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好六年级语文复习课的几点建议

上好六年级语文复习课的几点建议

上好六年级语文复习课的几点建议
上好六年级语文复习课的几点建议

上好六年级语文复习课的几点建议

六年级复习课应瞄准六性:即目标性、计划性、联系性、实用性、主体性、实效性。

一、目标性

1、复习目标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梳理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 网络化,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查漏补缺、综合运用、熟练掌握。三是总结简单实用的的积累方法、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答题方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应试能力。目标的确定要以新《课标》为依据,凭借教材,准确定位,以掌握复习的主动性。

二、计划性

复习的计划性体现在三点:

其一,整体把握,分层要求。这里的整体把握包括两个方面:一指知识,也就是在复习阶段应复习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复习备考之前必须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二是指学生,就是对于班上学生的优缺点以及他们的学习水平教师要做到了如指掌。分层要求是指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及给他们确定一个能够实现的奋斗目标。

其二、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因而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对小学语文4块知识划分复习课时,以课本为主线,围绕目标、逐步推进、突出重点、强化弱点、适时诊测、及时讲评,从而达到复习的深度和广度。

其三、精心备课,精讲精练。每节复习课力求做到:复习目标明确,复习内容充分,复习设计精要,复习训练精当。呈现给学生的练习题要有代表性,内容要

精”形式要全”方法要简”要能以点带面,以一当十。例如仿句训练,仿句的特点——依葫芦画瓢;仿句的要点――仿其形亦仿其神。仿形要句式一致,修辞相同。仿神要语义连贯,情感相近。仿句类型:A、有语境式仿句,如“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 ,________ 能为别人开花

的心是善意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再如“根据语境,接写一句话,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

向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有例句

式仿句,如“仿照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 ,。

这两个例子代表了仿句的两种类型,指导学生认真审题,练会这两种形式,仿句就不会丢分了。切实做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以获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效率。坚决杜绝放羊式” 题海式” 蜻蜓点水式”的复习行为。

三、联系性

在进行单项训练时,可以把所选复习的知识做为立足点,将前后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做好知识与知识,能力与能力之间的衔接。例如标点符号可以和阅读一起复习;拼音可以和字、词一起复习;课文可以与阅读、作文一起复习。又如修改病句的几种类型,查字典的几种方法,句式的几种转换、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等,都可以立足一点,连起一片,使复习课前呼后应,左右逢源,形成一个有机的知

识网络、能力整体和方法整体,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学生将前后知识融合贯通,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忌盯住一点,目无方圆。

四、实用性

网络和复习资料上讲的复习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要变成能力都需

要大量的训练才能实现。然而复习容量大,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训练,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教给学生简便易行的方法。

1、字音字形复习,教给学生“舍去法”和“筛选法”。就是只记正确的字音字形,舍去错误的字音字形,以防形成干扰;把记住的字音字形筛掉,留下没记住的。

2、词语复习时,把意思明白又会用的词语筛掉,把易错易混的词语整理在一起,集中识记,依次类推,逐渐减少记忆的数量。这样省力省时又高效。

3、背诵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要求背诵的内容进行搜集、梳理、分类、品读,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切忌让学生多次重复地抄写、默写,消磨学生的时间和意志。特别是古诗文的复习,不能让学生囫囵吞枣、以完成记忆为最终目标,要注重吟咏品味。有一位老师就把小学古诗词分成诗中春、诗中秋、诗中山、诗中水、诗中日、诗中月、诗中雨、诗中柳、诗中鸟、诗中云、诗中别等。以便学生记忆和运用。

4、阅读复习时,要注意从两个方面指点方法:

第一,读懂文。怎么读?先整体读。(1):解读标题,获取文体类别、写作范围,写作对象及重点等信息。。(2)准确认读句段,划关键词,归纳概括段意,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3)联系上

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意思,判断修辞手法,体会修辞的作用,结合生活积累进行个性化解读。(4)领会写法。揣摩表达顺序,琢磨表达方法,遣词用语精妙,迁移练笔等。无论哪种文体,都可以采用这样的阅读思路,屡试不爽。这样就把众多方法归结成最基本最简洁的方法,学生容易掌握。

第二,会答题。怎么答?

A、审题:在复习中,让学生学会怎么审题怎么答题尤为重要。每一道题,应该帮助学生审清题目意思,审清题目的要求,审清问题的数量。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抓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有几问。例如《广玉兰》课后练习3,“画出课文中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句子中的思想感

情。”题中要求画出的是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那么表现广玉兰形态美的句子就不在其列。“体会句子中的思想感情” ,这里的句子指的是画出来的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要求体会的是这些句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而不是其他句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旺盛生命力”和“思想感情”。题干要求答两问,一是画句子,二是体会感情,两问一个也不能少。

E、答题,结合题目要求阅读相关句段,提取整合信息,按表述准确、条理清楚、内容全面三点要求答。仍以《广玉兰》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画出来的句子包含的感情有“喜爱之情” ,“有赞美之情” 。哪些句子侧重“喜爱”,哪些“赞美”,要以句为证。先答喜爱,还是先答赞美关系不大,但两点感情要答全。

C、训练方法,让学生先整体阅读文章根据阅读兴趣来出试题的方式,培养理解能力。课本中的一段话、一篇文章都能帮助学生练习很多的题目,使得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活跃思维,阅读的兴趣也提高了。这样的复习形式是把阅读材料当作了读本,而不是教本。是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了,而不是放在了教会学生回答一个问题。

5、作文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平时习作,老师帮助学生审题,考试时,学生要独立审题,所以必须教会学生自己审题、仔细审题、审准题。

首先,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记叙文还是想像作文……;写作的重点是什么,选材的范围是什么,组材的顺序是什么,表达的感情是什么。例如六年级下习作七,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信息有:写作的对象是六年中的某一个老师,或教过自己的所有老师。写作形式是书信体。写作重点是“难忘的记忆”。选材范围是六年中“老师诲人不倦的形象”“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组材的顺序,可按时间顺序,也可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顺序。表达的感情是对老师的感激、赞美、敬仰之情。审清了题目这些要求,就不怕文不对题。

其次,抓住同题目的“题眼”审题,即把一些意思相近的题目结合在一起进行审题练习,尽量找出这些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我敬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

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敬佩” ,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敬佩”“喜欢” ,两篇文章选材也要从“敬佩”和“喜欢”入手。

(2)、训练学生最基本的选材,组织材料和布局谋篇能力。有些学生写作文,往往对想写的材料不做全面的安排,想到哪里就写哪里,很容易造成条理不清,详略不当。因此,在作文复习时,要指导好学生编写作文提纲。指导他们事先大略考虑一下,哪些材料要写得详细,哪些材料可以简略,文章分几层意思来说,怎样把材料连续起来,然后列个提纲,那样有助于理清思路,巩固记忆,使学生不至于把原来准备写的某些内容忘掉,避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又可以把作文写得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 3)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文章结构形式。

如记叙文的基本结构:A、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如《三亚落日》《芦沟桥烽火》。B、按观察点的变化组织材料。如

《记金华的双龙洞》C按场面转换组织材料。如《三打白骨精》 D 按材料的性质归类组织材料。如《轮椅上的霍金》,作者从霍金的命运、霍金的物理天才、霍金是生活的强者三方组材。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如《读书要有选择》就用递进式结构。先讲选择什么,再讲怎么选择。在讲选择什么的问题时,又用了并列式结构。《学会合作》一课总体用的

是递进式结构---为什么合作,怎么合作。“怎样合作”也用的是递进式,即协作精神到牺牲精神。

(4)、精写精评。写一次作文要落实一个训练点,不可贪大求多走过场。写后,一定要有目的有示范的讲评。每次讲评,选好、中、差各一篇作文讲评。评差,找出差的原因,教给修改的思路和方法。评中,提出改好的建议。评好,指出好之所在。坚决杜绝盲目的、机械的习作。

(5)、组织学生系统总结自己作文中的经验教训。六年级学生课内外写的作文,大部分是在老师指导下写的,老师已批改、评讲过。总复习时,要求学生重温这些作文,自己再评一评,说一说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最后要

求学生把这些作文整理分类编成《我的作文选》,让大家互相展示、交流。这样,对学生既有激励作用,又有示范作用,容易激发写作欲望。

(6)定量训练。规定时间,规定字数,提出书写要求和目标要求,训练写作速度。

五、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复习指导,也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我复习的机会,切实扭转"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的局面。如修改病句练习,1、找出各练习中的病句,明确病因;2、出示一些病句让学生改,并说出病因;3、让学生在自己或同桌本上找出曾写错的句子,分析病因,并改正过来;有疑惑的句子,同桌讨论修改。这样,针对性强,又发挥了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六、实效性

1、复习”就是再学习,再学习”还得靠学生自己。教师在复习中充当什么角色呢?

A .设计者一把每一次提供给学生练的内容选择编制好。

B .组织者一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活动严密地控制好。

C.指导者一学生在练的过程中遇到了难理解的问题,教师予以点拨开窍。

D.检测者一每一次练习过后,都进行讲解反馈,强调过关。

总的一句话,教师就是做好保证学生练有成效的事。

2、提高复习效率,主要做到以下四点:

(1)、找准薄弱。怎么找,结合课标要求和课本内容找,看课标对高段语文各个知识点能力点的要求,看看教学中哪些落实了,哪些没有落实。结合学生实际找。复习之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

足,又要发现个别的不足,然后针对整体情况,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这样的复习才有效。

(2)、提炼方法。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在基础知识,阅读习惯,习作方法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提炼掌握知识的方法。如前面提到字词复习的舍去法和筛选法,背诵积累的归类法等。

(3)、注意应用,培养习惯。知识的积累就是为了运用,因此,复习中要创设各种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或设计一些带有生活气息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积累上进行实际运用。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及审题答卷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答卷习惯。

(4)、做好思想工作,安定学生情绪。进入复习阶段,课程已全部教完,许多学生的情绪也随之波动起来。所以,在复习阶段,老

师一定要留意学生们心理及行为上的变化,平时应多接近他们,给他们必要地尊重。在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鼓励。给成绩好的学生成功的喜悦,给基础差的学生搭建能实现目标的台阶,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也能融入到你所设计的复习中。

总之,要把复习的过程看成是查漏补缺的过程,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总结提高的过程;复习课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做到明确目标、过程扎实,查漏补缺,落实“三维”,提高效率,使学生在复习中知识和能力有质的飞跃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五年级语文教师的我,也不断在反思: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如何让孩子在我的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对语文的热爱?我觉得一节好的语文课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例如《母亲的呼唤》一课,以“母亲的呼唤”为线索,写了作者儿时的三件小事,平凡真实,感人至深。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有一个人,你永远占据在她心最柔软的地方,她愿意用一生来爱你,这个人叫母亲。让我们深情地呼唤她的名字——母亲。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穷的关怀和疼爱,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再一次深情地呼唤——母亲。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一天天变老,然而,永远不变的是母亲那一声声悠长而温暖的呼唤——母亲的呼唤。母亲的呼唤,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再次感受一下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的爱和暖。”简短的一

段话,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正是基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一年多的语文教学,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验。的确,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课堂上,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同学们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学生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练习、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让同学们捐赠出自己喜爱的图书,作为公共资源分享给更多的同学,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 3、引进生活的活水。 于漪老师提出:“语文应和生活相联系,把语文学习挤到狭小

如何有效的上好一节语文课

如何有效的上好一节语文课

如何上好一节扎实高效的本色语文课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 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课改进行了十多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这是“课改” 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虚晃一枪,虚以应付,因而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虚,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积累的不积累。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

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所以课件的使用要适时、适度和有效。 离开课本,远离文本,天马行空,漫无边际,随意发挥,用集体讨论取代了学生个人言语实践活动,还美其名曰开拓延伸。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有些课让学生离开书本去探究从网上得到的一些似 懂非懂的、深奥的科学知识。 第二,闹。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因“假主体行为”造成的课堂上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闹,反而使课堂封闭,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失了本我,缺失了个性,众声喧哗,异口同声,许多是虚假的反应,甚至连笑也是勉强挤出来的。为了应付场面,有时不得不故作姿态,故作矫情。现在课堂上很少看到那种会心的笑,爽朗的笑,发自内心的笑。老师和学生缺少激情,这种情况令人不安。我们希望给孩子们一片宁静的天空,一块安静而干净的土地。

听课与评课的几点建议——孙能军

听课与评课的几点建议 伊春市第二中学孙能军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落实学校“三个四工程”的要求,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总结概括听评课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听课方面。 1、听课前要有准备。 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应该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听课前要有准备。听谁的课,听什么内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有什么要求,重点、难点、疑点是什么,学生实际情况如何等等都要有所了解;同时自己应设想一下,假如本节课自己讲,准备怎样讲,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前不做准备,不了解相关情况,匆忙走进教室,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同时,教师平时应多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拓展自己的视野,缩短与新理论、新观点的差距,以便参加听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高一级的听课时收获更大。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听课时要注意力集中,要认真。既要看教师的教,也要看学生的学,二者兼顾。注意聆听和观察教师的语言、表情、教态,记录下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看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把握,重点的处厘,难点的突破,课堂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效果,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运用等。总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有机结合。听课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根据授课教师的特点和听课教师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但听课中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记录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 3、听课后要有思考和整理。 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所听的课进行回忆再现,进行反复的琢磨,看到其闪光点和不足。或看看听课笔记,或与授课教师进行交谈,或与自己的授课进行比较,或写一篇听课心得等等。在分析、评析、总结他人的课时要注意取长补短,每位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听课教师应客观、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思考他人课时,还要注意授课教师课外的功夫,看看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思考也会有益于自己教学的进步。 二、评课方面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分析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的制定看。教学目标制定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教材处理上分析。评析一节课还要看授课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看教师课本知识讲授是否准确、科学,教材处理是否恰当、合理,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知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首先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为此,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创造性,是否独辟蹊径,引人入胜;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

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这节语文课再普通不过,每个人的桌上都放着一本语文书和一个文具盒。当上课的钟声响起时,张老师面带微笑,踏着轻盈的脚步迈进教室。“同学们,这节课检查背诵。”“什么——”教室立刻炸开了锅。很多同学都慌了。我心想:你们活该,谁让你们不背,这回惨了吧…… “就从你开始吧!”“什么——”那位同学一幅惊慌失措的样子,本来很大的眼睛瞪得像杯口一样。“燕子……”出师不利,那位同学结结巴巴地背了几句,便在那儿抓耳挠腮——显然背不出来了。 “王平,你往下接。”老师把这颗“定时炸弹”抛给了正在翻书的同学,他站了起来,一字未发,只冒出了一句:“老师,我不会。”这时老师的微笑“烟消云散”。 坐在位置上的同学提心吊胆。虽然我背得出,但心里还是吊着十五桶——七上八下,正在一边背,一边练“瞟书功”。教室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似乎同学们的心跳一律达到了“齐读课文”的分贝,而老师既像火山又像蜡烛,不是快要爆发,就是快要被吹灭。同学们个个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顾不得同情和埋怨了。最后,老师的希望之火被浇灭了,她长叹一声,说:“再给你们几分钟背,待会若还背背不出,那你们就看着办……”教室里顿时发出一阵阵背书声…… 几分钟后,张老师再次回到讲台抽查时,我真怀疑刚才的场面是否是同学装出来的——个个背得流利顺畅。张老师的脸也渐渐由阴转晴,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你们能几分钟把课文背好,可为什么

就不愿在家里多花十分钟背课文呢?”“是啊,本以为背这么长的课文很费劲,现在居然……”“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这是一节多么难得的课啊,在这节课上,我不仅背会了课文,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要“我要学”,是要脚踏实地地学,“临急抱佛脚”走不稳,好成绩最终是凭实力。 哦,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将语文课上出十足“语文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38110738.html, 将语文课上出十足“语文味”! 作者:梁丽丽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2期 好的语文课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而且其味悠长!但是目前有的语文课却淡化甚至丢了语文味,不禁使人忧心忡忡。如何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深情导入,引出“语文味”。 好的导语能创设“先声夺人”的情境,让教学充满浓浓情味,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金色花》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冰心有一句写童年的诗句:‘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的孩子有无穷的想象力。泰戈尔笔下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突发奇想,用纯真的童心和奇特的想象表现对母亲的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金色花》,认识这个像新月那样纯洁美好、天真烂漫的孩子。”伴随着优美的导入语,再配合优美的钢琴曲《妈妈的吻》伴奏音乐,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情感渐渐丰富起来,学习兴趣也浓厚起来。 二、潜心阅览,读出“语文味”。 有“语文味”的课堂,应有朗朗的读书声。字、词、句,甚至标点都包含着作者的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去体味文字之美。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略读和浏览。”既要“读”又要“阅”,既要书声琅琅,又需“静思默想”。因为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浸染于语境之中,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才能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语文课可以设计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会,从而在读中积累语言,习得表达。在教《春》时,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1、初读春,理思路。2、再读春,品语言。3、细读春,悟感情。在“初读春”环节,我设计了配乐范读、齐读、分段朗读,通过反复读使学生掌握轻柔、缓慢的语调,把握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学生通过读,逐渐把握文章结构:开头在盼春中到来,最后进入春天的行列,一呼一应,形成了一个“盼春--绘春—赞春”完美整体。在“再读春”环节,通过讲读绘春的重点语句,品味作者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描写得有情有感的语言。在“细读春”环节,抓住结尾三个句子反复朗读,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总结出作者作者赞美春天、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本课以读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到春天的美。 三、品词析句,诠释“语文味”。 有语文味的课,要善于通过品评精彩之句品出文章的滋味。在教《紫藤萝瀑布》时,因为写作背景年代久远,学生对紫藤萝的象征意义很难理解。因此我就设计了抓住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进行理解,抓住“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

给新教师的建议-关于听评课的几点想法-教师心得体会

给新教师的建议:关于听评课的几点想法- 教师心得体会 给新教师的建议:关于听评课的几点想法 这学期是新一轮聘任期开始的第一学期,学校大部分老师为年轻教师,考虑到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学习锻炼的教研平台,我校与两所邻校共同开展了三校互动教研活动。我们认为,对于一个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能力是最基本最首要的专业素质能力,所以我们教研活动暂以听评课为主。听了一些年轻老师的课,不算多,有了些感想,算不得高见,仅将本人几点零碎的思考整理出来与同行分享,也希望能给某些年轻教师一些有益的借鉴。 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反思 近两学期以来,在开展校内听课及三校教研的评课研讨时,我们都会先请授课老师来谈谈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然后再进行评课研讨,研讨后还会要求老师要及时写教学反思。前两周的评课研讨活动上,年轻老师小h上完一节数学公开课,因为自认为课上得不太理想,发言时情绪明显有些激动,还带着自责说,因为自己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上公开课,心里有些紧张,因上课刚开始时提出的一两个问题后,没想到学生答不出来,极大地影响了自己的心态,所以后面也越上越压抑,没有激情去调动学生,课堂也很沉闷。我想,作为新教师,一堂课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这是很正常的事。能够通过这一节课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善和调

整,这就达到了提高自己的目的。对于新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这堂课上得多么成功,而是要有正确积极的学习心态,无论课上得好不好,我们都应该进行课后的自我反思,并将这些思考运用于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因为相对于我们的日常教学,外出参加各类研讨培训活动的机会总要少得多,所以我坚持认为,教学反思是新教师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 在几次的三校研讨活动中,我看到很多年轻老师在评课时没有底气,以自己没经验为由,不喜欢或不敢发言。于是我特意提出这样一个建议评课时把发言权首先让给新老师。因为,我认为,逃避发言很多时候是因为人的惰性不愿意深入思考,这不是谦虚或经验的问题,一堂课听下来,只要愿意积极思考,不论你的观点正确与否,总会有所发现。而积极深入地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每个教师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此外,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各种问题时,有一句话或许能使我们有所启发,那就是少埋怨学生,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语言表达(包括表达习惯等)这关乎的不仅仅是一堂课 如果有人问我,评判一个老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好坏,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语言表达能力。听的课越多,便越觉得语言表达的的重要性,也越加深我的这种想法。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表达习惯等)这关乎的不仅仅是一堂课的问题,而是直接影响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我无法想象,一个口齿不清、语言贫乏的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在我看来,一堂课的很多不足

微型课与说课的区别

微型课与说课的区别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微型课与说课的区别 通过去学校参加一些活动,从教师的微型课授课中,感觉到我们部分教师对于微型课和说课在理解上还有一些偏差,有的老师将微型课上成了正常课,有的则上成了说课,各有不同。那么,什么是微型课什么是说课这两者有什么不同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微型课” 1.微型课是授课的一种,只是比正常授课时间(一节45分钟)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师的活动安排是作为假设来进行的,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本节课的导入、组织教学(学生活动、老师活动)、板书、小结、练习巩固、作业等环节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要一一呈现,针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学习活动等答案、结论,借老师的嘴进行回答,同时对于学生回答的内容只做个别(重点回答)陈述,但不宜过多,虽不同于正常授课但要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 “微课”中心词是“课”,实质上就是一节课,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而“说课”中心词是“说”,以教师的“说”为主,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都是在“纸上谈兵”,是针对本节知识,结合设计谈自己的教学思想、设计意图,不是

在上课,是依据教学理念告诉大家对于本节知识自己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 2.为什么会有微课 它因为是短小精悍的、在线的、围绕某个知识点的视频资源,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学习者自学、课堂教学、以及在线学习。它可以说是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上的一种新颖的形式,并在设计开发之始便考虑了应用的问题。因此,具有对于教育信息化发展,尤其是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应用,包括在线应用和面对面教学应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3. “微课”的主要特点 1.主题明确 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特别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内容。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所有的教学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不仅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学”的设计;传统教学视频往往是一堂课的复制,包含多个知识点,含有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更注重教师的“教”,可以说,微课是传统教学视频精华的浓缩。 2.短小精悍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众多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语文课作文心得600字

语文课作文心得600字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星期前周老师上的那节语文课。那一节语文课我们是在开心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关于语文课作文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课作文心得1 上周二,我们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课文的题目是:《生命桥》。早在开课的前几周,夏老师就布置我们回家预习:把课文读通、读熟,不理解的词句做上标记。我就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通过预习我被这篇文章给深深地打动了。夏老师也精心制作了课件,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上好这堂课,让我们给全校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多媒体教室,静静的趴在课桌上。不一会上课铃打响了,夏老师穿着得体的裙子走上讲台,微笑着对我们说:“相信《蚁国英雄》的故事还在大家的心头回荡吧……”我们在夏老师的话语中渐渐走进了课堂。刚才的紧张的情绪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当老师讲到老羚羊用身体做支撑点,帮助年轻羚羊跃过悬崖,自己坠入山涧时,我们无不感动。夏老师首先让我们看了课件里的动画,让我们展开热烈地讨论“老羚羊不怕死吗?它为什么这么做?”老羚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作桥墩,为年轻羚羊提供了生命的支点。那情景是何等的悲壮!让人肃然起敬。接着,我们拿起书本,有感情地朗颂起来……最后老师让我们看5·12大地震一些感

人的画面,那些人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谱写出一曲曲赞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向英雄们致敬! 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我带着无限留恋结束了全课。这堂生动的语文课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生命是宝贵的,而舍生忘死的人更值得敬仰! 语文课作文心得2 今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上,老师让我们准备三张纸条。我心想:我是让我们准备张纸条干什么呢?过了一会老师说:“让我们玩个组句的游戏吧。”下面的同学们纷纷议论“做什么游戏呢?”“这节是语文课,为什么要做游戏呢?”过了一会,老师给我们讲了游戏规则:“谁,”“在哪里,”“干什么。”分别给老师。 游戏开始了,老师说:“我挑一个人上来玩游戏。”老师刚说完。全班通玄纷纷举起手说:“老师挑我吧!老师挑我吧!”我没听懂老师说的话,所以我没有举手。老师挑了张永波。老师让张永波在三堆的纸条里分别抽出一张。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师和张永波笑得合不拢嘴,后来才知道,这个句子是“王龙鑫在塔顶上跳绳。”一写完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一看,就想:这怎么可能呢,塔顶那么尖,他站的上去么,我敢说他还没站得上去,就肯定掉下来了。我明白这个游戏怎么玩了。我也并举起了手,说:“老师挑我吧,快点挑我吧!”没想到老师竟挑了智华林,没挑到我,我真的很失望。智华林挑的句子是“徐秋玲在大海里打篮球。”这怎么可能呢?大海里打球?不把球打爆才怪呢!接下来这个好笑,老师挑了马龙凡,马龙凡在这三堆纸条只选出

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听评课是为了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改革、推广教学经验而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有效管理方法,它是通过教师间相互听课、领导听课、学生听课,采取“望、闻、问、检”等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总结的过程;也是学校领导检查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是考察教师、培养教师及评价教研组教研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角度来讲,又是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学习教学方法、提高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必修课。但在听评课制度的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认识、态度、管理、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听评课越来越成为一种形式,必须引起学习管理层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和思考,以期更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就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粗浅的几点认识。 一、课的要义 医生的价值在临床,教师的价值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怎样才能搞好课堂教学?目前,听课与评课变得越来越频繁,这是促进课堂教学的一个好方法,为了让我们的听评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形式,我结合我多年的经验说说听评课的几点要义。 (一)听评课的热点:理念 目前最热门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现在又出现了生命化教育的新名词,张文质是这样阐述的: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始终指向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我认为,所谓生命化教育也不过是“自主、合作、探究”另类说法而已,说穿了只有一句话,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二)听评课的重点:目标 即目标的制定与达成。一堂课教与学的目的各是什么,通过教学,有没有落实好预设目标,如何达成教学目标的,在各个目标的完成过程中,教学时间按的安排是否合理等等。必须强调的是:教学的目标并非一成不变的,如果学生在常态下的自由发挥超出教师的预定,只要有所得,也是好的。因为完成认知目标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师不应该只关心知识的有效传递,还需要考虑学生情感态度、探求意识。

微课说课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所上的课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先我们来熟悉一下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一是古诗朗诵,二是作者简介,三是文题解说,四是词语释义,五是诗意解读,六是主题归纳。首先请听我给大家朗读一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根据我刚刚读的语气,大家判断出来这首诗是什么样的节奏来读呢?大家很聪明,这么快就回答上来了,这首诗的节奏是二二三的读法。请同学们自己也读一读。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春望》《杜工部集》等。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古诗呢?《春夜喜雨》。 当大家看到这首古诗的题目,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嗯,同学们非常聪明,闻就是听说的意思,官军指的是唐王朝的军队,那么题目的意思就是诗人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的失地。此诗写于公元763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

学习一首古诗不仅要会有感情地朗读,更要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那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古诗,理解一下这些词语在今天的意思。好,大家熟悉完了词语释义,那么根据词语释义自己来翻译一下句子,翻译的时候按照首、颔、颈、尾联来翻译。 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了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我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止不住的泪水就洒满了衣裳。 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哪还有一丝忧伤,我胡乱的卷着书稿和诗集,高兴地简直要发狂。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在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里我要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明丽的春光作伴,我正好和家人一起返回家乡。 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和家人)立即动身,从巴峡启程,穿过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就一直奔向洛阳。 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也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你觉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节语文课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节语文课 七年六班黄子祺 在我们美好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渐渐喜欢上了语文课,因为它带领着我们去感受这个世界,遨游知识的海洋。在我的记忆中,就有这么一节让我印象深刻的语文课。 转眼间,“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潇洒地走进教室,而这节课即将迎来张老师之《在山的那边》,这是一首抒情诗,老师说抒情诗通过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于是老师开始了朗读的第一步------朗读的停顿和语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齐声朗读:“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我们读轻声,适当延长。妈妈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母亲的慈祥和作者怀疑的语气要读出来,接着老师要求我们把“终于,竟”等词语要重读,而“哦,可是”要的是轻声,其余的读音就各有特点。读完我感受到作者的纯真,对希望的想象与憧憬,去追寻希望时的兴奋心情和遇到挫折的极度沮丧的心情。读到第二段时第一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我们读的声音要比第一段来得大,要体现出一种坚定与自信。接下来的诗中,是那么地震撼人心啊!特别是最后一句“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从中读出作者惊喜的情绪。所以,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千辛万苦的,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拥有坚定信念的心,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大家读完后,老师接着点名让个别同学起来朗读,同学们各种奇葩的朗读声,有的声音像猛虎,像小鸟,像野人,有的声音较动听,娓娓动听,令人陶醉。同学们在欢笑声中,“叮铃铃,叮铃铃······”。 这一节语文课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体会到朗读的重要性,也让我感受到朗读的节奏感以及诗的意境美,我喜欢朗读,更喜欢这一节让我印象深刻的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学文案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 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一节好的语文课,能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保证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呢?《新课程标准》中就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标,根据课标中的具体要求,再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学情,去选择有效地教学方法和途径,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呢?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语文课上要充分体现“语文味儿” 那么,何谓“语文味儿”?“语文味儿”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课上充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一节好的语文课,教师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品味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的积极性。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帮助学生把好词佳句积累下来,并且在语用训练中能够准确应用。只有这样的课,才能称之为“语文课”。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真正的获取语文知识,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首先要备好课。教师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训练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听、说、读、写训练,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语文味儿”要怎样在语文课上体现出来的呢? (一)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书声琅琅。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有效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有效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有效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阅读;有效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崔峦先生曾经讲过:“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朗朗书声的阅读课,没有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诚然,阅读课上要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如果教师没有根据文本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而学生也只是毫无目的地随意读书,这样的课堂能成为“书声琅琅”的课堂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朗读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朗读指导,一定要做到目的明确,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充分地感知、体会和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既不是坐在座位上被动地听取老师地讲解,也不是脱离文本去任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节语文课,朗读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如果能在读文时读出相应的感情去感染他人,并且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要让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让他们能够更充分地理解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因为,如果学生根本不懂文本语言文字的意思,只是把自己认识的汉字简单累加地读出来,他们的内心是不会产生所要表达的情感的。所以,在日常的阅读课上,我们要坚决反对学生在读书时“千人一调”,一定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我在教授《索溪峪的野》一课时,因为这篇课文的每个段落都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全文也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条理非常清晰。所以,我就让学生结合课前提示中的问题展开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索溪峪的美景的赞美之情,在读中抓住重点语句解答课前的问题,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再一次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摘要】语文课应上出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应然追求。所谓的语文味,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二是要体现在对文本解读的独特上,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要体现在对文章情感的领悟上,让学生从中得到陶冶;四是要体现在对语文深邃博大的体验上,让学生感受到文字对重现历史、演绎传奇、品读人性的功能,从而体悟到中国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总之,语文课堂一定要根植于语文内容,用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 【关键词】语文味训练文本解读情感体验 语文课应有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都在追求的语文课堂的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中说:语文教学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而贾志敏老师在《教语文其实不简单》中说: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上出语文课的特点,简简单单教语文。两位老一辈著名特级教师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语文教学的本真,那就是语文课要像语文课,无须云山雾罩,让人感受不到语文课堂的真切感。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语文味,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语文课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语文课中必须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 怎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富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抓住语言文字的个性,充分发挥其内含的语意,让学生在一字一句中感受到语文的深意,达到语言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魅力,即使是片言只语,也让它富有无限的语文情趣。 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过一堂低段的语文课《丑小鸭》。虽然课上得有点稚嫩,但从课堂设计和教师在行课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所透出来的浓浓的语文味却让我不能忘怀。 【《丑小鸭》教学片段】 1.揭示课题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丑小鸭》,请大家看老师是怎么写题目的。 师(板书“丑小鸭”三个字,边写边说):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个“丑”字的,请大家看好笔顺。 师(板书“鸭”字时边写边说):这个字左边一个“甲”,右边一只“鸟”,“鸭”就是最棒的鸟,看老师写这个字时在田字格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写得小,右边写得大。 师(及时归纳):左右结构的字一般都要做到“左窄右宽”,这样这个字才好看。 (通过课题书写,从字的笔顺到字的间架结构,有重点地抓住字的特征进行无痕教学,说明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有较强的语文意识,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意识的渗透。这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 生:是一个叫安徒生的作家写的。 师:对!(板书: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你们还看过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故事吗?大家来说说。(生答:《皇帝的新装》《风车》《红鞋》《蝴蝶》……) (简介课文时进行适当的文学知识的教学,这是十分必要的,涉猎无须太深,点到为止,让学生知道“童话”这一文学样式,也知道安徒生及他写的各种童话故事,为进一步学习包

公开课评课意见与建议摘录

公开课评课意见与建议摘录(部分) 评价建议: 能抓住课本重难点,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营养结构作详细讲解,课堂气氛活跃,教态自然,语言响亮。 思路清晰,知识点讲解概括性强,但无过渡。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活跃。 图文并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重难点不突出。教态自然,学生精神饱满。 课堂概括能力强,讲课有条理。内容可能讲得有点多,学生难以消化。 对知识点的把握较准,重难点知识讲解清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授课内容过多,使重难点知识不够突出。 课堂内容丰富,广泛,重难点不突出。老师课堂控制力强,节奏紧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气氛活跃。师生交流互动较少。 备课充分,知识呈现条理清晰,师生互动有效,学生学习状态良好,多媒体应用有效,重难点明显,时间分配比较合理,教学有效。学生思维发展较好,师生关系和谐。 这节课利用多媒体结合上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气氛好。课后还能利用一些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语言清晰,语速平缓。学生能清楚地知道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准备充分,备课深入,知识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应用动画,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受,教学过程清晰,有条理。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良好,及时

进行练习巩固知识,但时间安排不足,练习不够时间完成,做练习时没有展开全屏,后面比较难看清楚。 语言清晰,知识点明了。图文并茂,色彩多样。激情不大,适合好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听听就开小差了。 课件制作的非常有创意。学生占有的时间较少,没有很好的做到师生间有效互动,课堂的交流方式显得很单一。 图片很适合本节课,展示的很好。重难点不够突出。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相互关系是重点,应花点时间讲透、讲懂。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做题时,先让学生做,在进行分析。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有亲和力。 课件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充实,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教师讲得多了点,师生互动少了点。 ppt的动画部分做的很漂亮,教态自然,语言清晰,但要精神饱满。 图片展示很好,能形象直观展示内容。讲课过于紧凑,学生缺乏思考讨论的空间。师生互动不够灵活。生态系统成分之间关系的那个图没有把它们各成分联系起来解释,缺乏整体性,讲的不够透彻。 课件图片丰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幻灯片可以做的更简化些。教师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在这方面注意些。

怎样讲好微课

怎样讲好微课 中牟县教研室李惠钧 近年来,随着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各种教学比赛或校内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说课活动不再是主流模式,多数以模拟讲微课的形式展示执教者驾驭课堂、解读教材的能力。什么是微课?讲微课等于说课吗?微课跟上课有区别吗?没有学生的微课怎么实现师生的交流互动呢?如何才能讲好微课呢?以上问题是一线教师亟待熟稔的几个方面。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讲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是一线教师快速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捷径之一,再加上目前许多教学比赛活动大多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因此我们应该会讲微课,讲好微课。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相关资料内容,从如下几方面揭开微课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也称之为“无学生的上课”,就是讲课老师模拟讲课的情景,把课堂教学中 的过程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它是一种将个人备课、教学研究与上课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活动,突出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同时又能摒弃次要的非本质因素,使教学研究的对象从客观实体中直接抽象出来,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 二、讲微课与“说课”的区别 如果是说课是一场“讲座”的话,她既有满腹经纶的议论,也有精彩绝伦的演绎;那么模拟讲课就是一出“话剧”,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有绘声绘色的对话,只不过话剧的演员只有执教者一人。说课通常要说教材的内容、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设想等,它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较侧重理性层面。讲微课则是说课的延伸和补充,选取说课中教学流程这一部分把它具体化,把“教材的内容、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等通过模拟讲课而表现出来,更侧重于它的实践性,教师在模拟讲课过程中模仿实际教学,但没有学生的配合,需把45 分钟的实际课堂教学在15 分钟之内展现出来。 三、讲微课与真实上课的区别 模拟讲微课最大特征是模拟,模拟就是接近真实,所以要和真实课堂教学接近。要求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话里有学生。接近按照常规课上,只不过省略了师生互动的真实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应该体现出来,怎样引导、启发、调动、设问?… 都要“讲出来”,做到“此时无‘生'胜有‘生'。” 四、怎样讲好微课 (一)、熟悉微课规则。微型课堂形式依然是“讲课”,要求教师重现真实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学生的各种活动,如学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总结,教师可以通过“转述”学生语言,以实现预设的教学设计;对于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老师的语言表达同真实课堂一样,动作为真实操作的模拟,如有需要也可以通过转述学生语言或以对学生讲授的口气对操作或课件作简要说明。老师所设计的情境、素材、教学活动必须符合实际的,在真实教学中可以完成的。 (二)、课前备课要求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一节好的语文课,能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保证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呢?《新课程标准》中就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标,根据课标中的具体要求,再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学情,去选择有效地教学方法和途径,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呢?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语文课上要充分体现“语文味儿” 那么,何谓“语文味儿”?“语文味儿”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课上充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一节好的语文课,教师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品味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的积极性。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帮助学生把好词佳句积累下来,并且在语用训练中能够准确应用。只有这样的课,才能称之为“语文课”。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真正的获取语文知识,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首先要备好课。教师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训练设计教学流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听、说、读、写训练,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语文味儿”要怎样在语文课上体现出来的呢? (一)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书声琅琅。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有效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有效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有效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培

养他们的阅读;有效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崔峦先生曾经讲过:“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朗朗书声的阅读课,没有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诚然,阅读课上要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如果教师没有根据文本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而学生也只是毫无目的地随意读书,这样的课堂能成为“书声琅琅”的课堂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朗读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朗读指导,一定要做到目的明确,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充分地感知、体会和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既不是坐在座位上被动地听取老师地讲解,也不是脱离文本去任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节语文课,朗读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如果能在读文时读出相应的感情去感染他人,并且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要让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让他们能够更充分地理解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因为,如果学生根本不懂文本语言文字的意思,只是把自己认识的汉字简单累加地读出来,他们的内心是不会产生所要表达的情感的。所以,在日常的阅读课上,我们要坚决反对学生在读书时“千人一调”,一定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我在教授《索溪峪的野》一课时,因为这篇课文的每个段落都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全文也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条理非常清晰。所以,我就让学生结合课前提示中的问题展开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索溪峪的美景的赞美之情,在读中抓住重点语句解答课前的问题,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再一次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再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文中讲述了一个中国孩子在爸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八个要点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八个要点 ——例谈余映潮老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衡水市饶阳县尹村镇中学宋璞玉 《论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见贤思齐,向名师学习,是我们年青教师的一致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在用一辈子的学习来准备上好一堂课。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余映潮老师的示范课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在此,我结合余老师精彩的教学,用几个关键词来例谈一点对余老师课堂教学的肤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它关涉到教师的素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欲为学,先为人”,即要提升学生的素养,先得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关涉到教师的学生观,看老师能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理流向;还关涉到教师的读写反思与经验总结,能否做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 教师提升。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也是一个很小的话题,说来无非是课前准备,课中演绎,课后练思这样的三个过程。把这三个过程做好,就算得上是上好了一堂语文课吧!这是一个平面的、线性的语文课堂,较好把握,也不难理解,我借助八个自以为是的关键词,结合余映潮老师的教学课例加以阐述,不当之处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课前准备 1、视野 我以为,一个语文教师的眼界应该开阔,要像余老师那样要多做一些资料积累的工作,这样备起课来便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在余老师的教学研究里,有这样的一个工作,那就是对“教学案例与资源”进行有序积累。从余老师的言谈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余老师文化底蕴的丰厚,从余老师讲课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举重若轻的态势、旁征博引的宽广度,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案例与资源”有序积累,分类整理的重要性。余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昭示我们:一个成功教师走向成功的关键要素。 创意 余老师反对照搬别人的教案,主张有自己的教学创意。他所说的创意,就是说 教师要在充分研读教材、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创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班 情、学情的教学案例来。这样的创意,缘于教师独道眼光,要求教师能找准一个 好的教学支点,抓住一两个主问题,带动全篇的学习。这样的创意,往往是“目 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余映潮语) 这样的创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与成功的喜悦。讲《观舞记》,余老师抓住“舞” 这个牛鼻子,用“舞的引入”、“舞的感知”、“舞的品味”、“舞的迁移”一以贯穿。 他从“学法体验”的角度,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艺术性赏析”、“集体式 评说”来建构教学。用“轻松走进,踏实走出”的方法,组织教学;用“开拓视野, 细化操作”来组织教学。用雅致一词引领学生诵读,在读中去体味,用“民主合作” 与“集中探究”的形式,来解决疑难的重点问题。 二、课中演绎 3、自然 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往往有一、二、三、四这样的教学流程,这个流程的设计容易出现简单堆砌、不便操作的现象,最让无法忍的是刚刚开课,便无端出现一个“认读字词”,“作家背景简介”。这里的自然,是指时间的分配合理,过渡无痕引领,各块知识间自然融合。更是指教学板块的推进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与阅读期待。在余老师《观舞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