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眼科学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教学内容

眼科学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教学内容

眼科学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教学内容
眼科学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教学内容

1、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及眼的附属器、视路、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

2、正常眼球前后径出生时16cm,3岁时23cm,成年时24cm 。眼球向前方平视一般突出外侧眶缘12-14cm,两眼球突出度相差不超过2mm。23.5mm水平径23.5mm,垂直径为23mm

3、眼球由眼球壁、眼球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分3成,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外层包括角膜、巩膜、角膜缘、前房角。角膜组织学上从前向后分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眼球的主要通道。中层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4、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司缩瞳作用;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司散瞳作用。睫状肌是平滑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5、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外向内为:①视锥、视杆层②外界膜③外核层④外丛状层⑤内核层⑥内核状层⑦神经节细胞层⑧神经纤维层⑨内界膜

6、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它们与角膜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

7、视神经管管中有视神经、眼动脉、交感神经纤维通过;眶上裂有第三、四、六颅神经、第五颅神经的第一支(眼支)、眼上静脉、部分交感神经纤维通过

8、眼睑由外向内分为5层: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

9、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司眼睑闭合;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开启眼睑;Muller肌受交感神经支配。

10、结膜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11、泪器包括泪腺、泪道。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为泪液排泄系统。

12、眼外肌分为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

13、视神经按其部位分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

14、眼球的血液来自眼动脉,分为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和睫状体血管系统。睫状血管包括:睫状后短动脉、睫状后长动脉、睫状前动脉

15、泪膜分3层:表面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而成;中间水液层,由泪腺和副泪腺分泌形成;底部黏蛋白层,由眼表上皮细胞及结膜杯状细胞分泌形成

16、脉络膜由睫状后短动脉供血

17、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以三级神经元传递,即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光感受器分视锥细胞(感强光和色觉)、视杆细胞(感弱光和无色视觉),在中心凹处只有视锥细胞。

18、睑腺炎的病因:大多为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19、睑板腺囊肿的病因: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而致睑板腺出口阻塞

20、睑缘炎的病因:①鳞屑性睑缘炎:卵圆皮屑芽孢菌②溃疡性睑缘炎:金黄色葡萄球菌③眦部睑缘炎:莫-阿双杆菌

21、睑内翻分3类:先天性睑内翻、痉挛性睑内翻、瘢痕性睑内翻(角膜刺激4大症状:畏光、流泪、刺痛、眼睑痉挛)

22、睑外翻分3类:瘢痕性睑外翻、老年性睑外翻、麻痹性睑外翻

23、泪器在结构和功能上分为:泪液分泌部、泪液排除部。泪液分泌部包括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等外分泌腺;泪液排除部包括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

24、具有临床意义的眼表包括:结膜、角膜、泪器及泪道,泛指参与维持眼球表

面健康的防护体系中的所有外眼附属器

25、泪膜的功能:①填补上皮间的不规则界面,保证角膜的光滑;②湿润及保护角膜和结膜上皮;③通过机械冲刷及内含的抗菌成分抑制微生物生长;④为角膜提供氧气和所需的营养物质。

26、眼表疾病的分类:损伤造成的角膜缘细胞缺乏、基质微环境异常导致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

27、维持眼表正常功能的因素:①正常表型的结膜上皮和角膜上皮;②两种上皮干细胞的解剖及功能必须正常;③能产生及维持一层正常且稳定的泪膜;④眼睑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正常,能保护眼表和维持泪膜正常流体动力学功能;⑤相关的神经支配及反射功能正常。

28、干眼分2型:泪液生成不足型、蒸发过强型;分4类:水样液缺乏性、黏蛋白缺乏性、脂质缺乏性、泪液动力学(分布)异常性。

29、通常可根据以下4个方面对绝大多数干眼症患者做出诊断:①症状;②泪膜不稳定;③眼表面上皮细胞的损害;④泪液的渗透压增加

30、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诊断:①睑板腺体缺如;②睑缘及睑板腺开口异常;③睑板腺分泌物数量和质量的异常。

31、结膜由球结膜、睑结膜、穹窿部结膜3部分构成

32、结膜炎按发病快慢可分为超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结膜炎,一般而言病程少于3周者为急性,超过3周者为慢性。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免疫性、化学性、刺激性、全身疾病相关性、继发性和不明原因性结膜炎。按结膜对病变反应的主要形态分为:乳头性、滤泡性、膜性/假膜、瘢痕性和肉芽肿性结膜炎。

33、结膜炎症状有异物感、烧灼感、痒、畏光、流泪。重要体征有:结膜充血、水肿、渗出物、乳头增生、滤泡、伪膜和真膜、肉芽肿、假性上睑下垂、耳前淋巴结肿大。

34、细菌性结膜炎按发病快慢分为:超急性(24小时内)、急性或亚急性(几小时或几天)、慢性(数天或数周);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35、沙眼的特有体征:沙眼性角膜血管翳、睑结膜瘢痕

36、WHO要求诊断沙眼时至少符合下述标准中的2条:①上睑结膜5个以上滤泡;②典型的睑结膜瘢痕;③角膜缘滤泡或Herbert小凹;④广泛的角膜血管翳。

37、病毒性结膜炎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包括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咽结膜热、单疱病毒性结膜炎、新城鸡瘟结膜炎;后者包括传染性软疣性睑结膜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结膜炎、麻疹病毒性角结膜炎。腺病毒性角结膜炎主要表现为2类:流行性角结膜炎、咽结膜热。

38、角膜炎病理分期:浸润期、溃疡形成期、溃疡消退期、愈合期。

39、角膜炎的病理过程:角膜浸润、角膜溃疡、角膜云翳、角膜斑翳、角膜白斑

40、蚕蚀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自发性、慢性、边缘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

41、世界卫生组织将眼表改变分为3个阶段:结膜干燥、角膜干燥、角膜溃疡。

42、晶状体为双凸面、有弹性、无血管的透明组织。晶状体的主要病变有:①透明度改变,形成白内障;②位置的改变,产生异位和脱位。

43、白内障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发性等白内障;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安静状体混浊形态分为:点状、冠状和板层白内障;按晶状体混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囊膜下白内障;按晶状体混浊程度分为: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44、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后囊膜下。一般认为氧化作用是引

起白内障的最早期变化。

45、皮质性白内障按其发展过程分为4期:出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楔形混浊在皮质性白内障中最为常见。

46、绕核性白内障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白内障。

47、白内障手术适应症:视力的原因、医疗的原因、美容的原因。白内障术后的视力矫正:人工晶状体、眼睛、角膜接触镜

48、正常人眼压平均值为16mmHg。正常眼压定义在10—21mmHg。正常人一般双眼压差异不应>5mmHg,24小时眼压波动范围不应>8mmHg。

49、防水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外流:①小梁网通道;②葡萄膜巩膜通道

50、眼压高低主要取决于房水循环中的3个因素:①睫状突出成房水的速率;②房水通过小梁网流出的阻力;③上巩膜静脉压

51、青光眼最基本的检查项目有眼压、房角、视野和视盘检查。

52、一般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3大类。原发性又分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先天性又分为:婴幼儿型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先天型青光眼伴有其他先天异常。

5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期: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绝对期。

间歇期的主要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小发作史;②房角开放或大部分开放;③不用药或单用少量缩瞳剂眼压能稳定在正常水平。

54、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主要诊断标准:眼压升高、视盘损害、视野缺损。

55、药物降低眼压主要通过3种途径:增加房水流出、抑制房水生成、减少眼内容物。

56、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首选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

57、葡萄膜炎按病因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按炎症的临床和组织学改变分为:肉芽肿性、非肉芽肿性;按解剖部位分为: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小于3个月为急性,大于3个月为慢性)

58、前葡萄膜炎分型: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前部睫状体炎。

59、角膜后沉着物分类:下方的三角形分布、角膜瞳孔区分布、角膜后弥漫性分布。

60、前葡萄膜炎的并发症: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低眼压及眼球萎缩。

61、视杯的内层和外层分别发育分化形成视网膜感觉层(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62、视网膜出血分为:深层出血、浅层出血、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下出血。

63、视网膜血管改变:管径变化、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血管白鞘和白线状、异常血管

64、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表现:视网膜水肿、视网膜渗出、视网膜出血、渗出性(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65、视网膜动脉阻塞分为:视网膜动脉急性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慢性供血不足(眼缺血综合症)

66、视网膜静脉阻塞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非缺血型、缺血型)

67、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应禁用糖皮质激素和血管扩张剂

68、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ARMD、湿性ARMD

69、特发性黄斑裂孔分期:一期为裂孔形成期,仅中心凹脱离,视力轻度下降,中央凹可见黄色斑点或黄色小环,约半数病例会自发缓解;二期-三期为全层裂孔,二期裂孔<400um,成偏心的半月形、马蹄形或椭圆形;三期>400um圆孔,二期-三期时玻璃体后皮质仍与黄斑粘连;四期为已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的较大裂孔,可见Weiss环。

70、视网膜脱离按病因分为: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

7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两大要素:①视网膜裂孔形成;②玻璃体牵拉与液化。治疗原则是手术封闭裂孔。

72、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特征:夜盲、进行性视野缩小、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光感受器功能不良。

73、视神经疾病常见病因有3种:炎症、血管性疾病、肿瘤。

74、视神经萎缩根据眼底表现分为:原发性、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75、视乳头水肿分4型:早期型、进展型、慢性型、萎缩型。

76、眼球光学系统的主要成分由外向里依次为: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77、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78、眼的屈光力取决于各屈光成分的位置、曲率半径、球面特性、折射率。眼的屈光力与眼轴长度匹配与否是决定屈光状态的关键。

79、78、眼球总屈光力(非调节状态下)定为60D,平均折射率1.336,前焦距为16.67mm,后焦距为22.27mm,眼轴24mm。

80、眼的三联动现象为: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

81、近视根据屈光成分分为: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根据近视度数分类:①轻度近视:<—3.00D;②中度近视:—3.00——6.00D;③高度近视:大于—6.00D

82、远视根据度数分类:①低度远视:<+3.00D;②中度远视:+3.00—+5.00D;

③高度远视:>5.00D。

83、散光分为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规则散光根据两条主子午线聚焦与视网膜的位置关系分为: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合近视散光、复合远视散光。

84、老视的症状有:近视困难、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视近不能持久。

85、完整的验光过程包括3个阶段:初始阶段、精确阶段、终结阶段。

86、融合包括:感觉融合、运动融合。

87、斜视后的病生理改变:抑制、弱势、中心旁注视、异常视网膜对应。

88、双眼视觉重合是产生双眼视觉的基础。

89、双眼异向运动包括:集合和分开

90、儿童斜视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双眼视觉功能。首先应消除斜视造成的感觉缺陷,包括脱抑制、治疗弱视;双眼视力平衡或经治疗达到平衡后,则运用非手术的或手术的方法矫正斜视。

91、精确的配镜和对单眼弱视患者的优势眼的遮盖是弱视治疗的两个基本手段。

92、斜视根据融合功能分为隐斜视、间歇性斜视和恒定性斜视;根据眼球运动及斜视角有无变化分为共同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根据注视情况分交替性、单眼性斜视;根据发病年龄分先天性、获得性斜视;根据偏斜方向分为水平斜视(内、外斜视)、垂直斜视、旋转斜视、混合型斜视。

93、共同性斜视的主要特征: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麻痹性斜视主要特征:斜视角随注视方向的变化而改变,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94、3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4—5岁为0.6,6-7岁为0.7,7岁以上为

0.8。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或更多,较差的一眼为弱视。

95、治疗弱视的基本策略为精确的配镜和对优势眼的遮盖

96、眼球穿通伤治疗原则:①初期缝合伤口,恢复眼球完整性;②防止感染等并发症;③必要时行二期手术。

97、强酸能使组织蛋白凝固坏死,碱对组织起分解作用。碱烧伤比酸烧伤严重。

98、弱视按病因分类: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屈光部不正性、形觉剥夺性、先天性

99、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瞳孔括约肌扩大、瞳孔散大;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变小

100、角膜软化症的原因:缺乏维生素A

101、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未成熟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02、慢性泪囊炎的病因为鼻泪管阻塞所致,当角膜上皮损伤时,易产生细菌性角膜溃疡

103、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年龄为:3-6个月

104、前房积血应患眼包扎,平卧位休息。

105、青光眼的主要体征是病理性眼压升高、视神经凹陷性萎缩、视野缺损106、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呈水样,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成脓性

107、结膜充血越近穹窿部,充血越明显;睫状体充血越近角膜缘,充血越明显108、角膜实质损伤后,以瘢痕代替

109、房水由睫状体产生,经瞳孔到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当房水排出受阻时会出现眼压升高

110、眼视器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

111、角膜营养主要来自房水和角膜缘毛细血管网

112、内麦粒肿切开引流的方向与睑缘垂直;外麦粒肿与睑缘平行

113、视路是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反射到枕叶视觉中枢为止的视觉传导通路

114、视网膜细胞瘤分期: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转移期

115、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眼睑征、眼球突出、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结膜和角膜病变、视神经病变。

116、儿童期最常见的框内恶性肿瘤:横纹肌肿瘤;婴幼儿最常见眼内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117、沙眼体征:睑结膜充血、滤泡和乳头增生、睑结膜线条状或网状瘢痕、角膜帘状血管翳。

118、眼眶由额骨、蝶骨、筛骨、颚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7快骨组成

119、眼部充血分为: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混合充血

120、睑缘炎典型临床表现:患处呈现红、肿、热、痛

121、近视眼矫正用凹透镜,远视眼用凸透镜,散光矫正用柱镜。

名词解释

1.白内障(cataract):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

2.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RD: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可以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

3.角膜缘(limbus):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由于透明的角膜嵌入不透明的巩膜内,病逐渐过渡到巩膜,所以在眼球表面和组织学上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

4.瞳孔光反射(light reflex):为光线照射一侧眼时,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的反应。

5.瞳孔近反射(pupil near reflex):为视近物时瞳孔缩小,与调节和集合作用同事发生的现象,系大脑皮质的协调作用。

6.前房闪辉(anterior chamber flara):是由于血-房水屏障功能破坏,蛋白进入房水所造成的,裂隙灯检查是表现为前房内白色光素。

7.视力即视锐度(visual acuity):主要反映黄斑区的视功能。

8.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 opthalimia):是指发生于一眼的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被称为诱发眼,另一眼则被称为交感眼。

9.干眼病(dry eye):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眼质和量的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眼表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

10.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正常人眼平均值为16mmhg,正常人眼压定义在10~21mmhg。

11.屈光不正:眼球的屈光力与眼球的轴长不相适应以致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即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

12.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

13.高压眼症:一些人的眼压虽已超过统计学的上限,但乌尔检测出视盘和视野的损害,房水开放,临床上称为高压眼症。

14.调节(accommodation):为了看清近距离的目标,需要增加晶状体的曲率,从而增加眼的屈光力,是近距离目标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15.集合(convergence):产生调节的同时会引起双眼内转。

16.双眼单视:在正常双眼注视状态下,物体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所成的像,经大脑视觉中枢合成一完整的立体形态。

17.视野(visual field):是指双眼正视前方固定不动所看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力。

18.正视(emmetropia):当眼调节放松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集,这种屈光状态就叫做正视。

19.近视(myopia): :当眼调节放松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就叫做近视。

20.远视(hypermrtropia/hyperopia):当眼调节放松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之后,这种屈光状态就叫做远视。

21.散光(astigmatism):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该眼球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这种屈光状态就叫做散光。

22.复视(diplopia):斜视后,外界同一物体投射在两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即投射在注视眼中心凹和斜视眼周边视网膜上,中心凹的物象在正前方,周边视网膜的物象在另一视觉方向上,因此一个物体被感知为两个物象,成为复视。

23.房水循环途径(agueous humor’s pathway):捷状体产生、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方、再从前方角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回流到血循环。另有少部分从房角的睫状带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和通过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24.角膜云翳(corneal nebula):浅层瘢痕性浑浊薄如云雾状,通过浑浊部分仍能看清后面虹膜纹理。

25.角膜斑翳(corneal macula):浑浊较厚略成白色但仍可透见虹膜者。

26.角膜白斑(cornel leucoma):角膜炎第四期溃疡愈合后,瘢痕混浊很厚呈瓷白色,不能透见虹膜者称角膜白斑。

27.青光眼(glaucoma):是一种以视野缺损和视神经萎缩为共同特征的常见眼病。

28.泪溢(epiphora):泪液排除系统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处。

29.流泪(lacrimation):泪液分泌增多,排除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之外。

30.视路:指从视网膜光感器至大脑枕叶中枢的神经传导路径,在临床上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路径。

3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 related cataract):又称老年性白内障,是在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加,其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增高。分为皮质性、核性、后囊膜下。

32.并发性白内障(complicated cataract):由于眼部炎症、退行性改变。使晶状体营养或代谢发生障碍而引起的白内障。

33.后发行白内障(after cataract):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或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吸收后形成的晶状体后囊浑浊。

34.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前后即存在、或出生后一年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导致的白内障。

35.外伤性白内障(traumaticcataract):眼球钝挫伤。穿通伤和爆炸伤引起的晶状体浑浊。

36.正视眼:眼球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来自5㎝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去屈光系统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37.散光:由于眼球子午线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各径线上不能同时成像,因而不能形成焦点的屈光状态。

38.KP,即角膜后沉着物:炎症细胞或色素沉积于角膜后表面。

39.青光眼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晶状体前囊下有时可见小片状白色混浊,称为青光眼斑。

40.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度数不等者称为屈光参差。

41.上睑下垂(ptosis):上睑的提上睑肌或Muller平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即在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遮盖上部角膜超过2mm。

42.继发性青光眼:由于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干扰或破坏了正常的房水循环,使房水流出通路受阻而引起眼压增高的一组青光眼,其原因一般比较明确。

43.电光性眼炎:电焊、高原、雪地及水面反光可造成眼部紫外线损伤。

44.WEISS环:玻璃体与视网膜完全脱离后,在视网膜出现一个絮状的半透明物,标weiss环。

45.视力:是指视器辨别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能力,它反映黄斑中心凹的视功能。

46.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和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47.眼球穿通伤:眼球的外伤,锐器造成眼球壁全层裂开。

48.眼球贯通伤:锐器或高速飞行的金属碎片刺眼球壁为眼球贯通伤。

49.小凹:为黄斑中心,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的部位。

50.等视线: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表示该店的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点的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在视野学上称为等视线。

51.视路:指从视网膜光感受器至大脑枕叶中枢的神经传导路径。

52.泪道:由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构成,为泪液排泄通道。

53.结膜:起始于上、下睑缘后唇,是覆盖于眼睑内面和眼球前的一层半透明的薄膜组织。

54.结膜囊:结膜以睑裂为口,角膜为底,结膜呈囊状袋,故称结膜囊。

55.结膜炎:结膜的大部分表面暴露于外界,当眼表的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强时,就会引起结膜组织的炎症发生,这种炎症统称为结膜炎。

56.翼状胬肉:是一种向一角膜表面生长且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形态呈三角形似翼状而得名。

57.直接对光反射:在暗视内受检眼被光源直接照射,该眼瞳孔迅速缩小的反应。

58.间接对光反射:在暗示内另侧眼被光源直接照射,受检眼瞳孔迅速缩小的反应。

59.双眼单视:在正常双眼注视状态下,物体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所成的像,经大脑视觉中枢合成一完整的立体形态。

60.斜视:在异常情况下,双眼不协同,在双眼注视状态下出现某一眼位偏斜称斜视。

61.高压眼症:一些人的眼压虽以超越统计学正常上限,但长期随访并不出现视神经和视野损坏,房角开放。

62.黄斑:位于视网膜后极部的血管凹陷处,直径约为2mm,还有丰富的黄色素,其中央有一个小凹,为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感的部位。

63.实盘(视乳头):距黄斑鼻侧约3mm,境界清楚的橙红色略呈竖椭圆形的盘状结构,仅有神经纤维,没有视细胞,不能感光,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64.睑板腺囊肿:由于睑板腺导管出口堵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引起的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以往称散粒肿。

65.睑内翻(entropion):睑缘向眼球方向翻转,同时睫毛倒向眼球。

66.睑外翻(ectropion):睑缘离开眼球,向外翻转的异常位置。

67.角膜软化症:维生素A严重缺乏,不及时治疗所致。

68.麦粒肿:即外睑腺炎,指化脓性细菌侵入睫毛毛囊或其附属器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

管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就是界定组织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过程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术,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间复杂性的能力 简答题 简述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追求组织使命的实践活动 管理人员是如何分类的 (1)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不同层次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2)根据管理者所负责的领域差异,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同基层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上有何区别? 高层管理者是对整个组织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配具体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管理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学习组织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单一的模型,它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思考 柔性组织柔性组织是指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时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负的责任 简答题 简述企业环境的构成 企业环境由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及微观环境构成 简述企业文化的结构 核心的精神层中间的行为层外在的形象层 简述企业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 消极功能:组织变革的障碍文化多样化的障碍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试述企业环境的新变化 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兴起 试述企业如何管理环境 (1)树立正确的环境管理观念 (2)选择合适的环境管理分析方法 (3)遵循科学的环境管理程序 (4)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试述企业管理环境的一般方法 广告舆论联合或联盟制定战略 第三章 名词解释 程序化决策指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指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决策 德尔菲法这是一种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的方法,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对方案作出评估和选择 简答题 什么是决策?决策的特征有哪些? 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相对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特征(1)决策要有明确目标,没有目标就不存在决策 (2)决策方案要考虑可行性 (3) 决策的关键和实质是比较和选择

眼科学试题汇总-共18页

附件2:试卷模版首页(以章节为单位命题) 蚌埠医学院2019/2019学年第2学期临床医学专业 《眼科学》试卷 试卷类别:A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系别临床医学系年级 2019级 装学号姓名 说明:该试卷均为选择题,学生将学号、正确答案用2B铅笔填涂于答题卡上,否则以零分计,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于监考老师。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 绪论 1、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是由眼来完成的。 A、70% B、90% C、80% D、60% E、98% 2、20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眼科学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年代开始施行人 工晶状体手术 A、90 B、70 C、60 D。50 E、80 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药书《》中有70多种眼科用药的记载。 A、《诸病源候论》 B、《原机启微》 C、《神农本草经》 D、《龙树眼论》 E、《目 经大成》 订眼科学基础 1.临床上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哪两层的分离 A、内核层与外核层 B、外丛状层与内核层 C、色素上皮层与神经感觉层 D、神经纤维 层与内界膜 E、外界膜与视杆、视锥层。

2,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种透明物质与()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 A、结膜 B、角膜 C、巩膜 D、视网膜 E、脉络膜。 3.房水是由()产生的。 A、角膜 B、虹膜 C、晶状体D。睫状体 E、瞳孔。 青光眼 1.我国青光眼常见类型是 A.新生儿血管性青光眼B.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C、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D.恶性青光眼E.先天性青光眼 2..目前最准确的眼压测量方式为 A.Schiotz眼压计B、Goldmann压平眼压计C.非接触眼压计D.前房角镜E.指测法 3..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A.虹膜膨隆B.一眼急性发作后,另一眼未发作者C、在激发试验下眼压无升高D.前房浅E.房角狭窄 4.使用哪种眼药水时应压迫泪囊区3~5分钟 A.0.5%可的松眼药水B.2%洁霉素眼药水C、0.5%噻吗心安眼药水D.1O%SC眼药水E.0.5%氯霉素眼药水 5突然视力下降伴有眼痛见于 A.视网膜脱离B、急性闭角型青光眼C.玻璃体出血D.缺血性视神经病变E.视网膜静脉阻塞 葡萄膜疾病 1.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治疗关键是 A、散瞳B.皮质类固醇药物应用C.维生素应用D.热敷E.抗生素使用 2..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表现为 A.发病前常有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和头皮过敏等改变B.可出现典型晚霞改变和Dalen-Fuehs结节C以上均对D.双眼视力下降,可出现视盘炎E.可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

统计学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统计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 总体单位:个体,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任一概念都包含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特征有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统计标志:在统计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是标志的承担者,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的,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 量特征。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或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统计调查的好坏,将影响统计资料的正确与否,从而影 响统计质量。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 普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调查范围:1.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如人口普查)。2.反映一定时期现象的总量(如出生人口总数)。优点:所获资料 更详细,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缺点: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主要作用:在于掌握某些关系国计民生、国情国力的数据,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 抽样调查:指从所要研究的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整理得出的数量特征,用以推断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形式。特点:随机性、推断性。优点: 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应用范围:①对总体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但要 掌握总体某些现象的全面数值②用抽样调查资料修正全面调查资料。作用:①承担全面调查无 法或很难承担的调查任务。如气象调查。②与全面调查结合,可以发挥相互补充、校对的作用。 ③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④用来检验总体特征的某些假设,为行动决策提供依据。抽样调 查的组织形式: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阶段抽样。 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研究总体作全面分析后,有意识地从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优点:节省人力、物力,既可搜集统计资料,又可分析 研究问题。缺点:资料不齐全,缺乏代表性。主要作用:1.弥补全面调查不足(获取其它统计调 查方法不能得到的统计资料;补充完善统计报表;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2.进行估算某些 指标数值。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但这部分重点单位占总体的绝大比重。优点:省事、省力,能用较少的代价及时搜集到总体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趋势。缺点: 资料受重点单位影响大,资料一般不齐全。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建立统计数据库,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反复需要的工作过程。作用: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 的重要阶段,它是实现从个体单位标志值过渡到总体数量特征值的必经阶段,是统计分析的前 提。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效果。 绝对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有时也称绝对数。是用来说明一定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的总量。它包括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相联系指标的比值。作分母的指标为基数,分子为表数。通过相对指标可反映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比关系。一般分为有名数和无名数。种类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数。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它是度量频率分布集中趋势或中心位置的指标。也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的综合指标。它是在同质总体内各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一般有两种分类:静态 平均数、动态平均数。

黄昌勇版-土壤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的结构表层。其基本特性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3.土壤剖面:由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成为土层(土壤发生层),而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为土壤剖面。 4.土壤生产力:土壤肥力因素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了土壤生产力。 5.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6.人为肥力:耕作熟化过程中发育而来的肥力,是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7.有效肥力: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其中一部分在当季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这一部分肥力叫有效肥力。 8.潜在肥力: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没有直接反映出来的肥力叫做潜在肥力。 9.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中处于四大圈层(气、水、生物、岩石)交界面上最富有生命活力的土壤连续体或覆盖层。 10.土壤生态系统:是以土壤为研究核心的生态系统,可分为研究土壤生物的生态系统和研究土壤性状与环境关系的土壤生态系统两类。 11.矿物:指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2.风化作用:是指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裂和分解的过程,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13.土壤母质:岩石矿物的风化产物,又称土母质。 14.土壤原生矿物:是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15.土壤次生矿物:在风化及成土过程中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成的新矿物。 16.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7.硅铝率:土壤粘粒部分的SiO2和Fe2O3含量的分子比。 18.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19.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20.土壤腐殖物质:是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非晶形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21.矿化率:每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质的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22.腐殖化系数:把每克干重的有机物施入土壤1年后所能分解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23.有机质土壤:一般把有机质含量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24.矿质土壤:把有机质含量20%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 25.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机化合物进入土壤后,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同时释放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的过程。26.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27.C/N(碳氮比):有机物中碳素总量与氮素总量之比。 28.有机质的周转: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由其一系列转化和矿化过程所构成的物质流通称为有机质的周转。 29.激发作用: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这种矿化作用称之新鲜有机物质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激发作用。 30.腐殖化作用: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过程。 31.菌根:存在于一些树木根的活性部分的真菌菌丝,是真菌和植物根的共生联合体。32.联合固氮:有些固氮微生物在植物根系中生活,这时的固氮作用比单独生活时要强的多,这种类型称为联合固氮。 33.根际(根圈):泛指植物根系及其影响所及的范围。 34.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 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的质量(实用上多以重量代替,克/厘米3)称为土壤密度。 35.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克/厘米3或吨/米3),称为土壤容重。 36.土壤孔隙度(总孔度):全部孔隙容积与土体容积的百分率。 37.孔隙比: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 38.固相率:土壤固相的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固相率。 39.液相率:土壤液相的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液相率。 40.气相率:土壤气相的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气相率。 41.三相比:土壤固、液、气三相的容积分别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固相率、液相率(即容积含水量或容积含水率,可与质量含水量换算)和气相率,三者之比即是土壤三相比。 42.土壤粒级(粒组):土壤颗粒按粒径大小和性质不同分成若干级别(按土粒的大小,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管理学 一、名词解析 1、管理(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 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标准化原理(P11):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 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 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具有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家的话语 说,就是单个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P23 7、问题强度(P28): 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 业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 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方法。

10、风险型决策(P94):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 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心能力(P117): 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一项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 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14、负强化(P211):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5、战略性计划(P111):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16、建设性冲突(P175): 是指组织成员从组织利益角度出发,对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等。 17、定规维度(P195): 代表领导者构建任务、明察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明晰沟通渠道的倾向,或者说,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 18、管理幅度(P146): 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19、组织文化(P177):

(完整版)眼科学试题(含答案)

眼科学试题(含答案) 1. 晶体悬韧带发育完全的时间是(C) A、胚胎第3个月 B、胚胎第5个月 C、胎儿出生时 D、以上都不是 E、胚胎第4个月 2. 睑外翻的病因中不包括(B ) A、老年眼轮匝肌松弛 B、动眼神经麻痹 C、面神经麻痹 D、眼睑皮肤烧伤 E、眼睑皮肤手术 3. 关于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正确(E) A、常发生于抗青光眼术后 B、口服乙酰唑胺 C、晶状体或玻璃体与水肿的睫状环相贴 D、静脉点滴甘露醇 E、尽快滴用1%匹罗卡品眼液缩小瞳孔 4. 关于眼球穿孔伤,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 A、脱出的虹膜应于还纳 B、脱出的玻璃体予以切除 C、脱出的晶状体应予复位 D、脱出的睫状体应于复位 E、以上都不对 5. 球后视神经炎的视野改变中,错误的是(C ) A、视野改变以红、绿视野改变为甚 B、中心暗点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哑铃形暗点 C、偏盲性视野缺损 D、周边视野缩小 E、中心或旁中心暗点 6. 关于同侧偏盲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 ) A、多为视交叉以前的病变所致 B、下象限性同侧偏盲则为视放线上方纤维束或距状裂上唇病变所引起 C、上象限性同侧偏盲,见于颞叶或距状裂下唇的病变 D、部分性同侧偏盲最多见 E、有部分性、完全性和象限性同侧偏盲7. 青光眼斑是指位于(A) A、晶状体前囊下的片状白色混浊 B、晶状体后囊下的片状白色混浊 C、晶状体皮质的白色混浊 D、晶状体核的白色混浊 E、晶状体前极的白色混浊 8. 以下哪项不属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D ) A、结膜无肥厚 B、结膜充血有分泌物 C、不留瘢痕 D、可伴有角膜血管翳 E、滤泡多见于睑结膜及下方穹窿 9. 眼底检查发现右眼后极部视网膜有深浅不等的出血、渗出灶及微血管瘤。为明确诊断,最需做何种检查(D ) A、视觉电生理 B、眼B超 C、CT D、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E、视野检查 10. 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疾病是(E ) A、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B、球后视神经炎 C、视网膜血管炎 D、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E、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11. 关于枯草热结膜炎的描述,下列何者不正确(B ) A、可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 B、结膜刮片可找到嗜碱性细胞或嗜碱性结节 C、眼睑及结膜水肿 D、自觉眼部痒、流泪、眼红 E、常因花粉过敏所致 12. 关于色苷酸钠滴眼液的说法,以下哪项不正确(D ) A、可阻止组织胺释放 B、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 C、可抑制过敏原诱发的肥大细胞脱颗粒 D、可完全替代糖皮质激素 E、可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13. 下列后发性白内障的说法哪项错误(A ) A、影响视力的程度与后囊膜混浊程度和厚度无关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考研《土壤学》易考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2)

2012考研:《土壤学》易考名词解释、 简答及论述 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潜在肥力、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壤圈、土壤生态系统、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粘土矿物、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同晶替代、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土壤矿质化过程、腐殖化系数土壤腐殖 太奇考研2016年早起计划咨询热线:4000-855-866 在线咨询YY: 86489962 一、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潜在肥力、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壤圈、土壤生态系统、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粘土矿物、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同晶替代、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土壤矿质化过程、腐殖化系数 土壤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的周转、、矿化率、腐殖化作用、激发效应、土壤基质、土壤密度、土壤比重、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比、土壤粒级、当量孔径、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质地分类、土壤质地剖面、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土壤孔性、毛管孔隙、非活性孔隙、通气孔隙、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最大吸湿量、最大分子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毛管水上升高度、毛管水强烈上升高度、土壤水分有效性、重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土壤水贮量、相对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土水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土壤饱和流、土壤非饱和流、土壤导水率、土面蒸发、土壤水汽凝结、土壤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SPAC、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溶质运移、对流、溶质的分子扩散、溶质的机械弥散、水动力弥散、土壤空气状况、土壤呼吸、土壤呼吸系数、土壤氧扩散率、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热扩散率、 土壤温度年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土壤胶体、可变电荷、永久电荷、土壤电荷数量、土壤电荷密度、离子吸附、阳离子静电吸附、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互补离子效应、阴离子的静电吸附、阴离子的负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活性酸、潜性酸、水解性酸、交换性酸、石灰位、碱化度、土壤缓冲性能、土壤缓冲容量、土壤物理机械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粘着点、脱粘点、土壤塑性值、土壤塑性指数、土壤抗压性、土壤抗楔入性、土壤硬度、 土壤坚实度、土壤耕性、土壤压板、土壤宜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粘闭、土壤退化、土地退化、土壤沙化、土地沙漠化、土壤质量、全球土壤变化。 三、简答题 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有哪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简述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3、简述硅酸盐粘土矿物种类及一般特性? 4、简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5、简述褐腐酸和黄腐酸在性质上的异同点? 6、土壤腐殖质是如何形成的? 7、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如何? 8、国际制和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的要点如何? 9、比较砂粒、粉粒和粘粒组成和性质的区别? 10、肥沃土壤要求的良好土壤孔性指标如何?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 一、名词解析 1、管理(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标准化原理(P11):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 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具有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家的话语说,就是单个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P23 7、问题强度(P28): 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

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法。 10、风险型决策(P94):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 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心能力(P117): 是组织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一项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 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14、负强化(P211):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5、战略性计划(P111):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

【缩印整理版】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可信区间:按预先给定的概率确定的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该范围称为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它的确切含义是:可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可 能性是1- α ,而不是总体参数落在该范围的可能性为1-α 。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 (control) 对受试对象不施加处理因素的状态。在确定接受处理因素的实验组时,要同时设立对照组 重复 (replication)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或多次观察。整个实验的重复;观察多个受试对象(样本量);同一受试对象重复观察。作用是估计变异大小和降低变异 随机化(randomization) 采用随机的方式,使每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I类错误(假阳性错误)真实情况为H0是成立的,但检验结果为H0不成立,这样的错误称为I类错误。其发生的概率用α表示。在假设检验中作为检验水准。一般取0.05或0.01。 II类错误(假阴性错误)真实情况为H1是成立的,但检验结果为H1不成立,这样的错误称为II类错误。其发生的概率用β表示。由于其取值取决于H1 ,因此在假设检验中无法确定。 变异指标是用于描述一组观察值围绕中心位置散布的范围,即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数据越离散,反之越集中。极差 (range);四分位数间距(quartile range);方差(varianc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平均数指标用于描述一组同质观察值的集中趋势,反映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 单纯抽样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从而形成抽样框架,在抽样框架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每个观察对象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按照某种顺序给总体中的个体编号,然后随机地抽取一个号码作为第一个调查个体,其他的调查个体则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系统”地抽取。最常用的方法是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先将总体中全部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样本。分层特征与研究目的有关。按各层比例抽样。为减少抽样误差,要求层内误差最小,层间误 差最大。 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群”,从中随机抽取 几个群,抽取群内的所有观察单位组成调查样本。 “群”的确定与研究目的无关。为减少抽样误差, 需多抽几个“群”。 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 F检验,适用于对多 个平均值进行总体的假设检验,以检验实验所得的 多个平均值是否来自相同总体。 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实验:凡同时配置两个 或两个以上处理因素,这些因素的各水平又具有完 全组合的实验,统称为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 实验。 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是事先 将全部受试对象按某种可能与实验因素有关的特征 分为若干个区组(block),使每一区组内的受试对 象例数与处理因素的分组数相等,使每个实验组从 每一区组得到一例受试对象。 单向方差分析(one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是指 处理因素只有一个。这个处理因素包含有多个离散 的水平,分析在不同处理水平上应变量的平均值是 否来自相同总体。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 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 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 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 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 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 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 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 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 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 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 定的观察结果。随机变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 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 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 布。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用于观察指标单 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时两组资料变异程度的比 较。用CV 表示。计算:标准差/均数*100% 直线回归(linear regression)建立一个描述应变量 依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直线方程, 并要求各点与该直线纵向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直 线回归是回归分析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故又 称简单回归(simple regression)。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即直线的斜率 (slope),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用b 表示,b 的统计意 义为X每增(减)一个单位时,Y平均改变b 个单 位。 相关系数r:用以描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 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秩次: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所编的秩序号称为 秩次(rank)。 秩和:各组秩次的合计称为秩和(rank sum),是非 参数检验的基本统计量。 方差(variance):方差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情 况,由离均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个数得到。 检验效能:1- β称为检验效能(power of test),它是 指当两总体确有差别,按规定的检验水准a 所能发 现该差异的能力。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 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 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 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误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 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 理来估计。 一、统计表有哪些要素构成的?制表的注意事项有 哪些? 一般来说,统计表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备 注五部分组成。但备注并不是必需的内容,可以根 据需要出现。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最好一张表突出一个中心, 不易太多中心,如果需要说明多个中心,可分成多 张统计表。 2合理安排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对于表中任意一行, 从左至右,通过简短的连接词,可连成成一句通顺 的句子。 3表中数据要认真核对,保证准确可靠 二、为什么不宜用t 检验对多组均数进行比较? 如果用t检验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则会 增加犯I 类错误的概率。 经检验得到拒绝H0 ,认为两组之间有差别的结论 可能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α,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 1- α.每次判断均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1- α)k, k为比较的次数,上例α=0.05, k=3,则均不犯错误 的概率为( 1- 0.05)3 =0.86. 至少有一次判断犯I 类错误的概率为1-(1- α)k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按实验设计的类型,将全部观察值间的变异分解成 两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然后将各部分的变异与随机 误差进行比较(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因素的作用 来解释),以判断各部分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 义,从而推断不同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五、简述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回归说明依存关系,直线回归用于说明两 变量间数量依存变化的关系,描述y如何依赖于x 而变化;相关说明相关关系,直线相关用于说明两 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此时两变量的关系是平等 的 2.r与b有区别:r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 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 b表示x每改 变一个单位,y平均增(减)多少个单位; 3.资料要求不同:直线回归要求应变量 y是来自正态总体的随机变量,而x可以是来自正 态总体的随机变量,也可以是严密控制、精确测量 的变量,相关分析则要求x,y是来自双变量正态分 布总体的随机变量。 4.取值范围:-∞

土壤学名词解释

原生矿物: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如各种盐类CO32-、SO42- 、SiO42- 、Cl- 四面体: 硅氧四面体是硅酸盐矿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不同的连接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硅酸盐矿物。 八面体:由六个氧原子环绕着一个中心铝离子排列而成,氧原子排列成两层,铝原子居于两层中心孔穴内。 同晶替换: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1型:晶层与晶层间距离稳定,连接紧密,内部空隙小,电荷量少,单位个体小,分散度低。多出现于酸性土壤。如高岭石类。 2:1型: 胀缩性大,吸湿性强,易在两边硅氧片中以Al3+代Si4+,有时可在硅铝片中,一般以Mg2+代Al3+→带正电→吸附负离子。 粘粒矿物:组成粘粒的次生矿物叫粘土矿物。 土壤质地:据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划分的土壤类型。种类:砂土、壤土、粘土 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分解和崩解的过程。永久电荷:同晶替代的结果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能吸附土壤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土壤吸湿水**:干土从空气中吸着水汽所保持的水称为吸湿水 土壤膜状水**:土壤颗粒表面上吸附的水分形成水膜,这部分水称为土壤膜状水。 土壤膜状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土壤最大分子持水量。 凋萎系数:作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呈现永久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就称为凋萎系数。土壤毛管水***: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称为毛管水。包括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这部分水作物可以利用。 毛管悬着水**借助于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的毛管孔隙中的水分,它与来自地下水上升的毛管水并不相连,好像悬挂在上层土壤中一样,故称之为毛管悬着水。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通常作为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在数量上它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含水量,也称为土壤全持水量。 重力水**:临时存在于土壤大孔隙(通气孔隙)中的水分,与土壤养分的淋失有关。 土水势:表示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土—水系统移到温度和气压完全相同的纯水池时所做的功。常用(Ψ)来表示。基质势 (Ψm);压力势(Ψg);溶质势(Ψs);重力势(Ψg)。 基质势(ψm)***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平衡的土-水体系统移到另一个没有土壤基质(纯水),而其它状态完全相同的水池时所做的功。或由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的土水 势。 压力势(ψp)***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土-水体系移到另一个压力不同,而温度、基质、溶质等状态完全相同的参比系统时所做的功。或在土壤饱和水的情况下,由于受压 力而产生土水势变化。 溶质势(ψS)***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平衡的土-水体系统中移到另一个没有溶质而其它状态均相同的水池时所做的功。或指土壤水中溶解的溶质而引起的土水势 的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