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末,云南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2016/2017产季,云南咖啡产量有望达到15万吨左右,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中国的98%以上;而该产季世界咖啡总产量约为887.9万吨,云南咖啡占全球总产量的1.7%左右。

2016年11月13日,第26届世界咖啡科学大会(ASIC )在昆明举行,这个世界性大会代表的是全球咖啡届最高学术与研讨的殿堂。

也就是在这个大会举行的同时,很多人突然发现,云南有着如此大的咖啡种植规模,同时也是中国咖啡走向世界的第一起点。当然云南咖啡的品质,喝第一杯云南咖啡感觉非常非常好喝,第二杯非常好喝,第三杯还是好喝。而在1984年,雀巢公司已经把普洱当成了其重要的咖啡原料生产基地,数十年来,云南依然是雀巢公司在国内最大的原料采购基地。

云南省作为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枢纽,位于世界咖啡生产大国越南、泰国等进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隘口,周边国家区域咖啡产量达200多万吨,占全球咖啡产量的1/4,云南在咖啡贸易及市场方面的“桥头堡”优势十分明显。

2015年,随着“滇新欧”和“渝新欧”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相继开通,使云南咖啡实现了外贸货物运输海陆并行,促进了云南咖啡出口贸易“井喷式”增长,云南省咖啡创汇逾4亿美元,占中国咖啡出口创汇总额的80%,比上年翻了将近一番。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产品远销西欧、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咖啡近6成的产量来自普洱,截至2015年底,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已达75.57万亩,产量5.79万吨,咖啡出口到美洲、欧洲、亚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宏州作为“中国咖啡之乡”,咖啡面积发展至18.93万亩,产量1.77万吨;临沧咖啡产业到2015年底,全市建成咖啡基地49.1万亩,产量1.69万吨;保山作为云南省咖啡产业化种植最早的地区,截至2015年末全市也发展至18.77万亩,产量2.8万吨。

云南可种植咖啡的热区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回望2008年,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2.8万吨,短短8年时间产量翻了5倍,作为中国最大的咖啡出口基地,咖啡出口创汇仅次于蔬菜、烟草,位列第三。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趋势

云南将充分利用云南省现有的稀缺咖啡种植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瞄准国内外咖啡消费群体快速增长的广阔市场前景,改变以低附加值原料出口为主的产业现状,做大、做强、做精咖啡产业,把云南省建设成为世界优质咖啡豆原料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精加工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确立新航向 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3月30日向外界公布:日前,经云南省政府同意,由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云南省农业厅牵头,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所配合编制的《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正式出台。该文件已于日前下发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委、办、厅、局,并要求和号召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规划》分别就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环境与优势分析、产业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产业发展布局、咖啡产业发展重点、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全面阐述和分析。把脉2010~2020年云南咖啡产业发展走势,为今后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引导和依托,切实开拓了利于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不少业界人士乐观地认为,《规划》的出台体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对云南咖啡产业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也真实地反应了云南咖啡产业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已经渐入佳境的良好势头。《规划》的出台将是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拐点,云南咖啡产业必然会随着《规划》的深入推进而更高更强,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离“井喷”时代已经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咖啡人翘首以盼的发展盛世”——无疑,《规划》的出台让云南的咖啡从业者们信心倍增,这也将是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幸事和喜事。 据悉,之所以出台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是因为咖啡是云南省热区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重要的创汇农产品。经过近60年的发展,云南省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和出口基地,但从总体看,云南省咖啡产业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市场培育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充分利用云南省现有的稀缺咖啡种植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瞄准国内外咖啡消费群体快速增长的广阔市场前景,改变以低附加值原料出口为主的产业现状,做大、做强、做精咖啡产业,把云南省建设成为世界优质咖啡豆原料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精加工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提升我国咖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综合分析产业基础、发展现状、市场前景、国家产业政策等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规划年限2010~2020年。 云南咖啡走过百年历程 咖啡原产于非洲北部和中部热带地区。我国咖啡最早于1884年引种种植于台湾,大陆地区于1892在云南省宾川县朱苦拉村开始种植;20世纪50年代,云南省开始咖啡规模化种植。1998年,云南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1998) 116号),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对咖啡产业的培育力度,我省咖啡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户十多年的共同努力和国内外市场的拉动,目前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截至2009年底,全省咖啡种植面积达45万亩,投产面积30万亩左右,产咖啡生豆约4万吨,分别占全国咖啡种植面积、产量的%、%,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基地,对中国咖啡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省形成了保山、德宏和普洱三大主产区,同时推动临沧、红河、怒江及丽江、文山等热区咖啡产业发展的产业布局。其中,2009年,普洱市种植面积万亩,投产面积万亩,咖啡生豆产量14318吨;保山市种植面积万亩,咖啡生豆产量12627吨;德宏州种植面积万亩,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前景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111070139 李斌 摘要: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在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情谊交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关键词: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前景 花卉不仅是构成现代环境不可缺少的特殊媒介物,而且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品位和思想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花卉业既是传统农业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新的兴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下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1.云南花卉产业的现状 1.1概述: 云南自九十年代初进行商品花卉开发至今,花卉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1999 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5935亩,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37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40%左右的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283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79家,约10000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 1.2 优势:

1.1.1 种质资源优势 云南北高南低的地势,错综复杂的地形,印度洋西南季风、南太平洋东南季风及青藏高原气团的交替影响,形成了包含从热带到极地各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1 7000种高等植物,野生观赏植物有2500多种,八大名花享有盛名,还有众多的国兰野生种,是世界上观赏植物宝贵的种子基因库,这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 1.1.2 气候资源优势 云南省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降水、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具有可周年生产花卉的优势,同时在品种结构和上市时间方面调剂的余地很大。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大的灾害性极端气候,特别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更是四季如春,十分有利于鲜切花周年种植和均衡生产,是我国少有的鲜切花生产的最适宜区,世界上主要的鲜花类在这里都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1.1.3 人力资源优势 花卉是鲜活产品,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2002年全省乡村劳动力1990.44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750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7.68%。 劳动力充足,加上地方特色花卉产区种植花卉史历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花技艺和经验,因此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保证了花卉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也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花卉产业,这也为云南花卉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加之云南省土地、人工资源廉价而丰富,构成了云南省发展花卉产业的综合资源优势。 1.1.4 区位优势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 析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末,云南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2016/2017产季,云南咖啡产量有望达到15万吨左右,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中国的98%以上;而该产季世界咖啡总产量约为万吨,云南咖啡占全球总产量的%左右。 2016年11月13日,第26届世界咖啡科学大会(ASIC)在昆明举行,这个世界性大会代表的是全球咖啡届最高学术与研讨的殿堂。 也就是在这个大会举行的同时,很多人突然发现,云南有着如此大的咖啡种植规模,同时也是中国咖啡走向世界的第一起点。当然云南咖啡的品质,喝第一杯云南咖啡感觉非常非常好喝,第二杯非常好喝,第三杯还是好喝。而在1984年,雀巢公司已经把普洱当成了其重要的咖啡原料生产基地,数十年来,云南依然是雀巢公司在国内最大的原料采购基地。 云南省作为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枢纽,位于世界咖啡生产大国越南、泰国等进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隘口,周边国家区域咖啡产量达200多万吨,占全球咖啡产量的1/4,云南在咖啡贸易及市场方面的“桥头堡”优势十分明显。 2015年,随着“滇新欧”和“渝新欧”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相继开通,使云南咖啡实现了外贸货物运输海陆并行,促进了云南咖啡出口贸易“井喷式”增长,云南省咖啡创汇逾4亿美元,占中国咖啡出口创汇总额的80%,比上年翻了将近一番。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产品远销西欧、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咖啡近6成的产量来自普洱,截至2015年底,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已达万亩,产量万吨,咖啡出口到美洲、欧洲、亚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宏州作为“中国咖啡之乡”,咖啡面积发展至万亩,产量万吨;临沧咖啡产业到2015年底,全市建成咖啡基地万亩,产量万吨;保山作为云南省咖啡产业化种植最早的地区,截至2015年末全市也发展至万亩,产量万吨。 云南可种植咖啡的热区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回望2008年,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万吨,短短8年时间产量翻了5倍,作为中国最大的咖啡出口基地,咖啡出口创汇仅次于蔬菜、烟草,位列第三。

黄冈市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市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冈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目前存在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就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经验总结。 标签:茶叶现状对策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导的农业生产体制下,黄冈市的茶叶产业资源被分配到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几千余家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80%从事生产的茶叶企业,茶园面积在500亩以下,产值在10万元以下,有近一半面积的茶园在农户手中,从事加工的茶叶企业平均年生产能力在1000公斤以下,销售以个体户零售为主,经营分散,缺乏具有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茶叶企业。 2、黄冈市茶叶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 茶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世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黄冈市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部分地方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管理运作模式,发展壮大了一批茶叶企业,使他们生产的茶叶占据了黄冈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导着黄冈市高档茶叶的生产消费市场。尽管如此,黄冈茶叶企业的发展仍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80%以上的茶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员是以农村务农的农民为主,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技术骨干,难以接触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粗放,产品技术含量低,故导致黄冈茶叶在低附加值产业链上徘徊。

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 二〇一四年月日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系别: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论文题目:云南花卉产业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二)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写作能力。 (三)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扩大专业知识面,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力求在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外文应用、计算机处理、撰文论证、文字表达等方面加强训练,实现所学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毕业论文(设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份量适中。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内容文题相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合乎逻辑;概念准确,语言流畅;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自圆其说。 (四)毕业论文(设计)应当反映出学生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五)毕业论文(设计)书写格式规范,符合《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 主管院、系领导(签字): 年月日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

云南省旅游发展情况介绍 云南省旅游局 二〇〇九年九月 一、云南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立体分布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与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国家接壤和纵贯全省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构成了良好的区位条件。在云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北有雄伟壮丽的雪山冰川,南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珍稀动植物,西有蜿蜒奔腾的“三江并流”奇观,东有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中有众多的高原湖泊和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着力发展和培育旅游产业,云南旅游业经历了从“接待事业型”到“一般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升级过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 (一)云南旅游发展历程回顾 云南旅游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起步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阶段性特征。

1、起步发展阶段。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时间是我省旅游业的起步发展阶段。1978年,我省正式筹建成立了云南省旅行游览事业局,开始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云南省也成为全国最早一批旅游开发地区。当时全省仅有一家旅行社和8家宾馆,并且大部分是政府招待所,标准客房不足300间。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到1988年,我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299人次发展到接待海外游客1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83万美元发展到1300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从13万人次发展到129万人次。这一阶段,我省的旅游业基本以单纯的事业型接待服务为主要内容,尚处于起步发展时期,旅游部门还属于“非生产性”的事业部门。 2、旅游经济产业建设阶段。1988年至1995年七年时间是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阶段。1988年,省政府在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搞好规划,全面开发,从而确立了旅游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992年以后,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导下,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使旅游业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1992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西双版纳召开,1994年省政府分别在大理、丽江召开了滇西北旅游规划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全省旅游业的发展,为云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到1995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2万人次增加到6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1300万美元增加到1.6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5.8 0%和43.8%,并分别跃居全国第7位和第8位;接待国内旅游者从129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 ,通过广大 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 多年来 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 花卉已经成为云南农业种植业新的经 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云南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 1994 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 亩,鲜切 花产量达到 2.1 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 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 年的发展过 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 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 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使云南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云南花卉产业经过10 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2005 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 万亩,花卉总产值60 亿元。鲜切花产量36 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 12 年全国排名第一。花

卉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 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 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 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 省花卉企业1035 家;花农合作组织115 个;从事鲜切花、盆花 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 户。 云南省 1998 —2005 年花卉种植情况单位:公顷 年份 品种19981999 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年 花卉2146.43402.25671.76262.47864.710600.21426.3223572.23 切花972.81729.11995.12596.23429.74933.05520.145990.24切叶 6.68.730.834.341.437.873.4889.10干花 6.7 5.039.1242.6254.3238.2143.0387.63盆花140.7334.1335.6428.1285.3333.9375.21403.41观叶盆花126.6184.3122.8125.441.260.2128.52143.25盆景36.142.494.398.417.928.5107.36105.19观赏苗木90.2237.9220.3137.1121.5185.14546.216148.62花卉种苗384.771.992.878.960.257.882.63129.32花卉种球118.355.163.047.539.6218.9225.57124.21花卉种子38.756.3772.780.214.045.520.8112.8草坪70.1423.3477.11186.2970.3300.5247.53397.04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末,云南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2016/2017产季,云南咖啡产量有望达到15万吨左右,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中国的98%以上;而该产季世界咖啡总产量约为887.9万吨,云南咖啡占全球总产量的1.7%左右。 2016年11月13日,第26届世界咖啡科学大会(ASIC)在昆明举行,这个世界性大会代表的是全球咖啡届最高学术与研讨的殿堂。 也就是在这个大会举行的同时,很多人突然发现,云南有着如此大的咖啡种植规模,同时也是中国咖啡走向世界的第一起点。当然云南咖啡的品质,喝第一杯云南咖啡感觉非常非常好喝,第二杯非常好喝,第三杯还是好喝。而在1984年,雀巢公司已经把普洱当成了其重要的咖啡原料生产基地,数十年来,云南依然是雀巢公司在国内最大的原料采购基地。 云南省作为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枢纽,位于世界咖啡生产大国越南、泰国等进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隘口,周边国家区域咖啡产量达200多万吨,占全球咖啡产量的1/4,云南在咖啡贸易及市场方面的“桥头堡”优势十分明显。 2015年,随着“滇新欧”和“渝新欧”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相继开通,使云南咖啡实现了外贸货物运输海陆并行,促进了云南咖啡出口贸易“井喷式”增长,云南省咖啡创汇逾4亿美元,占中国咖啡出口创汇总额的80%,比上年翻了将近一番。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产品远销西欧、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咖啡近6成的产量来自普洱,截至2015年底,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已达75.57万亩,产量5.79万吨,咖啡出口到美洲、欧洲、亚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宏州作为“中国咖啡之乡”,咖啡面积发展至18.93万亩,产量1.77万吨;临沧咖啡产业到2015年底,全市建成咖啡基地49.1万亩,产量1.69万吨;保山作为云南省咖啡产业化种植最早的地区,截至2015年末全市也发展至18.77万亩,产量2.8万吨。 云南可种植咖啡的热区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回望2008年,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2.8万吨,短短8年时间产量翻了5倍,作为中国最大的咖啡出口基地,咖啡出口创汇仅次于蔬菜、烟草,位列第三。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历经十余年,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产业化进程来看,目前都不是十分成熟,消费短期内可能很难显著增长。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机会,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仍然进展缓慢。本文主要以北京地区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商用轿车)为研究对象,实地考察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和与政府的协商状况,同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影响电动汽车购买的因素,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作出合理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未来展望 一、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 早在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设计的电动汽车包括3类: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并以这三类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动、动力蓄电池为“三横”,建立“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基本跟上了全球的步伐,大体站到了世界同一起跑线。自此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大量产业相关政策,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上了日程,这在我国汽车史上还是头一次。自2004年起,在国家的长远规划和能源政策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被多次强调。从2005年开始,我国政府出台了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促进发展清洁汽车、电动汽车政策措施,明确了201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的5%~10%;203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50%以上的发展目标。 2006年财政部针对实施新消费税政策时明确规定:对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将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2007年12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在新目录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鼓励产业。很多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及制造,都已列入了国家鼓励范围,享受鼓励政策。 2008年8月31日,在2008(首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科技部部长首次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明确目标:到2012年,国内将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2009年,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几乎每个月甚至每周都在出台政策和制度保证电动汽车更好和更快发展。 2010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以抢占产业制高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进入实质性政策扶持阶段。该阶段不仅把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

云南旅游业运行现状分析

云南旅游业运行现状分析 (一)国内旅游市场 1、国内旅游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234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5.04%,其中过夜游客17430.55万人次,同比增长14.20%;一日游游客14913.4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5%。从各月接待情况看,1至12月云南省每个月平均接待国内旅客达2695.33万人次,与2014年相比增长15.03%。 2、国内旅游者客源结构合理。一是省外游客仍是云南省主要的客源市场。2015年,省外游客占全省接待总量的57.57%,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1.32个百分点。云南周边地区、沿海及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仍是云南省最大的国内客源市场,其中四川、重庆和贵州居云南省国内市场的前三位,接待量分别占所有游客的7.20%、4.05%和3.28%,四川游客增幅最大,增长1.52个百分点。同时,山西、陕西和宁夏等中、西部省(区)入滇游客所占比重均有所提高,说明随着云南省旅游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省外游客的来源地更加趋于多样化,进而推动云南省国内旅游市场结构更加的多元化。二是省内客源市场进一步壮大。2015年本省居民占国内游客总量的42.43%,其中经济较发达的昆明游客最多,占所有游客的11.27%。同时,曲靖、红河、玉溪等7个州市占全省国内市场的比重均超过1.7%,进一步增强了云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后劲,其中曲靖游客比重达4.84%,居省内客源市场的第二位,红河、玉溪市游客分别占4.57%、4.43%,紧随其后。三是非城镇居民游客比重进一步提高。伴随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非城镇居民开始由物质提高转变为精神层面的提高,2015年非城镇居民游客所占比重提升了8.12个百分点,达27.58%。 3、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云南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云南省各州市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良好。昆明、大理、丽江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接待国内旅客均超过了2800万人次,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其中昆明接待国内游客6796.91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一,丽江增长15.07%。西双版纳、迪庆、红河、德宏、保山等热点旅游地区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红河接待国内游客居全省第四位,达2563.99万人次,同比增长21.45%。此外,玉溪凭借位于滇中经济圈和良好的交通优势,接待游客达2309.57万人次,同比增长13.77%,居全省第五位。与此同时,楚雄、昭通、普洱、怒江、临沧、文山等新兴的温热旅游地区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临沧市接待国内游客781.33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36.4%。 (二)节假日旅游继续成为云南省旅游市场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1、“黄金周”假日旅游带动作用明显。2015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265.0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8%,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40.27%;“国庆”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163.01万人次,同比增长9.34%,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37.90%。 2、小长假短线游成为云南省旅游市场增长的拉动点。2015年“元旦节”小长假接待旅客298.47万人次,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15.04%;“清明节”小长假,全省共接待游客323.13万人次,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12.25%;“五一”小长假接待旅客469.32万人次,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通过广大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多年来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花卉已经成为农业种植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1994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亩,鲜切花产量达到2.1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使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花卉产业经过10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2005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花卉总产值60亿元。鲜切花产量36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12年全国排名第一。花卉产品

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省花卉企业1035家;花农合作组织115个;从事鲜切花、盆花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户。 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单位:公顷

省1998—2005年花卉种植情况趋势图 单位:公顷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本表、图引自省花卉产业联合会编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及2004年、2005年《省花卉产业统计报表》) 2、省花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概况 省花卉产业发展初期,花卉生产主要集中在以呈贡为主的滇中局部地区,种植品种也相对单一,基本上是温带鲜切花。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结合传统的生产基础、资源、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遵循适地适栽的原则,花卉产业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区域布局: (1)滇中地区形成了以、、、为主的温带鲜切花片区,这个片区是花卉产业的特色区域; (2)滇南地区宣传了以西双版纳、及元江、峨山为主的热带花卉及配叶植物片区;

咖啡业产量情况调查报告

乡位于县西部,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120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26000亩,其中:水田4400亩,旱地21600亩,人均耕地亩。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九山一面坡是我乡的地貌特征。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860—2372米之间,立体气候明显,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辖9个村委会131个村民小组,4509户17312人,其中:农业人口4299户16920人。 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万元;林业收入万元;畜牧业收入万元;养蚕收入万元;其他经济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9元。粮食产量7230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33公斤。 一、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历届党委、政府对乡情的调查论证和分析,在今后我乡要长期坚持的产业发展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着力打造以江边、曼高公路沿线、山头为主的三线经济。即江边沿线以发展紫胶、咖啡为主;曼高公路沿线重点发展蚕桑;山头高海拔地带重点发展核桃、茶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乡共有桑园6000亩,已嫁接优质桑园4000亩,上半年养蚕1790张,收入万元,预计全年养蚕收入400万元;种植紫胶寄主树万亩,但由于胶种紧缺、难以存活等原因,紫胶产业的经济效益很不明显,年紫胶收入100万元;核桃1万亩,年收入120万元;种植茶园万亩,采摘面积2500亩,茶农收入4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基础设施滞后一直是制约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历届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注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相继实施了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乡公路总里程公里,其中:县乡公路公里,乡村公路公里,村组公路230公里,基本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实施了5个村63公里的通达工程建设,启动了其余2个村的通达工程建设。实施了一批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5600人2100头大牲畜饮水问题。在今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面前,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小水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确保了人民群众人人有水喝。实施了菜户河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即将实施菜户河大沟、仓房大沟三面光配套沟渠建设项目。今年县委、政府专门下达了我乡小水窖建设360口,现已将建设任务安排落实到各村,各村正在积极准备沙、石材料。35千伏输变电站建设、105户330人的无电人口项目、510户农网改造工程竣工,用电难问题得到逐步改善。 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十分单一、产业的支撑作用成效不明显,农民持续增收难。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很薄弱。 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按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计,全乡有贫困人口4200人。 二、咖啡产业发展思路 咖啡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特色生物农业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云南是中国咖啡的重要产地,云南的咖啡在全国咖啡布局中占95%以上。普洱是国内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全市咖啡种植面积已达万亩,占全省的%,占全国的%。乡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由于澜沧江对季风的调节作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20℃,终年霜雪罕见,年降雨量为1000—1500毫米,境内的澜沧江、勐片河低热河谷地区,光照强、热量足,生态条件优越,是咖啡生长的最适宜区域之一。 乡咖啡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闽北是福建省的主要茶产区,茶类繁多,有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五大茶类。武夷大红袍、肉桂、闽北水仙、正山小种红茶、蒸青绿茶、政和大白茶、闽北茉莉花茶等名扬海内外。茶业是我市的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探索茶叶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做大做强闽北茶产业,倍受政府及农民的关注,对闽北知名度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展、竞争力的提升和贸易流量的扩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闽北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闽北茶叶生产的发展 闽北是乌龙茶的起源地,产茶历史悠久,盛产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等五大茶类,南平十个县(市、区)均产茶。2011年,南平市茶叶种植面积53.6万亩,较2000年增加2.18万亩,增长4.2%;总产量51000吨,其中绿毛茶21280吨,红毛茶5997吨,乌龙茶19960吨。受近年茶叶市场价格一路上扬的影响,2005-2011年,全市茶叶总产量增加16518吨,增长47.9%,年均增加2753吨,增长6.7%;茶叶产值屡创新高,2011年茶叶产值达22.95亿元,年平均增幅高达39.4%。

表一 1978—2011年南平市茶叶生产情况 单位:万亩、吨、 (注:以上数据源于统计年鉴) (二)闽北茶叶加工业的发展 多年来,南平市委、市政府对茶叶产业化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茶业富民战略,以“稳定、品牌、诚信、文化”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保护品牌为重点,以练好内功为契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使茶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兴盛局面。 1、茶叶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 “武夷岩茶热”的持续升温,进一步提高了闽北茶叶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使乌龙茶成为企业投资的热点,

云南花卉出口状况

云南花卉出口状况 多年来,云南省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下,花卉产业在产业化、规模化、优质特色花卉研发创新能力、制度保障等方面都得到极大的增强,不仅创造了闻名于全国的“云花”品牌,而且形成了以昆明、玉溪等滇中地区种植玫瑰、康乃馨、百合等为代表的鲜切花种植区域,以大理、保山、楚雄、西双版纳、红河等州市种植山茶、兰花、杜鹃、观叶植物区域,以昭通、曲靖、迪庆、丽江等气温偏低地区的种球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截止2013年上半年,云南共出口的花卉达2875批次,出口金额3045.57美元。产品远销到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地区。 云南花卉与其他省份相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利用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的多样性,按循环经济的原理,因地制宜地生产低成本、高效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各类花卉产品。一些花卉企业在栽培上注重施用农家肥,保证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杨月菊有限公司拥有90多亩的玫瑰和绣球花生产设施,每年使用农家肥1, 000多立方,年产玫瑰700万支,绣球花30多万支,产值近400万元。其产品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受到好评,商品出口率这80%以上。而且使用农家肥既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又生产出花苞大、开花期长的优良产品。 虽然“云花”发展态势良好,但“云花”对外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大问题。 目前,云南鲜切花10%出口到国外,全年外运量约7万吨。“云

花”销往国外本应获得比国内市场更高的利润,但由于物流成本高,许多花卉生产出口企业常常出的越多亏损越大,血本无归。很多分散的花卉小生产由于对各国文化传统缺乏了解,在品种选择、生产布局上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常常形成供给高潮与需求高峰期的错位。对新品种的保护认识不足,难以提升产业总体水平,这对“云花”的顺利出口无疑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企业在市场上盲目收购产品,没有认真经过筛选、分级、加工、包装等程序,竞相大量出口,导致花卉产品质量不稳定,出口渠道混乱。 目前云南花卉产业正面临一个大好的发展契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只有结合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组织好生产销售,不断解决号发展、生产、科研、销售等问题,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发优质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花卉种植条件。做好保鲜和物流环节运用冷链运输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和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不断开发和巩固市场,最后增强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才能保障云南花卉出口不但是量的提升、也达到品质、声誉的提升,保障“云花“对外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鲜切花交易网

云南旅游产业现状及简单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现状及简单分析 班级:工商132 姓名:杨俊皓 学号:13071227

云南旅游产业现状及简单分析 摘要:运用直接劳动报酬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产业感应度系数的定量指标及产业集群分类特点/波特钻石模型的定性指标分析云南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为云南“意义大、动力大、市场大、效能大、关联度大、包容度大”的“大旅游”产业目标,及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转变做简单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旅游产业增长 在总体的社会经济中,某一经济活动能否被界定为具有产业性质,主要应视该经济活动是否能形成业务链或业务体系,如果某项经济活动只是有一两项经济活动构成,一般是不能称之为产业的。因而产业具有三个特点:(1)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2)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旅游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被经营,具备成为产业的条件,它由旅游资源、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娱乐、旅游文化活动、旅游贸易活动以及旅游自身派生的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等构成,这些活动不能单独的抽离出来形成一项产业,但这些业务的集合,构成业务链或业务体系,就形成了旅游产业,即旅游产业是一种由与旅游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多重业务构成,主要以非物质生产性的经济活动向旅游需求者提供服务的部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促进作用和关联作用也日益突出。中国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在 21 世纪初已经居世界第五,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中国在2020 年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出境旅游国,入境旅游收入可能达到635 亿美元,占 GDP 约 8%。作为中国旅游大省,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作为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从 2005年到2015年,云南省旅游业增加值由203.1亿元上升到3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的比重从5.87%上升到6.4%。云南正在由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和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方向跨进。那么作为国民经济动力的旅游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末,云南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80万亩,2016/2017产季,云南咖啡产量有望达到15万吨左右,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中国的98%以上;而该产季世界咖啡总产量约为万吨,云南咖啡占全球总产量的%左右。 2016年11月13日,第26届世界咖啡科学大会(ASIC)在昆明举行,这个世界性大会代表的是全球咖啡届最高学术与研讨的殿堂。 也就是在这个大会举行的同时,很多人突然发现,云南有着如此大的咖啡种植规模,同时也是中国咖啡走向世界的第一起点。当然云南咖啡的品质,喝第一杯云南咖啡感觉非常非常好喝,第二杯非常好喝,第三杯还是好喝。而在1984年,雀巢公司已经把普洱当成了其重要的咖啡原料生产基地,数十年来,云南依然是雀巢公司在国内最大的原料采购基地。 云南省作为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枢纽,位于世界咖啡生产大国越南、泰国等进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隘口,周边国家区域咖啡产量达200多万吨,占全球咖啡产量的1/4,云南在咖啡贸易及市场方面的“桥头堡”优势十分明显。 2015年,随着“滇新欧”和“渝新欧”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相继开通,使云南咖啡实现了外贸货物运输海陆并行,促进了云南咖啡出口贸易“井喷式”增长,云南省咖啡创汇逾4亿美元,占中国咖啡出口创汇总额的80%,比上年翻了将近一番。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产品远销西欧、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咖啡近6成的产量来自普洱,截至2015年底,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已达万亩,产量万吨,咖啡出口到美洲、欧洲、亚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宏州作为“中国咖啡之乡”,咖啡面积发展至万亩,产量万吨;临沧咖啡产业到2015年底,全市建成咖啡基地万亩,产量万吨;保山作为云南省咖啡产业化种植最早的地区,截至2015年末全市也发展至万亩,产量万吨。 云南可种植咖啡的热区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回望2008年,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万吨,短短8年时间产量翻了5倍,作为中国最大的咖啡出口基地,咖啡出口创汇仅次于蔬菜、烟草,位列第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