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慢性病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病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病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病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疾病与现代生活方式

慢性疾病与现代生活方式 慢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疾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身处越来越恶劣的生活环境,人们的身体也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慢性疾病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各种慢性疾病的患者也大有人在。那么,慢性疾病的发生究竟与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呢? 先来分析一下有哪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 一、极度缺乏体育锻炼。这是当今社会不论在哪个年龄阶段,哪个收入层次的人群都存在的一种不良生活方式。从小孩到老人,从企业白领,上班族,到我们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宅”这种生活方式。吃饭可以叫外卖,买任何东西都可以网购,再加上各种室内娱乐方式如电脑游戏、互联网、电视的产生,相应的人们进行户外运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而运动的缺乏,极易造成疲劳、昏晕等现象,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二、有病不求医。许多人生了病怕麻烦不愿意去医院就医,总认为是小病,自己随便吃点药,休息休息就好了,有的人根本完全不予理会。许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一些疾

病被药物表面缓解作用掩盖而积累成大病。而许多慢性疾病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都可能是一些小病积累而成的。 三、缺乏主动体检。现在有主动定期体检意识的人非常少,所以许多人是不检不知道,一检吓一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已经成为常见病。如果经常定期体检,尽早发现问题,就能及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改善,并进行相应的治疗,防止病情的恶化。 四、不吃早餐。随着工作节奏加快,吃上符合营养要求的早餐已经成为办公室白领的奢求,不吃早餐或者胡乱塞几口成为普遍现象。许多人也许不知道早餐的重要性。不吃早餐可能导致低血糖等症状,可能造成胃病,胃病可进一步恶化为胃炎胃溃疡等。同时,长期不吃早餐可能会引发胆结石。 五、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在上班时,超过7成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办事外,几乎常年窝在空调房中。“温室人”的自身肌体调节和抗病能力下降。同时,长期处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也会增大。 六、长坐不动。不论对于学生还是上班族来说,“久坐”都是不可避免的。久坐,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引发很多新陈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坐姿长久固定,也是颈椎、腰椎发病的重要因素。坐一段时间就应该站起来舒展活动一下,这样才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七、不能保证睡眠时间。熬夜,失眠,这样的经历相信我们都有过不少。睡觉,不仅仅让我们工作了一天的身体和精神得到休息,更

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指导

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指导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那些 1、饮食要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饱,要少吃多餐,不吃过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严禁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这些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有抽烟习惯的要在一年内慢慢把烟戒掉,不要一下子就马上戒掉。原来吃降糖西药的达半年以上者,不要骤然停服,因为这样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升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量,直至停服。饮食方面要注意粗、细粮搭配着吃。建议吃些南瓜、燕麦片等。但要明确注意一点,不管这个东西有多好,有多么适合糖尿病人吃,都不要过量。 水果含碳水化合物约为6-20%,西瓜含量低,香蕉含量高,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胶等。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重症糖尿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为了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可吃少量水果,一般一日量在100克左右,但需注意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如果吃了水果后尿糖增多,则应减少主食,以免出现血糖升高。为防止并发症动脉硬化、便秘,应饮食多样化,满足人体所需营养,以利健康长寿。瘦肉也可以吃,一星期二到三次,每次二两多就行。稀饭容易升高血糖所以最好不吃。苦瓜、苦丁茶、绞股蓝茶等对治疗糖尿病有辅助作用,可经常吃。 不宜吃的食物有: (1)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2)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3)不宜饮酒。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注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1)大豆及其制品:这类食品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之外,在豆油中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2)粗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长期食用,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减少饥饿感。 糖尿病人应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时,要以含糖量低为选择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其含糖量,计算其热能。换算成主食,减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总热量不变。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认为在两餐之间(血糖下降时)少量服用较为合适。有考营养成分表,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1、糖尿病病人还应限制饮食中胆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时,易使血清胆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饮食中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一般主张胆固醇的限量为每日低于300毫克。故临床应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脑等,因这类食物都富含较高的胆固醇。多吃瘦肉和鱼虾等,此属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2、每天都要有一定量的运动,餐后半小时后即可开始运动,但不宜过量,体育锻炼不能从事剧烈的运动,标准以微汗即可。因此提倡以每天散步1—2小时为宜 3、糖尿病又称富贵病,病人不易疲劳过度,必须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要有规律,建议晚九点睡,早七点起。 4、糖尿病容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眼、四肢的并发症,因此要选择合适的鞋子,注意脚部的保暖,选用透气吸汗的纯羊毛和纯棉袜子,尽量不要在室内外赤脚行走。每天要用温和的肥皂洗脚,水

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

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 2014 年 11 月 14 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由各国糖尿病相关团体组成的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总部 位于布鲁塞尔)公布的资料显示,2014 年世界糖尿病 患者数量( 20~79 岁)达到 3.87 亿人,其中,中国最 多,约为 9629 万人。而且,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为 490 万人,相当于每 7s 就有 1 人死于糖尿病。据 IDF 称, 77%的糖尿病患者分布在中低收入国家。预计到 2035 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目前的 1.5 倍。 据悉,糖尿病属于生活习惯病,因此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对控制病程进展。 1膳食结构调整 保持饮食的合理性,这是控制好血糖的基础。在 慢性病当中,糖尿病既需要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又 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及蛋白质的合理摄入[1] 。这 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同时有患心血管疾病的巨大风险, 50%的糖尿病患者是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一方面要求少吃主食,控制碳水化物摄入;一方面要求少吃肉类,少吃油。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一般不要超过 6 两,据计算,每 10 余粒花生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 1

两主食,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在饮食中坚持总量控制,当食用零食之后要减少主食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有相关饮食原则的指导。①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的用量最好控制在 6g 以内。盐会使血中钠浓度升高。高血钠加上高血糖,会加重代谢紊乱。近年还发现,过多的盐具有促进淀粉消化和小肠吸收葡萄糖的作用,引起血糖增高,加重病情。②尽量少吃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食物,如:奶油和冰淇淋;含脂肪量超过 1%的奶类产品;海产品;黄油;动物油;肥肉;鸡皮;动物的内脏;油炸类食物;蛋黄、蟹黄;午餐肉;香肠等。③尽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日饮食中最好要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笋;薯类;芹菜;茄子;牛蒡;绿叶菜;豆类等。 总之要多吃菜、少吃油、控制肉,主食定量,混搭是王道,坚果、水果可限量。 一定要注意以上介绍饮食习惯,有些东西不能吃,就坚决不吃。 2戒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会引起怎样的危害呢?烟碱 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吸烟还会直接 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 需要量比不吸烟者多20%左右。此外,吸烟还会增加

慢性病源于不健康生活方式

重点部署,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一)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二)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有关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要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当前,尤其要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尽快改善各行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总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NCD所导致的死亡占全世界总死亡率的60%,在中国这类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率的80%。 什么病属于NCD?胡大一解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非常广泛,口腔疾病,精神心理类疾病都涵盖其中。但最主要的五大类为心血管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五大类疾病导致死亡率最高,疾病负担最大。量化而言,中国人目前平均寿命是74岁,但是健康生存寿命是66岁。比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少10年左右。 半数疾病与心理有关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认为,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中青年人面临的工作和生活负荷沉重,心理压力过大,精神高度紧张或焦虑,往往也会埋下危害健康的隐患,甚至出现“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付出的代价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前半生奋斗、后半生看病”。 “对年轻人来讲,现代社会真正要健康,有人说健康的一半是身体

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4-05-12T09:23:50.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一萱 [导读] 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 刘一萱(凌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 533199)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125-02 “慢性病”(下简称“慢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大多数属于生活方式能够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凌云县近五年慢病死因占全部死亡的84.31%。本文就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干预作一综述探讨。 1 合理膳食的健康教育 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寿命,提高民族素质;不合理的饮食,营养过度或不足,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肉、蛋、奶和水产品消费的增加,肥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慢病发病不断上升,且相互促进[2]。同时,膳食高盐、低钾、低钙是高血压、心血管病等发病的重要原因。可见合理膳食的健康教育对预防慢病极为重要。资料显示,饮食与肥胖需要长期干预[3]。可以通过发放油壶、盐勺、BMI尺和《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篇》健康知识小册子等综合干预措施,达到控制体重的增长。高脂血症患者应积极通过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方式控制血脂,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李玉福[4]在社区膳食营养为主题的调查研究为合理膳食的健康教育积累了经验。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但因食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超标,生活压力过大,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导致的血压、肥胖、糖尿病等慢病正成井喷趋势[5],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中国居民的健康意识水平整体偏低下,这在2012年12月卫生部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已以公布,膳食不科学导致超重和肥胖人数猛增,致使我国预防控制慢病的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合理膳食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如何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为居民设计个性化的合理膳食结构,已经纳入我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健康教育管理项目。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根本依据,促进减盐、控油平衡膳食健康行为的形成,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等慢病健康生活最有效防控措施。 2 不吸烟、不酗酒的健康教育 慢病的很多危险因素是共同的,如吸烟、过度营养、缺乏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等。资料显示,广西2010年成年居民吸烟率为25.57%[6],慢病死亡已占广西全人群死因的70%以上。自2011年起,我国在所有室内公共卫生场所禁止吸烟。吸烟可加快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病的发病[7]。游凯[8]等对北京顺义区成人慢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吸烟、饮酒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指出戒烟、限酒才是从根本上控制慢病的危害。朱颖俐[9]对吉林省监测人群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报告,详细论述了吸烟、饮酒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危害,指出不吸烟、不酗酒是控制高血压病的措施之一。所有这些为慢病戒烟、控酒行为的健康促进积累了丰富经验。WHO早在1995年就对各国发出警告,在今后几十年内,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发威胁生命的疾病将席卷第三世界。在我国要解决13亿人口的保健问题和有效控制慢病的发病率,仅靠扩大医疗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自觉加入不吸烟、不饮酒的队伍,才是预防和控制慢病的有效手段。 3 适量运动的健康教育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2010年卫生部于分布在全国162个监测点展开慢病监测,全国共计调查监测人数为97200人。目标是掌握我国城乡东中西部地区不同人群慢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以及探索运动形式及提倡身体锻炼的各种健康教育方式。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工作和业余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不断减少,加之缺乏户外锻炼,易使脂肪堆积,体重增加,血压升高等慢病恶性循环[10]。体育锻炼可使紧张的精神放松,慢跑、散步、游泳等均对稳定血压有很大好处。万会举[11]对社区慢性病的调查探讨为体育锻炼方式积累宝贵经验;陈友仁[12]的基于健康促进控制慢病危险因素的行为干预研究,强调了运动在控制慢病行为风险因素方面的作用。1995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钢要》,这是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措施。《计划》要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新闻媒体等传媒方式,开办全民健身栏目,举办科学健身讲座,制作全民健身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画,出版全民健身科普图书、音像制品,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2012年4月天津各区县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动,活动口号是“科学运动与健康”,甩开慢性病。可见,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主题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是全面推动高血压、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举措。 4 保持心理平衡的健康教育 精神和情绪紧张且应变能力差、心情孤僻和心理适应能力差等是慢病发作的危险因素,如社会、家庭生活引起的精神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挫折等导致的长期消极情绪会引发抑郁症,也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烦躁、暴怒等情绪创伤或波动,都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而大量的前瞻性调查结果表明,慢病之间可互为危险因素。精神因素的健康教育,让病人保持平和的心态,遇事冷静,戒骄戒躁,避免情绪激动才是对治疗高血压等慢病有利的[13]。宗雪梅[14]等对天津市大港区居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指出精神压力、情绪波动等都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和死亡。可见,高血压等慢病的防治,情绪控制很关键,情绪不稳定会对慢病病人造成身心危害。保持心理平衡,培养良好的适应和自控能力,对工作与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预防高血压等慢病并提高药物的疗效[15]。因此,在健康教育中,重视身体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的促进,是提高慢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的有力保证。 5 提高知晓率、定期健康体检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是我国2009年启动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之一。管理要求对确认的慢病患者每年获得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每年至少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由于民众对高血压等慢性病防范意识不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认为慢性病是老年人的‘专

健康生活方式、营养和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xx第七十七中学 康健生活方式、营养和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繁复、康健损害和社会危害危机等特点。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多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1、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用方法。 (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 (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 (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 (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 (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二、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1、简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简易冲动,体型丰腴,缺少体力活动等。 2、如何预防冠心病? (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坚持xx,适量运动。 (4)保持精神欢愉,性格开朗。 (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三、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脑卒中即脑血管无意,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多见的疾病。大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脑卒中有哪些先兆? (1)突然头晕; (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 (3)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涎; (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敏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 (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 (6)原因不明的跌跤; (7)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8)全身无力伴出汗; (9)恶心、呕吐伴呃逆; (10)嗜睡,整天想睡觉,但xx就醒; (11)一时性视物不清。 2、如何预防xx?

开展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活动

周溪中学 开展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9月26日下午,我校开展慢性病预防知识宣传活动。 “慢性病”(下简称“慢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大多数属于生活方式能够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凌云县近五年慢病死因占全部死亡的84.31%。本文就健康生活方式与慢性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干预作一综述探讨。 1.合理膳食的健康教育 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能提高一代人的健康水平,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寿命,提高民族素质;不合理的饮食,营养过度或不足,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肉、蛋、奶和水产品消费的增加,肥胖、高

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慢病发病不断上升,且相互促进[。同时,膳食高盐、低钾、低钙是高血压、心血管病等发病的重要原因。可见合理膳食的健康教育对预防慢病极为重要。资料显示,饮食与肥胖需要长期干预。可以通过发放油壶、盐勺、BMI尺和《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篇》健康知识小册子等综合干预措施,达到控制体重的增长。高脂血症患者应积极通过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方式控制血脂,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但因食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超标,生活压力过大,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导致的血压、肥胖、糖尿病等慢病正成井喷趋势,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中国居民的健康意识水平整体偏低下,这在2012年12月卫生部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已以公布,膳食不科学导致超重和肥胖人数猛增,致使我国预防控制慢病的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合理膳食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如何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为居民设计个性化的合理膳食结构,已经纳入我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健康教育管理项目。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根本依据,促进减盐、控油平衡膳食健康行为的形成,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等慢病健康生活最有效防控措施。 2.不吸烟、不酗酒的健康教育 慢病的很多危险因素是共同的,如吸烟、过度营养、缺乏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等。在我国要解决13亿人口的保健问题

健康生活方式 营养和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

西安市第七十七中学 健康生活方式、营养和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1、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 (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 (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 (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 (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二、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1、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2、如何预防冠心病?

(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 (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三、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脑卒中有哪些先兆? (1)突然头晕; (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 (3)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涎; (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 (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 (6)原因不明的跌跤; (7)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8)全身无力伴出汗; (9)恶心、呕吐伴呃逆; (10)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 (11)一时性视物不清。 2、如何预防中风?

健康生活方式 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

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一类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是全球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导致了全球疾病负担加重。我市居民的健康也同样面临着慢性病的威胁,城市居民死因位于前三位的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0年上升了73%,且发病年龄提前。人群中与慢性病相关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升高,成年男性吸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初次吸烟年龄有低龄化趋势,人们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膳食结构不合理,谷物类食品摄入减少,动物类食品摄入增加,成年在职人员参加体育锻炼少,生活中半数以上的人静坐时间在5小时以上,人群中超重、肥胖检出率逐年上升等都是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改变不良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心理健康,就能防止或减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一、慢性病的危害因素 健康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可归为三类:不可变的(有年龄、性别、遗传基因)、行为危险因素(抽烟、膳食、饮酒、缺乏运动)和社会危险因素(包括互相影响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环境变量的非常复杂的混合因素)。但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共同危害因素是膳食因素、缺乏体力活动以及饮酒和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1、膳食因素 膳食作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膳食结构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传统的、主要以植物为基础的膳食很快被有相当多动物性食物的高脂肪、高热能膳食所取代。在我国城市,与传统的膳食模式相比,尤其是人们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而谷类食物有明显的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作为膳食的重要部分——蔬菜水果的低摄入是每年几乎300万人死于慢性病的原因。 目前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盐的摄入量为12g,城市10.9g,农村12.4g,大大超过WHO建议的每天不超过6g的标准。加上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钾的摄入量平均每天

预防糖尿病的饮食建议和生活方式

预防糖尿病的饮食建议和生活方式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旦患病无法治愈,需要经常服用药物稳定病情,因此糖尿病对人的危害非常大,也有的女性在怀孕后,身体体质发生改变,导致出现妊娠糖尿病的症状,那么预防糖尿病的饮食建议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的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糖尿病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1、少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能被身体迅速吸收,造成身体血糖的快速身高。加重糖尿患者病情。 2、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含高纤维的食物。控制饮食的总热量,避免身体过于肥胖。 3、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糖尿病人需要控制糖尿,血糖过高,所以要少吃含糖食物。 4、少吃盐分高的食物,过多的盐分促进小肠吸收游离的葡萄糖,使得人体血糖升高。 糖尿病应注意的生活习惯 1、戒烟,戒酒,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病情。 2、运动,安排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如散步,调广场舞,打太极拳都比较适合老年朋友。运动贵在坚持,能够循序渐进,增强体力,锻炼身体。 3、自己监测血糖,市场上有很多血糖测试仪,使用起来方便简单。可以方便在家监测,然后调整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来改善血糖状况。 预防妊娠糖尿病的方法 1、应严密监测糖尿病孕妇的血压肝肾心功能、视网膜病变及胎儿健康情况,最好在怀孕前即已开始。 2、怀孕前有效控制糖尿病因为胎儿最严重的畸形是发生在怀早期6-7周内。 3、避免酮症的发生主食每日应吃300-400克,分5-6次吃,少量多餐并多次胰岛素注射。 4、妊娠期糖尿病应勤查血糖及时增减胰岛素用量。 5、妊娠后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及早进行治疗。 6、密切监测胎儿大小及有无畸形定期查胎心及胎动。胎儿有危险信号出现,应立即住院由医生决定引产或剖宫产。 以上就是有关糖尿病的饮食建议和生活方式,以及孕妇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内容介绍,想要预防出现糖尿病,检查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发现异常,就必须立刻到医院进行检查,查清楚情况,以便医生治疗,稳定病情以免越来越严重。

慢性病健康管理

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 一、培训目得与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尤其就是所在社区主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得流行水平,以及改变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得干预策略与措施;基本熟悉慢性病社区干预管理需要面向三类人群(一般人群、高危人群与慢病患者)、注重运用三种手段(健康促进、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以及重点关注三个环节(危险因素控制、早诊早治与规范化管理);重点掌握针对主要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开展社区防治与健康教育与促进得工作技巧,并借助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疾病风险评估、促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心理平衡、戒烟限酒以及控油限盐、规范用药等随访指导管理。 二、培训对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护士以及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管理专业人员;其她慢性病管理相关人员,乡村医生。 三、培训方式 课堂授课、专题讨论。 四、培训学时 授课4学时、讨论1学时。 五、培训内容 (一)管理对象 1、以本辖区35岁及以上居民作为慢性病管理得目标人群,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或在临床上已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得所有患者。 2、需纳入管理得慢性病高危人群,应满足以下情况之一者,即 1)超重且中心性肥胖者(BMI≥24kg/m2且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2)正常高值血压者(SBP:130~139mmHg或DBP:85~89mmHg);

3)血脂异常者(血总胆固醇TC边缘升高≥5、18mmol/L(200mg/dl)或血甘油三酯TG升高≥2、26mmol/L(200mg/dl)); 4)空腹血糖受损者(空腹血浆葡萄糖范围:6、1~7、0mmol/L或110~126mg/dl)。 (二)管理内容与技术要点 1、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控制 (1)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三个重点,开展全民七大知晓活动与健康阶梯行动,包括“人人知体重(腰围),成人测血压行动”,“家庭、食堂与餐馆减盐限油行动”,“推广简便适宜技术,促进人群健康行动”与“慢性病主题日宣传活动”等系列行动,并在辖区人群中实现“五个覆盖”,即至少获得一种慢性病宣传材料,参加过一次慢性病讲座或主题宣传活动,学会使用一种适宜工具,测量过一次个人健康指标(体重、腰围或血压),掌握一项健康自我管理技能。行动得主要形式有: 1)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得通知》精神,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得作用,营造有利于健康得政策环境、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鼓励相关部门为个人、家庭与集体人群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咨询与有关技术服务。 2)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及网络等传媒手段,根据不同人群特点,以群众喜闻乐见与易于接受得方式,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得有关知识。 3)广泛发动社会参与,鼓励相关企业与团体、农村社区慢病人群组成自我管理小组参与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创建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单位、学校、农村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得环境与氛围。 4)开发与推广简便易行适用于个人、家庭与集体单位得支持工具,支持社区、学校、单位与公共场所开展控烟、合理膳食与适当运动等健康生

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

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 2014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由各国糖尿病相关团体组成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总部位于布鲁塞尔)公布的资料显示,2014年世界糖尿病患者数量(20~79岁)达到3.87亿人,其中,中国最多,约为9629万人。而且,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为490万人,相当于每7s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据IDF称,77%的糖尿病患者分布在中低收入国家。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目前的1.5倍。据悉,糖尿病属于生活习惯病,因此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对控制病程进展。 1 膳食结构调整 保持饮食的合理性,这是控制好血糖的基础。在慢性病当中,糖尿病既需要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又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及蛋白质的合理摄入[1]。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同时有患心血管疾病的巨大风险,50%的糖尿病患者是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一方面要求少吃主食,控制碳水化物摄入;一方面要求少吃肉类,少吃油。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一般不要超过6两,据计算,每10余粒花生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两主食,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在饮食中坚持总量控制,当食用零食之后要减少主食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有相关饮食原则的指导。①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的用量最好控制在6g以内。盐会使血中钠浓度升高。高血钠加上高血糖,会加重代谢紊乱。近年还发现,过多的盐具有促进淀粉消化和小肠吸收葡萄糖的作用,引起血糖增高,加重病情。②尽量少吃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食物,如:奶油和冰淇淋;含脂肪量超过1%的奶类产品;海产品;黄油;动物油;肥肉;鸡皮;动物的内脏;油炸类食物;蛋黄、蟹黄;午餐肉;香肠等。 ③尽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日饮食中最好要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笋;薯类;芹菜;茄子;牛蒡;绿叶菜;豆类等。 总之要多吃菜、少吃油、控制肉,主食定量,混搭是王道,坚果、水果可限量。一定要注意以上介绍饮食习惯,有些东西不能吃,就坚决不吃。 2 戒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会引起怎样的危害呢?烟碱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吸烟还会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要量比不吸烟者多20%左右。此外,吸烟还会增加

慢性病生活方式与行为干预模式新进展

慢性病生活方式与行为干预模式新进展目前,慢性病已成为全球的主要健康问题,也是我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是对一组起病隐匿,缺乏明确病因,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一个总的概括。该病的4个主要类型为: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以及糖尿病。其中,心脏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死因,占所有死亡的63%。在2008年死于慢性病的3600万人中,有29%的人不足 60岁并且半数为妇女。可以说,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和趋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上升迅速。慢性病不仅是一类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类消耗巨大医疗费用和社会资源的疾病,在人群中做好预防并控制慢病的发展是一项艰巨且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本文主要对我国控制慢病实行的各类探索进行分析,展开论述。 1.国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及防治体系的发展过程 1.1态势严峻,面临挑战 根据WHO发布的《预防慢性病-一项重要的投资》报告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跟生命。目前我国的慢性病患者人数超过2亿,并且由于慢性病的特点,患者的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这直接引起了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快速升高,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其弱势群体往往会因病返贫。国家的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2慢病防治体系的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慢病防治策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

慢性病控制与健康生活方式课件

慢性病控制与健康生活方式课件 一、讲座目的: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全民健康知识水平,使村民充分认识及时了解慢性病控制与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预防慢性病。 二、主讲人:董兴旭 三、讲座内容: 1、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躯体的、心理的、社会人际适应的、精神道德上四个层次的良好、完美的状态,并不仅仅指没有疾病和缺陷,这三个方面中以身体、精神的健康为首要,因为只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会拥有健康的社会生活。您最渴望得到的是什麽?金钱、房子、汽车、土地、健康。健康的身体是基础,健康就是金子。完美人生的三大支柱—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享受快乐人生最基本的条件。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生命在于运动,久坐少运动的生活方式是引起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每周5次,每次40分钟。有氧运动,170—年龄。快走:每12分钟1公里。 2、健康的四大基石: 戒烟: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戒烟有利于健康。中国政府发布吸烟与健康报告:我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是100万。呼吸道疾病,胃肠道肿瘤,心血管病。尼古丁、焦油、苯丙芘、4000种有害物。吸烟对他人的危害,对青少年的危害。戒烟方法:延迟法,递减法。 限酒:少量饮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是罪魁祸首。胃炎、酒精性肝硬变、心血管病。酒精中毒引起脑萎缩、精神障碍。啤酒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葡萄酒含有抗氧化剂,降低氧自由基。低度白酒25克、红酒1--2两,啤酒一罐。酒是高热量饮料。糖尿病、司机不要饮酒。

心理平衡:思想清静是指排除私心杂念,思想专一。精神乐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意志坚强:可以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性格开朗,胸怀宽广,与人为善。高高兴兴每一天,笑对人生。适应社会。 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即指平衡膳食,也就是指膳食营养供给与机体生理需要之间建立起平衡关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和水。专家用两句通俗的话来解释平衡膳食: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牛奶能够提供蛋白质,提供人体所需要的钙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晚上睡前喝奶能帮助入睡,小孩同时吃一片100毫克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能够增加身高和提高抗病能力。二是指碳水化合物。糖仍然是主要的营养物质,糖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50%—60%。调控主食可以调控体重,是最好的减肥办法。最近科学家提出最科学最顺利的减肥法,一句话就是:“饭前喝汤苗条健康”。糖尿病人更要控制主食,减少糖的入量。三是指三份蛋白质。人体必须保证三份蛋白质的入量。一份蛋白质是指一两瘦肉或一个大鸡蛋或者二两豆腐,也可以指二两鱼虾或二两鸡或二两鸭,或者半两黄豆。每一份之间可以互换。四是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主食粗细搭配营养最合理,每周吃三四次粗粮最合适。专家建议每人每天食用6克食盐,嗜咸容易引起高血压。多食甜食容易引起糖尿病。每天必须保证三顿饭,不吃早餐是最坏的习惯。而七八分饱是古今中外延年益寿最好的办法。要想健康就要吃七八分饱,爬楼走路慢跑,比什么灵丹妙药都好。五是500克的蔬菜和50克水果。多食蔬菜和水果能提供各种维生素,并可以提供纤维素,其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新鲜蔬菜和水果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防癌。“红”是指红葡萄酒或者红色西红柿。西红柿可以提供维生素,男士食用可以预防前列腺疾病。每天喝50ml葡萄酒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抗氧化作用,少量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就是罪魁祸首。“黄”是指红黄色蔬菜,含有维生素A多。这类蔬菜有胡萝卜、红薯、南瓜、老玉米、红辣椒等。补充维生素A可以提高视力。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

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知识讲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一类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是全球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导致了全球疾病负担加重。我市居民的健康也同样面临着慢性病的威胁,城市居民死因位于前三位的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0年上升了73%,且发病年龄提前。人群中与慢性病相关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升高,成年男性吸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初次吸烟年龄有低龄化趋势,人们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膳食结构不合理,谷物类食品摄入减少,动物类食品摄入增加,成年在职人员参加体育锻炼少,生活中半数以上的人静坐时间在5小时以上,人群中超重、肥胖检出率逐年上升等都是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改变不良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心理健康,就能防止或减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一、慢性病的危害因素 健康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可归为三类:不可变的(有年龄、性别、遗传基因)、行为危险因素(抽烟、膳食、饮酒、缺乏运动)和社会危险因素(包括互相影响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环境变量的非常复杂的混合因素)。但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共同危害因素是膳食因素、缺乏体力活动以及饮酒和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1、膳食因素 膳食作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膳食结构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传统的、主要以植物为基础的膳食很快被有相当多动物性食物的高脂肪、高热能膳食所取代。在我国城市,与传统的膳食模式相比,尤其是人们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而谷类食物有明显的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作

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目标:了解健康的概念,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慢性病的严重性。 健康的概念 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没有疾病或病弱。也就是说,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而且涉及到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的新发展。 1、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2、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3、道德健康也是健康新概念中的一项内容。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饮食起居有规律;获得健康的方式是:充足的睡眠、乐观的心态、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个人的卫生、良好的环境等;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贪吃、懒做、烟酒无度、吸毒、不讲卫生、乱吃东西,不是该吃什么吃什么,而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爱吃零食、赖床等等; 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和吸烟,这三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不断蔓延的各种慢性病,最为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 现在讲一讲青少年超重、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与身高、体重直接相关,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儿童的几个生理数据。 标准体重 = 年龄 x 2 + 8 ( 7 - 16 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