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课《称象》教学设计新部编版郑海荣

21课《称象》教学设计新部编版郑海荣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称象》

姓名郑海荣学科语文

学校北京市民族学校年级一年级

是否已实施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导本教学设计,力图体现: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节课将以语言的工具性为载体,文

以载道,做到二者和谐统一。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教学设计,将围绕探究主题,以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阅读、思维、体验、交流、提升的时空,使这一对话过

程得以实现。

教材分析

《称象》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1课的内容。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想办法,称象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讲读课文。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乌鸦喝水》、《司马光》,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学

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认识到了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巧妙。课文语言生动,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曹冲七岁时想出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讲述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学情分析

1、22名学生基本能做到正确的朗读课文。12名学生能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4名学生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生虽然经过之前的学习和阅读,认识了大量的字、词,但是他们的生活范围还是比较

窄,语句基础不深,学生对更加具体、形象的句子理解有一定困难。有14名同学理解一边一边的意思,其中4名同学能用一边一边说完整话。有24名同学不理解一边一边的意思。

3、有26名同学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12名同学不熟悉。

4、有8名同学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30名同学不明白为什么用船能称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理解人物对话的意思,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3.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4.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培养学生

注意倾听的习惯和乐于与人沟通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学法渗透点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1、理解人物对话的意思,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2、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学法渗透点:围绕探究主题,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1.小实验的用具

2.有关《称象》的课件。

3.学生搜集有关曹冲的资料。

教学流程示意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过程

5、效果评价

6、设计特色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回顾旧知,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答质疑

(三)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四)扩展延伸

(一)回顾旧知,谈话导入

1、课前监测,检查生字。

设计意图:巩固字词基础,提高识字兴趣,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

2、引入课题,称象。

3、学生写字。

(1)、课件出示象的字形演变,体会象形字的变化。

(2)、学写生字“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兴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按笔顺书写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为什么称象?大象那么重怎么称?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质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答质疑

1、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填空。

出示提示:

曹操得到了()想知道它的重量,官员们的办法(),曹冲()的好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操()。

设计意图: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

阅读行为”。在这里,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朗读,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学习1——3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讨论交流,用曲线划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词句的朗读理解,在阅读中感悟大象的高大形象,突出称象的困难,为下文官员和曹冲称象做铺垫。

2、读一读,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同学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同学们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设计意图: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第二、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曹操的问话。

2、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官员们说的办法。读后思考:曹操为什么直摇头?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官员们的办法为什么不好,曹操摇头。)

预设1、伤害了大自然,砍伐树木。

预设2、伤害了小动物,大象都死了。

预设3、不方便测量,太麻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激发爱护树木和爱护动物的思想意识。

3、对比出示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学生讨论交流两句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讨论交流,归纳重点,体会词语直表达的意思,感受曹操对官员们想出的办

法的不满意。与下文对比,感受曹冲的聪明。

4、总结:因为()所以()。

设计意图:归纳官员们的办法不好,为下文学习曹冲称象的办法做铺垫。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曹冲的办法。先自主思考:曹操为什么点头微笑?在小组讨论。

总结:曹冲的办法好。他的办法好在哪?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

2、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曹冲用了什么办法称象?完成练习。

出示练习:(先后顺序排序)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工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重。

学生排序,交流讨论。

3、课件演示称象过程。

追问:这个办法好在哪?为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在这里,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感知,在对比教学中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4、指导朗读。

三、比较三四自然段的内容:

课件出示具体的段落。

1、比较曹冲的办法与官员们的办法。

监控:官员们年龄,那时候曹冲才7岁。

设计意图:在深入的交流中,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既感受到曹冲

的聪明、爱动脑筋,同时又领悟到通过对比的方法更能衬托出曹冲办法巧妙的表达的方法。

1)、出示句子,比较才字在语句中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尊重学生体验,理解“才”在句子中的意思,从而使学生通

过这一点感受到曹冲的聪明。

2)、指导朗读,通过对比朗读,读出体会。

2、小结:曹操为什么点头微笑?

因为()所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体会曹冲的聪明,爱动脑筋。

(四)、扩展延伸

1800多年前的曹冲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们只要也这样认真

观察,勤于思考,相信你们也能成为像曹冲一样聪明的孩子,你们有信心么?

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交流,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交流能力。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学习目标达成

((1)、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画批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2)、在小组活动中,能倾听、协作、分享。能对别人的发言给与客观评价。

(3)、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表现积极。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

姓名成绩

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讲故事(语句通顺)

2、教学效果分析

1)、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注重了多媒体演示的灵活性、适时性与巧妙性,为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顺序与方法,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借助错乱的句子探究,和生动的图画演示进一步认识了称象的过程,

然后回到官员与曹冲的办法中,通过文字的对比,最后充分地认识到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2)、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对比的方法,抓关键词理解句子、抓

关键句子理解段落,从而在官员与曹冲办法的对比中感受到曹冲的智慧。另外,在默读、个

别读、角色读、对比读中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中进一步感悟,进一步实践,做到读中感

悟、读中创新,达到积累和运用的目的。

六、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读文,解答问题。

2、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交流学习。

3、通过对比感悟文章。

4、重视学生能力提升,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交流表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