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建筑师王澍

中国建筑师王澍

中国建筑师王澍
中国建筑师王澍

中国建筑师王澍

——中国气质的现代建筑也许你不认识他,但你一定知道巴黎罗浮宫金字塔、北京鸟巢体育馆、悉尼歌剧院等著名建筑,而他的设计正是与这些作品齐名。他就是第一位获得世界建筑学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的中国籍建筑师——王澍。没有人相信他是一个在大学期间就宣称“没有人可以教我”的叛逆青年。他总说:“我不是在建一个建筑,我是在建一个世界。”

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他是一个,他的导师是半个。这句话是他自己说的。王澍的论文《破碎背后的逻辑》批判了当时的整个中国建筑学界,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死屋手记》又影射了当时的建筑学界状况。虽然论文答辩全票通过,但学位委员会没有授予他硕士学位。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

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

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

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

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

性。王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王澍喜欢阅读、听箫管、品山水画,

擅长书法,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

“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建筑家”美誉。

建筑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那场争论,产生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他的建筑坚持中国传统风格,好多建筑大规模的使用老房子中拆下来的回收利用砖,而且采用了最传统的夯土技术。甚至还会不给建筑物安装空调,因为古时候人们没有空调的时候也可以生活的很好。王澍的建筑正在使中国的建筑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这种声音源自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建筑工人多少带有点传统的手工艺,但是现在对传统的做法反而生疏了,很多手工艺不用,所以退化,进而被遗忘掉了。我们用一些小的实验,进

行了大规模的推广,象山校区一共有15万多平方米,都使用了传统工艺和建造方法,目的是为了推广,这样才有价值。中国的手工艺成本相对便宜,但传统工

艺只有被使用才能够继承下来。”王

澍说。

一、宁波“五散房”

“五散房”位于于鄞州公园某

处,简约而不失现代的艺术造型使其

即使在广袤的田野里,也与周围的城

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座是画廊,

一座是咖啡厅,一座是公园管理用房,两座茶室建筑。五座建筑采用不同的技术

手段,不同的地方材料,不同的

建造技术,在公园内营造出不同

景观建筑的特性。

画廊背丘面湖,屋顶一波三

折,檐下空间具有典型江南建筑

候特征,建筑前后各设两条砾石干铺带,可以作、

为户外盆景的展示场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地域

文化的现代建筑;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

子微微倾斜,桌椅均根据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茶

室采用合院形态,6米高的院子中围着一个3米高

的青砖台,种

着两棵大树,

树影随风移动并且尝试了不同的建造方法和

建筑类型,在此采用了预制混凝土传统制造

的方法;另一个茶室的屋面由钢构玻璃建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经一小桥直入,砖的砌筑是宁波本地传统民居的建造工法;管理用房以平屋顶立方体建筑为原型,屋中人可穿越建筑一直看到湖面,立面运用

了混凝土格栅,表现出了传统建筑的新思维。

“五散房”所采用的墙砖,有的完整有的残缺,有的厚有的薄,有的雕花有的没纹,有的平直有的带弧,都是从老房子中拆下来的回收利用砖,而且采用了最传统的夯土技术。

二、宁波滕头馆

外观古色古香,门、窗、墙

体、屋顶等运用体现了江南民

居特色的建筑元素,以空间、

园林和生态化的有机结合,表

现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凸显

了宁波“江南水乡、时尚水都”

的地域文化,展示了生态环境、现代农业技术成就以及宁波滕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展馆占地758.5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长53米、高13米、宽20米,室内使用面积约1100平方米,为两层叠合结构的独立建筑。

宁波滕头案例馆以宁波滕头村为切入点,以“新

乡土、新生活”的理念,从

“天籁地籁”“天动地动”

“天和人和”三个板块,

充分反了宁波城乡和谐发

展的生动实践。其设计理念为运用体现江南民居特色的

建筑元素,以空间、园林和生态化的有机结合,表现“城

市与乡村的互动”进而凸显宁波“江南水乡、时尚水都”的地域文化,展示生态环境、现代农业技术成就以及宁波滕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在第一展厅的“天籁之音”音效装置区,12个高科技音罩将播放出高清晰度的自然之音,表现出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的田园之声。

案例馆节的能减排措施展馆突出节能环保理念。二楼以滕头民居为框架,展出家居绿化、风能、太阳能、屋顶种植、水处理、垃圾处理、鸟禽豢养等。滕头馆屋顶有立体种植水稻和果务花卉廊架。

进入楼中露天大厅,墙壁一侧装满了玻璃缸,缸中用营养液培植着各样花草;

一侧爬满藤蔓,每隔几分钟,藤蔓中就会喷洒出水雾,雾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蜜桃的香味。院子中央水池里,是一片绿油油的水稻。另一角落,栽种有草莓。在

这里,滕头人将农业种植和

环境绿化巧妙地融合在一

起。据介绍,目前滕头村正

在进行一项试验——建造

房屋时力争保持甚至扩大

土地面积,将房屋的多个立

面和楼顶充分利用起来,使

土地面积不减反增。

生态墙与试验田的用水大部分通过雨水收集,并且采用了喷灌技术,大大节约了用水。“草莓”园,覆盖了薄膜,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宁波滕头案例馆的黑白相间的民居风格的三面外墙是用50多万块废瓦残片堆砌的,称作“瓦爿”墙。充分体现了设计者“新乡

土主义”的建筑理念和清新、自然、质朴、生态的设

计追求。在厚厚的水泥墙上,凸显的纹理竟是竹片肌

理,仿佛是排排并列的圆竹从中剖开后固化在了墙上。

展馆内墙同样有看头,在厚厚的水泥墙上,凸显的纹

理竟是竹片肌理,仿佛是排排并列的圆竹从中剖开后

固化在了墙上。这是宁波工匠采用独有的竹片模板制

作技艺制成的“竖条毛竹模板清水混凝土剪力墙”。

沿坡登上展馆二楼,在垂直绿化墙中会有水流受

高压喷洒而出,在整片区域中形成水雾。这里的负离

子含量将高出森林达到10000。置身其中,一呼一吸

之间,给人无限轻松惬意。环保低碳,2使用这些回

收上来的旧砖瓦做“瓦爿墙”,既节省建筑材料,又很环保。

宁波滕头案例馆处处体现了节能环保,返璞归真城乡融合的设计理念,以竹、瓦做建筑材料,体现出纯朴的自然生态及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

内外墙设计,外墙回收利用了旧时的废弃砖瓦,突显环保意识,内墙采用了竹片贴在水泥墙上的做法,设计独具匠心。行走在馆内,不仅能闻到清新的花香水气,聆听到中国农历节气从立春到大寒的“天籁之音”,还能欣赏到蓝天白云,蛙鸣

犬吠与潺潺流水声交杂在

一起,散发着乡土生活的

和谐之美。

三、苏州大学文正学

院图书馆

关于这幢建筑的平面,

主要的体块本来是同一体

系平行规矩老老实实的,

但由于有一条通道从上面

的庭院冲下来由建筑群中斜穿而过直插湖边,像列车开过后的劲风,使道路两边的小一些的东西微微摆动。

在每一个自成场所的地方,王澍都设置出一种情境:青砖小院,柱林,临水

走廊,入水的"诗歌屋"──一

个水上的亭子。王澍在构建

的方法上绝对专业,而在构

建的目标上却相当感官化,

归根结底,他是富于戏剧性

的。

建筑的"正式"部分,或称

建筑主体,换句话说,就是在需要秩序、需要认真计划主要功能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非常专业化的现代主义手法。那些元素对峙,体系叠加,偏转冲突,都是刻意设计而成的。有点复杂,有点炫技。清楚,紧张,类似思辨游戏。而通常是作为"利用"的部分,却表露出一种交融随意,暧昧动人。有一点很有趣,即平面标高与水的距离。不同的距离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如果与水面离得较远,其下便出现"桥下"状态,显得颇不寻常。较近,则成为亭榭杆栏,具有传统韵味。这两种状态中无论哪一种,都

比上面那些由强大清晰的专业手法制造出来的戏剧冲突来得简单动人。它们所处

地下"状态,几乎是象征性地表现出

了王澍的专业手法之下的情感基

础。

他以现代主义的饺子皮包裹起

个人的、非正式的、非专业的等等

混合馅,以期形成外部单一、内部

复杂矛盾的东西。管王澍对"顶层画廊"更为得意,但我更看重这个苏州文正学院图书馆:一个是在夜色掩护中制造梦幻,一个是在光天化日下处理现实,难度系数不同。大家都才刚刚起步,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建筑,从根本上,王澍也不把完美作为目标。我真心喜欢这种有争议的动人,而不愿看那些近于完美圆熟的庸俗。

四、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坐落在杭州南部群山东部边缘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二期工程设计,是确立王澍在中国建筑界地位的代表作品,特别是象山二期工程,无论是体量和建造规模都是惊人的。而

最重要的是,许多建筑类

型是王澍独创的,这一点

在中国非常重要。我们为

象山二期设计的空间的复

杂性和类型的丰富性而感

到震撼,同时他把校园设

计成一个向农村开放的建

筑群,建筑本身的运动曲

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它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好像是加强了建筑的呼吸。

一期的建筑做得比较质朴、单纯,它是一个单纯的大的气象。二期呢,建筑内部下的功夫比较大。内部是带有一些意外性的小场所的构建。好像我们在迷城之中,你真正的经验不像我们画图一样精心计划,你会依赖一系列小的地方的组

合,二期比较在意做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期可能看到一些比较大的场景,如果两人想在小院里找个地方说点悄悄

话,是找不着的,但二期你会发现大量这样的地方。比如几个人在一个角落里,旁边可能人走来走去,突然一晃,完全就是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很适合在这里说一说、聊一聊,这样的地方很多,二期更像是一个城市的结合。

象山二期建筑也不是没有玻璃,可以观察到,有很多院落类型的建筑,面山的、或背山的,它像一个通风的筒子,在风的主体流向上采用的是大玻璃结构,而且是可以开启的,但是这些大玻璃被用瓦坯隐藏了,实际上是有大玻璃的。

两条线索的想法在中国园林历史上特别明显的。比如像李渔就曾在《闲情偶记》里特别讨论这个问题,他认为园林里至少有两条路,一条就是我们说的合

功能的那条,又规范、又便捷。另外一条路呢是忽高忽低、忽上忽下,你可以说那是一条哲学小道。但它至少是两条道路,决不会是只有纯功能的一条路。你在象山校园里会发现,每一栋楼至少有两个不一样的高度。

与那些沉浸于超速营造中的中国主流建筑师不同,身居学院要职的王澍远离现实的喧嚣,一意于他的理想城市、建筑的营造。园林城市和园林建筑的营造一直是王澍梦寐以求的,而象山校区正好实现和满足了他多年来的夙愿。这是一个人的、人文理想主义的校园规划和校园营造,两期营造环绕了象山,呈散点状分布山野间,随意而自然,没有刻意设计的建筑形象,也没有着意营造的中心校

区,校区是铺展于象山脚下的园林城市。在象山校区,王澍有计划地大量使用了当地废弃的旧瓦,这不仅使建筑陡增了历史感,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态度:这些旧瓦大部分是1970年代江南初步富裕时期大量建造的产物,而今在再度翻造运动中惨遭遗弃,旧瓦的回收再利用既是追忆正在逝去的建造传统,也是应对剧变现实的批判性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象山校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隐含着再造东方建筑学的宏愿,也着意于建构园林城市、建筑的范本。

这片校园是国立中国美术学院为它的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建造的新校园,500多教师和5000多本科与研究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在象山新校园中,所有的建筑都以这座“象山”为最重要的思考与观看的对象。

每个建筑都如同一个中国字,它们都呈现

出面对象山的某种指向性,而字与字之间

的空白同样重要,是人们在漫游时一次又

一次回望那座青山的位置。

当年学业有成的他并未急于获取利

益,而是在杭州以一种“隐居”的方式生活

着。在此期间,他与工匠一同干活上工,

以一种最原始也是最朴实的途径,来一步

一步走近他理想中的中国建筑艺术。在

1997年他和妻子陆文宇创建“业余建筑工

作室”,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是:“一个

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行

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

当代建筑师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代建筑师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1001401-02 范思秦 摘要:本文为我们展现当代中国错综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现象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所面临的现状、限制条件,以及他们如何在西方、中国、建筑自主性、社会现实、传统、变革的复杂网络中寻求自身的独特立场,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现象与诉求、操作框架、话语工具、实践策略 一、当代中国建筑师状况 如果我们试图以几个关键词描绘当代中国建筑师所面临的建成环境和社会现实,那么大、纪念性、新奇、快速、廉价、异托邦这组关键词既是中国当下从政府官员、决策者、开发商和私人业主的共同诉求,也是基于这种诉求所达成的建成环境的现状。无论这些词汇背后隐含的语义是褒是贬,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现象构成了建筑师工作的环境文脉和参照,这就是建筑设计作品所处的真实的环境,而建筑师的工作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被要求满足这样的诉求。 与此同时,这些关键词也构成了世界对于中国建造模式的集体认同和想象的框架。中国的当代建筑给世界的印象是具体的散落的优秀个案的蒐集和整体品质低下的并置。而这组关键词所代表的特征,或多或少正是造成中国当代大规模建造的整体品质低下的原因。 而当代中国建筑的快速和低成本的建造,已经成为中国建造的特征。这里,“廉价”或许并不仅仅意味着低成本的建造,同时暗指建造品质的低廉。然而,快速和“廉价”或者粗糙的品质,一方面作为即成现实的存在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建筑师必须积极面对并发掘出新的当代建筑可能性的源泉。正是因为可以快速低价地建造,中国建造正日益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灾后重建这类需要快速低成本建造经验的领域,以及基础设施建造的国际竞争中去。另一方面,我们是否可以重新审视快速廉价的积极意义,并创造出具有当代中国特征的建筑美学? 对于我们中国现有的建筑师来说,中国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就在于我们如何去把握这些机遇。同时,这些也检验了我们作为建筑师的能力。 所以,对于如此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如何去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呢? 1、正确认识建筑师的天职建筑师不是艺术家。因此,建筑师的首要职责是服务 社会、以自己的一专之才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画家的一幅作品标价百万,即便无人问津,尚可孤芳自赏。而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建造和使用,需要社会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并且占用土地和环境资源。建筑师不是理论家。对各种前卫建筑设计流派和时髦的主义与理论,建筑师可以了解,但不能将其视为工作核心,每必奉之。建筑师的首要职责不是夸夸其谈,而是脚踏实地的实现。建筑设计师应该通过身体力行的设计来解决社会与技术问题,而不是主义谈得不精,设计做得不良,偏废正务,不知所从。 建筑师属于服务行业的一支。建筑作品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中的广大用户。一个小区可能居住着上千户人家,数万人口。一套百余平米的住房,在建筑师而言,或许只是复杂日常工作中一带而过的细节,但对于众多月薪不过千余元的普通居住者,价值几十万元的住宅,往往是一生之中最大的投资,也是

建筑师王澍 简介

王澍: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就在观察,哪些东西逐渐的又开始回来了。而且回来之后所有的东西和原来的东西其实都不一样了。他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回来。但是我们如果讲语言的话,他是完全一样的。我就意识到这里面包含着一种建筑学。年老百姓都知道,他一旦掌握了这种语言,他反复的建造都能建造出类似的语言感觉的东西出来。凭什么建筑师就掌握不了这种语言。建筑学校永远培养不出掌握得了这种语言的建筑师呢。 旁白:王澍的妻子陆文宇也是一名建筑师。1997年他们曾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在王澍那段漫长的隐居生活中,来着妻子内心的理解和生活上的支持,也成为王澍可以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2010年他们夫妻二人,一起荣获了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所以在这次获得普利茨克建筑奖后,王澍的第一反应除了高兴之外,居然是为什么获奖的不是我和妻子。 杨澜:你说自己的妻子是你的人生导师,这是为了拍马屁吗? 王澍:这个发自内心,基本状态就是当我过于哲学的时候,她总是非常的生活。这个对我影响特别大。 王澍:でも、そのあと、なくなったものはだんだん戻ってきました。実は、戻ってきたものはその前のものとは違いがあります。それがそのまま戻ったわけではない。しかし、そこにある文法はまったく同じです。その変わらなかった文法が建築学なのではないかと気付きました。素人でも一度この文法を習得すると、何回でもちゃんとしたものを造れるのに、なぜ建築家はそれをなかなか身につけられないのか、どうして建築学院ではそのような文法がちゃんと身についたような人材を育成できないのか、と、私はよく考えています。 旁白:王澍の妻、陸文宇さんも建築家です。1997年、彼らは友人と一緒に個人の「建築事務所」を設立しました。出世前の長い間、妻の理解や応援があったからこそ、王澍は自分の考えを貫いて頑張り続きられました。2010年、夫婦でドイツシェリング建築実践大賞を受賞しました。それもあって、今度プリツカー賞を受賞した時、王澍は心に浮かんだのは喜びではなく、なぜ一人だけ受賞したのか、どうして妻と二人ではないのかという疑問だそうです。 杨澜:王さんは、奥さんが水先案内人と言ったことがあるでしょう?お世辞ですか? 王澍:いいえ、心からの感謝です。私たち二人は、いつも私が哲学的に考えすぎるとき、彼女がちゃんと現実を見ているのです。これは私にとってとても大きいです。

那山 那水 那村 浙江富阳文村改造

浙江省近年来十分关注新农村的改造,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设计和农房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在2017年底前,完成4000个中心村村庄设计、10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经过3年的努力,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王澍以富阳文村为试点,于2016年率先打造出了14幢民居。他的经验和观点,或许可以启发我们对乡村规划设计的新思考。 在许多人的眼中,王澍代表了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但更多人忘记了一个场景——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后,大家都关心中国第一位获得“建筑界最高奖项”的建筑师接下去要做什么,王澍说,未来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在乡村。 此话并非是王澍一时的心血来潮。早在2002年,王澍就和妻子陆文宇决定要对浙江的乡村做初步的调研。作为建筑师,城市化的大潮让他们企图转身回望被时间淹没却不能被忘记的东西。2010年,两人在中国美院的学生们也加入了调研的队伍,浙江农村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王澍说,自己正在挑战建筑界最难的领域:农居房。在全国范围内,每一天都出产着各种类型的农居设计图,每一天都涌现出各种风格的乡村民居,但他在富阳洞桥镇文村设计建造的14幢24户农居,从规划到落地,整整花了3年。 这是王澍主持设计的第一片农居群落。从2012年开始,他和同是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一趟趟地奔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用灰、黄、白的三色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呈现他理想中的美丽宜居乡村。 十多年对浙江乡村的观察和理解,让王澍这位出生于新疆的西北汉子有惊喜有遗憾:“浙江的古村落里,有一大批代表很高建筑水平的江南民居,但城市的建造风气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乡村,大家向往高楼洋房,这些民居也难逃被拆的命运。” 王澍的乡村理想,一直在燃烧。文村的这14幢民居,对王澍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开始。“我的理想,就是在未来的8至10年,在浙江做出七八个代表不同文化地域的村居设计样本。”王澍说,他并不希望只是为乡村带去建筑,他更想为乡村带去变革的力量。 富阳文村,这个处于山区和平原过渡地带的小村,有40多幢来自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居,它们沿溪而建,采用当地常见的杭灰石建造,每块石砖保留着不同的纹理,看似信手拈来,却又严丝合缝地契合在一起,这让王澍感到震撼。王澍尝试用一种“自然生长”的方式改变这个地方。新村最理想的形态是不脱离老村庄,就像在老村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 086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一. 材料方面 以旧材料纪念过去,同时又采用现代形式 1.【砖瓦】回收,循环,利用,象征城市的变迁 1.1“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王澍说。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800平方米),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王澍团队和3名来自浙江乡村的泥工、瓦工和竹工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

1.2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王澍设计的宁波滕头馆,是一栋由回收旧砖瓦做成的建筑。为了表达他的生态理念,王澍用“瓦爿墙”(用青砖碎瓦甚至破碎的缸片垒加起来的墙壁)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其中的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都有着超过百年的沧桑。 1.3王澎对瓦片的情结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2004年,王澍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为了发挥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他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

1.4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你仔细看看,可以发现如果是直壁,采用的是浙东地区的『瓦爿墙』,如果是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戴宗品道出了细微处的奥秘。 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有其传统根基,历史上,以慈城地区为代表的瓦爿墙随处可见,是宁波地域乡土建造的特有形式。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其中,青砖的数量最多,它们的「出生」年代也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不等,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代的古砖。不少青砖上,还镌有「福寿」等铭文;龙骨砖是传统建筑中用来压脊的较大的砖,带拱,与青砖拼砌,形成错落。龙骨砖与零碎的瓦片和缸片一起,都成为了外墙的「装饰图案」。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旧瓦,整个博物馆的瓦爿墙的面积是1.3万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所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宁波博物馆在全 国建筑界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

浅析建筑师王澍和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创作思想差异性 相平

浅析建筑师王澍和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创作思想差异性相平 发表时间:2019-07-19T10:43:31.243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2月下作者:相平 [导读] 在迎来21世纪的十多年间,建筑界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人们关注的视角也在不断的变化更新之中,有这么两位建筑师,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 (山东建院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迎来21世纪的十多年间,建筑界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人们关注的视角也在不断的变化更新之中,有这么两位建筑师,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却同样获得了普利兹克奖,他们对于建筑的切入点不同,然而在具体的设计手法上,却又有相似之处。本文正是通过对两位建筑师的全面剖析,找到两位建筑师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上的差异性,以指导今后的建筑学习。 关键词:21世纪;建筑创作手法;建造过程 一、21世纪中西方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21世纪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回望十多年间,建筑师开始对建筑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产生了更多的关注。21世纪的社会发展,将会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将以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为基础。应运而生的将会是一个高速发展、激烈竞争、交往频繁的社会。21世纪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农村人口将继续涌入城市,而城市人口也将会超过农村人口,进入信息社会。 以上社会现状映射到建筑发展上,不同国家将会面临不同的建筑需求,不同国家的建筑师需要根据国内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来解决设计思路上的问题。以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和中国本土建筑师王澍为例,来探讨他们创作思想的差异,并探究成因,以此来指导建筑设计。 二、浅析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和王澍的创作思想差异性 (一)不同的成长、教育经历 王澍可谓中国土生土长的建筑师,受教育阶段在国内完成,没有留洋经历。求学阶段,王澍非常勤奋刻苦,随在教育体制内,却不拘泥于当时的教育环境。 阿拉维纳在智利成长起来,在德拉智利天主教大学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在对于建筑道路的持续追求中,他保持了清晰的视野和卓越的技巧。他在他的母校智利天主教大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项目,包括数学学院(1998)、医学院(2001)、建筑学院改造(2004)、暹罗塔楼(计算机中心,2005)以及最新完成的UC创新中心(2014)。每一建筑都展示了对于人们会如何使用建筑的深刻理解,对于材料的细致而精心的使用以及为了服务更大社区而营造公共活动空间的努力。 (二)创作思想的分析对比 一位来自由中国,一位来自于智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价值观,却因为都曾获得普利兹克奖而闻名于世,也由此引发了笔者对两位建筑师的研究热情。两位建筑师有众多不同之处,然而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却又蕴含着共性。笔者希望通过对两位建筑师的建筑作品,建筑思想的对比,能够发现更深层次的设计含义,从而引导今后的建筑创作。在接下来的介绍中,将会从两位建筑师对建筑的追求和认知、对建造过程的处理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对建筑的追求和认知:王澍从小成长在文化气息浓重的家庭环境下,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很深的认知和造诣。中国传统的文人情怀在其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中国古代的建筑、园林的营造,往往是文人和匠人配合的结晶,文人负责整体的把关和控制,而匠人则负责具体的实施,将文人的构想化为现实。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以院落为核心,形成了南北东西不同的建筑风格流派,建筑文化可谓异彩纷呈。然其中最经典的一支,当属中国的江南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多由文人墨客根据地形,结合个人的志趣追求,精心设计营造而成。江南私家园林的最高追求,是对“意境”的营造。所谓“意境”,则需分成“意”和“境”来分别论述。“意”是指园林主人的胸中之意,指的是人的思想感情,想要表达的志趣或对于某种事物的看法和追求。而“境”则是指外界的事物和眼前的景色,指现实中的事物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二者结合,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托物言志”。以外化的景色来表达内化的个人志趣追求。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追求和内心精神的外化体现。举例来说,拙政园的园主王献臣在园中种植大量的荷花,正是为了通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来表达个人高洁的为官之道。园林中的每一个建筑单体以及每一处空间组织,都可以构成一个具有表达意义的“景语”。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非常宝贵的一笔精神文化财富。 而王澍正是试图将这种在中国渐渐式弱的传统文化思考,重新带到公众的视野中,让建筑师,让使用者能够体验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涵和空间形式,重新引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对比王澍,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则更多的关注建筑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怎样使用现有的条件,来尽可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怎样为他们解决建筑问题,提高生活品质。如果说王澍是“文人建筑师”,那么阿拉维纳可以说是“平民建筑师”。以他的作品“智利伊基克市政府经济适用房项目”为例,由于当地政策的限制和建造经费的不足,阿拉维纳使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先将建设用地内的建筑建设一半,另外一半在后期由居民在居住的过程中自己完成。只是建筑师为居民搭建了建筑的完整框架,留下的那一半未完成的建筑,可以在居民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行建设完成。让经济条件不好的居民。能够在市区较好的地块获得属于自己的房产,这可以说是一个创举。

王澍:业余的建筑

业余的建筑 王 澍 在这里,不说"建筑",只说"房子"。房子即是业余的建筑。 业余的建筑就是只做建筑所能做的事情的建筑; 业余的建筑正在开始,但却是不知道什么正在开始的起点; 业余的建筑试图把建筑师原以为可以彻底控制、实际既是武断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建造活动,通常是修修补补、琐碎的活动留给房子的使用者。这当然不是关于完美建筑的概念,因为强调一种建筑观是业余的,实际上就是在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并且乐于见到由于对信用扫地的权威的质疑所带来的一点小小的混乱; 业余的建筑试图卸去由于种种外在因素所加负在建筑本身之上的重量,它意识到人和建筑都依赖于社会的准则,但它试图保有运用建筑的手段从这个社会暂时退出的权利,运用建筑捍卫自由; 业余的建筑是反象征的建筑,因为它除了建筑本身之外,没有额外的所指之物,建筑师只是提供了一个假定的形式,一种各类事件可能爆发的条件,但并未决定它; 业余的建筑是反系统的,对它来说,不可能有一部预定的建筑词典; 业余的建筑是矛盾的,而且必然是局部的,甚至琐碎,就像生活本身一样矛盾和琐碎,但它却把一种无前提的建筑语言、实验的语言全部吸附过去; 业余的建筑是克制的建筑,不夸张的,不过分的,因为它和专业建筑所制造的关于什么是建筑的图像总是不能重合,不能对证,以致于可能普通到让你完全忽略;业余的建筑不是艺术的建筑,它并不需要借助包括艺术在内的任何外在的力量来界定自己; 业余的建筑不是反艺术的建筑,但它总是提醒着建筑师,一切非建筑的艺术话语都不仅在于它们可能有启示建筑的力量,而是当它们一旦进入建筑语言,就都改变了性质; 业余的建筑是无限接近自发性秩序的建筑,这就是为什么在它的视野之中,自发的建造,违章的建造,临时的拼接有着和专业建筑平等的地位,我把这一切都称之为过去的现在,或者说现在的传统; 业余的建筑不是离开这个世界围绕着巨大建筑的中心图像的建筑,而是粉碎中心的建筑,它常常以小建筑的形式出现,如同现实中一堆粗糙的碎片,这并非意味着它只是一门关于小建筑的建造活动,而是它总是试图把20世纪象征性的巨型结构瓦解为非结构的结构,重建为小建筑的矛盾的混合,它依赖身体和建筑的接触,而不是视网膜的狂妄,它关注的是随时爆发的事件,而不是预先制定的宏大叙事或者是完成之后的事后解释; 业余的建筑不关注统一的场景,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它能够分裂某些陈词滥调,专业建筑师很少思考他们的设计活动如何缺乏针对性,一个设计只是一个专业业务,除了习惯的理解秩序,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不知道; 业余的建筑只是不重要的建筑,专业建筑学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建筑看得太重要,建筑因被寄予了太多的欲望而获得了不恰当的权势; 业余的建筑是恰当使用技术、耐心推敲构造的建筑,它追求的不是技术时代象征性的表现、无针对性的技术滥用,而是试图使建筑以恰当的、有节制的、在技术上可被理解的形式呈现出来。事实上,它试图在建造的技术上留下某些可以继续建造的余地,它的理想的使用者是那类有兴趣继续建造的使用者。它不是已经完成,而总是继续完成,总是既旧又新的。正是在这种营造的意义上我们永远实验着中国建筑的传统,否则我们很难理解现代建筑从崭新迅速衰旧,而身边的明清建筑已经存在二三百年之久,继续建造就是继续生活; 业余的建筑只构筑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它的形式上的不确定就像它的功能一样的不确定,填充它、使用它、继续实验它,是建筑师移交给使用者的一份赠礼; 业余的建筑甚至只是一个细节,小小不言,但它是一切既定准则的起爆器。它总是处在未完成状态,"营造"把过程引入了从前的结构范例,这对专业建筑学赖以为基础的自发建造、模型语言、理论元语言和项目语言之间的一切区别,将予以一种爆炸性的致使打击。对它来说,造型是将要的;

王澍作品思想分析

王澍建筑思想分析及对中国城市化的思考 建筑学专业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刹那间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传统建筑风貌正逐步消失,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建筑应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思考。本文将通过对王澍关于城市复兴和传统建筑现代复兴思想的分析,结合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探讨中国城市化该如何更好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传统建筑、未来、王澍、城市复兴 一、王澍的建筑思想 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本土建筑师首次获得这个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建筑奖项。王澍的获奖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关注,这是因为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个阶段,传统建筑社区生活方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对现代建筑简单的复制和模仿,不仅建筑师连普通的居民也要发出提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正如评审辞中指出:“中国建筑师获奖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代表着评委会成员们认可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中国及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同时,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对中国及世界而言都将是意义重大的。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中国既要保持悠久而独特而的文化传统,又应关注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王澍基于本土建筑的思想和将旧材料与新技术成功结合的作品将对中国今后的建筑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王澍是一个对建筑有着独立思考的人。他一向都特立独行,在读大学时就被看作是异类,大二时就宣称没有老师可以再教他了。上个世纪80年代,当大家都热衷于现代主义建筑时,他曾写过论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批判整个近代中国建筑界的状态,从各个建筑界大师,一直批到自己的导师齐康;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死屋手记》影射了东大建筑系以及整个中国的建筑学状况,当时有人给他传话,如果不改论文就可能没有学位,但他就是一个字都不改;他的博士论文《虚构城市》阐述了他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思考,但时至今日,不少他在同济的师兄弟和老师都说看不懂。“看不懂”,也是很多人对王澍建筑作品的评价。由最初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到后来作为获奖代表作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以及他参与的住宅项目“钱江时代”,争议从未平息,但他从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或左右,坚定地抵制市场压力,保持独立的价值观,坚持建筑世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走基于本土文化又具有普适价值的当代建筑之路。 王澍的建筑观念是:就地取材,旧料回收,循环建造(图1)。他认为建筑就是景观,景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地理的适应、调整、敏感对话,甚至将真实的自然也变为生活场所建造的一种元素,根据对“自然

高考人物阅读素材:孤独是为了惊艳的绽放—王澍

高考人物阅读素材:孤独是为了惊艳的绽放—王澍 王勇 小时候,他很孤独,因为没人陪他玩。他喜欢上画画,经常一个 人在家涂鸦。稍大一点,他便用粉笔在灰墙上画小人、火车、还有房子。从上小学开始,他就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说,这个孩 子清高。其实,我跟别人玩的时候,总觉得有两个我,一个在玩,一 个在旁边冷静地看着。”他喜欢画画和看书,想着长大后做名画家。 高考完填志愿时,父母对他的艺术梦坚决反对。他不争,朝父母 丢下一句:如果理工科能画画他就念。本来仅仅任性的推托,未曾想 父母真找到了个能够画画的专业,叫“建筑系”。 建筑师是干嘛的?当时别说他不知道,全中国也没几个人知道。 建筑系在1977年恢复,他上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时是1981年, 不但仅建筑系,“*”结束大学复课,社会正处于一个如饥似渴的青春 期氛围。他说,当时的校长是钱锺书堂弟钱钟韩,曾在欧洲游学六七年,辗转四五个学校,没拿学位就回来了,钱钟韩曾对他说:“别迷信 老师,要自学。如果你用功连读三天书,会发现老师根本没备课,直 接问几个问题就能让老师下不来台。” 于是到了大二,他开始翘课,常常泡在图书馆里看书,中西哲学、艺术论、历史人文……看得昏天黑地。回想起那个时候,他说:“刚 刚改革开放,大家都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毕业后,他进入浙江美院,本想做建筑教育一类的事情,但发现 艺术界对建筑一无所知。为了混口饭吃,他在浙江美院下属的公司上班,二十七八岁结婚,生活静好。不过他总觉得不自由,另一个他又 在那里观望着,目光冷洌。熬了几年,他终于选择辞职。 接下来的十年里,他周围的那些建筑师们都成了巨富,而他似乎 与建筑设计绝缘了,过起了归隐生活,整天泡在工地上和工匠们一起 从事体力劳动,在西湖边晃荡、喝茶、看书、访问朋友。

王澍 一个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

王澍:一个建筑师的理想与现实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这里是杭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叫做钱江时代,他的设计师给他的名字叫做垂直的院宅,而当地人给他的名字叫做钱塘江边的那几栋怪房子,这个小区在开盘的时候销售的状况并不好,因为设计师独特的理念还有它不一样的长相,它的设计师名字叫王澍,最近刚刚得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奖,由于这样的一个奖项,使得人们对于王澍和他设计的这一堆古怪的房子刮目相看。 导语:这里是杭州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叫做钱江时代,它的设计师给它起的名字叫做垂直的院宅,而当地人给了它一个更加有趣的名字,叫钱塘江边的那几栋怪房子,这个小区在刚刚开盘的时候卖得并不好,因为设计师独特的理念,还有它不一样的长相。它的设计师名字叫王澍,最近刚刚得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由于这样的一个奖项,使得人们对于王澍和他设计的这一堆古怪的房子刮目相看。 人物介绍:王澍,49岁,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解说1】2012年2月28日,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普利兹克建筑奖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被誉为全球建筑界“诺贝尔奖”。在历届获奖者中,有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设计师约翰·伍重,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皮尔·德·梅隆,以及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者美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等等。作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王澍引来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记者:您好像一直走过来是比较,用别人给您的评价是比较狂妄,比较清高的,但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去参加一系列的国际的评奖? 王澍:我从来没参加过评奖,我觉得比较高兴的是我从来不参加中国国内的评奖,那才叫评奖,每次评的时候会要求你提交资料,层层地让你填东西,完了之后有人要审你,评奖。国外的奖都很简单,都是某一天某人给我电话,说你拿这个奖,事先我不知道任何事情。 记者:就是说按照我们的逻辑,你没有参评。 王澍:从来没有。 记者:人家就给你。 王澍:到现在为止我从来没有参评过任何奖。 记者:你这次得奖是用什么得的这个奖? 王澍:两块吧我觉得,一块儿可能是大家讲的代表作,当然他们有国外的评委那种角度,他们会认为我的这么大面积的整体设计在全世界都罕见的项目,剩下我做的宁波的博物馆,在公众的心目当中用大量的旧的回收材料来建造,既包含了对历史的讨论,也包含了对这种生态或者可持续发展的讨论,这是代表作。另外一个就是他们讲给我的是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动摇不妥协,保持高质量的设计。 【解说2】在此之前,王澍的名字并不被人们所熟知,那么他是何许人物,为什么一位青年设计师能够走上最高荣誉的领奖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杭州市首先找到了王澍设计过的唯一一个商业住宅项目“钱江时代”,开始了对他的采访。 【钱江时代小区动态采访】 记者:咱们上几层?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张永和(1)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 ——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界的海归派元老级人物,张永和在2000年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上的亮相,带领了中国当代建筑正式登上了国际建筑舞台,他和他的非常建筑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拓荒者。但有人认为,非常建筑的设计,在外观上没有那种给人视觉带来冲击的形式,缺少一种应该有的个人风格。对于这个的解释,西方评论家在评论崔健时说过,他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是他在不断地扩展摇滚乐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空间。而张永和的非常建筑最大的贡献也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而是他在不断扩展实验建筑在中国建筑产业中的空间。 对于张永和的评价,需要把他纳入到所涉及的多重工作中去把握。他所起步的阶段正好是文革一段荒凉的时代之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全球化,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加剧,条件促使了新一代的建筑师开启建筑创作的新视野。受到西化思想的熏陶,又对中国的传统及当代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通过实实在在的建筑实验研究,探索着中国当代建筑的道路。 起初的张永和,着眼的是建筑空间的思考,还属于空想阶段。《非常建筑》中讲到自行车与建筑的空间移位,讲到电影与建筑的空间叙事,都是跨领域的发散思考,就好像一个能 有所为的艺术家童年的丰富想象经验。他的这种自 我思维打开的方式,可以让一个建筑设计者逐渐培 养起对自身经历和生活环境的敏锐与洞察力,对生 活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对人们活动每一个细节及其 意义的研究来体察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 都是纯概念。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感知,张永和 的建筑是从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在他的设计中 没有过多抽象的定义。 而后,概念与建造得以实现。席殊书屋的设计中,自行车与 书架拼贴而成的“书车”,是街上车流在书店中的延续,赋予了书 店一定的城市性。书车为背靠背的双层书架,与原建筑的墙体厚 度相同,又成为了活动的书墙,任意转换它们的位置可以获得书 店内空间的变化,这样空间的灵活性就模糊了基地小的局限。这 也是对中国当时平行城市的一种理解。在那个年代,中国的住宅 都是作为社会福利建造的,强调平均,平行城市中没有单体建筑 的个性但有大结构的严整。对历史空间资源的尊重和再生创造也 就在这个时候崭露头角。这里关心的事具体的,现实的生活世界。 在书架和自行车的重叠中,叙述城市中细致的空间历史,建筑不再颂咏空洞而宏大的主题。 建筑的叙事,在基本纯粹的建造关系中展开, 而不是通过外部的、历史的、风格的、装饰的 附加形式,是书车、圆形钢管、玻璃墙、发光 地面、动态的上下前后关系的叙事。 张永和与非常工作室之后关注的核心问 题逐渐转化为建筑与基地,建筑与都市或自然 风景之间的关系。北京山语间怀柔别墅就成功 地建立了地形与建筑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激发的关系。在泉州小当代美术馆的设计中,当地材料和建筑方式与功能主义的线型空间相叠加产生了一种难以归类和定义的建造形式,这种暧昧的,指向不明的空间形式,是对当代中

解读本土建筑师王澍的建筑观

解读本土建筑师王澍的建筑观 摘要: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观,在他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的传统营造技术,在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气质的建筑内涵,他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环境以及营造所传达的空间感受有他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王澍,文化观,环境观,技术观,教育观 Abstract: as a local architect wang shu, insis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his more than ten years working career, rooted in the Chinese folk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between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with Chinese try to build their quality building connotation about him, how to adapt to the build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and create convey sense of space has his unique cultural values. Keywords: wang shu, culture, view of environment, technology view, education 一.背景 二. 2012年对于王澍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他获得了2012年度建筑普利策奖,这也是继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之后第二位中国建筑师能够获此殊荣。这不仅是中国建筑师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今天,经济文化大繁荣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给中国的建筑师带来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王澍也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一个艺术家庭,不能不说王澍的成长和他的家庭背景有着一定的关系,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母亲是一名老师兼图书管理员,从小王澍就饱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较早的接触了一些西方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这也为他的文人气质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王澍也自诩自己首先是一个文人,其次是一个带有艺术气息的建筑艺术家。 王澍曾先后毕业于中国两所著名的建筑系院校,分别为东南大学建筑系和同济大学建筑系,取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从一般意义上说可以顺利成章的成为一名具有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师,但对于王澍来说却没有这样选择自己的从业方向,不同于国内的大多数崇尚现代技术和西方思潮影响的建筑师们,王澍选择了一条根植于传统文化,着眼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营造哲学,潜心研究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营造手法,在中国这样一个浮躁的大兴土木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着自

当代十大建筑师

当代十大建筑师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 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

王澍 设计的开始

王澍--《设计的开始》 央视国际2003年08月22日16:35 内容提要: 建筑师王澍认为建筑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女人,在他的书中《设计的开始》,建筑和写作是两条平行但并不相互解释的线索,节目将把王澍的设计作品––––上海顶层画 廊和苏州大学图书馆,穿插在访谈中。 演播室: 主持人(李潘): 大家好,欢迎光临《读书时间》,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围绕这样一套丛书来展开的,《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这套书总共是五册,他们分别是王澍的《设计的开始》、刘加昆的《此时此地》、张永合的《平常建筑》、崔凯的《工程报告》、还有汤华的《营造乌托邦》。这五位作者都是中国优秀的青年建筑师,不仅仅是对于建筑的技术层面的解释,更多关注的是,建筑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在这套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五位优秀的青年建筑师,他们新锐的活力、大胆的观念和非常独特的心灵的体验,今天我们就特别来到了杭州的西子湖畔,和这本书《设计的开始》的作者王澍聊天。王澍你好。 嘉宾(王澍): 你好 主持人(李潘):

很高兴在杭州,跟您聊天,我们现在在这个地方,背后这个就是您的作品是吗? 嘉宾(王澍): 是。 主持人(李潘): 什么样一个作品? 嘉宾(王澍): 一个以雕塑的名义做的建筑。 主持人(李潘): 怎么解释?叫什么名字? 嘉宾(王澍): 一分为二。 主持人(李潘): 一分为二。 嘉宾(王澍): 就是把这个青砖做了两个东西,把它分开了,中间一条道路,应该这么说,这个雕塑展做了两届,每一届我都是做总的布置,给雕塑家们安排地方,都让他们先挑,挑剩下那地给我。这次挑剩这地就这一个,大家都说这地特好,但都觉得特别难做,我觉得其实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地难地,什么地都好做,按中国的说法就叫顺其自然,顺着走。我记得我一开始做的图,是做的八种不同的砖砌的,连续的几种是一道墙,我想了大概两个月,突然想明白了,要想使一个东西有活力或者说它有生命,它只需要在两个之间,出现一个差点,一切东西的变化就从此开始了,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两片。 主持人(李潘): 两片什么样的两片? 嘉宾(王澍):

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

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 当代中国建筑行业中涌现了许多年轻有为的中青年建筑师,而最让人感兴趣的莫过于王澍。好的建筑作品必然会与背后的建筑思想挂钩,而王澍正是现在为数不多的能够横跨业界与学界,并且能谈得上有思想而不仅仅是捕捉潮流的建筑师。然而,建筑思想又与建筑师本人的生活经历、所受教育、思维方式等因素有关。而王澍,他的身份是多变的——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所以解读王澍的作品,不妨先解读一下王澍除建筑师之外的各种身份,然后再一窥他的建筑思想。 一、情趣盎然的“传统”文人 王澍对弟子常说的一句话是“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通观王澍的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一种浓烈的儒气与书卷味。王澍的这种文人情结,影响了他的为人气质与做事方法。赏山水画、品龙井茶、携妻游园是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颇有传统文人气息的生活方式使得王澍成为当下离中国传统最近的建筑师之一,所以他对园林的关注,也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专业人士的视角:用略带感性的笔调记录。他让学生走进花圃中,或站或坐,然后调侃说“这就是竹林七贤”。在此,文人墨客的意味由生。王澍深知园林的博大精深在于“人的到场”——他曾不下百次地游历苏州园林,熟到可以默背的地步——可以认为,王澍是在有意识地摆脱对现代主义彩响下的宏大叙事性,不再过多纠缠于书本杂

志上的平面图像,而深入现象之中,用“识悟”的方式感知对象。 如此看来,王澍最关心的这个“到场”的场所就是诗意长驻的空间——园林。王澍的妻子问他“为什么在你造的房子里总有一种气氛,让人说不清楚”,而王澍的答案是“那个人类观察者隐匿在建筑看似客观的砖石梁柱间”。所以王澍的作品中往往会带有一“到场”的视角,而对此的表现又似乎是充满文人气的,并具有园林式的路径体验。于是,王澍设计的宁波美术馆就是充分表现出了这一特点。 二、求真务实的“边缘”学者 对比王澍的传统文人形象,他对建筑理论的反叛似乎众所周知,一如他的工作室之名——“业余建筑工作室”。在“反学院的建筑师”一文中,诸位建筑师与王澍的言论里,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学院派学者,与其说他反学院,不如说他在行为上打上了“边缘”的烙印。 他的知识背景中有相当一部分建立在形而上学的思考之中,属于哲学读得偏多的学者之一。他的论文特点就是以文字为主,较少出现图片,行文相当理论化,例如《当空间开始出现》一文。然而这一非常学院派气质和特点却没有将王澍桎梏住,他反而极其注重分析与理性之外的事情------体验与营造,这点倒是体现了西学的质疑精神。在面对“建筑是什么”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时,王澍答到“说到底,建筑就是造房子”,这个答案是出乎意料的,因为不少学院派学者对此大书特书,最终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而

王澍代表作品衰变的穹顶

王澍代表作品衰变的穹顶 2010年8月29日,王澍作为首个以个人身份参加最核心的专题展的建筑师,凭借作品“衰变的穹顶”(Decay of Dome)获得了该届展览的特别荣誉奖。而此前,中国建筑师参加的都是非核心的国家馆展示或外围展,上一次获得核心展大奖还是8年前,中国与亚洲多国建筑师合作的项目。 简洁小木条理念打动老外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最重要的展事,王澍获得特别荣誉奖,是中国力量继8年前“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获双年展“建筑推动大奖”后,第二次获得专业大奖。当年,王澍也参与了“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但该作品是由亚洲建筑师合作完成的。作为纯“中国造”的建筑师,此次他获得个人大奖,暗示了中国建筑师力量的崛起。 对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的很多建筑师可能并不在意。他们不关注甚至不太了解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因为他们“喜欢跟自己玩”。在很多并不需要特殊创意也能生存得不错的建筑师看来,重要的是眼前和市场。不过,至少现在有人愿意走出这个封闭圈子,跑出去和国际友人“玩”,并且玩出了名堂,赢得了喝彩,他就是王澍。

“衰变的穹顶”为什么能获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评委会的青睐?乍看“穹顶”,会觉得这是个简单得有些简陋的作品。由上百根细小木条搭成的“穹顶”,亦中亦西,兼具中国东方文化旨趣和西方宗教建筑特点的建筑。“建筑成本”也就值五六千元。“穹顶”完成的效率也令人称奇,在威尼斯,王澍和3名助手花了3天就建成了。 评委会对作品的评语是:作品针对中国快速现代化的现状,特别有价值。因为它可以快速搭建与拆卸,轻盈简洁,对建筑环境零负担,用料环保,富有美感。 似中似西不可思议的失重 “这个作品看似简单,可解读的意思至少有四五层。”王澍说:“作品搭建方式吸取中国传统建造方式,形式特点则采用西方穹顶结构。类似于十字架的构件,在似像非像之间,形成中西文化交融的美感。从选材上,这又是一种生态建造,是用边角小料搭构的,每个材料都很细,很小,很便宜,很普通,也很智慧。这个建筑还运用了杠杆体系和力学原理,是‘失去重心的建筑。’” 失去重心这一点,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它意味着建筑随时可能坍塌。王澍解释道:“作品最重要的是思考的质量。这种实验性的做法,表面看有很理性的结构,实际上在寻求一种突破,因为建筑的底部不足以支撑上面的力量,所以框架采用变形处理。没有垮,却似乎寓意着传统文化的崩溃。这既是对失去秩序的探讨,也是对作品英文名中Decay(衰变)蕴含的历史意义的思索。我觉得这种实验和探讨很重要。” “衰变的穹顶”(Decay of Dome)的另一个要素Dome(穹顶),在西方是最普通的建筑形式,尤其是教堂,几乎都有一个这样的穹顶,巧合的是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海报上选用的是罗马万神殿,那也是一个穹顶式建筑。王澍自己也笑言真是巧。他还表示,“虽然形式借用了西方,但搭建方法上却渗透了很多中国建筑的手法。”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种巧合,不如说这是王澍对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成功尝试。 建筑不真,哪来善和美? 王澍说这几年他一直在进行一种研究,即用生态化的方式替换混凝土式的重体系建造。他说,“混凝土式的重体系建造是一种对资源极具破坏性的建造方式,我要用边角小料,用更生态和环保的方式去做建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