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两件宝

两件宝

两件宝
两件宝

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1.人的两件宝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双手”和“大脑”能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功能是什么?选一两个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双手大脑

2.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3.例:脚是用来走路的。鼻子可以辨别食物的味道。等等。

2015新北师大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学会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能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一只蜗牛从上海爬到北京只用了2分钟?为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在图纸上。这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比例尺。 二、探究新知 1.淘气和笑笑分别根据右面的信息画 了图,他们画得合理吗?为什么?与 同伴交流。 2.什么叫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认识数值比例尺1∶10000 比例尺1∶10000所表示的意义是“图上1cm表示实际100m”。10000cm=100m 强调:(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在学校的东北方向400m 处,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先算一算,再在笑笑的图中标出来。(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400m=40000cm 40000÷10000=4(cm ) 实际400m 就要在图上画4cm 。 4.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不仅可以写成数值比例尺,还可以用线段来表示一幅图的比例尺。你能说说图中线段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图中线段比例尺意思是: 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90km 。 90km =9000000cm 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9000000cm 数字比例尺1:9000000 三、新知应用 1.学校一幢教学楼长42m ,宽9m 。在纸上画出教学 楼的示意图,并和同伴交流你是如何画的。 2.说说下面两幅图的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1)比例尺 1:9000000 意义: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9000000cm ,也就是90km 。 (2) 意义: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5000000cm ,也就是50km 。 3.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920km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20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920km =192000000cm 20:192000000=1:96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9600000。 四、小结: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 1∶10000 线段比例尺 【课后反思】 0 90km 比例尺 比例尺 0 50km 100km 0 90km 比例尺

2019学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杭州七县区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含答案

2019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七县区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五四运动早已载(zài)入史册,后 人对其进行纪念,从中汲取能量,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梦而奋斗。 B.倡导整本书阅读,是因为在互联网环境下,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 浅阅读正成为趋势,阅读容易走向浅尝辄(zé)止、断章取意的误区。 C.缂(gè)丝这种中国传统技艺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能自由变幻色彩,因 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织彩纬的织工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 D.黄家庄藏有美酒的消息不胫而走,据那些喝过的人说,那酒澄( (chéng)清 透亮,醇厚绵长,入口生香,实乃琼浆玉液,令人回味无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说,我们的英雄未必是无所不为的超级英雄, 每一个普通人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和行动都有可能使之成为英雄。 B.好的文艺作品应该用别开生面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 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C.元旦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 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D.《左传》并不简单描写流亡者的不幸,而是通过血腥与动荡的非凡经历,让 流亡者与众不同,产生了与一般士大夫迥然有别的思想锋芒和精神性格。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海藻的大小相差悬殊:小的成体只有几厘米长,如小石花菜、小杉藻等;大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我有两件宝 教科版

第 1 页4 我有两件宝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双手,感知双手的作用。 2.感受手的神奇,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树立保护好自己小手的意识。 3.简单了解人脑知识,知道如何做,才会让大脑更灵活。 4.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感受多动脑、勤动手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感受多动脑、勤动手的乐趣。 教(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百宝箱及箱内物品。 学生:最能体现自己双手灵巧的作品。 课时安排:2~3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物呢?

2.播放手影视频。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神奇的视频,有人能用一双手变出各种各样的动物,你们信吗?信与不信,我们眼见为实!(播放视频)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看它们都是些什么动物,你也可以试着做一做。3.谈感受,引出第一件宝:双手。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精彩了!太神奇了!太好看了!表演太好了!) 师:其实,我们的手作用非常大,它可是我们的宝贝!(板书:宝贝——双手)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我的小手会“变” 1.试一试,变个小动物。 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你想不想也试一试,用小手变个小动物?谁 第 2 页来试一试? 学生用手表演孔雀、大雁、老鹰、狗等动物特有的造型。 2.跟随视频《神奇的手指》做一做。 师:你们的小手真了不起,都会变呢!现在,让我们一 起舞动我们神奇的 小手,再变一变吧!(出示视频:神奇的手指)

生:全体起立,向左向右各迈一步,离开桌子,跟着视频做一做。 活动二:我的小手会“看” 师:我们的宝贝小手真灵巧!会变这么多东西,太棒了!不过,我比你们更厉害,我的手还会“看”呢!大家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百宝箱,里面装了好多东西!现在,老师不用眼睛看,用手一摸,我就知道它是什么?(教师边说边 表演)我的手厉害吗?你的宝贝小手会不会“看”呢? 游戏“摸摸看”。 (1)出示“摸摸看”游戏规则。 闭上眼睛,从百宝箱里任意摸一件物品,并且说出你摸的是什么物品,然后展示给大家看。 (2)每小组发一个百宝箱,组长负责,让每个同学都摸一摸,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三:我的小手会“说” 1.师做示范。 师:噢,我们的小手不但会“看”,而且还会“说”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 看着老师在“说”什么?(“嘘”的动作和照相的动作) 生:是让我们别说话了,老师在照相。 2.学生体验。

北师大版《 正比例》教案

正比例。(教材第41~43页)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能根据正比例的含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并尝试概括出正比例的含义。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重点:能初步运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难点:通过实例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课件、弹簧秤、钩码。 教师做实验,向弹簧秤上加钩码。 (1)这其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 (2)弹簧的长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师:弹簧的长度是随着钩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像这样的两种量叫作相关联的量。 追问:现在知道什么叫作相关联的量了吗?你能举例说明吗?两种相关联的量还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1.学习成正比例的量。 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第一个问题及表格。 边长/厘米123 周长/厘米4 边长/厘米123

面积/平方厘 1 米 根据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完整,并根据问题观察表中填好的数据,思考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填表,相互交流、讨论。 师:表中有哪两种量? 生1:周长和边长。 生2:面积和边长。 师:你发现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生1:正方形的周长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 生2:正方形的面积也是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 生1: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而面积与边长的商在发生变化。 生2:=4,=4,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不变。 生3:=1,=2,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相等。 生4:可用=4表示,也就是说在变化过程中,周长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定值4,是不变的。 师:周长和边长、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什么不变? 生:在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也就是说比值一定;而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同,与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规律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两种变化的量的关系,为认识正比例的意义奠定基础】 2.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第二个问题及表格。 时间/时1234567 路程/千 米90180270360 师: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学生独立完成。 师: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填的?(小组交流) 生:路程÷时间=90。 师:观察路程与时间这两种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 生1: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生2:路程÷时间=90(一定),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一定。 师:从上面两个例题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人有两件宝》教案

《人有两件宝》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9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7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培养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使学生知道手脑要并用才能有创造。 难点:理解一些难懂的词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与生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板书课题:10人有两件宝 课题中两个字没学过,谁会读(指名读)请读准的同学领读生字、生词。再齐读课题。 “两件宝”也可以说两个宝。“件”是生字,左边是_(生:单人旁),右边是_(生:一个牛字),一个人牵着一头牛,这个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这个字。 2.课文是一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爷爷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 3.读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学会提问)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式的揭开课文标题,让学生对生字有所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凭借汉语拼音读两遍课文。 2.读课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课生字,在课文中把这些字画出来,再连成词读一读。(教师巡视、辅导,了解自学情况。) 检查自学情况

3.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双手事情创造(注意带点字都翘舌音,“情”为轻声。) 思考做工才能(注意带点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劳动两件宝办不到 4.指名读课文。(从差到好,不同层次3-5名,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读音) 5.齐读课文。 以问促读,熟悉课文 6.课文有3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7.这两件宝该怎样用读第二句。 8.课文最后说什么 9.连起来读一读课文。 [设计意图]对课文中的生字有基本的认识,帮助学生发音正确。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1.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1)口头填空。 工人_______ 农民_______ 护士_______ 老师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 讲讲你或别人动脑筋的事。(启发:想一想,你在学习、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你想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你见过他们经过想办法把事情办好的事吗2.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师解释“创造”:想办法做出自己或辊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来。举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或举学校中一些小发明的事例,重点说说他们怎样思考、怎样做的。使学生知道手脑并用与创造发明的关系,不必深讲。 3.小结:这一课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我们可要把它们用好。一个人只要爱劳动,肯动脑,一定会有所创造。 指导朗读、背诵

《例外的惭愧》阅读答案

《例外的惭愧》阅读答案 ①我有一个特点令我自己十分惭愧,那就是:我经常不惭愧。 ②譬如说,我去人家家里吃饭,女主人烧得一手好菜,我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诚心诚意地赞道:“真惭愧呀,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怎么就烧不出来呀!” ③可是,等晚上回到家里,夜深人静之际,我仿佛听见极幽微的声音在提醒我:“哎,我说,你这家伙,你说的话好像不太诚实哦!你想想,你真的惭愧吗?你只不过是说说罢了,你干吗要说这种话?这世上说话不实在的人已经太多了,你还要再增加一个吗?” ④我当下:“哎呀,我并不是撒谎,我当时大一时冲动吧?我其实并不打算惭愧的,更不打算改过,我下回小心不乱说不实之话就是了。” ⑤其他的事依此类推,例如人家的屋子布置得如何雅洁清幽,人家的研究做得如何深沉扎实,人家的菜园打理得如何鲜翠欲滴,我其实都厚着脸皮轻易放过自己——动不动就惭愧,那日子可要怎么过啊? ⑥不过,倒有一“外套事件”例外。 ⑦大约十年前,我在暑假去新西兰旅游。台湾的暑假其实正逢新西兰的'冬天,这一点,我虽然也知道,却仍然心存幸,不肯多带厚重的衣服。管他呢,等到了新西兰冷得受不了,再想办法吧! ⑧到了新西兰,我那几件毛衣实在挡不了事,立刻想去买衣服。刚好那天朋友开车带我出游,车子高速开在公路上(新西兰人少车少,路又宽平,几乎每条路都可当高速公路来开),我忽然大叫: ⑨“停车,停车——开回去,我看到一所教堂!” ⑩“教堂怎么了?” “教堂门口有草坪,草坪上有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大义卖。” “奇怪,”朋友半信半疑,“车子开那么快,你也看得到!” 但她还是把车退了回去,果真教堂在举行义卖。义卖多半不卖什么好东西,都是些人家用不着的旧物品,倒是巧克力奶和饼干做得非常好,我们各点了一份。忽然,我看到了一件美丽的羽绒外套。哎呀,那刚好是我想要的,跑去一试,尺码正合适;再看价钱,天哪,差不多合台币两千元。当天的大堂里,每件东西都贱价,就这件外套死贵。怎么回事,我竟看上唯一一件贵货,便忍不住想还价。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题(5篇,附答案)

一、李时珍解剖穿山甲 我国宏伟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格,陌生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 有一次,他看到古代出名药物雪茄陶弘景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叫穿山甲的动物,它最喜欢吃蚂蚁。便想:蚂蚁那么笑,穿山甲是怎样吃它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来到小河边,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既能张开又能合拢。 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开一种分外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利,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观察后他还不放心,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他特地又到河边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子切开观察,果然装了一升多的蚂蚁。 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才写完了完善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练一练 1.联系上下文解词。 (1)严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画出穿山甲吃蚂蚁的过程。 3.给第3节加上标点。 4.用“/”将第2节分成3层,写出层意。 第1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的意义》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根据比例尺解决有关问题(课本第3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并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关键: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关系。 教具准备: 直尺、挂图等

教学环 节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一、 联系 实际,创设 情景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在我们的学校中 生活了六年了,你熟悉我们的学校吗? 再过几个月大家就要离开自己的母校 了,在离开前你不想留点什么吗?今天 我们一起来从数学的角度画一画我们 学校留个纪念好吗? 2、出示数据,引出问题 师:我们学校长73米,宽45米,该怎 么办才能把它画在我们的图纸上呢? 学生思考,想出解决 方法。 学生发言,说说自己 的想法。(把学校的 长和宽缩小就行了) 二、 探究 新知,深化 理解1、引发思考,学生操作 (1)师:如果要把学校画在黑板上, 应当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才行呢? (把长和宽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比 较合适) 方法:实际长度÷100=图上距离 (2)、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学校平 面图 (3)教学楼长29米,宽8.5米,该怎 么画呢? 学生思考后相互交 流,说说方法。 学生计算得出合适 长度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独立列式求出 教学楼图上距离。 学生思考,提出自己 的见解。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四年级第二学期暑期语文阅读训练卷 (一)盲道 周末,带女儿出去逛街,阳光很好,所以人特别多。走在人行道上,忽然女儿脚下踉跄了一下,我忙拉住她,她低头看了看,问:“爸爸,这窄窄的一条带有条纹的路是什么呀?”我也低头看了一眼,说:“这是盲人走的路,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条纹,盲人走在上面就不会改变方向,不会撞到人或什么东西!”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脚步渐渐偏离了盲道。走了一会儿,她皱着眉又问我:“爸爸,盲道允许正常人行走吗?”我说:“盲道是给盲人准备的,一般正常人是不在上面行走的,再说上面也不平,走起来不舒服。”女儿忽然挣脱开我的手,跑到盲道那里,拦住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问:“阿姨,你知道你脚下是盲道吗?就是盲人走的路!”那女人愣了一下,脸红了红,冲女儿笑笑,离开盲道,大步消失在人群中。女儿接着又拦住了几个中学生,问:“哥哥们,你们知道这是盲道吗?”那几个学生怔了怔,没有理会女儿,打闹着在盲道上跑远。 我没有阻止女儿,女儿又问了几个人之后回到我身边,我安慰她说:“没事,现在也没有盲人走路!”女儿摇摇头,说:“就是给盲人准备的嘛!大家都上去走,盲人出来了,该走哪里呢?”想到刚才我也心安理得地走在盲道上,脸忽然就发起烧来。女儿默默地和我走着,脸上似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看着那条盲道湮没在许多人的脚下,我的心里也是无由地感慨。在人们的心中如果没有留出一条盲道,这世上就算修有千万条盲道,盲人也是寸步难行的。 1、请你用“”画出文中表现人心里惭愧、内疚的句子。 2、给下列字注音: 瞻()磕()绊()硌() 3、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请联系上下文,写写此时 她的心里在想什么? 4、女儿的脸上为什么会“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 5、请你写一写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雪 冬天,瑞雪普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雪白晶莹,玲珑剔透,轻盈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飞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赞美啊!

北师大版六年级比例尺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比例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和()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3.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二、选择: (1)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 5:200 :4000 C. 5:20000 :4000厘米 (2)长4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 1:10 B. 10:1 C. :1 二、实际应用: 1、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 3、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5、在一张世界地图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表示2100千米的实际距离,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 6、一种机械手表上的螺丝直径是4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厘米,求这张图纸的比例尺。 7、在一张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6厘米,已知这张图纸的比例尺子是1/100,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米 8、一张地图的经例尺是1/20000,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60千米,求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9、一条跑道长200米,如果用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应画多长 10、学校操场长60米,宽45米,用1:15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长和宽应各画多长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长

歪儿冯骥才阅读答案

歪儿冯骥才阅读答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读来可思思之有悟——冯骥才《歪儿》美点赏读指要 一 一, 读来可思 —— 思之有悟 冯骥才《歪儿》美点赏读指要 口胡涛海 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和著名民间文学艺术家、作其 品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民

间故 儿》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 起到了烘托环境气氛、画人物刻性格和揭示主旨的作用如写歪 动地写出了歪儿被同伴捉弄时 的狼狈样。歪S)《L刻画“ ” 我也非常老道.身高腿长.“ 跑起来真像 事见长。其作品选材视角新颖.善用多变的艺术手法.致深入细的描写,掘生活的底蕴.嚼开咀人生的况味.当代文学领域独在 树一帜歪儿》回忆少年生活足

儿的善良.忽见窗子一点点开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 启.着一个东西.下来这东跟扔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 么悦耳.么刺激.来正是歪那原 儿那长长的罐儿写的是一个、” 电掣”精确地写出“ ” 高力.我人大的特点这些传神的描写为后文的故事推进作了很好的预设 与铺垫,、 的叙事散文.美点多多.得其值 品味 细节.折射的是歪儿的心理:

听 美点四:蕴精美。散文的意 得出来,有长铁罐儿,家玩美.不只在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没大 文字的精炼和优美.而更在个 性同语言美质所共同融合成的 美点一:思精巧。《儿》得没那么起劲了真想下去同伙构歪 一 文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同男孩 伴们一起玩.妈妈不许呢可、不

子们玩游戏时的一场风波.章文以“ 罐” 戏为线索.踢游串连起了 歪儿坐庄——歪儿挨骂——歪 管怎样.还是悄悄把罐儿扔下特殊的意蕴。读《儿》篇散歪这 去.他们玩得开心点吧.儿让.歪 文.用心去捕捉文章中蕴含着 的主旨要义也就是在感知、梳 的心地善良就展现出来这一个细节所传递出的宽容、感动.更

《例外的惭愧》阅读附答案

阅读《例外的惭愧》,完成问题。例外的惭愧张晓风①我有一个特点令我自己十分惭愧,那就是:我经常不惭愧。②譬如说,我去人家家里吃饭,女主人烧得一手好菜,我一边吃得津津 有味,一边诚心诚意地赞道:“真惭愧呀,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怎么就烧不出来呀!”③可是,等晚上回到家里,夜深人静之际,我仿佛听见极幽微的声音在提醒我:“哎,我说,你这 家伙,你说的话好像不太诚实哦!你想想,你真的惭愧吗?你只不过是说说罢了,你干吗要 说这种话?这世上说话不实在的人已经太多了,你还要再增加一个吗?”④我当下嗫嗫嚅嚅:“哎呀,我并不是撒谎,我当时大概一时冲动吧?我其实并不打算惭愧的,更不打算改过, 我下回小心不乱说不实之话就是了。”⑤其他的事依此类推,例如人家的屋子布置得如何雅洁 清幽,人家的研究做得如何深沉扎实,人家的菜园打理得如何鲜翠欲滴,我其实都厚着脸皮 轻易放过自己——动不动就惭愧,那日子可要怎么过啊?⑥不过,倒有一桩“外套事件”例外。⑦大约十年前,我在暑假去新西兰旅游。台湾的暑假其实正逢新西兰的冬天,这一点, 我虽然也知道,却仍然心存侥幸,不肯多带厚重的衣服。管他呢,等到了新西兰冷得受不了, 再想办法吧!⑧到了新西兰,我那几件毛衣实在挡不了事,立刻想去买衣服。刚好那天朋友 开车带我出游,车子高速开在公路上(新西兰人少车少,路又宽平,几乎每条路都可当高速 公路来开),我忽然大叫:⑨“停车,停车——开回去,我看到一所教堂!”⑩“教堂怎么了?”“教堂门口有草坪,草坪上有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大义卖。”“奇怪,”朋友半信半疑,“车 子开那么快,你也看得到!”但她还是把车退了回去,果真教堂在举行义卖。义卖多半不卖什 么好东西,都是些人家用不着的旧物品,倒是巧克力奶和饼干做得非常好,我们各点了一份。 忽然,我看到了一件美丽的羽绒外套。哎呀,那刚好是我想要的,跑去一试,尺码正合适; 再看价钱,天哪,差不多合台币两千元。当天的大堂里,每件东西都贱价,就这件外套死贵。 怎么回事,我竟看上唯一一件贵货,便忍不住想还价。“对,我知道,”摊位的主人说,“这是 场子里最贵的东西,可是这是我朋友刚从美国寄来送我的,全新呢!”天气实在冷,我立刻付 了钱,并且舍不得脱下。“这件衣服穿来不错,你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呢?”“我不想穿得那么 奢华,我穿普通的衣服就好。而且,教堂需要钱!”我这才仔细看她,她穿一件非常黯淡的土 色毛衣,她的人也带几分土色。我忽然惭愧起来,我这样随手就买了东西,而这东西却是原 主人口中的奢侈品。年年冬天,我穿这件衣服的时候,内心都十分惶愧。想起那清瘦的主人, 我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但我又不能拿这件衣服去还她,只好小心翼翼爱惜着穿,好来赎我的 罪咎。不管我能活多少岁,不管我有多重要的场合须出席,我立志再不去买第二件冬衣。我 惭愧,对那位我不知名的南半球的穿着素朴的女子。平生极少生愧,但一想起那妇人安静的 眼神,瘦弱的身体,低抑的语调,我就——惶恐惭愧。(选自《读者》2012年第19期, 略有删改。)小题1:文章①~⑤段写了四个“惭愧”的例子,请找出让作者“惭愧”的原因, 依次填补下列空白(每空不超过9个字)。(4分)(1)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第⑦段有“心存侥幸”一词,请 揣摩一下作者当时的心理,并分析该词语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题目为“例外的惭愧”,请结合全文内容, (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谈对“惭愧”的理解和认识。 (不超过150个字) 参考答案:【小题1 】示例:(1)烧得一手好菜(2)屋子(布置得)雅洁清幽(3)研究(做得)深沉扎实(4)菜园(打理得)鲜翠欲滴(共4分。每要点1分)【小题2 】示例:(1)台湾正值暑期,新西兰虽然是冬天但也应该不会太寒冷。(2)引出下文买外套这件事,从而进一步引出这次“例外的惭愧”。 (共4分。每要点2分)【小题3 】示例:作者生活中 经常的“惭愧”,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并不是真惭愧;买了那件外套后的“例外的惭愧”才是真惭愧,是发自内心的不安,觉得自己过分奢侈,并立志不再买第二件冬衣。我们身边

苏教版一上册《人有两个宝》教案

课文《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吴盛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8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3、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4、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学会运用汉字说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时安排: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掌握朗读课文的方法。 2、学习课文,理解“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的道理,背诵课文。 3、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学会书写“人”和“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有宝贝吗?是什么宝贝,和大家说说吧!(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你们的宝贝真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两个特别神奇的宝贝,秦奕晨有,张安琪有,李嘉一也有,人人都有!你想知道是哪两个宝贝吗?一起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老师明确读书要求: A、坐姿端正。 B、用手指读。 C、先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拼读。

D、最后连起来,一行一行地直接拼读。 E、全文连起来读一读。 2、学生练习读课文,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朗读效果,指名试读,集体正音。 4、练习朗读,注意停顿,注意读得熟练、准确。【课件出示课文1】 三、学习课文 (一)理解课题,学习第一句话。 1、回忆问题:我们有几个宝贝? 2、学生回答,教师揭示课题:人有两个宝(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 3、师质疑:有哪两个宝贝呢? 4、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完后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再发言。 5、学生发言,集体明确答案: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课件出示2】 6、引导学生认识标点符号“,”“。”告诉学生看见逗号,要停顿一下;看见句号,停顿的时间更长一点。 7、引导学生根据标点符号读句子。 (二)理解课文,学习第二句话。 1、教师启发学生质疑: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宝贝呢?他们会干什么? 2、引导学生读课文找答案。 3、启发学生自由说话: (1)你的双手会干什么?看课件书本插图,再说话。【课件出示3】 (2)妈妈、爸爸的双手又会干什么? (3)工人、医生、军人、警察等等,他们的双手又会干什么呢? (4)齐读:双手会做工。【课件出示4】 4、师:我们的手太灵巧、太有用了,真是一个好宝贝!聪明的你还记得另一个宝贝是什么吗?(大脑) (1)学生自由质疑:大脑是什么?大脑有什么用? (2)学生可以先试着解疑,教师给予鼓励。教师再引导观看课件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大脑”和“思考”。【课件出示5】 (3)谈话交流: 我看书的时候,大脑在思考。 我弹琴的时候,大脑在想怎么弹好。 我种树的时候,大脑在想怎么把树种好。 …… (4)教师质疑: “双手”和“大脑”这两个宝贝能不能只要一个?行吗?举例说明。 (三)得出结论,学习第三句话 1、出示: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课件出示6】 2、启发说话: 工人用手又用脑,创造了新机器。 医生用手又用脑,治好了病人的病。 我用手又用脑,做出了一架漂亮的纸飞机。……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阅读练习题 (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分析及答案 (一)盲道 周末,带女儿出去逛街,阳光很好,所以人特别多。走在人行道上,忽然女儿脚下踉跄了一下,我忙拉住她,她低头看了看,问:“爸爸,这窄窄的一条带有条纹的路是什么呀?”我也低头看了一眼,说:“这是盲人走的路,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条纹,盲人走在上面就不会改变方向,不会撞到人或什么东西!”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脚步渐渐偏离了盲道。走了一会儿,她皱着眉又问我:“爸爸,盲道允许正常人行走吗?”我说:“盲道是给盲人准备的,一般正常人是不在上面行走的,再说上面也不平,走起来不舒服。”女儿忽然挣脱开我的手,跑到盲道那里,拦住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问:“阿姨,你知道你脚下是盲道吗?就是盲人走的路!”那女人愣了一下,脸红了红,冲女儿笑笑,离开盲道,大步消失在人群中。女儿接着又拦住了几个中学生,问:“哥哥们,你们知道这是盲道吗?”那几个学生怔了怔,没有理会女儿,打闹着在盲道上跑远。 我没有阻止女儿,女儿又问了几个人之后回到我身边,我安慰她说:“没事,现在也没有盲人走路!”女儿摇摇头,说:“就是给盲人准备的嘛!大家都上去走,盲人出来了,该走哪里呢?”想到刚才我也心安理得地走在盲道上,脸忽然就发起烧来。女儿默默地和我走着,脸上似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看着那条盲道湮没在许多人的脚下,我的心里也是无由地感慨。在人们的心中如果没有留出一条盲道,这世上就算修有千万条盲道,盲人也是寸步难行的。 1、请你用“”画出文中表现人心里惭愧、内疚的句子。 2、给下列字注音: 瞻()磕()绊() 硌() 3、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请联系上下文,写写此时她的心里在想什么? 4、女儿的脸上为什么会“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 5、请你写一写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雪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第4课《我有两件宝》教案3教科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第4课《我有两件 宝》教案3教科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自身的双手,为自身有一双灵巧的双手而高兴。 2、初步感知动手与动脑的关系,感受勤动手的乐趣。 2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的设计,旨在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让同学认识自身双手的作用,初步感知动手与动脑的关系,并在动手、动脑中感受到勤动手的乐趣。针对《品德与生活》的学科特点,我在活动的设计中注意创设情景,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启迪的活动环节,带领儿童们在活动的舞台上自由旋转,再现生活,体验乐趣,并受到情感与道德的熏陶。 3重点难点 感受手的神奇,为自身有一双灵巧的双手而高兴,而且感知动手与动脑的关系,并在动手、动脑中感受到勤动手的乐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谜语导入 活动一、激发兴趣,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十个小兄弟,分成两个家;高矮各不同,做事全靠他! 2、揭示课题:手。 活动2【讲授】认识会做事的手 活动二、自我观察,初步感知——认识会做事的手 1、看看小手 你觉得自身的小手怎么样啊? 2、说说小手 (1)看课本p14。图上的小朋友们都在用小手做什么事情呢? (2)下面这几位小朋友,他们又在用小手干什么呢?(展示补充图片) 你们觉得这些小手怎么样呢?(板贴:会做事的手) (3)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平时,你的小手都帮你做过哪些事情? 3、用用小手 (1)说明摸一摸、猜一猜游戏规则。 (2)指名摸一摸、猜一猜。

4、夸夸小手 夸小手:小手小手你真棒,你是我的好典范!小手小手你真行,天天帮我做事情!活动3【讲授】认识会说话的手 活动三、交流合作,感受乐趣——认识会说话的手 1、创设情景,感受手语 (1)你听,两只小手在说什么呢? (2)小结:我们的小手真是一双会说话的手啊!(板贴:会说话的手) 2、小组合作,体验手语 小组合作,用手表达不同意思。 3、汇报交流,领悟手语 谁来用你的小手来和大家说说话呢?同学们猜猜他的小手在说什么呢? 4、师生互动,展示手语 老师出几个题目来考考大家。 活动4【讲授】认识会扮演的手 活动四、欣赏舞蹈,小手游戏——认识会扮演的手 1、欣赏舞蹈,感知扮演 欣赏孔雀舞。(板贴:会扮演的手) 2、师生交流,互动扮演 (1)指名用小手扮演。说、演、评、学互动交流。 (2)老师用手扮演,师生互动。 3、和时总结,拓展课题 (1)总结:我们的小手真是一双神奇的手!(板贴:神奇的手) (2)你们回去以后,想用你的小手干什么呢? 活动5【活动】体验快乐——动手健脑 活动五、主题延伸,体验快乐——动手健脑 1、动手游戏,体验乐趣 (1)打开课本P16,说明游戏方法与要求。 (2)师生一起做“双手收、放”和“一枪打四个”游戏。 2、总结 (1)手的活动听大脑的指挥。双手和大脑,是我们的两件宝!

高年级阅读训练

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塌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⑴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⑵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 ⑶累得没有一点力气和精神。()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帮助他朋友克服了哪三个困难?概括一下写下来: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⑴本文记叙的方法: ①先总述后详述。() ②先概括叙述后分述。() ③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⑵本文赞扬了徐霞客: 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②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有两件宝》教案

人有两件宝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诗歌的形式写了人身上的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它告诉小朋友们只要用手又用脑,劳动才能有创造。全诗共有六句话。第一、二句讲“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第三、四句从反面说明用手不用脑或用脑不用手,事情就做不好;第五、六句从正面指出只要手脑并用,才能在劳动中有所创造。这进一步强调了课文的中心。在教学中,着力点应放在指导学生读书上。正如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通过读,读准字音,在读中学词学句,在读中悟理。 教法建议 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学习生字,注意读准“双、能、劳”的音,区分“工——公”的字义、用法。“劳”“动”两个字中都有“力”,可指导学生用劳动需要出力来记住字形。 2.写字教学 教写字,可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双:两个“又”写法不同。左边是偏旁,第二笔是点;右边是“又”字,第一笔横撇要左伸到点下,第二笔是捺。 做:左中右结构,左边要窄些,中间稍短些,右与左一般高,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办: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两点向外。 才:第三笔是撇,不能写成“寸”。 词句教学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句中的“做工”不是单指干力气活儿,而是泛指工作、做事。“思考”指动脑筋想办法。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双手会做哪些事,大脑会想些什么,不要抽象地理解。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句中的“创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来。要通过实例让学生具体理解。 朗读指导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这首诗节奏性强,韵味十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诗的节奏。通过黑板、幻灯标出节奏,在听录音、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出停顿的记号,掌握读的速度。 如: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工作/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空想/一大套。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教学一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从读中理解字词,体会句子的意思,领悟文章的道理。 在正确朗读之后,可采用师生引读、轮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还可跟着朗读录音练习背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 我有两件宝_教科版

4 我有两件宝教案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教学目标: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

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1.认识自己的双手,感知双手的作用。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感受手的神奇,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树立保护好自己小手的意识。 3.简单了解人脑知识,知道如何做,才会让大脑更灵活。 4.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感受多动脑、勤动手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感受多动脑、勤动手的乐趣。 教(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百宝箱及箱内物品。 学生:最能体现自己双手灵巧的作品。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物呢? 2.播放手影视频。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神奇的视频,有人能用一双手变出各种各样的动物,你们信吗?信与不信,我们眼见为实!(播放视频)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看它们都是些什么动物,你也可以试着做一做。 3.谈感受,引出第一件宝:双手。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