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

载于《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3卷增刊(2004;“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辑”):1-11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

胡维佳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摘要:该文回顾了中国50年来科技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讨论了其演变的背景和影响因素。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是中国当代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

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起点低,所处国际环境、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以及所确立的发

展目标,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想演化的主要依据。该文还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下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科技战略科技战略思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变动,对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产生了冲击,同时也坚定了“发展是硬道理”的信念;另一方面,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由“两霸相争”转为“单极超强”,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以及“911”事件后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引起了我们对国际形势已有判断的反思,并对原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内涵有了新的思考。中国经过了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正面临着这种高速增长带来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冲突,以及对中国持续发展的种种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关键点。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针对中国未来发展问题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了新一代中共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追求和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坚定主张。

目前对“科技进步”应成为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已成为共识,但在中国未来的10年或15年中如何获得“科技进步”,并使“科技进步”真正有效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仍存在着争论。中国需要一个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下的科技发展战略,需要一个清晰的科技战略思想。

中国科学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虽然距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但也不乏成功之处,特别是形成了支撑中国国民经济体系和具有一定威慑力的国防体系的比较完备的科学技术体系。这些体系的形成是与中国一代代领导人的科技战略意识、思想及其战略实施分不开的。本文试图从中国50年来不同时期科技战略的意图、目标、重点、路径等侧面的转变,来探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想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思考。

1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回顾

方新在1994年曾对中国40年间的科技发展战略作过一个简要的概括:1978年前的国

家的发展战略属于“非单纯经济指向的结构型赶超发展战略”,1978年后则逐步转变为“有较强经济指向的结构赶超型战略”;与之相应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基本稳定,即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站入科技大国的行列。但1978年前,科学政策上将科技资源的分配侧重于研究与开发,并强烈地具有国防导向的性质;技术政策上,则要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发展的跳跃。1978年后,战略重点调整到为经济建设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总体上,中国的科技战略偏重于技术创新,而对技术扩散有所忽视。这与中国科技体系和工业体系相对独立、科技革命的线性模式流行观念以及长期处于封闭的国际环境之下相关。i

此后,有研究者从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视角,对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演变或转移进行了分阶段的讨论。例如,马佰莲在1997年提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移:第一次是以发展与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重点的战略转移,第二次是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基本内容的战略转移,第三次是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而确立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科技发展战略。ii这种对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移的认识也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认同iii,iv。董华等1997年则将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划分为六大演变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2年):加强基础,培养人才;第二阶段(1963-1972年):自力更生,发展大科技;第三阶段(1973-1977年):调整布局,全面赶超;第四阶段(1978-1985年):改革体制,面向经济;第五个阶段(1986-1990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第六个阶段(1991年起):科教兴国,协调发展。这六个阶段的战略,随政府工作中心的转移而转移,且战略转移是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基础的。v1991年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向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转移,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的第二次战略转移。vi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新的重大转变:加快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和实现技术跨越发展为主的转变。“跨越”首次成为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vii有分析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如何加快技术进步同样成为当前中国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说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瓶颈是科技发展水平的滞后,国内的技术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所不能回避的问题,按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来进行战略设计,只能导致中国的永远落后。基于以上认识,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viii 以上的概述大致反映了50年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转移的方向。

在对过去科技战略的评价上,一些研究者一方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下,中国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另一方面,又提出要反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科技是生产力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科技成果商品化问题,造成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ix具体到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的科技发展战略,在承认这一战略壮大了国家实力的同时,又强调由于这一战略过分重视了国家的政治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生产关系功能,对关于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违背了科学技术自身的内在规律,致使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畸形发展,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的面貌没有从根本上

得到改变。x并认为上述的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是到上个世纪60-70年代,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重心从军事转移到经济建设时,我国忽视了世界和平因素及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没有及时进行科技发展战略转移的结果。xi

这些认识代表了近些年来对中国50年来科技发展及其战略实施状况的流行看法。

2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想回顾

我们所谓的“战略”,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规律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xii,是为长远的、全局的目标所选择的发展方向、制定的行动方针。“战略”通常反映在通过当前局部间的轻重选择、行动上的顺序安排,来获得全局的和长远的最大利益。科技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计划、组织、引导等方式,发展本国的科学技术,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和长远的发展目标。

科技战略是由科技战略问题引起的,是受科技战略思想指导的。战略思想不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联系起来的思路,它是战略的灵魂,暗示着行动的方向。xiii因此,研究过去科技战略思想的形成背景和演变动因有助于我们恰当地评价这些战略的得失,为我们思考新的战略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下文就建国初至1980年代初“面向经济建设”战略方针形成期间一些重要的战略思想作一回顾。

2.1 “一边倒”、“大仁政”与十二年规划

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外交的幻想,提出了“一边倒”国际战略,宣布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内。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了胜利后必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种政治信仰和社会制度上的倾向性,决定了新中国外交战略上的倾向性;另一方面,从第二次大战后中国与美苏的实际关系看,以及面对美苏对峙的态势,要获得强有力的国际援助,也都必须表示明朗的外交态度。因此,当时提出联苏抗美的“一边倒”的国际战略,符合中国国家安全和建设的内政需要。依据这一国际战略,中国成功地建立和巩固了同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从而在艰难的条件下,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xiv 新中国需要国际援助,对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十分明确。毛泽东认为:中国是大国,但还不是强国,经济十分落后;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首要的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但我们对经济建设不熟悉,应该向外国特别是社会主义苏联学习;建设需要有稳定的和平环境,而新中国诞生后,帝国主义不甘心失败,有可能进行武装干涉。这些情况便决定了中国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方面获得援助的必要性。没有这种国际援助,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不能巩固。这是新中国安全和建设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毛泽东在外交上提出与苏联盟的一个重要依据。xv

中苏双方于1950年、1953年、1954年三次签定了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系列协议,苏联援助中国的工业建设项目总共达到156项,这些项目包括军工企业、冶金企业、化工企业、能源工业企业以及轻工业和医药工业项目。国家“一五”计划的实施,特别是156项工程的竣工投产,极大地改变了旧中国国民经济的技术面貌和部门结构,过去没有的一些重要工业部门,包括飞机、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械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都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了。在短时间里进行了门类齐全的

工业基础建设,完成了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根本性改组。中国工业化的物质技术基础由此得以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工业地域布局也逐步趋于合理。可以说,这是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最全面的技术转让,它使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从1949年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半个世纪,迅速提高到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xvi

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一五”计划,是一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势必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使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改善受到某种制约。当时,政府对全力以赴支持以156项为中心的基本建设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毛泽东1953年 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把重工业建设的战略作用提高到了“大仁政”的地位:“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但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末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现在,我们施仁政的重点应当放在建设重工业上。要建设,就要资金。所以,人民的生活虽然要改善,但一时又不能改善很多。就是说,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xvii

为配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56年中央政府领导制定了《1956一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十二年规划”)。这个“规划纲要”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57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和616个中心问题,提出了各门学科的发展方向。此后规划的实施,建构了服务于中国工业化的科学技术学科基础,确立了科技研究工作体制,组建了领导机构,组织了研究队伍,建立了科研服务系统等。这个规划是学习苏联的产物,但又不是苏联科技规划的简单模仿或翻版,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适合中国当时的发展目标,采取了“以任务为经,以学科为纬,以任务带学科”的制定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在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状况下,为配合计划经济体制,集中配置科技资源,在短时间内改变落后处境而采取的一种战略措施。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有关制定科技规划的话语正反映了这一战略的基本思想:“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的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界所最短缺而又是国家建设所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使12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正是这种恰当的以学习、追赶为目标的科技发展战略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xviii这一战略是配合当时以重化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制定的,因此也成为“以发展与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重点的战略转移”的起点。

2.2 “技术革命”与科学技术的群众运动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和各国共产党会议,其间赫鲁晓夫和苏共中央提出了15年赶超美国的目标,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个月之后,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在中国工会八大的祝词中,谈到了对世界形势的判断:“世界形势进入了一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新的转折点的时候。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各国的力量,全世界广大人民群众的争取和平、民主、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已经明显地超过了帝国主义侵略阵营的力量。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证明了社会

主义制度已经使苏联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若干最重要方面超过了美国。”并提出:“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十五年后,苏联的工农业在最重要的产品的产量方面可能赶上或超过美国,我们应当争取在同一期间,在钢铁和其它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xix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毛泽东在1958年1月提出了“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xx之后,刘少奇在中共第八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技术革命”的主要任务:把全国经济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实现全国城市和农村的电气化;使大中城市成为工业城市、县城和很多乡镇都能有自己的工业,在尽可能地采用世界上最新的技术成就的同时,在全国的城市和农村中广泛地开展改良工具和革新技术的群众运动。

毛泽东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在五十年代初期就提出来了,而且后来一直是他关于中国发展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革命”中的一环。xxi“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成为实现“赶超战略”思想的主体。

1960年,“技术革命”发展成一项群众运动,毛泽东在其后的一系列关于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情况报告的批示中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大加肯定和推动,要求有领导地“实行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城乡经济技术革命运动”xxii。技术革命运动的开展,使得中国的科技事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并推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大跃进”中的其他问题类似,技术革命运动也存在过于夸大人的主观作用的倾向,幻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改变落后的面貌。xxiii但是从中国当时及其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工农业的生产和装备水平仍会相对落后的情况考虑,广泛调动工农群众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改良工具和革新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不失为一项会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的战略思想。事实上,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国各地的“技术革新”活动对工矿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2.3 “自力更生”与十年规划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对马列主义一些理论问题、国际共运某些原则问题以及当代世界形势若干重大问题,出现一些不同看法;国际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分化。中国承受着来自美、苏的压力,毛泽东一方面寻求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则侧重于增强本国实力,以加重中国与苏、美抗衡的战略地位。这一时期他在国内先后提出了“多、快、好、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旨在探索本国建设道路的“十大关系”。毛泽东希望中国甩掉经济弱国的帽子,成为工业化强国的心情,在这一时期与外宾的谈话中,表现的尤为强烈和迫切。xxiv1960年,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之间的分歧公开化,6月,苏联撕毁了同中国签订的技术协订,1个月内撤走了在中国教育和科技部门工作的所有专家。中苏同盟被破坏并发展成敌对关系,中国已不能再指望从苏联得到援助,也不能得到其工业设备和科研设备。面对这种局面,聂荣臻在1960年7月3日《关于立足国内发展科技等问题向中央并毛泽东的报告》中指出:“苏联在重要关键技术上卡我们,许多科技人员都十分气愤。但是气愤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将其转化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的动力,更加坚决地在

科学技术上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而不是指望外援。当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绝不意味着要搞自我封锁。相反地,一切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我们都要根据我国具体条件来学习,并且要掌握。”xxv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科技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63年9月,毛泽东在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增写的一段话中说:“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

中国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63年制定完成的。《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十年规划”)提出的总的要求是:动员和组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规划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应该努力使它走前一步,为经济和国防现代化作好准备”的战略意识。这个规划的战略基调仍是“追赶”,但是强调“自力更生”,意识到“基础薄弱,差距较大”,全面赶上不是这个十年能够实现的,因而要“有先赶,有后赶;有所赶,有所不赶”,要“正确选定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只有为此,才有可能在新的基础上,力争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赶上世界先进的水平。xxvi

“自力更生”在当时是一个被动的选择,但也是必由之路。庆幸的是,由于有了“大仁政”的战略选择,有了156个项目的实施,完成了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自力更生地发展中国现代化科学技术才有了初步的基础。

2.4 “面向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虽然中国国内经济建设因“文化大革命”仍未走上正轨,但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一时期,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与日本正式建交,几乎改善了同所有西方国家的关系,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长期经济、技术封锁,并继续发展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至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国领导人实现了对东南亚、欧洲、拉美一系列国家的访问,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的完成,使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形势以及台湾回归、国家统一的前景充满乐观。

国际国内的形势为中国发展战略的转移提供了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来,在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显著地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虽然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对解放思想,动员全国力量大办科学,向科学技术现代和进军,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为此后的科技发展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在科学大会宣布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八年规划”)所反映的发展战略大致上是被“文化大革命”中断了的科技发展战略的延续,带有“恢复”的性质。当时全国人民都有急于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强烈愿望,急躁冒进的情绪也难免会反映在“八年规划”里,使之成为急躁的“赶超”规划。xxvii

科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战略转移是从1981年开始的。在1980年底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批评了“八年规划”的赶超战略,“国外有的,我们都要有”、“建立完整的体

系”等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要求”。后来国家科委党组向中央提交的《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其主要内容是:1.科技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2.着重加强生产技术研究,正确选择技术,形成合理技术结构;3.加强厂矿企业的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4.保证基础研究在稳定基础上逐步有所发展;5.把学习、消化、吸收国外科技成就作为发展我国科技的重要途径。

这个发展方针所反映的战略思想有三点重要变化。一是放弃构建完整的中国科学技术体系的目标,二是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发展中国科技的主要途径,三是科技要将促进消费品的生产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过去的生产资料和工农业生产装备。将“把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进一步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作为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之一,是赵紫阳1981年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战略的完整表述是赵紫阳1982年10月以《经济振兴的一个战略问题》为题的的讲话时提出的,即:经济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而原“八年规划”确定的108项重点项目后来被调整为38项,1982年11月30日经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讨论通过,成为《“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则可作为这次科技战略转移的一个标志。

3 中国科技战略问题分析

什么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问题?总的方面应该是科学技术为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服务,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已清楚地表明了:“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从这个角度说,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就是科技发展的战略问题。

战略是因竞争产生的,弱者更需要战略。从中国的近代史看,积弱挨打,救亡图存,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罗荣渠曾指出:相对于西方国家,“第三世界经济落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处在完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所追求的战略目标首先是摆脱自己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体系中的不平等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因此是一个具有明确政治经济导向的赶超过程。”xxviii([],518页)落后国家必然会寻求有效的赶超发展战略。苏联几十年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新兴民族国家树立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榜样,也竖起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路标,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并非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是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的历史根源,也是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充分理由。

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是现代化战略的重要部分。新中国的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目标开始的。毛泽东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就阐述了工业化的目标:“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如果没有巩固的经济做基础,新民主主义国家是不能巩固的。xxix建国初期“一边倒”的战略,不仅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得到了保障,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的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目标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当时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是真诚的,因而使中国以极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接受了全面的技术转让,构筑了比较坚实的工业化基础。也因为有了这个基础和“十二年规划”,有意识地培育中国自己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科学技术研究体系,才有能力在中苏交恶后自力更生。随着世界和中国经济和科学

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逐渐突出,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认识“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xxx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中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引进技术与自力更生——战略路径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起点低,引进已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家之间关系的本质是利益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的是经济利益,20世纪50年代苏联向中国提供低成本全面技术援助和转让的情况今后再也不会发生。一方面,中国的国际战略要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环境,使中国可能吸收、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国家之间有发生利益激烈冲突的可能,中国有再次遭遇经济和技术封锁的可能,要有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重视培育自力更生所需的科学技术能力的战略意识。这两方面是相互依赖的。

2、“知识分子”与群众运动——战略力量问题

过去几十年中,每有重大科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比如“十二年规划”、“十年规划”、“八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党和政府总要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动员,为知识分子解决各种困难,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之全力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技术革命”运动,则表现为动员包括专家在内的各方力量,进行技术创造和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方面都曾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力量。现阶段还存不存在这个“战略力量”的问题?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主要目标“是使科技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广泛地用于生产,提高科技生产力,促进科技和社会发展。”但实际改革措施的思路是鼓励竞争,倡导以个人利益作为核心动力构造新的科研体制,从而推动科技创新,但是这个思路看来已经走到了尽头。xxxi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最近也说,科技体制改革进行这么多年来,分配制度的改革至今没有到位。科研人员要增加收入,很多时候只能通过申请课题拿提成。“这在改革之初的确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时间长了,其消极作用逐渐开始显现。”xxxii

3、集中力量办大事——战略资源问题

制度也是资源。科学技术是中国现代化目标的一种资源,社会主义制度则是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种资源。社会主义能作为与资本主义竞争的现代化模式或道路,是存在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协同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能够也必须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生产力。中国在建国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体系、科学技术体系和国防体系,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实力比大大增强,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都是利用这个制度资源的成果。如果放弃了这个资源,中国靠什么去与资本主义竞争?靠什么实现跨越发展?

回顾了历史,我们更需要一个清晰的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在经济全球化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面临的科技战略问题是什么?

在放弃了赶超战略年份里,“市场换技术”的战略的结果是失去了市场却没有换回技术,丢掉了“运十”也没有与国外合作生产出新型的支线飞机。我们如何找回丢失掉的市场和战

略技术与产业?

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要为全球化下中国的竞争力服务,要为国家目标和国家长远的战略利益服务。科技战略首先要基于对中国发展的国际形势的判断。善于把握和利用不断变动着的国际形势,把握各种表象背后的实质,中国的发展就主动,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就大,反之,中国的科技发展就会失去战略主动。

参考文献

The Evolvement of the Strategic Thinking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HU Weijia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AS, Beijing, 10001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evolvement of the strategic thinking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the fifty years, and discussed the background and the factors which had an effect upon it.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strategy.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very low, it was natural that the evolvement of the strategic thinking was based upon the go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avail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estimation of the world situation in that time.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also put forward some thinking about the choice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strategic thinking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

方新. 试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科学管理研究,1994,12(1):5-9.

ii

马佰莲. 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iii劳汉生,何锦昌. 科技发展战略的回顾与预测. 科学学研究,1998,16(3):44-48.

iv

苏多杰. 建国以来党的科技发展战略及其启示. 攀登,2001,20(S):89-93.

v

董华,崔芳,纪宝伦.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及其特征.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8):56-60.

vi

尚勇. 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学习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

党的文献,1991,(6):6-10,33.

vii

我国科技战略发生重大转变. 人民网\科教\科界动态. 2002-1-13(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12397405.html,). viii

李建民.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变问题分析. 软科学,2004,18(2):20-23,34.

ix

尚勇. 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学习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

党的文献,1991,(6):6-10,33.

x

马佰莲. 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xi

劳汉生,何锦昌. 科技发展战略的回顾与预测. 科学学研究,1998,16(3):44-48.

xii

张俊心,关西普等. 软科学手册.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89. 65-68.

xiii

樊春良.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初论. 科学学研究,1998, 16(3):35-43.

xiv

迟爱萍. 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 毛泽东百周年纪念. 新华网 2003-12-0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12397405.html,/ziliao/2003-12/03/content_1212122.htm).

xv

迟爱萍. 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 毛泽东百周年纪念. 新华网 2003-12-0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12397405.html,/ziliao/2003-12/03/content_1212122.htm).

xvi

陈夕. 156项工程与中国工业的现代化. 党的文献, 1999, (5): 28-34.

xvii

毛泽东.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01-106.

xviii

胡维佳. 从“有计划地开展科学技术工作”到第一个科技规划. 中国科技规划、计划与政策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xix

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词.新华半月刊, 1958, (1): 2-3.

xx

毛泽东.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1), 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39-59.

xxi

孙钢,王明鉴. 毛泽东关于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建设上来的思想的考察. 党的文献,1991,

(6):14-16.

xxii

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3),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09-124.

xxiii

王威孚,王智. 1956—1976: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思想的扬抑轨迹. 学术交流,2004,(1):120-125. xxiv

迟爱萍. 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 毛泽东百周年纪念. 新华网 2003-12-0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12397405.html,/ziliao/2003-12/03/content_1212122.htm).

xxv

聂荣臻. 关于立足国内发展科技等问题向中央并毛泽东的报告. 党的文献, 1996, (1): 8-9.

xxvi

中央科学小组、国家科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三——一九七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报告.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7).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490-515.

xxvii

杨丽凡. 《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及其调整. 中国科技规划、计划与政策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xxviii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增订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xxix

毛泽东选集(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81.

xxx

周恩来总理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人民日报,1963-1-31.

xxxi

韩德强. 碰撞——全球化陷阱与中国现实选择. 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12397405.html,).

xxxii

科技部副部长:科学家靠课题“致富”弊端不少. 人民日报., 2004-8-24.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产生与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百家的罢黜与儒术的独尊;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四个重要的阶段。从这四个时期的内容上看,以一贯之的都与儒学有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一、“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主要成果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差不多原则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进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爱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 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是指:往常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显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布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进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进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状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咨询题。邓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动身,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紧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动身”,“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咨询题和处理咨询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状咨询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差异

从国际体系视角看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历史演进

从国际体系视角看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历史演进 摘要: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和平外交的优良传统。从古至今,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中国的和平外交除了受其文化传统、历史地理条件影响外,也受到国际体系结构的深刻影响和制约。不同时期的国际体系,赋予了中国和平外交不同的内涵和地位。 关键词:文化传统;和平外交;国际体系 关于中国和平外交的缘起和发展,学界已多有探讨,归纳起来,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中国的和平外交归因于中华文明,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指导。认为儒学倡导“以德化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思想一直是中国外交的精髓。另外一种研究方式则是从中国的历史和所处地理条件、经济文化基础等方面说明中国和平外交传统的形成。以上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从中国的内部情况来研究中国的对外行为,有其合理与直观的特点。但不足以全面解释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些现象:如为什么在儒家思想形成并推广的春秋战国时期,它并没有成为指导当时各国外交的理念等。笔者认为研究一国的外交特点与方式,不但有国家内部的原因,即单元层次的解释,也要关注国家所处的国际体系结构的影响,即所谓体系层次的研究。本文力图从国际体系与结构的角度尝试说明,中国和平外交传统不仅取决于中华文明的内核与历史地理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所处国际体系(这里的国际体系主要指由国家力量对比所形成的客观态势)的影响与制约。 多国朝贡,和平主导 中国真正确立和平外交指导思想应在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以后,这种思想的确立又和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体系密切相关。当时中国已经完成统一,成为幅员辽阔,雄踞东亚的帝国,客观上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小国环绕,众星捧月的东亚国际体系,中国无疑是这一体系的主导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儒家和平思想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主导思想得以延续和发展,中国处理和周边国家关系的和平外交无疑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成为东亚国际关系体系的核心力量,周围国家受其册封,形成“诸蕃入贡,华夷一统”的局面。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对自己的藩属国一般采取不干涉内部事务的政策,除非得到当事国的请求。在经济上的朝贡关系仅仅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中国封建统治者通过回赠,使这种关系实际上变成互通有无的贸易关系,而且诸小国处于依附地位反而享受到了额外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这种建立在“道德至尊,经济利他”主义基础上的东亚朝贡体系到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熟。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2016浙江文综,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5课标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015安徽文综,12).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2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2015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儒家思想变化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儒学所崇尚的“和为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合观念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心与身的关系以及对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稳定、国际和平乃至推动人类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兴衰及其原因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压制。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阻碍历史的前进,必然会遭到压制。 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处于“独尊”的地位。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 4.宋朝时期儒家思想被取代。原因: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专制精神的支柱。原因:明清时期统治者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愚民政策,培养忠实奴仆,采取八股取土的办法,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内命题,文体为呆板的八股文。这就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专治制度的精神支柱。 6.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原因: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把孔子打扮成变革的先师,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以减少变法阻力。 7.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抨击。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这就严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1.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我们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是: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一分为二,批判地加以继承。 2.儒家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它也曾成为统治者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 演变线索:春秋(孔子建立)——战国(孟子,荀子发展,蔚然大宗)——秦朝(焚书 坑儒,遭到打击,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西汉武帝(董仲舒改造,正统思想,汉初采用道家无为而治思想)——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面临挑战)——隋唐(三教合一)——宋明(冲击融合形成新体系理学)——明清(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位的原因: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孔子孟子荀子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变化→意识形态变化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见教材 百家争鸣的意义: (1)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董仲舒改造儒学: 无为而治”(道家)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表现-----休养生息政策 影响-------积极影响: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 ------- 消极影响: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有为”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念阐述】 1.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概念见仁见智,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指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包括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等。 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年)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十家九流”就是由此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时期由董仲舒提出,被汉武帝接受并且推行的文化政策。董仲舒在原来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法、道、墨等诸家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合理因素,将其发展成为新儒学。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汉武帝禁止不利于统治秩序的各家思想,以新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样就形成了新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西汉的“罢黜百家”与秦朝的“焚书坑儒”不同,它并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是采用由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崇儒学,从而使得其他各家学派丧失了生存与成长的群众基础。而新儒学能够实现独尊,也是兼收并蓄的结果。4.宋明理学 “理学”一词始于南宋,现在专指宋以来形成的社会学术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理学专指程(二程)朱(朱熹)的思想体系,而广义的理学是指宋代以来以“理”、“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是儒学文化的新发展。儒学在魏晋时期玄学化,在唐代又遭受了来自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其政治统治的思想基础地位发生了动摇,同时大量少数民族的汉化,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体系已经被颠覆,因此,提出了重振儒学、修身治国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周敦颐、朱熹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和道教中的某些教化的学说,以“理”为核心重新构建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规范,构建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继续发扬了这种社会道德体系,强调“心”的完善,将理学发展至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后代的统治者将理学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理学作为当时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思考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哲学体系,有其积极的意义。理学有利于塑造注重主观意志、注重自我的社会责任,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 5.三纲五常 古代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最早出现在何晏对《论语》做的集解中,后经董仲舒的发展,到宋代经朱熹改造后成为伦理道德的最高规范。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 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 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总体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新发展。 百家争鸣 一、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相互争辩、相互辩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补充】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国的邹衍 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 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 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 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 二、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正是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弘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中国文化概论》 背景归纳: 三、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1、孔子: (1)政治思想: A、“仁”的思想——核心①含义: ②方法: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先生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③“仁”的表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B、“礼”的思想: ①含义: 狭义:周礼 (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②礼的实践方法: a、于社会: 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b、于个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探究】孔子之政治思想------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德”、“礼”? (2)、哲学思想:重人事轻鬼神(如何理解?) (3)教育思想: ①教学行动: ②教育对象: ③教学方法: ④教学目标: (4)整理文献: 【探究】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法1 “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影响 ◎背景(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势力崛起;各国变法 经济: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阶级:士阶层崛起和受重用 文化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影响 各学派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考法2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地位 2.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地位 3.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影响

代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商鞅等 韩非子的思想 (1)以法治国,变法革新 (2)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强调中央集权 影响:适应了建立统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4.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代表人物:墨子 思想 (1)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2)非攻 (3)尚贤 (4)节俭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法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1)汉初的“无为而治” ①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 ②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③表现:与民休息(措施:萧规曹随) ④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国力日盛,儒学复苏。 消极影响: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汉武帝的“有为” ①背景 a.经济恢复和增强; b.危机加剧,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匈奴为患; 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不适应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②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代表作:《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思想 :

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

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 一、总特征:日趋理性化、科学化;由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到向苏俄(苏联)学习(革命→建设),再到走自己的路(革命→建设);由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由照搬别国模式,到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1、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局面的形成发展):向西方学习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主要涉及西方近代宗教、科技、艺术) 2、向苏俄(苏联)学习: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十月革命、中共初期的城市斗争革命道路、建国初期的建设道路(大多照搬苏联模式)。 3、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56年后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演进概况 (一)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救国(自救)思想 1、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1)背景;战前思想界死气沉沉;民族、统治危机加深,经世致用思想重新提倡;鸦片战争的震动。 (2)概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设译馆译夷书,如《各国律例》、《四洲志》);学习西方(仿制西方战船;主张建设近代海军)。魏源据《四洲志》等成《海国图志》(西方史地),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姚莹《康輶纪行》注重研究西藏,并建议清朝提防英国侵略西藏。徐继畬《瀛环志略》介绍世界各国史地。 (3)特点(评价):有鲜明时代变化印记,核心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器物);有浓厚封建纲常色彩;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牢笼,面对现实,注目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基本未实践。 (4)特点的原因:当时对东西方差距认识有限;属地主阶级,出发点是维护中国封建“天朝”体制。 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中体西用)主张 (1)背景目的: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分化出洋务派;洋务派有实力,且得列强赏识慈禧暂时支持;总理衙门的建立、推动;中外出现暂时“和好”局面;为了解决内忧(为主)外患。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代表: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实践:办近代(机器生产之意)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分洋商之利)、海防、教育(办新式学堂、留学教育,以培养洋务实用人才)。 (5)败因:中体西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舍本逐末(根本);缺乏健全有力领导核心;列强为难;顽固派破坏。 (6)评价:进步:指导了洋务运动,促成了中国国防(军事、海防)、经济、教育近代化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培养了一些实用人才;冲击了封建教育制度;促进了思想解放;分化出早期维新派;促进了西学传播。 局限:目的具有反动性;舍本逐末,结局注定失败。 (二)农民阶级的救国救民思想 1、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理论 (1)目的:发动群众,推翻清朝,建立平等平均的人间天国(实质为绝对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论”。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一.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以前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发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

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出发,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进行党际交往,是指彼此在尊重对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这一指导方针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同中国外交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使我们从传统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为我党与世界各类政党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广交朋友、发展交流与合作关系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天地,从而有利于凋动和利用世界上一切于我有利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对我发展和国家统一事业的遏制和干扰。 我党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指导方针不仅有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有其客观根据:第一,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开放的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统一事业,需要国际同情与支持,需要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不同意识形态的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朝地位演变的历史原因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朝地位演变的历史原因(1)xx时期: 儒家思想被冷落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王室衰微,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2)秦朝时期: 儒家思想遭压制 秦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西汉时期: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确立。 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的发挥中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xx后直到清末: 儒家思想雄霸统治地位 儒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5)明末清初受到挑战 明末清初中国开始卷入全球化浪潮,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6)太平天国和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被利用。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儒家思想中的“大同思想”-----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很符合当时下层人民的利益。对儒家思想中的这一部分内容的利用有利于调动各阶层参加反清斗争的积极性。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7)新文化运动时期: 儒家思想受抨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 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在思想文化的特征: 思想文化必须为专制主义服务,才能生存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由割据到统一的历史趋势。 3、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和现实意义 1、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xx: 孝、xx、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2.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3.李贽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他 A.坚决反对孔子的主张B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C.不愿与孔子同流合污D极力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两人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5.李贽称赞汉朝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李贽 A.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面目 B.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封建纲常礼教 6.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B.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B.批判君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10.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与法家这一思想最为相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B.陆九渊C.李贽D.王夫之 11.黄宗羲说:“天地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自三代以后,有以不仁得天下者,则日食、地震应之,再不仁者则自遭陨灭。”其主要的观点是 A.“天人感应”B.“仁”对社会治乱的重大影响 C.君主是天下之大害D.“天行有常” 12.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A.反映了农民阶级建立平等社会的愿望B.反映专制主义制度逐渐动摇 C.是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反映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13.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和平崛起战略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和平崛起战略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自建国至今,我国外交政策及国际战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第一、建国初期,我国遭到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孤立封锁和包围威胁,无法与他们建交。 第二、长期的战争之后,中国急需寻求外来经济援助和政治盟友,需要较好的国际环境,以愎复经济,建设国家,实行“一边倒”外交可以迅速消除苏联领导对中共的疑虑,赢得苏联的信任、支持和经济援助,也可一定程度牵制一心要颠覆中国政权的美国,使之有所顾忌。 第三、当时国际形势是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格局,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确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外交政策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达成《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序言中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6月,周恩来应邀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和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倡议以此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1955年4月,亚洲、非洲29个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首脑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发言中再次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中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变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至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式确定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和贯彻始终的主线,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以此原则为指导,中国打破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扩大了外交和国际活动空间,逐步与许多周边邻国和亚非欧国家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 60年代中期以后,毛泽东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战争与和平”是时代主题的判断,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因而将一切工作的立足点转向打战上,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作准备,全国都进入备战、临战状态,不仅使经济工作付出了很大代价,也影响了外交工作。实行“两个拳头打人”战略,一度把推进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定为外交工作基本方针,“过火”的行动带来了外交工作严重的损失,孤立了自己,影响了国家关系。 4、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与“一条线”外交政策 1974年2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其中第一世界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是亚洲(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是指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个世界”理论表述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对世界结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对中国的明确定位是:“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实行了“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依靠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及一切中间力量,反对美苏两霸,而其中对美国又团结又斗争,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与西方结成统一战线,孤立与打击苏联霸权主义。在这一外交战略指导下,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与一些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克服了发展外交关系的障碍,使中国愎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交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索维于1952年在他的论文“三个世界,一个星球”中首次提出的,即资本主义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之间还有一个第三世界。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第一次将第三世界的概念写入国际会议的纲领性文件。1974年2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但在这里所指的第三世界与索维和国际社会所指的基本内涵相同。而第一,第二世界与前却本质上不同,这个变化是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形势变化的基本概括,也是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据此解决国际关系中的敌我友关系问题。尤其是对中国的国家定位,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年,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合国大会上作了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专门就第三世界概念的含义和特征作了阐述。此后,第三世界概念才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文件及媒体宣传中普遍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