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

论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

论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
论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

2006年第1期

(总第114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Q inghai Nor mal University (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1,2006General No .114

论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

薛海萍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本文简要探讨了图式理论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并从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两个角度分析了图式差

异给翻译带来的问题,阐述了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增强目标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及图式理论对翻译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6)01-0129-03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心理

过程的一种理论,它是心理学对记忆进行研究产

生的一个重要成果。“图式”最早是康德(1781)

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其他心理学家也纷纷对

“图式”所反映的思想做出各自的论述,有的称

它为“脚本”(scri p t ),有的又称为“框架”

(fra me ),还有的则称之为“文本图式”(textual

sche mata )。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

代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有M insky 、Ru melhar 和

Schank 。图式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在理解新

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

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

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

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方能产生理解[2]。

近年来,外语教学研究者们提出的图式阅读

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读者

对大脑中相关的图式知识的激活程度。在J An 2

ders on 及J.M.Malley 等人认为图式布景在语言

理解中起作用,还可以在像写作等形式的语言运

用中起作用[3]。本文将以英汉翻译为主要对象

分析图式理论对翻译的重要指导作用。

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转换活动,它将一种语

言载体(原语)所承载的信息输入另一种语言载

体(目的语)。对于原文来说,译者首先是一名读者,是目的语读者的开路先锋。目的语读者读到的译文是来自译者,是译者对原文理解和消化的产物,所以目的语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受到译者的理解的左右。在把外语译入本族语时,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常常受到心理图式的影响。面对一篇语言材料,读者必须首先拥有足够的写成该材料的语言图式,即掌握该语言以便能进行阅读。既要充当原文读者的角色,还要有意识的识破这来自异族文化的语言材料中的一切内涵,不论是形式方面的还是内容方面的,即译者要有丰富的形式图式与内容图式,对一名译者来说,他拥有的图式愈丰富愈广泛,他对原文的理解也就愈容易深入。反之,如果读者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图式,或过于简单,或其心理图式与文章的信息不吻合时,新的语言与已有的知识无法沟通,文章对读者来说就是不连贯的,也是不可理解的,结果也就达不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图式分为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 ma ),内容图式(content sche ma ),结构图式(f or mal schema )和策略图式(strategy sche ma )。语言图式指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内容图式指文章与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结构图

[收稿日期]2005-05-25[作者简介]薛海萍(1970-),女,汉族,陕西呈堡人,青海师范大学讲师。

921—

式即语篇知识,可以宏观的把握文章脉络,提高

学习效率。策略图式指读者大脑对阅读理解过

程的一种监察行为[2]。可以说每种图式都参与

到翻译实践活动中。每个人依据过去的经历,所

受的教育及影响,在大脑中记录下了无数知识,

这些五花八门的图式知识在大脑中按情景分门

别类,可以是语言学知识,也可以是科学知识,是

一个人的知识总合,为人们的预测提供依据和参

考,使人们对输入的信息能够理解。图式有共同

性和差异性。正因为图式有共同性,人们才能进

行交际,达到理解[3]。每一个社会群体都有自

己的共有知识,人们在阅读时会调动这些知识来

帮助理解所读的语篇。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生

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在知识结构上自然会存在

不少差别。处理文化差异,跨越语言鸿沟,是翻

译的一个主要任务。因此这就更要求我们除了

重视语言知识还要加强背景知识的学习,构建和

丰富各种知识图式。本文试图从内容图式和结

构图式这两个角度来探讨图式论在英汉翻译中

的应用。

内容图式指文章与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主

要存储有关事物,事件内容的知识图式,如做饭

的图式,庆祝节日的图式,有关历史文化的图式

等。我们经常发现这一现象,针对一篇英语文

章,尽管读者读懂了文章中的每一词句,却无法

理解全文的意义,原因就是读者或者未具备有关

的内容图式,或者缺乏调动内容图式的能力。因

而无法将文章中的信息和大脑中的知识联系起

来,于是出现了读后不知所云的现象。可以说外

国文化背景知识是内容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仅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还

渗透着该民族的文化,因此文化因素在翻译中不

容忽视。

以下几例就说明了在现实中,不同文化的读

者其背景,教育,价值观及社会习俗及民族历史

沉淀等方面的差异会造成各种不同的图式,甚至

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内容图式。因此译者就

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对信息进行

适当调节,调动与新信息相应的图式,使目的语

读者最大限度的获得与原文读者相近的感受。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

的大团结。

The f ounding of the Peop le ’s Republic of Chi 2

na in 1949marked an unp recedented great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 on .(庄绎传1999a:366)这一例句出自江泽民1997年11月1日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原文中“新中国”一词所表达的概念在中国人人皆知,但美国人就未必清楚,因此译者把“新中国”翻译为西方人所熟悉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加上“in 1949”,使原文中的信息在译文中得到更清楚的表达。西方人的文章中也常引用一些《圣经》和希腊神话,如:I learned a great many words that day .I do not re me mber what they all were;but I do know that m other,father,sister,teacher were a mong the m ———words that were t o make the world bl os 2s om f or me,“like Aar on ’s r od,with fl owers ”.(Helen Keller,The S tory of M y L ife )那一天我学了许多新词,也记不清都有哪些词了。但是其中肯定有“母亲”、“父亲”、“姐姐”、“老师”———后来就是这些词把一个美好的世界战线在我的面前,就像《圣经》上说的“亚伦的杖开了花”一样。(庄绎传1999b:12)[5]例句原文中的“L ike Aar on ’s r od,with fl ow 2ers ”是一个典故,出自《旧约?民数记》第十七章第八节。西方人,尤其是基督徒对此都很熟悉,所以原文不需注明出处。但是中国人对《圣经》不熟悉,产生不了相应的图式,看到这句话就会不理解。译者在译文中添加的“就像《圣经》上说的”几个字,其中的信息就清楚的传达出来了。以上一例阐述了内容图式在翻译中的作用,为了使译文读者建立与原文读者等效的翻译效应,大量有效的阅读有关社会、经济、文化、体育和娱乐等密切相关的文章是丰富内容图式知识的有效途径。结构图式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极其重要,如上文所说结构图式就是语篇知识,它是宏观把握文章脉络的关键。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翻译同样是在言语行为框架下运行,其实际的存在形式同样是一定情景里的语篇。语篇,即翻译的对象和基本单位。根据篇章语言学的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是翻译中的关键。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语篇具有螺旋性结构。汉语作者在

—031—

阐明自己的观点时,喜欢采取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很少直言主题。而往往采用暗示、渲染、重复的手法来点明中心思想,这种论述方式往往使英语读者大惑不解,因为英语重形合(hypotaxis),篇章具有线型结构,通常情况下,每一段开始是主题句,随后的句子围绕主题句展开,层层推演,最后得出结论。[6]

因为篇章结构的差异源于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所以要求译者在实际翻译中,必须了解符合英语本族人习惯的结构图式,遵循他们的文体规范。在翻译时,译者必须同时激活两套图式:一套是异族文化的图式,另一套是本族文化的图式,异族文化的图式起指导作用,本族文化的图式帮助译者按本族语的特点把原文的信息表达出来。译者既要按读者熟悉的语言习惯去理解原作的内容,还要让读者领略到原作的风貌,因此这两套结构图式密不可分,是相互联系的。以下面的汉译英为例:

原文:在四川西部有一美妙去处。它背依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声婉转;流水潺潺。它就是松潘县的黄龙。

译文:One of Sichuan’s finest s pots is Huan2 gl ong(Yell ow D rag on),which lies in Songpan county just beneath Xuebao,the main peak of the m inshan Moutain.Its lush green f orests,filled with

fragrant fl owers,bubbling strea m s and s ongbirds, are rich in hist orical interest as well as natural beauty[7].

这段文字选自风景胜地黄龙简介的第一段。汉语原文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先行描述,最后点名这一妙处究竟在哪里。而英语语篇开门见山,点名地点,再行描述。因为译者拥有了英语语篇的结构图式并具备了这种结构图式的明确意识之后,按照符合英语本族人习惯的结构图式,在译文语篇结构上按英语语篇的规范做了调整。另外译文添加了“are rich in hist orical in2 terest as well as natural beauty”等文字,把原文的“美妙”一词具体化,给英语读者更明晰的印象。因此英汉语篇结构图式的差异就要求译者要熟悉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不同的文化环境下造成的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表达习惯。既译者要学会语言的和文化的两种表达视角,才能有效的识别语篇中的文化嵌入,在译文中准确的激活原语与目的语语篇的结构图式。

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图式知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翻译既是在使用英语,也是在运用英语国家的文化。因此译者要不断扩充,丰富自身的图式知识,那样才能使译文读者最大限度的享受到原文读者的感受,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eech,John and Colley,Ann,Cognitive App r oaches t o reading[C].Surrey,John W iley&Sons L td,1987.

[2][4]周遂.图式理论与二语写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

[3]王初明.应用心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张美芳.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6]李士芹.简析英汉篇章结构的差异[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8,(1).

[7]司显柱.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论翻译的社会符号性[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12).

The S i gn i f i cance of Schema Theory i n English-Ch i n ese Tran sl a ti on

XUE Hai2p ing

(Foreign Language D epart m ent of Q inghai N or m al U niversity,X ining81000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exp l ores the influence of sche ma theory t o translati on and attaches i m portance t o cultural backgr ound in translati on.Besides the paper app lies sche ma theory int o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 ors of translati on,pointing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sche ma theor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 on.

Key words:sche ma;sche ma diversity;translati on;translat or

1

3

1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摘要:本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说明,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的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 一、引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特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了语码,翻译则成了语言操作。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领军人物有K.赖斯、H.J.费米尔、C.诺德、J.H.曼塔利等。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以功能方法来研究翻译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圣经翻译。当时不少译者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但那时“适当的翻译”强调“字对字”翻译和对原文的忠实,即使译文与想要达到的意图不一致。当时的圣经翻译者认为翻译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对原文本的忠实再现,二是使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马丁?路德主张在翻译圣经时在部分文章采取“字对字”翻译,其他部分文章应使译文与读者的需要和期望一致。同样,尤金?奈达区分了两种翻译中的对等: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奈达特别强调翻译目的、译者和接收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含意。但奈达的翻译仍是关注原文,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强调等值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K.赖斯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她首次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 之后,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成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交际功能。 J.H.曼塔利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 nal Action),把翻译看成目标驱动、结果导向的人们间的互动,关注翻译的过程,将翻译过程看作信息传送的过程。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 功能翻译理论不再在等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直译与意译的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强调某一具体翻译目的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 译方法。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从而回避了诸如直译和意译的两难处境。 三、功能翻译理论观点

论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_薛海萍

2006年第1期(总第114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 f Q i ngha iN or m a lU n i versity(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s) NO.1,2006 G enera lN o.114论图式理论对翻译的影响 薛海萍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本文简要探讨了图式理论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并从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两个角度分析了图式差异给翻译带来的问题,阐述了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增强目标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及图式理论对翻译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2006)01-0129-03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它是心理学对记忆进行研究产生的一个重要成果。 图式 最早是康德(1781)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其他心理学家也纷纷对 图式 所反映的思想做出各自的论述,有的称它为 脚本 (script),有的又称为 框架 (fra m e),还有的则称之为 文本图式 (textual sche m ata)。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有M i n sky、Rum elhar和Schank。图式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方能产生理解[2]。 近年来,外语教学研究者们提出的图式阅读理论认为阅读理解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读者对大脑中相关的图式知识的激活程度。在J An-derson及J.M.M a lley等人认为图式布景在语言理解中起作用,还可以在像写作等形式的语言运用中起作用[3]。本文将以英汉翻译为主要对象分析图式理论对翻译的重要指导作用。 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转换活动,它将一种语言载体(原语)所承载的信息输入另一种语言载体(目的语)。对于原文来说,译者首先是一名读者,是目的语读者的开路先锋。目的语读者读到的译文是来自译者,是译者对原文理解和消化的产物,所以目的语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受到译者的理解的左右。在把外语译入本族语时,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常常受到心理图式的影响。面对一篇语言材料,读者必须首先拥有足够的写成该材料的语言图式,即掌握该语言以便能进行阅读。既要充当原文读者的角色,还要有意识的识破这来自异族文化的语言材料中的一切内涵,不论是形式方面的还是内容方面的,即译者要有丰富的形式图式与内容图式,对一名译者来说,他拥有的图式愈丰富愈广泛,他对原文的理解也就愈容易深入。反之,如果读者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图式,或过于简单,或其心理图式与文章的信息不吻合时,新的语言与已有的知识无法沟通,文章对读者来说就是不连贯的,也是不可理解的,结果也就达不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图式分为语言图式(li n guistic sche m 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 m a),结构图式(fo r m al sche m a)和策略图式(strategy sche m a)。语言图式指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内容图式指文章与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结构图 [收稿日期]2005-05-25 [作者简介]薛海萍(1970-),女,汉族,陕西呈堡人,青海师范大学讲师。 129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曾江霞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成都 610225)3 摘 要: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别是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在翻译中常用的有两种策略: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文章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主要分析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得失,为翻译策略选择提供一定思 路,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翻译策略。 关键词:功能主义目的论;标准语对译;通俗翻译 On Tran sl a ti on Stra teg i es of D i a lects i n Br itish and Am er i can L itera ture from the Perspecti ve of Functi ona list Skopostheory Abstract:Generally s peaking,there are t w o common translati on strategies of dialects in B 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es pecially those of regi onal and s ocial dialects:standard Chinese versi on and 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This article analyzes standard Chi2 nese versi on and 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 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functi onalist skopostheory in an atte mp t t o shed light on transla2 ti on strategies of dialect.It als o p r oposes s ome alternative translati on strategies. Key words:functi onalist Skopostheory;standard Chinese versi on;non-standard coll oquial versi on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8)0320077203 英语语言中的方言引起了语言学、方言学、文化学和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视。根据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Cat2 ford)[1],方言是一种与语言使用者的长期性特征相关的语言变体,分为地域方言、时间方言和社会方言。方言,特别是其中的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具有社会指示功能,常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能反映人物的地域特征、民族种族背景、社会地位、教育程度乃至个性特点。各种变体都有其特有的特征,成为变体形式的判断标志(markers),其特定标志位于语音层、音位层、字形层、语法层和词汇层。拜勃等(B iber et al.)描述了方言变体在以上层次的语法特征[2](p1121-1125)。 与英语文学中方言特定标志不同,汉语中方言主要体现在词汇上,所以文学作品中方言翻译形成了困难。常用的方言翻译策略有标准语译法(即用目的语标准语翻译源语方言),和通俗译法(用通俗和口语化汉语包括已广为接受的方言词翻译源语方言)。还有一种方言对译(用译入语的一种方言翻译源语方言),其得失由孙迎春[3]、韩子满[4]针对张谷若所译《德伯家的苔丝》已详细阐述,本文不再赘述。面对种种方言翻译策略,译者应如何选择?卞建华等指出[5],传统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不能充分指导翻译策略选择,而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挑战了传统的以“信”为本的翻译理论,重在制定翻译策略。由于它更强调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决定作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该理论更适合研究“目的性”较强的非文学类文本翻译,而对是否适合指导文学翻译则存在争议。但功能翻译学派也提出了文学翻译主张[6],本文试图通过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分析方言翻译标准译法和通俗译法的得失,探讨其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1.功能主义目的论及其文学翻译主张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认为人类行为包括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行为。翻译目的主要指目标文本在接受环境中的交际目的。决定翻译目的重要因素包括具有特定交际需要的译文接受者和译文发起者的翻译要求等。目的论遵循“文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和译文接受者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同时强调“互文连贯”(intertextual co2 herence)或“忠实”(fidelity),认为互文连贯存在于源语和译语之间,其采用的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目的[6](p32)。互文连贯受文内连贯支配,而两者都受目的规则支配,是考虑到目的的充分表达。如果目的法则要求改变功能,其标准就不再是与源语的互文连贯,而是符合目的的充分或合适。充分指目标文本适合翻译要求规定的交际目的。目的论的对等则意味着充分符合译文与原文具有相同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6](p36)。凯瑟琳娜?赖斯(Ka2 tharina Reiss)的文本功能类型分类有助于译者明确符合翻译目的的对等程度。译者须根据文本三大功能类型,即信息性(inf or mative)、表现性(exp ressive)和执行性(opera2 tive)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77 第24卷 第3期Vol.2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 CHUAN C OLLEGE OF E DUCATI O N 2008年3月 Mar.2008 3收稿日期:2008201223  作者简介:曾江霞(1971—),女,重庆丰都人,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 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 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 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 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 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 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

根据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看《甄嬛传》字幕

根据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看《甄嬛传》字幕 一、字幕翻译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鉴于字幕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本文分析字幕翻译的特点,阐述翻译目的论的理论观点及其应用于字幕翻译的优势,提出目的论视角下有效的字幕翻译策略。 (一)字幕翻译 字幕就是电影或电视对白的文本。字幕从语言学角度可分为语内和语际两个层次。语内字幕就是将对白以文本形式用源语表达出来。语际字幕就是将对白由源语转化为目的语且以文本形式显示在屏幕上。本文主要聚焦语际层次的字幕翻译,即把源语对白译成目的语且随同影视画面出现。字幕翻译具有独特的个性。 1.时间瞬间性 影视作品的本质决定了字幕翻译在时间上的瞬间性。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如遇到难解或感兴趣的地方可以重复阅读直至解惑释然。然影视作为视听产物,其音像只是在屏幕上随着故事情节一闪而过,具有瞬时性。基于这一特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使译文言简意赅,简明易懂,避免艰深晦涩的言词。 2.空间限制性 一般情况下,影视剧的屏幕尺寸决定字幕最多只能占两行,而且字数以及字号都有规定,因为画面效果会受字幕所占空间比例影响,而且在这瞬间即逝的时间里,观众难以画面欣赏与字幕浏览两全。因此,字幕翻译要尽可能用常用词,避免生僻词;句式尽可能简明,换长句为短句。 3.语言通俗性 影视剧对白体现到字幕上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它反映了社会各行各业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因此字幕翻译所使用的语言应符合他们的生活,职业等语言习惯和特点,语言需通俗化,接地气,避免给人以不自然,做作的感觉。 4.文化性 影视剧是现实生活的浓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透过影视字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可窥见一斑。因此,在字幕的翻译中,需采用具体有效的翻译策略对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进行恰当的翻译,尽可能呈现民族

翻译目的论简介

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编辑本段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第四阶段: 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

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9页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又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1971年,德国的莱斯(K. Reiss)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价的新模式。1984年她在与费米尔(H. J. Vermeer)合写的General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声称: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钟交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强调译文与原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这就是说,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调整或改写,该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 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Toury 把“功能目的论”看作是“译

从认知图式看翻译教学_齐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http://www.jiaoshuyuren.comE_mail:daxue@jiaoshuyuren.com 等,所以可以尝试使用沟通分析技术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团体心理干预。沟通分析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指出人们采用何种方式分配时间来同别人相处(时间结构timestructuring)。沟通分析技术提出了6种相处方式,(1)退缩(withdrawal):独处,和他人没有互动。一定数量的退缩是健康的,但如果一个人退缩的时候过多可能会变得抑郁、孤独,而且极端的退缩会导致孤独症性的思维。而网络成瘾者在孤独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成瘾者,往往具有与抑郁有关的人格特征,这可能与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导致社交退缩有很大关系。(2)仪式(ritual):好似预定好规则的社交互动。仪式通常是简短的,如“早上好”!仪式是安全的,人们既不要对他人承担什么义务,也不会有亲密的纠葛。(3)闲谈,消遣(pas-time):类似仪式般,大家都熟悉的互动方式,但没有预定的规则,大多是在谈过去的事。在消遣活动中,人们可以就轻松的话题交换看法,例如性别角色、天气、体育、物价等。消遣可能导致友谊,成为人们“确认角色和坚定态度”的条件。但消遣过多则没有价值。(4)活动(activi-ty):不只是谈,还因是有目的地进行活动,人们会把时间花在任务、工作上。活动的范围很广,包括工作、嗜好等。(5)游戏(game):幼年已习惯,但不是用于成人的方式互动。(6)亲密(intimacy):它是表现真实感觉与需要,且适用于当时情形的互动。但是尽管亲密提供的拍打(stroke)潜力最大,但它也是最冒险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因此有人会尽力地避免它。网络成瘾者为了避免在现实的交往和亲密活动中受挫,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互联网上,采用退缩、游戏、仪式等方式与别人相处,活动和亲密的时间较少,忽视了与家人、朋友的亲密关系。 2.实证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建立在网络成瘾基础理论上的实证性心理干预研究较少,这种现象可能与网络成瘾方面的理论不够充分有关。研究者需要进一步将心理学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中,并加强各种心理干预方法的定量研究。 齐艳李晓峰(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管理教研室) 图式(schema)理论原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术语,最早由康德于1781年提出,但其使用和发展却要归功于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家Barlett。Barlett认为,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这种组织必然对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机体反应产生影响”。他还认为,图式具有积极主动加工的特征,它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把新信息和图式表征的旧信息加以联系。 自Barlett后,图式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停滞,直到20世纪70、80年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领域研究工作的发展又引发了人们对图式理论的兴趣,并促成了现代图式理论的发展。根据图式理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以“先验图式”(Schemata),即背景知识,储存大脑中的。“先验图式”可以看作是一个庞大的储存系统,它把个人的知识经验分门别类储存在大脑中,大脑接收到一个新信息后,便会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即先验图式)存储新信息,或把它放入已有的同类先验图式中。这样一来,随着知识的增加,形成了不同门类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图式群,它们相互联结,相互嵌入,纵横交错,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而根据图式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一般将图式分为两类:一是形式图示(formalschema),是指文本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即语篇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结构等;二是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是指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语用知识和专业知识等方面。 图式理论的发展给语言学、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新的研究途径,同时也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认知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来探讨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一、认知图式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翻译过程“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语言活动,但从翻译的主体即译者的角度来说,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活 从认知图式看翻译教学84 NOVEMBER,2007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 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文学作品。赖斯对这种/ 哲学文献0 分类不满, 她认为, 了解哲学家的哲学理念只能算是一般性翻译的策略。也就是说,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 译者都必须吃透作者的思想, 所以不能把它说成是翻译哲学文献的专利。 另外, 还有Peter B rang ( 1963 ) 也主张三分法à, 他借鉴苏联有名的翻译理论家A1 Fedorov 的理论, 把文本分成: ( 1) 新闻、评论、正规体的文本、科技文献; ( 2) 组织和政治文件(包括经典马克思著作、社论和演说) ; ( 3) 文学作品。在第一类里, Brang 认为关键在于掌握专业术语, 而赖斯却认为这是任何文本都需要的, 换句话来说, 要想让译文能被看懂, 就必须解决术语问题。赖斯很不赞成把组织和政治文件单独列成一类, 认为这类文本只能算是第一类和第三类的混合。比如说, 演讲辞, 它既要像第一类文本一样重在信息的传递, 又要像第三类文本那样保留修辞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对于第三类, Brang 认为, 这类文本除了可以用于口头语外, 还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文体和句法形式; 可是赖斯认为, 新闻报道也具备这几个要点, 所以这种分类是片面的。再者, 文学是一个大概念, 它包含散文、戏剧、抒情诗等, 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不该混为一谈。 奥陀# 凯德á 和R1 W1 Jumpelt? 认为翻译除了分实用型文本翻译和文学作品翻译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分类。他们接受了美国语言学家 J1B1Casagrande 的四分法: 实用类、审美- 艺术类、语言类、人种志类。Karl Thieme 根据文本接受群的不同作出四分法: 宗教类、文学类、官方类、商业类。法国语言学家穆南( G eorgesM oun in, 1967 ) 根据文本的功能把它分成七类?lv: 宗教翻译和科技翻译(根据内容)、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于二十世纪中期兴于德国,以赖斯,弗米尔,曼塔里和诺德为代表,对当代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事实上,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功能翻译理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源头了。西塞罗翻译《圣经》的时候就注意到逐字翻译会是译文显得笨拙,如果作适当的语序和措辞方面的变动,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奈达提出“功能对能”或“动态对等”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译者和译文接受者的作用以及翻译过程的文化意涵,实现了翻译理论上的一大飞跃。厄廷格将翻译解释为一种语码转换的过程。威尔斯认为翻译是要实现语篇转换。到此为止,翻译理论都是原文至上的。一九七一年赖斯提出,理想的翻译是“目标语语篇和原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从而创立了基于原语语篇和目标语语篇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而后赖斯的学生弗米尔提出著名的目的论,认为翻译(包括口译)是一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际符号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人类行为。这里的行为指的是带有目的或意图的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原文的功能在于想翻译接受者只提供信息。翻译再也没有必要格地再现原文,译者只需要根据译文接受者的需要提供相应的信息即可。这就意味着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过程中有了更大的处理原文

的自由。曼塔里则借用行为理论,特别强调翻译过程是一种行为,注重对行为的参与者(行为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息接受者等)和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等)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对翻译的过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当然,弗米尔的目的论容易让译者感到激进而拥有过多的自由,结果反而对翻译没有好处,为了平衡目的论,诺德后来提出功能加忠诚理论。所谓忠诚是指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译者的自由度。当翻译活动的涉及者出现冲突的时候,译者有责任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对各方的忠诚。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忠诚与忠实是不同的。翻译研究中的忠实指的是译者不能背叛原文。 [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派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其主流。其中,费米尔的“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主导理论。纽马克和奈达也把翻译研究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从文本功能的角度探讨翻译,打破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开拓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翻译目的论

第五讲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 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一、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图式理论之于隐喻翻译

图式理论之于隐喻翻译 摘要: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重要方式。隐喻在话语中大量存在,带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但隐喻的翻译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图式与隐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性,译者在处置隐喻的翻译时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式理论,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对源语中的隐喻先进行释喻,然后通过对隐喻在译语中的移植、转换或其他手段,最大程度地保留隐喻在译语中的感染效果。 关键词:图式;隐喻翻译;释喻;效果 1781年,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提出了“图式”的概念。他在著作《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指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现代图式理论的产生一般认为与英国心理学家F.C.Bartlett的早期著作《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有关。Bartlett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的反应或经验的积极的组合”。他提出了图式运用于语言理解的基本原则,即借助从记忆中激活的知识结构来填补文章未表述的细节,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Bartlett提出图式理论时,正是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盛极一时的时代,因而他的另类学说在当时并未受到关注。四十余年后,人工智能的研究改变了图式学说的命运。人工智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计算机识别和理解典型的场景和话语,那么计算机首先要像人类大脑一样储存大量的知识,具备各类场景、事物和事件的“一般常识”。于是,学者们就开始分析餐馆、洗衣店、医院等各种典型场景,从中整理出相关的图式模型。人们把这类情景图式又称为“脚本”(script),这就像演出时用的剧本一样,在规定的情景里,人们要按照一定的程式行事。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储存在大脑中的“先验图式”,即以背景知识为基础的一个庞大储存系统,把个人的知识经验分门别类储存在大脑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形成了不同门类和层次的各种图式群。它们相互联结,相互嵌入,纵横交错,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人们以图式的形式贮存记忆,新的知识与现存的知识框架相结合,得到有效的处理加工,从而达到理解新知的目的。 一、图式与隐喻的关联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任何认知都是外部信息与已知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已知信息通常是一个有序的结构或一些有组织的知识聚合体,即图式。若将其中每个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简述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形成这一理论有三个杰出贡献者:Katharine Reiss, Hans J. Vermeer and Christiane Nord。 根据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学术报告和出版的专著,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的要点简述如下:1、分析概念段(conceptual paragraph,具有明确主题意义一个或多个自然段)和句子的修辞功能,使修辞功能的形式重现,从形式的等同中求得功能的等值,意义的等值,这种翻译叫做功能翻译。翻译应该是在修辞功能等值的前提下,遵守“信、达、X”规范;文体不同,翻译的目的不一样,X不一样。(张梅岗,《中国科技翻译》,1994,(3);刘重德,《三湘译论》,湖南出版社,1995;周笃宝,《中国翻译》,2000,(2)) 2、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修辞形式等同和功能等值的一致性,修辞是手段,是形式;功能是修辞产生的结果或达到的目的,是内容的总和。修辞包括概念段内和句内的修辞,即语言语境的修辞,也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用语境的修辞。(《科技英语修辞》,1998)换句话说,在概念段和句子中,语义、语法和语用三者合为一体表达修辞功能。 3、功能是靠结构(structures)来体现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四种符号元素(词、词标识、词序和语调)构成。语言结构(constructions)的认知图式与其他认知领域的认知图式类似,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

图式理论与英汉翻译

第31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1月 Vol.31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9 ────────── 收稿日期:2008-10-11 作者简介:关丽娜(1972-),女,四川达州人,硕士,四川文理学院外语系讲师。 -20- 图式理论与英汉翻译 关丽娜 (四川文理学院 外语系,四川 达州 63500) 摘 要:讨论了如何在英汉翻译中解决图式冲突和填补认知图式和文化图式的空白,使翻译达到最大程度上的等值翻译。 关键词:认知图式;文化图式;等值翻译 中图分类号: H 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1-0020-03 Schemata Theory and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GUAN Li-na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Sichuan College of Literary and Science, Dazhou Sichuan 63500, China) Abstract: I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schema theory. How to decode the different person’s cognitive schema and cultural schema is quite important for us to get the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Key words: cognitive schemata; cultural schemata;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近年来在英语阅读课中人们提出了很多理论,其中图式理论的发展对当前的篇章理解观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阅读研究中这是影响极大并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一种观点。本文尝试着用图式理论的内容来解决英汉翻译中的图式缺省和图式冲突的难题。 一、有关图式 心理学家Bartlett 最早在《记忆》一书中使用了图式(schemta ),指“过去的反应,或过去的经验的积极组织”。图式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任何篇章,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并不承载任何意义,而是向受言人或读者提供指示该如何从他们先前获得的知识中检索和构建意义。读者先前获得的知识叫做读者的背景知识,先前获得的知识结构叫做图式。人们的知识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重新组织的结构,在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中重新结合到已有的图式中去。任何知识的加工过程都离不开图式知识。 应用语言学家Widdowson 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对图式理论作了解释。他提出语言具有两个层面:语言系统层面和语言先验层面。语言系统层面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这些语言因素,而语言的先验层面指的是我们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可以帮助理解语言系统层面,在理解具体的语篇时,我们 把有关的经验知识与语篇中的语言系统进行匹配,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而具体的理解过程则是每一条输入都映射在某个已经存在的图式上,该图式的各个方面与输入信息均兼容。这里面又包含了信息处理的两个基本方式: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前者由输入的数据启动,数据特征通过最佳匹配的底层图式和系统融为一体。图式呈等级结构,最概括的位于上层,最具体的位于下层。当下层图式和高一级的图式相汇合时,高一级的图式便被激活。而自上而下加工则是以高一级的较概括的图式为基础做出概括性的预测,然后在输入的信息中加以搜寻并结合进高等级的图式中。 Carrell 把图式分为两类: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 )(关于世界的背景知识)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 )(关于修辞结构的背景知识);Cook 则把图式分为三种:世界图式(world schemata )、文本图式(text schemata )和语言图式(language schemata )。图式是人们从以往的经历和生活环境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当新信息进入时,人们会拿自己的现存的图式知识去理解它。如果新信息和已有图式完全重合,原有图式会进一步加强;如果两者有差别,人们会调整原有图式,或增加原有图式的内容,使之和新信息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