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脑供血及脑血管解剖(图文)

脑供血及脑血管解剖(图文)

脑供血及脑血管解剖(图文)
脑供血及脑血管解剖(图文)

脑供血及脑血管解剖(图/文)

人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在安静状

态下仅占体重2%的脑,大约需要全

身供血总量的20%左右,所以脑组

织对血液供应的依赖性很强,对缺氧

十分敏感。脑血管的特点:动脉壁较

薄;静脉壁缺乏平滑肌、无瓣膜,静

脉不与动脉伴行,形成独特的硬脑膜

窦,血液与神经元间有血脑屏障,此

屏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常的脑功能依赖于通过致密的血管网不断的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脑、脸和头皮的血液主要由二组血管来供应:即双侧的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脑组织由四条大动脉供血,即左右两条颈内动脉构成的颈内动脉系统和左右两条椎动脉构成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部血液供应量约80%-90%来自颈内动脉系统,10-20%来自椎-基底动脉系统。

下面一组图为不同方位和模式下所示负责脑部血液供应的几条大动脉。

颈总动脉于第四颈椎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A和颈外A两个分支,其中颈外动脉负责脸部和头皮的血液供应,颈内动脉分出后沿颈部向上直至颅底,经颈动脉管进入海绵窦,紧靠海棉窦内侧壁,穿出海棉窦行至蝶骨的前床突内侧,开始分支(颈内A按行程分为四段:即颈段、颈内动脉管段、海棉窦段和脑段,临床上将后两段合称为“虹吸部”),其颅外的颈段无任何分支,颈内动脉管段先后分出颈鼓A和翼管A两个小支,海棉窦段先后分出海棉窦支、垂体支和脑膜支,脑段在前床突内侧处分出眼动脉,在视交叉外侧正对前穿质处分成大脑前动脉(ACA)和最大终末支的大脑中动脉(MCA)两个主要终末支。供应除部分颞叶和枕叶之外的大脑前3/5的血液,即又称为前循环系统。

椎-基底动脉供应脊髓上部、大脑的后2/5(枕叶、颞叶的一部分、丘脑后大半部和丘脑下部的小部分)、脑干和小脑的血液,故又称为后循环系统。

两侧大脑前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相连,颈内动脉的末端通过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相连,于是围绕脚间窝形成一完整的血管环即大脑动脉环(Willis动脉环)。Willis动脉环是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如果一条动脉发育不良或阻断时,其他动脉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动脉环来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供,从而防止了严重损害的出现。

右图为从脑的底面向上观察所示,包括了Willis动脉环和各条主要的动脉

任意一条颈内动脉的血流减少都会造成额叶功能的某些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会造成另外一侧身体的麻木、无力或瘫痪。椎动脉的闭塞也能造成许多严重的后果。

一、几条主要的动脉血管:

(一)、前循环系统主要分支:

1、大脑前动脉(颅前窝的主要供血动脉)

大脑前动脉在视交叉外侧正对前穿质处从颈内动脉前壁发出,向前上方延伸,进入大脑纵裂,绕胼胝体膝,然后沿胼胝体沟向后行,终于胼胝体压部,主要分布于大脑半球内侧面,在顶枕叶交界处与大脑后动脉的分支吻合。血供范围:皮质支: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裂前部及额叶底面部,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中央支:豆状核、尾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它主要负责额叶的血液供应,而额叶是控制逻辑思维、个性和随意运动功能(特别是腿的运动)的神经中枢。一侧大脑前动脉卒中可造成对侧腿部瘫痪。

下图所示为大脑前动脉发出的各条分支

2、大脑中动脉(颅中窝的主要供血动脉)

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最大分支,向外进入外侧沟内分成数条皮质支,途经前穿质时发出许多细小分支垂直向上,穿入脑实质。血供范围:皮质支:供应除额极、枕极以外的整个大脑皮层的外侧面;中央支: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部的前上部。它负责额叶的一部分、颞叶和顶叶的外侧面的血液供应,上述部分控制着脸部、咽喉、手和胳膊的主要运动和感觉功能,如果在优势半球,还控制着言语功能。大脑中动脉发出的中央支成直角,无吻合支,承受压力大,易形成动脉瘤破裂出血,故又称出血动脉。大脑中动脉是最常见的卒中发病部位。

下图所示为大脑中动脉发出的各条分支

(完整版)脑血管解剖及分段详解

颈内动脉分7个解剖段: C1:颈段;C2:岩段; C3:破裂孔段;C4:海绵窦段; C 5: 床突段;C6:眼段;C7:交通段 C1段(颈段):颈内动脉在C4平面分出,进入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后C1段终止。 C2段(岩段):全程均在颈动脉管内,分垂直段及水平段,如倒“L”形(黑箭),圆圈代表颅外及颅内颈动脉管的开口,平行黑线代表岩舌韧带,白箭示破裂孔段。 C3段(破裂孔段): C4段(海绵窦段):始于岩舌韧带上缘,穿过硬膜环而出海绵窦。 C5段(床突段):始于近侧硬膜环,止于ICA进入蛛网膜下腔外的远侧硬膜环,为硬膜间结构。 C6段(眼段):起自远侧硬膜环,止于PCoA起点近侧。C7段(交通段):起自PCoA起点近侧,止于ACA及MCA分叉处。 分支:①PCoA;②AChA(脉络膜前动脉):供应视束、内囊后肢、大脑脚、脉络丛及颞叶内侧;③ACA及MCA。Willis环 A1大脑前动脉水平段(交通前段) A2:大脑前动脉垂直段(交通后段) P1:大脑后动脉水平段(交通前段) P2:PCA环池段 SCA:小脑上动脉 OA:眼动脉 ON:视神经 CNIII:动眼神经 CNIV:滑车神经 大脑中动脉MCA分段: M1水平段;M2脑岛段;M3岛盖段;M4皮层支 前后位图解:FPO为额顶叶岛盖;TO为颞叶岛盖;I为脑岛。 1. 颈内动脉 2. 大脑前动脉 3. Heubner返动脉 4. 颞前动脉 5. 外侧豆纹动脉 6. MCA分叉处 7. MCA膝部 8. 侧裂顶部

1. M1分叉前段 2. M1分叉后段 3. MCA膝部 4. MCA穿支(外侧豆纹动脉) 5. M2段 6. M3段 7. M4段 8. 侧裂顶端(血管造影侧裂点) 9. 脉络膜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ACA ACA前后位 1. ACA A2段; 2. 胼周动脉 3. 胼缘动脉; 4. 皮层支 ACA侧位(椎动脉造影) 1. ACA A2段 2. 眶额支 3. 额极动脉 4. 胼周动脉 5. 胼缘动脉 大脑后动脉PCA PCA分4段:P1交通前段;P2环池段;P3四叠体段; P4距裂段 PCA分出3种类型分支:中央支、脑室及脉络丛支及大 脑支。 中央支 ①丘脑穿动脉(PTPA):起于P1段,通过后穿质入 脑。 ②丘脑膝状体动脉(TGA):起于P2段。

脑供血与脑血管解剖(图文)

脑供血及脑血管解剖(图/文) 人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在安静状 态下仅占体重2%的脑,大约需要全 身供血总量的20%左右,所以脑组 织对血液供应的依赖性很强,对缺氧 十分敏感。脑血管的特点:动脉壁较 薄;静脉壁缺乏平滑肌、无瓣膜,静 脉不与动脉伴行,形成独特的硬脑膜 窦,血液与神经元间有血脑屏障,此 屏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常的脑功能依赖于通过致密的血 管网不断的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 脑、脸和头皮的血液主要由二组血管 来供应:即双侧的颈动脉系统和椎动 脉系统。脑组织由四条大动脉供血, 即左右两条颈动脉构成的颈动脉系 统和左右两条椎动脉构成的椎-基底 动脉系统。脑部血液供应量约80%-90% 来自颈动脉系统,10-20%来自椎-基 底动脉系统。 下面一组图为不同方位和模式下所示负责脑部血液供应的几条大动脉。

颈总动脉于第四颈椎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A和颈外A两个分支,其中颈外动脉负责脸部和头皮的血液供应,颈动脉分出后沿颈部向上直至颅底,经颈动脉管进入海绵窦,紧靠海棉窦侧壁,穿出海棉窦行至蝶骨的前床突侧,开始分支(颈A按行程分为四段:即颈段、颈动脉管段、海棉窦段和脑段,临床上将后两段合称为“虹吸部”),其颅外的颈段无任何分支,颈动脉管段先后分出颈鼓A和翼管A两个小支,海棉窦段先后分出海棉窦支、垂体支和脑膜支,脑段在前床突侧处分出眼动脉,在视交叉外侧正对前穿质处分成大脑前动脉(ACA)和最大终末支的大脑中动脉(MCA)两个主要终末支。供应除部分颞叶和枕叶之外的大脑前3/5的血液,即又称为前循环系统。

椎-基底动脉供应脊髓上部、大脑的后2/5(枕叶、颞叶的一部分、丘脑后大半部和丘脑下部的小部分)、脑干和小脑的血液,故又称为后循环系统。 两侧大脑前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相连,颈动脉的末端通过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相连,于是围绕脚间窝形成一完整的血管环即大脑动脉环(Willis动脉环)。Willis动脉环是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如果一条动脉发育不良或阻断时,其他动脉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动脉环来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供,从而防止了严重损害的出现。 右图为从脑的底面向上观察所示, 包括了Willis动脉环和各条主 要的动脉 任意一条颈动脉的血流减少 都会造成额叶功能的某些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会造成另外一侧身

脑血管解剖及分段详解

颈内动脉分7个解剖段: C 1:颈段; C 2:岩段; C 3:破裂孔段; C 4:海绵窦段; C 5 :床突段; C 6:眼段; C 7:交通段 C1段(颈段):颈内动脉在C4平面分出,进入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后C1段终止。 C2段(岩段):全程均在颈动脉管内,分垂直段及水平段,如倒“L ”形(黑箭),圆圈代表颅外及颅内颈动脉管的开口,平行黑线代表岩舌韧带,白箭示破裂孔段。 C3段(破裂孔段): C4段(海绵窦段):始于岩舌韧带上缘,穿过硬膜环而出海绵窦。 C5段(床突段):始于近侧硬膜环,止于ICA 进入蛛网膜下腔外的远侧硬膜环,为硬膜间结构。 C6段(眼段):起自远侧硬膜环,止于PCoA 起点近侧。 C7段(交通段):起自PCoA 起点近侧,止于ACA 及MCA 分叉处。 分支:①PCoA ;②AChA (脉络膜前动脉):供应视束、内囊后肢、大脑脚、脉络丛及颞叶内侧;③ACA 及MCA 。 Willis 环 A1大脑前动脉水平段(交通前段) A2:大脑前动脉垂直段(交通后段) P1:大脑后动脉水平段(交通前段) P2:PCA 环池段 SCA :小脑上动脉 OA :眼动脉 ON :视神经 CNIII :动眼神经 CNIV :滑车神经 大脑中动脉MCA 分段: M1水平段;M2脑岛段;M3岛盖段;M4皮层支 前后位图解:FPO 为额顶叶岛盖;TO 为颞叶岛盖;I 为脑岛。 1. 颈内动脉 2. 大脑前动脉 3. Heubner 返动脉 4. 颞前动脉 5. 外侧豆纹动脉 6. MCA 分叉处

7. MCA膝部 8. 侧裂顶部 1. M1分叉前段 2. M1分叉后段 3. MCA膝部 4. MCA穿支(外侧豆纹动脉) 5. M2段 6. M3段 7. M4段 8. 侧裂顶端(血管造影侧裂点) 9. 脉络膜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ACA ACA前后位 1. ACA A2段; 2. 胼周动脉 3. 胼缘动脉; 4. 皮层支 ACA侧位(椎动脉造影) 1. ACA A2段 2. 眶额支 3. 额极动脉 4. 胼周动脉 5. 胼缘动脉 大脑后动脉PCA PCA分4段:P1交通前段;P2环池段;P3四叠体段;P4距裂段 PCA分出3种类型分支:中央支、脑室及脉络丛支及大脑支。

脑血管解剖与分段详解

颈内动脉分7个解剖段: C 1:颈段; C 2:岩段; C 3:破裂孔段; C 4:海绵窦段; C 5:床突段; C 6:眼段; C 7:交通段 C1段(颈段):颈内动脉在C4平面分出,进入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后C1段终止。 C2段(岩段):全程均在颈动脉管内,分垂直段及水平段,如倒“L ”形(黑箭),圆圈代表颅外及颅内颈动脉管的开口,平行黑线代表岩舌韧带,白箭示破裂孔段。 C3段(破裂孔段): C4段(海绵窦段):始于岩舌韧带上缘,穿过硬膜环而出海绵窦。 C5段(床突段):始于近侧硬膜环,止于ICA 进入蛛网膜下腔外的远侧硬膜环,为硬膜间结构。 C6段(眼段):起自远侧硬膜环,止于PCoA 起点近侧。 C7段(交通段):起自PCoA 起点近侧,止于ACA 及MCA 分叉处。

分支:①PCoA ;②AChA (脉络膜前动脉):供应视束、内囊后肢、大脑脚、脉络丛及颞叶内侧;③ACA 及MCA 。 Willis 环 A1大脑前动脉水平段(交通前段) A2:大脑前动脉垂直段(交通后段) P1:大脑后动脉水平段(交通前段) P2:PCA 环池段 SCA :小脑上动脉 OA :眼动脉 ON :视神经 CNIII :动眼神经 CNIV :滑车神经 大脑中动脉MCA 分段: M1水平段;M2脑岛段;M3岛盖段;M4皮层支 前后位图解:FPO 为额顶叶岛盖;TO 为颞叶岛盖;I 为脑岛。 1. 颈内动脉 2. 大脑前动脉 3. Heubner 返动脉 4. 颞前动脉 5. 外侧豆纹动脉 6. MCA 分叉处 7. MCA 膝部 8. 侧裂顶部

1. M1分叉前段 2. M1分叉后段 3. MCA膝部 4. MCA穿支(外侧豆纹动脉) 5. M2段 6. M3段 7. M4段 8. 侧裂顶端(血管造影侧裂点) 9. 脉络膜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ACA ACA前后位 1. ACA A2段; 2. 胼周动脉 3. 胼缘动脉; 4. 皮层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