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检测选择题2011-2012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检测选择题2011-2012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检测选择题2011-2012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检测选择题2011-2012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检测题

1. 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 .大气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太阳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2. 关于对流层大气叙述正确的是

A .对流层随高度升高温度升高

B .臭氧层位于对流层

C .对流层随高度升高温度降低

D .对流层适于飞机飞行

3. 各层大气与类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

B .对流层平流运动显著,适于飞机飞行

C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D .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益于无线电短波通讯 4. 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不包括以下哪项

A .N 2

B .O 2

C .CO 2

D .O 读“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回答5~7题。

5. 表示地面辐射的是

A .a

B .b

C .c

D .d

6. 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

A .a

B .b

C .c

D .D 7. 表示大气辐射的箭头是

A.a B .b C .c D .D 8. 下图中天气状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9. 下列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A .拂晓和日落后的傍晚天仍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 .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C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 10. 下列地理现象与大气散射无关的是

A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B 傍晚天空出现火烧云

C .日出的黎明天空是明亮的 D. 臭氧层是地球天然”保护伞” 11. 对流层大气直接的能量来源是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12. 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将地面辐射释放能量的绝大部分截留在对流层大气中是

A. N 2、和O 2 B N 2,和CO 2 C. O 2和水汽 D. CO 2和水汽

13. 形成热力环流的最根本原因是

A. 地表冷热不均

B. 水平气压差

C. 纬度差异

D. 下垫面差异 14. 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描述不准确的是

A. 选择性吸收

B. 散射

C. 反射

D. 吸收 15. 影响地面辐射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

B.纬度因素和气象因素

C.下垫面因素和纬度因素

D. 下垫面因素和高度因素 16 近地面风向决定于

A. 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B. 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C.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D. 气压梯度力

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

17.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a 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图中b 是只能使风向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③图中c 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c 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空大气中的风受到摩擦力作用

B. 近地面的风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 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D.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19. 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之一是

A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 、高低纬间受热均匀

C 、地转偏向力

D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0. 关于气压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有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压带

B. 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有赤道低气压、极低高压带

C. 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有副热带高压带、极低高压

D. 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有副极地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 21. 关于气压带、风带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有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带

B 、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C 、所有的气压带都是由冷热不均形成

D 、气流从低压带流向高压带 22. 关于气压带的移动规律正确的是

A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相反

C 、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夏季向高纬度方向移动

D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23. 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半球气压基本上呈断块状分布 B 、北半球气压基本上是条带状分布 C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D 、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24. 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热力差异

B. 下垫面因素

C. 纬度因素

D. 水平气压差 25. 关于北半球海陆气压中心

A. 7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海洋上的低压切断

B. 1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C. 7月份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

D. 1月份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26. 此图反应的北半球季节是

A .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7. 东亚此时盛行

A .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8. 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A.亚洲低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洲高压 D.亚速尔高压

29. 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

30.关于锋面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锋过境后,天气转阴,气压升高

B.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多与暖峰有关

C.暖锋过境时多出现暴雨

D.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上升

31.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是

A. 受冷锋的影响

B. 受暖风的影响

C.受气旋的影响

D. 受反气旋的影响

32.冬季爆发的寒潮是由于

A. 冷锋南下形成的

B. 暖锋南下形成的

C. 气旋天气形成的

D. 反气旋形成的的

33.图2-6是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4.地面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成为锋面气旋系统。该系统常出现

A. 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 中纬度地区

D.中低纬度地区

35.关于北半球气旋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方向上气流顺时针辐合

B. 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辐散

C. 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

D. 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

36.以下现象是由于受到反气旋控制形成的

A. 梅雨天气

B. 沙尘暴天气

C. 长江流域的伏旱

D. 东南沿海的台风

读下图回答问题:

37.图中受到暖气团控制的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丁

38.A地吹的是什么风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39.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会发生降雨的是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甲和丙

D. 丙和丁

40.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天气转晴、气温升高的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

4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是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②太阳能③重力能④机械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 ②③

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

放出来,从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换

B.“三峡”地区水能资源是太阳能转化为水体的势能

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

D.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

43.在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大气的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大气降水

D.海洋水的蒸

44.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45.关于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呈顺时针方向流动②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③环流的东侧是暖

流④环流的西侧是暖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6.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高纬流向低纬

D.由低纬流向高纬

47.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某一要素变化,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都会变化

B.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特征是不变的

C.地质作用和气候可以相互影响

D.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48.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

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

D、成土母质需进一步发育才能形成土壤,故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并

无关系

49.当地表失去了植被保护后,地理环境受到的影响不可能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B.地表径流减少、水源缺乏

C.土壤趋于贫瘠化D.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

50.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

A..生物B.地形C.岩石D.气候

51.下列哪种行为不会造成土壤的退化()

A..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土质疏松的坡地毁林种粮

C.秸秆焚烧后,灰烬还田

D.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退牧还耕

5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指()

A..全球环境力求保持协调一致

B.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

C.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D.自然状况相同的若干区域

53.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

强度

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

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54.在各种成土的因素中,比较活跃的因素是()

①成土母质②地形③气候④生物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55.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

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

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

56.造成热带雨林带和苔原带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海陆位置

57.关于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地域分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中纬度地区体现最明显 B .在地表沿经度变化方向有规律更替

C .因水分条件在东西方向差异造成的

D .以热量为基础造成的 58、 形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59.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

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B .是以土壤为基础的

C .是以水份为基础的

D .是以地形为基础的

60.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 )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 .距海洋远近不同 C .地势高低起伏 D .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61.下述的地理环境中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分布规律的是( )

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 B .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C .秦淮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的半环状分布 62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过度开垦,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会对黄河下游造成灾害是 A..洪涝 B .风沙 C .盐碱 D .寒潮

63珠穆朗玛峰地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呈现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针叶林带,这体现的地域分

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分异现象 64.决定沿直线

④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 .温度 C .高度 D .光照

65.决定沿直线① ② 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 .温度 C .高度 D .光照

66.太阳黑子数目变化的周期:

A.8年

B.11年

C. 10年

D. 12年 67、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 : A.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逆时针 D.顺时针 68、下列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A.片麻岩

B.板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69、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可能会形成: A.砾岩 B.大理岩 C. 花岗岩 D. 板岩 70、北京时间是:

A .东8区区时

B .零区区时

C .东6区区时

D .东12区区时 71、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的是:

A .恒星日

B .太阳日

C .恒星年

D .回归年

72、按照成因。岩石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岩浆岩、沉积岩和

A.花岗岩

B.砂岩

C. 变质岩

D. 侵入岩

73、有可能储存石油天然气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 B. 背斜 C.地堑 D. 地垒 74、海沟的成因:

A.两块大陆板块挤压

B. 两块大洋板块张裂

C.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

D.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 75、下列岩石属于岩浆岩的是:

A.片麻岩

B.板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76、页岩岩发生变质作用可能会形成:

A.砾岩

B.大理岩

C. 花岗岩

D. 板岩 77、长江的入海口形成的地形是: A.河口三角洲 B. 山脉 C.山麓冲积扇 D. 风蚀洼地

78、地幔的位置在: A.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B. 地壳之上C.古登堡面之下D. 地核内

79、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的是:

A.地幔

B.地核

C.地壳

D.软流层

80、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 A. 23.5° B. 66.5° C. 90° D.0°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份。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1~2题。 1.升空后的“神舟九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2.当“神舟九号”发射升空时,纽约(西五区)当地的区时为 A.16日7时37分 B.16日5时37分 C.17日7时37分 D.17日5时37分 根据紫金山天文台观测,2010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10多个,到了2011年太阳黑子就增长到了35个,2012年太阳黑子的相对数已经超过60个,在2013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太阳黑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 C.太阳黑子的增多会造成地球上很多地区气温出现异常 D.太阳黑子的增多会造成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等现象 4.预计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将出现在 A.2017-2018年 B.2019-2020年 C.2021-2022年 D.2023-2024年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左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8.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①处的山地是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 11.造成④处易成谷地的原因是 A.岩石坚硬 B.挤压力大 C.断落下陷 D.侵蚀作用 12.随着昆明地铁1、2、6号线的开通,城市交通状况发生了变化。图中最适合建设地铁轨道的地点是 A.② B.③ C.④ D.⑤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纬40°,东经100°)成功发射。发射后约10分钟,到达了近地点约200KM、远地点约346KM的预定轨道。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回答13~14题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 图中的M 天体可能是( B ) A.水星或地球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地球 2. 与地球相比,M 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C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岩石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 ④没有卫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C )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 .光球、色球、日冕 D.日冕、色球、光球 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 读右图,回答第10题。 5.右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B. 目前的黄赤交角度数是23°26′ C.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极圈的度数 6.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C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7.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 A .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B .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C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D .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8.岩石圈是指( B ) A .地壳 B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C .地壳和地幔 D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A B D 0W C 0W

读下图,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40% C. 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晴朗的夜晚辐射量较强 10.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D )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11.下面四种热力环流示意图错误的是( D) 1 读图1,完成12~13题。 12.①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13.②风带的盛行风向是( B)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13、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C ) 读表1“某同学记录的北京春季某周天气状况”,完成14~16题

高一期末复习备考建议

高一期末复习备考建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与期中考试比较而言,期末考无论在考试范围还是考试难度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复习迎考,同学们必须强化“四种意识”,落实“三个关键阶段”和切实做到“六个结合”。 一强化“四种意识” 1计划意识:从现在起就制订一个期末复习计划,计划包括三个方面:1)复习内容;2)复习时间;3)复习方法 2.时间意识:要强化时间意识,统筹安排一切可以利用的复习时间(包括早读课、晚读课、自习课、晚自习以及其它零碎时间)。要有具体的复习进度,做到复习任务天天清。 3.效率意识:要注意提高复习效率,多种方法交叉。 4.平衡意识:本次考试科目比较多(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共九个学科),所以必须合理分配时间和平衡学科之间的关系,不能偏科。 二、认真落实复习迎考的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整理阶段。知识整理包括几类:1 笔记类 2.练习类 3.试题类 4.错题类。知识的整理尽量在两天内完成,分门别类,以备复习所用。 第二阶段:知识复习阶段:1基础复习 2.重点知识复习 3.错题回顾性复习(包括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题。错题重做,错题重看)。 第三阶段:熟悉解题技巧和考试规范要求阶段。考前一天要重点回顾各种考试题型的解题技巧和应试的具体规范要求。包括答题策略、时间分配、答题、填涂答题卡和书写要求。 三切实做到“六个结合” 1 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内与老师组织的复习同步,课外自己个性化的复习(查缺补漏,保强扶弱) 2.基础与能力结合: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保持适度的答题感觉; 3.自己努力与主动借力结合: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学会主动求助和借力,充分利用同学资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高一地理期末考复习资料

高一地理期末考复习资料 专题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系统 天体是宇宙中物质主要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大行星,小行星,矮行星) ,卫星,彗星,流星体 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知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人类目前所能观察到的宇宙 2. 太阳系 冥王星“出局”主要原因: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降为矮行星 3. 太阳 光球 色球 亮度: 温度: 升 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太阳最内部)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以11年为一个活动周期。太阳活动异常会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使天气气候异常,扰乱磁场产生磁暴。 4. 地球 地球适宜生命居住的原因: 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②体积质量适中(吸引适宜的大气) ③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昼夜更替与季节轮回节奏适宜) 专题二 月球 1. 月球 月球体积为地球1/49,质量是地球的1/81,引力是地球的1/6 月球表面基本没有大气(无风),表面起伏不平,环形山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特征。 公转周期为27.32日,方向与其自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2. 月相 (见下页图) 专题四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自转 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平均1o/日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 2.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经度:1h per 15°4min per 1° ※时区:从某0°或180°(未知)经线两边经度递减,则该经线为180°,且此经线西面(左面)为东经,东面(右面)为西经;两边经度递增,则该经线为0°,且此经线西面为西经,东面为东经。 3. 地转偏向力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 球左偏 4.公转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回 归年:365又1/4天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23o26’ 专题五板块运动 1.板块构造学说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新课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注:试卷包含小题30道;大题4道;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涂卡) 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情况。读图,回答1~2题: ~ 1.2000~2020年,我国 () A.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提高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 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2.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 () 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老龄化严重D.人口大量外迁 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4.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 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 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 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6.下列使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因素有 () ①婚姻关系稳定②有宗教信仰③初婚年龄大④离婚率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人口密度和商业服务范围示意图”,回答7~8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 ()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大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D.人口密度与商业服务范围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8.图中体现的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的关系是 ()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少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商业中心数目无直接关系 D.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10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据此回答9~10题。9.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版 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量:5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3题。 1.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新的人口政策实施后,将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展变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图为2015年四地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4~5题。 4.四地中,人口老龄化现象最明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到2035年,此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就学和就业压力减轻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小 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 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 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 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 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图 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 图。读图完成6~8题。 6.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7.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 8. “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 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 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l6.6亿、l5.1亿、l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人口合理容量 B.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 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l6亿 10.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文化 C.资源状况 D.生活消费水平 读下图,完成11~12题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期末试卷 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每小题只有1 个正确选项,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得分。将每小题的正确选项填入下表中) 国际标准时间 2017 年 11 月 13 日 8: 25,金星和木星超近距离相遇,上演了“金木相合”的奇特天象。据此完成 1~3 题。 1.金星和木星不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金星、木星公转均围绕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宇宙中心 3.此次“金木相合”时,北京时间为 A.11 月 13 日 0:25 B.11 月 14 日 0:25 C.11 月 13 日 16:25 D.11 月 14 日16:25 图 1 是某地的地质地貌景观。读图完成 4—5 题。 4.图示河谷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5.形成该地地貌景观的过程是 A 地壳隆起抬升、岩层受水平挤压、流水侵蚀 B. 岩层受水平挤压、地壳隆起抬升、流水侵蚀 C.流水侵蚀、岩层受水平挤压、地壳隆起抬升

D.地壳隆起抬升、流水侵蚀、岩层受水平挤压 图 2 示意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过程。读图完成 6-8 题。 6. 形成该环流的根本原因是甲、乙两地 A. 冷热不均 B. 气压差异 C. 海拔不同 D. 温度不同 7.图中各点气压最高的是 A.M B.N C.P D.Q 8.若甲位于海洋,乙位于沿海,则 A.①为夜晚海风 B.②为夜晚陆风 C.③为白天陆风 D④为白天海风 图 3 示意北半球局部区域某季节近地面气压带分布状况。 9.甲气压带 A.气温遇冷下沉 B.7 月被低压切断 C.气流受热上升 D.1 月被高压切断 10.此时为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此季节,南亚大部分地区盛行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一批重点城市修建了管道口径小、埋藏浅的“地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潍坊市高一地理期末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组成。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请把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 直接写在试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2.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但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3.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的季节应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5.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至夏至 B.夏至到秋分 C.秋分至冬至 D.冬至到春分 6.当北京(116°E)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120°E)为 A、12时 B、12时16分 C、11时44分 D、11时56分 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9.此系统易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下图为沿某岛屿20 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10~11题。 10.该岛甲、乙两地都是: A .1月降水量最大 B .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C .7月气温最低 D .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11.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为: A .地处背风地带 B .海拔较高 C .受沿岸寒流影响 D .距海较远 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13.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14.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右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后回答15~16题。 15. 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_

高一地理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8—1表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自里向外外依次为60°、30°、0°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地比较( ) A .丙地的自转线速度比甲地大 B .这一天乙地比甲地晚见到日出 C .这一天四地同时位于晨线上 D .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是丁地 2.6月22日,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顺序是( ) A .乙>丙>甲 B .甲>乙>丙 C .甲>丙>丁 D .乙>甲>丙 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初始时摆沿900W 和900E 线摆动如图8—2,回答3—4题 3.三个小时以后此摆的摆动方向是( ) A .沿450E —1350W 摆动 B .沿450W —1350 E 摆动 C .沿900E —900W 摆动 D .沿00—1800经线摆动 4.图8—3是由于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 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 积物)的情况是 ( ) 5( ) A .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 .上海 罗马 孟买 C . 北京 罗马 雅加达 D .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6.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 A .大陆西岸 B .大陆东岸 C .大陆内部 D .赤道地区 7.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 A .热带雨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完成8—10题。 8.“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 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 变化曲线图(图8—4),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 沙尘暴天气的时段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 (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 特征有 ( ) A .流量平稳 B .断流 C .洪峰急涨猛落 D .含沙量少 图8—5是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所地的半球位置及当前的季节为( ) A .北半球冬季 B .南半球夏季 C .北半球夏季 D .南半球冬季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处为一座山,山上有冰川分布 B .P 处气温在10℃以上 C .P 处地势低洼,沙漠广布 D .P 处为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超过1000米 13.晨昏线(圈)是 ( ) A .正午与子夜的界线 B .昼与夜的界线 C .东西半球的界线 D .在地面上自西向东移动 14.下列辐射的波长由短到长排列正确的是 ( ) A .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 B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C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D .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15.有人在墨西哥的西海岸拾到了一只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该漂流瓶是顺着下列哪组洋流运 动过来的 ( ) A .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 .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 C 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 D .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16.某一岩层是由粘土、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莲的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 ) A .湖泊和沼泽 B .热带浅海环境 C .炎热干旱环境 D .温湿茂密的森林 17.跨流域调水工程措施主要是利用水循环中的 ( )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 .地表径流 D .降水 18.地表景观沿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地形起伏 B .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C . 局部环境因素 D .海陆分布 刘东生院士根据中国黄土沉积,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近年来我国沙尘暴频繁发生,除了人为破坏植被等原因外,是否与自然界周期性气候的演变有关?据此完成19—21题。 19.“自然界周期性气候的演变”的周期是指 ( ) 0S 图8—1 图8—2 9000E 图8—3 左岸 南半球 A 北半球 右岸 左岸 B 右岸 左岸 南半球 C 右岸 左岸 D 300 图8—5 20℃ ℃ 图8—4

最新高一地理上学期必修一期末复习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知识点 【宇宙】 一、宇宙:天体系统的层次 二、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与分类、公转运动共同点、小行星带位置 三、地球上有生命(特殊性):条件、原因 【太阳】 一、太阳主要成分氢和氦、核聚变反应、电磁波形式(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二、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解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纬度、天气、海拔 三、太阳大气层分层、各层上有什么太阳活动 四、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能源②热源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气候②电离层③地磁场 五、人造卫星发射选择纬度低的地方的原因:初速度大 【地球】 一、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方均为15°/h 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2、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近日点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速度慢) 二、黄赤交角:赤道面和黄道面夹角、23°26′、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极圈度数的关系 三、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四季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 【晨昏线】 一、根据光照图判断晨线昏线:1、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2、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二、根据晨昏线位置判断节气:1、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极昼→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内极夜→冬至 2、与经线重合:春分或秋分 三、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地转偏向力】 规律:水平运动的物体(如河流、风)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地方时和区时】 一、地方时基本特征①同经同时②东早西晚③东加西减(15°=1小时、1°=4分钟) 二、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加西减) 【正午太阳高度】 一、纬度分布规律:1、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向南北两侧递减 2、离太阳直射点纬距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 二、季节变化规律:1、某地,太阳直射点移来,正午太阳高度渐大 2、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最小 3、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最小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1题;共64分) 1. (2分)2015年7月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图1为太阳系示意图,图2为冥王星首张高清照片.读图完成下题. (1) 据材料可知() A . “新视野号”已飞离太阳系 B . “新视野号”已到达河外星系 C . 图2中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D . 图2中包含三级天体系统 (2) 冥王星不存在生命的条件最可能是() A . 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B . 强烈的太阳辐射 C . 缺少卫星环绕 D . 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 (2分)关于月面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月球昼半球上看天幕是蔚蓝色的 B . 宇航员能听到在月球表面行驶的旅行车的声音 C . 宇航员感到宇航服的沉重 D . 月面昼夜温差达三百度以上 3. (2分)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完成下题. (1) “嫦娥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总星系 (2) 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 A . 18时59分57秒 B . 未到18时59分57秒 C . 已过18时59分57秒 D . 次日18时59分57秒 (3) 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A . 没有大气层

B . 有自转运动 C . 有公转运动 D . 存在生命现象 4. (2分) (2017高二下·全州期中) 下图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铁路干线包括() ①陇海线②京包线③兰新线④青藏线⑤北疆线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③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④ (2) 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甲地的纬度低 B . 甲地的海拔低 C . 甲地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D . 甲地的植被覆盖率低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

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地理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4分) 读图1 “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3题。 1. 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 ① B.② C ?③D.④ 2.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④增强 3. 下列地理现象能反映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是 ( ) B. 白天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D.春季多沙尘暴天气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o 读图,回答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4?5题。

4.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 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 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5.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 ?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 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回答6?8题。 6.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多年平均蒸发量 D ?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7?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下表为“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以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数据",据此回答 ①江河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水 &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 2000mm 以上,但严重缺水,主要原因是 A. 用水量大 B C. 污染严重 D ?年径流量小 ?河流流程短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试题(一)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试题(一) 2016 年 1 月 1 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8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81%,下图为我国 1955-2050 年劳动年龄人口(15-64 岁)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 1-3 题。 1.2015-2050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及原因是 A.缓慢下降人口出生率高 B.缓慢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C.急剧下降人口死亡率高 D.基本稳定人口的迁出率较高 2.“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子女抚养和教育成本高 B.育龄人口数量迅速减少 C.社会医疗保健水平降低 D.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萎缩 读“湖南张家界某山区的公路景观图”。该公路号称“九十九道弯”,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据此完成3~4题。 3.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 A.降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观光旅游 C.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 D.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 4.在修建该公路时应特别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滑坡 C.干旱 D.台风 安徽省阜南县柳沟镇李建国不甘于一辈子打工,去年他返回老家流转了40多亩土地,种植番薯、樱桃树、葡萄树等并且准备发展观光农业,番薯成熟后进行深加工,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完成下列各题。 5. 影响柳沟镇发展观光农业主要因素是 A. 交通 B. 地形 C. 气候 D. 市场 6. 图示食品制造业选址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 网络销售 B. 市场需求 C. 原料 D. 环境状况 7. 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图中食品制造与网络销售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A. 科技与信息联系 B. 商贸联系 C. 生产协作 D. 资金与技术联系 读我国某农村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8~9题。 8.图示反映该村 A. 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 B. 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C. 医疗卫生水平高 D. 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出率 高 9.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②加重就业困难③劳动力 短缺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④ D. ③④⑤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0 ~11题。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中)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显示的甲、乙、丙、丁四颗星球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 ①公转方向相同②自转周期相同③轨道平面几乎重合 ④轨道形状近似圆形⑤公转周期相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④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日珥 C.耀斑和太阳风 D. 阳风和日珥 读“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图”(图2),回答下列6--9题。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兰州将迎来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A位置时,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90° B.45° C.0° D.30°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位置时,兰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全天极昼 6.下列四幅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7.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受a风带和b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主要分布于: A.南北纬300~400大陆东岸 B.B.南北纬300~400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0~600大陆东岸 D.南北纬400~600大陆西岸 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读图,完成下题。 8.图中箭头所示为风向,则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名称为( ) A.南半球,气旋 B.南半球,反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北半球,气旋 9.“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D.反气旋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的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试卷说明: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30道小题,每小题2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图1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我国 A. 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B. 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C. 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D. 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 2.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 A. 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B. 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C.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图2“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完成3~5题。 3. 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A. 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 C. 环境承载力 D. 土地承载力 4. 为实现广州市人口发展预期,今后应该 A. 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 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 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 引进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5. 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 B. 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 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 D.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读图3“‘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丰台区整体发展格局示意图”,完成6、7题。 图3 6. 下列城市功能分区属于工业区的是 A. 丽泽金融商务区 B. 河西生态旅游休闲区 C. 丰台科技园区 D. 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 7. 丽泽金融商务区快速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A. 专业人才集聚 B. 商业贸易发达 C. 工业基础雄厚 D. 交通位置优越 图4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8、9题。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人教版必修1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的测试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令人较为满意的试题。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次地理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为25、26、27、28四大题共50分。1.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

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综合来看,不及格人数较少,但90分以上的优秀学生也不多,多说学生处于70-80分数段,这一分数段的学生是很有潜力培养成优秀生的,所以今后的工作要在稳定及格率的同时,提高优秀率。表一: 题型 选择题(1--25题)50分 非选择题(26--29题)50分 平均得分 得分率 平均得分 得分率 41.5 83% 28.64 71.59% 根据表一情况分析说明:由于本试卷的选择题比较容易,以书中的重点知识和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得分率高于非选择题,由此看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较薄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培养。通过学生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率高的试题绝大多数是设问较简单,牵涉知识点少的问题,属于常规性的试题。而得分率很低的试题大都属于理解、运用性的知识,或是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或是属于阅读分析的试题,要求学生必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质量分析

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质量分析 一、考试范围 本次考试为地理必修一的四章内容,试题涵盖必一的所有重点知识,以基础题为主,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其中对基本技能的考查较多。本次考试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后期学习成果,以此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成绩情况 三、考试基本情况 1、试题题量:1~25为选择题,26~29综合题; 2、难度程度:难度较大,适合我校部分学生做; 3、考试内容:全部章节知识; 4、考试情况:年级均分45.2,由于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较多,故成绩较前几次考试有所下降;但我认为学生进步挺大的。 四、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课堂和白习纪律意识淡薄,无所事

事,作业敷衍了事、抄袭现象严重,等等都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有问题。 2、学习习惯有待改变,不会学习由于初中时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 导致了学习的每个环节都有问题,完全没有做到预习 --听课--练习-- 复习--预习,故不会学习。 3、不会使用地理语言做题这个问题在综合题中表现地很明显,学生 用大白话,甚至口语化做题(在正式考试中是大忌)。 4、用心做题太少,练习不够。 5、错别字太多; 五、教学中的问题 1、传统授课,逻辑性强,但学习不买账,或很少能按照学生的兴趣 授课; 2、由于课时紧,授课内容多,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白主学习太少, 讨论太少,从而学生思考时间太少。 3、作业批改比上学期少,备课讲课开会,批改作业,课后反思,修 改等等。 4、课堂授课时间长,睡觉的要管,吃东西的要管,说话要管;挤占 授课时间,导致授课效果欠佳。 5、学生的时间太少,白主学习时间太少,不复习 r不预习r听课效 果差7练习(一练就错)7无法巩固知识7不复习。 六、改进意见 1、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找个别学生谈心,端正其学习态度; 2、从平时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科意识,培养学生学科意识,用地理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 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B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4—5题。 4.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D) A.绿色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 5.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D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6.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D 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服务范围 7.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D A.人口迁移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 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B 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土壤条件D.市场条件 9.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C 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0.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B 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 11.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因素是C A.地质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台风侵袭 12.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B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交通运输D.劳动力低廉 13.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工业,这种现象反映了D 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B.汽车工业需大量劳动力投入 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集中D.跨国公司需寻找最优区位 14.与新兴工业相比,传统工业的明显特点是C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②工业集中分布 ③工业分散布局④技术高度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