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壁画与空间的艺术

壁画与空间的艺术

壁画与空间的艺术
壁画与空间的艺术

壁画与空间的艺术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美术卷中,关于壁画是这样决定以的:壁画,是一种装饰壁面的画。它包括用绘制、雕刻,以及其他的造型手段或工艺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主要是内外建筑物的内外表面)上制作的画。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附饰部分,通过建筑绘画的谐统一,既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又具有建筑的装饰与美化功能,构成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美术辞典》中对于壁画的定义是:壁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绘制在士,砖、木、石等各种质料壁面上的图画。而在《西洋美术辞典》中,壁画又被定义为“各种壁面的装饰”。固然,壁画的定义始终未离开一个“壁”字。壁由立面的墙壁、岩壁、柱壁等又可延伸到建筑物的天花板、幅梁、门窗、地面等。壁是壁画创作的物质载体。在人类早期,最甲|的壁画呈现在岩壁与洞窟的壁上,壁画艺术可以被认为人类活动中最早独立出来的一种绘画艺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之后有有大批壁画出现在庙宇、宫殿、庭院等建筑物中。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壁画在物质载体和表现材料上都呈现多元化,传统的壁画的概念已经不能适应已发生变化与发展的壁画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壁画已经不仅限于平面的二维绘画,而出现了以木、石、金属、陶、纤维等多种材质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立体的特征。这些形式的演变,一方面是科技的进步促使建筑的外形也出现了多样性,而壁画作为与环境紧密相关的艺术,固然会随着物质载体的变化也会呈现多样性。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和情感情趣也在不断地提高,对于生存空间的要求也是伴随着时代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壁画在公共空间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壁画是利用建筑空间及其内外环境,如在室内墙壁、承重柱、天花板和地面上,以及室外墙壁上进行绘画,或者通过工艺手段及其他技术制作完成,作为艺术品装置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之中。”壁画运用可以感知的造型手段等,将事件、观念及某种场景物化于建筑的各种界面之上,使建筑与环境场所成为具有某种精神指向的空间。壁画在当今的功能意义,由于公共空间的内涵和语义与传统的公共空间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和空间的关系问题被突显出来,公众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状态。壁画介入公共空间的目的,就是去调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显现出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政治思想,担当起积极的社会职能。鲁迅先生在《里维拉壁画“贫人之夜”说明》一文中说:“壁画最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宅邸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

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实体空间而存在,也是凝聚着公众精神的“容器”,其本质上是人们群体交流、互动的场所,“一个充满视觉和听觉的空间,是一种时空的共享”。公共空间如何显现精神功能,作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有赖于壁画这种公共艺术形式的促成。壁画在公共空间中可以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空间场所之间密切互动关系的永续经营与调整的媒介”。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使壁画所依附的载体形式和体态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一幅壁画要为某一特定空间中的特定位置而设定,所依附壁的形态的多样性使壁画所呈现的幅面也会随之产生多种形式,有单一的幅面,转折的幅面,环绕的幅面,甚至延伸到建筑的梁柱,天花板及地面等。总之。因其所依附环境壁面的形态及各方面因素,壁画的构图以及产生的视觉感受也会产生多样的效果。公共艺术中存在多种表现形式,雕塑也是其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雕塑为在三维空间内表现它的艺术语言。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很多壁画形式已经

融合了这种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在壁画恢弘的表现气势中,其表现形象内容更加直观、多样,表现形式也是在和很多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壁画拥有巨大的表现空间,因此,它能表现描绘浩瀚广阔的空间,漫长悠远的历史时间故事,气势宏博的宏伟场面。所以,在公共空间以图像传递信息,表达情愫及感悟时,壁画无疑是最有力的表现形式。壁画在公共空间中的存在又有它一定的原则:

(1)整体性。

壁画存在于一定的公共空间内,它与周围客观环境的融合是最基础的前提。壁画无面,在追求自身画面统一的同时,还要注重与周围客观环境的延伸与贯通,使得壁画的存在在整个公共空间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依附性。

壁画艺术与其它的绘画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存在依附于某一特定的公共空间的壁面。在公共空间中的建筑擘面形态是限制壁画创作的因素之一,但正是由于这种对立的存在,又使壁画的产生效果多元、绚丽,具有生命力。所以,对于建筑的功能性质的良好把握,对于壁画的创作及制作尤为重要。

(3)公共性。

壁画存在于某一特定的公共空间中。它的存在固然要融入这一环境内的精神。存在于公共空间的壁画为大众所共同欣赏,而对于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阅历的人来说,他们的艺术审美和欣赏习惯有会有很大的差异。如何使一幅壁画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就要更多的加入人文关怀,传递美好与人们的理想追求,体现社会的共有的精神面貌,以更多的人产生共鸣,获得艺术上的享受和社会的启示.

(4)多样性。

首先,壁画作为存在于公共空间的某一特定位置的美术表现形式,因为美术具有丰富性的特点而决定壁画形式的多样性。其次,壁画足依附于建筑的壁面而存在的,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壁面无论在形态、材质和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次,壁画在功能性的实现中,也利用了新的工艺材料,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新工艺材料的运用,也使壁画艺术创作的形式语言日趋多样化与多元化。

其实当空间环境中还有其它显著色彩因素时(如地毡、窗帘、家俱、装修、陈设及别的壁画等),还要考虑壁画与其它色彩因素的关系。室外壁画除了要与建筑主体的色彩协调,视野所及的天空地面,建筑群以及树木、人群都在考虑之列。在壁画设计中对色彩的恰当使用,必然会起到充实空间环境的气氛,提高其视觉效果,增强审美主体对空间环境的美好感受。壁画设计对色彩关系的构想与处理,对色调的构成与安排,无疑对于壁画形式感的建构以及空间环境的拓展与审美主体的视觉美感享受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所以壁画介入公共空间,不应是孤立地把壁画对公共空间的美化与装饰作为目标,而在于作品是否具有社会公众的意义。壁画的本质功能将会超越说教性、注释性和装饰性的功能,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它始终是“属于大众的”,在于表现当下客观语境下的时代特征和语义。也就是说,它表现具有时代特征的、积极的、“属于大众”的空间精神场所,彰显公共空间精神“以人为本”的价值;在愉悦大众生活、激发和引发大众的情感和才智方面,担负起积极的社会职责;去建立起当下公众与公共空间的一种新的、不纯然是“看”的关系。

在发达国家,纪念场所、沿街建筑物、商业街、运动场、公园、交通站点、娱乐场所、学校、医院、生活小区等,壁画无处不在,不同风格、不同尺寸、不

同材料、不同题材的壁画比比皆:有严谨醒目的几何图形,有自由奔放的表现图形,有规则与不规则的抽象图形,有刻画细腻的超写实图形;有历史叙事,有生活琐事,有科幻卡通,有机械运动,有生态结构,有自然平和的还有出奇不意的,林林总总。总之,由于壁画的出现,原本枯燥无味的墙面变得生机勃勃,它以独特的方式鼓励人们创造美好的城市空间。当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家庭环境品质和精神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地方和空间需要使用壁画,壁画走进人们的生活已是必然趋势。

壁画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表现形式,它所产生的视觉感染力和对人们精神的启示是其它艺术语言所无法给予的。现代壁画也在随着新科技和新材料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壁画在与公共空间相融合的同时,更注重人文精神的注入。它依赖公共空间环境,又体现公共意识,是社会价值和人类对美愿望追求的重要体现形式,是现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引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美术也同样源远流长,具体鲜明的名族风格和卓越成就,在世界美术之林独树一帜。而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通过了解中国美术的光辉历史,丰富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而鉴赏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使我们对美的认识能力提高,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感情,美化我们的生活。而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而莫高窟,则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延续千年的艺术。 一.莫高窟的雕塑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在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允许百姓出家为僧尼及营造经向,安置北周灭法时所破坏的佛教造像,提倡僧俗修造佛像,严禁官民毁坏佛教造像。使得佛教大肆发展起来,在唐代一度成为社会思想领域里的重要支柱。敦煌莫高窟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壮大。隋朝开皇年间,政府派人来远处的西陲的敦煌莫高窟进行营造。

隋代洞窟形制,多数承袭北朝的“支提”式,窟的中央作四方龛柱,方柱的前面和左右两面各凿一龛,龛中塑佛像。且佛龛加深,壁面趋于垂直,佛、罗汉、菩萨不再像北朝的那样身体过于前倾。塑像的尺寸加大,彩绘和塑造的结合更加讲究,色彩绚丽,造型丰厚圆润,一改北朝清癯瘦削型的旧观。莫高窟的塑像在数量上和内容的丰富性上虽然不及壁画,但它是礼拜对象,是洞窟的主体。泥塑比石雕、木雕和金属铸造,在制作工艺上有着更多的自由,所以,塑像显得格外细致、真实自然和生动活泼。而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菩萨、供养天均作少女形象,大都头梳高髻,腰系羊肠裙,袒胸露臂而赤足。端庄秀丽,温柔典雅。集中体现了隋唐时期关于女性美的高尚理想。而罗汉像的制作受礼仪规矩的限制较少,因而生活气息更为浓郁,形貌和性格特征也较为显著而多样。天王、力士的形象则充分的发挥了唐代雕塑家善于根据生活感受和特定对象的性格、气质的要求而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的本领,充分体现出一种强力之美。 隋唐在结束战乱,实现统一后,经济文化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隋唐时期的莫高窟大都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结构严谨,色彩绚烂,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加上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管辖,加深了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大大发展。使隋唐时期的莫高窟佛像在民族进一步融合后,逐渐体现出了中原地区的特色,是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的结果。且由于内陆地区的统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通过各国使者的往来,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璀璨的时代,外来的艺术和中国民族艺术水乳交融,使得敦煌唐代艺术空前丰富多彩,为后人对那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依据。

壁画材料与工艺

壁画材料与工艺 课程负责人:李伟开课部门:出版印刷与艺术 编写时间:2010年5月 一、课程内容简介 壁画材料与工艺课程是公共艺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不仅可以认知多种材料在壁画艺术中的审美趣味与表现力,还能在研究材料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其动手能力。壁画材料工艺课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两部分。理论课有:壁画绘制制作工艺,程序与材料选择,浮雕、工笔线描;实践操作课程有:湿壁画、马赛克镶嵌、陶瓷工艺、磨漆工艺、沥粉贴金、彩绘工艺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学习东西方传统壁画的材料与工艺及制作方法基础上,建立个人审美创作表达,并提倡艺术品应该是为大众所接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促进公众审美趣味的不断提高。学生通过对壁画材料与工艺的学习,可以用传统和现代媒介来表达对壁画艺术的认识。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壁画艺术作品。 三、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大量东西方壁画资料配合理论讲解、以壁画工艺实践为基础,并结合课堂讨论、互动对话、实地参观、实践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把欧洲传统与现代的绘画技法及观念与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壁画、雕刻、绘画、民间工艺等多方面的创作技法和观念相结合,更重视“现代重构”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艺术技能及修养。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运用壁画的传统与当代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丰富自己的创作方法。 四、学时分配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壁画发展史及材料选择与特点

1. 壁画的历史发展及作品赏析 对中国古代壁画及西方壁画传统材料与工艺分析,以及各自艺术魅力与特点介绍。 2.壁画的工具材料制作流程。 对壁画的绘制流程与材料表现进行系统介绍。 第二章:壁画的制作方法 通过完成壁画制作工艺作方法,介绍较全面的壁画制作的理论基础及操作技能知识;使学生掌握三 种以上的壁画工艺材料制作方法及表现技法。 第三章:壁画的材料与表现。 以现代大型公共艺术设计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全面的壁画及公共艺术设计创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各种壁画材料工艺,了解研究不同材料在表现不同题材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力。(二)实践环节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平时考勤占10% 平时成绩占35% 考试成绩占55%。考试为:壁画缩比例稿作品两张。 考试成绩以最后作品完成效果为标准,具体量化标准如下:作品立意,构造,色彩关系,材料工艺特点体现,作品的完整性。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无 2、参考书 艺术家画册以及展览文献 3、实验/上机指导书 自编,使用综合艺术材料实验室.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工具操作安全。 4、其它 东西方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画册及相关资料。

传统壁画教案讲解

教案 2015~2016学年第 1学期 系(二级学院) 艺术学院 教研室(组) 绘画教研室 课程名称壁画设计与制作 授课年级2012级 主讲教师李黛兰 职称讲师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一年十二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壁画设计与制作授课 专业 12级绘画班 级 2班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类别 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课程总学时64学时周学时16学时 学时分配课堂讲授12学时;实践课5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壁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创作能力,让学生了解壁画的各种材料以及绘制方式,并且让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结合有初步的体会和把握能力。 使用教材 教材名称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编(著)者书籍作者:张仃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图书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指定参考书 《构思与构图》张启文著西南大学出版社

教 案 周 次 第 1周,第 1次 授课时间 2015年 10月 授课章节 第一章 壁画的起源以及分类 本(章)节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实践课( √ ) 教学时数 8 授 课 要 点 本 (章) 节 教 学 目 标 通过壁画的起源与不同风格的了解,让学生理解壁画是一门古老的画种,且能理解壁画的不同材料,并能深入把握其中一种材料的绘制方法。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理解壁画的渊源 难点:对壁画绘制材料的把握 思考题 或 作 业 对壁画的构思并起草,八开素描纸草图一幅 研读优秀作品,深刻体会。必要时写写自己的读画感想。 速写每天五幅(以人物组合为主)

敦煌壁画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赏析 ——敦煌壁画浅析研究报告 摘要:敦煌艺术灿烂辉煌,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古汇今,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敦煌壁画艺术蕴含“崇高与优雅、对称与和谐、阴柔与阳刚、悲壮与英勇、庄严与浪漫”的显著美学风格。这些陈果都与敦煌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有着莫大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赏析;敦煌壁画;佛教历史;建筑学 一、敦煌壁画艺术源流 这是个民族的遗产,多少实际留下来的积淀,社会逐渐蒸发的结果所形成的结晶。总之,这是一种特有的结构。 ——雨果 敦煌,古称三危,地处河西走廊的西北端,南有祁连山,北部有北塞山,往西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加上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边缘地带,是个地处高山和沙漠、戈壁环绕的小绿洲,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自汉代以来,敦煌一直是中原通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域,以后便在附近设立了汗河西四郡之一的瓜州。随着河西走廊的逐渐稳定,敦煌成为了沟通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史书称敦煌“华戎所交,一大都会”。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这里交易中原的丝绸和瓷器,西域的珍宝,北方的驼、马与当地的粮食,包括中国、印度、波斯及阿拉伯在内的亚洲文明,与来自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在这里汇聚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西域文化。与此同时,自汉代中西交通畅通以来,中原文化不断传递到敦煌,在这里深深扎了根,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敦煌之所以形成以壁画为主的艺术圣地,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敦煌是一片富庶的绿洲,历史上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连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崎岖的北塞山,东靠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历史上的敦煌,有较大的绿洲,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草木茂盛,是理想的农牧业区。汉唐两代,敦煌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武帝多次从内地移民到此,汉族逐步超过原来的少数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他们屯田、兴修水利工程,把敦煌的社会生活从以游牧为主转变成为以农耕为主,使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第二,敦煌偏安的历史,使其拥有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在敦煌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敦煌的发展并不完全与中央王朝的盛衰治乱同步,有很多偏安发展的经历。东汉建立以后,经过200多年的经营,从中原迁来的大族在敦煌逐渐站稳了脚跟;同时,中原文化也在这个地区扎下了根,以儒家经典为主的许多汉文典籍开始在这里传播。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混战,敦煌有近20年没有

壁画创作的过程

壁画创作的过程 画工在壁画上创作画稿,“行话”叫做“摊活儿”(把工作摊开的意思),开始时,把绘制的故事,例如:“佛本生故事”、“法华经变”“普门品”等,用木朽子(一种用细柳条烧成的细炭条)直接在壁面上起稿,一手持炭条,一手持手帕,随画随改,随着画师的丰富的想象力,把人物故事,一幕一幕的展开,摊完后,统观一下全局,小有修改,就开始落墨。“落墨”即勾线,由高手画工担任这一任务,按照炭条的轮廓勾墨线,遇有需要修改之处,在勾线过程中改正过来。着色,行话叫”成活儿”,画工有句谚语叫”一朽,二落,三成管”,用现代语说,就是第一步起稿,第二步勾线,第三步着色。着色的第一阶段,由主稿画师按照画面情节规定整个墙面的总体构图的布局和色调,根据主题人物和情节的需要,决定色彩调子的安排。这一工序很重要,它是决定壁画色调气氛全局的关键,及整个壁画的艺术效果的综合。 壁画内容浩繁,构图宏大,一铺大壁画常常需要很多人同时参加绘制,基于这种需要,主绘画师就要统观全局,规定题材内容所应配备的色彩,把国面上的人物,注明着色“代号”便于使协助绘画的画工有所遵循。 所谓“代号”,是代表一种色彩的符号,譬如“红”色用“工”字代替,绿色用“六”字代替,这些简化了的符号是为了省去写繁体字的时间。这些“代号”是:工红,六绿,七青,八黄,九紫,十黑,一米色(米黄)、二白青、三香色(茶褐色)、四粉红(玫瑰红)、五藕荷(紫色)。主绘画师按照不同人物地位的需要,用

代号分别注明在已句好墨线入物上,例如画中人衣服需要涂蓝色,便注上一个“七”字,如是浅蓝,注上“二七”(即稍浅的意思),再浅的蓝,就注上“三七”(更浅的意思)。如果深绿注上一个“六”字,再浅注上“二六”,再浅注上”三六”, 深红注上”大工”,正红注”工”字,浅红注“二工”......,如此类推。助理画工便可按照“代号”把各种不同的色彩分别涂上去,这样免得每-部分或每一个人 物的色调都去问师付,画工们把这种办法叫做“流水作业”。 民间绘画的特点,是线条明快,颜色鲜明,看起来爽朗鲜艳,很少使用泥泞灰暗的调子,这一点和地理环境、欣赏习惯有关。基于此,民间壁画使用的色彩,多用纯色(即正红、正绿等色),“间色”占次要位置。由于这一需要,多采用平涂的手法,平涂后,在衣褶或其它纹理处略加烘染,用以表现物象的凹凸感,但这种“凹凸感”不同于油画光暗面,它是在重“装饰风”的,只要色彩能够鲜明的衬托出主题的效果,“凹凸感”对于中国画来说是次要的。衣褶经过烘染之后,再用“同类色”在线描上重勾勒一次,叫做“勒”,又称“勾勒”。“勾勒”可以使物象更加爽朗、突出,增强形象的感染力。为了增强壁画辉煌富丽的气氛,还有“贴金”,“立粉”这一工序。 如武将的盔甲、武器,文官的玉带,鞍马仪仗的金饰部分,采用“立粉”,“贴金”的手法,更能增加富丽堂皇的效果。关于人物画颜面的画法,画工们叫做“开脸”。古代壁画中画脸多用“斡染法”,技巧很有深度,费工的”面相”,有七开七染法,使面部有园挥逼真的效果。

1艺术欣赏考试试题及答案

《艺术欣赏》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横线上方。) 1.画家对色彩有浓厚的兴趣,音乐家对现实中的音响非常敏感,雕塑家对 B.体积和空间非常敏感。 A.用料和工具 B.体积和空间 C.色彩和线条 D.形象和造型 2.中国古老建筑紫禁城午门之前的太庙和社稷坛,显示了 D. 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卫。 A.族权对皇权和神权的倚赖 B.神权对皇权和族权的庇 护 C.皇权和族权对神权的拱卫 D.族权和神权对皇权的拱 卫 3.“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是传统文人的常用花鸟画题材,而 A.齐白石的画作已不限于此,他是将生活现实中的普通 物象,特别是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 A.齐白石 B.徐悲鸿 C.潘天寿 D.吴昌硕 4.我国著名的瓷都是 D.江西景德镇 A.江苏宜兴 B.广东石湾 C.山东淄博 D.江西景德镇 5.刚柔、急缓、轻重、提按等是指书法艺术中的 B.用笔。 A.用墨 B.用笔 C.结构 D.章法 6.《雀之灵》与《残春》同属于 D.三人舞。 A.独舞 B.双人舞 C.群舞 D.三人舞 7.在诸多艺术种类中,既有形可见,又流动持续,这便是 A.舞与诗、乐的区别。 A.舞与诗、乐 B.乐与舞、画

C.雕塑与诗、乐 D.舞与诗、画 8.“咬字就如猫抓老鼠,不一下子抓死,既要抓住,又要保存活的。”是 B.程砚秋对自己“依字行腔”的形象说明。 A.梅兰芳 B.程砚秋 C.荀慧生 D.尚小 云 9.在摄影作品中,为表现愉悦的、活跃的审美感受,多用 C.曲线结构表现。 A.对称 B.水平线 C.曲线 D.斜线 10.在戏剧这一综合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 D.演员的表演艺术,这是戏剧艺术的本体因素。 A.服装道具艺术 B.舞台的布景艺术 C.音乐伴奏艺术 D.演员的表演艺术 11.一部戏剧作品的基本单位是 C.场面。 A.故事 B.人物 C.场面 D.情境 12.摄影艺术中,用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一般应用 A.全景。 A.全景 B.中景 C.远景 D.近景 13.拍摄人像时,最好使用 C.顺光。 A.侧光 B.顶光 C.顺光 D.逆光 14.有“活子龙“和“活武松”之称的是演员 A.杨小楼与盖叫天。 A.杨小楼与盖叫天 B.盖叫天与马连良 C.尚和玉与盖叫天 D.盖叫天与周信芳 15.“推、拉、摇、升、降”是电影摄影艺术中的 B.动向表现手段。 A.光线表现 B.动向表现 C.光学表现 D.色彩表现

敦煌莫高窟_美术鉴赏艺术价值

敦煌莫高窟 ——石窟艺术的宝库

一、摘要: 始建于公元366年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尤以飞天壁画出名。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都不能媲美的,大部分洞窟都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不仅因为它数量庞大的壁画、彩塑像、文献资料。还有它内在的佛教文化和佛教信仰。 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它的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敦煌艺术。而四种艺术相辅相成,相互辉映铸造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石窟。 关键词:莫高窟艺术魅力文化 二、何谓敦煌石窟: 莫高石窟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43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三、敦煌壁画的诞生---西方净土变绘画天堂 敦煌就是一个图腾。 在古代,不管是东方或西方,雕塑和绘画往往和建筑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

艺术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艺术鉴赏 学校:重庆科技学院 作者: 院系:法政与经贸学院国贸4班 日期:2012、05、08

摘要: 中国古代艺术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特点。它有绘画、雕刻、工艺、建筑等多种艺术类型。例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墓葬俑群,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以及唐宋以来的墓室壁画等等。 这些古代艺术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有涉及到文与气、文与理、文与质、文与性、情与景、情与理、情与性、形与神、形与意,风骨与辞采,法度与自然等一系列的概念和范畴。在此,我选取各个时代的典型作品进行赏析。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彩陶青铜器佛教雕塑壁画 清明上河图美与形 正文: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悠悠长河中,我们华夏祖先们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在学习美术鉴赏中国部分的时候,很是自豪,自豪于我们的艺术文明,钦佩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游弋在艺术的海洋,感觉是一种熏陶。下面根据我在艺术鉴赏课上学到的相关知识,来分别鉴赏一下古代各个阶段的那些我们自豪的艺术。 彩陶 我们都知道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有制作较为精细的石器了,还有那些用动物骨头制作的项链等装饰品。这个时期的文明向前提升一

大截的是彩陶文化。 我翻阅相关的资料,《美源》里一段对彩陶的描述“史前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还是仰韶文化的彩陶。它们主要是日常使用的实用器皿,包括盛放物品的盆、罐、壶和饮食用的钵、碗等,制工精致,使用的泥土经过淘洗,故此胎质细腻,入窑焙烧后成品一般呈橙红色。”由此可见,彩陶这种艺术品是很实用的。 对于彩陶,最具代表性的是人面鱼纹彩陶,对于这个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彩陶,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文化和一些风俗习惯。仔细研究这个彩陶,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 青铜器 经过了石器时代,摆脱了奴隶时代,我们正式进入封建社会,开端是夏商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最为体现当时的文化文明的是青铜器。当时的青铜器主要是用于战争,祭祀,所以都是国家管理生产。夏商周的君王设置了相关的部门来生产青铜器。 我们都知道,当时的主要以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的司母戊鼎,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

壁画艺术教案教学文案

壁画艺术教案

教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主讲教师梁明 课程名称壁画 课程类别专业理论课 学时及学分54学时,3学分 授课班级艺术052 使用教材《壁画》 系(院、部) 人文科学系 教研室(实验室) 艺术设计基础教研室

课时授课计划 课次序号: 45 一、课题:壁画 二、课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理解本课所列重点问题,其他问题均作为一般了解。 四、重点、难点:壁画的主题表达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讲授 六、参考资料:《壁画》刘青砚山东美术出版社 七、作业:课下复习本课所讲内容,预习下次课的新内容 八、授课记录: 九、授课效果分析: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导入课题:(10分钟)简述设计发展的历史,将设计发展的历史时期划分向学生讲解,让学生对设计史有大致的了解。 2、教学内容:(60分钟) 第一章壁画概述 1.壁画简史 壁画,源于意大利语“affresco”一词,原仅限于指在灰泥墙面上进行的湿壁画描绘。现已泛指依附于建筑空间中的内外墙壁、室内天棚、窗根及建筑界面上所有绘制、雕刻或由各种材料结合工艺手段制成的绘画作品。 壁画是最古老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早在人工建筑未出现以前,人类的“画”是依附于自然环境的洞穴、崖或岩的“壁”面上,也被称为“岩画”(或称“岩刻”、“崖画”),这是壁画最原始的态。讫今我们所发现的岩画遗存大都创作于距今约4000年前至3一4万年之间,分布在西欧、南非、大洋洲和亚洲。比较典型的如西班牙的列文特和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法国的韦泽尔河谷岩画;南非的布须曼岩画等等。中国境内的岩画大部分集中在云源、内蒙古的阴山、江苏的连云港、新疆的阿尔泰等地区。 新石器晚期西方神庙建筑的兴起和当时在中国、埃及、巴比伦、波斯、亚述等帝国的宫殿、陵墓建设,使壁画这一依附于建筑环境的艺术得以发展。现发现最早的神庙壁画是位于土耳其境内的阿奈托利亚半岛上的建于公元前6000年时的荷约克神庙壁画,内容是狩猎与天葬;最早的墓室壁画是埃及古王国时期,即公元前4500年巴达利文化遗迹中公社首领墓室中的一幅题为《船载亡灵》的壁画。据考古研究,我国最早的宫殿壁画出现在距今约3000-4000前的商未时期,据《孔子家语》、《楚辞章句》等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复习笔记和自测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1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庖丁解牛)】 【通关提要(提纲挈领)】 本章为重点章节,主要论述了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中的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心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以及艺术批评。本章内容较多,学习时,要着重掌握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及过程,了解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章历

年是考查重点,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过程常作为简答题、论述题来重点考查,另外也会考查一些重要概念,学习时要注意全面掌握、融会贯通。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1.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1)接受美学 ①概述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主张在研究文学和文学史时,必须侧重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接受美学具有同过去一切文艺理论不同的全新的理论特征,形成一种对艺术系统(作家——作品——读者)全过程展开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塞尔。 ②背景 a.从哲学来看,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侧重点逐渐由重视客体的研究转向重视主体的研究。 b.从科学来看,20世纪心理学迅速发展,使审美心理的研究得到深入发展。 c.现象学美学和解释学美学为接受美学的发展提供基础。 ③方法和思路 a.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具有中心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包括作品本身和读者的赋予两个方面。

b.强调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姚斯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艺术交流三个维度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将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历史发展角度)与水平接受(同代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状况)等。 c.提出重写文学史。文学史应该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史,是读者接受作品与作品在读者中产生影响的历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 ④重要概念及意义(见表12-1) 表12-1 重要概念及意义 (2)艺术鉴赏活动与鉴赏力培养(见表12-2) 表12-2 艺术鉴赏活动与鉴赏力培养

2019-2020年高三美术中国美术鉴赏第4课天上人间—壁画

2019-2020年高三美术中国美术鉴赏第4课天上人间—壁画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古代壁画发展盛期汉唐时代壁画作品的特点、代表性作品的题材、艺术成就。 3、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作用、制作特点及艺术价值。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与俑 类随葬品在性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 4、唐代章怀太子等墓壁画对当时政治生活的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讲清中国画在其历史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产生过的多种绘画样式,建立大中国画的观念。 2、墓室壁画与同时期宗教壁画具有同步发展的特点相互参照、比较。 3、中国现代壁画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方法上有很大发展,可以作为教学的参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展开鉴赏: 提问:什么是壁画?讲述中国壁画的地位。 2、汉代墓室壁画: (1)分布: (2)内容: (3)欣赏代表性墓室壁画。 3、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 (1)概述: (2)具体赏析墓壁画。 (3)学生讨论比较墓壁画与汉代墓室壁画在画法和表现技巧的异同。 4、鉴赏区别画像石、画像砖 (1)画像石: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 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故又称汉画像石。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 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6类: ①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②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 ③墓主生活。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 弈等画面。 ④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像。 ⑤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与天象图。 ⑥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 画像石内容因地而异。如山东为历史故事、战争、刑徒,河南为天象、杂技、斗兽、收租,陕西为农作、祥瑞物象、云气蔓草,江苏为纺织、犁耕,四川为宴饮、伏羲、女娲等。 画像石艺术风格是构图方式、造型特点、雕刻技法统一的体现。主要的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另一部分作品──典型的如庄园、收租、宴饮、乐舞等有

美术鉴赏《拉斯科洞窟壁画鉴赏》

世界美术作品欣赏课程结课论文对《拉斯科洞窟壁画》的自我解读 姓名:孙盘江 学号:111111205 院系: 文学院 完成时间:2013年5月

摘要:拉斯科洞窟壁画以其远久的历史、丰富的存留作品和珍贵的艺术价值而享誉世界,本文主要就拉斯科洞窟壁画的内容、形式、特点和艺术成就四方面进行探索,以此更好的使我们对拉斯科洞窟壁画有更多方面的了解和更深领域的认识,并借此提升我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关键字: 洞窟壁画艺术绘画 谈到拉斯科洞窟,我想只要是对美术发展史有点了解的人都会有所耳闻,在此简要介绍一下此洞发现的过程。1940年的一天,法国南部蒙蒂尼亚附近的四个孩子,钻进一个曲折而又狭窄的山洞寻找他们的一只陷进洞里的心爱的小狗,结果发现山洞隧道通向一个岩石的大厅。在长达一百八十米的大厅和隧道的洞壁、洞顶上,画满了红色的、黑色的、黄色的、白色的鹿、牛和奔跑着的野马。隐藏了一两万年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就这样和现代的人们重逢了,它被誉为“史前的卢浮宫”。 面对这样一窟数量庞大的史前珍贵的原始壁画,第一眼目睹它真容的人多少都会带有一丝惊讶和欣喜,惊讶的是在1.5万年以前我们的原始祖先就已经拥有如此高超的绘画表现技巧,欣喜的是在经过如此的漫长年代这些壁画却能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 面对着这不朽的史前艺术杰作,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存在着想象和幻想,都存在着自己对这些壁画作品的认知和解读。 在此,我也就此洞窟壁画提出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我的观点以及避免一些啰嗦的不相关的内容出现,所以我主要就拉斯科洞穴岩画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壁画特点以及艺术成就四方面进行自我观点的阐述。 一、拉斯科洞窟壁画的主要内容 拉斯科洞窟壁画数量庞大惊人,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但在绘画作品中绝大多数的都为牲畜。据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洞窟内发现的画作中洞内总共有近一千五百个岩石雕刻和五百余幅绘画。这些绘画中有100多幅是动物绘画,内容包括牛、马、熊、狼、鹿、鸟与人。画面大小约为1至5米,风格粗犷,多为动物形象的轮廓外形。这些图画除了用木炭涂抹出的黑色外,还有利用彩色土壤及石头研磨调制的红色和黄色等颜色。在动物画作中,前洞壁画主要是几头大公牛的形象,它们是覆盖在其他的形象之上的,在它的下面叠着红色的牛、熊、鹿等。这样相互叠压的现象在拉斯科洞窟大量存在着,仅就前洞和与它相连的通道的岩画中即可辨认出叠压达14层之多。 二、拉斯科洞窟壁画的表现形式 (1)线条的应用 拉斯科洞穴岩画在表现形式上,原始先人们就已经非常注重线条的应用,岩画中飞禽走兽的各种形态都在不同程度上借助了线条来表现,如野鹿的鹿角,野猪的髦毛等,而在这种表现过程中,线条的应用也并不显得呆板生硬,而是简洁、明了、粗细有度,廖廖数笔便已经将所绘之物表现得活灵活现,在某些画作中线条的应用更是行云流水,毫无修饰雕琢之意。从中可以看出,作画之人绘画水平的高超,同时也反应映出绘图之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中国传统壁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

?I美的寻觅 中国传统壁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 ◎施海滨 我国壁画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壁画,到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已经出现了基本的色彩运用形式,秦汉时期壁画虽然保存不多,但是通过史料研究可知,当时的壁画色彩艳丽,造型考究。到了汉唐时代,壁画艺术发展到了顶峰:现存的四大石窟中壁画色彩丰富且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一这些都给我们研究传统壁画色彩的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国传统壁画创作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大致分为三类,主要为原色和间色的运用和黑白色彩的表现以及五行色彩的运用,不同色彩的运用在历史上形成了大量的壁画。这些壁画内容丰富和色彩风格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壁画的色彩运用体现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壁画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与传统儒道释以及五行文化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不同色彩在壁画创作中的运用蕴含着古代人们的传统思想价值和审美趣味,对于现代绘画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启迪和价值c中国传统壁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更多地采取工笔重彩的形式,传统壁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对于现代绘画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认真研究传统壁画中色彩的运用,对我国现代绘画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将对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进行阐述,分析传统壁画色彩运用上体现的美学观和文化内涵,探索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的运用方法与表现形式,进而为现代绘画的发展和创作实践提供有效的启迪与借鉴。 一、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槪述 我国传统壁画中色彩同西方色彩学一样,将颜色分为原色和间色,准确来说我国色彩学说要早于西方几千年,这也是我国形成璀璨的壁画艺术的重要原因。我国古人在很早就开始研究色彩,传统色彩中将赤、黄、青、黑、白作为绘画表现的原色,传统壁画中的黑白表现更多地侧重于对画面空间感和色彩基调的营造,黑白色彩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和运用,这与我国社会意识文化形态的发展具有密切关联:黑白的色彩表现主要是基于我国传统道家的玄学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黑白一直作为重要绘画表现色彩,我国古代画家还提出“墨分七色”的学说,将黑白色彩进行了有效的表现。道家提倡阴阳无极学说,黑色则是道家的重要代表,这一点在道家的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形成了我国长期的文化发展氛围,主要以黑白作为表现形式,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黑白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五行色彩美学对于我国传统壁画创作中色彩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庄子》中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于色彩的认识。儒家思想对于五色也具有自身的认识,《苟子?劝学》中说:目好之五矣。《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五色谓青、赤、黄、白、黑。刘熙也曾作具体解释,《释名》中谈及他的观点:青色为主,生物生长之色;红色为赤,太阳之色;黄色为光,日光之色;白色为启,如同化水之色;黑为晦,如同昏暗之色C西周时期,已经提出了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我国传统的色彩美学观中认为五色为原色,在壁画创作中被广泛地运用,五色的纯正色彩观念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和绘画作品中更多以五色体系为主,这也代表着我国传统绘画色彩体系和审美意识的形成。五行色彩体系对于中国传统壁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色彩审美意识。 二、中国传统壁画的美学观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的运用具有深厚的文化美学内涵,体现着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色彩美学观:儒家思想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儒家思想中讲求“礼”,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多以理性的色彩感知为主,认为色彩中“朱”为正色,“紫”为间色,体现出了孔子所提出的“恶紫夺朱”的思想,这种色彩观念意识对我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体现着传统的审美趣味。道家在色彩的应用上主张“灭文章,散五彩”,主要在色彩运用上强调对黑白的运用,这点在我国国画的表现中可以看出,道家的色彩观中黑白两极的运用,充分体现出道家的思辨美学思想,道家的色彩观念对我国绘画创作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佛教属于外来宗教,在色彩表现上具有极强的异域风格,人物色彩上更多采用蓝绿色,这在很多国外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古代印度的壁画艺术中,佛教的思想和色彩美学对我国色彩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五色观的记载有《尚书》: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缗帛也。《老子》:五色不乱,孰为文彩。五行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色彩美学形成的基础,我国的很多古代壁画创作中色彩的应用都是基于五行色彩美学观,金木水火土对应着白、青、黑、赤、黄等色彩,五行思想中认为五行包罗万象。南朝染皇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正色即原色,它与间色和复色相对应,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青、黄、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在《考工记》中记载将东西南北天地的方位用青赤白黑玄黄等色彩进行划分,体现出我国古代人们的聪明智慧,同时五行思想中各个部分还具有不同的象征性涵义,古人将五行思想应用到很多 越椒帀舟3彳2019年第02期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苏拉··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 Piotr Redlinski拍摄纽约:巴克莱中心(Barclays Center)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苏拉··雷丁斯瓦德(Ursula von Rydingsvard)6米多高的铜制雕塑“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OpenEn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这支新的影片,《全天》(All Day),在10月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ng)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JoséParlá)的雕塑一同在2012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David Berliner)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Ashton Cooper

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安东尼·迈克考-- ?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然而在富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Anthony McCall)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2014年3月22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Spiegel报业大楼楼顶,Wilhelmsburg的高尔夫球场,还有Falckenburg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20分钟。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的城市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IBA)的一部分,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岸重现生机。—Alexander Forbes

中国壁画的发展轨迹

中国壁画的发展轨迹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迁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主要类别 作普贤菩萨像唐代(8世纪末—9世纪初) 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经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 西王母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北坡

民族传统神话题材 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傻子王八王八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布各壁。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 供养人画像 供养人,供养人, 中唐伎乐图 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装饰图案画 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 故事画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于是,在

壁画绘画手法

一、手绘墙制作方法/步骤 Step1:在墙面上根据图案大致的形状贴上胶纸,这是为了在上面画图案用的。 Step2:在胶纸上面用铅笔打稿,用深色马克笔描出要用的线条。然后沿着这些线条将图形刻出。 Step3:在墙面铺满报纸,以使图案外的墙体不被颜料污染。 Step4:为了使颜料漆出来的效果更好,在图案上先上一层白色的底漆。 Step5:在图案部位喷涂或刷涂颜色。 Tips:在墙体上绘制图案所使用的颜料可选用丙稀或者墙漆。当然,手绘墙还有其它很多种方法。如果你绘画功底够厚,那么可以直接在墙上作画。如果担心自己的绘画水平,还可以采用与广告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总之,条条大道通罗马,愿你能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家。 二、DIY手绘墙画的材料、制作方法、注意要点与相关知识 充满创意的手绘墙画制作出了属于每个家庭的私家风景。而这种风景并不局限于家里的某个位置,像卧室、餐厅、甚至卫生间都可以选择。不过在打造手绘墙画的时候还有一些要点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 1、首先墙画的图案和色彩要服从整体设计风格。 比如您家是中式风格,那就要求墙画图案的色彩主要是比较传统的黑色,红色或者金色。图案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图案和纹样,或是国画中经常表现的图案。 北欧派简约设计色彩上比较极端,游走于黑白灰和超艳丽色彩两端,因此相应的墙画图案多为经过处理的比较抽象的图案。 现代派设计色彩倾向于艳丽,相应的墙画图案比较写实。 欧式设计的手绘图案色彩比较中性、低调,墙画图案主要来源于古典的欧式装饰符号,来配合欧式家具、墙线的表现。 2、其次手绘墙画出现的位置也有讲究。 一般我们不建议整个房间都画上彩绘图案,那样会让空间显得没有层次。您可以选择一面比较主要的墙面,大面积绘制。这种手绘墙画是做为家里的主要装饰物面孔出现的,往往会给人带来非常大的视觉冲击力,效果非常突出,印象深刻。另外一种是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空间进行针对性绘制,比如阳光房可以在局部绘制与太阳、花鸟为主题的画,在楼梯间画棵大树等等。 还有一种是属于点睛类型的,像开关座,空调管等角落位置。画上精制的花朵,自然的树叶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3、手绘墙画制作方法 手绘墙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但是对制作者的绘画功底有一定要求。所以以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手绘墙画的材料: 各色环保涂料、毛笔、排笔、粉笔、铅笔、涮笔筒、小面积的墙壁(初学彩绘且美术基础弱的人最好选择不怎么显眼的小块墙壁)。

高一美术鉴赏教案---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幽冥世界的奢华──墓室壁画

2013届高三美术教案中国美术鉴赏第4课天上人间—壁画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第一部分幽冥世界的奢华──墓室壁画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古代壁画发展盛期汉唐时代壁画作品的特点、代表性作品的题材、艺术成就。 3、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作用、制作特点及艺术价值。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与俑类随葬品在性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 4、唐代章怀太子等墓壁画对当时政治生活的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讲清中国画在其历史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产生过的多种绘画样式,建立大中国画的观念。 2、墓室壁画与同时期宗教壁画具有同步发展的特点相互参照、比较。 3、中国现代壁画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方法上有很大发展,可以作为教学的参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展开鉴赏: 提问:什么是壁画?讲述中国壁画的地位。 2、汉代墓室壁画: (1)分布:

(2)内容: (3)欣赏代表性墓室壁画。 3、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 (1)概述: (2)具体赏析墓壁画。 (3)学生讨论比较墓壁画与汉代墓室壁画在画法和表现技巧的异同。 4、鉴赏区别画像石、画像砖 (1)画像石: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故又称汉画像石。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 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6类: ① 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② 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 ③ 墓主生活。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弈等画面。 ④ 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像。 ⑤ 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与天象图。 ⑥ 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 画像石内容因地而异。如山东为历史故事、战争、刑徒,河南为天象、杂技、斗兽、收租,陕西为农作、祥瑞物象、云气蔓草,江苏为纺织、犁耕,四川为宴饮、伏羲、女娲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