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1、软基处理

2、路基工程

3、路面工程

4、桥梁工程

5、通道及涵洞

6、防护工程

7、绿化工程

8、交通工程

9、内业资料

10、实验室

1、软基处理:

1.1填方路堤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

形成原因:

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达不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复搅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喷粉量未达到设计要求。3)挤密碎石桩未进行反插。

4)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未稳定,即卸载。

5)软基处理质量未达设计要求。

6)桩未打穿软弱层。

防治措施:

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

2)粉喷桩应整桩复搅,喷粉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挤密碎石桩应进行反插。

4)应进行连续的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

5)在现场进行试桩,按试桩结果调整设计桩长。

1.2路基出现纵向裂缝和错台

形成原因:

1)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

2)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天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路基压适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

1)应认真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底暗沟、暗塘。

2)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

3)提高路基压实度。

1.3路基出现滑裂面

形成原因:

1)基底存在软土且软土厚度不均匀。

2)淤泥清除换填不彻底。

3)填土速率过快。

防治措施:

1)软土处理要到位,并及时发现钡沟、暗塘。

2)加强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侧滑苗头。

2、路基工程

2.1路基碾压出现“弹簧”

形成原因:

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2)高塑性粘性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3)翻晒、拌和不均匀。

4)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

防治措施:

1)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

2)高塑性粘性土难以粉碎,应进行两次拌灰并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砂化”。

3)对产生“弹簧”的部位翻挖掺灰后重新碾压。

2.2路基压实度不够

形成原因:

1)碾压遍数不够。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

5)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超过规定值。

防治措施:

1)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

2)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

3)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有棕叠。

4)路基土应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2.3路基积水严重

形成原因:

1)路基表面不平整。

2)路基表面未设横坡或出现倒坡。

防治措施:

1)路基压实前应整平。

2)路基表面应设2%~4%的横坡。

2.4路基边坡被冲刷

形成原因:

1)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

2)未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

3)每次雨水冲刷后未及时修补路基。

4)边坡未植草防护。

防治措施:

1)削坡后边坡防护工程应及时跟上。

2)应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和排水沟。

3)应及时填平冲沟。

2.5压实层表面松散

形成原因:

1)施工路段偏长,拌和、粉碎、压实机具不足。2)粉碎、拌和后未及时碾压表层失水过多。

3)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过多。

防治措施;

1)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差在规定范围内。

2)适当洒水后重新进行拌和碾压。

2.6路基表面网状裂缝

形成原因:

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

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且未能及时覆土。

3)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

防治措施:

1)采用合格的填料,或采取掺灰处理。

2)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土料填筑路基,确保压实层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3)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

4)认真进行施工组织安排。

2.7路基表面起皮

形成原因:

1)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不均匀且失水过多。

2)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

3)碾压机具不足,碾压不及时,未配置胶轮压路机。防治措施:

1)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均匀且与最佳含水量差在规定范围内。

2)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计划,配备足够合适的机具保证翻晒均匀、碾压及时。

2.8路基表面出现放炮

形成原因:

石灰消解不充分。

防治措施:

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进行充分消解,并过10mm 筛。

2.9路基压实度超密

形成原因:

1)未认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误差较大。2)路基填料不均匀。

3)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功偏大。

防治措施:

1)在取土坑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认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不同土样应分别进行击实试验。

2)选择均匀的填料。

2.10路基灰土灰剂量不均

形成原因:

1)路基土的砂化不充分。

2)路基掺灰未按工艺要求划格洒灰。

3)拌和不均匀。

防治措施:

1)液限较大粘性土应充分砂化。

2)应严格按掺灰路基施工工艺进行洒灰、粉碎拌和,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

2.11路基灰土剂量不足

形成原因:

1)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未按规定打格洒灰。

2)石灰堆放时间过长;或拌和碾压不及时。

3)较长时间堆放的石灰未覆盖。

防治措施:

1)确保石灰的掺量。

2)石灰消解后要在7~10天内及时用完。

3)堆放时间过长的石灰,应事先用彩条布或土覆盖,使用前重新测定其有效钙镁含量,必要时重新调整掺灰剂量。

2.12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

形成原因:

1)压实机具未走到边缘。

2)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实行超宽填筑。

防治措施:

1)路基按设计要求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压路机一定要行驶到路基边缘。

3、路面工程

3.1路面底基层

3.1.1二灰土抗压强度不合格

形成原因:

1)石灰剂量不足,石灰等级较低,粘土粉碎不够,拌和不均匀。

2)二灰土抗压试件制备不标准,高度超标,密度较小。

3)试件养护温度湿度不符合要求,养护期间失水过多。

防治措施:

1)实际石灰剂量应比设计剂量高出0.5~1.0个百分点。

2)采用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较高的石灰,并充分消解。

3)土块粉碎至规定尺寸,拌和应均匀。

4)二灰土试件高度误差应在±0.2mm范围内。

5)试件应用塑料薄膜裹覆养生,养生温度湿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3.1.2二灰土底基层表面起皮

形成原因:

1)二灰土含水量过大或过小。

2)二灰土表层失水过多,未及时碾压。

3)碾压未按先轻后重的原则。

4)二灰土拌和不均匀。

防治措施:

1)二灰土的含水量最宜大于最佳含水量1%开始碾压,并及时压实。

2)及时清除粘附在压路机轮上的二灰土,并清除路面以外。

3)应按先轻后重的碾压程序逐步压实。

4)对表面起皮层应清除出路面以外,标高用基层补足,也可及时刨松厚度不小于10cm打碎洒水拌匀后再压实。

5)严格按放样线施工,不得采用贴补薄层的方法补足高程。

3.1.3二灰土表面松散

形成原因:

1)二灰土表层含水量较低,不能压实。

2)二灰土表层冻坏松散。

3)冬季覆盖土内水分下渗,使底基层表面吸水而涨

松。

4)灰剂量补足或失效。

防治措施:

1)高温干燥气候,碾压过程应适当洒水。

2)做好二灰土过冬的防冻措施。

3)可采用含水量较小,透水性小的土作为覆盖层,且碾压密实。

3.1.4二灰土表面开裂

形成原因:

1)碾压含水量过大。

2)用土塑性指数过高。

3)地基沉降尚未稳定,地基沉降不均匀。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

2)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土料或铺筑二灰土底基层,采取二次掺灰的办法降低土的塑性指数

3)地基沉降率连续两个月不大于5mm/月时在施工底基层。

4)裂缝处应加铺土工格栅或土工织物后再施工基层。

3.1.5二灰土表面放炮

形成原因;1)二灰土底基层碾压完毕尚有过火石灰未消解。

2)消解石灰未按规定过筛。

防治措施;1)生石灰应在使用前一周洒水充分消解。2)消解石灰必须通过10mm筛后才能使用。

3.2路面基层

3.2.1二灰碎石抗压强度不合格

形成原因:

1)石灰剂量不足。

2)石灰等级较低。

3)二灰碎石抗压试件制备不标准。

4)未能保湿养护。

5)粉煤灰质量不符合要求。

6)二灰碎石拌和不符合要求。

7)二灰碎石成型后养护温度偏低。

防治措施:

1)施工中石灰剂量应较设计值高0.5~1.0个百分点。

2)选用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高的石灰(II级以上)。3)添加1%~2%的水泥。

4)石灰应充分消解,通过10mm筛。

5)提高二灰碎石拌和均匀性并及时成型试件。

6)成型后及时洒水养护,保湿养护应不少于7天。7)尽可能在气温较高时施工。

3.2.2二灰石灰碎石压实度不符合要求

形成原因:

1)含水量不符合规地。

2)压路机质量较小,碾压遍数不够,局部漏压。3)二灰碎石拌和不均匀,局部粉煤灰偏多,骨料偏少。

4)靠近中央分隔带处加宽不够。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二灰碎石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含水量,使碾压前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2)采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按试铺路段碾压遍数直到压实度符合规定为止。

3)提高二灰碎石拌和均匀性。

4)中央分隔带处应设有一定的加宽。

3.2.3二灰碎石压实度不均匀

形成原因:

1)二灰碎石配合比和含水量不均匀。

2)二灰碎石碾压遍数不一致,局部漏压。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各料仓喂料速度和加水量,做到配料准确,含水量符合规定。

2)控制碾压遍数,均匀碾压。

3.2.4二灰碎石基层摊铺离析

形成原因:

1)二灰碎石运到摊铺现场已经离析。

2)二灰碎石骨料含量偏高,超过85%,骨料最大粒径超过设计要求。

3)摊铺机工作状态不佳。

防治措施:

1)按设计配合比拌制二灰碎石混合料,集料级配应在设计级配范围以内。

2)成品料堆应经常铲平,避免形成锥体粗料流向堆底。

3)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螺旋布料器中混合料面应呈与路面平行的平面,并将布料器掩盖。

3.2.5二灰碎石基层开裂

形成原因:

1)二灰碎石混合料中二灰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

2)二灰碎石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3)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

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5)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6)养护不及时。

防治措施:

1)优化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合料,选择合格的集料。

2)控制碾压时含水量不超出允许范围。

3)待沉降稳定后再铺筑基层。

4)对已开裂的基层应加铺玻纤网加固,对纵向裂缝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跨缝加固,防止裂缝对沥青面层反射影响。

3.2.6二灰碎石表面放炮

形成原因:

1)石灰未充分消解。

2)石灰未过筛或筛孔尺寸过大。

防治措施;

1)石灰使用前应充分消解,必须再施工前7~10天加水充分消解。

2)消解石灰应通过10mm筛后才能使用。

3)保证碾压时的含水量。

3.2.7二灰碎石表面松散

形成原因

1)二灰碎石表面水分蒸发,含水量偏低,无法碾压成型。

2)二灰碎石保湿养护不足,表面未成型。

3)二灰碎石表层被冻坏。

防治措施;

1)在气温高、相对湿度较小的时期施工,在碾压过程中应适当洒水,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压实。2)对过冬的二灰碎石应采取各种防冻措施,防止表层被冻坏。

3)及时洒水养护,保证表面形成强度。

3.2.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

形成原因

1)水泥剂量偏大。

2)碎石级配中细料含水量偏多。

3)基层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

4)养护不及时。

5)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封层。

防治措施:

1)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

2)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

3)加水应严格控制。

4)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5)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工期的最低气温应在5度以上,并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并且基层表面在冬季上冻前应做好覆盖层(下封层或摊铺下面层或覆盖土)

3.2.9基层厚度不均匀

1)二灰土表面高程超标。

2)二灰碎石摊铺的钢丝设置放样误差过大。

3)松浦系数不准确。

防治措施;

1)对二灰土底基层按标准进行检测验收。

2)控制松铺厚度钢丝的设置,对其高程应进行复核。

3.3沥青路面下封层

3.3.1下封层与基层表面不粘结

形成原因;

1)基层表面浮灰杂物未清扫干净。

2)乳化沥青破乳凝结速度太快。

3)乳化沥青的基质沥青与石料粘附性较差。

4)不按规定的施工工艺施工。

防治措施:

1)二灰碎石表面应进行清扫、水洗、风吹等工序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杂物。

2)对乳化沥青进行破乳速度试验,选择慢凝乳化沥青。

3)对乳化沥青进行与石料粘附性试验,选择与石料粘附性好的优质乳化沥青。

4)适当增加轮胎对下封层的碾压遍数。

3.2.2下封层脱落:

形成原因;

1)下封层被行驶车辆轮胎粘结而脱落。

2)下封层未能将水封住。

3)二灰碎石基层表面受冻害。

防治措施;

1)加强养护,下封层施工结束后一周内禁止各种车

辆行驶。

2)采取各种防冻措施,避免下封层过冬而冻坏。3)提高二灰碎石施工质量。

3.3.3基层外露

形成原因:

1)下封层乳化沥青喷洒量过少或漏洒。

2)下封层矿料铺撒量过少,被行驶车轮粘走。

防治措施;

1)控制乳化沥青喷洒数量在和各范围内,漏洒处应补洒乳化沥青。

2)矿料撒铺量应足够或稍多,在铺下面层前清扫回收再利用。

3.3.4下封层渗水

形成原因:

1下封层乳化沥青喷洒量过少或喷洒不均匀。

2)基质沥青针入度过大,标号过低,不能形成完整封层。

防治措施:

1)喷洒乳化沥青量在涉及范围内,接缝搭接好,不露喷,做到均匀洒布。

道路工程高质量通病防治要求措施

第四章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 为有效防治本工程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通病,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的发生,同时避免施工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给项目及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及效益的流失,根据行业内总结的经验及本项目的工程特点编制如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路基 1.1 路基碾压出现“弹簧” 原因分析: ①、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②、高塑性粘性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③、翻晒、拌合不均匀; ④、碾压层有软弱层,且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弹簧反射至上层; ⑤、局部填土混入冻土或过湿的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腐殖土以及含有草皮、 树根和生活垃圾的不良填料; ⑥、透水性好与透水性差的土壤混填,且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了透水性好的土壤, 形成了“水囊”。 防治措施: ①、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限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 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②、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③、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 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④、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⑤、严禁异类土壤混淆,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水囊”; ⑥、填筑上层时应开好排水沟,或采取其它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基50cm 以下; ⑦、填筑上层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

填筑上层。 1.2 路基压实度不够; 原因分析: ①、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超过规定值 ②、松铺厚度过大; ③、碾压遍数不够或碾压不均匀,局部碾压; ④、压路机质量偏小; 防治措施: ①、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和碾压遍数符合规定; ②、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 ③、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有重叠; ④、压路机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1.3 路基积水严重; 原因分析: ①、路基碾压表面不平整,表面凹凸不平; ②、路基表面修整不合格,横坡不到位或出现倒坡; 防治措施: ①、路基压实前应按要求进行平整; ②、路基表面应按要求设2%-4%的横坡。 1.4 路肩、边坡松软;边坡冲刷严重,浪窝 现象表现: 路肩松软,一经车轮碾压,即下陷出车辙。边坡呈松散状态,稍触外力,边坡土下溜;边坡受雨水严重冲刷,浪窝; 原因分析: ①、填方路基碾压不到位,使路肩和边坡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②、填方宽度不够,最后以松土贴坡; ③、松土填垫路肩,压实机具未走到边缘进行碾压; ④、路基填方属砂性土或松散粒料,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差。 ⑤、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

(完整版)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 一、开挖及初期支护中的质量通病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1、超欠挖 1.1原因分析 ①测量放样不精确; ②岩石隧道爆破施工未到位或围岩坍落; ③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 ④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 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 1.2防治措施 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②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 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 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 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2、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2.1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2.2防治措施 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 工安全。 3、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 3.1原因分析 ①黄土颗粒间潜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降低; ②隧底泥化严重,清理淤泥耗时太长; ③超挖的20cm采用湿喷工艺喷射C25耗时太长,早期强度增长慢,可能会受到踩踏; 3.2防治措施 ①拱脚加大至80cm,增加力的传递面积,减少沉降; ②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隧底清理,然后采用干喷工艺喷射20cm厚混凝土封闭堵水,再架设钢架。(此方法较前者可缩短2~3小时,从而实现早封闭、快成环,从而减少沉降量); 4、初期支护采用的分层喷射技术,出现混凝土掉层脱落 4.1原因分析 ①第一次喷射层和钢架表面尘土污染清理不彻底,降低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力;②喷射混凝土不密实、空鼓,造成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钢架表面锈蚀;③结合以上两个原因在整个初期支护未稳定前,由收敛和沉降引起,造成钢架外露和混凝土表面掉层;

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手册

质量通病及防治手册(第六分册交通安全设施) 临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

目录 1立柱打入常存在的问题 (93) 2安装护栏板常易发生的质量问题 (93) 3波形护栏板布设应注意的事项 (93) 4 混凝土护栏常见病害 (93) 5 隔离栅安装施工当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94) 6 轮廓标常见质量问题 (94) 7 反光道钉设置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95) 8 防眩板安装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95) 9 标志钢管底法兰板发生变形质量问题 (95) 10 标志预埋地脚螺栓与立柱安装的误差过大的问题 (96) 11 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误差过大问题 (96) 12 标志牌的反光膜颜色不均匀的质量问题 (96) 13 标志牌底座尺寸不准确的问题 (97) 14 钢管立柱与地脚螺栓底板的安装有缝隙的质量问题 (97) 15 里程碑、百米桩、公路界碑等易发生的质量问题 (97) 16 交通标志安装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98) 17 路面标线变色的质量问题 (98) 18 标线涂层表面污染的质量问题 (98) 19 标线夜间反光效果不佳的质量问题 (99) 20 标线起皮、脱落、开裂的质量问题 (99) 21 标线起泡、微孔、耐久性不足的质量问题 (99) 22 标线施工中涂膜变形、毛边、弯曲等质量问题 (100) 23 通讯管道工程、人孔、路面紧急电话设施基础和底座、照明灯柱、灯塔基础常见问题100

1立柱 1.1问题及现象 ⑴.立柱偏斜,偏位。 ⑵.立柱打不下去,柱顶塌边、碎裂、变形。 1.2原因分析 ⑴.放样不准,或打桩机不稳、跑偏。 ⑵.路基土中有石块,或遇到水稳基层等。打入时受力不均,过快过猛也可导致柱顶变形。 1.3预防措施 ⑴.认真放样,打入柱偏位时,应将其全部拔出,用路基土回填压实后,重新打入。 ⑵.遇到石头前后避让,对于水稳碎石基层应先用开挖法或钻孔法打出导洞,立柱打入后再用碎石、混凝土补平或填满导洞。打桩时控制好锤高和锤速,使立柱受力均匀,避免损坏。 2安装护栏板 2.1质量问题及现象 ⑴.护栏板不顺直,部件松动。 ⑵.护栏板高低起伏,平面线形不平顺。 ⑶.端头不圆顺。 2.1原因分析 ⑴.安装不平顺,螺栓未上紧。 ⑵.立柱高低不一,左右偏斜。 ⑶.端头制作工艺不符合要求。 ⑷.护栏板搭接方向不合理。 2.3预防措施 ⑴.安装要平顺、连续,所有搭接应按交通流的方向拼接。安装过程中利用波形梁的长圆孔调整梁的上、下位置,顺直后拧紧所有螺栓。 ⑵.严格控制柱的高程和位置,托架位置也要准确。 ⑶.端头应按图纸尺寸用模压成形,不得出现施工差错。 ⑷.护栏板端头搭接方向必须与行车方向一致。 3波形护栏板布设 ⑴.立柱放线定位时必须由中心桩号向外计算路面宽度,不能以路肩外侧反算,一般设计图纸所绘宽度都是从路肩外侧开始计算。 ⑵放线过程中必须保证路面宽度。 ⑶对个别立柱位置应作适当调整,以确保线性顺畅。 4 混凝土护栏 4.1质量问题及现象 ⑴.预制块件断裂。当现浇时产生不规则竖向裂缝。 ⑵.混凝土块件损边、掉角、几何尺寸不准确。 ⑶.混凝土护栏表面蜂窝麻面、水纹、气泡、裂纹、脱皮等。

隧道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 第1标合同段 (K0+000~K3+700) 隧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案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第1标项目部 二0一一年五月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 第1标合同段 (K0+000~K3+700) 隧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连州(湘粤界)至怀集段第1标项目部 二0一一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 工程概况 (1) 2. 技术标准 (1) 3. 自然条件 (1) 4. 设计概况 (2) 第二章隧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 1. 光爆效果不佳,超欠挖严重 (3) 2. 钢拱架安装侵入衬砌界线 (4) 3. 喷射混凝土质量差 (5) 4. 仰拱基底处理不好,出现变形,溶岩地段基底溶洞隐患 (6) 5. 二次衬砌表观效果差 (6) 6. 隧道拱背回填不实 (12) 7. 隧道墙施工缝接触面处混凝土不密实 (12) 8. 隧道渗漏水 (12) 9. 预埋件、预留洞室 (13) 10. 隧道水沟、电缆槽不平直 (14)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二广高速公路粤境连州三水至怀集怀城段起自湘粤两省交界的南风坳,接在建的二广高速公路湘境永州至南山段,经三水瑶族乡、两岸镇、连州市区、三江镇(连南县城)、吉田镇(连山县城)、福堂镇、中洲镇,终于广东省肇庆市怀城镇,接在建的二广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 第1标段起于湘粤两省交界的南风坳,终于三水瑶族乡的沙坪村,长3.700公里(右线计)。 本合同段内九嶷山隧道位于广东省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牛洞村与湖南省蓝山县所城镇半山村交界处。线路所经之处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地表起伏较大;隧道进出口处覆盖较薄,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γ52);洞身基岩出露较好,节理发育,岩体破碎。 九嶷山隧道全长6400.1m,本标段为广东境内部分,起终点里程为YK0+000~YK3+815(ZK0+000~ZK3+817),长2815m。 隧道布置形式采用标准间距分离式、小净距分离两种形式,出口段由于受地形限制,265m范围左右测设线间距为20~11m,采用小净距形式。 2.技术标准 本项目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 3.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南岭山脉南缘,山峦起伏较大,山系多近东西向展布。地势上总体由北往南大致呈北高南低的趋势,海拔高程在100~1100m之间,相对高程较大。地貌总体上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单元。 路线YK0+000(ZK0+000)(起点)~YK2+790(ZK2+800)段属于构造剥蚀中

6第六册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手册之欧阳光明创编

质量通病及防治手册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六分册交通安全设施) 临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目录 1立柱打入常存在的问题93 2安装护栏板常易发生的质量问题93 3波形护栏板布设应注意的事项93 4 混凝土护栏常见病害93 5 隔离栅安装施工当中常见的质量问题94 6 轮廓标常见质量问题94 7 反光道钉设置中常见的质量问题95 8 防眩板安装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95 9 标志钢管底法兰板发生变形质量问题95 10 标志预埋地脚螺栓与立柱安装的误差过大的问题96 11 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误差过大问题96 12 标志牌的反光膜颜色不均匀的质量问题96 13 标志牌底座尺寸不准确的问题97 14 钢管立柱与地脚螺栓底板的安装有缝隙的质量问题97 15 里程碑、百米桩、公路界碑等易发生的质量问题97 16 交通标志安装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98 17 路面标线变色的质量问题98

18 标线涂层表面污染的质量问题98 19 标线夜间反光效果不佳的质量问题99 20 标线起皮、脱落、开裂的质量问题99 21 标线起泡、微孔、耐久性不足的质量问题99 22 标线施工中涂膜变形、毛边、弯曲等质量问题100 23 通讯管道工程、人孔、路面紧急电话设施基础和底座、照明灯柱、灯塔基础常见问题100

1立柱 1.1问题及现象 ⑴.立柱偏斜,偏位。 ⑵.立柱打不下去,柱顶塌边、碎裂、变形。 1.2原因分析 ⑴.放样不准,或打桩机不稳、跑偏。 ⑵.路基土中有石块,或遇到水稳基层等。打入时受力不均,过快过猛也可导致柱顶变形。 1.3预防措施 ⑴.认真放样,打入柱偏位时,应将其全部拔出,用路基土回填压实后,重新打入。 ⑵.遇到石头前后避让,对于水稳碎石基层应先用开挖法或钻孔法打出导洞,立柱打入后再用碎石、混凝土补平或填满导洞。打桩时控制好锤高和锤速,使立柱受力均匀,避免损坏。 2安装护栏板 2.1质量问题及现象 ⑴.护栏板不顺直,部件松动。 ⑵.护栏板高低起伏,平面线形不平顺。 ⑶.端头不圆顺。 2.1原因分析 ⑴.安装不平顺,螺栓未上紧。 ⑵.立柱高低不一,左右偏斜。 ⑶.端头制作工艺不符合要求。 ⑷.护栏板搭接方向不合理。 2.3预防措施 ⑴.安装要平顺、连续,所有搭接应按交通流的方向拼接。安装过程中利用波形梁的长圆孔调整梁的上、下位置,顺直后拧紧所有螺栓。 ⑵.严格控制柱的高程和位置,托架位置也要准确。 ⑶.端头应按图纸尺寸用模压成形,不得出现施工差错。 ⑷.护栏板端头搭接方向必须与行车方向一致。 3波形护栏板布设 ⑴.立柱放线定位时必须由中心桩号向外计算路面宽度,不能以路肩外侧反算,一般设计图纸所绘宽度都是从路肩外侧开始计算。 ⑵放线过程中必须保证路面宽度。 ⑶对个别立柱位置应作适当调整,以确保线性顺畅。 4 混凝土护栏 4.1质量问题及现象 ⑴.预制块件断裂。当现浇时产生不规则竖向裂缝。 ⑵.混凝土块件损边、掉角、几何尺寸不准确。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三环辅路内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大修工程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审定:日期: 审核:日期: 编制:日期: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项目经理部 2012年3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三环路是北京市区重要的环路,承担着极大的交通量,三环辅路内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大修工程西起太阳宫西侧,沿东南方向经三元西桥、三元桥、三元东桥,终点至燕莎桥北,内环辅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全长4.043km,三环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辅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三环全线为四幅路形式,本项目范围内主路两侧的辅路均单向行驶,单侧路面宽9~18m,2~4条机动车道,局部路段设置了专用非机动车道;沿线共有2座跨河桥,两座菱形立交,四座人行天桥,两处灯控路口,其中桥梁净空2.5m~4m。 道路工程包括路面结构补强、病害处理、局部人行道面砖及路缘石更换、完善无障碍设施。 排水工程是对局部检查井进行加固处理,挪移路中雨水口,消除积水点。 桥梁工程是维修西坝河桥、西坝河西桥内环辅路桥梁,维修七圣路北口天桥、西坝河路南口天桥、左家庄西街北口天桥。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3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2年5月13日,合同工期总计60日历天。 工程总造价1369万元。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 监理单位:北京四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施工单位: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编制依据 1、DBJ01-45-2000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2、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3、DBJ01-71-200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4、DBJ01-56-2001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5、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6、JTJ057-9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7、DBJ01-92-200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高速公路施工工艺质量通病防治 隧道工程

一、超欠挖 1.1原因分析 ①测量放样不精确; ②岩隧道爆破施工不到位或围岩坍落; ③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 ④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 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 1.2 防治措施 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 ②岩隧道爆破开挖时要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 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 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 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 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 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 二.超前小导管外插角、距、深偏差超标

2.1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不认真,现场交底和监控不够。 2.2处理措施 (1)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点、施作,对标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设计即验标要求后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加强技术交底,使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心理明白。 (3)格工序质量责任制,格奖罚兑现。 三.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3.1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粉砂质黄土聚力差。 3.2防治措施 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粉砂质黄土加密挂网,先采取小风压初喷一层。 四.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 4.1原因分析 ①黄土颗粒间潜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降低; ②隧底泥化重,清理淤泥耗时太长; ③超挖的20cm采用湿喷工艺喷射C25耗时太长,早期强度增长慢,可能会受到踩踏;

常见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5)常见主要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㈠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①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在立框架柱、剪力墙的模板支撑系统前,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上预埋Φ12的钢筋头或Φ48短管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能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作用。 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在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和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给框架柱、暗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用电焊将它与梁的箍筋点焊固定,再将柱主筋逐一绑扎牢固,并沿柱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500的箍筋,确保节点处柱筋在浇砼时不会发生偏位。 剪力墙在距楼面标高500mm处,用不小于Φ12的水平钢筋,临时将竖向钢筋按排列逐一绑扎固定,再沿垂直于水平钢筋的方向,用16号铅丝在模板上或楼面钢筋上将水平筋加以固定,以此控制好竖向钢筋的间距和排距,并能防止在下料和振捣时造成竖向钢筋偏位。 加强砼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整车或整料斗的砼直接灌注到柱、墙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先将砼卸在盘板上。再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箍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的钢筋,绑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证框架柱骨架不扭曲、

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②钢筋加工: 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③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 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 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㈡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①梁模板:

沥青路面4大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4大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016-12-19 路面平整度差?路面波浪?路面接茬不平、松散、路面有轮迹?路面壅包、搓板?这些沥青混合料路面常见的质量通病如何防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路面平整度差 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搂平、碾压后表面尚较平整,当开放交通后路面出现波浪或出现“碟子”坑、“疙瘩”坑。 (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都有它一定的压实系数,摊铺后,表面搂平了,由于基底高低不平,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后,薄处沉降少,则较高,后处沉降多,则较低,表面平整度则差。 (2)摊铺方法不当,在等厚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用铁高抛,或运输卸料时的冲击力将沥青混合料砸实,或人、车在虚铺混合料上乱踩乱轧,而后又搂平,致使虚实不一致,虚处则较低,实处则较高,平整度较差。 (3)料底清除不干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基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干净,或把当天的剩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摊铺料,但它已经压实,冷凝,大大缩小了压实系数,当新料补充搂平压实后,形成局部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 (1)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工程的主要使用功能。如果道路不平坦,会降低行车速度,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机件,降低舒适性,

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路面愈不平坦,车辆冲击力愈大,对道路的损坏愈严重,会大大降低道路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 (1)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问题,这里所指的底层是泛指。如果沥青混合料面层分三层铺,那么表面层的底层是中面层,中面层的底层是地面层,地面层的底层是道路的基层,基层的底层是道路的路基,每一层的平整度都会上一层平整度至关重要。所以要按照质量检验评定中对路面各层要求严格控制,认真检验。特别是在保证各层密实度和纵横断高程的基础上,把平整度提高标准进行控制,最后才能保证表面层的平整度的高质量。 (2)面层的摊铺应使用摊铺机,并放准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操作手控制好烫平板的预留高和稳定性;小面积或无条件使用摊铺机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摊铺,即采用扣锹法,不准扬锹,要锹锹重叠,扣锹时要求用锹头略向后刮一下,以使均匀一致,使用手推车和装载机运料时,应用热锹将料底砸实部分翻松后摊平,以求各处虚实一致。搂平工序,不能中踩踏未经压实的虚铺层,要倒退搂平一次成活,如再发现有不平处,可备专用长把刮板找补搂平。 (3)沥青混合料应卸在铁板上,不能直接倾斜在铺筑底层上。如果要卸在底基层上,则必须设法清除干净。剩余冷料不能直接铺筑在底基层 上充当一部分层厚,应加热另做它用 2 路面波浪拱不饱满,局部高点偏离中心线,或在路面纵向出现波浪,特别是造近侧石的偏沟部位出现路边波浪较多,使侧石外露不一致。主要是路面各结构层的纵横断面高程控制不力,或在两相邻控制点距离偏大,在两点之间的高程出现较大偏差,形成控制点处高于或低于两控

路面工程高质量通病及防治要求措施

1、无机结合料基层裂缝的防治 1.1原因分析 1.1.1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或石粉中性指数偏大。 1.1.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1.1.3成型温度较高,形成强度较快。 1.1.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1.1.5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1.1.6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 1.1.7拌合不均匀。 1.2预防措施 1.2.1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 a、改善施工用土的性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 b、掺加粗粒料,在石灰土中适量掺加砂、碎石、碎砖、煤渣及矿渣等。 c、保证拌合遍数。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避免含水量过高或过低。 d、铺筑碎石过渡层,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间铺筑一层碎石过渡层,可有效避免裂缝。 e、分层铺筑时,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期,任其产生收缩裂缝后,再铺筑上一层,可有效减少新铺筑层的裂缝。 f、设置伸缩缝,在石灰土层中,每隔5-10m设一道缩缝。

1.2.2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 a、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或掺砂。 b、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c、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 d、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护,避免水分挥发过大。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e、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拌合不均匀现象。 1.3治理措施 1.3.1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 1.3.2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 1.3.3破损严重的基层,应将原破损基层整幅开挖维修,不应横向局部或一个单向车道开挖,以避免板边受力产生的不利后果,最小维修长度一般为6m。维修半刚性基层所用材料也应是同类半刚性材料。 1.3.4一般情况下,石灰土被用于底基层时,根据其干缩特性,应重视初期养护,保证基层表面处于潮湿状态,防止干晒。在石灰稳定土施工结束后,要及早铺筑面层,使基层含水量不发生大的变化,以减轻干缩裂缝。 2、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 (一)土建工程 1、底板?①在梁板体系中,当底板上层钢筋与梁上层主筋标高相同时,板的上层钢筋放在梁的主筋上面。 由于底板所受的力主要是土压力,底板上层钢筋在梁处是受压区,应该从梁的主筋下穿过,把底板所受的土压力传递给梁,设计应考虑钢筋重叠放置时对保护层的影响。 ②人防门的门框插筋及门槛钢筋没按要求设置。 人防门的门框插筋及门槛钢筋应在底板浇捣混凝土前按设计施工图及规范要求成型绑扎。 ③人防门的门槛高度、门槛墙宽度不够,无法安装门扇,影响使用功能。 人防门的门槛钢筋高出底板的高度应该满足各种型号的人防门门槛建筑高度。人防门铰页侧门框最小宽度应满足人防门的安装尺寸,闭锁侧门框最小宽度应满足不会影响门扇的开启。 ④人防门的门框墙及门槛的截面尺寸太小,门槛的钢筋成型和绑扎不符合要求。?防护密闭门的门框墙及门槛截面厚度的最小尺寸不小于300mm。两个防护单元间的门框墙及门槛截面厚度不小于500mm。防护密闭门的门槛箍筋应该闭口,箍筋直径不得小于12mm,在箍筋转角处应绑扎水平钢筋,水平钢筋应该锚固到门框墙中,并与门框墙插筋绑扎牢。密闭门的门框墙及门槛截面厚度由设计定。?悬板活门、胶管活门的门槛箍筋应该闭口,箍筋应拉住底板的下层钢筋。 ⑤活置式人防门门槛下没有设置钢筋。?活置式门槛人防门的门框角钢应在底板浇筑混凝土前安装到位,门框角钢的安装标高应该与建筑标高平。当地坪装修面层大于60mm时,门框角钢下部角钢内应按防护密闭门门槛的要求配筋;当地坪装修面层不大于60mm时,门框角钢下部角钢的间距为150mm、φ32的孔中穿钢筋锚固到底板中。 2、墙板 ①直接受侧向冲击波的人防门没有考虑抗侧向冲击波措施。?若防护密闭门侧向受冲击波时,防护密闭门应嵌人墙体l00mm,或者在门的受冲击波一侧做一根突出

公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北京至秦皇岛高速公路 河北省大安镇(津冀界)至平安城段TJ5合同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廊坊市交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京秦高速公路大安镇至平安城段TJ5合同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质量通病防治组织机构 (2) 四、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 1、防钻孔桩坍孔的措施 (3) 2、防钻孔桩断桩的措施 (4) 3、防钻孔桩短桩的措施 (6) 4、混凝土强度的质量控制 (7) 5、防结构物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措施 (9) 6、预应力张拉的质量控制及防范 (11) 7、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预制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2) 8、防结构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措施 (43) 9、桥面铺装后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5) 10、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 (46) 11、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 (47) 12、路基边坡滑坡 (48) 13、路基纵向裂开 (49) 14、路基横向裂开 (50) 15、路基网裂 (51) 16、路基沉陷 (51) 17、路基不均匀沉降 (53)

18、桥头跳车 (54) 19、开挖及初期支护中的质量通病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60) 20、隧道衬砌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64) 21、仰拱施工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71) 22、防水板施工中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72)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道路工程中经常发生、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品质与寿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由于道路工程量大\面广,因此其危害性更大,更应予以重视。为了更好的防治五合同标段内结构物质量通病,提高建设质量,按照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特制定京秦高速五合同结构物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北京至秦皇岛高速公路河北省大安镇(冀津界)至平安城段5标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YK29+080~K38+398.557,全长9.319km;为新建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34.5m(分离式路基宽度2×17m)。 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挖方50万方,填方145万方;路面工程21万㎡;大中桥长2250.68m/10座,主线分离式立体交叉53.06m/1座,通道涵洞781m/20道;黄家山隧道单洞1916m;平安城枢纽互通(续建)以及防护排水工程、部分交通设施工程。 二、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及项目专用本;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YG F80/1-2004); 4、《公里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5、《北京至秦皇岛高速公路河北省大安镇(津冀界)至平安城段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 路拌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和基层 问题1:混合料不均匀 防治措施: (1)应选用合适的机具进行路拌法施工,保证有足够的翻拌深度和打碎能力,通常宜选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用农用旋耕机与多铧犁相结合,用多铧犁将上翻松,旋耕机拌和,再用多铧犁将底部料翻起,旋耕机再拌和,如此。反复5~6遍;在翻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务必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 (2)土块应尽可能粉碎,最大尺寸不应超过15mm,对于超尺寸土块应予剔除。(3)对于塑性指数较大的土,应用专用机械加强粉碎,在用石灰稳定时,可采用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料一夜,再加人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 问题2: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1)以工地实际使用的材料,重新检验或修改配合比。 (2)检查工地实际配合比,检查投料、计算、计量是否有误。 (3)石灰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混合料强度不足,所以应避免局部地段石灰过多或过少,并充分拌和均匀。 问题3:压实度不足 防治措施: (1)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应选用12t以上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cm以下时,可选用12~15t的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20cm时,应采用18~3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超过上述时,应分层碾压;压实机具应轻、重配备,碾压时注意先轻后重。 (2)混合料摊铺后应在1~2天内充分碾压完毕,并保证一定的碾压次数,直至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一般需碾压6一7遍;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当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措施,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但不超过2%)时才碾压。 (4)石灰或二灰稳定土施工前,应对其下卧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否则易引起许多不良后果。 问题4:碾压时弹簧 防治措施: (1)混合料拌和时应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如土壤过湿应先行翻晒,并宜采用生石灰粉,以缩短晾晒时间,降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粉煤灰过湿,应先堆高沥干,一般二、三天即可。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隧道工程质量通病 防治方案 云南建投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六兰公路古盐都隧道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六月

一、指导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积极响应公司2016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整治质量通病活动的号召,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正确处理好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转变质量理念,加强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控制措施。坚持精益求精的质量追求,树立质量均衡提高的质量观。推动质量通病智力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促进合同段工程质量全面提高。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范和治理,进一步提高六兰公路古盐都合同段各从业单位的质量意识,进一步营造强化质量管理的氛围,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逐步消除常见的质量问题,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耐久性,促进六兰公路工程整体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切实落实好“治理质量通病”活动。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推动治理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六兰公路古盐都合同段成立了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献才 副组长:黄志奇黄雪峰 成员:江敏周红彬、胡加川、彪文平、张胜彪、和贵镕、曹雷、牛晓东、赵成铭、 四、质量通病防治基本要求 1、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治理质量通病要充分体现管理和技术的作用,从“管理”和“技术”上要效果,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

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2、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质量通病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3、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参与工程建设的业主、施工、设计、监理各单位都是质量通病治理的主题,必须责任工单,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4、质量通病的治理要预先制定专项治理措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做到事半功倍。质量通病是长期形成的痼疾,治理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带动全面。 5、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防止质量通病的治理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6、项目部各技术人员要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全体监理人员按照职责规定,依据质量通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涉及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加强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五、质量通病具体防治措施 (一)洞内渗漏水 目前,隧道的渗漏水主要表现在墙、拱的渗水、滴水、漏水及路面的冒水。其原因是隧道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一直受着地下水的影响。当地下水压较大,防水工程质量欠佳时,地下水便会通过一定的通道渗入或流入隧道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提高我区市政工程质量水平,克服市政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工程技术标准,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借鉴外地做法,提出如下防治措施。在本区市政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参照执行本办法 一、关于检查井周边破损、沉陷、井盖位移、坠落的防治办法 (一)设计要求: 1、雨污水等各类管线检查井设置应尽量避开公交站台和 路口曲化段. 2、检查井室基础应根据地基承载力、荷载等情况做出设计,检查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连成整体。 3、车行道检查井禁止使用砖砌筑,宜采用整体稳定性好,强 度高、闭水性理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混凝土模块检查井或采用其它质量可靠、技术工艺先进的检查井。 4、井框盖宜采用防响、防滑、防盗、防坠落、防位移的多 防功能的井框盖,质量指标应符合道路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 5、井框与井壁调平层宜采用耐压、不变形材料,如小型铁

件。 6、施工图设计应绘制检查井框安装大样图。 (二)施工要求: 1 1、施工前,须按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作,检查井标高应准确。 2、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检查井周边填料与道路结构层同步填筑,并必须以小型压实设备同步碾压,压实度不小于结构层压实度要求。 3、采用反开槽处理检查井周边时,应以检查井为中心开挖一定环长和深度的基坑,宽度应满足小型机械压实的要求,填料应采用水硬性材料分层压实或采用水泥混凝土,高度应与路面基层平齐。 4、严格控制井框盖标高和横坡度,确保路面与井框盖上表面平齐。 (三)监理要求 1、加强对检查井基础及井身施工质量的检查,加强井框盖质量的验收,检查井框盖与井身的联结是否稳定牢固。 2、加强对检查井周围填充料的密实度、管道与井室接口的密封性、预制块拼装后缝隙中灌注填充料密实性的检查。 3、井框周围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时,严格检查井室周围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否与井框齐平。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护措施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排水部分>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是城市市政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确保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现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成四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一、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一)产生原因: 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二)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2)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3)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二、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一)产生原因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二)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3)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因此要求:(1)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2)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3)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责令退场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防治措施:(1)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2)抹带施工时,接口缝内要洁净,必要时应凿毛处理,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预防措施:(1)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和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管理通病、施工工艺通病和实体质量通病三类。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仅影响工程外观,还危害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二是治理难度大,易反复。 质量通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近年来,工程人员按照精细化施工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优化施工工艺,在工程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符合工程实际、效果明显、经济合理的通病防治方法。 本措施对通用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 通用工程 1.1 混凝土工程表面蜂窝 ⑴原因分析 ①模板拼缝不严,拼装后有缝隙,密封不严产生漏浆。 ②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当。 ③振捣方法不当,振捣时间不足。 ④浇筑时间过长,部分未振捣混凝土已初凝。 ⑵防治措施 ①支模是对模板缝进行有效密封,并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 ②配制良好品质的混合料,选用合适的水灰比。 ③分层浇筑,才用合适的振捣工具,保证足够的振捣时间。 ④对大面积混凝土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浇筑时间过长的混凝土断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1.2 混凝土工程麻面、气泡多 ⑴原因分析 ①原材料不符合要求,级配变化大。 ②浇筑高度较高时,未设置串筒,使混凝土发生离析。 ③振捣时局部漏振或过振。

④模板质量不高,表面不清洁。 ⑵防治措施 ①控制原材料质量,级配、含沙量等应满足要求。 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串筒或溜槽,防止离析现象。 ③振捣时要将振捣帮插入下层混凝土,并避免漏振或过振。 ④尽量使用整体钢模,并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平整密实。 1.3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 ⑴原因分析 ①进场原材料质量差异大。 ②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 ③振捣时间不足。 ④混凝土构件后期养护质量存在问题。 ⑵防治措施 ①对每批进场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原材料规格、质量统一。 ②认真做好现场试验,检测砂、石等原材料的含水率,对拌合设备及计量设备定期检验,控制施工配合比。 ③在浇筑过程中保证振捣时间和振捣质量。 ④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 1.4 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 ⑴原因分析 ①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振动使钢筋偏位。 ②模板安装不牢靠,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施工荷载等作用下,产生位移跑模现象,导致保护层成型尺寸不标准。 ③垫块质量不合格。 ④混凝土浇筑时,保护不到位,车压人踩,使受力钢筋变位、变形, ⑵防治措施 ①加强钢筋骨架绑扎,必要时应进行点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