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基础笔记

心理学基础笔记

心理学基础笔记
心理学基础笔记

心理学基础

第一章情绪

第一节心理现象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在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与联系,简称心理。心理现象的形态是多样的、特征是复杂的,之间的联系是广泛的。

2.心理现象的结构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过程

人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个性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1.心理和脑,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与客观现实人的心理的源泉是客观现实,离开了客观现实的刺激作用,人脑自身是不能单独产生心理活动的。客观现实是不依赖心理主体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社会现实对心理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人之所以有心理是因为人生活在人类的社会环境之中;如果脱离了人类的社会活动,即使有健全的人脑,页不能产生人的心理。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不仅需要健全的人脑,而且需要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

3.心理与主观状态个人的主观状态会对其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折射性,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要受到自身主观状态的中介。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及当时心理状态等主观因素必然会介入其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要经过主观状态的折射,才能确定具体内容;能动性,人堆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二是积极、主动的。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它不仅受到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且还积极能动地反作用客观现实,主动地把外界事物转化为主观的东西,又通过实践活动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综上,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第三节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一、心理学的性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特性。

二、心理学的任务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探究和揭示心理规律;预测和控制心理活动;发展和完善心理科

三、心理学体系

(一)基础研究学科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二)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四、心理学作用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自我教育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

二、心理学研究常用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书面、口头)、实验法、测验法

三、心理学研究基本环节

确定课题;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分析数据;获得结论

第二章心理发展和意识

第一节反映形式和心理发生

第二节动物心理的发展

第三节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第四节意识及其特征

1.意识的概念

2.意识的水平非意识水平、前意识水平、无意识水平

3.意识的状态在一定时间里意识所表现的特征,包括进入意识中的内容如何,进入的程度如何,什么性质的心理活动占主导地位,个人发挥作用的效率如何等等。

从睡眠状态来看,意识经历三种状态:完整的自我状态、结构的自我状态、再构的自我状态

从主动性来看,意识分为被动的意识、主动地意识

从常态性来看,分为正常的意识状态、异常的意识状态

4.意识的内容:客体意识、自我意识

5.意识的基本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历史制约性

6.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第三章注意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1.注意及其特征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包括外部世界的物体和现象,也包括自身的心理或行为。集中,是心理活动对所指向对象做出清晰的反映,即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指向和集中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是同一注意状态下两个方面。指向是集中地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指向的深入和发展,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注意和心理过程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而独立存在。二者的关系:首先,注意是心理的门户,任何心理活动始于注意。人只要产生心理活动,就总指向和集中于一定的对象。“没注意”“没有注意”指没有指向和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去。其次,注意始终伴随心理过程,即任何心理过程的进行都离不开注意的维持和调控,一旦发生注意转移或分散,相应的心理过程就会随之中断或为其他心理过程所替代。

3.注意的功能

注意具有选择(最基本的功能)、维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4.注意的外部表现

①适应性动作②无关运动的停止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5.注意的分类

根据注意时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分为三种:

①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②有意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③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6.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作为心理现象,有特定生理机制。神经系统的一些特定结构和功能与注意现象密切相关。

①定向反射与注意的指向性

②优势兴奋中心与注意的集中性

③网状结构与觉醒状态

④边缘系统与“注意神经元”

⑤额叶与注意的调节

⑥脑区协同与注意

第二节注意的规律

1.影响(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①刺激物的性质和特点(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活动变化、刺激物间的对比关系)

②人的主观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

2.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①任务理解

②间接兴趣

③意志努力

③活动方式

3.无意注意规律与课堂教学

创造良好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符合学生需要、教学方法生动活泼

4.有意注意规律与课堂教学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提高教学组织水平、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教育

5.有意后注意与课堂教学

要使学生始终保持稳定的注意,一方面要将激发无意注意与激发有意注意协同进行,另一方面需要运用注意的转化规律,激发学生的有意后注意。

6. 学生分心现象的表现和调控,分心是与注意相反的心理特征,指注意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离开了应该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转移或分散到其他对象上去的心理状态,也称注意的分散。

学生分心现象的表现:

①注意的警觉水平降低,对事物和活动不能做出清晰的反映,感觉似是而非;

②经常变换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不能长久的把注意指向和集中于必须注意的事物或活动;

③注意可以集中,但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任务的需要及时地转移到其他对象上去

④注意离开应指向和集中地对象,指向、集中于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上

调控方法:

环境调控、信号调控、激励调控、转化调控、情绪调控

第三节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稳定性

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广义注意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注意的对象会有所变化,但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保持注意稳定的条件:

①注意对象的特点,对于内容丰富、特征复杂、活动变化的对象,注意容易稳定持久;反之不易保持;

②主体的状态;③个体的差异(个别和年龄差异)。

2.注意的广度

也叫注意的范围,指注意主体在同一时间里能够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实质是知觉范围的问题。

注意广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注意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的越有规律或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广度越大

②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任务复杂或需要更多地注意细节时,注意的广度小些。知识经验丰富或

经验过的对象注意的广度要大。随着个人的知识经验的增加,注意的广度在扩大。

③把握注意对象的方法:直接、分组或逐个把握3。

3.注意的分配

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

注意的分配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否则注意分配难以实现:

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是不熟练地,其他都已经达到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或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缺乏有机联系或未能形成彼此关

联的反应系统,之一的分配就难以实现。

4.注意的转移

指根据任务或需要,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及时调动到另一个对象上去。和注意分配相互联系,与注意的稳定性有关,不同于注意分散。注意的转移是一种服从于任务或需要的自觉行为,而注意的分散却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不自觉注意了不该注意的事物。能否按需要及时转移注意也是衡量人的注意品质的重要方面。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受以下因素影响:

①原有注意的紧张度

②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

③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第四章感知觉

第一节感知觉的概述

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整体反映。

单纯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人对客观事物产生感觉的同时,知觉也就随之产生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都是以知觉的形式表现出来。感知觉是一切心理活动赖以产生的基础,是客观通向主观的通道,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感觉剥夺”实验表明,没有感知觉,不但高级的心理活动无法形成,而且已有的高级心理机能也将出现障碍。

根据刺激来自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分为两类:

外部感知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知觉:肌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

①反映内容不同。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②神经机制不同。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神经加工机制只需要单一分析器的活动;知觉反映事物的整

体,神经加工机制复杂,需要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即大脑只有综合处理多种感受器所传递的事物各个方面的信息,才能产生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③对主体的依赖程度不同。感觉反映内容较为简单,其产生主要依赖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和事物的刺激特性,对主题因素的依赖程度较低;知觉反映内容复杂,更多依赖主体因素,特别是主体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知觉。

联系:

①反应时态相同。都是对感觉器官当前涉及的事物的反映,都是“现在进行时”。

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没有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能产生整体的反映。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

③发生上密不可分。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不能脱离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而存在。一般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作为知觉有机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

3.感知觉信息的神经加工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机构,由三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脑的相应中枢。感知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感知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脑的相应中枢特别是大脑皮层的活动。具体来说,感受器接收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信息,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向脑的相应中枢,脑的相应中枢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产生感知觉。

①感受器和适宜刺激

感受器,感觉器官中直接接收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能量的装置。是直接接收刺激而产生兴奋地部分。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和刺激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固定的,即大多数感受器只对某一特定刺激特别敏感并产生兴奋,而对其他刺激则不敏感甚至不产生反应。这些能使某种感受器特别敏感并产生兴奋的刺激,称为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②传导神经和信息编码

编码,感受器在将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的同时,以某种信息对刺激信息进行了编码,即以变换神经冲动的活动方式(如频率、节奏、串长等)来表示或代表作用于机体的不同刺激。用某种方式的神经冲动来表示或代表作用于机体的刺激信息的过程,称之为编码。

③脑中枢和感知觉

脑的相应中枢特别是大脑皮层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产生感知觉。感知觉信息加工的最后环节。

第二节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①心理量与物理量

感觉的产生及其强度变化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即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感觉阈限,就是能够引起感觉或感觉变化的刺激量。是一个物理量,具体表示引起感觉的刺激量的临界值,即刺激强度只有达到或超过了这个临界值,才能引起感觉或感觉变化。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及其变化的感觉能力。是心理量,表示人的感觉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呈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越低,反之,感受性越高。

②绝对感觉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二者是反比关系。(绝对感受性)E=1/R(绝对感觉阈限)

③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指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受性指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R表示引起原初感觉的刺激强度,△R 为刺激量的增加值即差别阈限,R+△R表示刚刚觉察出有变化的刺激量,K为常数(韦伯常数或韦伯比值),△R/R=K,(公式阐明了感觉如何随着刺激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称为韦伯定律),韦伯常数越小,感觉的差别感受性越高。

2.影响感受性的因素

①适应

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对刺激物的感受性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适应。适应是人的感受性对持续作用的刺激物的一种顺应,其既可以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也可是感受性的提高。其有一定规律:当持续作用的刺激物由弱变强时,感受性就会降低;当持续作用的刺激物由强变弱时,感受性就会提高。例如,听觉、触压觉、温度觉、嗅觉的适应

②对比

对比,当某一感受器同时或先后接受到不同的刺激时,由于这些刺激在性质和强度上的对比作用,会使人对这些刺激的感受性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称对比。

对比对感受气的影响有两种形式: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某一感受器同时接受到不同的刺激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继时对比(先后对比),某一感受器先后接受到不同的刺激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③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对一个感受器的弱刺激,可以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反之,减弱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④实践活动,作为感觉能力,感受性不仅能随一时的条件变化而变化,且能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和发展。第三节知觉的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

在特定的时间内,根据主客观情况或需要,从众多事物中选择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以便对其进行清晰地反映,而把同时存在的其他事物视为知觉的背景,仅对之进行模糊地反映。知觉这一特征称为知觉的选择性,也称知觉的对象性。其实际上是注意的选择作用的结果,注意指向某个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其他为背景。影响注意的主客观因素也是影响知觉选择性主客观因素。

2.知觉的整体性(组织性)

①知觉的整体性,我们知觉的事物由多种属性或多个部分组成,且由不同的感受器分别加以感受,但是我

们并不是把它知觉为各个孤立的属性或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组织性)。

②知觉的整体性,受主客观两方面制约:受客体的结构关系的制约;受主体的知识经验的制约。在知觉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两种信息加工:自下而上(对已感觉到的外部刺激信息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在上述加工的同时,由知觉主体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组织、判断并确定知觉对象意义的过程)。知觉的整体性通过这两种加工过程对来自内外信息的整合得以完成。

③知觉的整体性表明一条心理学规律: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不是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组合。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我们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他的整体性加以理解,并用某一于此称为对它做出最佳解释,这一特性称知觉的理解性。依赖于理解。

4.知觉的恒常性

①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对事物的知觉依然保持相对不变,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②知觉的恒常性在视觉中表现突出,有四种: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③知觉的恒常性受2个因素制约:过去的知识经验;条件的变化程度。

第四节常见感知觉现象

1.后象和闪光融合

①后象,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知觉得印象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短暂保留的感知觉印象,叫后象。有正后象和负后象两种。正后象在性质上和原刺激的性质相同,负后象的性质则同原刺激的性质相反。后象的产生时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的作用结果,即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刺激所导致的神经兴奋还会在脑中留有痕迹,其作用的结果导致后象的产生。

②后象可以使原本断续的刺激在人的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感受。后象的这种心理效应表现在闪光融合之中。

闪光融合,指原本闪动或闪烁的光,如果闪动达到一定的频率,人们在心理上就会觉得它不是断续闪动的光,而是连续、不闪动的光,及原本闪动的光在人们的心理上融合起来了。

刚刚能够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或闪烁临界频率,表现了视觉系统分辨时间能力的极限。

2.双眼视差与立体知觉(立体电影)

这种在看同一物体时因两眼视角不同而产生的左右视网膜物象差异,称之为双眼视差。由于双眼视差的存在,大脑的视觉中枢可以根据两眼传入的不同视觉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加工处理,进而产生符合实际的立体知觉。3.联觉(色听联觉)

当某种感觉产生时会引起另一种未受到适宜刺激作用的感觉出现的现象称为联觉。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现象。

4.似动现象

在特定条件下,我们会把那些实际上是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物体,或把在空间位置上非连续变化的物体知觉为连续变化的物体,称似动现象或似动知觉。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相同物体按一定的空间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会觉得是物体连续地来回运动。(动画片)动景运动的产生与视觉后象有关

②诱导运动,在没有其他参照物的情况下,两个相邻物体中的一个产生运动时,我们会把另一个没有运动的物体看作是运动的,这种现象称为诱导运动。

③自主运动,在空旷的视野中注释一个单独存在的固定光亮物,几分钟后我们会觉得其在原来位置四周游

动,这种现象称为自主运动。两个解释:眼球微弱颤动、视野中缺乏参照物

5.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必然发生的事物的不正确知觉。

①常见错觉现象

几何图形错觉(垂直水平错觉、线条弯曲错觉、面积大小错觉、方向错觉)、形重错觉、方位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似动现象)

②错觉产生的原因(4个)

环境的变化、经验的制约、心态的影响、信息的互动

③错觉研究的意义

意义:a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

b利用错觉规律为人类实践活动服务;

c将错觉规律运用于建筑、绘画、摄影、化妆、布景等,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错觉与幻觉的意区别:

a错觉的发生必定是外界有刺激物作用于感官,幻觉的发生往往没有。

b相同的情境引起相同的错觉,幻觉则因人而异;

c正常的人都有错觉的经历,而幻觉并非人人都有。

第五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1.记忆的概念

记忆,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环节。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经验的过程;保持,储存和巩固已获得的经验的过程;回忆,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在记忆过程中,这三个环节是彼此密切联系。没有识记,就谈不上保持;没有保持,就无从记忆回忆。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而回忆则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同时,回忆还能进一步加强对经验的识记和保持。

记忆是联系“过去”和“现在”的纽带,是心理活动在实践上得以连续的保证。有了记忆,人才能使自己的反映在以前反映的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反映更全面、更深入。有了这种先后经验的联系,人的心理活动才能可能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的各种心理才有可能彼此协调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若没有记忆,人势必每次要去重新认识已经尽力过的事物,永远处于“从零开始”的状态。记忆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得以连续进行的基础。(记忆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2.记忆的分类

①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

形象记忆,指以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语义记忆,以抽象思维活动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指以体验过的情绪为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以做过的动作、技能为内容的记忆

②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分为: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指外界信息在感觉通道的短暂停留,保持时间为0.25-2秒。后象是瞬时记忆的一例。

短时记忆,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以至终生的记忆

③根据记忆的显示功能,可以分为: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回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获得,利用此类意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④根据是否意识到,分为:

内隐记忆,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第二节记忆的规律

1.识记及其规律

①识记及其种类

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一步,提高记忆效率,首先进行良好的识记。

无意识记: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没有经过任何的意志努力而进行的识记。

有意识记:事先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经过一定的的意志努力而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仅通过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意识识记: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意义与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②识记的规律(影响识记的因素)

a目的及其远近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有无识记的目的或任务,效果大不一样。

b理解程度对识记效果的影响

c材料特性(材料的性质、难易、数量、位置)对识记效果的影响

d主体状态对识记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脑的兴奋状态、个体的情绪状态等对识记的影响。

2.保持及其规律

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是记忆过程关键阶段,为巩固识记所必需,也是实现回忆的保证。保持是否持久,是记忆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记忆中的保持是对识记的事物进行进一步加工以利于输出的过程。保持中的事物会受时间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与原初识记时的事物相比,以至于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a简略、概括。原初事物的某些细节特别是不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

b完整、合理。保持中的事物会新添内容,逻辑线索会更完整、合理,接近现实生活。

c 夸张、突出。原初事物的某些特点、细节,会在保持中会被突出、夸大,以致显得有特色。

3.回忆及其规律

①回忆及其种类

回忆是对保持的事物的提取过程。包含对经历过的事物的搜寻和对寻找到的事物的判定。回忆是识记、保持的结果和表现,是记忆的最终目的。

再现: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重现。无意再现,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再现。有意再现,是有目的、自觉地再现。有意再现有时需要经过做出较大的意志努力才能实现,这种情况叫追忆。追忆是一种借助中介联想而进行的回忆。常需要调动有关的全部经验,利用事物的多方面的联系寻找线索。通过中介联系联想起要回忆的经验。

再认: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与再现相比,是一种较低水平的回忆过程,仅以能确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为特征,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则无法再认。因此,能够再现的事物,肯定能够再认,而再认的事物,不一定能够再现。

②回忆的规律

a保持程度影响回忆效果b回忆线索影响回忆效果

c联想水平影响回忆效果d情感状态影响回忆效果

第三节遗忘的规律

1.遗忘的概述

遗忘: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现或再认,或者错误的再现或再认。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无法提取或错误提取。分两类:永久性的遗忘\暂时性的遗忘。遗忘和保持是同一记忆活动的两个方面:保持住的东西就是没有遗忘的东西,反之。保持越多,遗忘越少,反之亦然。

遗忘的积极作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2.遗忘的规律

①遗忘的数量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数量随时间的进程而递增,且递增速度是先快后慢,即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②遗忘的性质规律

遗忘的性质规律,指遗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什么样的记忆内容会被遗忘或较快遗忘,取决于它在人的认知结构中的地位。

3.遗忘的原因

①衰退学说遗忘可能是长时间不用的结果。

②干扰学说遗忘是先前的记忆内容和后来的记忆内容之间产生的干扰作用,以致造成抑制效应的结果。

倒摄抑制,后来的记忆内容对回忆先前的记忆内容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前摄抑制,先前的记忆内容对回忆后来的记忆内容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程度受以下因素制约:

a材料的相似性b学习的巩固程度

c回忆的时间安排d材料的位置

③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个体因某种有意无意的动机主动压抑相应记忆的结果所致。

④提取失败说认为想不起某些事,不是因为头脑中的记忆内容真的消失了,而是因为回忆的时候没有找到

适当的提取线索。提取失败的突出表现就是“舌尖现象”,即明明知道而当时就是回忆不起来,似乎话到嘴边了,但怎么都说不出来。

组块

第四节记忆与学习方法

1.学习和记忆的PQ4R法,提高记忆效率,六个步骤:

①预习,涉猎全章学习材料,以确定要探讨的一些总课题,并确定作为单元来阅读的各个分段,然后把步骤2~5应用到各分段上。

②提问,提出各分段的问题,即把各分段的标题改为适当的问句。

③阅读,仔细阅读各分段的内容,尝试回答自己对分段所拟定的问题。

④思考,阅读时思考内容,力图予以理解,把材料和自己脑中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

⑤复述,尝试回忆其中包含的内容

⑥复习,学完材料,默默回忆其中的要点

2.识记方法

巧记法、强记法、操作法

3.复习方法

a及时复习b经常复习

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d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e复习方式多样化

第六章想象

第一节想象的概述

1.想象与表象

①想象,是人对头脑中的已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表象,作为记忆中的事物形象,有两个特点:直观性(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是将知觉到的事物形象保持在记忆中的结果)、概括性(是对知觉事物的主要特征的概括性再现)。

②(表象在心理活动中的特殊作用)表象的直观性和概括性,使它在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作用。从直观性来看,表象与知觉具有相似性;从概括性来看,表象又与思维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表象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中间环节。

2.想象与社会实践想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必要条件,有如下功能:

a预见功能。人们在社会实践之前,必须在头脑中预见实践的结果,以便按照预定的奋斗目标,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离开想象实践的结果对实践结果的预见,任何实践活动都难以有方向地顺利进行。

b补充功能。想象弥补不足,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弥补直接经验的缺乏

c代替功能。某些需求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心理满足

d调节功能。想象对人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的某些机能活动过程。

3.想象和客观现实

想象是一个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而想象的结果不仅是个体未曾经历过的,可能是现实中未曾出现过的。想象是“超前”反映。想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构成新形象的基础是记忆表象,记忆表象的原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现实,受制于客观现实。

第二节想象的分类

1.从有无目的性,想象分为:

无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想象。在将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

有意想象,实现有预定想象。人们自觉进行的想象。即人们在有意想象过程中始终控制着想象的方向和内容。2.从内容的新颖程度来看,分为:

再造想象,人们根据现成的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人们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创造想象主要借助以下方式实现:

a粘合。把各个生活领域和生活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姜客观事物的某些特征分析出来,按照人们的要求,重新配置、综合,构成新形象。

b夸张。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

c拟人化。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d典型化。新形象的创作过程和主要环节,就是典型的抽取过程。

3.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与一般创造想象的区别:a幻想总与个人愿望相联系。B幻想并不与当前的活动直接相联系,而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幻想具体表现为理想和空想。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实现的可能的幻想,称为理想。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称为空想。

第三节梦

1.梦的概述

①梦是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的无意识的想象活动。

②梦是在睡眠过程中已有表象以某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组合并再现出来的无意识想象活动,具有离奇性(不协调性、不连续性、不确定性)和逼真性两个特性。

2.梦的机理

①精神分析的观点

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依德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里。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性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佛洛依德对梦者所陈述的一切梦的内容,称为梦境,分为两个层面:显性梦境、隐性梦境。隐梦通过四种过程转为显梦:a凝缩;b移置;c象征;d润饰

②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

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

③认知的观点

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

④其他观点:a身体内部的某些生理变化;b外部刺激的作用;c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3.梦与创造

梦的创造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

a梦能构思出新事物b梦能使做梦者联想到事物实质

c梦能使分散的表象组成一种新形式c梦的创造性使做梦者感觉到一种不自觉的经验反映。

第七章思维

第一节思维的概述

1.思维及其特点

a思维,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特性。

b思维的间接性,指思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间接地去理解和把握那些没有感知过的或无法感知到的事物。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单凭感官是认识不清或无法认识的,原因有三:人类感官的结构和机能的限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内隐特性。

c 思维的概括性,思维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间接反映,是以概括的方式进行的。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将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所在;将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普遍联系加以概括,从而把握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2.思维的分类

①按思维时的凭借物,分三类,也反映了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

动作思维,凭借具体动作进行的思维。特点是离不开触摸、摆弄物体的活动。

形象思维,指凭借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思维。

抽象思维,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方式进行的思维。

②按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的不同,分:

发散思维,指思路向多方面扩散,力求寻找多种答案的思维。

集中思维,指从众多信息或众多可能的答案中寻求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的思维。

③按思维活动是否有明确的逻辑步骤,分为

直觉思维,没有明确的逻辑步骤或完整的思维过程,依靠灵感或顿悟而快速做出判断并得出结论的思维,也称非逻辑思维。

分析思维,有明确的逻辑步骤或完整的思维过程,经过一步步的推导而作出判断并得出结论的思维,也称逻辑思维。

④按思维的创新程度,分为

常规性思维,按照惯常的方式或已有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按照惯常的方式或已有的模式,而是以新颖、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思维的品质

a思维的敏捷性。指思维活动的快捷程度,主要表现为能够敏锐的把握问题的核心所在,并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和得出结论。

b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活动的深化程度,主要表现为善于全面、严谨、深入地思考问题,能够深刻、透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

c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主要表现为能够根据解题的需要和现实的条件随机变换思维方式,善于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d思维的批判性。指思维活动的监控程度,主要表现为一是善于随时监察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二是能够借鉴他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中正确或游泳之处,辩证汲取有益成分,不迷信,不故步自封。

e思维的创新性。指思维活动的新颖程度,主要表现为在思维方式和方法上不断超越自我,得出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第二节思维的规律

1.思维的心智操作

①分析,把思维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或属性,并逐一加以考察的心智操作。

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把思维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或属性联合为一个整体的心智操作。

分析和综合的关系: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分析是进一步认识整体的基础,否则认识不能深入,对整体的认识只能是空洞的。只有分析没有综合,认识只能拘泥于事物的枝节之见,而不能掌握事物的整体。有效地分析常常是将一个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几个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性分析,这种分析也叫综合式的分析。

②比较,把几个事物或事物的组成部分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心智操作。比较是鉴别优劣、归纳类属的方法,也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必由途径。另外,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③抽象与概括

抽象,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并将非本质属性舍弃的心智操作。

概括,指将同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属性综合起开的心智操作。

抽象和概括彼此密切联系。如果不能从其思维对象的差异中进行抽象,就不能在思想上进行概括;如果没有概括的需要,抽象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被抽象出来的属性本身是以概括的形式被思考着。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期间,思维活动表现出两个规律性特性:a目标指向性,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思维活动始终指向解决问题这一既定目标,其心智操作的每一步骤都围绕是否有利于达到目标。b操作序列性,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思维的心智操作具有逻辑上的序列性,即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具有不同层次: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一半范围(方向和原则),再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法,最后筛选并确定一个具体的方法

3.思维的影响因素

①问题情境,指思维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境或问题的呈现方式。问题情境与人的知识经验或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反之,问题则容易解决。

问题情境对思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问题元素的空间几何方式影响思维效率;问题元素的多与少也影响思维的效率。问题所呈现的元素太少时,会影响思维者对问题的已知条件的把握,进而影响对问题的分析程度;问题所呈现的元素太多时,特别是包含某些与问题的解决无关的多余元素(多余刺激)是,则会对思维产生干扰作用。

②原型启发,原型就是与思维对象在结构、功能等方面有类似之处,能使人的思维受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启发可以是人们的思路豁然开朗,认识发生飞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③定势,指心理活动的定向趋势,它是由已有经验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由于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人对问题性质的分析方式和解题思路的选择方法都会预先形成某种定向趋势,亦即所谓思维定势。可以产生积极、消极作用。定势与问题的性质或解题的要求相一致,会提高思维的效率;否则,降低思维效率,甚至阻碍问题的解决。为防止定势的消极影响,需要培养灵活性思维,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思考问题,改变习惯思维,使问题解决有所突破。

④动机强度,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动机强度与思维效率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动机强度低下,思维者会因为缺乏足够的动力而不能进行有效地思维会有始有终的解决问题;动机强度太大,思维者也会因为心情急切而产生“欲速而不达”的后果。在一定范围内,思维效率随着思维者动机的增强而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始终才能获得最佳思维效率。

第三节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1.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

创造性思维特点:新颖性、发散与集中结合、创造想象参与、灵感状态

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a准备期,创造活动前,创造者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做准备的阶段。

b酝酿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的时期

c豁朗期,思路豁然开朗,也称灵感期。

d验证期,对创造结果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时期。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加强教育引导

a引导正确认识、b激发求知欲望c重视知识积累d鼓励创新行为e积极参与实践

②加强专门训练

a 思维的流畅性训练(用词、联想、表达、观念的流畅性训练)

b思维的变通性训练(物体功能、遥远联想、问题解决的变通性训练)

c思维的独特性训练(命题独特性、后果推测性、故事结尾、问题解决独特性训练)

d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训练

归纳推理,通过考察个别事物或现象具有的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普遍具有该属性的过程。

演绎推理,由一般推及特殊的过程,它反映了人类信息加工的基本特点。

③传授创造技法

第八章情绪

第一节情绪的概述

1.情绪的涵义

情绪,是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包含三个不可分割的基本成分:主观体验、生理激起和外显表情。三种成分以反馈的方式相互影响或循环往复地相互作用;彼此间相互加强或减弱,相互补充或改变。

主观体验,是脑的一种感受状态,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带有独特色彩的觉知或意识。

生理激起,包括在情绪活动中产生的所有生理变化。

外显表情,指表征具体情绪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

2.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析

在情绪心理学中,情绪指与人的需要(包括生物和社会的)相联系的、具有特定主观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变化的心理活动的整体过程;情感指这一过程中的主观感受或主观体验。情绪包含着情感,情感是情绪的一个成分或方面,即情感感受或情绪体验。情绪的三个基本成分中,生理激起属于情绪的生理成分,外线表情属于情绪的行为成分,情感属于情绪的心理成分。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情感而发挥作用的。

3.情绪的分类特性

①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②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

从进化的角度看,有一些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并且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或原始的模式,称为基本情绪或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其他情绪被认为是有这些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称为复合情绪。爱、嫉妒、恨。

③对立情绪

④情绪强度

任何一种性质的情绪在强度上都有由弱到强的变化等级。情绪的强度越大,人的精神状态为情绪所支配的程度也越大。情绪的强度会影响情绪体验的快感程度。

4.情绪的结构模式(P133)

情绪的概念化过程,一种是分类,一种是维量。

普拉契克的情绪三维模式:经过分类排列,把情绪分为相似性、两极性和强度三个维量。任何情绪在与其他情绪相类似的程度上都有不同(快乐与期待比厌恶与惊奇更相似);任何情绪都有与其在性质上相对立的另一情绪;任何情绪都能表现出强度的不同(悲可从忧郁到悲痛)。普拉契克用一个倒立的锥体表示情绪的三维结构,其垂直方向表示强度,每一块截面代表一种基本情绪;在圆锥切面上处于相邻位置的情绪是相近似的,处于切面对角位置的情绪是相对立的;圆锥轴心从上向下表示强度由强到弱。

第二节情绪的表现形式

1.基本情绪

①快乐,需要得以满足、内心紧张状态得以解除时产生的带有愉悦、舒适体验的情绪。

②愤怒,愿望或利益一再受到限制、阻碍或侵犯,内心紧张和痛苦状态逐渐积累而导致的带有反抗和敌意体验的情绪。

③恐惧,面临或预感到危险而又缺乏应付能力时所产生的带有受惊和危机体验的情绪。

④悲哀,失去或期盼事物所产生的待遇痛苦、失落或无助体验的情绪。

2.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水平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

①心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强度微弱,持续时间长。

②激情,一种暴风雨般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特点爆发性。激情和心境密切相关。激情过后其影响往往以心境的形式存在,心境常常容易导致某种激情。

③应激,指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产生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社会情感

①道德感,因客观事物与人的道德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情绪感受。

②理智感,因客观事物与人的智力活动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情绪感受。

③美感,因客观事物与人的审美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情绪感受。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美感受事物与人之

间的关系制约;受人的审美能力的制约;受不同的审美标准的制约

第三节表情

1.表情及其类型

表情,是情绪活动所特有的外显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研究情绪的重要客观指标。按表达情绪的身体部位,表情可划分为:面部表情、体姿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在情绪活动中,人的面部肌肉和腺体的变化。

体姿表情,在情绪活动中,人的四肢和躯干的姿势和动作变化。

言语表情,在情绪活动中,人们声音的变化以及腔调和口误等方面的变化。

2.表情的特征

①人的表情具有生物性。a从种族发生的角度来看,人类表现情绪的方式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许多适应方式和特征,这些方式和特征,只要能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起到适应生存的作用,就会在有机体的结构和机能上留下痕迹;反之,随着有机体的不断演化而消失。

b 人类的表情就有跨文化的先天性质,人生来就有表达情绪的能力,不同民族的人的表情具有相似性。跨文化的一致性变现在:感受到某种情绪;是否有混合情绪、情绪的强度

②表情还具有社会性,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表情的社会性表现在:a后天的学习可以是情绪的表现更为细腻、更为丰富、更有随意性。随着人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人可以通过学习逐渐掌握各种表情间的细微差别以及表现各种情绪的技巧、技能,从而使自己的表情日益复杂并具感染力。b 随着对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的掌握,人逐渐知晓怎样表达情绪才能更好的为他人接受,即掌握了表演规则或游戏规则,从而使自己的情绪表达从最初的不随意活动转变为受意志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第四节情绪理论

1.情绪的认知理论

①情绪与归因性认知

a沙赫特认为,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需要三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一是环境因素,二是内脏激起,三是把内脏激起归因于一个引发情绪的事情的认知。内脏激起决定人们是否体验或感受到情绪,认知决定人们体验或感受到什么情绪。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本身不足以产生情绪。三因素理论强调认知在情绪体验中作用。决定情绪体验产生的关键性因素是归因于认知,即特定情绪体验产生的关键,取决于能否把内脏激起归因于一个情绪性的刺激。

b 沙赫特和辛格的实验表明:无论是环境因素还是生理因素,都不能单独决定情绪;环境因素与生理因素的结合,也不能决定情绪;在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基础上,只有当认知因素介入是,即把生理激起归因于一个情绪性的环境刺激时,才能决定情绪,认知因素是联系环境、生理和情绪的中介环节,它将生理激起导向一个确定的情绪。换句话说,在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基础上,人们是否能产生情绪体验以及产生什么性质的情绪体验,由认知因素决定。

②情绪与认知评价

评价,作为一种介于环境刺激、生理刺激和情绪反应之间的认知因素,主要是指人对环境刺激与自身关系的价值判断和控制判断,它赋予作用于人的环境刺激某种主观意义。从评价角度研究情绪和认知关系的心理学家认为,评价是情绪产生的根本条件。代表人物:阿诺德。

阿德诺的评价理论是以现象学和生理学的混合面目出现的,其基本思路是将环境影响从客观刺激引向认知评价,将生理影响从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活动推向大脑皮层的认知活动。其一,环境影响方面,环境中的刺激事件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或决定情绪。一个刺激事件能否引发情绪以及引发何种情绪,只有经过人的认知评价才能确定。只有当人认识了刺激事件与人的关系或对人的意义之后,情绪及其体验才会产生,人对这种关系或意义认识上的差异,会导致其情绪活动在性质和程度上的不同。其二,在生理影响方面,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活动只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而在大脑皮层水平上进行的认识评价过程才是情绪(体验)的关键,并试图通过一种认识评价—皮层兴奋模式,将认知评价与来自自主神经系统的反馈结合起来,以解释生理-

情绪之间的关系。

③情绪与评价层次

拉扎勒斯指出,在情绪活动中,评价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反复进行的。情绪活动是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不仅要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而且要调节自己的反应以反作用于刺激事件,人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a初评价,指刺激事件作用于人时,人对其与自身关系的价值判断或评估,主要涉及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有多大的利害关系等。

b次评价,指人要调节自己的反应以反作用于刺激事件时,人对其与自身关系的控制判断或评估,主要涉及自己是否能够控制刺激事件,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刺激事件。阿德诺在评述评价的含义时,仅侧重于价值判断或评估,而拉扎勒斯认为不仅包括价值判断还包括控制判断。

c再评价,指当人对刺激事件作出行为反应后,人对其与刺激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评价,主要涉及自己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适宜性。是一种反馈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情绪的进化理论

①情绪的进化视角

从情绪产生、变化、发展和消失的整体过程上加以把握,以普拉契克的理论为代表。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理论。强调以进化论为基础,把对情绪本质的理解与对人类进化生存的适应性认识联系起来,探讨情绪在种族进化中获得的适应价值在人类情绪中的表现,及其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的地位。

②情绪的适应价值

从进化的角度看,有机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任何变化与发展,都是为适应环境所必需,具有功能上的有用性。情绪也是如此。从种族发生的过程看,情绪是进化的产物,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情绪作为一种包含认知、生理、体验和行为等多种成分的全身性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力求应付和控制生存环境的心理衍生物,是为成功地增强有机体的生存能力而出现的。其特殊的适应价值在于:

a 情绪在发生上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有机体遇事,情绪先被触发;有机体做事,首先经受情绪的监察。情绪是有机体是否适宜、活动是否顺利的及时反应和信号;

b 情绪活动所造成的体内变化,可为有机体应付特定事件提供必要的生理准备或能量,从而增强有机体的反应活力和行为转换力;

c 情绪的主观体验,可保证有机体对环境变化产生敏锐的感知,并为人类意识的发展提供最初的来源与成分;

d 情绪的外显形式(表情),有助于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助,并进而构成社会化的媒介;

e 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为有机体当时和以后的活动提供了有利或不利的背景,从而直接影响其活动的效率或方向。

综上,普拉契克指出,情绪绝不是偶然的的或被动的心理副产物,而是所有进化水平上个体生存斗争的适应手段。

③情绪的本质

从情绪产生过程来看:环境中的某种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有机体经过一定的认知评价,产生特定的主观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外显行为,以实现特定的功能。情绪不仅指主观感受,而是指整个反应序列。情绪是反应机能和调节机能的统一,主要功能在于调节人的活动以适应环境。

3.情绪的动机理论

①情绪与动机

区别:a最一般的基础:情绪通常由外部刺激唤起,指向引发它的刺激;动机通常由内部刺激唤起,并且自然地指向环境中的一定对象;b 另一基础:情绪,通常集中注意于伴随行为的主观体验上;动机,通常集中注意于指向目标的行为上。但两种区别不严格。

联系:情绪具有特殊的动机功能:a它能以一种与生物动机或生理动机相同的方式指导行为;b它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背景影响行为的动机状态;c它本身构成基本的动机系统。

②情绪与内驱力内驱力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或生物本能相联系的、驱使有机体去进行活动的激起状态,被早期动机理论视为动机的基本来源。

情绪的动机理论的著名代表:汤姆金斯、赫尔

同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情绪反应,在决定内驱力是否成为现实的动机力量上起着关键作用。情绪的动机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内驱力信号的放大上,而且表现在它本身就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上。情绪更具有强有力的驱策因素。

③情绪与组织

利珀认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作用的积极力量,它能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情绪大多时间处于温和的激活状态之中,它对行为起组织的时间多于起瓦解作用的时间。

④情绪与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由三种因素构成:a刺激因素,刺激的新异性和变化性;b认知因素,认知的不一致性和不确定性;c情绪因素,情绪激活所产生的享乐色调。可以在缺乏强化的条件下内在驱使人去进行某种活动。突出地位:动机的非固定性,任何心理现象,当它们能对人的行为起驱动、指导和维持作用,也就同时变成了动机。的时候;情绪是动机的重要变量。

4.情绪的分化理论(伊扎德)

①情绪的进化与分化

从种族进化的观点出发,一方面强调情绪是进化的产物,进而引申出情绪的分化观点;另一方面强调情绪适应价值和动机功能,明确提出情绪是基本动机系统。

②情绪与人格的动机结构

人格是包括六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的复杂组织,六个子系统是: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动作系统,它们相互结合,构成四种类型的动机系统,即内驱力、情绪、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知结构,情绪起核心作用。情绪不仅是基本的动机系统,而且是赋予人类存在意义和价值的人格过程。

第九章意志

第一节意志的概述

1.意志的概念与特征、意志与客观规律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以此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与之对应,与自觉确立目的、主动调节行为、努力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称之为意志行动。意志表现在意志行动之中,意志行动受意志支配。有三个特征:目的性、调节性、排难性。

意志与客观规律,意志及其行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但作用发挥要以特定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一方面,意志及其行动目的方向性,必须以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否则,导致实践的失败。另一方面,意志对行动的有效调节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来源于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合理运用。意志的自由是相对的。

2.意志和认识、情绪的关系

意志与认识的关系:一方面,意志的产生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前提,并随着认识活动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认识活动的顺利进行依赖意志的支持。

意志与情绪的关系:情绪伴随着意志活动,并给予意志活动以动力影响;意志可以调节、控制情绪。

第二节意志的过程

意志活动包括立志和行动,意志活动的过程包括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采取决定阶段,意志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价值;如果只有执行决定阶段,则只能变成盲目的行动,失去了意志的真实意义。

①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过程的开始阶段,决定着意志活动的方向性和实现的可能性。具体包括:动机斗争、目的确立、方法选择以及计划制定等环节。目的的确立,受动机的制约。

动机斗争,是在确立目的时对各种动机进行价值权衡、评价,以作出选择的过程。常见的动机冲突有三种:双趋冲突,指个体需要追求两个具有同等程度价值的目标,但不能同时获得满足时而产生的动机冲突。

双避冲突,个体需要回避两个具有同等程度威胁性或伤害性的目标,但不能同时满足时而产生的动机冲突。趋避冲突,个体对同一目标产生相反的两种倾向,既需要趋向该目标又需要回避该目标时引发的动机冲突。

②执行决定阶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阶段,即把预期目的和计划付诸实际行动以完成意志行动的阶段。

第三节品质

意志品质是人在意志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意志品质反映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优良的意志水平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盲从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

第四节挫折与意志

1.挫折,指一种情绪状态,是人在实现预计目标的活动过程的活动中遭遇到无法逾越的阻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

挫折三要素:①挫折情境,指阻碍人的目的性活动的各种干扰条件或各种干扰的情境状态,可能是人或物、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等;②挫折认知,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判断和评价;③挫折反应,指人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紧张、忧虑、困惑等负面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即挫折感。挫折情境和挫折认知是引发挫折的相关因素,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时挫折的外部表现,它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三要素的关系:①挫折反应的程度取决于挫折情境,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越轻;②挫折情境的程度是否严重则由挫折认知来判断,只有当挫折情境被个体感知时,个体才会在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反之,即便是客观的挫折情境非常严重,但个体从主观上并没有意识到它,或认为它并不属于严重的挫折,挫折反应也不会出现。综上,挫折认知处于核心地位,挫折反应的性质、程度受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所左右。

2.挫折的原因

客观原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个体生理因素、

主观因素:动机强度、自我期望值、个人抱负水平、个人容忍力

3.挫折与心理防御

心理防御机制,为了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人会从自身经验出发寻找一些应对方式,使心理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暂时的或彻底地解决这一心理现象。这些应对方式的作用是使自身免遭挫折伤害,故统称为心理防御机制。种类如下:宣泄、合理化、代偿、升华、推诿、退化、冷漠、幻想、反向、投射

第十章个性及其倾向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

1.个性及其特征

个性,指人的稳定而独特的整体心理面貌。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个性的结构,由两个部分构成: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反映人对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趋向的个性成分,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是人在心理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具体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二节需要

1.需要及其意义

需要,是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义: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与人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需要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行动求得自身的满足。另一方面,需要也是在人的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需要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人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并常以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形式表现出来。

2.需要的种类

①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①由低到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②马斯洛认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有五个特点:a 缺少它引起疾病;b 有了它免于疾病;c 恢复它治愈疾病;d 在某种非常复杂、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丧失它的人宁愿寻求它,而不是寻求其它满足;e 在健康的人身上,它处于静止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状态。

第三节动机

1.动机概述

动机,是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或行动的原因。可以是有意也可是无意的。

(动机与需要的关系)动机的产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人的各种需要,外因是那些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从内因看,人的任何行为的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某种需要;从外因看,单有需要还不足以产生动机,只有当需要和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同时存在时,人才会产生动机并付诸行动。

诱因,那些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因为常常能诱发动机,被称作诱因。诱因又可以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凡使个体趋向或接受之而获得满足者,称为正诱因;凡使人逃离或躲避之而获得满足者,称为负诱因。

动机对人的活动具有以下调控功能:引发功能,即引发或发动某种活动;指引功能,即使活到指向特定的目标;激励功能,即对活动起维持和加强的作用。

2.学习的动机

学习的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原因或内部动力。涉及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亲和内驱力和自我价值感内驱力。

①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满足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直接指向学习本身,即以求知解惑为目的。具体形成机制:多次获得成功或满足的愉悦体验,使最初带有好奇性质的求知欲逐渐发展为求知的乐趣,从而形成一种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内在价值和阶段性的学习成果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本身的兴趣,是培养认知内驱力的基本条件。

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为满足赢得地位和荣誉的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动机。

③亲和内驱力,是为满足与长者亲近、获得赞许或认可的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动机。

④自我价值感内驱力,追求学业成功的内驱力。

3.学习动机的激发

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都是从引起动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着手。

学习的价值性、难度的合理性、反馈的及时性、评价的发展性

第四节兴趣

1.兴趣的概述,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具有认知和情绪双重特征。从认知特征来看,兴趣表现为人对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倾向性和主动探究的态度。从情绪特征来看,兴趣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即人在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会觉得“乐在其中”。

兴趣与动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源于需要,都是需要的派生形式,兴趣是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影响比动机稳定、持久。产生动机,未必发展成兴趣;而产生兴趣,必然有此动机。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常常是学习动机形成与发展的心理基础。

兴趣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兴趣,对认识事物或从事活动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对认识事物或从事活动的结果的兴趣。二者有机结合,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2.兴趣品质:兴趣的广泛性、兴趣的中心性、兴趣的持久性

第五节价值观

1.价值观,是人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和价值密切相关。价值,指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指事物对于人是否“有益”“有利”。价值观具有社会历史性,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特性。

2.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有不少变化: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趋向现实主义;价值本位由集体本位趋向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由一元趋向多元;价值评价由绝对单一趋向理智和宽容。

第十一章能力

第一节能力的概述

能力,是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直接制约活动的可能性,与活动紧密相连。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区别:①所属的概念范畴不同。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社会和个人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个人经过练习形成的动作方式。②形成和发展速度不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比知识、技能慢得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往往不同步。③迁移范围不同。能力作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迁移范围广,特别是一般能力,在所有活动中都用得上;知识、技能迁移范围窄得多,一般在经验、活动类似的范围内迁移。④现实表现不同。知识、技能具有现实性,指已经掌握和学会的东西;能力具有现实性和潜在性,既包括已经发展并表现出来的能力,又包括可能发展但尚未表现出来的能力。

联系:①能力在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发展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发展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实现的。②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和程度,并制约知识、技能的运用。

2.能力的分类

①一般能力(共同能力),大多数活动都需要的能力,人所共有的基本能力。智力是一般能力的综合,其中的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

特殊能力(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②现实能力、潜在能力

③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3.能力的结构

①英国斯皮尔曼提出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他认为,人的能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人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是由这两种因素决定的。一般因素是个人的一般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是能力结构因素的关键和基础。个人能力的大小不同。特殊因素是个人完成各种特殊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可能具有多种特殊因素,但它们都含有一部分G因素。G因素是能力结构因素的基础和关键。智力测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广泛的取样获取G因素。

②美赛斯顿群因素理论,智力由七种彼此相对独立的原始能力或因素组成。

③美国吉尔福特提出三维结构理论,他坚持能力因素的独立性因素,认为能力结构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考虑。能力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能力活动或过程,就是个体对原始信息材料的处理。操作有五种:认知(发现和认识)、记忆(保持已经认知的信息)、发散思维(由给定信息而产生的信息)、聚敛思维(逻辑演绎能力)、评价(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第二个维度是能力活动的内容,即活动对象和信息材料的类型。内容分五种:视觉(通过视觉器官感知到的具体信息)、听觉(通过听觉器官感知到的具体信息)、符号(字母、数字)、语意(言语含义或概念)、行为(与人交往的能力)。

第三个维度是能力活动的产物,即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产物有六种: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蕴涵

④英国弗农提出层次结构理论

⑤美国卡特尔与霍恩提出形态理论

⑥美国加登纳《智能的结构》提出多重智力理论。七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

⑦美国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包括三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换句话说,智力包括三个方面:即成分智力、经验智力、情境智力。与之相应,三元智力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

▲智力的成分亚理论,成分智力是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里机制,具体包括三种成分:一是元成分,指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二是执行成分,指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三是知识获得成分,指人筛选相关信息并对已有知识加以整合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元成分起核心作用。

▲智力的经验亚理论,经验智力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二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智力情境亚理论,情境智力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适应,指人们通过发展有用的技能和行为使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二是选择,指人们在环境中找到自己适当位置的能力;三是塑造,即改变旧环境的能力。

第二节能力的个别差异

▲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能力的发展水平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的表现早晚差异。

1. 能力的发展水平差异,指智力差异(一般智力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智力表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同质而不同量的东西,即在智力发展水平上有着明显的个别差异。例如,根据智力发展水平,可以把儿童分为超常儿童、普通儿童、低常儿童。

2. 能力的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

在知觉能力方面类型差异:综合型、分析型、分析综合型

在记忆能力方面类型差异: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混合记忆型

在混合思维能力方面类型差异:形象思维型、抽象思维型、中间型

3. 能力的表现早晚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的早晚上。

4.能力发展和年龄变化,研究表明智力的绝对水平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它与年龄的增加不是线性的关系,总体上讲,是先快后慢,到一定程度停止增长,并随衰老呈现下降趋势。

智力何时出现衰退取决于智力因素的不同和个体的状况。智力低的人发展速度慢,且停止发展的年龄较早;智力高的人发展速度较快,停止的年龄较晚。身体健康、勤于参加体力、脑力劳动的人,智力衰退较慢;体弱、特别是神经和脑部有疾病的人,智力衰退较快。

第三节智力测验

1.智力测验的由来和发展

古代的心理测验思想、现代的心理、智商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比率智商:表示智力测验结果的概念-智商,定义为智龄(MA)与实龄(CA)之比。采用智商的优点是可以很方便的比较不同年龄的个体智力水平,预测个体智力变化程度,不足是没有考虑到一定年龄阶段后智力水平与年龄不是线性关系。

离差智商:为了克服比率智商的缺陷,采用标准分表示智力测验结果

2.智力测验的标准化

①心理测验的客观指标

信度,对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的估计,又称可靠性。用来估计源自测验本身、测验实施过程和受试者本身的误差。一般用相关系数表示,常用信度有再测信度、分半信度、复本信度。

效度,指一个测验是否测量到它所要测的东西,又称真实性。判定效度的标准称校标。估计效度的方法:内容效度、校标关联效度、构想效度。

难度,表示测题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区分度,衡量测题对不同水平受试者区分程度的指标,又称为鉴别力。区分度高,说明质量高。

②测验标准化,指测验的一致性,要求测验的编制、施行、记分和测验分数的解释程序都是一致的。

标准化指测验编制时要经历4个标准步骤:a 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B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c 施测程序标准化。d 统计结果,建立常模。常模是对总体进行测验所得结果的总的描述,是用来比较的标准化参照体系。

3.标准化的智力测验量表

斯坦福—比奈量表,韦克斯勒量表、瑞文测验

4.智力测验的贡献与局限

①误用和滥用智力测验和智商会对个人和群体造成伤害。智力测验局限性表现为:

a 不能反映智力的各个方面

b 只能反映个体当前的智力水平,不能描述发展的趋势和速度。

c 目前的测验属于速度测验,“快即聪明”原则不适合对潜能的测验。

d 任何测验都有误差,智力测验也不例外。

e 智力发展研究表明,IQ分数存在变异性,受教育、生存环境、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躯体发育等因素影响。

f 智力测验中的项目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没有绝对公平的智力测验。

②智力测验优点表现为:

A 可数量化描述测验编制中的预构智力。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心理学基础复习

《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 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任务(作用)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都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克制三个方面。 1、描述和测量:在适宜的水平上(在质和量上)客观的描述行为 心理学研究的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和量上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也就是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每一种心理事实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给一个概念下操作定义,并且发展测量用的测验和技术。每一种测量工具必须考虑信度和效度两方面的要求。 2、解释和说明: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测量,而应当从描述和测量中进而探求其规律,也就是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因此,心理学研究的另一方面是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和行为,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心理现象的原因。 3、预测和控制:预测行为何时发生,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心理学研究的第三方面就是能够预测因而也能控制行为,也就是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二)个体心理的内容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个体心理现象异常复杂,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一是共同的心理过程,即个体心理活动形成及其行为表现的一般过程;二是个性差异,即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活动倾向性与稳定的心理活动特性上的差异。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个性差异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 个体心理: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 第三章行为动力 (一)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需要可以分为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 1、生理需要: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如对食物、水分、氧气和睡眠等的需要。这是人类保存个体生命和群 体生命的基本需要。所以这种需要是所有需要中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强有力的需要,是其他一切需要产生的基础。 2、安全需要:指希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典型的安全需要有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 等。 3、归属于爱的需要: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指在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包括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自尊是指个人渴求力量、成就、自强、自信和自主等。他尊是指个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的工作和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赏识、重视和高度评价,即希望获得威信、实力、地位等。 5、求知的需要:又称认知和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马斯洛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

《心理学基础》客观题知识点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第一信号系统是以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如:谈虎色变。 3、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左半球主管言语和抽象思维(言语优势半球);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形象思维和调节情绪。 4、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5、感觉适应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明适应、暗适应。感觉对比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老师用彩色粉笔。感觉后象指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如电影电视的原理。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暖色调(红、黄)和冷色调(青、蓝)。 6、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选择性(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理解性(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整体性(窥一斑而知全豹)、恒常性(变与不变) 7、三种直观教学形式:实物直观(实物)、模象直观(教具)、言语直观(语言) 8、晕轮效应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的清晰鲜明的印象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如: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等。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9、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一目十行)、注意的稳定性(保持时间)、注意的分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的转移(有计划、有目的)。 1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与内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人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概括性和间接性是其主要特征。 11、抽象逻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形态,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发散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探求多种合乎条件答案的思维,也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直观动作思维:通过实际动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也叫操作思维、实践思维。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新颖性是其根本特征,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 12、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实质,揭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宏观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经过测量和计算,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地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推荐几本心理学入门书籍 必看的: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人格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图解心理学》日本图片简易版 读这类书可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各种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入门必读的。 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各种人类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人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用更精确的语言描述的这些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中扮演的是一个数据收集者的角色。 3.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解释了人类心理现象的由来,是目前唯一能够将所有心理学理论贯穿在起来的核心理论,以其目前的发展速度进化心理学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一统整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门学科不是很出名,因为绝大多数人甚至许多学者都不能接受把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进行类比,在这一点上21世纪的人相对于和Darwin时代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进步。 4.心理学方法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讲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好很强大。 《40项研究》讲的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本虽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非常的到位。大致翻了一下,全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讲统计学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人类获取知识的任何方法都是基于统计学的,包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强烈推荐这本书。 5.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探索脑》 讲的是人类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原理,或者说是人类心理的物质基础,个人觉得对理解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6.咨询方面 《登天的感觉》 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理咨询师的理由。 --------------------------------------- 这些书豆瓣都有,直接搜类别名字(比如"进化心理学")即可 最好去看看wiki上的"心理学"条目 入门之前读书的基本原则: 1.暂时不看以下几种书:解梦/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2.不看声称能快速解决具体问题的书:领导力/3秒钟看透人心/测试你的XX能力/投资心理/让别人喜欢你 3.能分辨书的好坏前只看翻译的,暂时不看国内作者写的书,除非有人强烈推荐

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及答案发布人:圣才学 习网发布日期:2010-07-0915:58共7人浏览[大][中][小] 1、人的心理包括哪些过程? 答: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两部分? 答: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什么? 答:能力气质和性格。 4、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由哪国的谁于哪年在哪儿成立? 答:德国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 5、新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正确说明,准备预测和有效控制从儿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6、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 器官,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的心理现象是不存在的这已被日常生活经验,科学实践以及“反射”、“条件反射”,脑髓说等所证实,从无机物的机械反映,到动物的心理反 映,再到人的意思反映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是高度发展的物质---大脑的机能。(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客观现实是心理源泉和内容。(3)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 能动性、人的心理除依存客观现实外,还受主观的知识经验,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心理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实践中,心理反映的主客观性是统一的。人不是消极反 映现实,而是能动地改造变革现实。(4)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人不只是自然实体。更主要是社会实体,人是积极的活动者。人的心理是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7、什么是反射弧?它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精神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躯,传出神经、效应器及反馈系统等。 8、什么是无条件反射?什么是条件反射,并各举一例。 答: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生来就会,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食物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 9、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1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答:(1)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2)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 可用教师设问方式提问,也可用作业方式提出,既可以从新旧教材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日常经验引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教学结束时进行。 11、如何根据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和学校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答:(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学习效果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学习动机;(3)掌握平分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13、知觉分哪些种类? 答:知觉分类标准和依据不同,种类划分不同。(1)根据分析器不同,简单可分视、

心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就是通过反射活动实现的。 无条件反射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射。无条件反射只能对少数特定的刺激发生反应,具有刻板、固定的性质,是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一切学习的基础一切学习的基础,人和动物出生后所学习的一切行为从生理机制上说都是条件反射。 4高级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引发或加强机体活动的神经过程;抑制是制止或减弱机体活动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是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二者性质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以保证机体活动的完整和统一。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①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有了神经过程的扩散,就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各种暂时神经联系;有了神经过程的集中,才能形成对刺激物的精确反映。 ②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在大脑皮层上,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即为诱导。 6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②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8个体心理包扩: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9心理过程指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揭示了人心理活动的共性。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 10个性心理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心理学基础综合复习

16 级心理学基础综合复习 人格: 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构成一个人的人格。 : 研究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指个体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时也叫自动的无 识记忆。 定势: 指问题解决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 有意后注意: 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转移: 指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人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有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心境: 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情绪智力: 识记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精神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解行为的能力。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 是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挫折承受力: 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够摆脱困扰以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 成就动机: 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内归因: 归因者认为自己可以左右环境,失败或成功都是由于内在原因造成的。 自我效能感: 指人对自己能否有效地进行某一行为的判断。 自我实现: 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A 型性格: 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 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不安定型性格。(倔强,理智,谨慎,责任心强,情绪易波动)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 根源特质: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认知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 情绪记忆: 指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内隐记忆: 创造性思维: 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本章几点说明: ?基础心理学是最基础的学科,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 ?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复习其他学科,进行对照学习——社心、发心、变态、测验、咨询?本章节出题较为灵活,要以看书为主,习题集为辅。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发展阶段: 1.无脊椎动物:感觉; 2.脊椎动物:知觉; 3.灵长类:思维萌芽; 4.人类:思维和意识。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今年是130周年) ?学派纷争: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 ●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二级掌握)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三部分,它是脑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呼吸、心跳, 血压)的主要机构。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使睡眠和觉醒的神经机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 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构成。其中,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 枢;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大脑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大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 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 化”。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如吃食物流口水。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 工具条件反射。 ?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重点掌握) 第一单元感觉概述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种类(内部和外部):痛觉内外都有

心理学基础复习汇总

心理学基础复习汇总

“心理学基础”复习汇总 (下划线表示历年考过的知识点) 第一章、心理学概观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⑴人与动物同样具有心理,心理学对两者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人类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也有科学价值。⑵心理学不只研究行为,还研究心理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等,心理学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⑶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2、研究目标:⑴描述,即客观陈述,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⑵解释,即揭示原因,分析因果。⑶预测,即估计未来的可能性。⑷控制,即采取措施,趋利避害。 3、主要方法:⑴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发现规律;⑵实验法,即通过操控变量和分组发现变量间因果关系;⑶相关法,即通过统计和相关曲线来发现规律;⑷调查法,即通过问卷或访谈了解情况;⑸个案法,即通过临床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4、诞生标志: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5、主要流派:⑴行为主义,华生和斯金纳,它主张只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目的在于解释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并借此控制和预测人与动物的行为;它反对内省法,反对用遗传去解释个体行为差异。⑵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它主要研究与性冲动密切相关的潜意识并释放被压抑的潜意识;其主要方法为自由联想法,旨在通过无顾忌的联想分析当前行为和观念的潜意识根源。⑶人本主义,马斯洛和罗杰斯,他们主张心理学应该针对健康的成人心理,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其目的更多地在于促进人类的潜能和价值;这种学派强调现象学的方法,反对决定论。 【试题补充】 1、通常将个体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个方面。 2、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 3、电影《爱德华大夫》诠释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4、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答:⑴研究对象主张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⑵研究目的主张促进人的潜能实现;⑶研究方法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强调现象学的方法;⑷反对决定论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⑸对人性乐观,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或罗杰斯。 第二章、心理学的生物基础 1、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构成。 2、神经冲动的传导:⑴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遵循神经冲动机制;⑵平常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维持静息点位;⑶受有效刺激后,会出现一个神经冲动,遵循“全或无原则(要么完全冲动,要么不冲动)”;⑷神经冲动类似“放电”,它依赖突触的特殊结构得以传导。 3、神经系统的结构:⑴中枢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作为外界刺激和脑的交流基础存在,是低级中枢;脑作为结构复杂的决策器官,是高级中枢。⑵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掌管感官和随意性行为;自主神经系统自动调节内脏和腺体活动。 4、大脑皮层:⑴感觉皮层区,包括特殊感觉(视听)区和躯体感觉区,视觉区皮层位于枕叶、听觉区皮层位于颞上回、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⑵运动皮层区,发出运动指令、调节行为。⑶联合皮层区,执行高级心理功能的部位,例如布洛卡区为语言区、威尔尼克区为理解口语区。 5、大脑两半球:⑴左右半球功能不对称。⑵语言、阅读、书写、数学和逻辑推理等过程由左半球负责;知觉物体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活动由右半球负责。⑶左右半球并非截然分开,它们是协同合作的。 6、双生子研究:⑴心理学家对家族成员的类似行为到底是应当 归因于遗传还是相似的生活环境感到困惑,于是产生双生子研究。⑵双生子分为同卵和异卵双生,前者享受更多相同的遗传特征。⑶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有更多相似的心理特征。⑷行为的遗传学基础得以基本确立。 第三章、动机 1、动机的定义:心理学中所讲的动机就是指促使个体从事某种 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而言,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该活动并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2、动机的三种功能:⑴始动功能,即引起某种活动;⑵导引功 能,即促使活动朝向特定的目标进行;⑶维持和调节功能,即维持维持某种活动直到达到目的,并在此过程中调节有机体的活动方式。 3、需要和动机:⑴需要,就是有机体的内部缺乏,其中包括生 理和社会性的需要,分别如口渴和交流需要。⑵动机产生于需要,二者几乎难以区分。⑶人类一切行动都源于需要。 4、驱力和动机:⑴驱力指因某种缺乏引起的促动力量,驱力、 需要动机可替代使用。⑵动机比驱力宽泛,驱力必因为某种缺乏,而动机可能仅因为外部刺激产生,这种外部刺激又叫“诱因”。⑶诱因有正负之分。 5、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⑴有关动机强度、工作难度和工作效 率的研究结果,被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⑵定律主要内容为,易事用强压、常务用中压、难关用低压。 6、母性动机:⑴母性动机应该源于某种生理动机,通过动物实 验推测,泌乳刺激素可能是物质因。⑵瓦顿设计了一个测量各种驱动力强度的实验,他将怀有某种需要的白鼠放在A箱,将诱因放在C箱,其间必须通过电击的栅格B,用白鼠穿过栅格的次数来表示驱动力强度。⑶根据瓦顿实验,母性动机强度最大。 7、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⑴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存在两种心 理作用,一种是希望成功,另一种是害怕失败。⑵追求成功的倾向Ts受三种变量影响,即追求成功的动机Ms、成功的可能性Ps、成功的诱因值Is,其中Ts=Ms×Ps×Is;同时Is和Ps 是相反关系,即Is=1-Ps。⑶回避失败的倾向Taf也受三种变量影响,既回避失败的动机Maf、失败的可能性Pf、失败的诱因值If,其中Taf=Maf×Pf×If;If和Pf也是相反关系,即If=1-Pf。 ⑷追求成功的倾向Ts减去回避失败的倾向Taf就等于合成倾向 Ta。通过恒等变型Ta=(Ms-Maf)·[Ps×(1-Ps)]。⑸讨论(Ms-Maf)的正负可知主体的趋向;讨论[Ps×(1-Ps)]的最值(即Ps=0.5时)可知目标难度对不懂趋向的影响。 8、习得性无助:⑴它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 绝望心境,也称“破罐子心理”。⑵塞里格曼利用实验研究习得性无助,他将一组狗先放入无法逃脱的电击环境,再放入可逃脱的电击环境,狗始终不尝试逃脱;另一组狗没有经历过无法逃脱的电击环境,于是在接触电击的第一时间就逃脱了。⑶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后的表现有动机降低、认知障碍和情绪失调。 ⑷启示:努力发展一种乐观的解释方式,注重检查环境中的随 机因素以避免逆来顺受,尽量回避因失败挫折所引起的消极的、不变的和宿命论的解释方式;不要让暂时的挫折损害成就动机。 9、归因论:⑴动机理论之一,由海德创始,美国心理学韦纳发 展了它。⑵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⑶韦纳提出个人对行为成败的归因通常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即个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部环境。 ⑷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三,即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 系、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其以后的动机、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10、自我效能:⑴班杜拉在解释动机时提出了社会学习论,认 为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面临具体工作时,其工作动机的强弱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效能”的高低。自我效能指个人对某种事务有过一些成败经验后,对自己相应能力的一种评估。自 2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 1)动物的心理现象; 2)儿童的心理现象; 3)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其总结出来的规律,来自于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又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

1)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2)临床事实证明; 3)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研究的证明; 4)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的证明。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心理是: 1)脑的机能;

2)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学派的纷争 ●(一)构造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四)格式塔心理学 (五)精神分析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 ●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

1)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2)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3)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神经元及其功能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神经元的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和树突是灰色的,轴突外部有一层白色的薄膜包围着,这层膜叫髓鞘,起着绝缘的作用,使轴突之间的电位变化不致相互干扰。 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将外界刺激的物理、化学等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或者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再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再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 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前一个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到突触,会引起突触间隙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的变化,神经递质的变化将神经冲动传至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元可分为: 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心理学基础知识(自己整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发展概况:美国:初创: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发展:弗洛伊德。成熟:布鲁纳,人本主义思潮,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皮亚杰&维果斯基发展了许多有效地教学模式。前苏联:产生: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世界上第一步以……命名的专著)。发展: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鲁宾斯坦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奋力前进时期注重结合教学和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中国:起源:战国;产生和初步发展:清末随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兴起。第一本译著:方东岳译小原又一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廖世承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陆志伟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发展1949-1958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59-1966纠正错误;1966-1976文革;1976以来恢复、迅速发展。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瑞士):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认知发展阶段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前运算阶段(2-7表象或形象图式,单维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有抽象思维,能进行逻辑推理,多为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1-16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3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获得成效的根本保证。维果斯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该过程有四个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内化学说: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能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4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后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4对教学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此外,他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止局限在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而且开始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 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人格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月-4自主—羞怯与怀疑;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主动性—内疚;获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及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心理现象的结构: 1.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异常的调试工作; 4. 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心理学产生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 1. 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 17世纪唯理论(笛卡尔)、英国 17-18 世纪经验论(洛克、霍布斯) 2.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 年,【德国】冯特在德国 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西方主要 心理学流派: 1.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主 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强调心理学的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2.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 的;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1920s-1950s 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4. 格式塔心理学 / 完形心理学——【德】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的整体性;整体先 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 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6. 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一马斯洛、罗杰斯:1950s “第三势力”一一重视人格研究,认为人性本善;人有自我意志。 7. 现代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奈塞尔《认知心理学》(1967)为标志、【瑞士】皮亚杰——研究信息加工 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注意的分类: 1.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 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2. 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 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 合理组织活动; 3. 对兴趣的依从性; 4. 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注意的品质: 1.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数目。 2.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 3.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4.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第二节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感觉。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用于度量感受性的高低的值。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两种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