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物质跨膜运输

★阅读教材P 70--- P 72页内容结合图4—7和图4--8回答下列问题,并思考分析“思考与讨论”问题。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 ,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 。

2、根据教材内容分析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3、根据教材内容分析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讨论:1、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物质进入细胞膜的三种不同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A 、B 、C 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⑴a 所表示的运输方式是 , 判断依据 , 实例: 。 ⑵b 所表示的运输方式是 ,

判断依据 ,实例: 。

⑶ 和 统称为被动运输

a

b

图示表示的运输方式是 ,

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A B

C

⑵乙醇、CO

、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

2、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二、胞吞和胞吐

★阅读教材P

页后两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72

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什么方式通过细胞膜?此过程中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

【归纳总结】

根据自己理解总结本节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

例、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

⑴图甲、乙、丙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物质进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的是___,O 2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___,物质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而不消耗能量的是____。

⑶与甲方式相比,丙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 的_________上合成的。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_____,主要来自 于_________(细胞器)。

⑷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抑制线粒体的活动,____方式将会受到影响。

巩固提高

1、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决定性作用的物质是( )

A 水

B 糖类

C 蛋白质

D 磷脂

2、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是( ) A 主动运输 B 自由扩散 C 渗透作用 D 胞吞作用

3、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

A 细胞膜上几乎没有木糖载体

B 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排列紧密

C 木糖的浓度太低

D 以上三项都正确

4、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

A 维生素D 和性激素

B 水和尿素

C 氨基酸和葡萄糖

D 酶和胰岛素

5、人体组织细胞吸收乙醇的量主要取决于( )

A 环境中乙醇的浓度

B 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C 细胞中化学反应的强度

D 细胞内其他物质的浓度 6、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高出许多,其原因是( )

A 海带细胞膜是全透膜

B 碘的通透性强

C 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

D 海水中碘的含量高 7、与细胞外排大分子物质相关的运输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吐

8、细胞的胞吐现象从结构方面看体现了( )

A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 颗粒的直径大小

C 细胞膜的流动性

D 细胞内外浓度的高低 9、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的一项是( ) A 根吸收矿物质离子 B 红细胞保钾排钠

外 细胞膜 内

外 细胞膜 内

外 细胞膜 内

C小肠对钙、磷的吸收D腺细胞对酶的分泌

10、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B都需要供给A TP

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既需要载体蛋白又需要消耗能量

11、从细胞膜上提取某种成分,加入双缩尿试剂出现紫色,若加人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

12、蛋白质能够自由通过的结构或部位是( )

①线粒体膜②叶绿体膜③细胞膜④液泡膜⑤细胞壁⑥核膜⑦核孔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⑥ C ③⑤⑥⑦ D ⑤⑦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练习题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练 习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计时双基练(七)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关于细胞膜和液泡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 B.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 D.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解析细胞膜和液泡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以跨膜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其他小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膜,A项错误。 答案A 2.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某同学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实验试剂有滴加了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等。如图是某同学根据光学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图像绘制而成的。下列对图和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绘制正确,处于该状态的细胞依然保持活性 B.该图所示细胞一定正在发生质壁分离,1内液体为红色 C.除图中5以外,其他细胞成分均属于原生质层的范畴 D.若将该图所示细胞放于清水中,预测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解析本题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为背景,考查细胞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线粒体、高尔基体等亚显微结构,A错误;该图所示细胞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错误;原生质层仅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而细胞核不属于原生质层的范畴,C错误;红墨水未进入细胞质,说明该细胞依然保持活性,将其置于低渗溶液中将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 正确。

《主动运输》导学案2

《主动运输》导学案 情景点击 课程目标 1.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性膜。 2.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3.指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4.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生活意义。 5.举例说出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主预习 1.被动运输 由于物质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称为扩散,即一种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迁移的过程。 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这样的扩散通常又被称为物质的被动运输。 (1)简单扩散:相对分子质量相对较小或脂溶性强的物质如氧气、乙醇、甘油等,可以通过扩散进出细胞。 (2)易化扩散:另一类扩散需要载体的参与,称为易化扩散或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就是通过载体蛋白运输进入红细胞的。 (3)渗透:水分子从浓集区域通过细胞膜等结构,向水分子稀少的区域的扩散现象。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梯度。 思考 我们从外界吸收的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整个过程共穿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多少?其穿膜方式是什么?

提示:共穿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11层。穿膜方式是简单扩散。 2.主动运输 (1)概念: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植物根细胞对矿质离子吸收以主动运输为主,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的。 (2)功能:主动运输能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可见,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思考 海带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碘,而海水中碘的含量很低,那么海带细胞是以什么方式吸收碘的? 提示:主动运输。 3.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 (1)内吞的过程 细胞外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小囊→小囊泡→细胞内 (2)外排的过程 细胞内的有些物质→小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或小分子也可以通过。 课堂互动 知识点一被动运输 1.简单扩散 (1)概念: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脂溶性强的物质通过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 (2)特点:①顺浓度梯度扩散;②不消耗能量;③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举例:水、气体(如O2、CO2等)、脂溶性物质(如甘油、乙醇、苯)、尿素等。 这种运输过程不消耗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但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物质的运输是必定要消耗能量的。简单扩散过程中分子运动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的浓度差中所蕴藏的势能。能够通过简单扩散方式完成跨膜运输的物质,一般都能溶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具有一定的脂溶性。简单扩散是细胞膜的一种简单的运输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吸收是被动的,主要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图甲)。简单扩散的速率与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图乙)。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细胞物质交换的功能,本章前两节也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本节教材以问题探讨为引导,通过比较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生物膜在控制物质进出上的差异,从而大胆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出猜想。此外,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直观的动画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膜”指是生物膜(这里主要是指细胞膜),而在这之前的第三章第一节学生已了解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本节就是更详细的介绍其功能之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总与结构相关,本章的前两节已学习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知道生物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但学生仍存许多疑问:各种小分子、离子进入细胞时又有什么不同?细胞产生一些大分子(如分泌蛋白)又是如何出细胞膜的?教师根据学生这样的知识背景很容易把学生带进课堂。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分析生命观念:说明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科学思维:学会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理,归纳概念的方法 科学探究:提高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探索使用图表描述生理活动的方法 社会责任:明确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及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 教学难点:1、主动运输 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异同 五、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学习了水跨膜运输的实例,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及表达的能力,基于这种学情,本节课结合生活实例,并充分利用教材的“问题探讨”和图表,以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观察动画过程——总结概念和特征——能力提升——练习巩固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的自主探究学习,最后以表格对比记忆,巩固所学知识,以画概念图的形式小结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精选课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并学以致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体化讲义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2.指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3.简述主动运输对于细胞生活的意义 4.举例说出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5.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学习难点:主动运输 【创设情境】 [思考1] 回忆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思考2] 结合问题探讨,思考什么分子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什么分子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 【学习活动】 活动一、被动运输 [思考一] (学生阅读教材P70~71及图4-7,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扩散? 2.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几种? 3.肺泡内氧的浓度大于肺泡细胞内部氧的浓度时,氧便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细胞内部。 由此可见自由扩散的方向是怎样的?哪些物质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4.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如何解释? 与自由扩散相比,协助扩散的特点是什么? [练习一] 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 C.细胞的供能 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种类 2.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

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 活动二、主动运输 [思考二] (阅读教材P71-72及观察表4-1和图4-8,并思考下列问题) 1.与被动运输相比,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什么? 2.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中,对细胞而言哪一种更为重要?为什么? 3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细胞膜两侧物质浓度差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4.下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 5.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特性? 6.对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联系前面所学内容举例。 7.胞吞,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是否要消耗能量? 8.胞吞胞吐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共同点是什么? [练习二] 1.下列物质中,通过人体红细胞膜时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甘油 B.葡萄糖 C.钠离子 D.氧气 2.对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习题精选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 A.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 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C.细胞质和液泡膜分离 D.细胞质和细胞膜分离 2.成熟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吸收水分到根内部的导管中去,水分由外向内逐层渗过各层细胞,从而导致各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A.逐层降低 B.逐层升高 C.不变 D.取决于土壤液浓度 3.用0.3g/mL的蔗糖溶液浸泡下列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根尖成熟区细胞 C.干燥的种子细胞 D.茎的形成层细胞 4.除哪项外,下列其余各项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鉴定?()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 C.能进行渗透吸水 D.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5.将n块(n>5)质量、体积相同并去皮的马铃薯块茎分别放在不同的质量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5min后,测定马铃薯块茎的质量,并根据测定结果制成直角坐标图。在图4-1中,你认为能表示本实验结果的是()。 图4-1 6.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图4-2所示。此时,部位①和②的颜色分别是()。 A.①无色、②绿色 B.①红色、②绿色 C.①红色、②无色 D.①红色、②红色 图4-2 7.酵母菌培养基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A.失水影响其生活 B.碳源太丰富 C.改变了酵母菌的pH 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

8.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氧分子通过细胞壁 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 K通过原生质层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C. 9.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够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 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 10.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 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小,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大 11.用蔗糖浸渍冬瓜,能使冬瓜变甜,这是因为()。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 B.蔗糖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间隙 D.细胞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 12.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A,细胞浓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浓度关系为()。 A.A>B>C B.A>C>B C.B>C>A D.B>A>C 13.在干旱地区正常生长的一棵植物,从理论上推测,其体内哪一部位的细胞细胞液浓度最低()。 A.根毛区细胞 B.叶肉细胞 C.导管细胞 D.茎的皮层细胞 14.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其吸水力的变化应当是()。 A.由大到小 B.由小到大 C.吸水力不变 D.吸水力等于0 15.下表表示某一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变化的实验记录,该实 A.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测定细胞液浓度为0.25g/mL左右 C.验证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 D.证实细胞是有生命的 16.根毛细胞的原生质层是指()。 A.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膜 B.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 C.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膜、原生质和液泡膜 17.下列有关生物膜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组成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的膜 B.在细胞内所有细胞器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在细胞内特指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以及细胞膜 D.在细胞内组成细胞器的膜以及细胞膜、核膜的统称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题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选择题 1.(2012·泉州高一期末)如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由图分析可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依靠()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 【解析】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存在差异,即存在浓度差,该浓度差的维持依靠主动运输。 【答案】 B 2.(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解析】图中①代表主动运输,②表示协助扩散,②过程需要载体,不消耗ATP;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大分子物质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膜;蜜饯腌制时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

【答案】 B 3.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物质运输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物质的浓度,则该物质可能是() A.甘油B.叶绿素 C.花青素D.Na+ 【解析】此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由细胞内向细胞外,需要载体蛋白,而且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甘油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叶绿素、花青素分别是存在于叶绿体、液泡中的色素,不在细胞间转运。Na+可由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且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 D 4.(2012·浙江高考)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 A.CO2B.O2 C.K+D.Na+ 【解析】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关系作出判断,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 C 5.(2013·青岛高一检测)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如胃蛋白酶原)的出胞方式是() A.胞吐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 【解析】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以及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对于生物大分子物质,则不能以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

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备课人:杨润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能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学习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学习难点】主动运输 【知识链接】 1.生物膜的成分及结构特点。 2.扩散:是物质从相对含量多的地方到相对含量少的地方的自由运动,如溶解。 3.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它能与特定的分子或离子,如糖类、氨基酸,或金属离子等结合,将这些分子或离子从膜的一侧转运到另一侧。载体蛋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能转运一类分子或离子。载体蛋白与分子或离子的结合是可逆的,即它转运到一侧后,就会与所运载的分子或离子分离。载体蛋白的转运速率与分子在膜两侧的浓度梯度的大小有关。 4.ATP的相关知识参考教材第5章第2节。 【学法指导】结合文字叙述,分析示意图理解相关内容。 【学习过程】 物质进出细胞,既有的扩散,统称为; 也有的运输,称为。 一、被动运输——包括和(阅读P71和图4-7)(一)自由扩散 1.概念: 2.特点:浓度梯度(顺/逆);载体(需要/不需要); 能量(需要/不需要) 3.举例:水、甘油、乙醇、CO2、O2 (二)协助扩散 1.概念: 2.特点:浓度梯度(顺/逆);载体(需要/不需要); 能量(需要/不需要) 3.举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思考1: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思考2: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二、主动运输(阅读P71-72和图4-8) 1.概念:

时间 细胞内浓度 2.特点: 浓度梯度(顺/逆); 载体(需要/不需要); 能量(需要/不需要) 3.举例:K +、Na +、Ca 2+等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通过细胞膜 4.意义: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吸收所需要的 ,排出代谢产生的 和对细胞 的物质。 归纳: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异同 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是:细胞膜内外物质的 _________; 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是:细胞膜内外物质的 ___________; 细胞膜上运载物质的 __________ 数量。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是: 和 能量 ( 、 )。 P72小字部分) (一)胞吞 1.过程: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 内陷形成 ,包围着大 细胞外浓度 细胞外浓度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知识点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渗透作用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知识点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巧记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一、二、三”

2.一个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3.辨析有关渗透作用的“三”个易错点 (1)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其质量浓度相等,但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小,故水分子可通过半透膜由10%蔗糖溶液向10%葡萄糖溶液移动。 (2)水分子双向移动,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较多。 (3)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4.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1)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载体蛋白;不需能量。 (2)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载体蛋白;不需能量。 (3)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需能量。 5.必记物质运输的三个“不一定” (1)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不一定都是跨膜运输,如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 (2)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是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的,如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3)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并不一定就是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也消耗能量。 6.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四个条件 (1)具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2)具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观察有丝分裂,但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3)必须是活细胞,无论质壁分离还是质壁分离复原,细胞都必须是活的。 (4)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能力方面: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积极主动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解决方法: (1)介绍扩散现象,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 (3)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现象,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概念。 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 解决方法:通过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播放相关的多媒体动画,讲清主动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学生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 [问题探讨]给学生呈现P70图,提出下列讨论题: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学生讨论后回答。 讲述 (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 1.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进出细胞,这种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类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1)自由扩散 往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变为蓝色,这就是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如O2、CO2、甘油、乙醇等。 特点:(1)物质转移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 (2)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不需要消耗能量

(2)协助扩散 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有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梯度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特点:(1)物质转移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 (2)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不需要消耗能量 总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异同。 2.主动运输 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如Na+、K+、Ca2+的吸收。 特点:(1)物质转移方向是低浓度到高浓度 (2)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需要消耗能量

16.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永年一中高一生物导学案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能力目标: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重点、难点】 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2.主动运输的特点、过程和意义。 【知识链接】本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在本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整节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大家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理解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要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被动运输 ●基础知识 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2.类型:扩散和扩散。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①条件: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存在。 ②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到一侧。 ③实例:水、CO2、、、。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①条件:①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存在物质分子的。 ②细胞膜上的协助。 ②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到一侧。 ③实例:血液中的进入红细胞。 ●分析、讨论 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4.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5.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因为两者都是进行的,不需要,所以称为被动运输。 ●典型例题 6. 【A级】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7.【A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需要载体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D.不需要载体 8.【B级】下列物质中,以相同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甘油和二氧化碳 B.钠离子和水 C.氨基酸和水 D.葡萄糖和氧气 二、主动运输 ●基础知识 9.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输到一侧。 10.条件: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 11.实例:、、等。 12.意义: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排除和对细胞的物质。 ●典型例题 13.【A级】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O2进入组织细胞 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水分子进出细胞 D.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14.【A级】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的是()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B级】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 K+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Ca2+的浓度 三、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人教版教学教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学案

忻州二中高一生物学科学案 (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1课时)(主编:冯宇娟审核:常双亮终审:编号:19018 启用:)【学习目标】 1、理解记忆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实例。 2、会区分三种跨膜运输方式,会识别相关图表。 【文本研读】 研读要求: 1、读课本P70第1段,掌握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 2、读课本P70第2段,掌握自由扩散的概念、特点以及实例。 3、读课本P70第3段,掌握协助扩散的概念、特点以及实例;并思考 分析P71“思考与讨论”。 4、读课本P71最后两段,掌握主动运输的概念、特点、实例以及意义。 5、观察课本图4-7,图4-8,比较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 6、读课本P72小字部分,掌握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的过程 及特点。 【思维导图】

【尝试探究】 DC复述识记题:列表比较物质(小分子、离子;大分子、颗粒性物质)进出细 胞方式的特点(方向、是否消耗量、是否需要载体)、实例。 DC阅读思考题:课本P73基础题1、2,拓展题 DC针对练习题: 1、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 ] 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与细胞信息交 流有关的是[ ] 。 (2)流动镶嵌模型与三层结构模型的相同点 是。 (3)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用荧光标记细胞膜融合的实验表明。 (4)K+、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 __、___ 、_____。

(5)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 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 2、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通过膜的一组物质是() A.O2、CO2 B.H2O、K+ C.葡萄糖、氨基酸 D.胆固醇、脂肪酸 3、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的葡萄糖、无机盐等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与其功能 相适应,在细胞内还有较多的细胞器是() ①核糖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如图是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多选)()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BA典型强化题: 1、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A.维生素D和性激素 B.水和尿素 C.氨基酸和葡萄糖 D.酶和胰岛素 2、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 示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内吞和外排 D.无法判断 3、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速度与该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的关系。 该物质() A.是脂溶性的 B.过膜方式是主动运输 C.过膜时必须与膜上的载体结合 D.过膜时必须消耗能量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2、明确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及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能力目标:1、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 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情感目标:1、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合作,踊跃发言,在交流中建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严密分析的习惯,在发现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解决方法:(1)通过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原理、结果,指出半透膜的特性。 (2)通过分析水分进出红细胞的状况,总结出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现象深入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活动讨论确定有 价值的问题。 三、教学用具:课件(幻灯片)、导学案。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演示法、自学讨论法。 六、教学程序: 引言: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与环境进行着物质的交换,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细胞的边界——细胞膜。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水分进出细胞的情况。首先我们来探究渗透现象。 第1课时 (一)、渗透现象 [问题探讨]:演示“渗透作用实验”——介绍实验装置,指导观察实验结果。 在屏幕上打出渗透现象示意图提问: ⑴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⑵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⑶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导学案中自主预习成果,并结合导学案内容对上述问题讨论总结。 教师评价并归纳讲述: ⑴半透膜的特性:水分子等小分子可以通过,蔗糖等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⑵渗透作用的概念: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⑶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 ⑷原理:当溶液浓度S 1> S 2 时,水分子就通过半透膜由S 2 流向S 1 ;当溶液浓度S 1 < S 2时,水分子就通过半透膜由S 1 流向S 2 ;当溶液浓度S 1 =S 2 时,则处于动态平 衡。 ⑸渗透作用的结果: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进行双向扩散。从宏观观察,水分是 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直到达到动态平衡。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请同学们回忆细胞膜制备的实验。 分析“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实验现象。 在屏幕上打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示意图。 2、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⑴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 ⑵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问题探讨”中所说的半透膜? ⑶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⑷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3、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导学案中自主预习成果,并结合导学案内容对上述问题讨论总结。 4、教师归纳讲述 ⑴动物细胞的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的浓度。 动物细胞的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的浓度。 动物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的浓度。 ⑵动物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总结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开课教师:蔡文春开课级别:县级 开课时间:2017-12-8 开课班级:高一(4)班 一、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中第3节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图表数据的解读。本节课在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介绍了不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机制,体现生命物质性观点,强调了生命活动具有的物质基础,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体现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材先介绍了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不同方式,之后又简单介绍了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完整呈现了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各种方式。并通过图形、文字结合的方式,将微观问题宏观呈现、抽象问题具体呈现,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又提供给授课教师较大的发挥空间,使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呈现、梳理和提升知识。本节教材有较多的图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图表转换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本节课主动运输方式需要能量,这能量来自哪里为后续课程《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学习埋下伏笔,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知识体系建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三章和本章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通过细胞膜模型的建构过程,学生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因此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知识贮备。本班学生中等生较多,对生物有钻研的偏少,因此对主动运输的特点及意义以及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和转换能力及探究能力偏弱,需要利用本节课加强训练。 教学策略: 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学生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知识在学生脑海里建构出来,是本节课设计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动画和实验数据等,采用提问、设计问题串、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接近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 本人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本节课题,引发学生兴趣,继而通过对细胞膜结构的的简单复习,让知识复现,为理解本节内容做铺垫。通过扩散的概念将生命现象引入到对生命的物质本质的讨论,然后引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教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两组实验数据的讨论,让学生理解这两种方式的异同。怎样让学生理解难以肉眼看见的主动运输对于生命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①木材(或竹捆)从河的上游随水漂到下游;②船装白糖(或食盐、化肥)从河的上游漂到下游(不开发动机);③船装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湖北省通山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提高实验分析能力。[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f812619313.html,]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通过实验分析渗透现象的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 3.激情投入,热爱自然,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f812619313.html,] 重点难点: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本60-64页,划出重要知识,明确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的原理及条件,独立、规范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做好疑难问题反馈。完成时间20分钟。 2.本节聚焦: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材助读 1.认真阅读课本60页“问题探讨”,明确渗透装置的设置原理与方法,知道什么是半透膜。 总结并写出渗透作用发生需具备的条件。 2.通过分析课本60图4—1,明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处于不同液体 环境时所发生的变化,尝试回答“思考与讨论”中的四个问题。 3.成熟植物细胞的典型特点是什么?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又称什么? 该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并在右图注明) [来源学科网] 4.阅读课本61-62页“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归纳总结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 5.阅读课本63页“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吗? (2)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吗? 【我的疑问】(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预习自测 1. 把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0.9%食盐水、1%食盐水和清水中,结果是() A.原状、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B.质壁分离、缩小、原状 C.原状、缩小、涨破 D.缩小、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 2.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B.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3.观察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⑴加清水⑵制作装片⑶观察质壁分离 ⑷加0.3g/ml蔗糖溶液⑸观察细胞复原⑹观察正常细胞 A.⑴⑵⑶⑷⑸⑹ B.⑵⑹⑷⑶⑴⑸ C.⑴⑵⑶⑷⑹⑸ D.⑹⑴⑵⑷⑶⑸ 探究案 探究点一: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 复原的条件是什么? 探究点二:结合课本63页图4-3及课本相关内容,尝试用文字和箭头或图像的形式总结植物 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训练案 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 下图状态,a、b表示两处浓度,由此可推测()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 B.此时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此时a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运城中学冯建宇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介绍的是以水和无机盐的跨膜运输为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中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通过这项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环节得到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既与前面学习过的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的基本结构等内容相联系,同是又为即将学习的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及发生条件; ②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与失水; ③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④概述水的跨膜运输方向与水浓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②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①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②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难点: ①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②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4、课时安排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2课时完成,为了适应教学实际,我把渗透作用、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及“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作为第一课时,探究实验方案的实施及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作为第二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做过或见过这样的实验: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这些生活经验对学习本节内容都有帮助。而本节内容需要学生从微观水平上理解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理解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内容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学案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类型、特点及过程 2.能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区分三种运输方式。(重难点) 问题探讨:结合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 思考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提示: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与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有何区别)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思考:脂溶性小分子如甘油能够通过自由扩散出入膜的原因是什么? 二、物质Array出入细胞方式的图例比较 三、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 1、完成图像

(一)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 (二)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1、。2、 (三)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1、。2、 四、主动运输的意义: 五、大分子物质以和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有关,属于/不属于跨膜运输。 1.胞吞:大分子或颗粒附着在细胞膜上,这部分_______________内陷形成小囊,然后小囊从细胞 膜上分离下来,形成_________________进入细胞内部,如白细胞的吞噬过程。 2.胞吐: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______________,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___________, 将大分子排出,如: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 思考:1.胞吞、胞吐作用是否需要载体及能量? 2.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等,这是什么作用?对人体有什么意义? 3.要确定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关键应该抓住那些方面? 六、物质穿膜层数的归纳总结——简图法 1.葡萄糖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肌肉细胞,至少需要穿过几层膜?() A. 4层 B. 7层 C. 9层 D. 6层 2.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O2从外界进入该细胞的线粒体参与反应,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 A. 4 B.5 C.9 D. 11 练习:3.细胞核中转录而成的RNA要与核糖体结合来翻译相关蛋白质,需穿过几层膜?() A. 0层 B. 3层 C. 8层 D. 6层 4.胰腺合成分泌的消化酶到十二指肠消化食物需穿过几层膜?()A. 1层B. 4层C. 0层D. 8层 答案 问题探讨 思考1.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小分子能通过,离子、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张建尚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情境导学】抬望眼——让梦想腾飞!你吃过注水猪肉吗?注水猪肉是不法商人通过人为手法向活猪体注入活猪体内的水分能进内注水以增加猪肉重量的一种虐杀行为。入细胞吗?水分进入细胞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重点和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课前预习】起步稳——夯实基础促发展!1.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相当于一层 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浓①②,故当外界溶液浓度 ③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度④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1.①半透膜②低于③高于④等于 2.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原生质层是指①、②和两者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③,而细胞壁是④,当外界溶液的浓度⑤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⑥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 2.①细胞膜②液泡膜③半透膜④全透性的⑤大于⑥小于 3.当植物细胞失水时,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①,因而会出现②和 ③分离的现象,称为质壁分离。质壁分离的细胞吸水后,④和⑤恢复原状,称为质壁分离复原。 3.①大②原生质层(细胞壁)③细胞壁(原生质层)④中央液泡⑤原生质层 4.将制作好的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①的大小以及 ②的位置。然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③溶液,在另一侧用④吸引。再用低倍镜观察,可以发现中央液泡⑤,原生质层与⑥分离。此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⑦,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⑧。 4.①中央液泡②原生质层③0.3g/mL的蔗糖④吸水纸⑤缩小⑥细胞壁⑦清水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复原 5.物质跨膜运输既有①梯度的,也有②梯度的,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即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③。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④膜,这种膜可以让⑤自由通过,⑥一些也可以通过,而 ⑦则不能通过。 5.①顺浓度②逆浓度③选择性④选择透过性⑤水分子⑥一些离子和小分子⑦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课堂探究】走得欢——探索中收获,收获中提升! 一、细胞吸水和失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