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文学主题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文学主题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文学主题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文学主题

浅析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文学主题

摘要: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郁达夫可谓是最频繁的触及“疾病”主题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中,疾病一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要素,从早期的《沉沦》,到后来的《空虚》、《茫茫夜》、《迷羊》、《南迁》......疾病描写始终贯穿于其中,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人体柔弱,经常患上一种乃至多种疾病,常年都在吃药、求医,造成心理上亦苦闷异常。在郁达夫的小说的疾病描写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疾病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神经衰弱、肺结核、忧郁症、性行为障碍。这四种疾病,散布于郁达夫数十部小说作品中,构成了其小说中极具特色的“疾病”文学主题。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疾病

一、郁达夫小说中“疾病”主题产生的原因

(一)自我生活经历

为何郁达夫先生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如此偏爱“疾病”主题呢?文学反映论认为,文学是一种用语言符号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则是作者对世界的产生的看法与观点。文学反映论肯定了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 同时强调了创作主体即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在反映生活过程的能动作用。郁达夫小说中,出现如此之多关于疾病的描写,也是来源于其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并不是杜撰出来的。郁达夫自幼身体便十分孱弱,早年留学日本期间,他便患上了神经衰弱。1916年3月,郁达夫因为严重的神经衰弱,以至于春假考试,7门仅考了3门便中途放弃。从此,神经衰弱就伴其左右,乃至1936年郁达夫到厦门任职,在他的日记中,仍然表露了对其神经衰弱症的忧虑。同样是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还患上了肺结核,他在他的自传《海上》中写道:“这半年中的苦学,我在身体上,虽则种下了致命的呼吸器的病根,但在智识上,却比在中国所受的十余年的教育,还有一程的进境。”这半年,即指1913年9月到日本后的半年,“呼

吸器的病根”大概指的就是“肺痨”。1923年,郁达夫正式被确诊患上了肺结核,此后,曾两次因为病重而回杭州养病,并在此期间创作了《蜃楼》、《迟桂花》等着作品。从郁达夫的生平经历不难看出,其一生中多数时间都在与疾病打交道,而疾病心理学家认为,长期的疾病会在患者的心理打上深深的烙印,并直接影响患者的感受体验和思维方式。这就造成了郁达夫在创作时,会被长期与病魔抗争需要倾诉的心理所左右,从而将精神上的压抑以文本的形式宣泄出来。这就说明郁达夫小说中表现出的对“疾病”主题的偏爱,一个原因是因为自我真切的生命体验在引导着他频繁的触及疾病叙事。

(二)、“五四”特定的历史背景

除此之外,“疾病”主题屡屡出现在其小说中,与当时郁达夫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郁达夫在小说中屡屡触及到疾病描写,其实是在揭示一种“时代病”。“五四”是一个宣扬“民主”与“科学”,提倡个性解放的一个时代。而在此之前以儒学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其思想要害是礼教,礼的核心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形成了一个以家庭——国家为基点的伦理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桎梏了人的个性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这样与“五四”所宣扬的理念背道而驰的思想体系,在五四运动的汹涌大潮中,被知识分子视为打倒的对象,他们怀着浪漫主义的冲动,去歌颂爱情,发扬自我,庆祝再生,建筑思想中的空中楼阁。但是,他们大多与群众斗争脱节。当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去,黑暗势力更加猖獗,个性解放的理想既没有实现,又找不到反抗的有力武器和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就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病。郁达夫敢于揭示这些病态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社会本身制造出来的悲剧。较典型的代表就是《沉沦》中的主人公,他本是一个“同别的同学不同”、心思太活”的学生,只因为他追求了自由和个性解放,才和“专治弊风”发生冲突,结果为黑暗社会所不容,酿成了“忧郁症”。主人公的境遇,不仅是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也是当时郁达夫正面临的难题。

自身对疾病的真切体验,是促使郁达夫较为频繁的在小说中涉及“疾病”主题的内因,而“五四”特定的历史背景,则是外在驱动力,推动了“疾病”主题成为其小说构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二、郁达夫小说中疾病的多重意蕴

(一)、对社会失序的隐喻

1、对黑暗社会的控诉

郁达夫小说中的关于疾病的描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一方面,疾病叙事是弱者自我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唤起人们的情感关注,从而在这样的关注和宣泄中获得一些心理补偿;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由于部分当代文学作家拿起笔来描绘千疮百孔的社会和病态的人生时,实际是在反思中国社会历史的悲剧本质,文本中缤纷繁复的意象系统也都服务于这一总主题。因而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诸多疾病意象,就不单纯具有生理学、病理学层面上的意义,而具备更加深广的社会、文化、道德等多方面的阐释意义。

郁达夫生存的年代,中国历经了无数的内忧外患:义和团运动(1900—1901)、辛亥革命(1911)、军阀混战(1912—1928)、九一八事变(1931)、国共斗争、八年抗战(1937—1945),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这其中,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的统治,但政权很快地落到了袁世凯手里,进一步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局面;新文化运动带来了封建整体与礼教的崩溃,摧毁了原有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提倡“民主”与“科学”,然后却尚未形成和构建新的价值体系,致使这一特定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时期人心浮浪,无所归依.。人们在心力交瘁的探寻与挣扎中希望又失望,冷漠、孤僻、偏激、疯狂的心理在全社会滋生,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精神病态,亡国灭种的危机直接演变成了全社会的危机,而这种社会的危机,直接导致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他们痛切的感受到了时代的困难,并将这种感受大量宣泄在创作中。

郁达夫作为一个作家,自然也在痛斥着社会的黑暗带给人们的不幸。五四时期,中国出现了早起的资本家,他们背后有军阀政权为其“撑腰”,手中又握有大量财富,然而这并不能满足其贪婪之心,资本家的本性驱使着他们通过雇佣工人并强迫加班加点、卖命工作,从而来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将更多的社会财富聚集到自己手中,以此来满足自己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反观工人和知识分子,他们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事实上并不想为资本家卖命,只想找一点工作养家糊口,然而现实是在黑暗社会中始终找不到工作,他们只能苦苦挣扎在饥饿线上,他们只能无力的忍受剥削阶级的存在,被动的接受剥削。现实社会的残酷现状,揭露了剥削阶级对于劳动人民的压榨,也表现了知识分子失业的苦闷

郁达夫曾在《给文学青年公开状》中对于社会现状作了大胆的披露,指出到处都是穷极无路的失业群,即使是站在十字街头,穿着长袍马褂的人,尽管名片上写了一大堆什么学士和什么博士,但如果你要问一问他们的职业,恐怕都要红红脸说:“兄弟是在这里找事的。”“公开状”中又指出:“大学毕业坐汽车、吸大烟的人原是有的,然而他们都是为新上台的大老经受减价卖职的人,都是大刀枪在后面原著的人,都是有几个什么长在他们兄弟身上的人,再粗一点说,他们至少也都是爬在乌龟钻狗洞的人。

一面人民的受难,成群成群的失业,一面是少数人依靠军阀的专权,坐汽车、吸大烟,尽情地享乐,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是和国家的腐败情景,不能不激起作者对于祖国民运的担忧。然后作为没有任何政治和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面对这一切,却又无力改变,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塑造出患病的主人公,来抨击社会的失序和资本家的压榨对人民的压榨,来再现病态社会让身在社会底层的人民背上了难以喘息的生活压力。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是一位有才华、潦倒困顿、感情忧郁,对黑暗的现实有着愤慨,对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切同情的知识分子。“我”生活无着,情感抑郁,但当遇到善良、无助的陈二妹时,面对着与自己有着同样境遇的下层女工,听闻她的不幸后,其内心深处却激荡着愤世嫉俗之情。显然与陈二妹有类似经历的不止“我”一个人,整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深陷苦难之中,但又有谁能拯救他们呢?郁达夫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个问

题,在小说中,他有意的刻画了“我”患上了精神衰弱,整夜难以入眠这一情节。处于失业苦闷中的主人公是焦虑的,这直接导致了“我”长期失眠,夜里只能通过散步来缓解忧虑。这种忧虑,一方面是由主人公找不到工作这一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忧虑也体现出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国家前景、命运的担忧。社会的黑暗现实是激化阶级矛盾的导火索,当资本家的压榨超过了限度,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底层人民生活难以维系的时候,势必会有人揭竿而起,开始反抗,最终导致整个国家和社会动荡不安。

疾病在小说中,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生理层面的反映,作者赋予了其更高、更宽广的职能。通过疾病,揭示出了底层人民苦难的根源是严重的阶级压迫和剥削,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无序。

2知识分子反抗意识的曲折反映

郁达夫小说中人物所患的疾病,并不能完全看做是一种“病”,他往往是合理要求或理想被扭曲,正常欲望被泯灭的一种变态。在所求所想得不到满足后,疾病成为了一种郁达夫表达对现实的反抗和不屈的方式。

人生来就有欲望,这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种本能。同时,美好的事物对人有一种吸引,不喜欢的事物,人会自觉排斥、反抗,这也是人的天性。欲望是人前进的动力,如若个人的正常欲望被环境所遏制,必将是令人烦恼的,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合理的所需所求被社会无情的拒绝,这也就激发了人反抗的本能。

在郁达夫的小说中,无论是病态的性观念,还是所患的忧郁症,都不是主人公先天就有的,大多是后天成长过程中,正常的欲求得不到,从而导致病态或变态的行为出现,这写关于疾病的描写,正是对于社会对人性压制的反抗。

郁达夫小说中对变态性行为的描写涉及的较多,如《沉沦》中的“窥欲”,《茫茫夜》中变态心理的细腻刻画。然而如若仔细分析主人公这一系列的变态行为,可以看出,这只是正常的性爱变成了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求而导致的。

性爱本一体,然后纵观其小说的主人公,《沉沦》中的“他”身在异国他乡,处于“弱国子民”的地位,自卑是的他不敢爱。而《茫茫夜》中的于质夫,在日本期间,和一个少妇产生了些许感情的纠葛,从而导致其陷入像污泥一样的性生活,此后则是一个沦落半生,也没有遇到一个爱他的女人,最终使其做出了种种变态的行为。性爱本该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在郁达夫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有“性”而无“爱”的,生生将性爱剥离开,单纯的靠性来释放自己的压抑,这也就导致了变态。所以,小说中郁达夫虽然写了性,但他最终的指向却是“爱”,因为“爱”的缺失,他想在性中求得安慰和解脱,并最终回归爱。这种病态,显然是他对“爱”的追求的曲折反映。

又如《沉沦》中的主人公—“他”,常常跑到山腰水畔,贪恋那孤寂的深味,驰骋海阔天空的妄想,这自然是一种病态。什么原因导致主人公的如此病态呢?小说中也有提及到,现实中,他处于“弱国子民”的地位,这一境遇导致主人公被社会挤到了绝境上去,正常、合理要求和理想是无从谈起的,大多数人甚至把他看作“神经病”。

这些颓废之极的病态,一方面固然是当时社会的产物,作者把它揭露出来,控诉社会的黑暗;另一方面,通过描写这些病态,曲折而又强烈滴喊出了青年的反抗的呼声。在郁达夫小说中,主人公大多是青年,他们本该是怀揣梦想的创造家,他们本该是充满闯劲的开拓者,他们本该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未来发展的希望,然而在小说中,主人公却病态尽显,朝气蓬勃的一面完全没有了。不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想闯荡,不想追梦,而是社会混乱,黑暗势力猖獗,个人的理想、信念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完全无法实现。经历过五四运动之后,郁达夫深知自我的诉求在当前环境下是无人会理会的,前面的路面临着两个选择,是要屈服于这黑暗的社会,做一个恶势力的傀儡?还是拒绝同流合污,坚定自己追求自由和个性的信念,以此来进行反抗呢?作者显然选择了后者。在《沉沦》中,主人公被社会中各式各样的不公平境遇所压迫,唯有去到山静水清、与世隔绝之地,在这个幻想的世界里畅所欲言,追求自由和解放,做一个“孤高傲视”的贤人。这样孤僻的行为,正是作者在文中消极的表达出了对于现实不满的反抗,宁愿在幻想的世界中自我沉寂,也不愿再到世上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

(二)、生命意识的凸显

1、追求性的自由

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话是千真万确的……作者的生活应该和作者的艺术紧抱在一块”,郁氏的创作也贯彻了他的这一文艺观,他的小说基本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而在他的小说中,有不少对性心理的大胆描写,如在《沉沦》中,就抒写了一个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灵与肉的冲突。基于郁达夫自己的创作观,可以认为,小说主人公遭遇到的性的困惑也必是作家本人一定时期内的亲身感受。在后人对郁达夫作品的研究中,“性的苦闷”也成了一个热词。

在郁达夫小说中,对于性心理的描写,多基于再现作品中青年病态的心理和变态的行为,如前文中提到的《沉沦》中的“窥欲”,《茫茫夜》中对变态心理的细腻刻画,绝少对性的问题进行直接的探讨,也缺乏赤裸裸的性描写。然而即便如此,在当时看来,这样的创作也是非常大胆的。当然这样的大胆创作,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非议,《沉沦》刚发表初,就被一些人认为是不“道德的”,这主要源于作品中部分内容太“色情”,惹来“文坛壮士”的一篇谩骂之声,最后还是“五四”文学运动的主将之一周作人为其正了名。之后到30年代初,随着左翼文艺运动的高潮到来,郁达夫的作品又因为“色情”,被苏雪林痛批,其在所著的《郁达夫论》中从内容到形式全面否定了郁达夫的穿凿,认为郁达夫是专事“赤裸裸描写色情和性的烦闷”的“颓废作家”,他的作品所一贯所表现的思想,就是“所谓‘性欲’的问题”,而且“都带着强烈的病态,即所谓‘色情狂’的倾向者是,甚至把它们归入“卖淫文学”一途。这样的批评,显然是偏激的,带着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初期“左”的烙印。同时,这些批评也暗示着,当时中国的性观念是十分保守的。

1913年至1922年间,郁达夫曾在日本留学,而这个时期正是血气方刚,欲望最为强烈的年纪。碰巧此时的日本,正值两性解放的时代,郁达夫受到的诱惑更是格外多,女优妖冶半裸的照片,明姝姬妾的艳闻,文学的丑恶暴露,刺激的两性观,无时无刻的不在激发着他的性欲望。然而,郁达夫自身腼腆懦弱的性格、弱国子民的身份和自小接受的道德教育,又决定了他最初只能采取压抑自己性欲的方法。于是《沉沦》中的“他”看到两个穿红裙的女同学时,虽然有心接近,但却不自觉的呼吸紧缩,因为害羞而不敢跟她们说一句话。这种苦闷一日日的累

加,使得“他”备受折磨,最后转而通过一种羞于启齿的方式——手淫,来释放自己的性力。然而这种方式,却让他背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让“他”满心羞愧,“他的自责心同恐惧心,竟一日也不使他安闲,他的忧郁症自此厉害起来了”,而病症最后只能使得“他”的性的苦闷愈发强烈,最后走进了妓院大门。

然而郁达夫在是否要“犯罪”的问题上一度十分矛盾,也是“性苦闷”的一个重要原因。郁达夫家传儒医,自己在留学时初期学的也是医科,自然对生理卫生只是十分熟悉,他不会不知道过渡手淫和常年宿醉妓院的危害,然而在短短几年内,郁达夫却因为自己纵欲过度,几乎没停止过生病,先后患上了刺激性神经衰弱、过度劳累、疟疾等好几种疾病,健康状况十分糟糕。性欲强烈的“他”,即便知道自己健康状况已不容乐观,但仍继续干着损害身体的事,以至于每次在手淫之后“他每天总要去洗澡一次,……他每天总要吃几个生鸡子和牛乳”,“他”也想过要停止犯罪,然而没到关键时刻,却又没了决心。于是在“犯罪”和宿醉之后,“他”又深深的自责,“他又不得不痛骂自己,…….问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成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这种发泄本能欲望和爱护身体的理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构成了郁达夫的性的苦闷。

为何郁达夫会在作品中将性的苦闷与冲动和盘托出,在张恩和编的《郁达夫研究总论》中,他认为:“和他对文艺作品真实性的理解有关,也和他小说所表现的内容有关”,郁达夫认为“性欲与死,是人生的两大根本问题,…….以这两者为材料的作品,其偏爱价值比一般的其他的作品更大。”一方面,郁达夫由于受到了性生活和性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压抑,都要通过语言起到“代替作用”,而《沉沦》等一批小说的问世,正好发泄了他心中的性苦闷,文学作品又一次成为了他理想的避难所。另一方面,小说中所表达出来的性的苦闷,成为了作者抨击压抑社会的一把“利器”,小说中,性的苦闷表现的越是强烈,反映在社会环境上,则体现出其对人性的压制是十分严重的。郁达夫在小说中对于性的苦闷的描写,已然不仅限于对个人欲望的展现,而是通过写性的苦闷,来表达自己对传统封建道德的反抗,对自由解放的新思想的追求。

2、展示具有主体性的死亡意识

性欲和死,郁达夫认为其是人生的两大根本性问题,他在创作过程中,除了

有大量对性的描写之外,死亡也是他比较偏爱的一个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对由疾病引发的死亡有广泛的描写,尤其作品中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就鲜有治愈的,《银灰色的死》中,伊人的妻子就是患上了肺结核,最终吐血而亡,《碧浪湖的秋夜》中,满娘的养母也因为患上了肺痨病死了。郁达夫自己也说:世人若骂我以死为招牌,我肯承认的”,可见他的作品对死亡意识是十分关注的。

这种对死亡的强烈,用郁达夫本人的话来说,就是:“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而郁达夫小说中的死亡意识也确实反映出他自己多方面的体察和感悟。他小说的死亡意识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对传统禁忌的蔑视和对人的主体、自我意识的张扬。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的死亡意识,与郁达夫小说中的表现出的死亡意识是截然相反的。一方面,中国是一个长期受儒家思想和佛教影响的国家,多数人始终秉持着“好死不如赖活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样的理念,所以绝对没有人会引导你去走向死亡,因为这完全是违背儒家思想或佛教教义的,至于自杀这样的行为,谈不上鄙弃,但也绝对没有觉得这是一个人的最好归宿;另一方面,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让“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样的思想深深植入人的内心,很多人,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自己的生命是被别人握在手中,这也意味着死亡是不由自己掌控的。

在郁达夫的小说中,死亡意识则显示出道德革命的意义,同时又表现出对个性的独立自主和对人的尊严的肯定。新文学的开拓者们把人的发现、“辟人荒”作为突破封建主义精神压制的头破口,以人道主义反抗封建论理道德的束缚,强调人的觉醒、人的尊严和人的解放,要人认识自己的价值,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郁达夫清醒的认识到,他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我若无何有乎君,道之不适于我者还算什么道,父母是我的父母;若没有我,则社会,国家,宗族等哪里会有?”人主体意识的觉醒,致使个人能直面死亡,直接性的思考死亡,而言死和求死,这种传统价值体系的可耻行径,正是个人的主体思考与行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压制,已经不能在禁锢人的灵魂自由。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卑微处境,引起对自我痛苦的体察与反思,思考和确定其终结的价值和意义,或考虑对践行的选择,是个体独立意志作用的结果。诚然个人

所处的恶劣环境常常会使得人在死亡问题上不由自主,自己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但就思考与决断而言,为君为道的意识已被消除,“自我”是衡量的唯一原则。

同时,郁达夫的小说描写死亡,但却并不欣赏死亡。作品中的人物表面上看厌世消极的,但从人物的满腔怨愤和哀伤悲悯中,处处都能看到“生非容易死非甘”的忧疑和矛盾心态:死实非所愿,只不过是求理想生活而万般不得的结果,所愿乃是对理想生活的依恋和不舍。小说中许多底层的小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垂死挣扎,遭受着巨大精神痛苦和压迫,最终作者将他们引向终结,使之免遭更惨痛的折磨。这样的死亡意识,不仅暗含了恋世求生之意,表达也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揭露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慕,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同情,在本质意义上表明了对人的尊严的肯定态度。

然而,郁达夫小说中的人物并非都那么钟情于死亡,一些小说的人物就对死亡采取了抗拒和否定的态度,尽管现实的生活不尽如人意,但却不愿引颈就死,表现出生的渴求和对死亡的回避。《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在和陈二妹交谈之后,想了许多救穷的办法,想到自杀,“自杀!我有勇气,早就干了。现在还有想到这两个字,足证我的志气还没有完全消磨尽哩!”同样的,《空虚》里的质夫因为神经衰弱到东中野调养,他心绪不好,写些自怨自艾的文字感叹:“啊啊,年轻的维特呀,我佩服你的勇敢,我佩服你的有果断的柔心!”同是处于逆境,但都拒绝与死神的合作。

从上面可以看出,郁达夫小说表现出的死亡意识是复杂的、多元的,甚至是矛盾的。但总的来说,小说人物对待死亡态度,脱去了封建论理的禁锢,是以主题的主观判断作为行动指导,是主体个人独立的态度,表现出了作者作为先进知识分子,挑战传统,勇猛冲击封建禁锢的一切领域,张扬人性的无畏勇气和人文精神。

(三)、自我意识与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

1、“疾病”隐喻“自我”的觉醒

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思想红极一时,体现在文学上,就是以肯定个人生命的合法地位和价值的“人的文学”。“人的文学”最早是由周作人提出的,其是建立在个性解放的思想之上,否定“灭人欲,存天理”的封建思想,为

人的自然本性正名的一种主张。

自“人的文学”这只主张提出后,得到了当时一大批作家的响应,他们在作品中自觉不自觉的书写着人被禁锢了的欲望,并渴望突围。郁达夫自然也是这大批作家中的一员,在他的小说中,他对于主人公的个人对于生命的体验和得不到满足的欲望都是直接描写的,当主人公认识到了自己的欲望时,也发现了疾病,对疾病的担忧、恐惧,又使人重新认识了自己,但虽然在被封建思想压制的环境中找回了自己,主人公却又在疾病中发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肉身。最终,在个性解放上的觉醒与现实中被禁锢了的欲望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作者精神上极度痛苦,这也成为了作者患上精神衰弱的原因之一。

郁达夫自幼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封建思想在其体内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在他快要成年的时候,长达十年的日本留学经历,使得他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民主思想,个性解放思想对其影响十分巨大。然而,这两种完全相背离的思想产生的碰撞,又使得他万分痛苦,传统封建思想逐渐变成了他追求个性解放的束缚,让他在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孤独。这种落寞和焦虑的心理,不仅仅是他当时真是现状的写照,也是他想在小说中全力刻画的人物形象。在《沉沦》中,“他”身处异国他乡,孤独而又自卑,被朋友当做患上了“神经病”。在求学期间,“他”极度渴望爱情,但这最终还是变为了遥不可及的事情,此时,“他”便通过另外的渠道去追求爱情。然而在被窝里一次又一次的犯罪,虽然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但之后强烈的自责之心又反复纠缠着他,令他痛苦不堪。偷听男女幽会的情话,变痛骂自己:“你去死罢,你去死罢,你怎么会下流到这样的地步!”这种精神上的折磨,虽然诱发了精神衰弱,但却反映出了作者对于自我个体的意识已然觉醒,明白了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确定了自己前进的目标就是个性解放。然而个性的觉醒恰恰又正是他痛苦的根源。《南迁》里,主人公就是一个天性纯洁、富有理想、对人生社会都有自己独立见解的青年,然而现实却使他成为一个无为的理想主义者,他的追求也都化为泡影,社会的异化力量,成为了一种虚化的、沉闷窒息的压抑,笼罩在主人公周围,让人难以喘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唯有反抗这一切,打破笼罩在周围的压抑,才能求得自我的解放。

郁达夫许多作品中的主人公看似消沉、颓废、放荡无忌、酗酒嫖妓、无所,然而这都只是表象,郁达夫对于人生始终是严肃的。小说主人公并没有因为社会

黑暗就同流合污,而是仍在默默坚持自己的理想,只不过这种对理想的坚持,被通过疾病这一载体表现出来出来,于是小说文本中变出现了大量的对人的病态的描写。郁达夫试图通过这些病态,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悲剧性的抗争,对自我实现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2、疾病与民族国家密切相连

郁达夫小说中反复出现了许多关于疾病的描写,尤其是其关于留学生的小说,主人公最后都逃不开病和死。《银灰色的死》的主人公死于脑淤血,《沉沦》的主人公得了忧郁症,最后跳海自杀,《南迁》的主人公伊人,在去安房半岛疗养期间,因发烧得了肺炎,最后虽没死,但却变为一个瘦骨棱棱的“蜡人或是真正的肉体”。这三篇小说中的关于疾病的描写,已经不仅仅包含了个体体验、爱欲、压抑等内容,更直接关乎到了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

齐泽克曾说:“国家、民族身份只有在其存在受到威胁的经验的促使下才得以成型;在这种经验出现之前,什么国家啦,民族身份啦,统统不存在。”郁达夫在留学日本期间,则是真切的感受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危机,已经有次带来的个人主体性的危机,并借作品传达了出来。早起的评论家认为,郁达夫的关于留学生的小说,尤其是《沉沦》的结尾,是十分失败的,因为小说集中描写的是青春期身心的压抑和关于对忧郁症的分析,总的来说主要写的还是个人主体的危机,然而在结尾却牵强的与民族国家相联系,是一大败笔。但是,这种看法显然是忽略了郁达夫在异国他乡的处境,忽略了一个人在在民族、国家身份受到威胁时的真实体验,忽略了在疾病背后郁达夫对民族国家逐渐强盛的热忱期盼。“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是郁达夫的一贯态度,虽然文学不能一字不漏的来反映作家的真实生活,但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却是与作者十分相似的。郁达夫那时所处的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后,长期处于积贫积弱,在国际上没有什么地位的国家,羸弱的中国使得留学日本的郁达夫倍感自卑。

同样的,在其小说作品中,主人公也在重复着郁达夫那难解的苦闷。在《沉沦》中,有这样一句话:

而国际地位不平等的反应,弱国民族所受的侮辱与欺凌,感受得最深切的而亦最难忍受的地方,是在男女两性,正中了爱神毒箭的一刹那。

上述场景,郁达夫在其作品中曾不止一次的提及到,其直接写出了留学生在

日本遭遇的尴尬境地,渴望爱情,但又受限于民族国家所带来的自卑感,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往往受到歧视,由此造成了个人心理的病态,做出一些偏离常规的事,同时也导致了主人公生理上深受折磨,患上了忧郁症、精神衰弱等疾病。

《沉沦》中另一处关于主人公在两性上的挫折,也反映出了其正在遭受的个人主体危机。他在放课之后同三个日本同学通路回家,路上遇到两个日本女同学。他的日本同学大胆跟女同学调笑,他却由于胆怯而不作一声。回到旅馆却又暗自懊悔,心想:

呆人呆人!她们虽有意思,与你有什么相干?她们所送的秋波,不是单送给那三个日本人的么?唉!唉!她们已经知道了,已经知道我是支那人了,否则他们何以不来看我一眼呢!复仇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

这里作者再次描写了主人公在留学期间所经历的两性之间的问题,当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化为泡影的时候,自卑、多疑的心理已经逐渐导致生理上的病态,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忧郁症和病态的性行为,以此来表达由民族国家危机所造成的主体危机。虽然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主人公自身性格缺陷的原因,但其对纯洁爱情的和真挚友谊的热情追求,却实实在在的受到“弱国子民”身份的拖累。

日本人在生活中流露出来的无形的歧视,不仅是他的情感生活无法得到满足,压抑了他正常的爱欲,也让他背负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使他越发的感到孤独,无法融入到群体生活中,加上他多疑的性格,让他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出现了《沉沦》结尾那无力的叹说:

“祖国呀祖国!我的思绪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

“你还有很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自此,郁达夫将民族国家与现代自我主体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通过疾病表达了出来。

在郁达夫的笔下,疾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病理层面的意义,更隐喻了大量的社会意义、生命意识、和国家民族意识在其中,小说中出现的众多病症,可谓开启了疾病狂欢的时代,具有极大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学水平也不断提高,疾病已不再那么令人恐惧,当代文学中疾病意象也日趋减少,但各种各样的癌症,仍还是替代了郁达夫小说中出现的各种疾病,构建

起了一个宏大的而奇妙的隐喻世界。

郁达夫小说《迟桂花》解读

人间真情的呼唤 ——郁达夫小说《迟桂花》解读 摘要:《迟桂花》是郁达夫后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与前期作品不同的思想 情感。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小说设置的 叙事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在人生困境中对人 间亲情和友情的真切呼唤。 关键词:现代文学;郁达夫;迟桂花;思想;解读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坛的著名作家,他开创了自叙传式的抒情体小说,在五四时期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沉沦》为代表的前期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零余者”的形象,敢 于毫无遮掩的暴露自我,“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 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 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1]但30年代以后,进入中年的郁达夫,其小说无论是在风格上还是思想内容 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迟桂花》就是这一时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作者一改大胆 的暴露,零余者形象的写法,在淳朴静美的境界中荡涤自己内心的躁动,发出了对人 间真情的呼唤。虽然《迟桂花》发表后的影响并没有《沉沦》等作品那样大,但却“是小说家融合心灵的体验、诗意的感悟和自由的想象而写成的一部抒情小说杰作。” [2]其所具有的思想意蕴更为深厚,在艺术表现上也更为成熟。要想把握小说丰厚的内在意蕴,就必须结合作品对主要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作品内在的叙事结构进行详 细梳理和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我们自然就能感受到其内在的真意。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或隐或显地包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对于小说而言,作者通 常是不会站出来直接言说的,思想情感的表现比较隐蔽。在小说中,作者的观点是通 过小说的叙述者或小说中的人物来传达的。换句话说,小说的叙述者或人物就是起到 传达作者观点的功能的。同时,小说作为一种叙事作品是有情节的,自然也就内含着 一个叙事结构或称话语结构。不同的叙事结构隐含着不同的意义,其在作品中所起的 作用也就不一样。因此,对于一篇小说而言,我们只要能不为表面的精彩所迷惑,撇 开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把握住核心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结构,并找出它们所共同指向 的所在,作者所要真正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就一目了然了。 作为一部短篇小说,《迟桂花》的篇幅并不长,人物关系也不复杂,小说的主要人物 是三个:“我”,一个来自“煤烟灰土很深的上海”的作家;翁则生,居住在杭州翁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级别: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函授站点: 运城 姓名:樊俊燕 指导老师: 年月日

目录 正文 (3) 摘要 (3) (一)真实的荒诞与神秘的象征 (5) (二)逼真的细节 (8) (三)独特的叙述视角 (11) 参考文献 (15)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摘要: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与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本文对其小说中的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关键字:卡夫卡;表达艺术;真实;荒诞

卡夫卡作为奥地利作家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卡夫卡的犹太血统、不幸的童年、狭窄的视野、深刻的思想影响着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卡夫卡的作品不从属于任何主义,但他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在后现代主义中可找到他的作品的影子,同时他的作品又具有不确定性,延展性很强,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卡夫卡。”卡夫卡写作是把他的哲学意蕴渗入到了作品,而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正好完美的体现了他的意图,独特的叙事风格也加重了作品的深邃,两者相得益彰。 在现代西方文学中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是西方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是把文学创作与人生体验密切结合于一体的少数作家中的一个。可以说,他从来没有把文学当作文学来做,而是把它当作自己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表达方式。这是卡夫卡小说独特的魅力,与卡夫卡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密切相关。卡夫卡文学成就主要是通过自己不断探索的创作实践取得的。他没有,也不想建立什么理论体系,甚至于连一篇像样的有关论文也没有写过。但从他的日记、书信、札记和谈话中可零零散散地见到他的一些想法,虽不系统,但其基本倾向是明显的。那就是弃摹写,重表现。他反对传统的艺术法则,摒弃写实主义的方法,主张通过自我来再造世界。他把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从客观转向主观,从外部转向内心,把创作当作内在的需要。他觉得心中有个“庞大的世界”急欲“撕裂”,只有创作才能使他一吐为快。他在日记中谈到写作《诉讼》的时候说“一切出

郁达夫文学作品特点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20—1933);中期(1933—1938);晚期(1938—1945)。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

郁达夫小说感伤情调的时代性

郁达夫小说感伤情调探源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和鲁迅、郭沫若一样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代文学巨匠。“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人民的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那时新文学社团相继成立,人才辈出。他们发出了各种声音,组成了一台大合唱,振荡着中国大地。鲁迅先生以其犀利的笔锋直逼吃人的礼教;郭沫若则以其高亢激昂的情调高呼个性的自由;唯独郁达夫却独树一帜,以凄婉的笔触揭露自己病创的灵魂,发出的是一个哀哀而泣、幽幽而说的“零余者”的真言。正是基于此,在“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他一直走在最前列,并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小说流派,在当时社会上拥有广泛的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正是基于此,人们对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和创作实践却始终褒贬不一。他的第一篇小说《沉沦》刚一问世,便受到旧势力的攻击,骂他“诲淫”,指责为不道德的小说;新派也有一些人把他看成是“颓废”作家。虽然了解他的人自始至终认为他是“模拟的颓废派,本质的清教徒。”但也无法否认感伤是他大部分小说的一个主调。 在郁达夫五十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古体诗、散文、政论文、游记等。小说只是他创作的一部分。他从1921年发表他的第一篇小说《沉沦》到1935年的最后一篇小说《出奔》,小说创作断断续续十余年,作品总共不到五十篇。但小说几乎掩盖了他的一切文学成就,成为人们评论他的主要根据,为什么呢?就因为人们从他的小说中看到了他的“感伤”,看到了他的“颓废”。马克思曾引用法国古典作家布封的名言说“风格就是人”。我国古代也有“文如其人”之说。郁达夫小说的创作,小说中的感伤情调,实质不仅反映了他那曲折的生活道路和

创作道路,反映了他爱国不能的失望,而且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他个人性格。个人气质和他内在精神禀赋所决定的创作个性及他所追求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感伤是郁达夫几乎所有小说贯穿的一个主调。为什么他有那么多感伤呢?它究竟来源于何处?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作一粗浅的探索。 一、把自己的忧伤给予了小说的主人公 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人们公认的两大特点,那就是大胆的自我暴露和浓厚的感伤情调。创作本来就是作家所体验过的生活的再现,但也必然要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的小说,尤其要注重这些,但对于郁达夫来说,这仿佛是多余的,他只是把他自己体验过的生活直接写处来,他自己的生活不仅是他从事创作的素材,就连作品主人公的性格都与他一样,他的小说主人公大多以第一人称“我”出现,即使有时不是,但凡是了解郁达夫的人,一看便会想到或认出,他就是郁达夫本人。 郁达夫生于1896年,当时“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朝廷日日在那里下罪己诏,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和各国谛订条约。东方的睡狮,受了这当头的一棒,似乎要醒转来了;可是在酣梦的中间,消化不良的内脏,早已发生了腐溃,任你是如何的国手,也不容易有点下药的征兆,却久已流布在上下各地的设施之中,败战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的。”①可见,郁达夫一出生就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弱国子民的心理从他一出生就有了,他仿佛是个天生的忧伤者。 当郁达夫长到三岁的时候,父亲又因病而死,两个比他大的哥哥也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去了,姐姐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妇,母亲挑起了维持贫困家庭的

大胆暴露自己地小说家郁达夫

大胆暴露自己的小说家郁达夫 大胆披露自己的小说家文/妮妮 郁达夫(1896-1945) ,名文,字达夫,幼名萌生,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郁达夫的祖上相传为宋朝太医院尹。宋都南迁时,随宫廷来到杭州,后定居富阳。父亲早逝,他性格内向忧郁,自幼好学。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3年随长兄东渡日本,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人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1922年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1922年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

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陈子善(著名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说:“如果说在二次大战的漫天战火中,德国失去了本雅明(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奥地利失去了茨威格(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英国失去了伍尔芙(意识流小说代表人物)、法国失去了圣埃克苏佩里(作家,代表作《小王子》),是二十世纪全人类的共同损失,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浩劫,那么,中国失去了郁达夫,同样应做如是观。在中国八年抗战期间陨落的文化星辰中,郁达夫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 郁达夫的小说心理描写细微,抒情性强,故事里的男主人公多是孤独、贫穷、性压抑甚至变态的书生文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由《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组成。该书一面世,就引起文坛哗然,当时被很多人指责为淫秽书籍。这三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在日本留学的青年男子,他们孤独寂寞、敏感脆弱、自卑自怜又愤世嫉俗,渴望

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

异化的人群绝望的生存 ——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 [内容摘要]:卡夫卡在小说中以怪诞的笔法为人们展开了一个离奇诡异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对现代人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剖析和探讨,本文依据其文本探讨了卡夫卡小说世界中人的生存异化现象的种种形态,通过危机四伏的生存、物质对人的异化、社会对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个人自我异化等方面的分析努力对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主题做出较系统的探析。 [关键词]:卡夫卡;生存;异化 卡夫卡生活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从物质上毁灭了欧洲而且从精神上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对理性的怀疑,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失落,对大规模战争的恐惧,对经济危机的焦虑,对现代生产中人的异化的担忧,这一切汇合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流荡涤着昔日的一切,倾斜了人们所有的观念、信仰、思考和结论,“欧美社会的现实矛盾使现代西方人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的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命运与前途深感悲观和焦虑。”[1]现代人的焦虑感、孤独感、隔离感、恐惧感,是社会科学家们包括作家们思考的主题和源泉。“上帝死了”“打倒偶像”“一切价值重估”等口号影响了深深影响了一大批现代主义作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改变了“人是以理性为主的生物”等传统观念,其对潜意识、本能的肯定对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处于这一文化转型期的现代主义作家而言,文化批判、对人的异化的表现、对人的心灵的探索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卡夫卡(1883——1924)一生时间基本上都居住在布拉格,当时的布拉格属于

奥匈帝国(19l8年瓦解),奥匈帝国生产方式上已经资本主义化了,但政治上却实行君主立宪。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如一只硕大无比的怪兽,既使人兴奋激动又吞噬着无辜的一切,物质极大的丰盛了,人的自由度却降低了,人们在精神上的异化则加深了。而君主立宪的国家政权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奉行高压统治。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与者,在大战中无数的生命殒落,人们的生命前所未有的脆弱,这使人们的精神受到巨大冲击,生命的稳定感和安全感被破坏了。内部的强权高压统治,与所有专制制度一样强调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在思想启蒙运动中已经觉醒的个体的人在强大的政权机器面前感到渺小无比,生命的尊严遭到践踏,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束缚,精神和肉体遭到摧残。卡夫卡的家庭生活对他的个人性格及写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贫寒中白手起家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坚强、健康、食欲旺盛,声音洪亮、能言善辩、高人一筹、坚忍不拔、沉着镇定、通晓人情世故,有某种豪爽的气度”,[2]这是一个强有力的父亲,对子女极为严厉,常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于子女,粗暴地干涉子女的生活,从不肯设身处地为子女着想,他对卡夫卡的行为总是满腹狐疑、冷嘲热讽。与强壮自信的父亲相比,卡夫卡则更多地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神经过敏、多愁善感的性格,从小就是个“听话、顺从,文静、内向”[3]的乖孩子,父亲粗线条的教育方式想将卡夫卡培养成一个强壮、勇敢的年轻人,事实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卡夫卡在父亲的训斥下形成了优柔寡断、自暴自弃的性格,他的个性遭到了扼杀,他的自信被彻底地粉碎了,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就我的经历而言,学校和家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扼杀我的个性,??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从来不能从我的个性中得到某些好处,也就是说我从来没有持久的自信心。”[4]作为对父亲的反抗,从中学开始,便开始断绝与外界的一切来往,游离于社交圈子之外,转而专注于人的心灵和灵魂。在社会与个人生活中, 卡夫卡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也可以说是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关系异化的世界),并对这种异化有切肤之痛,这使异化成为其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他在小说中所敞开的异化世界是一个令人恐慌、不安而绝望的世界。他通过令人窒息的富于力度的语言,触及到了新的真实,把人类生存环境的悲剧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他的小说与现实相差甚远,是虚拟的,极端的,他把平和的现实撕开,展示出它狰狞的一面。人类的生存

郁达夫式抒情小说特征

论郁达夫抒情小说的特征 学院:科技学院07汉文(1)班 姓名:邹莉 学号:2007185430

论郁达夫抒情小说的特征 【摘要】:浪漫抒情小说的代表人物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文体,郁达夫式的抒情小说主要特征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崭新的一页。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浪漫抒情主要特征 郁达夫为代表的浪漫抒情派小说 , 具有独特的小说文体 , 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崭新的写法,在艺术表现上也有有一些共同的主要特征。 第一、自我的写真。郁达夫虔信法朗士关于 " 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 这一断言 , 他的小说大多带有 " 自叙传 " 的色彩。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 , 尤为郁达夫所喜用 ( 在他全部 50 多篇小说中 , 采用第一人称的就有 40 来篇 ) 。这个具有连贯性的抒情主人公 , 几乎支撑着郁达夫的全部小说。这是一个以 " 自我 " 为原形、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 " 零余者 " 的文学形象。小说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 , 宣泄着一己的情怀。他推崇卢梭勇于暴露个人私欲与卑劣的《忏悔录》 , 也偏嗜日本佐藤春夫、田山花袋、葛西善藏等的 " 私小说 " 。他还特别青睐德国哲学家尼采、无政府主义思想家施蒂纳 , 那种 " 否定一切权威 ", 力倡 " 破坏偶像 ", 推崇个性自由和自我尊严的思想。他的小说中 , 既有卢梭式的自白 , 也有维特式的自怜 , 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 , 构成了时代的 " 零余者 " 的心史、情绪史 , 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在痛苦的自我暴露、自我反省以至自我赎罪中 , 表现人的精神病态 , 并通过自身的反思达到一种内省。作者深信透过自我心灵的观照 , 也能折射大千世界 , 因为 , 深刻地表现人性 , 即能表现社会 , 而只有个人的感情体验 , 又最真切、最可靠。这是郁达夫的小说观 , 它也使郁达夫这种自我写真的小说别具真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和丰富深广的艺术蕴含。当然 , 肯定 " 自我写真 " 的小说与作者本人的某种程度的叠合、交融 , 并不意味着把文学创作的小说看作是作者的回忆录和自传 , 看作是作家履历的复写。郁达夫小说中 " 袋里元钱 , 心头多恨 " 、 " 于是无补 " 、自卑颓唐的 " 零余者 " 的形象 , 并不能看作只是郁达夫个人的写照 , 尽管这个 " 零余者 " 形象的写作 , 最初受到屠格涅夫《罗亭》等小说中俄罗斯文学 " 多余人 " 形象的启悟 , 但郁达夫小说中的 " 零余者" 形象足称五四时期一大群沾染了 " 时代病 ", 因而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们的典型。 第二,感伤的抒情。郁达夫认为 :" 小说的表现 , 重在感情 "(1), 并且把 " 情调 "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劣高下的主要标准。他最喜爱的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即以感伤的抒情笔调深深吸引了他 , 德国施托姆也是以《菌梦湖》的感伤抒情描写令郁达夫沉醉 , 具有颓废与伤感情调的英国诗人道森、王尔德的颓废与唯美主义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机斯特恩的《感伤的旅程》 , 都成为郁达夫偏爱的艺术。以抒情为艺术中轴 , 他的小说通常

第10讲-中国现当代文学-郁达夫与《沉沦》

第10讲中国现代文学 ——郁达夫与《沉沦》一、“五四”之后小说成为文学主潮 “问题小说”、“人生派写实小说”和“自叙传抒情小说”等小说流派。 (一)问题小说 1.概念:问题小说是以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题材的一种小说。 2.时间:始于19世纪中期,英国盖斯凯尔夫人的《露丝》(1853)是较 早的问题小说。中国的问题小说是指出现在“五四”时期。 3.代表人物、作品: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以冰心的《两个家 庭》《斯人独憔悴》、许地山的《春雨之夜》、王统照的《沉思》《湖 畔儿语》等为代表作品的小说题材类型。 4.艺术手法:这类小说在艺术上采取“写实”手法,多用口语。 5.思想诉求:在思想内容上不同程度地暴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种种黑暗 6.影响: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自叙传抒情小说 1.概念: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 2.代表人物、作品: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以郁达夫和倪贻德为代表。 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 3.特色: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最常用的手法是 直抒胸臆,即在表现自我主人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情景时,以充满 激烈情绪的笔调去描写,在事件的叙述中作坦率的自我解剖。 二、郁达夫及其艺术成就 其作品艺术特色——“自叙传”抒情性 (一)郁达夫小说注重抒情,不追求情节和周密精致的构思。 1.郁达夫的作品总是用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如《茑萝行》、 《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迷羊》等,或者采用第三 人称写自己,如《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茫茫夜》、《采 石矶》等。 (二)善于用抒情的方式塑造真实感人的主人公形象。 往往以“我”的心理意识和变化呈现、情绪表达进行小说创作。

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转变与个人经历

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转变与个人经历 车丽丽汉(一)中文与传媒系 摘要:郁达夫小说创造经历了由自传体小说向现实主义转变的复杂过程.从处女作《沉沦》,到《薄奠》、《春分沉醉的晚上》,再到最后一篇小说《出奔》基本可以反映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及风格的转变。其小说思想渐显深刻化以及反映现实的客观性日益加强,与他个人经历不无关系。社会现实的变化、人生阅历的积淀成为其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人生经历主题思想艺术风格 正文:一、留学日本。1913年9月,郁达夫随长兄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留学生活。早起接触西洋的文学和 日本的私小说,他的文学创造深受其影响。他曾回忆说:“在高等学校住了的四年,共计所读的俄德英日的小说,总有一千部内外。”【1】也曾记得:“葛西善藏小说二短篇,仍然是好作品,感佩得了不得。”【2】另一方面,他受到日本社会对弱国子民的歧视。由于历史的原因,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读的是西洋的书,收的是东阳的气”【3】加上郁达夫个人在当时对于纯洁爱情的极高期望和现实中受到的屈辱的矛盾,、民族尊严、个人屈辱唤起的的内心复杂情愫。这就产生了浪漫主义小说的风格和小说主题。 《沉沦》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人公“他”是一个“病态”的留学生。一方面,他渴望拥有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的爱情,对爱情和别人的尊重有很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因“弱国子民”身份而受到歧视,让本来性格胆怯懦弱的“他”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空虚,导致性情更为内敛、自闭。“他”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到心理上的打击,而这种打击在“他”过于敏感的内心影射后更加的浓重,从而形成严重的心理“忧郁症”。但是,“他”却只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弱小祖国造成的悲剧,苦闷的时候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外在因素。当因胆怯得不敢与日本女学生讲话而懊恼,妓女问“他”来自哪里的时候,“他惭愧不已,全身发起热来,他的眼泪又快滚下来了。”【4】心里呐喊“中国啊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他”完全忽视了自身的性格悲剧,在“他”发出呐喊时,实际上反映出在现实的打击和内心受挫的双重作用下,寻找到的出路和生活的光明就是依靠祖国的强大和命运的垂青。对于外部因素的过分期望,对于自身性格缺陷不作任何的反思和剖析,这是“他”这个人物性格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他”走向“沉沦”的根本原因。小说暴露了“五四”一代青年的通病,他们孤独、敏感、自闭,虽然有愤世嫉俗的豪情,对现实的不满,但又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行动的力量,只能沉迷酒色、自怨自艾、忧郁感伤,最终“恨恨而死”。 二、回国。1922年,郁达夫回国,1923年在北京任教,1925年入武昌示范大学当文科教授,接触到城市里劳苦大众,看到了社会的乌烟瘴气,阴谋与残酷,倍感心情沉重,对现实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此时的作品要沉重和凝练的多,视角也转向被压迫的劳动人民。这一时期,郁达夫在小说里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他的笔伐转向国内劳苦大众。《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是较为典型的两篇,小说描绘出下层女工、车夫的悲惨生活及其坚韧的意志和淳朴的人格,表现出对下层劳动者生活的遭遇的同情,流露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春风沉醉的晚上》里的“陈二妹”是孤苦伶仃、处境凄苦的烟厂女工;《薄奠》里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了生计苦苦挣扎的车夫。另有《茑萝行》反映中国贫苦夫妻的凄惨遭遇。《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陈二妹”虽然在工厂里被资本家残酷压榨,但他不仅请我吃面包和香蕉,还劝我戒掉香烟;这一形象是对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沉重控诉.相较于《沉沦》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目录 一、题目 (2) 二、内容摘要 (2) 三、关键词 (2) 四、外文摘要 (2) 五、外文关键词 (2) 六、郁达夫小说的典型特点 (4) 1、主观性和抒情性突出 (4) 2、情欲描写大胆、赤裸 (5) 七、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5) 1、多愁善感、学识渊博 (6) 2、孤僻自卑、心理病态 (6) 八、郁达夫小说风格的成因 (7) 1、自身的成长经历及个性 (7) 2、新旧交替的社会时代背景 (8) 九、注释 (9) 十、参考文献 (9) 十一、致谢 (10)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摘要: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式色彩,他的小说描绘了一个被时代遗弃、孤独、迷惘、苦闷的自我形象,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身处时代困境中的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透过作者自身的经历和特殊的时代背景,我们会看到这个自我形象逐渐鲜活,郁达夫正是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艺术世界中的另一个真实的自我。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自我形象 Abstract: Yu Dafu's novel has a strong autobiographical,His novels depict an era of abandonment, loneliness, confusion, depression and self-image,Also succeeded in shaping the image of a living in the era of the plight of the awakening of intellectuals. Through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and the special background, We will see this self-image gradually fresh,Yu Dafu precisely in the art world with their own lives and blood to write a another true self. Key words :Yu Dafu's novel self image 郁达夫的小说个性突出,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自传式的、苦闷的、忧郁的、孤独的。小说总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自己,如《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青烟》;或者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写的仍然是自己的化身,称之为“他”。比如在《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茫茫夜》、《怀乡病者》、《采石矶》里,里面的人物形象无不染上作者的影子。郁达夫以独特的“自叙传”叙述方式,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极具感染力、异常生动的人物形象。他认为:“作家要保留自己的个性就是要写出作家自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出其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文学作品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郁达夫自然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郁达夫将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烦恼,所有悲苦,一齐倾向这个黑暗的军阀混战时代,向一个不人道的制度发出了一个哀鸣着的青年的控诉,表现了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能说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

论卡夫卡小说的表达艺术

论卡夫卡小说的表达艺术 【摘要】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与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本文对其小说中的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关键词】卡夫卡;表达艺术;真实;荒诞 【正文】卡夫卡作为奥地利作家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卡夫卡的犹太血统、不幸的童年、狭窄的视野、深刻的思想影响着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卡夫卡的作品不从属于任何主义,但他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在后现代主义中可找到他的作品的影子,同时他的作品又具有不确定性,延展性很强,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卡夫卡。”卡夫卡写作是把他的哲学意蕴渗入到了作品,而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正好完美的体现了他的意图,独特的叙事风格也加重了作品的深邃,两者相得益彰。 在现代西方文学中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是西方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是把文学创作与人生体验密切结合于一体的少数作家中的一个。可以说,他从来没有把文学当作文学来做,而是把它当作自己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表达方式。这是卡夫卡小说独特的魅力,与卡夫卡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密切相关。卡夫卡文学成就主要是通过自己不断探索的创作实践取得的。他没有,也不想建立什么理论体系,甚至于连一篇像样的有关论文也没有写过。但从他的日记、书信、札记和谈话中可零零散散地见到他的一些想法,虽不系统,但其基本倾向是明显的。那就是弃摹写,重表现。他反对传统的艺术法则,摒弃写实主义的方法,主张通过自我来再造世界。他把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从客观转向主观,从外部转向内心,把创作当作内在的需要。他觉得心中有个“庞大的世界”急欲“撕裂”,只有创作才能使他一吐为快。他在日记中谈到写作《诉讼》的时候说“一切出于我表达个人内心生活的愿望”。他的许多作品也确实都是出自内心,一气呵成的他的作品之所以感人,显然与他“发自内心”有很大关系。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李海龙 20102410314 10级汉语言文学3班我们都知道,郁达夫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以自我抒情小说为主,代表了自我抒情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在1921年10月于创作社成立后出版的小说《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也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大胆的抒发了“性的苦闷”,抒写出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正当满足的苦痛,借此抨击了封建的陈腐的道德对人性合理发展的压抑。本篇小说采用自叙传的形式,作者在此着重抒发自己的情感,整篇小说充满着感伤的抒情格调,开掘了人的灵魂深层的感情。那么郁达夫的抒情小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它的影响和意义又何在呢?我们且先来看看他的抒情小说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采用自叙传的写法,大胆的进行自我暴露,思想真诚,言语坦承,内容透明。 如在《沉沦》中,作者毫不掩饰的书写着人的性欲,情欲,用酣畅的笔调表现出人的本能,用这样的方式追求人的性欲的解放,用感伤的语言抨击封建道德的伪善性,将人的自然本能和心理透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文章结构不以情节变化为线索,而以情感变化为依托。 郁达夫大部分小说为抒情小说,这就决定了其小说的结构依据人的情感变化来安排,通过情感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凄凉和人的悲哀。郁达夫在《沉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具体,但却通过抒情的手法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将内心的所悟所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三、语言的感情色彩浓烈。 郁达夫在小说的写作中使用大量的感叹词放纵感情的流淌,在语言上不讲究含蓄,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只要能抒发情感,任何语言都是其小说创作所必需的,如《沉沦》最后主人公自杀前的话语“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哪里受苦呢!”集中体现了郁

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特征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在艺术风格上有其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 一、大胆无遗的自我暴露,忠实于"自叙传"的叙述方式,这体现了郁达夫的一个基本信条,即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从初期的《沉沦》到《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迟桂花》……不论是作品中"他"、"伊人"还是"我"、"老郁"或是"李白时",甚至古代的"黄仲则",没有一个没有作家本人的身影或精神气质。郁达夫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宣泄一已的情怀,既有卢梭式的自白,也有维特式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作者深信透过"自我"心灵的观照,也能折射大千世界,因为,深刻地表现个性,即能表现社会,而只有一个人的感情体验,又最真切、最可靠。小说中的形象不只是作者本人的写照,也是"五四"时期一大群染了"时代病"的彷徨、苦闷的青年们的典型。 二、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突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着力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把主人公亦即是自我的感情脉搏和心灵历程艺术地呈献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的小说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孤独凄清的情怀,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而这些郁达夫主要是借助于人物心理的细腻描摹以及讲究外在景物的恰到好处的衬饰来达到。《沉沦》、《南迁》中"他"、"伊人"的纤敏自卑,《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中"我"与于质夫的自伤沦落等,"有病的呻吟"表达着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对人生的悲剧感情。(举出其中一例即可) 三、以人物情绪的起伏变化来结构作品的"情绪流"结构方式,不注重故事本身的发展,一切以人物情绪的波动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如《沉沦》中以主人公"我"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伤情调来贯穿前后,形成作品结构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一-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正是这样在他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中确立的。 四、如泣如诉的语调,浓烈明快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风。郁达大的小说,笔触所及,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淡远和清愁配以清丽、流畅、自然、真挚的文词,摹写着主人公心灵的某种律动,真有呼之欲出的情韵。有时着墨绮丽,甚至纤稼,却也不掩一腔真情,更多时是以朴素、质白取胜,随兴而至,平淡无奇的文字间,显出跌宕多姿的笔意,如《迟桂花》等佳作,语言的色彩与其独特的风格高度一致,进入了老到的圆熟境界。

外国文学——卡夫卡小说的创作心理

卡夫卡小说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研究 08中文4班 0806010179 谭静华 摘要:奥地利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究竟有何与众不同呢?一直以来中外众多学者从他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方面(包括:自我疗救、焦虑感、犹太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孤独意识、生态意识、恐惧感、直觉主义创作意识、恐惧感、自卑感、中国文化情结。)研究他的作品。 关键词:卡夫卡/人格结构/文化心理 奥地利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被文学界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之一,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卡夫卡的小说是寓言小说,不求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多彩,但求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包蕴其中。卡夫卡的小说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虚无缥缈、光怪陆离的世界,十分荒诞。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世界上的一切都被一种力量巨大的权威所覆盖。这个权威高高在上,神秘莫测。它使人感到压抑和窒息。这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 卡夫卡小说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那么作为创作主体的卡夫卡,他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究竟有何与众不同呢?这种与众不同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对卡夫卡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何种影响?不可否认,文学创作归根到底是作家的精神活动,如果不研究一个作家特定的文化心理、不了解作家复杂的精神与人格世界,要完整地深入地理解其创作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使一直以来中外众多学者从他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方面研究他的作品。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 一、自我疗救 文学除了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这些功能之外,它还维系着人的精神生存和健康,即具有治疗功能。具有深重的精神创伤、心理挫折感的卡夫卡视写作为自己的全部生命,以写作进行自我疗救,最终确实虽免

郁达夫的作品特点分析

郁达夫的《沉沦》就是写色,写性苦闷的作品。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有郁达夫本人生活的影子。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忧郁症的青年留学生。他孤独清高,多愁善感,自卑自傲。对爱情的渴望,是他内心的情绪的核心。但是,在异国他乡,由于“弱国子民”的身份,他总是感到被歧视的屈辱,根本而无法获得爱情。于是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发泄自己欲望。作品以他的爱欲为中心,非常细致的展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情感活动,并表达出个性解放、民族觉醒的时代精神。 这里,汇聚了两种思想,都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或体现。 也就是个性解放的思想。这里最强烈的体现出五四时代人的解放的呼声。 作品最突出的特色追求一种内在真实。作品叙述的是日常生活琐事,没有任何重大事件,突出的主人公的心灵感受,挖掘人的内心生活,把一个忧郁青年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非常细致的展示出来。那种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那种无法与人沟通苦闷,自卑、自怜,软弱,颓唐等心理活动都被充分地显示出来。 作品最惊世骇俗的对内心隐秘的欲望的大胆的暴露。 20世纪文学最早进行身体写作的作家,是郁达夫。他是第一个进行身体欲望叙述的作家。在孤独中,他渴望爱情,当爱情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来满足性的渴求。比如,作品先后写他手淫自慰、窥视女性洗澡,在野外窥视别人作爱,到妓院喝酒浇愁。 在叙述身体欲望的时候,作品往往展示主人公的那种“灵”与“肉”矛盾心理。这种心理矛盾也是郁达夫其他写色的作品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是一种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却是那种无法遏止的肉欲的冲动。两方面不断的冲突、搏斗。郁达夫把这种心理矛盾看作是“现代人的苦闷”。作品中,在窥视的时候,自己不断地谴责自己,不断地忏悔。逛妓院出来,就十分的后悔,感到自己的堕落,甚至想要自杀。 郁达夫作品的最大胆的地方就在这里。它是对压制肉体、欲望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最大胆的背叛。把人性欲望看作是合理的,就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禁欲主义的否定。 这种大胆的暴露自我内心生活,追求内在真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郁达夫本质上是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个性、气质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他所接受的西方文学影响,浪漫主义为主。如英国的湖畔诗人,俄国的屠格涅夫等。 (西方文学影响)特别是卢梭对郁达夫影响最大。卢梭被认为是浪漫主义之父。卢梭就追求人性的真实坦率。他的重要思想是崇尚自然。主张回到自然。在人性方面,是自然人性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是美好的,人性的丑恶是社会、文明造成的。回到自然,就是回到人的本性。凡是人性天然具有的,都是美的和善的。人应该顺应自己的本性而生活,而不是按照外部的规定和习俗而生活。激烈反对外部文明对人的压制和束缚。“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他有个很著名的作品《忏悔录》,就是以内心真实而著称。把内心很秘密的情感、欲望包括悲琐的东西都呈现出来。郁达夫在卢梭那里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日本小说影响) 还有日本文学的影响,就是私小说的影响。日本私小说,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叙述自我日常生活中体验、感受。大量地进行欲望、情感那种非常隐秘的个人内心生活的叙述。包括一些很微妙的变态的心理都有描写。有一篇作品叫《棉被》非常著名的私小说。 (民族意识)就是作品所反映的那种五四时代民族觉醒的精神。五四时代不仅是人的解放,也民族意识的高度觉醒。作品中把个人的孤独、精神痛苦以及爱欲的受挫,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弱国子民的身份,成为他的巨大的精神压力。那种弱国子民的屈辱感,始终是他情绪的中心,由此产生出渴望民族富强。 这种渴望民族国家的富强,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 (抒情风格)《沉沦》在叙述方式上,也体现了郁达夫小说的典型风格。它是一部抒情小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