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后作业

班级姓名家长签字

一、填空题

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______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_____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____________时光线会聚在一点,这一点就是该透镜的

______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____________时形成发散光线,好像从该透镜后某一点发出来的,这一点叫做_____________。

2、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和平面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器材。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镜,教学投影器上的反射镜是______镜。

3、当物距____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实像;当物距________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__________。

4、照相机是利用物距______,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5、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的形体时,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应放大镜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透过放大镜看到的蚂蚁是正立、放大的像。

6、眼睛通过焦距是20厘米的凸透镜观察烛焰,看到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此时,可以断定蜡烛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20厘米。(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7、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处,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二、选择题

9、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10、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制成的:

A.u>2f,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B.u<f,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C.2f>u>f,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11、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 D.倒立放大的实像.

1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物体在距凸透镜25厘米时, 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 大于25厘米, 小于50厘米

B. 等于25厘米

C. 等于17厘米

D. 焦距多大都行

13、利用凸透镜成像,当物距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时()

A、在透镜的另一侧成一倒立、缩小实像。

B、在和物体的同一侧成一倒立、缩小实像。

C、在透镜另一侧成一放大、倒立实像。

D、在透镜另一侧成一放大、正立虚像。

1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实像都是缩小的;

C. 倒立的像都是缩小的; D.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16、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物体距凸透镜20cm,则物体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7、下图中,人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A. 实像,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B. 实像,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 虚像,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D. 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不可能的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二、作图题

19、完成下列各透镜的光路。

组长签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凹透镜凸透镜焦点凹透镜虚焦点解析: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实验表明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叫做焦点。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形成发散光线好像是从该透镜后某一点发出来的,这一点叫做透镜的虚焦点。

2、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3、答案:大倒立小于大于物的尺寸.

解析: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的虚像。4、答案:大于二倍焦距倒立缩小实像.

解析:照相机的原理就是根据把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5、小于,虚

6、小于

7、倒立;缩小;照相

8、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幻灯机。

二、选择题

9、C

10、C

11、A

解析: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在透镜的焦点之内,此时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12、C

13、B

14、D

解析:实像总是倒立的,像与物分居透镜的两侧,虚像总是正立的,虚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二倍焦距是成缩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焦点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当物体向凸透镜移动时,像也移动,物和像移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考点分析:考查凸透镜成像。

15、c

16、C

17、D

18、B

三、作图题

19、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实验题

实用文档 凸透镜成像 1.(6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要求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上。调节蜡烛 中心、中心、中心的高度使它们大致在。这样做的目 的是:。如果像成在光屏的下沿,保持烛焰 的光屏不动,则凸透镜这应向调。 abc、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下图中的、2.(4de各点上,并相应调整光屏的位置,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缩小、倒立、倒立的、 像;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等大、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在凸透镜左侧出现一个放大、正立的像。 DBCA、.(16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蜡烛分别放在各、、3点,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 最小的像,像的性质是立 的像,利用它的性质制成。 (2)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 最大的像,像的性质是立的像,利用它的性质制成。 (3)把蜡烛放在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远。

(4)把蜡烛放在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近。 (5)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不能成像,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立的像。 4.(6分)如右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 A点,)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1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把烛焰放在距透镜9cm处,则经透镜折的像。 (3)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2cm处,则经透镜折射后成的像。 (4)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8cm处,则经透镜折射后成的像。 (5)烛焰放在距透镜7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烛焰放在距透镜9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烛焰放在距透镜30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烛焰放在距透镜18cm时所成的像的 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如右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蜡烛、 ABC三点,要使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光屏放在、 ACAC两点上的器材对调,则光屏上成像的、点放置,点放置;如果则 特点是。 6.试设计三种粗略测出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方法一: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 方法一: ;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表格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v) 正倒大小 虚 实 应用特点 物,像的 位置关 系 u>2f 2f>v>f 倒立缩小实 像 照相机、摄像机- 物像异 侧 u=2f v=2f 倒立等大实 像 精确测焦仪 成像大小的分 界点 物像异 侧 2f>u>f v>2f 倒立放大实 像 幻灯机、电影放映 机、投影仪 - 物像异 侧 u=f - - - 不 成 像 强光聚焦手电筒 成像虚实的分 界点 - f>u v>u 正立放大虚 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 侧 虚像在物体之 后 物像同 侧 规律总结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为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规律5 记忆口诀 (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 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 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薄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注: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厚度在计算物距、像距等时,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当透镜很厚时,必须考虑透镜厚度对成像的影响。 (3)凸透镜、把光聚,成象规律真有趣; 两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焦以外倒实小,我们用作照相机; 一二焦间倒实大,我们用作投影仪; 焦点以内正大虚,我们用作放大镜; 欲想得到等实象,两倍焦距物体放; 焦点之位不成象,点光可变平行光; 成象规律记心间,透镜应用法无边。物近(远),像远(近),像变大(小)。 (4)物进像退,像越退越大,大像总在小像后,同向移动。 (5)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进像远大,巧记活运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本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含答案) 1.(12济宁)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乙透镜的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12江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像(选填“实”或“虚”)。 3.(12浙江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cm,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 4.(12河南)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 5.(12海南)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6.(12苏州)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 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 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 致在____上;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7.(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 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上/ 下)调整。

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word版本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小王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 __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D.以上均可 答案:(1)10 (2)同一高度(3)放大投影仪(4)C (5) 上 C 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6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王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又想采用实验中的装置来比较甲、乙、丙、丁四个透镜焦距的大小,在实验中还测出了其中一个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6 cm不变,烛焰通过四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推断 ( ) 凸透镜像的性质 甲倒立放大实像 乙倒立等大实像 丙倒立缩小实像 丁正立放大虚像 A.甲透镜的焦距最小,乙透镜的焦距是8 cm B.乙透镜的焦距最小,丁透镜的焦距是16 cm C.丙透镜的焦距最小,乙透镜的焦距是8 cm D.丁透镜的焦距最小,甲透镜的焦距是16 cm 5、.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小王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 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 ___(上/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D.以上均可 答案:(1)10 (2)同一高度(3)放大投影仪(4)C (5) 上 C 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6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王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又想采用实验中的装置来比较甲、乙、丙、丁四个透镜焦距的大小,在实验中还测出了其中一个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6 cm不变,烛焰通过四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推断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导学案 编写人:审核人:初三物理组学生姓名: 班级: 复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并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判断出凸透镜的焦距以及凸透镜成像的情况 3.能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调节方法 知识储备: 1。回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填写下列表格: 物距u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像距v与 焦距的关系 应用正倒大小实虚 u>2f u=2f—-———f

探究凸透镜成像地规律(习题及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答案 1.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 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决 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关系。 3.当物距___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实像;当物距__________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 寸___________。 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A.10cm10cm C.f<10cm D.f>20cm 5.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 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 6.(2010天津模拟)如图3-3-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 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图3-3-1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7.(2010江苏连云港模拟)如图3-3-2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 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图3-3-2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2010江苏徐州课改区模拟)如图3-3-3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 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 ____________移。 图3-3-3 9.(2010河南模拟)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 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 距离应____________透镜的焦距。 10.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 11.(2010山东滨州模拟)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3-5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练习(有答案)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A.B. C.D. 3.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A.、放大B.、放大C.、缩小D.、缩小

4.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A.人脸是光源 B.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 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5.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 A.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6.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 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稿-沪科版(优秀教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稿-沪科版(优秀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案 兖州市第九中学孙志刚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内容要点: 、认识凸透镜及其作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在认识凸透镜的基础上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让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㈢、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是“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知道凸透镜及其作用。 ()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实像概念。 .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

()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验数据中发现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物距范围。 二、学情分析 凸透镜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器材。但学生对凸透镜及作用的认识仅局限于放大镜、老花镜等,比较片面,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综合应用学案导学、分组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四、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学案“自主预习”部分 教师:每组器材:蜡烛、激光手电、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火柴、光具座,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设计 ㈠、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本环节的目的有两个:()对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起到对课前预习的督促作用;()通过学生预习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 本节知识点中的“凸透镜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由于需要器材,学生课前无法完成,所以在课堂上重点处理这两个知识点。 (二)、科学探究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要求学生按照学案的提示完成课本小实验:

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10题附答案

凸透镜成像实验 1.“测定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多次测量的意义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光具座上__________的位置不变,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上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答案:相同;不同;发光物和凸透镜;光屏上的像。 2.小朱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首先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水平放置的光具座上,接着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若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厘米,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13 所示,此时光屏上的像一定是__________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放置在 36 厘米刻度处,则光屏在光具座的__________厘米刻度处时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79”、“81”或“85”)。 答案: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倒立;放大;实;85 3. 在图13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________,并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是_______的。若要得到烛焰的虚像,应使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________10厘米。 答案:高度;远离透镜;放大;小于 4.某凸透镜焦距为15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25厘米处向50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 所示: ⑴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填 “上”或“下”); ⑵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⑶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 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 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10cm。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 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 是。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4.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 图所示),其中在B上应放置:.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成像规律难题

1.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A.10 cm10 cm C.f<10 cm D.f>20 cm 3.(2010天津模拟)如图3-3-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图3-3-1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2010江苏连云港模拟)如图3-3-2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 图3-3-2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5.(江苏徐州课改区模拟)如图3-3-3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_移。 图3-3-3 6.(河南模拟)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透镜的焦距。 7.(山东滨州模拟)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3-5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图3-3-5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8.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 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间 D.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间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 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A.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 10.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与作图记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方法加典型例题).表格记忆: 二:作图记忆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形成的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 实像和虚像都能用人眼观察。 一倍焦距外物体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能用光屏接;一倍焦距内物体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虚像光屏不能接;例一、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g、 h是主光轴上的七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在a、b、c、d、e、g、

h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原理应用于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 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 点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原理应用于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 点上,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原理应用于 ⑤把烛焰放在________ 点上不成像 ⑥把烛焰放在_______ 点上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例二 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例三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一只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面离透镜的距离是倒立 的放大的实像,求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例四 已知下图直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左边箭头AB与AB经过凸透镜后成的像 已经画出,请在 主光轴上确定凸透镜的具体位置以及凸透镜的焦点位置(画出凸透镜标出焦点) 。 ,应采取: 30cm,此时光屏上成

人教版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教学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思想】 体现“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 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观察、比较、列表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拉近生活、社 会、科技与物理的距离;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准备】 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放大镜、光具座。 【教学重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进行猜想,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后回答:不是。物体有时会放大,有时又会变小,像还会由正立变倒立。 从前面我们的学习中知道: 1.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远,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2.投影仪投影胶片时,物体离投影仪比较近,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3.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启发学生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那么凸透镜能够成像,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探究 (一)课题板书: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同学们用桌上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准备: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 并做好记录。 方法:移动透镜,直到屏上出现最小、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焦距近似等于像距(透镜到光屏的距离) 2.指导学生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题及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单选题: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 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 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 A.透镜的焦点以内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二、填空题: 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得到了________实像.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 镜24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 8、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v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___,像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 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如何变化?________. 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 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 三、作图题: 1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 图.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稿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①涉及的概念:本章所涉及到的概念有凸透镜、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等; ②涉及的定律:光的折射; 本章有两大特点:①综合性、实用性比较强,于日常生活联系特别紧密; ②概念性很清晰, 本节知识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放大镜”上,对凸透镜能成很多性质的像不能够很快接受,所以本章要教会学生凸透镜能成像以外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光的折射。 本节知识学习比较难,考试时若题目在物距、像距和焦距上下工夫,学生对“放大、缩小、变大、变小、前移、后移…”等变量很难把握。要在学生的概念形成阶段就要理解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 本节也是下几节的基本知识,如果本节没学好,照相机、眼睛、望远镜等就很难深入学习。学习本节,学生会提出一些诸如:凸透镜为什么能成倒立的像,实象与虚象的区别是什么等问题,课堂主要为学生解开谜团。 2、目标: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认知水平以及面向全体学生为原则,就本内容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烛焰、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3、过程与方法: (1)、设置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产生成功喜悦。 (2)、通过合作、交流、分析、论证、归纳、表述等形式对透镜的成像规律有较好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用“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去探究科学规律。

(2)、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4、重难点:本节是概念课,从课程标准的知识扩展和理解概念层次都有较高要求。 重点知识:(1)、理解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及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2)、理解实像与虚像的概念和区别。 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教学程序设计: 1、引入:本课堂用实验引入的方式为主,以问题引入的方式为附并搀加点复习引入的思维方式等。 器材:蜡烛、镜子、凸透镜等 一是小孔成像,二是平面镜成像,三是凸透镜成像。 2、概念形成阶段(包括探究性实验): 体现在突出重点,克服难点上。 ①、凸透镜的相关概念 ②、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光路图。 ③、教师提倡学生做出凸透镜成像条件的猜想,然后利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进行演示。 ④、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完成探究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这些探究问题可以板书在黑板上,也可以印成学案发给学生)。 ⑴光屏上能不能找到像?什么条件下(什么距离时)光屏上便找不到像? ⑵当光屏上的没有像时,从逆着光线的传播方向去观察,能不能看到像? ⑶光屏离凸透镜怎样的距离时,光屏上便能出现像,此时,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⑷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放大的像? 3、巩固练习:由浅入深的巩固知识以及编写几道“形成性”的练习题。 三、教学体会: 1、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先物理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的教育。 2、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从引入新课到课后小结,我都尽力设计适当的问题,创造物理情境,并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探究专题突破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探究 专题突破 一、实验探究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长度要求估读)。 (2)如图乙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实验小组的小花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又加放了一个远视眼镜。如图内所示,则应该向(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表是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 次数物距u/cm 成像情况像距v/cm 1 50.0 倒立、缩小、实像12.5 2 30.0 倒立、缩小、实像15.0 3 20.0 倒立、等大、实像20.0 4 15.0 倒立、放大、实像 5 8.0 正立、放大、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1、2、3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在1~5 次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cm,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线在距透镜cm 的地方。 (3)第4 次实验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cm,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小明更换另一凸透镜,放在距蜡烛50cm 的地方,移动光屏至出现清晰烛焰的像,此时像距为22cm。 与第1 次的实验相比较所换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比原来凸透镜(填“强”或“弱”)。 3.小佳用如图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将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利用了这个原理。 (3)保持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 (4)凸透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将蜡烛移到55cm 刻度线处,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光屏上(“能” 或“不能”)承接到像。 (5)在(2)的条件下,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佳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为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 4.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如图的光具座上,凸透镜应放在(选填“A”、”B”或“C”)滑块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实验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 离(物距)cm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 离(像距)cm 像的情况 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 1 40 13 倒立缩小 2 30 15 倒立缩小 3 20 20 倒立等大 4 1 5 30 倒立放大 5 13 40 倒立放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