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西罗园小学闵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在观察、比较,使学生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3、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

【教学准备】交互式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数,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的朋友。他是谁呢?我们先来看看一组数。

课件出示:

25 9 0.1

1

10

10 1.2

3

8

2

5

11.11

2、请你先观察,再给它们分分类?(学生白板拖拽分类)

3、观察这组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中间有一个小圆点)谁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小数点)多了小数点那这个数要怎么读呀,你会吗?那你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吗?(板书:小数)

4、生活中,你见过小数吗?在哪儿见过?

过渡:看来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究竟小数是什么意思呢,它表示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补全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深入学习,理解含义

1、老师这里有一个正方形,要把它平均分,我们一起来数数分成了几份?

课件出示: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份是这个正方形的(

1

10

),也可以写成(0.1 )。

(1)指名回答填分数。

(2)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我们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应该怎么表示呢?追问为什么?

(3)0.1是什么意思呢?同桌交流一下。

(4)在什么情况下用0.1来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1份时用0.1表示。)

(5)不分成10份能不能用0.1?(一位小数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板书:

1

10

=0.1

讨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1表示吗?为什么?

出示:

(6)0.1要怎样写?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

师:要先写一个0,再在0的右下方点上小数点,最后写1。(板书:读作零点一) 在写整数时0不能作为第一个数字,但在小数中,比1小的小数要在小数点前先写0.

(7)小数的组成

出示:

2

2份是这个正方形的(

— ), 写成小数是(

),0.2里面有( )个0.1. 0.2的表示的含义是( )。

(1)学生独立思考后。(1里面有10个0.1,10个0.1是1) (2)读一读,写一写(课堂练习本,展台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板书:210 =0.2

10份是这个正方形的( — ),10

10 =?,1里面有( )个1

10 ,也就是说1里面有(

个0.1。

三、带入生活,会用小数

过渡:同学们,小数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

1、认识0.1元的含义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1元钱硬币,1元是由几个1角组成的?

.1

整数部分小

数点小数

部分

认识

课件出示:

问:10个1角是1元,你能从1元中拿出0.1元吗?

追问:其中1角是多少元?指名回答。(学生可能回答:1角是1

10元,因为1元有10个

1角,1角是1

10元。)

小结:1角用元作单位时,既可以写成1

10元,也可以写成0.1元,所以,

1

10元就等于

0.1元,0.1元也就是1 10。

2、认识0.1米的含义

(1)猜一猜0.1米表示的含义

(2)课件出示:

1分米= ——米=()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四、综合运用,巩固新知

1、在图中涂色,表示下面的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订正。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小数的由来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1

10

=0.1 0.1

2

10=0.2 读作:零点一

10

10=1

()

()

《江雪》教案资料讲解

《江雪》教案

《江雪》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七册24课《古诗两首〈江雪〉》 教学目标: 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 2、理解诗句,熟读古诗;背诵、默写《江雪》。 3、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2、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使学生在课始时,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学会课外预习,课堂上通过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及时表扬、肯定的方法进行激励,让学生树立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与自信。再通过质疑,为学生排除字词方面的拦路虎,以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诗句,为想象诗的意境,扫清障碍。】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①诗句去除“绝、灭”想画面,说体会;并与原诗句进行对比。 ②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图上远景。 这样的环境给你怎样的感觉?(板书:冷寂) ③师范读,指名学生读,齐读1、2句诗。 【设计意图:诗的题目是《江雪》,但是诗句中没有一个雪字,读来却让人感到寒气逼人。教学中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绝、灭”,引导学生想象漫天大雪覆盖一切,人鸟绝迹的画面,从而体会自然环境的寒冷寂静。】

体育优质课教案模板格式

2017年体育优质课 水平二小足球——脚内侧踢球教案 授课教师:杨晨 单位:王褚中心小学

教师简介:杨晨,男,中共党员,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硕士学历。2015年8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二级教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 011年版)》的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对足球运动喜爱与拓展的需求,从水平二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生理发育成长规律出发,在尊重足球项目运动规律的前提下,结合简中、高效、有趣的“花头精”游戏来提高足球课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足球技能。在教学中,力求营造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学练、合作学练、创新学练的良好氛围,并通过新颖的“花色球托”教学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促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开放的环境下进仃学列、锻炼和思维开发。在游戏中去体验锻炼的价值,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三至四年级小足球单元的第一课时脚内侧踢球。脚内侧踢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足球技术,它的技术特点是脚与球的接触面积大,出球平稳而且准确,是众多足球技术中最常用,

也最易掌握的一种踢球方法。通过小足球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奔跑、力量、耐力、灵敏、协调、反应等能力,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建立自尊与自信,促进心里健康。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二年龄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学生思维敏捷,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逐渐成熟,竞争意识也逐渐增姒,同时在体能方面也处于一个上升期。学习“脚山侧踢球”,对只有浅显足球经验的水平二学生来说会山面临相当大的难度,最主要是来自于踢球时的脚型控制、触球部位是否准确以及支撑脚的站位等等。综上所述,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球,熟悉球性,且提供简单易行活泼有趣的课堂组织形式,再结合教师设计的“花头精’课堂理念和游戏竞赛的方式,更好地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活跃课堂气氛,使之能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学习的目标。 四、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直观教学法、领会教学法、谈话启发法、分层递进法、游戏竞赛法等教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部位踢球。 教学难点:踢球动作的连贯协调。

雨点儿( 公开课教案)

8 雨点儿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 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课设计特别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架起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导问: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 预设: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很快就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 预设: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

龟虽寿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龟虽寿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光彩夺目。 二、文学常识了解。 1.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曹操字孟德,沛国游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他20岁时举孝廉,除洛阳北部都尉,后迁顿丘令。其时“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曹操到任后立即“奏免其八”,并“禁断淫祀”,使社会风气大大好转。35岁时被征为典军校尉,次年参加讨伐董卓的斗争。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为大将军兼丞相,开始掌握中央大权。当时全国处于大分裂局面,各地军阀拥兵自立,互相攻打不停。从这时起他用了整整11年时间,逐步消灭了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首诗即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2. 作品简介

幼儿园大班教案:江雪

江雪 主题名称:冬天的故事 次主题名称:冬景 活动名称:江雪 主要教学领域:语言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圣诞节、元旦节来临了,宝宝们都知道这两个节日分别是我们国家和外国的新年。新年到了,寒冷也来,学习江雪让宝宝们感受冬季的寒冷和美丽的雪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意境。 2、让幼儿感受冬天的寒冷。 3、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学会朗诵古诗。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意境。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春晓图片)、古诗视频、古诗意境视频、废旧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师生打招呼、课前律动(手指游戏) 2、用玩偶企鹅宝宝引入话题。从寒冷的南极请来

了企鹅宝宝,它今天给大班的宝宝们带来了古诗《江雪》。请宝宝们把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听,因为这首古诗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听完之后,请宝宝们说一说是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片(四首古诗意境图画) 二、基本环节 1、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两遍 2、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画是描述这首古诗的,为什么? 3、老师再次朗诵古诗,请宝宝们边听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A.冬天的早上你睡的香吗?有不想起床的感觉吗?为什么? B.谈谈冬季与夏季有什么不同? C.早上爸爸妈妈叫你起床的时候,你会边起床边想什么呢? 4.根据图画讨论图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古诗意思(师生共同欣赏、播放古诗意境视频) A.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看见了什么?(千山鸟飞绝) B.路上有没有行人?猜猜路上为什么没有人?(万径人踪灭) C.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他穿着什么,头戴什

么?(孤舟蓑笠翁) D.老爷爷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5、共同欣赏视频(幼儿跟读) 三、结束环节 玩撕纸(雪花)的游戏 四、延伸环节 1、把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让爸爸妈妈教画雪花和雪娃娃。 活动反思: 本节课,准备的开放性问题较多,幼儿能开动脑筋,大胆参与活动,连平日不爱张嘴说话的小宝宝都参与了互动。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在撕纸游戏环节,宝宝们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尽兴。

Excel公开课教案(表格式)

授课教案

教学过程主要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1、在输入公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2、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函数是怎样表示的? 温故知新,为本课的学习准备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成绩表和教师工资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Excel中数据的输入和计算,这些数据在表格中是按输入顺序排列的,也是没有 规律的,那么怎样从众多的数据中快速的找到我们需要的 数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出了本课题。 讲授新课 一、数据排序 (一) 单列数据排序: 1、方法 把光标移到要排序数据列任意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中 的“升序”按钮或“降序”按钮即可. 2、举列操作演示 成绩表中分别按“性别”升序、“语文”降序、“机械基础” 升序、“总分”降序单列排序 3、提示:注意观察每次排列后数据的顺序变化 【提问:当总分相同时我们怎么办呢?】 (二)多列同时排序 1、方法 (1)单击【数据】|【排序】弹出如下“排序”对话框 这里的“关键字”就是排序的条件依据。 (2)按要求从“主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排序的主要依 强调两按钮 的记忆方法 承上启下, 引入新知识 重点之一, 结合图示讲 解更直观

讲授新课 二、筛选 (一)筛选的定义 Excel中的筛选是指让某些满足条件的数据行显示出来,而 暂时隐藏不满足条件的数据,以便更清楚地显示需要的数据 (二)筛选的分类 筛选分为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两类 1、自动筛选 (1)单击数据区域中的任意单元格 (2)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 (3)表格数据直接进入筛选状态,每个列标题右边均出现 一个筛选箭头。 (4)单击需要对之进行筛选的列标题右侧的筛选箭头按 要求进行筛选,也可以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 进行筛选条件的设置。 (5)取消筛选: 再次选择【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就可以去 掉命令前面的”√”符号,退出筛选状态,数据恢复。 (6)举例演示: (教师边讲边操作,学生观察) A、筛选出成绩表中总分前10名的学生 重点之二 讲练结合 本课难点 详写 典型案例 知识点一网 打尽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4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 起来呈现出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 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 术化,给人以美感,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 【设计理念】 《秋天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如诗如画,把秋雨作为一条 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展示一个美丽、丰收、快 乐的秋天。本课教学以读为本,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美,感悟秋天的美,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设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

激发学生灵性,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能力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过程与方法 1、播放课件,感受景色的美。 2、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动情朗读,体会秋雨的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秋雨的美,激发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余韵的美。 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小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送来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板书) 2、课件投影生字:凉爽、颜料 扇子扇那扇那衣裳、喇叭、钥匙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认识课文结构 1、欣赏课文朗读.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在我们的课文中,每个自然段的开头,作者都用了一句话,表达了他对秋雨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把这几个句子找到,请认认真真地画下来。 4、齐读每段第一句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感悟语言

龟虽寿教学设计(新)

《龟虽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龟虽寿》选自曹操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该单元为古代生活单元,让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自身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整体感知诗歌大意 2、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欣赏诗词精炼的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法 1、多媒体展示:播放诗歌朗读视频,让学生认识诗歌中生字的正确读音,并通过PPT展示重点难点词句的读音和意义。 2、引导式提问:提问学生,并引导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五、学法 主要采取感悟法,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

境,了解诗歌的整体大意。 六、教学程序安排 1、导入语设计: 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是《三国演义》中饱受争议,人们对其褒贬不一的人;他是那个纷乱年代的枭雄。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诗歌的作者——曹操。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即使已到暮年,却依旧雄心不改。让我们欣赏他的名篇《龟虽寿》,去感受他的激昂慷慨! 2、课时安排:通过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①课文导入(5分钟) ②课文解释(20分钟) ③课文感悟(12分钟) ④总结与作业(3分钟) 3、重难点落实:主要通过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思想感情,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并进行赏析。 4、板书设计 《龟虽寿》 东汉?曹操 神龟、腾蛇→[比喻]寿命有限 老骥、暮年→[自况]继续奋斗 性命在天→[否定]延年益寿

千里之志,建筑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上 5、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背诵《龟虽寿》,这能起到积累古诗词的作用,加深印象。 要求学生阅读五首以上的课外古诗,并写出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所抒发的情感,这能让学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年级音乐上册 江雪教案 新人教版

《江雪》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运用多种方法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体会“字形字义相联系 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学写“孤、寒”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渗透“利用迁移法,抓重点词语,借助画面”等读懂诗句的 重要方法。 3、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感受汉字文化。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读通诗句并背诵。 2、正确书写“孤、寒”。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课书诗题 1、今天,我们将走进我国诗歌集大成的唐朝,去学习一首唐诗:《江雪》。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板书:江雪) 2、“雪”字是上下结构,雨字头,大家看,这雨字里面的哪两笔发生了变化?“雪”字的四点,特别传神,看到这四点你想到什么?(交流)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雪”字的意思——雪花飞舞,大雪纷飞的景象。我们的汉字要顺着它的意思想就有意思了。 3、(播放课件)现在,我们先来欣赏古诗《江雪》中藏着的画面,然后说说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4、学生交流 5、介绍写作背景。 这也是唐朝诗人柳宗元(板书作者)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后在去永州的路途中看到的情景,面对此情此景,孤独的诗人有感而发,脱口吟出:(出示古诗,并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随文识字

(一)初读古诗。 (你们也想读一读吗?那还等什么?打开书,咱们来认真地读一读吧。) 1、自由反复读全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2、抽读检查,注意字正腔圆,字字落实。 3、有节奏朗读。这种五言律诗常常采用“2—2—1”的节奏来读,(出示画有节奏线的古诗)试着读一读。 抽读检查,注意有板有眼,读出诗的节奏。 齐读检查 (二)随文识字 1、反复读文后,你发现古诗中写了谁?认识“蓑、笠、翁”。 2、你在古诗的哪一行发现的?(第三行) 3、课件出示诗句:“孤舟蓑笠翁”(课件强调:“翁”字号变大),抽生读,相机正音。 4、通过“翁”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起源于3000多年前,经历了甲骨文,篆体,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咱们一起来欣赏“翁”字的不同写法(出示课件:汉字的演变过程)这是甲骨文,篆 体隶书楷书这些不同的字体都是写的“翁”,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象形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插入象形文字课件),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草书风驰电掣,我们常写的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些,到了大诗人李白、柳宗元生活的年代书香唐朝,更是把中国汉字的美推向极致。大家看,“翁”有哪两部分组成?“羽”字的本意指的就是颈子上的毛,“翁”字就是老人,老公公的意思 5、这位老人头上戴的什么?身上披着什么?(课件特写:老翁近景。) 蓑:用棕裥毛编织成衣服一样的遮挡风雪的物品。(配图)引导学生运用看字形想字义的方法识记字形。(“蓑”——头戴草帽,身穿破衣,“中”字横着睡。) 笠:用竹叶编织的用来遮挡风雪的大帽子。(配图) 6、去掉音节,打乱顺序抽读,巩固字音。 7、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再现生字巩固记忆。“你看,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可这“蓑笠翁”却在江面上钓鱼,一点都不怕冷,让我们也学着“蓑笠翁”的模样,坐端正,挺起胸,

体育公开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体育课教案 教材内容:1、技巧:前滚翻。2、游戏:快快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能说出游戏的方法、名称及要求。2、技能目标:90%的学生学会前滚翻。95%的学生能熟练地游戏。 3、体能目标: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反应、快速跳跃能力。 4、情 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干部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服装鞋子情况。 3、宣布新课内容、要求。①技巧:前滚翻。 ②游戏:快快跳起来。 二、准备部分: 1、螺旋形慢跑。 2、拍手操一套。 ①伸展运动②体转运动③扩胸运动④体侧运动⑤踢腿运动⑥腹背运动⑦跳跃运 动 3、专项准备活动。①抱腿深蹲团身练习②颈、踝、腕关节运动 三、基本部分: 1、技巧:前滚翻: 重点:团身滚动。难点:两臂撑地力量均匀,用头后着地。 技术要求: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前滚。 动作技术过程:蹲撑,提臀,两脚稍蹬地,两腿蹬直,获得向前翻转的动力,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颈、肩、背、腰、臂依次着垫前滚。当背腰着垫时,两手迅速抱腿,缩短身体的翻转半径,上体紧跟大腿成蹲立。 教法:(1)教师利用警察抓小偷的情景导入。(问:小偷腿摔断了,而警察为什么完好无损。) (2)学生分组结合图片及动作要领自主体会尝试练习。 (3)集合队伍教师了解学生尝试掌握情况。 (4)教师给予评价激励并利用正方体与圆球的滚动让学生领悟团身紧的重要性。 (5)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评价。①做前滚翻成并腿坐,体会腱的伸直过程。②团身滚动练习。③胸前夹手绢练习。④完整前滚翻练习。(6)集合队伍学生到光荣垫示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2、游戏:快快跳起来。要求:反应灵敏、快快跳起。

部编版小学语文《雨点儿》公开课教案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8课 雨点儿(第一课时) (共2课时) 一、教材分析 《雨点儿》是部编版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在对话中,小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他们的选择看似矛盾,但都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小雨点儿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花,长出了绿草。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本册中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的要求,所以需要重点指导。课文中有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两个角色,它们的对话中既有陈述句,又有问句,主要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同时,朗读时,还可以一些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朗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数”等8个生字,会写“问、有”两个生字。 2.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3.学会句式:()从()。初步了解雨点儿。 教学重点:认识“数”等8个生字,会写“问、有”两个生字,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

教学难点: 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 2.学会句式:()从()。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朗读课文。 教师:PPT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暴雨……)课件出示图片。 3.我们见过的这些雨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雨点儿组成的。田野里的禾苗、森林里的花草树木,草原上的小动物都喜欢雨点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雨点儿”。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齐读课题,并指导儿化音的朗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化音是我们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今天我们就要和雨点儿做朋友。下面跟着雨点儿走进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讲了谁和谁?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龟虽寿》教案教学设计8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龟虽寿》教案教学设计8 曹操的戎马一生,但同时也不失为一名杰出的文学家,请大家多多了解曹操! 作品简介 本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复门行》中最后一章。《步出夏门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写作背景 《龟虽寿》写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曹操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凯旋归来,他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了这一组诗。当时他已经五十三岁了,省察到自己已人到暮年而又任重道远,应抓紧时间干一番一统中原平天下的事业。虽然他时值暮年,还是老当益壮、壮志雄心。这首诗正是他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 《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河朔寒”,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

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作者: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35岁时被征为典军校尉,次年参加讨伐董卓的斗争。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为大将军兼丞相,开始掌握中央大权。当时全国处于大分裂局面,各地军阀拥兵自立,互相攻打不停。从这时起他用了整整11年时间,逐步消灭了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首诗即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在当时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是一个很有胆识的统治者。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具有强烈的 现实主义精神,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诗句,被誉为“汉末实录,为后世所叹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昂扬地表现了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精神,至今传诵不绝。他的诗苍劲雄浑,开一代诗风,鲜明地体现了“建安风骨”的 特色。

《江雪》教学设计.doc

《江雪》教学设计- 3. 猜猜课文大概写了些什么?(用一个猜字能减轻学生的心里压力,发言的同学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三、教给方法,自主学习。 1. 仔细观察,今天学的古诗与以往学的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何不同? 2. 板书注释。利用注释帮助理解古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今天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自己去学懂古诗。(五年级的课文中第一次对古诗作出注释,让学生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方法。) 3. 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四、集体交流,适时点拨。 (一)理解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 千山、万径难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2. 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千和万在数学上都是很大的数,在文学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千()万()说几个成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又进行了词语的积累。) (二)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情?读读后两句。 2. 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 老渔翁独对寒意袭人的江流,冒着风雪垂钓。你感受到了什么? 4. 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诗人难言的孤独。找出表示数量的4个词。师板书:千万孤独。

(三)了解背景,体会意境。 1. 读到这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诗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 2. 了解诗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协同王叔文进行积极的政治革新,惨遭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案。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在永州整整度过了十个颠沛流离的春秋。政治上,他处处遭到黑暗腐败朝廷的打击、排斥;生活上,昔日好友沦落天涯,杳无音讯。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写成了千古绝唱《江雪》。 3. 了解了这些,你认为老渔翁真的在钓鱼吗?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雨点儿》教学设计 (一)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雨点儿》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后反思、说课评课稿 《雨点儿》教学设计 浙江省宁波市崔丽霞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 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 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课时目标 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正确流利地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 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 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 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 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 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

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演示动画《雨》。 2.请学生看动画简单地说一说雨。 3.板书课题《雨点儿》。 (通过观看动画说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雨的认识水平,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关于雨的信息。在说话中注意引导学生将“雨点儿”这个词读正确,化解儿化音的读音难点)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结合平时的生活实践感知识文内容。但是,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设计还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

公开课《江雪》教学设计

《江雪》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萧萧寒风,伴着无尽的落叶,冬天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写冬天的佳作,让我们回忆学过的古诗中,哪些是和冬天有关的?谁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配乐)找生背。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1.唐朝著名诗人柳宗元也写了一首描写冬天的诗(课件:题目《江雪》)(板书)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赏读这首诗,和诗人柳宗元一起感受诗的意境。 2. 打开课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3.大家读得真好,指生读。 4.在这首诗中,你感觉哪个词不好读?(课件:蓑笠翁) A正音:翁(wēng)“翁”是什么意思?(老者,年老的男子) B:解释:蓑笠翁。 谁来说一说“蓑笠”是什么意思? (课件)你看,他身上穿着的是——蓑衣,头上戴着的是——斗笠。 蓑笠翁的意思就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蓑衣是草做的防雨的衣服,所以是草字头,斗笠是竹子做的帽子,所以是竹字头。 记忆生字时,要根据字的意思记住它的偏旁。 C:“孤”这个字大家都认识,但写的时候我们容易写错偏旁,和“狐”混淆。老师教给你们一个好办法。有成语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课件)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茕茕孑立”的“孑”字,就是孤单的意思,所以“孤”是“孑”字旁。 我们理解了字义,就不会再写错偏旁了。 5.字音记住了,让我们一起齐读古诗。(学生读) 6.同学们,读古诗和读现代文不一样,它是讲究韵律的。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朗读方法“平仄朗读法”古人把字分成平声和仄声两大类。(板书:平仄)一声二声的字属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快乐的小雨点》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他们只能听懂浅显的语言,喜欢听有重复情节的故事以及排比句,易于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学作品,在听懂的基础上学习一些简单的文学语言,并逐渐迁移到生活中。 原作《滑吧、滑吧,小雨点》句式简单,篇幅短小,语言浅显流畅、富有节奏感,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作品描绘了小朋友十分喜欢的“下雨”事件,其中的“小雨点”,形象鲜明,富有童趣,犹如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在雨中欢快地嬉戏,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作品内容具有启迪性,适合幼儿仿编。 该作品虽好,但要作为小班教材使用,还需适当修改,原因有二:1、标题不够精练,改为《小雨点》更直接,便于小班幼儿记忆。2、散文中心句的句式松散,规律不明显,不便于小班幼儿诵读和记忆,改为排比句后,既易于幼儿理解,又能较好地引导幼儿根据句式仿编散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排比句。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欣赏及仿编活动,指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雨景;散文录音,电脑课件,屋顶、树叶、雨伞图片各两张,幼儿人手一个“小雨点”指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看过下雨吗?雨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小朋友喜欢下雨吗? (二)欣赏散文 1、看无声课件。 师:今天有个地方正下着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雨点跳到了哪里?小雨点在干什么? (1)幼儿看课件。 (2)教师提问:小雨点跳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老师随着幼儿发言的内容点击画面,鼓励幼儿充分讲述。 2、老师朗诵散文。

设问:小雨点先跳到了什么地方?它把屋顶当成了什么?小雨点再跳到了什么地方?又跳到了什么地方?(后两句重点引导幼儿学讲完整句。) 3、在场景中感受、理解散文中的排比句。 师:我们和小雨点一起来做个游戏吧,一边玩一边讲。 鼓励幼儿手戴指偶,一边做“跳”和“滑”的动作,一边讲述散文中的排比句。 4、完整欣赏散文。 (三)仿编散文 1、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说说小雨点还跳到了什么地方? 2、鼓励幼儿手戴指偶,根据生活经验想像仿编,相互欣赏。 【教学建议】 (一)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散文语言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引导小班幼儿欣赏散文时,需要借助中介方式,如通过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等帮助幼儿接受、理解散文所表达的信息。结合多媒体课件欣赏散文,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式,能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记忆散文内容。 欣赏散文《小雨点》前,教师可以先制作融动画与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用三个画面分别表现散文中的三个排比句。组织活动时,教师只需根据句子的先后顺序点击鼠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就能将幼儿带到雨天富有诗意的情境中。 (二)结合动作、帮助记忆 低龄幼儿学习语言是与动作分不开的,当用语言表达或理解有困难时,动作能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语言。视、听、讲、做结合,感知觉的多通道参与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散文内容。教师可以画三幅大的“屋顶”“树叶”“雨伞”,布置在活动室周围。活动前,教师还可以指导每个幼儿自己制作一个指偶“小雨点”,这样,在活动中,幼儿就可以将指偶套在手指上,模仿小雨点跳到屋顶上、树叶上、雨伞上。这种身临其境的活动氛围,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 (三)无声动画,利于想像 如果在幼儿看第一遍课件时,就将散文呈现给他们,就有可能使幼儿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散文失去令人无限遐想的一面。因此,看第一遍课件时,教师可以把声音关掉,让幼儿看无声动画,边看边想:小雨点落到了哪里?好像在干

体育公开课教案_体育教案模板

体育与健康教案 授课对象:四(1)班(水平二)授课人:王志强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主要教材是“立定跳远”和游戏“青蛙障碍跳”。课的设计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的目标为: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法—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

成的素质优生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协作游戏,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游戏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自从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让我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拟订,要淡化教师说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通过此次公开课,我发现自己有以下几项须改进之处: 1、体育教师的声音应该更洪亮一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音。 2、教师在讲解时应该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明白。 3、教师在示范时应多做几次,使学生能够看清楚。 4、“兔子舞”游戏的导入很不错,但要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5、教师不必要急于授教,要做好安全教育。 6、结尾的放松过于仓促,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充分的放松。 总之,这堂课虽有中心校领导、校领导和学校同事的肯定,但我自己感觉上的不够理想,也许有点紧张和准备的不够,不过,通过这次公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有很大地收

《雨点儿》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雨点儿》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会认“彩、数、半、空、问”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知道“数”是多音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知道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知道“数”是多音字。 朗读课文,知道雨水对植物生长的内容。 3. 学会正确书写“方”字的笔顺。 教学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老师出一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是什么?(生:雨) 真难不倒你们啊!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板书:12. 雨点儿 谁来叫叫它?先拼一拼,读准生字“点”,读好声调。(生拼读“点”d-i-ǎn雨点儿) “点”的这四个小点儿多可爱啊,多像一滴滴的小雨珠,一起来亲切地叫叫这可爱的雨点儿吧!(生读题,读好儿化音,读出雨点儿的可爱)课文中都写了雨点儿的什么故事呢?一起去看看吧! 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要求:音读准,词儿连读,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听大家读得这么热闹,老师也想读一读了,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思考,课文里都写了谁呢? (师范读课文,读完之后学生反馈:课文里有大雨点和小雨点。)

师在黑板上画上一大一小的两个小雨点。 三、情景朗读,随文识字 1. 看!可爱的雨点儿跳到黑板上来了,给你喜欢的雨点儿打个招呼吧!(生:大雨点儿,你好!小雨点儿,你好!) 2. 可爱的雨点儿从哪里来的呢?(生:从云彩里来) 学习生字“彩”: 在雨点儿的上方画一朵云,在云中间写上“云彩”,读读这个词语。(生拼读,注意“彩”的平舌音) 除了云彩,你还知道“彩”其他词语朋友吗?(生:彩色、彩虹···) 把几种颜色放在一起,就是彩色的,云不都是白色的吗?怎么说是“云彩”呢?(生:云有时候是黑色的,比如乌云;生:云有时候是红色的,在太阳快下山的时候。) 你真是会观察的孩子,再来读读漂亮的——“云彩”。(生读) 云彩妈妈只有这两个孩子吗?书上怎么说的?(生:数不清的雨点儿) 学习“数”和“清” 板书“数不清”,谁来读?(生读,提示这是一个词语,要连读,读好“数”的三声和清的后鼻音。) 你还在哪里见过“数”?(生:在数学书上)对了,这个时候念四声“数”。所以,“数”是一个多音字。(生组词区别读) 你怎么记住“清”字?(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青草”的“青”加“氵”就是“清”,“清水”的“清”。)真棒!有“氵”说明“清“字和··(生:和水有关。) 生活中还有什么数不清?(生:数不清的星星,数不清的头发,数不清的雪花,数不清的小草···)多得数也数不过来,我们就说:数不清。 4. 这么多雨点儿都是怎么下来的呢?(生:飘落下来的)板书“飘落” 读词语“飘落”(生拼读) 飘落是什么样子的?看老师手里的这个小纸片。(纸片从空中缓缓落到地上)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纸片慢慢地落下去)对,这就叫“飘落”。由于

《观沧海》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观沧海》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观沧海》教学设计(教案) STEAM与创客教育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而不断深入的语文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以《观沧海》为例,为大家讲解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如何编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观沧海》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第一首诗歌,选自《乐府诗集》中的《步出厦门行》,是曹操的名篇。这篇诗歌是在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后,归途中登山观海,触景生情所写。通过描写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这篇诗歌在第四课中担负着引领学生诵读、感悟诗歌魅力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诗歌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描绘

大海的课文,已经建立了对大海的直观印象;学习过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但是对诗歌中语言文字的妙处体会不深、对诗歌的节奏感把握不强,不利于感悟和理解诗歌。此外,七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较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抓住诗歌情节发展,体悟诗人心境,从而产生读好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读、写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并知道字义; (2)能够准确地理解全诗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在读中理解与想象,分析这首诗的意思和写作特点; (2)分析全诗是如何展开的,归纳描写实景、虚景及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象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感悟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2)提高语言文字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正确朗读、默写诗歌并理解其意思,习得与乐府诗、曹操相关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