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高考 文化生活 知识点归纳

2016年高考 文化生活 知识点归纳

2016年高考 文化生活  知识点归纳
2016年高考 文化生活  知识点归纳

2015年高考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文化的含义、形式,文化活动

(1)文化的含义(P6):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形式和文化活动(P8):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3)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注意:文化的内涵包括四个层次: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从文化与人类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从文化的功能来看,文化是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文化塑造人生。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4.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P10)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文化又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表现在:①人们为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反对文化霸权的斗争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7.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P11)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①从物质生活方面来看,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抵御外来文化侵略,保证文化安全;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从精神生活方面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又能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可以从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从文化对人、对社会影响来分析)

8.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9.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10.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修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1.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什么?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12.文化塑造人生包括那些方面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的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化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归纳文化的作用(影响)做大题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又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以上三点是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谈文化的作用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点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文化的作用

归纳: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做大题)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4)文化塑造人生?

归纳:文化的特点做大题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文化的实质是精神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3.我国当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四个意识,三个主义,三个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14.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怎样?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能推进人的全面发

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得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文化遗产的地位、意义、保护

(1)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意义(作用):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3)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3.文化的多样性的含义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4.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P3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P54第一段中

5.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1)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6.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这个世界。(3)尊重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注意:回答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时,要答(1)和(3)

回答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性时,要答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作用(意义)

7.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4)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8.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1)传媒的发展阶段: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的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大众传媒的标志:传媒开始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4)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5)大众传媒的功能(作用或优势):大众传媒等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了解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口语;报纸、杂志、书籍;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读物。见教材P36探究,

答题指导:要会做选择题。高考考过互联网。

9.推动(加强)文化交流的意义

(1)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10.如何加强文化交流

(1)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2)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补充:尊重文化多样性,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11.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特征、继承性、时代性。

传统文化的继承性。①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世界上众多的古代建筑,成为展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有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等

1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对社会与人的发展)(P42)

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②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13.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P43—44)

①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其次,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P4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就文化自身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特殊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以浓缩的形式使人们在有限的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教材有几处地方提到教育,现归纳如下:

P10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P35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P4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P10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15.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16.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P48)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7.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P49最后一句话)

18.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作用)(P49—50)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①文化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③文化创新的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注意教材P81综合探究: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了创新

19.社会实践的主体、文化创造的主体P51探究

人民群众。

20.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P52—55)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承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文化继承中实现文化创新的要求: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4)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被称为“守旧主义”,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封闭主义”;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历史虚无主义”。

其中第(2)和(3)为重要途径或基本途径。

答题指导:如果回答文化创新的途径时,回答以上四个要点

21.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的含义(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22.如何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3.如何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P55最后一段整理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神、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上积极创新

(5)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应发挥人民群众在文体创新中的积极性。P50最后一段中

(6)在中共领导下,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第四单元

21.学习型社会(综合探究P56)

(1)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

①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爆炸”使人们不能不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了物质条件。因些,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2)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3)内在要求(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4)特点

第一,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

第二,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特征

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这骄傲)的特点。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中国的科学技术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科学技术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中国的科学技术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比较滇黔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差异。吴越文化具有流动性、开放性,精致淡雅。滇黔文化具有内敛性强,热情奔放、多样性的特征。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要求把握四点:

第一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第二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第三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它民族文化的理解。

4.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P72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5.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P72)

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爱国主义的地位、作用、特点、主题

(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4)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新时期,爱国=爱社会主义)

团结统一:反分裂祖国的行为。联系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联系公民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2)爱好和平: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见教材专家点评P73名句

(4)自强不息:名言典故: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之魂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8.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9.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81)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10.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P72

因为民族精神永不泯灭。它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注意以下几个观点

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P72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P76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1.当今文化生活出现色彩斑斓的主要原因

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文化生活面临着多种选择。

2.文化生活带给我们的喜与忧

6.比较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异同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奉行“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3.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4.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3)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4)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5)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6.什么叫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表现?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7.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求)

(1)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8.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此,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6个坚持)P97专家点评

(2)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9.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P103探究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实践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确保文化建设、改革和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P99探究

(1)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2)它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3)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4)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归纳提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九课的课题)(横跨第二、第三、第四单元)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②增强全民文化创造的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④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⑤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作用。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P50

⑥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100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都难以搞好。

③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必须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2.根本任务: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3.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原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求: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措施:①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③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措施:①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4.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①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②人民群众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③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1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P103探究

①离开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于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究竟哪些需要继承和汲取,哪些需要摈弃和拒绝,就说不清楚。

②离开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对自身的地位、性质和功能,就会懵懵懂懂

③离开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文化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机和活力。

16.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100—104)

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小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P100-103)(为什么?根本任务、是什么(主要内容),怎么建设?)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这个中心环节。(地位)

2.主要内容(是什么)(P105)

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原则根本对立的。

3.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①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P105第一段

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③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巩固全

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根本要求。P107

⑤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小结: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是什么?)P113综合探究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5.为什么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①②为重要性③为必要性)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P105

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标识。P106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6.P105专家点评魂是什么?体是什么?魂与体的关系?

“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则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

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离开了魂,体就没有了精神价值的支撑,就会偏离正确方向。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附,难以传播,文化的精神价值就不可能实现。

7.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么办?)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P106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06

小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8.为什么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9.怎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能力提升: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即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会不会防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呢?

不会的。①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0.社会主义荣辱观

(1)含义: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范畴。

(2)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主要内容:概括为“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1.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P109—110)

(1)区别:含义不同

①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②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2)联系:相互促进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掌握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造福于社会。

12.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13.解决思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途径。注意:重要途径不是唯一途径

14.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5.我们的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是什么?二者关系?

共产主义是最高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同理想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能力提升一: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问题(国家、经营者、个人如何做)

1.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①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大众文化、先进文化。

③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

④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抵制不健康文化。

⑤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2.经营者: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3.个人:①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综合探究

1.“三个面向”如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p114

①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②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

③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2.想一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p115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植根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立身之本;②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科学精神;③它来自人民大众,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3.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文化?p115

应该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018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没有文化人们无法无法生存。(夸大了文化对人的生存的作用) 2、藏族文化是优秀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科学和非科学的成分。) 3、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文化不包括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 4、文化属于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范畴。X 5、文化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范畴。(文化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 部分,所以4、5说法均是片面的。) 6、文化是自然产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7、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片面了) 8、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说反了) 9、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0、文化就是人类精神活动(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活动,还包括精神产品) 11、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二者互不影响。(精神活动是不能离开物质活动的) 12、文化素养是个人天生的。(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 13、在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社会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重要因素,不 能认为谁最重要。) 14、文化素养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1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要在前面加定语:“先进的”或“优秀的”) 16、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V 17、人类社会产生的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社会产生前不存在文化) 1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转化。) 1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 20、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前面加:“先进的”或“优秀的”) 2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22、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3、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前面加“先进的”) 24、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去掉“根本”) 25、艺术家的文化根源于艺术家自身的创作。(改为“实践”) 26、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 27、人类的文化比动物的文化要高明。(动物没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特有的) 28、文化是人类预先设计的精神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预先设计的。) 29、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X 30、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也决定着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不能决定经济) 31、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改为“经济建设”,此说法缩小了范围) 32、文化是第一生产力。(“科技”) 33、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目前还没有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34、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X(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可能超前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35、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36、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文化不能制约经济和政治,正确的说法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影响,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具有反作用。) 37、不同的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可以说“强弱”,但不能分“优劣”) 38、美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9、文化是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唯一因素。(文化并非影响人的唯一因素,像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一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今,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总结 1.文化的的内涵 (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逐步培养而来;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影响 (1 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通过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来使自己价值观念向外推销而实现的) (3: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影响的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 ③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的特点(无形的、主动的)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三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很难改变); ④文化塑造人生(对人的作用):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增强人们的 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等素质)。 3.民族文化 (1)含义:每个民族、国家自己的文化。 (2)地位: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3)表现:①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作用)。 4.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1)地位及作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民族性: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②世界性: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各民族间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存在普遍的规律,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文化是世界的; 5.尊重文化多样性 (1)原因: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途径:①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繁荣进步;③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 什么是文化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阶级性)的部分,又包 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中立)的部分。 (2)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都是文化活动 (3)产生: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4)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所表现出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 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 同。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 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 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与综合国力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1)潜移默化: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 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 果。 (2)深远持久:其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 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其 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 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在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选择题50道

高中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选择题50道 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3.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经济和政治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文化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由文化、经济所决定,又给予文化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强调“软实力”是看到了 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5.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7.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丢掉了饭碗。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完全不同 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 D.思维方式不同,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 8.“徜徉于山林水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虽然以前我国只把春节设为公众节假日,但中国人历来也十分重视清明、端午、中秋节传统惯日,这是因为文化对人具有的影响。 A.深远持久 B.潜移默化 C.积极向上 D.消极被动 10.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2018文化生活知识点

文化生活知识点一 1.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先进的/ 落后的)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1)来源: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1)途径: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 (2)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作用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的角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 ②从“引进来”的角度: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游戏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文化生活知识点二 7、传统文化的特点? 特点:(1)继承性(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8、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9、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

另外:(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七课)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地位、特点、作用)。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2、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即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1)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求同存异,就是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3)兼收并蓄,就是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4)意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①地位、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民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必要性: (1)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 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P32—33) (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7、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P48)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8、领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P49—50)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③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9、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P52—55)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

(完整版)高中文化生活知识点

政治考试中常用的知识点 ------文化生活部分 1、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3、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4、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5、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6、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必然性: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③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8、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态度和原则)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9、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大意义? (1)对内:中华文化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②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世界文化①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

最新《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 ③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积极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人和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可以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文化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国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发展中国家应对文化挑战的措施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总结:文化的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个人: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1、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庆祝民族节日的活动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保护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生活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试题(必修3)出题人:高三政治组审题人:高三政治组适用范围:普通班 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说明:B ①文化包括礼仪、语法、逻辑等意识形态部分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A)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3.中国历史上素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理念。和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价值观。这反映了(A)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文化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4.《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D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5.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C ①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②文化是在人的成长中自然形成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入乡随俗”。这表明了:B A.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不同的文化具有共性 D.要用优秀文化改变落后文化 7.2012年5月,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教授说,不能把美国母亲节视作世界母亲节。法国、泰国、阿拉伯地区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节,中国也应确立自己的中华母亲节,这是因为A ①它能更好地表达中华民族的情感②有利于强化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③是抵御西方文化的有效措施④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8.2012年6月讯,继“三轮哥”、“奔跑哥”、“火车哥”、“装醒哥”之后,“托举哥”在网络上火爆登场。各地英勇救人的“托举哥”事迹通过一段段小小的视频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视频纷纷被转载,“托举哥”通过网络一夜走红。这说的是D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6考前文化生活必背答题术语 文化与生活(第1课、第2课) 1、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作用 1、文化与社会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起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怎么办) 2、文化与个人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的过程。)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3、4两个问题经常结合一起)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简洁版)

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作用? (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形式:①静态: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动态: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 4、社会作用: 1)文化的实质/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影响+交融): (1)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相互交融: A、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 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越来越突出。 B、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 养)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 斗争的重要内容。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 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因素。(文化是构成并影响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 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保证,文化是重要的软 实力。)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安全 和利益的重要精神武器。 5)启示: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 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 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补充: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 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 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是在长期的生活 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 果。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 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4、作用: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 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增 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 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 面提高)。 ☆问题补充: 1、建设“书香社会”的文化生活依据。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建设“书 香社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提高文化软 实力;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书香社 会”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 会的和谐稳定;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 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增 强综合国力;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书香社会”有利 于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政治必修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要点(实中2013.10.9)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作用? 一、对社会的影响: (1)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 1)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对人的影响: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依据 (1)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水平。 (4)振兴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活措施 (1)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坚持“主心骨”,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 (2)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抵制低俗文化思潮,服务不同层次文化需求。 (4)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5)坚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推动文化合产业创新。 【拓展延伸】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启示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