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艺术及其价值问题

关于艺术及其价值问题

关于艺术及其价值问题
关于艺术及其价值问题

摘要

不同时期的许多艺术家都认为艺术具有一种价值,并且这种价值超越于我们的经验世界本身而存在。然而所谓和谐和秩序是我们的主观反应,艺术只是由艺术家建立的视知觉反应机制,艺术的历史是一部“问题史”,艺术大师在解决各种问题中展现出其过人的才华。所以艺术并不具有形而上学的价值,那种关于艺术永恒价值的信念是虚幻的。其价值体现于现实中对人类心灵的慰藉作用。本文通过对以往各种价值观念传统的考察,进而提出对它们的批评,并用近代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引出关于艺术概念的新的假说,从而得到关于艺术价值问题的结论。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新意,是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总结。文章结尾还谈到了自身在绘画创作中的体会以及对待艺术和生命的态度。

Summary

In the different departed periods, many artists think the art to have a kind of value, and this kind of value overstep in the world of our experience. However, harmonious and method are our subjective reaction, the history of art is the history of many “problems”, and the course of settling the problems, artists disinter their endowment. Therefore the art does not have the metaphysics's value, and that kind of think what art have eternal value of the conviction is vain. This text pass right before the every kind of value close to read aloud to traditionally investigate, and enter but bring up to animadversion them, counteract the modern age art the theories to study the result to have to out the new hypothesis concerning art concept, from but get concerning the art the conclusion of the worth a problem. This article has no a new meaning, and just and by oneself study the realizing of process inside with tally up. Article knot the tail still speaks in the painting artistic of realize and treat the art with the life's attitude.

关键词:情境问题史视知觉反应机制价值

关于艺术及其价值问题的一些认识

(一)

不同时期的许多艺术家都认为艺术具有一种价值,并且这种价值超越于我们的经验世界本身而存在。

“好的画,迫似神而和神结合。它只是神的完美的抄本,神的画笔的阴影,神的音乐,神的旋律……因此一个画家成为伟大与精妙的大师还是不够。我想他的生活应该是纯洁的、神圣的,使神明的精神得以统治他的思想。”(1)从米开朗基罗的这番话中,不难看出他的信仰——艺术家为体现神的完美而工作,并且应该为着这一目标而努力。

罗丹在论述艺术的神秘性时透露出和前者类似价值取向:“在我们看来线条和色调不是别的,是内在真实的标志;我们的目光透过表面一直潜入内心,当我们后来表现这些轮廓时,便会用内涵的精神丰富轮廓本身。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应该表现自然的整个真理,不仅是外表的真理,而且是内在的真理。”(2)

近代的康定斯基的理论更加自信:“艺术作品的产生是神秘的。只要有艺术才能,就不需要有理论和逻辑去指导行动。心灵的内在呼唤会告诉他所需要的形式,这形式来源于自然的内部,也来源于自然的外部。每个带着感情创作的艺术家都知道,正确的形式是怎样在他的心中突然闪现出来的。”(3)它不同于前面二者,但同样表达了通过艺术能一窥真理的观点。

(二)

艺术家类似的信念深深植根于他们的脑海,不仅是在几个世纪以前还是在今天,它普遍成为艺术家维持其创作的精神支柱,以及艺术家区别于工匠的理由。艺术家的热情与才华被这种宗教般的理论所激发是不言而喻的,否则很难产生往昔伟大的艺术。然而在接受这种说法之前,对它产生的渊源作以了解,并对它是否合理加以分析,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贡布里希在《艺术与自我超越》一文中提到了这种传统:“我们必须首先认识柏拉图的传统,这个传统奇怪的支配着西方的艺术哲学——说它奇怪是因为我们知道柏拉图仅仅把艺术家当作一个耍戏法的给驱逐出了理想国。柏拉图认为艺术家的技艺永远也不能达到可理解的理念世界,这个世界同样也是价值世界。然而也正是对理念世界的信仰在激励具有超验性完美观念的艺术家。而艺术家也只希望他们的艺术根据这种艺术进行批判。”(4)

“理念论”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首先被提出的。按照他的解释,工匠注视着床的理念或形式造出了具体而特殊的床(理念或形式本身则不是任何人能造出的),即他只能造出一种类似的东西,而实在本身则具有一切床所共有的一般性质,具有普遍性。所以不同的床只是对理念的摹本,而“理念”才是实在的床,是由神所创造的。画家所绘则正如镜子所反映的世界一样仅仅是现象,并且是与真实隔着两层的仿本。因此艺术家被作为变戏法的给逐出了理想国。心灵易于被迷惑,但并非没有补救的办法。柏拉图认为量、数、称是对这类弱点“最

为幸福的补救”,(5)因为计量活动是心灵理性部分的工作,所以“信赖度量与计算的那个部分应是心灵的最善部分。”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对这种思想做出了阐释:“我相信,数学是我们信仰永恒的与严格的真理的主要根源,也是信仰有一个超感的可知世界的主要根源。几何学讨论严格的圆,但是没有一个可感觉的对象是严格圆形的;无论我们多么谨慎的使用我们的圆规,总会有某些不完备和不规则的。这就提示了一种观点,即一切严格的推理只能应用于与可感觉对象相对立的理想对象;很自然地可以再一步论证说,思想要比感官更高贵而思想的对象要比感官的对象更真实。神秘主义关于时间与永恒的关系的学说,也是被纯粹数学所巩固起来的,因为数,如果是真实的话,必然是永恒的而不在时间之内。这种永恒的对象就可以被想象成为上帝的思想。因此,柏拉图的学说是:上帝是一位几何学家。”(6)

这样就能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为什么要在画中追求尽善尽美的“和谐”与“秩序”,这类似于音乐中的秩序,可以被转换为数学中的比例关系。柏拉图认为:大众爱好美的事物,而不是爱好美本身,唯有认识绝对美的人才是清醒的。绝对的美在柏拉图看来在于数的秩序井然。然而对于数学本身,则大部分理论是在假说的基础上演绎出来的,因而不能证实有关现实世界的有绝对意义的论断。因而罗素认为柏拉图不理解哲学的语法,而认为“美是美的”,“他的‘理念’其实恰好不外是在伦理和审美上较凡品为高的另一些个体罢了。”(7)

然而秩序感是存在的,它为什么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呢?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一书中提到了康德的问题:如果人们先得靠经验来认识时间和空间,那人又怎么可能按照时间和空间来整理和安排各种感官印象呢?没有先天的框架和“存档系统”,我们就不可能感受和体验周围世界,更不用说在这个世界里生存了。因而有机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机体,能动的对他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秩序进行检验,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并根据检验结果逐步改进摸索方式,否则就无法理解环境中的无数模糊信号,因此做简单假设是我们能学得知识的唯一基本条件。同样,动物也会也会由于进化压力而通过秩序与混乱的对照达到生存的目的;而自然中秩序的前提是物理法则能够在没有相互干扰的孤立系统中起作用。因为人的这种偏向于简单结构的机能,人造秩序中常常出现几何成分。出于一些实用的原因,我们在简单结构的基础上添加新的层次,使之不那么单调,在介于简单和混乱之间追求多样统一的悦目效果。因而,所谓和谐或秩序是我们的主观反应,艺术并不具有形而上学的价值。

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中,由于宗教运动的原因,画家的题材范围有所缩减,但却发展出了新的分支,如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等,艺术家都更加关注自然本身。这时出现了忠实描摹对象的先驱之一卡拉瓦乔,并出现了后来的伦勃朗(与之相对的则是卡拉奇、雷尼所倡导的按古典雕像的标准理想化自然的新古典派)。他们珍重真实与诚挚胜过古典大师所推崇的和谐之美,这种思想被后来的罗丹加以理论的阐述。《罗丹艺术论》中说道:“哲学家因之感到兴奋的这一秩序本

身有他的局限性。他们按照自己的愿望,而不是按照存在于辽阔的宇宙中的真相,去设想这一秩序的。他们按照人类的几何学来排列这一秩序……他们迷恋这种美好的秩序,其实害了自己。毫无疑问,在无边的自然中万物各有序;但是这种秩序要受法则的支配;比起人类理性初步所能设想的要复杂得多,而且情况永远在变在发展。”(8)他想要寻求的显然是艺术更为普遍的精神意义,因而对往昔艺术的阐释也有独特的角度:古代艺术的含义是“人生的幸福、安宁、优美、平衡和理性”;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则反映“人类痛苦的反省,不安和毅力,绝望的行动意志,为不能实现的理想所困而受的苦难”;而拉斐尔的素描则是“用他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表达灵魂的明朗幽静,乃是从衷心流露出来的对整个自然的爱”。(9)无疑,这样看来他们都真诚的将感情、思想融于作品之中。罗丹认为:“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10)他在《艺术论》中显然把美完全等同于道德及某种看待自然或生命的态度给人心灵带来的感动,并将其视为内在真理,通过艺术我们便可达到。而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告诉我们,艺术家只是在传统限定的范围里工作,他所醉心于解决的问题是在传统中发现的。他把最严格的标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是真诚的,不寻求任何的捷径。我觉得,是艺术家的道德关怀或其它观念使他偏爱一种母题,为了更好的呈现它,艺术家则必须加倍关心色彩、线条、构图等具体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即如何通过这些元素设计一种反应机制并使人将观念、情感顺利透射于此的过程中,伟大的艺术家表现出了过人的胆略与才智,能够成功的利

用知觉错觉、色彩的心理反应、特殊符号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等能够促使观者做出反应的手段。这也正是艺术的奇妙之处,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数代艺术大师的努力,而并不像罗丹所认为的,文体、色彩与素描的优越性有赖于“一个真理、一个深刻的思想、一种强烈的感情”(11)闪耀其中,并仅仅依赖于此——当然,它可以作为艺术家是否顺利达到预期的一个检验标准被接受。

近代艺术家康丁斯基在《论艺术里的精神》一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与罗丹有类似之处,他同样认为最重要是“形式的产生是否出于内心的需要”,但却把描绘现象世界加以摈弃,因为“脱离自然越是明显内在意蕴越有可能纯粹和不受妨碍”,在他看来,“多少寻求上帝的人最终站在一个上帝的雕像面前默默虔诚!有多少寻求艺术的人迷恋于表达自己意图的一种形式,不管是侨托、拉斐尔、丢勒还是凡高”。(12)产生于心灵“内在需要”的“每种和谐和不一致都是美的”,这种美可以通过纯形式构成和色彩加以复现,而借助现实则会削弱色彩的感染力,使人得到一个“盲目的梦境”——艺术在他眼中成为表现由“内在需要”引发的内心颤动的工具。然而,在表现情感的同时为何要兼顾画面结构的和谐就难以理解了,这种和谐是视觉上的,单为传递感受则完全可以采用其他更为有效的手段,如贡布里希在《表现与信息传递》一文中所提出的排列邮票的方式。然而,采用这种方式也有必要与观者约定规则,即使这样对情感的表达也是有限的,何况“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轻易受到‘打破形式’诱惑的。”(13)波普尔针对这种现代的理论说道:“这种现代理论是一种没有上帝的

神学,它用艺术家的隐蔽本性或本质取代了神:艺术家的灵感源自本身”,“艺术是自我表现的理论是平庸、笨拙而空洞的,但未必是恶意的,不过要是热衷于它,那就很容易走向自我中心和狂妄自大”,“表现情感是平庸无奇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这并不是艺术取得意义的唯一方式。”(14)因此,这种理论所持有的关于艺术的永恒价值的信念也是虚幻的。

(三)

艺术被剥除了这些传统的价值之后,该如何认识它呢?它又有何价值?波普尔提出了一种解释社会行为的方法,它详尽地重建行为发生的情况,并以此理性的推测行为的发展过程。这种方法被称为“情境逻辑”。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便是这样将大写“艺术”的历史变成了一部艺术家的历史,从而避免了空洞的宏篇大论。他把这一历史描述为一部“问题史”。它平实的讲述了每一位艺术家,他们的时代,他们所面临的艺术问题,他们如何解决了问题使作品无比美好。这是一部艺术家以研究再现问题为主线,又不时回归秩序感的历史,其中的艺术家所面对的实际上是关乎我们视知觉的问题。对于如何再现自然,画家所探索的也不是物质世界的本质,而是我们对物质世界反应的本质。尽管艺术家把真实感和秩序感带给我们的知觉趣味视为带有永恒价值的实在或真理,但如上文所述那样,却都源自我们的主观反应。贡布里希评述道:“基本图式对我们把握视觉世界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说,艺术再现的历史就是对几何图形进行修正的历史,而装饰的历史则表明人们仅仅把几何图形看成几何图形,并

使它们以无数不同的排列方式相互组合,相互作用,以愉悦眼睛。”(15)这时艺术的价值问题突现出来,人们会问:艺术家的目的是让色彩或形状适合于某种对比或和谐的构形,并表现出过人的才能,但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因为艺术与追求真理的科学毕竟是不同的。在《艺术和自我超越》一文里,贡布里希对“价值”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艺术与科学存在一致性,因为艺术同样是个逐增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独立于我们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在由观念构筑的世界里发现了它们。在不同时期寻求不同问题的解决,这本身就体现了不同的价值,但却并非那些理论所认为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于现实世界,尽管“以庸俗化形式出现的主观反映要求艺术品像毒品一样,应使我们兴奋或者让我们心驰神游。”然而只要“自由的倾向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探索它的无穷无尽的丰富性,我们就能发现自我超越的真实性”,因为,“它们展示出了一个有希望和安慰的王国,在那里价值得到了实现。”(16)可见,艺术的价值在于它对人们心灵的慰藉作用。

(四)

以上的陈述来源于我在绘画学习之外的问题和烦恼,以及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点滴收获。它们是肤浅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论证,但是,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可以为自己搭筑一个大体的认识框架,以便今后不断丰富和修改,这有赖于知识的进一步积累。我觉得如果自己只是画画还很不够,因为一个人不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作价值判断。我也曾热切的相信艺术具有超乎现实的价值,因此当自己对之

有所怀疑时内心感到无比的焦灼,另外,一些艺术理论也曾把我迷惑的苦不堪言,正是由于知识的匮乏才产生了这样的苦恼。

对于这篇文章述及的有些问题至今对于我还很模糊,但只要不放弃思索,我相信自己还会有所收获。还记得选修课上老师让我们读的《哥德谈话录》,那个丰富的形象让我非常难忘。的确有太多的问题我不明白,积累知识在令人理智愉悦的同时避免因无知而带来的愚昧,尽管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避免持续的错误,但我仍然相信这一过程的价值,比起盲从、狂热和漠视一切价值的空虚,它起码能让人心灵有一点平静。

我对待绘画的态度是:它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会坚持画下去。因为,这当中承载了太多东西:自己儿时的梦想、学画过程中伤心或喜悦的回忆、被大师作品震撼进而激励的体验、师长的不懈支持和勉励,这些都让人无法忘怀。从另一方面来说,绘画过程本身带给人乐趣,同时让人在生活中保持心态的平静。风景是我最为喜爱的题材。首先,这种绘画活动易于展开,并没有非常苛刻的条件限制;然后是自然形状和色彩的丰富性提供了研究绘画本身问题的广阔空间;最后,则因为在这类题材中不会过于显露自我,尽管这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但对我来说借绘画表现痛苦、压抑之类的情感是不必要的,因为我觉得面对万物神秘的一种敬畏之情对于人类更为永恒。

对于艺术及其价值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也长时间的萦绕在我的心头。所以,我不想避开它去奢谈具体的绘画问题,因为那样总让人有不真实的感觉。虽然论述这样一个主题对我来说很困难,其结果也

不尽人意,但我会把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学习的起点,继续努力下去。

注释:(1)《米开朗琪罗传》[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傅敏编三联书店1998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109页

(2) 《罗丹艺术论》[法]罗丹著葛赛尔记沈琪译吴作人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5月第一版第97页

(3)《论艺术里的精神》[德]瓦西里.康定斯基著

(4)《理想与偶像》[英]E.H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曹意强周书田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第202页

(5)《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第一版第400页

(6)《西方哲学史》上卷[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9月第一版第64页

(7)《西方哲学史》上卷第170页

(8)《罗丹艺术论》第117页

(9)《罗丹艺术论》第107、109、51页

(10)《罗丹艺术论》第50页

(11)同上

(12)《论艺术里的精神》[德]瓦西里.康定斯基

(13)《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弗兰西斯.弗兰契娜查尔斯.哈里森编张坚王晓文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第302页

(14)《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英]卡尔波.普尔著范景中李本正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第286页

(15)《秩序感》[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130页

(16)《理想与偶像》第213页

参考文献:《罗丹艺术论》[法]罗丹著《论艺术里的精神》[德]瓦西里.康丁斯基著《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林夕校《艺术与错觉》[英]贡布里希著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秩序感》《理想与偶像》[英]贡布里希著《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英]卡尔.波普尔著《西方哲学史》[英]罗素

2020-浅谈当代艺术的市场困境

浅谈当代艺术的市场困境 这里有两个背景需要厘清:其一,正如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品部国际董事张丁元所指出的:去年秋拍香港佳士得率先将东南亚艺术纳入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门,积极整合及建构亚洲这个跨国际的拍卖平台,以此与西方主要艺术类别并驾齐驱。他表示:“尽管目前全球经济低迷,香港佳士得仍继续在这一整合性平台上见证全球藏家对顶级亚洲艺术炽热的购藏需求以及该国际性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这也许出于亚洲市场整合的需要,但也在无形中降低了中国当代艺术在整个板块中的比例。其二,在夜场之后举槌的两个日场中,“亚洲20世纪艺术”与“亚洲当代艺术”的业绩迥然不同:前者218件拍品拍出1.7亿元总成交额,成交率为85%;后者293件拍品仅拍出9722万元总成交额,成交率仅为72%。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夜场逾90%的.高成交率与日场72%的低成交率的反差。从夜场成交排行榜看,中国当代艺术家仅曾梵志的两件作品跻身于前10位的拍品之间。而这两件拍品,据佳士得专家介绍都出自欧洲重要私人藏家之手。对此,笔者认为这恰恰可与今年香港苏富比(微博)春拍的拍卖结果互为印证:其间一张张晓刚(微博)《大家庭》系列中最早推向市场的作品拍出高价,与此同时,苏富比之前屡试不爽的当红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却纷纷流拍。 这是2017年以来艺术市场金融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的趋势性

现象:一方面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具有重要展览、收藏纪录的当代艺术作品在市场上受到追捧,造成市场行情严重的两极分化,去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尤伦斯专场所创造的一系列天价纪录就是其最突出的例子;另一方面,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也使市场陷入困境:市场主力资金所追捧的高端拍品因价格昂贵而失去了流动性;同时,流动性较好的中低价的拍品却乏人问津。 更令人感到忧虑的是,中国当代艺术进入21世纪后呈现群龙无首、价值判断失焦、市场热点离散的状况,也许是其陷入市场困境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201109考试批次 《民间文学》大作业 学生姓名李杰 学习中心山东省金乡县教师进修学校奥鹏学习中心[25] 学号 200908576220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层次专升本

民间文学的特征及艺术价值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借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精确地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为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 民间文学中的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文学作品还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中国近年陆续发现的兄弟民族史诗,其艺术成就使世人惊异。至于那些多得数不清的情歌和抒情歌谣,在表现欢乐和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作家的同类作品。而那些短小的故事、谚语、歇后语,真正使思想、经验、智慧凝缩得像5个指头捏紧的拳头。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特点。总之,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民间文学在其发展和表现形式上有自己的艺术特征: ①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不能使用文字,他们只能用口头语言去构思、表现和传播。现在,大多数人已经认识文字,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这学期学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这门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周课程。可是真的学到了挺多的知识。虽然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后半学期了,在新疆待了快两年了,但是新疆的地域特色,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一直是一无所知。 老实说,跟其他同学一样,我也很少认真听选修课,但是这个课我听起来还是比较认真的。因为感觉这个讲的挺有意思的,每天上完课之后很疲惫,晚上还可以听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放松一下,感觉挺好。我知道了新疆有7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5个直辖市,知道了,南疆北疆以天山为划分等一些基本常识。 记得老师说过一首歌,刀郎的新疆好,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弹起你的冬不拉啊。在一次演唱时,有人说冬不拉不能代表新疆的乐器,于是改成了:弹起你的热瓦普啊。因为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这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旋律悠扬、宽广、而明快,擅长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

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合拍子。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股用于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热瓦甫,又称热瓦普、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民间歌曲,是各少数民族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称誉为歌海、音乐之乡。歌声伴随着他们的劳动生产、社交、娱乐等活动。他们在放牧、从事农业生产时唱歌,婚礼或丧葬时唱歌,谈情说爱,思念故土时也唱歌。许多民族都有歌唱节日,如壮族的歌、回及撒拉等族的花儿会、苗族的龙船节及绕三灵、侗族的采桑节对歌、布依族的老鹰坡歌会、族的温泉水边赛歌节、瑶族的耍歌堂、彝族的火把节等。情歌在少数民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例,或在草原、山野、森林或在月光下、火塘边、公房(供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房屋),都荡漾着优美动听的歌声。 在我国新疆西南部,在那雪山冰峰高耸的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勤劳、勇敢、有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塔吉克族人民。

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种田、吃饭、旅游、休息等等。艺术是什么呢?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它。例如:用音乐去表现高山流水,用绘画中去表现梅兰竹菊,用书法去表现阴晴圆缺。总之用艺术诠释自然、生活之规律。其目的是:从宏观上说,使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说,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 生活中充满着艺术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从视觉上,我们看到蓝蓝海洋之宽阔、小河流水之细腻、花儿盛开之美丽、春风抚柳之温心;从听觉上,我们听到惊涛拍岸、高山流水、鸟儿争鸣;从嗅觉上,我们嗅到花儿的清香、从味觉上、我们尝到酸甜苦辣;从肢体上,我们感觉到冷热温凉、粗糙光滑;我们从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当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喜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太空;世界太大了,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可这不等于我们不了解喜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为书本、电视去过哪个地方,所以我们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书本、电视那里寻找,一定能找到的,这样艺术的资源就更加丰富了,就能为创造更好的艺术做好铺垫。 生活不全是艺术现实生活不全是艺术。怎么说呢?艺术的形成是需要选择、需要取舍的,而不是纯粹地照搬自然。比如说沙子里面有金子,但沙子并非全是金子,要想获取金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获得,而不是把沙子全部收藏起来。如果把金子比做艺术的话,那么沙子就是自然,我们要想获取金子,就必须要具备获取金子的工具,还要有筛选、分离、冶炼、提纯一整套技术。我们要掌握艺术就要具备获取艺术的工具和技术,达到技术熟练、精湛,知道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取舍,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中到处都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书法中,王羲之的平和,如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米芾的飘逸,如春风拂柳,婀娜多姿;颜真卿的粗犷,如彪形大汉,威猛魁悟;赵松雪的柔眉,如窈窕淑女,丰韵挺拔;弘一的空灵,如禅房入座,清新幽静等等,这些都是用自然、用生活来述说艺术家心灵的。

欣赏艺术的心得体会精选

欣赏艺术的心得体会精选 欣赏艺术的心得体会1 美术是我的最爱,在我无聊的时侯经常会画一幅画。如今我六年级了,随着作业的增多,我画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画图给我看。她画得栩栩如生。她画的白雪公主不但美丽动人,还给她画了一件美丽的衣服。也许是那个时候我爱上美术的吧!当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把我送进听潮六村的一位美术老师家学美术。回想过去在老师家的快乐情景,不由得拿出以前画的画。不由得发现我怎么以前画得那么幼稚。而那时,父母却一直夸我画得像画得好。也许是因为他们不想破坏我的自尊心吧!他们为我的这条美术之路铺好了平坦的水泥路。可在这条路上总不会一帆风顺,坎坷很快到来了。那老师在我刚上一年级时,说不教儿童画了,要教素描了。因为,父母认为那是高年级学的。就此我的美术学习生涯中止了。除了学校教的以外。但我并没有被这坎坷吓倒。我在家中仍然在画。可在家中画的总没老师教的好。有一次,我画一条蛇,可我觉得我画的蛇怎么看都和书上的不一样,我怎么修改也不像,为此我还大哭了一顿。爸爸和妈妈听到哭声,都来安慰我说画

得挺好的。可我心里知道他们在安慰我。我哭得更厉害了。因为,我不需要别人的安慰。因为,那时的我认为别人的安慰就是别人的嘲笑。后来,我还是把那幅画修改了。但从那以后,我更努力画画了。直到现在我学起了素描。虽然我画的暂时不太好。但我还在努力。 我相信总有一天在美术之路的路上见到光明。 欣赏艺术的心得体会2 我今天非常高兴,因为今天是我最期待的一天——运动会,而且我还成为了一名运动员。 “请四年级各班按顺序集合,带到学校大门前。”听到广播后,同学们排好整齐的队伍,集中到了门前,听完主任宣告注意事项以后,我们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了东风本部的南操场。“哇”今天风和日丽,操场的人好多呀!有“西校区,南校区,东校区,本部校区”真是人山人海。 不知过了多久,听到广播里喊道:“请男子女子参加200米赛的运动员到检录处检录。”听完广播后,我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我第一次参加这场比赛,害怕的是我跑的时候跑不过别人,就像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说着想着,只听检录处说:“173号站到第2跑道上。”我把所有的精神都聚集在一起,听到信号枪声后,开始起跑了,我用我自己最快的速度拼命向前奔跑,开始我是最后一名,听到旁边老师同学呼喊:“__豪加油!超过他!”我心情更加激奋,立即

艺术对个人成长的价值

如果我离开艺术 在探讨“艺术对人成长的价值”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试着从反向证明艺术的价值,即假设一个人的成长中没有深入地接触艺术。 如果我离开艺术,我家中所有的书籍都会变成学术专著,我的画架画板将从不曾出现。充斥着我的童年的将会是无尽的学海习题。长大以后,我读不懂抽象线条里的感情、听不出清晨柔和鸟鸣下的乐律、体会不出字里行间埋藏的思绪……而这种状态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我成为了一个识得千字的文盲。感受不到艺术的美丽,也无法受用她的力量。 将人类的生活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个类型的话,未接受艺术的人将终其一生徘徊在物质世界,而他们的精神世界贫瘠易碎。当他们在物质世界遭受挫折,他们无处可躲藏。 在大街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一生起早贪黑,工作,下班,夹着小报来往匆匆;在工作之余,他们没有别的什么爱好。一天从手机而起,从手机而终,除此之外没有更多娱乐,至于诗词歌赋、笔墨丹青,他们从未深入了解,也不感兴趣。他们的空闲时间是那样漫长而无所事事。汲汲于利,戚戚于贫,因为物质世界是他们所知晓的一切,没有更加高尚而有意义的精神世界。 作为一个浸淫绘画八年的年轻“艺者”,我发现现今社会就是这样的,但凡称得上艺术的,总要在某一个圈子里才能找到共同的声音。绘画尤其这样,现代中国百姓对于绘画的认识首先是“艺考”,评价一幅画的标准是“形像”。如果将蒙德里安的画拿到中国的街道上,名画注定会蒙尘。相比之下,文学由于现代小说的飞速发展吸引了不少人的青睐;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音乐、舞蹈在网络传媒的推动下也在大众中开始普及。然而,普及的是冰山一角,被复制推广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这冰山一角并不能被称作“艺术”,它对于人的作用微乎其微,远远不及真正的艺术那样使人愉悦、满足、富有。我无法说明真正的艺术是什么,但是我知道真正的艺术可以像爱情一样,让人甘心为之奉献时光,并且思之如狂。在飞蛾扑火的热情里,无论身处何种物质世界,都会安之若素。 有一个我们都熟悉的例子:梵高是一个疯子——世人都这样说。但是在他与弟弟提奥的信中,他理性而渐进地将自己对于绘画艺术的不断探索述于纸张,没有渲染自己的病痛,没有屡屡碰壁的绝望,他一提及绘画总是热情饱满,从他对于素描的分析、对于贫民的同情、对于练习的执着,他不是如世人所指责的“粗鲁”“无所事事”的疯子,而是如他自己所预言的“深刻而敏感”的伟大的艺术家。 设想,假如梵高离开了绘画,他也许不会疯,但是他一定也不会快乐。在他忍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时,他没有绘画这片净土供他安息。 同样的,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伟人的成功都脱离不开艺术的培育。因为艺术是思维的摇篮,可以培养创造者,也可以培育深思者。在过去的西方,雅典人爱政治更爱演讲的艺术;在过去的东方,中国文人若想从仕琴棋书画必精其一;艺术从历来就被重视,无论一个人未来会从事什么职业——因为艺术是一个人将人格完善的必须的途径。不懂艺术,就不会懂人类的精神迁徙,就不会拥有自己的小千世界。 “以中有足乐者,不绝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文中的“以中”意指求学,因为无尽的探索的乐趣让自己不在意物质而感到无与伦比的满足;艺术的神秘吸引力也表现如此。当我们有一种或者几种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精神始终处于一种安宁满足的氛围,就沉浸在对艺术之美的追逐思索中,不觉

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四、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但并不是说艺术中的某一类作品是以认识功能为主,另一类作品是以教育功能为主,第三类作品则是以审美功能为主。我们说艺术中有真、有善、有美,也并不是说在艺术中真、善、美是相互分割的、互不相关的。如果那样看待问题,就割裂了真、善、美三者的关系,割裂了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种功能的关系,正如艺术中的真、善、美三者的关系一样,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只有在进行理论分析时才可以暂时把它们分开来加以说明,而实际上在每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它们都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 艺术的认识功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性是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缺乏真实性的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真理。但艺术的真,既不同于普通实际生活的真,也不同于科学的真。它既是现象的真,又是本质的真;既是形象的真,又是典型化了的真。这种显现着真理的本质的现象或典型的现象,也就是艺术的美。而美在一定条件下总是要引起人们的美感,所以,艺术的认识功能,总要通过审美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一件枯燥无味、不能引起人们美感的艺术作品,也不可能帮助人们认识任何生活真理,起到艺术的教育作用。但反过来说,艺术的审美作用又都包容着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艺术的思想教育作用和道德教育作用也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作用来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要达到影响人、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必须首先感染人的情绪,打动人的心灵,陶醉人的精神。艺术不是单纯的说教,政治报告代替不了艺术。另一方面,如何看待抒情诗、山水画、花鸟画或轻音乐呢?有人认为山水画、花鸟画的艺术社会功能主要是审美功能,而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是不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的审美作用有其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理论上的偏差根源在于对美和美感的片面看法。事实上,一切好的、健康的或者说美的艺术作品,除能给人以美感之外,同时又都对人们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一幅好的山水花鸟画,不但能使人悦目,而且会给人以理智的满足,使人更好地认识自然的美,领悟艺术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

艺术与修养

机电一班 1 艺术的习惯被艺术作品改变了。 2 成功的艺术通过改变我们的感知而使我们对习惯的理解发生变化。 3 艺术家不能想象他的艺术,直到它被完成时才能感受到它。 艺术观点的阐述: 艺术不是一种物品,而是物、人、事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之为艺术态。一种人、事、物的状态是否能被认为是艺术态,是受到特定时空中的意识形态决定的。所以,艺术是一种文化生产。而这样一种文化生产和别的文化生产相比,它的特殊性在于,作为文化生产的艺术是为文化本身找出路的自我生产。所以,艺术生产必定和主流意识形态具有足够的差异性,并依靠这种差异性来反思主流意识形态,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麻醉力消毒,提供主流意识形态的替代型模式。这种反思和替代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过后,它将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新的成分。因此,艺术生产是意识形态的自我否定机制。 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有效期----保鲜期,也因为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被生产和维持其艺术态的,因此,艺术生产是历史性的。有效的艺术生产必定同时是一种历史批判。因为它要从系统中来,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系统中,改变系统,所以它是社会性的。有效的艺术创作必定同时是一种社会批判。因为它的目的是改造系统,所以,异于日常生活的艺术却必须要被编织在日常生活之中。艺术必须要改变生活。我们要相信,生活是可以改变的,生活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以想象的,尽管它可能并不是可以设计的。 因为它是社会性的,所以它不是由个人的灵感单值地决定的。所以,我们反对天才论和灵感论。因为它是社会性的,我们把艺术生产理解成一个面对任务,创造性地解决任务的过程。我们相信艺术态是经由有效的工作过程所推出的。 因为它是一种文化生产,所以艺术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产品,所以艺术家是可以训练的。而创作的过程本身既是改变现实的过程,也将是改变自我的过程。艺术生产必须要改变艺术家。 通过改变艺术,来改变语言。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整个世界。在文化研究的视野里,每一个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和整个世界息息相关,互相构成----故曰总体艺术。总体艺术最终是促使人和世界的进化的工具。 个人兴趣界评: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音乐,无论是流行音乐如周杰伦的《你听得到》,还是如古典的如《十面埋伏》。但亦或许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原因,我对我们东方文化比较感兴趣。现在的我每天都会聆听音乐,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音乐于我来说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虫鸣鸟叫,还是风声雨声,都能让我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沉浸在音乐之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没有音乐会让我觉得世界的无趣,生命的乏味。 正如维克多·雨果先生所说那样,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东西方音乐艺术本体及创造无不根植于数千年文化传统之精神。中国音乐艺术注重人文精神,强调内心体验,突出对区域性地方色彩之韵味和旋律线性运动的微势飘渺之意蕴的总体把握。与东方音乐相比,西方音乐艺术偏重于科学精神,注重音乐材料组织的标准化、客体化和趋于理性的作曲法则,强调音乐音响的科学基础和形式美感的重要意义。 我喜欢音乐,音乐能让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一切!!!

审美与艺术欣赏讲解学习

审美与艺术欣赏

审美与艺术欣赏 通识班级:123班 姓名:周东 学号:20144372 专业:英语 学院:外国语学院 所选课程:审美与艺术欣赏 一.教学参考书(相关名著依次写出:书名、作者、年份、出版社) 1.书名:《大学通用艺术欣赏与审美教程》 作者:刘长庚 年份:2010-01-01 出版社:上海人美 内容简介:我们以前阅读过的“艺术欣赏”,大体可以分 两类,一是欣赏的概论,就是系统地讲艺术概念,原理和 欣赏的心理规律;二是艺术门类和作品介绍,讲某种或者 各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然后,列举很多代表作品,分析 它们。 其实,我们明显感觉到,艺术“欣赏”和艺术“理论知 识”是两码子事,就是说,你可能有很多的艺术知识,但 还是不懂艺术欣赏。就像“审美体验”和“美学研究”是 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一样,学习“艺术欣赏”的基本知识 和“艺术欣赏”本身,显然也不是一个东西。比如艺术理

论的介绍有时让人感觉枯燥、艰涩,乏味,而艺术欣赏则是一至少应当是-一个开心愉快的过程。 2.书名:《影视艺术欣赏(全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作者:陈思慧 年份:2011年7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陈思慧等的《影视艺术欣赏》主要介绍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基本常识和鉴赏方式等,将知识性、趣味性、鉴赏性相结合,以大量影视片段或影视作品为例进行讲解,融影视艺术理论和鉴赏内容于一体,以介绍影视艺术常识和提高欣赏能力为主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为高职高专公选课规划教材,考虑到广大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行文力求深入浅出,明了易懂,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影视欣赏领域,掌握影视欣赏技巧。 《影视艺术欣赏》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也适用于中专学生,对于大、中专教师以及对影视艺术欣赏感兴趣人士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3.书名:《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等著 年份:2008年3月

艺术作文之艺术欣赏心得体会

艺术作文之艺术欣赏心得体会

艺术欣赏心得体会 【篇一:《艺术欣赏》学习心得】 《艺术欣赏》学习心得艺术欣赏能够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使我们对生活充满激情,解老师从古希腊神话讲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从贝多芬的《月光曲》到马克西姆的《出埃及记》,让我们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不同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通过对解老师《艺术欣赏》课程的学习,让我对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艺术本身最大的价值就是被欣赏。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而欣赏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它不同于艺术研究,也不是艺术资料枯燥的堆砌,它是一种心领神会。音乐、影视、绘画等都是运用艺术语言对生活的传达,而进入欣赏的境界就意味着观者与作者对生活在传达方面产生了感受的共鸣。艺术是美的体现。尽管“美”不完全等于艺术,但艺术必须是“美”,中外美学史和群众的审美实践表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虽不是美学的唯一对象,却是美学的重要的对象,艺术的门类众多。但就艺术与生活,创作动机与艺术效果、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来说它们之间具有互相一致的共同本质。艺术是艺术家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即所谓自己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底自然冲动的创作,表现 出民族性或个性。人人都神往艺术,向往他那种艺术美的感受,正是如此,人们需要真正的艺术家来创造艺术美。而艺术需要现实生活,需要艺术家的创造,没有这些又何来艺术美呢?艺术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因此,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是真、善、美的统一,人们只要欣赏她就能够感受美、体验美。艺术欣赏需要有一定的艺术

浅谈艺术学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浅谈艺术学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艺术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社会价值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艺术学科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艺术的美讲究“朦胧美”,妙在“似与不似”、“若即若离”之间,太似是媚俗。 艺术学科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从最初的满足简单的物质需求进而更多转向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层面的东西。随着生活水平和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收藏书画金石古玩、听音乐会、看话剧、看展览……艺术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艺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艺术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社会价值无处 不在、无所不包! 1,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作用。 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事物,通常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使生活的原形更加生动、典型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灵魂。如:中国油画家罗中立的《父亲》表现了典型的中国农村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民父亲形象;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反映了不屈不挠、奔腾昂扬的民族气节;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丑行,这些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给人们提供了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准,从而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使人们提高了思想认识,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波兰钢琴大师肖邦的爱国乐章之所以让侵略者胆颤心惊,也正是艺术这一不可抗拒的力量有着震撼心灵的作用,它催人奋进、使人向善,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鉴赏,如:欣赏璀璨、辉煌的中国瓷器和丝绸织锦艺术,往往使人赞叹不已、荡气回肠,凭添无限的民族自豪之情和振奋之志,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审美的追求和创作热情。每当我们聆听欢快、悦耳、充满生机的乐曲《蓝色的多瑙河》,还是放声歌唱一曲尽情的心声,或是观看、参与盛装的节日舞蹈,在对这些美好事物的亲身感受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文艺活动的爱好和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尤其是舞蹈和艺术体操等表演活动,可以锻炼和加强学生身体健美的谐调性,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造就乐观豁达的性格,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拓宽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认真

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浅论艺术的社会功能 摘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审美的反映,因此更要重视和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此文从艺术的不同角度阐述了艺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进而论证了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关于艺术的功能,不同的理论家有各自不同的考虑和归纳。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他的《美学教程》中,把艺术分为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等。还有人指出,艺术具有情感或情绪的宣泄功能、精神慰藉功能、心理医疗功能等等。但就艺术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而言,我们则将其分为三种,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一、艺术的认识功能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则可以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 鲁迅先生认为艺术可以表现文化,实际上说的也就是艺术的认识作用。他在一九一三年写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明确指出了艺术的认识功能,鲁迅在这里所说的“美术”,是包括文学、戏剧、绘画、雕塑、音乐等在内的广义的“美术”,亦即艺术。他看到时代变了,艺术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一个时代的“武功文教”等都毁灭了,过去的时代已去而不复返,但只要有艺术作品能够保存留传下来,后人就可以通过这些作品认识当时的时代。我们可以从周口店遗存的石器或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壁画中认识原始社会的狩猎经济;可以从《诗经》中认识两三千年前我国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了解当时人民的劳苦与追求、婚姻和爱情以及他们的智慧、反抗和斗争;也可以从马王堆汉墓帛画中认识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的文化、信仰和统治阶级的奢侈豪华的生活;更可以从敦煌艺术宝库中比较全面地认识从十六国到宋、元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民族生活的情况。可以说,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认识作用。戈雅的著名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枪杀起义者》等,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西班牙马德里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悲壮斗争生活,从而认识正义,认识真理;米勒的作品又可以使我们了解法国十九世纪农村生活情景和农民的命运,从《拾穗》、《播种》、《晚钟》、《牧羊女》、《扶锄的农民》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法国农民的纯朴性格、他们的劳动生活和精神状态,进而可以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 以上,我们主要从艺术作品所描写的对象这一方面来谈艺术的认识功能。实际上,艺术的认识功能也体现在艺术这种特殊的描写方式,也即语言形态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艺术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历史,不同民族的精神也就会因此有可能被保存下来,成为后人认识的对象。其次,艺术的作品形式,比如说它的风格样式、结构特征等也可以成为人们认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主体精神面貌的依据。比如说我们能从古埃及与古希腊的雕塑风格样式的巨大差异中看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视觉表达形式:古埃及的雕塑风格刻板、平直,显然与其专制社会结构有关系;而古希腊雕塑表现出来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形式意味则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从中国的园林造型样式与结构中,人们则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的那种情怀或者说民族精神。所以,我们不仅能通过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对象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也可以从艺术把握对象的方式中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 价值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兼谈艺术摄影作品命名的作用有不少摄影人很看重艺术摄影作品的命名,认为命名可以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有文章提出了数种乃至十几种的命名方法,我不敢苟同。 作品的命名,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其实并不象有的文章所说的那么重要,虽然它可以起到对作品意图的提示、引导、加深理解、限定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看重命名,以至于把命名提高到关系作品成败的地位,是不恰当的。 纵观历史名家名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舍的《四世同堂》……达芬奇、米勒、凡高、塞尚……卡蒂埃- 布勒松、韦斯顿、哈斯……枚不胜举的传世之作,其艺术价值如何,与命名之关联不大。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的作品,是靠关健的一个命名而成就一幅传世之作。 卡蒂埃-布勒松有一幅很有名的作品,表现的是一个男孩,抱着两个大酒瓶,得意洋洋回家。这幅作品在很多刊物、论着、专集中登载,并至少有五种命名:《××大街》、《××星期天的早晨》、《1954年摄于××》、《为爸爸买啤酒》、《满载而归》等,虽然出现了五种几乎不相关的命名(除××街名外),但丝毫并不因此而增添或减弱该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1999年9月25日《中国摄影报》“天窗”版,前辈狄源沦先生介绍了日本摄影家金泽清4幅黑白摄影作品,标题是临时所加,说明作品发表时金泽清先生是没有命名的,但同样以其“新颖、独特、深沉、含蓄,强烈地震撼了我(狄源沦先生)”。 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形象本身的艺术容量和创意性,作品的主题是靠独创的隐喻、象征、寓意及其相应的组合结构、色彩影调等等的艺术影象之造型来传达的,而把命名的作用提到不切实际的地位,往往给创作实践带来误导: 1、忽略艺术修养和形式创意。作者忽略自身“造型”艺术修养,创作中思考的不是如何影象之“造型”问题,而是关注于把什么拍下来,认为拍到了“精彩瞬间”、“重要题材”、“生活热点”就是艺术,寄希望于“点铁成金”的命名。画面要么平平庸庸,用意空洞、暧昧、晦涩,要么抄袭模仿,人云亦云。《大众摄影》近期特辟的“摄影诊所”批评了一些不成功之作,除拍摄功力之因外,不少作品也存在命名唬人、画面愚人的感受,如《心甘情愿》、《农祭》、《为四化努力学科学》、《迎接新世纪》、

谈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说,我们开公司、做生意、忙工作、搞科研 ...... 是在用劳动换取生活,同时也用自己的劳动改变这个世界, 创造价值, 那么,艺术就是用来改变我们自己本身的,这就是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从远古洪荒走到现在, 从猿变成原始人, 从原始人变成世界的主宰, 如果没有艺术对人类的改变, 那么,人类虽然是万物的主宰,但仍然还不能蜕变成为高级的动物,仍然是只知道劳动→吃饭→睡觉 ...... 这种和其他低能动物并没有多少差别的可怕的生活模式。 我们通过艺术获取审美和情感, 通过艺术获取了想象和憧憬, 通过艺术升华出美好的感情和情操, 通过艺术学会了更高级的思维和追求, 通过艺术学会了怎样去美好的生活, 通过艺术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而这些,正是做为一个人的最宝贵的素质! 艺术每前进一步,人类就前进一步, 人类每前进一步,艺术就前进一步,艺术不断发展和变化, 从来是和人自己本身的进步是相互相成的, 又艺术总是超前生活一步, 所以艺术总是引导人们进步,生命是短耽的,所以人们总是把所有的智慧、情感、理想和希望寄托于艺术、并通过艺术让这些智慧、情感、理想和希望延伸下去。如果没有艺术,人类的进步就会非常缓慢, 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延伸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非常原始, 人类将会变的非常凶残, 人类的人格和理想以及所有对生活的启迪和向往将会失去希望, 这就是艺术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伟大而杰出的人当中,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他们的生平和爱好, 就会得出一个令人惊异的结论,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是艺术的追求者, 甚至他本身就是个艺术家, 比如:假如爱因斯坦如果不是因为发明了相对论而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话, 那么, 他还是个音乐家和小提琴家, 如果您看过爱因斯坦和朋友的书信录, 您会发现他对音乐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列宁在流放西波利亚时, 带的除了是很多的书籍之外, 还有一把吉他;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在临终受病魔折磨和煎熬,与病痛斗争抗争的时候,总是要求护士和工作人员给他放那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生戎马生涯,但谁都猜不出来, 他还是一个狂热的歌剧迷, 即便是在战火蔓延的空间, 他仍然不忘记请他的秘书要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看伦敦上演的歌剧; 美国历史上出现过

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自我评价

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自我评价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艺术素养自我评价和道德素养自我评价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请继续留意自我评价栏目。 一艺术素养自我评价 首先个人认为艺术素养的具备是一个人接受专业学习的必要前提,却又并非绝对的密不可分。 艺术本身即是抽象,它既是生活又是生活的升华体,是个人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在可望不可及中既看着我们又为我们所看着,故而几乎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代表了特定的情感和思想。从中提取的艺术素养的概念就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一定的审美能力,或者说,它使我们具备了能够分辨我们的所得与所想间距离的能力,同时又通过各方面的积累成为我们身上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 说到这里,不禁质疑,既然如此,那么仅凭艺术素养大概便可以造就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家,谈何专业学习?

不得不承认的是许多自学成才的先人们仍在照耀着我们,这就说明也许我的想法某种程度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如此,难道我们可以以偏概全的屏弃专业学习?显而易见,这是不现实的。 从一个平凡的大一学子的角度来说,我不得不承认,专业课的学习使我收益匪浅。某些幼稚的思考绕过了陷阱,在前进的道路上我得到了便利,从而得以有剩余的时间来继续思考另一些或许依然幼稚的问题,既而某些时候在某些引导下再次绕过,前进。“古之学者必有师”凡夫俗子继承老师深邃的思想、广博的知识,或许费力或许艰难,但却基本保证了在“天才”欠缺的年代使这些“物件”能够流传下去,使某些“来者”可以踩着前人的足迹继续在通天塔上前进或暂停着(我的意思是重在继续,前进此时也就成了某种可有可无的性质),那么我们“继续”下去,可爱的“来者”们(或许是我们,或许是我们的后来人),中间难免会出现几个出类拔萃的家伙。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追求却是无限的。这时,“通天塔”上的记号就可以让才子们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上更多的梯在更高一点的地方用他们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敏锐的感知力为后来的后来留下些更加深邃的思想 和更加广博的知识----那些先进的,同时在周而复始的攀爬过程中等待被验证的不知是否有益的世界观审美观。也就是说,专业学习其实是个旱涝保收的大工程,正在发挥着都江堰一样的重要功能。

艺术价值

艺术生产,说到底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审美性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既遵守一般物质生产的规律,又有其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也就是有其精神生产的特殊性。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具体地说,它作为一种生产,是一种感性、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特有的目的。随着艺术生产力的提高,艺术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有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才有收藏价值。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价值论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观察艺术、分析艺术。 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符号如绘画、诗歌、音乐、舞蹈、小说、戏剧等来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 艺术的价值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物(价值物)、境(价值关系)、理(价值规律)。艺术所产生的精神境界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最浅的艺术境界是模写,它是用直观感觉和相对独立的思维来反映现实的价值物;第二层艺术境界是联想,它是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反映价值物之间的联系;最高的艺术境界是抽象,它是用理性的、辩证的观点来反映价值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艺术的形式根据它所使用的物质媒介可归结为“言”、“声”、“象”:言是指文学语言,声是指声音,象是指感性的视觉形象。绘画就是通过色彩、线条描绘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感情;诗人把许多抽象无形的东西比喻为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景物形象,使读者理解和感受到诗人所体验到的感情;音乐是通过音阶、音调与和声来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世界;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动作来展示某种价值事物及其情感反映。 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艺术价值的真善美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的评价可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一是精神层面,即对文化精神的评价;二是价值层面,即对艺术价值的系统评价;三是作品层面,即对作品的系统评价;四是技术手段层面,即对绘画技术、技巧手法进行评价。这种多层面的交叉评价可以较为客观而又具体地反映其艺术水准与状态。 1.文化精神及其评价 通过分析与研究中国艺术的百年史,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坚韧与智慧去不断捍卫与丰富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及文化精神的,同时,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代中国艺术品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及我们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贯穿在中国艺术百年发展的红线

浅谈对艺术理解

浅谈对艺术的理解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的反映本质是审美的而不是科学的。是一种不同于科学的反映,是拟人化的反映,即它的反映是体验的、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的。 从哲学和科学角度说艺术是人类表达真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政治学角度说艺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从社会角度学说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从心理学角度识艺术是人类心理需求的补偿形式;从伦理学角度说艺术是道德情感的净化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从工艺学角度说艺术是技艺等。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艺术变成了哲学科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工艺学等的附庸。 艺术不直接与政治、科学、宗教、道德、法律对话,而是通过美学与他们对话。艺术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和结晶,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产物。艺术家通过艺术不是要表达他的政治意识、哲学意识、道德意识等其他意识形式的,表达这些意识有比艺术这种形式更便捷、更准确、更适当、更纯粹的形式,艺术是为了表达审美意识而创造的。 艺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愉悦,为人们提供美感享受而创造的,因此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身心和谐的自由体验而创造的,至少遵从一个愉悦的原则。 艺术的功能是以审美为中心,兼有认识、教育、娱乐等作用的价值系统,艺术的功能应该主要为我们提供审美愉悦的。 艺术描绘以人为中心,换言之,艺术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卢卡奇在《审美悟性》中认为,审美的真理由自我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构成一个循环,“认识你自己”的冲动把人们引向世界,使人们转向外部,对社会和自然有所认识,这种对客观现实的追求同时使人们认识到他自己本质的最深层。从写人到写社会,从写社会到写理想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往复运动,相互支撑,相互深化。 艺术不仅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又是一定的物质媒介,不仅是精神创造活动,还涉及到技能技巧,不仅是静态的认识深化过程,被动接受生活的过程,更是随着深入生活,不断对生活提出理想要求并在现实中追求它、实现它的实践过程。艺术家不仅是生活的理性关照者、守护者,更是介入生活的实践者、创造者,因此艺术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是思想与技艺的统一,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艺是指工艺,术是方法、途径。艺术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道德理念下,经过人为的发现和改变,将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中最为美好的事物的生动再现,是一种方式、方法或技巧。在这里有个前提,也就是说,这种方式方法必须得到多数人们按照当时审美观念的认可,艺术才能够成立。若不认可的,也就称不上是艺术。艺术是伴随时代的境迁而发生变

艺术设计的功能论方法

艺术设计的功能论方法 发表时间:2011-07-05T09:30:55.21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4月下供稿作者:王淑慧 [导读] 在设计学科中,设计方法及设计程序是最具操作性的理论。设计的首要目的是功能。 王淑慧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在设计学科中,设计方法及设计程序是最具操作性的理论。设计的首要目的是功能,各种功能的价值是设计追求的第一目标。在设计中所运用的功能论方法,正是在追求这一设计目标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方法,它将造物的功能或设计所追求的功能价值进行具体分析,综合整理,以系统工程的方式制造功能系统图,形成更为精细、完整、高效的结构构思设计,从而完成设计任务。 关键词:功能论方法;产品设计;水壶;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46-01 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造型审美形式,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三要素。如何在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下,合理地实现产品的物质功能及造型形式的创造构思,是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问题。以往的设计方法,主要从设计对象的实体结构系统出发,注意力集中在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上,着重构思设计对象的硬件,所设计出的产品往往存在功能上的问题。而应用功能设计方法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一、功能论设计方法 功能论方法是将造物的功能或设计所追求的功能价值进行具体分析、综合整理,以系统工程的方式制作功能系统图,形成更为细致、完整、高效的结构构思设计,完成设计任务。功能论设计思想是从设计对象的功能系统出发,着重研究设计对象的软件,通过功能系统的分析,找出相应的各种技术途径。这样有利于发挥各种不同技术途径组合间的创造潜力,为达到设计目标打下科学的基础。 二、功能论方法的内容 功能论方法的内容包括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定量分析等方面。所谓功能定义,是针对所设计的产品及构成要素下定义,确定设计主旨,明确设计目标,找出实现功能的不同方式和手段。功能整理,是将产品中各部件的功能定义按照目的和手段顺序进行系统化排列,制成可操作的、定量的“功能系统图”,在功能系统图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分析,即功能定量分析。 三、功能论方法在现代设计中的优点 功能论方法在现代设计中具有很多优点:一是功能论方法以产品的功能作为设计的核心,其设计构思以功能系统为主;二是它跳出了单一思维模式的桎梏,是一种推陈出新的创新设计方法;三是功能分析能有效的排除不必要的功能,从而降低功能成本,高效的实现产品价值;四是以功能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五是功能论方法融合了系统的思想。从功能出发,用系统工程、价值工程中的概念和方法,系统构建和分析设计对象物化的技术途径和手段,有利于克服传统设计方法中仅从产品结构和造型上进行设计的欠缺,使设计各功能要素之间结构更趋完善。因此,功能论方法实际上是系统论,即要求设计从系统的整体性、可分析性、相关性、功能性、统一性和动态性等方面去研究和分析设计对象的功能结构,按照功能逻辑体系而不是按结构实体去建构“功能技术矩阵”。建构“功能技术矩阵”有如下几个环节: 1.功能定义。设计的功能定义要准确、简洁明了,尽量做到定性又定量,并切实了解实现这些功能所必备的条件、要求,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上。 2.功能分类。有的设计功能有多种,按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基本功能、辅助功能等;按功能的性质又可分为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或者使用功能和品位功能;还可按照功能的内在联系、用户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类。 功能按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用功能、审美功能、象征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等;按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按对消费者的必要性可以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基本功能是指为达到设计对象的目的,发挥设计对象的效用所必不可少的功能,基本功能不同,设计对象的用途也就不同。辅助功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基本功能而添加的功能,它的作用相对于基本功能来说是次要的、辅助性的。 3.功能整理。从某个角度说,功能是设计师在设计时考虑得最多的因素,功能也是设计物审美的品质规范和主要造型语言。按设计物的重要程度,其功能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按设计物的实际用途,可分为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按用户的经济评价,又可分为必要功能与剩余功能。基本功能是用户购买产品的原因和产品存在的条件。辅助功能是附加在产品上的二次功能,是实现基本功能的手段和方式。审美功能是产品的外观造型、艺术魅力或情感价值。显然,设计美的构成所要研究的功能重点是与产品附加值直接有关的辅助功能和审美功能。 四、功能论方法在设计中的体现 水壶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器皿。水壶结构可分为壶盖,壶体,壶嘴,水壶手柄。它主要用来烧开水,为用户生活提供方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颖别致造型简洁美观的功能水壶纷纷走入寻常百姓家,各种水壶的材质也日益精密化,不仅在内部结构及其制造技术方面更为成熟。而且在产品结构和功能设计上也更加注重。如德国设计师理查德.萨伯设计的阿莱西水壶曾风靡整个欧洲。它突破了传统的机械化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情趣化的设计,不仅设计构思巧妙,而且每一个部分的结构设计都非常科学,尤其是在工艺制作方面更高超的工艺水平,选择耐腐蚀强、加工性功能好的不锈钢材料做壶体,由导热性能好的紫铜包底,在实用上突破了我们经常用的铝壶、铁壶,不易生锈,而且把手在旁边,呈鸡冠形,并配有可产生EB音调的黄铜鸣笛,带给人以音乐享受。壶嘴是别样的形式,与传统所用的水壶大有不同,这样可防止被水蒸气烫到。明亮的材质和简洁新颖的造型,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金属的壶体、壶嘴和彩色树脂提把,不仅结合得很完美,而且考虑到了对人的保护,完美的设计加上精良的工艺制作,使整个设计浑然一体,不愧为现代设计和技术有机结合的典范。 五、功能论思想及方法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意义 1.确定了产品的功能问题在设计分析中的核心地位,设计构思以产品的功能系统为主线。 2.通过理性、直观的功能系统分析,帮助设计师克服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束缚,得到全新的设计思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