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味子的分类及性状和显微鉴别

五味子的分类及性状和显微鉴别

五味子的分类及性状和显微鉴别
五味子的分类及性状和显微鉴别

五味子的分类及性状和显微鉴别

摘要:本文对五味子进行了区域分类和不同种类的性状鉴别,以及市售五味子药材中掺杂

南五味子的现状描述。

关键字:五味子鉴别掺杂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国药典》(2010年版)把它分为两个不同品种,分别称为“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检验方法、标准不一,市场上中医的用药习惯也不同。目前五味子全世界约有60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我国是世界上五味子科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1】,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至东北地区。由于五味子品种繁多、分布广泛,所以出现了混用、滥用、误称等现象,给五味子的应用和质量控制带来很多困难。长期以来,人们根据产地不同,习惯把产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称为北五味子(又称辽五味子);产于四川、云南等南方的称为南五味子。北五味子国内外久负盛名,以其果实肉厚、粒大、有油性、光泽好、药用成分高、疗效显著而著称,优于南五味子,价格也远远高于南五味子【2】【3】。

1、性状鉴别

1.1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肾形,直径5~8毫米,表面呈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气微,味酸。种子1~2粒,为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种皮薄而脆。

1.2南五味子,别名红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内红消、风沙藤、小血藤,藤本植物,各部无毛。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肾形,果肉气微,味微酸。种子破裂后,有香气。味辛、味苦。

1.3取净五味子,照醋蒸法蒸至黑色。用时捣碎。表面乌黑色,油润,稍有光泽。果肉柔软,有黏性。种子表面棕红色,有光泽。

对于炮制(醋制)品种,也可以根据种子特征鉴别,拔出种子后发现五味子的种子表面棕红色,有光泽,而南五味子种子显棕色,无光泽。

2、显微鉴别

2.1种子、果实横切图

本品横切面:外果皮为 1列方形或长方形细胞,壁稍厚,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 10 余列,含淀粉粒,散有小型外韧型维管束;内果皮为1 列小方形薄壁细胞。种皮最外层为1 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壁厚,纹孔及孔沟细密;其下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石细胞,纹孔较大;石细胞层下为数列薄壁细胞,种脊部位有维管束;油细胞层为 1列长方形细胞,含棕黄色油滴;再下为 3~5 列小形细胞;种皮内表皮为1 列小细

胞,壁稍厚,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2.2粉末图

粉末暗紫色。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8~ 50 μm,壁厚,孔沟极细密,胞腔内含深棕色物。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至83μm,壁稍厚,纹孔较大。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角质线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中果皮细胞皱缩,含暗棕色物,并含淀粉粒。

3、市售五味子现状

由于五味子品种繁多、分布广泛,所以市场上出现了混用、滥用、误称等现象,给五味子的应用和质量控制带来很多困难。

常见手段:(1)掺杂混用品①由于北五味子比南五味子品质更优,价格更高;所以市场销售的北五味子大多数掺有南五味子,购买时注意分辨。②红花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红花五味子的成熟果实。球形,深红色,直径3-5mm;果皮薄而半透明状,内含种子1-2粒,似肾形,黄棕色,表面略呈果粒状。

(2)掺杂伪品①为葡萄科葡萄属或山葡萄的干燥果实,呈不规则的圆球形。直径5~8m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皱缩不平,内含种子2-3 粒。种子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一端钝圆,一端稍尖,表面红棕色,背面有一匙形浅沟,腹面中央有一突起的棱(种脊),两侧各有一长圆形凹陷。味酸微甜。②山五味子忍冬科荚迷属植物珍珠荚迷的果实。核果红色,卵状椭圆形;核扁,有1条浅背沟和3条浅腹沟。主产四川、贵州和云南。

4、参考文献

【1】吴兆蒙,李广华,南北五味子的质量评价及性状鉴别【J】.齐鲁药事,2007 26(10):613

【2】刘继永,王英平,刘洪章,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特产研究,2005,3:49

【3】陶淑娟,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比较鉴别【J】.人参研究,2001,13(2):42

【4】余池,殷丹,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鉴别【J】.仙桃检验所,2206,12(5):51

大黄鉴别大全

大黄鉴别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陶弘景释其名曰:“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古代很早即认为产于四川北部和甘肃的质量为好,如吴普日:“生蜀郡北部或陇西(今甘肃)。” 苏恭曰:“今出宕州(今甘肃岷县南)、凉州(今甘肃)、西羌、蜀地者皆佳。”在植物形态方面,苏颂曰:“ 正月内生青叶,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 四月开黄花(与今药用大黄相符),亦有青红似荞麦花者(与今掌叶大黄及鸡爪大黄相符)。”可见古本草所指大黄,包括了大黄属掌叶组的一些植物,再参照《本草纲目》和《植物名实图考》大黄的附图,其叶片均有接近中裂的掌状分裂,再结合地理分布和几种掌叶组大黄的产量,可以认为历代本草所指的大黄主要是掌叶大黄。 此外,唐《新修本草》记载:“幽(今河北)并以北者渐细,气力不及蜀中者。”可见唐代已发现河北产大黄与正品大黄不同,与现在河北产商品“山大黄”( 原植物为波叶组植物华北大黄)相当。至于土大黄和羊蹄,本草亦有在大黄项下一并论述者,本书已分出,详见该条。 原植物 1.掌叶大黄别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 Rheum Palmatum L.(R.potaninii A.Los.)---蓼科Polygonaceae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m左右。根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茎直立,光滑无毛,中空。基生叶有肉质粗壮的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径可达40cm,掌状半裂,裂片3~5(~7),每一裂片有时再羽裂或具粗齿,基部略呈心形,上面无毛或疏生乳头状小突起,下面被柔毛;茎生叶较小,互生,具短柄;托叶鞘状,膜质,密生短柔毛。圆锥花序大,顶生;花小,数朵成簇,紫红色或带红紫色;花梗纤细,中下部有关节;花被片6,

大黄与土大黄的生药学鉴别等

大黄与土大黄的生药学鉴别等 【摘要】目的:正确区分大黄和土大黄,避免临床上误用。方法:对大黄和土大黄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鉴别和理化鉴别,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结果:二者在性状特征、显微组织特征、粉末特征、成分和荧光试验均有较大差异。结论:大黄与其伪品土大黄可以通过常用的生药鉴定方法区别。 【关键词】大黄土大黄生药学鉴定 Rhubarb and Rumex Pharmacognostical identification 【Abstract】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 and Rhubarb Rumex avoid misuse clinically. Methods:for Rhubarb Rumex traits and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Results:of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rs,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powder characteristics, composition and assay are quite different.Rhubarb:and spurious conclusions Rumex Health through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between drugs. 【Key words】Rhubarb Turkey Rhubarb Pharmacognosy Identification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mguticumRhe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m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1]。前二种习称“北大黄”;后者习称“南大黄”。掌叶大黄主产陕西、青海、甘肃、四川,唐古特大黄主产青海、甘肃、、四川、西藏,药用大黄主产四川、云南、湖北。土大黄为同属波叶组植物藏边大黄R. emodi Wall.、河套大黄(波叶大黄)R. hotaoense C. Y. Cheng et C. T. Kao、华北大黄R. franzenbachii Mvnt、天山大黄R. wit-teochii Lundstr. 等的根和根茎[1]。主产于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两者来源于同属植物,植物形态又相似,民间常把土大黄当作大黄用,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二者生药学特征描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大黄和伪品大黄的鉴别

大黄和伪品大黄的鉴别 摘要:目的对大黄和伪品大黄进行区别,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从正品大黄和伪品大黄的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功效应运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者在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方面有很大不同。结论两者功效应运不同,应注意区别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大黄伪品大黄鉴别安全 大黄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根大而色黄而故名。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使用十分广泛。2005版药典规定正品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1]。近年来,由于用药量的不断上升,正品大黄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一些伪品相续出现在市场上,经鉴定为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unt.和河套大黄Rheum hotaoense C.Y.Chenget C.T.由于真伪品之间功效不同,会影响临床用药的正确性,威害人体健康。现将正品大黄和伪品大黄的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功效应运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1 性状鉴别 1.1正品大黄呈圆柱形、圆锥形、块片状或马蹄形,长3~7cm,直径3~10cm,表面黄棕色(未去粗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有类白色网状纹理;(有的形容为槟榔花纹,又称锦纹大黄)。断面黄棕色;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型维管束),根无星点,有放射状纹理及形成层环纹。气清香,味苦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2]。 1.2伪品大黄药品形状扭曲,长5~13cm,直径1.5~4cm,不如正品大黄粗大,质紧密,表面黄褐色,具沟和纵皱纹,断面浅黄色,无星点,射线玫瑰红色,味苦涩,无正品大黄香气。 2 显微特征 2.1正品大黄根茎横切面: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 韧皮部射线较平直,宽一至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类圆形,稀疏地径向排列,非木化;髓部及为宽广,散有星点(内韧式异型复合维管束),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粉末:草酸钙簇晶大而多,棱角钝,直径100μ

大黄正伪品鉴别

大黄正伪品鉴别 xxxxxxxxxxxxxxxx 20xx级xxxxxxx xxx 指导教师:xxx 20xx年x月

大黄正伪品鉴别 xx(20xx级xxxxxx 单位:xxxxxxxxx) 摘要:目的大黄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和根。其功效有活血化瘀、通里攻下之功。与伪品的华北大黄、河套大黄、藏边大黄、天山大黄的主要鉴别特征给予鉴别,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从正品大黄和伪品大黄的性状鉴别、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结论大黄和伪品大黄在外观性状及功效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区分,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大黄;正伪品;鉴别; 一、前言 大黄为常用中药。黄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下品李当之名为“将军”。由于大黄用途广泛,在市场的销售量也比较大,该药材的商品主流为掌叶大黄,此外,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亦有少量生产,以上为药材的正品。另外,还混杂些次大黄,如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其泻下作用很差或几乎无泻下作用,宜作大黄的伪品看待。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体会报导如下。 二、大黄性状鉴别 (一)正品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 【特征】 呈类圆柱形、马蹄形、腰鼓形或不规则形,或纵剖成半圆柱形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较平滑,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未去外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不易折断,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根茎横切面有髓,可见星点排列成环或散在;根横切面无星点,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药材】 ①北大黄为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茎。商品有两类:㈠西宁大黄: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俗称"蛋吉",长约6~17厘米,直径约3~10厘米;外皮巳除去或有少量残留,外表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俗称"锦纹"(系由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有时可见菊花状螺旋形"星点",一端常有绳孔。质地坚硬,横断面黄棕色,显颗粒性(习称高梁碴),微有油性,近外围有时可见暗色形成层及半径放射向的橘红色射线,髓部中有紫褐色星点,紧密排列成圈环状,并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亦称"锦纹"。气特殊,味苦而微涩。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凉州大黄、河州大黄和岷县大黄,亦皆属西宁大黄一类。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㈡铨水大黄一般为长形,切成段块,个大形圆者常纵剖成片,质地较松,内色较西宁大黄淡,锦纹不甚明显,断面星点亦排成圈环状,其它与西宁大黄相似。主产于甘肃铨水、西礼等地。属于铨水大黄型的商品,尚有文县大黄、清水大黄、庄浪大黄等数种,产于甘肃文县,成县、清水等地。 ②南大黄又名:四川大黄、马蹄大黄。为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多横切成段,一端

大黄的鉴别

11. 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又名:川军、火参、生军、将军、黄良、马蹄黄、香大黄、锦纹大黄。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1 植物形态 1 .1 掌叶大黄又名:北大黄、金大黄、天水大黄、葵叶大 黄。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m左右。地下有粗壮的肉质根及根茎。 茎粗壮,中空,绿色,平滑无毛,有不明显的纵纹。单叶互生, 具粗壮的肉质长柄,约与叶片等长,柄上密生白色短刺毛;基生 叶片圆形或卵圆形,长宽近相等,达40cm以上,掌状5~7深裂, 裂片矩圆形或宽披针形,先端尖,边缘有大的尖裂齿,有3~7条 主脉,叶上面疏生乳头状小突起和白色短刺毛,下面有白色柔毛, 以脉上为多,并疏生黑色腺点,叶基部心形;茎生叶较小,互生, 有短柄;托叶鞘大,筒状,绿色,膜质,有纵纹,密生白色短柔 毛。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弯曲,开展,被短毛;花小,数朵成簇, 互生于枝上,淡紫红色;花梗纤细,长3~4mm,中下部有关节; 花被6裂,长约1.5mm,排为2轮,内轮稍大,椭圆形;雄蕊9; 子房上位,三角形,花柱3。瘦果矩卵圆形,长9~10mm,宽7~8mm, 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顶端稍凹陷,基部呈心形, 棕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土壤湿润的山 地林缘或草坡上及高寒 山区。分布于陕西、甘 肃、青海、宁夏、湖北、 四川、西藏,华北有栽 培。主要为栽培,产量占大黄的大部分。 1 . 2 唐古特大黄又名:北大黄、鸡爪大黄。与上种主要 区别为:叶片为3~7掌状深裂,裂片狭长,常再作羽状浅裂,先 端锐尖,基部心形;茎生叶较小,柄亦较短。圆锥花序大形,花 黄白色,分枝紧密,小枝挺直向上,紧贴于茎。瘦果三角形,有 翅,顶端圆或微凹,基部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地灌木林下或林缘较阴湿的地方。分布于甘肃、青海、 湖北、四川、西藏,陕西有栽培。 1 .3 药用大黄又名:川军、雅黄、西大黄、南大黄、马 蹄大黄。与上两种主要区别为:叶片掌状浅裂,或仅有缺刻及粗 锯齿,先端锐尖,基部心形,主脉通常5条,基出,上面无毛。 圆锥花序,大形,分枝开展,花黄白色。花果期6~7月。 生于大山草坡上与土壤肥厚、阳光充足的地方。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北,主产甘肃、青海,栽培或野生,产量较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