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复习题答案(测绘)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复习题答案(测绘)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复习题答案(测绘)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复习题答案(测绘)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在横线上填写答案,每空1分)

1.土地是地球表层的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它是一个空间概念,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

文、岩石、植被、人类活动成果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2.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并能产生经

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3.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4.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由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四大部分职能构成。

5.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

6. 土地权属(即地权)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总称。

7.《地籍测绘规范》对土地地块定义为:“地块是地籍的最小单元,是地球表面上一块有边界,有确定权属主和利用类别的土地”。

8.界址点又称地界点,是土地权属界线上的转折点。由权属调查人员依照法律程序,会同邻界各方土图使用者,经现场共同指界认定、现场设置界标,并由地籍测量人员依据有关规程实地测定地理坐标。经土地登记的界址点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9.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纪录,是权属调查时,在调查人员核实、填写所调查的各项内容并实地确定了界址点位置之后,根据宗地实地状况现场绘制的,记录了观测手簿之外的所有测量数据。

10.现代多用途地籍是国家为规划、控制、调节、监督和组织土地利用,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本单元所建立的记载土地权属、位置、界址、面积、质量、利用现状及附着物等的册簿和图件,是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基本信息的集合

11.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

12、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其中,承包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以及依法取得承包经营权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自留地、自留山的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且符合立户条件的户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是依法取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13、农村土地调查覆盖完整的调查区域,其中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依据《规程》规定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划分要求,按单一地类图斑调查。

14、地籍调查,是对城市、建制镇内部和农村居民地非农建设用地的每宗土地,以土地权属为核心开展的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城镇土地调查与农村土地调查确定的城镇范围相互衔接。

15城镇土地调查街道范围一般以民政部门确定的城镇行政管理的街道界线为准。对街道界线发生变化的区域,应以最新的街道界线作为该街道划分街坊的控制界线。在准备好的初始地籍调查工作用图上,勾绘出划分街道的界线,再根据划分的街道,进行街坊的划分。

16、街坊是指在街道界线控制范围内,由互通道路、河流、沟渠等线状地物封闭起来的地块。一般一个街坊范围控制在100宗地以内为宜。当自然街坊面积较小时,可将几个自然街坊划为一个地籍街坊;如果一个自然街坊面积较大、宗地数量较多时,也可将一个自然街坊分成多个地籍街坊。

17、土地他项权利。是指其他土地使用者在本宗地拥有的权利,即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外与土地有密切关系的权利。主要包括地役权、地上权、空中权、地下权、土地租赁权、土地借用权、耕作权和土地抵押权等。

18、地籍图是对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地理位置的图式表示和描述,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地籍管理的专业用图件。地籍图通过宗地标识符与地籍数据和表册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地籍图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必要的地形要素和数学要素。19、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绘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及宗地内建筑物位置与性质的分宗地籍图。是处理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是土地证书的附图。

二(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地籍最初是为()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簿册。

A.维护土地交易秩序B.维护土地所有者利益C.防止土地投机D.征税2.城镇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A.1:500或1:1000 B.1:1000或1:2000

C.1:2000或1:5000 D.1:5000或1:10000

3.地籍测量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A.绘制宗地草图B.测定界址点C.测绘地籍图D.制作宗地图4.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统一时点是每年()。

A.1月1日B.6月25日C.10月31日D.12月31日

5.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灌木林地是指灌木覆盖度不低于()的林地。

A.30% B.40% C.50% D.60%

6.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宗教用地所属的一级类是()。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B.特殊用地C.公共设施用地

D.医疗慈善用地

7.城镇初始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A.宗地B.地块C.图斑D.街坊

8.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进行地籍调查时,宗地的实际用途应调查至()。

A.一级类B.二级类C.三级类D.四级类

9.界址点按宗地编号时,应()统一编号。

A.从左向右,自上而下B.从右向左,自上而下

C.从右向左,自下而上D.从左向右,自下而上

10.关于地籍编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街道(乡、镇)、街坊(村)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字母和数字表示

B.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时,地籍编号分为四级

C.以县级市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时,地籍编号分为三级

D.宗地编号必须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11.宗地草图的内容不包括()。

A.相邻宗地的使用者名称B.相邻宗地的宗地号

C.本宗地所在的图幅号D.本宗地的界址点编号

12.地籍调查表上的附图是()。

A.宗地图B.地籍图C.宗地草图D.街坊图

13.在对某个体企业进行地籍调查时,地籍调查表中“土地使用者名称”一栏应填写()。

A.法人代表姓名B.户主姓名C.企业简称D.企业公章全称

14.关于地籍调查表填表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全表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三处B.同一项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

C.地籍调查表应以宗地为单位进行填写D.划改处应加盖划改人员印章

二(2)、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地籍最初是为()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状况的田清册和薄册。

A.产权B.征税C.登记D.法律

释:地籍最初是为征税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簿册,其主要内容是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及土地税

2. 地籍的各个要素中, 最重要的要素是( ) 。

A. 土地产权

B. 土地价格

C. 土地质量

D. 土地用途

答案:A

解释:略

3.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

A.地籍图片B.地籍卡C.地籍资料D.地籍表册

答案:C

解释:ABD只是C的一部分。

4.地籍测量是指在()的基础上,测量宗地的界址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的技术性工作。

A.土地登记申请B.土地登记发证C.土地权属审批D.土地权属调查答案:D

解释:略

5. 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 )。

A. 权属调查 B 土地登记 C. 地籍测量 D 土地统计

答案:B

解释:地籍是以土地产权的确立和调查作为学科的研究核心。地籍管理措施体系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与核心之一;土地登记是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土地统计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实施土地规划的前提条件;所研究的地籍管理技术手段中地籍调查是土地调查重要环节,地籍信息系统是土地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6.地籍调查按时期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两大类。

A.城镇地籍调查和村庄地籍调查B.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

C.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D.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答案:C

解释:按城乡划分城镇、农村。按发展阶段划分地籍类型(或地籍制度的变化)分为税收、产权、多用途。D为具体的内容。

7.初始地籍调查是土地总登记前的()普通调查。

A.常规性B.区域性C.法定性D.行政性

答案:B

解释:初始地籍调查是土地初始登记前的区域性普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既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又是一项集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统一性、严密性于一体的基础工作。

8.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之后,为满足变更土地登记的要求,适应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保持地籍资料的(),对宗地变化信息的调查。

A.现势性B.精确性C.完整性D.规范性

答案:A

解释:变更地籍调查的特点为变更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变更同步、手续连续;任务紧急。

9.宗地上有一栋8层的楼房,第1层至第7层为饭店,第8层为职工集体宿舍,按现行《全国土地分类》的规定,地籍调查时,该宗地的地类应确定为()。

A.综合用地B.商服用地C.商业用地D.餐饮旅游业用地

答案:D

解释:需要划到三类,2建设用地/21商服用地/213餐饮旅游业用地。以主要的地类为准。饭店原属于旅游业。

10.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要求,土地勘测定界过程中,应按()调查并标注地类。

A.一级地类B.二级地类C.三级地类D.实际需要

答案:C

解释:实地调绘是指依据《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航片、地形图或地籍图上的地类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地类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标注三级地类编号,核实现状地类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上标注的地类一致性,与实地不一致的,在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及面积量算表中注明,同时调绘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界线和农用地转用范围界线并标注在工作底图上。

11.地籍街坊划分后,应填街坊号,其编制应考虑()。

A.相关性B.比较性C.时效性D.统一性

答案:D

解释:地籍编号原则为适应性、统一性、可扩展性、可更新性、实用性、惟一性。

12.共用宗地是指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地,并且相互之间界线()的宗地。A.容易划清B.难以划清

C.可以划清但面积较小D.可以划清但面积较大

答案:B

解释:与面积无关。共用宗地是指几个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地,并且相互之间界线难以划清的宗地。共有使用权情况调查是指调查人员现场调查共用宗地使用情况、共有使用者各自使用的土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共有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土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等情况,将调查结果及确定的每个使用者的共用分摊面积填写到地籍调查表上。

13.地籍调查的核心是()。

A.土地使用者法人身份调查B.土地使用者单位性质调查

C.地籍测量D.权属调查

答案:D

解释:核心是产权。

14.单位使用的土地,由单位的()出席指界。

A.房管人员B.法人代表C.后勤管理人员D.技术管理人员15.界址调查时,属于代征的市政建设用地,应()确定该宗地界址。

A.按用地单位申请B.扣除代征地后

C.包括代征地在内D.按调查人员调查结果

答案:B

解释:代征的市政建设用地的宗地,按规定扣除代征地后,确定该宗地的界址。

16.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如有异议,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A.10 B.15 C.30 D.60

答案:B

解释:违约缺席者对调查结果如有异议,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15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并负责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

17.()是土地证书的附图。

A.地籍图B.房屋平面图C.宗地图D.宗地草图

答案:C

解释:注意问的是土地证书。宗地图在此即分宗地籍图。

18.《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应控制在()内。A.±10cm B.±5cm C.±7.5cm D.±15cm

答案:A

解释:注意区分临街与非临街的点,同时区分中误差和限制误差。

19.比例尺是地图的一个重要参数,地籍图属于()图。

A.大比例尺B.中比例尺C.小比例尺D.中小比例尺答案:A

解释:由于地籍图要反映详细产权信息,比例尺大的时候才可反映细节。

通常比例尺大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20.在土地征用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一般采用()法计算宗地面积。

A.解析B.图解坐标C.求积仪D.方格网

答案:A

解释:变更调查需要更高精度。

21.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相比较,不需要测量的是()。

A.重要地物B.等高线C.土地权属界线D.河流

答案:B

解释:地籍测量通常要测量土地权属界线、重要地物、重要交通、水系。

22. 某权利人拥有建筑面积为146m2一块宗地,本栋建筑物占地面积为1032m2本栋建筑物建筑总面积3247m2,该权利人应分摊的基底面积为()。

A.29.31 m2 B.43.40 m2 C.22.24 m2 D.15.17 m2

答案:B

解释:(146/3472)X1032。提示,分摊面积=(自有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基底面积。

23.有一矩形宗地,宗地界址点J1(7,1),J2(3,4),界址边长J2J3=12m,J3J1=13m。宗地面积为()。

A.60m2 B.156m2 C.120m2 D.30m2

答案:A

解释:矩形宗地,显然,给定的三边构成直角三角形。

24.如图,已知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αo=45°。测量A点到P的水平距离D=38m,观测水平角β=52°。界址点的坐标的计算结果是( )。

A.(123.40m,129.94m) B.(95.37m,137.72m)

C.(126.87m,126.87m) D.(195.37m,237.72m)

答案:B

解释:方法一是参考讲义,利用极坐标的公式进行计算,注意方位角的计算。方法二是分析A、B、P的位置,推出P的坐标大体数值,但应熟悉地籍测量中用的坐标系,X轴是南北向。

25. 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要求是,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应控制在图上( )内。

A.±0.4mm B.±0.3mm C.±0.5mm D.±0.7mm

答案:B

解释:地籍铅笔原图或地籍电子底图的基本精度要求: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依勘丈数据装绘的上述距离的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 mm;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

地籍图精度的检测方法通常用图解距离与相应的解析反算边长、检测距离或宗地草图上注记的原测距离进行比较,其较差的中误差不得大于以上要求,较差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2倍中误差。

26.地籍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

A.1.5°B.3°C.6 °D.9°

答案:B

解释:区域大时为6 °带。地籍测量属城镇区域,采用3°带。

27.GPS定位技术在测绘中已经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推出的RTK技术,又称为()定位技术。

A.动态B.实时动态C.静态D.实时静态

答案:B

解释: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28.宗地分割时,宗地编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

A.旧宗地号将作为历史,不复再用

B.分割后面积较大的宗地采用旧宗地号,其他宗地重新编号

C.分割后面积较小的宗地采用旧宗地号,其他宗地重新编号

D.分割后任意一个宗地都可以采用旧宗地号。

答案:A

解释:宗地编号方式与面积大小没关系。

29.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界址点号的变更原则之一是()。A.宗地界址点号不变

B.在宗地所在街道最大界址点号后顺序重新编号

C.在宗地所在街坊最大界址点号后顺序重新编号

D.在原界址点号后加支号重新编号

答案:A

解释: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其界址点号也没有变化。

30.变更地籍调查时,对由于宗地合并的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其宗地草图上应加盖()字样的印章。

A.“作废”B.“变化”C.“变更”D.“初始”

答案:C

解释:原编号废止,同时应该加“变更”印,同时原有的资料归档。

31.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用途变更是指土地使用者在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依照有关规定,重新签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后,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

A.土地使用权出让金B.宗地标定地价

C.土地租金D.基准地价

答案:A

解释:主要是补因为用途不同造成的差价。

32.指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合理造林株数的41%,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满3-5年或飞机播种后不满5-7年的造林地)。

A.未成林造林地B.有林地C.灌木林D.有林地

答案:A

解释:本题难度不大,但注意土地分类中的几个重要地类。

33.16—1号宗地与15号宗地及32号宗地合并,则合并后的宗地号为()。A.16—2 B.16—1—1 C.15—1 D.32—1

答案:C

解释:合并时采用最小号加支号的方法。

34.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应按要求()宗地草图。

A.在实地勘丈B.依据地籍图修改C.在室内修改D.依据宗地图修改

答案:A

解释:注意是修改的宗地草图,所以必须实地调查。

35.变更地籍调查完成后,审核人对变更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结果核实无误,在意见框填写合格的审核意见,否则()。

A.填写不合格B.填写不合格并指出错误所在

C.应指出错误所在D.填写不合格并指出错误所在及处理意见

答案:D

解释:不应该仅仅说明不合格,更重要的是说明指导意见。

36.变更地籍测量一般不进行()。

A.首级控制测量B.界址测量C.制作宗地图D.面积量算

答案:A

解释:只有大规模的初始调查才需要进行首级控制。变更地籍测量尽量采用已有资料。

37.变更地籍测量精度应()变更前地籍测量精度。

A.低于B.等于C.不低于D.不高于

答案:C

解释:一般变更时,测量本身要求的精度、测量规范标准、技术设备都提高,自然,精度也要提高。

38. 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变更地籍测量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量人员都应首先检测()的精度,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A.地形点B.原控制点及原界址点C.水准点D.高程点

答案:B

解释:注意进行的是界址测量,需要检测的是与它有直接关系的点。

39.假设不考虑检查数量上的要求,且检测距离与原丈量距离是同精度的,检测了5条边(见下表),则间距中误差为()。

点号检测距离(m)原勘丈距离(m)较差(cm)

J1 J2 30.951 30.961 -1.0

J2 J3 52.239 52.252 -1.3

J3 J4 77.950 77.935 +1.5

J4 J5 30.955 30.949 +0.6

J5 J1 77.948 77.939 +0.9

A.±0.78cm B.±1.11cm C.±0.87cm D.±1.24cm

答案:A

解释:利用公式(2),N为5。

若检测精度较高于原测量精度,检测值可视为真值时,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为:

40.极坐标法放样P点的步骤是:将仪器安置在已知点A上,对中整平后,后视另一已知点B,并以B点为零方向,放样AB与AP的夹角β,得AP方向,沿AP方向放样( )距离,得P点。A.B到P的长度B.A到B的长度

C.P到B的长度D.A到P的长度

答案:D

解释:注意极坐标法放样的基本过程。

41.放样新增界址点P的坐标为(100.32,200.69),临近的控制点A的坐标为(156.56,169.20),临近的界址点B的坐标为(120.00,261.23),计算边长作为距离交会法放样数量,则A到P的长度和B到P的长度分别为()

A.99.03m 63.66m B.99.03m 64.46m

C.64.46m 63.66m D.63.0m 62.3m

答案:C

提示:公式计算AP,图形绘制A、B、P相互接合。

42.为保证地籍图的现势性,当一幅图内的宗地变更面积()时,应对该幅图进行基本地籍图的更新测量。

A.接近1/2 B.超过1/2 C.超过1/3 D.接近1/3

答案:B

解释:略

43.以街道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的变更,应(),将新增加的宗地面积加在表内。A.保留变化数据

B.划掉发生变更的宗地面积数并加盖“作废”字样印章

C.划掉发生变更的宗地面积数并加盖“变化”字样印章

D.划掉发生变更的宗地面积数并加盖“变更”字样印章

答案:D

解释:D是标准说法。注意考虑地籍的连贯性的特点。

44.宗地是被()封闭的地块。

A.权属界线B.街巷C.行政区内行政界线D.主干道路

答案:A

解释:必须是权属界线,并且是封闭的。

45.新增界址点坐标为:P(4000.00,4732.00),临近控制点坐标为:A(3000.00,3000.00),原界址点坐标为:B(6000.00,4732.00),用极坐标法放样时,AP与AB的夹角β和AP的长度S为()。

A.60°1732.00 m B.30°1732.00m

C.60°1999.96m D.30°1999.96m

答案:D

解释:坐标为整数时,图形法更好!

46.采用解析法检测4个界址点坐标,检测精度与原测精度相同,原坐标依次为:J1(1150.25,2116.36),J2(1170.35,2148.27),J3(1262.46,2237.54),J4(1282.91,2252.85),检测坐标依次为:J1(1150.22,2116.31),J2(1170.32,2148.25),J3(1262.50,2237.56),J4(1282.99,2252.89),本次检测界址点点位中误差为()。

A.±3.6cm B.±4.3cm C.±4.7cm D.±6.6cm

答案:B

47、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测不包括( )。

A. 界址点点位检测,宗地草图精度检测B.控制点精度检测

C.地籍图图面精度检测D.界址点间距检测

答案:B

解释:B不做要求,重点还是查界址内容。

48.为检测1:500图面精度,在实地丈量一组界址点间距与相应的界址点图精度相比较,其检测较整依次为:0.19m,0.17m,0.25m,0.3m,0.18m,本次检测界址点间距图上中误差的绝对值是( )。

A.0.16mm B.0.22mm C.0.32mm D.0.44mm

答案:A

解释:直接套用46题中的公式。

49.城镇初始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

A.图斑B.宗地C.房屋D.用地单位

答案:宗地

解释:地籍调查的基本单位都是宗地。

50.为检测地籍图图面精度,利用实地丈量一组相临界址点的距离,并与相应的图解距离比较,实测距离与图解距离图上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 )。

A.0.3mm B.0.4mm C.0.6mm D.0.8mm

答案:C

解释: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为二倍的中误差。

51.在开展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评价工作中,当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成果不能覆盖整个评价区域时,应利用()作为补充。

A.城市规划资料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C.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资料

答案:D

解释:注意使用的时候应该统一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的比例尺,

52.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一般不小于()。

A.1:1000 B.1:2000 C.1:5000 D.1:10000

答案:B

解释:勘测定界图需要大比例尺。

53.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地类调查时,应核实实地地类与()上标注地类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应在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几面积测量算表中注明。

A.选址意见书B.初步设计前测绘的地形图

C.工程设计图D.土地利用现状图

答案:D

解释:略

54.某建设项目用地有六个界址点,其坐标依次为:J1(0,1),J2(1,1),J3(2,2),J4(2,4),J5(1,4),J6(0,2),则该项目的用地的总面积是()。

A.3.5m2 B.4.7m2 C.4.5m 2 D.5.7m2

答案:C

解释:方法一为公式法,方法二为图形法。当点多的时候,建议先展点,后利用图形直接算面积。显然,该图形为一高2长处的矩型,减去两个直角小三角形。

55.某块地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注记为“旱地”,农业结构调整中改种桑树,但耕作层未被破坏,在土地勘测定界地类调查时,该地块地类应确定注记为()。

A.旱地B.果园C.可调整桑园D.桑园

答案:C

解释:按照新的分类体系,属于园地(12)中的123K,由耕地改,但耕作层未破坏的桑园。

56.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不含( ) 阶段

A.外业调查B.外业测量C.内业整理汇总D.内业资料管理答案:D

解释:略

57.土地勘测定界时,可利用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与控制点坐标,计算拟用地界址点相对于控制点的角度等有关数据,作为()放样数据。

A.前方交会法B.距离交会法C.极坐标法D.截距法

答案:A

解释:只有角度则只能用角度前方交汇。

58.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内。

A.±5cm B.±10cm C.±15cm D.±20cm

答案:B

解释:要求比测量界址点放的宽些。

59.土地勘测定界时,界址点间距超过()时,应加设界址桩。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答案:B

解释:直线超过150米必须加点,从而保证精度。

60.土地勘测定界采用距离交会法放样时,两个已知点坐标分别为:A(8,15),B(6,35),待放样点坐标为:P(28,25),采用该方法的放样数据是()(SA是A点到P点的距离,SB是B点到P点的距离)。

A.SA=24.17m SB=22.36m B.SA=22.36m SB=24.17m

C.SA=20.10m SB=24.17m D.SA=20.10m SB=22.36m

答案:B

解释:套用公式,注意仔细计算。

三、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61.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为满足土地登记的要求,地籍调查的内容和对象应包括()。

A.土地权利主体B.土地权利客体

C.土地权属性质和来源D.土地规划

E.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的权利及限制

答案:ABCE

解释:调查的三部分。土地权利主体为人,客体为宗地面积等内容。E属于其他相关的内容。

62.地籍测量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包括()等内容。A.实地标定界址点位置B.测定界址点位置

C.测绘地籍图D.宗地面积量算

E.绘制宗地图

答案:BCDE

解释:A为权属调查的内容。

63. 我国目前主要是根据土地( )综合分类

A. 土地用途的差异

B. 利用的方式

C. 经营的特点

D.覆盖的特征

E. 土地的等级

答案:ABCD

解释:E通常不做要求。

64.初始权属调查阶段,现场指界通知可采用()等通知方式。

A.通告B.电话通知

C.临时现场通知D.挂号邮寄地籍调查通知书

E.亲自登门送达地籍调查通知书

答案:ABDE

解释:注意区分通告与公告,后者是土地登记中权属审核阶段的内容。但如果不特别说明,初始权属调查阶段二者相同。

65.界址调查是指调查人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共同到现场对界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具体是指(),双方指界人签字盖章等。

A.测量宗地面积B.现场指认界址位置

C.设置界标D.勘丈界址边长

E.绘制宗地草图

答案:BCDE

解释:A是界址测量的内容。

66.宗地草图是宗地的原始描述,具有()等特点。

A.现场绘制B.图形近似

C.实地丈量注记有关边长D.界址位置准确

E.不依比例尺

答案:ABCE

解释:由于是草图,只是说明相对位置,而没有绝对准确的位置。对没有丈量的边长更是如此。

67.宗地图是描述()的图件。

A.宗地位置B.界址点线

C.测量坐标D.相邻宗地关系

E.宗地地价

答案:ABD

解释:C是以界址成果表形式表现的。E在当前的地籍调查中无该内容。

68.一宗地只属于一个土地权利人时,应计算土地面积的项目有()。

A.用地面积B.建筑基底面积

C.房屋分层分摊土地面积D.宗地内基底面积以外的面积

E.房屋分户分摊土地面积

答案:ABD

解释:即宗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其他相关面积。

69.界址点成果表包括()等内容,如果外业测量高程,还应包括界址点的距离。A.界址点号B.坐标C.地类D.土地权利人E.土地性质

答案:AB

解释:除AB外还包括街道、街坊号。参考界址点成果表样表。

70.数字测图系统的图形编辑软件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图形要素的增减、修改、()、复制、缩放、打印。

A.旋转B.平移C.图层及颜色管理D.属性查询E.缓冲区分析

答案:ABC

解释:DE属于分析功能。除ABC外还应包括打印、放大与缩小等。

71.变更权属调查的步骤包括()。

A.发送变更地籍调查通知B.宗地权属状况调查

C.填写变更地籍调查表D.勘丈或修改宗地草图

E.测绘地籍图

答案:ABCD

解释:E属于测量阶段。

72.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变更为()。

A.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B.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

C.国家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权D.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E.国家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

答案:ABCE

解释:土地转让是土地使用者把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

73.现行《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中,()用地属于交通运输用地。

A.农村机耕道路B.公共停车场

C.民用机场D.港口码头

E.石油运输管道

答案:BCDE

解释:A属于农用地中的其他农用地。

提示:一定要认真对比三个分类体系,尤其注意农用地、建设用地中的住宅与交通用地。

74.变更地籍测量是在变更权属调查后,测量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线、位置、宗地内部地物、地类变化,并(),为变更或设定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A.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B.计算面积

C.绘制宗地图D.修编地籍图

E.填写地籍调查表

答案:BCD

解释:注意调查表是权属调查中的步骤。即使变更地籍测量有勘丈部分边长,后补填调查表的情况出现。

75.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测量的步骤有()。

A.计算放样数据B.检测原有控制点和界址点

C.放样埋桩D.界址测量

E.修改地籍调查表

答案:ACDE

解释:B属于所有界址变化时进行变更地籍测量都要进行的工作。

76.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实行()的检查验收制度。

A.作业人员自检B.作业组互检

C.作业队专检D.省级验收

E.部级检查验收

答案:ABCD

解释:三检一验制度。

77.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的工作内容有()。

A.调查城镇各类用地分布状况B.调查城镇闲置土地状况

C.编制城市总体规划D.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E.调查城镇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等土地利用状况

答案:ABE

解释:只调查分析现状,只对规划提供材料,不做规划。

78.土地勘测定界时,在()上应设置界址点。

A.用地界线与线性地物的交点

B.用地界与线省、市、县行政界线的交点

C.用地界线与乡(镇)、村行政界线的交点

D.用地界线与基本农田界线的交点

E.建设用地界线的拐点

答案:BCDE

解释:A不做要求,E中直线大于150米设点,拐点更应设点。

79.土地勘测定界内业工作包括()

A.土地勘测定界面积量算和汇总B.编制土地勘测定界图

C.编制项目用地范围图D.编制项目用地“一书四方案”

E.撰写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答案:ABCE

解释:一书四方案,即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征用土地方案,耕地补充方案和供地方案。

80.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A.勘测定界技术说明B.土地分类面积表C.勘测面积表

D.控制点坐标成果表E.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答案:ABCE

解释:D不包含。报告中还应包括勘测定界表

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l. 地籍在我国历史悠久, 古代主要为政府登记土地作为( ) 的簿册。

A. 征收田赋依据

B. 征税登记

C. 课税对象

D. 课税对象登记

答案:A

解释:地籍最初是为征税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簿册,其主要内容是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及土地税额的登记。地籍在我国历史悠久,表现为历代政府登记土地作为征收田赋依据的簿册。公元前2100多年的夏禹时期,《禹贡篇》中记载,治理水患后,按土壤质地、水利条件将疆域土地划分三等九级,作为缴纳贡赋依据,这是我国最早地籍制度的记载。

2.国家对各项地籍管理工作所做的各项规范化政策、法律规定、称()。

A.地籍调查规程B.土地登记规则C.土地确权规定D.地籍制度

答案:D

解释:地籍制度是国家地籍工作的政策、法律规定,是实现地籍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的保证。

3.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

A.地籍图片B.地籍卡C.地籍资料D.地籍表册

答案:C

解释: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地籍资料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现阶段我国地籍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等。权属调查和土地登记是地籍管理研究体系的主体内容。

4. 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 )。

A. 权属调查 B 土地登记 C. 地籍测量 D 土地统计

答案:B

解释:地籍是以土地产权的确立和调查作为学科的研究核心。地籍管理措施体系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与核心之一;土地登记是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土地统计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实施土地规划的前提条件;所研究的地籍管理技术手段中地籍调查是土地调查重要环节,地

籍信息系统是土地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

A. 地块

B. 县

C. 村和街道

D. 宗地

答案:D

6.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______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 D. 土地登记

答案:C

解释:地籍调查是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

7. 初始权属调查是调查人员对( )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全面现场调查, 以核实宗地的权属, 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

A. 村及村以上

B. 乡及乡以上

C. 县及县以上 D 省及省以上

答案:C

解释:初始权属调查是初始地籍调查的重要程序,是调查人员对县及县以上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全面现场调查,以核实宗地的权属,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

8. 初始地籍调查时, 调查人员应将每一宗地勾绘到工作用图上, 并对街道或地籍街坊按( ) 顺序统一预编宗地号。

A. 从西到东、从南到北

B.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C. 从东到西、从北到南

D. 从西到东、从北到南

答案:D

解释:地籍编号的一般方法,便于调查。同时应注意界址点的编号方法。

9.下列( )内容不属于初始地籍测量。

A.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B.界址调查C.面积量算D.界址点测量

答案:B

解释:注意区分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10.地籍测量的核心是( )。

A. GPS控制测量B.面积汇总统计C.地籍细部测量D.绘制宗地图

答案:C

解释: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地籍细部测量的内容包括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制作宗地图和面积量算等内容。

11.地籍测量以测定( )为重点,实地无论有无明显界线,都必须查明、测量界址点线,并标定于地籍图上。

A.宗地B.界址 C. 界址点 D. 界址线

答案:B

解释: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它以测定界址为重点,无论有无明显界线,

测量时都必须查明、测量并标定于地籍图上。

12.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A.初始权属调查B.初始面积量算C.初始土地登记D.初始土地统计答案:A

解释:注意地籍调查的过程。

13.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比较,不需要重点测量的要素是()。

A.重要地物B.等高线C.土地权属界线D.河流

答案:B

解释:地形测量是在工作范围内测量某一时点的地物和地貌;地籍测量除测量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地物外,还主要测量反映土地权属的地籍要素,而反映地貌的高程等要素不是地籍测量的重点。

14.GPS定位技术在测绘中已经得到应用和普及,近年来推出的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我们又称为(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A.TRK B. RTK C.KTR D. TKR

答案:B

解释: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15.当控制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即可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计算步骤为( )。

①坐标计算;②数据整理;③成果输出;④边长改化;⑤归档

A. ②④①③⑤B.①②④③⑤C.④②①③⑤D.①④③②⑤答案:A

解释:成果先整理,后处理。

16.测定界址点的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下列()方法在测定界址点中不太采用。

A. 极坐标法B.距离交会法C.角度交会法D.GPS法

答案:D

解释:GPS法现在通常是用到地籍控制测量中。

17.《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 )厘米。

A.±10 B.±5 C.±7.5 D.±15

答案:A

解释:注意区分临街界址点与街坊内部界址点精度要求,同时注意区分中误差和限差。18.变更地籍测量宗地面积变更应当采取( )原则。

A.新计算值代替旧计算值B.高精度代替低精度

C.产权人择优原则D.量算面积代替测量面积

答案:B

解释:注意变更地籍测量的目的与意义。

19.地籍图上表示建筑物时,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永久性建筑物如棚、简易房可舍去

B.附属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阳台、雨篷及台阶等可舍去

C.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等或较小的装饰性细部可舍去

D.大单位大面积的台阶、有柱的雨篷可舍去

答案:D

解释:地籍图主要反映的是重要的地籍要素和重要的地物。

20.一般在地籍图上不用注记的地籍号是( )。

A.区县编号B.街道号C.街坊号D.宗地号

答案:A

解释:地籍号由区县编号、街道号、街坊号及宗地号组成。在地籍图上只注记街道号、街坊号及宗地号。

21.基本地籍图分幅编号按图幅( )坐标数编码。

A.东北角B.东南角C.西南角D.西北角

答案:C

解释:基本地籍图分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整10m)数编码,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短线连接,当勘丈区已有相应比例尺地形图时,基本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亦可沿用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22.在地籍图上地籍号以分式表示,其中分母表示( )。

A.地类号B.宗地号C.面积D.界址点号

答案:A

解释:分子为宗地号,分母为地类号。

23.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毫米。

A.±0.4 B.±0.3 C.±0.5 D.±0.7

答案:C

解释:地籍铅笔原图或地籍电子底图的基本精度要求: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

24、以下哪些图件可作为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用图( )。

A.大比例尺地形图

B.放大尺寸的航片

C.草绘宗地位置关系图

D.旧的地籍图

E.原始尺寸的航片

答案:ABCD

25界址认定的要求有( )。

A.单位使用的土地须法人代表指界,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B.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委托代理人指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C.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的,本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可

D.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界线确定

E.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多用少的情况,通常按照批准用地的界限进行调查

答案:ABCD

26宗地草图的绘制要求有( )。

A.数字、注记、字头向南、向东书写,斜线字头垂直

B.宗地使用者名称注记在宗地内

C.界址边长注记在界址线外

D.建筑物边长在内

E.所有边长都必须实地丈量,不得涂改、复制

答案:BCD

[地籍管理学复习题]

[地籍管理学复习题] 地籍管理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272326)一、单项选 择题 1.被称为现代地籍的是( A ) A.多用途地籍 B.产权地 籍 C.税收地籍 D.日常地籍 2. 在地类调绘中,地形图上耕 地、园地的最小图斑面积是( B ) A.4mm2 B.6mm2 C.8mm2 D.10mm2 3. 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C ) A.地块 B.图斑 C.宗地 D.村 4. SPOT全色影像为( B )米的 分辨率?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5. 土地 承包经营期限为( A )年? A.30年 B.40年 C.50年 D.70年 6.( A )是地籍档案管理的起点,是地籍档案管理的首 要环节。 A.档案收集 B.地籍档案的整理 C.地籍档案的分类 D. 地籍档案的立卷 7.下列不可以作为我国土地登记土地权利主体的是 ( C ) A.国有土地使用者 B.集体土地所有者 C村委会 D.他项权利者 8.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始于( C )。 A.2003 B.2005 C.2007 D.2009 9.根据《土地 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下列用地中不属于耕地的是: ( D )。 A.水田 B.水浇地 C.旱地 D.田坎 10.下列方

法中不属于地籍测量常用方法的是:( D )。 A.解析法 B.部分解析法 C.图解勘丈法 D.求积仪法 11.( D )是地籍调查的核心。 A.土地面积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地籍测量 D. 权属调查 12.下列不属于地籍按功能分类的是( B ) A.多用途地籍 B.常规地籍 C.税收地籍 D. 产权地籍 13.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 A )。 A.4.0mm2 B.6.0mm2 C.8.0mm2 D.12.0mm2; 14.土地自然分类系统又称为( B ) A.土地生产潜力体系 B.土地类型分类体系 C.土地评价分类体系 D.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15. 地籍档案保管中凡在( C )内具有考查、利用、凭证作用的为长期保存。 A.15年内 B.16年—30年 C.16年—50年 D.16年—60年 16. SPOT全色影像为( B )米的分辨率?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17. 下列( C )方式需要进行变更登记 A.土地征用 B.企业兼并 C.土地使用权转让 D.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 18. 下列不属于地籍图内容的是:( A )。 A.单位盖章 B.图廓线 C.坐标注记 D.图廓外比例尺的注记 19.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土地登记方面的首部法律文件( B )。

最新地籍测量试题及答案

地籍测量试题及答案

2008-20009地籍测量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文等形式表示。 2、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3、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辩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4、界址点------是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5、共有面积------共有面积由两部分组成:即应分摊的共有面积和不应分摊的共有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历史上的第一本地籍簿册就是初始地籍。(×) 2.一栋楼房每层分别为不同的单位使用,可划为独立宗地。(×)3.华南农业大学第三教学大楼土地利用分类号属于242。(√)4.我国目前土地及其房产权属均有3种形式,即全民、集体、私有。 (×) 5.经国家国土部门批准征用的土地叫划拨用地,一般无偿使用。 (×) 6.某公司商用写字楼获取的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70年。 (×) 7.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无 关。(√) 8.目前,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WGS-84坐标系均为参心坐标系。 (×) 9.在天河城地段测量地籍图时应该选择小比例尺测 图。(×) 10.商品房的阳台都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 积。(×)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现代)地籍测量有哪些工作内容? 答:(1)进行地籍控制测量 (2)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及其界址点坐标 (3)测绘各种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4)成果检查验收 (5)地籍成果汇编 2、什么是土地权属?请说明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区别。 答:土地权属指按土地法所规定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 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区别: 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者依法对土地享有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地籍测量及其国内外发展

地籍测量及其国内外发展 摘要:地籍测绘由于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而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文章对地籍测量的基本定义和发展作了 概述,并对欧洲地籍测量和中国地籍及其技术的发展作了较为深入的 研究。 关键词:地籍测量欧洲地籍发展 土地是经济建设和国民生存的基础。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多地少,且耕地被大量乱占滥用,土地权属混乱,部分地区已濒于失去控制的状况十分严重。为了延缓这种局面,必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制约和调节,地籍测量为开展这些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我国已将土地使用税列为开征税种并将颁发有关条例,为了有计划地开征土地使用税,以便促进土地的合理使用和加强土地的有效管理,必须开展地籍测量工作。目前,地籍测量已成为测绘部门急待开拓的重要领域,也是我们测绘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1.地籍测量的定义 地籍是反映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资料(亦称土地的户籍),地籍测量就是为地籍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的工作,其定义为:地籍测量是测绘部门授权所进行的确定土地使用者的土地(有时还加上不动产)的位置、界线、面积和用几何方法表示土地质量、土地估价、土地归属和土地使用等基本情况的测绘工作。 地籍测量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它是国土整治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2.地籍测量的发展 许多国家的地籍测量都有较长的历史,如西德早在十七世纪就已在地形图上标出地块界和编上地块号,以供政府按土地面积作出合理收取土地税的依据。按照地籍测量的发展特点,可将其分为收税地籍侧量、权属保护地籍测量、多用途地籍测量和自动化地籍测量四个阶段。 2.1收税地籍测量是地籍测量的初级阶段,其目的是征收土地税,其成果为记有土地所有者、地块编号、地区名、村名、土地用途等的地籍册; 2.2权属保护地籍测量是地籍测量的中级阶段,目的是使土地权属的变化得到法律的保护,建立地产册,发布土地证,这个阶段的地产册仅作地籍管理之用; 2.3多用途地籍侧量是地籍测量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地籍图和地籍册不只是用于标记地产边界与征收土地税,而且还用于农村土地整理规划、综合考虑道路和水系建设、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和古迹保护等。地产册的内容也得到了充实,增加了土地附属物(建筑物等)的权属、地产价值、土地使用情况等项目,使不动产进一步得到法律保护; 2.4自动化地籍侧量是地籍测量的高级阶段,此阶段的标志是土地信息系统,是地籍测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先进科学技术(如电子计算机、遥感、激光测距等)的应用,使地籍图的制作和地籍册与地产册的登记实现了不同程度的

(整理)地籍管理学试题1.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调查。()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三种。() 1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保存价值的鉴定。() 18.地籍档案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地籍资料的标准化和案卷组织的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 19、我国个人不能取得土地所有权。(√ ) 20、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在抵押期间的地上新增建构筑物也随之抵押。( ×) 21、地籍管理是指国家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和建立地籍图簿册而实行的一系列工作措施体系。( √) 22、土地登记可分为变更登记和总登记。(× ) 23、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决定的,报上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 24、地籍最早是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 2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仍为集体所有。(× ) 26、土地初始登记的通告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布。( ×) 27、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 )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DOC)

第一章绪论 1、我国土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土地总量较大,但人均土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2.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维护土地所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利用土地;贯彻、执行土地法规。 3.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地权管理、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 4.土地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命令和通知、法规和条例、计划和规划、激励和处罚、关联和连带 5.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6.土地日是哪一天?为何选这一天?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的行政机构是哪个部门? 1986年6月25日,第一部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为纪念这一天,就定6月25日为土地日。国土资源部,各地成立国土资源局。 7.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二章土地利用管理 1.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土地开发整治管理、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土地利用监测 相互关系: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是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开发、整治的依据,是土地利用管理的基础;土地开发整治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是计划、规划的实施;土地利用监测是计划、规划实施的反馈。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类型。 我国土地利用决体规划是由国家、省、市(地)、县(市)、乡(镇)五级组成。全国和省、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宏观控制性规划,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实施性规划。五级规划中,县级是关键,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县级:根据上级规划要求和本地土地资源的特点,分解落实土地利用各项指标;组织划分土地利用区,重点是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农业用地区等,落实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和布局,为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依据。

地籍测量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现代地籍: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用数据、表册和图文等形式表示。 2、土地所有权: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所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包括与土地相连的生产物、建筑 物的占有、支配、使用的权利。 3、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的土地加以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4、宗地: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辩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5、地块: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 6、图斑: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等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为一个图斑。 7、丘: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空间的地块,相当于地基调查时的宗地。 8、土地权属:土地的所有权和和使用权简称为土地权属。 9、界址点: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10、房屋使用面积:指房屋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 二、填空题: 1、不管是初始的还是日常的地籍调查工作的内容都是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等级调查和房产调查调查等。 2、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形式有国家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和个人土地使用权。 3、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为: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 4、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5、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依据是土地的两种属性即土地的自然及社会经济属性。 6、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原则是繁华程度、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 7、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对土地的权属调查的管理。 8、国家建设所征用的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 9、国家法律规定在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规定为:住宅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商业用地40年 10、房产图可分为:分幅平面图、分宗房产、和分户房产平面图。 11、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是由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三部分组成。 12、我国现阶段运用较多的地籍分类体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即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土地评价分类体系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13、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测区土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加以选择。 14、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规定,土地利用现状图最小图斑面积,居民点为4mm2;耕地、原田地为6mm2、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为 15mm2。 15、实地测定界址点坐标的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交会法和内外分点法。 16、地籍调查按调查的时间和任务的不同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17、地籍的管理中心是加强对土地的权属管理。 18、变更地籍测量精度应不低于变更前的地籍测量精度。 19、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应由政府领导,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20、房产所有制的类型分为国有房产、集体所有制、私有房产以及涉外房产。 2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目前为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级差收益测定法低价分区定级 22、土地分类的基本单元为地块。 23、评介地籍调查资料质量的主要标准有完整性、真实性、现势行性、精度 24、地籍图按符号与比例尺的关系划分可分为:依比例尺号、半依比例尺、不依比例尺和说明注记。 25、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相比较,不需要测量的是等高线。 三、单项选择题 1、土地权属的法律凭证是( A ) A、土地证书 B、宗地图 C、土地合同 D、宗地草图 2、不属于土地权属变更的是( D ) A、土地使用权出让 B、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 C、土地使用权转让 D、土地使用权出租 3、按土地的地貌特征分类可将土地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地,这属于下列哪一种土地分类系统( A ) A、土地自然分类系统 B、土地评价分类系统 C、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D、土地使用分类系统 4、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 A )A、街道B、地块C、宗地D、图斑 5、一般在地籍图上不用注记的地籍号是( A ) A、区县编号 B、街道号 C、街坊号 D、宗地号 6、基本地籍图分幅编号按图幅( C )坐标数编号。 A、东北角 B、东南角 C、西南角 D、西北角 7、变更地籍测量的精度应( C )变更前的地籍测量精度。 A、低于 B、等于 C、不低于 D、不高于 8、地籍测量是指在( D )的基础上,测定宗地的界址点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与宗地图。 A、土地登记申请 B、土地登记发证 C、土地权属审批 D、土地权属调查 9、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应按要求( A )宗地草图。 A、在实地丈量 B、依据地籍图修改 C、在室内修改 D、依据宗地图修改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复习题(测绘)剖析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复习题 一、填空题(在横线上填写答案,每空1分) 1.土地是地球表层的的总称。它是一个空间概念,是由、、土壤、 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2.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能为人类所利用并能产生 ()的那部分土地。 3.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而又不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4.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由、土地权属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四大部分职能构成。 5.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 6. 土地权属(即地权)是和使用权的总称。 7.《地籍测绘规范》对土地地块定义为:“地块是地籍的,是地球表面上一块有边界,有确定权属主和的土地”。 8.界址点又称地界点,是土地权属界线上的转折点。由权属调查人员依照法律程序,会同邻界各方土图使用者,经现场共同、现场,并由地籍测量人员依据有关规程实地。经土地登记的界址点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9.宗地草图是描述、界址点、线和的实地纪录,是权属调查时,在调查人员核实、填写所调查的各项内容并实地确定了界址点位置之后,根据宗地实地状况的,记录了观测手簿之外的所有测量数据。 10.现代多用途地籍是国家为规划、控制、调节、监督和组织土地利用,以为核心,以为基本单元所建立的记载土地权属、位置、界址、面积、质量、利用现状及附着物等的册簿和图件,是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基本信息的集合 11.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 12、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其中,承包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自留地、自留山的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的成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且的户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13、农村土地调查覆盖完整的调查区域,其中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依据《规程》规定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划分要求,按图斑调查。 14、地籍调查,是对城市、建制镇内部和农村居民地的每宗土地,以土地权属为核心开展的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城镇土地调查与农村土地调查确定的相互衔接。 15城镇土地调查街道范围一般确定的城镇行政管理的街道界线为准。对街道界线发生变化的区域,应以最新的街道界线作为该街道划分街坊的控制界线。在准备好的初始地籍调查工作用图上,勾绘出划分街道的界线,再根据划分的街道,进行街坊的划分。 15、街坊是指在街道界线控制范围内,由互通道路、河流、沟渠等封闭起来的地块。一般一个街坊范围控制在以内为宜。当自然街坊面积较小时,可将几个自然街坊划为一个地籍街坊;如果一个自然街坊面积较大、宗地数量较多时,也可将一个自然街坊地籍街坊。 16、土地他项权利。是指在本宗地拥有的权利,即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以

《土地管理基础》地籍管理模拟题

《土地管理基础》地籍管理模拟题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

用状况等调查。()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三种。() 1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保存价值的鉴定。() 18.地籍档案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地籍资料的标准化和案卷组织的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 。>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重点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重点 绪论 1、什么是地籍,地籍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地籍是记载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价值、利用等基础状况的图簿册及数据,是反映土地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资料。 地籍的探究对象: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状况 2、地籍调查的作用和意义 地籍调查的作用主要有建立和丰富地籍管理信息库、奠定了地籍管理的基础,为土地管理科学的研究积累资料。 我国实行的是土地产权登记制度,登记之前须对登记材料进行实质审查,对需要登记的土地开展地籍调查,查清和核实每宗地的地籍要素,目的是保护土地产权人的合法权利和利 益,建立起科学的地籍管理制度。 3、地籍测量的内容与作用 内容: (1)地籍控制测量 (2)界址点等地籍要素的测量 (3)绘制地籍图 (4)面积量算与统计 (5)检查后验收、存档 作用: ①测定界址和确定产权界线是保证地籍测量法律功能的手段; ②保持和不断更新地籍资料,为土地有效配置、合理利用和税费征缴服务,使地籍测量具有社会经济功 能; ③地籍测量所获得的地籍测量数据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数字城市 建设不可或缺的基本信息,因而地籍测量具有系统功能。 权属调查 1、土地权属调查包括哪些内容和要求? 内容: ①土地权利人:调查核实土地权利人的姓名或者土地权力人的名称、单位性质、行业代码、组织机 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及其身份证明、代理人姓名及其身份证明等。 ②土地权属性质及来源:调查核实土地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土地权利人的身份、土地权属性质、 所有权归属、使用权类型、使用期限等。 ③土地位置:调查核实宗地四至、土地坐落、所在图幅。 ④土地用途:调查核实土地的批准用途和实际用途。 要求:①法律程序完备②表图填制齐全③调查记录清楚整齐④数据准确可靠 2、土地权属确认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①以法律、法规为确认准绳 ②以事实为确认依据(1、土地权属图文资料2、土地权属现状)

地籍测量知识

1、现代地籍: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并用包括数据、表册、文字和图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的土地信息系统。 2、地籍调查: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基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3、宗地: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块,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4、共有面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5、地籍测量: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土地的位置、面积大小,查清其类型、利用状况,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档案或地籍信息系统,供实施土地管理工作和合理使用土地时参考。 1、简述地籍测量的特点。(8分)答:①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时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②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

理参考系统;③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④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⑤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⑥地籍测量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现势性;⑦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⑧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 4、日常地籍测量的内容具体包括哪些?(7分)【答】:其主要内容包括界桩放点测量、制作宗地图和房产证书附图、房屋调查、建设工程验线、竣工验收测量等。具体内容如下:1土地出让中的界桩放点和制作宗地图;2房地产登记发证中的地籍测量工作;3房屋预售调查和房改中的房屋调查;4工程定位验线测量;5竣工验收测量;6征地拆迁中的界址测量和房屋调查。 六:地籍功能:⑴地理性功能;⑵经济功能; ⑶产权保护功能;⑷土地利用管理功能;⑸决策功能;⑹管理功能。 七:地籍调查内容:⑴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⑵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⑶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①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②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③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④土地及其附着物的

地籍测量学试卷答案

变更地籍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工作程序:(1)申请变更登记 (2)发送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 (3)实地调查并测量权属宗地(4)修测地籍图 (5)用解析法计算或从图上量算权属变更面积 (6)申报批注 (7)填写土地证 初始地籍:是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管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地籍图册。 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方法(1)单位用地红线图 (2)地产使用证 (3)土地使用合同书和协议书(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5)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 (6)城市住宅地产的确权 初始土地登记的程序土地登记申请,审查,地籍调查,审核批准,注册登记、颁发证书 参考椭球:通常我们选择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体,又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旋转椭球来代替大地体 参心坐标系:以参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 产权地籍:地籍不但为征税服务,还承担了产权保护的功能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地心坐标系:以总地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 大地水准面和大地体:由于潮汐作用,海水面时高时低,取平均海水面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我们把平均海水面称作大地水准面 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在球面上,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表示,某点的经、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 地物------ 地面上固定性的物体称为地物,分为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两类。 地块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 地籍:记载有关土地状况的薄册(含图件),也可形象地将地籍喻之为土地的户籍,是土地诸要素的隶属关系综合成统一体的总称。 地籍区:行政辖区内,以乡、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区。 地籍子区: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取得土地权属和利用状况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社会调查工作。 地籍总调查: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地籍调查。日常地籍调查因宗地设立、灭失、界址调整及其他地籍信息的变更而开展的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大小、测区内已有控制点的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照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观测和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地籍管理: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掌管土地权属,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管理,掌握土地信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仲裁土地纠纷,研究有关土地政策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体系。 地籍图—按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采用专用符号,突出表现地籍要素的地图。

地籍管理试题及答案

《地籍管理》试题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每题1分,共18分)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调查。( )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

地籍管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地籍: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2.地籍管理:即将土地的坐落、形状、面积、性质、使用状况,以及土地权利等项,按照法定地籍测量与土地登记程序进行管理。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以县为单位,以查清土地数量权属分布和利用现状为内容的土地资源普查工作,又称土地详查。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用类型的面积及分布,土地的权属状况和利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按行政辖区逐级汇总出各乡、县、市、省、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分类面积。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概念: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指按一定分类标志(指标),将性质上相差异的土地划分为若干类型。 6.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 7.园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8.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9.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指用于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风景名胜、公共设施等的土地。 10.特殊用地:指用于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等的土地。 11.交通运输用地: 指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的土地。包括民用机场、港口、码头、

地籍管理学考题

地籍管理学 1。按发展顺序,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与地籍有关的重要制度依次是(B.黔首自实田A.均田制D.两税法C.方田法E.一条鞭法) A田制②黔首自实田③方田法④两税法⑤一条鞭法 A,①9⑧④⑧ B。②①④鲍D。礓×D鲍 α!嘞 E,①②④③③ 2。地籍按发展阶段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A,封建地籍一资本主义地籍一现代地籍 B。税收地籍一产权地籍一多用途地籍 C。产权地籍一税收地籍一日常地籍 D,农村地籍一城镇地籍一城市地籍 E,税收地籍一产权地籍一现代地籍 3!地籍在我围历史悠久,古代主要为政府登记土地作为(A征收田赋依据)的豁册。 A。征收田戚依据B。征税登记 D,课税对象登记 C。劳役依据 E,兵役依据 4.当今世界不动产登记制度主要包括(A.契约登记制C.权利登记制E.托伦斯登记制)A。契约登记制B.财产登记制 D。义务登记制 C.权利登记制 E。托伦斯登记制 A. 5.地籍眢理的任务包括(A为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服务B为维护和巩固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C维社会提供地籍信息服务D为土地管理服务)。 B‘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A.为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服务 D!为土地管理服务 C。为社会提供地籍信息服务 E。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C.宗地草图 E。街道图 7.根据《土地管理法》T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确认所有A。乡(镇)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 D。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C,乡(镇)土地管理所 E口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8。涉及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调查有(A.宗地合并、B.边界调整、D.宗地分割)。 A.宗地合并B。边界凋整 D。宗地分割 C.宗地转让 E.宗地抵押 9.国冢处置国有土地使用杈的方式有(A.行政划拨、B.出让、C.作价出资(入股)、D.国家授权经营、E.国家租赁)。 A。行政划拨B。出让 D!国家授权经营 C.作价出资(人股) E,国家租赁 10的,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土地登记)。 A。杈屈凋查B.土地登记 D。土地统计 C,地籍泅量 E.颁发证书 !11。代表图家行使土地所有杈的是(国务院)。 A。国务院 C.县级以上备级人民政府B.国土资源部 D.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改主管部门 E。各地乡锬政府 12.甲公司于1998年以出让方式取得某宗游乐场用地最高年限土地使用权,2⒁8年转 让给乙公司,则乙的土地使用权期限为(40年 A.50年bB。40年D。幻年 C.30绢阝 E,704卒 13。地籍调查表上的附图是(宗地草图)。 A.宗地图B。地籍图D,街坊图 )。 )。 )。

土地管理系统与地籍测量复习题问题详解(测绘)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在横线上填写答案,每空1分) 1.土地是地球表层的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它是一个空间概念,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 文、岩石、植被、人类活动成果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2.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并能产生经 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3.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4. 土地管理的基本容由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四大部分职能构成。 5. 我国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中华人民国。法律规定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 6. 土地权属(即地权)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总称。 7.《地籍测绘规》对土地地块定义为:“地块是地籍的最小单元,是地球表面上一块有边界,有确定权属主和利用类别的土地”。 8.界址点又称地界点,是土地权属界线上的转折点。由权属调查人员依照法律程序,会同邻界各方土图使用者,经现场共同指界认定、现场设置界标,并由地籍测量人员依据有关规程实地测定地理坐标。经土地登记的界址点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9.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纪录,是权属调查时,在调查人员核实、填写所调查的各项容并实地确定了界址点位置之后,根据宗地实地状况现场绘制的,记录了观测手簿之外的所有测量数据。 10.现代多用途地籍是国家为规划、控制、调节、监督和组织土地利用,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本单元所建立的记载土地权属、位置、界址、面积、质量、利用现状及附着物等的册簿和图件,是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基本信息的集合 11.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 12、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其中,承包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以及依法取得承包经营权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自留地、自留山的土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且符合立户条件的户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是依法取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 13、农村土地调查覆盖完整的调查区域,其中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依据《规程》规定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划分要求,按单一地类图斑调查。 14、地籍调查,是对城市、建制镇部和农村居民地非农建设用地的每宗土地,以土地权属为核心开展的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城镇土地调查与农村土地调查确定的城镇围相互衔接。 15城镇土地调查街道围一般以民政部门确定的城镇行政管理的街道界线为准。对街道界线发生变化的区域,应以最新的街道界线作为该街道划分街坊的控制界线。在准备好的初始地籍调查工作用图上,勾绘出划分街道的界线,再根据划分的街道,进行街坊的划分。 15、街坊是指在街道界线控制围,由互通道路、河流、沟渠等线状地物封闭起来的地块。一般一个街坊围控制在100宗地以为宜。当自然街坊面积较小时,可将几个自然街坊划为一个地籍街坊;如果一个自然街坊面积较大、宗地数量较多时,也可将一个自然街坊分成多个地籍街坊。 16、土地他项权利。是指其他土地使用者在本宗地拥有的权利,即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

地籍测量试卷(C卷)答案

测绘工程03级《地籍测量学》试卷(c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成为一宗地 2、图斑 凡被境界、土地土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等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为一个图斑 3、土地所有权 制受到国家法律承认与保护的对土地占有、支配的权利,并包括与土地相连的生产物、建筑物的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权利 4、土地使用权 是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所产生的对土地的权利 5、丘 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空间的地块,相当于地基调查时的宗地。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地籍管理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概念及目的:是国家为取得有关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 计和土地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 任务:(1)确认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等土地基本状况和采集、管理、应用土地基础信息 (2)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3)为土地利用和管理服务 (4)为国家的生产和建设服务 2、变更地籍调查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概念及目的:为了维持初始地籍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和权属历史状况在法律关系上的连续性,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地基资料和宗地状况应及时更新。 任务:根据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的变更项目进行变更权属调查和变更地籍测量工作。

3、简述权属调查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按照土地所有人和使用人(法人、自然人)的神情,对宗地的土地位置、权属性质、宗地界址、用途以及土地使用者和所有者的名称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丈量、记录,并经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认定,为地籍测量提供正确的校核和丈量数据及资料,为土地登记、权属审核发证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调查文书凭据 4、简述土地的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概念及目的: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也是国家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为建立土地登记制度服务的任务:份先查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分布,土地的权属状况及利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按行政辖区逐级汇总出各乡、县、地、省和全国的 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分类面积。 5、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有何区别? (1)地基调查:获得土地管理所需的城镇土地状况的各种信息资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集镇、村庄地基调查,其主要内容为逐级查清各级行政区内的土地权属界线及其土地总面积,它一般包括总地全书状况调查、界址点认定调查、土地使用状况调查和地籍测量等内容,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地基资料和宗地状况应及时更新 (2)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等地籍要素的测量、绘制地籍图以及面积量算与统计,最后经检查验收、存档 四、什么叫土地的“三大界线”?在实地上“三大界线”如何确认?哪些界线以自然属性为主?哪些界线以社会属性为主?遥感只适用于什么属性的边界调查?(10分)土地的“三大界线”:行政、地类、权属。 地类界线可根据国家地类表来确定,行政界线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来确定,权属界线可根据土地权属界线图来确定。 地类界线以自然属性为主,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以社会属性为主,遥感只适用于社会属性。 五、在确定权属有争议的边界的界址点时,应当如何处理边界的纠纷或争端?(10分) 对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处理,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全民所有制单位建、集体所有制单位建、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处理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日之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