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澍简介

王澍简介

王澍简介
王澍简介

2012 年 2 月 28 日,美国洛杉矶 ——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 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 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 2012 年普利兹克 建筑奖。 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 2012 年 5 月 25 日在北 京举行。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 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 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 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 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 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 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 1979 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 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 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获奖者将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获奖者将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英国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辞来 说明获奖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

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 向未来的討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 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 1985 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位, 三年后从该 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 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他的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建筑项目是 在大约一年后开始的——为杭州附近的一个小城海宁设计一个 3600 平米的 青少年中心。这个作品于 1990 年完成。
在接下来的将近 10 年里,他没有做建筑设计工作,而是一直与工匠们在 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1997 年王澍和他的妻子陆文宇在杭州 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对于工作室的起名,他的解释是:“对我而言, 不管我是一个工匠还是业余的,都是一样的。”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 与字典中解释的定义很相近:“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 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在王澍的概念里,“兴趣”这个 词就意味着“对工作的热爱。
2000 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 个作品体现了他的建筑哲学——对环境的密切关注。如何让建筑自然的存在 于“山”和“水”之间而不突出,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他设计这座图 书馆的沉思背景。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 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2004 年,王澍凭这个作品 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他的其它重要作品全部是在中国完成的。 主要作品包括 2005 年完成的宁 波美术馆项目,同年完成的宁波五散房项目,并荣获 2005 年 HOLCIM 豪瑞可 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 他在宁波的作品还有 2008 年完成的宁波博 物馆。在他定居的城市杭州,王澍于 2004 年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 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于 2007 年落成。
充分发掘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王澍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 集了 700 万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 重现新生。2007 年,他在杭州还建造了由 6 个 26 层的高塔组成的大型高层 集合公寓“钱江时代-垂直院宅”,并因此获得 2008 年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 提名。他的作品还有 2006 建成的金华“瓷屋”茶室,2009 年完成杭州南宋 御街博物馆。
王澍 2011 年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2010 年与妻子陆文宇一起荣获德 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他从 2000 年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 长,1998 年他毕业后,正是在那里开始了他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研究。2011 年,王澍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 土建筑师。他经常在全球各地的大学开展讲座,在美国就曾在加州大学洛杉 矶分校、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宾夕法尼亚等大学讲学。他参加了威尼斯、 香港、布鲁塞尔、柏林和巴黎等重要国际性展览。
当得知自己获奖后,王澍表示:“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获得这个奖对 我来说实在是太荣幸了。 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 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

2011 年评选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来自英国的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他是 世界知名的建筑资助人,现任蛇形画廊信托公司董事长,曾担任英国艺术委 员会和泰特美术馆主席,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密斯?凡德罗档案馆前任董事; 亚历山大·阿拉维那,智利建筑师和埃勒门达建筑公司常务董事;美国最高 法院大法官斯蒂芬?布雷耶;中国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张永和;来自英国的 2004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扎哈?·哈迪德;来自澳大利亚的 2002 年普利兹 克建筑奖得主格伦?马库特;来自芬兰的尤哈尼?帕拉斯马是一名建筑师、教 授和作家;凯伦?斯坦因是美国作家、编辑和建筑顾问;常务理事玛莎?索恩 是西班牙马德里 IE 建筑学校负责对外事务的副院长。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期 (2002-2004)
Xiangshan Campus, China Academy of Art, Phase I ? Lu Wenyu, Courtesy of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宁波当代艺术博物馆 (2001-2005)
Ningbo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 Lv Hengzhong, Courtesy of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Tiles Garden (2006)
Tiles Garden ? Lu Wenyu, Courtesy of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Five Scattered Houses (2003-2006)

Five Scattered Houses, Courtesy of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Ceramic House (2003-2006)

Ceramic House ? Lv Hengzhong, Courtesy of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Vertical Courtyard Apartments (2002-2007)

Vertical Courtyard Apartments ? Lu Wenyu, Courtesy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Xiangshan Campus, China Academy of Art, Phase II (2004-2007)
Xiangshan Campus, China Academy of Art, Phase II ? Lv Hengzhong, Courtesy of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Ningbo History Museum (2003-2008)
Ningbo History Museum ? Lv Hengzhong, Courtesy of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世博会宁波滕头馆 (2010)
Ningbo Tengtou Pavilion, Courtesy of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 Iwan Baan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一. 材料方面 以旧材料纪念过去,同时又采用现代形式 1.【砖瓦】回收,循环,利用,象征城市的变迁 1.1“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王澍说。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800平方米),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王澍团队和3名来自浙江乡村的泥工、瓦工和竹工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

1.2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王澍设计的宁波滕头馆,是一栋由回收旧砖瓦做成的建筑。为了表达他的生态理念,王澍用“瓦爿墙”(用青砖碎瓦甚至破碎的缸片垒加起来的墙壁)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其中的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都有着超过百年的沧桑。 1.3王澎对瓦片的情结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2004年,王澍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为了发挥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他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

1.4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你仔细看看,可以发现如果是直壁,采用的是浙东地区的『瓦爿墙』,如果是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戴宗品道出了细微处的奥秘。 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有其传统根基,历史上,以慈城地区为代表的瓦爿墙随处可见,是宁波地域乡土建造的特有形式。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其中,青砖的数量最多,它们的「出生」年代也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不等,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代的古砖。不少青砖上,还镌有「福寿」等铭文;龙骨砖是传统建筑中用来压脊的较大的砖,带拱,与青砖拼砌,形成错落。龙骨砖与零碎的瓦片和缸片一起,都成为了外墙的「装饰图案」。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旧瓦,整个博物馆的瓦爿墙的面积是1.3万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所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宁波博物馆在全 国建筑界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

解读象山建筑

解读象山建筑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花桥分院颜智琦江苏 .昆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部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筑,具备了中国特色的建筑,以及为未来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为何要这么评价中国美术学院的各种奇葩建筑,其实所谓奇葩并不是真正的奇葩,而是本来面目的中国建筑的固有特色。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中国经济,大力发展工业化,学习西方的经济模式。但在此时,不能忘记中国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遗产。 中国的建筑在古时代虽以木材为主,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道出了现代建筑的雏形。通过简单查阅中国美院独特的建筑的建筑师,便是国美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王澍先生。 王澍先生早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硕士,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在建筑设计业内颇有建树,后期受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讲学一年。通过王澍先生在哈佛讲学期间说过的话,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位爱国建筑师。 美术学院通常会存在各种怪癖的人物和大师,其实所谓的怪癖并不是他们的真正的面貌,他们懂得如何规避世风并获得赞许。通过他所设计的建筑来看,其风格和造型并不是独特可以诠释的,有道是建筑凝固的乐章,建筑也可以作为人精神外在表现,一种风格便是一种表现。 通过仔细观察建筑的各种细节构造的不同,可以看出王澍先生的

思维的跳动和精神所向。首先是建筑物的外表没有任何装饰物,可以说连现代建筑最为简单的涂料都没有,整个建筑都采用了中国传统固有的建筑材料-砖块和白水泥。 一个建筑可以折射出建筑师的心声和国家发展现状,建筑的奇特道出了他的性格和民族性格,中国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余载,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而经济的发展和建筑师密不可分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中之一取决于建筑。建筑没有任何粉饰,道出了该建筑的本色,水泥只是经过简单的工序-粉刷白水泥和随机拉伸水泥外墙肌理。很好的解释了“不用金银粉饰太平”这个道理。 建筑内部的层高和开间都很大,诠释了海内百川,墙体的增厚表达了雄浑的特色。建筑整体的结构很好的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是的建筑得到极致的发挥。外墙观景楼梯直接搁置在挑出的建筑横梁构建,大胆的思想,不拘小节,彰显了一个建筑本来的特色,将建筑师的心声表达出来。 建筑整体感稳重而有性格、结构的合理运用和力学的很好的结合是的建筑恰到好处,窗台不规律而又按常态分布,很好的诠释了中国艺术。建筑物理合理考虑使得教室光线和室内温度的气流及声学结合相得益彰。场地选择在象山脚下述说了依山傍水,代表了中国传统思想,将风水学一笔带过。暖通设备很诡异从楼道下方走过,很难发现,这样让建筑变成真正的建筑。 象山建筑不再只是象山建筑 ... ...

王澍的宁波五散房

xxxx大学 建筑技术专题(二)课程作业题目:读书笔记—王澍的宁波五散房 学院名称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班级建筑学班 学生姓名xxx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2012 年 11 月 7日

王澍的宁波五散房 用回收材料建造新建筑的,从五散房到宁波博物馆,这是一次完整的实验。我想五散房最能体现的东西就在用回收材料建造新建筑。。 在五散房建造之前的两年里,王澍老师做的比较多的是回收建造。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的工作很朴素,做不了复杂的东西,因此想重新开始另外一条建筑学的道路。五散房就是在周边拆除回来的旧砖瓦的碎片,用极精致的方式堆砌起来。同时还做了一个尝试,把它和现代的混凝土技术做在一起。 宁波五散房是中国建筑师王澍、陆文宇的作品。五处小房子,各有各的味道。小画廊背丘面湖,曲线“一波三折”,檐下空间具有典型江南建筑的气候特征,建筑前后各设两条砾石干铺带,可以作为户外盆景的展示场地。一个茶室采用三合院形态,6米高院中围着一个3米高的青砖台,种着两棵大树,树影随风移动。另一个茶室,屋面是钢骨透明玻璃构造,南面有一小荷塘,经一小桥直入。咖啡厅屋面地面均为曲面,柱子微微倾斜,桌椅均随地面的变化特殊设计,出人意料。管理用房以平屋顶立方体建筑为原型,视觉可穿越建筑一直看到湖面。 五散房是5处小公建,一共才2000平方米。但却是王澍老师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小实验。五散房分为茶室、画廊、咖啡厅、管理用房等。分别用了5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建造方法。设计“五散房”,当初出于3种考虑。一是如何做才能体现具有中国气质的现代建筑;二是如何不局限于造房子本身,和场地、环境有特殊的配合;另外,还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建造方法和建筑类型,譬如用夯土技术、钢构玻璃、预制混凝土等一些中国传统的建造方法。就像是做科学实验,这些小实验后来在象山校区二期项目中都有所体现。 王澍在进行象山美院二期工程前进行的建筑实验,五散房其实就是之后象山美院被大量复制的建筑形式的五种母题,王澍习惯在大规模项目开始前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实验,在五散房中,他的形式语汇进一步丰富起来,建造技术也逐渐成熟,特别是王澍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掌握了“瓦爿墙”的施工技术,而对瓦片的使用也更加纯熟。这几个房子在鄞州公园内尺度是相当舒服的。 宁波五散房--画廊 画廊背丘面湖,屋顶一波三折,檐下空间 具有典型江南建筑的气候特征,建筑前后各 设两条砾石干铺带,可以作、为户外盆景的 展示场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性地域文化 的现代建筑。 --下图为钢筋条做的垂帘

王澍作品思想分析

王澍建筑思想分析及对中国城市化的思考 建筑学专业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刹那间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传统建筑风貌正逐步消失,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建筑应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思考。本文将通过对王澍关于城市复兴和传统建筑现代复兴思想的分析,结合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探讨中国城市化该如何更好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传统建筑、未来、王澍、城市复兴 一、王澍的建筑思想 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本土建筑师首次获得这个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建筑奖项。王澍的获奖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关注,这是因为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个阶段,传统建筑社区生活方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对现代建筑简单的复制和模仿,不仅建筑师连普通的居民也要发出提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正如评审辞中指出:“中国建筑师获奖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代表着评委会成员们认可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中国及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同时,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对中国及世界而言都将是意义重大的。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中国既要保持悠久而独特而的文化传统,又应关注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王澍基于本土建筑的思想和将旧材料与新技术成功结合的作品将对中国今后的建筑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王澍是一个对建筑有着独立思考的人。他一向都特立独行,在读大学时就被看作是异类,大二时就宣称没有老师可以再教他了。上个世纪80年代,当大家都热衷于现代主义建筑时,他曾写过论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批判整个近代中国建筑界的状态,从各个建筑界大师,一直批到自己的导师齐康;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死屋手记》影射了东大建筑系以及整个中国的建筑学状况,当时有人给他传话,如果不改论文就可能没有学位,但他就是一个字都不改;他的博士论文《虚构城市》阐述了他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思考,但时至今日,不少他在同济的师兄弟和老师都说看不懂。“看不懂”,也是很多人对王澍建筑作品的评价。由最初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到后来作为获奖代表作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以及他参与的住宅项目“钱江时代”,争议从未平息,但他从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或左右,坚定地抵制市场压力,保持独立的价值观,坚持建筑世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走基于本土文化又具有普适价值的当代建筑之路。 王澍的建筑观念是:就地取材,旧料回收,循环建造(图1)。他认为建筑就是景观,景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地理的适应、调整、敏感对话,甚至将真实的自然也变为生活场所建造的一种元素,根据对“自然

建筑师王澍 简介

王澍: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就在观察,哪些东西逐渐的又开始回来了。而且回来之后所有的东西和原来的东西其实都不一样了。他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回来。但是我们如果讲语言的话,他是完全一样的。我就意识到这里面包含着一种建筑学。年老百姓都知道,他一旦掌握了这种语言,他反复的建造都能建造出类似的语言感觉的东西出来。凭什么建筑师就掌握不了这种语言。建筑学校永远培养不出掌握得了这种语言的建筑师呢。 旁白:王澍的妻子陆文宇也是一名建筑师。1997年他们曾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在王澍那段漫长的隐居生活中,来着妻子内心的理解和生活上的支持,也成为王澍可以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2010年他们夫妻二人,一起荣获了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所以在这次获得普利茨克建筑奖后,王澍的第一反应除了高兴之外,居然是为什么获奖的不是我和妻子。 杨澜:你说自己的妻子是你的人生导师,这是为了拍马屁吗? 王澍:这个发自内心,基本状态就是当我过于哲学的时候,她总是非常的生活。这个对我影响特别大。 王澍:でも、そのあと、なくなったものはだんだん戻ってきました。実は、戻ってきたものはその前のものとは違いがあります。それがそのまま戻ったわけではない。しかし、そこにある文法はまったく同じです。その変わらなかった文法が建築学なのではないかと気付きました。素人でも一度この文法を習得すると、何回でもちゃんとしたものを造れるのに、なぜ建築家はそれをなかなか身につけられないのか、どうして建築学院ではそのような文法がちゃんと身についたような人材を育成できないのか、と、私はよく考えています。 旁白:王澍の妻、陸文宇さんも建築家です。1997年、彼らは友人と一緒に個人の「建築事務所」を設立しました。出世前の長い間、妻の理解や応援があったからこそ、王澍は自分の考えを貫いて頑張り続きられました。2010年、夫婦でドイツシェリング建築実践大賞を受賞しました。それもあって、今度プリツカー賞を受賞した時、王澍は心に浮かんだのは喜びではなく、なぜ一人だけ受賞したのか、どうして妻と二人ではないのかという疑問だそうです。 杨澜:王さんは、奥さんが水先案内人と言ったことがあるでしょう?お世辞ですか? 王澍:いいえ、心からの感謝です。私たち二人は、いつも私が哲学的に考えすぎるとき、彼女がちゃんと現実を見ているのです。これは私にとってとても大きいです。

王澍作品赏析

目录: 1.王澍介绍 2.作品介绍与分析 3.王澍作品特点和个人理解与启发

硕士毕业后,他来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 国美术学院)。 1997年王澍与妻子陆文宇一起成立 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一篇叫做《业 余的建筑》的文章里,王澍阐释"业余":" 强调一种建筑观是业余的,实际上就是 在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并且 乐于见到由于对信用扫地的权威的质疑所带来的一点小小的混乱。" 2000年,王澍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扎根杭州深度耕耘。 2002年,他出版了专著《设计的开始》。 2011年,王澍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 2012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 2013年,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4月18日,《时代》杂志发布2013年度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入选。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杭州南宋御街、苏州 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五散房等都是他的建筑作品。

建筑师王澍在 象山新校园的建 造中体现了自己 的思考与主张。在 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回望中国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出来。在这里,学院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心灵的自由。传统园林院 落式的大学建筑原型,象山 “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 格局。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 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 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 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的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 田园。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 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出来,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光客 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感的营造重要的不是理性而是 感触。

四步走近王澍_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_陶钧

江苏建筑2012年第2期(总第147期) [收稿日期]2012-02-13 [作者简介]陶钧,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自己认准的事情孜孜以求。他对自己有所坚持。是以一种业余的心态,专业的精神做建筑。 ———罗四维[1] 1第一步:访谈初识 初识王澍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在2003年CCTV10《人 物》访谈节目中,王澍坐在自己制作的木质板凳上语速缓慢但神情严肃的谈论着他近些年设计的作品。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宅屋中亲手制作的八盏木构灯具———他称之为“八间不能住的房子”。虽然是一次关于灯具器物的创作(见图1),但王澍想表达的却是一种暗含结构关系的空间概念。从功能到造型的颠覆性设计以及其亲手精巧的制作,王澍让放置于角落方寸之间的照明器物充满古朴韵味,这是他对传统文化哲理的一种解读。 2第二步:亲述感悟 四步走近王澍 ———对文人建筑师的一次解读 陶钧,王畅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 通过“访谈初识”、“亲述感悟”、“游历象山”、“解读文字”这4个步骤,对中国文人建筑师王澍的设计作品与思想 进行一次全面的解读。其中着重分析了王澍在创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时的灵感来源和思想方法。同时通过对王澍所撰写文章的理解来挖掘王澍的文人特质和其所想表达的建筑哲学。 [关键词] 王澍;文人建筑师;象山美院;造园;解读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270(2012)02-0001-03 Four-Step Approach to Wang Shu ———An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i Architect TAO Jun WANG Chang (Architecture Schoo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000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ti architect ——— Wang Shu ’s design works and ideas through four steps:“Acquaintance in first interview ”,“Personal narration of senti - ment ”,“Travel to Xiangsh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writ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Wang Shu ’s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piration and thinking mode when he takes charge of the creation of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Art.Meanwhile,through the dissection of his writings,the author tries to excavate the literati characteristics of Wang Shu and his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 Key words :Wang Shu ;literati architect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art;gardening;interpreta -tion 图1 “八个不能居住的房子” 中的一个 王澍:198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12年2月18日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1

解读本土建筑师王澍的建筑观

解读本土建筑师王澍的建筑观 摘要: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观,在他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的传统营造技术,在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气质的建筑内涵,他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环境以及营造所传达的空间感受有他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王澍,文化观,环境观,技术观,教育观 Abstract: as a local architect wang shu, insis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his more than ten years working career, rooted in the Chinese folk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between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with Chinese try to build their quality building connotation about him, how to adapt to the build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and create convey sense of space has his unique cultural values. Keywords: wang shu, culture, view of environment, technology view, education 一.背景 二. 2012年对于王澍来说无疑是丰收的一年,他获得了2012年度建筑普利策奖,这也是继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之后第二位中国建筑师能够获此殊荣。这不仅是中国建筑师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今天,经济文化大繁荣的体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给中国的建筑师带来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看,王澍也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一个艺术家庭,不能不说王澍的成长和他的家庭背景有着一定的关系,父亲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母亲是一名老师兼图书管理员,从小王澍就饱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较早的接触了一些西方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这也为他的文人气质打下了厚实的基础,王澍也自诩自己首先是一个文人,其次是一个带有艺术气息的建筑艺术家。 王澍曾先后毕业于中国两所著名的建筑系院校,分别为东南大学建筑系和同济大学建筑系,取得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从一般意义上说可以顺利成章的成为一名具有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师,但对于王澍来说却没有这样选择自己的从业方向,不同于国内的大多数崇尚现代技术和西方思潮影响的建筑师们,王澍选择了一条根植于传统文化,着眼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营造哲学,潜心研究中国地域特色的建筑营造手法,在中国这样一个浮躁的大兴土木的时代背景下坚持着自

解读王澍《死握手记》

解读王澍《死握手记》 王澍获在获得普利茨克建筑奖后,被中国乃至国际建筑学者所熟知,他在创作的建筑以及文学作品中主要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建筑学以及中国建筑文学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其《死握手记》中的论文内容也主要是折射当前中国社会、建筑教育和建筑师自身塑造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从中对该现状引发建筑界发展的思考,其主要的思考内容,在他的死屋手记中得以充分的体现。本文就对王澍《死握手记》中的主要内容加以阐释,对其中的主要建筑理念进行解读,旨在能够全面了解该手记的主要的内涵,使中国建筑学者能从中有所领悟。 标签:王澍;死握手记;论文;建筑学 阅读过王澍《死握手记》的人都有知道,该笔记是他在就读硕士答辩种,以《死握手记》这部著名的外国文献著作,将其对建筑学的认知进行的阐述,并以此对中国当前的建筑学进行严厉的批判。不仅如此,王澍在答辩过程中,还将自己的答辩论文在答辩教室的全部肆意张贴,并妄加评论到,中国当前算得上为建筑师的人只有一个半人,一个是杨廷宝,而另外半个人是齐老师。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学位老师和学者还是认为他的论文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介于他的表现对齐老师以及中国的建筑学的不尊重,则没有当年给与其学位,直到第二年,他再次答辩后,才将其学位证书颁发于王澍。但是,也正是王澍这一《死握手记》版的论文,给中国诸多建筑学者以及建筑相关的设计师带来震撼,并与其警醒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王澍《死握手记》版的论文内容进行解读,希望其中的部分见解能够给中国建筑学者以借鉴。 1、解读王澍与《死握手记》 王澍是中国较为著名的建筑师,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兼文人、工匠、哲学家、艺术家、建筑师于一体的著名学者。首先,王澍生活中比较热爱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对中国的山水以及建筑图画有极深的感悟,在现实创作的作品中,也不乏的存在一定的山水以及人文色彩。其次,王澍也被称为哲学家,主要通过《死握手记》中对中国建筑学的理解以及批判上可以得出。再次,王澍的艺术家得名也是通过他的建筑作品而体现,他的每样建筑作品都称得上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仅如此,他的艺术天赋在文学、书法、茶道、绘画以及音律等都颇有建树,也被叫做是边缘性的艺术家。最后,王澍的工匠家得名是其通过十余年的工匠生活而得来,王澍在建筑基层与工人一起工作,将其工作形式形象的称作“营造法式”即通过观察最质朴最直观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最底层的建筑形似,对建筑本身的细节和设计理念有更深的感悟和创作灵感。从《死握手记》中不难发现,王澍是个会想、会做、会说、会写的建筑学者,其对建筑的热爱超乎常人[1]。 2、解读王澍《死握手记》的内涵 王澍的《死握手记》中是其在建筑创作中的感想以及手记,该论文题材较为

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

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 当代中国建筑行业中涌现了许多年轻有为的中青年建筑师,而最让人感兴趣的莫过于王澍。好的建筑作品必然会与背后的建筑思想挂钩,而王澍正是现在为数不多的能够横跨业界与学界,并且能谈得上有思想而不仅仅是捕捉潮流的建筑师。然而,建筑思想又与建筑师本人的生活经历、所受教育、思维方式等因素有关。而王澍,他的身份是多变的——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所以解读王澍的作品,不妨先解读一下王澍除建筑师之外的各种身份,然后再一窥他的建筑思想。 一、情趣盎然的“传统”文人 王澍对弟子常说的一句话是“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通观王澍的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一种浓烈的儒气与书卷味。王澍的这种文人情结,影响了他的为人气质与做事方法。赏山水画、品龙井茶、携妻游园是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颇有传统文人气息的生活方式使得王澍成为当下离中国传统最近的建筑师之一,所以他对园林的关注,也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专业人士的视角:用略带感性的笔调记录。他让学生走进花圃中,或站或坐,然后调侃说“这就是竹林七贤”。在此,文人墨客的意味由生。王澍深知园林的博大精深在于“人的到场”——他曾不下百次地游历苏州园林,熟到可以默背的地步——可以认为,王澍是在有意识地摆脱对现代主义彩响下的宏大叙事性,不再过多纠缠于书本杂

志上的平面图像,而深入现象之中,用“识悟”的方式感知对象。 如此看来,王澍最关心的这个“到场”的场所就是诗意长驻的空间——园林。王澍的妻子问他“为什么在你造的房子里总有一种气氛,让人说不清楚”,而王澍的答案是“那个人类观察者隐匿在建筑看似客观的砖石梁柱间”。所以王澍的作品中往往会带有一“到场”的视角,而对此的表现又似乎是充满文人气的,并具有园林式的路径体验。于是,王澍设计的宁波美术馆就是充分表现出了这一特点。 二、求真务实的“边缘”学者 对比王澍的传统文人形象,他对建筑理论的反叛似乎众所周知,一如他的工作室之名——“业余建筑工作室”。在“反学院的建筑师”一文中,诸位建筑师与王澍的言论里,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学院派学者,与其说他反学院,不如说他在行为上打上了“边缘”的烙印。 他的知识背景中有相当一部分建立在形而上学的思考之中,属于哲学读得偏多的学者之一。他的论文特点就是以文字为主,较少出现图片,行文相当理论化,例如《当空间开始出现》一文。然而这一非常学院派气质和特点却没有将王澍桎梏住,他反而极其注重分析与理性之外的事情------体验与营造,这点倒是体现了西学的质疑精神。在面对“建筑是什么”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时,王澍答到“说到底,建筑就是造房子”,这个答案是出乎意料的,因为不少学院派学者对此大书特书,最终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而

王澍代表作品衰变的穹顶

王澍代表作品衰变的穹顶 2010年8月29日,王澍作为首个以个人身份参加最核心的专题展的建筑师,凭借作品“衰变的穹顶”(Decay of Dome)获得了该届展览的特别荣誉奖。而此前,中国建筑师参加的都是非核心的国家馆展示或外围展,上一次获得核心展大奖还是8年前,中国与亚洲多国建筑师合作的项目。 简洁小木条理念打动老外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最重要的展事,王澍获得特别荣誉奖,是中国力量继8年前“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获双年展“建筑推动大奖”后,第二次获得专业大奖。当年,王澍也参与了“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但该作品是由亚洲建筑师合作完成的。作为纯“中国造”的建筑师,此次他获得个人大奖,暗示了中国建筑师力量的崛起。 对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的很多建筑师可能并不在意。他们不关注甚至不太了解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因为他们“喜欢跟自己玩”。在很多并不需要特殊创意也能生存得不错的建筑师看来,重要的是眼前和市场。不过,至少现在有人愿意走出这个封闭圈子,跑出去和国际友人“玩”,并且玩出了名堂,赢得了喝彩,他就是王澍。

“衰变的穹顶”为什么能获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评委会的青睐?乍看“穹顶”,会觉得这是个简单得有些简陋的作品。由上百根细小木条搭成的“穹顶”,亦中亦西,兼具中国东方文化旨趣和西方宗教建筑特点的建筑。“建筑成本”也就值五六千元。“穹顶”完成的效率也令人称奇,在威尼斯,王澍和3名助手花了3天就建成了。 评委会对作品的评语是:作品针对中国快速现代化的现状,特别有价值。因为它可以快速搭建与拆卸,轻盈简洁,对建筑环境零负担,用料环保,富有美感。 似中似西不可思议的失重 “这个作品看似简单,可解读的意思至少有四五层。”王澍说:“作品搭建方式吸取中国传统建造方式,形式特点则采用西方穹顶结构。类似于十字架的构件,在似像非像之间,形成中西文化交融的美感。从选材上,这又是一种生态建造,是用边角小料搭构的,每个材料都很细,很小,很便宜,很普通,也很智慧。这个建筑还运用了杠杆体系和力学原理,是‘失去重心的建筑。’” 失去重心这一点,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它意味着建筑随时可能坍塌。王澍解释道:“作品最重要的是思考的质量。这种实验性的做法,表面看有很理性的结构,实际上在寻求一种突破,因为建筑的底部不足以支撑上面的力量,所以框架采用变形处理。没有垮,却似乎寓意着传统文化的崩溃。这既是对失去秩序的探讨,也是对作品英文名中Decay(衰变)蕴含的历史意义的思索。我觉得这种实验和探讨很重要。” “衰变的穹顶”(Decay of Dome)的另一个要素Dome(穹顶),在西方是最普通的建筑形式,尤其是教堂,几乎都有一个这样的穹顶,巧合的是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海报上选用的是罗马万神殿,那也是一个穹顶式建筑。王澍自己也笑言真是巧。他还表示,“虽然形式借用了西方,但搭建方法上却渗透了很多中国建筑的手法。”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种巧合,不如说这是王澍对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成功尝试。 建筑不真,哪来善和美? 王澍说这几年他一直在进行一种研究,即用生态化的方式替换混凝土式的重体系建造。他说,“混凝土式的重体系建造是一种对资源极具破坏性的建造方式,我要用边角小料,用更生态和环保的方式去做建筑。”

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解读王澍及其建筑思想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解读王澍及其建筑思想 作者:王斌, Wang Bin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200435 刊名: 华中建筑 英文刊名:HUAZHONG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9,27(2) 参考文献(19条) 1.王澍走向虚构之城[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03(05) 2.王澍造园与造人[期刊论文]-建筑师 2007(02) 3.王澍造园与造人[期刊论文]-建筑师 2007(02) 4.王澍同济记变[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04(06) 5.王澍教育/简单 2001(增刊) 6.李东;黄居正;王澍座谈"反学院"的建筑师--他的自称、他称和对话 2006(B08) 7.王澎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06(05) 8.王澍走向虚构之城[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03(05) 9.王澍造园与造人[期刊论文]-建筑师 2007(02) 10.王澍同济记变[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04(06) 11.王澍走向虚构之城[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03(05) 12.李东;黄居正;王澍座谈"反学院"的建筑师--他的自称、他称和对话 2006(B08) 13.王澍教育/简单 2001(增刊) 14.王澍教育/简单 2001(增刊) 15.王澍走向虚构之城[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03(05) 16.王澎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06(05) 17.王澎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06(05) 18.王澍走向虚构之城[期刊论文]-时代建筑 2003(05) 19.王澍笔下常用一词,在此借用.识,认识体验;悟,直觉顿悟.由此可看出王澍所推崇的思维方式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3850365.html,/Periodical_hzjz200902010.aspx

王澍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项目地点:杭州,转塘镇,象山,中国 用地面积:约400亩 建筑面积:约150000平方米 设计范围: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设计时间:2001.4-2002.9;2004.6-2006.6 施工时间:2003.6-2007.10;2005.6-2007.9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砖砌填充墙 主要材料:竹模板混凝土,回收旧砖瓦,本地杉木,竹,钢 建筑师:王澍/陆文宇 这片校园是国立中国美术学院为它的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建造的新校园,500多教师和5000多本科与研究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2000年,学院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学院的教授、艺术家与参与选址的建筑师共同认为,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

建筑师王澍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回望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式的大学建筑原型,象山新校园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的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 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出来。在中国的建筑传统中,这样的建筑被称为“园林”。这个词无法用西语的“花园”去翻译,它特指“自然”被置入“城市”,而城市建筑因此发生某种质变,呈现为半建筑半自然的形态。如果“自然”是一端,建筑师思考的另一端就是“城市”,一系列似乎在等待某种事件突发的小场所,似乎有点散漫,甚至没有一个严格的结构,但真正的生活才可能在这里放松的发生。建筑产生了檐下、洞内、飞道、屋顶下沉院落、屋顶平台、树下、田间、河边等多样性的教学交流空间,在这里,学院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心灵的自由。

以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二元对立解读王澍的三个作品

第44卷第17期 ? 28 ? 2 0 18 年6 月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44 N o. 17 Jun. 2018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8) 17-0028-03 以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二元对立解读王澍的三个作品 杨楠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135) 摘要:将建筑类比于语言来推导建筑形态生成的逻辑,是将语言二元对立中最小成分与整体的关系,与建筑中基本形与体量的 关系建立类比,以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和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为理论基础,依"归纳一类比一演绎”层级关系进行推导,最 后得出方法为:先分解为最小单元,再按一定的规则重新组合,以获得对所表达含义的理解。 关键词:语言学,结构,二元对立 中图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缘起 建筑设计仅靠直觉吗,将建筑类比于语言,可以寻找一种用 于生成建筑形态的逻辑。 如同能理解语言含义,人们也能从建筑中“读出”历史、文化, 从更深层次上讲,语言和建筑与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之间都有一套 “结构”通过将其深挖,可用于解释建筑形态生成的逻辑,这种将 建筑问题回溯到心理问题的方法,属心理学上的还原法(Reduc-tion),即假设事物是起源于某种样式,那么通过将它 (现在的状 态)回到原点可以得出一定的解释。 劳吉埃尔在《论建筑》中提出“原始棚屋”三要素:柱、檐和三 角顶,属于简化到了极致的体现,但并非基于支撑体系,而是出于 当时对恶劣自然条件最本能的反应,在劳吉埃尔看来,原始的并 非就是“愚昧的”它具有表达人最深层本质的能力。也就是说, “原始棚屋”可作为建筑形式的始源,任何不必要的构件都是多 余的。 本文并非寻求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而只是从另一种视角 看待如何用现代的形式、建造手段来体现传统。 本文相关的理论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二元对 立”以及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中对城市两大范围的划分。 本文选择以王澍三个代表作品作为论证的依据并量化,以具 实证性。 2研究方法 本文的基本逻辑推演关系为:先归纳,后类比,再演绎,具体 如下: 归纳(Induction),是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大量事实概括出普 遍性规律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收敛思维。 类比(Analogy),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 同,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既可 以是从个别到个别,也可以是从一般到一般,发散思维。 演绎(Deduction),是从事物的一般规律推出其个别结论的方 法,是从一般到个别,发散思维。 演绎始于类比,最常用的为三段论演绎,即两种东西本质上 看毫不相干,但首先都与更大一层的范围建立联系,由三部分构 成: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可用A= B,C= A,因此C=B来表示。 建筑和语言的类比结构”就是那个大前提,即首先语言 (B) 是结构(A)的,其次建筑(C)是结构(A)的,最后得出建筑 (C) 是语言(B)的。 3相关概念:归纳 语言中的“结构”始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916)讲义,是一种 将语言构成成分对立起来的“二分法”最主要的有三组: 1)“语言”(Language)和“言语”(P ad e),语言是语言首先作 为一个系统,是存储于我们脑中的记忆,属被动地接受,言语就是 我们所说的话,索绪尔认为,言语是第一位的,言语优于语言; 2) “能指”(Signifiant)和“所指”(Signifie),能指是区分意义 的最小分割单位,所指是其在位置和形式上的最小变化,它们构 成了一个系统,一个符号的存在依赖于它与其他符号之间的关系; 3) “历时性”(Dichotomy)和“共时性”(Polarity),历时性是将 个别言语纵向的组成一条线,是演化的,共时性是将语言进行横 向的精确分析,是静态的,共时性使语言不再属于某一历史阶段 而是整个历史,进而可以反映语言的全貌,索绪尔之前的语言学 都可以称之为历时性,共时性比历时性重要。 索绪尔提取的“结构”使语言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系统内诸成 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以最小单位之间的细微差异以及排列组 合实现一种平衡,进而颠覆了传统语言学。 4形成系统:类比 建筑中是否也存在“结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历史上在建 筑师这个职业出现之前,那些出自未受专业训练工匠之手的民 居,在样式上也能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说,建筑所表达的含义, 在它建造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由前文总结已知结构”对于语言含义的表达,整体打得越 散,分离出的模块越多,变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多,本文称之为“差 异性重复”通过类比,将建筑打散,它的最小单位,平面上为基 本形,立体上为最小体块。 受索绪尔的影响,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中,首先将城市比拟 于语言,如首先把(欧洲古代)城市的现状简化为公共纪念性建筑 和住宅区两大范围(公共纪念性建筑往往表现为高大的体量,住 宅区则往往以同一组模式出现)同时又强调在两大范围之间甚 至同一范围之内存在“类型”互换的可能性,进而城市的历史演进 不应再被视作一种进化,而是通过“类型”的转换展现出的一系列 变动。 本文将这种划分与索绪尔的三组二元对立——对应,具体 如下: “语言”和“言语”—城市为语言,公共纪念性建筑和住宅区 为言语; “能指”和“所指”—公共纪念性建筑和住宅区两大范围之 收稿日期=2018-04-03 作者简介:杨楠(180-)男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王澍建筑设计作品分析 摘要:王澍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的建筑师,致力于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反思人文价值的“建筑艺术”和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的“历史建筑与造园学”作为若干线索,以批判的地域性视角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筑语言探索及建筑创作实践,范围涉及公共建筑、大学校园、集合住宅、造园、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及当代艺术装置展览等。 关键词:王澍建筑材料风水环境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在建筑师同行里,王澍被公认是最有中国文人气的。而他也是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提出尖锐看法的人之一。王澍在中国建筑师中的名气,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另类。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狂妄的建筑师,一直以来却又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求着艺术之根。他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在别人看来,王澍已然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代表,很多人把他的作品当作某种形态的哲学表现去

关注,而他自己却只是用古代工匠的手法去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 一、材料的应用 1.1砖瓦 1.1.1瓦园 “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 (王澍瓦园杭州 2006) 1.1.2世博会宁波滕头馆

王澍介绍与设计经历

2012-3-5 09:15:27 上传 下载附件(24.47 KB)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196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国最西北部的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一个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建筑设计师,一直以来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找着自己的哲学表达。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到宁波美术馆,再到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他用古代工匠的建筑手法和生态环保的理念去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 他的父亲是一名音乐演奏家,业余时间喜欢从事木工。他的母亲是北京人,是一名教师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在父母的熏陶下,王澍开始对材料、工艺和文学感兴趣。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经常需要坐长途火车往返于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4000公里的行程长达4天4夜。这样的旅行让他有机会了解自然的广博和变化。在没有美术老师指导下,他开始在四处绘画。这些童年时代的兴趣,似乎要把他引向成为艺术家和作家的道路。 他在曾经住过的北京的院子和胡同墙壁上留下了许多涂画。即使他搬走多年后,邻居们依然保护着这些绘画,等待他回来。然而,他最终选择在杭州作为工作和生活之地。因为杭州著名的自然风景,也因为那里一直也是中国许多出色的山水画家的居住地。

他的父母认为艺术家是难以谋生的,所以要求他必须学习理工科,但他坚持要学习一个和艺术有关的理工科专业,于是最终找到了建筑学。当他谈起当年他的老师知道他的计划时的反应,他说:“他们认为我一定是疯了,当时没有几个中国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建筑学。”直到他开始学习了一段时间,王澍才发现这正是他想要学的专业。 他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就进入在杭州的浙江美术学院的研究所,做关于建筑、环境和旧建筑改造的研究工作。研究生毕业一年后,作为独立建筑师,他完成了第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是在杭州附近一个叫海宁的小城,36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1990年建成。 从1990年到1998年,他没有接任何建筑设计项目,也不想在任何的专业部门工作。反之,他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日复一日,从早上8点到午夜,他与工匠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在建造工地上他学到了他能学到的一切。那时他从事的工作全部都是旧建筑改造,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旧建筑不断的被拆除,他的这些小工程也都被拆除了。 上世纪80年代,当他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研究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艺术史,包括欧洲、印度、非洲和美洲,并逐渐把他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从艺术史、当代艺术、哲学、文学到人类学和电影艺术。从1990年到1998年,他有更多时间继续这些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并思考的更加深远。用王澍的话说:“我相信从一个广阔的视野开始,最终会回归到对地方状态的深思。” 1997年他和他的同为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共同创建了“业余建筑工作室”,目前已经发展为近10个人的团队,并成为中国建筑界一个响亮的名字。工作室的名字一部分反应了他们对中国建筑学专业现状的思考,对于这个行业所面对的城市拆迁和乡村的过度建设的反思。“我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失落了真实的历史,我们就不会有真正的未来。” 最代表他的思想和工作特质的作品是宁波博物馆,这是他2004年在一场国际竞标中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