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测与决策概念题

预测与决策概念题

预测与决策概念题
预测与决策概念题

预测与决策——名词解释

*11.经济预测:是指以准确的调查统计资料和经济信息为依据,从经济现象的历史、现状和规律性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经济现象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测定。

*12.宏观经济预测:一般是指对部门或地区以上范围的经济发展前景进行的各种预测。

*13.微观经济预测:是对基层单位如单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的预测,它以个别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前景为考察对象,研究这些单位的各项经济标志或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14.中观经济预测:是指对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所做的预测,是介于宏观经济预测与微观经济预测之间的。

*15.定性预测:是指在缺乏定量数据时,凭借预测者的直觉、经验,根据预测对象的性质、特点、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信息等,对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并估计其可能达到的程度。*16.定量预测: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预测目标未来值的一种近代预测方法。近几十年来受到普遍重视,得到广泛应用,是经济预测的主要方法。

*17.长期经济预测:是指五年以上十年以内的预测,使年度资料,适用于经济、科学、技术等发展及市场变化趋等预测。

18.数学模型:或称预测模型,是反映经济现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性的数学方程式。

21.专家预测法:是运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并结合有关的背景统计资料进行预测的一类定性预测方法。

22.主观概率法:是指利用主观概率对各种预测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得出综合性预测结果的方法。

*23.德尔非法:是头脑风暴法的发展和完善。它是以匿名方式,通过多轮函询专家对预测事件的意见,由组织者进行集中汇总,最终得出较为一致的专家预测意见的一种经验判断法。

24.相互影响系数:是指相互影响矩阵中各事件之间正负影响程度。

25.交叉影响概率法:就是研究当A i发生之后p与p j(j≠i i,j=1,2,…,n)之间的定量演变关系的一种主观概率预测方法。因此,此法又称为交叉影响概率法。

26.市场调查: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搜集、整理、记录和分析有关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发展现状,探究市场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认知活动。

27.普查:是专门组织的,对研究母体(或称总体)进行逐一的、普遍的、全面的调查。其特点是对每个子体都进行调查。

31.时间序列:是将某种经济统计指标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

32.时间序列预测法:就是对经济现象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掌握时间序列依时间变化的规律,以某种方法对时间发展的趋势进行外推或延伸,借以预测下一期或以后若干期的可能值。

33.简单移动平均法:是一种随时间逐次推进的方法,它依照时间顺序,对包含一定项数的历史序列值取算术平均数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每向前推进一次,舍弃前一个数据,增加一个后续相邻的新数据,再进行平均。

34.加权移动平均法:是在计算移动平均数时对参加平均的数据的重要程度给出一个度量,由于最近期的经济数据比远期的数据包含了更多的未来的信息,能更多地反映经济变化的趋势,所以应该给予近期的数据以较大的权值,给远期的数据以较小的权值,然后进行移动平均。

35.指数平滑预测法:是对移动平均预测的改进和发展,可以对近期的数据以较大的权值,远期的数据以较小的权值,但不像移动平均法那样需要凡期的历史数据,也不需要像加权移动平均法那样,对每期的资料作逐期的加权运算。显然,这种方法吸收了移动平均预测法中的优点,而对其缺点做出了改进。

41.趋势外推预测法:是根据已知的经_酗的历史数据来拟合一条曲线,使得这条曲线能反映预_隐本身的增长趋势,然后按照这个增长趋势曲线,对要求的未来某一点估计出该时刻的预测值。

42.绘图法:是模型识别的一种方法,也称为目估法,是将样本数据绘制成以时间t为横轴,经济指标的观测值为综轴的曲线或散点图,观察该曲线图的实际变化规律并与增长曲线的图形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出适当的曲线模型。

43.三点法:是进行参数估计的一种方法,具体过程如下:模型中含有几个待估参数,就从样本数据中选出几组数据,各组数据必须包含项数相同并且相互间距离也相同(遇到样本容量即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可剔除第一个数据),然后通过指数平滑法每组数据生成一个对应点。假定增长曲线经过这些对应点,将对应点值代人曲线方程后,能得到一个方程组,将待估参数视为未知数解此方程组,得到各参数的估计值。

44.增长特征法:也称为阶差法,是研究经济序列的定量关系与增长曲线的相应数量特征为核心的识别方法。就是选择增长曲线在理论上的变化规律与样本数据的实际变化规律最相似的曲线作为拟合与预测模型。

*51.拟合优度:拟合优度是指模型对样本数据的近似程度,用判定系数R2度量,数值越大,说明模型对样本数据拟合效果越好,数值越小,说明模型对样本数据拟合效果越差,其取值区间是0≤R2≤1。

*52.点预测:就是给定X=X0时,利用样本回归方程Y i^=b0+b1X i,求出相应的样本拟合值Y0^,以此作为因变量个别值Y0和其均值E(Y| X0)即E(Y)的估计值。

53.区间预测:由于抽样波动的影响,以及随机项u i的平均值假定不完全与实际相符,点预测值Y0^与个别Y0及均值E(Y| X0)都存在误差。我们希望在一定概率度下把握这个误差的范围,从而确定Y0和E(Y| X0)可能取值的波动范围,这就是区间预测。

54.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当我们把回归分析方法应用于对经济现象预测时,通常把要被预测的经济现象称作因变量,而把那些与其有密切关系的现象称作自变量。

81.马尔柯夫预测法:是将时间序列看作一个随机过程,通过对事物不同状态的初始概率和状态之间转移概率的研究,来确定状态的变化趋势,从而达到对未来进行预测的目的。

82.马尔柯夫链:是指时间和状态参数都是离散的马尔柯夫过程,是最简单的马尔柯夫过程,是马尔柯夫过程的一种特殊情况。

83.状态:在一系列试验中,出现可列个两两互斥的事件E1,E2,…,E n,而且一次试验只出现其中的一个E i(i=1,2,……,n)。这就称为状态,也就是指事物某个时刻上的某种状况。

84.无后效应:如果系统在状态转移过程中,它在第n期所处的状态仅与第n期内的变化和第n-1期的状态有关,而与第n-1期以前的状态无关。这种特性称为无后效性或马尔柯夫性。

85.遍历性:又称稳定性,若转移概率矩阵不变,系统状态经过许多步转移之后将逐渐达到稳定的状态,且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如某产品的市场最终占有率。

86.稳定状态概率:随着k的增大,事物的状态概率将逐渐趋向于一个和初始状态无关的值,并稳定下来,不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此时的状态概率就称为稳定状态概率。

*91.经济决策:是指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在经济调查、经济预测和对经济发展、管理活动等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对效果(效益)的评价,从几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

*92.经济性原则:就是要研究经济决策所花的代价和取得收益的关系,研究投人和产出的关系。

93.定量决策:是决策者使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能用数量表现决策目标和未来行动的决定。

*94.风险型决策:是指虽存在不可控制的因素,以及一个方案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结果的情况,但对可能结果有客观—既率作依据,需要担负一定风险做出的决策。

95.多目标决策:是指在比较长的时期中,决策目标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行动方案和决策不是一个而是一串,前一项决策直接影响后一项决策,需要做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决策。

101.确定型决策:是指所决策的问题的未来发展只有一种可能的结果。在这类决策中,决策者的任务就是分析各种可行方案所得的结果,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102.线性盈亏分析:是对企业总成本和总收益的变化作线性分析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掌握企业经营的盈亏界限,确定企业的最优生产规模,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辅助企业作出合理的决策。即线性盈亏分析,是假定企业的总销售收益和总成本均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103.线性规划:是指用线性数学模型表示的活动计划。具体的说,线性规划是求线性函数在线性(不等式或等式)约束下达到最(小或大)值的问题。

104.决策变量:是决策者所控制的那些数量,它们取什么数值需要决策者来决策,这组变量的值就代表一个具体方案。

105.目标函数:是代表决策者希望对其进行优化的那个指标。目标函数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目标函数可以求最大也可以求最小。106.约束条件:是决策变量在现实世界中所受到的限制,或者说决策变量在这些限制范围之内取值才有实际意义,这些约束条件可以用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107.灵敏度分析:研究和分析线性规划数学模型中一个或多个参数发生变化时,对最优解的影响或者说这些参数在多大的范围内波动,最优解不变,这种方法就是灵敏度分析。同时也是研究和分析最优解对数据变化的敏感度的,所以又称为敏感性分析。

108.影子价格:就是变动一个单位某种资源的投入时,目标函数值的变动的量。

109.多目标决策: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函数的规划问题称为多目标规划。

*111.乐观决策准则:又称作最大最大决策准则。这种决策准则是决策者对客观情况总报乐观态度,有信心取得每一决策方案的最佳结果,因此选择效果最好的方案,即选择最大利益中的最大者。

*112.决策树法:是风险决策中常用的方法,它能够使决策问题形象直观,思路清晰,便于思考和集体探讨。尤其是在多级决策活动中,决策树法能够起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和计算简便的作用。

111.风险型决策:是决策者根据几种不同自然状态可能发生的概率所进行的决策。不管决策者选择哪个行动方案,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112.转移概率矩阵:所谓一次移概率就是指系统由状态i(i=1,2,…,n)经过一次转移到达状态j(j=1,2,…,n)的概率,设为P ij。系统全部一次转移概率的集合所组成的矩阵就称为一次转移概率矩阵,设为P(1),则有:P(1)=( P ij)=( ) 113.乐观系数决策准则:是对未来的可能状况虽也报以乐观态度,但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对最有利的状况设定一乐观系数(α),并对各备选方案中的最有利与最不利的获利额分别乘以α和(1-α),再相加得各方案的期望值。然后选择其期望值为最大者所对应的方案为决策方案。

管理会计知识点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管理会计知识点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1.差别成本 差别成本也叫差量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差别成本是指可供选择的决策备选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额;狭义的差别成本是指由于产量增加或者资源利用率的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别。 2.边际成本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边际成本( marginal cost,MC)是指当产量发生无穷小的变化时成本的变化量,它可以用成本函数的一阶导数来表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边际成本是指产量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的变动。在一定范围内,产量增加或者减少一个单位的差别成本就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这时边际成本、差别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一致的。 3.机会成本 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决策者只会从备选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而其他方案都会被放弃,被放弃的次优方案的可计量价值就是决策的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资源被用于某一方面就不能同时用于其他方面。也就是说,

资源在某一方面的利用是以放弃了它在别的方面的利用为代价的。在决策中,企业选择了一个最满意的方案而放弃了次满意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这部分收益应该由被选择的方案来补偿,如果得不偿失,说明被选择方案并不是最优的。所以,在决策中要考虑决策的机会成本,才能全面地评价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才能正确地判断被选中方案是否是真正最优的。 4.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 sunk cost)是指已经发生的,不管现在做什么决策 都不会发生改变的成本。沉没成本是由之前的活动产生且无法恢复的,它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 5.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 replacement cost)是指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购买与目前拥有的、相同的或类似的资产所需要支付的成本。随着市场的变化,资产的重置成本和历史成本并不是相同的。决策者在决策时必须考虑重置成本,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6.付现成本

决策支持系统考试整理

第一章 概述(1简1空2名词) 1.1 1.数据处理(EDP ) ?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录入、数据正确性检查、数据操作与加工、数据输出等 ? 数据处理的特点:数据量大、时效性强、运算较简单、每次处理一条记录 2.管理信息系统(MIS ) ?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对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维护、 加工、传递和使用的系统。 ?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性:事务处理为主;为结构化决策服务;具有系统的特性;以数据库为基础 ?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事务处理、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产生各类报表、查询功能、用户的交互 3.管理科学(MS ) ? 管理科学(或称为运筹学):是对管理问题用定量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计算,达 到辅助管理决策的一门科学。 ? 管理科学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 定义问题和确定目标 ② 建立模型: 模型:对客观规律的抽象描述 ① 求解模型,优化方案 ② 检验、评价模型是否合理 ③ 运用模型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模型 数据仓库(DW ) 联机分析处理(OLAP ) 数据挖掘(DM ) 新决策支持系统 (NDSS )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 ) 综合决策支 持系统 (SDSS ) Internet 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516310229.html, ) 电子数据处理 (EDP) 管理信息系(MIS ) (数据库) 运筹学(OR)、管理科学(MIS ) ( 模型) 决策支持系统(DSS ) (模型库+数据库) 专家系统(ES ) (知识库+推理机) 神经网络(NN ) (MP 模型+网络权值)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IDSS )

决策支持系统

第十一章决策支持系统 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1.1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强调管理就是决策,认为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就是决策活动。对于决策依赖有两个观点: ?依靠决策者的经验、智慧、洞察力和魄力 ?依靠科学方法和技术 为克服人性的弱点和计算机的机械性,综合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产生了决策支持系统。 – 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许多较有代表性的DSS: 支持投资者对顾客证券管理日常决策的Profolio Management System; 用于产品推销、定价和广告决策的Brandaid; 用以支持企业短期规划的Projector; 用于大型卡车生产企业生产计划决策的Capacity Information System,等等 DSS的发展也体现在部件的扩展和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引入。增加知识库和推理机,形成了智能DSS;应用网络技术,形成了群体DSS;集成分布的资源,形成了分布式DSS;结合Web 、智能系统和/或电子商务,形成了基于Web的DSS。

1.2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与定义 DSS的定义: 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DSS实现以下目标: 在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与科学方法,支持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的有序决策,以获得尽可能令人满意的客观的解或方案。 不同类型的DSS,目标和功能略有不同。 DSS的主要功能: 能存储、管理、维护和组织决策模型、求解方法; 用模型与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分析和预测,得出综合信息与预测信息; 具有方便的人机对话和图象输出功能,能满足随机的数据查询要求,回答“What … if … ” 之类的问题。 DSS 的主要特征: 对准结构化程度不高、说明不够充分的决策问题 模型或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存取及检索技术相结合 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方式使用; 强调对环境及用户特点的灵活性适应性; 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层决策者制定决策。 例: 某企业为确定生产规模和合适的库存量建立DSS。模型库存有生产计划、库存模拟模型等,数据库存有历年销售量、资金流动情况、成本等。 决策者通过计算机终端屏幕,根据DSS 提供最佳订货量和重新订货时间,相应的生产成本、库存成本等信息,进行“如果……将会怎样?”的询问。 对所提方案进行灵敏度分析,或者以新的参数进行模拟而得到一个新方案。 需要特别说明: 决策支持系统并不强调寻找最优解,也不意味着提供最后结果,而是为决策者做出自己的判断提供支持; 由决策者在一系列选择中,综合其他不适宜进入模型的因素,得出最后的合理的决策方案。 1.3 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与分类 按总体功能划分,DSS有以分析为主、以求解为主和兼有分析与求解等三大类。 分析类既为把握决策问题又为决策前期工作,能为决策方案的设计和抉择提供依据; 求解类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过程和方案抉择支持; 分析求解类具备分析类与求解类的共同功能。 DSS的分类有多种角度: 按社会领域划分:经济、管理、教育、科技、医疗、政治、军事 按管理层次划分:战略、控制和作业 按管理职能或管理对象划分:营销、生产、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研发 按决策者划分:个人、群体、高层主管 从发展角度划分:传统、智能、群体、分布式 概括起来,比较成功的DSS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1)大都带有问题分析功能,有些实质上就是一类决策分析系统。 (2)有积累大量数据的信息系统,如ERP系统、CRM系统、经济统计系统的信息支

公共决策的涵义与特征

公共决策的涵义与特征 赵汝周 公共决策属于管理决策的一种,它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社会公共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从实际出发,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活动过程。其构成要素包括:决策者、决策对象和目标、决策信息、决策理论和方法、决策环境、两个以上有价值的方案等。 公共决策既具有管理决策的一般性质,同时具有鲜明的个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决策主体的多元性。即公共决策主体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社会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政府行政机关、准行政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社会民间团体等。不同的主体根据自身的行为特点,在公共决策整体运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是决策对象和内容的广泛性。社会公共组织作为社会公共管理主体,决定了决策的综合性。它涉及到整个国家和社会一切公共事务,所以它的内容宽泛,涉及面很广,动用的资源数量较大。它不仅要考虑一时一地的单项效应,而且要考虑整体效益;不仅要考虑政府管理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三是利益格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的发展,是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进程息息相关的。公共决策面对的是各种复杂的利益群体。因此,在公共决策中捍卫公益、求同存异,坚持公正与效率相统一,是公共决策的着力点和难点。

四是公共决策目标的非营利性。公共决策是以社会公共事务为对象,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与其他组织决策特别是私人企业决策相比,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不以谋利为上的。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政策,实现对国家和社会有效管理,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根本目的。公共决策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科学化民主化是现代公共决策的两个重要取向和要求。

决策支持系统期末考试复习

决策支持系统(DSS)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联系和区别 DSS是从MI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都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为用户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DSS与MIS的不同 (1)MIS是面向中层管理人员,为管理服务的系统。DSS是面向高层人员,为辅助决策服务的系统。 (2)MIS综合了多个事物处理功能如生产、销售、人事等。DSS是通过模型计算辅助决策。 (3)MIS是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以数据驱动的系统。DSS是以模型库系统为基础的,以模型驱动的系统。 (4)MIS分析着重于系统的信息的需求,输出报表模式是固定的。DSS分析着重于决策者的需求,输出的数据是计算的结果。 (5)MIS系统追求的是效率,即快速查询和产生报表。DSS追求的是有效性,即决策的正确性。 (6)MIS支持的是结构化决策。这类决策是已知的、可预见的,而且是经常的、重复发生的。DSS支持的是半结构化决策。这类决策是指既复杂又无法准确描述处理原则又涉及大量计算,既要应用计算机又要用户干预,才能取得满意结果的决策。 论述决策过程 答:决策过程是决策者对决策问题进行识别、分析、研究、最终作出决策的过程。 1.识别问题:一切决策活动都必须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演绎推理和假设开始。因此,问题的存在是一切决策活动的发端,“问题”在决策活动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决策制定过程始于一个存在的问题,或更具体一些,存在着现实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异。 在决策系统中,问题的产生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观方面产生的问题; (2)客观方面产生的问题;

(3)实践活动方面产生的问题。 2.确定目标:当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后,为了抓住问题的实质,必须首先确定系统的决策目标,即进行决策系统的目标分析。经过分析后,所确定的目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目标成果可以用决策目标的价值准则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衡量;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即在内外各种约束条件下是现实的、合理的、可能实现的;达到目标要有明确的时间概念。 3.收集信息:一旦确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必须对问题进行系统扮析,着手调查研究,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加以整理。只有掌握了大量准确的信息,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为了保证信息收集的质量,应坚持以下原则:(1)准确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时效性原则。 4.确定决策标准和拟订决策方案:确定决策标准,即运用一套合适的标准分析和评价每个方案。首先确定出若干与决策相关的因素,然后规定出各种方案评比、估价、衡量的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实现目标的方案不只一下,而是有两个或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拟订可行方案主要是寻找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这一过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 5.分析方案:备选方案拟订出之后,决策者必须认真地分析每一个方案的可应用性和有效性。对每一个备选方案所希望的结果和不希望的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估计,运用第四阶段确定的标准来对这些备选方案进行比较。 6.选择方案:就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权衡利弊,然后选取苦命或对一些各有利弊的备选方案优势互补、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不足。 7.实施方案:选择满意的方案后,决策过程还没有结束,决策者还必须使方案付诸实施。他必须设计所选方案的实施方法,做好各种必需的准备工作,实施方案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 8.评价决策效果:决策者最后的职责是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将实际情况与计划结果进行对比。这一过程根据已建立的标准来衡量方案实施的效益,通过定期检查来评价方案的合理性。

决策的定义

头 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就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它利用一种产生过程,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 2.头脑风暴的原则:规则1:延迟或不给予组员提出的观点进行评判规则2:鼓励狂热的和夸张的观点规则3在现阶段求量,而不是求质规则4;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规则5:每个人和每个观点都有相等的价值 3.头脑风暴法的运用技巧:以人数4—8效果最佳,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并且一次仅限一个议题,不要跑题,且需要安排专人记录。 4. 5. 6. 7. 8. 9. 10. 11. 12.决策的定义:作为决定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对一个问题产生,经过思维活动做出行动决定,并付诸实施的全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决策是一项技能,它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并不断提高。) 13.决策常见的误区:A,组织的高层才能做出决策 B.做出决策的过程不同于决策执行过程,因此它们险以分开 C.决策总是导致积极的行动 D.为了改善组织的决策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就行了

14.决策过程中常见的四种误区:A只考虑方案而不考虑目的B偏向于自己喜欢的方案C不考虑被选择方案的风险D决策建立在不确切的信息之上 15.决策误区四种成因:A时间B:观点不一C不清楚所需信息D信息的无序传播 16.确定决策目标的重要性:A提供明确的方向B可以研究出事半功倍的达成方法C易于得到有关人员的协助D避免重,减少浪费E易于计划,易于检讨分析F可防意外的发生,减少冒险 17.确定决策目标的重要性:设定问题的解决的目标,可以:(A提供明确的方向B可以研究出事半功倍的达成方法C易于得到有关人员的协助D避免重复,减少浪费(金钱.时间.努力)E易于计划,易于检计分析F可防意外的发生,减少冒险 18.确定决策目标的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有关联性的有时间限制的 (具体的:1,定义了清楚明确的预期结果 2.以标准为基准 3.没有误解 4.你和公司都清楚。可衡量的:1.明确的定量成功标准 2.业绩重点 3.对评估有帮助。可实现的:1.目标是可达成的 2.不太容易有关联性的(个人目标与上级主管的目标应有明确有关联的,确定最终要与公司目标相结合)e 有时间限制的(目标要有预订的达成时间表,具体订出每个阶段的完成期限) 7.决策目标的分类:A必要目标(是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一旦达不到,整个决策就失败了,所以此类目标必须被满足) B.愿望目标(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果达不到,它对我们的整体决策也不会起到破坏性和致命性的作用) 8,制定决策目标的解决方案:确定决策目标:A并细化为必要目标和愿望目标 B.结合前段分析出来真正原因,运用散性思维(水平思考)并结合脑力激荡.SWOT分析法.六顶帽子思考法等方式针对个别原因寻找对策

论决策对个人的意义

论决策对个人的意义 摘要 决策一词不仅仅只有管理者或者高地位高权势的人才会用到。实际上,生活中处处有决策,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决策者,决策者不仅仅是管理者。因此决策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普通个体都是存在意义的。一个科学正确的决策会使人受益终生,一个错误的决策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本文将会从具体个案出发来分析讨论决策对跟人的意义。 关键字决策个人个人意义 正文 决策一词不仅仅只有管理者或者高地位高权势的人才会用到。而实际上,决策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买东西时,同一商品有很多牌子,从众多牌子中选择一个就是决策。 关于决策的定义有很多描述,至今仍未有统一的说法。美国学者亨利·艾伯斯曾说“决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地说,决策是在几种行为方案中做出选择。广义地说,决策还包括在做出最后选择之前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管理学教授里基·格里芬指出,“决策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决策的认识越来越趋于一致。所谓决策,就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制定行动方案并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生活中处处有决策,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决策者,决策者不仅仅是管理者。决策分类有很多,例如决策有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之分。与群体决策相比个人决策有很多优点,个人决策的果断性更好;责任更加明确;开放性较好;也能避免集体决策时的很多不良现象。因此决策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普通个体都是存在意义的:决策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决策的成败直接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实力;决策是一个组织的核心工作,其好坏直接决定组织的兴衰成败。可见一个正确科学的决策是多么重要。要做好科学决策就要考虑两个重要的决策前提: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事实前提包括政治环境(集权还是分权;封闭还是开放;动荡还是稳定;专制还是民主等)、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先进还是落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气候条件)、人口和文化环境等。关于价值前提,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的特定关系,它表示的是人与各种事物之间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关系。价值观对决策有很大作用:定向作用(价值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决定人类的活动方向);驱动作用(价值观是人类活动的最终动因);社会的价值观形成决策的无形环境。结合起来看,事实前提表现为关于对象陈述,价值前提则包含着关于主体需要的陈述(申仲英,1994)。本文接下来将会从个案出发来分析决策对个人的意义。 案例一: 马云创业15年,从教师真正成为一名创业家。1988年,马云的第一份工作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外语教师,但他不是一个安分的员工,内心那股“想做大事”的劲促使他最终走向了创业之路,前后三次创业,直到第三次创业,才找到正确的路。第三次创业也就是马云的阿里巴巴。1999年7月,“18罗汉”凑出50万元,创办阿里巴巴,中国从此迎来电商元年。在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大型门户网崛起之时,壮志未酬的马云呐喊道: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挂牌上市,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IPO交易,引发了轰动效应。阿里巴巴市值达到2383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的全球第四大高科技公司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马云发售后持股8.8%,身价达到185亿美元,成为内地新首富。员工人均持股超过225万美元,瞬间诞生出上万个千万富翁,数十个亿万富豪。 阿里巴巴的上市,显然给国内互联网格局、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如果15年前的马云没有“想做大事”的价值观,没有离开他的教师岗位,没有孙正义的投资,“18罗汉”的支持,也就不会有阿里巴巴,中国的电商巨头也绝不会是阿里巴巴。可见,正

决策概述

第9章决策概述 9.1 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可以说,社会、经济等领域中的各项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决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各项政策的制定,企业的生产方向、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技术革新、新产品研制,车间、班组的作业任务安排等等,所有这些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都需要作出合理的决策。决策正确无误,各项事业就能按预期的目标迅速发展,决策失误,本来可以成功的事业也会遭受失败。 近代世界由于生产规模、集约程度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给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向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从本世纪初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了现代管理学,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作为两大体系曾经并行、交错、相互影响着向前发展。但是,它们之间却始终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社会科学发展的漫长历史表明,社会科学的规律很难用严格的数量关系来描述,因为很难找到衡量这些关系的手段,更谈不上严格的决定论。与其说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却不如说它是一种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是说它是一种超群地把握某种复杂多变的、不易被定量描述,因而也不易被人们所学到的特有规律的能力与技巧。而综观自然科学的历史,孤立的决定论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一直统治着自然科学,在这个基础上,自然科学实现着理想化的严格的定量化的抽象。这种严格的决定论与定量化的数学描述,后来就成了自然科学的最大特点。但是,当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相继问世使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突破了自然科学原有的狭隘界限,使自然科学研究的新方法逐渐的闯入到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之中。 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自然科学与管理科学的结合,这就产生了关于决策的科学。自然科学驾驭着自然,管理科学驾驭着社会和经济,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必将使我们获得更加科学的决策,制定出更为有力的政策,以实现对近期及中远期未来更加有效的控制能力。 关于什么是决策的问题,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但我们可将决策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类。 广义的说,把决策看作一个管理过程,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预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包括从设定目标,理解问题,确定备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1、运筹学和系统工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后,形成了模型辅助决策系统。 2、MIS的主要爱功能是事务处理。 3、DSS是面向高层人员。为辅助决策是的系统。 4、DSS支持的是半结构化决策或非结构化决策 4、DSS是以模型库系统和知识库系统为基础、以模型和知识驱动的系统。 4、DSS追求的是效益,即决策的正确性。 5、人工智能(AI)的基本内容包括:知识获取、知识组织和知识处理方法。 6、在AI系统中,将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组织和存储在一起,称为知识库。 7、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信息、设计、选择和实现。 8、在决策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外脑原则,经济原则。 9、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跟踪原则,反馈原则。 10、决策过程开始于信息阶段。 11、决策变量描述行动方案,该变量的值由决策人确定。 12、模型的解是某选定方案中决策变量的一组特定值。 13、选择阶段包括从设计阶段已找到的行动方案集合中,搜索适当的行动方案,用于解决问题。 14、对于规范模型,既可用分析方法,也可用穷举法。 14良好的DSS必须能容易进行What-if分析和目标搜索。 15按决策的对象和范围可将决策分为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 16、企业家们做出决策的众多方式具有三个特点:合理性、策略性和灵活性。 17、最常用的结构化决策模型有两种:决策影像图模型和决策树模型。 18、在决策影响图中,椭圆表示偶然事件。 19、在决策树中,圆框表示变化的事件。 20、决策树用于风险分析。 21做决策所包含的信息包含大量的不完全信息。 22、DSS主要由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和用户接口子系统构成。 23、模型库子系统由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组成,他是DSS的核心部分,也是DSS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重要标志。 24、在DSS基本结构中,增加了知识库子系统。 25、数据结构有六种。 25、依照模型库建立和使用的特点可以把模型库分为三类:通用模型库,专用模型库,智能模型库。 26、操作模型是指为解决业务操作的决策问题而建立的模型库。 27、知识库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知识库和推理机制。 28利用行动语言表达用户需求的方式称为接口交互模式。 28原型法有下列主要优点:1开发时间短2用户反馈速度快3用户对系统及其信息需求和功能的理解增强4费用低。 28面向对象方法是以对象或数据为中心。 29系统实现阶段包括下列任务:测试、评价、演示、说明、训练和配置。 30、电子表格是最流行的终端用户建模工具之一。 31、两种最流行PC表格软件包是Microsoft Excel和Lotus1-2-3。 32、物理集成包含完成功能继承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和通信功能的集成。

机会成本对决策分析有什么意义

机会成本对决策分析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并举例说明 机会成本是当人们在经历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机会成本,又称经济成本,它包括实际支付的会计成本,以及资源用于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的最有收益的隐性成本。所以,机会成本并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会计账目中,利润表上所记录的成本,它很重要一部分包括了在经过多种决策方案的选择后放弃了其他的机会所失去的收益。很简单的比方当一定量的经济资源投入产品A的生产中时,生产产品A的代价不仅包括这一定量的经济资源的耗费,而且必须包括没有用这些经济资源生产产品B 可能获得的收益。因为如果用一定量经济资源所生产A获得的利益抵不上生产B获得的收益,资源就要从A转移到B。经济学是既然是研究和管理稀缺资源及做出最佳资源配置,那么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的话,生产A的真正成本,不仅应该包括生产A的各种费用支出,而且应该包括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生产B)可能获得的收入。 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计算的经济成本即计算机会成本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决策提供分析的基础。管理者以利润作为决策依据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不同的决策,大部分时候都会忽略了隐性成本这个重要的成本,当然所计算出来的会计账目中记录的利润是小于了实际收益的利润,所以说忽略了隐性成本,也就是不通过计算机会成本而做出的决策分析,是失误的、错误的决策。有时,企业做出无助于利润最大化的管理决策,就是因为不懂得或是没有正确考虑机会成本中的隐性成本,所以造成了决策失误。经济学中要求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理性的决策要求考虑经济利润,这就是说必须计算完整的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的成本。总而言之机会成本在有效的管理决策中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我们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中机会成本还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机会成本是一种假定的成本。机会成本的思想是这样产生的:人类的资源有限,在一定的情况下,一定的经济资源可用于多种用途,但选择任何一种既定用途都是以放弃其他用途为代价的。机会成本就是这样一种收益机会的丧

决策支持系统复习

决策支持系统复习 单选判断改错(10个)名词解释(4个)问答(4个)综合(计算画图回答)2个 第一章DSS 决策的概念:决策时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它是经过周密推断和分析后在众多替代方案中选出最佳的方案。 决策的过程:决策学家西蒙在其决策过程模型理论中指出,每个决策都必须经过4个阶段:信息、设计、选择和实现。这4个阶段属于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这个连续的区间的范围从高度的结构化逐渐向高度的非结构化过渡。 信息阶段:情报阶段包括找出、识别和确切地表述需要做出决策的问题或情况。它包括3个方面: (1)找出问题 (2)问题分类与分解 (3)问题的所有者 设计阶段用于创立、发展和分析可能的行动方案。 在选择阶段,我们要对在设计阶段开发的各项替代方案进行评估,从其中选择一项满意的行动方案。 决策的分类: 1、Anthony的控制类型分类 按决策性质的重要性分类:战略决策、策略决策、执行决策或称为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结构化) 2、Simon决策阶段的结构化分类 从信息技术角度,根据决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结构化程度来分类: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决策模式: 理性模式(完全理性模式、有限理性模式)、有效理性模式、非理性模式、过程性模式、组织和策略决策模式 对现代决策的要求(了解) 1、据侧质量的要求更高

2、决策时要考虑的因素更复杂 3、决策速度要求更快 4、决策失败的代价更高 (1)分析工作量大 (2)分析结果滞后 (3)无法按照商业习惯进行分析 (4)无法进行复杂的分析 (5)无法提供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6)缺乏量化的恒定指标 决策支持系统的学科内容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交叉性边缘 第二章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1、用于半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决策领域 2、用来辅助决策者,而不是取代决策者 3、交互式、友好的用户界面 4、着重于决策制定过程的效果,而不是效率 5、使用基础的数据和模型 6、可以为各种类型的知识工作者提供支持 7、强调对环境及用户决策方法的灵活性及适应性 决策支持系统的任务: 1、分析和识别问题 2、描述个表达决策问题及决策知识 3、形成候选的决策方案,即目标、规则、方法和途径等 4、构造决策问题的求解模型,如数学模型、运筹学模型、程序模型、经验模型等 5、建立评价决策问题的各种准则,如价值准则、科学准则、效益准则等 6、多方案、多目标、多准则情况下的比较和优化 7、综合分析,包括把决策结果或方案放到特定的环境中所做的“情景分析”,决策结果或 方案对实际问题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分析,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变量对决策方案或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等。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1、管理并随时提供与决策问题有关的组织内部信息 2、收集、管理并提供与决策问题有关的组织外部信息 3、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 4、在DSS的各模块数据基础上组织分析数据,通过抽样、探索、修改、建模、评估几个步骤,结合标准的运筹学、质量管理、数理统计分析算法,使得DSS的数据能够帮助企业决策者制定重大决策。 5、收集、管理并提供各项决策方案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 6、能以一定的方式存储和管理与决策问题有关的各种数学模型。 7、能灵活地运用模型与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分析、预测,得出所需的综合信息与预测信息。 8、DSS数据分析图表。 9、具有方便的人机对话和图像输出功能,能满足随机的数据查询要求,回答“如果……则……”之类的问题。

决策支持系统-精选.

第1章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数据: 记载下来的事实,客观属性的值 ▲信息: 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 ▲系统: 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组成: 1、系统由各元素或子系统组成 2、至少包含两个以上的元素 3、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或相互制约 4、具有目的性 5、适应环境的变化 ▲数据处理系统: 是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与传播的总和 ▲数据处理系统的特征: 1、数据量大; 2、没有特别复杂的运算; 3、时效性强 ▲管理信息系统MIS: 运用系统管理的理论方法,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传播和使用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 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1、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 2、数据录入; 3、数据传输; 4、数据存储; 5、数据查询; 6、数据统计; 7、指标计算 ▲决策支持系统: 以管理科学、运筹学、行为科学、控制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向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特征: 1、关注上层管理人员经常遇到的结构化程度不高、规范化不明 确的问题 2、把模拟或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存取和检索技术结合起来 3、易于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以交互会话的方式使用 4、强调对环境及用户决策方法改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5、提供决策的良好效果 ▲DSS的功能: 1、管理并提供外部信息 2、收集、管理并提供内部信息 3、收集、管理并提供反馈信息 4、存储和管理数学模型 5、修改和添加数据、模型、方法

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1、模型库 “模型”的概念,最初被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工程设计,如分子模型、天体运动模型、建筑模型等。这些被称为模拟模型,在应用中发现这些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构造一个模型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不能借助于这种模拟模型,比如要研究事物随时间或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静态的模拟模型就不能适用,这时,找到了另一种模拟方法,即数学模拟方法。这种方法将客观事物的变化用数学方法表现出来,将事物外界或内部条件的变化用自变量表示,将要反映的事物变化用应变量表示。 计算机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使人们能够依赖计算机求解一些较为庞大、复杂的数学模型。如对于国民经济的计划模型、宏观预测模型等,必须借助于较大规模的计算机系统才能容纳其巨大的数据量,完成亿万次的工作量。在管理领域常见的是信息处理模型,它的表达式为数学表达式、计算机程序等,通过对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决策者可以获得有用的辅助决策信息。建立模型是有关决策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探索事物的变化规律中抽象出它们的数学模型,这项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得到规律性或相近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建立之后的一具重要问题就是该模型的求解算法,它可以是精确求解,也可以是近似求解,这种算法的提出由计算机数值计算学者来完成。有了模型算法,就可以用计算机语言来编制成程序。实际的决策者就可以利用模型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计算出结果,得到辅助决策信息。模型是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模型库是模型的集合,它按照一定的组织方法,将模型有机地汇集起来,由模型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模型库以及模型库管理系统构成模型库系统。 2、方法库 方法库系统由方法库和方法库管理系统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为各种模型的求解分析提供必要的算法以及为用户的决策活动提供所需的方法。方法库中的方法通常可以包括各种优化方法、预测方法、统计方法、对策方法、风险方法、矩阵方程求解等。 方法库管理系统负责对方法的描述、录入、存储、增加、修改、删除等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选择适当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将有关算法变成一组可执行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内。这些程序可以表示为附有描述说明的函数或过程,而后按照求解问题的需要调用对应程序模型,从而达到求解问题的目的。另外,方法库管理系统还应具有与数据库、模型库进行交互的能力以及为用户选择算法提供灵活方便的交互揭示功能。 3、“三库”的联系 从支持决策过程来看,数据库、方法库和模型库,即“三库”是DSS?的三大组成部分,

决定的含义

决定 决定是各级党政机关普遍使用的一种下行公文。它适用于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做出安排。这里的重要事项,是指带有全局性或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事项,重大行动是指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行动。当然,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事事都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使用决定,比如一些表彰、处分、机构编制、人事安排等事项都可用决定行文。 由于决定的内容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所以决定具有如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制约性:因为决定比较集中地体现发文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指挥和处置意图,要求下级机关无条件执行,决定的制约性和强制性虽然没有命令那么严格,但比其他公文都要强,有些决定还有法规作用,在某些方面,决定往往是法规的延伸和补充,具有较大的强制性和行政约束力。 二是指挥性和指导性:因为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这对下级机关就有指挥性和指导性。 适用范围(类型): 决定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按其内容和作用划分,大体可分为下面三类: 1.对某项工作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如《国务院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 2.对某一重大问题作出处理的决定。 3.对设置机构、任免人员、召开会议或表彰、处分等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 写法: 决定一般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标题。 决定的标题要求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这三部分一般不能随意省略。 标题下一行,有一题注,标明通过或发市时间。 (二)正文。 由于决定的类型不同,其正文的内容侧重点就有不同,写法也有不同。 对某项工作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正文的写法: 这种决定具有很强的规定性和指挥效能,既要提出工作任务或重大行动,又要阐述完成工

决策树分类的定义以及优缺点 (1)

决策树分类 决策树(Decision Tree)又称为判定树,是运用于分类的一种树结构。其中的每个内部结点(internal node)代表对某个属性的一次测试,每条边代表一个测试结果,叶结点(leaf)代表某个类(class)或者类的分布(class distribution),最上面的结点是根结点。决策树分为分类树和回归树两种,分类树对离散变量做决策树,回归树对连续变量做决策树。 构造决策树是采用自上而下的递归构造方法。决策树构造的结果是一棵二叉或多叉树,它的输入是一组带有类别标记的训练数据。二叉树的内部结点(非叶结点)一般表示为一个逻辑判断,如形式为(a = b)的逻辑判断,其中a 是属性,b是该属性的某个属性值;树的边是逻辑判断的分支结果。多叉树(ID3)的内部结点是属性,边是该属性的所有取值,有几个属性值,就有几条边。树的叶结点都是类别标记。 使用决策树进行分类分为两步: 第1步:利用训练集建立并精化一棵决策树,建立决策树模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数据中获取知识,进行机器学习的过程。 第2步:利用生成完毕的决策树对输入数据进行分类。对输入的记录,从根结点依次测试记录的属性值,直到到达某个叶结点,从而找到该记录所在的类。 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棵决策树。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 (1) 建树(Tree Building):决策树建树算法见下,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递归的过程,最终将得到一棵树。 (2) 剪枝(Tree Pruning):剪枝是目的是降低由于训练集存在噪声而产生的起伏。 决策树方法的评价。 优点 与其他分类算法相比决策树有如下优点: (1) 速度快:计算量相对较小,且容易转化成分类规则。只要沿着树根向下一直走到叶,沿途的分裂条件就能够唯一确定一条分类的谓词。 (2) 准确性高:挖掘出的分类规则准确性高,便于理解,决策树可以清晰的显示哪些字段比较重要。 缺点 一般决策树的劣势: (1) 缺乏伸缩性:由于进行深度优先搜索,所以算法受内存大小限制,难于处理大训练集。一个例子:在Irvine机器学习知识库中,最大可以允许的数据集仅仅为700KB,2000条记录。而现代的数据仓库动辄存储几个G-Bytes的海量数据。用以前的方法是显然不行的。

十四大作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十四大作出的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十四大指出,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地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就会受制于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十四大对经济发展速度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决定将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由原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调整为增长8%至9%。为了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达到上述要求,十四大强调,当前,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能搞快一些的就快一些,只要是质量高、效益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就应当鼓励发展。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办法。十四大还对加快经济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必须努力实现的十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 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

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回顾和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十四大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作了阐述,指出:我们要建立的这种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可能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好地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兼顾效率和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大会指出,我们党所以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14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

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把握好航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工作,进行营销决策,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市场营销系统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将DSS技术运用到市场营销决策上,开发MDSS(MarketingDecisionSupportSystem)的建议,并就MDSS的总体设计思想及研究方向作简要介绍,以明确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一.何谓市场营销系统 市场营销以研究综合性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为目标,它通过发现顾客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对产品与服务的要求,再通过有效的促销、分销渠道和价格策略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 市场营销作为由企业、顾客、相关的环境因素组成的系统,体现了企业和顾客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相互协调关系。 由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而市场营销决策系统是一种半结构化系统,这类系统的决策含有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缺乏程序化的工作范式。因此,在这种系统下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营销决策,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营销活动,这一直是多年来市场营销决策理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二.市场营销系统有什么特点 从以上对市场营销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市场营销系统因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而也反

映出市场营销系统有如下特点: (1)“市场营销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有机地结合的系统。”市场营销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诸多具体决策应该在企业总的营销战略指导下,有机地结合起来。各营销策略应在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协调的基础上共同发挥作用。另外,企业的营销活动涉及到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如果我们将两者割裂开来,往往会陷入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或推销观念的误区,生产的产品难于被市场所接受,造成产品的适销性问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因此,必须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和销售过程中的活动作为一个系统,为满足已选定的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而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2)市场营销系统是一个灵敏的反应系统。市场营销系统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中既有企业内部因素又有企业外部因素,而这些因素无一例外都在发展变化着。因此企业的营销策略及其组合应能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适时作出相应调整。如果企业的营销策略的调整落后于环境的变化,必将带来企业营销工作的失败。 (3)市场营销系统运作的好坏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了其发展方向,而营销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是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最主要的保证。市场营销系统目标包括销量、市场份额、销售收入、盈利等目标。这诸多的目标影响着企业人员和资金需求,研究开发以及日常运作的资金投入。因此,营销在企业的整个运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好的市场营销系统总体决策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赢利水平,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