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探索

高中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探索

高中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探索
高中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探索

高中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探索

—杭州市长河高中“宏志班”的教育实践研究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张伟韬陈灿钢秦慈田

[摘要]健康人格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宏志班”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客观存在着影响他们今后发展的人格方面的缺陷。本研究以长河高中招收的首届“宏志班”作为载体,探索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该课题进行了为期2年的实践研究,在“宏志班”的教育教学中,寓人格教育于班级精神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交流,班级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及富有生机的课堂教学等途径,探索培养高中生健康人格的模式。2年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对高中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实践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促进了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关键词]健康人格敬业乐群自信创新关爱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于2001年开办了首届“宏志班”,向杭州地区招收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学生成绩优异,但因家庭生活困难、而无力继续就读高中。学校通过自身的投入加企业的部分赞助等形式免去“宏志班”学生的所有学费、代管费,还给每位学生每个月100元—200元的生活补贴,并提供适当的交通津贴。首届“宏志班”招收了53名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这些学生来校后学习刻苦、生活简朴、尊师守纪、成绩优秀,已成为学校全体学生的学习榜样,对学校树立勤奋好学的校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观察,同时也发现“宏志班”的学生存在以下的问题:群体意识淡漠,学习动机相对单一,心胸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足,少部分同学还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个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较多影响他们今后发展的人格方面的缺陷,结合现在学校教育中对人格教育的认识不足与措施不力,引发了我们对这方面问题的思考。

英国学者塞缪尔?斯迈尔斯曾说过:“人格是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人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人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但目前,在现有的社会就业现状,高考制度,社会价值导向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往往更多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品德及价值观的培养从认识到措施都有待提高与加强,尤其是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过多重视道德灌输,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培养。学生对道德的内容缺乏理解和内化,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同一事物的变式,学生往往缺乏分析判断能力而对理论发生怀疑,进而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重视规范教育,忽视学生生活世界的需要和个性培养,以规范去要求、剪裁学生,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从而造成教育远离生活的局面。这里并不是反对规范,但过分强调规范,只能培养一大批“规范人”,而教育过程中的科学化和人性化不能获得真正的统一,不利于学生个性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重视结果,忽视分析判断的过程,缺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的特征就是重过程,重协调和实践,但传统的学习往往都不得不归结为一个标准答案和一些固定的格式,这些在德育过程中表现得更多,从而使学生产生隔阂厌恶甚至敌视态度,出现言行不一或攻击性过程或过分焦虑等人格缺陷。

(四)、强调教育目标的一元化,忽视学生实际的层次性,不利于人格独特性的培养。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文化及个人主观因素存在差异,但学校教育中往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育内容方法途径基本雷同,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行为品质,容易形成双重人格。

目前“宏志班”学生中所出现的人格方面的问题与上所述的也有相当一致的地方。所以我们认为,高中学生开展健康人格教育是必要的,开展健康人格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使个体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成为充满自信,关爱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的人,并引导人体树立远大的抱负,肯有迎接生活挑战的勇气和信心,进一步强化进步动力,不断提高社会责任

感。因此,我校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宏志班”这一较为特殊的群体,努力探索人格教育的结构及其操作途径、操作方法。

二、理论基础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人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遗传、学习、文化生活、自我意识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何谓健康人格呢?台湾师范大学贾馥茗教授认为,“所谓健康人格,是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住的环境,能做正确的适应。”也就是说,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社会适应性。作为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理想人格,应从个体对人对事,对内对外两方面来抽象其人格结构,建构适应性系统。

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埃里·克弗洛姆认为:人格既有“稳定”的属性,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会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阿博拉姆·卡丁纳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愉快的班级氛围,建设先进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始终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接触到的是形形式式、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通过观察、模仿等学习,以及外部对人的行为的认可与否定,人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逐渐成熟起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反映出的人格缺陷及现代人所必须的健康人格的要求,把人格教育融入一种班级精神之中,并以此作为载体,使人格教育时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目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根据“宏志班”学生的特点,我们提出了“敬业、乐群、自信、创新、关爱”的班级精神,围绕班级精神,开展班级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交流,班级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及富有生机的课堂教学等途径,探索达到培养高中生健康人格的方式方法,让每位学生能健康成长。

(二)研究内容:探索“敬业、乐群、自信、创新、关爱”在开展健康人格教育中的关系,以及在“宏志班”这一特殊群体中实施人格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我们对“敬业、乐群、自信、创新、关爱”,作如下的解释:

敬业:人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只有对待生活与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全心全意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个体作为一个社会的一员,必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敬业”是个体社会态度的重要方面。

乐群: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乐于与人共事相处的乐群意识,才能立身处事,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人作为社会实体,是在群际关系中存在的,“乐群”反映了个体对他人的态度。

自信:只有自信,才能敢于面对困难;只有自信,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只有自信,才能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只有自信,才能善于处理各种关系。正如拿破伦希尔所说:“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创立事业之本,信心是奇迹。”“自信”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态度。

创新:只有刻意求新,不墨守成规的人,才能对历史潮流做出良好的适应。尤其是在社会革新周期大大缩短、合作和竞争日益加强的信息时代,创新的作用更加突出。“创新”反映了个体对事物进行探究的态度。

关爱:个体对待他人、社会的态度。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只有爱,才能赢得爱。爱,应从爱父母、兄弟姐妹开始,到爱同学、爱老师,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我们在组织班级活动,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等时,要紧紧围绕班级精神的内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升华,最终达到培养健康人格之目的。

(三)人格教育实施途径的构建

四、人格教育的实施

根据“敬业、乐群、自信、创新、关爱”班级精神的内涵,对班级精神进行操作层面上的解剖,我们认为实施人格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优化班级集体建设。

班集体建设的内涵相当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的组织机构的建立及其运行

班、团干部队伍的建设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健康人格的重要举措。为保证班级工作的连续性,可设立一个在全班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的同学任常务班长,而班长可采用每月轮换的办法,其他班委干部则每学期换一次,保证每一位同学在高中三年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管理才能,培养他们开展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对各班委干部要制订明确、可操作性的工作职责,做到在管理班级时有法可依。常务班长在班主任指导下全面负责班级的管理,检查、督促其他班委干部的工作情况,并给予一定的评价。附宏志班学生自主讨论班长工作职责如下:

“宏志班(长河·万利班)”班长工作职责

常务班长:

1.全面负责班级工作,对班主任负责。班主任不在校时,履行班主任的职责。

2.按时参加学校各处室召开的班长会议,及时向有关班干部或全班同学传达会议精神,安排好工作任务,检查落实情况。

3.关注班级动态(思想、学习、行为习惯等),及时遏制班级中出现的不良势头,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并提出建议。

4.处理班级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班长:

1.执行班主任及常务班长安排的工作。

2.负责班级工作计划的落实,提前一周安排主题班会。

3.负责读报课的安排,负责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

4.全面负责班级的纪律,有权提醒、批评违纪同学,是班级纪律的第一责任人。

5.检查、督促班干部的工作,负责学期结束的班干部考核及学生的思想品德考核。

6. 任职期满后,写出工作总结。

班干部在行使职责时,都能感受到责任的重大,想方设法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对其他班干部的工作也给予了更多的理解,这无疑会对同学们形成宽容等良好心理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2、班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班班集体活动主要有主题班会、读报课、体锻课、课外活动及根据教育需要开展的一些系列活动等等。集体活动是一个班优良班风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和吸引全班成员参加的集体活动。根据实践证明,组

织班集体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而且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形成为班集体争光彩并能良好地加以维护的主体意识。

在班集体活动课的实施中,要遵循五条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在班级活动中,每一个同学都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都应该是班集体的主人。在各自发挥特长的过程中,人人都能感受到整个集体需要自己,一个都不能少;二是由简到繁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点,由浅到深,使学生不断产生心理满足感,来增强学生的信心;三是趣味性原则,能从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出发,唤起学生的心理诱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四是手脑并用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动脑、亲手操作,在实践中具体体验;五是创造性原则,以活动为载体,体现创造的宗旨。

班集体活动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读报课、课外文体活动及根据教育需要而设的一系列活动形式来加以开展。根据宏志班的班级特色,我们力争在活动中融入“敬业、乐群、自信、创新、关爱”的十字精神。具体的操作实施如下:

主题班会——针对某一主题而开展的班队活动课。它的形式可以是演讲式(班主任或班级同学用演讲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讨论式(针对某一问题或观点开展的全班性讨论)、辩论式(针对某一观点确定正两方展开辩论)、休闲式(文体活动的开展)等等。如:

①演讲式:宏志班曾以“长高因我而精彩”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班会,其中董永军同学在演讲中这样讲道:我们不图自己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求自己能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功是从一点一滴中聚集起来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宏志”之风吹遍长高,让长高因我们而更加精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长高精神、宏志精神将继续发扬光大,长高的明天将更加辉煌。在激昂的演讲过程中,学生们便能真正体会到“宏志班—我们温馨的家园”的感觉。

②讨论式:如开学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想家(部分离家较远的学生)及对学习的不适应所产生的压力等因素,致使部分学生出现了浮躁的心理,这种心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为此,在班里及时地召开了一次以“静心、爱心、责任

心”为话题的班会,班会的目的旨在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认识到自己要能做到对他人要有爱心,对自己要有责任心,从而自觉地静下心来搞好学习,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让家长省心放心。

③辩论式:围绕“环境污染对周边事物的影响”而展开的一场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围绕这一话题,结合现实中所见到的一些现象加以分析辩驳,让同学们从双方摆事实讲道理的话语中体会到了环境于人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重视环保,人人有责”的口号。

读报课——每天15分钟的读报课时间,若能作些适当的安排,也能起到很好的学习和教育的作用。根据宏志班的实际,我们在周一至周五作了如下的安排:

通过固定的栏目,让班干部或其它有能力的同学各自负责相应的版块,这样,既能锻炼同学的工作管理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或是对美的鉴赏能力。一周时事回顾更是同学关心社会、关注世界的窗口,同学们从中会引发许多的思索,从而增强同学们的责任心,使命感。

体锻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或组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在比赛中团结互助,共同进取,树立同他人合作的意识及为可持续学习做好准备。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和希望仍不会有丝毫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通过体锻,培养和练就了学生的意志力,这也是学科学习和以后的工作、生活所必须的。

为带动部分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同学参加体育锻炼,还将全体同学分成若干体锻小组,保证每人都有场地、器材进行体育锻炼。班级中还成立了长跑队、篮球

队、排球队等,在体锻课或课余时间组织训练比赛,有时也与其他班级开展比赛,在比赛中,同学们表现出顽强斗志和合作精神。通过一段时间的组织训练,现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有些同学早上一起床,就到操场上去跑步,晚饭前也不忘去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

通过体锻,同学们身体素质明显增强,生病的人数及次数大大减少(高一第一学期共有22人去医院看过病,次数为29`次,第二学期只有第一学期的1/3左右)。同时,同学们的意志力、抗挫能力大大增强,遇到困难挫折能坦然面对,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面对的问题,不被困难所吓倒。

3、班级文化建设

但凡有人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群体或社会组织都是一个文化共同体。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单位,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文化共同体。班集体的形成、发展过程,便是班级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所共有的信念、态度、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的复合体。它是由师生共同创设的,反过来又对它的创设者,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也即是说班级文化是以全班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能力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由全班师生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各种活动等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的以班级物质环境、规章制度以及价值理念、道德理念、班级精神、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的班集体文化。

班级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如教室环境,班级文化团体和设施,班级人际关系,班风学风等。教育者应采取有效措施,让全班同学都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做到教室的布置能体现教育意图,具有感召力和鼓动性,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能最佳体现班集体奋斗目标与本班的特色和传统;在整体色调上要服从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符合科学性。在宏志班里,营建班级文化,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墙报黑板报——我们设计的天地,使教室整体上和谐、简洁、美观、大方,符合审美要求。做到两报的表现形式服从教室的总体布置,内容上体现班级精神

文化,对全班学生起到宣传与沟通、激励与教育的作用,推动班集体舆论与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

图书角——汲取知识的乐园,学校为班级征订了很多报刊及杂志,如《青年时报》、《钱江晚报》、《读者》、《中学生知识画报》等,并为他们买了一些名著。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国家形势,领悟人生真谛,拓宽视野,增强使命感,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学习交流园地——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有很多发现的,有的是对一道习题的独特解法,有的是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有的是学生通过实验调查写出的一些具有较高质量的小论文等,这些都体现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以及敬业精神。我们把这些发现及时张贴在园地里,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励发现者,引导全班同学朝着自主质疑、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努力。

宣传栏——对学生宣传的重要窗口,班级情况、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及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等均张贴在宣传栏。这样做,增强了班级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寝室文化——寝室,学生休息及每天睡觉前的主要活动场所。寝室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上、床上的布置,同学之间的交流话题,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等。由于同学在寝室里,相对比较放松,不太会受到一些学校、班级制度的制约,所以,寝室文化更能体现同学的真实思想,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课堂教学形式

1、创造师生、生生之间广泛交流的机会,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不是个体头脑中封闭的事件,而是通过学习者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合作活动,即通过“合作学习”才有可能实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通过交流、讨论、质疑等,能通过整合同伴间的不同观点,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有利于拓宽学习者的思路,多角度考虑问题;

有利于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和相互协作的态度,培养学习者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信、健康情感的形成等。

因此,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努力创造合作的氛围,让学生以多人为单位分组协作学习;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2、重视学法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创新地学习,重在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自主形成知识结构图,并将知识有序储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靠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来代替,教师则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和高级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打破教师的“一言堂”,不要完全代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即不要喂给学生“精饲料”,要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教师的引导、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及学生间的讨论交流来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有序储存在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习得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不容易遗忘,使用时,容易提取。

3、增加学生思考的时间,扩大学习空间,激励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上,并且教学往往成为教师讲、学生记,大容量、高密度的模式,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的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试成绩无疑是有效的。但是,这种做法必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剥夺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权利,学生失去了灵气和学习的乐趣,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把问题解决、自主探究、课题研究等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促使学生多思多想。同时,不能把学习仅局限在课堂中,

要让学生到图书馆去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陶冶学生的情操;要让学生到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实践,引发认知中的冲突,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日益变化的人类社会。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探索热情的激发,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三)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在人的整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心理素质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产生,又反过来调节生理活动,制约和影响生理素质的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及其活动水平,决定人对社会文化的内化和外显水平,是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中介和基础。反映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及其活动水平,是他们取得学习成效和获得发展的内因条件,推而广之,是他们适应社会,适应自然,调适心态,完善自我,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

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中学生经常出现以下这样一些诸如胆怯、焦虑、苦闷、自卑、妒忌、不合群等行为时,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迅速而特殊的生理变化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又不会轻易将内心活动暴露出来;他们自主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又有很大的幼稚成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公开发表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如前所述,宏志班学生也存在着人格、心理方面的缺陷,经过访谈、调查、统计了解到,宏志班53名学生中45名学生家庭的人均收入均在2000元以下,其中有孤儿3个,单亲(包括父母离异)11人,特困生21人,多数学生来自建德、林安、淳安、桐庐、余杭等杭州周边的偏远地区和相对贫困的山区。家庭的贫困,父母的早亡或离异,环境的相对落后与闭塞,学习生活的压力,班级同学及其他班级周围同学带来的压力,宏志班的学生有着一般学生没有的心理痛苦。在开学初,很多同学表现出心态浮躁、闭锁、焦虑等的不良反应,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首先,在人际关系问题上:中学生正处在幼稚向成熟期过渡的时期,对成人的依赖向同龄人身上转移,十分渴望和注重同伴间的友谊交往。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中学生自我意识十分强烈,自尊心特别强。

宏志班的每个孩子少年时期生活上都有困苦的经历,性格多内向,多来自偏远的甚至是闭塞的农村,到大城市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不能大方自然地表现自己。而与此同时,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处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需要,他人的存在,时刻怀着戒备心理,与人相处容易引发矛盾。

例如,在一次咨询过程中一位女生诉说与同是宏志班的同学相处不易,寝室内“斗争”比较厉害,主要表现为各自坚持自己的原则观点,不肯退让,不会很好地包容别人的想法意见,以至于无法较好地相处。

其次,在学习问题上:毋庸讳言,宏志班学生学习不用督促,有钻劲韧劲,学习基本不成问题。但是放在一个班上,必然会较出高下,他们初中时又都是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大家集中在一起,使他们原来的自信和优越感,在新的环境里荡然无存。同时,学习又可以说是他们唯一可以使自己走出山村农村,使自己出人头地的路子,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可以说,他们承受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学习起早贪黑,但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却一般。心中的焦虑,烦躁不安,自卑,怯懦……亦由之而生。

第三,在生活适应问题上:他们虽然家境贫困,但同样受到家长的呵护。入校之后,远离父母,又因为回家路途相对遥远,半学期乃至一个学期才能回家一次,想家想得直哭。

在学校,其他同学大手大脚的潇洒:口中的麦当劳、肯德基……手中的漫画、卡西欧表、手机……身上的耐克、李宁……而宏志班的同学吃穿用住多靠是学校的补给,虽说每人每月150-250元,但毕竟现在的消费大,而且几乎所有的消费都在这些钱里面,有的学生用学校免费提供的汤水泡饭,有的用咸菜下饭,有的一年到头便是学校发的三套校服,有的大冬天穿着的一双从破烂堆里捡来的已经张开了大口的皮鞋……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地与宏志班同学相距遥远,家境

贫寒的宏志班学生一下子身处这样的氛围中,难免出现羡慕,妒忌,心里不平衡……

在访谈咨询的个案中一个女生说她能够制定一些学习计划,但计划常常不能被如期执行,因为注意力常常容易被别人的“新奇”事物吸引过去,精力就分散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第四,在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5.1%的同学的人生观停留在为摆脱家庭困境,为使父母过上好日子,为使自己将来出人头地,挣大钱光宗耀祖等的层面上。本来这应是正常,谁愿在别人的救济下生存,但这样的愿望过分强烈,其实也是一种性格的扭曲,人生观的一种偏差。

在心理访谈个案中,一个女生谈到自己的理想时,非常强烈的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出人头地,有份较好的工作,有份较好的收入,并为之拼搏,改变现在的家境贫困接受救济的局面。

为此,学校专门针对宏志班特别安排了心理辅导老师,旨在通过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宏志班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轻松的心理环境,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的困难,最终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业、促进心理健康发挥心智潜能的目的。

针对宏志班学生上述的几方面主要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辅导操作实施方案:

1、心理的辅导目标:

⑴、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培养有利于吸引力的个性品质,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

⑵、增强宏志班同学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⑶、加强对宏志班学生的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

2、心理辅导实施的原则:

⑴、全体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班学生,协助所有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承认并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具体方法上针对学生实行个别化对待,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采用灵活多变的辅导策略。

⑵、发展和防止相结合原则:以发展的积极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心理矛盾冲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自我完善,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同时也不忽视矫治和预防性的工作。

⑶、学生主体性原则:在辅导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辅导活动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唱主角”,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接受训练和启示,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⑷、全员参与全程渗透的原则:心理教育必须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同时是心理活动的过程,把对宏志班学生的心理辅导贯穿到包括正式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以及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全方位全过程中

3、心理辅导实施操作内容

首先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良好的社交能力对于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学校教育要增强学生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克服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就学生而言,其人际关系结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学生同伴的交往和沟通;其二,学生与以父母和老师为代表的成人的沟通和交往。随着身心的日渐成熟,高中学生的交往需求日益强烈,然而由于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规范礼仪和技巧,同时高中生心理比较敏感,脆弱,在人际交往中易患得患失,缺乏足够的信心和热情。因此,在人际交往辅导中,我们将引导宏志班学生掌握交往礼仪和技巧,培养良好个性品质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同时在与老师和家长为代表的成人交往中,宏志班学生不同于一般学生那样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宏志班学生对劳苦的父母有怨愤有不公,但多是血水相连的理解与亲情,对老师则多存有一份感激甚至是感恩之心。宏志班学生与老师和家长为代表的成人交往主要缺乏的是沟通交流。因此在人际交往辅导中,我们除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和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外,对师生关系辅导也十分重视,即在实践过程中对师生的沟通交流开展一系列的辅导活动。

在人际交往辅导中:采用讲授、讨论、小品表演、主题班会等形式。交际交往辅导与学生的现行交往实践相结合,辅导的成效从学生现行交往的实践中去寻求。

⑴、体现活动性原则,设计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主动参与来掌握交往技巧,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如团体辅导:“学会说‘不’”①由学生回顾小结自身有关经历,并相互交流经验体会。②进行该主题的小品表演。③有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看法。④教师小结并加强训练指导。

⑵、针对师生沟通开展辅导工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①组织教师学习。以科学的爱的表达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信任和理解。②班级实行民主的管理方式,使外部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③组织主题班会,让师生畅谈童年趣事,交流课堂教育教学的建议,利用师生周记沟通法……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宏志班学生的大胆与大方的品性。

其次,在社会适应性辅导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人生观和世界观本身就是个体人格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作用: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崇高的理想就能对社会万物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能采取适当的态度和反应,作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问题,能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力。从根本上防止心理障碍问题的发生,保持心理的健康:①培养宏志班学生生活上的吃苦精神,②对宏志班学生进行正视困境抬头做人的教育,③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④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心理辅导实施操作途径

宏志班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全体宏志班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全体宏志班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为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体现上述辅导原则,结合预防发展为主,矫治为辅的思想,从两个方面进行:

⑴.加强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通过教学、讲座、心理辅导、团队活动、思想教育、开设生理卫生教育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维护心理健康的自觉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⑵.加强教师(家长)心理健康的维护。(宏志班学生父母因散布各地,路途较远,家境贫寒等客观原因,在其中的角色考虑忽略)其任务是: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教师对中学生心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

具体途径为:①课堂教育有机结合。②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从主题设计始,活动实践,最后交流体会。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竞赛游戏、娱乐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③积极开展有效的个别心理咨询,面向有心里障碍问题的学生,以缓解、减轻、清除学生的心理问题,重点在于“危机”干预。对个别存在心里问题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辅导,心理障碍较严重的,帮助联系学生到专业化程度更高的部门去咨询和治疗。④进行团体心理讲座心理咨询,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成长,重点在于预防和发展。⑤建立心理协作小组,由学生自发组成,在课余时间交流和阅读心理学科普书籍,组员以同感的方式或帮助与被帮助的方式疏导,以学生自己的方式关注和解决自身问题。一致存在的难题可以求助于心理辅导老师。⑥建立心理档案。在学生刚入学时施行一些心理测试,如性格测试,自我概念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及个体差异,就像建立学籍卡一样为学生设立心理档案,并根据测试结果将学生中情绪不稳定,性格存在偏颇,过于抑郁,自我概念极低的学生筛选出来,进行特别辅导,使他们尽快归入正常行列。旨在提早干预,防患未然。

附个别心理咨询案例如下:

宏志班女生A,相貌普通,平时同学关系一般,尊师守纪,学习认真,工作负责到位,但是,碰到老师和她说话有些过分紧张。到了期中考,她说生病,来我办公室请假,脸色发白,说肠胃不适,我便同意其请求。眨眼到了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下午,她又是脸色煞白,神色痛苦地来请假,我同意了起她的请假,但是心中却产生了作为一个心理辅导老师职业性的疑惑。

于是,找了她以前的班主任并电话联系了她的母亲。在她母亲的陪同下,她回到学校咨询室,我了解到她每逢大考前屡屡“犯病”以致不能参加考试。她家境贫困,但学习出色,是亲戚朋友们的孩子的榜样,小学到初中一帆风顺。因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被我校宏志班录取。从就读高中以来,平时学习十分认真,但高一期中考自称太紧张没有考好,在班级前十五名,(她自己认为应考到前五名)。后来,时常在考试前称“病”不参加考试,平时上学与一般人无异,单元考试也还能参加,成绩尚可,但每逢大考,便“犯病”不能参加考试,这种现象愈来愈频繁严重。

根据该生的种种表现,诊断为较严重的考试焦虑反应——在考前就预料到有威胁性刺激,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去应付,是处无助状态下不能采取有效方法去适应所产生的痛苦反应情绪。

剖析该女生症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知上的矛盾,自我期望值过高,成为其学习的负担,但是又无法实现其学习上的期望面临的矛盾痛苦

2. 家庭期望带来的压力

3.耐挫和应付挫折的能力差,该生从小到大一直处在顺境,没有接受挫折的体验,初中升学时一时考砸及高中学习成绩的一般,失去原有学习领先的地位,引起自我评价的降低,产生自己“无能”的想法,最后产生消极逃避的行为,不具备积极应付挫折的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我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帮助指导:

1. 考试焦虑症预防本症的有效办法是首先是消除考试前各种心理压力,消除考试前各种心理压力和应激性生活事件。为了消除压力,必须做到a.对家长要求:尽量减少成绩升学压力,取得她的父母的配合支持,尽量不给她成绩升学的压力b.对学生要求:在考前既要充满自信,不畏惧困难,争取考出水平,同时又要做失败和应变的思想准备。成功的要诀是:信心,决心,奋进,决不气馁。

2. 科学用脑,纠正不正确的用脑和应考方法。临考做到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培养良好情绪,遵循思维活动的“节律性”规律做到劳逸结合,考试前一天要妥善安排。

3. 帮助起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

心理防卫机制是人们对心理压力或环境变化乃至严重挫折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保护机制,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为学校教育是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去应付学习生活的各种挫折,如,应用替代机制,宣泄机制,合理化机制……我指导该生让其勇于将自己心理负担向父母朋友老师同学述说,使其一方面宣泄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以明白有考试焦虑感不只她一人,从而使其心理恢复平衡,放松情绪,增强自信,使心理机制得到调节。

4. 进行耐挫性教育,正视挫折,使她逐步树立这样的认识与信念:人生道路上遭遇一些挫折是不可避免,这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失败磨掉了对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

5. 调整自我认知,每个人有理想的自我和实际的自我,通过谈话使她接受实际的自我,并摆正自己的位置。帮助引导她确定合理的目标。学会“高目标,小步子”的进攻策略。这一目标是经过一番努力能够达到的,这样,容易产生成功的体验达到树立自信心的目的。

6. 教给她掌握对付考试焦虑有效而最基本的方法—自我治疗方法。教会她在考前进行自我调节,抓紧学习时间,劳逸结合,在考前和考试怯场时进行积极的自我命令或自我心理暗示:“我紧张别人也一样”“别人能行我也能行”或采用深呼吸松弛训练法和意念转移法。学会松弛方法,用之对抗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持头脑冷静。

(四)探索以成长记录袋法为主要评价方法的学生健康人格评价机制

在当前的教育和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反映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出现了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对考试涉及的内容优先考虑,重点保证;而对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则较少关注。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坚持教育的追求和理想,把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教育不能只关注升学率,而应促进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

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脱离以往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定位和定式,改变对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应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能。评价形式应改变过去那种在期末“算总账”的方式,同时改变那种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倡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

在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组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评价改革的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对宏志班学生的评价,结合本校的情况,以及宏志班健康人格的培养的思考,着重探索了成长记录袋法为主要评价方法的学生健全人格评价机制的运行。

成长记录袋(portfolio)评价是以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民主化的教育思想为其理论根源。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成长记录袋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一种个性化的评价。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并关注个体差异,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是必要的,它通过收集表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能够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本人在成长记录内容的收集有更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差异。

成长记录袋评价中,在决定成长记录袋内容时,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学生既是个体,也是某个团体中的成员,这意味着对其评价应从多角度进行;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个人学习方式不同,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因此,成长记录袋内学生评价的资料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文学作品(优秀作文、随笔等),小论文,获奖材料(学科竞赛、荣誉称号等),音像作品(录音、照片等),学业成绩(期中、期末学科考试成绩等),志愿者活动记载(反映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有关材料),计划书,实验报告,活动过程纪录,学年班主任的评语及改进建议,反思记录(描述自己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背景介绍: 小同,男,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但是因为缺少方法,也显得无能为力。该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别人稍微触犯他,他就会报以拳脚,而且,该生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抱以漠然的态度。 二、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不太管教,回家时对该生所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骂,同时他母亲对该生却很是溺爱,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另外,孩子的几位前任老师多次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对孩子也感到无能为力。家长的批评责骂溺爱,老师的无能为力,更让孩子得寸进尺。 三、辅导过程: 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心入手。 第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他的父亲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每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同他交流孩子在学校在家的表现,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渐渐不再那么倔强。 第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群众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开始,同学不愿意与他玩耍,他对老师的询问也是一

问三不答,故意装作不明白的样貌。我明白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他不愿意开口,我也不着急,而是主动与之接近,慢慢缩短心理距离,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抵触,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了。 第三,协同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课后,多给他补习。孩子这种性格的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构成,其实归根到底是学习成绩的差导致的。学习差,父亲责骂,学习差,老师责怪,学习差,自己自暴自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多次为他带给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心,使他重新找到了自信。 第四,在班级中,给他一点职务,让他在群众中发挥作用。因为参与了班级管理,他的用心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另外,因为他的职务涉及到记录,需要写一些表述性文字,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就请教别人,或者查字典,从另一面也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 四、辅导后记: 虽然学生取得了必须的进步,但是却永没有结束。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要改正也肯定需要漫长的时间,中间还可能出现反复,这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爱心、耐心与信心。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2,《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ental Health Inventory of Middle-School》 Students } MMHI-60,该量表由土极盛教授十1997年编制。它由60个项目组成,分 为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6个项目组成。这十个分量表分别是强迫、偏执、敌 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性和心理不平衡性。 总量表反映总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按5点记分,1 }- 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 “中度”、“偏重”、“严重”。总量表与分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所反映受试者心理健 康的问题越大。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65-0.86之间,分半信度在0.63 }-0. 87之间。 该量表由土极盛教授编制,并进行过大样本的施测((2万个被试)。共有60个项目。由应试者就自己近来心理状态的真实情况进行自评。采用5级评分制,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一次评定约需20分钟。结果表明量表60个项目和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 43-0. 76之间,表明各项目区分度良好;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 716-0. 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 858之间,分半信度在0. 634-0. 873之间,说明该量表又良好的信度;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 765-0. 873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想。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 472 }-0. 760之间,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本研究采用了《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MSSMHS ) ))(附录3)。这套量表是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是有效而准确地测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该量 表由10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 (1)强迫症状: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 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强迫症状。 (2)偏执:该因子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总是占自己便宜,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说 自己坏话,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适当,别人老是跟自己作对,对多数人不信任等偏执问题。 (3)敌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容易激动,有 摔东西、与人争吵的冲动等等。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该因子反映受试者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 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问题。 (5)抑郁: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情绪低落,感到自己没有前途,容易 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 (6)焦虑: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 心里不踏实等等问题。 (7)学习压力: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害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 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8)适应不良: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 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情绪不平衡等问题。 (9)情绪不平衡: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同学以及父母仆少而热情 时而冷漠,学习热情忽高忽低等问题。 (10)心理不平衡: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容易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 自己成绩优秀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 本量表由10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包括6个项目,整套量表共60个项目,由应试者根据自己近来心理状态的真实情况进行自评,采用5级评分制,"1”表示从无此症状,"2”表示轻度,"3”表示中度,"4”表示偏重,"5”表示严重。一该问卷覆盖面广,筛迭 率高,题量较少,用时较短,适用于中学生,也适用与团体测验。 量表作者王极盛教授曾对该量表进行大样本的施测(C2万个被试)。结果表明,量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增强自信心 一、什么叫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指自我评价偏低。按照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感在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一书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二、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塑造具备良好的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今多元性社会文化会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乃至抵制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 三、学生基本情况: 上个学期,我新接的班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力,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讲小声话,作业是经常不做,劳动时“胜利大逃亡”,教育处分毫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 心理问题与根源: 1、自尊自卑,矛盾交织 大部分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有的学生由于长期的失败经历,经常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便产生自卑心理,可是他们又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冷嘲热讽,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经过观察,我发现小力同学比较内向,平时除了上课讲讲小声话下课时倒不多言语,但谁触犯了他脾气将是很暴躁的。通过询问其他的同学,我才知道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每次发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渐渐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其他同学,担心和他们接触而受到伤害。他用自尊营造可怜的保护层,躲藏在痛苦之中。 2、逆反心理,容易偏激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对教师的简单说教,喜欢从反面思考,喜欢索隐猎奇,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在小力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训斥,被同学挖苦、讽刺。因此,他往往很敏感,抱有很大的戒心和敌意,不信任别人,一点惹不起,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教师对他进行教育,他会不理不睬,一副你能奈我其何的模样。其结果往往是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兴趣自然减弱。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大多是不能科学地、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理论探析

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理论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发现高中生在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为什么要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怎样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试图找出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方法及策略,为健全高中生人格,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

1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高中生的学习评价内容已经开始从注重学习成绩转变为实现高中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高中生的健全人格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高中生的人格健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内地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问题的困扰。[1]高中生的人格健全问题日益凸显。高中生的人格健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群体意识淡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动机相对单一,心胸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足,少部分同学还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高中生存在着不同程度地人格方面的缺陷。 健全人格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身心科学发展的要求,实现教育和人格培养对于高中生的科学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实时性和紧迫性。本文通过探究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问题,探索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旨在提高高中生的人格。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指出高中生塑造健全人格不仅受自身理性认识以及自我情感需要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校的培养方向、家庭的教育理念、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针对高中生健全人格过程中内、外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方法及途径进行多方位的理论研究,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我发展意识,培养高中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开发学校的德育教育资源,发挥教师师德魅力,引领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推动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做出微薄的贡献。 2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2.1健全人格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人格。”[2]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钟启泉教授也说过,现代学校承担着两个目标,一是促进“人格的形成”,而是促进“学力的形成”。[3]可见,教育的本来目标是为了培养人,是为了人人格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前提下,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成为了人发展的主流,人格的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

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下面是有关你近10天状态的问题,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然后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考。每个题目后边都有五个等级供你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用1、2、3、4、5来表示。(1)无:自觉该项目无问题 (2)轻度:自觉有该项目问题,轻度出现。 (3)中度:自觉有该项目症状,其程度为中度。 (4)偏重:自觉有该项目症状,其程度为中等严重。 (5)严重:自觉有该项目症状,已达到非常严重程度。 每个题目后面只能选一个等级。每个题目都要回答,不要遗漏。答完试题之后,请你认真检查一遍有没有漏项的,如果有漏项的请你补上,如果有一道题目选择两个等级的请更正,每一道题只能选择一个等级。 ................. 1无 2轻度3中度 4偏重5严重 1.我不喜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 1 2 3 4 5 2..我心情时好时坏。 1 2 3 4 5 3.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 1 2 3 4 5 4.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 1 2 3 4 5 5.我感到苦闷。 1 2 3 4 5 6.我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1 2 3 4 5 7.我学习劲头时高时低。 1 2 3 4 5 8.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1 2 3 4 5 9.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 1 2 3 4 5 10.为保证正确,做事必须做得很慢。 1 2 3 4 5 11..我的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 1 2 3 4 5 12.总担心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 1 2 3 4 5 13.容易哭泣。1 2 3 4 5 14.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1 2 3 4 5 15.我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1 2 3 4 5 16..经常责怪自己。 1 2 3 4 5 17.当别人看着我或谈论我时,感到不安。 1 2 3 4 5 18.感到别人不理解我。 1 2 3 4 5 19.我常发脾气,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1 2 3 4 5 20.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1 2 3 4 5 21.大叫或摔东西。1 2 3 4 5 22.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1 2 3 4 5 23..必须反复洗手或反复数数。 1 2 3 4 5 24.我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谈论。 1 2 3 4 5 25.时常与人争论、抬杠。 1 2 3 4 5 26.我觉得对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 2 3 4 5 27.我对做作业的热情忽高忽低。 1 2 3 4 5 28.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我感到难过。 1 2 3 4 5 29.我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1 2 3 4 5 30.老师对我不公平。 1 2 3 4 5 31.我感到学习负担很重。 1 2 3 4 5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大运学校胡志琴 一、基本情况介绍: 杰杰,男孩,小学二年级(4)班学生,在班上成绩较差。杰杰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注意力很不集中,有时还故意拿纸团、橡皮砸同学,因违反课堂纪律,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加上作业上很懒惰,本来速度也慢,导致作业经常拖拉。下课后经常在走廊上奔跑,一会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一会死命抱住其他男孩搞恶作剧,一会又挥拳欺负女同学,课间操经常与同学打闹,甚至趁同学不在偷拿同学的东西,有时还跑到其他班级去拿东西,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 杰杰的父母离异,现在是由小姨照顾。与其小姨交谈,小姨也无奈地向我诉苦:“这个孩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在家也是怎么说,怎么逼都不写作业,一定要亲自守在旁边用手指一个,写一个,何况我也要上班,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呀!”以上所述原因导致伟伟的成绩很不理想。 二、个案分析 根据杰杰同学的种种表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行为习惯不良;学习习惯不良;缺乏自信;缺少关爱。这一切导致其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这又使上述种种表现日趋加剧。 无视课堂纪律、随意讲话、自由散漫等行为,杰杰不以这种行为为“耻”,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潇洒”,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是因为他长期得不到家长的关怀,且长期处于被同辈群体排斥的地位,这些情况造成他对被接纳的需要的满足受到阻抑,使其心理严重失衡,渴求受人关注。因此他想方设法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是由于他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上的某些无知而造成的。这也是其行为习惯不良的具体表现。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力经常转移,“病情”老是“反复”,是伟伟同学意志品质薄弱、自制力差的表现。 不想听课,不愿做作业,设法撒谎蒙混过关,与同学爱打爱闹等,这些都是他失去学习兴趣之后而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辅导策略和效果: 1、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爱引人注意的孩子,多半是因为“情感饥渴”,教师要多给他们爱抚。我想首先我要用爱融化他心里的坚冰,消除他的不良情绪。所以,我总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去,有意无意地摸摸他的头。随时关注他的行为表现。 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辅导功课。他对学习成绩其实挺在意,有一次听写了20个词,他对了十六个,他一整天都格外兴奋,可是他很厌恶做作业。特别是作业较多时就非常的不愿意做,我将他独自留下,一个一个指导他拼音的写法,当他写对了的时候及时肯定鼓励,他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认真,速度也快了许多。并在班里对同学们肯定伟伟的表现。同时每天的课堂作业及时的辅导他完成,他做的全对时给他打上A+加五角星,争取慢慢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他的自信心。 (2)心理引导。在上课时只要杰杰听课,读书,我就不断激励、表扬,使他的学习积极、主动意识增强。一点做的好,通过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使他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捕捉伟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如我在看到伟伟专心读书时,会情不自禁地鼓励说:…呦,孩子,你读书真专心!以这样的方式读书学习,自己的知识怎能不越来越丰富??;看到杰杰晨朗读不开口时,我会鼓励他说:“教室里最动听的声音就是琅琅的读书声,赶快开口读书吧,外面的人听到,也会被你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而驻足观望!?;平时看到他因为我的叮嘱偶尔写好了一次作业,我会真诚地说:…如果你的作业每次都写得这样认真,那该多好啊!”这样的表扬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孩子有目标可寻,孩子自然不会产生满足感。 (3)与家长沟通。与此同时,我多次与他的小姨沟通,委婉地建议,希望她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我劝导希望杰的妈妈能多和儿子电话沟通,对他的学习多关心,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心理学是在( )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简单 B、健康 C、通约 D、一般 我的答案:C得分 2【单选题】学习心理学要追求( )、不要苛求( )。 A、正确有效 B、有效正确 C、真理逻辑 D、逻辑真理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3【单选题】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 )的局面。 A、稳步向前 B、曲折坎坷 C、百花齐放 D、停滞不前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 4【判断题】心理学的研究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是因为它研究的是复杂多面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科学不代表真实,只是行走在逼近真实的道路上。 我的答案:√ 6【多选题】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 ) A、美国人养大狗 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 C、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 D、中国人较聪明 我的答案:ABC得分:16.6分 7【判断题】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8【判断题】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我的答案:√ 9【判断题】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0【判断题】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1【判断题】不要用对别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也不要用别人对你的感受评价自己。(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2【判断题】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3【判断题】心理学史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4【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哲学奠基者的是( )。 A、柏拉图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戈拉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15【单选题】毕达哥拉斯认为()是人类高级智慧的体现。 A、文字 B、情感 C、哲学 D、民主 我的答案:D得分:10.0分 16【单选题】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 )。 A、德谟克利特 B、希波克拉底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我的答案:B得分:10.0分 17【单选题】马丁·布伯是( )家 A、政治 B、历史学 C、宗教哲学 D、军事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MH)使用手册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测标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共60项,分为10个因子,各因子所包括的项目如下: (1)强迫症状:包括3、10、12、22、23、48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好等强迫症状(2)偏执:包括11、20、24、26、47、49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对多数人不信任,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适当,别人跟自己作对等偏执问题。 (3)敌对:包括19、21、25、50、52、58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容易激动,有摔东西的冲动等等。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4、17、18、45、51、59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问题。 (5)抑郁:包括5、13、14、16、44、57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感到自己没有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 (6)焦虑:包括6、15、34、43、46、56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问题。 (7)学习压力:包括31、33、36、38、40、55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8)适应不良:包括1、8、9、29、39、41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情绪不平衡等问题。 (9)情绪不平衡:包括2、7、27、32、35、53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学习忽高忽低等问题。 (10)心理不平衡:包括28、30、37、42、54、60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 根据填完量表后10个因子的因子分评定分数值,即可初步判断哪些因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 2分-2.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轻度问题。 3分-3.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中等程度的症状。 4分-4.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较重的症状。 如果5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某因子存在轻度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予以改善和消除。 某因子分超过3分,但不超过4分,也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适,逐步症状减轻和消失。如果自己心理调适已经超过一个月尚没有缓解,最好找心理医生咨询。 如果某因子分超过4分,可自己心理调适。一周后再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再测试一次,如果该因子分仍为4分以上,请找心理医生咨询。 中国中学生健康量表,测试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除用10个因子的分数进行判断外,还用总均分进行总体的评定。 总均分的计算方法:把该量表60项各自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被60除,得出的分数便是受试者心理健康总均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199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记录表 常增林,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这个学生成绩中等,性格内向,在学校很少和别人交往,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并且在看到别人时有回避别人的行为。案例分析 父母关系紧张,从小生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下,养成了胆小怕事的性格,厌恶人际交往。此外,当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和奶奶在一起,受老人性格的影响,很少和人交流,这给现在和人交流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咨询方法 1。老师们主动接近他,与他交谈,试图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学校进行面谈或电话联系,与家长交流想法,以便双方达成共识,了解沟通障碍的严重后果,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3、现场观察和模仿,即教师陪牟鹏观看与同龄人相处的现实。例如,一起看学生的课外游戏,一起看学生放学后的活动,一起看学生在操场、阅览室等公共场所的人际交往活动。 4、参与活动和模仿,即安排学生参加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起初,老师邀请他参加同学们的活动,试图让他感受到交流的快乐。然后逐步引导其与人进行独立交流 张梦圆盘,女,12岁,61级学校的成绩一般。我更喜欢语文,喜欢不同的思维方式。张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他在和别人

打交道时任性、霸道、愤怒。他经常讽刺他的同学,甚至开始殴打和他开玩笑的男同学。老师问了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还经常和同学吵架,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讨厌他们!”因此,他们是孤独的,不想参加集体活动。经常自言自语,或者和植物说话,一边抚摸一边喃喃自语案例分析 是独生子。她年轻时,受到母亲和长辈的喜爱。加上她先天性的斜视,她母亲因为内疚而给了她巨大的爱。只要芮需要,她会无条件满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促进了她任性、不守规矩、专横和自私性格的形成,使她在与人打交道时斤斤计较,不吃亏。否则,她会发脾气。因此,她很难和别人相处。 爱美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对女孩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芮已经逐渐感觉到自己外表的缺陷。与同龄人相比,他感到惭愧。这样,他就长期滋生自卑感,自卑,不主动邀请别人玩。总是独自坐着或看着某个陷入沉思的地方,同时,心理也逐渐变得脆弱和敏感,总是怀疑学生看不起自己,私下谈论自己的长相。因此,他们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当他们觉得别人的言行是有意伤害自己时,他们会立即以攻击为防御,互相讽刺,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咨询方法 1。加强个别谈话:教师经常与芮见面,不分时间地点,及时全面地了解她的心理状态、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同时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教师和学生通过日记作文进行情感交流:抓住日记作文中表达的积极情感,给予夸张的书面肯定和鼓励,如“看!你是一个多么可爱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包括评分规则及诊断标准)

.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 指导语:下面是有关你近来心理状态的一些问题,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索。你做完问卷之后,由你自己交给我们,我们为你绝对保密,不要有任何顾虑。每个题目后边都有五个等级供你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1、2、3、4、5表示。 注意:①每个题目后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划圈;②每个题目都要答。 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1.我不喜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 1 2 3 4 5 2.我心情时好时坏 1 2 3 4 5 3.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 1 2 3 4 5 4.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 1 2 3 4 5 5.我感到苦闷 1 2 3 4 5 6.我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1 2 3 4 5 7.我学习劲头时高时低 1 2 3 4 5 8.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1 2 3 4 5 9.我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 1 2 3 4 5 10.为保证正确,做事必须做得很慢 1 2 3 4 5 11.我的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 1 2 3 4 5 12.总担心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 1 2 3 4 5 13.容易哭泣 1 2 3 4 5 14.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1 2 3 4 5 15.我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1 2 3 4 5 16.经常责怪自己 1 2 3 4 5 17.当别人看着我或谈论我时,感到不自在 1 2 3 4 5 18.感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 1 2 3 4 5 19.我常发脾气,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1 2 3 4 5 20.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1 2 3 4 5 21.大叫或摔东西 1 2 3 4 5 22.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1 2 3 4 5 23.必须反复洗手或反复数数 1 2 3 4 5 24.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谈论我 1 2 3 4 5 25.时常与人争论、抬杠 1 2 3 4 5 26.我觉得对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 2 3 4 5 精品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王晓琳人的心理成长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有时极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斗争,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甚至发展成为精神障碍。下面就我工作中发生的一典型案例,怎样做的学生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分析: 2015年10月中旬,一天下晚自习后,我走进办公室放书准备回家。这时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班一名女同学。这名女同学平时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与我交流,我让她进来坐下。她很紧张,低着头,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有话要对我说,但又害怕不敢说。就轻轻地说:“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就说吧,老师经历多,看能否帮你分析一下。”在我的启发下,她终于断断续续说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天来脑海里一直想着他,他是高一年级机械班的同学,我喜欢看他在篮球场矫健的投球,运动场上潇洒的赛跑。上课时脑海里也不由自主地浮现他的身影,夜里睡觉还梦着他。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我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可总是不由自主。越想控制越难以控制,这样太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老师,我从内心里有一种负疚感。老师,我是不是早恋了,我该怎么办呢?” 洪水涨起来的时候,应当及时疏导,而不是围追堵截。否则,一旦水位涨到他们小小的心灵承受不住时,山洪便会一泻而下……最后,我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1、实属正常,无庸置疑。我告诉她:“你现在所处的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渴望得到爱,这些都是美好的,属正常现象。问题在于你对自己的情形不了解,就认为自己是早恋了。你自认为是不正常的,极力克制,但事与愿违,不仅无法克制淡化,反而更加铭刻于心,以致产生负疚感。青少年期,异性之间的交往大多属健康友谊型和害怕羞怯型,真正意义上的早恋实质上很少,你现在正属于这种情况,切不可陷入无谓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既影响学习,又不利于身心健康。” 2、男女有别,亲疏有度。“异性间正当的友谊当给以保护,不必遮遮掩掩,堂堂正正交往便是。切记:“男女有别,把握分寸,适度保持距离,注意场合,要拘小节,做到自尊自爱。” 3、广泛交友,开阔心胸。“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人际交往的框框内,一味地走进某一人或某一小范围,否则会导致交往过密,失去与学生群体接触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同学间的纯洁友谊,无益共同进步。我们并不反对个别交往,但更应融入集体,广泛接触,广交朋友。” 4.兴趣广泛,性格乐观。“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

高中生的个性心理发展

专题讲座 高中生的个性心理发展 ---- 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与自傲 高中生总体的心理特点是从更多关注外部世界到更多关注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强烈兴趣,能够更加自觉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个性品质,但同时他们开始有了更多秘密,他们的心理具有闭锁性,不愿意别人过多地干涉和评价自己。 活动:我是谁 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与自我意识 1 、“自我”即是我,这是相对于“非我”来说的。 主我——客我美国机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1890 年 2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3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 (二)自我意识的特征 1 、发展性 自我意识的主体我和客体我是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分化的。 2 、矛盾性 主要来自于“理想我”与“现实我”两方面的冲突。 3 、形象性 自我意识是个体从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与评价及因此而产生的自我体验中获得的。个体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形象,这就是自我形象,它是一个把他人及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内化后形成的自我意向。 4 、独特性 由于人们先天和后天的个体差异以及经历上的差异,儿童在发展中受到不同的社会刺激,社会强化和社会评价,使他们内化外部准则时各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准则,最终他们自我评价的标准、性质和他们的“自我意向”以及自我体验都各有不同——这就导致了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1 、自我认识(知) 自我认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与评价。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意象·自我评价 2 、自我体验(情) 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主体我对客体我持有的一种态度。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自尊·自信·成功感·失败感·自豪感·羞耻感·内疚感 3 、自我控制(行)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行为成分,是自己对自己的言行与心理活动的控制。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发动作用·制止作用·调整作用 (四)自我意识的内容 1、生理方面 2 、心理方面 3 、品德方面 4 、社会方面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题目

心理健康: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的完整,协调一致;广义,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发展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的设有独特教育目标,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需要专业技能具有自身范式的服务性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辅导内容、辅导活动的方式来规范和设计的课程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系统脱敏:是一种在求治者掌握松弛技术的基础上,使之逐步减少引起其焦虑恐惧紧张的一种心理干预技术 自我开放: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以促使其提高自我认识、促进其自我发展的一种技术 满贯:就是鼓励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起焦虑恐惧的最强烈的情景,坚持到紧张焦虑恐惧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心理干预技术 面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询者的非理性信念,以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一种技术 共情: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是考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 多动症: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型障碍,也称轻微脑功能障碍。 试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改善和提高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需要3.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请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活动效能吻龄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试加以分析一、本体因素1生理因素:遗传分娩发育疾病2心理因素:认知情绪意志个性。二、诱发因素1家庭因素:片面的家庭观念,错误的家庭方式,不良的家庭氛围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偏差,学业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关系紧张。3社会因素:社会经济政治局势的动荡,社会风尚不良,社会文化负面影响。三、自身因素 请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质的理解 1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发展为理念的教育活动2是以学生为中心的3是一种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基础上的4是一种独特教育目标的5是一种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的6是一种服务性的7是一种需要专业技能的8是一种具有自身范式的教育活动 试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主要区别1德育是解决人的社会问题,核心是人生观和道德观问题;心理是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其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2.德育以说服师范为基本手段,心理则是以尊重、共情、真诚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为基本手段3德育重在明理追求反省,心理重在疏导、宣泄4德育把学生当做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的,目的在与提高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归宿感和自豪感;心理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具体人要求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人价值观与成就感5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君子的境界,心理要求学生达到凡人的境界 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内容目标:1总目标:通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2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评分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可以用做评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该量表有10个分量表,分别是:一、强迫症状,如害怕考试、作业反复修改等强迫行为;二、偏执,如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不良意图和评价不正当的偏执想法;三、敌对,如脾气坏,常有与人争辩和摔东西等冲动行为;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如缺乏人际关系中的友好感受和满意度,或感到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理解和支持;五、抑郁,如对未来丧失信心,兴趣索然;六、焦虑,如紧张,心神不定,烦躁;七、学习压力,如感到学习负担重、存在厌学、害怕考试等问题;八、适应不良,如不适应学校生活;九、情绪不平衡,如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高忽低;十、心理不平衡,如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常不服气。 共有60个项目。由应试者就自己近来心理状态的真实情况进行自评。评分为5级评分,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一次评定约需20分钟。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共60项,分为10个因子,各因子所包括的项目如下:(1)强迫症状:包括3、10、12、22、23、48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好等强迫症状 (2)偏执:包括11、20、24、26、47、49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对多数人不信任,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适当,别人跟自己作对等偏执问题。 (3)敌对:包括19、21、25、50、52、58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容易激动,有摔东西的冲动等等。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4、17、18、45、51、59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问题。 (5)抑郁:包括5、13、14、16、44、57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感到自己没有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 (6)焦虑:包括6、15、34、43、46、56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问题。 (7)学习压力:包括31、33、36、38、40、55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8)适应不良:包括1、8、9、29、39、41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情绪不平衡等问题。 (9)情绪不平衡:包括2、7、27、32、35、53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学习忽高忽低等问题。 (10)心理不平衡:包括28、30、37、42、54、60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日益频繁,这些因素给孩子带来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就要从小培养学生对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使学生和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掌握积极学习、创新、交往、自理活动的观念和方法,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教育方法和步骤 1、调查分析。 我对本班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作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发现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 从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情绪不稳定、冲动,其次为学习问题,另外还有人际关系等问题。我们班的学生荣誉感强,平时各项评比经常满分。但有许多学生对别人的才能有不服心理,互爱互助不够。也有个别调皮学生自制力差,破坏纪律。班内有些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更有一些学生,心理脆弱,经不起批评、失败。有些甚至自认为一无是处,以至心理闭锁。 2、教育的具体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我。抱有自信,乐观向上。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能够与他人交往,人际关系和睦。这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几个主要特征,符合这些特征是

教育者所期望的。 二、教育措施 在这一学年里,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目的。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我先是通过对心理学及其他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改进对待学生的方式。二是有意识地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如把“遵纪守法”、“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 2、优化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 我们班经常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可以发挥、发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班集体建设中采取民主管理的形式,在班内开展“干部轮流制”和“一日小班长”活动,使绝大部分同学都有了当干部的体会,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3、自我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途径之一。 自我教育是学生给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行动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品质的过程。一些学生之所以自立、自理能力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不够。因此,应把这种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终考试 一、单选题(共20分) 1、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和身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统统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被称为(A) 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心理、社会模式 D.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2、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自我遵循(D )行动 A.喜悦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本能原则 3、根据心理学(B)在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心理定势作用,在与陌生人交往中,大学生要注意给人留下优良的第一印象。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马太效应 D.标签效应 4.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 A) A.否认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投射作用 D.幻想作用 5.(D)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A.压力 B.挫折 C.吃紧 D.焦灼 6.(A)是一种较薄弱、清静、持续而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心情 7、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不包括(A) A、生物原因 B、社会原因 C、家庭环境因素 D、个体原因 8、某学生开朗、好动、乐天、灵敏,喜欢交朋友,醉心广博,安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解?制 9、认为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女孩松软、无主见,南方人精通,北方人厚道。这是(B) A、第一印象效应 B、刻板效应 C、角色固着 D、投射效应 10.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C?) A.理想自我 B.现实自我 C.社会自我 D.投射自我 二、名词解释(共30分) 1、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2、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就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技术和方法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3、心理狐疑:是指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导致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 4、自我意识: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5、人格:又称个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相对安定的个性心理特点和个性心理倾向的总和。 6、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7、焦灼:是指一个人的动机行为遇到实际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消极担心的情绪体验,它由多种感受交织而成。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最真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剧烈的感情。 9、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吃紧的情绪状态,在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紧张事故时就会出现应激状态,如地震、火灾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