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习题

1.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

2.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土地改革法》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说明本次会议()

A.代行立法机构的职权

B.暂行中央政府的职责

C.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

5.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任务是()

A.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准备

B.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

C.讨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D.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6.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由此成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之一。文中“站起来了”就当时而言是指新中国的成立()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实现了人民的自由平等 D.保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

7.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A.国家的名称 B.国家独立富强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8.下列选项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指的是实现()

①国家独立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工业化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这里的“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是指()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1.材料题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有除国民党反动派以外的各政党、来自海内外各人民团体46个单位的代表662人,从代表团的构成说明什么问题?

(2)“我们”做了哪些“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的工作?

(3)你怎样理解“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

答案

1—5 BACAA 6—10 CCBAB

11. (1)说明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具有极大的民主基础。

(2)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决定了国名、国都、代国歌、国旗;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国家领导人;决定在天安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或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第2课抗美援朝同步习题

1.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A.朱德 B.彭德怀 C.林彪 D.毛泽东

2.“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3.正值清明时节,中国驻朝鲜大使李进军4月4日上午率领使馆馆员来到平壤友谊塔祭奠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

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①朝鲜爆发内战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某同学同学搜集到如图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

A.合作抗日 B.抗美援朝 C.解放西藏 D.渡江作战

6.“它准确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

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7.1953年7月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战争结束。其中“停战协定”是指()

A.朝鲜停战协定 B.日本签署投降书

C.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 D.德国签署投降书

8.“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的烈士陵园。他和黄继光、邱少云等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的称号是()

A.人民英雄 B.革命烈士

C.最可爱的人 D.两弹元勋

9. 2016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6周年纪念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采取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

(2)材料二的两位英雄分别是谁?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3)根据材料三,请你谈谈中朝人民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

1—5 BAABB 6—8 CAC

9. (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黄继光、邱少云.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革命意志、自我牺牲的精神等等.

(3)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3课土地改革

1. 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A.推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提高

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3.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5.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土地改革运动的成果不包括()

A.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6. 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30多本共200多万字的日记,记录着家长里短、政策变化,特别是土地制度每一次变化带给农民的深刻记忆。下面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A.“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B.“(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C.“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D.“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7.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1937—1945年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D.1953—1957年

8. 耕者有其田,既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宣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南地区解放战争的推近,贵州境内有大片少数民族区域,土司制度依旧根深蒂固,为此中央政府给广大土司控制下的“贱民”分田地,瓦解土司制度。这一行为得以推行是因为中央颁布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 如图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

B.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农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D.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11. 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三:

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土改胜利完成后,农民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

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答案

1—5 ABAAD 6—10 ACABB

11.(1)运动:土地改革;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或:改变旧中国不合理的土地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缺地少地的土地问题。)(2)政策:保护富农(经济、财产)政策。

(3)直接结果:农民获得了土地;深远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任写一点即可)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2.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3.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 .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5.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 A .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 .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7.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右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五年计划(规划)发展历程表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五年计划(规划)制定的共同目的。

(2)根据所给材料,概括以上五年计划(规划)有哪些变化?

(3)以上五年计划(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国家的哪一重要职能?

答案

1—5 CBBCB 6—9 CCBA

10. (1)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从单纯关注经济增长到既关注经济增长

又关注人民生活改善,从强调发展速度到科学发展。

(3)国家干预指导经济的职能。

第5课三大改造

1.某班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2.“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土地革命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4.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

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5.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A.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的掀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6.右图,分析从1949年到195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地改革完成

②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④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建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8.二十世纪中期,中国经历了历史性巨变。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②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

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跻身于世界工业化强国的行列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深受大家喜爱的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阅读以下王老吉的部分品牌历史,回答问题。

1828年,王老吉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王老吉凉茶铺”,深受街坊欢迎,被誉为“凉茶王”。1956年公私合营,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继续生产正宗王老吉凉茶等产品。

……

请回答:1956年的公私合营起到了什么作用?同时期国家还对哪些行业进行了类似影响的改革?

10. 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历史上什么重大事件?

(2)中共中央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一举措的结果如何?

答案

1—5 CBABAC 6—8 CBB

9.(1)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

10. (1)反映的是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2)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A.①②④ B.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会议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中国,同时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报告,确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强调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此次会议()A.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B.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C.是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5.中共“八大”确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发动文化大革命

6.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

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

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斯德哥尔摩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水瓶打碎……。”这一生活情境

应该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9.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10.造成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的原因不包括()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三年自然灾害

C.苏联背信弃义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

11.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12.他从来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始终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政治本色。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他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雷锋 D.王进喜

1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下列选项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A.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14.阅读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

①中共“八大”召开时,国内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八大”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否正确?准备怎么解决这一矛盾?

③为什么“八大”提出的路线和正确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15. 材料题:

小丽同学对一本旧书上的两幅图片(下图)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一个萝卜如此硕大要用毛驴来拉?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

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

(1)“水稻齐天高”“萝卜用驴拉”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2)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1—5 ACBDB 6—10 ACCBA 11—13 DAD

14. 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②正确;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党对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准备不足,缺乏经验,对当前的国情认识不清,“左”倾

错误的干扰。

15. (1)“大跃进”运动;浮夸风。

(2)一定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必须及时纠正错误思想。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 下图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2.《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某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的是()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

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7.2018年,我国将迎来纪念改革开放暨十一届三中全会40周年。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两个凡是”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9.阅读下列材料:

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哪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这次会议是什么时候在哪儿召开的?

(3)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

1—5 CCCDC 6—8 BBC

9.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78年北京

(3)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1. 20世记80 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廷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杜化

2.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3.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A.土地所有权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革

C.乡镇企业的出现 D.农民积极性提高

4.农业部部长韩长斌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就像一个‘三部曲’。”其中的“第一部曲”是()

A.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废除地主剥削制度,土地归农民所有

C.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5.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

6.0%,累计生产3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C.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 D.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

6.下列事件中能够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有()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8.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1985年开始,1992年后加快改革步伐

B.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设立经济特区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1984年,邓小平视察顺德,在大良清晖园听取了顺德县主要领导的工作报告,他最可能

听到的报告是()

A.《伦教人民公社生产再创佳绩,社员丰衣足食》

B.《勒流人民团结一致,超额完成炼钢指标》

C.《北滘美的公司建成投产,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D.《大良民信双皮奶公私合营,工商业改造进展顺利》

12.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3. 1978年底,某村的几个老农商量说:“只有分田到户才能吃饱肚子。”队长严峻昌当时想:管它倒霉不倒霉,只要大家能吃饱饭就行。哪怕能吃一顿饱饭,拉去杀头也满意了,做饱死鬼强过做个饿死鬼。”最后就把村里的田地分到每一户农民家里。

(1)上述情境中“分田到户”,是我国后来在农村逐步实行的什么制度?

(2)这个制度最早在哪两个省开始实施的?

(3)这个制度对中国农村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答案

1—5 CDBCA 6—10 CDDCC 11—12 CD

13.(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安徽、四川。

(3)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9课对外开放

1.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