道德的培养,使人们自觉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生态立法,严厉惩罚偷猎和捕杀稀有的、频于绝灭物种者,通过道德的、法律的手段来保护生物种群和物种的繁衍,保护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为人类建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注释

>(1)《论语·阳货》 (2)《荀子·天论》 (3)《论衡·谈天》

>(4)《论衡·说日》 (5)《呻吟语·天地》 (6)《论衡·物势》

>(7)《呻吟语·天地》 (8)《春秋繁露》 (9)《思问录内篇》

>(10)《孟子·尽心》 (11)《孟子·尽心上》 (12)《春秋繁露·同类相动》>(13)《汉书·董仲舒传》 (14)《四书集注·孟子集注·告子篇生之性章注》

>(15)《西铭》 (16)《论语·述而》 (17)《孟子·告子上》

>(18)《孟子·梁惠王上》 (19)《逸周书·文传解》(20)《荀子·致士》

>(21)《荀子·劝学》 (22)《荀子·尧问》 (23)(《礼记·乐记》

>(24)《荀子·天论》 (25)《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26)《孟子·告子上》 (27)《荀子·王制》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系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 系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系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国文明发展至今还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思想流派,同时也都对中国甚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和儒家,均起源于春秋末期,道家最早来自于老子的思想,到汉才被人们称为“道”,而儒家思想是孔子在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道家的起始阶段,老子领悟了矛盾的某些重要法则,特别是正反两面互相转化的法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阴阳,这随后成为老子学说的精髓。这种思想在后来开创了经久不衰的中医养生学。老子的思想的哲学体系结构较为明显,以阴阳做出基础,提出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句流传千年还给人们以思想启迪的话,个人认为其目的在于顺应天道,效法自然规律,从而达到治国养生的目的。 而同时儒家思想也进入了起步阶段,与道家不同的是,当时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儒家及同时期出现的流派多提出的是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办法,孔子把过去的时代精神注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去,为了在乱世中寻求一种新的和谐秩序。而“礼治”“德治”“人治”的核心思想因为符合当时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被长时间奉为正统思想。儒学至今大部分仍是具有时代精神的指导性思想,但是诸如要求“三从四德”的妇女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则必须被抛弃。 因为流传的颇为广泛,可以不夸张的说儒家思想形成了我们中国人很大一部分主流思想核心,是中国文明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道家一直传承延续,给人们的生活以更多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对于自然,修身,处世方面都有很大帮助。两种思想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融会贯通,但在不同方向上的蓬勃发展,各取所长,却正好从多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了国学的精粹,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精粹。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一、儒家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同表现。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 1 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二、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古今社会的广泛体现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及孔、孟的和谐思想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和谐”意义的形成,还与“天人合一”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大命题。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神人以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董仲舒把儒家的基本理论与战国以来风行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结合起来,为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论体系基石。 “和”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对此都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各有侧重地发展和丰富了“和”的思想体系。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

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不同

对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相信早已耳闻目睹许多许多。但是即使今天问我儒家和道家的价值观,我却脑袋空空,什么也说不清楚、说不出来。更何况这个大题目,要我谈谈这两者的相异之处。我自认为这不是我能力范围内所能完成的。所以,我只能依我目前的能力简略的浅谈这个题目。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思想核心方面比较:儒家讲求“三纲五常”,其思想的核心归纳为“重仁尚礼”,而道家则讲求“无为而治”,其思想的核心则为道法自然,儒家尚仁,强调仁者爱人,必须克己复礼,以对人的尊重和具备同情心作为“仁”之核心标准,而以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提高道德水平作为其达到标准之必须手段。 人性论比较: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儒家的出类

儒家思想精髓

儒家思想精髓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义——原指"义气",即行为基础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诚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节——气节和节操。1、社会指一个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坚定性。对内,气节表示对一定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坚定信仰。对外,气节则指在国家和民

儒道互补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之比较谈儒道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概括的特点: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儒道互补。天人合一强调人的行为,最高的是天道;内圣外王强调人生理想,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设计,内圣即如何做人,外王泛指建功立业,内圣是基础,外王是扩展;儒道互补是从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结构来概括的。 儒为主导,道为民间。几千年来,儒道两家思想决定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儒家的建树在于伦理道德,道家在于哲学思维。儒家主张刚强有为,道家主张柔弱不争;儒家主张热情豪情,道家主张沉静低调;儒家具有忧患意识,道家具有反思精神。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形成了相反相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作为中国两大主干,儒道互补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一、儒道文化差异 儒道有差异,才能形成互补。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老子偏重自然,进行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老子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 孔子偏重社会,着重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建立伦理学。孔子以“仁”为儒家最高范畴,以“仁”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破解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对社会伦理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价值观念不同。孔子是人文主义取向,追求道德完善,强调积极进取,儒家倡导积极人生,主张用世,也有超然心态和矛盾心态;

老子以自然主义为取向,超越世俗;道家倡导超然通达,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更多是以批评者形象出现。 儒家的超然和道家的入世情怀慢慢被人遗忘了,孔孟和老庄的本来面目被窜改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儒道的误解: 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消极无为? 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有治国安邦的理想,只不过在治国的理念上不同。孔子主张发挥政府和领导人的意志和作用,老子主张淡化政府和领导人的作用,以无事的态度作大事。这并非消极,“不争”是顺其自然,仍是积极有为,只不过方式呢不同而已。孔子是直线思维,老子是逆向思维。 道家是逃避现实。很多人把道家等同于隐士,把隐士等同与逃避现实的人。此说不妥。实际上,他只是喜欢低调,不张扬。老子主张退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隐士之隐是为求志,并没有放下天下。庄子即隐士,隐士待时,存身之道。 道家不关注现实,没有忧患意识。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也有忧患意识。二者关注的方面不同。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对人文明进步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也是忧患意识。对人类有着终极关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看到文明发展的负面,不得不令人惊叹。 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演进

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者是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不少制度我们沿袭至今。 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君子”精神是传统儒学的理想人格。它有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部分,但是,也有若干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具有永恒价值和普遍价值。它们可以救济、治疗现代文明病,使人变得更善良、更崇高,使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协调,更和谐,使世界更安宁、更美好。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曾经幻想过“人人君子”的理想境界。清代的小说家李汝珍(约1763-约1830)在他的作品《镜花缘》中描写过“君子国”。那里的政治家谦恭和蔼,平易近人。那里的老百姓民风淳厚,相让不争,宁可损己,不能损人。假如人人成为“君子”,国家都成为“君子国”,那末,世界也就进入“大同”社会了。 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各种情况显示,在这一新的世纪里,科学和社会生产将会有更迅速的发展,精神文明也将向更高的层次攀登。在这一情况下,重提“君子”精神,提倡“君子”精神无疑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儒家思想虽然对于当代来说太过于理想化,但是毋庸置否,其深刻内涵还是值得我们学习一二的。 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儒家、道家、法家)

专题一人文思想 综述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当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学派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发展繁荣,和儒家共同给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浸透着浓郁的人文思想。 一、儒家 基本思想: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人为贵"为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其核心思想的学说。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体现着人文精神。 思想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以仁的学说奠定基础 (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孟子提出仁政,荀子则提出性恶论。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压制。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 (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思想。 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 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康有为提出托古改制,移花接木。 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 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相结合。 代表人物及作品: 孔子和《论语》

论儒家的生态思想

论儒家的生态思想

论儒家的生态思想 主要讲三个大问题 一、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形势温家宝: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一、当前生态建设的总体形势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环境污染总体尚未得到 遏制,环境监管能力依然滞后,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 电影《阿凡达》的启示 《阿》片讲述了一个人类欲望的黑暗与自然和谐的故事。 “最黑暗的东西,往往来自最光明的地方” 工业文明破坏了自己的星球,又指向潘多拉星球。掠夺外星资源。 人与自然的冲突变成人类与纳威人的冲突。 正道:不应是技术征服,而是友好和谐。 电影《2012》的启迪--- 把地球再毁灭一次给你看! 2012 年12 月21 日,地球遭受了毁灭性大灾难,海水淹没喜马拉雅山脉等; “把这件事交给中国人去做!” 人类的工业文明可能给予地球毁灭性打击;中国可以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上发挥骨干性的作用,世界期待并相信着。 地球危急!世界危急倒计时! 南北极倒计时:50 年! 威尼斯倒计时:40 年! 马尔代夫倒计时:50 年! 澳洲大堡礁倒计时:12 年! 亚马逊热带雨林倒计时:12 年!乞力马扎罗山倒计时:12 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 口号——“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

拯救地球中国力量”圆桌会议。 青年代表团:“绿色中国”! 中国商界气候变化国际论坛”,发表了《我们的希望与愿景——中国企业家哥本哈根宣言》。 虎!虎!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以亚洲为中心的世界各地生息的野生虎数量已经锐减到20 世纪初期的3%至5%。20 世纪初,生息于世界各地的 野生虎大约有10 万只,而现在据推测只有3000 只至5000 只目前,孟加拉虎、东北虎等面临灭绝危险,而巴厘虎、里海虎和爪哇虎已经灭绝。 (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农业文明:以自然为中心,以顺应为原则;工业文明以人类为中心,以征服为原则;生态文明以生态为中心,以共生为原则。 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即生存危机。庄子文明观的启迪…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 康芒纳:《封闭的循环》“我们之所以陷入一种环境危机之中,是因为我们借以使用生态圈来生产财富的手段毁灭了生态圈本身。当前的生产体系是自我毁灭性的,当前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是自杀性的。”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 沃德和杜博斯的《只有一个地球》霍金预言:地球两百年毁灭 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将赌注放 在一个星球上。”

论儒家伦理观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论儒家伦理观对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 张关华 哲学学院2009300010055 【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儒家伦理文化合理内核的有效汲取,对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具 有积极作用。这些合理内核,一是儒家在道德文化理念上追求圣人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境界,二是儒家在人伦关系上推崇 相互协调的和睦交往,三是儒家在义利关系上主张“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关键词】儒家伦理观;传统文化;和谐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目前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活动,我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人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所以构建和谐文化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在世界各个民族发展史上,只有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五千年源远流长,这充分说明了华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丰富而广博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而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儒家伦理文化合理内核的有效汲取,对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此略抒浅见。 一、儒家在道德文化理念上追求圣人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境界及其意义 儒家性善的信念和性善论的传统,使得中国伦理道德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建立在对人性尊严的强词与期待上。儒家传统伦理深信,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因而“为仁由己”,只要安伦尽份,反躬内求,便是道德的完成。由此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这种修养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已修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而这种修养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 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这种道德自我正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追求。儒家所谓的“为己”“成己”的道德理念,其内在旨趣不外是在人格上达到理想的境界,而儒家的价值理想,也最终落实到人格理想上。 儒家把修己、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第一章)。在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中,既含系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又含道德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的“吾El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宪问》)“躬自身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要求自己而不强求别人的精神,是注重人的主体道德的自觉表现。一个有仁德的人。不怨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惭愧自己没有能力,着急自己不了解别人。这里体现了孔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也就是这种“修己慎独”的修养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进而人们提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诚信的职业操守等更高的要求,希望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在精神需求和文化修养上更加和谐。而现实上,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孔子的儒学管理精髓

孔子的儒学管理精髓 从世界范围看,上个世纪初,美国现代管理推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至七十年出现问题,而到七十年代,日本溶合美式与儒家学说而成的日本式“太和”管理扶摇直上,占了上风,据专家们预测,到21世纪50年代,中国式的管理将突显威力,成为那时管理的主流。 因此,我们今天开始研究孔子的儒学管理,正当其时,顺天应物。 孔子管理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代以前的文物典章制度,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文之治,集于孔子。”这说明孔子之思想代表了中国圣王之治,代表了中国最经典的管理思想,孔子本人在社会生活中也担任过很多管理职位,如委吏、司职吏、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摄相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管理职务。他的门徒中也有不少人出任各级官吏,这就使得他的管理思想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基础的支撑,是一部非常难得的管理宝库。我们只要对这一思想宝库进行一下疏理便可看到,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讲“修身治国平天下”,讲“修已安人”,讲“为政以德”,讲“正己正人”,并在管理的载体、目的、手段、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即使到今天看来仍是我们现代管理者无法超越的思想境界。 在管理载体方面,孔子管理思想的中心概念是“仁”。“仁,亲也,从人以二”,即“仁”是“二人”的复合,这里孔子实际上是把人以及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的理论的出发点,管理就是在于搞清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孔子眼里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前提是理解人性(善恶)。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关键是“择人”“得人”,管理的组织原则是“人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安人”——总之,一切都离不开“人”。 在管理的手段方面,孔子强调“为政以德”,主张用道德教化的手段感化百姓,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用道德教化感动人心,要比一味地采用惩罚的管理手段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管理的途径方面,孔子主张“内圣外王”,即管理若要想取得“众星共之”的良好效果,首先得使自己“内圣”起来,要从自己做起,注意自己个人的道德修养,注意榜样的力量,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管理者从自我管理,到家庭管理,再到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层层推进,不可或缺,不可能跳越。在孔子看来,管理者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个人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国家:“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都是论述这些思想的。 限于篇幅,下面我就有选择性的论述几个专题以介绍孔子的管理思想境界。 一孔子“道之以德”的管理内控思想 控制,是管理的基本手段,其对象包括人、事、物和行为的控制,孔子的“道之以德”主要讲的是对人的控制,他主张以“德治”为核心,虽然他也承认“齐之以礼”,即以礼义制度为规范

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道家与儒家的关系 一,论题 在讨论这一问题前,首先应该明确先秦的道家和张角的太平道、张鲁的五斗米教,以及和以后的南北天师道、正一道,不是一回事。先秦的道家并不是宗教徒,而是一些类似于今天哲学家的文学家。即使把那些方仙道的方士也算上,也与后来的道教有着极大的差异。我们这里为了讨论问题的简单,仅在这一章里,讨论先秦道家与儒家的关系,而不涉及以后的道教与儒家的关系。 二,道家、儒家对周易的不同见解 《周易》又叫《易经》,相传是周文王写成,其本身与儒道两家并无关系,而是一本单纯介绍自然事物发展的书,作者抽取了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六十四个事物,通过描述其产生、发展和变化来阐述世界的道理,并且初步介绍了根据这六十四种典型事物来组合推断世间万物发展的方法,是一本富含哲学内容的百科。它既是道家经典,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之所以《周易》被道家和儒家同奉为经典,是因为道家和儒家能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周易》进行阐述,而且能够借用《周易》来对自己的思想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道家与儒家都把周易当作自己的理论奠基之作,但两者又对周易有着不同的理解。这里再一次强调,先秦的道家对周易的学习和运用是与后来的道家,是有显著地不同的。 道家和儒家的关系可以用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之。 三,道家理论与儒家的对立统一关系 (引自陈应发的文章) (一)从本质上看,道家和儒家思想是对立的 从本质上看,道儒两家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道家归本于自然,儒家归本于伦理;一个是彻底自然本位,一个是彻底伦理本位。儒家代表封建官僚的统治,所以只关怀人际伦理关系,而道家则代表返于原始的平等、返于自然的倾向。在这一根本之点上,李约瑟博士认为,道家显然要比儒家高明,因为毕竟社会伦理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由自然界派生的,而不是相反(李约瑟,2003)。庄子就曾指出,人不过是宇宙中一个小的环节,不可能从人本身得出万物的普遍原则:“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辨。”只有从自然天道中才能真正求得人生的正确生存原则:“圣人游于万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因为世界观的不同,道家和儒家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都是相反的。 1、道家倡导“君道无为”,儒家演变成了皇权御用文化 道家对君主的态度可以用“君道无为”来概括,老子在《道德》经中痛批多欲有为的假圣人,赞美清静无为的真圣人,鼓吹君主遵道贵德,无为而治,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后世道家继承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分而用之,倡导“君无为而臣有为”。西汉黄老学派大力倡导“君无为而臣有为”。《庄子·在宥》曰:“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韩非子认为,“人君无为,臣下无不为”。《慎子·民杂》说:“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 儒家对君主的态度从“民本位”到“君本位”,最后彻底堕落到为皇权服务的御用文化。先秦儒家还没有明显的独尊皇权思想,反而充满了“民本位”思想,孔子推崇仁爱,倡导礼治,“克己复礼为仁”;孟子倡导仁政,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推崇礼学,强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为此,儒家第一个下了油锅,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大儒董仲舒看透君王心里,创立天道论,费尽心机的提出“天授皇权”,讨得了汉武帝的欢心,从此独尊儒术的局面一直维持了近2000年。宋明的程朱理学进一步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进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那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全然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养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一辈子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一辈子,自然应从“修身”开始。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幸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依旧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汲取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汲取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动身点,落足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差不多精神,儒家学讲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讲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地。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进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的以后而奋斗。《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中对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与规范”的深入讲解,能够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理念。1、国家间相处的和谐理念:“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简而言之是指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相近或相似。“和”、“同”两个概念,差不多上讲同一性的,但内涵却有非常大不同。“同”是指否认矛盾,不承认差异的同一性,而“和”则是承认有矛盾,有差异的同一性,因此“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而“和”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儒家文化提倡的“和而不同”思想的要旨是:第一,事物是各各不同的;第二,不同事物互补互济;第三,整个局面因之而和谐。在与异民族相处时,儒家把这种“和”的观念置于具体的民族关系中,出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这一点与西方的民族观念非常不相同。今天,“和而不同”这一古老的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活力,仍然能够成为现代国际社会进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中国奉行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正是这一思想的鲜亮体现。因此讲,“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差不多条件,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理念。2、国家内政外交的和平理想:行“仁政”、修“文德”。“仁政” 爱民、“文德”教化是儒家思想在内政外交上的理想期求。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的华夏民族和周边的夷、狄、戎、蛮等诸少数民族进入地缘政治时代。在处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关系上,儒家主张修“文德”的对外政策。从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动身。显然,受着如此“仁政” 爱民、“文德”教化和平思想深远阻碍的中国决可不能干涉不国内政,可不能主动发动侵略其它民族、国家的战争,更不用讲侵占其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