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曾庆贺/陈元欣/王健CCZENG Qing-he, CHEN Yuan-xin, WANG Jian 【专题名称】体育

【专题号】G8

【复印期号】2008年08期

【原文出处】《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3期第16~19页

【英文标题】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of Using of after Competition of the Venue and Facilities of the Integrated and Great Events

(College of PE,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作者简介】曾庆贺,陈元欣,王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汉430079)

【内容提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对外开放率逐步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整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自我造血”能力不强;“本体经营”为主,经营范围、方式进一步扩展;经营观念逐步改善,营销观念相对滞后。认为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场馆自身硬件基础、体育场馆投资结构比较单一、绩效制尚未建立、现行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B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the documents and the questionnair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making use of the venue and facilities of the integrated and great events. The paper thinks that its current situation shows mainly: step-by-step rise of opening policy,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al benefits pay equal attention; the whole business performance does not admit hoping for the best, "oneself hematopoiesis"ability is not strong; "body manage" gives the first place, the scope and mode of business operation are expanded further; managed concept improves step by step, marketing concept lags behind relatively. Its restricting factors show mainly the hardware of stadium and the investment pattern is comparatively simple; the effected system does not build; the current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so on.

【关键词】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现状/制约因素the venue and facilities of integrated and great events/using of after competition/current situation/restricting factors

文章编号:1001-747X(2008)03-0016-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80-05

我国近年体育赛事精彩纷呈:武汉城运会、北京奥运会、第11届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将依次拉开帷幕。每个主办城市都要兴建一批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设施(以下简称体育场馆设施),以适应比赛的需

要。当比赛结束后,每个主办城市都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体育场馆设施的赛后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场馆建设运营的重要因素,成为政府、投资者、设计师、运营商共同关注的焦点,成为体育、经济、管理等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对象[1]。对我国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赛后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研究旨在对目前我国体育场馆设施赛后利用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对我国体育场馆设施的赛后利用的对策研究奠定基础。

1 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的现状分析

1.1 对外开放率逐步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

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已经摒弃了专营体育的传统思维,开始了“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在满足大型比赛和运动队训练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行多种经营,场馆对外开放率逐步提高。具体来说摒弃了以往只重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的观念,开始两种效益并重。一方面,在满足大型比赛和运动队训练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健身活动和体育培训,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开发场馆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活动,举办各种展览、展销会和各种社会、文艺活动,开发场馆的经济效益。调查显示,除了体育比赛和运动训练外,健身活动和体育培训也是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主要开展活动,在所调查的161所场馆中,有135所场馆开展健身活动,有108所场馆开展体育培训。另外,开展文艺演出和各种展览会等已经成为多数场馆的重要经营活动,同时也是主

要的盈利项目(见表1)。可见,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逐步提高,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受到重视。

1.2整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自我造血”能力不强

我国体育场馆在“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以创收和减轻财政负担为主要目标,积极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改革,其经营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整体上仍盈利不足。若不包括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所调查场馆中盈利的只占12.8%,收支持平的占41.7%,亏损的占45.5%。即使包括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盈利的也只占到23.1%,收支持平的占59.0%,亏损的占17.9%。所调查场馆中有上级财政拨款或上级补助的占到66.7%,并且多数场馆负责人表示,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对场馆的收入影响很大。可见,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对上级财政依附性较大,“自我造血”能力不强。

1.3“本体经营”为主,经营方式、范围进一步扩展

近年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积极探索多种经营方式,不断积累场馆运营经验,在场馆承包、租赁等经营方式盛行之后,逐步演变为以自主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2]。其经营方式主要有自主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委托经营、合资经营等。在所调查的场馆中,采用政府指导下的自主经营和租赁经营的,分别占到82.7%和34.2%,其他经营方式如承包经营、委托经营、合资经营较少采用,分别占到13.0%、7.5%、8.1%(见表2)。目前,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承办大型赛事、健身活动、运动训练、体育培训、文艺演出、房屋出租等,其他经营如餐饮、卡拉OK等饮食娱乐、开办

招待所、开商店或商场较少采用。其中,上述经营范围中盈利的主要有房屋出租、文艺演出、各种展览或展销会等,亏损的主要有运动训练、健身活动和承办大型赛事等(见表3)。

1.4 经营观念逐步改善,但营销观念相对滞后

1994年,上海虹口体育场率先实行改革,标志着中国体育场馆经营市场化、产业化的开始。近年来,许多场馆开始尝试实行多种经营,以期逐步实现“以场养场,以馆养馆”的目的。走市场化之路、走经营之路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调查表明,场馆内部专门设有经营机构的占到61.5%。拥有专职或兼职市场营销开发人员的场馆占到42.2%,其他场馆则没有相关市场营销人员。拥有专职或兼职市场营销开发人员5人或5人以上的只占到14.3%。场馆经营开放中采用广告等营销手段的占60.2%,其中主要采用的宣传手段有:传单、海报、报刊杂志、电视广告、网络宣传等。可见,“经营”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营销观念还相对滞后,营销手段也比较单一。

1.5场馆工作人员来源多元化,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场馆作为体育行政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安排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就业的主要机构,曾出现体育事业内部人员一统天下的局面,场馆工作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但近年来,这一情况已经有所改观。调查发现,目前,体育场馆工作人员的来源已经出现多元化趋势,主要来自大专院校毕业生、转业军人、退役运动员或教练员、机关分流人员以及社会招聘人员。其中,大专院校毕业生和社会招聘人员已经成为场馆工作人员的重要来源,其在所调查场馆中所占比例

分别为59.9%和43.2%(见表4)。这一趋势的出现,有利于场馆工作人员学历层次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增强。同时,笔者调查还发现:所调查场馆中工作人员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平均为50.1%,但中学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却平均达到38.3%,而其中迫切需要的管理和市场开发人才严重不足。可见,我国体育场馆工作人员学历层次较过去已有较大提高,但整体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场馆硬件基础是赛后利用的先决条件

场馆的规划设计,既要有利于体育比赛,又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体育场馆的自身条件直接决定了其非赛时可以开展的活动类型和规模,是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先决条件。

首先,场馆的选址布局是制约其赛后利用的首要因素。一些场馆选址布局不够合理,如有的场馆建在郊区或偏僻地段,没有充分考虑周边经营环境和城市未来发展规划,这都将制约场馆的赛后利用。可以说体育场馆选址对赛后运营、甚至对其周边地区的综合效益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城市交通系统、城市发展规划及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将影响到场馆的运营状况[3]。场馆周边人群的收入水平、文化层次、生活习惯及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也将直接影响体育建筑使用率的高低。实践也表明,大型体育场馆建在城区经营效益明显好于建在郊区。

其次,场馆设计是否灵活,功能是否齐全,配套设施是否配套,也是制约其赛后利用的重要因素。有的场馆功能单一,改造起来又比较困

难,难以适应功能转换后场地资源的多元化经营需求。我国以往的大型体育建筑均由国家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而出资兴建,大赛之后则由地方接手管理,前后两个环节往往联系较少,而且在体育场馆建设时对赛后利用没有统一完整的策划,造成设计阶段不是忽略了赛后的利用,就是对赛后利用的考虑不够全面,这就造成场馆建设与经营管理的严重脱节,不利于场馆的赛后利用[4]。

2.2 投资结构不合理,造成场馆建设与管理脱节

我国体育场馆投资部门主要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场馆在建成之后才交给具体的管理者经营,这种建设与经营管理相分离的二元结构,往往会导致运营思路无法在体育场馆的设计、建设之中体现,造成设计、建设与赛后利用的严重脱节[5]。如广州奥林匹克体育场就因此原因导致九运会后不得不进行内部改造以开展多种经营[1]。而国外体育场馆普遍采用市场化融资模式(如PPP模式),由企业参与场馆的建设和运营,在场馆的设计和建设中考虑了赛后利用的因素,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政府投资风险,而且可以优化场馆设计,提高场馆的运营水平和经营效益。在调查中发现,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很少采用市场化融资模式,所调查场馆中采用市场化融资模式只占到总数的13.7%(见表5)。

2.3 经营方式比较简单,有待进一步改善

目前,我国体育场馆经营方式已逐步演变为以自主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但经营方式还比较简单,新型经营方式运用较少。调查发现,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方式仍以自主经营和租赁经营为

主,采用委托经营(或特许经营)、合资(或合作经营)的比例还比较低,分别占所调查场馆总数的7.5%和8.8%。而在经营中采用会员制的场馆占到总数的30.4%,出售年卡、季卡的场馆占到总数的61.5%。而且调查还发现,采用会员制及出售年卡、季卡的会员消费比率明显高于散客消费比率。

国内外大量成功的经验表明,委托经营、合资经营等新型经营方式是市场经济下更为理想的经营方式。在这些经营方式下,政府可以不增设独立事业机构,不增加事业人员编制,不再投入日常管理经费,从而减轻了财政包袱。而且管理公司在人员培训、资源配备、场馆设施的维护、保养等方面具有先进经验及一整套管理办法,能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延长场馆设施的使用年限。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资产所有者对资源、项目的监督作用,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体育产业持续发展。

2.4 绩效制度尚未建立,工作人员积极性有待提高

近年来,多数体育场馆加强了其内部管理,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经营创收制度和薪酬制度等。但也存在不少场馆管理办法滞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6]。调查发现,各场馆中实施人事聘任制的比例为73.1%,各场馆中建立绩效工资制的比例为27.8%。虽然部分场馆进行了工资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并按照人事部门的要求实施了聘任制改革,但多数体育场馆报酬分配方式仍不尽合理,主要按照职务和工龄而非根据贡献的大小确定工资,可以说绩效工资制度尚未建立,聘任制改革流于形式,能上能下的人事制

度和干部选拔制度亦未能建立。调查还发现,场馆工作人员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2.5 现行管理体制是制约场馆赛后利用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已经开始由事业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转变,并积极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改革,但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特别是部分体制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7]。

首先,政府干预较多,政事不分。公共体育场馆作为体育行政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受体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但体育行政部门对场馆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于微观管理,管理范围过宽,抑制了场馆管理层的积极性。

其次,责权利不统一,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脱节。公共体育场馆虽作为一级事业单位,享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多数时候对其经营活动仅负盈不负亏,经营收入难以自主支配,责权利不统一,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体育行政部门作为场馆的主管部门仅负责场馆的业务管理,而人事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则分别由人事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分别行使,难以形成有效、统一的监督机制。再次,经营创收乏力,政府财政负担严重。我国体育场馆多在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自主经营,场馆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尚未完全分离,场馆运营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比较落后,运营成本过高。场馆服务外包、委托经营等先进经营方式在我国体育场馆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大部分体育场馆经营创收乏力,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最后,激励机制不健全。现行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不合理,干多干少差别不大,平均分配主义的现象依然存在,且承诺的激励措施难以兑现,致使场馆管理层从事经营开发活动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状况已有较大改善,但整体经营状况仍不容乐观,主要受场馆先天条件和现行管理体制制约,经营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经营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因此,应逐步拓宽经营范围,实行多种经营,积极吸引和承接各类大型体育、文化、商贸等活动;转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引入委托经营、服务外包、合资经营等新型经营方式;大力开发场馆无形资产,开发场馆的冠名权、场地广告、豪华包厢、特许经营权等;改变传统营销服务理念,进行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实施服务质量战略;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冰冰,李艾芳,孙颖,等.多元与高效——对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6,(8):30-33.

[2] 陈元欣.政府主导:政府在综合性大型赛事场馆设施供给中的作用研究[A].第二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

[3] 刘碧波.体育场馆多功能化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5:28-31.

[4] 庄惟敏,栗铁,马佳.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研究——以2008奥运

会柔道、跆拳道馆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2006,(3):19-21.

[5] 郭惠平.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局限与突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5):429-432.

[6] 李孝生,李正梅.对我国综合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发展趋势和管理对策的研究.体育软科学科研成果汇编[EB/OL].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12263686.html,/show-info.phpn-id=271. [7] 徐文强,陈元欣,张洪武,等.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其改革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3):1-6.^

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建设和运营情况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的现状,中国体育场馆协会近期对国内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显示,截至1995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总数为615693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5个。根据近十年体育场地平均4.1%的年递增率,到2008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数量预计达到104万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9个,同时将建成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场馆,初步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呈以下特点: (一)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国家和各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体育事业更加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从我们所调研的省市来看,近年来各省市陆续都对本地大型的体育设施进行了更新换代,从国家到地方在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建设数量上都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这有力地推动了体育

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的增大改善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数量还是建设投资规模,政府仍是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主体。 (二)社会投资逐渐增加,推动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目前,社会各界投资体育场馆热情高涨。在一些地方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成为了体育场馆建设的新渠道,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江苏省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为例,该会展中心由民营企业独立投资11.54亿元人民币建设,建成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全国范围讲,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成为了政府投资建设的有益补充,对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62个高尔夫球场中,有130个由民营或外资企业投资建设;其它如健身房、游泳馆、网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场馆也成为民营或外资企业热衷的投资项目。此外,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代表的,以大型国资企业作为场馆投资建设主体的模式也成为我国场馆建设投资的新形式。奥运场馆投资巨大,国家为了减轻投资管理的财政负担,尝试由大型国资企业中信集团等四个公司组成投资管理股份公

北京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和运营剖析

北京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和运营 1、最好针对北京和我们的国情有一些新点子 2、2000字左右,材料具体、生动些针对08奥运赛后场馆利用体育场馆管理专业开课本报 记者邓跃摄影报道“现在,我们开始本专业的第一次点名。”昨天下午2点40分,北京大学生体操协会主席仰东正式站在了联合大学东方信息学院体育场馆 信息管理专业 的讲台上。全国第一个针对2008年奥运会设立的体育场馆信息管理专业就此正式开课。 他所面对的70位学生将在四年后,成为中国首批现代化体育场馆管理人才。 70人将成为实践场馆赛后利用的人上课前,仰东最后看了一遍《奥林匹克 概论》课的教学大纲。“这是现代化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基础。”大纲里安排 了奥运会志愿者实践、对奥运会负责项目场地的考察等实践课程。“你们 将成为填空者。”仰东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接着解释说:“目前在我国,针 对体育馆赛后利用的研究还属于空白。你们将是我国首批专业现代化场馆管理 人才。”根据课程设置,首个体育场馆信息管理开设了奥林匹克文化、场 馆信息化建设和运动文化概论等相关课程。终结体育场馆的四大“工”时 代“传统的体育场馆只要有会计、电工、瓦工和木工,就基本可以维持机 械运转。”仰东告诉学生,这四大“工”的统治时代已经过去了。根据欧洲和 美国等国际现代化体育场馆管理人才需求,大型体育馆工作人员将包括场馆新 闻制作者、为不同人群制定个性锻炼标准的专业保健师、拓展地域和社区体育 文化的宣传员及观众文化的营造者。作业是设计体育场活动项目时间表 第一课上,仰东重点介绍了国外通用的场馆管理方式“club(俱乐部)模式”,在欧美等国的体育场馆,通常由30多家俱乐部同时运作经营,且每家俱乐部都具有一定规模。他们大多都针对大学生和当地社区居民制定符合其消费习惯和 水平的运动模式。学生们在课后领到了第一份作业———设计一套体育场 活动项目时间表,表格要至少包括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3个项目的运动俱 乐部,并要分时段制定浮动价格。转自搜狐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研 究热荐★★★★★【字体:小大】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研究 ——以2008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设计为例 作者:庄惟敏1&nbs <优麦电子商务论文>p;栗铁1 马佳文章来源:kb 点击数:1030 更新时间:2006-5-22 用户登录新用户注册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研究——以2008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设计为例█庄惟敏1 栗铁1 马佳2 █Zhuang Weimin Li Tie Ma Jia作者单位:1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2 北京市城市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44)收稿日期:2006-01-10 [摘要]如何通过前期策划对体 育场馆功能进行合理配置和弹性设计以使其在大赛之后依然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是目前我国体育建筑设计应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体育建筑的赛 后利用为核心,结合国内已有的体育场馆实例分析,并通过2008年奥运会柔道、跆拳道馆的设计研究,提出我国体育建筑场馆赛后利用的设计对策和建议。

体育场馆商业化运作策略探讨

内容摘要:体育场馆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承担着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的重要作用。体育赛事举办后,政府巨资投入建设的场馆如何合理利用和开发并使其商业化,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体育场馆商业化运作概况,并探讨了其商业化运作的制约因素,以期为体育场馆商业化运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场馆商业化运作策略 体育场馆商业化运作概况 改革开放前,我国体育场馆基本上是国有的,其主要是用于运动队的训练比赛或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体育活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体育产业的商业化,体育场馆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体育场馆主要有五类,分别是国有、集体、个体、外资及其他。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完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不断改变,健康投资在家庭投资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趋势引发了体育锻炼的升温。体育场馆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之一,也是主要场所,许多体育场馆管理者抓住了这个机遇,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健身功能,获得了经济效益。 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提高,一方面可以举办体育赛事,另一方面可以举办大型娱乐活动,这使得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多样化,提高了其经济效益。体育场馆在承办体育竞赛时,可以为体育场馆提供多方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最主要的是,体育场馆承办体育竞赛不仅可以有效宣传场馆,还可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进而提高其知名度,为其开发无形资产奠定了市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等大型体育活动,这些体育赛事在为我国带来了大量收入的同时,还通过场内广告、出售电视转播位、冠名权等无形资产,为我国体育场馆商业化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在体育场馆举办娱乐活动也是目前体育场馆商业化的一种获取经济收入主要途径。这是因为体育场馆的观众容量大,知名度又高,因此是许多娱乐活动主办方的首选地点。近几年,在我国,举办娱乐活动被许多体育场馆所采纳,以流行音乐演出为代表的一大批娱乐活动逐渐向体育场馆转移,如个人音乐演唱会等,这形成体育场馆商业化新的经济来源。此外,以体育赛事为内容的展览会、展销会等,也为体育场馆商业化提供了基础,如体育场馆博物馆等逐渐兴起,并结合当地的旅游业,形成体育场馆专项旅游的新项目,为体育场馆商业化开拓了发展空间。 体育场馆商业化运作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法规环境欠缺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按照商业化经营的规律,对体育场馆进行规范管理、法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体育场馆商业化运行的统一协调机制、环境保障机制、规范管理机制欠缺,使得商业化运作环境欠佳,运作不规范等。在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审批,然而进入新世纪后,体育场馆商业化运作意识普遍提高,但是对于其商业化运作的政策法规并没有跟上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体育场馆赛事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体育场馆的商业化缺乏应有的规范管理,并且往往政府干预过多,使体育场馆的商业化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 此外,由于各方利益群体都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争相对体育场馆商业化运作进行管理,而市场上对这些群体进行统一协调和规范以及利益调整的法律机制缺乏,这些问题导致体育场馆在商业化进程中存在以下情况:一方面法律欠缺使得多头管理情况严重,致使体育场馆商业化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各部门由于利益驱动都会钻法律的漏洞,加之他们之间信息交流不畅通,使得商业化运作的各个环节程序脱节,导致商业化运作成本过高。(二)现行管理体制滞后

体育场馆赛后运营

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 设计上——场馆设施赛后运营需在规划设计阶段就予以考虑而非赛后才予以 考虑的问题。从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来看, 场馆设施功能的综合化、复合化是必然趋势, 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并有助于充分发挥场馆设施的聚焦功能; 经营上—— 场馆设施赛后运营的多元化包括经营内容、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且多元化应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和赛后应以举行大型活动为主。 技术上——在借鉴北京工体、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和阿姆斯特丹体育场、圣约迪体育馆等国内外场馆设施赛后运营经验以及活动地板、活动屋顶、活动看台、整体移动看台、临时看台和活动隔断等现代建筑技术在场馆设施赛后运营中应用的基础上, 提出场馆设施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赛后运营,为功能的多样性创造条件; 功能上——场馆设施赛后运营应以举行大型活动为主兼顾全民健身、实施多元化运营并与专业机构合作实现专业化运营、重视看台下空间及附属设施的多元化开发与利用、注重比赛场地多功能利用、加强无形资产的开发与运营、赛后应适当降低规模以降低运营成本和明确定位注重长期利用等有助于场馆设施赛后运营的对策。 选址上——尽量避免选址的郊区化和集中式布局并积极融入城市生活、建立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场馆设施投融资体制。 美国体育馆的营运之道 美国众多城市雇佣体育馆专业管理公司对当地体育馆设施进行运营管理。这些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规模经营,并提供专业经理人,他们有能力使场馆设施的运营与当地政治隔离开来,体育场馆的运作有更充分的自由空间。 私人企业经营管理体育场馆、体育场、表演艺术中心、会议中心以及游乐设施等,可以获得经济效益,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就业机会。美国SMG公司和Global-Spectrum 公司与市政当局与民间设施业主合作,经营管理美国众多体育馆。 专业管理——提供专业经理人,他们有能力使场馆设施的运营与当地政治隔离开来,体育场馆的运作有更充分的自由空间。 使用频率——体育场馆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美国体育馆绝大多数是提高场馆使用效率实现盈利,靠组织体育比赛和其它娱乐活动的场租、门票、广告收入等的分成以及停车场收入、餐饮服务等。 节约成本——经营过程,雇佣正式工少,临时工多,节约成本。迈阿密体育馆共16900个座位,16个包厢,固定员工30人,有活动时临时工多达300人。 案例研究: 再生之地与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2012 伦敦奥运公园及场馆设计 斯特拉福德车站效果奥运公园中的F06 桥( 赛时) 效果奥运公园中的F06 桥( 赛后)效果赛前及赛后的公园和场馆 为了避免建设规模过大和赛后难以可持续利用的场馆,奥运公园内的许多场馆和桥梁在赛后将会压缩规模或者转移。例如奥林匹克体育场,赛时能容纳8 万名观众,赛后则将缩小为 2.2 万个座位的田径赛场。公园内的许多桥梁,赛时将供约 25 万游客使用,而赛后这些桥梁将减少到满足公园的日常使用和周边功能混合区域的步行交通之需。篮球馆赛后将被拆除,并在其他地区得到重复使用。 愿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伦敦奥运公园及诸场馆建造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其赛后利用,它将是伦敦东部边缘欠发达地区成功再生的重要契机,并成为伦敦市区在其东部边缘的延伸,在与伦敦核心区的交通较为便捷的距离内提供住房和工作机会。奥运公园和场馆的时效利用在规划设计中给予了充分考虑,在赛后可以缩减规模成为尺度适宜的公园,同时仍然能够保持作为国际性盛会场所的影响力。由此,伦敦奥运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造可划分为3 个区分明显的阶段:赛时、转型、后续利用。

分析大型比赛后场地的再利用-模板

分析大型比赛后场地的再利用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投资。体育场馆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的特点,而且建成后又有高额的维护费,如果在场馆建设前没有对其在比赛期间和赛后的使用进行科学而充分的论证的话,很可能会导致赛后场馆资源的闲置,对国家和当地政府形成较大的经济压力,造成较大的财政负担。在赛后还会影响公众的文体娱乐活动、竞技训练和比赛的需要等,使得场馆经营陷入困境。这样的例子在国内外都普遍存在。例如被世人誉为典范的20XX 年悉尼奥运会,由于赛前规划不充分,其主体育场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在赛后的经营也十分惨淡,很少有人问津。因此,如何在赛事结束后对已有的不同性质、不同条件、不同规模的体育场馆进行合理有效地利用是一个及其复杂的问题。 1大型赛事后场馆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自1896年雅典奥运会以来,已经举办了27届夏季奥运会。从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开始,历届主办城市都把举办奥运会作为促进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把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更新融入奥运场馆的建设。以通过举办奥运会来全面改善主办城市的环境和功能,更好地带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场馆建设缺乏周密的前期论证和规划,对实际需要和赛后利用考虑不足无论是奥运会还是其他大型体育赛事,其场馆设施只有在进行比赛的那段时间里才会满负荷运行。比赛结束后的短时期内一般不会再承办同等规模的体育赛事,这样大量的现有体育场馆设施就处于闲置状态,整体使用率低下,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例如,20XX年雅典奥运会新建了耗资亿欧元的超级棒球场和容纳万人的跆拳道馆,但是希腊人并不喜欢棒球,对跆拳道也不甚了解。这些场馆在赛前设计时并未考虑当地居民的偏好和需求,使得赛后场馆无人问津。政府还在尼凯亚建造了举重中心,但由于地处偏远,又未通公路,场馆不得不闲置。雅典奥运会期间,在希腊北部的沃罗斯,建造了一座能容纳万人的足球场,但这里的居民却只有万,平常,球队比赛时只能吸引不到20XX名观众。此外在雅典奥运会开始前,政府重点关注的是场馆工期延误的问题,并未为赛后场馆的利用制定合理而周详的计划,导致赛后场馆利用不理想。再如悉尼,由于总人口相对较少,国内现有居民无法全面消费所有奥运场馆,使得大量场馆闲置,进而使得场馆经营管理困难。因此,在建设比赛场馆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场馆所在地的人口及其偏好,同时为赛后场馆的利用制定相应规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给举办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 1.体育场馆设施:是指为保障体育运动而建设的各种体育场、管、池、训练基地和体育场馆的总称。 2.体育场馆运营:是指对大中型体育场馆在建设、投入使用、提供服务过程中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过程的总称。 3.体育场馆经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用价格机制配置体育场馆各类资源,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向市场提供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服务等有形无形产品,以弥补体育场馆持续运作资金的不足。 4.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即在体育场馆中出资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隶属关系,权利分配关系以及体育场馆机构设置等构成的体系、制度、方法和形式的总称。 5.俱乐部: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 6.体育场馆:是体育场和体育馆的总称,是能够提供人类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空间和附属设施所构成的环境总称。 7.体育场馆的分类依据:使用性质、用地、占地面积 8.体育场馆的身份:运动场所、体育公园、运动超市、体育园区 9.体育场馆活动分为:日常办公信息、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信息、对外开放经营信息、财务信息 10.节事活动对城市的影响:注意力效应、口碑效应、名片效应、改善效应 11.节事活动举办应遵循的原则:大众化原则,确定性与规范性、市场化、产业化 12.节事活动遵循的规律:影响范围规律,实践效果,内容吸引力,经济效益 13.培训业务开设的主要内容:全民健身培训、文化艺术培训、体育行业特有技能培训、体育后备人才培训、高水平运动队培训 14.培训业务的组织形式:培训班、俱乐部、少年儿童体育总校、私教 15.俱乐部的功能: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心理功能、力量功能 16.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业余、职业、商业体育俱乐部 17.科技创新体现在:建筑标致化、标准国际化、设备现代化、功能多元化四个方向 18.体育中心经营原则:创新性、可操作性、系统性与求同存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1、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变迁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9)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对体育场馆实行统收、统支、统管的供给服务型财政经济政策,公共体育场馆是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第二阶段(1979-1991)广开门路,开展各种经营,对公共体育场馆实行差额管理。 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突破单纯创收增资的运行模式,开始走向“本体推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体育产业开发阶段。 2、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商业化运营,我国体育场馆存在哪些问题? (1)、体育场馆的商业化运营层次较低。 (2)、经营收入大雨经营日常开销,很少用于投资回收或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3)、体育场馆的属性及功能定位上不明确,无法去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4)、经营意识淡薄,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化运营机制。 (5)、经营项目开发不全,无法资产开发力度不够。 3、武汉体育中心服务外包的主要内容? (1)、日常保安,秩序维护,保洁等日常服务性工作(2)、绿化和草坪的保养工作(3)、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4)、门禁、IC卡检录、计时计分、音响、大屏幕控制等弱电的操作 (5)、空调、排风冷热源、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等弱电设备的操作、运行与维护工作。 (6)、前厅接待和接待服务工作(7)、大型活动的接待和保障服务对外业务 4、武汉体育中心服务外包的积极意义? (1)、缓解开赛矛盾、减少雇员,降低运营成本(2)、服务外包实现了服务、管理和文化三方面

体育场馆后利用

由2004年雅典奥运会场馆后利用问题引发的思考 (包金霞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作为奥运会的鼻祖,希腊人成功了,04年雅典奥运会以其“完美无瑕”而赢得了全世界的称赞,而遗憾的是,在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方面却实在是乏善可陈[1]。通过仔细研究本届奥运会场馆建设和赛后利用状况,对比分析随后北京、伦敦奥运会类似问题,获得关于现代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些许思考和建议。 [Abstract]:EIIa as the ancestor of the Olympic Games, the Greek people successful, the Athens Olympic Games with its "flawless" and won the praise of the world.But unfortunately, in the Olympic venues of the game , it is nothing. Through a careful study on the games venues construction and the subsequent utilization, analyzing then Beijing and London Olympic Games compared similar problems, to obtain some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modern Olympic venues’subsequent use . 关键字:雅典奥运会;场馆建设;赛后利用 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位于雅典北郊马罗西,是雅典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的一部分。体育场可容纳观众5.5万人,建筑结构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室内馆、水上中心、网球中心、室内赛车场和主体育场。奥运会结束后,这里曾举行过2007年欧洲篮球冠军杯的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2006年第51届欧洲电视网歌唱比赛也是在这举行的。但从整体来看,赛后,这座体育场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除跆拳道综合运动中心和举重中心偶尔用于召开会议和举办音乐会外,绝大部分场馆被关闭,没有向公众开放,一些场馆甚至出现破败的迹象。受危机加剧和社会支出减少的影响,雅典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现已住进了许多无家可归者和由于戒毒项目被取消而流落街头的瘾君子。在城市另一端的田径场情况也差不多,破损的座椅、毁坏的楼梯,俨然一座废墟。还有棒球、击剑、曲棍球等运动场地也都遭到废弃。雅典市北郊一座有8000个座位的乒乓球馆和体操馆在奥运会后再未被使用过。在更靠北的地方,能容纳1万人的奥运村曾号称雅典最大的城市再生项目和最大的奥运村之一,现在已经沦为垃圾成堆的鬼城。 类似奥运场馆建设前期论证和规划、赛后运营和管理有失偏颇的案例屡见不鲜。据了解,希腊北部的沃罗斯,建造了一座能容纳2.2万人的足球场,但这里平时根本吸引

体育场馆经营策略

体育场馆与退休人员 如今,据了解上海约有600多个体育场馆,其中包括大型的公共体育场馆,以及一些社区公共运动场等,很多大型公共运动场馆,像静安体育馆,上海八万人体育场,黄兴体育公园,江湾体育场,上海国际体操中心等等都是设备齐全的体育场所,里面包括了乒乓馆,羽毛球馆,篮球场,足球场,游泳馆,网球场等。体育场馆的具体运营方式有很多种,但基本都实现了市场化经营,很多都采取招标形式,承包给具体体育场馆运营商来经营。 笔者有早锻炼的习惯,笔者经常锻炼的某运动场馆游泳馆刚刚通过招标形式更换了运营承包商,原来早上7点至9点的晨炼卡,资费由原来的12元/2小时,调整价格为15元/2小时。笔者发现周一至周五这个时间去锻炼的,大多数都是退休的,游泳馆的早锻炼资费几年前已经从10元调整为12元,如今刚换了运营商,就又涨价了。虽然15元不多,但来锻炼的退休师傅们,都在议论,有些就准备天气再热点,还是到江湾新城里的池塘里去野泳。 说起来,是有些人喜欢在室外大自然环境里游泳,但是我想这个涨价的因素肯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室外游泳,不安全,不卫生,也影响环境。而这些退休师傅,为了大上海的建设,辛勤工作了大半辈子。虽然上海已经给予了退休人员方方面面的优惠,比如70岁后乘公交,坐地铁都不用花钱了。大多数退休人员的退休生活,还是在帮小辈做饭,带孩子,棋牌室里消磨的。对于他们退休后的身体健康,我们能否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丰富充实他们的退休生活,对我们还在工作中的人,也是个鼓励。 笔者询问了一下游泳场馆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这么快又涨价了,回答说以前的运营商不赚钱的,这次招标有九家公司参与了,但看到具体的承包额,八家都退却了。所以现在这家新进来的运营方,一进来就采取了涨价措施。我们在工作上班的,12元涨到15元还能承受得起,尽管退休工资年年在涨,但退休人员大多数精打细算的在过日子,原来30次游泳晨炼卡360元,现在变成450元了,这个升值还是有点高的。如果从运营方考虑呢,现在人员的工资等各种成本都在上升,涨价也无可厚非。实际上现在体育场馆里的各类场馆,什么乒乓,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等等吧,都是在按照小时收费,平时上班时间是没什么人去锻炼的,只是晚上和周末那是人多的要排队预约。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这是个比较合适的建议: 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至下午5点,能否上海比较大的体育场馆,针对退休人员,实行半价消费。这样对体育场馆的运营承包商利润也不会带来多大影响,体育场馆完全可以把这个要求放在招标的项目中,也不需要多出什么开支。而承包商是在体育场馆的淡季时间提供了优惠,充分利用了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也许这种方式会给体育场馆的经营方带来意想不到的收入和人气。 笔者没有专业的体育场馆运营经验,不是很熟悉各类体育场馆的运营经营模式,网上查询了相关资料,知道上海也一直在调研各类体育场馆的经营方式创新,了解到大多数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还是有难度的。但是我想,针对已经进入老年化的中国社会,以及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运动健康肯定会有更高的要求,对退休人员的体育锻炼提供某种优惠方式,还是合乎各方面利益的,仅发表一个建议,供有关各方参考。

高校体育场馆营销策略分析.

高校体育场馆营销策略分析 高校体育的发展对于高校而言至关重要,高校体院馆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高校而言,不仅要建设好体育场地,同时还要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保障资源的充足性。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有较高的要求, 不仅要有较大的空间,而且还要有较完备的管理体系。除此之外,高校体育馆还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即:寒暑假是使用的空闲期,而平时的使用频率较高,在空闲时期它就能被社会人员所使用,这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高校都开放了它们的体育馆,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其中租赁是最常见的形式。在更多的社会人员参与过程中,怎样将营销与其相结合,彰显高校体育馆的优势,这在未来的研究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2 ?服务营销概述 服务营销最根木的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它将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与其他方式相结合,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营销模式。它将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而进行营销。在诸多产品销售中,服务营销都贯穿其中,从目前来看它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契合,是符合现实的一种模式°高校体育馆不仅要满足师生的要求,而且要体现一定的社会性,因此我们需要从营销的角度去考虑。 2 ?服务营销视角下高校体育场馆营销问题 2.1缺乏相应的服务营销人才 与其他销售机制有很大不同,服务营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更 加关注销售内容。它不仅能够彰显产品特性,而且还能适应消费者的 多样化需求。这也充分说明,服务营销对于参与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不过,从当前高校体育馆的营销方式来看,大多数采取的是广告宣传、租赁等方式来展开。不过,从这些营销实际来看,服务特色不甚突出。 所以,营销工作者的这方而能力大多十分欠缺,因此服务性相对不足。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馆的受众数量较少,质量偏低。 2.2体育场馆营销资源浪费 服务营销的顺利进行也从侧而证明了应当吸引更多的资源加入销 售环节,不过,事实说明,高校体育馆的资源使用效率过低。高校体育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开题报告

关于亚运、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研究 ----以鸟巢为例 1、题目的目的意义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固化的、依靠财政拨款维持运转的体育场馆管理模式,这套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这种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体育发展的需要,改革和创新机制已经迫在眉睫,明确体育场馆赛后功能定位和管理主体是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前提条件。作为公共产品的体育场馆及其承载的服务是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导向,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要兼顾政府意见和民意反馈,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与国外体育建筑注重功能和讲究效益相对比,我国体育场馆利用的现状是: 供不应求和效益低微,实际利用与设计意图脱节,单一功能无法满足多种需求。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缺乏长远规划,利用方案不够灵活且利用率较低,赛后运营所需的资金来源较窄,不能有效调动社会力量来加强后期融资,以至于场馆发展缺乏后劲。场馆利用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不能兼顾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全民健身的广泛普及。 体育场馆的功能日趋多样化,有效的赛后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更趋合理,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本文对于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效益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可以有效发挥公共基础设施的社会福利作用,优化城市运行,从而达到促进家庭生活幸福、创造职业生活机会、增进社会生活和谐等三方面。通过构建“鸟巢”的赛后运营效益评价体系,能够为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提供一个协调行动的基点,减少或杜绝场馆的盲目建设,引导管理者在决策时按照统一的高标准进行场馆的运营开发,提高场馆建设的整体水平。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者认为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功的经营大型体育场馆是非常重要的,因其体制不同以及国情的差异性,国外的相关研究虽不能直接照搬,但其运营管理模式、经验与理论对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仍具有较高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对于有效利用奥运、亚运场馆资源和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学者Holger Pruess.在The Economics of Olympic Games一书中就开始考虑该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后的场馆赛后利用问题,经过对主体育场评估能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并带来高就业率;另外,该场馆要建立市政企业最佳选择,将奥运投资达到赛前、赛后的最佳化,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兼收,以拥有科学的预算管理和灵活的组织活动。 最近几年,我国学者们对大型体育场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赛后运营研究却相对较少。在查找文献过程中发现,对于奥运场馆的研究多以定性的赛后利用研究为主,而定量的研究为数甚少,对检索出的文献经过认真分析和比较后,发现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林格,秦旋,郭艳红在《基于生态足迹的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以奥运会比赛场馆为例》中针对模型为奥运场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文献中的生态环境计算理论为影响“鸟巢”赛后运营外部因素中的生态环境因子提供了指标的选择依据和计算方法,但是本文只是将生态环境作为项目可持续性的一个外在影响因素来考虑,全面地对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进行评价才能从中全面地分析出项目的可持续能力。 第二,王兆红,詹伟在《奥运场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对于体育场馆的绩效评估。文章针对目前奥运场馆尚未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一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归纳出目前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重视的绩效评估指标,虽然指标能够勉强纳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策略思考

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策略思考 作者:事业发展部 创新与高效 ――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策略思考 近几十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数量和速度都很快,尤其是为2008年奥运会而建设的大型体育场馆,耗资巨大。但如果仅仅为一次比赛兴建这些场馆,对任何一个举办赛事的城市和地区而言,都将是很大的经济负担。赛后运营的状况决定着巨大投资能否获得相应收益,是每一个大型体育场馆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运营已经成为政府、投资者、设计师和运营商的共同关注点。体育场馆赛后运营模式与投资、设计、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影响,而成为体育、经济管理、环境等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对象。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以华体集团作为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经营主体来探讨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创新模式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一、运营手段的创新 解决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问题,实际上也是解决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如何并行发展的问题。大型体育场馆不仅应为运动员比赛、训练的场所,而更应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手段向广大群众开放,充分考虑赛后的群众健身、休闲、文艺演出、展览、商业、餐饮、娱乐、购物等非比赛功能和对外经营需要,提高其利用率,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在此我们以2004年某段时间日本的六座体育场馆为例,在此期间六座体育场馆无

一例外,每座都在进行体育比赛、展览、演出等经营活动。其中东京体育馆在举行第31届高中排球比赛;东京国立体育场在举行运动会;代代木体育馆在举行大型演唱会;大阪城体育馆在举行迪斯尼冰上演出,同时在举行2007年大阪世界田径赛展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巨型室内体育场--东京巨馆(Tokyo Dome)。它建于1988年3月,场地面积13 000㎡,建筑面积46 755㎡,能容纳55 000观众。东京巨馆是职业棒球队巨人队(Yomiuri Giants)的主场,也是日-美职业棒球联赛的主场,每年举行超过60场职业棒球比赛见(见表1)除棒球比赛,1989-2000年还举办过12次国际体育比赛。同时,它还是日本最大的演唱会场,每年都有各种大型音乐会在此举行(见表2)。除此之外,球场看台下部及周边还设置了大量的附属设施:旅馆、大型游乐场、纪念品商店、餐馆、小型博物馆、健康中心、室外休闲广场(街道)。无论是否有比赛,都由于这些附属设施的设置聚集了大量的人流,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见表3)。 表1.东京巨馆(Tokyo Dome)2005职业棒球比赛日程表 月份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2月全年合计 8 14 11 12 17 11 10 4 1 88 棒球比赛次数 (次) 表2.东京巨馆(Tokyo Dome)2003--2006年音乐会统计表 年份2003年2004年2005年合计演奏次数(次) 12 11 21 44 表3.东京巨馆(Tokyo Dome)利润统计表 体育娱乐餐馆旅馆商店房地产金融其它(物业

最新-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精品

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摘要为全面了解安徽省大中型体育场馆的总体布局、规划建设及发展情况,在安徽省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现状。 发现省内大中型体育场馆存在着人均场地面积偏少,地域分布不均;区位分布不够合理,资源缺乏综合利用等问题。 提出了科学规划场馆建设,增加人均场地面积;综合发展场馆功能,促进资源有效整合;提升建筑设计品质,优化场馆科技含量等发展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安徽省大中型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及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关键词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发展从国际体育场馆建设趋势看,各类场馆的设计理念不断创新,设计内容及形式特色纷呈。 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者们更加注重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体育场馆应尽量满足比赛、训练和群众健身的共同需要,尤其注意满足不同人群的多重需求;同时注重场馆的人性化设计,许多场馆的外形设计看似简洁朴实,内部装饰亦较平淡,但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各种创意的人性化设计,既方便场馆的使用,又大大提升了场馆的运营及管理效率。 在使用功能方面,拓展场馆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多方面的使用功能,在场馆规划建设阶段就应为多功能的使用预留设施条件。 所以,体育场馆的建设设计是后期运营管理的重要基础。 1安徽省大中型体育场馆建设现状1.1大中型体育场馆的范围定义大中型体育场馆是指财政投资建设、对外开放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场馆,包括各市县体育部门场馆、高等院校场馆和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场馆;含体育部门管理或业务指导的场馆,包括社会投资建设,承担过相关比赛,对外开放的场馆。 1.2安徽省体育场地的建设现状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分析报告》22015年2月,数据表明,全省共有体育场地53189个,用地面积926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9万平方米,场地面积6931.5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15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8.82个。 对比第五次全省体育场地普查,可知全省新增体育场地29746个,增长率126.9%;用地面积增加4443.2万平方米,增长率92.1%;建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最新版)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 1、承包管理的经营模式 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条件还是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具有所有权,政府部门通过招投标后,将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交由某一公司或者个人全权管理,体育场馆运作完全实行自负盈亏模式,政府不给于任何的补贴。对于承包后的体育场馆,要求不能改变其为普通群众提供大众健身服务的性质,必须保证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场地服务,必要时也要承担体育竞赛的任务,但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其收费标准一般由体育场馆的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并在合同书中约定,承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这种经营模式,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也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利用率,国内目前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大型体育场馆还为数不多,我们称之为“托管”。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出租体育场馆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实行此种经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来维持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运转,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国内首都体育馆就是采用此种经营模式,要求每年完成350万利润,利润按2:3二5的比例分配,即20%作为场馆本身发展基金,30%上交管理部门,50%由承包方自主分配。 2、资本多元化的合作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一种形式是政府作为大股东,以其对体育场

馆的投资作为股份,再吸纳其它社会资金进行融资扩股,作为体育场馆前期建设和后期经营开发的补充资金,成立拥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现代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这种经营模式的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以体育场馆的土地,房屋或其他设施作为投资,其他投资者以现金,设备,管理等作为投资,携手合作经营管理体育场馆。无论哪种形式,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都在于通过投资各方的合作来解决体育场馆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或者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资金缺乏,管理经验缺乏等难题。合作经营的各方以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来明确各方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收益按各自投资资本的比例分成,合作投资经营的模式营造了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有利于体育馆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国的体育场馆事业发展。政府部门作为体育场馆内部企业的大股东,对该企业的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保证了国家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政策性导向,有利于把握体育场馆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较新的按市场机制运作的经营管理模式,国内的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是十运会配套场馆建设的重点项目,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6亿元。其中南京市财政局在三年内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再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剩余的资金全部采用市场机制来运作,将全民健身中心十五年的经营权转让给香港雅高公司,不仅获得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专业的管理团队,使之走上了现代化企业管理之路,为尽快收回建设成本和实现场馆的良好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为了满足人民体育健身、体育活动和比赛的需要,体育健身场所尤其是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多功能化;发展

前言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娱乐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全民体育”时代。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心的体育场馆业也顺势得以快速发展,并普遍被认为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然而,在体育场馆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体育场馆业存在了例如资源不足、利用率低、经营和管理专业性差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来探讨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正文 一、体育场馆的发展概况 1.1体育场馆的基本建设状况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包括全国范围内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共有符合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169.46万个,用地面积39.8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2.59亿平方米,场地面积19.92亿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16.91万个,场地面积0.62亿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152.55万个,场地面积19.30亿平方米。在全国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2.43万个,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66.05万个,军队系统管理的场地5.22万个,其它系统(指除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军队系统外,社会其他各行业/系统所管理的体育场地,以及难以划分管理单位所属系统的体育场地。普查时,由各级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直接或代为管理的体育场地也划入到其他系统中)管理的场地95.76万个。 以2013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61亿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万个,用地面积增加17.3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1.84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6.62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4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个。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

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全运会赛后利用的策略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郝振京 指导老师胡雁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察法,在此基础上,分析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馆的运营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当前奥体中心体育场馆运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运营对策和建议,从而探索实现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战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全运会;赛后利用 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Shenyang Olympic Sports Center Stadium Five Li River after the National Games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interview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 on this basis, operation status analysis of Shenyang Olympic Sports Center Stadium Five Mile Rive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lympic Sports Center Stadium and operatio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henyang Olympic Sports Center five river stadium in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Shenyang Olympic Sports Center Stadium five Li River The National Games Postgame Operation 随着辽宁省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运动和健身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伴随着“全民健身,共享全运”口号的提出,辽宁省成功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而为了此次全运会,沈阳市对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进行了改建。 当前,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是许多国家需要解决的困难,体育赛事举办后体育场馆的管理和经营就显得很重要。为了防止十二届全国全运会后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不合理的管理和经营等问题,所以针对其经营和管理中显现一些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以期达到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的合理利用,发挥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的最大功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