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聚焦新中考一轮复习课件社会思品第26课 人口资源与环境一

聚焦新中考一轮复习课件社会思品第26课 人口资源与环境一

聚焦新中考一轮复习课件社会思品第26课 人口资源与环境一
聚焦新中考一轮复习课件社会思品第26课 人口资源与环境一

第26课人口、资源

与环境一基础盘点考点自清

【考试要求】考点40: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b

?考点41:掌握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c?

【考点分析】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依旧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几乎每年都

会以不同的方式考到这三大问题。对于以上两个考点的内容,学生必

须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是怎样的?对社会发展会带来怎

样的影响?学生掌握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各项措施,并

且知道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积极参与应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

题活动之中,更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知识梳理

1. 我国的人口问题1我国人口现状

我国人口的 20XX年4月28日,第六次

数量方面人口数量大

基本特点普查是13.3亿多

我国人口的我国还有5465万文盲人口

质量方面人口素质不高

另一特点 15岁及以上

人口老龄化经受着“银色”浪潮的冲击。第六次普查中

结构方面

加剧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2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给自然带来沉重的压力。例如,我国的淡

水资源总量较大,但是从人均占有量来看,则属于世界上严重缺水的

自然

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包括黄河在内的北方河流断流、河

湖干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许多人口密集的城市严重缺水

大量的人口给社会带来严峻的就业压力,我国失业人口不断增多,而

社会文化素质偏低,又给这部分人再就业增加了难度。因此,人口过多会

给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

人口过多,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的提高,直接影响经济建设资金的积累,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

科学水平的提高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①实行计划生育 a. 原因:人口过多,就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是我国原本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会反过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 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c. 内容: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而提高人口素质,既是积极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e. 作用显著成绩: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

长;节省了大量资源和资金;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给人们衣食

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

量。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教育,人口的文化素质得

到进一步的提高。②我国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主要

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人口问题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倡“晚婚、

人口数量大

晚育”,控制人口增长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

人口素质

展教育事业,提倡“少生、优生”,提高人

不高

口素质

人口老龄化发展经济增加国家财富,发展老年事业,健

加剧全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③作为青少年,在人口问题上能做些什么?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

老敬老,孝敬长辈。2. 我国的资源问题1我国资源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我国资源的现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向国人敲响了警钟,使人们不再盲目乐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观,开始重新审视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

和行为

资源利用率低,浪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影响

费损失严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资源分布不平衡增加了资源利用和开发难度2我国资源问题的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具体说明

①“开源”就是要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资

实行“开源”与“节源的开发范围,使资源开发从陆地走向海洋,

从地球

流”是解决自然资源走向太空

的重要措施②“节流”就是要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

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实行跨区域调配是解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水资源相对欠缺,实施

决我国资源区域性短缺“南水北调”工程;东部能源相对短缺,而西部能源

的有效办法资源相对丰富,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立法工作相当重要我国把对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制的轨道上来3在节约资源中,科学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①可以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解决矿产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的问题;②努力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尤其是清洁能源的开发;③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运用科学技术,扩大资源二次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发展“废弃物资源化”这一新兴产业。

4作为青少年,在资源问题上能做些什么?树立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观念,大力宣传节约资源政策,珍惜

和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争做节约资源标兵,遵守资源的法律

法规,依法同破坏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3. 我国的环境问题

1我国的环境现状①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

问题②“三废”即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2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3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①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原因

而且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要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坚持预

要求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绝不能重蹈

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②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开展大规模的防护林建设;防治荒漠化;实施

加大生态环境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等

建设力度

工程

重点治理大江大湖的水体污染;治理重大工业

加大环境污染

地区和城市的大气污染;实现集约型增长方式,

治理的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4作为青少年,在环境问题上能做些什么? 提高环境意识,积极宣传环保;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做到爱护花木,植树种草,不乱扔垃圾等。

想一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解决以上三大问题的措施有哪些?我国实施哪些基本国策?基础自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从20XX年11月1日起,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普查中,统计员得出了下列我国人口现状的一些特点。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D A.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B.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少 C. 农村人口多,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D.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阅读“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状况表”完成2~3题。

项目土地耕地矿产森林

资源总量居世界位次第三第四第三第六

人均占有量同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 1/3 1/3 3/5 1/5

C

2. 上表说明我国的资源国情有①资源分布不平衡②资源人均占有量少③资源浪费损失严重④有些资源总量丰富 A. ①②B.

②③ C. ②④D. ③④B

3. 解决我国上述表格中的资源问题可以①控制人口数量②“开源”与“节流”并举③跨区域调配资源④依靠科技提高

资源利用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 打开电视机却不看,无意间,你已造成了电力浪费;去市场购物,明知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仍然习惯性接受;明知纸张应该双面使用,但还是习惯性地丢弃没有用完的作业本。这表明

B A. 环保节能工作都是生活细节小事 B. 环保节能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C. 摒弃不良习惯,必须依靠法制建设 D. 环保观念必须长期倡导,使之深入人心

5. “满城尽是黄金沙”,致使沙尘天气肆虐的因素可能有 C ①生态破坏②过度放牧③环境污染④土地荒漠化A. ①②③ B. ②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0分

6.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上图呈现了我国的哪些人口问题?2分

答案:①我国人口持续增长;②人口总量大。2分2上述人口问题对我国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4分答案:①生态失衡或环境恶化;②就业压力增大,影响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或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交通拥挤等;③

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或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的发展等。4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图中两条曲线形成的原因。4分答案:原因: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很

快人均寿命延长或自然死亡率降低。2分②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出生率下降。1分③人口出生率下降,使人口增长速度趋

缓。1分解题指导讲练互动

【例1】 2011 ?浙江湖州分析最近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见下表,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

0 ?14岁人口占总项目 65岁及以上占总年份人口比例% 人口比例%

2000 22.89 6.96

2010 16.60 8.87A. 数量不断增大B. 增长率不断提高C. 文化素质不高D. 老龄化趋势加剧分析: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初中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一种

学习能力,在获取信息时,必须保证信息是“有效性的”,要求

仔细阅读,抓关键词、重点词句,再进行分析得出题意。从本

题中得知,是讲述“年龄段”比例的问题,不是人口的数量、素质问题,也不是人口增长率的问题。所以选D。

答案 D【例2】 2011 ?浙江绍兴陆域狭小、资源短缺的浙江,拥有的海

岛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的蕴藏量却均居全国前列。因此,开

发利用海洋能源有利于浙江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因

地制宜,海陆互补④增加资源总量,扩大海域面积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

分析从选项中得知其中有一个选项是不符合题意或表述是错误

的,可以进行一一排除, “④”选项中“扩大海域面积”表述是错

误的,所以“④”不选。

答案 A【例3】 2011 ?浙江温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图2和图3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浙江省的一些相关数据。

图1:20XX年杭宁温三地常住人口数图2:温州市每10万人中受教育程度人数的变化图3:20XX年杭宁温三地每10万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1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温州人口的什么特点?4分材料二:近年来,温州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着力推

进人才建设;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推动创新发展的海

外高层次人才;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提升产品的科技

含量。

2材料二表明温州市正在实施什么战略?结合图3分析我市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6分分析:学生要学会从柱状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获取表层信

息 ? ?图表深层次的信息,从了解图表的大概意思 ? ?领会图

标中深层次的内涵。分析图表要先看标题,再看柱状图所表达

的意思,然后进行总结性的概括,图1、图2可以根据以上的方

法进行概括。图1是表述人口数量,图2是表述人口素质的变化。

图3中的数据表明温州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

答案 1图1:温州市人口数量大;图2:温州人口素质有所提高。

2科教兴市战略答人才强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也可;因

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

基础,而图3中的数据表明温州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这会制约

温州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把温州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即学即练观察下表,回答1~2题。

年份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1978 38.00% 57.59% 4.41%

………… …… ……

2002 23.36% 69.58% 7.06%

2003 22.57% 70.18% 7.25%1. 请你给上述图表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D A. 我国人口素质变化表 B. 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变化表 C. 我国人口总量变化表 D.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

B

2. 要应对图表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必须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鼓励育龄青年晚婚晚育③努力做好优生优育工作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3. 聚焦变化,展望未来。【解读图表:令人振奋的变化】

温州市生产总值变化表

温州市人均储蓄余额变化图

年份生产总值

1978年 13亿元

20XX年 1402亿元

20XX年 2157亿元

1上述表和图中数据的变化分别反映了什么?答案:我市经济总量增长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调查塘河:令人心痛的变化】温瑞塘河是温州的母亲河。昔日,盈盈碧水相连,人与塘

河尽显和谐。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母亲河逐渐失去昔日的

光彩。如今,许多河段沿岸垃圾遍地,河水发黑发臭,令人心

痛不已。

2“令人心痛”的变化反映了温州市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解决该问题应坚持怎样的方针? 答案: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报道两会:令人鼓舞的信息】今年浙江省“两会”期间,温州市的省人大代表积极建议省

人大常委会尽快为温州人民的“母亲河”进行立法保护。

3这一做法符合我国哪一治国方略? 答案:依法治国。跟踪训练素能提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一方面,企业为招不到掌握熟练技术的员工而着急;另一方面,

大量务工人员为找不到工作而担忧。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

国 B A. 经济发展,能完全满足人们就业需要 B. 人口素质偏低,给社会就业带来压力 C. 人口众多,已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D.

实行计划生育,与解决就业问题无关D

2.以下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在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注:第六次人口普查同第五次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1.91%。①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②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偏低③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加快④我国人口总量大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 下边漫画有利于解决我国________带来的问题

B

A. 人口素质低

B. 人口老龄化

C. 人口数量多

D. 人口分布不均衡4. 20XX年10月24日,“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二号”的任务之一是评估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它对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

D A. 改变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现状 B. 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

C. 用月球资源完全替代地球资源

D. 扩展资源的开发范围

5. 浙江省地域狭小,但拥有广阔的海域,海岸线总长居全国第一,近海渔场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潮汐能、波浪能的蕴藏量均居全国前

B 列,这表明我省①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②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③资源开发应从陆地走向海洋④开发海洋是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A

6.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 发展问题 B. 环境日益恶化问题

C. 生态建设问题

D. 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含答案)

金华市2016年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 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 A.人的城镇化 B.化解城市病 C.激活城市资源 D.放宽入户条件 2、2016年3月22日,围绕“新媒体、互联网金融、分享经济、人工智能”等话题举行的国际性 会议是 A.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 B.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C.第十五届博鳌亚洲论坛 D.第四 届核安全峰会 3.观察右图,从自然环境角度对沪昆高铁线路描述正确的是 A.贯穿我国三个经济带 B.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C.地跨 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从上海出发经过浙江等地,到达云南 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 度……扎实做好精准扶贫,补齐“三农”短板。回答4―6题: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华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耕地相连,水利条件优越 B.山高谷深,热量条件充足 C.降水充沛,终年高温多雨 D.人口稠密,机械化程度高 5.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下列属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有 ①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②推行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精准扶贫,补齐“三农”短板,有利于实现 ①同步富裕②依法治国③社会公平④全面小康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7.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其共同意义在于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地方权力 C.抵御外来入侵 D.维护国家统 8.右边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新体制的创立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工业革命的冲击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9.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④人民 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王某在微博上持续公开发布不良信息,有关部门依法关闭了他的账号,这警示我们应 A.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 B.重视网络管理,禁止表达观点 C.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D.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 11.对右边漫画中“爷爷强行上车后的一幕”评述正确的是 ①爷爷的言行是错误的,应该遵守规则,尊重他人②爷爷的言行可以理解,是在调节情绪,随意发泄③孙女的言行是错误的,应该孝亲敬长,不讲原则④孙女的言行是正确的,体现正直勇敢,明辨是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口社会学(专科必修)》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社会学》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中国生育模式转变的特点。 2.简述当代中国婚姻结构的特征。 3.简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4.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5.简述中国出生人口质量干预的途径。 二、论述题(共20分) 6.什么是死亡模式,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死亡模式演变的过程。 三、分析题(共30分) 7.资料:搜狐网站载,轰轰烈烈的“春运”目前已经结束。据开始时预测,这次为期40天 的春运旅客运量将达到16.6亿人次;若以往返折合8.4亿人次,就相当予全国三分之二的人 都挟裹进去,出门打了个来回。而在民工、学生、探亲、旅游“四大潮”中,以民工潮最大。1月 31日广州两大火车站的到达客流约33万人,其中南下淘金的民工占了总客流的95%以上。2月2日消息:据广东省劳动厅掌握的资料,从1月27日至30日,从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进 入广东的共有317万人,其中外地民工就占了300万人,占95%以上;“数十万新民工和超过 300万的返程民工给广东省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2月5日,“火车南下抵穗的人数跌至23.2 万,比节后春运最高峰减少了近一半”;“广州东站到达客流7.2万人次,南下广州的民工人数 充其量只有5万多。”这还占到了80%以上。 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民工潮算是人口迁移吗?(4分) (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农民进城给城市带来的影响,试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缓解春运民工潮高峰压力的看法。(20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筒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答;无论从人口生育率变化的历史过程和趋势,还是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生育模式转变过程具有显著的特征。(2分) (1)中国生育率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分)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社会政治试卷(附详细答案)

社会政治试卷 第1页(共16页) 社会政治试卷 第2页(共8页) 黄 河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宁波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 在--------------------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 第2—3题图 流 域界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15题图 社会政治试卷第3页(共8页)社会政治试卷第4页(共8页)

社会政治试卷 第5页(共16页) 社会政治试卷 第6页(共8页) 17.(10分)“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无疑是 不同时期引领中国发展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顺时而变的孙中山】孙中山的一生就是“不断在挫折中修正自己”的一生。如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他从一个“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转变。 (1)分析促使孙中山从“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民主革命者”的社会背景。(2分) 【勇于创新的毛泽东】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2)这是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其“新”在哪里?(3分) 【审时度势的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重大变化,提出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调整了国家政策,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 (3)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是什么?举一实例,说说我国是怎样顺应时代主题的。(3分)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2分) 第19题 图1 ------------- 在--------------------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含答案)

1 图1 某大洲沿南回归线剖面图 浙江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考试采用开卷笔答形式。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卷Ⅰ 说明:本卷共一大题,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用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相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每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6年11月9日,美国第45届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当选者是共和党人 A.希拉里 B.布什 C.奥巴马 D.特朗普 2.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 A.浦东新区 B.滨海新区 C.雄安新区 D.两江新区 3.古时衢州对外政治、经济交流最重要的一个窗口,水路进出衢城的必经之道是 A.浮石门 B.迎和门 C.礼贤门 D.水亭门 4.对下列描述地理规律或景观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景观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纬度高低影响植物生长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 读图1,回答5-6题。

5.该大洲东部濒临的海域甲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对该大洲区域特色的描述,合理的是 ①该大洲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原住居民印第安人为黄色人种 ②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东非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③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 ④丁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山区的主要运输工具是骆马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学者黄仁宇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发生的几件小事入手,展开大历史之旅,写成《万历十五 年》一书,风行数十年。“万历十五年”属于 A.年号纪年法 B.帝号纪年法 C.干支纪年法 D.公元纪年法 8.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 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有 ①刺史②郡守③司隶校尉④三司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10.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 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2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 一、人口社会学简介 1、人口的概念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的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关系。 2、人口的双重属性 人口的生物属性也成为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 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为:第一,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第二,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第三,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的。 3、社会学的想象力 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掌握我们的个人生活和更大的、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力量之间关系的能力。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 (1)认识和分析人口过程 人口过程是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的总称。 人口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下进行的,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影响。(2)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人口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社会结构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组织模式和相互关系。第一,人口的自然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人口的空间结构和人口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二,一定的人口结构受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观念和社会控制力量的影响的制约;第三,透过对人口结构的研究还可以透视各种社会力量的变化,因为人口结构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各种社会力量的变化。 (3)认识和分析人口变迁 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结构性变迁:新体制逐步取代旧体制的变迁过程。 突发性变迁:原有体制的突然中断,并产生一在全新的体制,是一种革命。 二、中外人口社会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经济学家,发表《人口论》,提出人口的增长快于生活资料的生长,主张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人口繁殖。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考试 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题,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读世界局部区域圈,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为世界著名海峡或运河,其中位于东半球的共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C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l、8)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④为巴拿马运河,位于 西半球,故选C。 2.图中甲为阿拉伯半岛,这里的居民主要为 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棕色人种 【答案】C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3) 【解析】本题从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中即可找到正确答案,故选C。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I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②接近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我国1月O℃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 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6) 【解析】I界线为南北方地理分界线,与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大致吻合。故选B。 4.以下为北京、杭州、乌鲁木齐、西宁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属于杭州的是

【答案】C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 【解析】杭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气温在0℃以上,降水较多,故选C。 阅读《浙江省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表》,回答5—6题。 浙江省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表 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全部 所占比例(%) 18.71 53.51 9.48 12 6.3 100 5.从上表可以看出浙江省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A.地区分布不均 B.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C.浪费破坏严重 D.林地多,但耕地比重小 【答案】D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8、9、37) 【解析】本题从材料数据中可直接得出结论,答案为D。 6.浙江省地形复杂,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2015年3月1日,《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关于我省水土流失自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较大②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④城镇及工矿建设不当,致使地表裸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5、38) 【解析】本题要注意从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分析原因,正确答案为A。 7.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齐桓公首霸 B.商鞅变法 C.郡县制确立 D.百家争鸣 【答案】B 【考点直击】历史与社会(考点14) 【解析】本题属容易题,从“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等可判断为商鞅变法,故选B。

人口社会学

名词解释: 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再生产模式: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所构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稳定状况。人口再生产有原始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型。 性别的社会差异:是指两性的生物差别经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性别分层和性别不平等。 社会分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表现为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和不平等状况。 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即家庭规模大小,由多少成员组成;二是家庭模式要素,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 婚姻挤压:是指在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群中出现数量不平衡现象,表现为男性相对不足或女性相对不足现象。 社会变迁:是指经济、文化、政治、技术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迁,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部分的改变。 新生态范式:简称NEP。“新生态范式”认为,首先,人类是生态系统中彼此相互依赖的许多物种之中的一种。其次,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事务不仅受社会、文化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自然界中彼此内在联系的原因、结果与反馈的影响,因此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会产生非预期的结果。再次,人类生活依赖与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具有潜在的限制。再再次,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强调尽管人类发明及其从中获得的能力可能一时扩大地球承载力的限度,但人类不可能摆脱生态法则的制约。 家庭计划:也称家庭生育计划,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考虑其经济条件和妻子的健康状况而有意识地安排生育数量和生育间隔的措施。家庭计划的核心是节制生育。 人口质量:从微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是指个体的素质;从宏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综合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以及认识人类自身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条件和能力。 简答题: 1、简述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答: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主要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1)认识和分析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的总称。 对人口过程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口社会学的 研究对象。 (2)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3)认识和分析人口变迁。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认识和分 析人口变迁以及人口变迁之间与其他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 基本内容。 2、论述马寅初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新人口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要求客观地估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7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全卷采用开卷形式,但不能交流材料和讨论问题。 2.卷Ⅰ 必考部分满分50分;卷Ⅱ选考部分满分20分,分AB二组,每组2题,考生在每组中任选1题作答。卷Ⅰ必考部分和卷Ⅱ选考部分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卷Ⅰ(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施行。国务院决定,环境保护 税全部作为▲收入。 A.地方 B.中央 C.个人 D.企业 2.2018年2月26日,世界▲大会在巴塞罗那开幕,来自全世界的2300多家企业发布 和展示了最新的通信产品和技术。 A.互联网 B.移动通信 C.通信装备 D.网络技术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图1),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A.两地全年均为高温多雨 B.两地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C.甲地终年炎热干燥,乙地夏季高温少雨 D.甲地终年温暖湿润,乙地冬季温和多雨 4.图中所示区域 ①地跨亚、非、欧三大洲②居民大多为黄色人种 ③直接濒临红海、大西洋④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读 图2,关于该河流各河段水文特 征的描述(表1),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① ② 图2 ③ ④ 图1 河段水文特征 ①水力资源丰富 ②河道宽阔,水量最大 ③含沙量非常大 ④“地上河”,流速急 表1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社会·思品试卷(JX)第1 页(共6 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 试卷I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 1 7年11月6日,“”核电项目首台发电机通过了“型式试验",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A.北斗三号 B.鲲龙AG600 C.华龙一号 D.天舟一号 2.20 1 8年2月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第l 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A.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C.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D.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3.“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这句顺口溜赞美的我国农村改革举措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乡镇企业 4.右图为我国大连到荷兰鹿特丹的北极航线示意图。该 航线 A.起止两端的城市同处于热带 B.可全年通航,较传统航线更短 C.连接了亚洲、非洲和欧洲 D.依次经过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5.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轴线,下列关于 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B.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C.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江阔水深,全线皆可通航 D.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宁夏平原、太湖流域等稻米产区 6.绍兴是一座古城,最早建于春秋时期(前7 70一前476年)。这一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可能处于 A.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 B.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7.绍兴是一座水城,水给绍兴的儒风雅俗打上了鲜明的印记。曾在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写下千古名篇《兰亭序》的是 A.东晋王羲之 B.唐代李白 C.宋代苏轼 D.元代关汉卿 8.绍兴是一座文化名城,文人辈出口在北大四位绍兴籍校长中,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从而使北大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大本营的是 A.何燮侯 B.蔡元培 C.蒋梦麟 D.马寅初 9.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以下文物可佐证的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征有

浙江省中考试题集(七年级社会)

2013年浙江省中考试题集(七年级社会) 1.关于右图中①、②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上游的水力资源都丰富 B.两条河流下游都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C.①河发源于青藏高原,②河发源于黄土高原 D.①河治理的重点是防洪,②河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 2.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了各具特 色的区域生活。下列选项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哈尼族——西藏——那达慕大会 B.蒙古族——广西——四季放牧 C.哈萨克族——宁夏——梯田文化 D.维吾尔族——新疆——绿洲农业 3.小李在观察了右图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②亚洲大陆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 ③西经60°经线穿越亚洲大陆西部 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小李对图中①、②区城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①、②区域都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B. ②区域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 C.①区域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农作物以大豆为主 D.②区域人们在绿洲上种植椰枣,创造了灌溉设施坎儿井 5.印度位于亚洲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其大部分地区所门的气侠类 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6.中印两国山水相连。图2中位于两国边境处的山脉①指的是 A.天山山脉 B.巴颜喀拉山脉 C.阴山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7.下列对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贵州:简称黔,行政中心遵义B.云南:濒临印度洋,受西南季风影响 C.广西:南临北部湾,少数民族聚居区D.广东:人口分布密集,华夏文明发祥地 阅读以下45°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 -13题 8.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江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 9.图中数字②代表的山脉是某些地理分界线的组成部分,这些分界线有 ①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中纬度和低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2012年以来,日本通过所谓“国有化”等无耻行径,妄图将窃占我国之领土合法化。中国正告日本,归

《人口社会学(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社会学》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人口迁移的类型。 2.简述贫困人口的结构化特征。 3.简述家庭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4.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5.简述中国传统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题(共20分) 6.什么是死亡模式,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死亡模式演变的过程。 三、分析题(共30分) 资料:世界人口突破70亿人之际,中国的生育政策却走到了另一个十字路口一在计划生 育政策执行30年之后,面对出现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老龄化加速等新情况,中国人口却出现低生育率隐忧。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到底是多少?就目前能够查询到的数据来看,众说纷纭,奠 衷一是。然而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低于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一个事实无可置疑,中国已 经进入低生育率行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教授顾宝昌表示,目前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进入 低生育率行列,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下降得那么急剧,由此带来的挑战将非常严峻。 请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7.什么是生育率?(5分) 8.中国生育模式的转变经历了哪三种类型?(9分) 9.请结合实际,阐述生育率的急剧下降给中国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16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答:(1)按照迁移目的和动机,分为经济性迁移和非经济性迁移。(2分) (2)按照迁移的社会单位,分为单人迁移、单户迁移和集体迁移。(2分) (3)按照迁移的社会组织情况,分为有组织迁移和无组织迁移;有计划迁移和无计划迁移。 (2分) (4)按照迁移的决策选择,分为自愿迁移和强迫性迁移。(2分) (5)按照迁移的地域类型,分为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地区间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

浙江省金华市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试卷(含答案)

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 一,单选题 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A.深圳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新区 C.河北雄安新区D.福建白贸试验区 2.2017年4月20日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A.天宫二号 B.神舟十一号 C.长征五号 D.天舟一号 3. 2017年金砖五国会议即将在中国厦门召开。读右图.下列对成员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东临太平洋。赤道从北部穿过 B.印度地处东南亚,人口众多.仅次于中国 C.南非所在的大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D.俄罗斯地跨两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瑚金出发,纵横十余省〃最终到达陕北。关于长征起止点所在地的自然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位于季风区 B.一月均温都在0"C以下 C.河流含沙量都较大 D.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5.“穿越跑”是许多马拉松比赛上的亮丽风景线。若你是其中一员.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而归②诸子百家就。推恩令一的利弊各抒己见 ③皇帝与蒙古王公在木兰围场围猎④太学儒生董某因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为官 A.①⑦ B.①④ C.②④D.③④ 6.习近平主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只有着力打造“向海经济”.才能写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以下史实。能论证“向海则兴”的是() 丸鉴真东渡 B.戚继光抗倭 C.新航路开辟 D.两河流域文明兴盈

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某同学在听课笔记中有如图记录,这段文字反映的史实是……………………( ) A. 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号 B.秦孝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C.商鞅宣布承认土地私有 D.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 2.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加快了北方各民族融合的步伐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C.启蒙运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形成了东西对峙格局 3.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吏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简短一章”主要是指……………( ) A.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 5.标语是指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口号,具有宣传、鼓动的作用,许多标语往往还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四则标语中,能见证我国抗日战争历史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某校九(1)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

【中考真题】 浙江省嘉兴市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试题(有答案)

甲 -15.5 23.5 446 130-266 乙 -19.8 19.6 356.5 1 月均温(℃) 7 月均温(℃) 年降水量(毫米) 平均海拔(米) 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嘉兴卷) 社会思品 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全卷采用开卷形式,但不能交流材料和讨论 问题。 2.卷Ⅰ必考部分满分 50 分;卷Ⅱ选考部分满分 20 分,分 A B 二组,每组 2 题,考生 在每组中任选 1 题作答。卷Ⅰ必考部分和卷Ⅱ选考部分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相 应的位置上。 卷Ⅰ(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 2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6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 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6 年 12 月 12 日,第一届 ▲ 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会议倡导社会主义和谐新风尚。 A.全国文明家庭 B.感动中国人物 C.全国劳动模范 D.全国道德模范 2.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对于调整优化京津冀 城 市布局和 ▲ 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 A.产业 B.人口 C.空间 D.社会 表 1 为我国北纬 45°附近某山地东西侧两地区气候和地形资料。完成 3~5 题。 3.该山地最有可能是 A.小兴安岭 B.长白山脉 C.大兴安岭 D.天山山脉 4.甲、乙两地区气候特征差异表现为 A.甲地比乙地降水多,夏季气温低 B.乙地比甲地降水少,较为干旱 C.甲地比乙地海拔低,冬季气温低 D.乙地比甲地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5.从地形和气候看,乙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草原广阔,放牧牛羊 ②开辟梯田,种植小麦 ③封山育林,森林旅游 ④商品基地,扩种水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 1 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我国某省自然环境资料图。完成 6~7 题。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课稿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社会学想象力:就是掌握我们个人生活和更大的、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力量之间关系的能力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生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生物意义的生育力,是关于人类再生产的能力。另一种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1)生育力: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2)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生育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生育制度:是与人类生育过程相关的生育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设备等一整套规则和文化。 生育规范的重要性表现为生育规范规定了两性怎样的结和才能生育子女和养育子女,即规定了生育的合法性问题。 生育的物质设备:生育的物质文化设备是指社会为生育行为提供的物质条件,包括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安全有效的程度。 生育意愿(观念):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 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具体可用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来进行表示。 预期寿命,是人口统计学上使用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特定人口平均能够存活的年龄。预期寿命的指标是个社会指标,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 死亡模式: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 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的居住地的永久性变动。分为:生存型人口迁移、发展型人口迁移 人口再生产关注人口是怎样通过世代更替使人口数量和质量得以再生产,使人类得以延续的,表现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模式:是指一定时期,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所构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稳定状况。分为原始型、过渡性、现代型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创造。 女性的生存优势:即在生物意义上,同龄女性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同时女性比男性的存活时间有延长的趋势。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复习过程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首页 - 我的作业列表 - 《人口社会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周婷婷(FC312214008) 你的得分:71.5 完成日期:2014年03月05日 18点21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3月13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 C ) A.人口的婚姻结构 B.人口的空间结构 C.人口的性别结构 D.人口的年龄结构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性别差异的表现形态的是()。 (c) A.观念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B. C.物质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D. E.私人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F. G.社会公共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3.五分位法是用来测量()。 ( A ) A.收入 B.职业声望 C.社会声望 D.贫困人口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职业结构的人口因素的是()。 ( B ) A.人口规模 B.人口收入水平 C.人口受教育状况 D.人口迁移和分布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贫困的一种的是()。 ( D )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主观贫困 D.客观贫困 6.从全球范围看,贫困人口具有明显的()特征。

( c ) A.开放性 B.封闭性 C.二元化 D.动态性 7.()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 ( a) A.家庭 B.家庭结构 C.家庭制度 D.家庭人口要素 8.()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 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 c) A.家庭模式 B.家庭结构 C.家庭规模 D.家庭生命周期 9.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b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破损家庭 D.联合家庭 10.()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 ( B ) A.人口性别结构 B.人口分布 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婚姻结构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的共同特征的是()。 ( B ) A.具有相对庞大的人口规模 B. C.具有大量的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 D.具有大量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 E. F.是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聚集体,也是政治中心 12.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之间是()的关系。 ( d ) A.同向变化 B.反向变化 C.因果关系 D.互相促进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 粗出生率:又称一般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活产)人数。 粗死亡率:也叫总死亡率,简称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 生育意愿: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出生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内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创造。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 婚姻制度: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婚姻制度。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人口分布主要关注两点:一是空间位置:所在地点的地理特征、行政区划、社会特征。二是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与人们之间交流的频率。 人口密度:是指某一时点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稠密程度。 环境意识:是指人类对于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与人口关系的解释和认识。人们常说的“大地是母亲”、“人定胜天”等拟人化的说法表达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人类世界观和信仰的一部分。不同的环境意识形成不同的人类行为。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由政府颁布的,目的在于影响人口的增减、过程、规模、结构或分布。 家庭计划:也称为家庭生育计划。这是一项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考虑其经济条件和妻子的健康状况等而有意识地安排生育数和生育间隔的措施。家庭计划的核心是节制生育。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对生育进行预先的设计,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即人们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人口质量是人类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微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是指个体的素质。个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

人口社会学论文

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对放开二胎政策的讨论 摘要:随着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凸显,“放开二胎”再次受到民众热议。然而对于是否应该放开二胎在当代中国却在观点上存在着分歧。计划生育引发的生育率降低确实成为了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比例下降、性别比偏高等问题的助因,然而单纯从生育政策角度考虑解决问题,放开二胎并无法逆转老龄社会的存在,并有激化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风险。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对于是否应该放开二胎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在未来人口政策调整上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计划生育,放开二胎,生育政策 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史 鉴于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我国开始推行节制生育运动,即计划生育(family planning)。计划生育政策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我国宪法进一步明确,使其成为指导全国人口发展与规划的基本国策。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同时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确实对中国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不止使中国的人口数量与结构发生了转变,中国作为世界通人口大国,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计划生育的发展历史与法律法规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的人口增长与节制生育政策;文革时期的人口政策的反复阶段;78年后的严格控制生育人口政策。 (一)建国初期,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在1949-1953年间由20%下降到14%,而人口生育率则保持较高水平,致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激增,使新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这一时期为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央政府与诸多社会学者都对节制生育政策予以关注。1957年10月我国正式公布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第二十九条其中提到的“要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这一时期,著名学者马寅初也发表了极具影响的《新人口论》。 (二)然而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以马寅初为代表的控制人口论人士,被当做马尔萨斯主义遭批判。1958年随着“大跃进”运动片面强调人多是好事,刚刚开始起步的节制生育宣传与人口控制理论被迫停止。1959到1961年中国社会进入严重困难时期,这一阶段生育率下降,人口死亡率上升,直到1962年全国出现人口生育高峰,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33.33%,人口的急剧回升再次引起了党与政府对人口问题的重视,1962年底,中共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再次重申节制生育问题,1964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使得这一阶段在城市的计划生育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在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尚未完全开展。 (三)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计划生育被纳入宪法。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正式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直到九十年代,人口问题被提升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这之后,计划生育制度一直在城乡各地被贯彻执行,自2002年9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至今,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已经集中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