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一、习题

(一)填充题

1、控制是为了保证_________与_________适应的管理职能。

2、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预先控制的内容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

4、成果控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_________提供借鉴。

5、成果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等内容。

6、企业应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来确定控制的范围和频度,建立有效

的控制系统。

7、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要恰到好处。

8、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一般来说,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工程标准也是一种用统计方法制定的控制标准,不过它不是对历史性统计资料的分析,而是通过对_________ 。

11、在采取任何纠正措施以前,必须首先对_________。

12、一般地说,弹性控制要求企业制定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有效的控制要求_________

A. 选择关键的经营环节

B. 确定恰当的控制频度

C. 收集及时的信息

D. 合理运用预算或非预算的控制手段

2、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

A.程序控制

B.跟踪控制

C.最佳控制

D.自适应控制

3、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属于跟踪控制性质的有_________。

A. 税金的交纳

B. 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

C. 信息控制程序

D. 资金、材料的供应

4、_________都是应用了最佳控制原理进行决策和管理。

A. 用最小费用来控制生产批量

B. 用最低成本来控制生产规模

C. 用最大利润率控制投资

D. 用最短路程控制运输路线

5、财务分析的目的是_________

A. 了解本期资金占用和利用的结果

B. 弄清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维持营运的能力以及投资能力

C. 指导企业在下期活动中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向

D. 决定缩小或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

6、职工成绩评定的作用有_________。

A. 判断每个职工对企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贡献

B. 为企业确定付给职工的报酬(物质或精神上的奖惩)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C. 通过职工对报酬公平与否的判断,影响他们在下期工作中的积极性

D. 评价要求以对职工表现的客观认识和上级每个人的工作要求为依据

7、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应认识到_________。

A. 控制越多越好

B. 并不是所有成员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相同的发生偏差的概率。

C. 并不是所有可能发生的偏差都会对组织带来相同程度的彤响

D. 全面系统的控制不仅代价极高,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

8、客观控制要求_________。

A. 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B. 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检查、测量的技术与手段必须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在时空上的变化程度与分布状况

C. 企业还必须定期地检查过去规定的标准和计量规范,以使之符合现时的要求

D. 在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变化酌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

9、关于控制频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过于频繁的衡量,会增加控制的费用

B. 检查和衡量的次数过少,则可能使许多重大的偏差不能及时发现

C. 以什么样的频度,在什么时候对某种活动的绩效进行衡量,这取决于被控制活动的性质

D. 管理人员可以在他们方便的时候,而不是在工作绩效仍“在控制中”进行衡量

10、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可以_________。

A. 使上级有机会当面解释工作的要领和技巧

B. 纠正下属错误的作业方法与过程

C. 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

D. 避免已经产生的经营问题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11、成果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等内容。

A. 财务分析

B. 成本分析

C. 质量分析

D. 职工成绩评定

12、职工成绩评定包括_________。

A. 检查企业员工在本期的工作表现

B. 分析职工的行动是否符合预定要求

C. 判断每个职工对企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贡献

D. 给职工委派任务

13、质量分析包括_________。

A. 判断企业产品的平均等级系数

B. 了解产品质量水平与其费用要求的关系

C. 找出企业质量工作的薄弱环节

D. 为组织下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确定关键的质量控制点提供依据

14、根据时机、对象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划分_________。

A. 最佳控制

B. 预先控制

C. 现场控制

D. 成果控制

(三)简答题

1、简述控制的基本原理。

2、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现场监督有什么作用?

3、成果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4、适度控制应能同时休现哪些方面的要求?

5、管理者在衡量工作成绩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问答题

1、试述控制的必要性。

2、控制有哪些类型?

3、有效地控制应具有哪些特征。

4、在制定和实施纠偏措施的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

三、习题答案

(一)填充题

1. 企业计划、实际作业动态

2. 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3. 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预测其利用效果

4. 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

5. 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职工成绩评定

6. 活动的规模特点、复杂程度

7. 范围、程度、频度

8. 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9. 统计性标准、根据评估建立标准、工程(工作)标准10. 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来进行的11. 反映偏差的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12. 弹性的计划、弹性的衡量标准

(二)选择题1. ABCD 2. ABCD 3. ABD 4. ABCD 5. ABCD 6. ABC 7. BCD 8. BC 9. ABC 10. ABCD 11. ABCD 12. ABC 13. ABCD 14. BCD

(三)简答题

1. ⑴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叫耦合。控制论就是研究耦合运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

⑵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控制标准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S的函数,即Z=f(S)。

⑶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2. 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其作用有两个:

(1)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现场监督,可以使上级有机会当面解释工作的要领和技巧,纠正下属错误的作业方法与过程,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2)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通过现场检查,可以使管理者随时发现下属在活动中与计划要求相偏离的现象,从而可以将经营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或者避免已经产生的经营问题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3. ⑴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⑵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反映资金运动过程的各种财务资料,了解本期资金占用和利用的结果,弄清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维持营运的能力以及投资能力,以指导企业在下期活动中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向,决定缩小或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

⑶成本分析是通过比较标准成本(预定成本)和实际成本,了解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通过分析成本结构和各成本要素的情况,了解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的消耗与利用对成本计划执行结果的影响程度,以找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

益的潜力,

⑷质量分析是通过研究质量控制系统收集的统计数据,判断企业产品的平均等级系数,了解产品质量水平与其费用要求的关系,找出企业质量工作的薄弱环节,为组织下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确定关键的质量控制点提供依据。

⑸职工成绩评定是通过检查企业员工在本期的工作表现,分析他们的行动是否符合预定要求,判断每个职工对企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贡献。

4. ⑴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⑵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⑶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5. ⑴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⑵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6、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 ⑴关于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⑵资源投入。企业经营成果是通过对一定资源的加工转换得到的。

⑶组织的活动

(四)问答题

1. (一)环境的变化

静态环境是不存在的,企业外部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二)管理权力的分散

(三)工作能力的差异

2. 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可以将控制过程分为五类。

(一)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

(二)跟踪控制

跟踪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

量的函数。

(三)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的函数。

(四)最佳控制

最佳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五)目标控制

根据时机、对象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划分为三类。

(一)预先控制。预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二)现场控制。现场控制,亦称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成果控制。成果控制,亦称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3. ㈠适时控制

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㈡适度控制

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⑴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⑵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⑶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㈢客观控制

㈣弹性控制

4. ㈠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1)要判断偏差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从而值得去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2)要探寻导致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㈡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需要纠正的可能是企业的实际活动,也可能是组织这些活动的计划或衡量这些活动的标准

㈢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纠偏措施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⑴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

⑵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

⑶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

护理管理学 试题与答案 第九章 控制

一、单选题 1.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并督促改进属于( ) A.事前控制B.过程控制C.事后控制D.直接控制 2.在控制的基本过程中,衡量实际工作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A.衡量什么B.制定标准C.如何衡量D.A和C 3.实施控制的关键性步骤是( ) A.选择关键点 B.拟定标准 C.选择控制技术D.建立控制系统 4.下列那项不是控制的基本原则( ) A.目的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 5.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是( ) A.适时、适度控制B.自我控制 C.客观控制D.以上全是 6.雇员标准属于( ) A反馈控制B.预防控制 C.现场控制D.遥控控制 7.衡量业绩最常用的财务标准有( ) A.利润率B.现金比率C.周转率D.以上全是 8.护理成本核算的方法是( ) A.项目法B.床日成本核算 C.相对严重度测算法D.以上全是

9.衡量工作绩效的前提是( ) A.确定控制对象B.选择控制的关键点 C.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D.确定适宜的衡量方式 10.护理成本管理不包括( ) A.制定护士工作标准B.开展护理服务成本核算 C.进行护理成本一效益分析D.进行实时动态成本监测与控制11.下列哪一项不是控制的理论基础( ) A.系统论B.信息论 C.人际关系学说D.控制论 12.控制对象包括( ) A.人、财、物、信息B.作业 C.组织的总体绩效D.以上都是 13.制定标准包括( ) A.确定控制对象B.选择控制关键点 C.分解计划目标的过程D.以上都是 14.控制论的创始人是( ) A.维纳B.马斯诺C.梅奥D.泰勒 15.对于病房护士长来说,最有效的监督方法是( ) A.直接观察B.听取汇报 C.指派专人监督D.护士相互监督 16.根据控制的性质可以把控制分为( ) A.预防控制、检查控制及矫正控制B.事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9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九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一、教学要点 1、控制的必要性。 2、控制的基本原理。 3、种种类型控制的概念。 4、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成果控制的内涵,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5、有效控制有的基本特征。 6、控制过程的基本内容。 7、如何选择控制的重点? 8、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9、纠偏措施应满足的要求。 10、关键名词:控制、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预先控制、现场控制、成果控制、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统计性标准、工程标准、评估性标准、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控制是为了保证_________与_________适应的管理职能。 2、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预先控制的内容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 4、成果控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_________提供借鉴。 5、成果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等内容。 6、企业应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来确定控制的范围和频度,建立有效 的控制系统。 7、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要恰到好处。 8、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一般来说,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工程标准也是一种用统计方法制定的控制标准,不过它不是对历史性统计资料的分析,而是通过对_________ 。 11、在采取任何纠正措施以前,必须首先对_________。 12、一般地说,弹性控制要求企业制定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1、1、有效的控制要求_________ A. 选择关键的经营环节 B. 确定恰当的控制频度 C. 收集及时的信息 D. 合理运用预算或非预算的控制手段 2、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 A.程序控制 B.跟踪控制 C.最佳控制 D.自适应控制 3、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属于跟踪控制性质的有_________。 A. 税金的交纳 B. 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 C. 信息控制程序 D. 资金、材料的供应 4、_________都是应用了最佳控制原理进行决策和管理。 A. 用最小费用来控制生产批量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复习要点)

填空30 问答20 分析10 设计15 计算分析25 第一章: 什么是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被控对象和自动化仪表(包括计算机)两部分组成。(被控参数,控制参数,干扰量f(t),设定值r(t),反馈值z(t),偏差e(t),控制作用u(t))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按结构不同:(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定值不同:(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顺序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根据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以下 单向性能指标:(1)衰减比(2)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3)参与偏差(4)调节时间、峰值时间和振荡频率 综合性能指标:(1)偏差绝对值积分IAE(2)偏差平方积分ISE(3)偏差绝对值与时间乘积积分ITAE(4)时间乘偏差平方积分ITSE 第二章: 检测误差的类型、怎样克服? 1、检测误差的描述 (1)真值所谓真值是指被测物理量的真实(或客观)取值。在当前现行的检测体系中,许多物理量的真值是按国际公认的公式认定的,即用所谓“认定设备”的检测结果作为真值。(2)最大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指仪表的实测示值x与真值x a的最大差值,记作△,即△=x-x a (3)相对误差δ=△/x a *100% (4)引用误差γ=△/(x max-x min)*100% (5)基本误差基本误差是指仪表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条件下使用时所出现的误差。 (6)附加误差附加误差是指仪表的使用条件偏离了规定的标准条件所出现的误差。 2、检测误差的规律性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指对同一被测参数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按一定规律出现的误差。克服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负反馈结构。 (2)随机误差或统计误差当对同一被测参数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绝对值的大小和符号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但就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通常将这种误差称为随机误差或统计误差。引起随机误差的原因很多且难以掌握,一般无法预知,只能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它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并设计合适的滤波器进行消除。 (3)粗大误差又称疏忽误差。这类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疏忽大意或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的。对于粗大误差,首先应设法判断是否存在,然后再将其剔除。 检测仪表的组成:传感器、变送器 检测仪表的基本特性 固有特性:(1)精确度及其等级(2)非线性误差(3)变差(4)灵敏度和分辨力(5)漂移(6)动态误差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1: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步骤应为()。 1.先主环,后副环 2.先副环后主环 3.只整定副环 4.没有先后顺序 2:仪表的精度等级指的是仪表的() 1.误差 2.基本误差 3.允许误差 4.基本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3: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回路各有一个控制器。副控制器的给定值为() 1.恒定不变 2.由主控制器输出校正 3.由副参数校正 4.由干扰决定 4:用K分度号的热偶和与其匹配的补偿导线测量温度。但在接线中把补偿导线的极性接反了,则仪表的指示() 1.偏大 2.偏小

3.可能大,也可能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5: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时得到的TS值是什么数值() 1.从控制器积分时间旋纽上读出的积分时间 2.从控制器微分时间旋纽上读出的积分时间 3.对象特性的时间常数 4.是4:1衰减曲线上测量得到的振荡周期 6:当高频涡流传感器靠近铁磁物体时() 1.线圈的震荡频率增加 2.线圈的电阻减小 3.线圈的电感增大 7:某容器控制压力,控制排出料和控制进料,应分别选用的方式为()。 1.气开式;气开式 2.气关式;气关式 3.气开式;气关式 4.气关式;气开式 8:准确度等级是仪表按()高低分成的等级。 1.精度 2.准确度

3.限度 9:不属于工程上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是() 1.动态特性法 2.稳定边界法 3.衰减曲线法 4.比较法 10:最常见的控制结构除了反馈控制结构外还有。() 1.串级控制 2.前馈控制 3.单回路控制 4.多回路控制 11: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结构形式与串级控制系统相同,它与串级控制系统有区别也有相同的地方。相同是() 1.系统构成目的 2.对主、副参数的要求 3.参数整定顺序、投运顺序 4.干扰补偿方式 12:工业现场压力表的示值表示被测参数的()。 1.动压 2.全压

第九章 反馈控制电答案

第九章 反馈控制电路 1.画出锁相环路的组成框图并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解:锁相环路的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图 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框图 锁相环路是由鉴相器PD(Phase Detector)、环路滤波器LF(Loop Filter)和压控振荡器VCO 组成的,其中LF 为低通滤波器。各部分功能如下: (1)鉴相器PD :鉴相器是一个相位比较器,完成对输入信号相位与VCO 输出信号相位进行比较,得误差相位)()()(t t t o i e ???-=。 (2)环路滤波器LF :环路滤波器(LF)是一个低通滤波器(LPF),其作用是把鉴相器输出电压u d (t )中的高频分量及干扰杂波抑制掉,得到纯正的控制信号电压u c (t )。 (3)压控振荡器VCO :压控振荡器是一种电压-频率变换器,它的瞬时振荡频率o ω(t )是用控制电压u c (t )控制振荡器得到,即用u c (t ) 控制VCO 的振荡频率,使i ω与o ω的相位不断减小,最后保持在某一预期值。 2.锁相环路调频波解调器原理电路如图所示,试分析其解调过程。 图 锁相环路调频波解调器原理框图 解:设输入调频波为 )](sin[])(sin[)(t t w U dt t u K t w U t u o im f i im FM ?+=+=?Ω ])()()(1?Ω+-=dt t u K w w t f o i ? 式中,i w 为调频波中心频率;0w 为VCO 固定频率。当VCO 的频率锁定在i w 时,有 )()(1t u K dt t d f Ω=? 此时VO 的输入信号,即解调器输出电压u o (t )正比于 )()(1t u K dt t d f Ω=?,故从环路滤波器的输出就可以得到调频波解调信号。

计划管理流程图模板

计划管理流程图

计划管理流程图

计划管理行为准则 1.协调供需、综合平衡 2.一手保障供货, 一手控制库存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4.前瞻性是计划人员的重要特征 5.快速响应需求变化, 灵活处理计划变更 6.在职责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杜绝越权签批计划; 所有签批的计划必须符合计划管理办法, 并经过审批; 7. 经常到基层单位、库房、等相关部门走动, 了解基层相关信息, 了解基层对计划的需求。

计划管理办法 1.1.1 总则 1.1.1.1 计划管理的作用、目的、意义 计划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工作。切实加强计划管理, 将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纳入计划当中, 统筹谋划, 超前管理, 有利于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有利于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 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1.1.2 计划管理的内容 按计划期限划分: 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 按计划内容划分: 日常计划、补充( 专项) 计划。 1.1.2 计划管理流程 1.1. 2.1 计划管理按照”统一领导, 归口管理”的原则, 分矿、科队、班组三级进行管理。经营科是全矿计划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 各职能部室是专业计划的归口管理部门, 各部室、区队( 车间) 、班组是计划执行单位。

1.1. 2.2 为保证全矿计划工作的正常开展, 各区队、车间和专业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计划管理人员。 1.1. 2.3 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综合平衡, 坚持”积极平衡, 留有余地”的原则。 1.1. 2.4 补充( 专项) 计划是矿生产经营计划的组成部分, 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计划一经下达, 各部门、各区队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保证计划的全面完成。 1.1.3 计划的编制、下达 1.1.3.1 年度计划是本年度各项工作的的行动纲领, 是季度计划、月度计划的主要依据。 年度计划的制定采取”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综合平衡”的方法进行编制, 即: 由矿长总负责, 分管领导分工负责, 按照”管什么业务, 测什么指标, 制定什么措施”的原则, 各部门负责编制各自的指标计划, 经营科负责汇编。 1.1.3.2 年度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 1) 三年战略规划; ( 2) 矿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方针、目标; ( 3) 矿井生产能力和市场预测资料; ( 4) 前期预计完成数字; ( 5) 经审定过的各项技术经济定额。 ( 6) 编制计划所需的基础资料由各部室、各区队提供。各单位必须按照职能部门的要求, 按期、及时提供真实资料。

计划管理流程图

计划管理流程图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计划管理流程图 1.协调供需、综合平衡 2.一手保障供货,一手控制库存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4.前瞻性是计划人员的重要特征 5.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灵活处理计划变更 6.在职责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杜绝越权签批计划;所有签批的计划必须符合计划管理办法,并经过审批; 7. 经常到基层单位、库房、等相关部门走动,了解基层相关信息,了解基层对计划的需求。 计划管理办法 1.1.1 总则 1.1.1.1 计划管理的作用、目的、意义 计划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工作。切实加强计划管理,将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纳入计划当中,统筹谋划,超前管理,有利于

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1.1.2 计划管理的内容 按计划期限划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 按计划内容划分:日常计划、补充(专项)计划。 1.1.2 计划管理流程 1.1. 2.1 计划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分矿、科队、班组三级进行管理。经营科是全矿计划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各职能部室是专业计划的归口管理部门,各部室、区队(车间)、班组是计划执行单位。 1.1. 2.2 为保证全矿计划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区队、车间和专业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计划管理人员。 1.1. 2.3 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综合平衡,坚持“积极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 1.1. 2.4 补充(专项)计划是矿生产经营计划的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计划一经下达,各部门、各区队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计划的全面完成。 1.1.3 计划的编制、下达

管理学教案——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控制活动 一、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根据计划的要求,建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并采取必要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的过程。 控制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原因: 1、环境的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 3、工作能力的差异 控制的目的:①限制偏差的累积;②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控制理论 1、基本原理 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 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

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 之间的偏差。 三、控制的类型 按确定控制标准方法: 程序控制 跟踪控制 自适应控制 最佳控制 按时机、对象和目标: 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 成果控制 控制类型比较分析 类型 优点 缺点 预先 ①可防患于未然;②适用于一切领域中的所有前提条件较多。大量准确可靠的 信息;计划行动过程清楚了解;

控制 工作;③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造成心理冲突,易于被职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计划行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并要 随着行动的进展及时了解新情 况和新问题。 现场 控制 具有指导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①容易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 业务水平的制约;②应用范围较窄;③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对立,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 主动精神。 事后 控制 为进一步实施预先控制和现场控制创造条件,实现良性循环。 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业已产生。 四、控制的特点 ①整体性:一是管理控制是组织全体成员的职责(主体);二是控制的对象是组织的各个方面(客体)。 ②动态性:要求提高控制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项目流程图

项目流程图

部门职责 我单位把本项目做为重点组织施工,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施工队伍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必要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本工程拟成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专职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财务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组成管理班子,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技术、安全、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下设经理室、总工室、工程科、质安科、物供科、计财科、办公室。生产层下设:开挖填筑施工队、基础施工队、混凝土施工队、砌筑施工队、电工组、修配组、劳务队等,实行岗位职责分工负责制。 一、项目经理部职责 (1)工程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对该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有关规定、规范、工程合同的要求组织施工。 (2)项目经理每周举行一次工程施工协调会,传达业主及监理指令,协调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项目经理部配备足够的管理力量。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对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好各道工序的施工进度与配合关系。

(4)项目经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治安保卫、防台防汛等工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有关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促进工程顺利进行。 (5)在工程总进度目标指导下,合理安排各分项和各月的施工进度。调配好材料、机具,协调各工序的施工力量,促进工程均衡进展。 (6)认真协调好各道工序之间的先后施工顺序,做到流水作业。并协调好业主、设计、监理等各方关系,同时协调好各施工工序及各专业工种的配合关系。 (7)抓工程计划管理,在总进度计划的控制下,编制旬、月工程进度计划、报经业主、监理审批后,严格执行,并将执行结果与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 (8)认真做好工程图纸的自、会审工作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做到在开工之前将有关设计、施工工艺等问题逐一消化、解决、确保工程顺利进展。 二、分工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1)项目经理:由富有施工经验持有贰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的工程师任项目经理,其主要职责为:全权指挥工地施工,协调各种关系,组织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为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的第一责任人,是工程项目经理部的最高决策者。 (2)项目副经理:是项目经理的助手,负责项目施工中的各项生产工作,对进度、质量、安全负责直接责任,分管工程科和物供科。

《管理学》:控制过程一般有哪些步骤

MBA课程名称:《管理学》 题目:控制过程一般有哪些步骤 正文: 控制职能是管理活动中的五大基本职能之一。控制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预定的目标或标准探查偏差给予更正的过程(正式控制模型),需要6个互相联系的步骤: 1.限定子系统的范围 要制定一项正规的控制措施,首先就要明确是为谁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即确定子系统的边界。也就是我们要控制的范围,因为一个生产过程有多个环节,要控制的自然也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控制,所以每个控制都要明确一个范围。例如,造酒厂对投入进行控制,其控制范围就是造酒投入的原料、时间、温度,并对这个过程各阶段抽样化验;而对产出的控制,就是要把控制好酒的存储。 2.识别所要测量的特性 在控制过程中必须识别所要获得的信息种类。若建立正式控制过程,需要较早地确定以下内容:1能够被测量的特性是什么?2获得与所期望的目标相关的每个特性信息的成本如何?3是否每个特性的变化都影响子系统达成目标? 在识别所要测量的特性后,就要把那些能够测量的特性挑出来。这时,选择原则或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定律就很有帮助。这个定律认为,在任何一群被控制的元素中,少量的元素总是能解释大量的结果。比如造酒过程中,影响酒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水、温度、时间,这3各因素控制好了,就能最大程度保证酒的质量。控制好少量的但关键的要素,就能最大程度控制好该目标,这些要素足以说明结果中的主要内容。正如哲学中提到的,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3.订立标准 标准是衡量实工作绩效的依据和准绳。所以要定立控制的标准。标准最好是定量的,能量化的。如果有些不容易定量,例如工作作风、态度等,这些虽然难以量化,但仍然应该提出一些定性的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控制。例如上班考勤控制,上班具体时间钟点(例如定为北京时间8:30)就是控制的标准,界定迟到与否就以此标准,甚至迟到到什么程度则扣当天的工资也需要有标准界定,否则考勤控制就无法进行。 4.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是为了获得每个预定特性的度量情况。数据收集工作可以由人来做也可以由机器来做;数据既可以由施加控制的人来收集,也可以由被控制的人来收集。如果由被控制的人来收集有时候会有失真的情况,特别是数据用作奖罚时就更容易出现隐瞒、歪曲等失真情况。例如上班考勤,如果由员工自己填写上班时间,以此来收集数据,并以此数据作为考勤的奖罚,这时员工就容易隐瞒迟到现象,所以现在都改用考勤打卡机、IC门禁卡考勤等机器方法。数据收集工作,管理层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数据与信息,可以建立专门的部门来从事该工作,例如审计部门、统计部门等。要针对目的来收集数据,不同部门根据分工收集数据的

第九章 控制

第九章控制 一、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组织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 控制职能就像船上的舵,为组织提供了一种不断调整路线和偏差的机制。 (二)控制的三个基本要素 1.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是开展控制工作的依据。制定控制标准的依据是计划、组织目标以及具体工作的专业规范。 2.偏差信息。偏差信息即实际工作情况或结果与控制标准之间的偏离情况。只有了解、掌握了偏差信息,才能决定是否应该采取矫正措施以及采取怎样的矫正措施。 3.矫正措施。即根据偏差信息以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目的在于消除偏差、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 二、控制的必要性 在现代管理中,控制之所以必不可少,原因在于:(书P316) 1.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了使目标计划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需监控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2.组织活动的复杂性。为了避免本位主义,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要监控各部门及其各岗位的工作情况; 3.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性。为及时发现失误,明确问题之所在,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三、控制的基本过程 控制过程也可以划分为如下几步: (一)确定控制标准 确定控制标准作为共同遵守的衡量尺度,这是进行控制的必要条件。包括定性与定量标准。 (二)衡量实际业绩 就是根据控制标准衡量、检查工作情况,并对计划执行的现状和阶段性成果进行如实反映和客观评价;

(三)进行差异分析 将实际业绩与标准进行比较,如有差异,则分析差异产生原因。 (四)采取纠偏措施 根据不同的偏差及差异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纠偏,以保证原计划顺利实施。 四、控制的类型 (一)按控制点的分 事前控制:指在活动开始之前实施的控制。即在活动开始前对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 事中控制:指在活动过程中实施的控制。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 事后控制:指在活动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事后控制可以避免下一次活动发生类似的问题,也可以消除偏差对后续活动过程的影响。 (二)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划分 预防性控制:以避免产生错误、尽量减少日后的纠正活动为目的的控制活动。 纠正性控制:其目的是当出现偏差时采取措施使行为或活动返回到原先确定的或所希望的水平。 (三)按控制信息的性质划分 反馈控制:就是根据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即从组织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中发现偏差,通过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偏差。它所利用的信息是受控系统的输出信息。 前馈控制:前馈控制也可称为指导将来的控制。它侧重于对输入和实施活动过程的控制,通过不断地获取最新的信息来进行分析、预测,把所期望的结果同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在偏差未发生之前就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得输入和实施活动与所期望的结果相符合。它所利用的信息是受控系统的输入信息或主要扰动信息。 (四)按控制的方式分: 集中控制:是指在组织中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对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统一的

9.6第九章 控制(简答题及答案)

第九章控制 简答题 1、有效控制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答:有效控制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适时控制原则,即及时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防止不利影响扩大。 2)适度控制原则,即控制的范围&程度要适当,防止控制不足或过多,要处理全面控制&重点控制的关系,要使控制费用低于控制收益。 3)客观控制原则,即对组织绩效状况评价、建立的标准及采取的措施都要符合组织的实际,切忌主管臆断。 4)弹性控制原则,即在组织运营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往往使实际与计划要求背离,为此控制必须由灵活性,否则就不是组织控制,而是控制组织。 2、如何实现客观衡量的实际绩效? 答:在测量实际绩效时,个人观察、口头汇报、统计报告、书面报告是收集组织绩效信息的四种形式,每种形式各有优缺点,只有综合使用,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评价组织整体绩效要有客观可行的方法,通常有3种:组织目标法,以最终完成组织目标的结果来衡量绩效,而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系统方法,从输入——转换——输出过程种,从目标&手段统一上进行评价,它着眼于组织的长远生存&兴旺发展因素,防止管理层以牺牲未来的成功换取眼前的利益;战略伙伴法,通过满足顾客群体的各种要求获得他们的支持,使组织获得持续的生存&发展。 有些活动不能用定量的方法评估时,只能用定性方法衡量。定性方法往往采用主观衡量的方法,主观衡量不能随心所欲,而应客观求实。 3、解释什么是控制以及控制的整个过程。 控制是对各项活动的监视,从而保证各项行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显著偏差的过程。 控制包括三个步骤:衡量实际行动,实际行动与标准进行对比,采取管理行动。

4、简述三种控制的类型,分别描述它们的概念、适用情况、目的。 前馈控制:根据经验或科学分析,对这种偏差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并采取措施加以规范,避免偏差造成损失。 同期控制:在偏差刚刚发生或发生不久,就能测定出来,并能迅速查明原因和采取纠正措施,及时排除偏差以减少损失。 反馈控制:在偏差和错误发生后,再去查明原因,并制定和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消除偏差对下游活动或客户的影响;找出薄弱环节,改进工作。 5、论述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 控制和计划是密不可分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为控制提供衡量的标准,没有计划,控制就成了无本之木。同时,控制又是计划得以实现的保证,没有控制,计划就等于一纸空谈。 (2)计划和控制的效果分别依赖于对方,计划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工作就越好进行,效果也就越好,而控制越准确,全面和深入,就越能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并能更多地反馈信息以提高计划质量。 (3)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是计划方法,如预算、政策、程序和规则等等。选择控制方法和设计控制系统必须要考虑到计划本身的特点。 (4)计划工作本身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控制,如对计划的程序,计划的质量等实施控制。控制工作本身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计划,如对控制的程序,控制的内容等,都必须进行一定的计划。

计划管理流程图

计划管理流程图 1.协调供需、综合平衡 2.一手保障供货,一手控制库存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4.前瞻性是计划人员的重要特征 5.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灵活处理计划变更 6.在职责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杜绝越权签批计划;所有签批的计划必须符合计划管理办法,并经过审批; 7. 经常到基层单位、库房、等相关部门走动,了解基层相关信息,了解基层对计划的需求。 计划管理办法 1.1.1 总则 1.1.1.1 计划管理的作用、目的、意义 计划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工作。切实加强计划管理,将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纳入计划当中,统筹谋划,超前管理,有利于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经

济效益的目的。 1.1.1.2 计划管理的内容 按计划期限划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 按计划内容划分:日常计划、补充(专项)计划。 1.1.2 计划管理流程 1.1. 2.1 计划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分矿、科队、班组三级进行管理。经营科是全矿计划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各职能部室是专业计划的归口管理部门,各部室、区队(车间)、班组是计划执行单位。 1.1. 2.2 为保证全矿计划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区队、车间和专业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计划管理人员。 1.1. 2.3 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综合平衡,坚持“积极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 1.1. 2.4 补充(专项)计划是矿生产经营计划的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计划一经下达,各部门、各区队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计划的全面完成。 1.1.3 计划的编制、下达 1.1.3.1 年度计划是本年度各项工作的的行动纲领,是季度计划、月度

第九章 控 制

第九章控制 [教材精要分析] 一、控制概述 (一)控制基本涵义 控制(controlling)是管理者监督和规范组织行为,使其与组织计划、目标和预期的绩效标准一致的系统行动过程。 (二)控制的理论基础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控制的理论基础。实际上,它们是从不同的侧面处理同一个问题——系统中的信息问题。 (三)控制的功能 1.限制偏差积累; 2.适应环境变化 (四)控制类型 1.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是在系统运行的输入阶段进行的控制。 2.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是在计划执行中进行的同步控制。 3.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是在计划完成后进行的评价性控制。 (五)控制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重点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 二、控制技术 (一)控制系统 1.施控系统(控制主体):偏差测量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 2.受控系统(控制客体、控制对象):人、财、物、作业、信息、组织的总体绩效(二)控制对象 1.对人员的控制; 2.对财务的控制; 3.对作业的控制; 4.对信息的控制 5.对组织效率的控制 (三)控制过程 1.概念 控制过程(control processes)是通过信息流将控制主体与控制对象联系起来,即控制主体将外部作用转换为可直接作用控制对象的形式,以校正控制对象脱离标准状态的偏差,从而实现维持系统稳定状态的控制过程。 2.步骤 (1)确立标准 ①确定控制对象②选择控制的关键点③分解目标并确立控制标准 (2)衡量工作绩效 ①确定适宜的衡量方式:衡量项目、方法、频度、主体 ②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③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3)评价并纠正偏差 ①评价偏差及其严重程度 ②采取纠正行动 (四)控制技术 1.硬技术:技术设备、装置和仪器 2.软技术:控制方法

计划控制流程

备料计划控制流程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适应业务迅速增长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制造中心的产品生产能够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尽可能减少由于物料准备不足所带来的经营风险,特制定本流程。 本流程适用于制造中心开展产品生产的前期物料准备工作,包含《备料计划申请表》被批准后,编制并下达备料计划的全过程,主要侧重于对MRPII系统外的计划工作进行定义与描述。 2.引用标准 无 3.名词定义 营销中心预测计划:营销中心通过收集市场信息并加以分析后,整理出来的未来 一段时间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 制造中心备料计划: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制造中心针对预测计划或未来一 段时间的实际生产需求做出的物料准备计划。 安全库存:为了及时满足生产需求,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制造中心对部 分关键物料设置的最小库存量。 预测计划:根据客户提供的市场预测信息或由生产计划部提报并经厂 部主管领导批准的产品备料方案,最后由生产计划部录入 到《主生产计划表》中的计划,主要用于指导采购部及时 备料。

4.工作流程图

5.工作流程描述 5.1 制造中心备料计划的信息来源 5.1.1 营销中心每年分两次汇总各销售部和技术支持部的市场信息,并结合市场预 测来编制营销中心半年度销售/服务配件预测计划(简称营销半年度预测计 划),作为制造中心备料和进行技术准备的依据。 5.1.2 营销中心在每月的第一周周三和制造中心、安全装备事业部等单位一起召开 生产协调会,在会上营销中心通报当月收集到的市场预测信息,安全装备事 业部通报当月收集到的监控产品路局市场预测信息,会议达成的市场预测信 息以正式文件下发,以此作为制造中心备料和进行技术准备的依据。 5.1.3 技术中心每年初汇总技术中心各科室的研制开发项目,编制技术中心年度科 研计划,作为制造中心备料和进行技术准备的依据。 5.1.4 时代电气其它业务单元在市场上的投标信息。 5.1.5 与制造中心相关的科研生产项目的信息。 5.1.6 其它信息。 5.2 制造中心的生产周期信息通报 生产计划部负责编制《制造中心常规产品生产周期表》,每年更新一次,并将最新结果及时通报给营销中心和安全装备事业部等部门,供以上单位在收集市场信息和承接客户订单时参考。 5.3 《备料计划申请表》初稿的编制 5.3.1 制造中心生产计划部需密切关注与制造中心相关的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及时 代电气其它业务单元在市场上的投标情况,生产计划部要及时制订《专项计 划跟踪表》,跟踪确认相关信息。待科研专项确定或项目中标后,由生产计 划部牵头,对项目的前期生产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主要包括生产总量、生 产周期和技术进度确认等信息,依据相关信息形成专项备料计划。 5.3.2 制造中心生产计划部在接到营销中心半年度预测计划、技术中心年度科研计 划及其它业务单元的年度生产计划后,应结合主要产品关键物料采购周期, 制订主要产品关键物料的年度备料计划。 5.3.3 制造中心生产计划部在营销中心每月召开生产协调会后,根据会上通报的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