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

绪论

植物的生命活动大致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三方面。

生长: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质量增加

发育: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的过程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束缚水:靠近细胞质胶体微粒而被吸附,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自由水:距细胞质胶体微粒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参与各种代谢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自由能与每偏摩尔体积纯水的自由能之差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径向运输:水分从土壤溶液中运输至木质部导管的过程,即根系吸水(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轴向运输:水分在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至植物顶部的过程

烧苗现象: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使根毛细胞液中的水分渗透到土壤溶液中去,从而使植物萎蔫的现象

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大部分在叶片进行,包括角质膜蒸腾和气孔蒸腾(主要)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1.简述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答:①细胞质的主要成分(70%~90%)②代谢作用过程中的反应物质③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④保持植物的固有形态

2. 解释“烧苗”现象的原因?

答:一般土壤溶液的水势都高于根细胞水势,根系顺利吸水。若施肥太多或过于集中,会造成土壤溶液水势低于根细胞水势,根系不但不能吸水还会丧失水分,故引起“烧苗”现象。

3. 简述“根深叶茂”的道理?

答:①地上部分生长需要的水分和矿物质主要是由根系供给的;另外根系还能合成多种氨基酸、细胞分裂素等供应地上部分。因此,根系发育得好,对地上部分生长也有利。

②植物地上部分对根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叶片中制造的糖类、生长素、维生素等可以供应根,以利于根的生长。因此,地上部分长不好,根系也长不好,反之,根系生长不好,地上部分也不可能生长的好,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4.简述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答:①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②对矿物质和有机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有重要作用③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昼开夜闭?

答: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吸水开放,失水关闭保卫细胞有叶绿体,可光合作用,淀粉磷酸化酶具有双从作用,低Ph促进淀粉合成,高Ph促进淀粉分解。白天保卫细胞光合作用,消耗CO2,Ph升高,淀粉分解为可溶性葡萄糖,保卫细胞水势降低,从相邻细胞吸水从而开放。晚上相反。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溶液培养法: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单盐毒害:任何植物,假若培养在某一单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

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1.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哪些矿质元素?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植物生长需这些元素?

答: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Si

微量元素:Fe Mn Zn Cu Na Mo P Cl Ni

实验方法:使用溶液培养法或砂基培养法证明。通过加入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观察植物是否能够正常的生长。如果能正常生长,则证明缺少的元素不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如果不能正常生长,则证明缺少的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

2.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缺乏元素的表现。

缺氮:植物矮小,叶小色淡或发红,分枝少,花少,子实不饱满,产量低。

缺磷:生长缓慢,叶小,分枝减少,植株矮小,叶色暗绿,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延迟,产量降低,抗性减弱。

缺钾:植株茎秆柔弱易倒伏,抗旱性和抗寒性均差,叶色变黄,逐渐坏死,缺绿开始在老叶。

缺硫:缺绿(从嫩叶发起)、矮化、积累花色素苷等

缺钙:细胞壁形成受阻,影响细胞分裂或不能形成新细胞壁,抑制正常生长

缺镁:镁是叶绿素成分之一,缺镁不能合成叶绿素,叶脉之间变黄,严重致褐斑坏死

3.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异同?

答:矿质元素溶解在水分中,通过溶液的流动才能被植物吸收。

相同点:①两者都可以通过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进入根部

②温度和通气状况都会影响两者的吸收

不同点:①矿质元素除了被根部吸收后,还可以通过叶片吸收和离子交换的方式吸收②水分还可以通过跨膜途径在根部被吸收③吸水主要是因蒸腾而引起的被动过程,而矿质吸收是以消耗能量的主动吸收为主

4.植物通过什么方式满足对矿质营养的需要?

答:简单扩散、通道运输、载体运输、离子泵运输和胞饮作用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代谢:维持各种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

按照碳素营养方式异养植物: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作营养

自养植物:可利用无机物为营养并合成有机物

碳素同化作用:自养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变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意义:①把CO2转化为有机物②将太阳能转变为可贮存的化学能③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CO2和氧气的平衡

黄化:缺乏任何一个条件而阻止叶绿素形成,使叶子发黄的现象

原初反应:指光合作用中从叶绿素分子受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光下叶绿体把ADP与无机磷合成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O2释放CO2的过程,由于这种反应仅在

光下发生,需叶绿体参与,并与光合作用同时发生,故称作为光呼吸。

光补偿点:同一叶片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光照达到某一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光强

双光增益效应: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因这一现象最初由爱默生发现的,故又叫爱默生效应

光能利用率: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单位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比率

1. 测定叶绿素含量时,为何不用蓝紫光区比色?

答:植物叶子中含有各种色素,如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其中叶绿素有两个吸收区:一个在波长为640-660nm的红光部分,另一个在波长为430-450nm

的蓝紫光部分。而胡萝卜素、叶黄素它们最大的吸收带在400-500nm之间的蓝紫光区。如果使用蓝紫光时,吸收光的是主要是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而不是主要的是叶绿素进行吸收。

2.光合作用可分为哪三大过程?各个过程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答:①原初反应: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为电能

②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ATP和NADPH)

③碳同化:将活跃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固定CO2,形成糖类)

3.高等植物碳同化的途径?

答:高等植物固定CO2有三条途径:C3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其中C3最基本且只有此才能合成淀粉等产物

C3途径(卡尔文循环):大致分为羧化阶段、还原阶段和更新阶段

C3植物为典型温带植物,只进行C3循环

C4植物:典型热带或亚热带植物,常具有两种叶绿体,在不同空间分别进行C4途径和C3途径

CAM途径:又称景天酸循环,植物为典型干旱地区植物,晚上气孔张开吸收CO2,白天气孔关闭利用前一天晚上固定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在不同时间分别进行CAM和C3循环

4.C4植物的光合速率为什么比C3植物的高?

答:①C4植物有花环结构,CO2固定在叶肉细胞中进行,同化在微管束鞘细胞中进行,叶肉细胞起CO2泵作用,增大微管束鞘细胞中CO2的浓度,可提高Rubisco 加氧酶的活性,而C3植物没有这种结构②C4植物叶肉细胞中固定CO2的关键酶活性比C3植物的活性大的多,所以C4植物固定CO2能力比C3植物强得多

③C4植物的光呼吸比C3植物弱得多

5.光呼吸有什么意义?

答:①在干旱和高辐射期间,气孔关闭,CO2不能进入,会导致光抑制。光呼吸会释放CO2,消耗多余的能量,对光合器官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产生光抑制②消除乙酸毒害,维持C3途径的运转③氮代谢的补充

6.为什么秋天时植物叶片会失去绿色而变为黄色或红色?

答:植物叶子呈现的颜色是叶子中各种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的综合表现。低温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加速叶绿素的破坏,叶绿素比胡萝卜素在低温下更易被破坏或先降解,其数量减少,所以叶片失绿或成黄色。气温降低,淀粉水解成糖比较旺盛,是体内累积较多的糖分以适应寒冷,体内可溶性糖增多,有利于形成较多的花色素(红色)。

7.简述光合作用过程以及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

答: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的光系统受光激发,引起电子传递。电子传递的结果引起水的裂解放氧,并产生类囊体膜内外的H+电化学势差,依H+电化学势差,H+从ATP酶流出类囊体时,发生光合磷酸化作用。光反应的结果是光能转换为不稳定的化学能ATP和NADPH,这两者被称为同化力。依靠这种同化力,在叶绿体基质中发生CO2的固定,形成贮藏着稳定化学能的有机物。

8.通过学习植物水分代谢、矿质元素和光合作用后,你认为怎么样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答:(1)合理灌溉。合理灌溉可以改善作物各种生理作用,还能改变栽培环境,间接地对作物发生影响。

(2)合理追肥。根据植物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确定追肥的种类和量。同时,为了提高肥效,需要适当的灌溉、适当的深耕和改善施肥的方式。

(3)光的强度尽量的接近于植物的光饱和点,使植物的光合速率最大,最大可能的积累有机物,但是同时注意光强不能太强,否则会产生光抑制的现象。(4)栽培合适的最大密度,肥水充足,植株繁茂,能吸收更多的CO2,可人工增加CO2含量,提高光合速率。

(5)使作物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栽植,使作物体内的酶的活性在较强的水平,加速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积累更多的有机物。

(6)提高光合作用: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合理密植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

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指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生物氧化:有机物在生物体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水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指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

抗氰呼吸:在氰化物存在下,某些植物可不受抑制的呼吸。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

氧化磷酸化:生物氧化中,电子经过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并伴随ATP

合酶催化,使ADP和磷酸合成ATP的过程

呼吸商: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CO2的物质的量与吸收O2的物质的量的比率

1.分析下列的措施,并说明它们有什么作用?

1)将果蔬贮存在低温下:在低温情况下,果蔬的呼吸作用较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保持了果蔬的质量。

2)粮食贮藏之前要晒干:减少粮食种的水分,降低呼吸速率从而减少热量的产生,确保粮食贮存安全

3)给作物中耕松土:改善土壤的通气条件,促进根部呼吸

4) 早春寒冷季节,水稻浸种催芽时,常用温水淋种和不时翻种:淋种时控制温度,翻种时为了通气,都是为了种子呼吸顺利

2.粮食贮藏时为什么要降低呼吸速率?

答:呼吸速率高会大量消耗有机物;呼吸放出的水分会使粮堆湿度增大,粮食“出汗”,呼吸加强;呼吸放出的热量又使粮温增高,反过来又促使呼吸增强,同时高温高湿使微生物迅速繁殖,最后导致粮食变质。

3.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第五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胞间连丝:普遍存在于植物体,是连接两个相邻植物细胞的胞质通道,行使运输功能

韧皮部装载:光合产物从韧皮部周围的叶肉细胞装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过程

韧皮部卸出: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胞的过程

两者都有两条途径: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质外体:物理中的细胞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的连续系统

共质体:由胞间连丝将细胞原生质联系起来的连续系统

集流运输速率:是指单位截面积筛分子在单位时间内运输物质的量

压力流学说:认为筛管中溶液流运输是由源端和库端之间渗透产生的压力梯度推动的。

配置:源叶中新形成同化物的转变,供叶本身代谢利用、合成暂时贮藏物、运到其他部分

分配:新形成的同化物在各种库的分布

1.木本植物怕剥皮而不怕空心,这是什么道理?

答:叶片是植物有机物合成的地方,合成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向双向运输,供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剥皮即是破坏了植物的韧皮部,使有机物的运输收到阻碍。

2.库与源的相互关系?

答:代谢源指能够产生并输出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单位;代谢库指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在同一株植物源与库是相对的,在同一生育期,某些器官以制造输出有机物为主,另一些则以接纳为主,前者为代谢源,后者为代谢库,

随着生育期的改变,源库的地位优势会发生变化。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

钙调蛋白(CaM):植物细胞内一种钙离子感应蛋白,是一种耐热的球蛋白,可调节靶酶活性

1.什么叫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包括哪些过程?

答: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包括四个步骤:①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结合②跨膜信号转换③在细胞内通过信号转导网络进行信号传递、放大和整合④导致生理生化变化

2.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在细胞信号转导中有什么作用?

答:是生物体内一种普遍的翻译后修饰方式。细胞内第二信使如CA等往往通过调节细胞内多种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从而调节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进一步传递信号。

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送至体内各处,

植物生长物质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调节剂:据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

5大类激素: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脱落酸

生长素: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合成部位主要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及子房等,色氨酸是其合成的前体。可以促进雌花增加和单性结实,高浓度会抑制生长

生长素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是以载体为媒介的主动运输过程。

赤霉素:调节植物高度,较多存在于生长旺盛部分,一般在发育中的果实(种子)、伸长的茎端和根部合成。可促进雄花形成和单性结实,在啤酒生产上可促进麦芽糖化。

细胞分裂素:调节细胞分裂,是腺嘌呤的衍生物,分布于细菌真菌、藻类和高等植物中。可促进细胞分裂及膨大,侧芽生长叶片扩大等,抑制侧根形成和延缓衰老。可用于蔬果保鲜

IAA/CTK高:诱导根分化 IAA/CTK低:诱导芽分化

乙烯:气体激素,在合成部位起作用,不被转运。可促进果实成熟,诱导雄花形成等

乙烯的“三重反应”:抑制伸长生长,促进横向生长,地上部分失去负向重力性生长。

脱落酸(ABA):抑制生长发育,是种子成熟和抗逆的信号。抑制植物生长,引发种子和芽休眠,促进脱落和成熟,增强抗逆性。

第九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酸—生长假说:生长素诱导细胞壁酸化并使其可塑性增大而导致细胞伸长的理论细胞分化:分生组织的幼嫩细胞发育成为具有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成形细胞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植物体每个细胞都携带一套完整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植物的组织培养: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中,控制环境条件将外植体进行培养的技术

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光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的过程

光敏色素:吸收红光-远红光可逆转换的光受体,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色素蛋白质,分为红光吸收型(Pr,无活性)和远红光吸收型(Pfr,有活性)。分布于植物的各个器官,影响植物一生的形态建成。

向性运动:由光、重力等外界刺激而产生,方向取决于

植物运动外界的刺激方向

感性运动:由外界刺激或内部时间机制引起,刺激方向

外界刺激方向不影响运动方向

1. 简答生长素诱导细胞伸长的机制?

答:生长素诱导细胞伸长的机制可用细胞壁酸化理论来解释。

一方面,生长素与质膜上的受体结合,结合后的信号传到质膜上的质子泵(H+-ATP 酶),质子泵被活化,把胞质溶胶中的H+泵到细胞壁,使细胞壁酸化,活化一组称为扩展素蛋白,该扩展素引起细胞壁多糖分子间结构交织点破裂,联系松弛,细胞壁可塑性增加,细胞伸长。

另一方面,生长素与质膜上的受体结合,结合后的信号传到细胞核,使细胞核合成mRNA,合成新的蛋白质,一些蛋白质补充到细胞壁,另一些补充到细胞质,最终引起细胞吸水能力加强,细胞体积加大。

2.植物光形态建成与光合作用有何不同?

答:光形态建成控制的是细胞的结构,光合作用控制的是物质的形成;光形态建成中利用红光、远红光、蓝光和紫外光,光合作用中利用蓝紫光和红光;光形态建成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片中进行。

3.简述光敏素与植物开花的关系

答:(1)Pr吸收红光后变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变为Pr(2)长日植物诱导开花需要较高的Pfr/Pr,短日植物要求较低的Pfr/Pr比值,因此,在常日条件下,形成较多的Pfr,提高Pfr/Pr比值,促进长日植物开花,抑制短日植物开花。短日条件下则相反

4.水稻种子或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吸水过程和种子内有机物是如何变化的?

答:吸水过程分为三个过程:首先是急剧吸水,是由于细胞内容物中亲水物质所引起的吸胀作用;其次是停止吸水,细胞利用已吸收的水分进行代谢作用;最后是再重新迅速吸水,由于胚的迅速长大和细胞体积的加大,重新大量吸水,这时的吸水是与代谢作用相连的渗透性吸水。

种子内有机物变化:淀粉被水解为葡萄糖;脂肪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分解为小肽,再被水解为氨基酸。

第十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春化: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接受低温影响的部位是茎尖端的生长点和嫩叶(凡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可接受春化刺激)

光周期: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的反应

接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诱导开花部位是茎尖端生长点

临界日长: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最短日照

光周期诱导:植物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的现象

自交不亲和性:植物花粉落在同花雌蕊的柱头上不能受精的现象

1.水稻种子或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吸水过程和种子内有机物是如何变化的?

答:吸水过程分为三个过程:首先是急剧吸水,是由于细胞内容物中亲水物质所引起的吸胀作用;其次是停止吸水,细胞利用已吸收的水分进行代谢作用;最后是再重新迅速吸水,由于胚的迅速长大和细胞体积的加大,重新大量吸水,这时的吸水是与代谢作用相连的渗透性吸水。

种子内有机物变化:淀粉被水解为葡萄糖;脂肪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分解为小肽,再被水解为氨基酸。

2.简要说明从远方引种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成功。

答:(1)要了解被引品种的光周期特性,是属于长日植物、短日植物还是日中性植物,以及是否对低温有所要求;(2)要了解作物原产地与引种地生长季节的日照条件和温度的差异;(3)要根据被引作物的主要器官的经济利用价值来确定所引品种。在中国将短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会提前开花,如果所引品种是为了收获果实或种子,则应选择晚熟品种;而从南方引种到北方,则应选择早熟品种。如将长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会延迟开花,宜选择早熟品种;而从南方引种到北方时,应选择晚熟品种。

3.如何用实验证明感受低温和光周期的部位?

答:感受低温部位的验证:芹菜会进行春化作用。将芹菜种植在高温的温室中,由于得不到花分化所需要的低温,不能开花结实。如果以橡皮管把芹菜茎的顶端缠绕起来,管内不断通过冰冷的水流,使茎的生长点获得低温,就能通过春化,可开花结实。如把芹菜放在冰冷的室内,而使茎生长点处于高温下,也不能开花结实。证明了低温的感受部位是茎尖端生长点和嫩叶。

感受光周期部位的验证:对于短日照植物菊花做四种处理,长日照(不开花)、叶子短日照顶端长日照(开花)、叶子长日照顶端短日照(不开花)、全株短日照(开花),证明了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不是生长点而是叶子。

4.短日植物为什么更适合叫长夜植物?

答:短日照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暗期的长度,而不决定于光期时间的长度。

7.有什么办法可使菊花在春节开花而且花多?又有什么办法使其在夏季开花而且花多?

答:菊花是短日照植物,经过遮光形成短日照,在夏季就可以开花;若延长光照或晚上闪光使暗间断,则可使花期延后。同时,要采用摘心的方法,增加花数。所谓摘心,就是用手指掐去或用剪剪去植株主枝或者侧枝上的顶芽。

第十一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植物受精后,受精卵发育为胚,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

单性结实:不经受精而雌蕊的子房形成无籽果实的现象。天然有香蕉、葡萄等。呼吸跃变: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升高,然后又降低的现象。呼吸跃变的产生与果实内乙烯的释放密切相关,是果实进入完熟的一种特征。

休眠:成熟种子、鳞茎和芽在合适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的现象

1.试述肉质果实完熟时的物质转化情况。

答:(1)色泽变艳:果皮的叶绿素逐渐分解,而类胡萝卜素素含量仍较多且稳定,故呈现艳红色. (2)产生香气:产生一些具有挥发性物质。(3)果实酸味减少,变甜: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并积累在细胞液中。(4)涩味消失:发涩的物质被过氧化物酶氧化成过氧化物或凝结成不溶性物质,从而使涩味消褪。(5)果实变软:果胶酶和原果胶酶活性增强,将原果胶水解为可溶性果胶等,果肉彼此分离,于是果肉变软。

2. 试述种子休眠的原因?

答:(1)种皮的限制:种皮不透水、不透气或太坚硬(2)胚未完全发育(3)种子未完成后熟(4)抑制物存在

3. 简述深秋树木的芽进入休眠状态的原因?

答:(1)日照长度:这是诱发和控制芽休眠最重要的因素。通常长日照促进生长,短日照引起伸长生长的停止以及休眠芽的形成。日照诱发芽休眠有一个临界日照长度。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照长度时就能引起休眠,长于临界日照长度则不发生休眠。

(2)眠促进物:促进休眠的物质中最主要是脱落酸。短日照之所以能诱导芽休眠,这是因为短日照促进了脱落酸含量增加的缘故

第十二章、植物的抗性生理

逆境: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

抗性:即抗逆性,是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渗透调节:通过加入或去除细胞内的溶质,从而使细胞内外的水分互相平衡的现象

交叉适应:植物与不良环境反应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冷害:零上低温,无结冰现象,但能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冻害:零度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

1.为什么脱落酸在交叉适应中起作用?

答:植物在某一种逆境条件下,会提高脱落酸含量以适应该不良环境,而脱落酸含量提高又能增强另一种抗逆能力,因此就形成交叉适应特性。

2.北方地区路灯下的树枝容易受冻害,为什么?

答:北方地区冬天的气温低,树木要进行冬眠,以保证植物的安全。在路灯下,由于产生的热量容易解除树木的休眠,使低温对植物造成伤害。

3.试述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答:(1)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光合产物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营养和能量(2)光促进植物的形态建成,使叶片伸展扩大,茎的节间变等

(3)光照与植物的花诱导形成有关。长日植物只有满足长日照条件才能成花,短日植物则需要满足短日照条件才能成花。

(4)日照时数影响植物生长或休眠,大多数多年生植物都是长日条件促进生长,短日条件诱导休眠,休眠芽就是在短日照条件下诱导形成的

(5)光影响种子萌发。需光种子的萌发受光照促进,而嫌光种子的萌发则受光照抑制。此外,光对植物的生长还有许多影响。例如,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引起植物的向性运动,以及影响气孔开闭等。

植物生理学实验笔试试题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说明:(试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本试题仅供内部交流使用 1 当植物细胞水势小于外界溶液水势时,植物细胞 A 外液浓度变 D A 吸水 B 失水 C 小 D 大 2 用红菜苔做植物组织原生质透性的观察时,学生20分钟后观察到有红色色素出现,下面那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A A 清水浸泡 B 清水煮沸1min C 30%的醋酸 D 70%酒精 3 希尔反应实验常用植物材料为新鲜菠菜,选用菠菜叶出于 B 方面考虑 A 叶绿素含量高 B 易于碾磨 C 营养丰富 D 颜色漂亮 4 植物生理实验时,在碾磨植物材料时经常会用的石英砂,其主要作用为A A 增加粗糙度 B 保护叶绿体或营养物质 C 易于过滤 D 使溶液分层 5 植物组织中的水分主要有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形式存在,有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某一植物的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比值比较大,可推断该植物处于A A 旺盛生长时期 B 衰退状态 C 病虫危害状态 D 干旱状态 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用“考马斯蓝G-250”方法,其主要原理:考马斯蓝G-250燃料在游离状态下称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呈青色。其结合物在光波 B 下吸光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 A 668nm B 595nm C 250nm D 320nm 7 在绿豆芽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实验仪器用到了离心机,其作用主要为 B A 使蛋白质与水分离 B 使残渣与浸出液分离 C 使色素与水分离 D 使蛋白质与水混合 8 叶绿素不能溶液以下哪种溶液 B A 乙醇 B 水 C 丙酮 D 氯仿 9 环形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各色素,色素种类从里向外的顺序为 B A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B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C 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 10 红外线CO 2分析仪测环境中CO 2 的含量具有易操作、高效率等优点。当用同一台仪器对武 生院不同地点进行CO 2测定时,发现林下与餐厅CO 2 浓度相差不太明显,据推测主要原因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氧化酶的生物学特性与适应性。 植物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这些酶各有其生物学特性(如对温度的要求和对氧气的反应,所以就能使植物体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各种外界条件。 以对温度的要求来说,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温度降低时黄酶活性降低不多,故在低温下生长的植物及其器官以这种酶为主,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最敏感。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酶系统的更替正好反映了酶系统对温度的适应。例如,柑橘的果实有细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黄酶,在果实末成熟时,气温尚高,呼吸氧化是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主;到果实成熟时,气温渐低,则以黄酶为主.这就保证了成熟后期呼吸活动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以对氧浓度的要求来说,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氧的亲和力最强,所以在低氧浓度的情况下,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而酚氧化酶和黄酶对氧的亲和力弱,只有在较高氧浓度下才能顺利地发挥作用。苹果果肉中酶的分布也正好反映了酶对氧供应的适应,内层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主,表层以黄酶和酚氧化酶为主。水稻幼苗之所以能够适应淹水低氧条件,是因为在低氧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加强而黄酶活性降低之故。 2、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会导致植株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植物受伤死亡的原因:第一,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第二,因为无氧呼吸利用每摩尔葡萄糖产生的能量很少,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百分之几(约8%),植物要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就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这样,植物体内养料耗损过多;第三,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许多由这个过程的中间产物形成的物质就无法继续合成。作物受涝死亡,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氧呼吸时间过久。 3.举出三种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及优缺点。 (1)改良半叶法,选择生长健壮、对称性较好的叶片,在其一半打取小圆片若干,烘干称重,并用三氯醋酸对叶柄进行化学环割,以阻止光合产物外运,到下午用同样方法对另一半叶片的相对称部位取相同数目的小圆片,烘干称重,两者之差,即为这段时间内这些小圆片累积的有机物质量。此法简便易行,不需贵重设备,但精确性较差。 (2)红外线CO2分析法原理是:气体CO2对红外线有吸收作用,不同浓度的CO2对红外线的吸收强度不同,所以当红外线透过一定厚度的含CO2的气层之后,其能量会发生损耗,能量损耗的多少与CO2的浓度紧密相关。红外线透过气体CO2后的能量变化,通过电容器吸收

园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2017.

一:名词解释 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压力: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kg-l表示。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g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 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的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衬质势: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一般而言,植物的水分临界期多处于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这个时期一旦缺水,就使性器官发育不正常。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可作为合理灌溉的一种依据。

植物生理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分/词×10词=15分) 1.生物膜 2.水通道蛋白 3.必需元素 4.希尔反应 5.糖酵解 6.比集转运速率 7.偏上生长 8.脱分化 9.春化作用 10.逆境 二、符号翻译(分/符号×10符号=5分) 1.ER 2.Ψw 3.GOGAT 4.CAM 5.P/O 6.GA 7.LAR 8.LDP 9.SSI 10.SOD 三、填空题(分/空×40空=20分) 1.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是、和。 2.由于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叫做溶质势。溶质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溶质势又可称为。溶质势也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s=Ψπ=来计算。 3.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 物质的组成成分,(2) 活动的调节者,(3)起作用。 4.类囊体膜上主要含有四类蛋白复合体,即、、、和。由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也称类囊体膜为膜。 5.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形。在光合链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电子最终受体是。 6.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和,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中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 7.物质进出质膜的方式有三种:(1)顺浓度梯度的转运,(2)逆浓度梯度的转运,(3)依赖于膜运动的转运。 8.促进插条生根的植物激素是;促进气孔关闭的是;保持离体叶片绿色的是;促进离层形成及脱落的是;防止器官脱落的是;使木本植物枝条休眠的是;促进无核葡萄果粒增大的是。 9.花粉管朝珠孔方向生长,属于运动;根向下生长,属于运动;含羞草遇外界刺激,小叶合拢,属于运动;合欢小叶的开闭运动属于运动。 10.植物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有3种:植物、植物和植物。 11.花粉的识别物质是,雌蕊的识别感受器是柱头表面的。 四、选择题(1分/题×30题=30分) 1.一个典型的植物成熟细胞包括。 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质、细胞壁和细胞核 C.细胞壁、原生质体和液泡 D.细胞壁、原生质体和细胞膜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问答题

绪论 1.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21世纪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3.近年来,由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有人担心植物生理学将被其取代,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1.答: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植物生理学的奠基阶段。该阶段是指从植物生理学学尚未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之前,到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 第二阶段:植物生理学诞生与成长阶段。该阶段是从1840年Liebig建立营养学说时起,到19世纪末植物生理学逐渐形成独立体系。 第三阶段:植物生理学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初到现在,植物生理学逐渐在植物学科中占中心地位,所有各个植物学的分支都离不开植物生理学。 2.答:.①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从研究生物大分子到阐明个体生命活动功能、生产应用,并与环境生态相结合等方面。微观方面,植物生命活动本质方面的研究向分子水平深入并不断综合。在宏观方面,植物生理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密切结合,由植物个体扩大到群体,即人类地球-生物圈的大范围,大大扩展了植物生理学的研究范畴。 ②对植物信号传递和转导的深入研究,将为揭示植物生命活动本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开辟新的途径。在21世纪,对光信号、植物激素信号、重力信号、电波信号及化学信号等所诱导的信号传递和转导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会揭开植物生理学崭新的一页。 ③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分子机制及其基因表达调控仍将是研究的重点。在新世纪里,对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转换的深入研究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目前,将光和能量转换机制与生理生态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正在走向高潮,从而将光和能量转换机制研究与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以便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问答题 1、土壤里的水从植物的哪部分进入植物,双从哪部分离开植物,其间的通道如何?动力如何? 2、植物受涝后,叶片为何会萎蔫或变黄? 3、低温抑制根系吸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述植物叶片水势的日变化 5、植物代谢旺盛的部位为什么自由水较多? 6、简述气孔开闭的主要机理。 7、什么叫质壁分离现象?研究质壁分离有什么意义? 8、简述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9、解释“烧苗”现象的原因。 10、在农业生产上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灌溉的依据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土壤里的水从植物的哪部分进入植物,双从哪部分离开植物,其间的通道如何?动力如何? 水分进入植物主要是从根毛——皮层——中柱——根的导管或管胞——茎的导管或管胞——叶的导管或管胞——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然后到大气中去。 在导管、管胞中水分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导地位。在活细胞间的水分运输主要靠渗透。 2、植物受涝后,叶片为何会萎蔫或变黄? 植物受涝后,叶子反而表现出缺水现象,如萎蔫或变黄,是由于土壤中充满着水,短时期内可使细胞呼吸减弱,根压的产生受到影响,因而阻碍吸水;长时间受涝,就会导致根部形成无氧呼吸,产生和累积较多的乙醇,致使根系中毒受害,吸水更少,叶片萎蔫变质,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3、低温抑制根系吸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植物生理学考试资料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为负值),以符号Ψw表示。 蒸腾作用:水分以气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缺乏最为敏感的时期,通常为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 必需元素: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元素。 平衡溶液:把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一定的浓度和适宜的PH配成的适于植物生长的混合溶液。 生理酸性盐:由于根系的选择性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而使介质升高的盐类。 磷光现象:叶绿素受光激发后其激发电子从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发射的光即为磷光,当荧光出现后立即中断光源,用灵敏的光学仪器还能看到短暂的“余辉”此为磷光现象。 原初反应:指光合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的过程,完成了光能定向电能的转换,其实质是光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红将现象:指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植物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明显降低的现象。 希尔应反:1937年Hill发现,指在适当电子受体存在时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能使H2O分解,并释放O2的反应。 光补偿点:光和过程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等量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外界光强。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随光照的增强而增加当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外界光强光强。 呼吸商:亦称呼吸系数,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二氧化碳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体积或摩尔之比。 抗氰呼吸:指某些植物的器官或组织对氰化物很不敏感即在氰化物存在的条件下依然进行呼吸。其末端氧化酶为抗氰氧化酶。 生长中心:指生长旺盛,代谢强烈的部位,例如茎尖,根尖的生长点。 比集运转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韧皮部单位截面积累的有机物质的量。 植物激素:指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部位至其它部位,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化合物。 三重反应:指在ETH的作用下,双子叶的黄化苗,抑制其上胚轴的伸长生长,促其横向加粗,并失去负向地性而横向生长。ETH浓度越高三重反应的现象越明显可以作为ETH的生物鉴定法。 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调节生长发育)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包括促进剂、延缓剂、与乙烯释放剂 根冠比:指植物地下部分(R)与地上部分(T)的重量之比,它能反映出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的影响。 生长的周期:指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乃至群体,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其生长速率初期缓慢,以后加快,达到最高,之后缓慢最后停止,,呈现慢快慢的特性。其生长曲线呈S 形。 去春化作用: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将植物用较高温处理,使低温诱导效应减弱或消除的现象。 再春化作用:指已去除春化的植物再次用零上低温处理而达到成花诱导的现象。 逆境:凡是对植物生存与生长不利的环境因子总称为逆境。它包括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盐渍、病虫、污染等。 交叉适应:指植物对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即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之后能够提高对另外一些逆境的抵御能力。 1)简述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及其生理意义。 (1)水分的存在状态:在植物细胞内,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束缚水,距生物胶粒很近不能自由移动的水;二是自由水,距生物胶体很远可以自由移动的水。(2)生理意义:束

《植物生理学》试题A

《植物生理学》试题A卷(2015-2016-2) 开卷()闭卷(√)适用专业、年级:农学(本硕)、种子、园艺(本硕)、园艺、园艺(教育)、茶学、资环(本硕)、资环、生态、草学,2014级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座位号 本试卷共6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写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选择题答案表 判断题答案表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试卷前选择题答案表中。(本大题20小题,共20分) 1.下列现象能反应植物生长季节周期性的是: A.气孔开闭B.小叶运动 C.树木年轮D.种子萌发 2.在植物开花调控中,暗期光间断采用的最有效的光是: A.红光B.蓝紫光C.远红光D.绿光 3.以下物质中,不属于第二信使的是: A.钙离子B.cAMP C.DAP D.ATP 4.植物衰老过程中其活性降低的酶是:

A.LOX B.蛋白酶C.SOD D.核酸酶 5.催化淀粉降解为糖使甘薯块根、果实、蔬菜变甜的酶是: A.α-淀粉酶B.β-淀粉酶 C.α和β淀粉酶D.淀粉磷酸化酶 6.对农作物喷施B9等生长延缓剂可以: A.增加根冠比B.降低根冠比 C.不改变根冠比D.与根冠比无关 7.银杏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 A.有抑制物质的存在B.种皮限制 C.胚未发育完全D.种子未完成后熟 8.温度升高时,种子贮藏要求的安全含水量应该: A.升高B.降低C.保持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9.植物组织从缺氧条件转入有氧条件下,呼吸速率减慢,A TP形成速率:A.加快B.减慢C.不变D.变化无常10.玉米进行光合作用初次固定CO2的最初受体是: A.3-PGA B.RuBP C.PEP D.OAA 11.在植物的光周期反应中,对光感受的器官是: A.根B.茎C.叶D.根、茎、叶12.花生、棉花等含油较多种子,萌发时较其他种子需要更多的: A.水分B.矿质元素C.氧气D.激素 13.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发生在: A.叶绿体被膜上B.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间质中D.类囊体腔中 14.已形成液泡的成熟细胞,其衬质势通常忽略不计,原因是: A.衬质势不存在B.衬质势等于压力势 C.衬质势绝对值很大D.衬质势绝对值很小 15.植物吸收矿质与吸水之间的关系是: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全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 杜衡:细胞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时的平衡,叫做杜衡。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的差值。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流向水势低的系统的现象。 蒸腾作用:植物通过其表面(主要是叶片)使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将CO2和H2O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O2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一切活细胞经过某些代途径使有机物质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活细胞利用分子氧(O2 )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与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活细胞把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部分能量的过程。 蒸腾速率:也叫蒸腾强度,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而散失的水量。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转与同化的过程,叫做矿质营养 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或者积累干物质的量 呼吸速率: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鲜重(FW)或干重(DW)植物组织吸收O2或放出CO2的数量(ml或mg)。 诱导酶:植物本来不含某种酶,但在特定外来物质(如底物)的影响下,可以生成这种酶。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合成,并经常从产生部位输送到其它部位,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种子休眠:一个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的外界条件下,由于种子的部原因而不萌向性运动: 春化作用:低温诱导花原基形成的现象(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二、植物在水分中的状态? 在植物体,水分通常以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存在。 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分 2.水是代过程的反应物质 3.水是植物吸收和运输物质的溶剂 4.水使植物保持挺立姿态 5.水的某些理化性质有利于植物的生命活动 四、水势(ψw):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的差值。 纯水的水势规定为0。水势最大 细胞水势(ψw)、衬质势(ψm )、渗透势(ψπ或ψs )、压力势(ψp)之间的关系为: ψw = ψm + ψπ + ψp 水势单位:Pa(帕)或MPa(兆帕)。 1 MPa =106Pa 五、植物细胞吸水方式③代性吸水②渗透性吸水①吸胀性吸水

最新植物生理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植物水分生理 一、名词解释(写出下列名词的英文并解释) 自由水free water:不与细胞的组分紧密结合,易自由移动的水分,称为自由水。其特点是参与代谢,能作溶剂,易结冰。所以,当自由水比率增加时,植物细胞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植物代谢旺盛,但是抗逆性减弱。 束缚水bound water:与细胞的组分紧密结合,不易自由移动的水分,称为束缚水。其特点是不参与代谢,不能作溶剂,不易结冰。所以,当束缚水比率高时,植物细胞原生质处于凝胶状态,植物代谢活动减弱,但是抗逆性增加。 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植物生命活动与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称为生理需水 生态需水:水分作为生态因子,创造作物高产栽培所必需的体外环境所消耗的水 水势Water potential:水势是指在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V)溶液(含溶质的水)的自由能(μw)与一摩尔体积(V)纯水的自由能(μ0w)的差值(Δμw)。 Ψw=(μw /V w) -(μ0w/V w) =(μw-μ0w)/V w=Δμw/V w 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来组成的。 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由于溶质的存在而降低的水势,它取决于细胞内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总和。和溶液所能产生的最大渗透压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由于细胞膨压的存在而提高的水势。一般为正值;特殊情况下,压力势会等于零或负值。如初始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零;剧烈蒸腾时,细胞的压力势会呈负值。 衬质势matric potential:细胞内胶体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细胞壁物质等)对水分吸附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为负值。未形成液泡的细胞具有明显的衬质势,已形成液泡的细胞的衬质势很小(-0.01MPa左右)可以略而不计。 扩散作用diffusion:任何物质分子都有从某一浓度较高的区域向其邻近的浓度较低的区域迁移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渗透作用osmosis:指溶剂分子(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半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是指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如动物膀胱、蚕豆种皮、透析袋等。理想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其它的分子通过。 吸胀作用Imbibition:是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只与成分有关: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脂类。豆科植物种子吸胀现象非常显著。未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如风干种子、分生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 代谢性吸水Metabolic absorption of water :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通过质膜而进入细胞的过程——代谢性吸水。 质壁分离Plasmolysis:高浓度溶液中,植物细胞液泡失水,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Deplasmolysis:低浓度溶液中,植物细胞液泡吸水,原生质体与细胞壁重新接触的现象。

2016植物生理学复习题(问答)

二、问答题 生物膜在结构上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逆境会对生物膜造成哪些破坏?植物如何来响应逆境?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有哪些功能? 温度为什么会影响根系吸水? 试述将鲜的蒜头浸入蔗糖与食醋配制的浓溶液中制成糖醋蒜的原理。 试用苹果酸代谢学说解释气孔开闭的机制。 一组织细胞的Ψs为-0.8MPa,Ψp为0.1MPa,在27℃时,将该组织放入0.3mol·L-1的蔗糖溶液中,该组织的重量增加还是减小?(R=0.0083 L·MPa·mol-1·k-1) 若室温为27℃,将洋葱鳞叶表皮放在0.4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细胞质壁分离;放在0.3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的趋势;放在0.4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基本上不发生变化,试计算细胞的水势?(R=0.0083 L·MPa·mol-1·k-1) 有A、B两细胞,A细胞的Ψπ=-106Pa,Ψp=4×105Pa,B细胞的Ψπ=-6×105Pa,Ψp =3×105Pa。请问:(1) A、B两细胞接触时,水流方向如何?(2) 在28℃时,将A细胞放入0.12 mol·L -1蔗糖溶液中,B细胞放入0.2 mol·L-1蔗糖溶液中。假设平衡时两个细胞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平衡后A、B两细胞的Ψw、Ψπ和Ψp各为多少?如果这时它们相互接触,其水流方向如何? 3个相邻细胞A、B、C的Ψs、Ψp如下图,三细胞的水势各为多少?用箭头表示出三细胞之间的水分流动方向。 A Ψs=-1Mpa Ψp=0.4Mpa B Ψs=-0.9Mpa Ψp=0.6Mpa C Ψs=-0.8Mpa Ψp=0.4Mpa 为什么不能大量施用单一肥料? 选择10种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说明其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 根外施肥主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各有哪些? 试分析植物失绿的可能原因。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常多施用氮肥,而栽培马铃薯和甘薯则较多地施用钾肥? 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的过程? 植物根系吸收矿质有哪些特点? 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 什么是光呼吸?为什么说光呼吸与光合作用总是伴随发生的? C3途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C4植物与C3植物在碳代谢途径上有何

植物生理学问答题

《植物生理学》问答题 1、试述植物光呼吸和暗呼吸的区别。 答: 比较项目暗呼吸光呼吸 底物葡萄糖乙醇酸 代谢途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等途径乙醇酸代谢途径 发生部位胞质溶胶、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 发生条件光、暗处都可以进行光照下进行 对O2、CO2浓度的反应无反应高O2促进,高CO2抑制 2、光呼吸有什么生理意义 答:(1)光呼吸使叶片在强光、CO2不足的条件下,维持叶片内部一定的CO2水平,避免光合机构在无CO2时被光氧化破坏。 (2)光呼吸过程消耗大量O2,降低了叶绿体周围O2浓度和CO2浓度之间的比值,有利于提高RuBP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防止O2对光合碳同化的抑制作用。 综上,可以认为光呼吸是伴随光合作用进行的保护性反应。 3、试述植物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制。 答:(1)扩散: ①简单扩散:简单扩散是指溶质从高浓度区域跨膜移向临近低浓度区域的过程。不 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②易化扩散:又名协助扩散,是指在转运蛋白的协助下溶质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 度的跨膜转运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离子通道:离子通道是指在细胞膜上由通道蛋白构成的孔道,作用是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 (3)载体:载体是跨膜转运的内在蛋白,在夸膜区域不形成明显的孔道结构。 ①单向运输载体:单向运输载体能催化分子或离子顺电化学梯度单向跨膜转运。 ②反向运输器:反向运输器与膜外的H+结合时,又与膜内的分子或离子结合,两 者朝相反的方向运输。 ③同向运输器:同向运输器与膜外的H+结合时,又与膜外的分子或离子结合,两 两者朝相同的方向运输。 (4)离子泵:离子泵是膜上的ATP酶,作用是通过活化ATP推动离子逆化学势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5)胞饮作用:胞饮作用是指细胞通过膜的内陷从外界直接摄取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4、试述压力流动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1930年明希提出了用于解释韧皮部光合同化物运输机制的“压力流动学说”,其基本观点是: (1)光合同化物在筛管内随液流流动,液流的流动是由输导系统两端的膨压差引起的。 (2)膨压差的形成机制: ①源端:光合同化物进入源端筛管分子→源端筛管内水势降低→源端筛管分 子从临近的木质部吸收水分→源端筛管内膨压增加。

植物生理学1、2章试题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二、填空 1、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一方面要求根系发达,使之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蒸腾,避免失水过多导致萎蔫。 2、水分沿着导管或管胞上升的下端动力是根压,上端动力蒸腾拉力。 由于水分子内聚力大于水柱张力的存在,保证水柱的连续性而使水分不断上升。这一学说在植物生理学上被称为内聚力学说。 3、依据 K+泵学说,从能量的角度考察,气孔张开是一个主动过程;其 H+ /K+泵的开启需要光合磷酸化提供能量来源。 4、一般认为,植物细胞吸水时起到半透膜作用的是: 细胞质膜、细胞质(中质)和液泡膜三个部分。 5、水分经小孔扩散的速度大小与小孔(周长)成正比,而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这种现象在植物生理学上被称为(小孔扩散边缘效应)。 6、当细胞巴时, =4 巴时,把它置于以下不同溶液中,细胞是吸水或是失水。(1)纯水中(吸水);(2) =-6 巴溶液中(不吸水也不失水);(3)=-8 巴溶液中(排水),(4) =-10 巴溶液中(排水); (5)=-4 巴溶液中(吸水)。 7、伤流和吐水现象可以证明根质的存在。 8、水分在植物细胞内以自由水和束缚水状态存在;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大时,代谢旺盛。反之,代谢降低。 9、在相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个系统中一偏摩尔容积的水与一偏摩尔容积纯水之间的自由能差数,叫做水势。 10、已形成液泡的细胞水势是由(渗透势)和(压力势)组成,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相对体积=1.0),压力势为零,细胞水势导于-。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相对体积=1.5),渗透势导于,水势为零,这时细胞不吸水。 11、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越小,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弱。 12、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吸胀作用)吸水,当液泡形成以后,主要靠(渗透性)吸水。 三、问答题 1、土壤里的水从植物的哪部分进入植物,双从哪部分离开植物,其间的通道如何?动力如何? 水分进入植物主要是从根毛——皮层——中柱——根的导管或管胞——茎的导管或管胞——叶的导管或管胞——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然后到大气中去。 在导管、管胞中水分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导地位。在活细胞间的水分运输主要靠渗透。 2、植物受涝后,叶片为何会萎蔫或变黄? 植物受涝后,叶子反而表现出缺水现象,如萎蔫或变黄,是由于土壤中充满着水,短时期内可使细胞呼吸减弱,根压的产生受到影响,因而阻碍吸水;长时间受涝,就会导致根部形成无氧呼吸,产生和累积较多的乙醇,致使根系中毒受害,吸水更少,叶片萎蔫变质,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3、低温抑制根系吸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植物生理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 1 渗透势:由于溶质作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 2 呼吸商: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CO2与吸收O2的比值。 3 荧光现象: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从第一单线态以红光的形式散失,回到基态的现象。 4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下,使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的光强。 5 代谢库:是能够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6 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与激素功能类似,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活性物质。 7 生长:由于细胞分裂和扩大引起的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8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 9 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0自由水:在植物体内不被吸附,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一、填空(每空0.5分,20分) 1、缺水时,根冠比(上升)N肥施用过多,根冠比(下降)温度降低,根冠比(上升)。 2、肉质果实成熟时,甜味增加是因为(淀粉)水解为(糖)。 3、种子萌发可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三个阶段。 4、光敏色素由(生色团)和(蛋白团(或脱辅基蛋白))两部分组成,其两种存在形式是(Pr)和(Pfr)。 5、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6、植物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即(渗透吸水)和(吸胀吸水)。 7、光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电子受体是(NADP+ )。 8、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 9、种子成熟时,累积磷的化合物主要是(植酸或非丁)。 三.选择(每题1分,10分)ABCCB ACBCB 1、植物生病时,PPP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的比例()。 A、上升; B、下降; C、维持一定水平 2、对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北种南引,要引 ( )。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熟品种 3、一般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A、10℃; B、35℃; C.25℃ 4、属于代谢源的器官是()。 A、幼叶; B.果实; C、成熟叶 5、产于新疆的哈密瓜比种植于大连的甜,主要是由于()。 A、光周期差异; B、温周期差异; C、土质差异 6、交替氧化酶途径的P/O比值为()。A、1; B、2; C、3 7、IAA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 )。 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 8、()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 9、树木的冬季休眠是由()引起的。A、低温; B、缺水; C、短日照 10、用红光间断暗期,对短日植物的影响是( )。 A、促进开花; B、抑制开花; C、无影响 四、判断正误(每题1分,10分)×√√×√××√×× 1. 对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谢源,花、果实总是代谢库。()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20分) 1. 渗透势:由于溶质作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 2 呼吸商:植物在一定时间放出的CO2与吸收O2的比值。 3 荧光现象: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从第一单线态以红光的形式散失,回到基态的现象。 4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下,使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的光强。 5 代库:是能够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6 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与激素功能类似,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活性物质。 7 生长:由于细胞分裂和扩大引起的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8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 9 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0自由水:在植物体不被吸附,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二、填空(每空0.5分,20分) 1、缺水时,根冠比(上升);N肥施用过多,根冠比(下降);温度降低,根冠比(上升)。 2、肉质果实成熟时,甜味增加是因为(淀粉)水解为(糖)。 3、种子萌发可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三个阶段。 4、光敏色素由(生色团)和(蛋白团或脱辅基蛋白)两部分组成,其两种存在形式是( Pr )和( Pfr )。 5、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6、植物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即(渗透吸水)和(吸胀吸水)。 7、光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体是( H2O ),最终电子受体是( NADP+ )。 8、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 9、种子成熟时,累积磷的化合物主要是(植酸或非丁)。 三.选择(每题1分,10分)

1、植物生病时,PPP途径在呼吸代途径中所占的比例( A )。 A、上升; B、下降; C、维持一定水平 2、对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北种南引,要引 ( B )。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熟品种 3、一般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C)。 A、10℃; B、35℃; C.25℃ 4、属于代源的器官是(C)。 A、幼叶; B.果实; C、成熟叶 5、产于的哈密瓜比种植于的甜,主要是由于(B)。 A、光周期差异; B、温周期差异; C、土质差异 6、交替氧化酶途径的P/O比值为( A)。 A、1; B、2; C、3 7、IAA在植物体运输方式是( C )。 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 8、( B )实验表明,韧皮部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 9、树木的冬季休眠是由( C )引起的。 A、低温; B、缺水; C、短日照 10、用红光间断暗期,对短日植物的影响是( B )。 A、促进开花; B、抑制开花; C、无影响 四、判断正误(每题1分,10分) 1. 对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源,花、果实总是代库。(×) 2. 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是ACC。(√) 3. 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短日照是休眠诱导因子,而休眠的解除需要经历冬季的低温。(√) 4. 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一定比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长。(×) 5. 对植物开花来说,临界暗期比临界日长更为重要。(√) 6. 当细胞质壁刚刚分离时,细胞的水势等于压力势。(× ) 7. 缺氮时,植物幼叶首先变黄;缺硫时,植物老叶叶脉失绿。(×)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产生生理反应。 农业生产实践原理:“多粪肥田”、“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施肥与灌溉 “种,伤湿、郁,热则生虫也”——种子安全贮藏的基本原则 “曝使极燥”——降低种子含水量 “日曝令干,及热埋之”——热进仓窑麦法 “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驳椎之”——嫁接技术/使树干韧皮部受轻伤,有机物质向下 运输减少,地上枝条有机营养相应增多,促使花 芽分化,有利于开花结实。 第一章 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束缚水(bound water):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自由水(free water):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高,植物代谢强度大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低,植物抗逆性强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理解水分跨膜运输的途径 渗透作用(osmosis):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细胞吸水情况取决于细胞水势:典型细胞水势=溶质势+压力势+重力势+衬质势 相邻两细胞间的水分移动方向,取决于两细胞间的水势差异,水势高的细胞中的水分向水势低的细胞流动。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根系吸水的途径有三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共质体途径 根压(root pressure):因根部细胞生理活动导致皮层细胞和中柱细胞之间产生水势梯度,从而引起水分进入中柱产生的压力,称为根压。 根压的证明;伤流、吐水 蒸腾拉力(transpiration pull):因叶片蒸腾作用导致叶片和根部之间的组织、细胞产生水势梯度而引起根部吸水的动力称为蒸腾拉力。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水分以气态形式通过植物体表(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1.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2.植物对矿物质盐类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3.降低叶片温度

植物生理学题库

植物生理学题库 1、1917年,钱崇澍在美国的《植物学公报》(Batanical Gazette)发表了“钡、锶、铈对水绵属的特殊作用”一文,这是中国人应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植物生理学的第一篇文献。 2、“南罗北汤”是两位著名的中国植物生理学家。他们是上海的罗宗洛和北京汤佩松。 3、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属于实验生物学范畴,因此,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4、1882萨克斯(Sachs)编者的“植物生理学”讲义问世。随后费弗尔(Pfeffer)发表一部三卷本“植物生理学”使植物生理学成为一门具完整体系的独立学科。 5、被认为是现代植物生理学的二位主要创始人。A 、J、 B、van Helmont和J、Woodward B、J、Sachs和W、Pfeffer C、S、Hales和N、T、de Saussure D、O、R、Hoagland和D、Arnon B 6、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三位植物生理学家。A 钱崇澍、张珽和李继侗 B、罗宗洛、汤佩松和殷宏章 C、吴相钰、曹宗巽和阎龙飞 D、汤玉玮、崔澄和娄成后 A 7、《论气》这部学术著作成书于1637年。在其“水尘”一章中提出了“人一息不食气则不生,鱼一息不食水则死”的著名

论断,并生动地描述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事实根据。因此,我国学者认为世界上最早进行呼吸实验的是我们中国人,也就是《论气》一书的作者。A 、宋应星 B、沈括 C、贾思勰 D、李时珍A 8、1648年,将一棵5lb( 2、27kg)重的柳树栽种在一桶称量过的土壤中,每天除了给柳树浇灌雨水外,不再供应其他物质。5年后,这小树长成一棵重达169lb(7 6、66kg)的大树,土壤的重量只减少了2oz(5 6、7g)。由此,他合乎逻辑地、但是错误地得出结论:柳树是由水构成的。A 、J、B、van Helmont B、W、Pfeffer C、J、Sachs D、N、A、Maximov A 9、矿质营养学说是由德国的1840年建立的。A 、J、von Liebig B、J、B、van Helmont C、W、Knop D、J、Sachs A10、1771年,英国牧师兼化学家用蜡烛、老鼠、薄荷及钟罩进行试验,结果发现植物能释放氧气,并能气经过动物呼吸后的污浊空气更新。A 、J、Ingenhouse B、J、Priestly C、J、Sachs D、N、T、de Saussure B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1、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一方面要求根系发达,使之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蒸腾,避免失水过多导致萎蔫。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 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标准曲线:用标准溶液制成的曲线。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溶液吸收最大波长下, 逐一测定吸光度,然后用坐标纸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若被测物质对光的吸收符合光的吸收定律, 必然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即标准曲线。 4、氮素代谢:氮素及含氮的活体物质的同化异化和排泄,总称为氮素代谢。 5、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 6、真空渗入:指将叶片打孔放入注射器中,加水浸没,排出空气后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同时把活塞向外抽拉,即可造成减压而排出组织中的空气,轻放活塞,水液即进入组织的方法。 7、离心技术:是根据物质颗粒在一个离心场中的沉降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分子大分子物质必备的手段之一,也是测定某些纯品物质的部分性质的一种方法。 8、电泳: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 pH 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颗粒,这种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9、同工酶:凡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和带电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0、迁移率: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1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凝胶,是以丙烯酰胺为单位,由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成的,经干燥粉碎或加工成形制成粒状,控制交联剂的用量可制成各种型号的凝胶。 2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普遍存在动植物体内的一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酶。 21、硝酸还原还原酶: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它催化植物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 22、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诱导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 NO3-所诱导生成。 二、填空: 1、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时,绘制标准曲线是标准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 2、常用的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 、双缩脲法、考马斯亮蓝法和紫外吸收法。 4、用滴定法测 Vc 含量时,若样品本身带有颜色,则需先将样品用草酸处理。 5、测定淀粉酶活性时,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的作用是与还原糖显色生成棕红色的 3-氨基-5-硝基水杨酸和终止酶活性。 6、在测定淀粉酶的活性时:α-淀粉酶不耐_酸_,β-淀粉酶不耐_热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