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个案工作介入老年人实务报告

个案工作介入老年人实务报告

个案工作介入老年人实务报告
个案工作介入老年人实务报告

个案工作介入机构养老实务报告——北京市东城区社会福利院为例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学号: 068137046

姓名:王冬青

日期: 2010/12

个案工作介入机构养老实务报告

——北京市东城区社会福利院为例

【摘要】在老龄化态势愈加明显的今天,机构养老蓬勃兴起,养老机构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养老事业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养老机构内的个体生存状况如何呢?养老院的老人是否适应生活环境、老人是否有难言之隐、养老院生活的老人幸福感指数如何,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个案工作从研究个体、激发个体潜能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细微的工作解决案主问题,为案主增能。本文是基于沈阳皇姑区社会福利院探访的个案工作报告,通过个案工作来了解机构养老,也促进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关键词】个案工作访谈家庭情绪

一、案例背景:

2010年3月,指导教师和皇姑区福利院院长协商,将我们实践地点选择在北京市东城区社会福利院,每位同学随机选取服务对象,于是和李奶奶夫妇结缘,对他们的访谈由此而起。去的时候李奶奶在养老院住了半年多的时间,已经渐渐适应了养老院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与其的交谈中我们发现,由于李奶奶腿部残疾,她的生活过于单调,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虽有老伴王爷爷陪伴但内心依旧感到孤独。在与之交谈中,我们尽力了解其日常生活的兴趣,以帮助其充实生活。

二、服务对象资料:

姓名:李奶奶性别:女年龄:78岁民族:汉族

文化程度高中毕业

从业经历沈阳市某轴承厂职工

宗教信仰无

政治面貌党员

入住时间2011年10月

居住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社会福利院

配偶状况王爷爷,82岁,身体还好,李奶奶的主要照顾者

家庭状况子女数量有一儿一女都已婚;(一孙子和外孙女)子女职业儿子做钢材生意;女儿轴承厂上班

子女收入中等

对待子女态度挺忙不愿劳烦

兄弟姐妹有两兄弟居住吉林

生理状况五官眼睛易干涩;耳朵轻微耳聋

四肢腿部残疾(无康复希望)

病史患痔疮已恢康复(访谈期间所患疾病)

心理方面意志清晰,记忆力较好,谈吐不俗,关心国家时事

生活及饮食对目前养老院伙食不满,但也不挑剔,认为居住的费用这么少,也不要求伙食有多很好,况且自己也有资金出去买饭吃,也可以改善自己生活。生活的费用主要来自退休金。平时主要看电视、读报纸,偶尔王爷爷带她出去遛弯。

社会交往爱好看书读报;主要和老伴交流;和其他服务对象没有过多的交往,基本上是各自过各自的,相互之间很少有往来。平时偶尔出去走走,主要是买点生活用品或食物。与福利院院长关系较好。

注:服务对象有足够退休金经济能力没问题,及有老伴照顾、子女也常来看望情感方面问题,只需要找人唠唠嗑,所以此服务计划以访谈为主。此计划始于服务对象为经济能力及情感方面没大问题的残疾老人。

三、预估与诊断服务开展前期的评估环节主要是对服务对象资料的收集,对服务开展进行事先预估,能够初步了解服务对象所面临的的问题,便于工作者制定服务目标、服务计划。根据社工服务流程,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机能、能力评估、社会环境、社会资源。

本文你李奶奶案列来介绍服务计划:(1)生理健康评估主要方式:交流沟通(和服务对象或周边人)、实地观察。例如:通过和李奶奶多次的接触沟通得知,李奶奶眼睛易干涩(观察:交流时间长不挺的揉眼睛偶尔滴眼药),患有痔疮(交流:奶奶告知),骨质疏松(观察:房间桌上有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听力视力出现退化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腿脚有

点不灵便,讲话慢但记忆力还很好(通过交流判断:能够快速回忆起年轻时的许多事),睡眠质量也很高,日常自理能力相对于其他服务对象还是很好(能做些简单轻松的活像买早点,洗衣服,扫地等之类),学习能力下降(沟通中获知:没有途径接触新事物,大部分时间呆在屋内)

(2)心理机能评估由于和老伴住一块,平时可以唠唠嗑,也不显得孤独寂寞,平时心情也很愉快。(观察:王爷爷,李奶奶老伴,负责照顾李奶奶日常生活)交谈时谈到他和事业单位员工退休金时,有愤怒,焦躁的情绪,热爱帮助机构内其他服务对象但有时也会不被别人理解,容易产生矛盾,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生活单调,每天大部分时间呆在屋内。

(3)服务对象能力评估目的:确定服务对象目前所具备的优势资源,从优势视角出发,鼓励服务对象激发自身潜能。(如李奶奶优势:善于言谈,沟通能力极强;自立,不爱依靠他人;细心,做事谨慎;乐观,能很好地面对生活;明事理,有爱心,乐于助人。劣势:学习能力差,操作能力下降。)

(4)社会资源评估目的:便于为服务对象建构社会支持网络。(服务对象为轴承厂骨干人员,是优秀党员有一定的人脉,有老伴陪伴,可以提供情绪方面的支持;有两兄在吉林省,可以时常通话;认识一大批同事;服务对象有退休金,两个女儿们经济状况很好,并给予积极支持。服务对象也能理解体谅女儿们工作的繁忙,子女也经常来看望;和福利院的院长关系要好;有4000多元的退休金;拥有自己的电冰箱;护理人员提供帮助;社交范围较窄,局限于子女,老伴,与院内其他服务对象和护理人员交往少;和老同事,朋友交往基本断绝;和自己兄弟还有往来但不频繁;)

(5)环境评估对养老院适应内力强,对目前的居住场所还是相当满意;对各项费用的收取也感觉很合理,在自己的支出范围内;居住房屋向阳,服务对象比较满意;房屋内的窗户周边有裂缝,透风,较冷,噪音大;房屋在五楼,清静;距厕所和饮水机非常近;福利院周围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

四、问题原因分析人,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生物,成长过程受到生理-心理-社会三者的交互影响,人类行为中的许多个人问题,其真正原因并不是个人原因,而是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通过对三者分析更能找出服务对象出现问题的原因。1、生物学原因:由于服务对象进入老年期,性格各方面都已发生很大的转变,自身患病加上老伴半身瘫痪,这样很容易导致服务对象的心里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等等情况,及其容易导致服务对象心理

失调。 2、心理原因服务对象的心理有健忘,焦虑,情绪多变,疑病,猜疑,妒忌等等,在老年人生理发生失衡的时候及其的容易导致服务对象内心的不满足感,在得不到发泄或缓解的情况下,及其容易产生健忘,焦虑,情绪多变,疑病,猜疑,妒忌等情况。 3、社会原因社会原因有很多,导致服务对象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社会的原因也是很大的,首先,在当今社会的中国,人们对服务对象的关爱度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当服务对象的老伴走了之后,服务对象如果得不到儿女,和社会的关爱,这会使得服务对象感到特别的孤独无助,健忘,焦虑,情绪多变,疑病,猜疑,妒忌等等一系列的情况。

五、制定工作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小组成员、老师及案主和福利院管理方协商,确定个案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在了解老人的一些基本情况之后,我们将工作目标定为促进老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希望通过微弱的努力,使其在养老院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分目标:

1.建立信任:在初次接触时,案主性格表现相对内向,在与之交谈中,一般不会主动引起话题,但是在第二次就表现出明显的回应和积极性,因此取得案主信任,进而了解其生活状况是在个案工作中需要不断推进的一项工作;

2.日常活动的丰富:在与案主的接触中发现,她的生活非常单调,几乎一整天呆在床上看电视,偶尔去走廊活动。通过观察,案主应该适当增加其日常活动,如做手指操、每天都下床走走、增加与他人聊天等等;

3.心态的改变:总的来讲,案主处于一种相对消极的生活状态,因此我们个案工作的一个目标就是慢慢改变这种状态,尽量慢慢引导案主激发潜能,发挥余热,生活的更加充实;

4.家庭支持系统的重建:老人在家庭关系上不愿提及,因此在取得信任后,我们会在老人自愿的情况下,了解其家庭关系,帮助家庭支持系统的恢复与调整。

六、制定工作方案

方案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建立咨询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首先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认知;其次改变其各种不良情绪;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帮助其找到心理的平衡感,安享余生。

1.第一次访谈:由于和老人比较陌生,本次访谈主要以彼此熟悉为重点。

(1)确定案主,向老人介绍自己;

(2)了解基本情况,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

(3)以老人的谈论内容为重点,尽力发掘感兴趣话题。

2.第二次访谈:以第一次的访谈内容为基础,发现确定问题。

(1)以已有信息为切入点,引导性的询问老人一些相关问题;

(2)了解老人近期生活状况,进一步建立信任关系;

3.第三次访谈:在前两次交流的基础上,稳定彼此的关系,介入解决问题。

(1)为老人日常活动内容提出建议,带领老人做手指操;

(2)进一步了解老人的心境,更加有规划、融洽的与之交流。

4.第四次访谈:与第三次访谈的内容相承接,敦促老人做出改变,和老人及时交流各自的近况,同时开展小组工作。

5.第五次访谈:主要观察老人的生活,评估个案介入的效果,和老人建立持久的关系。

一般说来,人进入老年后,各种生理功能发生了较大的退化,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骨髓系统等都不同程度地呈衰退和下降趋势。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1、健忘。进入老年期后智力逐渐减退,但其程度有很大差异,并且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有的因为本人的自信心不足,自惭形秽,自认为智力减退,而实际上并非如想像的那么严重。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也是健忘的主要因素。 2、焦虑。抑郁随着衰老、精神、情感变化日益明显,表现为内心空虚,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常伴有自责。往往有杞人忧天之感,时有大难临头的紧张感,或是抑郁苦闷,遇到问题时缺少进取态度。具体表现为意志消沉、烦恼、抑郁焦虑等,并对往事回忆多有自责感。 3、情绪多变。当身体质量下降或伴有某疾病时,常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往往失去自我控制,容易勃然大怒,难以平静下来,其情绪激动程度和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之程度并不相对应。有时为周围环境及影视中有关人物的命运或悲伤或不平,会迅速出现情绪高涨、低落、激动等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为时而天真单纯、时而激动万分等情绪多变的特征。 4、多疑。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已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自己的躯体所致。加上这些关心可因某些主观感觉而加强,并因顽固、执拗的个性,更容易出现疑病症状,常出现头部不适、耳鸣、胃肠道功能异常以及失眠等。即使稍有不适,也要去向周围人诉述。有时会过分注意报刊书籍上的一些医学常识而对照自己的不适感,常为此而心神不宁,惶惶不安,甚至多次求医就诊。 5、猜疑和嫉妒。一般认为,进入老年期后,对周围人不信任感和自尊心增强,常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者认为别人居心叵测,常为之而猜疑重重。由于生理

功能减退,性欲下降,易怀疑自己配偶行为,常因之而争吵。并且由于判断力和理解力减退,常使这些想法变得更为顽固,甚至发展成为妄想。每当目睹年轻人活泼好动等性格时,常因之而嫉妒和自责。

七、服务模式

(一)个案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模式:心理-社会模式借用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即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所处环境把握求助者的问题。求助者所处的环境一般涉及家庭、亲属、邻里、朋友、学校和工作单位等。该模式强调,人际沟通会影响求助者的家庭关系和求助者社会角色的扮演。在对李奶奶的生活状况分析时,应该关注老人本身、养老院、老人家庭三方对其的影响。

2.结构家庭治疗法:家庭结构治疗法认为,单纯的了解每一个家庭成员,并不能达成个体的特质,所以只有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具体交往过程,才能真正了解家庭成员的关系与相处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家庭的结构。在本次个案中,由于按住年龄较大,且不与家人同住,因此考虑家庭结构治疗法的变通,即通过逐步了解老人与家庭成员的远近亲属关系和交流程度,来了解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统。

(二)相关理论支持

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指出,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是为观察学习,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以模仿和塑造自己的行为。在帮助案主寻找生活乐趣的方面,可以通过模仿、示范的方式引导老人学习自己的行为,例如教老人做手指操等。

2.马斯洛人的需要理论: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安全的需要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老人对于大家的不信任,可能源于其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三)个案工作技巧

1.真诚。真诚是社会工作者在建立专业关系时最基本的因素,指工作者在专业关系中能够以真正的自我出现,也容许自己的感受适当的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表现。面对古稀老人,工作者应该秉承最基本的真诚,诚心诚意的去解决老人的问题,帮助其过更加幸福的养老院老年生活。

2.倾听。在工作过程中,保持良好地倾听更能深入了解老人的心理及生活世界,这样一种姿态能够使老人更乐意吐露心声,还会对案主自身的成长和生存经验收集起促进作用。

3.此外,尊重老人的意愿、在适合时机表现工作者的同感等技巧,都应该在和老人的接触中注意。

八、计划实施过程

第一次访谈(运用个案方法开展服务)

时间:2010年3月13号上午10点

目的:接触案主,建立信任关系。第一次访谈主要是确定服务对象,因此和李奶奶的交流没有目的性,只是初步了解了老人的基本状况,并向其介绍了我们自己。

方法:观察,倾听。如针对李奶奶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李奶奶夫妇,用开放性问题收集李奶奶夫妇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李奶奶夫妇尽情倾诉,与李奶奶夫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建设性的情感宣泄机会,通过了解、接纳、积极倾听、同理、鼓励和积极帮助等支持性技巧的运用,以降低服务对象的焦虑与不安感,并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实践感悟,服务对象很希望找到自身的优越感,引起别人关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为服务对象照相,让其讲述自己成就等)访谈评估:在这次访谈过程中,我和李奶奶夫妇交叉对话,了解了他们在养老院居住的基本情况,了解生活状态,由于是李奶奶夫妇交流,所以本次访谈的目标性不太明显,但是在李奶奶夫妇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李奶奶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但是她不喜欢家长里短的唠嗑,和我们交流的是寝室、学校、交通等等事项,总的来说是比较宏观的。

本次访谈的基本目的达到了,第一次访谈结束后我们确定以李奶奶为重点访谈对象,作为我们进行个案工作的案主。

第二次访谈

时间:3月20日下午2点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更入深入了解对李奶奶相关情况,挖掘李奶奶面临的问题。

方法:运用探讨、描述和疏通的反映性技巧,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对退休、家庭、养老机构,以及自己健康(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认识,帮助服务对象表达感受,宣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给老人按摩,带老人散步,教老人手指操等)。如每次扶助服务对象走路,试着帮服务对象按摩手臂、腿股上的穴位,帮助服务对象打扫床铺和桌面卫生、一起浇花或出去逛等。

访谈评估:本次访谈主要对老人的情况作深入的了解,从而发掘确定李奶奶身上的问题,时隔一周,再次来到养老院李奶奶房间。同样,这次奶奶依然在看电视,我们到房间后面

带笑容,比较慈祥的与我们说话。在谈及家人时,其不配合使一些家庭方面的情况遇到了阻力,但是在本次访谈后,我们提炼出其急需解决的问题,并策划在端午节对奶奶的一些行为作出说明。其中,访谈过程遇到最大的问题便是当奶奶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或者拒绝回答时,我们的反应相对较慢,缺乏现场控制力。

第三次访谈

时间:3月27日下午2点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更入深入了解对李奶奶相关情况,挖掘李奶奶面临的问题。

方法:运用怀旧的治疗技巧,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过去工作、生活中的快乐,以及她成功的事件,协助服务对象找回失落的尊严与荣耀,使其重新认识自我。(老人存有照片可以将照片做电子相册。若无,根据老人回顾记录这一生重要事件,时间段/点)此期间可以适当找服务对象家人或生活周围的人参与讨论与互动,充分带动其亲戚、朋友、邻里及其他援助者,通过最合适的形式将他们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强大而有效的个人网络。工作者及志愿者可以为服务对象做一些他们很难做的事或无法做的事。

访谈评估:本次访谈介入了社会工作的辅导技巧,在了解老人近几天情况的基础上,处于李奶奶平时在床上活动量较少的原因,我们试图教两位做手指操,他们接受了,跟随我们做了一遍;同时,本次的访谈有针对性的提问了奶奶一些问题,对于她有了更深的了解。第四次访谈:

时间:4月5日上午10点

目的:联合其他同学的案主,共同发掘类似李奶奶的问题,组织开展小组互动,让服务对象更了解机构其他服务对象的状况,与其建立亲密关系,建构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好适应机构。环节如下(针对服务对象熟人群体)

一:我演你猜(工作者在纸上写积极,已操作词语让让老人演,其他老人猜)

二:手指操(工作者手把手教老人)

三:为老人唱《明天会更好》

访谈评估:本次活动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过程手指操环节,志愿者引导的不到位,此外,游戏环节过于简单,应变能力不足,最初预备的游戏也没有开展,小组效果并不好。

第五次访谈

时间:2010年4月13日下午2点

目的:和服务对象一起回顾和工作者一起所做的事让服务对象意识到自身的变化,处理离别情绪,做好评估和服务跟踪。

九、整体评估

1.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对象参与度,改变情况。观察、服务对象陈述或问卷调查。目的:通过和李奶奶这几次的交流,李奶奶与我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李奶奶善于言谈,也很热情,对待生活也很积极。但对待生命起初很悲观,通过采用叙事疗法治疗,现在李奶奶对待生命的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能够重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生活的也更有激情,对机构的认同度也有所提升。

2.效果评估工作者、服务对象及督导采取对整个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对于外在能观察到的变化可以目测也可采取问卷方式。通过用用社工的专业知识,接案建立关系,收集资料,评估问题,制定目标,计划实施,过程评估等一系列程序,运用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为开展活动提供参考,采用心理治疗模式和叙事治疗模式来对服务对象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改善了对待生命的态度,服务对象重拾生活的热情,缓解了服务对象的悲观情。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将服务对象也其他服务对象联系在一起,使服务对象与机构其他人员建立更亲密的关系,服务对象的交际网络也得到改善,能更好适应机构生活。事先计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服务对象的部分对事物的认知回归正常。但是针对服务对象提出的伙食问题没有采取良好的措施帮其解决,没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3.自我评估:工作者对自身在整个服务过程表现进行评估。

(1)就个人而言。工作过程通过本次的个案工作,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

首先,技巧运用粗糙,分析能力薄弱在与服务对象进行的多次面谈中,工作员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建设性的情感宣泄机会,运用了了解、接纳、积极倾听、同理、鼓励和积极帮助等支持性技巧,但是几次会谈中仍有冷场的情况。针对会谈记录分析不出核心问题,把握不了服务对象真正的需求,工作起来也就没有头绪。

其次,很大程度上,服务对象对我们的期望也不高,也不期待帮他们解决他们的麻烦,只是把我们当做一位倾听者,给他们机会来宣泄自己的内心情感。这样极易导致工作者无法合理开展工作,角色定位出现偏差,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容易产生懈怠情绪。

最后,开展小组活动的实践经验较差,开展过程不够活跃无法调动服务对象积极性,服务对象得部分需求无法满足。工作者自身专业的原因认可度较低导致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与机构对其的判断存在一定差异,而工作者初步拟定的服务计划也没能实施。

(2)就老年社会工作而言。面对老人,我们不能将自己定位为社会工作者,因为我认为在长辈面前,我们更是去学习经验和知识的,在交流中,我们更多的是做一个聊天的角色,即使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老人,他们不会理解,我们似乎也从不解释。那么,这种社会工作的价值是否真正做到了助人呢?我们的助人理念是否真的发挥其重大作用呢?十、工作反思

本次个案工作在仓促中进行,因此质量不好,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到目前为止,我们取得了老人对自己的信任,因此在接下来我们会将个案继续下去,在下一阶段完成老人日常活动适当调整、家庭支持系统的了解方面的工作。对于本次个案,我有以下反思:(一)就本案而言:

短短的几次个案接触,给与我们的却是极大的震撼。刚开始接触李奶奶夫妇的时候,得到的并不是热情回应,相反会被认为是哪里来的小姑娘。即使如此,我们一步步慢慢的用耐心与诚心一步步的走进奶奶的内心。然而在建立起信任关系后,工作的进展让我们四处碰壁。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早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不知如何掌握话题的主动权,不知如何与李奶奶夫妇有效交流。刚开始时我们两个还犯了一个大的错误:我们总会习惯性的按照自己思考的、认为对的想法去要求李奶奶夫妇做出改变、适应,而忘记了让案主“自决”的原则,也忘记了社会工作帮助的是“有所需”的人、而不是自己俨然像一个“大师”一样,去“指导”比自己大四、五十岁老人去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在碰壁之后我们开始重新翻阅相关的专业书籍,重新学习个案与小组工作的专业知识,然后在实践工作中自己试着去改变自己的僵化的观念,并且慢慢的体会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我们的困境主要在一下几个方面:

1.共同话题的寻找:寻找能引发老人兴趣的话题是访谈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激起老年人的说话意愿;

2.不同老人的经历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对待事情的态度就不同,所以在养老院开展活动时,应该有一定的梯度,以满足不同的层次需求;

3.专业知识还不能适时应用到个案访谈中去,所以以后应该有效学习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二)就老年社会工作而言:

在进行这个简短的个案工作过程中,我们对于老年社会工作的整体开展有了新的认识

和看法:

1.合理定位老年人群体: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人群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人们对老年人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解,认为老年人体弱多病、行动缓慢、固执敏感等,这些传统观念使人们错误的对老年人进行了定位;同时,出于这种看法,人们没有意识到老年人亦是社会的重要资源,忽视了对老年人资源的利用;尽管"尊老爱幼"是社会积极提倡的,但仍未落到实处,对老年人的关怀与照顾依旧欠缺。因此,如何正视老年人群体、为老年人找到合适的定位、处理好老年群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对老年人有一个全新的角色定位,一方面,要正视老年人在身体上较为虚弱、在情感上较为敏感的事实,用实际行动营造一个尊老爱幼的社会氛围,尽量满足老年人需要;另一方面,我们应看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发挥他们对社会的作用,保持老年人的话语权,从心理上接纳并重视他们。

尽管福利院的老人表现出高龄的群体性特征,但是社会工作应该关注个体的差异性,挖掘潜质,尊重接纳每一位老人,这是个案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

2.老年社会工作开展基本要求

(1)从政府政策层面:这是保障老年社会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政府应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制定符合现阶段需求的老年热问题解决方案,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服务水平,注重当今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特别应关注贫困或孤苦老人的生活情况,加强老年人公共娱乐场所的建设。

(2)从老年人的角度:

A.引导老年人养成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态,不仅要正视身体上的各方面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心态上保持健康向上.老年人应对许多事情持释然态度,处理好丧失期的心理变化,处理好与下一代、第三代的关系;

B.挖掘老年人的潜能,让他们多参与社会活动,增加其社会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树立老年人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新形象。

(3)从家庭方面:

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应真正的做好老年人赡养义务,不仅单方面满足老人的的物质要求,更应该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同时应多与老人交流、聊天、一起吃饭等,通过此类方

式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在老年人所生活的社区,应注重多开展相关娱乐活动,使老年人参与其中。

(4)从养老机构方面:

加强对养老院的管理,完善机构养老机制,在民办与公办养老机构中寻找平衡,提倡社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不仅应注重老人日常生活起居,增加老人的娱乐活动,而且应该注重对老年人的心理慰藉;对于机构中的老人,人们应多加以关注,时常探望,使其生活更加充实。

(5)从社会风尚(人文关怀)方面:

A.真正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给予老年人群体以足够的重视,加大对老年人群体的人文

关怀;

B.重视对年轻人的尊老爱老教育,使他们了解尊老爱老的必要性,动员社会上更多的人去

关注老年人。

(6)从社会工作者角度:不断反思与探索,一方面要增加专业技能,深入老年人社会,开展广泛调研,另一方面要总结探索一条合适的老年社会工作之路,协调家庭、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做倡导老年人关怀的动员者、老年人幸福生活的推动者、老年社会工作的建设者。

3.关于老年人的人生态度问题

在进行个案辅导的过程中,奶奶还是表现出消极的生活态度,在她的思想里,自己已经到了相当高的年龄,没有必要再做出改变。当然,在当前中国,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群体都持有这种态度,因此对于这种观点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从心理方面:引导老年人正视衰老问题,让他们了解衰老的必然性,应从容、乐观的接受这一现实,同时引导老年人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2)从生理方面:

A.老年人应得到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B.养成健康的饮食起居与生活方式,多吃蔬菜、杂粮、易消化食物;

C.医疗设施的发展、现代医学的进步使老人的疾病治疗的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衰老;

(3)从社会方面:

A.人们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群体的关心,与老年人关系密切的人员(如家人、养老机构工作

人员等)应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老人身体的不适,如定期进行体检等;多与老人沟通交流,培养照顾老人的细心与耐心,减少老人的孤独感。

B.带领老年人开展活动,以体现其社会价值,如去福利院看望孩子,增进对下一代的了解;深入年轻人群体之中,增进彼此的了解,讲解人生经历,老少同乐、各有所长等。

C.加强老年人锻炼基础设施建设,如老年人集体娱乐活动场所建设。

D.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技术,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4)从社会工作者方面: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给予他们正视衰老的信念;关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促进医疗社会工作的稳步发展。

在机构养老兴起的今天,将老年社会工作纳入养老机构体系内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因为在养老院、养老公寓里面,工作人员由于繁忙会忽视老年人的心理情况和精神状况,这种忽略会导致机构内老年人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而可能会引发一些病理性疾病。所以,社会工作系统应该介入到机构养老中来。

社会工作者应该把握好工作的度,一方面,我们遵守案主自决的原则,但是另一方面当案主的自决不能有效解决她存在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能我们应该需要寻找新的途径、采取新的方式尽量帮助到他,社会工作不是万能的,会时常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社工应尽力整合资源,一旦真的帮不到案主,社会工作者可能会面临很大的伦理抉择,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讲,社会工作者自身就需要建立好强大的内心,敢于面对一切结案过程中的状况。

总之,关于老年人幸福晚年的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社会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如何营造良好的老年生活氛围,如何处理老年人自身、家庭、机构养老的关系,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个案工作室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它更是一种细微的工作,因此在进行社会个案工作时,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的思考,尽量捕捉关于案主的每一个信息。路还很长,加油吧!

附录:个案访谈记录

注:A:WDQ L:李奶奶(其中案主李奶奶的话已斜体标注)

W:王爷爷(李奶奶老伴)

第一次访谈记录

时间:2010年3月13号上午10点

访谈摘要工作技巧反思

A:奶奶好!

W:快进来吧,是学生啊?

A:是的,我们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想过来和奶奶唠

唠嗑,奶奶在看电视啊。

L:看电视呢,没事儿,你们吃饭了吗?

W:你们是专程来养老院的吗?是不是全班一起来的?

A:我们吃过饭过来的,今天来养老院的就我们两个人,之前全班同学一起来过这。

L:你们是怎么来的?坐车吗?现在的交通堵不堵?

A:还好吧,现在封道修路嘛,所以公交路线是绕路的,要15分钟到这里,正好在门口下车,之前能更快。

W:哦,你们喝点水吗?

A:谢谢奶奶,我们不喝,奶奶不用客气了。

L:你们学校的伙食好不好啊?

A:挺好的,就是有点贵,吃一顿饭得7、8块钱。

L:哦。(沉默,转而看电视)

A:奶奶,您高寿啊?

W:她78,我82.

L:是,我已经78了。

A:那奶奶你们身体都挺好的啊?看起来没有80多岁。

L:我不行啊,腿脚残疾不灵便,全靠你爷爷照顾

W:你李奶奶身体不太好,平时她就只能在走廊溜达溜达,她一般不下去玩。

A:哦,奶奶您们来养老院多长时间了?

W:我们去年10月分来的,半年多了向案主介绍

自己

跟随案主的

问题,以更好

的熟悉彼此。

鼓励案主

在首次面对这

李奶奶夫妇时,

我们并没有访

谈的计划,因此

整个的过程都

是随意聊天的,

这样一方面比

较轻松的使彼

此熟悉,另一方

面又对资料的

收集不够系统。

在此处,缺乏应

变力和对现场

的控制,因此出

现了冷场的局

面。

此处缺少对李

奶奶语言的一

个回复,对其稍

带悲观情绪的

L:嗯。

A:那之前奶奶你们是在哪里住的?别的养老院吗?

W:没有,我之前在家里住,后来我女儿没时间照顾了,我们就搬这里来了。

(李奶奶只是听着,没有说话)

A:那奶奶你们对养老院的环境都习惯了吗?

W:还行,我感觉都挺好的。

L:你们宿舍的环境怎么样?

A:挺好的,就是挺热的,还有蚊子。奶奶咱们这里没有风扇,每天在这里面热吗?

L:热的时候就扇扇子。(拿起蒲扇扇了几下)

A:这有蚊子吗?

W:有蚊子,不过还行,这两天不怎么咬。

A:我们宿舍蚊子最近很多,昨天快要咬死我了。

L:现在人们的这个消费水平啊,都高了,所以花的钱也多了A:对,咱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的,以后还会更好。

W:嗯,你说的对。

L:平时你们学习忙吗?

A:还行吧,有的时候有活动,这不趁着今天有时间来看看奶奶你们。(奶奶听完笑了)

L:呵呵,是啊,学生就是好。

A:奶奶,您和爷爷以前是做什么的?

L:我们在沈阳xx钢材厂上班,我的腿就是那时候被弄残疾了A:那公司应给给保险吧?

L:给了,但还是希望能健全点,不连累人啊

A:是啊,都想好好打,但这不还有爷爷和家人照顾你吗,挺好的。

W:是啊,现在也只能依靠你爷爷了。

A:恩是的,和心爱的人一起到老是幸福的事啊。逐渐引入养

老院环境方

面的看法

看到案主情

绪出现波动,

用言语安慰

安慰

此处应该对老

人的家庭状况

深入了解下去

李奶奶总会转

移话题

跟着李奶奶的

思路,引导她谈

及自己的学历

(随后,我们和李奶奶夫妇又闲聊了一些话,看了一会儿电视,

第一次访谈结束)

并转移话题

第二次访谈记录

时间:2010年3月20号下午2点

访谈摘要工作技巧反思

A:奶奶,我们又来看你们啦!

W\L:来啦,快坐快坐。

A:奶奶在看电视啊?喜欢看什么节目呢?

L:我是什么电视都看,新闻时事、电视剧都看。

A:哦,奶奶喜欢听戏不?我奶奶可喜欢了。

L:还行吧,不是特别的喜欢。

A:奶奶,经常看电视对身体不好,平时奶奶也做点运动什么的不?

W:你李奶奶基本上不动弹,每天都在床上。

L:我这身体不行啊,浑身都是毛病。

A:不过奶奶,我看您不妨闲着的时候做做手指操,这对舒筋活络、血液流通都很有用,奶奶养老院教过没?不妨下次我俩来的时候教你们做吧。

W\L:呵呵。

L:你们上大学有助学金吗?

A:有的有,有的没有,一般给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

L:啊,是这样啊。

A:王爷爷您有几个孙子啊?

W:一个,一个孙子,孙子和你年龄差不多,在医大医院当保安。以李奶奶比

较感兴趣的

看电视话题

入手

采用简易的

语气和奶奶

交流

通过对王爷

爷的提问引

此处不应将自

己的观点强化

给李奶奶

此处需要反思,

因为没有提前

练好手指操,导

致现场不能直

接教给奶奶,以

后应千万注意

做好准备

(李奶奶表现出沉默)

W:你们今天几个人来的?

A:就我们班十几个同学,其他的在别的老人屋里。

L:看到院长了吗?

A:没有。(看到桌上的餐具)奶奶平时吃饭是去食堂吃还是打回来吃?

W:打回来吃。

A:自己去打吗?

W:嗯,自己去打,也能给送,你李奶奶就是人家送,每个月50块钱。

L:嗯,是。

A:食堂的饭怎么样啊奶奶?

L:还行吧,你爷爷也能出去买点垫吧垫吧。

A:哦。奶奶平时咱院里有什么活动吗?

W:有,早上做早操,晚练有扭秧歌的。

A:奶奶那有什么特别爱好吗?

L:没有什么特别的。

A:那晚上睡眠质量怎么样?

L:没有那么严格要求的。

A:睡眠时间长吗?

L:还行,平常白天也睡觉。

A:奶奶白天尽量少睡,多玩玩,不然晚上睡不着了。

L:恩恩。

(本次访谈以一位老奶奶的来访打断,第二次访谈结束)起李奶奶的

注意

注意澄清自

己的话语,此

处奶奶对我

的话有了误

王爷爷未经允

许的披露可能

会带来李奶奶

的不满

提出建议

第三次访谈记录

时间:2010年3月27号下午2点

访谈摘要工作技巧反思

A:奶奶,端午节到了,我们两个又来看看你们啦~这是给您带

的粽子~~

W:孩子来啦~

L: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啊,你们是学生,不赚钱,别花钱买

这些东西了。

W:食堂今天也包了粽子了。

A:没事儿,下次我们不带了,奶奶这包粽子你们用水热热吃

哈。

W:食堂里面有微波炉,给加热。

A:免费的吗?

L:是。现在啊,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个老年公寓是供不应求啊,咱这是私人办的,浑南区那边有市政办的,那个地方条件好,但是费用特别高,咱住不起啊。

A:其实这面的环境挺好的哈。

L:嗯,挺好,这边还行。

L:你们那天说你们家是山东的?

A:嗯,是的。

L:山东的青岛挺不错的,我20几年前去过。

A:是吗?

L:嗯,那面靠海,环境好啊,比这边环境要好。

A:冬天没有这边冷

W:你们在这面还习惯不?

A:还行,都来了两年了,习惯了。

A:奶奶,我们俩个教你们做一下手指操吧?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做做。您闲着的时候就锻炼一下呗,先将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拔,做屈伸运动10次;再用拇指及食指抓住小指基部正中,揉捏10次;将小指按压在桌面上,用手反复刺激;倾听

可以看出,李

奶奶文化水

平挺高,可以

通过这种谈

话感知自身

价值

安慰奶奶,避免

落差带来的不

良情绪

双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突然猛力拉开;刺激手撑中央

(手心),每次捏掐20次;经常揉擦中指尖端,每次3分钟。

W\L:行。

(接下来是教奶奶做手指操,随后第三次访谈结束)

第四次访谈记录

时间:2010年4月5号中午10点

访谈摘要工作技巧反思

A.李奶奶,王爷爷,我们又来啦!

L.今天没上课啊?快来坐下,外面天热吧?

A.还行,奶奶你们在吃饭啊。

L.我马上就吃完了,你王爷爷还没吃完。

A:奶奶今天吃的什么饭呀?好吃不?

L:还行。花卷,鸡蛋汤,菜是萝卜炒肉。

A:奶奶一顿能吃几个馒头啊?或者花卷?

W:我能吃两个,你李奶奶吃的少,一顿才吃一个。

A:哦,李奶奶,平时咱多锻炼一下,吃饭的时候胃口能好点。L:嗯,是,就是不爱动弹。老了就只想在床上躺着了。

A:现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好了,咱们的老人都能长寿,所以奶奶你们不要悲观,以后的美好生活多着呢,咱得享受。怎么过不都是一天吗?积极点多好啊~~ L:这孩子真会说话。是这个理儿,但是你说我这身体,平时也不爱动啊。

A:奶奶我们之前不是教过您手指操吗?您闲着的时候就锻炼一下呗,先将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拔,做屈伸运动10次;再用拇指及食指抓住小指基部正中,揉捏10次;将小指按压在桌面上,用手反复刺激;双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突然猛力拉开;刺激手撑中央(手心),每次捏掐20次;经常揉擦提出建议

积极的心理

暗示

我们打算是午

饭后过去,但赶

上奶奶用午餐

了,不过可以直

观的了解他们

的基本生活状

况。

和前几次的对

话相比,和奶奶

的交流更为轻

松融洽,在建立

信任关系的同

时,更应该通过

个案工作老年人访谈

老年人访谈分析 访谈时间:访谈地点:南通市通州区金霞社区 访谈对象:曹老太 访谈方法:非结构性访谈,个人访谈,问题本位访谈 (一)案例描述 1.基本情况 曹某,女,63岁,退休前曾是通州区某服装厂职工,工作主动认真,经常加班,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往。现在丧偶,并且现在由于职业病,右手无法正常行动,做事常常借助左手才能完成,为此,她渐渐觉得自己没有自理能力,常常一个人孤单得听戏曲,也不与儿孙说话。她的儿子和儿媳妇都非常着急,询问过她再找老伴,她拒绝了。也问过她是否愿意去居住养老院,那里环境好,有人专门服务,她也拒绝。她常常一个人回忆往事,觉得自己从前在厂里上班,由于勤奋,被老板赏识,提拔为组长,颇感欣慰;但又由于自己没有文化,没有上升到更高的职位,心中充满遗憾。对于她的老伴,她常常抹眼泪,怪老伴离去太早,现在留下她一个人。 2.访谈对话 (1)我:您好,曹奶奶,我是来自南通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学生,我叫蒋叶青,我会提问您一些问题,希望您能回答我,好吗 曹老太:恩,好的,小姑娘你问吧,我都尽量回答你。 (2)我:谢谢曹奶奶。请问您现在是居住在儿子和儿媳妇的房子里还是居住在自己以前购买的房子里 曹老太:目前我在和儿子一起居住,我自己的房子现在租出去了。 (3)我:您现在居住的房子多少平方您自己以前的房子是自己购买的吗现在租出去一个月多少钱呢平时可以靠房租生活吗 曹老太:现在住的地方是老家拆迁分的房子,120平方,连孙子四个人住也够了。我以前的房子是厂里分配的,不大,50多平方,现在租出去,一个月租金2000块,对于我这个老太婆来说平时用用也够了,我平时不太出门买东西,会给孙子买点零食和玩具。 (4)我:您退休金大概多少呢平时政府和社区会有补助给你吗 曹老太:我退休金800多块钱,政府也有补贴,一个月60元,太少了。不过社区经常给我们老人来送生活必需品,毛巾,洗衣液,洗发露,香皂都会给的,对生活帮助挺大的。(5)我:社区居委会对老人们还是很好的,那您平时和儿子儿媳妇相处得怎么样 曹老太:我儿子和儿媳妇还都挺孝顺的,会经常给我买养生的东西,但是他们平时工作忙,孙子都是由我的带的,但是我现在身体不太方便,孙子有时候太顽皮了,我管不住他,也挺操心的,但是儿子和儿媳妇又没时间管,为这个事我有点烦。我们还吵过架,我希望他们能腾出时间,不说管管孩子吧,也陪陪我这个老人,我老伴不在我一个人太孤单了。现在我也快去见老伴了,唉,人老得真快啊。 (6)我:奶奶,你不要难过,你可以和你儿子儿媳妇沟通一下找到解决的办法。另外,您也应该更积极得面对生活,发现生活的乐趣,这样才能让自己和让亲戚朋友都开心。 曹老太:谢谢你的提醒,我也会积极主动跟儿子和儿媳妇商量这些事情。 问题分析与评估: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陈某,男,63岁,曾任行政领导多年,工作上勤勤恳恳,具有极好的口碑。三年前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来几次。退休后他每天就是帮着老伴买菜做家务,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 1、个人问题 (1)年龄方面:案主63岁,刚进入老年。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2、家庭问题 案主与老伴住一起,儿女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和儿女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儿女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两位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尤其是案主觉得自己退休后,没了权力,在家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还经常打电话回来,遇到什么事情了,还向他征询意见,可是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2、社会问题 (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 (2)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住房紧张,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顾影自怜,再加上体弱多病,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的恶化。 (3)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有关注到空巢老人,没能很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因而案主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造成案主心理上的孤单、寂寞。 二、介入和干预 (一)约定阶段 1、案主的基本资料 案主:陈某 年龄:63岁 性别:男 家庭背景:儿女不在身边,与老伴生活在一起。 案主来源:案主求助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李某,男,60岁,老党员,任行政机关领导多年。今年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退休后他每天就是看看电视,种种花草,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 1,社会因素 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重要转折期,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离退休导致了老年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主导活动和社会角色的转变,由此引发老年人的心理发生波动和变化。 (一)从忙碌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的家庭角色 老李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 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二)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 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2家庭因素 离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退居到家庭之中,家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否对老年人的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许多年轻人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家庭日趋小型化是现代家庭的共同特点。家庭的分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对于老年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也有较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 二、处理原则 应该遵循: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尊重老年人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耐心、积极地倾听老年人的谈话等原则。 三、问题解决 1.收集资料

妇女个案工作案例

妇女个案工作案例 一、案主基本资料 宋女士,35岁。 服务对象于2002年新婚,在2003年生育了一个女孩子,无业。08年户口从安徽迁入社区,婆婆和他们住一起。2010年2 月,案主主动向社区求助,呈现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她婆婆要求她再生育一个孩子;二是,婆媳关系不好导致了夫妻关系也不和睦;三是,现在没有工作,请求帮助就业。由于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问题,案主表示“适应不了,压力很大,有点焦虑”。由于是新迁入的居民,身边没有亲人朋友,所以向社工主动求助。 二、问题分析 案主是在迁户口的时候,受到了社区工作者的服务,因是外省迁入的,手续较多,在此过程中和工作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案主是在第一次服务的基础上求助于社工,因有了上一次关系的建立与了解,社工和案主经过面谈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关系。通过交流面谈及评估问题后,服务双方共同决定,此次的服务着重于帮助案主解决由于自身、客观等原因造成家庭矛盾的目标功能。 (一)情绪困扰问题 由于案主年纪较轻,常年在家,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又是新入住的新居了,没有亲人朋友在身边,倍感孤独,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常常产生焦虑的情绪。社工需要运用同感、鼓励和支持等专业技巧对其进行情绪疏导。此外,工作人员要与服务对象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理清思路,并鼓励服务对象积极主动地和工作人员一起去完成这些目标,以达到问题的解决。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运用 此次求助时,案主明确提出了希望社工帮助解决的三个问题:生育问题,家庭关系的改善,就业问题。社工应力求提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案主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制定详细的服务计划。 (三)优先排序理念在问题解决中的运用 案主一个人同时面对多个事件引起的困难而不知道如何解决时会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必须按照轻重缓急对这些问题进行先后排序,较为紧急重要的、可行性高的优先解决,而其他相对较为次要的可以排在后面解决。首先要解决婆媳关系,电后再解决就业问题。 (四)支持系统的增强 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人融合进社会的网络之中,因而强化个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由于案主身边没有亲人,支持系统薄弱,因此社工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可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案主赵某,女,年龄68岁,高中文化,年轻时是单位会计,性格内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某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本市从事教育工作。儿子和女儿都很孝敬,时常回家探望父母。赵某退休后与丈夫每天早晨到社区附近的广场打太极拳,晚上老两口到社区散步,老两口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邻居和亲戚都十分羡慕张某老两口,赵某也十分满意这种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老两口去散步回来,赵某的丈夫突然胸口不舒服,案主扶丈夫上床休息,没有想到过了一会案主的丈夫就快要不行了,案主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将案主丈夫送到医院以后已晚,赵某亲眼目睹了丈夫的猝死,后来得知丈夫死于心肌梗塞,案主后悔不已,极端自责,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以泪洗面,吃的少睡得少,身体日益虚弱。儿子要接赵某去上海居住也被拒绝,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意去;女儿和外孙女有时来陪伴和劝说母亲也未能让母亲的情况有所好转。赵某每天思念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觉得生活没意思,在亲友面前经常流露出随丈夫而去的想法,经常拒绝进食。赵某的儿子和女儿担心母亲的状况,求助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了解赵某的情况后,决定让社工小李负责处理该个案。 问题: 1.案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如何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 3.除了危机介入,社工小李还应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题要点: 1.案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案主的自杀危机:案主目前有自杀倾向,经常拒绝进食。 (2)案主的身体问题:目前案主进食差,加上每天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对身体已经造成危害。 (3)案主的自我认知:案主认为丈夫的病逝与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我封闭,极端自责,对未来生活缺少自信,觉得活着没意思。 (4)案主的家庭沟通问题: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状况不佳,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案主的人际交往问题: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与平时交往

“燕归巢”空巢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燕归巢”空巢老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项目申报信息 项目概要 该项目主要旨在满足龙荫、汤家、康居西城第三社区的空巢老人在社区参与、情感慰藉、居家安全和自我价值感提升的需求。通过兴趣吧、健身操、志愿服务满足空巢老人社区参与的需求,通过个案咨询服务、情绪辅导服务来满足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需要,居家环境安全系列活动、养生保养课堂、舌尖上的安全来满足空巢老人安全的需要,生命的意义系列小组活动、赛事活动、互助式志愿服务来满足空巢老人自我价值感提升的需要。本机构曾承包过7个相似项目,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机构内部有18名长期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专职社工,实务经验丰富。与其他同类社会服务项目相比较,在服务内容方面,机构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并建立服务热线;在服务宣传方面,建立专门的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增强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同时也让空巢老人的子女随时了解父母在社区生活的基本状况。 项目背景 重庆市沙坪坝区龙荫社区、康居西城第三社区、汤家社区于大学城东北部。社区辖区面积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4万平方米,常住人口近30000余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调查,社区65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4013人,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3%。老年人和高龄老人不断增加,是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这些老人当中,空巢老人606 人,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149人。全国已有多起空巢老人突发疾病死于家中无人知晓的案例,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子女和父母分开居住,平时联络较少,老人病了也没有人知道。 针对空巢老人,可以成立“老年互助组”,引导社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健康老人为体弱老人服务;在社区创建日间老人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娱乐、互助、健身、学习的设备设施场所。将社区和空巢老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社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

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社工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陈述: (一)案主的基本信息 案主段大爷,男,68岁,已退休,退休工资3000多元。有一养女。 (二)案例陈述: 段大爷老伴朱大妈年轻时不能生育,于30年前报养一女孩并按规定办理了收养手续。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辖区驹章胡同15号直管公房,面积30平左右。段女长大成人结婚后,段大爷出资20万元在沙子口为其女购得60平两室一厅,段女与丈夫在外独住,因为工作忙,段女不经常来看父母。2017年朱大妈去世,没了朱大妈的陪伴和照顾,段大爷也不愿与邻居交流,身体也每况愈下,脾气变得暴躁悲观,经常给养女大点换抱怨,认为自己没什么活头了,与养女的矛盾加深,觉得白养了女儿,段大爷希望段女能搬回来看他,照顾他的生活并带他看病,但段女不同意,矛盾再次激化。段大爷心灰意冷,找到居委会希望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助其解决家庭纠纷。段大爷向工作人员叙述之前碍于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不想把家里的事抛到明面上来让别人知道,但是现在老伴也不在了,养女也不孝顺,自己觉得活着没意思。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层面:段大爷自从老伴去世后,与养女关系不好,无人照顾,也不愿与邻居多交流,身体情况日趋下降,情绪低下,很悲观,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家庭层面:养女与段大爷有矛盾,不照顾不赡养周大爷,养女家人也不待见周大爷,矛盾越来越多。与子女间缺少亲情的交流,老伴去世后,心里的话没有人倾诉,又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容易产生悲观心理。 3、社区网络层面:朱大妈去世后,段大爷不喜欢与人交流,也不参加社区老年人活动,长期一人独处,容易产生孤独、空虚的感情。 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然老伴去世,养女的不赡养不善待让周大爷心灰意冷。 二、介入和干预 (一)约定阶段案主来源:案主求助案主类型:自愿 1、案主出现的问题:情绪低落、食量减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与养女不和 2.评估途径:通过案主邻居、养女、社区及案主自身了解情况。 3.初步评估的结果:案主所出现的问题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范畴,应以老年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方式进行介入和干预。4.约定阶段注意的事项:虽然段大爷是主动求助于机构,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篇一:老年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模式案例 一家老年福利院新入住了一位75岁的王大爷,他自入院以后每天只是独自静坐,不思饮食。院方为了王大爷的健康,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他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甚至很多服务人员也从家里带来许多小吃,想诱发王大爷吃饭的欲望。但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眼看着王大爷迅速消瘦,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院方请来了王大爷的儿子进行说服。王大爷的儿子在听完院方的说明后情绪非常激动,在训斥了老人后竟然强行给王大爷喂饭,被院方阻止。万般无奈之下,院方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院方对王大爷的情况介绍后,联系了王大爷的儿子并了解相关的信息。据介绍,王大爷是一位离休干部,原来是以为非常自信的人,而且性格开朗,通情达理。但离休后,性格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两年前老伴去世后,情绪比较低沉,而且还被医院诊断为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经常发病。由于子女每天忙于工作,特别是白天无人在家照顾王大爷,怕疾病突发时家中无人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所以在考虑再三后,将王大爷送到了福利院。介绍完后,王大爷的儿子对那一天由于情绪激动而训斥父亲并强行喂饭的行为极为后悔,并表示出要给父亲认错。 工作者在了解王大爷的相关个人信息与家庭信息后,在充分注意社会工作的尊重、接纳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同理心与王大爷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在工作者表示出想听听王大爷对自己问题的看法时,老人表示出了离休后原单位对自己的不关心;老伴也走了;家里的子女不征求意见而送自己到福利院,是把自己当累赘,不要自己了;活在世上已经没有意思,还不如自生自灭一死了之等消极悲观的想法。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王大爷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会地位的下降;老伴的去世,又进一步造成了王大爷家庭角色的部分丧失,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冲击。加之由于生理的老化所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困扰,家中子女未经商量就将老人送到福利院,而王大爷又对福利院有一些不正确的认知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老人的活动,造成了王大爷巨大的情绪反应,出现了悲观失望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工作者根据自己的分析,制定了介入计划: 首先要通过支持性技巧的运用,介绍现在福利院以及入住的其他老人的情况,来改变王大爷对福利院的传统的错误认知。也可以运用间接治疗方式作配合,组织其他老人为王大爷介绍情况,其他老人的情况介绍或许会比工作者或院方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选择适当的时候,让王大爷的儿子来到福利院与父亲进行沟通,使其一方面对上次发生的事情和在没有商议的情况下将父亲送至福利院一事表示歉意,另一方面说明自己的想法,并解释将父亲送到福利院的原因,表示出作为子女对父亲的关心。 工作者运用反映性技巧,与王大爷一起探讨对退休、家庭、福利院,以及自己健康的认识,帮助王大爷表达出他的感受,并提供机会使其宣泄内心的愤懑,以减轻他才心理压力。 运用怀旧的治疗技巧,与王大爷一起探讨过去工作中的快乐及其他成功的事件,协助老人寻找失落的尊严与荣耀,使其重新认识自我。同时,以王大爷的能力评估为基础,与其进一步探讨社会参与的可能性,引导王大爷自我努力,自我实现。 与福利院商议积极创造老年人参与机会的可能性。

空巢老人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一、背景介绍 (一)个人情况: 1、年龄方面: 案主62岁,刚进入老年阶段。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 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 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二)家庭情况: 案主与老伴住一起,家中唯一的女儿在国外居住和工作,近四年才回来探望一次,很少回家,和女儿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女儿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两位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尤其是案主觉得自己退休后,没了权力,在家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还经常打电话回来,遇到什么事情了,还向他征询意见,可是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三)社会情况:

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 2、案主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顾影自怜,再加上体弱多病,更加加重了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状况的恶化。 3、社区资源及服务相对缺乏: 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有关注到空巢老人,没能很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因而案主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造成案主心理上的孤单、寂寞。 二、案例分析 (一)资料收集: 1、与案主谈话,了解他的情况和想法,尽量了解案主个性,并向案主介绍社会工作的性质和宗旨,介绍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务和目标,尽量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关系。 2、与案主的老伴及女儿面对面和电话交谈,了解案主的家庭情况,家庭生活状况。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一的另外一个参考答案模版:(感谢某同学的支持)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一的另外一个参考答案模版:(感谢某同学的支持)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社会工作区别于传统的,日常生活意义中的助人活动,成为一种现代职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工作者也应当是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所以本案例中,我将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加以分析和说明。老年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与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领域和机构内的应用其工作对象是老年人(一般指60岁以上)及其家庭成员。老年社会工作主要包括老年生活救助、老年生活照料服务、老年家庭关系处理、老年心理辅导、老年社会参与与社会融合的推动等。在本案例中,我认为李奶奶面临的问题是 1、在生理上身体状况不好,已经是82岁的老人在体力方面有点力不从心。 2、情感上很孤独,缺少家庭温暖、儿子、女儿都不在身边,没有家庭温暖 3、精神上由于老伴去世以后,精神上没有寄托,有恐惧感,老是想到死亡。需求: 1、参加社区活动与健康治疗 2、需要家庭子女亲情。 3、需要心理辅导我将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为李奶奶解决心理等问题在个体方面:心理方面:李奶奶由于老伴去世比较孤独想到死亡,精神压力很大,作为社工我要帮助李奶奶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比如,1、我定期上门和李奶奶聊天,缓解她精神压力。2、与李奶奶子女联系,经常来看她,或接到子女家与他们团聚,经常打电话给李奶奶絮话,让她缓解心理压力。社会方面: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让李奶奶参加社区活动,参加居委会的木兰拳比赛参加扭秧歌跳舞活动,达到放松身心,使身体健康。环境层面:改善生活环境如请志愿者陪李奶奶说话。定期为李奶奶做家务,减轻家务负担,让李奶奶体会到社区温暖。小组社会工作;组织社区孤老和李奶奶(情况相似的老人)到社区一起参加如“夕阳红老年小组“促进老年之间相互沟通、多参与社会活动。社区社会工作:人群层面:针对社区中孤老比较多情况,我们要从社区宣传、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社区宣传——通过多种途径利用社区的各种宣传载体宣传关爱老人的内容,在社区中营造出老人快乐生活、尊重老人的良好风尚。社区教育——让老人在社区中多参与一些学习活动,使老人老有所学,促进身心健康,如老人读报小组,老人促进讲座,健康咨询等。志愿者活动——在社区中成立志愿者队伍(从党员、大学生、老师、医生等为社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或者有能力的老年人也可以、参加志愿者队伍为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服务,这样就没有代沟。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感到这是一项无比神圣的职业,虽然很劳累很辛苦但我还是很愿意当一名社会工作者,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这是我最大的快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我们可以协助案主自助,增强其社会适应功能。当然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刚刚学习社会工作是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仍有很多知识要学习,我会继续努力的。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着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社工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3)精神问题的解决;

老年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 ①会谈技巧 老年个案工作会谈是指工作员与老年案主相互接受有特定目的的一种专业性谈话。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交换观念、表达态度、分享情感、交流经验,老年案主向工作员袒露心声,工作员向老年案主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并籍此收集有用资料,同时向案主传递一种新的观念、希望、支持、信心,以提升老年案主的能力。在会谈中需要运用如下一些技巧: a.专注。专注是工作员对老年案主的语言、情绪、心理的高度关注。这种专注既有非语言的肢体专注表达,如工作员要面向案主,面部表情要松弛,手势要自然,眼神亲切,身体适当向前倾向案主,等等;也有非语言的心理专注表达,如注意倾听案主的说话,观察案主的手势、神态、身体动作及语气语调,揣摩案主的心理以及体会案主话语的“言外之意”。 b.真诚。工作员的真诚有助于与案主的专业关系的建立。真诚地表示愿意协助的态度,以真正的自我对待案主,不用专业的脸谱或权势吓人,可以有效地降低案主的自我防御。 c.同理心。这是指工作员对老年案主的一种“感同身受”和投入理解。同理心有高低层次之分。低层次的同理心仅仅表明工作员只是进入了案主的浅层的内心世界,并把对案主的感觉与理解作了一定的表达。而高层次的同理心则是在良好的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工作员尝试运用专业的力量去影响案主,引导案主从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同时能够明察出潜在的、隐含的或透露不足的部分并对此进行有效的沟通。 ②辅导技巧 a.怀旧。它是指让老人回顾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时刻,从回顾中让老年案主重新体验快乐、成就、尊严等多种有利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人找回自尊和荣耀的一种工作手法。 b.生命回顾。它是指通过生动地缅怀过去一生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的一种工作手法。生命回顾和怀旧不同的是,前者是对整个人生的回顾,而不只是回顾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和时刻。这种技巧的目的是通过老年案主的内省来重新体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具体运用怀旧和生命回顾的老年个案辅导技巧要注意以下几点: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陈某,男,63岁,曾任行政领导多年,工作上勤勤恳恳,具有极好的口碑。三年前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来几次。退休后他每天就是帮着老伴买菜做家务,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 1、个人问题 (1)年龄方面:案主63岁,刚进入老年。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2、家庭问题 案主与老伴住一起,儿女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和儿女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儿女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两位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尤其是案主觉得自己退休后,没了权力,在家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还经常打电话回来,遇到什么事情了,还向他征询意见,可是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2、社会问题 (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 (2)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

最新社会工作概论案例分析题目完整解析.

社会工作概论案例分析题目完整解析 1、案例介绍 陈某,男,36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28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 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个案工作 老年人访谈

老年人访谈分析 访谈时间:2014.4.4 访谈地点:南通市通州区金霞社区 访谈对象:曹老太 访谈方法:非结构性访谈,个人访谈,问题本位访谈 (一)案例描述 1.基本情况 曹某,女,63岁,退休前曾是通州区某服装厂职工,工作主动认真,经常加班,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往。现在丧偶,并且现在由于职业病,右手无法正常行动,做事常常借助左手才能完成,为此,她渐渐觉得自己没有自理能力,常常一个人孤单得听戏曲,也不与儿孙说话。她的儿子和儿媳妇都非常着急,询问过她再找老伴,她拒绝了。也问过她是否愿意去居住养老院,那里环境好,有人专门服务,她也拒绝。她常常一个人回忆往事,觉得自己从前在厂里上班,由于勤奋,被老板赏识,提拔为组长,颇感欣慰;但又由于自己没有文化,没有上升到更高的职位,心中充满遗憾。对于她的老伴,她常常抹眼泪,怪老伴离去太早,现在留下她一个人。 2.访谈对话 (1)我:您好,曹奶奶,我是来自南通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学生,我叫蒋叶青,我会提问您一些问题,希望您能回答我,好吗? 曹老太:恩,好的,小姑娘你问吧,我都尽量回答你。 (2)我:谢谢曹奶奶。请问您现在是居住在儿子和儿媳妇的房子里还是居住在自己以前购买的房子里? 曹老太:目前我在和儿子一起居住,我自己的房子现在租出去了。 (3)我:您现在居住的房子多少平方?您自己以前的房子是自己购买的吗?现在租出去一个月多少钱呢?平时可以靠房租生活吗? 曹老太:现在住的地方是老家拆迁分的房子,120平方,连孙子四个人住也够了。我以前的房子是厂里分配的,不大,50多平方,现在租出去,一个月租金2000块,对于我这个老太婆来说平时用用也够了,我平时不太出门买东西,会给孙子买点零食和玩具。 (4)我:您退休金大概多少呢?平时政府和社区会有补助给你吗? 曹老太:我退休金800多块钱,政府也有补贴,一个月60元,太少了。不过社区经常给我们老人来送生活必需品,毛巾,洗衣液,洗发露,香皂都会给的,对生活帮助挺大的。(5)我:社区居委会对老人们还是很好的,那您平时和儿子儿媳妇相处得怎么样? 曹老太:我儿子和儿媳妇还都挺孝顺的,会经常给我买养生的东西,但是他们平时工作忙,孙子都是由我的带的,但是我现在身体不太方便,孙子有时候太顽皮了,我管不住他,也挺操心的,但是儿子和儿媳妇又没时间管,为这个事我有点烦。我们还吵过架,我希望他们能腾出时间,不说管管孩子吧,也陪陪我这个老人,我老伴不在我一个人太孤单了。现在我也快去见老伴了,唉,人老得真快啊。 (6)我:奶奶,你不要难过,你可以和你儿子儿媳妇沟通一下找到解决的办法。另外,您也应该更积极得面对生活,发现生活的乐趣,这样才能让自己和让亲戚朋友都开心。 曹老太:谢谢你的提醒,我也会积极主动跟儿子和儿媳妇商量这些事情。 问题分析与评估: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

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一、请编写一个老年人社区照顾或老年个案管理的案例,并设计出 服务方案 要求:1. 其案例内容具有该类型案例的要素和特征 2. 上交一份纸质答卷和电子版答卷 案例 李奶奶今年已经82岁了,老伴去年去世了,她有两个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儿子在大学毕业之后去美国留学,完成学业后便在美国定居,女儿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在另外的城市任职,后与当地的人结婚后便在另外的城市定居。两个子女都很少回来看望她,自从李先生去年去世之后,老房子里便只剩下李奶奶一个人生活着,前几年李奶奶还觉得身体很硬朗,可自从老伴去世后,李奶奶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曾经还一个人昏倒在老房子里,邻居发现后将她送往医院治疗。以前在李先生的陪同下李奶奶还经常参加社区里的老年活动,可今年李奶奶除了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外,几乎没有出过门,特别是现在身体不好,更是不出门了,与社区之前要好的老人们都断了联系。李奶奶的情绪也很低落,没了老伴,李奶奶很悲观,认为自己也快要不行了。 李奶奶问题的初期评估 个人层面:李奶奶自从老伴去世后,身体情况日趋下降;两个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没有人照顾;一个人居住在老房子里,情绪低下,很悲观,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家庭层面:子女远在他乡,工作又忙,很少回来看望李奶奶,与子女间缺少亲情的交流,老伴去世后,心里的话没有人倾诉,又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容易产生对死亡的恐惧。 社区网络层面:李奶奶不再参加社区老年人活动,长期一人独处,容易产生孤独、空虚、寂寞的感情。 制定服务计划 (1)人的情绪除了受到事件本身的影响外,更是人们对事件的错误看法的结果。当人们处在不良环境中,就容易产生非理性情绪,当这种非理性情绪与人们的需求相违背时,人们就会产生心理失调。理想情绪行为治疗模式就是帮助人们辨识这种非理性情绪。 在这个案例中,李奶奶因为老伴去世,加上自己身体不佳,所以产生“自己不行了”的想法,产生的非理性情绪就是悲观、消极。针对李奶奶这样的问题,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就是帮助李奶奶对其情绪进行调理,进行心理咨询,开展上门陪聊得活动,转变李奶奶的生活态度。 (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主要动机有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当这些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挫败感等不良情绪。其中安全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的需要。

老年个案案例报告

老年个案案例报告 一、服务对象:陈凤丽,性别女,年龄82岁,现住济南市市中区陈庄养老院。今年6月案主在自己家中滑到,导致右腿骨折,虽然曾在医院治疗过一段时间,但是没能治愈3月后案主又一次摔倒,虽然没有很严重的伤,但是案主却因此很消极悲观。案主右手自1990年开始中风,一直没有治愈。案主从2007年开始入住该养老院,老人的子女比较孝顺,常常在周末的时候到福利院看望老人。 二、案主主要面临的问题:案主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右手中风和右腿骨折给老人的行动带来很大的不便,这种行动的不便也导致案主情绪低落,十分悲观,尤其是在2010年8月又一次摔倒后,这种情绪上的悲观就更加严重了。 三、个案服务目标: 重塑案主积极上进的生活观,不要因为身体的病态而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四、个案服务任务: 1.建立和案主的专业关系并取得案主的信任。 2.排解案主因为身体的病痛而导致的情绪的低落,让案主多回忆一些生活的乐趣。在这个阶段,可以利用的方法有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个案访谈,以及通过其家人对案主进行劝导。 3.让案主说出自己对养老院其他老人的看法,然后根据案主自己的描述对其进行劝导。 4.向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以及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了解案主的情况,找到导致案主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然后再对案主进行个案访谈。 五、具体服务步骤: 本次个案过程中一共与案主进行了三次访谈,每次访谈时间大概为一个小时。其中一次有案主家属参加。在这之前,还单独与案主家属进行过一次会面,与养老院工作人员进行过一次会面。 与案主家属单独会面,了解了案主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案主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案主性格。通过了解,得到了案主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向案主家属表示,希望案主家属能够配合这次个案,而且希望案主家属平时也能多开导一下案主,以帮助案主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