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相关文件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相关文件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相关文件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相关文件

附件4: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相关文件

(征求意见稿)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框架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框架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框架说明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框架说明

专业教学标准调研方案及要求

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名词术语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框架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填写。如:设施农业生产技术(010100)。

二、入学要求

满足专业学习的条件。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 01 0年修订)》规定的学制填写,如: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等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健康;掌握××××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从事××××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一)职业素养

1.

2.

……

(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1.

2.

……

专业(技能)方向1

11.

12.

……

专业(技能)方向2

11.

12.

……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八、课程结构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公共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实习实训

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九、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程

(二)专业技能课程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1.教学时间安排针对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每学年为5 2周,其中教学时间4 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 2周。周学时一般为2 8。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 - 3300。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课程开设顺序和周课时安排。

2.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 7 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3.公共基础课中的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课为必修课。物理、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可作为公共基础课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学校还可根据需要,开设关于安全教育、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允许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4.专业核心课程为必修课,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包括本专业(技能)方向的必修课和用于专业拓展的选修课。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5.对文化基础或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作适当的调整。课程设置中的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二)教学安排建议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策略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应从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是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工作、教研、实训及展示等多项功能,根据××××专业核心课程,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配备实训实习室和设施设备,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平衡,将校内实训实习室建设标准分为基本和示范两个等级。基本标准是开设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最低条件;示范标准是省级及以上示范专业所必须达到的标准,实训实习室内设施设备配备充足、先进。

十四、专业师资

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应为××××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具备“双师”素质及良好的师德;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对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具备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师资队伍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当外聘企业在职人员担任专业实践课程。

十五、其他说明

附录2:术语界定

专业教学标准通用术语(如:技能、知识、职业素养)

本专业教学术语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

框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一门×××课程。其任务是:

二、课时

××课时。

三、学分

××学分。

四、课程目标

1.

2.

……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六、教学实施

根据本专业课程实施的实际要求,提出教学策略、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等。

(一)教学策略

要体现本课程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选择、教学组织创新上的特殊性。

(二)教材编写

依据本课程标准和教学策略编制教材,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和“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

包括教辅资料、教学手册、网络资源、教学课件、仿真软件的开发与利用等。

七、考核与评价

1.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2.要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考核、管理办法。

3.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多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八、其他说明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框架说明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参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专业名称和代码,不得任意新增、修改。

二、入学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文件要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

三、基本学制

参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 01 0年修订)》规定的学制填写。对于学制3—4年的专业,本次只编制3年制标准。

四、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文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耍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五、职业范围

概述本专业针对的岗位群,并参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列举“对应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举例”,有具体对应专业(技能)方向的,分别列举。

六、人才规格

参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 01 0年修订)》中“职业能力要求”及国家、行业职业标准,描述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4—8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15—25条)。

“职业素养”应体现产业文化、行业主流价值观和专业特色,特别是体现对应岗位群的职业道德、意识、态度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特点,如:安全生产、节能环保、遵守操作规程等;团队合作、诚实守信等通用职业素养不在此列出。

公共基础课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具体需求开设;包括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以及本专业类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

“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描述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先列出本专业共同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若该专业具有多个专业(技能)方向,除应从专业整体角度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进行描述外,还应就各专业(技能)方向分别描述。

七、主要接续专业

毕业生可以继续学习的高职和本科的专业名称,参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 01 0年修订)》中“继续学习专业举例”和高职、本科专业目

2018各专业教学标准

附件2 XX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格式)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解读:表格力求体现出专业与行业、职业等的对应关系。专业方向区分度大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细分。 职业面向内容包括: 专业大类与专业类(对应2015版专业目录大类和中类) 对应的行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对应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到小类) 主要岗位类别(需调研行业企业现行通用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举例(社会和行业认可度高的) 五、培养目标 解读:通用内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等行业/职业类别/技术领域,能够从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专科毕业后3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同时还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培养目标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二)知识 (三)能力 解读:培养规格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描述。这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起点和终点。 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意落实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文化素质 提出对毕业生文化素质的普遍要求,也可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进一步要求。 职业素质 一般应包括在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信息素养、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要求。可综合写一条,也可分写2-3小条,200-300字。注意与中职和本科的区别。 身心素质 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普遍要求,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有关要求。 能力 专业的技术技能是最核心的能力,应结合专业特点,结合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主要岗位(技术领域)要求等,注意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在“职业面向”的基础上应细化出若干条目。600字以内。 注意,高职是高等教育一部分,作为高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应提出要求。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体系 XXXX专业课程体系

药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药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1. 概述 药学是以现代化学、生命科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发、生产、使用和管理药物的一门学科。药学的任务包括:研究和发现新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研制新型制剂和技术;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合理使用药物;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等。药学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包含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临床药学、社会与管理药学(药事管理学)等主干学科。 药学事业发展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一方面,药品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药品与人民生命健康休戚相关,随着药品使用规模的增长、新药的不断涌现,临床对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范围不断扩大,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疾病治疗延误、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以及药源性疾病等问题日渐严重,药学服务愈来愈受到重视。体现在药学教育领域,逐步实现以“药品为本”向以“患者为本”的重心转移。 在我国,受国家药品战略安全、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增长、庞大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用药需求提升等因素推动,药学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人才,尤其是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将成为未来我国药学类专业教育的重要方向。 2. 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1007 药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药学(100701)、药物制剂(100702)、临床药学(100703TK)、药事管理(100704T)、药物分析(100705T)、药物化学(100706T)、海洋药学(100707T)等专业。 3. 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培养目标 药学类专业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3.2 各专业培养目标 3.2.1 药学专业 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合成和评价、药物制剂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

土建类专科技能测试考试要求

2015年福建省高职入学考试 土建类专科技能测试考试要求 受招生高职院校的委托,特制定土建类专科职业技能测试的考试要求。本技能测试考试要求以教育部2014年颁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导,按《2015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大纲》的要求,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相关教材为参考,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的各项规定,测试考生理解《土木工程识图》相关基础理论和掌握手工绘制土木工程图样的方法。 Ⅰ测试内容与要求 一、测试项目 使用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绘制指定图幅的图框线、标题栏;抄绘建筑平面图(铅笔图)。 二、测试时间 90分钟 三、测试要求 1、能正确使用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绘制图纸; 2、掌握标题栏线型线宽的要求,能在正确位置绘制指定标题栏; 3、掌握比例的概念,能根据给定的尺寸和比例绘制图纸; 4、掌握建筑平面图的内容、绘制步骤及各细部的绘制要求;

5、掌握尺寸标注各组成部分的规范要求; 6、掌握仿宋字不同字号的含义,仿宋字书写工整,符合规 范要求。Ⅱ测试形式与环境 一、测试形式 根据试卷要求,在普通教室测试环境下,使用常用绘图工具手工绘制铅笔图(无需用水笔勾描)。 二、测试环境 1、测试环境为普通教室或制图室,提供单人单桌进行考试(绘图时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不得影响左右同学的绘图); 2、主考校方统一提供图纸。 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自带2号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建筑模板、铅笔、橡皮、小刀、擦图片和胶带纸等绘图工具; 2、除以上规定的工具及用品外,考生不得将任何纸张、书籍、计算器、手机等与考试不相关的物品带入考场。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的专业教学计划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的专业教学计划中职学校电子商务的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进入电子商务相关行业所必须的专业技能 及知识素养,具有熟练的商务信息电子化采集与处理能力,掌握以 电子交易平台与电子数据交换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原理与实务,具有 网络营销及其它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管理能力,能进行电子商务 交易、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维护、互联网领域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网页制作、网站管理等相关工作,能进行电子商务实际运作和管理 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就业岗位 2、基本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有理想、懂政策、有法律意识,热爱祖国,热爱 本职工作,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遵纪守法,勤奋上进。 (2)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心素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 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健全,形成健 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4)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 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 意识。 3、知识结构 (2)了解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理解流通领域中互联网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各环节的应用。 (5)掌握互联网浏览器使用方法及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知识; (6)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理解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关系,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下熟练使用网络营销工具进行有效的网络营销活动; (7)掌握常用的网络信息调研方法,能够利用互联网及其它网络 检索、整理、储存有用的信息。 (8)掌握生产与流通环节的物流基本知识,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 要素及物流信息技术,能够处理相关的物流操作,并在电子商务配 送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加以应用。 (9)了解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熟悉与国际贸易业务相 关的商检、报关、海运、保险、结算、索赔、仲裁等程序和处理技术; (10)了解电子交易中相关支付环节与网络金融工具,熟悉常用的电子支付工具,熟悉基本的电子支付流程。 (11)了解电子交易中有关安全事项应注意的问题与常见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理解电子合同、数字证书等工具的操作使用。 (12)掌握基本的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程序设计,并将这些技术熟练应用于网站建设与电子商务应用中; (13)掌握基本的美工、动画、广告设计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网页设计过程之中。

2018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建筑类学科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研究城乡人居环境的营造、协调、经营和优化的学科。建筑类学科及其专业教学以工程科学为基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特点,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并具有突出的规划或设计创意特征。 建筑类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在20世纪前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建筑学曾经是统领性的代表学科。它以城镇物质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体型艺术和景致审美为基本的评判基准。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学科的分化与重组,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并与建筑学一起成为三足鼎立的人居环境主干学科。我国的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开始于1927年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1952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设立造园组,1956年北京林学院正式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2003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国家特设专业。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曾长期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学科发展受到一定制约。2012 年,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学科各自相对独立,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不再满足于常规的经验定性主导的规划和设计研究及其实践模式,而是力求与新兴的数字技术、工程技术创新和交叉学科结合,同时,融合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地域文化,从而将学科推进到国家战略和人居环境学科集群的高度。 与建筑类学科密切相关的城乡建设和建筑业在国家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常常占有支柱性的重要地位。伴随人类文明进步和城镇化进程,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涵盖了自然地景、城乡土地、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场所营造的广袤对象。通过科学、人文与艺术结合的建筑设计及其环境营造、城乡规划、风景区规划设计等,建筑类学科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及人居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建筑类学科所依托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及丰富的工程实践将会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建筑类主干学科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建筑类学科群的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设计学类、美术学类、历史学类、生态学类、土木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测绘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管理学类、地理科学类、林学类、生物科学类等。 建筑类专业教学主要培养面向社会有较强执业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其教学有别于诸多文理学科较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而多采用“案例式研究学习”和“案例式模拟实践”等重实践应用与技能培养的方式。建筑类专业教学通常以执业实践中代表性的具体个案条件作为教学模拟课题设置的依据,通过小组师生间单独或小组的评改、研讨等组织形式,综合

计算机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doc

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等计算机类学科,统称为计算学科,它是从电子科学与工程和数学发展来的。计算学科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模型和系统,模拟实际过程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通过数据搜集、存储、传输与处理等进行问题求解,包括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其科学部分的核心在于通过抽象建立模型实现对计算规律的研究;其工程部分的核心在于根据规律,低成本地构建从基本计算系统到大规模复杂计算应用系统的各类系统;其技术部分的核心在于研究和发明用计算进行科学调查与研究中使用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其应用部分的核心在于构建、维护和使用计算系统实现特定问题的水解。其根本问题是“什么能、且如何被有效地实现自动计算”,学科呈现抽象、理论、设计三个学科形态,除了基本的知识体系,更有学科方法学的丰富内容。 计算学科已经成为基础技术学科。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继理论和实验后,计算成为第三大科学研究范型,从而使计算思维成为现代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信息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离开信息技术与产品的应用,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计算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其应用已经深人各行各业。这些使计算学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计算机技术与其他行业的结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是很好的例子。 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是计算学科,相关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相关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及自动化专业。 计算机类专业承担着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重任,本专业类的大规模、多层次、多需求的特点,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同时,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提供的相关教育认识和内容,对非计算机专业人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由于不同类型人才将面向不同问题空间,对他们的培养强调不同学科形态的内容,需用不同的教育策略,计算学科“抽象第一”的基本教育原理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体现。总体上,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计算机类专业更加强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计算机类(0809)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1) 基本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 软件工程(080902) 网络工程(080903)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最新)

4.电子交易与支付 电子交易与支付是电子商务活动中基本三流的“信息流”与“资金流”,涉及商务信息的发布、收集和安全传递,在线交易和电子支付等具体工作。能根据企业具体要求利用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安全完成电子交易过程并熟练利用各种支付工具完成在线支付,是一名电子商务操作员所需的最基本能力。 5.网站建设与维护 企业网站是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平台,是网络营销的基础。能够运用常见网站开发工具创建和维护简单网站,能正确使用拍摄工具拍摄商品照片,能运用图像处理工具处理网站图像和商品图片,能在常见平台搭建和维护企业初级网店,是一名电子商务操作员的最基本能力。 这五项技能是一名电子商务操作员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需进行必要的强化训练。在此教学指导方案中,明确地加以规定,并在等级工考核中加大核心技能的权重,以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充分重视。在教材编写中,应力求将“核心技能”放到重要位置进行编写,力求详细准确,要点清晰,突出其基础地位。 作为电子商务操作员,仅仅具有核心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核心能力是该工种的基本能力,此外,他还应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根据 工种性质、工作任务、学校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确定本专业基本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如下:专业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专业基本能力; (1)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商品采购、营销、推广、服务等基本技能; (2) 具有计算机及网络基本操作能力; (3) 具有常规工具及设备的使用能力; (4) 掌握电子商务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实践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合职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纪律,职业习惯; (2)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过程,具有初步的企业运作经验; (3)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具有初步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能力; (4)能够看懂商务活动手册及常用设备仪器使用说明书,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的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6)具有安全操作、环境保护以及电子商务等法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指导方案说明 1.本指导方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标准,以综合素养为基础,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为教学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和教学环节,突出“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基本思路,精

【标准】高职专业教学标准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教学标准 二○一三年七月

目录 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方案(三年制) (1)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教学方案(三年制) (11)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案(三年制) (23) 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方案(五年制) (39) 汉语预科教学方案 (63)

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方案(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铁道车辆 二、专业代码:520203 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学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学制:三年 学历:专科 五、就业面向 1、就业职业领域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铁道车辆部门,从事铁道车辆的检修与运用工作,也可在铁道车辆制造单位从事相关的工作。 2、初始岗位 初次就业岗位为中级工;目标岗位为高级工、技师。 3、发展岗位群 职业发展岗位为高级技师、工班长、车辆调度员、值班员、车间主任等。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以培养铁道车辆专业职业能力为中心,使学生的、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培养具有铁道车辆检修、运用、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职业岗位 主要从事车辆钳工、制动钳工、轮轴装修工、车辆电工、货车检车员、客车检车员、发电车乘务员、车辆乘务员等岗位的工作。 3、职业核心能力 (1)专业能力

①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熟悉常用专业软件; ②具有中级检车员(或车辆钳工、车辆电工)的操作技能,并依据劳动部门的要求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③具有客、货车主要零部件一般检修的操作技能; ④具有编制一般检修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⑤具有简单的车辆运用检修有关组织能力; ⑥具有简单的车辆检修装备的改造、设计方面的初步能力; (2)方法能力 具有自觉、快速、有效学习铁道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的能力;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正确分析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有效利用网络、图书、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合理制定铁道专业及相关专业施工方案、技术文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从生产实践、人际交往等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和积累技能的能力;能接收他人和社会评价的心理承受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社会责任心、诚信的品质、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工作负责、作业规范、注重细节等职业人格;具有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语言交流能力;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运用法律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4、毕业标准 本专业的毕业方式为完成毕业设计,成绩、学分、取得证书符合要求准予毕业。 1、课程成绩要求:在规定的年限内,考完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 2、学分要求: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学生的毕业学分不少低于128分。 3、证书要求: (1)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CCT),并获取相应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c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更不可能实现国防现代化。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工业所能提供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因此,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主干学科分别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机械类专业承担着机械工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直接影响着我国机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时,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所提供的相关教育,对其他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另外,机械类专业的大规模、多需求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 机械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知识、信息融入设计、制造和控制中,应用现代工程知识和各种技术(包括设计、制造及加工技术,维修理论及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设计制造的机械系统和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机械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的基本理论、各类机械系统及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原理与技术、测控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加工、性能分析与实验、工程控制与管理等。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和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机械学科基础,拓展和发展了机械学科的研究领域。 总体上,机械类专业更加强调学生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设计、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机械类(0802)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 机械电子工程(080204) 工业设计(08020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206) 车辆工程(080207) 汽车服务工程(080208) 机械工艺技术(080209) 微机电系统工程(080210) 3培养目标 3.1专业类培养目标 机械类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眼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015重庆中职对口高职招生土建类技能考试大纲

2015重庆中职对口高职招生土建类技能考试大纲 土建类技能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2015年重庆市中职对口高职招生土建类专业技能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土建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及要求 1.考试依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等9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8号);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 (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4)《11G101系列平法制图规则及构造详图》。 2.考试要求 土建类专业技能考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工程测量、建筑主要工种操作。具体要求如下: (1)能用CAD正确绘制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2)能正确识读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3)能正确选用测量仪器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坐标测量与坐标放样,并能正确处理相应的测量数据; (4)能正确选择和使用钢筋工、砌筑工等工种常用机具设备; (5)熟练掌握钢筋工、砌筑工等工种的工艺流程; (6)能正确进行钢筋工、砌筑工等工种的操作。 三、考试时长及方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方式:现场绘图和操作。 四、考试内容 (一)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 1.使用AUTOCAD2007-2010绘制指定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2. 梁、板、柱等结构施工图识读。 (二)工程测量 1.水准测量:利用水准仪进行普通水准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 2.角度测量:利用经纬仪进行测回法和全圆测回法进行水平角的观测和计算,熟练掌握利用经纬仪进行竖直角的观测和计算; 3. 坐标测量与坐标放样:基本能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和坐标放样。 (三)建筑主要工种的操作 1.砌筑工种施工操作:利用常用工具进行墙体砌筑并进行相应的质量评定; 2.钢筋工种施工操作:钢筋的下料、制作、绑扎、成型及其质量评定。 第 1 页共1 页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教学提纲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应历届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掌握产品宣传、销售、售后服务一线需要的所需的各种电子商务技能,具有电子商务中职层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1、职业道德 (1) 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 喜爱网络,具有在互联网上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思想; (3)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5) 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 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7)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自觉的创业意识。 2、职业技能 (1)掌握良好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力; (2)具有电子商务运作的基本能力; (3)能够熟练进行网页制作; (4)能具备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能力; (5)能够掌握独立开设并运营网店的能力; (6)具有在互联网上开展创新工作的能力; (7)能分析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职业知识 (1)了解互联网上商业交易的知识。 (2)掌握网络电子数据交换的相关知识。 (3)了解网络银行、EDI的相关知识。 (3)掌握运营网上商店的的相关知识。 (4)熟悉电子商务项目运作的相关知识。 (5)具备网站运行维护、管理的相关知识。 三、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技术服务及管理、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运行及维护、网络营销策划工作,以及网上交易、数据库开发、网站设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客户服务、网络营销的信息资源搜集,提供网络市场信息咨询、技术信息咨询、决策信息咨询和市场调查等工作。 1.网站运营与网站推广。如企业网络营销、市场推广、广告与增值产品的经营与销售等; 2.网站策划、编辑、建设与维护。如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网站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网站的管理; 3.外贸电子商务。如负责维护并回复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买麦网、慧聪网、中国化工网、中国纺织网等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外贸客户询盘,参加广交会等专业性展会; 4.金融、证券、保险、旅游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如网上客户服务、网上咨询、信息检索等。如下表: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1. 概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本质和发现内在规律的科学。 生物科学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和核心地位。生物科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安全、人口健康、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高新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新型的以基因、蛋白质为基础的巨大的新型知识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并将在21 世纪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生物科学研究成果使相关科技产业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形成各种Bio-X 交叉学科,使得生物科学不断涌现出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生长点,如: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后基因组科学等。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渐衰竭,生物物种急速消亡,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科学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使生物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生物科学的主干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众多领域。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生物类型、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生物功能的类型以及研究的主要手段等加以划分,并体现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学科。如依据生物类型,可分为古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依据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依据生物功能的类型,可分为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依据研究的手段分为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此外,由于生物科学学科内外的交叉还产生出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肿瘤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等。总之,研究内容的细化以及相互交融、新老学科的更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其他“组学”的迅速发展,在学科越分越细的进程中出现了综合和系统化的新动态,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性已经显现。 现代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涉及面宽、知识更新快等特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敏锐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生命过程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因此,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都会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找到恰当的结合点,生物科学相关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理论的创新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参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与生物学密切交叉,相互渗透,是当前生物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生物学飞速发展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动力。 2. 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0710 生物科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071001 生物科学 3. 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的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 学校制订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按照上述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基本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培养方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630201 招生对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助产、护理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中高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 毕业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主要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健康保健工作。 2、就业岗位(群) 护理人员。 培养目标与规格 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为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的人数达到80%以上。”因此需要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本专业学生获取下列职业资格证书: 3、培养目标 根据对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可确定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为: 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重点面向基层、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应用型专门护理人才。 4、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整体护理必须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伦理学等);熟悉急、难、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熟悉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程序和内容;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程序、文件制作以及科研论文的书写知识。 (2)技能要求 能够很好地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常见、主要问题,做好基层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观察,并结合自己实践不断提高;能够独立利用各种机会和工具(包括计算机网络等)查阅、并获取新的护理学相关知识;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撰写医学科研论文;能够和患者、同事以及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正

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1.1本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制药工程专业。 1.2本标准构成 本标准由专业标准和附录构成。 1.3名词释义 1.3.1.培养目标:指毕业4-5年后必须达到的要求。 1.3.2.毕业要求:毕业时须达到的要求。 1.3.3.专任全职教师: 指从事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专任全职教师。为本专业承担数学、物理学、语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体育等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为学校其他专业开设公共课的教师和担任专职行政工作(如辅导员、党政工作)的教师不计算在内。 1.3.4 综合性实验: 指实验内容跨两个以上一级学科,或者至少涉及二个以上二级学科,能够将多个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复合在一个实验中,形成比较系统、复杂的实验操作过程。 1.3.5 研究设计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体现科学研究基本过程与规律的实验。 2.标准 2.1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具备健全的法制意识和药品质量意识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愿为制药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2)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具有优秀的个人品质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遵守职业道德,依法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自我调节和承受能力; (4)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较熟练的计算机使用水平,适应现代制药工业发展需要。 2.2培养目标 2.2.1 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药学、制药工程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制造工艺、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工程技术类型人才。 2.2.2 建立专业培养目标定期评测和修订制度 以毕业生、制药企业等用人单位和校外专家为参与主体,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吻合度的评测机制,每1~2年评测1次,及时解决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土木工程专业) 1概述 土木工程是建筑、桥梁、道路、隧道、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铁路工程、矿山设施、港口工程等的统称,其内涵为用各种土木建筑材料修建上述工程的生产活动及其相关工程技术,包括勘测、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 土木工程是国家重要行业和支柱产业,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各类设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保障,对拉动社会经济有重要作用,满足人们不断提高需求的现代土木工程也促进了材料、能源、环保、机械、服务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在今后相当长的阶段会面临更高居住质量,更高出行需求,更全方位的空间拓展,更系统的基础设施维护、改造与升级,以及更强抵御灾害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也构成了土木工程专业长久不衰、不断创新的原动力。 土木工程是一门工程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土木工程的主干学科是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等,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基础,与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水工结构工程,铁路、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学科相互交叉。 土木工程专业分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即数据收集、计划或者规划、设计、经济分析、现场施工以及日常运营或维护。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工程的理论分析、设计、规划、建造、维护保养和管理、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经过规定的执业实践年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并获取不同等级的相关注册职业认证资格。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土木类(0810)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土木工程(081001) 3培养目标 3.1?专业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方案(中职)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应历届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掌握产品宣传、销售、售后服务一线需要的所需的各种电子商务技能,具有电子商务中职层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1、职业道德 (1) 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 喜爱网络,具有在互联网上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思想; (3)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5) 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 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 (7)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自觉的创业意识。 2、职业技能 (1)掌握良好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能力; (2)具有电子商务运作的基本能力; (3)能够熟练进行网页制作; (4)能具备从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能力; (5)能够掌握独立开设并运营网店的能力; (6)具有在互联网上开展创新工作的能力; (7)能分析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职业知识 (1)了解互联网上商业交易的知识。

(2)掌握网络电子数据交换的相关知识。 (3)了解网络银行、EDI的相关知识。 (3)掌握运营网上商店的的相关知识。 (4)熟悉电子商务项目运作的相关知识。 (5)具备网站运行维护、管理的相关知识。 三、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技术服务及管理、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运行及维护、网络营销策划工作,以及网上交易、数据库开发、网站设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客户服务、网络营销的信息资源搜集,提供网络市场信息咨询、技术信息咨询、决策信息咨询和市场调查等工作。 1.网站运营与网站推广。如企业网络营销、市场推广、广告与增值产品的经营与销售等; 2.网站策划、编辑、建设与维护。如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网站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网站的管理; 3.外贸电子商务。如负责维护并回复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买麦网、慧聪网、中国化工网、中国纺织网等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外贸客户询盘,参加广交会等专业性展会; 4.金融、证券、保险、旅游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如网上客户服务、网上咨询、信息检索等。如下表: 职业能力就业方向主要业务工作 电子商务基本应用能力 办公室文员 办公自动化、Office软件使用、 网络营销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 网络技术服务及管理 网站有关的各类技术服务及管 理,客户服务 网站建设与维护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网 站管理维护人员 网站的规划、设计、运行及维 护 网络营销能力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调查人 员、政府网络市场监管人员、 网络资讯分析咨询人员 网络营销的信息资源搜集,提 供网络市场信息咨询、技术信 息咨询、决策信息咨询,市场 调查、客户服务

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会计 专业代码620203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等技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3年(全日制) 就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就业面向是中小企业、金融行业、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管理、涉税业务办理、财务管理岗位及会计师事务所查账验证、会计咨询等工作岗位。会计专业初始岗位群包括:出纳岗位、材料物资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其他资产核算岗位、职工薪酬核算岗位、往来结算岗位、税务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总账报表岗位;会计师事务所查账验证、会计咨询助理岗位。会计专业发展岗位群包括:总会计师、主办会计、会计主管等会计岗位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财务管理岗位群统筹性工作;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会计咨询主管岗位。 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中小企业、金融行业、会计师事务所、非营利组织等基层业务和管理岗位,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会计、涉税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业务,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年报审计等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从事会计、税务、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的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鼓励毕业生取得初级会计师证书。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体系架构及说明

二、专业核心课程 初级会计实务:本课程主要学习会计要素核算的原则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以原始凭证为依据,按照企业经济业务的处理流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 财务会计:本课程主要学习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原理、具体方法和业务流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具备会计系统思维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复杂业务的处会计理能力。 成本会计:本课程主要学习企业成本计算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学会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能应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并能进行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会计电算化:本课程主要使学生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操作,胜任出纳、审计、税务、成本核算、总账报表等会计岗位工作。 财经法规:本课程主要学习我国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理解企业及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应遵守的会计法规,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使之在会计职业活动中,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今后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法律意识基础。 。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