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傲的女孩 教案

高傲的女孩 教案

高傲的女孩 教案
高傲的女孩 教案

12、高傲的女孩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交友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信,与人交友,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懂课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信心及感悟与此同时交友的好处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3)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耳熟能详的音乐,猜一猜:这首歌的题目叫什么?欣赏音乐《朋友》。

2.同学们,唐代诗人李白曾写过这样一句话: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朋友之间的心灵相犀,互相帮助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暖和阳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随着秦文君的笔触进入《高傲的女孩》,板书课题。

二、感受新知,质疑问题(7)

1.听课文朗读,巩固文章内容:课文写了“我”渴望与叶小绿这个被叫做高傲的女孩成为好朋友,最终变为终身的好朋友的故事。

2.了解作者,出示课件:秦文君,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1954年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起从事少儿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儿童文学选刊》《中国儿童文学》主编,现为中国福利会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当代最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以创作儿童小说闻名,1981年创作出了第一部中篇小说《闪亮的萤火虫》,1982年开始其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小丫林晓梅》、《会跳舞的向日葵》等,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小鬼鲁智胜》、《男生贾里》、《家有小丑》等十余部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先后播映。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题和课文内容提出质疑。

4.小组交流、讨论,板书值得大家探讨的、有价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师出示思考题:

(1)“我”在认识叶小绿之前是个怎样的人?“挺不一般的朋友”指哪种朋友?

(2)“我”和叶小绿是怎样认识的?

(3)“我”对友谊有怎样的体会?

2.学生再次交流、讨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划记出来。然后,结合小组成员的智慧,解决问题。

四、交流展示,突破难点

1.学生交流展示,师予以加分鼓励。

2.相机引导,突破难点:

(1)齐读1、2自然段,说一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特别喜欢交朋友——挺想交不一般的朋友:指相互之间持久的、不会散淡的朋友)

(2)出示:“后来,朋友一大堆,并排走在路上,就像一长溜栅栏。”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了什么?(一长溜栅栏,说明当时作者的朋友很多)

(3)学生快速浏览3—6自然段: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我”和叶小绿是怎样认识的。

(第3自然段:我们两个是在少年宫的美术班上认识的。板书:认识高傲的女孩)

(4)齐读第6自然段,出示问题:“我”对友谊又有怎样的体会?(划记第6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板书:友谊需要热情,需要吸引力,更要心心相通。)

(5)默读7—10自然段,概括层意:写了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和高傲的女孩仍然是好朋友。(板书:成为终身的朋友)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谊是暴雨天及时送来的一把雨伞,友谊是失败时鼓励的一个微笑。让我们齐心协力,共筑友谊之家。

2.欣赏音乐:《友谊地久天长》

3.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友谊的体会。

4.积累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教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著名的科学家的故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提笔即是练字时,我们只要写字就要认认真真地写,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端正。好,齐读课题。 二、预习展示(4分) 1.你对爱因斯坦有哪些了解呢,谁能简单地说一说。 (生: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师激情补充:出示课件,爱因斯坦的头像。他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毕生潜心科学研究,他的相对论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世界科学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2.他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和一个12岁的小女孩之间会发生哪些故事呢?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

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4名同学。大家注意倾听,读后说一说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学生自由说,生补充,师引导说完整。(一天,小女孩不小心撞上了爱因斯坦;第二天,小女孩又遇上了爱因斯坦教他怎样穿戴;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小女孩,邀请小女孩到他的工作室作客,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从此,小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三、精读感悟: 1.过渡: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第二自然段,看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把这些语句标画下来,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你的感受。 (2)交流: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先读一读你标画的语句,再谈谈你从这里感受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同一个地方如果你有不同的感受,一个同学说完后你可以直接站起来说你的感受。(此环节,如何使学生能从语言文字中读出爱因斯坦的品质和把他的高尚品质通过感情朗读读出来是目的,不要把重点放在体会人的品格的感悟上。) A、“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生说平易近人或温和,教师相机板书:平易近人或温和。——是啊,是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子撞上了这位老人,可老人却抬起头,友好的冲小女孩一笑说,请你再读这句话。(指导读出平易近人,强调“不小心”)。(结果,课堂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精读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程序”、“说练习作业的安排和板书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七个方面对本课教材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十九世纪丹麦着名童话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传世之作。文章讲述了一个穷苦的小女孩在万家喜庆的大年夜,被迫沿街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作品通过这个小女孩濒临死亡、神志不清时眼前出现的神奇幻想与现实生活中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民众悲苦命运的同情,对丑恶社会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也可以看出安徒生对当时儿童生命状况的深切关注。 2、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纵向:《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被编排在六年级下册的第四组,本组教材是围绕“外国名片名着”这一专题编写的。与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着”一脉相承,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的熏陶。 横向:《卖火柴的小女孩》与《凡卡》、《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共同组成一个单元。从单元导语中我们知道,通过本组的学习,了解料片外国短篇作品,接触两部外国长篇作品。旨在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9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9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说课稿。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我为这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在读进去之后,再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二、学情分析 这个故事很多学生已经听过,理解内容并不难,但对思想感情的理解缺乏深度。从内心和作者产生共鸣,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设计理念 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的确,使学生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从长远看,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学生的一生更重要。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也包括情感世界的丰富,观察领悟能力的提高和探索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我在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着重体现了以下教学思想:

1、紧紧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改革标准》倡导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极富感情,不宜层层分析,那样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我在教学中,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充分发掘课文的情感因素 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故事扣人心弦,感情深刻强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体会小女孩的悲惨,激起对残酷社会现实的不满。 四、设计思路 1、把握一条情感脉络教学中应紧扣“由怜生爱,由爱生悲,由悲生愤”的情感脉络,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情感。 2、培养三种能力 (1)探究感悟能力。作者的感情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的。她的“可怜”“幸福”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在自读中自悟,在互相讨论中加深理解和感受。 (2)、想象和表达能力。如果你看到小女孩冻死街头会怎么说。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通过虚拟情境,一方面深化课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一方面发展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解读】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中的第21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本文记述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情感也易被激发。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积极提倡和推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型阅读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主线,引导学生从文中四位人物的语言探究问题,从而认识到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最伟大的人以及他热爱科学、珍惜时间、不拘小节的人格魅力,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用“一面……一面……”“只好”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 1.质疑激趣法。浓厚的兴趣是阅读教学最有效的催化剂。围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质疑,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2.提炼词语法。找出描写爱因斯坦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自读感悟,提炼关键词语,集中反映了爱因斯坦的品质。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效的是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阅读学习方式的探究,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2、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教学难点】 感悟爱因斯坦热爱科学、珍惜时间、不拘小节的伟大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 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自读自悟法。教学时,以朗读作为重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有几次交往?你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变化? (板书:22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2、谁来说说你对爱因斯坦有哪些了解? (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 3、爱因斯坦到底伟大吗?下面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文中的人物分别有着怎样的看法? [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以此研读文本,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上课伊始揭示研究主题,能使学生目标明确,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文本研读。] 二、精读课文,感知人物性格 一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2、自读课文,找出小女孩的父亲的句子。从这句话你感受到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苏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的一个单元,《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正是其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撞、相遇并相处的过程,课文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以时间为顺序的系列生活片断。这几个小片断就像是一架架于街道某一角的摄影机中随机截取的几个镜头,生动而丰富。它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课文情节简单,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彰显人物的性格,学生可以从朴实的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伟大。设计理念:自主、开放的课堂不仅能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还有助于培养、提高他们在学习中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会变得兴趣盎然,异常活跃。作为一堂课的引导者——教师,除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外,如果还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争辩点,开展一场精彩的课堂争辩,无疑会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高潮。课堂上,我让学生一直处于矛盾思辨的过程中,循着小女孩的质疑与爱因斯坦的功绩这一矛盾走进课文,依着生活实际“伟人”的形象与小女孩见到的爱因斯坦的形象这一矛盾探究课文,鼓励学生与资料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现实对话,与自己对话,在思辨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理有据,紧扣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不同角度、全方位感悟——“小女孩心中的爱因斯坦”“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从平凡之中见识伟大,最后形成自己心中的爱因斯坦。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能为爱因斯坦是否伟大进行辩解——因为潜心科学研究,没时间打理,因而生活不拘小节,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但依然谦虚好学、平易近人,所以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人格魅力在思辨中彰扬,人性的伟大在争辩中升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体现。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蓄”、“呵”,正确识记“裹、蓄”等生字字形。 2、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改写成剧本,并分角色表演。 4、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朗读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由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5、抓住爱因斯坦的语言、动作、神态学习人物外貌描写。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朗读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由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2、抓住爱因斯坦的语言、动作、神态学习人物外貌描写。 教学过程:前置性作业:自学课文中的七彩词语,重点关注生字新词。(连自主学习单词累计12个)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搜集资料:爱因斯坦人物简介(2条) 初步理清文章脉络 思考课后问题: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一、聆听伟绩,直面“伟大” 1、同学们,看!出示诗歌:追求着简单淳朴的生活,致力于真理的执着探索,相对论,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和平论,唤醒了人民的团结心。他的贡献,让人类万世景仰,他的品格,与天地日月争辉,他就是公正、善良、真理的化身。 2、知道他是谁吗?生齐答(板书:爱因斯坦) 3、结合前置性作业生简介爱因斯坦。(2条) 4、交流初步印象: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伟大的、无私奉献的、了不起的……) 5、观点对比、生发辩题:听,我们却听见一个女孩这样的声音——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2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_15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学生字,能正确、工整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从中感受到 爱因斯坦的谦逊和对孩子的关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词句的含 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难点:感悟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热爱、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率真可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使学生在整体 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那么,请记住这条秘诀吧!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学生齐读名言)

2、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爱因斯坦) 3、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 (生: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4、小组代表发言。多媒体出示文字资料。爱因斯坦(1879— —1955)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产生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爱因斯坦的课文。(板 书课题) 6、齐读课题。看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学界爱因斯坦和一个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从中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词。 1、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蓄:留着而不剃掉; 裹:(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湘教版小学第七册《高傲的女孩》课文原文阅读

[湘教版第七册课文] 12高傲的女孩 念小学那会儿,我们特别喜欢交朋友。听说哪个同学不错,就牢记着,见了面彼此友好地笑笑,然后,好像一下子就有了友谊,一起上学,放学也约好一块儿走。后来,朋友一大堆,并排走在路上,就像一长溜栅栏。 渐渐地,那些曾和我一起组成过“栅栏”的同学,相互之间散淡多了。我真想能找到挺不一般的朋友,然而,这事像是注定要经过一些风雨的。 早就听说叶小绿是个高傲的女孩,一听到“高傲”这个词,总想她一定不好接近。后来,我们两个都参加了少年宫的美术班,头一回活动时,我们彼此只用眼光扫了扫对方。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叶小绿跟在我身后,我拐弯她也拐,我穿马路她也穿,就这么像条影子。我三番五次地回头张望,她呢,不动声色,一直跟到弄堂口才倏地不见了。 第二次活动结束时,仍是这样。我走到弄堂口就停住,想看看她究竟想干什么。她对我笑笑,原来,她家就住在我家院子隔壁的高楼里,那层楼高得看它的顶层时,要把头仰得很后。 从那天起,我早上总要叉开腿,仰着头,往高楼的顶层看。因为这时候,从顶层的窗户里会探出一张微笑的脸。 那阵子,我一直很激动,有一种冲破什么的感觉,同时,还在兴奋地等待下一次的少年宫活动。从那时起,我才懂得,建立友谊需要热情,还需要一种更深的东西。那是一种朋友间的吸引力,是一种心心相通。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种带点焦虑、带点甜蜜、带点神秘的感觉仍留在心底。时至今天,我和叶小绿仍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跟她在一起我始终是愉快的。感谢那次少年宫活动,没有它,我们也许永远都走不到一块儿去。 记得我们成为朋友之后,叶小绿说:“本来,我早想找你做朋友,可是因为大家都那么说你,所以我就被吓退了。” “我?”我大声问,“说我什么?” “说你是,”叶小绿笑了,“一个高傲的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说课稿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以说课的形式向各位专家老师请教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今天说的题目是:我将如何借助多媒体来辅助完成人教版小语十二册第五单元精读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我想从备课、媒体运用到教学实施等整个过程,一定有诸多失误。在此恳请各位专家老师能不吝赐教,给予指导和纠正。 一、说教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十九世纪丹麦着名童话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中期的童话作品。文章讲述了一个穷小女孩在万家喜庆的大年夜,被迫沿街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这个小女孩濒临死亡、神智不清时眼前出现的神奇幻想与现实生活中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民众悲苦命运的同情,对丑恶社会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也可以看出安徒生对当时儿童生命状况的深切关注。由此可见,本文同以前年度所安排的《凡卡》、《小珊迪》、《小音乐家扬科》等作品一样,是对我国当代小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情感教育,并初步了解西方近代文化的好材料。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准备分三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读通课文,解决字词知识,理清课文脉络,学生交流、课件展示师生收集到的有关圣诞、安徒生生平和作品创作资料,为后两课时作铺垫; 第二课时,感受作品形象。精读感悟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产生幻觉部分,激发同情之情,培养博爱之心;

第三课时,理解课文内涵。学习小女孩“幸福”惨死部分,理解最后个自然段,和小女孩比童年,进行小练笔。接下来,我将重点说的是我后两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充分地让学生整体感知、重点感悟文本内涵,既能读进去,还能想开去,我确定后两课时的“三维”整合目标如下: 1、品读感悟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片段,揣摩小女孩可怜的心理活动;(这是方法与过程目标)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这是知识与能力目标) 3、联系生活,升华情感,感受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和作者独特情思,激发对小女孩发自内心的同情。(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语文包括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三个层面和学科素养,人文素养两大素养,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导致了小女孩大年夜卖火柴冻死的童话让中国当代的我们今天读来感到离奇,感到陌生,感到难以理解,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告诉学生中西文化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卖火柴的小女孩跟《卖报歌》中的孩子角色地位都是相似的,属于落后黑暗社会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是: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体会爱因斯坦的伟大品格。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介绍爱因斯坦的资料,了解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说说你心目中的爱因斯坦。(板书:爱因斯坦) 2、师述: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人却当了他这位大学教授的老师,是谁?(板书:小女孩)(小女孩叫苏菲)老师在这儿要说的是,苏菲就是一位上帝,至少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会这么认为。请看例子: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下滑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长长的,不加修

饰。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 大学生们的希望,小女孩却做到了。(也可联系书上句子,句子见下: ①“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②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3、师:所以老师说小女孩是上帝!你们同意吗? 4、过渡: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从中又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文中找 找答案吧!(板书:与)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去,读通读顺课文。 二、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读文(按上面要求) A、老师在读的时候,都不自觉地要读错,大家读这些时要注意: 善意的提醒: 撮zǔo 冲chōng女孩一笑趿tā拉撞着zháo 踱duò步教jiāo我谈些啥shá你得dě学会 B、检查读文,评价。(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当评委。)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三、初步理清条理 提示:按时间来划分。(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四、作业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相遇。 教学准备:写有重点句子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爱因斯坦(?)说说你对他的了解。齐读课题。 2、一个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和一个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思考: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3)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学生自读。 3、检查自学情况。 4、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5、再次快速通读全文,用“——”画出描写他们三次相遇的句子。根据学生交流出示: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1)读读三句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2)“撞”——“遇”——“等待”说明什么?(从不熟悉到熟悉) (3)“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说明什么?(时间在推移)“随着……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把你从三句话中体会到的内容说一说。 (4)指导朗读三句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词语。 6、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引导让学生自由提问。(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三次相遇,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三、精读第一次相遇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段。 (1)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出示:老人蓄着一棒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A、照样子写词语:短而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2)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动作的句子。 A“一边……一边……”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B、齐读。 (3)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读课文,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 (4)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 出示: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足及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1)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一点外国文化,感受作品中蕴含的那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要继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特别要引导学生读进去之后,再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而该课文是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经典课文,地位尤其重要. 2.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它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先叙述了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情感目标:重点学习1—4自然段.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产生情感的共鸣,为学习小女孩擦燃火柴产生“幻象”部分奠定浓厚的情感基础. 4.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既是本课时

小学四年级语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文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心。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心。 教学难点: 1. 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2. 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爱因斯坦,去看一看他和小女孩之间发

生了怎样的故事。 2. 请同学们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来说说看课文主要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见面?(三次) 过渡:今天,我们就从这三次见面中去看看爱因斯坦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二、第一次见面 1. 请同学们默读1-3自然段,去找找第一次见面时的爱因斯坦是怎么样的呢?(指名回答) 2. 出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鞋子。(齐读)提问:从这些外貌描写中,你觉得爱因斯坦怎样呢? (1) 他为什么不刮胡子呢?为什么头发蓬蓬的呢?联系我们生活中怎样的人才会这样呢?原来他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我们可以概括为不拘小节。(板书:不拘小节) (师:如果我们直接说爱因斯坦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你们会认同吗?可能不会相信,通过对胡子、眼睛、头发等细致的描写,会更加有说服力,更加生动形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位不拘小节的科学家。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2) 爱因斯坦怎么把卧室里的鞋子都穿出来了呢?(引导学生回答,他可能思考问题太认真、太入迷,以至于忘了换鞋子。) 3. 真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呢?在第一次见面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

高傲女人的个性签名

高傲女人的个性签名 [标签:栏目] ,高傲女人的个性签名 1、明明喜欢你,却要忍受你叫我兄弟。 2、聪明的女人,不会把男人当成她的全部,而我就是。 3、女娲造人,月老牵红线;我线的另一边的男人呢? 4、你手里的女人数了又数,但是你忘了我手里的男人数不胜数。 5、他是她的幸福,从来不曾被莪拥有。 6、男人的那张嘴,只会在寂寞的时候来哄女人。 7、只有相信爱情,才能偶尔得到它的眷顾。 8、很多时候女人不是笨,只是懒得聪明,特别是在喜欢的人面前,而且笨的程度和爱这个男人的程度成正比。 9、面对无奈的生活,只能笑着掩饰那些悲伤。 10、痴情的我遇见痴情的你,可是我们却不能擦出爱的火花。 11、女人坚强的背后,总会有软弱的时刻。 12、站在你对面,故意和你邂逅,可还是擦肩而过。 13、心给出去的时候,就该知道,不可能毫发无损的拿回来。 14、女人别为了爱放弃自己的尊严,要为自己而活。 15、男人,我用不可一世的骄傲去忘记你。 16、我这辈子的好运不够让你喜欢我,只够遇见你。 17、那个叫做Wt的男人。我记得我爱过你。 18、如果一个男人真爱你,永远不会丢下你,不管情形有多难。 19、如果女人是祸水,那么男人就是爱喝祸水的人。 20、有多少人,即使分手了,却还在原地等待…… 21、这辈子最失败的就是看着你跟别人走。 22、男人你不需要在这样虚伪伪的讨好我,那不过是表面功夫。 23、生命写在白发旳关怀,却要面对现实旳无奈。 24、其实好喜欢你,只是不敢告诉你罢了…… 25、时间不愿停住脚步,只有生活在不断加速。

26、都说女人是善变,事实证明,男人才是变色龙。 27、男人能感动你,却并不一定爱你。感动只是想得到你,而爱却是需要付出自己。 28、其他男人就像我人生里的一段排比句,中间夹着很多像你却又不是你的元素。 29、女人记住,老公就是那个不让你吃亏得男人。 30、在美丽玓青春也要面对散场。 31、从落寞中走出,爱情已成为生命中最无奈的字眼! 32、你是我一辈子跨越不过的境界线。 33、我只是不想野蛮,并不代表我没战斗力。 34、有的人因为太重要,便选择做朋友,因为朋友永远比恋人走的远。 35、我想让你成为最幸福的男人,让你知道,你选择我不会错的。 36、甜言蜜语,只是男人对于女人攻心的武器。 37、男人没什么稀罕,姐们才会永远。 38、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39、我爱的人,不是我的爱人。 40、男人没钱时嫌女人俗气,男人有钱时恨不得所有女人都俗气。 41、你的内心有千千万万个人,我连一个小角落都没有。 42、你是我幸福的回忆,我是你遗忘的过去。 43、回不到过去,看不清未来。 44、古时候的女人,是神,能够忍受自己的男人跟别的女人暧昧的神。 45、男人,就像一元硬币。前面是一条,后面是**。 46、让我活在谎言的世界里,活在快乐的画面。 47、男人不要觉得什么事都是女人应该做的! 48、男人总不懂,女人眼泪真实旳意义。 49、我哭出了节奏,却依然跟不上你的步伐。 50、我只希望你记得,在我的心底一直会有一个位置属于你,而他只能守候在我心脏的边缘。 51、原来,世事都敌不过时间,喜怒哀乐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说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作品解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传世之作,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一篇精读课文,地位尤其重要。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我认为这篇作品最光彩或者说最触动人心的地方是小女孩用细细的火柴点燃美丽的幻觉世界的那一刻,因为小女孩用她那细细的火柴为黑暗而又寒冷的世界点燃了温暖与光明。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生活在悲苦中的千千万万个孩子们的缩影,他们是社会生活中被压榨、被欺侮、被贱视的弱者。安徒生笔下的形象是一个弱者顽强不屈的抗争与追求,这是安徒生自身的写照。这个气息可闻、身形可见的小女孩,她的可怜、她的孤苦激起了读者切入心底的同情,与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童话世界里,安徒生对小女孩怜悯的爱最终变成了一种抚慰的爱——小女孩在痛苦的极点留下了微笑。安徒生最后给予小女孩的是永恒的爱。 二、解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对比、想像、朗读等多种方法,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激起小女孩的同情之心。 教学重点: 感受卖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起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设计理念: 对于这样语言凄美、情感强烈且富于变化的文章来说,“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紧扣一个“读”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环节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在设计本课时充分考虑了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在第一课时让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了五次幻象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将本节课分以下几步进行: 1 欣赏美文,感受魅力。 2、创设情境,初读感知。 3、品读课文,感受悲惨。

小学语文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小学语文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回到家,她将碰到这老人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先生,你好!";小姑娘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能记住吗?";她问。"也许能。";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是吗?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做客。";小姑娘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很大,到处摆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

19*、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自学本课生字,了解、积累本课新词。 2、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知大科学家平凡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更好地了解人物。 2、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感悟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大科学家平凡的一面,学习大科学家诚恳谦虚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的生活。 教学难点:感受大科学家诚恳、虚心、执着的品质。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第五单元的课文中,我们学习了人民警察—任长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爱心的大画家—凡·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再介绍一位大科学家(出示爱因斯坦头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教师板书:爱因斯坦)

2、教师简介“爱因斯坦”(出示文字资料: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3、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关于他跟这个小女孩的文章(出示小女孩头像)。我们将从他与小姑娘的交往中感受爱因斯坦个性的伟大,感知伟人的平凡生活。(板书完整课题:19*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课文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读了课文,我们先来跟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交个朋友吧。(教师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点拨。)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复述课文:学生根据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复述课文,教师指导。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2、出示问题: (1)生活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一副模样? (2)小女孩做了什么? (3)爱因斯坦有什么变化? (4)爱因斯坦为小女孩做了什么? 3、教师将问题卡发放给学生,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提问,各小组推选代表起来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四、归纳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

《高傲的女孩》教案

12、高傲的女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生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体验。 4.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合作探究,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 课文朗读带、生字卡、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导语(出示课题)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高傲的女孩》,同学们能说一说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语句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画出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同桌反复指读。

3.对于难读的生字、词及长句子,师可适当指导读。三、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卡,指生读,并生字组词 重点指导读音:牢虑仍 重点指导书写“虑”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及及教师评议。3.出示生字词卡片,反复让学生读词语。 四、巩固朗读 1.学生自选片段朗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2.听课文录音朗读 3.学生读后谈谈自己朗读的感受,相互交流。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学生现读,后说说记忆生字的小窍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记生字。 3.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交友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信,与人交友,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懂课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信心及感悟与此同时交友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流程: 一、复习 听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出示思考题:“我”和叶小绿是怎么认识的? “我”和叶小绿建立了怎样的友谊?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自己动手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3.引导学生讨论解决上述问题。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说一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出示:“后来,朋友一大堆,并排走在路上,就像一长溜栅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精读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程序”、“说练习作业的安排和板书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七个方面对本课教材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传世之作。文章讲述了一个穷苦的小女孩在万家喜庆的大年夜,被迫沿街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作品通过这个小女孩濒临死亡、神志不清时眼前出现的神奇幻想与现实生活中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民众悲苦命运的同情,对丑恶社会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也可以看出安徒生对当时儿童生命状况的深切关注。 2、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纵向:《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被编排在六年级下册的第四组,本组教材是围绕“外国名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与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的熏陶。 横向:《卖火柴的小女孩》与《凡卡》、《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共同组成一个单元。从单元导语中我们知道,通过本组的学习,了解料片外国短篇作品,接触两部外国长篇作品。旨在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由短入长、由浅入深,通过小女孩、凡卡等同龄人的悲惨经历,联系生活实际将他们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对,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引发深入的思考,更有利于加深阅读体验。 第二部分说学情 从整体来说,六年级学生进入下半学期无论从阅读经验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同时,“童话”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低中年纪都有涉及,而且受学生的喜爱,因此更有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说课稿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说课稿 一、说教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中的第21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本篇课文主要讲了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撞、相遇和相处的过程,课文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以时间为顺序的系列生活片段,生动而丰富。表现出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课文情节简单,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彰显人物的性格,学生可以从朴实的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伟大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基于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掌握,结合三维目标,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会用“一面……一面……”和“……只好……”造 句。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在和小女孩交往过程中体现出的 平凡谦逊的美德,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不拘小节 的品质。 在此基础上我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抓关键字词品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珍惜时间、热爱工作,而不顾自己形象、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则是感悟爱因斯坦热爱科学、珍惜时间、不拘小节的伟大人格魅力,体会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说教学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因此我主要采用:1.情境教学法。2.活动探究法。3.以读代讲法。同时我还将多种形式的朗读穿插于全文,让学生自读自悟。这样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感受爱因斯坦平易谦逊的品质,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索性阅读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能从“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到“会学”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1.自主合作探究法。2.读思议结合法。3.抓关键词品读法。课文插图观察法。我将组织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而我从旁认真指导、巧妙点拨,使学生不仅能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教法学法我将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四、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我预计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由五个板块构成:(一)了解名人,导入新课。借由爱因斯坦的人物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来自由朗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