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卫生知识测试试题

公共卫生知识测试试题

公共卫生知识测试试题
公共卫生知识测试试题

公共卫生知识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对报告的时限是怎样规定的?

3、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染病的职责是什么?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6.艾滋病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的一个变种引起的。

A.流感病毒 B.冠状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

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以()传播为主的传染病。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接触

9.“非典”主要通过()途径传播。

A.近距离空气飞沫 B.食用不洁食品 C.蚊虫叮咬

9.预防“非典”要勤洗手,洗手时间不应少于()

A.8秒 B.15秒 C.30秒

10.从疫区回来人员按规定应该至少隔离()

A.7天 B.10天 C.14天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何时颁布实施的?法定传染病分几类多少种?

12、你社区发现法定传染病你要如何报告?(报告方式、报告期限)

1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就诊的发热病人如何处理?

15、谁是法定传染病的责任疫情报告人?

16、发现传染病的工作程序?

现就农村公共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政策、知识作简要介绍,不妥之处望谅。

第一篇健康新概念

健康是每个人一生不懈追求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也不尽相同。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竞争和生存压力增大,日益危胁着人们的心身健康,现代人必须有新的健康观念,并为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做出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法》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维护全体公民的健康和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国人民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三无”即“无病、无伤、无残”。只有当他们“生病”(有临床表现)时才寻求医生的帮助,而忽视“未病先防”,我们人类平均寿命应该是活到120岁,而我县的人均期望寿命才71岁,还相差甚远。总结一下,健康新概念是三个方面完善状态,即:

1、身体无病:指机体一切组织器官机能正常;

2、心理平衡:指人的内心世界丰盈充实,和谐安宁的状态,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均衡;

3、社会适应:人体的整体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

第二篇健康行为篇

健康行为是人们朝向健康的一切所作所为,客观上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健康,可分为五大类:1、基本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每日正常而且规律的三

餐,避免零食,每天吃早餐,每周2-3次适量运动,每晚7-8小时睡眠等。

2、预警行为: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以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等。

3、保健行为: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发现患病后及时就诊、咨询、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康复等。

4、避免环境危害:主动地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自然环境与心理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如离开污染的环境,保护环境,积极应对哪些引起人们心理应缴的紧张生活事件等。

5、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滥用药品、吸毒、性乱等。

一、疾病预防控制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文缩写CDC),是从事计划免疫规划、传染病控制管理、各项卫生监测、学校卫生管理、劳动卫生管理等专业机构。

传染病的概念及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

传染病报告分法定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为义务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要及时向附近医疗保健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二、妇幼卫生保健

县妇幼保健院是全县妇女儿童健康保健和孕产妇急救中心,指导全县妇幼卫生工作。

1、妇幼卫生保健是公共卫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涉及2/3人口的健康问题,做好妇幼卫生工作是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取向。

2、妇幼卫生乡村干部职责。协助乡村医生管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在他们有困难的情况下给予关心和关怀,特别是辖区内孕妇在出现危险情况时(即:协助其向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呼救和转送,有时要组织村民抬送遇险孕产妇。每名孕产妇至少作5次规范产前检查。住院分娩母子平安)。

3、育儿小常识。纯母乳喂养自己孩子是作母亲的本职,出生后1小时即开始给婴儿喂母乳。第一滴母乳最珍贵,千万不能挤掉。喂母乳前不需喂水。按需给孩子喂奶,每天可7-8次,每次1侧乳房喂空后再喂另一侧。乳头衔接要充分。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6个月后,添加辅食,辅食添加前要先喂奶,母乳喂养至2岁。添加辅食营养丰富,要浓稠。

三、食物中毒预防与处置

食物中毒是指吃入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其中也包括化学药物中毒,有单发的也有群体的,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会危及生命。农村常见的有农药中毒、毒蘑菇中毒、马桑果中毒、酒宴群体中毒等,特别提醒:防止食物中毒,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1、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2、饮食要卫生,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不要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3、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过生食的刀和菜板一定不能再切熟食,摸过生肉的手一定要洗净再去拿熟肉,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感染。4、对不熟悉的野生动植物不要随意采捕食用。扁豆一定要焖熟后食用。5、举办集体酒宴实行申报制,事前向所在乡镇卫生院或执法队报告,将派专业人员指导,避免发生食物中毒。

四、常见疾病防治

1、高血压病:是指血压高于正常值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一般认为,在安静状态下,如果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即确定为患有高血压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遗传因素,职业和环境,不良嗜好(如吸烟、嗜盐),肥胖体型等有关。高血压的防治应从娃娃抓起,主要方法有低盐饮食(每天每人摄入量不超过5g),提倡不饮

或少饮酒、不吸烟,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喝牛奶,减少脂肪的摄入,坚持经常性的有氧运动(散步、骑车、游泳、太极拳等),保持标准体重、避免紧张刺激,学会松驰与紧张处理(气功、听音乐、书法及绘画等)。

2、肺结核防治:肺结核是结核杆菌通过空气的传播媒介传播引起肺部感染的疾患,占我县传染病之首位。解放前称“肺痨”或“痨病”,流行广泛,病死率高。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咳血等主要症状,临床上治疗比较容易,国家归口县疾控中心为专业治疗单位,联系电话:6222065。药物系国家免费提供。

3、乙肝防治: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3亿人口中,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耗资达500亿元。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母婴传播: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通过脐带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性接触传播: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3、经血液传播:输血、注射、拔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公务员考试不排除乙肝携带者),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

乙肝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至最低限度。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不以任何方式吸扎毒。

(3)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坚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6)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表抗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V/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1”,第1针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6”,第一针后6个月接种第三针。

4、狂犬病防制: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人一旦被带毒的动物(主要是狗、猫)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三怕”:“怕水、怕风、怕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大量流涎,最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特别提醒:

(1)狂犬病只有预防控制手段,没有有效治疗措施,也就是讲一旦狂犬病发病,病死率100%。(2)“健康犬”咬伤也会患病。只要在疫区“健康犬”都会在体内带有狂犬病毒,人一旦被咬伤,狂犬病会通过带毒犬通过唾液由伤口经血液传播给受伤者而患病。

(3)加强犬只管理是最有效的控制狂犬病措施。2007年我县狂犬病猖獗,在一些地方曾引起老百姓恐慌,全县发病率居全市之首,县委、政府领导有关部门花大力气实行“管、免、灭”措施,最终在2008年得到有效控制。“管”由政府牵头,对辖区内犬只实行“准养证”制度,“免”对“准养”犬只一律由畜牧部门实行免疫接种;对已经免疫后的准养犬只农村一律实行栓养,栓养线不能超过3米,不准敞放敞养;“灭”对野犬、无户主犬、敞放敞养犬、未经免疫的犬只一律灭杀。

(4)正确处理伤口为预防狂犬病第一要务。被犬咬伤后,尽快采用“一挤二洗三消四不”方法处理:即一是立即挤压伤口,排出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拔毒,但绝不能用嘴吸伤口处污血;二是用20%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消毒液彻底清洗;用清水洗净(不少于20分钟);三是用2%-3%的碘酊和75%的酒精局部消毒,即便晚1-2天或3-4天,也要重视对伤口的处理,如果伤口已结痂也要去掉痂皮消毒处理;四是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便伤口排毒,如伤及头面部,大血管或伤口又大又深,必须缝合包扎时,应在保证充分冲洗和消毒,不妨碍引流的情况下,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处理后即可缝合。(5)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为必选有效预防手段。被犬、猫等动物咬、抓、舔伤后,应及时注射人用狂犬疫苗,越早越好,按0、3、7、14、28天各注射1支(儿童用量相同)。对严重咬伤(指头、面、颈、会阴部或多处被咬伤)者,WHO推荐在0天和3天加倍剂量注射,同时使用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20IU/kg)或抗狂犬病血清(40IV/kg),在全程5针注射后第10、20、90天各加强注射1针,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禁止臀部注射。在1年内再次被动物咬伤者应于0天和3天各注射1针疫苗;在1-3年内再次被咬伤,已进行上述处置者,应于0、3、7天各注射1针疫苗;超过3年者应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5、艾滋病预防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传染病。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全国发病人数为 70万,我县自 2003年首发以来,截止2008年统计全县共发生28例,死亡 3 例。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三个方面:无保护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1)预防通过性接触感染HIV。

①禁欲。最可靠,但可能性不大。

②忠诚。最关键,但有些假。

③安全套使用。保护性,多全其美。

(2)避免血液途径感染HIV

①尽量避免接受输血和血制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静脉注射。

②不吸毒和扎毒。

③不与他人共同用牙刷、剃须刀、纹身、修脚。

(3)避免母婴垂直传播。婚前检查,感染HIV育龄妇女最好作绝育手术。

(4)早期治疗性病。科学证明性病与艾滋病相伴而生。

(5)广泛开展监测

政府对艾滋病携带者的“四免一关政策”。

五、爱国卫生运动

是指通过开展群众的卫生活动以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主要内容概括为“两管五改”即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

改水主要内容为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禽、猪、牛栏40米远的地方取水。水井要做到有井盖、井栏,井壁无渗漏,井底用碎鹅卵石铺垫。

改厕:县农能办推广的沼气是最佳选择,既提供了能源,又对人畜粪便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经过沼气处理后粪便对肥效不仅无损,而且各种寄生虫卵被消灭,不会通过粪口途径引发寄生虫病。

六、急救知识

(一)中暑:是指人处在高温环境下,突然出现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甚至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等。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中暑,首先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食盐分的清凉饮料,可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下降,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送医院静脉滴注盐水。(二)溺水的急救:1、现场复苏刻不容缓,最为重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溺水救出后的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异物;2、“倒水”:将溺水者腹部垫高,胸及头下垂,或抱其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抖动;3、口对口人工呼吸: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将溺水者鼻孔捏住,对着溺水者的口将气吹入,形成吸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4、待自主呼吸恢复后送就近医院救治。

(三)电击伤急救:1、立即脱离电源,注意切不可用手去拉开受伤者;2、口对口人工呼吸;

3、基本情况恢复后送就近医院观察治疗。

(四)毒蛇咬伤急救:1、静止不动,防止毒素扩散;2、结扎伤口上方,用柔软的绳或带结扎;3、排毒,创口用清水、肥皂水或高锰酸溶液反复冲洗。用手由上向下、周围向创口中心挤压,或用拔火罐吸出创口毒液。4、急送医院处置。

(五)蜂蛰伤急救:1、拔刺:立即在被蜇局部寻找到蜂针并拔除,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吸收;2、清洗:一旦被蜂蜇不要用温水、肥皂水或者盐水、糖水清洗伤口,没有水时新鲜的尿也可以。如果伤口处有残留的蜇刺,应立即拔掉;3、涂药:万花油、红花油、绿药膏药等都可。将生姜、大蒜、马齿苋等捣烂、嚼烂涂在伤口处进行;4、服药:若有过敏反应,轻者可口服息斯敏1片,每日1次;5、就医:送就近医院观察治疗。

第三篇政策篇

1、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本县范围内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可免费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预防药,可预防结核、乙肝、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脑、乙脑、甲肝等传染病。

2、结核病免费治疗:由世界银行贷款资助,从2000年起,全县每年1000人可享受免费治疗。

3、住院分娩母子平安,项目救助:县域范围内所有孕妇住院分娩均可获得150-300元救助。

4、孕妇产前免费基本检查:孕妇在怀孕期间,可获得100元资助的基本医疗服务。

5、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

①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健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

②实施免费自愿咨询检测;

③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

④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

⑤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并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患者参加生产活动。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念及在我县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县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

1.各级党政和基层干部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县自2006年实施方案新农合以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真正把合作医疗作为为民办事的民生大事来抓,在宣传和筹资中“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见实效”,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村社干部宣传解释工作耐心细致,为参合筹资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随着广大参合农民不断得到真切的报帐实惠,工作局面发生了本质区别。农民过去是“要我参合”,现在是“我要参合”。08年,参合率超过90%的乡镇有21个,达100%的乡镇有9个,09年的参合率更高。

新农合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新农合政策已深入人心,他们自豪和激动地说:“现在的政府就是人民的好政府,现在的干部就是咱们拥戴的干部,党的政策好!人民的政府好!农民的干部好!”,党和政府及各级干部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2.参合农民从合作医疗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合作医疗从06年开始实施至08年底,全县参合农民门诊累计56.75万人次、住院累计8.40万人次;累计报费8533.06万元,其中核报门诊个人帐户1268.33万元、住院报费6809.07万元;享受二次补偿1943人次,报费1310.08万元;一次性最高报费达1.5万元的218人次,08年对07年度部分慢性病给予定额补偿4707人次,补助资金176.74万元。从07、08年的报费情况分析,住院率较06年均有大幅上升,住院人次不断增多。

农民的门诊和住院人次虽然同比巨增,但实际费用却未升反降。在08年,平均门诊费用仅34.91元,较合作医疗开展前降低了56.97%;平均住院费用为2186.60元,比合作医疗开展前降低了45.19%。参合农民的健康意识增强,过去“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基本消除。

3.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得到合作医疗政策特别关照

一是我县在合作医疗方案中,把五保户、孤儿等民政优抚对象和精神病患者作为弱势群体特别给予了关照,住院报费不设起付线,费用按80%报销,在参合时,民政用贫困医疗救助资金还代为交纳个人缴费部分,各乡镇卫生院对弱势群体和困难家庭还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给予常规检查。仅08年,合作医疗已为五保户、孤儿和精神病患者报费 333人次,报费已达551453元(按新方案正在追补20%),大大减轻了该类人群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二是扎实组织并落实了对参合农民的慢性病定补工作。年初,由各卫生院与村社干部及村医对辖区所有慢性疾病进行逐一清理登记上报,并对6类确需补助的慢性疾病实施定补,按所在乡镇发放到对象户,并在县、乡、村层层张榜公示,接受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监督。目前已对07年慢性病定补4707人次,发放定补资金176.74万元,让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群体切实享受到合作医疗带来的好处,受到全县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4.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了合作医疗制度的畅通实施

全县在07年就健全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各乡镇和被撤场镇都建立了政府举办的卫生院,设立了专职的合作医疗的合作医疗经办人员和专门的合作医疗服务窗口,农民住院当场报费,老百姓非常满意。同时已对27个乡镇卫生院修建了住院部,对部分地名卫生院进行了改造,修建和改造了30个村卫生室。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就诊治疗和安全用药。

5.规范的合作医疗网络系统管理使我县合作医疗步入快车道

为配合全省网络化系统管理尽早实施,加强对合作医疗的有效、科学规范的高效监管,我县合作医疗网络已在08年1月起全面开通。凡是参合农民住院的一切情况,包括是否是参合农民住院、住院农民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生什么病、收费和用药是否合理等一系列信息,从乡镇到县到省,网络电脑上一目了然,一查便知。我们对全县66个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均配置了电脑,全面实现了合作医疗操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该项工作已走在全市前列。

6.一切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的服务措施受到广大参合农民的一致好评

我县合作医疗始终实行“一证通”和“即诊即报”、“出院即报”的制度。凡本县参加合作医疗的病人,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和住院结束可立即在该医疗机构的合作医疗服务窗口报费,门诊凭证冲减个人帐户,住院坚持出院即报,决不让农民跑冤枉路、花冤枉钱。“一证通”和“出院即报”制度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在其他县市推广。转县外“二甲”以上医院或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就医者,由病人自由选择医院,出院后凭相关手续到合管中心报费。从08年开始,在县外住院参合农民,凡费用在5000元以下者,均可在所辖乡镇报费,让参合农民不再跑冤枉路、花冤枉钱。

二、农民的参合及报费程序

(一)农民的参合程序

1. 参合基本条件:持农村户口的居民(不含正在服兵役的义务兵),在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或村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必须以户为单位(即以户口簿为准)全员参加,不以户为单位参合的,发生住院费用不予报费。参合时,合作医疗证上所有信息必须与户口簿完全吻合。

2.缴费标准:农民以户为单位,从2009年开始个人缴费标准每人每年20元。农民个人缴费20元全部进入家庭帐户,用于支付家庭成员的门诊医疗费用。

3.缴费时限:在每年的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下年度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缴费的收缴工作(超过此时段一律不再受理有关收费和办证手续)。

(二)农民的报费程序

1.门诊费用报销:参合农民在县、乡镇、村任一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看门诊,均可凭《合作医疗证》在家庭账户资金中直接扣抵门诊医药费用,农民家庭账户基金包干使用,超支自付,结余结转下年使用。农民消费后要在合作医疗证上签字认可,经治医生要签名。

2.住院费用报销:参合农民在县内定点医院住院持规定材料直接在该医院合作医疗服务窗口按我县合作医疗方案报费。参合患者在县外住院治疗,住院金额在5000元以内(含)的,凭相关资料,到当地卫生院按比例报销;5000元以上的凭资料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审核报销。其具体办法为:

①个人住院补偿金额全年累计报费不超过1.5万元。

②参合农民在县级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费起付线为100元,住院费用在100元以上的,减去不予报销的项目后按60%报销。

③参合农民在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含地名卫生院)住院报费起付线为50元,住院费用在50元以上的,减去不予报销的项目后按70%报销。

④参合农民在县外医疗机构住院,报费起付线为500元。住院费用在500元以上的,减去不予报销的项目后按25%报销。

⑤五保户、孤儿及精神病患者作为特困户对象,不设起付线,其住院费减去不予报销的部分后直接按80%报销。因精神病住院的患者只按比例报销在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费用。

⑥孕产妇住院分娩,报销费用不足100元补足100元。

⑦对参合农民建卡孕产妇凭有效凭据,在住院分娩前进行门诊检查后给予定额门诊补偿,每次20元,最多不超过100元(具体参照《平昌县孕产妇住院分娩产前门诊享受合作医疗制度定额补助管理办法(试行)》)。

⑧肺结核病人归口治疗(即必须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免费药物外的定点门诊用药,按住院限额报销(具体参照《平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肺结核病归口治疗门诊用药补偿办法(试行)》)。

⑨实行先垫付后结算制度。患者住院治疗实行先自行全额垫付并结清住院费用,出院时凭据审核,当场报销。

住院报费所需材料:①住院发票;②出院证;③费用清单;④患者身份证明(如非患者本人领取,则还需领款人身份证明)⑤合作医疗证(必须贴足照片并加盖当地卫生院公章);⑥外伤病人附加盖医院鲜章的病历复印件(如病历未记录清楚受伤原因要另附调查说明)。

不予报销的情况:①违反法律法规导致的伤残;工伤、车祸伤、自杀、斗殴、酗酒等;医疗事故或医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已由医疗机构给予患者补偿的;按有关规定已经报销费用的;按合作医疗制度规定不予报销的项目和费用。②全省用药目录外的药品费用和全县规定的不予报销的诊疗项目。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其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中涉及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另行制定有关预案。

1.5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

卫生部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成立国家和地方应急指挥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1.1 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决策。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应急处理的需要确定。

2.1.2 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由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作出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

2.2 日常管理机构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军队、武警系统要参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指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系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协调、管理工作。

各市(地)级、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定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2.3 专家咨询委员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

市(地)级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需要,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

2.4 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

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与报告

3.1 监测

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报告网络体系。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出入境检疫机构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动监测。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3.2 预警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提供的监测信息,按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

3.3 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教育机构等有关单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处置情况。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终止

4.1 应急反应原则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事发地的县级、市(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同时,要遵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预警和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要根据不同类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对事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升级预警和反应级别;对范围局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反应级别,及时撤销预警。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在学校、区域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等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高度重视,可相应提高报告和反应级别,确保迅速、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A.国务院 B.卫生行政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4、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级别。 A.1 个 B.2 个 C. 3 个 D.4 个 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6、下列那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A.突发性 B.危害的严重性 C.未知性 D.公共属性 7、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 A.黄色 B.蓝色 C.棕色 D.橙色 E.红色 8、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经济责任 9、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E.慢性肺部疾患

最新公共卫生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公共卫生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35分)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 ) A.6月龄 B.8月龄 C.1周岁 D.2周岁 3.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 A.首诊医生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 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 )

A.无害化处理 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 D.有偿处置 5.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 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 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6.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 ) 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 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 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8.以下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A.艾滋病 B.鼠疫 C.狂犬病 D.麻疹 9. 今年我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纸质和电子档案确定的年度考核指标分别是( ) A.50%和30% B.100%和100% C.95%和70% D.98%和98% 10.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 )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公共健康咨询活动的次数是( ) A.4 B.6 C.9 D.12 12.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 ) A.月收入 B.家族史 C.既往史 D.药物过敏史 13.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 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D.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14.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的疫苗是( ) 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B.卡介苗、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肝疫苗 D.肺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试题

2016年崂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理论知识 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共11题)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及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级。 A、三 B、四 C、五 D、六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采取相应的监测、预警、物资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预防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控制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救治,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A、发生前发生后 B、发生前发生中 C、发生中发生后 3、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 A、人本原理系统原理 B、责任原理反馈原理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4、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宣传教育、()、推广普及先进科技 A、编制预案 B、应急反应 C、善后处理 D、信息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响应级别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预警,依次用()表示。 A、橙色、红色、蓝色、黄色 B、蓝色、橙色、黄色、红色

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D、红色、黄色、橙色、蓝色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突出特点是对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两条渠道进行报告:一条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一条是()。 A、疾控机构 B、医疗机构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哪一年颁布的?()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8、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在不明原因事件的现场处理中,()非常重要。 A、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B、控制疫情 C、后勤保障 D、上报上级疾控机构 9、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例及以上水痘病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5 B、10 C、15 D、20 10、在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调查中,应对可疑聚餐的进食时间、可疑中毒食品及食用量进行详细调查。若无可疑餐次,应调查发病前()小时或之前的进餐情况进行调查。 A、48 B、60 C、72 D、24 1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恐怖事件等()大类。 A、4 B、5 C、6 D、7

公共卫生三基考试试题

公共卫生三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 d) A.研究样本 B.研究个体 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D.研究总体 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3、当今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E ) A.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 B.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 C.有职业致病因素接触的人群 D.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 E.全社会的人群 4、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不包括()病变: A. 中枢神经系统 B.肾脏 C. 肺脏 D. 心脏 5、决定测量偏倚的主要因素是( E) A.可靠性和精确度 B.真实性和死亡率 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D.特异度和敏感度 E.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 6、病源携带者是指:(C )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7、预防肺结核的策略是:(A ) A、控制传染源为重点,充分发挥化疗的作用 B、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充分发挥化疗的作用 C、以提高人群免疫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化疗的作用 D、以化学治疗为重点,消灭结核病 8、学习卫生学最重要的是要懂得(D ) A.个体患病与环境的关系 B.扩大视野,提高认识疾病的原因 C.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 D.疾病是怎样在人群中流行的,应当怎样预防 E.卫生学是医学知识中不可缺少的 9、光化学烟雾引起人体最主要的反应是( D) A.支气管哮喘 B.鼻咽部肿瘤 C.呼吸困难、窒息 D.眼鼻咽及呼吸道粘膜刺激 E.刺激性干咳和吐血 10、食物中毒与其他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 E) A.潜伏期短 B.很多人同时发病 C.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D.发病场所集中 E.病人曾进食同一批某种食物 二、填充题:(每空2分) 1、总体应该由组成。 2、抽样误差的定义为与之间的差异。 3、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资料。 4、定向转诊单自开具后天内有效,过期需重新开具。 5、WHO称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为SARS,SARS的中文全称是:。 6、凡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如卫生巾、尿布等),均作为废物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题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试题集 公共卫生考试卷(一)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 0.5分,总计30分) 1、我市什么条件的孕产妇住院分娩后可以得到补助?( A ) A.本市农业户籍、低保户、贫困孕产妇 B.凡是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C.外地农业户籍 D.外地户籍 2、酗酒有什么害处?( E )A.酒精中毒B.诱发胃炎、肝炎、肝硬化C.诱发高血压、心脏病D.醉酒易发生意外伤害E.以上都是 3、重大公共卫生月报表上报时间为:( A ) A.每月30日 B.每月28-30日 C.每月30日以前 D.每月1日 4、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 A )A.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B.高血红蛋白、高尿蛋白、高尿糖等C.肥胖、吃盐过多、精神紧张等D.贫血或血液浓度过高 5、死亡证明书调查记录由( A )填写? A. 临床医生 B. 防保医生C. 死者家属 D. 妇幼医生 6、您认为下列食物每天的摄入量由多到少的排序,哪个更合理:( A )A.谷类>蔬菜、水果>肉蛋奶类>油脂B.蔬菜、水果>谷类>肉蛋奶类>油脂C.肉蛋奶类>蔬菜、水果>谷类>油脂D.谷类>油脂>肉蛋奶类>蔬菜、水果 7、叶酸主要预防什么?( A ) A.预防神经管畸形 B.预防妇女心脏病 C.预防胎儿贫血 D.提高妇女食欲 8、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正确的是( D ) A.2小时 12小时24小时 B.2小时 6小时 24小时 C.6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D.2小时

24小时 24小时 9、孕产期保健早孕建册适宜的时间是:( B )A.停经4周 B.停经8-12周 C.停经14周 D.停经16周 10、人感染高致病性 ___属于( B )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D.特类 11、住院分娩补助是以下哪个妇幼项目中的工作:( C )A.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B.“降消”项目 C.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D.妇幼综合项目 12、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 C )A.吃得多、喝得少、尿得多、体重多B.吃得多、喝得多、尿量少、体重多C.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少D.吃得少、喝得多、尿量多、体重多 13、产后和新生儿访视的时间是:( A ) A.产妇出院后的3-7天 B.产妇出院后的7-10天 C.产妇出院后的10-15天 D. 产妇出院后的3天 14、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B )。 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D.空气和水15、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中,新生儿应该填写:( C )A.出生日期B.月龄C.日龄D.以上都可 16、不须予以隔离治疗的疾病病人是( A ) A.痢疾病人 B.艾滋病病人 C.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D.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17、( D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任何单位和个人 18、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应当不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D ) A.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任务与职责;

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知识试题200题及答案

基本公共卫生知识试题200题及答案 1、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A ) A、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B、2周后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C、2周后电话随访转诊情况。 D、2周内要求患者转述情况。 2、建议高危人群每( C )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A、一年 B、季度 C、半年 D、两个月 3、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 A )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A、空腹血糖值>7.0mmol/L B、空腹血糖值≥7.0mmol/L C、空腹血糖值≥7.8mmol/L D、空腹血糖值>7.8mmol/L 4、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经( D )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A.1 B.非同日2次 C.3 D.非同日3次 5、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 A )下次随访目标。 A、与患者共同制定 B、医生制定 C、患者制定 D、不用制定 6.纯母乳喂养应该坚持到生后的 ( C ) A.1个月 B. 3个月 C.6个月 D. 8个月 E、12个月 7.为儿童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 C ) A.儿保手册 B.儿童记录表 C.健康档案 D.儿童记录薄 8.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中医诊法以( A )为主。 望诊 B. 闻诊 C. 问诊 D. 切诊 9、社区儿童保健的实施原则不包括( C )。 A.个体保健与群体保健相结合 B.宣传教育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C.重视改善社区环境与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相结合 D.促进社区儿童保健服务与社区其他职能工作相结合 E.建立三级预防体系,实行防治结合 10、幼儿期进行健康检查时间间隔( B )。 A.3 个月 B.6 个月 C.9 个月 D.12 个月 E.15 个月 11、儿童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 B )。 A.消化道感染 B.呼吸道感染 C.泌尿系感染 D.皮肤感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及应急条例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及应急条例知识培训试题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 A、2003年5月9日 B、2002年5月9日 C、2002年9月5日 D、2003年9月5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 ) A、政府分管领导人 B、政府主要领导人 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 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 5、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 )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7、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 B、24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 A、国务院 B、卫生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 ) A、食物 B、食物和水源 C、水源 D、交通 10、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 ) A、法定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 C、乙类传染病 D、丙类传染 二、多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 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

基层卫生人员公共卫生知识考试题

基层卫生人员公共卫生知识考试题 基层卫生人员公共卫生知识考试题 一、服务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包含以下哪几个方面?() A、身体健康 B、精神健康 C、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D、以上都是 2、据统计,当前我国居民每日盐(包括酱油中盐)的摄入量约为40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摄入量是多少克() A、30克 B、20克 C、10克 D、5克 3、一天中,什么时间段的空气质量最适合于锻炼() A、早上5点到7点太阳出来前 B、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C晚饭后7点到10点D、一天任何时间都适合 4、关于戒烟,您认为下列说法哪些正确()A、戒烟越早越好B、只要戒烟,就对健康有好处 C、烟瘾是无法戒掉的 D、老年人没必要戒烟 5、您认为被动吸烟主要会引发下列哪些疾病() A、肺癌、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器 B、龋齿、胃肠炎 C、白内障;阳痿、骨质疏松 6、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 A、吸烟;酗酒,不安全性行为 B、高血压;高胆固醇及肥胖

C、不洁饮水,缺少公共卫生条件 D、以上都是 7、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有?() A、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B、经常锻炼,劳逸适度,生活规律 C、经常组织娱乐活动 D、拒绝毒*和性乱 8、高血压病人如何确认?() A、首诊测血压≥140/90mmhg即可确认 B、首诊测血压≥140/90mmhg,并预约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值 C、建议转诊并得到上级医院确认 9、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应多长时间测定一次血压,并进行生活方式指导() A、每一个月 B、每一季度C每半年D、每一年 10、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甲类2小时电话和网络报告,乙类12小时电话和网络报告;甲型(h1n*)流感疫情报告时限是()小时。 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1、我国法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是()。 A.鼠疫、炭疽 B.甲型h1n*流感、霍乱 C.鼠疫、SARS D.霍乱、鼠疫 12、预防高血压的主要措施有?() A、生活有规律,坚持适度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 B、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控制饮食,防止肥胖 C、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 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3、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相结合。 4、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 内容。 5、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6、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7、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 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9、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10、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11、新生儿出院(一周)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12、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 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1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 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15、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 询指导和干预等。 16、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17、工作人员应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18、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1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20、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21、正常人每天的标准食油量是(25)克,食盐量是(4—6)克。 2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有政府(购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实施的、全体居民均可(免费)享受的`服务。 23、某居民的腰围是2尺4寸,可换算成(80)厘米

公共卫生知识考试试题

全员公共卫生知识考试试题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对报告的时限是怎样规定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报告时限根据不同情况为1至2小时。其中,对于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以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应当报告的事项,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试题讲课稿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 识试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15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 )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 )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 ) 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 ) 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 ) 7.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 0.5ml。( ) 8.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 )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 ( ) 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 ) 二、填空题(20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和。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种印刷材料,种视听音像资料。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次健康管理。 6.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 7.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至。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项免费体格检查和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mmHg和(或)舒张压≥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次面对面随访。 三、单项选择题(35分)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 )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 ( ) A.6月龄 B.8月龄 C.1周岁 D.2周岁 3.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 ) A.首诊医生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 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 ( ) A.无害化处理 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 D.有偿处置 5.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 )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复习试题(疾控部分)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复习试题(疾控部分) 1、截止目前我县免疫规划的疫苗有11 种,预防的传染病有12 种。 2.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 个月内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在每次接种后 5 日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 3.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时间在3 个月及以上者,由现寄居地预防接种点建立预防接种卡。 4.适龄儿童接种疫苗需要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儿童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 分钟。 5.孩子入托入学时必须查验预防接种证,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覆盖率100% ,漏种疫苗补种率95% 以上。 6.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3 个月的≤7 周岁儿童;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 7.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反应轻微,多在1~2 天内自行恢复,这些反应属于一般反应。 8.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9、预防接种单位至少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 次核查和整理,预防接种卡应由预防接种单位至少保管20 年。 10、一类疫苗(脊灰疫苗除外)应该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疫苗分发应当遵循先短效、后长效,先进先出的原则有计划的分发,避免造成疫苗短缺或浪费。 11. 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是:接种麻疹类疫苗。 12、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48 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并网络直报,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在2 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登记表并网络直报,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生物制品检验合格证或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 年备查。 14、AFP 病例是指所有15 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常见的AFP 病例包括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等14 种。 15、麻疹疑似病例定义:将具有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的病例。 16、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哪几类?目前报告的传染病有多少种?答:分甲、乙、丙三类,目前报告的传染病有39 种,其中甲类 2 种,乙类26 种,丙类11 种。 17、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有哪些?答: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为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18、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如何判断?答:对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自诊断时间到网络报告时间不超过 2 小时;对其他乙类及丙类传染病,自诊断时间到网络报告时间不超过24 小时为及时报告。 19、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本底资料有哪些?答:规范性的门诊日志、门诊传染病登记册、住院部入出院登记册、住院部传染病登记册、化验登记册。 20、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很多,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等而感染。 21、腮腺炎的潜伏期多长?答:潜伏期14—25 天,平均18 天。 22、需要报告病原携带者的传染病有哪几种?答:需要报告病原携带者的传染病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及卫生部规定的其它传染病。 23、需要进行分型报告的传染病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答:需要进行分型的传染病有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病五种,如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三类。

卫生应急基础理论试题

卫生应急基础理论试题 一、单选题(共71题) 1、卫生应急管理的特点错误的是(D) A、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管理者当机立断。 B、可供管理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C、事态的发展后果很难预料。 D、可依据我国现状进行适当调整,不一定所有突发事件需要作出反应。 2、卫生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不包括(D) A、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的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B、专家组和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C、现场指挥部 D、各地检查机关及司法部门 3、卫生应急机制主要包括指挥决策机制、( B )、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信息发布与通报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国际和地区间交流与合作机制、督导评估机制、恢复重建机制、责任追究与奖励机制 A、监督管理机制 B、组织协调机制 C、心理防御机制 D、经费保障机制 4、社会动员机制的主要目的为(C) A、正确引导公众的危险意识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B、预防和控制事态进一步蔓延 C、为了帮助公众解决某些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健康方面的问题,提高防范意识、增加防控知识和能力。 D、实现不同职能管理部门间的协同运作 5.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C )制定。 A、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确定的部门 D、公安部 6.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 )机制,开展风险分析。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疫情处置 7.各级人民政府(C)是本辖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应急办主任 B、分管领导 C、主要领导 D、相关部门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在(B )小时内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 B、2 C、3 D、4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指责,对突发事件隐瞒、谎报、缓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 )。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10.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

A3版公共卫生第三版试题附答案

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培训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5分) 1、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老年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2、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及其、健康评价等。 4、体质指数(BMI)= 。 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预防接种操作时要“三查七对”。七对是: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规格、、接种部位、。 6、0—6岁儿童健康管理中对儿童提供免费测血红蛋白的时间段分别为、18月龄、、3—6岁每年一次。 7、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孕早期健康管理内容是在孕前为孕妇建立,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 8、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 9、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居民中。 10.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二、判断题(每题5分) 1、对于同一个居民患有多种疾病的,其随访服务记录表可以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信息整合,避免重复询问和录入。()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村卫生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预防接种后,告知儿童家长需在留观室观察15分钟() 4、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辅助检查中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为其免费测量一次血压。() 三、选择题(每题5分) 1、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位编码制。 A、15 B 、16 C、17 D、18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至少() A、6种 B 、12种 C 、9种D、15种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以下疫苗要在12月龄前完成3剂次接种的是() A、流脑疫苗 B、乙脑疫苗 C、甲肝疫苗 D、乙肝疫苗 4、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A、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B、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C、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着 D、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 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在进行卫生计生监 督协管服务中的非法行医巡访时,行医场所必须具有的资质是()。

202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 及答案 202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填空题(36 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 常驻) 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17 )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 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 12 )

种印刷材料,( 6 ) 种视听音像资料。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 岁儿童共需开展( 13 )次健康管理。 6.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 7.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 孕12 周前) 至( 产后42天)。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6 )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7 ) 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 140 ) mmHg 和(或)舒张压≥( 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三次) 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二、判断题(20 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 2 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 小时内上报。( √ )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 4 次,进行危险性评估 1 次。( ×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考试试题(含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 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3、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 )、(健康教育处方)和( 健康手册)等。 4、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5、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 门诊就诊)、( 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6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 7、正常人每天的标准食油量是(25)克,食盐量是(4-6)克. 二、选择题(单选题)(20分) 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C)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 B、家族史 C、既往史和家族史 2、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C)等 A、接诊记录 B、会诊记录 C、接诊记录和会诊记录 3、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C) A、老年人 B、孕产妇 C、辖区内居民 4、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区、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场所播放的音像资料,每个机构每年不少于(C)种。 A、12 B、6 C、9 5、孕产妇在孕(C)周前由孕妇居住地方镇卫生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 A、10 B、6 C、13 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C)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60

2020最新卫生应急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精选考试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希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最新卫生应急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2、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采集疑似病倒、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等标本时,工作人员应采用(C)级防护。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4、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A.国务院 B.卫生行政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6、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7、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8、下列那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C) A.突发性 B.危害的严重性 C.未知性 D.公共属性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医院公共卫生试题及答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及应急条例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 A、2003年5月9日 B、2002年5月9日 C、2002年9月5日 D、2003年9月5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 ) A、政府分管领导人 B、政府主要领导人 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 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 5、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 )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7、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 A、30分钟 B、24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 A、国务院 B、卫生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 ) A、食物 B、食物和水源 C、水源 D、交通

10、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 ) A、法定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 C、乙类传染病 D、丙类传染 二、多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 ) 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的论述正确的是( ) A、部门职责 B、监测与预警 C、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 D、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是如何要求? ( ) A、及时 B、准确 C、全面 D、注意保密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 A、就地隔离 B、就地观察 C、就地治疗 D、尽快转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 )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 E、尽早公布疫情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一、1、A 2、B 3、B 4、B 5、A 6、B 7、C 8、B 9、B 10、A 二、1、ABC 2、ABCD 3、ABC 4、ABC 5、ABCD 三、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 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2、(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