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化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化学实验)

化学----化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化学实验)

化学----化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化学实验)
化学----化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化学实验)

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趣味化学实验

戚墅堰实验学校化学组编

课程说明

你看见过胶冻能燃烧、无水有冰袋、消字密无痕、水下百花开等现象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想亲自来动手试一试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你走进《趣味化学实验》这个小天地吧!在这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中,你不仅能复习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丰富课外生活,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最终增进化学科学素养。

《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安排为十个课时的内容,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课堂评价几大部分。

一、课程(教材)内容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主要针对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开设,本学期共开设十个课时(见目录)。

二、课程(教材)组织以及实施方案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懂得运用已学化学知识,如卤素,物质的量浓度等分析处理生活中的简单化学问题。

了解某些各类食物主要成分的营养作用,以及可能的特征反应。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

了解化学研究的初步方法,知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食物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生活实际中的不可或缺的贡献。

逐步认识学习科学知识的意义,热爱科学。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本课题的教学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二人的小组或四人大组,明确要求每个小组按照:课前查资料、做前看资料、动手用知识、做完细思考、课后还可做的程序安排课堂内容。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熟练操作。培养学生处理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的真实情景,采用问题驱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堂内容,并能辩证地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地看待问题。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学习内容结构

十个课时的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资源(如食物以及容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课时内容都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说明,细则指导。以及课堂思考题和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仪器整理、教师评价三项内容)几大板块内容。前后课时之间还通过“前节知识巩固”板块进行衔接。部分章节还备有课后家庭小实验选作,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愿望。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最终结业评价由平时成绩(即每课时评价)以及最终测评综合得出。结业等级分为A B C D四种。

三、课程(教材)结构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教材为每课时一张A4纸,由教师排版后经打印室统一印发,所有课时完毕后统一装订。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依据实验的安全性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编制可行性教材,给出实验仪器和用品,自做实验,指导学生实验,处理实验中突发事故。给出课程评价。

实验员准备实验仪器药品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堂认真阅读教材并动手实验、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台,并完成课内思考题,作出自我评价。

目录

趣味化学实验一: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趣味化学实验二:自制酸碱指示剂

趣味化学实验三:化学“冰箱”与冰袋

趣味化学实验四: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

趣味化学实验五:水下公园

趣味化学实验六: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趣味化学实验七: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

趣味化学实验八:铝器表面刻字以及制备可燃的“胶冻”

趣味化学实验九:合成香精

趣味化学实验十:消字灵的制作

趣味化学实验一: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背景资料: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5.6这个数值来源于蒸馏水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溶解平衡时的酸度。酸雨主要是人为活动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物质,大量扩散至大气层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的。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造成土壤、岩石中的重金属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严重时使得鱼类大量死亡。水生植物和以河川酸化水质灌溉的农作物,因累积有毒金属,经食物链进入人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公共设施、古迹和金属物质,造成人类经济、财物及文化遗产的损失。

实验药品:蒸馏水、98%的硫酸、大理石(主要成分C

a CO

3

)。

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镊子、量筒、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1)配置150mL浓度约为0.01mol/l的稀硫酸溶液(注意配制的安全性);

(3)用量筒取50mL溶液,将大小适中的块状大理石用镊子夹住,小心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大理石表面的现象;

(4)再取50mL硫酸溶液,用胶头滴管一滴一滴滴加到大理石的表面,观察实验现象;

(5)比较步骤3和4的现象异同

问题思考:

1、步骤3的现象:

2、步骤4的现象:

3、配置稀硫酸溶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请根据已知酸雨形成及危害的资料,提出关于如何治理酸雨的可行性建议。

课堂评价:

学习态度: 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动手能力:实验过程: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仪器整理: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趣味化学实验二:自制酸碱指示剂

背景知识:指示剂(indicator)是指用以指示滴定终点的试剂。在各类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被滴定物质和滴定剂的浓度都在不断变化,在等当点附近,离子浓度会发生较大变化,能够对这种离子浓度变化作出显示(如改变溶液颜色,生成沉淀等)的试剂就叫指示剂。如果滴定剂或被滴定物质是有色的,它们本身就具有指示剂的作用,如高锰酸钾。

适用于各类滴定反应的指示剂有以下几种:①酸碱指示剂。指示溶液中H +浓度的变化,是一种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酸性和碱性具有不同的颜色。指示剂酸HIn在溶液中的离解常数K a=[H+][In-]/[HIn],即溶液的颜色决定于[I n-]/[HIn],而[In-]/[HIn]又决定于[H+]。以甲基橙(K a=10-3.4)为例,溶液的pH<3.1时,呈酸性,具红色;pH>4.4时,呈碱性,具黄色;而在pH3.1~4.4,则出现红黄的混合色橙色,称之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同的酸碱指示剂有不同的变色范围。②金属指示剂。络合滴定法所用的指示剂,大多是染料,它在一定pH下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呈现一种与游离指示剂完全不同的颜色而指示终点。③氧化还原指示剂。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它的氧化形与还原形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中被氧化(或还原)时,即变色,指示出溶液电位的变化。④沉淀滴定指示剂。主要是Ag+与卤素离子的滴定,以铬酸钾、铁铵矾或荧光黄作指示剂。

实验原理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实验用品

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

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北京心里美萝卜)、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稀盐酸、稀NaOH溶液。

实验步骤

1.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mL酒精溶液,搅拌。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它们分装在3支试管中。

2.在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然后各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观察现象。

3.用植物叶子色素的酒精溶液、萝卜色素的酒精溶液等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问题思考:

1、写出你知道的其他的酸碱指示剂以及他们的变色范围

2、画坐标图(横轴:醋酸的量纵轴:溶液pH的变化)描述往氢氧化

钠溶液中缓慢滴加醋酸后溶液pH的变化

3、带上pH试纸,回家后测定一种你熟悉易得的植物作为指示剂的灵敏

度即变色范围,把它与酚酞的变色范围做对照,填充下表。

参考资料:石蕊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是植物提取物。常见的酸碱指示剂还有:

课堂评价:

学习态度: 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动手能力:实验过程:A B C D(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仪器整理: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趣味化学实验三化学“冰箱”与冰袋背景知识:

现代家庭离不开电冰箱,尤其在夏天,储存食物可以长期不腐败。但外出与郊游时,需要保鲜食品或致冷饮料就成了难题,本实验使用化学试剂制冷技术,可在夏季形成0-5℃低温小环境,食物一天不变味,饮料随时取用都凉爽可口。

实验一:实验原理:

无机盐溶于水的过程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在水分子作用下破坏原有无机盐的离子晶格,使无机盐的组成离于进入水溶液,这个过程需吸热;然后离子与水分子化合形成水合离子,这个过程放热。无机盐溶解于水时总的热效应就由这两部分的综合效应来决定。硝酸铵等少数盐类溶解时吸热特别强烈,因而是常用的化学制冷剂。

实验用品:

硝酸铵(NH

4N0

3

)(化肥或试剂) 水保温瓶或保温饭盒 10号铁丝量筒(100毫

升) 台秤烧杯(200毫升)

实验步骤:

1.将硝酸铵在台秤上称出几份,每份120克,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封口携带备用。

2.用10号铁丝弯成一铁丝支架,以备放置待保鲜致冷的食品。

3.使用时先用烧杯盛100毫升水,然后将硝酸铵全部—次倒入烧杯中,不要搅拌。

4.将上述烧杯放入保温瓶底部,把铁支架架在其上方,最后将饮料、食品等放在铁架上,盖好保温瓶盖,连续约5个小时瓶内可保持在5℃以下。

5.使用后硝酸铵水溶液可以再生。方法是将硝酸铵水溶液加热浓缩或在野外敞口晾晒,使水分蒸发,硝酸铵晶体析出后,可重复使用。

说明:也可以使用氯化铵等溶解时强吸热性物质作为制冷剂。

实验二、化学“冰袋”

背景知识:夏季储存食品离不开冰箱,但是如果家中没有冰箱,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化学方法制造“冰袋”,以最简单、廉价、安全的方法,取得最低0℃的温度;外出旅游、郊游时,想致冷饮料和食品更是方便。还可应用于其他得简便制冷的场合。这种便携式“冰袋”最适宜制成商品,创造经济价值。

实验目的:掌握某些铵盐镕解于结晶水的吸热反应,制造冰袋。

实验原理:几种特殊的铵盐如硝酸铵、氯化铵等,溶于水时具有强烈吸热降温的性质,它们还可以从与其相接触的晶体盐中夺取结晶水而溶解吸热,利用这种性质,可以通过简单地混合两种盐而制冷,制成化学“冰袋”。

实验用品:硝酸铵(化肥)(NH

4N0

3

或NH

4

Cl) 结晶碳酸纳(Na

2

CO

3

·10H

2

O) 聚氯

乙烯薄膜小袋蒸发皿铁架台(含铁圈)玻璃棒酒精灯药匙研钵温度计电子(托盘)天平封口机(或锯条与酒精灯) 细绳(讲台上)实验操作:

1.称取无水碳酸钠20克,加水少许,蒸发结晶得到若干碳酸钠结晶水合物。

2.称取23克硝酸铵晶体并研细。

3.先将制得的碳酸钠晶体装入小塑料袋底部,压紧后,用细绳系住(活结)塑料袋,将碳酸钠封在袋子下半部;然后将研细的硝酸铵装在袋子上半部,再用封口机(或灼热锯条)将塑料袋封闭.即成“冰袋”

4.使用时,只要将细绳解开,用手使袋内两种固体粉末充分混合,便可以立即产生低温,袋子最低温度可降至约0℃(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将饮料瓶等用化学冰袋裹住降温,即可凉爽可口。

说明:不能使用无水碳酸钠(纯减)粉末,必须是含结晶水的晶体碳酸钠或成块状纯碱。可以将无水碳酸钠粉末溶于水,然后加热浓缩至晶体析出,自制晶体碳酸钠。

课堂评价:

学习态度: 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动手能力:实验过程:A B C D(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仪器整理: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趣味化学实验四: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背景知识:我们在侦探小说中,经常看到利用“指纹”来破案的情节。现代的许多国家都是建立了自己的指纹档案库,装入了本国居民和一些国际犯罪分子的指纹档案。这为通过在现场找到的指纹找到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个破案的工具。

指纹鉴定的科学基础就在于,指纹人各不同,终身不变;而且只要物体表面有足够的光滑度,人手接触物体,必然留下指纹。人类很早就认识到指纹"因人而异"的特性,并将它用于个人识别,如文书契约、断案等方面。我国民间又有"一斗穷,二斗富"之类的说法,可见指纹是分成不同类型的。用肉眼观察,指纹就可分1000多类。指纹的不同形状是由纹线(乳突线)组成,纹线分叉或中断的地方叫细节点(特征点),有100个左右;细节大致又分4种:分叉、结合、起点、终点,它们都因人而异。仅仅机械地计算这一差异,就有4的100次方,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加上点与点之间的不同关系,说是"人各不同",是毫无问题的。在现代社会中,指纹鉴定已被保安部门作为鉴定人物身份的有力武器,就在需要高度戒备或保密的地方也被作为一个人进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我们通常会认为鉴定指纹是专家才能做的事情,其实我们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专家。

扩展实验:【碘蒸气法】指纹鉴定

实验原理:碘受热时会升华变成碘蒸气。碘蒸气能溶解在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中,并形成棕色指纹印迹。每个人的手指上总含有油脂、矿物油和水。用手指在抵面上按的时候,指纹上的油、矿物油和汗水就会留在纸面上,只不过人的眼睛看不出来。当我们把这隐藏有指印的纸放在盛有碘的试管口并加热时,碘就开始升华——变成紫红色的蒸气(注意,碘蒸发有毒,不可吸入)。由于纸上指印中的油脂、矿物油都是有机溶剂,因此碘蒸气上升到试管口以后就会溶解在这些油类物质中,于是指纹也就显示出来了。

实验用品:试管、橡胶塞、药匙、酒精灯、剪刀、白纸、碘。

实验步骤:

1.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剪成长约4 cm、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

2.用药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把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

3.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问题思考:其他方法(原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评价:

学习态度: 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动手能力:实验过程: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仪器整理: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小提示:【硝酸银溶液法】

向指纹印上喷硝酸银溶液,指纹印上的氯化钠就会转化成氯化银不溶物。经过日光照射,氯化银分解出银细粒,就会象照相馆片那样显示棕黑色的指纹,这是刑侦中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可检测出更长时间之前的指纹。(原理说明: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碘和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成人的体内大约含有20~50毫克的碘,主要集中在人的甲状腺内。人如果缺少了碘,舍引起甲状腺的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在我国,许多地方的食品和水中都缺少这种碘元素。因此在建国后,我们加强了预防,主要是多供应含碘的食物。现在我国使用的食盐中都加入了碘元素,叫做碘盐,这也是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症。此外,多吃海带也可以加强人体对碘的吸收。

相关实验:检验含碘食盐成分中的碘

实验原理:含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

3

),除此之外,一般不含有其他氧化

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IO

3-能将I-氧化成I

2

,I

2

遇淀粉试液变蓝;而不加碘的食

盐则不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

含碘食盐溶液、不加碘食盐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试液。

实验步骤:

1.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含碘食盐溶液和不加碘食盐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稀硫酸,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现象。

2.在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KI溶液和几滴稀硫酸,然后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现象。

3.将第3支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前2支试管里,混合均匀,观察现象。

问题思考:

碘的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实验:密写信

实验原理:在白纸上用无色试液写字,晾干后看不到字迹,再用能与这种无色试液作用显示一定颜色的试剂来处理,就能显示出所写的字迹。例如:酚酞遇氨水变红色;淀粉遇碘变蓝紫色等。

实验步骤:①取一张白纸,用酚酞试剂写一封信,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熏,立即显示出红字迹。放在通风处,稍等一会又变成无色。可以反复若干次。

②用稀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干后无字迹,用碘水(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涂抹,显出蓝色字迹,放在火焰上方烘,蓝色又褪去,也可以反复若干次。

趣味化学实验五:水下公园

背景知识:

可溶性硅酸盐如硅酸钠与可溶性重金属盐发生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与水的硅

酸盐沉淀,这些不溶性硅酸盐常有特殊的颜色。

实验原理:氯化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镍等这些小晶体与硅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结果生成紫色的硅酸亚钻、蓝色的硅酸铜、红棕色的硅酸铁、淡绿色的硅酸亚铁、深绿色的硅酸镍、白色的硅酸锌。这些小晶体和硅酸钠的反应,是非常独特而有趣的化学反应。当把这些小晶体投入到玻璃缸里后,它们的表面立刻生成一层不溶解于水的硅酸盐薄膜,这层带色的薄膜覆盖在晶体的表面上)然而,这层薄膜有个非常奇特的脾气,它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把其他物质的分子拒之门外,当水分子进入这种薄膜之后,小晶体即被水溶解而生成浓度很高的盐溶液于薄膜之中,由此而产生了很高的压力,使薄膜鼓起直至破裂。膜内带有颜色的盐溶液流了出来,又和硅酸钠反应,生成新的薄膜,水又向膜内渗透,薄膜又重新鼓起、破裂……如此循环下去每循环一次,花的枝叶就新长出一段。这样,只需片刻,就形成了枝叶繁茂花盛开的水下花园了。

实验用品:

硅酸钠溶液、大烧杯、镍子、氯化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镍的晶体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中盛多半下无色透明的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2、然后投入氯化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镍等几种能溶解于水的有色盐类晶体。

不一会儿,就会在玻璃缸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枝条来,纵横交错地伸长着,绿色的叶子越来越茂盛,鲜艳夺目的花儿也开放突起!一座根深叶茂、五光十色的水下花园,即刻展现出来。

问题思考:其他方法(原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评价:

学习态度: 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动手能力:实验过程: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仪器整理: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趣味化学实验六: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知识背景:

生活小常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属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多属于碱性食物1、豆腐是人们公认的保健佳品,其在防病保健上的奉献是多方面的,适量地食用豆腐确实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但是,食豆腐并非多多益善,过量也会危害健康。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但又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的缺乏,发生碘缺乏病。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膨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2、豆腐最好不要和菠菜一起煮。菠菜营养丰富,有“蔬菜之王”之称,但是菠菜里含有很多草酸,每100克菠菜中约含300毫克草酸。豆腐里含有较多的钙质,两者若同时进入人体,可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人体内的结石正是草酸钙、碳酸钙等难溶性的钙盐沉积而成的,所以最好不要把菠菜和豆腐一起熬着吃。另外,单独吃菠菜也不宜一次吃得过多,因为菠菜里的草酸能够跟人体内的钙、铁质结合,从而使人体缺乏钙、铁,影响健康。在钙和草酸的比例为1:2时,最易形成结石。若通过食物搭配破坏这个比例,则结石

可以防止。例如吃菠菜时搭配着吃些含钙丰富的芝麻、牛奶或鱼,就可以克服菠菜的这个缺点。

实验:检验豆腐中钙质

实验用品: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pH试纸。草酸钠、浓硝酸。

实验原理:豆腐中的钙质与草酸钠溶液反应便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白色沉

淀。Ca2++Na

2(COO)

2

-→Ca(COO)

2

↓+2Na+

实验步骤:

1、测定豆腐的pH值豆腐的酸碱性试验取200克豆腐放入烧杯中,加入20毫升蒸馏水,用玻棒搅拌,并捣碎到不再有块状存在。过滤(注意此操作的规范性),得到无色澄清的滤液和白色的滤渣。用精密pH试纸测试豆腐滤液的酸碱性(一般测得的pH值为6.2,显弱酸性)。

2、豆腐中钙质的检验取上述豆腐滤液2毫升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浓草酸钠溶液,试管中立即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说明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能溶于水,不一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注意事项:

1.在制豆腐滤液前,一定要把豆腐捣碎,才能使钙离子溶解到水中。

2.由于豆腐中含有较多蛋白质,形成胶体,故过滤较慢。但蛋白质一般不易透过滤纸,所以反应。

问题思考: 1、豆腐的pH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豆腐中钙质的检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想到的其他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选作家庭小实验:自制豆腐

【实验步骤及现象】

(A)浸泡:加 300 mL水浸泡 24 小时(若气温较高时,中间可更换一次水),使黄豆充分膨胀,然后倒掉浸泡水。

(B)研磨:将泡好的大豆放在家用粉碎机内,加入200 mL水,进行粉碎。(C)制浆:将研磨好的豆浆和豆渣一并倒入放有双层纱布的过滤器中抽滤,另

取100 mL水,分多次冲洗滤饼,充分提取豆渣中的豆浆。滤液即为浓豆浆。(D)凝固变性:将自制的浓豆浆(或直接用市售的袋装浓豆浆)倒入一个洁净的500 mL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80 ℃左右,然后边搅拌,边向热豆浆中加入饱和石膏水,直至有白色絮状物产生。停止加热,静置片刻后,就会看到豆浆中有凝固的块状沉淀物析出。

(E)成型:将上述有块状沉淀物的豆浆静置20分钟后过滤,再将滤布上的沉淀物集中成一团,叠成长方形,放在洁净的桌面上,用一个盛有冷水的小烧杯压在包有豆腐团块的滤布上,大约30分钟后,即可制成一小块豆腐。若用市售的浓豆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更为细嫩洁白。

(F)保存:为了使制成的豆腐保鲜而不变质,将新制成的豆腐浸于2%~5%的食盐水中,放在阴凉处,可使豆腐数天内保鲜而不变质。

课堂评价:

学习态度: 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动手能力:实验过程: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仪器整理: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趣味化学实验七: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

上节知识巩固: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但最好不要和菠菜一起煮,否则会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长期多食豆腐会造成碘缺乏症。

背景知识: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从事正常活动除需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还需要许多种化学元素,如钠、镁、铁、钙、锌、铜等等。这些化学元素都要从食物中获取。

实验步骤:

1.加热食物:实验步骤及现象:取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热,直至开始燃烧;(1)碳水化合物,如淀粉或糖;(2)脂肪,如奶油;(3)蛋白质,如肉类。注意它们在燃烧时气味的不同:燃烧的碳水化合物有种焦糖的气味,燃烧的脂肪发出一种能使人流泪的丙烯醛气味,加热蛋白质生成类似氨的化合物。它们散发出不同的气味。

2.将氧化铜与食物共热

实验原理:2CuO(s)+C(s)2Cu(s)+CO

2(g) CO

2

(g)+Ca(OH)

2

(aq)→Ca

CO

3(s)+H

2

O

实验步骤及现象:将一小块馒头加热至变黑,剩下碳渣。用研钵研细,与

氧化铜充分混合后,装入硬质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用导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为二氧化碳。同时试管中有红色的铜生成。

3.将碱石灰与食物混合加热

实验步骤及现象:将肉末或压碎的奶酪与碱石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注意从试管口散发出的氨的刺激性气味,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食物与碱石灰共热产生氨气,而氨中的氮一定来自食物。

课堂评价:

动手能力:实验过程:A B C D(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仪器整理: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趣味化学实验八铝器表面刻字

以及制备可燃的“胶冻”

实验一:铝器表面刻字

实验用品:硫酸铜晶体、氯化铁、易拉罐、毛笔、汽油、油漆、稀盐酸、棉花球

实验步骤:①配制腐蚀液

向150mL水中加入30g硫酸铜晶体与50g氯化铁,搅拌制成溶液,此溶液能腐蚀铝。

2Al+3CuSO

4==Al

2

(SO

4

)

3

+3Cu

Al+FeCl

3==AlCl

3

+Fe

②铝器表面处理

将要刻字的地方用细砂细心擦净,用毛笔蘸油漆写好字,阴干后在字迹笔画周围滴稀盐酸并用蘸稀盐酸的棉花球轻涂,稍待片刻,用干净的布拭去盐酸,擦净表面。

③蚀刻

用毛笔蘸取腐蚀液涂在油漆写的字迹及其周围,稍待片刻,用水洗去,再涂一次或多次。最后用清水洗去腐蚀液,用棉花蘸汽油擦去油漆字迹,这时便会看到铝表面出现稍微凸起的字迹。

实验二:制备可燃的“胶冻”

实验原理

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充填其中。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蒸发皿、火柴。

酒精(质量分数95%以上)、醋酸钙、蒸馏水。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再加入适量醋酸钙,制备醋酸钙饱和溶液。

2.在大烧杯中加入80 mL酒精,再慢慢加入15 mL饱和醋酸钙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中的物质开始时出现浑浊,继而变稠并不再流动,最后成为凝胶状。

3.取出胶冻,捏成球状,放在蒸发皿中点燃。胶冻立即着火,并发出蓝色火焰。

课堂评价:

动手能力:实验过程:A B C D(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仪器整理:A B C D (自评打分)

A B C D (教师评价)

(完整)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与思考 1 课程设计 1.1 课程目标 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已是毋庸多言,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事实更得到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广泛认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事实的使用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这些事实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口耳相传、文本阅读的阶段。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的选课对象是高一级新生。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门强调合作、参与和不断丰富经验的非学术性化学实验课程。笔者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借用魔幻系列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名字,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籍此吸引学生和表现该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2 课程内容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主要从以下3点考虑:(1)化学趣味实验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生感兴趣,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反应耗时短,实验现象明显,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2)化学趣味实验的主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尽可能地采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力求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改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这一观点的认同。(3)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与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相适应,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笔者初步选择了12个化学趣味实验,以化学1模块的知识编排顺序作为这些实验的编排线索,并且根据化学1模块的教学进度,确定每节课的化学趣味实验主题。 2 课程实施 表1 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主要内容 3 课程评价 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他们的观点较客观和可信。为此,笔者编制了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采用5点计分法,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完成的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第二部分是2道陈述题,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和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总共有54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2份。调查问卷能够代表学生群体的整体态度。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实施人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实施人本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生命力的舞台。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诂,我们组织设计了问卷,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采取了直接答卷、选项填空、大规模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虽然是中心校,但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进比较匮乏。加之生源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忽视了礼仪与感恩,部

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身体素质差,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水平。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迫切地想促使孩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现状,需要重建学校文化,重新审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这所半个多世纪的老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方向。 4.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县局、政府为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扩建了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等。这些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人力上,我校的教师年龄年青化。他们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例如,王丽萍老师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擅长器乐、舞蹈。门殿宗老师擅长微机知识,在flash制作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苗秀玲老师一直任教科学、自然学科,对于种植、养殖也属于内行,总之,我们能根据教师的擅长来满足学生的所需。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学校附近,各种机构、企事业单位较多,居民较集中,镇领导也力图改善生活环境,扩大了服务的范围:维修、购物、扶贫帮困、关爱弱小、节日喜庆活动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美化生活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目标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厨房

厨房中的化学 【情景与需求】 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 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认识厨房中本来熟知的物质; 2.从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方面对所介绍的物质有新的认识,了解某些物质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 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注意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方法 【课程实施】 引入:

民以食为天,厨房是人们获得食品的重要场所.我不知道咱们班中有多少同学进厨房做过饭,但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会在厨房中忙碌.我们或多或少都对厨房有一些了解,对厨房中的物品有一定的认识.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家的厨房中都有哪些食品,燃料,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做好记录,在真实的情境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 1.1达标过程 厨房中有很多的物质,它们都是化学物质,都可以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组成成分,有的我们还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它.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你们小组所列举的物质,从化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分类,看一看其中的哪一些或哪一种物质你知道它的组成成分,最好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来. ⑴实物展示,学生书写结果 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列举的物质进行分类,对其中的物质表示其组成成分,写出化学式 ⑵小组汇报结果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达标过程 同学们列举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它们有一些是很容易区分的,但也有一些却不容易区分.动动脑思考一下: ⑴如何区别酒精和白醋? ⑵如何区别牛奶和米汤?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 开发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区县:顺义区 单位:顺义区第二中学 姓名:赵建冉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要能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就得有开发利用的意识,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原则,还要看清挖掘、开发的方向和潜力,并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怎样去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这是落实校本课程的关键。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是当前实施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课程化学课程系列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社会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新成就不断涌现,这为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提供现实的土壤和拓展空间。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说明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

校本课程_生活中的化学

. .. . .. .. .. .. 前 言 ……………………………………………………… 3 生 活 篇 话题一 白衬衫穿旧了为什么会泛黄 …………………… 5 话题二 被蚊子蚂蚁或蜜蜂叮螫后涂点氨水或肥皂水为什么可 以减轻痛痒 (7) 话题三 饼干筒里的干燥剂 ……………………………… 10 话题四 不锈钢会生锈吗 ………………………………… 12 话题五 吃水果为什么不能代替吃蔬菜 ………………… 14 话题六 醋的功用 ………………………………………… 16 话题七 发酵粉能发酵的原因是什么 …………………… 18 话题八 为什么会樟脑丸越来越小 ……………………… 22 话题九 公路上晒粮食好吗 ……………………………… 24 话题十 合成纤维混纺织物容易起毛起球原因在哪里…… 26 话题十一 镜子背面是水银还是银 ……………………… 29 话题十二 久放的报纸为什么会发黄 …………………… 32

话题十三您会鉴别衣料吗 (34) 话题十四鸡蛋不宜洗干净后存放 (36) 话题十五哪些布容易褪色哪些布不容易褪色 (38) 话题十六塑料制品冬天变硬是怎么回事 (41) 话题十七为什么馒头里有一个个小洞 (44) 话题十八为什么煤气厂送来的煤气总有股臭味 (46) 话题十九有办法去掉衣服上沾的油、墨、墨水吗 (48) 话题二十食盐的实用价值 (51) 实验篇 趣味化学实验一自制碳酸饮料 (53)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58) 趣味化学实验三化学“冰箱”与冰袋 (61) 趣味化学实验四海带中碘的提取和检验 (65) 趣味化学实验五研究电池 (69) 趣味化学实验六制作水果电池 (75) 趣味化学实验七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79) 趣味化学实验八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 83 趣味化学实验九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87) 趣味化学实验十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 (92) 拓展阅读超级能源——奇妙的可燃冰 (94) 后记 (101)

化学----化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化学实验)

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趣味化学实验 戚墅堰实验学校化学组编 2008年10月 课程说明 你看见过胶冻能燃烧、无水有冰袋、消字密无痕、水下百花开等现象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想亲自来动手试一试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你走进《趣味化学实验》这个小天地吧!在这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中,你不仅能复习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丰富课外生活,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最终增进化学科学素养。 《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安排为十个课时的内容,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课堂评价几大部分。 一、课程(教材)内容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主要针对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开设,本学期共开设十个课时(见目录)。 二、课程(教材)组织以及实施方案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懂得运用已学化学知识,如卤素,物质的量浓度等分析处理生活中的简单化学问题。 了解某些各类食物主要成分的营养作用,以及可能的特征反应。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 了解化学研究的初步方法,知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食物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生活实际中的不可或缺的贡献。 逐步认识学习科学知识的意义,热爱科学。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本课题的教学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二人的小组或四人大组,明确要求每个小组按照:课前查资料、做前看资料、动手用知识、做完细思考、课后还可做的程序安排课堂内容。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熟练操作。培养学生处理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的真实情景,采用问题驱动、角

新高考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新高考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选题依据:目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公布,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给课程建设提供了标准,引领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国家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其中一部分核心素养在国家课程中难以落实,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加以补充,让二者相互促进,优化发展,共同构成多元立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在旭东、宁娟和马丽等人编著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时期学校的课程在较大围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的过程,即校长、

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这是从校本课程的思想产生来看的);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这是从校本课程概念的出现为依据的)。不管是哪种方式的出现,现如今,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与明确目标。由于各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各不相同,使校本课程开发各有特色。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方分权的国家,国家只是提供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学校,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称之为校本课程;而法国、俄罗斯、泰国等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一级制定严密的计划,地方和学校执行计划,在课时安排上只留出一小部分,给学校自主设计课程。 在国,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自主权的增多,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发布后,各地、各校根据《决定》提出的“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精神,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验。较典型的有锡山中学、七宝中学等学校。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容、程度及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力推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自此,全国各地各学校出现了大力发展校本课程的热潮,我校在顺应潮流的影响下,也开发适合学校、适合学生的化学校本课程,期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能有所提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

.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

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 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 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 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张扬本校教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 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个性品质 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由一线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酸雨面面观》 一、【情景与需求】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浓厚校园的科学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开设此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课程概要】 酸雨面面观校本课程一方面介绍酸雨的形成、分布、危害及监测与控制;另一方面是希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学生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再一方面是有利于学生从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综合的视角,去评价某一具体问题。这对于学习和认识化学科学是积极有益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增加环保知识。总之整套教材在讲解酸雨相关知识时,有效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课程目标】 1、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掌握酸雨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研究态度与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酸雨的控制与化学密切相关,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过程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六、【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方法。 七、【课程实施】 (一)课程内容 酸雨面面观分为六个专题: 1、酸雨的形成共3课时。 2、酸雨的分布共3课时。 3、酸雨的危害共3课时。 4、酸雨与环境共1课时。 5、酸雨的监测共1课时。 6、酸雨的控制共2课时。 (二)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源动力,学生只有活动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对课题研究长久的兴趣,消极

[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完整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与背景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从建校就开设计算机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主要通过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从网上获取信息、信息发布(网页制作)以及程序设计基础几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令人倍感欣慰。 我校一直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办一所有个性的特色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立发中学的殷切期待。希望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电脑操作水平、从网上获取资料的能力、完成简单的文字处理等,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我校有着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先后建起两个机房、校园网等。3位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近年的风雨兼程奋力拼博,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茁壮成长,如今信息技术教学已初见成效,取得令人欣喜的好成绩:马宁、崔红娟等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竞赛”中获奖,还有一大批学生获计算机大赛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爱好者的操作水平,我们到了非开选修课的时候了。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本校自身优势,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3.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设置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宁安市第三中学刘爱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化学新成就不断涌现,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化学作为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九年级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1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修满并考核合格获1学分。 二、课程目标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1、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不从心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生活中的化学: 食盐的实用价值日用洗涤剂与人类健康用燃烧法鉴别各种纤维水壶巧除垢服饰除污小窍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节约用水项目的活动调查我市水资源状况,水污染来源参观自来水净化厂,调查常用水的净化方法水与人体的关系鸡蛋壳上刻字农村使用沼气的探究,及发展前景调查常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紫牵牛花、紫苷蓝、花心萝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查阅资料:了解醋的功效;牙膏中的化学;油条中的化学调查塑料造成的污染探究干煤和湿煤,哪个好烧日用洗涤剂与人体健康调查生石灰的的制取 四、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趣味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趣味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趣味化学实 验 化学组编著 本册主编:罗余凌

前言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主要针对高中学生开设,共开设9+1个趣味实验,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课堂评价几大部分。 本课程的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资源(如食物以及容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节内容都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说明,细则指导。以及课堂思考题和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仪器整理、教师评价三项内容)几大板块内容。前后课时之间还通过“前节知识巩固”板块进行衔接。部分章节还备有课后家庭小实验选作,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愿望。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能让每个学生根据不同发展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参与观察、思考、讨论,时刻让他们保留成功的欲望,享受成功的乐趣,以获得理解能力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目录 化学实验发展史概述(配视频) (1) 趣味化学实验一玻棒点灯、黑龙攀柱 (9)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12) 趣味化学实验三化学“冰箱”与冰袋 (15) 趣味化学实验四水下公园 (17) 趣味化学实验五硫素三形 (19) 趣味化学实验六海带中碘的提取和检验 (21) 趣味化学实验七研究电池 (24) 趣味化学实验八制作水果电池 (27) 趣味化学实验九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29) 超级能源——奇妙的可燃冰 (32)

中学化学校本课程 百度文库

1 1 中学化学校本课程 一、课程性质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 准;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在这门课程中我将会给学生再现一些生活中的奇特现象、趣味实验,让学生从实验角度去剖析这些现象的本质,亲身体验化学的实验之美,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学习、去生活。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实施,学生要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化学仪器、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能独立完成化学实验,形成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2.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实践过程,参与观察、思考、动手、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留意细节、获取信息的能力。 3.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三、课程理念 “化学实验吧”这门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已有课本知识,熟练操作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 四、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两人一小组将学生分为五组,共15课时,第一课时是课程的入门,我将整理几套化学实验室的常用仪器,与学生互动讨论最终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用PPT展示自然界、生活中神奇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 中学化学校本课程

中学化学校本课程 2 2 习兴趣。随后的课堂上逐步向学生讲解生活中常用化学物质的制备、生活现象的解释、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采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让学生走进化学实验,走进这门课程。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历史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课程名称一:中外历史风云人物评述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与实践,更加深切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学会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加走进历史人物,走近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帮助大家更好的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多的聪敏和智慧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课程内容

(三)授课方式及计划 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共18课时,授课15课时,复习考试3课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资料等教学设备。 (四)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进行参与度、作业完成等过程性评价,学期授课结束时通过纸笔测试或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二、选课建议 1、选择本课程的同学应对历史学科有较高兴趣爱好和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 2、限定人数50----60人。 课程名称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人类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体会这些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学们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收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濡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开阔国际视野,确立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思想。(二)课程内容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2、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雄伟的金字塔 3、佛教建筑的瑰宝-----印度泰姬陵 4、圣城----耶路撒冷 5、石头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 6、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化学组永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化学新成就不断涌现,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化学作为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九年级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1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修满并考核合格获1学分。 二、课程目标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1、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不从心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

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主要容 生活中的化学: 食盐的实用价值日用洗涤剂与人类健康用燃烧法鉴别各种纤维水壶巧除垢服饰除污小窍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节约用水项目的活动调查我市水资源状况,水污染来源参观自来水净化厂,调查常用水的净化法水与人体的关系鸡蛋壳上刻字农村使用沼气的探究,及发展前景调查常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紫牵牛花、紫苷蓝、花心萝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查阅资料:了解醋的功效;牙膏中的化学;油条中的化学调查塑料造成的污染探究干煤和湿煤,哪个好烧日用洗涤剂与人体健康调查生灰的的制取 四、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趣味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文档大全 趣味化学实验 化学组编著 本册主编:罗余凌 逍林中学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委员会策划制作

文档大全 ◆内部交流使用◆《逍林中学校本课程系列教材》 ——《趣味化学实验》 本册主编:罗余凌 封面设计:罗余凌

前言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主要针对高中学生开设,共开设9+1个趣味实验,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每个课时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课堂评价几大部分。 本课程的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资源(如食物以及容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节容都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说明,细则指导。以及课堂思考题和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仪器整理、教师评价三项容)几大板块容。前后课时之间还通过“前节知识巩固”板块进行衔接。部分章节还备有课后家庭小实验选作,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愿望。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能让每个学生根据不同发展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参与观察、思考、讨论,时刻让他们保留成功的欲望,享受成功的乐趣,以获得理解能力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文档大全

目录 化学实验发展史概述(配视频) (1) 趣味化学实验一玻棒点灯、黑龙攀柱 (9)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12) 趣味化学实验三化学“冰箱”与冰袋 (15) 趣味化学实验四水下公园 (17) 趣味化学实验五硫素三形 (19) 趣味化学实验六海带中碘的提取和检验 (21) 趣味化学实验七研究电池 (24) 趣味化学实验八制作水果电池 (27) 趣味化学实验九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29) 超级能源——奇妙的可燃冰 (32) 文档大全

高中化学校本教材

高中校本教材 化学 ◆前言…………………………王文博陆平◆第一节如何学好高中化学…………吕平安 1 ◆第二节化学用语……………………王文博 6 ◆第三节常见的重要物质及物质分类……… ………………………………陆平14 ◆第四节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陆平27 ◆第五节化学计算……………………王文博33 ◆第六节化学实验…………………吕平安44 ◆参考答案………………………………………… ………………吕平安陆平王文博58

前言 高一新生刚跨入高中时,他们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强烈愿望。而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普遍感觉到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课程那样简单易学——知识内容变多了,且更抽象、更深奥。在高中学习的初期,他们常常会感到很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的成绩与初中时期相比出现了严重的滑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初、高中学科之间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衔接问题。 我们知道,由于国家在初中实行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现行初中教材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都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会用到的初中知识,由于遗忘或初中知识的断层,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惑,需要在高一阶段补充学习。另外,高中新教材中的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教材体系严谨、规范,概念、定理抽象,逻辑性强,注重抽象思维,知识难度加大。而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所学内容明显增多,所以教学进度明显加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 从初中升入到高中,学习生活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之间虽然有知识的跨越与断层,但并非不可逾越,其中还是有衔接的规律可循。在高中入学就着手对学生进行初中到高中衔接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搭建过渡学习的平台,高一的起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研究和实践表明,在高中入学前后的这段时间内,通过复习高中学习阶段必备的初中知识,并预学部分高中知识,提前熟悉和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学生就可以扎实地迈好从初中到高中的第一步。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精神,我校在切实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将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渐趋合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校校本课程目标、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按以下要求开发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 学生层面 1.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层面 1.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的水平。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学校层面 1.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2.体现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二、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从办学理念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3.多样化——课程开发从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组织形式多样化,开设课程多样化,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 (二)课程种类及内容 校本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每周按课表上安排的固定时间上课,学生人人参与学习;选修课学习时间设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两次课,面向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1.校本必修课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 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 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 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 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 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为何更好 ………… 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 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 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 (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 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 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 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

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 主讲教师:方建军 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 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 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 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 二、提出问题 (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 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 (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2) 水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酸钙 (3) 水垢的形成可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四、实验探究与调查讨论(在教师协助下实施) 探究1、水垢的形成原因: (1) 取自然界水样适量于试管中,观察:水样清澈 (2) 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静置后观察:水变浑浊 结论:原假设(1)成立 探究2、水垢的主要成分: (1) 查阅相关资料:碳酸钙能使稀盐酸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将水垢放入下列装置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并把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现象:水垢溶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原假设(2)成立 探究3、调查分析:水垢的形成对生产生活有什么不良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