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美农产品的贸易条件研究

中美农产品的贸易条件研究

中美农产品的贸易条件研究
中美农产品的贸易条件研究

中美农产品的贸易条件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导师姓名及职称:

培养单位:

专业名称:西方经济学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4月

论文答辩日期:2011年6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摘要

我国农业的发展关系着粮食安全以及国民经济总体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农产品对外贸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我国农产品进出总额为1219.6亿美元,同比增长32.2%,但是贸易逆差231.4美元,同比扩大76.5%。其中,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对象,2009年我国向美国进口农产品总额占全部份额的25%,高达140.29亿美元,但是逆差额高达到90多亿美元。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贸易前景比较广阔,是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贸易额在逐年增加,但是逆差额有所扩大,中美农产品贸易备受关注。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效率的指标,可以借以考察单位出口所换的进口。所以,本文以农产品的贸易条件为研究对象,有助于了解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以及优劣势,以便促进我国农业地发展,增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效率,优化贸易条件。本文首先描述中美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列举了近几年来中美农产品总贸易额以及主要粮食产品的贸易额;然后,以2001年为基期,通过计算出中美农产品进出口价格指数而得到农产品整体以及各个分类的贸易条件,并结合图示考察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情况;接下来,文章分析影响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先从理论出发加以分析,分析经济增长、汇率、消费支出以及生产价格指数等对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而确定指标,依据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进行ADF检验、协整检验进而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然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增长、生产价格指数、劳动生产率对整体以及各分类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指标不同滞后期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甚至影响方向不同。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贸易条件;VAR模型;影响因素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a matter of the utmost concern in China, because it relates with food secur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ach country nowadays. In 2010, The imports and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mounted to 121.96 billion from the USA. with an increase of 32.2%, but recorded a trade of deficit of 23.14 billion. Among all the countries, The USA is the most important destination for our agriculture imports and exports. In 2009, China imported 14.029 billion dollars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with a highest share of 25%, but unfavorable trade balance standing at 9 billion dollars. America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 of China. Though 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us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defici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expanded. Sino-US agricultural trade draws recentl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erms of trade is a measure of the ef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 indicator to be used to examine the quantity of import unit for unit export. The terms of Sino-US agricultural trade are mad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trade,to promot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foreign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rove trade condition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ino-US trad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n based on raw data calculati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ice index to get terms of trade. All indicators make 2001 as base year to compare and analysis. The paper makes a tho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graphs and charts. Next, the article analyzes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rms of trade, such as economic growth, exchange rates, consumer spending and production price indices. Then several indicators are chosen to make model. Before making VAR model, some tests should be taken such as the ADF test and cointegration test. Th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lso be taken to analyz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ies .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came up to improve the terms of our agricultural trade.

Keywords: Agricultural trade; Terms of trade; VAR model; Factor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I II 第一章导论 (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一)选题背景 (1)

(二)选题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外学者对于贸易条件的研究 (2)

(二)国内学者对于贸易条件的研究 (4)

三、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7)

(一)研究方法 (7)

(二)文章框架 (7)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7)

第二章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统计分析 (9)

一、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9)

二、分析工具与数据 (11)

(一)Laspeyres 指数 (11)

(二)数据选取与说明 (11)

三、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分析 (13)

(一)中美农产品整体贸易条件分析 (13)

(二)各类农产品贸易条件分析 (15)

第三章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一、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3)

(一)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 (23)

(二)农业生产成本、原材料价格以及消费支出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

(24)

(三)汇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 (25)

二、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25)

(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26)

(三)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27)

(四)协整检验与向量误差修正 (35)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37)

(六)实证检验结论 (41)

第四章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政策建议 (43)

一、加快发展农业,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 (43)

二、重视农产品质量,发展特色农产品 (43)

三、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 (44)

四、增强对外贸易发展能力,提高处理贸易争端的应对能力 (45)

参考文献 (46)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本文所用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民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动力之一。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贸易利益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这关系到我们国家整体的经济利益以及经济安全。我们能否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哪些商品在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哪些商品在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些都是我们要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而贸易条件是衡量贸易效率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有关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研究结论不断涌现。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我国贸易条件的具体变化趋势以及其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所在,以在最大限度地争取贸易利益的同时尽量减少负面代价。只有通过相关的深入研究,才能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

农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人口众多,除了国内农产品供给外,农产品贸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顺差,但是农产品贸易处于逆差地位。 2010年我国农产品进出总额为1219.6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出口4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8%;进口725.5亿美元,同比增长37.7%;贸易逆差231.4美元,同比扩大76.5%。美国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是我国粮食产品以及其他农产进口的主要国家。2009年在我国农产品所有的进口对象中,从美国进口总额最多,占全部份额的25%,高达140.29亿美元。同时我国也对美国出口农产品,对其农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12%,仅次于向日本的出口。中美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的总贸易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我国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这是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的。

(二)选题意义

贸易条件即一国商品的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是衡量交换效率的指标,可以借此考察一国的贸易获益区间。贸易条件的高低反映了一国单位出口所换的进口多少,实质反映的就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从中获利能力的高低,因此研

究贸易条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考察贸易条件的变化并寻找其原因,可以为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但在商品进出口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商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相差悬殊等。所以要从分析不同种类的商品的贸易条件优劣势,以便优化贸易结构。

我国人口众多,农产品的供给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农产品贸易发挥着一定作用。所以本文选取农产品的贸易条件为研究对象。美国是世界较为发达的国家,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其生产方式都比我国先进,所以以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条件为研究主题,更有助于了解我国在农业方面的优劣势以及农产品进出口方面的问题,以便促进我国农业快速良好地发展,增强农产品贸易效率,优化贸易条件,并进一步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于贸易条件的研究

1、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条件的研究

对于国际贸易条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最早涉及到贸易条件的是李嘉图—托伦斯比较成本理论,这个理论在最简单的假设下,即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和固定的技术系数的前提下,阐明生产的比较成本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而国际贸易产生的充分条件则为贸易条件介于比较成本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个比较成本。该理论表明,不管是在一种产品上具有优势的国家,还是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优势或者劣势的国家参加国际贸易都是可以获益的。此理论证明了贸易互利性的基础,但是并没有考虑需求因素,只能说明交换的比例,而不能说明贸易条件如何被具体确定的。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认为比较成本理论仅仅从供给方面分析国际分工以及贸易利益是不全面的,应该对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以确定两国商品交换的比例,进而分析利益的分配。为此,他提出“相互需求理论”。穆勒认为两种商品的贸易条件即均衡交换比例,必须等于双方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总量的比例。在两国贸易中,交换的比例越是接近本国国内交换比例,即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则对本国不利,反之亦然。贸易条件是依据两国消费者的偏好和强度确定的。此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以贸易收支平衡来论证条件,而前者明显是受后者制约和影响,陷入循环论证;第二,只能

三是物物交换下,一次交易活动可以平衡,但是总体的平衡比较难。

英国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赞同穆勒的观点,认为相互需求理论是供求平衡分析,并用几何方法对其进一步论证。他还引入了提供曲线的图示工具,提供曲线是一些点轨迹,这些点都代表一个国家为换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出口的最大的商品数量。两国的提供曲线的相交则表明贸易达到均衡,原点与交点的连线的斜率则是两国贸易均衡时的贸易条件。马歇尔主要是论证和补充了穆勒的学说,并没有突破相互需求论的局限性。

2、贸易条件恶化论

传统的贸易理论中,H-O模型表明一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稀缺要素的产品。按照这一理论,发达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如一些工业制成品,而发展中国家则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或者资源密集型产品如一些初级产品。从而,要素的报酬递减规律会驱使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的价格提高,而发达国家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会使制成品价格降低。很多古典以及新古典的经济学家都赞同此观点。但是在五十年代,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得出与之不同的结论。1950年,普雷维什在一篇报告中明确提出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存在逐渐恶化的趋势,并总结了此现象的原因。他认为,中心国家即发达国家和那些外围国家即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不同,获得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利益也不同。发达国家在技术进步的促进下使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不会降低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但是工资水平变化不大,致使初级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第二,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对不同产品的需求的变化是不同的,即收入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而对于附加值高的产品的需求弹性要大于初级产产品的;第三,经济周期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会使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差距一定程度上变大。辛格也肯定了此观点,并做了相关的拓展,形成了所谓的贸易条件恶化论,又称“普雷维斯—辛格命题”。

这一观点一经提出后,有许多经济学家予以肯定,并从其他角度阐述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如伊曼纽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低从而造成产品价格上的差别,进而不利于其贸易条件,所以考察贸易条件必须和国别联系而不是产品部门;此外经济学家阿明进一步进行修正,认为国家之间同时存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

的差别,当两者不一致的时候,应结合考虑。当然也有学者予以否定。

3、国外有关贸易条件的研究现状

Mauice Obstfeld (1980)[1]的研究基于小国的前提假设,认为不同的汇率制度,国际贸易价格上涨对其影响不同。浮动汇率制度下,中间产品的价格变动将会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如果价格需求弹性比较低,那种中间产品价格变动长期内会促进最终品的贸易条件的改善。Robert E.Lipsey (1994)[2]计算工业产品贸易条件以及分析影响因素时提出,不同的权重和基期对其贸易条件产生影响,提出可以将工业制成品价格用ppi价格指数代替。计算的结果表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准确,工业制成品价格的增长偏快。Janardhanan Als, Mohsen Bahmani-Oskooee (1995)[3]利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巴西、新加坡、韩国等25个国家的1973-1988的季度数据,对贸易条件以及汇率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汇率和贸易条件并不存在的长期的协整关系。Marianne Baxter ,Michael A.Kouparitsa (2004)[4]通过分析一百多个国家的1969-1988年的贸易数据得出,出口不同类别商品的国家,其贸易条件所受到商品价格影响效应不同。商品接个效应对于燃料出口国较为重要,对于消费品出口国则不明显。Hafedh Bouakez, Takashi Kano(2008)[5]通过对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数据进行现值模型分析,发现贸易条件的波动对经常项目收支影响不显著。

(二)国内学者对于贸易条件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贸易条件的研究从不同方面深入展开分析,有的学者对贸易条件的相关理论加以评析与拓展,有的学者研究贸易条件的整体趋势,有的学者研究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具体如下。

1.国内对于贸易条件恶化论的相关理论研究

贸易条件恶化的理论提出后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中国学者当然也存在不同

[1] Mauice Obstfeld ,intermediate imports, the terms of trade,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exchange rate and current accou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0(1980)461-480

[2]Robert E. Lipsey ,quality change and other influences on measures of export prices of manufactured goods and the terms of trade between primary products and manufactures ,NBER working paper#4671,March1994

[3]Janardhanan Als, Mohsen Bahmani-Oskooee, Do devaluations improve or worsen the terms of trade,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V olume: 22 Issue: 6 1995

[4]Marianne Baxter ,Michael A.Kouparitsa,what causes fluctuations in terms of trade?NBER working paper#7642,January2000,JEL No.E32,F41

[5] Hafedh Bouakez, Takashi Kano, Terms of trade and current account fluctuations: The berger–Laursen–Metzler effect revisited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Volume 30, Issue 1, March 2008, Pages 260-281

象,即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贸易条件逐渐恶化。但是不认可其提倡的贸易政策,认为仍旧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进口替代政策不是毫无利益的。认为用辛格命题绝对的反对国际贸易的观点,是没有全面的看清贸易的实质,仅仅看到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损失,并没有看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动态利益,要总体衡量得与失。董国辉(2003)[7]肯定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并认为这种现象新的时代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2.国内有关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

(1)有关贸易条件变化趋势的研究

李一文、王仁才(2000)[8]考察了建国前(1902-1936)中美之间贸易,以贸易额为标准选择了九种主要商品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中国对美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在建国前没有明显恶化的迹象,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还有逐步改善的趋势。由此发现那个时代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并非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赵玉敏(2003)[9]将我国1993-2000年整体贸易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发现这期间我国总体贸易条件有所恶化,下降三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是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剧烈,跌破了十个百分点,从而致使总体贸易条件下降。黄满盈(2008)[10]采用贸易条件分解的方法研究贸易趋势和波动情况,将分类商品价格效应和相对商品的价格加以分离,并且在SITC四分位数的基础上按照Lall进一步划分,以便进行分类研究贸易条件。运用这种方法分别对运用1987-2006年的数据,考察中对日贸易条件、中对东盟贸易条件以及中国贸易条件,分析发现我国对日贸易中,总体的和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但是初级产品却有上升的趋势;其中各类商品的贸易条件的波动性又不同,初级产品的年波动13.6%而制成品的是18%。而在对东盟贸易中,总体的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有所上升改善,但是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出现相反的趋势;其中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的年波动远远高于制成品的,前者34.5% 后者12.8%。中国总体对外贸易条件在这期间下降了

[6]郭熙保.贸易条件恶化论评述.教学与研究[J],1999(7)

[7]董国辉.劳尔-普雷维什经济思想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8]李一文王仁才.近代中国对美国贸易的贸易条件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0(5):74-78.

[9]赵玉敏郭培兴.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7):18-25.

[10]黄满盈邓晓虹.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5):44-48;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6):58-64.;中国与东盟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24(4):40-44.

20%左右,同期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却有改善的趋势,而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幅度较大,高至25%。整体波动情况低于与国别之间的,9%左右。

(2)国内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曾铮、胡小环(2005)[11]基于我国1980-2003年的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和贸易条件的变化存在相关性。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每上升1%,贸易条件将下降0.152%。同时文章解释了为什么我国产品结构逐渐优化,而贸易条件仍然持续恶化这一现象。即产品内的国际分工会影响国家间的贸易条件。韩青(2007)[12]运用1980-2005年的数据对其进行检验及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动态的考察哪些因素对贸易条件会产生影响,结果发现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国际贸易收支、我国进口的初级产品以及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长期影响着我国贸易条件导致恶化,其中前三项作用程度较小,主要是最后一项。汪素琴、史俊超(2008)[13]采用SITC分类选择有代表性的商品,考察我国1995-2006年间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的变化,结合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以及要素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三类贸易条件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并不一致。所以不能断定我国贸易条件是持续恶化的结论。石林梅、李倩倩(2009)[14]运用1986-2006年的数据将价格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察,发现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一直没有明显改善,但是经济增长保持较快的速度。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得到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协整的关系。张先锋、那名(2009)[15]基于一国内外部均衡的角度运用1986-2006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资本存量增加、人民币汇率以及外贸依存度都是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

(3) 国内实证研究文献评述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贸易条件,依据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有的学者研究的是我国对外的整体贸易条件,并没有选取具体国别进行研究,在分析贸易条件影响因素时从我国的宏微观因素出发即可。有的学者研究的是分类贸易条件,如研究我国工业制成品或者农产品等分类的贸易条件,但是贸易条件的计算仅仅依据代表性商品,贸易条件的计算有失准确性。对具体国别的贸易条件的相

[11]曾铮胡小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与贸易条件恶化[J].财经科学,2005(4):162-168.

[12]韩青.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基于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10):9-14.

[13]汪素芹.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9):60-63

[14]石林梅、李倩倩.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的实证研究[J].求是学刊,2009(4)::57 -58

[15]张先锋、那名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外部均衡视角[J] .国际经贸探索2009(4)

析,即对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我国对外整体的研究。所以,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结合统计分析与回归分析研究国别贸易条件。

三、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室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采用实证研究为主、理论分析为辅,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知识采取拉氏指数计算出贸易条件并对图表进行分析,观察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变化。然后,运用国际经济学知识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寻找出影响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进而确定指标,运用计量工具对其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及协整检验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依据结果分析影响我国农产品总体以及分类贸易条件的因素。

(二)文章框架

第一章,导论:首先交代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意义;然后是文献综述,对研究贸易条件的理论追溯以及理论发展做了相应的回顾与总结,并且分别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问题做出综述;最后,简述研究方法、篇章结构以及本章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统计分析。首先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进行描述,然后针对原始数据选取以及贸易条件的计算进行说明。依据1994-2008年数据计算贸易条件的基础描述历年进出口价格指数以及贸易条件的波动幅度,并作出简明的分析。

第三章,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分析。首先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分析影响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确定数量指标。然后运用量工具,建立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对我国的贸易条件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第四章,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主要有:第一,基础数据方面的创新。样本数据的采集是依据HS四位代码数据以及其划分方法,全面涵盖了中美之间所有的农产品进出口商品项,力求完整准确地反映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真实变化情况。而以往的研究

整体贸易条件的只是选取代表性的几种商品,有关分类贸易条件的研究仅仅是划分为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两大类而已,或者是依据SITC标准大类划分。第二,以往的研究都是分析影响我国总体贸易条件的因素,而没有具体的贸易对象。而本文是以中美农产品的贸易条件为研究对象的。指标的选取是结果结合影响中美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因素,以比值的形式出现。第三,在实证分析影响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时,按层次进行,设定模型后先做总体的农产品,再依据HS分类标准分别做出各分类的。第一类是活动物以及动物产品;第二类是章为植物产品;第三类是动植物油、脂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等;第四类为食品、饮料、酒以及醋、烟草以及其代用品。这样便于研究我国农产品结构,找出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因素对不同的农产品的作用强弱度。

本文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由于数据的限制,实证分析的时间序列相对较短,有可能影响到实证检验的精确性。研究中美农产品农产品的贸易条件,但是现实中很难直接模拟出两国之间的进口需求函数、出口供给函数以及各自国内的需求和供给函数,所以直接结合影响两国农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因素考虑,进而确定指标,而指标的涵盖面不是不全的,会影响到解释力度。

第二章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统计分析

一、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我国既是农产品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受成本差异、品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对外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既是农产品的出口大国也是进口大国。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比较广泛,遍布东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美国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目标,如下表2.1所示,近几年来,在我国所有的出口国中,向美国的出口额一直保持第二,仅次于向日本的出口额,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12%左右的。同时,美国是我国粮食产品以及其他农产进口的主要国家。在我国所有的进口对象中,向美国进口是最多的,进口额占全部份额的五分之一,甚至有的年份达到四分之一。

表2.1 2006-2009年我国向美国进出口农产品总值的排位表(单位:亿美元)

中美农产品贸易额是逐渐增加的如下图2.1所示。入世前,出口在1999年同期增长5%;2000年增长速度较快,同期增长27%,出口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入世后出口仍然保持的较快的增长,2002-2003两年都维持着大约30%的增长速度,2004年增长有所放缓,12%左右;2005-2006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2007-2008年保持了15%增长速度。进口方面,相比出口额的一路增加,进口额十年间有增有减变动幅度较大,但是进口额始终大于出口额。 2000年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期增长了48%; 2002年进口额同期下降了5%;但是2003年进口额大幅度增加了增长率高达73%;2004年增加速度有所减慢也达到了40%;2005年出口额有所下降,下降了13%;2006年进口额没有明显变化,2007年又有了很迅猛的增长有,高达49%;2008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最快的增长速度,也将进口额达到了117亿美元。我国在对美贸易中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但是农产品贸易却是逆差,并且近年来逆差额有所扩大,2009年都达到了90多亿。

图2.1 中美农产品贸易额

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业生产方式也是现代化农业的代表,比我国技术水平先进,具有一定成本优势。如棉花、大豆的生产成本比我国低很多。如表 2.3所示,在我国对外进口的棉花的来源国中,向美国进口的最多,2006-2009连续几年保持在第一的水平,虽然进口数量在近两三年来有所减少,仍占进口市场份额的40.34%。如表2.4所示我国向美国进口的大豆量逐年增加,2009年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将近50%。

表2.2 2006-2009年我国向美国进口棉花的排位表(单位:吨、万美元)

表2.3 2006-2009年我国向美国进口大豆的排位表(单位:吨、万美元)

尽管我国向美国进口玉米、小麦的数量和金额没有棉花大豆那么多,但是仍然是主要进口国如表 2.5、表 2.6所示。2006年的向其进口的玉米多达进口230416吨,占总额的46%,但近三年来对其进口的玉米有所减少,次于向缅甸、老挝的进口。至于小麦,2009年进口高达9123吨,占总进口额的44.07%,2008

表2.4 2006-2009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在的排位表 (单位:吨、万美元)

表2.5 2006-2009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小麦的排位表 (单位:吨、万美元)

表2.2—表2.5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8452513.html, .cn/fwllm/sjfw/)

二、分析工具与数据

(一)Laspeyres 指数

贸易条件的定义,是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依据定义,计算贸易条件必须具备进出口价格。现实中,国家间的贸易产品众多,传统贸易理论中的2×2×2模型,需要加以扩展,扩展为n 种商品及其价格,所以需要将商品价格指数化。本文出口价格采用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基期水平上。

即,0

00

P it i xt

i i p q p q

=

∑∑,0

00

P jt

j mt

j j p q p

q =

∑∑

P xt 和P mt 分别表示的是第t 期出口、进口价格指数;0i p 、0i q 和it p 、 it q 分别表示的是基期和t 期的第i 种商品的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同理0j p 、0j q 和jt p 、jt q 表示的是基期和t 期的第j 种商品的进口价格和进口数量。则贸易条件xt

mt

p p TOT =

(二)数据选取与说明

农产品的范围界定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国家有可能采取不同的分类标准。本文研究对象是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为了使两国的数据具有一致性,采用HS 的分类方法。HS 即《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它是国际

贸易体系货物分类体系将SITC和CCCN[16]进一步协调产生的,具有通用性。HS

按照生产类别、自然属性和不同功能进行分类,将商品划分为21类97章,每一

章下面由若干品目构成。农产品则是前四类,包括二十四章。第一类是1至4

章为活动物以及动物产品;第二类是5至14章为植物产品;第三类是动植物油、

脂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等;第四类是15至24章为食品、饮料、

酒以及醋、烟草以及其代用品。具体如表2.6所示。

本文计算贸易条件的原始数据来源是United Nations Commodity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 ,依据的是HS1996分类,截取的是1996-2008年的数据。HS 自从生效以来修订了几次,目前有HS1986、HS1992、 HS1996、 HS2002和HS2007五个版。本文为了使数据具有一致性与可比性,统一采用HS1996分类。数据取至HS四位编码数据,编码前两位数字代表具体章,后两位数字代表章下面具体的项,共计200种商品。之所以采取此种划分方法是因为相比其他方法,这种划分方法更为细致,便于找到具体何种商品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的贸易条件,为我国改善进出口结构提供理论指导。很多学者在分类研究贸易条件的时候往往选取大额商品作为代表,这样不够准确。同时为了保持数据的可比性, 我们从中剔除了贸易数量不可得的产品(如没有贸易数量的商品、仅有贸易额而无法计算商品价格的商品) 、贸易数量、单位不一致的产品。本文先计算出总进出口价格指数然后得出农产品整体贸易条件,然后进一步具体到四类农产品的分类贸易条件的计算。计算过程中以中国入世的年份即2001年为基期,在计算总体进出口价格指数的时候为最大化样本数量,减少剔除的数据,以报告期各期一一与基期统一所选取的商品类别。但在计算第1-4各分类的进出口价格指数的时候统一各期所选的商品,否则失去分析比较的意义。

[16] SITC即《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将国际贸易的商品分为10类63章。CCCN即《关税合作理事会税则

目录》,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9章。

三、中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分析

(一)中美农产品整体贸易条件分析

如图2.2所示入世后中美进出口价格指数上升趋势较为一致,总体贸易条件比较平稳,没有明显恶化趋势,有的年份略有波动,但是波动幅度并不超过10%。我国总体贸易条件如此平缓,农产品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动的呢?会一样的平缓吗?本节将分析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波动情况。

如图2.3所示,中美农产品的贸易条件,进出口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使得贸易条件出现较大的波动,在2002年之后有一定的下降趋势。入世前,农产品贸易条件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一个过程。1997年出口价格指数下降了7.5%,而进口价格指数却上升了7.3%,从而导致了贸易条件下降了13%。1998年进出口价格指数都下降趋势,所以贸易条件同期变动不大。1999年进口价格指

数大幅度下降,下降了20%,从而促进贸易条件好转,较去年增长23%。2000年进出口价格指没有明显变化,贸易条件与1999年持平。

图2.2 入世后中美总体贸易条件

入世后,出口价格指数以较为平缓的速度上升,2002-2003年以3%的增长率增长,2004-2006年年以6%左右的增长率增长,2007-2008年则保持10%的增长率;进口价格指数,增长势头猛烈但是不稳定,2003-2004年高达20%的增长率,2005-2006年增长势头猛然停止,反而下降5%,2007年进口价格指数恢复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较上年增长30%,2008年较2007年又增长了40%。

所以结合进出口价格指数的变化,可以得知 2001-2002年间进出口价格指数都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贸易条件比较稳定。2003-2004年,进口价格指数上升了20%,而出口价格指数仅仅上升了3%,致使贸易条件向下波动明显,与基期相比大约下降超过10%。2005贸易条件较上期上升了13%,但是与基期2001年相比还是有所恶化的。2006年贸易条件维持了去年上升的趋势,上升将近9%。2007年与2008年两年间由于进口价格指数相对于出口价格指数上升幅度太大,导致贸易条件恶化明显,与基期相比下降幅度大30%。

图2.3 中美农产品的整体贸易条件

农产品有四类,而各个类进出口额差别比较大。如图2.4,出口产品中,第

中美贸易现状的研究

中美贸易现状的研究 引言 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两国贸易额的扩大,中美贸易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基础不是比较成本的差异,而是技术实力上的差距。在技术实力差距基础上建立的贸易关系中,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技术实力较弱的一方明显不利。随着中关技术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也将由互补型为主逐步转变为竞争型为主。 本文对中美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两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中美两国在进出口构成上的差别和产生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而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情况的原因,从贸易结构上说明中美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非竞争性。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1]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本文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的研究,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引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使中国正确清晰的认识到双方的真实贸易现状。

1 中美贸易的现状和分析 1.1中美贸易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越来越繁荣和中国的入世。中美近年来正是在全球化这种大背景下,使双方的经济贸易额逐年大步提升使中美两国都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然而双方在获得共赢的局面下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竞争摩擦。 通过数年来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美国对华出口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主要使是有机电产品、鞋类、玩具、服装、服饰、皮革制品、家具、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中国也已成为美国飞机、机电设备、纸及纸制品、化肥、谷物、化工、石油设备等的主要购买者之一。 与此同时,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增速为入世7年来最低点。据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4%,7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自美国进口814.4亿美元,增长17.4%,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对美贸易实现顺差1708.6亿美元,增长4.6%。近年来,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美国《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企业中至今已有200多家在中国落户。美商对华投资涉及机械、冶金、石油、电子、通讯、化工、纺织、轻工、农业和医药等。此外,美商投资服务业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在金融、保险、商业、会计和旅馆等领域。中国对美的投资规模较小,集中在服务业,至今不足5亿美元。[2]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了协议。美国政府还承诺无条件地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并提交美国国会批准。这将一劳永逸地消除多年来在中美经贸关系上没完没了、纠缠不断的痼疾,为新世纪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 由於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不时出现一些摩擦、争议乃至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足为奇的。目前,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贸易不平衡、反倾销、经济制裁和高科技出口管制、纺织品贸易、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劳改产品出口以及动植物检疫等。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论文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论文 【论文摘要】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特别是服装出口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措施上阐述自己的看法。【论文关键词】纺织品贸易贸易壁垒行业协会自主品牌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好、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诸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高及出口自身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纺织品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步伐。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上的新突破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XX年的亿美元猛增到20XX年约亿美元。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据最新统计数据,20XX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贸易顺差达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亿美元,同比增长%;服装出口金额是亿美元,同比增长%。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以20XX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口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XX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增长42%,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尽管20XX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在出口整体规模和效益上仍取得较大发展。 2.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中美纺织经贸关系上,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是互利双赢的。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长期以来,我国向美国出口诸如纺织品之类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也从美国进口大量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我国从1994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以来,纺织品出口额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据统计,我国出口纺织品到达美国市场的比率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出口仍将以劳动密集型等轻工业产品为主,其中纺织品出口仍将是对美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将继续升温。随着中美贸易顺差逐渐加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分歧在纺织品贸易中也愈来愈激烈。美国方面认为我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日益成熟,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都一直处于稳固增长状态。然而,这其中依旧存在如出口种类单一、出口市场集中、低价竞争等诸多咨询题。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分析,引出了产生这些咨询题的缘故。提出了应该加大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调整好出口结构,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规范为先、品质为本,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对其进出口贸易进行战略性调整,以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健康稳固的进展的差不多应计策略。并结合实际情形,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中国,现状,应计策略,前景展望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domestic productive f orces level and the 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ecome maturi ng day by day,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are both in continuously growth condi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 many questions, such as the exportation types are rare, the markets of exportatio n are centralism, the low price competition and so on. Through the analy 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and the c omparison advantage and the disadvantage, drew out the reason of there q uestion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 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 adju sts the exportation structure well, displays own comparison advantage full y, take standard and quali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setting up good

中美贸易的现状与未来

中美贸易的现状与未来 长期以来,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过程中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经历了自2008 年11 月以来的连续大幅下挫,到2009 年 3 月份开始企稳反弹,8 月份回升趋势确立。据海关统计,2009 年,美国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2982.6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3.5%。其中,我国对美出口2208.2 亿美元,同比下降12.5% ;自美国进口774.4 亿美元,同比下降 4.8% ;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433.8 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贸易顺差总规模的73.1%。中国海关网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月至3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781.1 亿美元,同比增长25.8%,低于同期中国与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全球进出口贸易的总体增长幅度。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236.6 亿美元。近年来连续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截止到2010年3月,我国的美元外汇储备达到24470.84 亿美元,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9年4月至2010 年3 月随着金融危机形势的好转,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一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企稳发展,对美进出口贸易也在小幅波动中不断发展。进入2010 年,我国对外进出口额有所下滑。2010 年 3 月,我国对外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势头,其中出口1121.1 亿美元,增长24.3%,进口1193.5 亿美元,增长66%,当月贸易逆差72.4 亿美元中止了我国自2004 年 5 月开始连续70 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但是3月份对美贸易仍然是贸易顺差,顺差额为98.7 亿美元。 另外,2009 年1月20日,民主党领导人奥巴马在世界陷入经济衰退、美国深陷危机中心时开始他的执政生涯。奥巴马执政后,中美贸易摩擦的总体形势与2008年相比更为严峻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全年,中国共遭受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为61.4亿美元其中美国15起,排在印度之后居第二位。而2009年1-8月,中国就已遭受79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美国14起,除案件数额继续列第二位外,涉案金额正在大幅增加。据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于2009年10月15日对媒体公布的数据,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共遭受贸易救济调查的总金额约有102亿美元规模,其中美国占57% ,几乎与2008年中国全年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总金额相当。2009年至今美国对中国频频发起规模较大的贸易救济调查,这表明,奥巴马政府上台执政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美国对华频频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来看,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保护主义程度明显增加了起。2009 年9 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特保”措施;2009 年10 月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双反”调查。2010 年4 月12 日~16 日,美国商务部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涉及薄棉纸、蜂蜜等六个产品。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强使得美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时将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融入其中,对中美贸易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

农产品贸易 选择名词解释论述1

选择题 1.中国加入WTO的时间:2001年12月11日 2.评价一个国家某个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常用四种方法 生产率指标,利润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 3.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4.农产品价值的组成 农产品价值=C+V+M C:生产资料价值,即补偿农产品生产中物质消耗部分的价值; V:劳动报酬,即农产品生产中补偿劳动者报酬的价值; M:赢利,即农业生产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5.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概念以及对我国农产品向日本出口的影响 日本为加强食品(包括可食用农产品)中农业化学品(包括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该制度要求: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含量不得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未制订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律标准”,即0.01 mg/kg。该制度将于2006年5月29日起执行。44 肯定列表制度全面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门槛,严重削弱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由于“肯定列表制度”的严格限制,部分国内食品、农产品企业对于如何应对感到无计可施,有的企业只好暂时放弃了出口,选择了观望,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对日出口的主要是水产品、肉类、蔬菜、水果及其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山东、辽宁、浙江、福建、河北等主要出口地区,对日出口占其农产品出口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39%、49%、41%、49%和47%。出口受阻将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 6.农产品的分类:酒和烟等 7.六种国际贸易术语的具体内容。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

浅谈中美纺织品贸易的摩擦 纺织品服装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纺织品服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品服装曾是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虽然从1996 年起纺织品及服装位居机电产品之后名列第二位,但目前仍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最大的商品。它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积累外汇、促进就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东盟各个国家几乎都采取了出口导向型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业,纺织品服装的对外贸易在东盟几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泰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在2005 年就达到了60多亿美元,是泰国的第二大出口行业;印尼的纺织业近年来也蓬勃发展,纺织品服装已成为石油天然气之外最重要的出口产品;越南的纺织服装业在90年代后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口创汇行业之一。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被取消,中国纺织品出口迎来了高速增长期,出口量迅猛增长。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凭借现有市场及“量增价低”的比较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2006年,按金额计算的市场份额,中国在美国市场已经占到30%,在欧盟市场的份额是29*,6;2005年的数字是3个25%,即占美国、欧盟的市场份额都是25%,占世界纺织品市场份额为24.5%。1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经济带来极大冲击,甚至是最大威胁。众所周知,纺织品服装行业就业量大,社会影响面广,在发达国家历来就是高度敏感的保护行业。因此,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将不会从纺织品服装行业彻底撤出,而会长期直接或变相存在。目前,世界上主要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和地区如美国、欧盟等正采取各种措施遏制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这些措施包括特定产品保障措施、反倾销、生态标准、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等等。这一切说明了在取消配额后,长期受到纺织品配额制度约束的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行业并不是从此畅通无阻。 随着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的不断快速发展,贸易额逐渐扩大,中美贸易逆差越来越大。特别是2005年,纺织品服装协议终止,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急速上升,造成中美贸易关系进一步恶化。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日趋激烈,贸易关系更加复杂。尽管2005年11月8日中美双方在英国伦敦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中美贸易战暂告一段落,但中美纺织品贸易仍摩擦不断。因此,总结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历史经验,探求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预测未来可能爆发的贸易冲突,前瞻性地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已经成为研究中美纺织品贸易战略的重点,也是保证未来中美贸易关系和谐稳定发展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稳步增长的关键。 2003年11月18日,美国以中国纺织服装对美出口增长过快造成“市场扰乱”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 课程名称: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分析 任课教师:李丽娅 开课学年/开课学期:2012-2013-2 学时/ 学分:30/2 所在教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食品加工与安全 学号/姓名:2121454/王璐 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签字(章):_________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加入WTO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影响 (3) 1.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基本状况 (3) 1.2中国农业生产与消费 (3) 1.3中国农产品贸易措施主要变化 (4) 2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调整思路 (4) 3影响进出口的WTO协议分析 (5) 4倾销调查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5) 5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成因分析 (5) 5.1反倾销发起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作祟 (5) 5.2众多国家仍未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待遇 (5) 5.3我国农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导致恶性竞争 (6) 5.4农产品企业应诉不力 (6) 6我国应对农产品反倾销的有效策略 (6) 6.1强化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6) 6.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协调帮助出口企业应诉 (7) 6.3农产品企业自身的完善 (7) 参考文献: (9)

农产品流通渠道论文:中美农产品流通渠道之比较

农产品流通渠道论文:中美农产品流通渠道之比较农产品流通渠道是指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到达消费领域所经过的通道,包括商品流通的途径、环节、形式等。农产品因其加工程度的不同,其渠道的长度和宽度也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渠道模式:一是零层渠道,通常叫做直接分销渠道,指农产品从生产者流向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不经过任何中间商转手的分销渠道;二是一层渠道,指含有一个营销中介机构;三是多层渠道,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销中介机构。营销渠道的宽度取决于渠道的每个层次中使用同种类型中间商数目的多少,通常有独家营销渠道、密集营销渠道和选择营销渠道。在实践过程中,在不同国别或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也是有差别的。 一、美国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在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进程中,美国农产品流通逐步建立了一套很成熟的模式。主要体现在: 1. 流通渠道以产销直挂为主。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出现,农产品生产者按照购销合同,将大量农产品直接卖给大型零售商和超市,或者通过集配中心分级包装后出口,或者直接销售给产地加工企业,而经由批发市场流通的农产品比例渐趋下降。目前果蔬产销直挂的比例约占80%,经批发市场销售的仅为20%左右。 2. 新兴零售方式所占比重高。20世纪40年代,超级市场零售方式在美国诞生,随后连锁经营迅速崛起,不仅使传统商店基本上被淘汰,也让小型零售店联合“合作批发部”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商逐渐退

出。这些大型超市建立连锁经营网络,在城市近郊设立中央食品配送中心,把从产地市场采购过来的农产品集中到配送中心,备齐所需的品种后再分送到各个连锁店销售。这一方式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省了成本费用,提高了流通效率。1963年,美国7大超市零售额占全国农产品零售总额的47%,目前已占到85%以上。 3. 农民合作组织成为流通主体。20世纪中叶,美国农民开展现代合作运动。美国的合作社专业性强,一个合作社只围绕一两种农产品展开业务。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上的合作社数量很少,在销售、加工、储运和生产资料供应等环节的合作社数量最多。合作社实行跨区域经营,一些大的合作社发展成为跨国集团,在美国甚至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兰德莱克奶制品合作社的黄油年销售额占美国市场的1/3。 4. 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信息革命推动零售商向大型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等电子商务,对美国农产品流通影响深远,其农产品流通步入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应用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业务流程改造,传统商务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 5. 国际化成为农产品流通驱动力。在世界各国日益密切的经贸交往中,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美国利用其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地位。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25%的农业总收入来自于出口。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几个政治和军事大国,两国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都对世界局势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两国始终没有放弃与对方发展良好而平稳的关系的意愿,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都有共同利益,所以存在着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更有广阔的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中美关系现状,并展望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意识形态,区域稳定,共同利益,合作共存 一、中美关系现状 中美贸易关系以从世纪之初的罗曼蒂克到当前的恶毒拒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的提升,这些与美国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与国内的选举因素交织在一起,迫使布仕政府调整对华经贸的政策。再有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停滞不前,也加大了布仕政府对华贸易问题的压力。但是,中美两国领导都充分看到了中美关系的利与弊,美国对中国更是既爱之又恨之。中美的贸易关系正处于微妙之中,美国的发展要靠中国,中国的发展亦离不开美国。中国应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呢? 二、具备友好发展的基础 1、两国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互利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经贸合作乃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据中方统计,在贸易领域,今年1至10月,中美贸易额达102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其中中方自美方进口27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在投资领域,今年1至10月,美新增对华投资项目330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方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增加。据美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9月美对华口增幅达18.5%,大大超过美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中国现以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创造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美消费者每年节省开支200亿美元。除双边贸易取得积极增长外,两国还就经济和金融等问题保持密切磋商和对话,可见中美关系已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其中任何一方受损都必将导致另一方受损。“9.11事件”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对肿没共同利益和分歧点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给中美关系友好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与美国虽然在有的地方存在分歧但中国与美国也存在共同利益。中美应努力寻找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在共同利益上加强合作,求同存异。 三、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为何从罗曼蒂克步入了当前的恶毒拒绝?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贸易收支方面,由于美国对华年年贸易收支逆差,且贸易逆差额逐

最新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1论文

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1)论文 摘要:自2001年以来,中美纺织品贸易取得了重要的发展,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额、出口增长率及在美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从中美纺织品贸易阶段性特征出发,拟纵观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归纳分析中美纺织品贸易情况,着眼中美纺织品目前的现状,探讨中美纺织品未来发展趋势。论文关键词:中美;纺织品贸易;阶段;前景;发展趋势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现状纺织品贸易作为多年游离于自由贸易的特殊贸易品,呈现出很强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世界各成员国一起就纺织品贸易签署的协议,纺织品贸易可分这么四大阶段:关税管理阶段、多种纤维协定 (MFT) 阶段、纺织品与服装协议 (ATC)的纺织品配额阶段、完全的自由化阶段。中美纺织品贸易始于1784年,获得蓬勃发展始于中美贸易正常化以后。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经历1784年~1984年、1985~2001年、2002~2005年、2006~2008年以及2009年以后的完全自由化五个发展阶段。在1784年~1984年期间,由于中国经济不景气,同时美国不给与中国最惠国待遇,中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呈缓慢增长;第二个阶段(1985~2001),中国纺织业大力发展起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与服装的生产国与出口国。在中国加入了“多种纤维协定(FMA)”,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下,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开始迅速增长,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销售市场。但在这期间,美国利用“多种纤维协定(FMA)”单方面采取行动限制纺织品进口。中美之间曾多次签订了中美纺织品协议,规定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的年增长率1%~6%严厉的数量控制,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规模从1981年仅12亿美元到1995的48亿美元,2000年达到65亿美元的增长,这个阶段增长趋势较为缓慢;第三阶段(2002~2011年),中国成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粮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粮食问题的影响 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特点一:世界经济下行趋势增大 -2008年金融危机 -2015年美国开始加息,经济回归 -2017年全球经济摆脱危机影响,全球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 -2012-2017年被称为七上八下时代,调整的时代。 中国投入4千万亿进入市场,推迟了经济危机。 -2018年下半年,摩擦加剧+美国加息+减税效应,美国经济开始回调,四季度增长2.6%。远低于上年同期的3.4%。全年2.9%,为达到预期3% -2019年全球制造业增速放缓 中美贸易摩擦金额巨大5500亿,导致全球产业链断档,PMI(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下降。美国9月份下降到47%。50%为荣衰分水岭。德国下降到46-47%。 特点二:国际贸易环境明显恶化趋势 中美贸易摩擦步步升级 美国对其他贸易国的政策也在改变 特点三:国际资本市场大幅频繁波动 至2018年底,美国加息(利率上调)资本回流。美国8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0.25%上升到2-2.5%。全球股市波幅增大,带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美联储6月份下半年降息3次。联邦利率1.5-1.75% 特点四:国际组织和规则受到全面挑战 2017年6月,美国推出巴黎协定 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协定 2017年1月,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拟退出万国邮政联盟。扬言改变WTO规则,否则退出。 特点五:地缘政治错综复杂,局部风险加大 叙利亚、沙特、朝鲜半岛、乌克兰与二路诺斯问题、南海问题、台湾(军售、台湾保证法)、搅乱香港。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包括科技变化发展) 中美贸易战的实质与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 第一波 2017年8月份,美对中国开展301调查 2018年3月份,钢、铝等加征25%关税。到第一批500亿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 9月24日,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并宣称2019年1月1日开始升到25%,摩擦不断升级,短兵相接。

【文献综述】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经济学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 贸易不断增加,摩擦不断增加,贸易保护手段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同一产业引发贸易摩擦的形式发生新的变化,对美顺差进一步增加,除了双方的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外,中国对美国贸易从原来逆差转为顺差,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研究主要成果: (1)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 韩志欣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对策分析》中(2011)认为:经济上: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政治上:,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对外贸易政策倾向,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即在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主义,要求实现所谓的“公平贸易”。在这种政策的主导下,只要美国经济衰退或者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从而引发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杨志龙在《中美贸易摩擦应对策略》中(2004)中认为:1.贸易赤字。中美贸易不平衡一直是困扰两国双边贸易的最大问题,美国不断以此为借口挥动贸易壁垒的大棒。2.中美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其市场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多数国家都不愿因某个产品而起贸易摩擦,影响对美国贸易的整体,这种经济实力的不对称,使得美国成为多数世界贸易摩擦的始作俑者。3.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在美国可以自由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美国却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 (2)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雷达、于春海(2004)认为国际经济学的传统理论无法为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合理的解释,原因是传统理论在考虑内外均衡关系时主要关注两者之间的总量平衡,而忽视内外均衡的结构性互补关系。他们认为通过考察内部结构调整对外部环境的要求,并结合中美两国当前的经济结构特征可以看出,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两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的特征和潜在的互补关系。

中澳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前景分析 澳大利亚是中国进口农产品的重要来源国,自2000年起,中国的进口始终保持在10 亿美元以上,2004年更是达到25.4亿美元,占到农产品进口总额的9.1%,创历史新高。澳大利亚还是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其中,2004年的逆差额为23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总额(46.4亿美元)的49.6%。近年来,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澳大利亚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目前已经把开拓中国市场作为其全球贸易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不断加大其出口产品营销力度的同时,为使其产品获得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还通过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来推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的签署。从未来的发展看,这些措施可能会促使澳大利亚农产品对中国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对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作出客观判断。 一、澳大利亚农业及中澳农产品贸易 1.澳大利亚农业概况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耕地、草地资源,农牧业高度发达。其农业用地44600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77400万公顷)的57%。其中,种植业用地 4800万公顷,占农业用地的10%,以种植小麦、大麦、水稻、油料、棉花、甘蔗为主;畜牧业用地约39800万公顷,占农业用地的90%,以饲养肉牛、绵羊、奶牛为主,但猪禽养殖近年的发展也很迅速。澳大利亚农业以农场经营为主,农场的平均规模约1654公顷。其中,规模在500公顷以上的农场 67600个,占总数的46%,以绵羊、肉牛和奶牛的生产为主;100~499公顷的农场约48500个,占总数的33%,除部分生产肉牛、绵羊、奶牛,其他多以谷物生产为主;规模在49公顷以下的农场约31200个,占21%,主要用于园艺产品生产及作物育种。澳大利亚53.5%农场实行专业化经营,其中,32.5%专门经营畜牧业,约21%专门经营种植业。 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小麦、大麦、棉花、糖以及大部分畜牧产品的产出规模巨大、外贸依存度很高,每年75%左右的初级农产品以及25%的加工农产品都要依靠国际市场销售。其中,大米、牛肉和奶制品的出口量占产量的60%左右;小麦、大麦、芥子油、食糖均超过70%;棉花、羊毛更是达到95%以上。目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羊毛的第一大出口国,牛羊肉、大麦的第二大出口国,奶制品、棉花、食糖、油菜籽的第三大出口国,小麦的第四大出口国,其出口变化对这些大宗农产品的国际市场行情有显著的影响。 澳大利亚是仅次于欧盟、美国、加拿大、巴西和中国的世界第六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主要的农产品净出口国。主要出口市场依次是日本、美国、中国、欧盟、东盟、新西兰以及韩国等。 2.中澳农产品贸易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 2005年1月世界纺织品贸易配额正式取消,配额制度的如期取消本应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一个“美好的春天”,然而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屡屡向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产品发难,造成了名副其实的“多事之春”。本文回顾了中美纺织品贸易的争端过程,分析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影响、并分别从中美两方面探究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本文认为中美两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涉及到两国的其它经济甚至政治问题,既是美国霸权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纺织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如何应对两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寻求解决之道,对我国来说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纺织品贸易摩擦应对策略

Abstract The textile quota was canceled formally in January 2005, which may bring Chinese textile trading a “beautiful spring”, however, some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America, always made troubles to us.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textile trading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nalyzes the influence about the textile trading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vestigates the reasons about the China-America textile trading friction from China and America, puts forward several tactics at this basis.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China-America textile trading friction involves not only the economic problems, but also the political problem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hich is mainly America’s supremacy. At the same time, it reflects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textile area. How can China deal with the China-America textile trading friction and how to find good methods to solve it are hard and long way to go. 【Keywords】Textile Products; Trade Friction; Countermeasure

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

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 (一)严重限制了我国的外贸出口 近年来,我国一些出口产品频频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受阻,有的甚至退出 了市场,损失趋于上升。中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TBT的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受到发达国家TBT的限制,造成每年约90亿美元的损失。[6] 日本从2019年5月29日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的标准极其严格,导致我国2019 年6月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大幅减少,为5.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7]据测算,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最大的农产品包括:茶叶出口涉及就业310万人,蔬菜涉及314 万人,烤鳗涉及43万人。[3]2019年,日本将我国出口的大米检测指标由1993年的47项增加到现在的116项,致使无锡的大米出口由1980年代每年的10多万吨下降到零。 [8]2019年5月9日和5月28日,日本厚生省实施批批检验呋喃它酮和呋喃唑酮,有13 家企业的16批产品分别被检出呋喃它酮和呋喃唑酮超标,这使企业通关时间加长,出口 量进一步萎缩。[3] 近年来,发达国家实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加大对进口茶叶的农残 检测,提高检测标准,对福建乌龙茶出口造成了负面影响。日本对进口的茶叶设置了108 种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而实际检测项目多达142种。与欧盟的比较,不仅量多,有的 指标还严于欧盟。2019年5月29日,日本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对茶叶农残的检测要 求大幅提高。有限量的农残项目从原来的83项增加到144项,无限量标准实行“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mg/kg。日本对设限外农药采用统一标准,大大增加了福建出口的乌 龙茶农药检出的概率。这使得福建乌龙茶的出口量从2001年的14296吨/年下降到2019 年的12626吨/年,出口金额从2001年的3476万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2976万美元。 [9]1999年7月以来,欧盟大幅度增加了出口茶叶农药检验的项目,同时提高了标准的严 格度。在数量上由1999年的6种增加到2019年的216种,其中93.6%农药的最大残留限 量为0.01mg/kg,为仪器的最低检出限,大大增加了我国茶叶出口的困难。而且,欧盟仍 然根据1998年第98/82/EC号规则中有关农药残留最高限量的规定,坚持对干茶叶(固体物) 中的农残进行检测,即检测每公斤干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含量,而不是按照消费习惯对 茶水中农残进行检验,对干茶叶取样检测的方法导致出现农残大量超标现象。随着欧盟实 施的茶叶农残检验标准越来越苛刻,中国对欧盟茶叶出口逐年下降,1998年中国对欧盟(25国)出口茶叶4.3万吨,2019年出口茶叶1.8万吨,九年间下降幅度达58.1%。[3] 在禽肉进出口方面,中美禽肉贸易面临的严重问题是贸易不平衡,我国进口量大,出口量少,2019年中国自美进口禽肉超过60万吨,出口为零。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2019财年综合 拨款法案》第733款规定,不得将该法案拨款用于制订和实施有关允许中国禽肉产品进口,这严重影响了中美禽肉贸易。2019年3月10日,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涉及限制进口中国 禽肉产品的《2019财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27条款,继续关闭了中国禽肉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大门。[3] (二)提高出口成本,削弱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从经营成本角度来分析,TBT措施对农产品出口企业会产生成本障碍作用,具有负面 影响,从而进一步削弱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中国出口农产品受阻在很多情况下是

浅析中美贸易关系

浅析中美贸易关系 摘要:在发达国家大量通过FDI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背景下,基于所有权原则的贸易收支统计能够捕捉FDI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从而反映出各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根据测算,美国自2000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净收益约占其贸易赤字的25%~30%。同时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调整后发现,中美贸易顺差根源于FDI,这与现有有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两大经济体,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美贸易的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不断上升、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攀升为基本背景,而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是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上升为显著特征的。巨大且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给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一,加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尤其是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第二,为以美日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提供了口实;第三,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陷入因内外均衡的冲突而左右为难的窘境。因此,探究中美贸易顺差形成的真实原因,从而重估中美间的贸易差额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国际压力,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 中美之间的这一贸易格局引起了政策层、商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政策性和理论性的讨论,提出了争议极强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人为地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导致了中国对美国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对国际市场出口(包括对美国出口)

方面有大量的政策鼓励和制度激励,人为地导致大量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相反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了种种政策性和制度性的限制,以至于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非常大,致使两国贸易不平衡。这一观点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政策层,认为中国实行了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中美两个经济体储蓄率的不同所导致。这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储蓄率近年来不断下降,而中国经济的储蓄率不断上升的结果,因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国的贸易顺差的本质就是储蓄过剩,逆差就是储蓄不足。 第四种观点在关注中美贸易失衡时,主要解释为什么中美之间所报告的统计数据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他们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被夸大了,其原因是由于进出口统计的产销国原则、进出口计价因素、香港转口贸易因素、服务贸易因素等所导致的。如Fung 等(2006)认为,应该在现行中美贸易差额统计的基础上作如下四项调整:一是船边交货记录原则转化为船上交货记录原则及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调整;二是通过香港或其它地方的转口贸易扣除;三是转口贸易加价;四是服务贸易调整。经过四项调整之后,他们测算得出中美2005年的贸易差额应该为1707亿美元,这高于中国海关的统计(1142亿美元)而小于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亿美元)。而Schindler等(2005)在分析中美贸易差额时,尤其强调香港在中国转口贸易中的显著作用,他们认为现行的报告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些,因而误解了中国的进出口实际情况。他们经过重新测算后认为,2004年的中美贸易差额在530亿美元到1290亿美元之间,低于美国的统计而高于中国的统计。但他们研究的重点是解释中方和美方所报告的数据为什么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的解决缺乏深入的探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分析论文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分 析论文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分析 摘要 一直以来,纺织品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我国传统手工制品典型代表。我国早在原始时期就开始发展手工纺织,但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状况一直都不良好。自1990起,中国纺织业才开始进入一个成长时期,配额制度的取消和TPP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我国的纺织产业快速地从成长期过渡到了成熟期,推动了我国纺织品大量地流动于美国市场。然而美国特保条例的提出及之后的蓝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提出,使我国的纺织品产业遭受严重打击。加之,美国这一举动,其他国也对我国纺织品实行更高要求检测标准和认证体系,目的就是禁止我国纺织品大量流入美国市场。因此,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地升温,中国的纺织品贸易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分析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使中国的纺织品更好地发展走向全球。 关键词:纺织品; 贸易摩擦; 对策; 挑战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extile trade friction is analyzed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the development of textile industr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at the same time,it is also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ndiwork.In primitive times,our country began to develop the manual textile but our country’s text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ndition has been not good.Since 1990,China’s textile industry began to enter a growth period,the cancellation of the quota system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PP makes rapid transition form growth stage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China,promoted our country textile mass flow in the American market.After the United States,however,the rules of the safeguard is put forward and blue barriers and green barriers put forward that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suffered 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