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1、谈“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的利与害

在《《文一止写给野逸堂/徐兆寿的诗》读后留言栏》一文中有这样四段话:

道家主张“无为”:无为的字面意思是无所作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其实,无为的真正内涵是指治理国家或者为人处世时,要顺应自然法则,不对事物作增减生灭的人为努力,以使事物按照其天性获得自由的存在和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无为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违背事物本身规律的作为。按照道家的解释,无为是从“道”这个根本的宇宙万物本源的自然特性上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家认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万物,而应以自然无为的态度顺应万物之天性,使其自然生长,自得其足。

老子还把这种“无为”思想扩展到治国之道上,认为治国者积极有为就会扰乱百姓,反而造成社会矛盾和混乱,只有“无为而治”才是正确的治国方法。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诸子百家的本质分歧是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

——人类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10)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惫涮急剧变革,各种重要经济问题都提到思想家面前,要他们做出解释和提出解决方案。中国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其源头就在先秦。有源才有流,寻流必溯源。经济思想不但有规范性思想内容,也还有实证性论述。

面对这种现实,老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无为而治。孔子、墨子、韩非等提出的方案是:有为而治。自秦开始到清灭亡,两千多年的历史,就是儒家和法家有为而治的历史。

第一,道家老子

老子的书中,都有很多反对知识、反对仁义,反对技巧、反对学习以至赞成没有知识、没有欲望的言论,如: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如何理解这些言论呢?道家认为,知识有真假之分,俗学所教导的.圣智、仁义,技巧等,都不是真知识,这些知识只会教人贪欲,去做盗贼,去辩君、牧之分这类迂腐的事。真正的知识是道的知识、自然的知识,要学习这些知识。而宗法封建等级观念、仁义礼俗等等,都是假的知识,必须抛弃,而后才能学到真的知识。如同庄子所说轮扁斫轮,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完全掌握了斫轮之数(术)(《天道》)。认为根据观察和操作经验所掌握到的事物固有之理,才是真知识。这也就是道家道法自然的根本思想。理解了道家的这种根本思想,然后才能分辨道家所主张的是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如此主张,为什么如此反对。例如,老子主张无欲或寡欲,这欲是指不应有的、反自然的贪欲而言。在老子所看到的宗法封建制社会里,这种贪欲是社会不安定的主要根源,所以他主张去掉这种贪欲,或尽量减少这种贪欲,努力保持人们自然需要的一种素、朴生活。

老子绝对不是反对符合人们自然需要的欲望。他曾提出圣人之治,要使人们实其腹、强其骨等等,这是人们健康生活所必要的。除此之外的欲望,就是反自然的,即如庄子所说,会导致以物害己。又如,道家所倡无为学说,往往被视为消极倒退思想,其实这是根据儒家等派学说观点所作的评论。从道家来说,无为是非常积极的,非常根本的思想。因为道家所说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一切要任其自然,符合于事物的本来态势,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依仗所掌握的权势,违反本来态势,强制作为。像儒家的伦常规范,法家的严刑峻法,都被道家认为是不合自然态势的,都是应该反对的。

老子不是不谈治国的大事,但他指出,爱民治国要生之,富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庄子则指出治人之过,是由于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自然的状态不能保存)

道家的哲学思想和它的经济思想的关系,则显示了另一方面的意义。道家老庄学派不承认贵贱尊卑的礼制,也反对刑赏禁令的法制,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同受道的支配。道就是宇宙万物(包括人类)本来的样子(道法自然,《老子·25章》),因而个人活动乃至国家的治理,都应该顺应自然。据此,该学派主张个人应该少私寡欲(《老予·19章》)、不以物害己(《庄子·秋水》),以求得身心极大的自由。而就治国来说,则应该为无为,事无事(《老子·63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二产·应帝王》),反对任何人为干预,主张完全合乎自然行事,以小国寡民为理想社会的模式。道家的全部经济思想,亦不外乎这几点。

老子对欲望问题也很重视。《老子》一开篇就把欲望问题同道和有无一起提了出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上面这段论述,是老子欲望论的理论基础。因此,对老子欲望论的分析还应从这里开始。王弼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云: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其注常有欲,以观其徼云,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我们在上节探讨道常无为时指出,无为即顺乎自然。这是一种无任何意志和目的的状态。欲望则是意志和目的的表现。所以无为的状态,就是没有欲望的状态。反之,有为则是有意志有目的的状态,也就是有欲望。因此,《老子》开篇的这段话中关于欲望的观点可以这样来理解:作为天地之始的无,是没有任何意志和目的的,也就是没有欲望。天地之所以能长存,也正在此。所以,人们也只有在无欲的状态,才能了解始物之妙。作为万物之母的有,已是有意志有目的即有欲望的了,不然,就不能生成千姿百态的万物。所以,人们也只有在有欲的状态,才能了解成物之徼。可见,老子既认为人应无欲,也承认人之有欲。老子的欲望论应包括无欲算和有欲两方面的内容。无虽是天地之始,但现实世界的生成却出于有。有了现实世界,也就有了人的欲望。常有欲,以观其徼,正说明人的欲望一开始就同有形有名的

万物的生成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无是最高境界,因而无欲也应是最高要求,即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7章)。又说: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8章)。无欲最能返乎朴。朴是然的本性,是最高的品质,能无欲而返乎朴,天下自然安定。

老子说:知足者富(33章)。即指人对物质的追求不可放纵。放纵,则永无满足之日。欲望有节制,纵然所掌握的财富量不多,也就觉得富足了。所以应该寡欲少欲。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0章)。是否知足关系着人们的荣辱、祸福和存亡,知足才能常足而无咎,不知足将自取祸殃。从这种观点出发,老子主张去奢,把俭定为三宝之一,企图以此抑制人们的物质欲望。老子认为过高的物质享受,反足以使人心志迷乱;人们应该把物质欲望降到最低限度。

老子在欲望问题上,就是这样从有回复到无的。他既承认人之有欲,又力倡无欲或寡欲。

为无为,事无事是专就人世之道而言的。它是天道自然无为论在人世间事上的运用。为无为,事无事,即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它的意思并不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第63章在为无为,事无事两语后面,老子写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说艰难远大的事情,须从易细处着手。易细的事情做好了,难大的事情也就能做。这正好说明老子是主张有所作为,有所事事的;而且是要大有作为。第64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要旨也在为和治,而不是不为、不治。第八章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为政善于治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都是讲的如何才能把政治的事情办得更好。如果没有有所作为的愿望,也就用不着去研究为政行事的艺术了。总之,对于老子的为无为,事无事,切不可理解为无所作为,无所事事。然则人世之道的无为,无事所指为何?天道自然无为就是顺任自然的意思。以之应用于人世间事,就是以顺乎自然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对于统治者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言或希言。言,谓政令也。魏源《老子正义》云中者虚中。也就是说,政令烦苛容易失败,不如持守虚静。

老子的为无为,事无事思想,表现在社会经济问题上,约有下列数端。

一、天道自然无为,以养万物;人法自然,方有利于社会生产。如果出于人之有为而妨碍了社会生产,那是不可取的。统治者为扩张领土而发动战争,对统治者来说是有为,但却给社会生产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因此,统治者应该无为,不可好战。不道者,违反自然而有为也。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则是社会经济凋敝,人民遭受苦难的经常性的重要原因。故第7章云: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第53章云;朝甚除,田甚芜。都是由于上之有为。这是违背老子所说的自然秩序的,所以老子谴责这种不道的行为。

在老子看来,所有的人和物都各有其能,各有其用,天下没有废人,也没有废物,必须善为利用,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那就是顺其本性,因其自然,随物之能而利用之。

总之,老子对待社会生产的态度是听其自然。他所主张的是在自然状态下之为之事,一切都是那样和谐、平静,进步只能在这种条件之下取得。

二、人既法自然,自然固无为,故人应为而不有。魏源《老子本义》注云:天施地生,而不自私其身,故能长生。天、地、人本出一源,天之所以为天,地之所以为地,人之所以为人,固同。天地自然而无私,故人亦应无为而无私。所以老子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1章>。在这里,生、为、长是为,不有、不恃、不宰是不为。就是说,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但并不把生产物据为己有。因为不私有,才能见素抱朴,返乎自然之本性,这是最高尚的品德。私有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剥削的经济基础,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在老子的时代,私有制早已根深蒂固,被人们看作天经地义的事情。老子却巧妙地把天道和人道结合了起来。天道无为而无私,人道也应无为而无私。人世间产生于私有制基础上的种种罪恶,是由于人之有为所造成的。所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才是人世之正道。老子虽然提到了天,但他不是天命论者,因为老子的天是指的自然界而不是神。由于老子的天道是指的自然法则,人道效法乎天道,这就使他的主张达到了一个无神论的新的理论高度。如果人人都能为社会(为人)而进行生产劳动,为社会也就是为自己,自己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自己毋需积蓄。为人而不为己,并不会使自己贫乏;相反,却是更加富有。为无为在这里又有了另一层意思,人们不应强作违反自然的事,不应强作无

益于人和注定要失败的事。这同前面所说的按自然法则行事之说,是一致的。因为天道自然而无为。

三、天道均平,人道也应均平。天道既无私,则天道之为均平,自是必然。第32章写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天降甘露,无远无近,无厚无薄,以被万物,天下如一。可知均平是自然法则。王弼注云;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这是说,人世应像天降甘露一样,效法自然法则,无为无事,人民自然均平了。然而现实生活中是极不均平的,财富为统治者所垄断,他们金玉满堂(9章),服文缲,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53章)。老百姓却在饥饿线上挣扎(民之饥),以至起而造反,不惜轻死。第77章写道: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吕惠卿释日:天之道,非故以抑高而举下也,无为则无私,无私则均,是故任物之自然,有余者不得不抑而损,不足者不得不举而益。也就是说,抑高举下,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这正是无为,而非有为。现实社会中的损不足以奉有余,自然是不可取的;按照天之道,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样,老子就向统治者公开宣称.反对以劳动人民的贫乏来造成统治者的富有,主张把统治者的财富分给贫无所有的劳动人民。

总上可知,老子既然认为万物自然而生,自然而为,自然而长,自然而成。自然的秩序是和谐的,自然的状态是美好的,自然的德性是美善的,所以人法自然,才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顺乎自然之道则能长久,反乎自然之道则不能长久。所以,人世之道应该为无为,事无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于为无为,事无事中,社会得以安宁,人民也自然富足了。老子的经济思想是受他的哲学上的天道自然观指导的。人法自然而无为,无为也就无欲。摩尔根对文明时代有过这样的评断: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来说变成一种无法抑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老子作为下层民众-的代表也正是这样。他看到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所刨造的巨大财富,反而成为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他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为了摆脱苦难,追求自由和幸福,于是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原始乐园式的方案来。

老子之学对后世经济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除上面谈到的历代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往往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外,老子的法自然思想,为后世不少学者阐发其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伟大史学家司马迁提出法自然的社会经济发展原则,认为人们有自利和自由获取财富的本性,国家经济政策应该顺应社会自然发展的原则,不能不说他不但在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史上享有卓越的地位,并且在世界经济思想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

第二,儒家孔子

春秋以来,由于周室积弱,王权衰微,诸侯坐大,五霸迭起,兵祸连结,纲常凌替。强侵弱,众暴寡,弑君父,贼兄弟。整个社会变得风云激荡,悖戾不宁。不少思想家在寻求社会稳定的途径的反思中,认为原来维系人群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制度的破坏,相互制约的社会机制失灵,人们的社会行为失控,是导致社会动乱的基因。因此必须重新确立人们相互间的关系,以有效地制约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因而提出了以强化礼制的作用来稳定政局和社会秩序的理论,即礼治思想。

孔子的哲学政治伦理思想表现在他的尊礼和重仁的学说上。礼,是当时宗法封建等级制度的概括。孔子一再赞美周礼和谴责僭越礼制,是为了维持宗法封建伦常等级制度,他同时提出义的概念,凡是合乎各种宗法封建伦常制度的行为,就是合乎道德准则的,就是义,否则,就是不义。仁是尊礼,取义的道德规范体系如孝悌、忠恕、信义等的核心。泛言之,要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推己及人。

孔子仁的思想,以后由孟子在政治思想上发展为民贵君轻的仁政学说,在伦理道德上发展为仁义学说,内容更为丰富和系统化,从而在春秋时代诸子百家之学中成为有广泛影响的显学。到了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在我国封建社会,仁义学说不但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在整个文化教育思想中它也居于统治地位。仁的思想之所以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既有适应于各特殊时代要求的个性,如维护宗法封建社会秩序的忠孝节义等仁的道德规范;又有适应于各个时代要求的共性,如为使社会能和谐发展的爱人以及利民、足民等仁的经济思想,其中包含有民主因素。现在人们谈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关系,恐怕不能不包含孔子仁的共性思想及其具有民主性的经济政策观点。如果肯定孔子的学说

思想对于现代化经济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话,那么就有必要深入研究孔子的仁的哲学思想以及由此出发的他的经济思想。需要辨明,如何理解孔子的利民思想,即孔子的利民思想是否是自由放任思想。朱家桢同志从历史条件的不同和基本思想的不同两个角度,指出孔子所主张的是开禁利民政策,这与欧洲18世纪以后资产阶级高唱的自由放任主义,从利己主义出发,主张自由竞争是不同的。这一论述是非常中肯的,把孔子的利民思想和自由放任思想加以区分是重要的。这里还可以补充一些看法。孔子的开禁利民思想是以他的仁的思想为基础的,仁固然注重个人修养,但最高目标在于齐家和治国。孔子认为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家之上的地区政治组织,个人则从属于家和国。家和国都是整体性的,整体自身有其存在的目的和使命,个人是在整体中存在的,是不能与整体分离的。因此,孔子以及儒家的经济政策思想,如使民以时、薄赋敛等,从来都是从整体的目的出发,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而不是从个体利益的要求出发,以个人利益的总和作为全社会利益的标志。

孔子的天道观,主要是对西周天命观的直接继承和发展。西周的天帝是具有理性精神的人格神,其特点是天人合一,即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以人道融入于天道,从而神被人化。它一方面相信天帝是世界一切事物的主宰,天帝的意志即天命是不可抗拒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天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以统治者韵德性为转移的,人们修善明德,便可获致天命,反之就会丧失天命。天命的得失,取决于人们自身行为的善恶。这种既敬畏天命,又倡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天命观,是周初统治者对宗教哲学思想的新发展。孔子的天道观就是以这种天命论为基础的。孔子把天道自然观与传统的中道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自己的天道中庸的哲学思想。。孔子继承并发展传统的中道思想,进一步阐发了中道所具有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思想内涵,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他把中正和直之道,作为常道,即正常的,经常的法则,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之中。

孔子的伦理政治的理想目标是王道仁政,实现王道仁政的根本途径是礼治,而其思想核心则是仁学。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仁作为一种理论观念,正在形成发展中,孔子在吸取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并建立了自己的学说。他把西周以来传统的德治思想和春秋时代产生的以爱人为内涵的仁的概念结合起来,创立了一套由亲及疏、由近及远、亲亲有差的爱人理论。这种理论是以宗法制原则为

依据的,它把对父母兄弟近亲之爱,视为爱人的出发点和基础(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把父子之爱,推展为君臣之爱,使兄弟之爱,推

有为而治”:防止违反自然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510205053.html, | 来源:新华日报 | 刘庭华

“有为而治”是老子思维学说精髓所在,其本意是适应自然,遵照民心,天人合一,对当政者而言,要防止极其、奢靡、适度的做法,要以民意为心。这与今天咱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建设谐和社会”思维不谋而合。

圣人处有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以有为的态度来解决世事,实施言教重于身教的办法。这样万物就会自然生长而不去争谁是创始第一,蕃生繁衍而不据为私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本人居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功劳永存。

故圣人云:我有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为而民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君王适应自然,人民就自然化育;君王好静,人民就自然端正;君王廉政不搅扰民众,人民自然就富足;君王不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子。

君王心胸天下,当心审慎,淳厚质朴。百姓都非常关注君王的一言一行,所以,君王应该把百姓当作本人的孩子一样来对待。

顺物自但是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适应自然规律而没有公心,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有为而治”的本质是防止反自然

“有为而治”,是老子提出并崇尚的治国安邦方针政策。“有为”本意是什么呢?人们历来就对其有不同的了解。大概是由于“有为”这个词外表上太容易给人一种消极、碌碌无为的错觉,从20世纪末尾,它就经常遭到误会和驳斥。

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有为”是一个涵盖着深入意义和博大智慧的哲学词汇。有为,既不是中国某些哲学史专家以为的“什么也不做”,也不是东方学者了解的“没有口头”。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以为,“有为”的真正含义应该是“防止反自然的行为”。应该说,李约瑟的了解比较科学,根本迫近老子的本意。

其实,老子讲得很清楚:“道,常有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意思是说:道,经常是不去刻意做什么,但事件却由于适应自然去做而无不胜利。王侯若能恪守这个准则,万物就会自然成长。自然成长而至愿望萌发时,我就用

道的真朴来教育它。道的真朴能使它不会起贪欲。

老子还明白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思维,即用黑暗正大的办法管理国度,用诡奇的办法用兵打仗,用适应自然不搅扰人民的办法安邦。他以为,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就越贫穷;人民的利器越多,国度就越昏乱;人民思维越乱,罪恶的事件就越容易繁殖;法则越多越威严,盗贼就会越多。

综合《老子》“有为”的思维阐述来看,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有为”名词,老子齐全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而提进去的。”有为”,次要是针对并申请统治者限度和约束权益的滥用,反对实施违犯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动辄随意颁布这个法则、那个制度;或朝令夕改,不讲政策的间断性。

老子倡导,所有法则、政策的颁布都要“以百姓心为心”、“任百姓的自化(即自然)”。

< 123>

6、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经常在别人家的客厅里看见“宁静致远”的中堂,也没有深究宁静致远到底是什么含义,只是感觉是不要烦躁、心胸开阔的意思。昨日和朋友谈起这个,回来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诸葛亮告诫他儿子如何作学问的一封信里说的,这一篇《戒子书》,也充分表达了他的儒家思想的修养。所以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老实说都没有跳出诸葛亮的手掌心。他教儿子以“静”来做学问,以“俭”修身,俭不是节省用钱;自己的身体、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一切干净利落,就是这个“俭”字。“非淡泊无以明志”,就是养德方面;“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修身治学方面;“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是求学的道理;心境要宁静才能求学,才能要靠学问培养出来,有天才而没有学问修养,我们在孔子思想里也说过的,“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的论点,和“才须学也”的道理是一样的。“非学无以广才”,纵然是天才,如没有学问,也不是伟大的天才。所以有天才,还要有广博的学问。学问哪里来的?求学来的,“非静无以成学”。连贯的层次,连续性的对仗句子。“慆慢则不能研精”,“慆慢”也就是“骄傲”的这个“骄”字。讲到这个“骄”字很有意思,我们中国人的修养,力戒骄傲,一点不敢骄傲。而且骄傲两个字是分开用的:没有内容而自以为了不起是骄,有内容而看不起人为傲,后来连起来使用为骄傲。而中国文化的修养,不管有多大的学问、多大权威,一骄傲就失败。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如

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一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学,有周公的成就,假使他犯了骄傲和很吝啬不爱人的毛病,这个人就免谈了。

看诸葛亮的《戒子篇》,同他作人的风格一样,什么东西都简单明了。这道理用于为政,就是孔子所说的“简”;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说的“俭”。但是文学的修养,只是一种附庸,这是作学问要特别注意的。

现在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烦躁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活得充实、轻松。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老子在其哲学思想中提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此话的大意是:最好的领导者,部属与他无私交,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部属亲近他,而且赞美他;再次一等的,则是让部属畏惧害怕;而最差劲的领导者,则是处处被部属看不起,遭人蔑视。而且,领导者最重诚信,没有诚信则得不到部属的信任与效忠。最好的领导者的态度是悠闲自然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对部属多鼓励、少责难,如此而为,则事事顺遂、功成业就,大家就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老子还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段话实际上说的就是什么是“道”;这里的“法”是取

法、遵循的意思,不仅道要以自然为法则,天、地、人都要取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并非客观世界的大自然,也非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引申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就是其本来的样子,“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其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要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就是法则。老子的这些论述实际上反映了其学说的精髓和本质,简而言之,就是倡导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 事实上,如果从管理企业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功成事遂”,就必须追求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唯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是真正称职和优秀的领导者。 为何要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已经演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由单极转向多极,从区域遍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塑造班魂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只是为了把学生管住,让学生遵守纪律,不为班上扣分就万事大吉。近五年来,工作任务加重,要教两个班的语文,还有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果按照原来那种靠“蹲教室、盯学生”的老办法来管理班级,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精力也明显不济。紧张的形势逼迫我研究班级管理,研究的范围也从研究管理方法向研究管理思想提升。我本不是一个“太爱做事的懒人”,也不是一个“工作仔细的精细人”,于是我老想着用“不管”来代替“勤管”。一个偶尔的机会,我读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于是,天真的我就想把这种思想用于自己的班级管理。 第一、“无为而治”班级管理理念的提出。 为了给孩子们进行关于老子的讲座,我学习了一些老子的言论及其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开始更深入地学习老子的“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本质的探究。 其实,无为而治就是一种管理思想。这种思想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的自为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后来的实践者对无为思想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要做到无为而治一是顺从天地自然之道,尊重历史规律,不妄为,不恣意行事,不用过多的法令条规强制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二是“无不为”,即在尊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更高境界的无所不为、大为,用哲学的话说,就是进入自由的境界。 在西方社会,“自由主义教育”基本理念是:放手让孩子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对学生的要求和指导越少,他们的想象力就越丰富、创造力也就越高。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惑,当然是这种思想走上极端之后的必然结果。在传统教育依然盛行的中国,孩子的思维和发展受到了多种制约与限制,想像力与创造力不能充分地得到发挥,理所当然应该向“自由主义教育”倾斜了。 于是,我把两种思想结合起来,想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不就是彻底解放孩子的人性吗?无为而治的思想也是遵循自然规律,尽量减少对管理对象的直接干预,让社会自由发展进步。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密切的关系,班主任的管理思想直接决定着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我是一个长期代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孩子们通过三到四年的学习与训练,学习和行为习惯基本养成,让班主任“松手”成为可能。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教是为了不教”,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管是为了不管”。 2、“无为而治”运用于班级管理可行性。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班主任就是这个社会的最高管理者。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也可以有这种思想:我可以不干任何事,那是因为孩子们把任何事都做得很好;我静下心来,做一个研究学问的人,孩子们自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不去做管理班上的一些琐碎的事,孩子们就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是一个胸怀宽阔的人,孩子们也能在我的影响下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到这些,班主任工作就会达到一个境界。 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告诉我,要达到这种境界并非易事,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许多的困难要克服,有许多从未遇到的问题要研究解决。当我阅读了一些书籍之后,觉得要把这条路走通、走好,首先应该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定位问题。原来的管理方法就是依靠制度进行严管,违犯了制度理应受到惩罚。在“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中,法律制度应该尽量被淡化。在后来的班级管理中,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管理制度其实就是人为的给孩子们限定的一个活动准则,管理者制订制度的指导思想不再是给孩子们划定活动范围,而是尽可能的给孩子们拓展活动范围。这种范围的最高界限就是“人性的真善美”。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传世巨著。在老子看来,“无为而治”才是治理的根本,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家庭教育中的“无为而治”,并非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在家教上无所作为,而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因势利导,不去强迫孩子,不与孩子顶牛。 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不能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气,比如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不能窥看别人的包,不能随便要家长买东西等等。但并不是对孩子生硬地下命令,而是既晓之以理,又导之以行,并十分注重以身教去影响他们。比如家长在动孩子的东西之前,一定先跟孩子打招呼,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使之明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家庭中的这种氛围,可以使孩子养成很好的习惯。 行为只有多次强化才会转化为习惯。为了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以及时的鼓励,哪怕很小的事情,孩子如果做好了,一定要表示赞赏,比如孩子的作业得了五星、考试表现好了或其它,作为家长都应郑重地对孩子表示祝贺,决不把这种祝贺看成是俗套和多此一举。渐渐地,孩子对一些是非价值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无为”是老子的智慧。无为并非不为,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事先有完美的设计,靠习惯的力量或者是精神机制的力量驱使他自动、自发的精进有为。在教育上,我们每位父母都要借鉴老子的“无为”思想,要学会无为而教、善于无为而教。 要掌握无为而教,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

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 这两个家族的历史说明什么?父母的素质如何,对下一代的影响很大。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孩子在父亲和母亲的潜移默化中启蒙成长,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跟着学什么样。这句话提醒着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言传身教。何谓家风?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家庭一门三杰在政坛上显赫一时。当时出任英国大使的肯尼迪老先生常常在饭桌上和孩子们大谈特谈当时的政治风云和国内各党派的竞争和立场,并且鼓励孩子们自由发表他们对世界大事的意见,遇到意见分歧时便激烈辩论起来。在讨论中,孩子不但对政治增加了认识,而且对国内国外的事都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各自到图书馆寻找更多的资料来阅读。结果一个儿子成为总统,两个成为议员。 今天,所有的父母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那种让母亲从社会上退出回家做全职母亲的作法是根本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时代需要的是“无为而教”——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兴趣后,每个父母就能花极少的时间,收到最富有成效的结果! 卢梭在《爱弥儿》里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毫无作为的教育!”毫无作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从有为到无为,从而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学思想

“无为而治”的管理学思想 题目 在道家思想中,最为精炼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无为”。如何理解中国古代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答:我认为,“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遵循大千世界的规律,尊重人的个性,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无为”本是道家核心思想,但同样也是佛家与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中,就“无为”而言,我认为分三个阶段,企业管理者只有深入地去感悟这其中的道理,才能真正领略“无为”的思想魅力。 第一个阶段:有为而妄为阶段 在竞争无处不在的今天,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努力奋斗。很多企业在资本积累的同时,狂妄和浮躁也在急剧增加,日本的战略学家大前研一曾批判说:“我认为中国人有点急躁。”这话虽然我们不爱听,但也的确有道理。中国企业后起而勃发,希望能够尽量走捷径,但往往脱离不了“妄为”,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的贫富差距虽然很大,但是中国的慈善事业很落后,“大款”们花天酒地,却不知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与比尔.盖茨、巴菲特这些世界巨富和世界最大的慈善家比起来,真是让人汗颜。我比较欣赏国美总裁黄光裕说的话,为什么要把国美继续做大做强,因为是一种责任,是国美几万名员工的生存与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第二个阶段: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比较容易,可要“有所不为”,就需要胆量和智慧了。从“有所为”过渡到“有所不为”,这一种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具备深刻的管理功底和领导魅力,它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基础,领导者必须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否则很难成功。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 如果企业是一个被各种规则管理起来的一个系统。当你去到一个没有任何规则的地方的时候,你会意识到有规则的好处。 其次,要注意授权的节奏 授权这就如同我们放风筝一样,风筝就如同我们的下属,风是外界的环境,线就是权力。不敢放线,风筝永远飞不高;风小了,就要把线紧一紧;风大了,就松一松。要根据风的大小、方向,去逐步地授权给自己的下属。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国古代,诸如祭祀、田宅、租赋、户婚、立嗣等民事纠纷与轻微的刑事伤害,或由族长亲断,或由族长召集宗族会议解决,一般都不赞成个人擅自发起诉讼。这说明 A.中国古代不重视国家立法 B.家族法对社会秩序起调整作用 C.中国古代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D.家族法盛行推动民事法律制定 2.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人道是天道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落实,是对天道的效法。根据这种思想,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应是 A.积极进取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放任自流 3.《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文中说:“在政治经济史的恚义上,科举制是对历代世族模式的一次彻底,反动?。”该观点认为科举制 A.有利于科技与文化的繁荣 B.改变了土地兼并局面 C.缓解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这反映出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5.朝鲜学者徐有榘所编《镂版考》有记述说:“活版之法始于沈括用铸字印书,凡经史子集无家不有……秘府云委之储,免园簏笥之藏,大半活版之本,绣梓锓枣,特其什伯之一耳……”据此可知 A.朝鲜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最早的活字印模是金属铸造的 C.在朝鲜活字版远比雕版盛行 D.在中国活字印刷术被广泛应用 ·1·

【最新】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 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 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 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 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 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 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老子》)。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 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 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 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 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 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 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 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 相对自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 治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 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 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 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

70个成语的两种语境用法归纳

70个成语的两种语境用法归纳 ▼1、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例1、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 例2、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2、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例1、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例2、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3、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例1、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例2、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4、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1、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 例2、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5、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例1、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 例2、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6、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例1、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他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之色。 例2、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7、鬼斧神工:像是鬼神所为。形容建筑、雕刻技艺精湛高明,几乎不为人力所及。也形容山石的奇形怪状,凌然峭立。

例1、全县都有石刻古迹,我们看了宝顶山和北山两处。作为艺术品真是鬼斧神工,不可思议。 例2、黄山的怪峰奇石,形态千变万化,无怪乎人们要叹为鬼斧神工了。 ▼8、左右逢源: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例1、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例2、他说:“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 ▼9、指手画脚:说话时用手脚动作示意,也比喻瞎指挥,妄加评论指责。 例1、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 例2、(杨宇霆)只是整日在小河沿杨公馆接纳各方面官僚政客,指手画脚,气焰燎人。 ▼10、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 例1、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 例2、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 ▼11、如虎添翼:既可以比喻强大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强大,也可以比喻凶恶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凶恶。 例1、这支巡逻队,配上了现代化武器,如虎添翼,战斗力更强了。 例2、这一黑社会团伙到云南秘密购置了一批武器后,如虎添翼,气焰更嚣张了。 ▼12、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例1、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 例2、法国当时正处于动乱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 ▼13、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例1、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 例2、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有人说,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老庄。当我们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不断进取时,也不能忘却对自己内心平静的一种追求,毕竟我们去努力了,并不一定都是有结果的。 在政治上可能儒家法家更能一展所长,发展到今天,道家更倾向于内心的诉求,一种心理的平衡。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 为而治、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汉初的黄老之学,魏晋的玄学都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

子同时,出身于没落贵族。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大约是战国人编纂的。 传说中的老子具有一些神秘的色彩,有个传说讲的是孔子见老子。 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张开嘴向孔子伸了伸舌头。孔子十分不解,再次问道。老子长时间不发话,孔子继续洗耳恭听。老子拗不过孔子,最后又张开了嘴,让孔子看他已经脱落不在的牙齿。这个时候孔子顿悟。老子即闭目养神,孔子便悄悄离去。 圣人碰面,没有高谈,也无阔论,寥寥几句,来无影、去无终,可谓“大道无形,道在口中”。 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是柔弱胜刚强,刚强的牙齿已经掉了,但柔软的舌头依然存在。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至于庄子更是逍遥。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 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修身来看,他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从其强调对那些”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来看,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思考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思考 老子以“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宇宙观看待社会政治,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学说。从而为统治阶级提出了一套极为高明的统治之术,成为其政治学说的总原则。 一、“无为而治”的涵义 《道德经》中曾有这么一段话;“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无为”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当时正处于诸侯混战天下大乱之时,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对劳动人民专横暴虐和任意剥削,百姓不胜其苦。老子认为,当时统治者的恣意妄为、胡作非为,正是造成人间不平与残暴的根由。所以他极力呼吁为政要“无为”。老子认为,这是治国的根本,同时这也迎合了老百姓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环境的心理。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大智者不敢为也。”“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此,老子主张“以静治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作为圣人之治的原则。可见老子的“无为”是以静制动的“为”,老子的“无为”是顺应自然的“为”,并且是“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为为,天下大治。 二、“无为而治”思想的辩证思考 “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真挚深沉的“民本”情怀,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渊源,对后世的治国安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包含的主要思想观点有: (一)“无为而为”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无治主义”。实质上,老子“无为”是“以无为为”,即“为无为”。“无事”不是“绝事”,即什么事也不干,而是“事无事”,不可执事以扰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也强调“为”,重视“治”。从根本意义上讲,老子的政治思想即关于如何“为治”的学说,《老子》五千言可以为证。老子的“无为而治”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即“正言若反”,这与常人的言行截然相反。老子同孔子一样都是入世的,区别在于入世的方式。既然是入世的,就不可能“不为”,因为“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老子》中“无为”是手段,“为”是目的,“无为而治”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老子表面看消沉的“无为”迸发的却是激情四溢的“为”,只不过这种“为”更为理性一点,沉稳一点,是用冷静处事的思维方式来化解各种矛盾。 (二)“循道以治”的思想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在此之中,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性而为”、“因性而治”、“循道而为”,这是万事万物所遵循的必然规律。因此,老子独特治世思想的鲜明特征是用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来观照社会的发展规律,用自然之规律来统率社会发展之规律。在当时的中国,混乱、战争、疾病、饥饿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从而不能不迫使这位胸怀天下的哲学大师寻求另一种的救世之法。最终他把目光投向了头顶的天空,看到了自然的博大精深,也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于是在思想的这座茂密森林中绽开了他奇异的智慧之花,经久不息的散发着他清澈的芬芳。 (三)“民本自化”的思想 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主与民之间,老子主张统治者应遵从自然无为之道,奉行清净无为之治,相信老百姓有“自治”的能力,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其实是对人民个体人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人民自身智慧的高度赞扬。正如陈鼓应所说:“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人民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人民能够“自治”,而不需要上者的“他治”;人民能够“自化”,也不需要外在力量的“他化”。人民的“自治”、“自化”也是循道而行,并非恣意妄为,犹如统治者循道而行“无为而治”一样。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治国区别

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思想比较 (2010-04-27 17:03:06) 转载▼ 标签: 一、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导致的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一)儒家孔子认为人民是可以教化的,“信”“仁”“礼”都是统治者教化的结果,而且人性相近,人性是教化的结果。至于教化的手段则是以身作则和以道诲人。 孟子坚持性善论。人的善性指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社会本性;人性善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具有一种原始的善良之心;人性善是指人可以从善心培养出善性。 因此儒家在治国思想上坚持的观点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推恩之术,实行仁政。与霸道相比,行王道才能平治天下。服力不能使人心服,以德服人可以使人民心悦诚服,以力对待他人,得不到他人的拥护。行“仁政”者,则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帮助。 (二)法家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为”“好利”,人的“欲利”本性是不能改造的。因此法家认为统治者就应该用利这个杠杆去控制民众。“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善也,而用其不得而非也”。古代社会的仁爱礼让是由当时的自然经济状况决定的。现代社会经济状况造成社会“争于气力”,要治理现代社会,就不能取法古代,而只能以法治国。基于人们“好利”的本性,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买卖关系。因此韩非主张采用监督考察和阴谋诡计来驾驭臣属。这样法术势相结合控制社会的手段。 (三)道家道家既不以仁义礼智,也不以欲利来判断人性,它认为这些都是有伤人性的。道家认为人类本性之真乃是自然淳朴的,人应当顺其本来圆满的性命之情而生存,反对在此之上附加各种人为的因素。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就是一种治理社会过程中的不干涉与不扰民。老子从“道德自然”出发,主张柔弱、无为、无争,批判违背自然的“有为”。批判统治者的强行妄为;批判道德法律;批判文明与知识。因而,他反对一切人为“行为、制度、文明、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庄子从人性自然出发,对社会文明都要毁掉,包括生产工具,政治制度,道德规范,文化艺术,政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恢复人的本性。“大巧若拙”。 二、对公私的看法引起的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一)儒家在对待别人即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上,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因而在管理社会时就将仁爱之心推之于天下人民。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待公私的问题上,孔子和孟子都主张先让利于民,而后为公。 孔子认为德政的首要任务是在于养民,慎用民力,取民有度。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目的在于保民。包括顺民、安民、养民、教民。孟子更从经济领域提出了“制民之产”的养民思想,实际上是要使农民有基本生活保障。 (二)法家商鞅说,“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慎到则称“法立则私义不行,君立则贤者不尊,民一于君,事断于法。”韩非还把君主等同与公,把尊君论推向极端。在法家看来,公义不能由社会成员实现,只能有君主来实现,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一个国家,要正常有序的运行,必须是公共利益得到实现,它的本质就是公,所以法被称为“公法”,这样法的实施就是立公废私,这样只能以法治国。法家主张的实行重耕战的社会经济政策和限制儒商的政治方针都是为了体现和维护君主的利益和权威。

论述类文本陈红兵、杨龙《道家的“无为而治”及其可持续发展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从根本上说,它是对天地万物及人类社会自然运化过程、规律,及“自发秩序”的效法和顺应。所谓“自发秩序”,即依循自然规律形成的自生自发秩序,区别于人为建构的秩序。“道法自然”实际上蕴含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即肯定自然、社会、生命系统的自然状态、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和自发秩序是“好的”,优于人为构建的秩序。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中即体现了对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及秩序的肯定与信任。老子认为,统治者“无为而治”,百姓能够自发趋向和谐有序(“自化”),自己规范、管理自己(“自正”),自己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自富”),恢复自身的自然本性(“自朴”)。黄老道家突出“因循”,主张因时、因物、因民,顺应天地万物及百姓的本性及其自然运化过程等,体现的也是对自然、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和自发秩序的肯定。 对自然、社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及秩序的肯定与信任,又是针对人为治理天下的观念而言的。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就是建立在“道法自然”基础上的。所谓“无为而治”即反对人为治理天下,主张以道治理天下。道家认为人为治理天下,只会扰乱自然、社会的自然演化过程及秩序,破坏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如《庄子·在宥》篇,广成子批评黄帝人为治理天下:“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将人为治理天下视作自然生态失调、万物丧失自然本性的社会根源。 道家对自然、社会本身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及秩序价值的肯定和信任,与当代生态思想家肯定生态系统复杂演化机制,肯定自然本身的智慧等,具有一致性。当代越来越多的学者肯定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趋向和谐有序、共生繁荣的机制和能力。如余谋昌教授在其著作中强调,生命和整个自然界从自身的生存发展出发,“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植物生长在适应的土地上,它的枝干、叶片和根系有利于充分吸收阳光、水分和其他营养元素;所有生物都“知道”如何寻找食物、修补创伤、抵御死亡和维护自身的生存;而生命和自然界也存在解决自己面临问题的“智力”。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把生态学规律概括为四条法则:第一,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第二,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第三,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第四,没有免费的午餐。其中所说的“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实际上肯定了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秩序的智慧或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说,道家“道法自然”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纠正现代文明的物质主义价值导向、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充分发挥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在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摘编自陈红兵、杨龙《道家的“无为而治”及其可持续发展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中的“自然”,指现在人们所认为的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B.老子的“无为而治”体现了对百姓能够“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信任。 C.黄帝时出现了自然生态失调、万物丧失自然本性的现象,广成子将其原因归结于人为治理。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摘要]“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伦理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无为”是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精神自由境界。 [关键词]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和谐社会天地精神 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伦理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无为”是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精神自由境界。 一、老庄对“无为”的论述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基本一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

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每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每天削减私欲,中的寓言“庖丁解牛”里为梁惠王宰牛的厨师,他手起刀落,一招一式,就像和着音乐节拍跳舞一样,而且游刃有余,干净利索。梁惠王连连称赞,不解其技艺为何如此高超。厨师讲了一大通道理,究其解牛秘诀只是八个字:“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就是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的实质在于: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的肆意妄为。其宗旨在于,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无为”在个人修身上的意义 在个人修身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

浅谈体育课中如何对待调皮学生

浅谈体育课中如何对待调皮学生 摘要:在我们体育课堂中经常会遇到调皮和违纪的学生。我们体育教师经常会十分恼火,因为这些调皮和违纪的学生影响了课堂组织纪律,破坏了整堂课的连续性,使教学计划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下,我们从怎样的角度去看待调皮学生,正确分析调皮现象,善待调皮学生,对于我们体育教师落实以学生学为中心,学生个性化教学以及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等方面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调皮因素纪律引导 前言:在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调皮捣蛋的现象,教师因此要中断教学抽出时间来管教学生,强调组织纪律,于是便破坏了整堂课的连贯性,影响了教育计划的顺利进行以及教学效果。那要从怎样的角度去看待,如何正确分析调皮现象,妥善处理学生调皮问题,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 一、教学中对学生调皮现象认识误区及原因 “调皮”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顽皮。②不驯顺;③狡猾不易对付。④指耍小聪明,做事不老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把“调皮”外延扩大。上课时东张西望的学生,窃窃私语的学生,玩跑到上的小石子的学生,队列练习时动作不到位的学生,不听话的学生…,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将这些不服从教师的学生视为调皮生,从

而将调皮学生的范围扩大化,使教师的许多精力放在维持学生纪律上,影响课堂教学。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客观因素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进行,学生很容易受场地和外界坏境的影响;还有一个就是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确定了小学生注意力无法持久,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于是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认真听讲,玩笑东西等等情况也就出现了,就连那些学习优异的学生,有时也难免犯一些这样的小毛病。 2.教师因素 不喜欢该位教师的课,对教师的教法存有逆反心理。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十分强调组织纪律,我们将教材比作“图纸”,把课堂当成了“车间”,力求将学生加工成“标准件”,强调共性,忽视了个性。如传统教学过于注重队列练习,在课堂教学中队列练习的时间经常延长,原因是队列练习要求学生静、齐、快,动作一致,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等,学生中总有少数人不能达到要求,于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 3.社会因素 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师道尊严”的传统根深蒂固。学生是接受教导的人,处于未知和知之较少的地位,学生必须接受教师的教导,学生必须服从教师,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