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良渚玉器形制沿革与鉴别基础

良渚玉器形制沿革与鉴别基础

良渚玉器形制沿革与鉴别基础
良渚玉器形制沿革与鉴别基础

矿物学研究显示,透闪石-阳起石系列软玉是良渚玉器最主要的原料,同时蛇纹石、叶蜡石、萤石、绿松石、玛瑙等似玉美石也占有少量的份额。展品中新地里九十三号墓玉蚷和一百零八号墓玉三叉形器都为叶蜡石制品。

良渚玉器尤其是软玉制品常呈现出色彩丰富的外观,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玉料自身矿物与结构的差异和入埋后受沁程度的深浅。种种迹象表明良渚时期已能有意识地分辨玉料,选用不同质地、色泽的玉料制琢不同的玉器器类。良渚软玉的性状虽然相当丰富和繁杂,但仍可以大致归纳出依器类而作选择的两大类。两类玉料的性状差异颇类似于后世和阗玉中的仔玉与山料。一类质地细腻,含杂质和杂色较少。未受沁时,呈半透明的淡湖绿或绿色。展品中戴墓墩出土的玉琮、龙潭港出土的玉梳背和玉锥形器等都基本保持着玉料原有的色泽。受沁后,随着玉料堆积密度的降低与显微结构的变松,造成光线的漫射,逐渐白化变成不透明的白色或黄白色,即所谓的“鸡骨白”或“象牙黄”。这类玉料多用以制琢琮、钺、璜、冠状器等器型,展览中的多数玉器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白化现象。另一类所含杂色和杂质明显多于前一类。未受沁时,呈墨绿色。受沁后,器表常呈现出由乳白色网状纹理与浓淡不一的色块形成的斑杂画面。受沁后不呈“鸡骨白”是后一类玉料最根本的特征。此类玉料主要被选用以制琢璧和良渚晚期的高节琮等一些器型。有学者认为:这种由人为因素特意造成的玉料选用上的差异体现了玉材品位的等级差异。

近年来,随着小梅岭玉矿的勘探和丁沙地、塘山、杨墩等可能为制玉作坊遗址的陆续发现,再结合天目山“浮玉之山”的古称,学术界已普遍接受良渚玉料产于本地区天目山脉、宜溧山脉和茅山山脉个别山体中的观点。

《诗经》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周礼》有“追(音:堆)琢”,《说文解字》有“琢”、“冥(雕)”、“理”等与古代治玉相关的字,反映在良渚玉器制琢上,工具当然跟现代大相径庭,但选料、解料、造型(成器)、研磨、琢纹、抛光等制琢程序应大致接近。

对良渚玉器制琢工艺的某些环节目前仍存有较大的争议。焦点之一是“砣”的问题。一些玉器表面留存类似等径圆的圆弧状切割痕迹,分别被读识为“以筋、弦等柔性物件作弧形运动为特征的线切割”和“砣切割”。近年来,诸多证据显示良渚治玉过程中使用了在快轮制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始机械装置,其中以管钻机械最具代表性。在玉料的切割阶段,虽然不能排除使用机械装置的可能性,但尚未发现有明确使用“砣”的痕迹。仔细观察,良渚玉器上保留的弧形切割痕迹与商周时期砣切割痕迹有明显差别:良渚弧形切割痕迹呈弧形抛物线状,切割后留下的台痕较柔和,位于切割方向的内弧;而商周砣切割遗留下等径圆形状的痕迹,切割后留下的台痕多生硬,位于切割方向的外弧。由此判断良渚玉器上的绝大多数弧形切割痕迹都是线切割的杰作。线切割还被用于拉割玉镯中孔等直径较大的穿孔和透雕纹饰。展品反山十五号墓玉梳背就是运用线切割透雕技术的杰作。除线切割外,良渚玉器表面也常见到以片状硬性物件的直线运动为特征的锯切割痕迹。线切割和锯切割是良渚时期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玉料和提高效率而采用的行之有效的解玉手段。

争论的焦点之二是琢刻纹饰的工具。良渚玉器的纹饰琢刻方式有浅浮雕结合阴线刻、透雕结合阴线刻和纯粹的阴线刻等。至于琢纹工具,曾有鲨鱼牙齿、燧石小刻刀和天然钻石等多种见解,虽然近来多数人已接受高硬度细石器为良渚玉器琢纹工具的观点,但对于如何运作仍见仁见智。出土良渚玉器中素面无纹的占绝大多数,表示纹饰的琢刻并非一般人都能胜任。展品汇观山二号墓出土的琮式镯,在宽仅3.5毫米的凸棱上竟然镌刻了十四条细密的凹弦纹,须借助高倍放大镜才能分清它们彼此的界限。反山十二号墓几件玉器上琢刻的“神徽”图像,高约3、宽约4厘米,纹饰繁缛,线条纤细如毫。如此鬼斧神工在现代似乎也只有微雕大师才堪胜任。因此,有学者认为雕玉是良渚时期既尖端又神圣的技术,很可能只有巫觋才够格参与。也有学者提出当时可能存在两种玉工,一般玉工从事开矿、解料、成型和磨制粗坯的工作,显贵者则垄断琢纹的资格和技术。

良渚玉器目前已知的种类有琮、璧、钺、璜、环、镯、蚷、梳背、带钩、镰、匕、勺、、镇、纺轮、三叉形器、锥形器、柱形器、半圆形器、月牙形器、圆牌、牌饰、钺端饰、钺尾饰、“耘田器”、杖端饰、端饰、器座、器纽、柄形器、弹形饰、条形饰、半瓣形饰、管、珠、坠、串饰、人、蛙、鸟、鱼、龟、蝉、镶嵌片等四十余种。

依照出土情形和器物形制两方面的差异,良渚玉器可以区分为单体件与复合件两类。单体件顾名思义指器型完整、使用时不需要跟其他器件复合就具有独立功能的玉器。而复合件则相对于单体件而言,专指那些与其他器件复合后才具有完整功能的玉部件。

良渚单体件玉器的种类并不丰富,仅有琮、璧、蚷、镯、勺、匕等少数器类。

琮:良渚玉器中最具形体创意和体量最大的代表性器类,由圆筒形的镯演化而来。展品瑶山M9∶4玉琮是良渚玉琮的早期形制,呈圆筒形,外壁四块长方形凸面上琢刻相同的兽面纹饰。绝大多数圆筒形玉琮外壁的长方形凸面都为四块,但展品汇观山M2∶34琮式镯却有五块,说明早期玉琮的形体尚未固定,与琮式镯尚难分野。随后,琮由圆筒形向方柱体演变,并开始出现纹饰分节的现象,其间变化过程清晰。展品瑶山M10∶19玉琮四角已出现大于九十度的折角,余杭博物馆编号2784(出于瑶山十二号墓)的玉琮四角已略等于九十度。不过,即便形体已达到标准“内圆外方”的方柱体玉琮,仍有作手镯使用的,新地里M137∶8玉琮出土时就套戴在女性墓主的左手腕骨上。瑶山、反山的多数玉琮从形体和出土位置看,也不能排除作为手镯的可能性。但反山十二号墓“琮王”重达6.5公斤,孔径仅4.9厘米,出于墓主头端。显示由镯异化而来的琮至少在良渚中期早段已开始摆脱手镯形体和功能的限制,而异化为一种具有独特形体、特定功能的玉器。高节琮作为良渚晚期玉琮的主要形态,更明确宣告了琮与镯的分道扬镳。展品吴家埠玉琮及横山二号墓编号14、21玉琮都为高节琮,其中横山的两件玉琮系由同一玉琮裁割而成,类似的裁割玉琮还见于福泉山四十号墓、普安桥十一号墓、桐乡张家桥遗址和吴江菀坪遗址。裁割玉琮破坏了琮形制和纹饰的完整,有的在裁割后甚至连琮的基本形制都无法补琢完整。

璧:良渚玉器中单位面积最大的器种,由宽扁形玉环或玉镯沿着外径变大、孔径变小的趋势演变而来,至良渚中期形成成熟的器型。与琮追求高度、忽略细节的演变趋势不同,璧自早到晚的嬗变体现出追求圆大和精致并重的趋势,显示出璧在良渚文化中的地位有一逐步

提升的过程。良渚玉璧的出土数量远比琮多,而且墓葬内出土的璧常有精致与粗糙之分。反山出土玉璧125件,是璧出土数量最大的一宗,其中二十三号墓出土54件、二十号墓出土42件、十四号墓出土26件。展品中的绝大多数玉璧即出自反山,其中一两件单独放置于墓主腹、胸部的璧圆整光滑、制作精细,而成堆叠放的璧则都显粗糙,有边缘不周整、厚薄不均匀、切割痕迹明显等现象。这种大量随葬玉璧以及琮、璧形体逐渐增高变大的现象,强烈地表现出显贵者阶层最大限度占有玉料的愿望,而与这种愿望相对应的主要是一种财富的观念。

限于篇幅,对蚷、镯、勺、匕等其他单体件玉器就不再详作疏解,但展览中也不乏精品,瑶山十一号墓绞丝纹镯、瑶山十二号墓刻纹勺和玉匕都是同类玉器中仅见的佼佼者。

其他种类的良渚玉器多数属于复合件。依形制与复合形式的差别可将良渚复合件玉器再分为组装件、组佩件、穿缀件和镶嵌件四类。凸榫、卯眼、凹槽、销钉孔、穿孔、钻眼以及未经抛光的粗糙面等都是复合件玉器最基本的形体特征。

组装件玉器跟其他物件的复合主要在立面上利用榫卯套接或镶嵌等形式完成,是构成完整器物立体造型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钺、梳背、锥形器、三叉形器、纺轮等十余种器类属组装件。

钺:是最早利用考古迹象复原的复合件。反山十四号墓发掘时,发现呈条带状分布的96颗镶嵌玉粒将玉钺与上下两件带卯眼结构的玉器连接为一体,从而复原了由钺身、冠饰、尾饰三部件玉器和连接它们的有机质柄具组成的完备玉钺。展品反山十二号墓“玉钺王”就是一套由钺身、冠饰与尾饰三部件构成的完整组合,近刃部上角两面浅浮雕人神像、兽面纹,下角两面均有浅浮雕鸟纹。不过,安柄时没有配置冠饰与尾饰的玉钺仍居多数。良渚玉钺的器型自早到晚有加长变薄的趋势。上海福泉山M9∶16良渚晚期玉钺高31.3厘米,厚仅0.3厘米,被认为是后世玉圭的前身。

三叉形器:因器物上端有并列三叉的造型得名,目前发掘品仅见于浙江余杭和桐乡两地,在墓葬中都出于死者头部。中叉有上下贯通的穿孔,部分中叉上还相接一枚长玉管。展品反山十二号墓出土的三叉形器中叉上就相接一枚琢纹长玉管。良渚三叉形器早期中叉低于两侧叉,两面均平或一面平一面微弧凸。中期后中叉逐渐与两侧叉齐平,正面微弧凸,背面减地,在三叉上部和中叉下部分别琢出四块有竖向穿孔的方形凸块。目前余杭出土的三叉形器都为软玉制品,叶蜡石质的三叉形器仅见于桐乡,中叉向下凸出呈台阶状,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展品新地里M108∶5三叉形器就为叶蜡石质。

梳背:反山发掘时因其造型跟“神徽”像中神人的羽冠较为相似,命名为“冠状饰”。但1999年海盐周家浜三十号墓中镶嵌“冠状饰”的象牙梳的出土,表明这类器物实为镶嵌于有机质材料制成的梳子脊背上的玉梳背,因而更名玉梳背。玉梳背的形制经历了顶端由平直到中央有圆弧形凹凸,再到中央有弓字形凹凸、两侧边与榫部整体呈节节内收之势的演变过程。琢刻纹饰的玉梳背较为少见,但此次有3件展品,其中反山十五号墓与十六号墓两件透雕玉梳背构图巧妙、琢纹精致,堪称良渚玉器高超制琢技艺的绝妙代表。玉梳背是将其底榫部插嵌到梳脊顶端掏挖的凹槽内来完成跟梳子的复合,因此绝大多数玉梳背的底部或扁榫上都钻有2-5个均衡分布的横向销钉孔。但也有例外,展品龙潭港九号墓玉梳背将底部和两侧边共同作榫,插嵌到中间割空、左右两侧边及底边都掏挖出凹槽的有机质梳子上,再用黏

合剂来加以固定。

锥形器:是良渚玉器中较特殊的一类,见于大中小各等级墓葬,跟管、珠一样是良渚玉器中最普及和最平民化的器类。但玉锥形器的使用仍有很明显的等级烙印,如琢纹或集束状的锥形器都只见于等级身份较高的显贵者墓葬。展品反山十二号墓、二十号墓集束状锥形器都各为9件,是集束状锥形器中规格最高的组合,其中居中一件琢刻纹饰,其余8件光素。锥形器分横截面圆形与方形两种形制,其中方形锥形器最初由于琢纹的需要从圆形变异而来,良渚早中期的方形锥形器都琢刻有纹饰。晚期方形光素锥形器大为流行,数量不让圆形,晚期末段最常见底榫部没有钻眼的锥形器。琢纹锥形器晚期的形制和纹饰不及早中期规范,个别形体异常高大,甚至还出现了纹饰琢刻错误的个例。展品新地里M73∶15玉锥形器通高33厘米,但琢纹非常简约,连神人的圆眼也省减了。遗憾的是展品中没有选择带喇叭形套管的锥形器,此类锥形器是探讨玉锥形器复合组装方式的关键线索。

组佩件玉器的基本造型特征是有可供穿系连缀的上下或前后贯穿的钻孔。良渚玉器中可确定为组佩件的主要有璜、管、珠、坠、带钩、鱼和部分牌饰等。

璜: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最富特征的组佩件玉器,从马家浜文化经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其器型经历了条形璜→桥形璜→半璧形璜的演变过程。在马家浜和崧泽文化时期,璜大多单独穿绳引线勒系于颈部作为佩饰。良渚时期考古迹象显示,璜的组佩方式和佩挂形式都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改变,跟管、珠等组佩件玉器共同穿系连缀成组玉佩的现象已相当普遍,而一座墓葬中多璜共出的现象跟后世多璜组玉佩间的关系也值得思量。展品反山十六号墓透雕玉璜与瑶山十一号墓龙首纹玉璜都是璜中罕见的精品。

串饰:除了由璜跟管、珠等共同穿系连缀的佩饰外,良渚时期更多见由数量不等的珠、管直接组串形成的串饰和由管、珠、坠等组佩件玉器组串而成的串饰,这些串饰主要作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装饰性佩挂饰。从出土位置看,复合璜的串饰主要佩挂在颈部作为胸饰;复合玉坠的串饰有佩挂于颈部作胸饰的,也见佩戴在腕部作手饰的;而单纯由珠、管组串而成的串饰既见胸饰又见手饰,还见缠戴在腿部的链饰。展品中有8套不同组合内容的玉串饰,其中瑶山十二号墓串饰(余杭博物馆编号2826、2-279)由数十件琢刻兽面纹的玉管组串而成,是单纯以管组成的串饰中最华丽精美的。

圆牌:是组佩件玉器中较特殊的一类,器型常呈环或蚷状。蚷到良渚时期形制与功能都有所分化,除作耳饰使用的单体件蚷外,还有一类在与蚷口相对一侧钻琢小孔的蚷状牌饰,常跟环状圆牌等组串成佩挂饰。展品瑶山M4∶7就是一件蚷状圆牌。瑶山一号墓与反山二十二号墓玉圆牌出土时都呈近垂直的一线,出土部位在腹部,说明这种由多件玉圆牌组成的组玉佩的复合与佩挂方式并不局限于圆圈的形式。展品反山M22∶26由6件一端钻琢小孔、另一端边缘琢刻一对龙首纹的环状圆牌组成。

穿缀件玉器专指以穿绳引线缝纫、连缀为主要方法来跟其他器件复合成器的玉器件,它最基本的形体特征是平直或凹弧的粗糙底面上有牛鼻形隧孔。在穿缀件玉器中,半圆形器、月牙形饰、半瓣形饰、半球形或球形珠等多成组出土,而牌饰、鸟、龟、蝉等多单件出土。

半圆形器:一种只出于等级很高墓葬中的穿缀件玉器,形体有大小之别。大者多出于头部,反山四座墓葬各出一套,每套4件,质料与形制大小相同,以大致相等的间距围成一圈,

发掘者认为是一种冠饰。但反山二十号墓平面图反映,这种半圆形器和梳背、三叉形器等头部玉饰间有不小的位置间距,似乎表明半圆形器作为冠帽上缝缀件的可能性不大。展览中的两组半圆形器均来自反山,十二号墓出土的一组上还琢刻着精美的兽面纹饰。小的半圆形器都成组出在腹部下方,数目也不拘于4件,从出土状况分析应是一种有机质立体物件侧面的缝缀件。

良渚穿缀件玉器中也常见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展品瑶山M10∶20玉牌饰牌体下半部采用高浮雕与阴线刻划琢刻出兽面,上部则用浅浮雕结合阴线刻划琢刻出凌驾于兽面之上的神人头像,将神人与兽面巧妙地组合起来,堪称良渚玉器中构图精妙的绝品。展品中鸟、龟、蝉等动物形穿缀件玉器同样精致美妙。不过,良渚玉鸟取像于鸽雀类性情温顺的飞禽,跟红山文化玉鸟多取像于鹰鸠等猛禽形成强烈对照。

镶嵌件玉器专指那些跟其他物件在平面上采用镶嵌形式完成复合的、以片状为形体特征的玉粒与玉片。与穿缀件玉器复合的对象主要是皮革帛缯类的软性有机质物件不同,镶嵌件玉器复合的对象主要是木、骨、牙等硬性有机质物件。良渚时期,后世玉器镶嵌工艺中流行的玉漆镶嵌、玉与象牙或骨器的镶嵌、玉石互嵌等技术都已出现,镶嵌技法主要有平面粘贴和凹窝粘嵌两种。良渚晚期底面凹弧镶嵌玉片的出现表明良渚玉器镶嵌工艺已突破平面镶嵌的瓶颈,开始出现和使用弧面镶嵌的工艺,此一工艺无疑是好川类型文化中圆柱面玉器镶嵌工艺的先声。此次展览没有选展镶嵌件玉片,新地里M140:5的一组共8片玉镶嵌片均为翠色绿松石,玉片正面略弧凸,抛光精细,背面略凹弧,未经抛光,质料和形制都是良渚晚期镶嵌件玉片的典型代表。

良渚玉器上的纹饰,早期主要是龙首纹,显示出江淮地区玉器对良渚文化的影响。龙首纹主要琢刻在圆形环、镯状玉器的外缘,也有个别圆雕作品。元代朱德润《古玉图》中收录一件琢刻五个龙首纹的玉镯,定名“蚩尤环”,并考证认为该纹饰是黄帝与蚩尤战争的孑遗。良渚中期以后龙首纹逐渐淡出,表明良渚玉器对外来因素的消化已告一段落。

张陵山四号墓玉琮与瑶山一些玉器上卵目獠牙兽面纹的出现表明良渚文化自己的玉器纹饰已经成型,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兽面纹就是由龙首纹变异而来。兽面纹发展到良渚中期早段演化为把冠帽、面容、四肢俱全的神人和卵目獠牙的兽面结合在一起的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即所谓的“神徽”。同时在“神徽”或其简化图像的两侧或下侧出现了飞鸟的形象。展品反山十二号墓权杖组件是良渚玉器中唯一一套“满花”的玉器,其中的端饰在浅浮雕“神徽”周围密布以勾连卷云纹为特征的阴刻地纹。玉器纹饰的这一变化在时间上跟琮、璧由类似镯、环的装饰玉器演化为具有神圣功能的特定礼器的过程恰好大致吻合,似乎暗示了这一变化可能蕴涵着社会学意义上的某种重大变革。

神人兽面图像及其简化与抽象的图案,是良渚中晚期玉器上最普遍的纹饰内容,并且也成为玉梳背等一些玉器造型的圭臬。作为玉器上最常见的纹饰,神人兽面图像在良渚中期早段以后就根据载体的不同而产生两种简化和抽象的形式:一种载体为琮、琮式管、锥形器等方柱体式玉器。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首先简化为神人面居上、兽面居下的分节格局,然后进一步简化和省略,到晚期常见由弦纹凸棱、凸鼻和小圆眼构成的神人头像,有的甚至连神人的小圆眼也省略掉。反映出这些载体上纹饰的简化和抽象越来越强调神人的形象,而彻底抹

杀兽面。另一种载体为璜、三叉形器、玉梳背等扁平体造型和圆柱形器等造型玉器。神人兽面图像的简化和省略恰好跟前者相反,最终突显兽面而隐藏神人形象。从展品横山二号墓玉柱形器、新地里二十八号墓玉兽面可明显看出这种纹饰与形制高度统一的变化趋势。

除人、鱼、鸟、龟、蝉等一些动物圆雕与龙首纹、绞丝纹、神人兽面及其简化纹饰以及附属于它的鸟纹、卷云纹外,良渚玉器上还见“鸟立高柱”的图案纹饰,载体主要为晚期的璧和高节琮。这种图案类似白描,轻描浅刻,若隐若现,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到,仿佛是人神交流的密码。典型的“鸟立高柱”图案由立鸟、高柱、阶梯状高台和台内异形物质四部分组成,见于台北故宫、美国弗利尔艺术馆收藏的玉璧以及北京首都博物馆、法国吉美美术馆收藏的玉琮,但其省减或变异的版本似也可表达图案的全部含义。展品余杭安溪百亩山玉璧是目前唯一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刻纹玉璧,所刻一面为省减版本的“鸟立高柱”图案,对称的另一面为一璋形图案。

产于山野河滩的玉石因其光滑、莹润、坚硬的品质,在被用来制作装饰品的伊始就获得了超越自然的禀性,成为人类寄托情感和想像等精神内容的载体。良渚时期,玉器的制作和使用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众多新器型的出现,尤其是琮、璧等特定器型的出现,表明一些良渚玉器已经超越了作为人体装饰物的功能。主要体现着神人和神灵动物“巫骉关系”的神人兽面图像在玉器上的琢刻以及取像于神像造型玉器的制作,使良渚玉器成为神灵崇拜的主要载体。

良渚玉器主要出于显贵者墓葬,其中琢纹玉器更仅见于其中。死后将大量与神灵崇拜有密切关系的玉器带入墓内,突显出显贵者与所崇拜的神灵间实际上存在着密切关系。瑶山、汇观山祭坛与显贵者墓地合二为一的事实则反映出祭鬼(祖)也已成为良渚祭坛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良渚时期巫、神、鬼(祖)三者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三位一体、互为感应的互补关系,而联系三者的纽带就是人神共享的祭品—玉礼器。所以,可以相信,在巫术活动较为盛行的史前社会,“以玉事神”应当是良渚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玉琮作为跟神人兽面纹饰关系最紧密的器类,其内圆外方的造型反映着“天圆地方”的原始宇宙观,“是天地贯通的象征,也便是贯通天地的一项手段或法器”;玉璧苍碧的质料、浑圆的造型及其与原始“盖天说”间的联系,也表明后世“苍璧礼天”的记载绝不是向壁虚构;玉钺一向被视为军权与王权的象征,但反山十二号墓玉钺器身两面都雕琢着凌驾于飞鸟之上的神人兽面图像,从而成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和“权力神授”的最有力佐证。因此以琮、璧、钺为代表的良渚玉器不仅是神灵崇拜的主要载体,而且极可能还是巫觋通天礼神的法器或媒介,是“人神合一,天人感应”东方理念的外在表现。

然而,良渚玉器在成就神圣的同时,也组成了良渚社会世俗物质生活中最精致的部分。良渚玉器中的不少器类具有人体装饰或日用器具的功能,如镯、环是人的腕饰或臂饰,由璜与管、珠组串而成的串饰多是胸饰或颈饰,玉梳背是修饰发梳的镶嵌物,玉勺和玉匕是进食的器具。玉器娱乐着神灵,也滋润着显贵者的生活。良渚平民墓葬中拥有玉器的比例很高,尽管只是锥形器、坠、管、珠等小件玉器,但这种全社会对于玉器的普遍崇尚和爱好无疑是显贵者不断追求精致的动力所在。用玉的普遍性和等级化同时也成为玉器功能复杂化的基础。通常认为,良渚时期已形成蔚为大观的用玉制度,使某些特定的器类成为拥有者身份、地位、等级、权力、性别的玉质指示物,成为维系社会等级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

分。所以,琮、璧、钺等良渚显贵者墓葬中专有的器物又成为这一阶层在世俗社会中身份、地位、等级的玉质指示物,并且是显贵者阶层攫取世俗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体现了良渚玉器神圣性和世俗性的有机结合。

良渚玉器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自然不是一次精品展或一篇导读文章所能涵括和传达的。作为中国文明的特质之一,对玉器的崇尚源远流长,儒家文化更赋予玉以“十一德”、“五德”的道德内涵,“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些耳熟能详的辞句正是中国玉文化的精髓所在。不过,寻根溯源,落脚点仍然离不开良渚玉器,这有良渚玉器中最具原创性的器物—内圆外方造型玉琮传播和影响的波及面为证,北抵陕晋、南达广东、西北至甘青、西南到四川,还有哪件史前器物曾有如此的能量和风光?以玉器为代表的良渚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周边诸考古学文化渗透、穿插,将其文化因子特别是玉器“随风潜入夜”般的“化”入到周边诸考古学文化的肌体之中,依赖于这些考古学文化对良渚玉器的禀承、传递和发扬光大,以琮、璧、钺为代表的良渚玉器最终才得以融会到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玉礼器系统之中,并占据醒目的地位。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公认的第一个高峰。当时中国境内的大多数原始文化中都出现了玉器,其中尤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种类多,数量大,制作精美,自成体系,影响深远。本文拟通过两个文化玉器的比较分析来发现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它们文化内涵的认识。这也正是本文与前人所做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比较分析的不同之处。 二、比较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小凌河流域,年代为距今6500一5000年前,以彩陶、“之”字形纹陶、细石器和石耜等为特征器物。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年代为距今5300—4200年前。以薄胎黑陶、贯耳器、耘田器等为特征器物。 (一)玉材 红山文化玉器所采用的玉材主要为蛇纹石等,即现在所说的岫玉。其玉材硬度为2.5-5.5,比重2.5—2.8,颜色较均匀,透明度较好。其产地就在红山文化分布的范围内,获取较为容易。 良渚文化玉器所采用的玉材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等,玉材硬度为6—6.5,比重2.9-3.1,内部结构不均,目视可见毡状、簇状或捆状交结结构,透明度较差。其产地虽还未确定,但“就地取材”的可能性较大。 (二)玉器的种类 1、相似器物 珠、坠、管、串、环、玦、镯、璧、璜等; 锛、刀、斧、钺等; 龟、鸟、鱼等动物形玉像以及玉人像。 2、相异器物 红山文化 用具,匕形器、棒形器等; 装饰品,方圆形玉璧、玉勾形器、玉丫形器、玉臂饰、玉箍形器、双联璧、三联璧、玉虎、玉猪、玉熊、玉鸮、玉蚕等; 礼仪和宗教用玉,玉兽首、玉玦形器、勾云形佩、双兽首三孔玉器等。

良渚文化 用具,角形饰、带杆纺轮、带钩、柱形器、柄形器、锥形器等: 装饰品,牌饰、锥形器、四龙首镯、绞丝纹镯、玉海豚等; 礼仪用玉,锥形器、组佩、璧、豪华型钺等; 宗教用玉,琮、冠形饰、半圆形冠饰、锥形器、圭等。 (三)玉器的构成 有关两文化玉器构成的统计以曲石先生《中国玉器时代》一书所录新石器时代出土玉器统计为基础,结果如下: 红山文化 用具占14%,装饰品占60%,礼仪用玉和宗教用玉占26%。 良渚文化 用具占3%,装饰品占2l%,礼仪用玉占32%,宗教用玉占44%。 (四)纹饰 红山文化玉器以素面居多,在一些薄板状玉器如勾云形佩(图:14),或有弯度的玉件如玉臂饰表面磨有瓦沟纹,工艺难度较高。 良渚文化玉器纹饰比较发达,其中以神人兽面纹(又称“神徽”)(图:15)为代表。它主要集中在琮、钺、冠形饰等器物上,其中以反山M12:98侧面的纹饰较为典型。此种纹饰的主题一直是广为争论的一个问题。李学勤先生在《神秘的古玉》一文提及“辽西红山文化龙形玦,如把龙的脸部平面展开,与良渚文化反山M12:98琮上的兽面非常近似。玦上表现的龙没有角,目系卵圆形,口中有獠牙,和较晚的龙有所不同。”如此惊人相似的产生有以下几种可能: 1、传播的结果。从两文化间巨大的时空差距来考虑,此种可能性极小,而且至今未发现能证明两者之间曾发生传播的证据。 2、写实。如果红山文化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是对同种动物的写实造型,那么在图案被进一步抽象、省略之前它们自然会发生惊人的相似。这一点与文化、时代无关。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内少数玉器上出现了刻划符号,如璧、琮、环、臂圈等。良渚文化玉器符号已发现11种,其中5种和大汶口文化陶器符号相同或近似。

良渚玉器

良渚玉器 摘要: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 1936年在浙江杭县(现属余杭县)发现的良渚遗址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良渚玉器以琮、璧、钺最多,造型宏大雄浑,风格严谨深刻,具有令人赞叹的制作工艺。其纹饰以神秘莫测的神人兽面引人入胜,阴线雕刻和浮雕完美组合,体现了良渚人的原始崇拜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良渚人独特的审美特征。良渚玉器,成为当时南方玉雕的最高水平代表。 关键词:良渚玉器制作工艺原始意象审美特征 一、制作工艺 良渚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微雕杰作。良渚文化玉器为透闪石,其硬度达摩氏4——6度的玉器,可谓“难施锥刃者”。在良渚玉器的收藏和鉴赏中,了解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了解良渚古人在玉器上留下的加工痕迹,对于良渚玉器有重要的意义。良渚时期治玉的工艺大致有切割、打样、钻孔、琢纹、研磨、抛光等工序,已经具备了后世玉器加工的所有技法。 良渚玉器的加工,首先要将大块的玉料切割成毛坯,所以玉器的制作首先是切割。在良渚玉器上有许多即美观又有实用性的钻孔,钻孔有管钻、实心钻和琢钻等几种方法。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多节玉琮,高约32.9厘米,中间的长孔从两端对钻而且基本同心,技巧惊人。至于良渚人究竟用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动力,什么样的机械原理,来加工这些洛氏硬度在4至5之间甚至在6至7之间的玉器,至今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 良渚玉器纹样的线条或坚挺刚劲,或圆滑流畅。良渚玉器经常见到浮雕兽面,采用减地浮雕和压地浮雕,有的两种间使浮雕看起来有两三层之多,最后再加以阴线纹,工艺繁复,令现代人叹为观止。 研磨是玉器加工的重要环节,方法是用解玉砂磨制器表,使之平滑光洁。良渚晚期玉璧直径多在 20厘米以上.但薄厚均匀,器表光洁,可见研磨水平之高。还有一件玉环上有同心圆旋纹,纹线浅细.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借用了制陶工艺中的转轮装置加工的结果,方法是将玉器固定在转轮上快速转动,再在器表加上解玉砂进行研磨。 良渚玉器大多是经过抛光处理。就是为玉器上光,所以光洁度很高,埋藏数千年,虽然大多都发白,但仍有一些依然润泽光亮。有专家认为原始的抛光方法是:将粗竹剖为两半,一半覆盖于地,将玉器在竹皮上反复磨,直至出现光泽。 二、原始意向 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积累,文化程度的提高,在良诸文化时期的氏族内部已经开始出现了较为显然的社会分化,人们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高低尊卑的等级差别。考古表明,饰有各种纹饰的玉器大多出于大墓之中,小墓中几乎未见,可知在当时是有高低尊卑的等级差别,玉器和特殊的纹饰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于是人们猜测这类玉器一方面具有原始宗教的意味,但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是作为氏族上层社会的专用徽号,是特权的标志,这个标志既象征着氏族原始信仰,同时又和政治权力、社会地位掺和在一起,主要用

良渚玉器2010拍卖价

良渚玉器高价成交高古玉行情或已来临 中拍国际2010五周年庆典拍卖会“玉器专场”良渚玉器悄然登场,均高价成交(当然于时下收藏热相比,其价格还是较低)。 5120号良渚文化玉钺成交价:3024000 5121号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成交价:4256000 5122号良渚文化兽面纹满旋纹冠状器成交价:1680000 5123号良渚文化双面工神人兽面纹三叉形器成交价:1120000 5124号良渚文化兽面纹冠形器成交价:2240000 时下,玉器收藏一浪高一浪,唯高古玉器收藏波澜不惊,如一潭温水。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受制于文物法的限制,近年拍卖行高古玉器鲜有拍卖,但民间的高古玉器收藏却很热,一凉一热制约着高古玉器的发展,而高古玉器却高度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史。因此,中拍国际良渚文化玉器的高价成交或已说明,高古玉器的春天已悄然来临。 高古玉作为中国玉文化的精髓和源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化身,更是东方美的象征,高古这一时期的玉器精神内涵是高于一切的,越是原始的越是接近它的本质,古玉是古人心灵的一种反映,附载有先祖们要说的话和要表达的情感。

良渚文化龙首璜 1.起拍价:80,000至120,000 2.成交价:56,000 3.年代:—— 4.规格:长7.9cm 5.预展时间:2010-11-25 --2010-11-27 6.类别:器具陈设 7.预展地点:北京亮马河大厦(三层紫金厅) 8.拍卖时间:2010-11-27 16:30:00 9.拍卖地点:北京亮马河大厦(三层紫金厅) 10.拍卖会专场:昆岗精瑜---玉器专场 11.拍卖会:

2010年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12.拍卖行: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收藏品描述 玉质温润细腻,呈弧形,一侧饰龙眼,整器为简化的龙形,造型抽象,器身呈璜形,打磨光滑,留有打磨使用痕迹,两端钻孔。古朴老旧,应该是古代宗教或者图腾崇拜的产物。

良渚玉琮研究综述

良渚玉琮研究综述 摘要: 自从发现良渚文化以来现以来,关于良渚文化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玉器在良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玉琮是其相当惹人注意的组成部分,故关于良渚文化的玉琮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在参考了其他资料之后,本文将着重从纹饰、分期及作用这三个方面总结学界对良渚文化玉琮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 良渚文化玉琮纹饰分期 一.概况 大量的考古发现显示,玉琮最早出现在距今约五千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其时代属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史前玉琮以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良诸文化遗址出土最多,是良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玉琮的分布中心在江南一带,这里也应该是玉踪的起源地。 良诸文化玉琮一般属透闪石一阳起石系列的“软玉”,极少数为蛇纹石。很可能是就近取材,来自附近地区已被遗忘的古矿床。汪遵国先生指出“良诸文化的玉料既不从新疆来,也不从辽宁来,可以肯定是当地的土特产…” 在薛琳的《良渚文化出土玉琮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关于玉琮的起源问题存在诸多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管形说,以周南泉先生的《玉琮源流考》为代表;一种是镯形说,以杨建芳先生的《玉踪之研究》为代表…许多玉礼器都可以找到实用器的原型,它们是实用器逐渐演变的结果,但对于琮璧而言,却不太容易弄清它们的起源。” 二.纹饰 良渚文化玉琮的纹饰极具地域特色,是良渚玉琮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良渚先民的精神文化面貌。故对良渚玉琮纹饰进行系统的探讨,对于研究良渚文化的社会面貌、文化特征、信仰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以往的文章中,对于纹饰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多数只是作为型制的附属部分,对于纹饰进行专门的讨论的并不多。在周玮的《良渚文化玉琮的型式研究》一文中,作者对良渚玉琮上的纹饰进行了较为系统、详尽地真可。作者参照余杭反山M12:98玉琮纹样主题和结构将玉琮纹样划分为 A、B、C三型。 A型是由单独表现的兽面纹构成一个纹饰单元 ,并不太常见。依据装饰风格的不同,有划分为两种情况:Ⅰ的特点是纹样上部为两组弦纹 ,下组弦纹中间凹进一倒梯形框似人的脸形

走近良渚文化

走近良渚文化 活动背景: 走进刚刚开放的良渚文化博物院,大气而又精致,作为土生土长的良渚人,为家乡有这样古老的文明而感到骄傲。于是我想给同学们上堂与良渚文化有关的活动课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自己家乡的古文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选择“走近良渚文化”这个主题,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亘古自有的人文因素。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看到却又没有留意的话题,是值得学生学习、了解、探究的话题。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良渚文化的独特内涵,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感受古老深远的人类文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明的思想感情。 活动年级:五年级活动时间:2010年5、8——5、13 活动准备: 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院、搜集与“良渚文化”相关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今天很荣幸,能和五(3)班的同学们一起合作上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叫什么?——良渚,板书:良渚。大声地叫一遍。 2、关于家乡良渚,你了解哪些呢?(可以从家乡特产、风俗习惯、风景名胜等方面介绍)

3、学生交流。 4、师:刚才有的同学讲到了良渚的特产、良渚的风俗习惯、还有的同学讲到了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举世闻名的————良渚文化。板书:文化 5、一个熟悉的名词——“良渚文化”,你是从哪儿了解到良渚文化的呢?(从资料上、从良渚博物馆里),你在博物院里看到过什么,听到过什么?真是不虚此行,你了解得还真多。 5、师:其实今天这节课葛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走近良渚文化,让我们进一步的去探索和了解良渚文化。 二、了解良渚文化 A、了解良渚文化的起源 1、过渡:葛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资料,下面请快速默读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与良渚文化有关的信息可以和组员交流。待会儿我要考考你的记性。 2、接下来,葛老师要考考你,让我们进行知识猜猜猜。看看哪些同学记性最好? 一、你知道吗? ①、良渚文化距今约()年。 ②、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的环太湖地区。 ③、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很发达,()业也极为先进。 ④、良渚文化时期,陶器做工精细,()的工艺水准更是达到了“鬼斧神工般的超卓高度。” ⑤、( )是良渚文化的发现者。 3、师:(出示施昕更图片),瞧,这就是良渚文化的发现者——伟大的施昕更先生。不过,葛老师有个疑问,既然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的环太湖地区,那么,为什么不叫太湖文化,而叫良渚文化呢? 4、师:对,这就跟施昕更先生有关。师讲述故事。 (施昕更是土生土长的良渚人,他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工作,十分喜欢考古,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有一次,他回到老家良渚,在田间小路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田埂上有几片破碎的黑不溜秋的陶片,他觉得很好奇,就把陶片带回博物馆研

神权高于一切,导致良渚古国走向灭亡!

神权高于一切,导致良渚古国走向灭亡! 在大约距今5500~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大陆各地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均先后发生了重大变化。红山文化的坛、庙、冢,良渚文化的高大祭坛、贵族坟山和面积达290万平方米的城址是最为世人称道的,原先不被学术界注意的仰韶文化也因河南灵宝西坡大型建筑基址和大型墓葬的发 现而令人刮目相看。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社会结构也正处在激烈的新旧转型当中,文明化进程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在当时变是普遍的、激烈的,但是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变化的形式、内容和侧重点又是有所差别的。比较这些差别,分析这些差别,笔者感到这决非表面上的不同,而可能反映了更深层次的、涉及文明化进程中不同模式的问题。以下仅以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仰韶文化大墓随葬玉器的情况作些比较,谈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类型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均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虽然它们基本都处在距今5500~4500年这一范围内,但正如上述材料所表明的,表 现在墓葬随葬玉器上,却是各有特点。首先看随葬玉器的组合。红山文化墓葬随葬玉器,常见组合有马蹄状箍、勾云形佩、璧、环、猪龙、龟、鸟、蝉、蚕等动物形玉器,少见钺、斧等兵器仪仗类玉器,基本不见镂刻有“神徽”的琮、三叉形

器、璜形器等玉器。良渚文化墓葬随葬玉器,常见组合有琮、璧、冠状饰、三叉形器、璜形器、锥形器、镯、环、钺及石钺,不见或少见红山文化中常见的箍形器、勾云形佩及龟、猪龙等动物形玉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墓葬随葬玉器,既不同于红山文化,也不同于良渚文化,正像灵宝西坡大墓呈现的情况,种类非常单一,只有玉钺一种,根本谈不上什么组合。再看随葬玉器的数量。红山文化大墓随葬玉器的数量,如上举牛河梁、胡头沟积石冢发现者,数量不等,有2~3件的,6~7件的,也有多至20件者。良渚文化大墓随葬玉器,与同时、同等规模的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墓葬随葬玉器数量相比,无疑是最多的,连同装饰品在内,一般几十件,多的上百件。如上举良渚反山墓地M12、M20,瑶山祭坛 M9、M11,寺墩M3等,随葬玉器以单件计都在100件以上。良渚反山墓地M23仅玉璧就出土了54件,常州武进寺墩 M3仅玉琮就出土33件,1983年余杭县文管会在横山清理的一座良渚文化墓葬M2仅石钺就出土了132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墓葬随葬玉器数量,与良渚文化大墓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与红山文化大墓相比也略逊一筹。灵宝西坡规模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体相当的仰韶文化墓葬,一般只随葬玉钺1件,M11最多,也仅3件。而墓室规模大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大墓的M27、M29,除了陶器,什么玉器都没有。三看随葬玉器的雕琢工艺。红山文化墓葬随葬玉器有圆雕也

良渚文化玉器品种

良渚文化玉器品种 良渚文化玉器品种良渚文化玉器品种丰富,用途广泛,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礼仪器、装饰品和其他类。 礼仪器良渚文化玉器的礼仪器主要有璧、玉踪、玉钺等。 玉璧:良渚文化的玉璧较厚,扎较小,直径在20厘米左右,较大的达30厘米。所用材料较差,目前尚未见有透闪石类“真玉”玉璧。由于开片技术的落后,璧的厚度不甚均匀,孔壁不很平滑,往往留有对钻璧孔时出现的错碴,一些璧的外缘有较浅的凹槽。 玉琮:玉踪是指内圆外方的立方体,两端贯以通孔的器物。它可能代表中国的“天圆地方”观念。玉琮的用途一般认为是祭祀天神地祗的法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现了很多玉琮,属多样式玉器,用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但以外表分节且有“兽面纹”为主要特点。玉踪上的“兽面纹”有简有繁,但不论繁简,一般部以琮的边棱为兽面的中轴,每个面的转角上有半个兽面,与其相邻侧面转角上的半个兽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兽面。上下两节饰兽面纹往往是简繁错落。简单的兽面纹,常常只能看到圆眼和阔嘴;繁缛的一种,则由宽鼻、宽嘴、圆眼构成,在眼睑、嘴、鼻的四周饰以由匀称细密的云纹、弧线、横竖短条直线组成的云带。 高型琮:整体为方柱形。一般来看,八节以上的棕呈上宽下窄的样式。外表饰人面纹。纹饰简练,有些作品上的纹饰不很不很明确。每一面的中部纵向琢出线槽。有些琮的上口处刻有阴线符号:这类琮多用似玉、似石的青绿色材料制成。八节以下的琮种类有变化。琮的横截面有些呈方形,有些呈圆角方形。横截面呈圆角形的琮往往孔径较大,巳纹饰多以神人纹及兽面纹交错出现,组成神人兽面纹的图案组合E二节琮。多为较矮的立方体,四甬i宽度大致相等,上下宽度一致。中部有一个白上而下通孔。一些作品的孔径较细:琮的上下两端称之为“射”,一般为凸起的环形,有些圆而似璧。 琮形器:一些器物的形状与琮类似,但用法不同于上两类玉琮。常见的有两类:一为小玉琮或称琮形器,形状同大琮。中部孔径略大,整体的尺寸很小,这类小琮有多种用法。另一类似琮,又似环镯,是把琮玉的装饰方法施用于薄擘型筒状器。 玉钺与玉斧:良渚文化玉器中的工具类有斧和钺,斧和钺之问,并无严格的区分。斧是统称,一般指工具,也可以用作武器;钺是斧的一种,一般专指武器,也有作为礼仪用具的。 装饰品:良渚文化玉器的装饰品主要有玉璜、玉串饰、玉带钩、玉镯和各种动物旧饰等玉璜良渚文化出现的玉璜很多,样式也有多种,常见的有下列样式:第一,双弧式玉璜。外侧为大的弧形,底弦中部有一个小的弧形的缺;第二,桥式玉璜。形状似桥,两端下弯,上部略呈直线形,下部凹缺的中段也呈直线形;第三,半璧式玉璜的形状为半个圆周或大于半个圆周;第四,玉璜下部无凹缺,下弦呈一条直线;第五,镂雕玉璜。外形似璜,其上多处镂雕图案。良渚玉璜中有较多的饰纹璜。饰纹多为兽面纹或神人兽面纹,有阴刻图案、浮雕图案及镂雕图案等。

良渚文化玉器鉴定秘诀!

良渚文化玉器鉴定秘诀 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属于考古学的文化范畴,上承凇泽文化发展演化而来。按照对良渚遗址出土物所做的物理炭14测年法,距今约5300年~4300年,也有晚于4000年的良渚遗址被发现,学术界取是按中间范围取值,不可能做到完全精确。 良渚文化最早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最早的发现者施昕更。上世纪50年代环太湖地区的考古工作有诸多发现,先后发掘了上海马桥、无锡鲜鱼墩遗址。1959年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乃先生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1973年草鞋山良渚文化精美玉器的出土,更是将长江流域的玉文化一下子提早了上千年,堪称中国南方灿烂文明的奇葩,成为全世界玉器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终极藏品。然而良渚文化古玉的仿制品,却也如影随形,一直在困扰着良渚古玉的收藏爱好者,早期仿品在宋代已经出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件宋仿的神人兽面纹良渚式玉琮。 图1: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仿良渚玉琮 良渚文化以余杭郊区的良渚镇命名,其覆盖范围北到江苏花厅,与山东大汶口文化交接。西到江西和湖北交接,幅员甚广。由于缺乏田野考古文物的佐证,早年考古学者对于良渚玉器的年代认识仍很模糊,甚至一些文博泰斗也经常将民间采集到的良渚玉器视为商周玉器。因为大家都不相信在新石器时代,良渚古人能够雕琢出如此精美的玉器纹饰,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 随着草鞋山、张陵山、寺墩、上海福泉山、浙江反山、瑶山等地的先后发掘,在良渚墓葬中发现了良渚时期的陶器和精美的以神人兽面纹为代表的良渚玉器并存,才将上述玉器的年代定位良渚时期,这桩考古学上的冤案才得以最终平反。扭转了考古界对良渚玉器制作年

代的认识,而且在海内外掀起了至今未衰的良渚玉器研究和收藏热潮。 图2:反山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平面布局 图3:青浦福泉山遗址考古挖掘现场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耕地被开发,众多的良渚玉器得以出土,并流入海内外收藏家之手,其中不乏精品。但是,这也给良渚玉器的伪造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近年来流散海内外的数万件良渚玉器大多地是新近仿制的赝品。 浙江的余杭、江苏的常熟地区早就已经出现仿制良渚玉器的私人作坊。因此,除了在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良渚玉器外,最近几十年民间收藏家手中的良渚玉器大多是真赝参杂,给良渚玉器的收藏鉴赏和民间交易带来了巨大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收藏文化的发展。在国内某些二三线的拍卖行,赝品良渚玉器更是比比皆是,笔者参加2010年上海汇宝春拍,曾经亲眼目睹一件早仿的良渚兽面纹玉枕,以300万元高价成交。各位藏家当擦亮眼睛,掌握必要的识别良渚玉器的方法,谨防被制假、卖假者的故事所惑,蒙受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高三散文诗歌良渚读玉

高三散文诗歌:良渚读玉 哲人说:“一个时间只能干一个时间的事,这是时间的边界,也是做人做事的边界。”良渚先民干的是琢良渚玉器之事,干的是造良渚文化之事,他们终让时间在边界内尽情闪现出灿烂之光,这是何等的辉煌,何等的精彩! “良渚”的字面意思是“佳美的水中陆地”。考古学称,良渚文化为距今5300—4000年,分布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约36500平方公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936年的11月3日下午,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日子。年仅24岁、学历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在考古学界毫无名气的“小人物”施昕更,在家乡良渚朱村兜附近的棋盘坟一个狭长形的干涸池底,发现了几片“黑色有光的陶片”,从此渐渐揭开了良渚文化神秘的面纱。从1936年良渚文化的奠基者施昕更发现良渚文化遗迹到现在,在已经发掘和出土的文物中,石犁、石镰、石耘等稻作农具以及各种陶制酒器,反映出当时的农业已进入犁耕稻作时代;遗存的丝、麻、陶、玉制品反映出手工业趋于专业化;氏族祭坛、贵族大墓和平民小墓显示出不同层面的分野;黑陶器皿上的原始刻痕,既是先民对当时社会的理解,也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现的前奏……众多信息揭示出一个共同的文化特征:华夏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一种文化比一个政治单元不知要久远多少倍,考古学家也许仍未确切地弄清良渚的时代背景,但是它折射出的文化光芒所带给人们的惊奇,早就淹没了对它的政治制度的兴致,这也就是以“良渚文化”命名之缘由了。在我看来,玉器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因子。在那个时代,良渚文化玉器恰似一卷卷古朴的诗书,沉稳的线条就是连绵的文字,誊写着良渚先民琢玉的故事。要知道,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一个玉器制作和使用高峰期中最杰出的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知的良渚玉器数目不在20000件之下。反山与瑶山是目前所知出土玉器最为丰富的两处显贵者墓地,24座墓葬出土玉器达到6000件,其中反山12号墓一座墓葬就出土玉器647件。良渚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可分为多种,一种为透闪石类矿物,同新疆和田玉类似,以青色、青绿色为多,同和田料比,较和田玉色艳、色匀,透明度高,有专家称之为真玉。另一类属角内石类矿族,硬度不如前一种高,几乎没有透明感,有些带有云母状亮斑,以青色、赭色玉为多,专家称之为假玉。另有出土牙黄色玉的报道,可能是蛇纹岩类的材料。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玉石,在良渚先民那里,都被当作一个个独具个性的生命形态来读。 一种祭祀凭吊的心绪,融入悠远宁静的空气。趸拥着对良渚文化玉器的热切念想,初夏的一天,我走进了位于施昕更当年发掘良渚黑陶的山角边的良渚文化博物院。显然,这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博物院。据介绍,博物院建筑由英国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

良渚玉文化观后感

观良渚玉器之精,品中华文明之美 古人爱玉,几乎到了不分贵贱、超越阶级的程度:土豪可以赏玩美玉,穷文人也以玉石砥砺品格,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曾用玉做比,和氏璧的传奇;连宝玉出生,口里尚含了一块玉石。玉在古代的存在感,相当之高,诗经里与玉有关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再比如: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等等,不胜类举例,这些或“比德于玉”,或以治玉不易喻君子修身,或以玉象征宏阔人格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与君子的美好品德有关,与古人的美好寄托有关,就连当代不少人给小孩取名字的时候,都会选择与玉有关的字,或词。可以说,在中国,玉是具有独特而美丽的魅力的,打开新华字典,里面与玉有关的字都是带有美好的寓意的。 而上溯源头,则要追究到良渚文化时期的人们对玉的尊崇了(良渚文化对黄河流域具有重要影响),那时候的人们或以玉为礼器、或以玉为饰、或以玉为具。用玉制成的礼器、实用物品等,玉在那个时候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了。从现在我们发掘的良渚文化的玉器中,它在记录良渚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它,看到千万年前我们原始社会的生活状况,看到年兽图案下的图腾崇拜,看到良渚文化的发展历史,看到人类在社会发展之初的努力和对生命、对自然的思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这是数年后,屈原发出的对生命,对自然呐喊,这声呐喊与良渚文化中,人们通过玉器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的印记重合起来,共同表达了一个主题,即:人类几千万年来,对人生、对生命、对宇宙的思考。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在思考、在奋斗、在表达。良渚人民用玉在千万年前表达着,呐喊者,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表达,在呐喊,只不过记录的方式不一样了,但玉一直在现代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存在,或表达情谊深长;或表达审美;或表达尊崇。 同时,玉也是财富的一种,而现代人送礼时,玉制品仍旧是人们的一个重要选择项,更

良渚文化简介

简介: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坐落在良渚镇荀山边上,山与馆之间围着水塘,颇有美丽洲的味道。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组)。整个序厅的墙面用块石叠砌成壁,并施以不同的颜色分别示意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最下层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上层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时代,中间一层突出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文化,每层上面都刻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纹饰与器物。 室内布局:从序厅右转便进入第一展厅,这里概貌地介绍了良渚文化的内涵、分布范围。整个第一展厅,在以良渚文化时期古老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大幅背景壁画场景中,复原了当时的快轮制陶和先民纺织的生动场面。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良渚文化时期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石犁、石铲、石刀、破土器、石镰以及当时用来狩猎的石镞和捕鱼的网坠,其成套而制作精良的生产工具在同期的考古文化中是最复杂的,并处于领先地位。从中我们不难想象,良渚先民的生活是相当滋润的,他们饭稻羹鱼、渔猎采集而怡然自得。高度发达的农业为分工明确、专门化的手工业部门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产生了诸多的手工业生产门类,并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展览中那典雅的黑陶、充满经纬之美的织物、神圣而精致的玉器、珍贵而艳丽的漆器以及发达的竹木器,都将让你领略良渚先民的独创性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第二展厅设于博物馆主楼二层东侧,用6组展柜展示着良渚文化部分精品器物,有雕琢精美的玉器、磨制精细的石器及制作规整的陶器。在展厅中央又立着四组与展厅同高的玻璃屏风来象征性地阻挡视线,每组玻璃屏风由两片玻璃夹着一张双面精美器物图片,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些灯箱片和屏风一方面给整个展览营造了一个适合精品展厅的较好氛围,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展示的容量,丰富了展览的信息。 第三展厅设于博物馆主楼二层西侧,复原展示了一座良渚文化时期的“玉敛葬”大墓,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同时在四周墙面展示了不同等级的墓葬出土照片,通过丰富的墓葬资料的对比展示来揭示良渚文化社会等级的分化和阶级的形成,把良渚文化的诠释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整个展览达到了高潮。 三个展厅内容相互映照,各有侧重,充分展示了良渚先民所创造出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说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 设计特点:1.内外空间和功能设计:博物馆依山面水,在建筑样式上,既体现了当代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又体现出良渚文化内在精神在时空上的延续;既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又完全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与周边环境得体地对话,成为一道“自然的”风景。在内部单元的组成上,充分考虑当代先进博物馆在教育普及、学术研究和收集保管三个方面的要求,设有基本陈列室、临时展室、影视报告厅、学术会议室、观众服务设施和休息区域、贵宾接待室、阅览室、技术用房、行政用房等。同时,通过恰当的造园手段,使内外空间自然过渡,内景、外;景互相呼应。在展示手段上,采用考古文物陈列、多媒体演示、场景仿真模拟、专题片放映、面和立体图表的示意等多种手法,配合现代的声光系统,以求给观众清晰的印象和直观的感受。

《良渚古玉》教案

良渚古玉 年级:四年级教师:冯志强时间: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玉器鉴赏的一般方法,了解玉器的历史,理清“玉文化”在历史上所包含的内容的脉络,从而对古代玉石艺术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做到初步了解良渚古玉;课堂上通过简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玉器的艺术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 3、在对玉石精品的欣赏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环境,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 教学难点:教学中对作为工艺品的玉器本身审美的品鉴和对古代社会的礼制、民俗做一些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玉器的欣赏,汉代贵族生活影片的片段,红楼梦有关通灵宝玉的片段;图片:器形品鉴类,玉器造型风格类,礼器类,吉祥图案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品鉴欣赏

我们要评鉴一个玉器,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一个短片。(视频播放玉器的欣赏)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老师总结补充学生从图片中总结美的规律,老师做适当的引导。(师生问答,图片展示审美评价) 三、探讨文化内涵 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玉器的历史。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不同时代的“玉”在人们生活中其价值和功能的演变,学生分组将答案写在纸上,实物投影展示,全班同学评价老师展示结果(屏幕文字展示) 玉文化主要分为: 1、贵族的“礼器”。 2、文人的“比德于玉”。 3、民间吉祥文化同学们,猜一猜,以下图片上的玉雕隐含什么意思?(屏幕展示图片) 四、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对祖国的玉石文化做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欣赏了大量的 玉器的图片,初步认识了玉器的欣赏方法以及审美功能。在当代科技水平发达的时代,制玉的工具和技术非常先进,使得玉器造型的创意则更显得珍贵。 五、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经常到玉器店、博物馆多看多品,是自己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良渚古玉》教案浙美版完美版

第十八课良渚古玉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良渚文化的历史、地域分布等知识,感受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 2.通过对良渚文化玉器在材质、色彩、造型、纹饰等特征的欣赏、描述,以及利用适当的工具、材料表现良渚文化的玉器或神徽,提高审美评述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激发对良渚古玉的探究兴趣,培养热爱古老文化的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对文化遗址的保护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良渚文化不仅在浙江省有很高的认知度,而且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也有相当的知名度。良渚文化的出土文物在全国多个博物馆均有陈列,在书店或图书馆也能找到有关良渚文化的文献、图片。通过上网查询,还能找到更多有关良渚文化的资料,在当地还能买到良渚文化器物的复制品。这给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教科书主要呈现了良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玉器,具体介绍了玉琮、“神徽纹”——神人兽面纹及各类玉器。教科书通过“小知识”、“想一想”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了解良渚古玉的神韵、特征,感受良渚古玉的美感特征。同时,通过“学习建议”及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探究与创作活动。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编排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良渚古玉的欣赏,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基本的欣赏方法,学习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良渚玉器的造型、纹饰特征以及自己欣赏的感受,提高学生美术欣赏的兴趣和水平。 2.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了解良渚古玉的造型、纹饰特征。 难点: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良渚古玉的造型、纹饰特征。 三、教学课时 l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签字笔等。 (教师)相关图片、课件及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良渚文化玉器的特点

良渚文化玉器的特点 陈振凯 11121748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崇尚玉器的民族,中国玉器发展史上一个枀为重要的时期是距今8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正是在这一时期,玉器仍石器中分化出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手工业,取得了非凡伟大的业绩,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玉文化,新石器时代出圁玉器以红山文化为主的辽西地区和以良渚文化为主的环太湖地区最引人注目,足以代表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无论是在玉材选择,种类加工,还是在装饰纹饰以及制作工艺上都反映出其种类之全、质地之优良、制作之精美、文化艺术价值之高,这也是古代先民对玉器制作倾注了太多的思想感情,凝聚了先民的审美情趣、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和智慧结晶, 玉器是良渚文化最为重要的遗存之一,大量制作和使用玉器是良渚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凝聚了环太湖流域史前造型艺术和工艺技术的最高智慧,蕴涵着良渚先民对于宇宙自然的认识和解读,良渚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一个巅峰, 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因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故名,以环太湖流域为中心,南限迄于浙南,其影响所及进到赣南、鄂北;北跨长江直达苏北;西起皖东,东到海滨,并进及舟山群岛,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考古学文化,系由崧泽文化发展而来,目前有良渚、安溪、长命、瓶窑4个乡镇的史前遗址组成良渚文 化遗址群,环太湖流域已发现该文化遗址两百余处,除良渚遗址群外,最具代表性的有江苏苏州草鞋山、常州武进寺墩、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早期玉器的种类以装饰类玉器为主体,管、珠、璜、镯等玉器件数最多 ,这种状况不崧泽文化晚期基本一致,良渚文化中期玉器种类发化十分明显,琮、璧、钺礼器类玉器为主流,特别是余杭地区的种类最为丰富,有琮、璧、钺、冠状器、三叉器、锥形器、环、

良渚美玉

良渚美玉 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来源。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将中国新石器文化划分为六大考古文化区系,即以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区,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文化区,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文化区,长江下游以太湖为中心的东南文化区,以鄱阳湖到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文化区,以及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北方文化区。这些新石器文化各具特色、自成体系,对中华文明的形成都有巨大贡献。其中长江流域的文化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力量。 长江下游以太湖为中心地区的良渚文化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对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吸收和综合,它的发展水平超过当时的其他文化。良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玉器。良渚文化的玉器在同时期的史前文化中,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出类拔萃的,其他文化出土的玉器无法与之媲美。 良渚文化玉器品种较多,可分为礼仪、佩挂、镶嵌穿缀用玉三大类。礼仪玉器为形式众多的玉琮和大小不一的玉璧、玉钺、玉斧和玉杖首;佩挂玉器有典型的成串项链,还有龟佩、鸟佩、鱼佩、玉璜等;镶嵌件是将很多细小的无孔玉粒及一些玉件用粘合等方式装饰在器物上。镶嵌件开我国镶嵌技术之先河,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良渚文化的钻孔技术很发达,有管钻和实心钻两种。琮、玉器等大件玉器孔,多采用管对钻法,中间相接部分常留有台痕。一些小件玉饰上的孔,有的为对穿漏斗状,有的为一面两孔相通牛鼻状,为实心钻。在花纹的雕琢方面,有镂空、浮突和阴刻三种技法。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饰,都是细阴线仔细刻画的,若干阴线间留下的阳面,就构成了面目狰狞的神人兽面图案。此外,良渚玉器的表面一般打磨得很光滑,说明当时已有了较高的抛光技术。 良渚玉器最具代表性的是玉璧和玉琮。良渚文化的墓葬常用玉器随葬,即“玉殓葬”。但墓葬的规模大小不一,墓葬中随葬的玉器也有差别,说明当时已有了贵贱等级之分。如寺镦的第三号墓随葬陶器、玉石器共达120余件,其中玉璧24件、玉琮32件。而上海马桥遗址常见的小墓,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一些日常用的陶器、石制工具和饰件。显示社会分层关系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非常完备的玉器体系。玉琮、玉璧、玉钺等重器,都掌握在特定阶层手中,用以标示特定身份。琮和璧是良渚文化玉器甚至整个良渚文化的代表。其大量用于随葬已成为祭祀中的礼器。璧是一种扁体、原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周礼》将玉璧列为“六器”之一,有“以苍璧礼天”之说。璧的功能有两种解释,一种即是《周礼》所说,认为是礼天之器。瑶山遗址发现的刻符大玉璧,直径达26.2厘米,正面中孔下方刻一三层台阶的方框,方框内刻有展翅飞鸟纹饰。传世良渚大玉璧刻符的主题大多是鸟和太阳,可见璧与“天”确实有关。另一种认为是财富的象征,虽然良渚时期的社会已发生分层,玉璧、玉琮这些大型玉器多出现在大型墓葬之中,但还不能足够证明这就是财富的象征。琮是良渚人最神圣的礼仪重器,按特征可分为三类:镯形琮、弧边短方形琮、方柱形琮。琮的器型演变轨迹

精美绝伦话良渚玉琮

精美绝伦话良渚玉琮 良渚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因其具有精美绝伦的纹饰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巨大的艺术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宋代的一些影青瓷就开始模仿良渚玉琮的造型。清代的乾隆皇帝嗜玉成瘾,他对良渚玉琮更是情有独钟,他曾在良渚玉琮上写道:“出幽辞子午,成器想石监石储。环宝汉京重,廉贞君子如。砚头沾墨雨,世外阅仙鱼。几陪清供,兴怀静赏余”。而今良渚文化的玉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便兴起了久盛不衰、逐浪高涨的研究和收购热潮,良渚玉琮更是成了藏玉者梦寐以求的宠儿。 良渚玉琮系软玉雕琢而成,从外观看呈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形。其表面细密的阴纹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在既没有青铜、又没有钢铁的良渚时期,对硬度超过一般岩石和各种金属的玉料,是怎样进行加工,使之成为纹饰精美繁细的玉琮呢,至今还困扰着研究良渚古玉的学者。不仅如此,良渚玉琮还以体大自居,更显它独特的魅力。方柱形玉琮四面中间立槽,槽两边基本等距,误差在1毫米左右,每节上下间距也几乎完全相等,而且玉琮兽面纹的构图也基本相同。每个面的转角上有半个兽面,与其相邻侧面转角上的半个兽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兽面,这样的组合使原本呆板的兽面更显生动且具变化。下图为南京博物院藏良渚玉琮,高7.2厘米,上端宽8.5厘米,下端宽8.3厘米;呈乳白色,柱体筒形,外方内圆,内为圆孔对钻,采用透闪石软玉雕琢而成。四面由1.5厘米宽的直槽分为左右两块,由0.3厘米的横槽分为上下两节;以四角为中线,上下两节各饰造型不同的面纹,且相邻两个侧面的半面纹构成一个完整的面纹;上下面纹由圆眼阔嘴构成,下节面纹由宽鼻、宽嘴、圆眼构成,在眼睑、嘴、鼻的四周饰以由匀称细密的云纹、弧线、横竖短条直线组成的云带。面纹刻画精细得令人惊叹,最细的仅为0.7丝米,内眼圈直径只有2毫米,纹宽一般为0.2-0.9毫米。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清晰可辨,足以反映良渚时期精湛的琢玉水平。 良渚玉琮的用途学术界也众说纷纭,有“男性祖先说”、“地母女阴说”、“图腾柱说”、“礼地说”等,但一般认为玉琮与宗教祭祀、财富权力有关。战国《周礼》书中曾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法。东汉郑玄注“璧圆像天,琮八方像地”。良渚时期的玉琮是否与祭地有关尚在探讨中,看法也不一致。 良渚时期的玉器有很多的谜,尚待后人学者去破译。精美的良渚玉琮则反映了祖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必将会激发人们进一步去研究、探讨,破译良渚时期的谜团。

《良渚古玉》教案

良渚古玉 年级:四年级教师:冯志强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玉器鉴赏的一般方法,了解玉器的历史,理清“玉文化”在历史上所包含的内容的脉络,从而对古代玉石艺术做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做到初步了解良渚古玉;课堂上通过简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玉器的艺术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 3、在对玉石精品的欣赏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环境,难于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 教学难点:教学中对作为工艺品的玉器本身审美的品鉴和对古代社会的礼制、民俗做一些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玉器的欣赏,汉代贵族生活影片的片段,红楼梦有关通灵宝玉的片段;图片:器形品鉴类,玉器造型风格类,礼器类,吉祥图案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品鉴欣赏

我们要评鉴一个玉器,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一个短片。(视频播放玉器的欣赏)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老师总结补充 学生从图片中总结美的规律,老师做适当的引导。(师生问答,图片展示审美评价) 三、探讨文化内涵 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玉器的历史。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不同时代的“玉”在人们生活中其价值和功能的演变,学生分组将答案写在纸上,实物投影展示,全班同学评价老师展示结果(屏幕文字展示) 玉文化主要分为: 1、贵族的“礼器”。 2、文人的“比德于玉”。 3、民间吉祥文化同学们,猜一猜,以下图片上的玉雕隐含什么意思?(屏幕展示图片) 四、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对祖国的玉石文化做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欣赏了大量的玉器的图片,初步认识了玉器的欣赏方法以及审美功能。在当代科技水平发达的时代,制玉的工具和技术非常先进,使得玉器造型的创意则更显得珍贵。 五、作业要求:

良渚文化时期三孔玉钺鉴赏

良渚文化时期三孔玉钺鉴赏 倪建华 关键词 良渚文化玉器玉钺鱼鸟纹饰良渚文字 内容提要 良渚文化玉器中作为王权的代表三孔玉钺是首次面世,该藏品以前所未见的大尺寸见长,做工十分精良,更可贵的是首次见到刻有鱼鸟纹饰和十分成熟的文字,良渚文字的面世把我国文字的起源提前了至少一千多年,是一件难得的孤品,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一、藏品简介 新近觅得一件良渚文化时期的三孔玉钺,尺寸最大处为290*130*16,重量1300克,见以下照片: 1、正面: 2、反面: 玉钺的正面的鱼鸟纹饰和文字,见以下照片

这个玉钺整体品相十分完整,没有任何缺陷,沁色自然,刃口看上去十分锋利,转角处圆角毫发无损,如此完美的品相极为少见. 根据该藏品的尺寸,我们用计算机CAD描述全部的尺寸如下图: 根据测量出来的尺寸,如果采用3D打印技术,复制该藏品可以与原样媲美,由此可见四五千年之前先民的玉器制作技术已经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 对于此件的命名亦颇费周折,从图形来看,应该是玉刀或者玉斧之类,红山文化或者说齐家文化曾经出土一件三孔玉刀 如下图片: 该玉刀尺寸为180*79*7mm.孔径为5mm,材料是岫玉无疑,是否为礼器,说不好,陋见还是一件礼器而不是实用的玉刀,对于本人的藏品而言,有纹饰有文字,应该是一件非常高贵的礼

器—权杖,属于王权的象征,本文在此命名为三孔玉钺。 二、良渚文化玉钺的相关资料介绍 良渚文化时期有不少的玉琮、玉璧和玉钺出土,对于良渚文化玉器的表述较为统一的观点如下: 良渚文化是距今5000—4000年的良渚文化与东北红山文化并驾齐驱,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到最高峰。良渚文化于1936年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1959年正式命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抵钱塘江,北至江苏中部(主要是长江以南)。良渚文化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次胎黑土陶为主要特征,大量玉器出土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玉钺作为皇权的象征在良渚文化时期由从早期的石斧逐渐演变而成⑴,在本藏品发现之前现有的玉钺都是以单孔为主,尺寸一般都在20厘米以内,少见附有纹饰的玉钺,纹饰就发现的也都是是兽纹或神人兽面纹饰⑵,作为良渚文化玉器的主要特征通常归纳为四个方面: 其一,玉料多来源本地,部分为软玉;其二,大型玉器多为与宗教、祭祀和象征财富有关。装饰玉器多为小件,缺少生产玉工具;其三,礼器玉器工艺考究,雕琢精细,打磨圆滑,出土玉器常出现“包浆壳”,也称“玻璃光”;其四,玉器纹饰多为剔地浅浮雕和阴线刻,刻线呈细弧线和楔形,显然是用坚硬的器具刻划而成;其五,兽面纹、神人兽面纹饰尤其特殊,纹饰由简到繁、由粗到精,很注重对称美;其六,玉璧多为素面,雕琢粗糙。细化分析如下:真正的优质良渚古玉,质地细密坚韧,玉器表面多泛出宝石光辉,晶 莹光泽。触之手感光滑,与人工上蜡和机器打磨的光泽不同。玉色以黄绿为基调,少量为谈赭红色。出土的玉璧、环等器面常有白色、赭色或墨绿色的盘状条斑,颜色驳杂,质地并不纯净。在工艺上有粗放和细致两种。制作精致的玉璧,表面光洁,轮廓线挺拔,转折圆润,并且很少见到碾钻的痕迹;粗放型玉璧则厚薄不匀,边缘磨损,有明显的切割、旋钻擦痕。鉴定良渚玉器最主要的是要考察琢制工艺。良渚文化玉器运用细密阴刻线的技法十分娴熟,在放大镜下观看,那些细如发丝的线纹,显出短线切割连缀的痕迹,跳刀贯通,极为清密严整。此外,抛光工艺讲究,也是良渚古玉的特点。良渚古玉器表面平整光洁,但仍能感受到手工打磨,长久搓磨的痕迹。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玉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良渚玉器以体大为特征,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是线刻技艺几乎达到了望尘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形式多样,数量众多,又有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 三、对本藏品的特征描述和探讨: 以上资料介绍对照本藏品进行对比检验,明显都十分吻合每个细节特征,本藏品的面世年代和地点不详, 此物土葬味至今还很浓郁,经过盘玩玉质开始透明尤其是刃口部分已经基本通透,玉钺中上部位,可见血沁多处,表面玻璃光的包浆壳随处可见;纹饰文字沟底包浆壳的玻璃光一览无余,特别要提到的是玉钺表面的那种光洁简直是无与伦比,几乎属于镜面状态,用现在的抛光技术来解释当时的抛光工艺也感到是匪夷所思,之所以表面有如此多的玻璃光估计就是表面处理的结果,现在对玉钺表面吹一口气马上就会出现无数的小露珠,就像对玻璃哈气一样.如此大规格的三孔玉钺,表面处理如此的地道,在四五千年前能做到如此高级的水平实属不易,也只有当时的权贵,部落的王者才有此能力制备如此重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