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晚唐赋与科举及铨选之关系研究

晚唐赋与科举及铨选之关系研究

晚唐赋与科举及铨选之关系研究
晚唐赋与科举及铨选之关系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晚唐赋与科举及铨选之关系研究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Fu”(a Poetic - Prose)and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Official selection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院系中文系

年级2000级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导师莫道才教授

研究生陶绍清

完成时间2003年4月 

目录

中文提要.............................................................................................I 英文提要................................................................................................ II 引言 (1)

第一章晚唐试赋的总体情况 (3)

一.晚唐前的试赋概况 (3)

1.先唐选举制演变 (3)

2.初唐至晚士试赋 (6)

二.晚唐试赋概况 (9)

1.科举下的晚唐试赋 (9)

2.铨选试赋:登流入仕的最高阶梯 (12)

第二章晚唐试赋中的文士处境与心态 (14)

一.科举进晋:入仕的主要目标 (14)

1.背景:晚唐文士的历史处境 (14)

2.以赋行卷 (17)

3.集团垄断:望族对科举的把持 (18)

4.近亲繁植:座主与门生 (21)

二.厕身幕府:晚唐入仕的第二空间 (22)

1.幕府:出路及文化氛围 (22)

2.入幕前的刺赋 (24)

3.幕府内外的作赋活动 (26)

第三章两途并进:晚唐试赋下的赋创作 (28)

一.紧密依附:赋创作的严整化 (29)

二.悄然偏离:律赋对科举及铨选的脱节 (31)

1.题材的扩大 (31)

2.艺术表现的丰富化 (32)

3.以巧化拙 (33)

结语 (34)

主要参考文献 (35)

后记

晚唐赋与科举及铨选之关系研究

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文学方向2000级硕士研究生:陶绍清导师:莫道才

教授

内容提要

自近百年前王国维先生厘定中国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发展态势,“唐诗宋词”援为后学治学之准的,而对“诗至唐而极盛,赋至唐也极盛”的唐赋却重视不够。本文拟对唐赋的发展脉络作一简要梳理,匡定时限为晚唐季。以晚唐赋与科举及铨选的关系为中心,试对“以诗赋取士”的晚唐社会文化氛围对晚唐赋创作、士人心理等作出复原性的解析,以期窥探赋在晚唐时的发展轨迹和文化学成因。

将赋作为晚唐这个特定时代社会和文化指导下的社会文学现象进行粗略考察,我们发现,晚唐赋的发展走着一条与晚唐诗并不一致的行进轨迹。唐代诗歌自初唐律诗体制的完成,到杜甫达于最高的水平,各种诗歌体式也在中唐前完成并达到高峰。晚唐大诗人李商隐,杜牧、杜荀鹤、皮日休等人的诗体,从风格的纤弱绵密到咏史、怀古、讽刺等题材的选择与晚唐世风保持着鲜明的谐调共振。作为考试的律诗成就不大,而作为典型的考试文体,晚唐律赋在体制上才真正达到精致和完善,这对于我们了解古代诗歌在唐代达到顶峰,赋(包括考试文体的律赋)也达到“发展的高峰”(马积高《赋史》)这同一时代两起“高峰”的相互关系及其原因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其二、文学作为一种文字符号并不是简单孤立的,它直接间接的体现着一个时代和人心错综复杂的结合与演变过程。我们从科举和幕府,严格说来,是从科举和幕府这两种社会文化单元中潜藏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活动中,以赋这种文学格式为载体,尽量揭橥碌碌于其内的各色人群共同组成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变迁。律赋是有着很大约束性的文体,这种体制的纯粹性虽以牺牲其文学性作为代价,但从反面我们可以窥视晚唐文人逼仄的人生出路,并导引着对晚唐士人心理状态的探析,以便对晚唐时复杂的社会风貌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试图端倪晚唐文化、心理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律赋自初盛唐时期是伴随着时人激越世功、昂扬英发的浓郁热情而产生的。原创的朴质、兴奋和向上的激情写意着人们对帝国的诠释和个人前途的向往,这在初期的律赋作品中不难找到其中的影子。但作为一种优胜劣汰尺度的考试文体,而不是纯粹的文学样式,律赋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其消极的烙印。它强烈地附和着政治与社会的变动,比一般文学样式与政治及社会联系得更紧密,这一点到中唐达至藩盛。晚唐季,随着社会、政治的频繁

展的综合洗礼。科举及铨选制度的存在决定了附和制度的律赋对政治更为紧密地依附。而文人性情的开张释放和赋的文学本质属性使晚唐律赋部分地从科举的捆绑中逸出,出现向文学靠拢而偏离科举及铨选的倾向。最终,赋的作用和表现已移离考试的范畴,而接近一般的诗歌,表现出“文学——科举——文学”的回归过程,这是符合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关键词:晚唐;赋;科举;铨选;幕府;社会文化成因;演进发展;心态;创作;依附;

偏离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Fu”(a Poetic - Prose)and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Official selection in the Late Tan Dynasty

Postgraduate:Tao Shaoqing Tutor:Professor Mo Daocai

Abstract

About a hundred of years ago, Mr. Wang Guowei argued that the developing posture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that “each dynasty has its own literature”, so the scholars after words regarded Tang Poetry and Ci Poetry of Song Dynasty as standards of learning , while they paid inadequate attention to Tan Fu (a poetic – prose), which reached its summit at the same time when poetry reached its summit in the Tang Dynasty. This article tries to make a rough summary of the developing train of thoughts of Tang fu, the time involved is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te Tang fu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Official selection, aims to analys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which select officials according to their verses and thus influenced the creation of the late Tang fu and the psychology as well. I hope that through restorative analyses we can probe the developing trace of fu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 of culture.

When we make a rough investigation into fu, which is a so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which is directed by this certain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at time, we can find out , first , that the developing trace of the late Tang fu was not in keep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te Tang poetry. Tang poetry was completed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and reached its highest point through the poems written by Dufu. All kinds of poems completed and reached their summits in Mid-Tang Dynasty. Poetic styles of these great poets, such as Li Shangyin, Du Mu, Du xunhe, Pi Rixiu, and so on , who lived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were various. They chose subjects from the delicate style to poems on history, from recalling antiquity to satirize, and their choices were noticeably resonant with the vogue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however, regulated poems which functioned as a means of examination didn’t make much achievement. To the contrary, fu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a typical examination style, reached its highest point in forms and gained fully development at this time. Thus it enables us to learn roughly that the ancient poetry reached its summit in the Tang Dynasty, fu also at the

was an examination style. Secondly, literature as a symbol of words isn’t isolated, it reflects the complicated combination of the feelings of the people at a certain time and the developing course directly. We try to expose the change of psycholog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which consist of all kinds of people who were living busily then by investigating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Mufu, strictly speaking, the latent relationship and action between people which were contained in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Mufu, which were two fundamental social units, and by making use of fu as a record. Regulated poetry is a very strict style, although the purity of this style is gained by sacrificing its feature of literature, we still can learn the narrow outway of the scholars who lived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from the opposite, and this leads to the analysis of mentality of the scholars so that we can make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mplicated social style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inherent law of culture, psychology and literature. Regulated verse was created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with the enthusiasm of contemporary people who were ambitious for succers and in high spirits. The simplicity, jubilation and seeking personal advancement of the original works reflected the annotation of the people that time for the empire and their desire for a bright future, and it is easy to find all of these features in the early works of regulated verse.

However, as a measure of examination sty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not as a form of pure literature, fu was born with negative mark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it closely attached itself to politics and the change of society, so it had a closer relation with politics and society than ordinary literary style, and this achieved its climax in the Mid-Tang Dynasty. When it came to the late Tang Dynasty, the gentry suffered a long and uneven twists and turns with the frequent vicissitudes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as a result, fu of late Tang Dynasty took a synthetical baptism. The existenc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the Office selection determined the attachment of regulated verse to social system closer than before. Meanwhile, the open and release of scholar’s disposition and the literary nature of fu enabled it, which is part of regulated verse of late Tang Dynasty, escape from the bound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draw close to literature and deviate from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the Office selection. Finally, the func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fu has deviated from the category of examination, and approach ordinary poems, it displayed a regressive course of “literature —imperial examinations — literature”. This feature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contributing factor of social culture; development; creation; attachment; deviation

晚唐赋与科举及铨选之关系研究

引言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成熟较早、“最有民族特色”①的一种文学样式。随着先秦宋玉《高唐赋》、《神女赋》及荀况《知》、《乐》、《礼》、《蚕》、《针》等赋的源流开启,至真正大一统的有汉代,赋的创作尤其特有的铺排之风达于极至。傲立于有史以来最为广袤疆土的地理优越感、“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西京杂记》二)的昴然历史自豪感和附会于大帝国真正的统一昌盛所造成的执着自信甚至近于偏狭的心理优越感,汉世文人以其群视万有的宽广视界展开对历史与帝国的思考与歌颂。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茫渺时空的历史性追问和思索,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等则以宏丽开宕的一致赋风开展着对宏伟帝国的润饰礼赞。尽管带着明显的缺陷,赋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典型代表,仍鲜明而强烈地振动着时代的气息脉搏。

东汉中晚至六朝季,国土的萎缩、政权的频繁更易、时代的混乱和影射到士人心灵的沧桑变迁,宏篇巨制的汉大赋渐次为抒情咏物、形式工整、词藻华美、技巧圆熟的小赋和骈赋代替,曹植的《洛神》、王粲的《登楼》、鲍照的《芜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饤饾绵密的形式和涵咏情韵的哲理下潜孕着时人戛戛独造的历史观照和命运思索。

有唐一代,诗赋成为最主要的求仕标准。“专以诗赋取士”②;“唐以赋取士”③;“以赋造士,创为律赋”④;“至于唐宋,(赋)变而为律,又变而为文,而唐宋则用以取士,其时名臣伟人往往多出其中”(康熙《御制历代赋汇序》)。由大赋至抒情咏物骈赋而至律赋(时称“甲赋”),赋经历了一个由颂美逞辞、铺衍壮丽到立题命意、陈露心迹;由宏丽开宕、奔泻飘飖到严律逼仄、拘谨苛刻;由个性化创作到共性化制作的演变过程。马积高先生认为:“赋始盛于汉,但汉赋不是赋作成就的最高峰……唐赋应是赋的发展高峰。”⑤徐松《登科记考》卷二“永隆二年”条载“八月,诏曰:“……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试帖,取十帖得六为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徐松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以赋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季。)”学界多引此语为唐代试赋起源。而实际上,与唐代科举有关的地方乡试和干谒行卷用赋甚至游戏赏玩之作在此之前业已出现。经科举求仕进是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寻求个人出身和理想实现的一种最主要方式。“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有些

①马积高《赋史》,第1页。版本见后附参考文献,下同。 

②李调元《赋话》卷二。 

③洪迈《容斋续笔》卷一三。 

人甚至不惜一生奔竞科场。唐赵璘《因话录》卷六有这样一则时人科举悲剧的记录:

进士陈存能为古歌诗而命蹇,主司每欲与第,临时皆有故不果。许尚书孟容旧相识,知举日,万方欲为申屈。将试前夕,宿宗人家。宗人为具入试食物,兼备晨食,请存偃息以侯时。五更后,恠不起。就寝呼之,不应。前眎之,已中风不能言也。

科举作为一种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制度,直接而强烈地影响着当代士人生活、社会交际、心态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唐代政治的一种文化显现,更是对政治面貌和政治理想以及政治作为的一种外在文化形态。由此,本课题期以唐代科举中试赋状况和产生这种状况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此制度对当代文人心态乃至整个社会面貌产生的影响作一“考镜源流”的复原式梳理考察,试图寻索其中隐藏的一些基本的发展规律。

唐代试赋及围绕试赋的一些文化活动在六朝风气的惯性下在国初即已呈现端倪,至中唐而大盛,基本贯穿了有唐一代。其间沉浮升降,情况复杂。基于篇幅和叙述的瞻详,我们仅取变化较大、受时代政治和社会风气影响较为直接的晚唐作为研究的中心。

在具体论述前,有必要对晚唐这一时间起讫作出必要的界定。关于唐赋各阶段的划分,前人也颇多异议,清人李调元《赋话》卷二“新话二”云:

《文苑英华》所载律赋至多者,莫如王起,其次则李程、谢观,大约私试所作而播于行卷者,命题皆冠冕正大。逮乎晚季,好尚新奇,始有《馆娃宫》、《景阳井》及《驾经马嵬坡》、《观灯西凉府》之类,争妍斗巧,章句益工。而《英华》所收,显从其略,取舍自有定制,固以雅正为宗也。元和长庆以后,工丽密致,而又不诡于大雅,无踰贾相者矣。

此段概述晚唐律赋总貌。王起,宣宗大中元年去世,穆宗长庆间曾数知贡举;李程,贞元十二年省试,以《日五色赋》名震科场,长庆元年入为吏部侍郎,宝历初入相,为白居易、张仲素共称为“场中词赋之最”。①谢观,文宗开成二年及第。三人“冠冕正大”的律赋创作主要在“元和长庆”间,按李氏说法,之后应归入“晚季”,中晚之分,大致以元和长庆为界。今人马积高先生《赋史》认为应“自唐文宗起至五代”,后又补充认为“定在武宗、宣宗之间,而且可能更恰当一些”,理由是“从文风来看,文、武两朝的作者是更接近于第三阶段”。②

从与科举关系较为密切的律赋作家来看,活跃于中唐德宗贞元后期的一些律赋作家如白行简、皇甫湜、侯喜、张仲素、独孤申叔等先后于元和末、长庆大和间去世,柳宗元元和十四年去世,白居易、元稹虽活至宣宗大中年,但律赋制作实际在贞元后期已经基本停止。律赋大家李程长庆元年任吏部侍郎,主吏部铨选。中晚唐最重要的律赋家王起长庆元年始先后四任知贡举,年年试赋。这可以看作中唐律赋的尾声,也是晚唐试赋的开启。从政治上说,自顺宗朝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宪宗“元和中兴”最终化为泡影,穆宗时藩镇势力近于无法控制。长庆元年著名的“钱徵科举案”表明晚唐激烈党争开始浮出水面。而这种短暂繁荣之后迅速的政治衰落、藩镇割剧的社会动乱、党争下的望族对科举的把持,无疑对晚唐文人出路和心态造成巨大影响,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唐代后期文学主导风格的转捩。基于对唐赋发展及政治社会背景的综合考察,我们暂且将晚唐赋的时间上限定为穆宗长庆元年(821),下讫哀帝天祐年唐亡(907,即昭宗天祐四年。哀帝即位,未改元)共87年时间。当然,文学进程与文体转变是一个曼衍连续的过程,作如此划分,也只是为整体把握和叙述之便而作的相对划分。

关于唐代科举试赋情况,两《唐书》、《册府元龟》、“三通”(即《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唐会要》等文献均有记载,但较为散乱。清人徐松《登科记考》是研究唐代科举的专门名著,有着相对完整的记载,但述多议少,系统性不足,大多仍停留在对原始文献的罗列中。清人李调元《赋话》和孙梅《四六丛话》有较为深入的涉及。《赋话》专论律赋,多倾力于对律赋体制因革变化及技术分析。《四六丛话》关注更多的是赋中的骈文因素,对晚唐试赋情况摄取范围有限。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有意识地进行了从史学角度的开掘,论述精警,眼界开阔,然并非着力于此。

对科举与文学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大陆学者多关注于从史学上进行总体把握。傅璇琮先生《唐代科举与文学》和程千帆先生《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分别从唐代科举整个过程和行卷这个特定的社会行为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爬梳归纳出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内在规律,但对赋这种文体涉及未详,深为遗珠之憾。另外,吴宗国先生《唐代科举制度研究》、阎文儒先生《唐代贡举制度》和王勋成先生《唐代铨选与文学》从唐代科举史和铨选史进行了全面概述,于唐赋触及不多。马积高先生《赋史》和曹明纲先生《赋学概论》均为通史体例,细微处仍嫌宽泛。尹占华先生《律赋论稿》辟《科举与律赋关系》专章论述,用力甚勤,颇有灼见,但因时间跨度大,对晚唐颇简要。相对于大陆,港台学者在此领域也有所涉猎。香港学者邝健行先生专著《科举考试文体论稿》论议精到,许受篇幅限制,未能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作深入探讨。台湾文化大学简宗梧先生及门人马宝莲均有相关研究,但资料缺乏,不置可否。总体来说,对晚唐赋与科举关系考察,目前的研究多数仍停留在粗线条的把握上,深入性和系统性尚有所欠缺,颇有进一步深入

益。

第一章晚唐试赋的总体情况

一.晚唐前的试赋概况

1.先唐选举制演变

一个系统完整的政权体系能够建立和正常运转,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不但要有一个统摄全国的君主,还必须具备一个辅佐君主统治的中央和地方官吏系统。其中官吏的选拔、任用、考核和升黜成为整个政治制度链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举贤授能,选拔有利于统治的优异人才是每个封建王朝必须足够重视的一项政治活动。关于选举,早期的文献中即有记载。云:

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官。(《礼记?射义》)

司马辩论官才,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礼记?王制》)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义,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

(《周礼?地官?乡大夫》)

与上条近,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叙述较为详切:(元人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八《选举一》、宋郑樵《通志》卷五十八《选举一》亦类同)

周官大司徒职以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原按:一曰六德、二曰六行、三曰六艺,并具学篇中)诗、书、礼、乐,谓之四术,四术既修,九年大成。凡士之有善乡先论士之秀者升诸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之秀者而升诸学,曰俊士;既升而不征者,曰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论进士之贤者,及乡老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藏于祖庙内,史书其贰而行焉。

天子让诸侯“司马”从“万民”中选拔贡士,再经过中央司徒、大乐正、司马等官吏一

比夏商、西周奴隶制时期官员世袭、贤路壅塞的“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宗法血缘的世袭制显然进步得多。周代荐举制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极度活跃,也形成了中国文学与思想学术的第一个高潮。“其唯一标准是才能”①,这里的才能包括作为基本通识的“诗、书、礼、乐”四术。可见中国早期的官员选拔制度就对文艺这方面的才能引起足够重视了。

两汉实行以察举为中心,以荐举、辟署、征召、军功、纳赀、任子等为辅的多途径官员选拔制度。察举名目繁多,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明经、明法、茂才、孝廉、至孝、有道等数十种之多,与唐代制举有些相似。察举贡士经过官员和地方荐举后要经过策试、加试和“四科”(即“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②从察举科目设置和“四科”取人标准,我们不难看出,汉代察举的标准是主要以德行和政治才能取人的。

汉帝国政府以儒生、文吏为两大政治人员组成。汉初崇儒学,推重儒法,以经术得举的儒生对“以事胜”即以吏事政务为职守的文吏视以讥言。如贾谊称“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而不知大体”。文吏亦反唇相嘲儒生:“重怀古道,枕藉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③这与900多年后唐代安史之乱初平时,杨绾、贾至等贬斥科举试赋的社会环境颇为相近,此处提及,也可作为下文唐中期关于科举中是否试赋大讨论的一个注脚。

值得注意的是,汉代除察举以外,尚有征辟制。由皇帝直接聘请人来做官称为“征”,由官府聘请称为“辟”。④征辟的对象为有专门才能的人,由皇帝或官员直接任官,可以直接绕过察举选试层层繁琐程序。汉代“登高能赋,可为大夫”(刘勰《文心雕龙》卷八《诠赋》),是对文学(尤其辞赋)尤为重视的时代,汉武帝本人的好大喜功(“兴废继绝,润色鸿业”(班固《三都赋序》))和对辞赋的爱好,以及淮南王刘安、御史大夫倪宽等王孙大臣对辞赋的极力提举,直接促成了辞赋创作的大兴:“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望、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班固《两都赋序》)彼时“进御之赋,千有余首”(《文心雕龙》卷八《诠赋》)。这也直接促成了对当代著名辞赋家的征辟,如武帝初对善作赋的枚乘:“梁客皆善属辞赋,乘尤高……乃以安车蒲轮征乘。”(《汉书?枚乘传》)其子枚皋“诏使赋《平乐馆》,善之,拜为郎”(《汉书?枚皋传》);王褒以赋待诏“倾之,擢褒为谏大夫”(《汉书?王褒传》)。杜佑《通典》卷十六《选举四?杂议论上》记载张衡的

① 韦庆远、柏桦著《中国官制史》,第374页。

②《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卷上。 

上疏:

古者以贤取士,诸侯岁贡。孝武之代,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皆(《后汉书?蔡邕传》作辈,下同)出,文武并兴。汉之得人,数路而已。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能(其能)焉。陛下即位之初,先该(涉)经术,听政馀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弈,非以教化取士之本,而诸生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古(经)训风谕之言。下则连偶俗语,下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臣每受诏于盛化门,差次录第,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①

能赋之士征入朝内,加上蔡邕“书奏,帝乃亲迎于北郊,及行辟雍之礼。又诏宣陵孝子为舍人者,悉改为丞尉焉。光和元年(178),遂置鸿都门学,②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同上)“初,帝好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鸿都门是东汉末以集体姿态出现的以文学为中心的文人集团,“建安时代‘主爱雕虫,家弃章句’的抛弃经学、爱好文学的风气是这个文艺集团首先倡导的”③也可视为辞赋家由西汉时的个人化向集体化、由卑下的倡优地位向优越的官宦臣宰迈进的关键步骤,对后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产生重大直接的影响。清人王夫之言:“灵帝好文学之士,能为文赋者,待制门下,乐松等以显,而蔡邕露章(即前《陈政要七事表》)谓其‘游艺篇章,聊代博弈’,甚贱之也。自隋炀帝以迄于宋,千年而以此取士,贵重崇高,若天下之贤者,无逾于文赋一途。汉所贱而隋、唐、宋所贵,士不得不贵焉。”(《读通鉴论》卷八)中央如此,地方也有类似情形。两汉官府的掾吏等低级官吏,可以由地方长官自主聘任,以为幕僚,这叫辟除。一些著名的俊雅之士被地方公府辟为幕佐,如东汉桓帝时,世称“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的周举,被辟司徒李命府;黄琼“五府俱辟”等殊荣。其中也包括一些辞赋作家,如东汉灵帝建宁三年,以博学好辞赋著称的蔡邕,被辟为司徒桥玄府为宾佐,“玄甚敬待之”(《后汉书?蔡邕传》)等。这似乎也可看作唐代文人厕身幕府寻求仕进的滥觞。虽然两汉尚无史料证实当时是否试赋,但以赋干谒邀宠求仕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如上述《阳球传》“或献赋一篇”),“汉之得人,于斯为盛”。

①按:此段话《后汉书?蔡邕传》全文摘录,为蔡邕熹平六年七月上疏汉灵帝之七事之一,杜佑言为张衡作,恐误。

②按:鸿都门即为后来作诗文赋等文学才士之显地。《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附《杨赐传》:“又鸿都门下,招会髃小,造作赋说,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初,帝好学,自造皇羲篇五十

章 ,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并待制鸿都门下。”《后汉书》卷七十七《酷吏列传》第六十七《阳球传》:“奏罢鸿都文学:‘伏承有诏敕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

①这对汉赋的大盛无疑是起着强烈的推进作用。

承续汉风,魏晋南北朝也是一个作赋非常活跃的时期。其时实行以大中正、中正为选官的“九品中正制”。豪门世族对中正官的占据和把持,造成整个选举制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完全控制局面。选官的条件、标准以及内容实际只在豪族间展开。被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四科取士”虽仍作为取士标准,但实际上只是作为摆设而已,“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卷四八《段灼传》)。势族子孙一揽官位,作为贵族文学的赋有增无减。历代统治者斥儒崇文:“自魏氏膺命,主爱雕虫,家弃章句,人重异术。”(《宋史?臧焘传论》)“宋明帝聪博好文……于是天下向风,人自藻饰,雕虫之艺盛于时也矣”②,造成整个社会浓郁的崇赋风气,这自然也浸淫到科举中来。武则天天授三年(692),右补阙薛谦光上疏云:

魏氏取人,好其放达。晋宋以后,只重门资。奖为人求官之风,乘授职惟贤之义。

梁陈之间,时好词赋,故其俗以诗酒为重,未尝以修身为务。

(《通典》卷十七《选举五?杂议论中》)

开元中,刘秩论曰:

洎乎晋、宋、齐、梁,递相祖习,其风弥盛。舍学问尚文章,小仁义大放诞。

谈庄周、老聃之说,诵楚词、《文选》之音,六经九流,时曾阅目;百家三史,罕闻于耳。撮群钞以为学,总众诗以为资,谓善赋者廊庙之人,雕虫者台鼎之这器。下以此负上,上以此选才,上下相蒙,持此为业,虽名重于当时,而不达于从政。

(同上)

显然,六朝声病格律的发明成熟,也为唐代律赋的产生提供了声律讲求的源由。

隋初乃至唐初,赋与骈文作为六朝政治短命的深刻教训而屡受后人訾病,在以赋为

考试内容或录取的主要标准上抵斥尤甚。隋初“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治书侍御史李谔对此上疏文帝:“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竟骋浮华,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竟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行;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代(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隋书?李谔传》)李谔

疏正博得“性严重”、“素无学术,好为小数”的文帝好感,并因此发生司马幼之案,也曾“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但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很久,“高祖初统万机,每念鵶雕为朴,发号施令,咸去浮华。然时俗词藻,犹多淫丽”(《隋书?文学传序》)。表现之一就是隋文士甚至宫廷仍对赋喜爱有加,如太子勇“颇好学,解属词赋”(《隋书?文四子?太子杨勇》);杨广称帝前为晋王时,晋王府学士虞绰“所有词赋,并行于世”(《隋书?文学传?虞绰传》)。

从先秦至六朝、隋,历代选举制都进行了革新和发明,伴随着“以才求人——以德求人——以名求人——以文求人”的发展过程,对文学(包括赋)的侧重程度越来越高。这不仅是统治思想、社会风气的递相消长的结果,也是人们对文学趣尚及其地位认同的不断抬升。我们虽无直接证据证明先唐选举诗赋作为一种固定的制度存在,但至少可以这么认为:科举(尤其进士常举与制举)甚至进一步的选官铨试中试赋最后在唐代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递相因革的继承发展的结果。

2.初唐至晚唐前进士试赋

隋季唐初,运转近八百年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魏晋时察举制仍在实行)越来越暴露出“其法既极弊而不可挽救”①而最终走到尽头。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制诸州岁贡三人”(《隋书》卷二《高祖记下》)真正开启了影响中国封建士人出身、生活、心态一千余年的科举(隋唐时实主要为贡举)制。隋初贡举只有秀才和明经科。“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②《通典》也认为“炀帝始建进士科”(卷十四《选举二?历代制中》)。唐肃宗时杨绾认为:“炀帝始建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旧唐书》卷一九九《杨绾传》)进士科只试策,是否也试文学?《北史》卷二十七《杜铨传》附《杜正藏传》:“(杜)正藏,字为善,亦好学,善属文。开皇十六年,举秀才。时苏威监选,试拟贾谊《过秦论》及《尚书?汤誓》、《匠人箴》、《连理树赋》、《几赋》、《弓铭》,应时并就,又无点窜。时射策甲第者,合奏曹司,难为奏,抑为乙科。”杜正藏所作试文无存,疑为赋、箴、铭之类,且颇有文采,却因不符射策要求而为苏威降为乙科。但至少可以看出,此年试题已颇有向文学的偏向了。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三月诏:“择善任能,救民之要术;推贤进士,奉上之良规。”(《登科记考》卷一)知贡举考功员外郎申世宁试进士及第四人(《唐摭言》为十四人,疑有误。),虽规模远不及后期,但却开启了有唐一代科举的新面目,考试成为中央和地方网罗人才的主要手段。相对汉魏六朝,唐代科举对整个社会士庶阶层开放,实则是中央集权

前提下的政权开放。唐太宗李世民在看到举子蜂拥参试时,不无自翊地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摭言》卷一)。举子成分的广泛性,尤其是下层知识分子由考试参与到政权中,不仅是全社会精英力量得以汇聚,社会地域的广泛性表现得以实现,更催发了七、八个世纪以来沉潜下层的普通士人的参政热情,这对于初期即进入封建鼎盛的整个唐帝国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太宗、高宗、玄宗朝由平民出身经由科举的张九龄、张说、房玄龄、杜如晦等名相即为显例。

唐代科举取士名目繁多,《新唐书?选举制上》云: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此段语颇为凌乱,清人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言:“虽大要有三,其实为二:以地言,学馆、州县异;以人言,生徒、乡贡异。然皆是科目,皆是岁举常选,与制举非常相对。”①制举是皇帝下诏不定期的考试科目,登科即授官。常科有相对固定的科目和时间的常设性考试,其中尤以进士科最受亲睐。由进士出身是下层士人跻身中上层统治中心的重要途径。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条》载:

御史张環兄弟八人,其七人皆进士出身,一人制科擢第。亲故集会,兄弟连榻,令制科者别坐,谓之杂色,以为笑乐。

张環是太宗贞观时人,此时制科尚无武后、玄宗时显赫,地位远不及进士科,所以鄙之为“杂色”。《唐摭言》亦云: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不减八九百人。

与明经每年录取一、二百人相比,进士科大多只录取一、二十人。进士科在唐代最为显要,不但直接提供下层文人入仕的可能,甚至作为人才储备和晋升显途,最后大有进入

最高层统治核心的机会。中唐舒元舆《上论贡士书》言:“臣闻进士一门,苟有登升者,皆资之为宰相公侯卿大夫,则此门固不轻矣。”①据吴宗国先生《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统计,唐高宗时宰相四十一人中,有隋秀才二人,唐初进士及第者九人,明经及第者二人,明经及第者二人,科举出身者共十三人,已达四分之一②。

为了取得进士出身,对进士科考试题目的关注尤为重要。唐初进士只试策,贞观八年三月三日诏“进士试读一部经史”,③高宗末年始加帖小经。由于文献记载含糊,唐初是否试赋历来为学界争议。《唐会要》卷七十六:“(贞观)二十二年九月,考功员外郎王师旦知举,时进士张昌龄、王公瑾并有俊才,声振京邑。而师旦考其文策全下,举朝不知所以。及奏等第,太宗怪无昌龄等名,因召师旦问之。对曰:‘此辈诚有文章,然其体性轻薄,文章浮艳,必不成令器。臣若擢之,恐后生相效,有变陛下风雅。”此年试题无存,王公瑾诗文已佚。张昌龄诗无载,《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一载录对策文二首,均用骈体写就,其《对刑狱用舍策》有:“是故六辔在御,飞龙之驾可期;九罭不施,奔鲸之害斯兆。纵使业优卷领,道迈会巢。齐饮啄于鹑居,绝往来于犬吠。”句。太宗也曾谓之文才不减祢衡、潘岳,无怪乎太宗及举朝对不录昌龄感到奇怪和“不知所以”。此“文章”所指当近于“文采”而言。宋人王溥距唐未远,《唐会要》云:

调露二年四月,刘思立除考功员外郎。先时,进士但试策而已,思立以其庸浅,奏请帖经,及试杂文。年后以为常式。

(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

所谓“庸浅”,应指策文既难能表现实际的政治才能(“庸”),文字上又质实无味,缺乏美感(“浅”),高宗永隆二年八月诏也发牢骚:“进士文理华赡者,竟无甲科。”(《登科记考》卷二)刘思立只好用帖经和杂文矫之。那么“杂文”又指何?对这一点,清人徐松作了进一步考证,《登科记考》卷二云:

(永隆二年)八月,诏曰:“……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试帖,取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徐松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以赋居其一,或以诗居第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季。)

①《全唐文》卷七二七。

何为“杂文”?《唐会要》未作具体内容的界定,徐松也只是作概要述及,并不清楚。晚唐五代的牛希济《贡士论》告诉我们答案:

……谓之进士,大率以三场为试。初以词赋,谓之杂文。复对所通经义,终以时务为策目。

(《全唐文》卷八四六)

这里明确将“词赋”称为“杂文”。但至武后前并未有试赋记载。唐进士试赋实际指限韵限篇幅的律赋。《唐摭言》卷一《试杂文》云:“寻以则天革命,事复因循。至神龙元年方行三场试,故常列诗赋于榜中矣。”《登科记考》“光宅二年”条徐松考引颜真卿《颜元孙神道碑》:“考功郎刘奇乃先标榜君《日铭赋》二首,既丽且新,……由是名动天下。”检《全唐文》卷三四一颜真卿《朝议大夫守华州刺史上柱国赠秘书监颜君(元孙)神道碑铭》有“举进士……省试《九河铭》《高松赋》”句,颜元孙进士及第在垂拱元年(685),言“事复因循”,可知至少省试试赋在武后初即已出现,成为定制应在中宗神龙元年前后。徐松谓杂文试诗赋始于开元,与此抵牾,实误。然检《全唐文》,唐人律赋最早当为王勃《寒梧栖凤赋》(以孤清月夜为韵),篇秩尽合律赋法度。王勃高宗麟德三年(666)制举及第(徐松《登科记考》载同举共十二人,马积高先生认为应为麟德元年①。若为应试,则制举试赋早于进士试赋。《唐才子传校笺》言王勃“曾于麟德元年秋冬上书刘祥道,刘即表荐于朝,勃乃应麟德三年之制科。”②此赋亦或为献刘祥道而作。勃卒于上元三年(676),此赋若为自作,与徐松、王定保诸氏皆有龃龉,律赋的始作似与科举无关。文献不足,此暂存疑俟考。

下面,我们以徐松《登科记考》为基础,结合《唐语林》、《唐摭言》等史料笔记及今人成果对晚唐前试赋作一排比爬疏,列表如下:

表一:晚唐前进士试赋情况

作品存佚载录文献年份进士科试

赋题

垂拱元年《高松赋》无存《登科记考》卷

先天二年《籍田赋》李蒙、佚名赋存《登科记考》①卷五开元二年《旗赋》李昴赋存《登科记考》卷五开元四年《丹甑赋》薛邕、史翙赋存《登科记考》卷五开元五年《止水赋》刘清、王泠然赋存《登科记考》卷五开元七年《北斗城赋》崔镇赋存《登科记考》卷六开元十八年《冰壶赋》陶翰、崔损赋存《登科记考》卷七

开元二十二

年《梓材赋》卻昴、魏缜、梁洽、王澄赋

《登科记考》卷八

开元二十五

年《花萼楼赋》高盖、张甫、陶举、敬括赋

《登科记考》卷八

天宝八载《魍魉赋》李澥、石镇、蒋至、包佶、

孙蓥赋存

《登科记考》卷九天宝十载《豹舄赋》钱起、谢良辅赋存《登科记考》卷九宝应二年《日中有王字

赋》

郑锡、乔琛赋存《登科记考》卷十大历二年《射隼高墉赋》敬骞、武少仪赋存《登科记考》卷十大历八年《东郊朝日赋》陆贽赋存《登科记考》卷十大历九年东都试《蜡日祈

天宗赋》

无存《登科记考》卷十

上都试《五色土

赋》崔恒、卢士阅赋存《登科记考》卷十一

大历十年

东都试《日观

赋》

丁泽赋存《登科记考》卷十一

大历十一年《通天台赋》黎逢、任公叔、杨系赋存《登科记考》卷十一②大历十四年《寅宾出日赋》王储、周渭、袁同直、独孤

绶赋存

《登科记考》卷十一

建中二年《白云起封中

赋》

高孚赋存《登科记考》卷十一贞元七年《珠还合浦赋》尹枢、陆复礼、令狐楚赋存《登科记考》卷十二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范文 篇一:现代八股文 我心目中的绅士淑女绅士者,男束绅也;淑女者,女良善也。破题 束绅者,贵也,其行端焉;良善者,温也,其性慈焉。承题 常思之:绅士淑女,今名也,即古之所谓窈窕淑女、谦谦君子是也。此常人之至,万民应日夜求之者也。起讲 何以言绅士:宽袍大袖,步步稳重,自强进取者也。第一股此之谓淑女:谨言慎行,字字小心,厚德有容者焉。第二股入手以声色充淑女,如鹦鹉鸲鹆,人皆好之,终不似凤凰。第三股以言语假绅士,若珷玞琇瑀,人皆好之,实难比瑾瑜。第四股起股恭谦礼让,方称君子,人皆仰之。而不惜温饱,将珍馐作泔水,可谓君子乎?温良敏慧,才是佳人,人尽乐之。而不喜甘脆,以膏粱当鲍鱼,可谓佳人乎?五六股;中股 绅士徒有礼,尚不完足,必博闻强记,四海以为己志,能引领风骚为可。七股淑女独称良,亦难全备,须广学多才,八方以为己任,堪究际天人为佳。八股后股 绅士淑女,实只男女之别;愚者贤人,确有天渊之异。此间非徒言语争辩,却需身体力 篇二: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范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归有光 圣经论大人之学,在于尽其道而已矣。盖道具于人,已而各有当止之善也。大人之学尽是而已,圣经所以首揭之,以为学者立法欤?自昔圣王建国,君民兴学设校,所以为扶世导民之具,非强天下之所不欲,而其宏规懿范之存,皆率天下之所当然。是故作于上者,无异教也;由于下者,无异学也。其道可得而言矣,己之德所当明也,故学为明明德焉。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非吾心之体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人之所以有爽德也。谓之明者,明此而已。懋吾时敏缉熙之功,致其丕显克明之实。洗心濯德,超然于事物之表,而光昭天地之命。盖吾之德,固天地之德也。德本明,而吾从而明之耳。不然,则道不尽于己,非所以为学矣。民之德所当新也,故学为新民焉。吾与天下之人而俱生,所谓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非吾分之事乎!道有升降,政由俗革,此世之所以有污俗也。谓之新者,新此而已。尽吾保乂绥猷之责,致其裁成辅相之道,通变宜民,脱然于衰世之习,而比隆三代之治。盖今之民,固三代之民也。民本当新,而吾从而新之耳。不然,则道不尽于人,非所以为学矣。明德新民,又皆有至善所当止也,故学为止至善焉。惟皇建极, 惟民归极,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孰不有天理之极致乎!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此道之所以无穷尽也。谓之止者,止此而已。有宪天之学,而后可以言格天之功;有格天之功,而后可以言配天之治。不

明朝户籍档案制度探究分析

明朝户籍档案制度探究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国拥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户籍档案制度作为政府管理人民的工具,在历朝历代都受到足够的重视。明朝的户籍档案制度是在借鉴之前各朝代户籍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成熟的管理方法。明代的户籍档案制度,既是对以往各个朝代管理经验的继承,又是在自身实际状况上的创新,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是我国古代户籍档案管理制度的一个典型。 一、明朝户籍管理的黄册制度 有关户帖制度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唐文宗太和四年,属于国家公文性质的文书,根据《旧唐书·食货志》中的记载:“准朝旨制置西川事条。今与郭剑商量,两税钱数约三分,二分纳现钱,一分折纳匹段……旧有税姜芋之类,每亩至七八百,征敛不时。今并省税名,尽依诸处为四限等第,先给户帖,余一切名目勒停。”其性质属于定税文书,而且宋代的户帖的性质与唐代的大致相同。 到了明朝,户帖不再作为定税文书出现,而是用

于记载每户人口的籍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户籍档案。户帖制度最初显露头角是在江南的一次核查人口的过程中,由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所以被朱元璋确定为定式。但是,户帖制度只是在洪武三年到洪武十四年之间为明朝服务了短短十年的时间,就被黄册制度所取代。 洪武十四年,在朱元璋的命令之下,创立黄册制度,根据《明书》卷68 的记载:“(洪武)十四年,诏天下府、州、县编赋役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十户,名全图。其不能十户,或四五户若六七户,名半图。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里各编一册,册首为总图……其排年坊、里长消乏者,于百十户通丁粮近上者补之,有事故绝者附畸零。”可以说黄册制度是户帖制度的进化,相比户帖制度,黄册制度更加的系统、具体,更加的高级,都以每家每户为单位,等级每一户人口的详细信息。 明朝建立黄册制度、大造黄册,为的是能够更好地对国家人口状况进行掌控,统计人口,核定赋税,为巩固统治阶级而服务。明代的户籍档案与现代的身份证的作用十分相似,其中详细记载了每一户的人口、户种、财产、籍贯等一系列信息,作为明朝的人户,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心的研究有着十分广泛的前景。由单纯的学习心理向关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心理转变,教学心理学兴起并成为教育心理学中最有活力的研究领域。 教心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其独立性,并非只是普心的一种应用。因而,几乎所有当代重要的心理学思想,都对教心产生着影响。同时,现实生活与教育实践,也一再向教心提出要求,影响着教心研究课题的变化。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表达对当代教心研究与发展的理解:教心的独立性发展,教心的研究课题的变化以及心理学新理论的启发与影响。 一、教心的独立性发展:尽管交心是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出现的,但是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使得教心不再单纯是普心原理的一种应用,而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领域。对教心这种独立性发展的认识,是把握当今教心发展的一个基本点。实际上,教心的形成与发展,一直表现为一种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将更加关注教育教学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扩大研究的领域。我们认为未来的教育心理学除了继续关注教和学两方面的主要问题外,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其他问题也必将引起教育心理学的关注。例如我国学者正在进行的而且还将继续进行的有关校本问题的研究,就有可能给教育心理学带来新的研究课题,扩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由于教育心理学兼具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特点,加之她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因而教育心理学没有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等等,都是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稍加改动而形成的。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使之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制约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今后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把各有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正在使用的方法融合起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中国 科举制度起源时间”,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科举制度: 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 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 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 年(192019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 明经、进士: 科举考试在贞观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测试考生 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主要 考察诗赋),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 科举制度的特征: 1.从文化渊源上来看,科举制度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政 策和精英治国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 化的价值取向。 2.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

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 取的原则。 3.就其发展轨迹和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历史和社 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取良才的通途蜕变为人才成长的 桎梏。 4.从经历时间来看,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到清末废除,期间将近132019年的历史,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也影 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对比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有什么进步性: 1.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九品中正制评定 等级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豪门者即可评定为上品,出身寒门者只能 评定下品,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科举制是面 向全阶层的读书人,实行相对公平的竞争,特别是宋代实行糊名法,门第的作用无法发挥。 2.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正因为九品中正制评的标 准是门第,士族纨绔子弟无真才实学即可授官,寒门子弟即使才德 优秀也不能授官。科举制有着择优录取的原则,并且随着发展也增 加了乡试,省试,会试和殿试。使得士族无真才实学子弟无法通过 家族来获得官位,而庶族地主有真才实学子弟很快得到了提拔,国

八股文范文7篇 .doc

八股文范文7篇 记者上网查询后发现,“高考满分作文涉嫌抄袭”的说法在网络上已经广为流传,目前已有数十个网站、成千上万名网友在热议此事。初中生指证抄袭 寿同学平时语文成绩很好,在班级里常常名列前茅。她一周前刚好看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书,作者是七堇年。寿同学班级里很多喜欢语文的同学都看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因为这本书是作家郭敬明推荐的好书。 6月23日,寿同学在家看报纸,看到了今年全省高考12篇优卷作文。“这十二篇文章当中,其它篇我都没有太大感觉,我唯独最喜欢《我于咖啡中看见》的这种风格,但我仔细一看,发现这篇文章中多处似曾相识,好像在七堇年的文章中见过。” 起了疑心后,寿同学拿出了自己的阅读笔记,笔记本里摘录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书中她喜欢的语句。经过对比,她发现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多处抄袭,并且没有注明出处。 两成多照搬原文 根据网友的举报,《我于咖啡中看见》一文1000字左右,其中共6处、200多字引用了七堇年随笔《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的原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11月)。 不少高三学生告诉记者,在备战高考作文时,老师曾教他们预先准备,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和语句,可以套用到高考作文中。但是,初二的寿同学说,“这不是套用,我平时写文章引用别人的语句,肯定

会注明出处。” 文艺评论家林焱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跳开‘抄袭’话题,思考一下普遍性的问题:中学生作文教学中为什么出现一种叫‘套题’的技巧?老师怎么教的,学生怎么发挥的?高考中,这种‘套题’的面有多广?难道我们在其他一些优卷作文试卷中,看不出这种‘套题’迹象吗?名人名言、事例典故、抒情段落,各背一些,以不变应万变。写作文成了玩文字七巧板。为什么学生要这样?老师和考官们,你们有新招吗?” “套用”成普遍现象 厦门一中语文教师唐生灵也说,这个问题其实暴露出中学作文教学的潜规则,那就是“套题”成为一种作文的技巧,参加高考的学生,大量背材料成为一种作文的方法,“套用”成为高考结构作文的普遍现象。 唐老师说,如果我们细心去看一下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优卷作文,很多文章你都会有惊人的“似曾相识”。有老师戏谑,要写一篇抄袭三境界的文章,题目就叫《抄袭三境界》。老师们认为,最拙劣的抄袭就是原文照抄,大段大段的抄袭;次一点便是部分抄袭,似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上乘的抄袭就是文章中有一些人家的影子,但又不能让读者在原文中找到人家文章具体的句子,借他人文章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管这三境界的抄袭究竟如何,但都没有逃脱“抄袭”二字。 作文与套用原文对比 ●《我于咖啡中看见》节选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

编号: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 甲方: 乙方: 签订日期:年月日 X X公司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下面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科举制度: 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2019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 明经、进士: 科举考试在贞观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主要考察诗赋),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 科举制度的特征: 1.从文化渊源上来看,科举制度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政策和精英治国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2.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3.就其发展轨迹和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取良才的通途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 4.从经历时间来看,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到清末废除,期间将近132019年的历史,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也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对比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有什么进步性: 1.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九品中正制评定等级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豪门者即可评定为上品,出身寒门者只能评定下品,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科举制是面向全阶层的读书人,实行相对公平的竞争,特别是宋代实行糊名法,门第的作用无法发挥。

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关问题

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关问题 内容提要:明代科举考试中的四书文在成化十一年乙未科会试演化成一种新的范式,即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用接连而八的对句完成对题目的论述,这种独特的四书文被称为八股文,并且逐渐取代四书文成为制义的通称。最初这种格式大多是在单句题中出现,之后逐渐涵盖其他类型的题目,成为成化、弘治以后最通行的制艺范式。在这个过程中,会元王鏊之元墨及主考丘濬之程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四书文之所以演变为八股文,既有历史的借鉴,亦有时代的创新;同时也是作为科举文体的两个主体——考官与举子双方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八股文/辨体/成化乙未科会试/元墨/程文 一八股辨体 关于八股文出现的年代,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王安石制作说。梁章钜《制义丛话》“例言”云:“宋王半山始作制义,《宋史》本传中无此语,不知起自何时,近人所见,则俞桐川《百二十名家选》所录而已。”①

(二)太祖与刘基制定说。《明史?选举志》云:“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② (三)洪武说。洪武十八年乙丑科会元黄子澄元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文,即被视为“有明一代制义之祖”,梁章钜引徐存庵之言曰:“此为文章之始,自应首录,以存制义之河源也。”(《制义丛话》卷四) (四)永乐说。永乐七年己丑会试第二名杨慈墨卷《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一节》文,有论者由此文认为:“早在永乐初年,标准的八股文格式即已出现,故可推想,八股格式当在永乐末期便已基本定格。”③ (五)成化说。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试文格式”条云: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演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少。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弘治九年会试《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一正一反,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其两扇立格,则每

2020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1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12、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 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 13、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18岁时期发展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是( ) 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 B发展主动性的阶段 C变得勤奋的阶段 D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1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八股文入教材

八股文入教材 新学期伊始,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学生翻看自己的语文教材时发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篇八股文将是他们接下去要学习的内容。除此之外,新教材选编的八股文还包括明朝初期王鏊的殿试之作《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和曾国藩的《与诸弟书》。(9月3日中国新闻网) 为了让学生们的写作“有体”,新学期伊始,杭州市高级中学在沿用多年的语文教材基础上,做了些许改动,在新教材中选编了三篇八股文,以此来对孩子们进行写作指导。面对改编后的高中教材,不少网友,尤其是家有高中生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质疑,认为此举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高考。究竟“八股文入教材”会不会对孩子们的高考产生不良影响?我们不得而知,毕竟这次课改才刚开始,后续影响如何我们无法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八股文入教材”只是一次聊胜于无的教材拓展与外延。 当地教育界之所以将八股文选编入高中语文教材,看起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方面,是出于对贡院文化的尊重。在杭州当地人人都知道,杭州高级中学的建校所在地正是古代读书人参加科考的浙江省贡院的旧址。 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们“无体写作”的纠偏与指引。信息爆炸时代,孩子们的眼界更为开阔,思维更为活跃,在作文写作中当然也不缺乏好点子、好素材。然而,开阔的眼界与活跃的思维,同时也凸显出它的弊端,那就是很多时候孩子们写出的作文没有题材可言,

甚至连基本的题材要素都不具备。比如写出的新闻报道读起来像散文,写出的散文似议论文等等。在当地教育人士看来,如果在语文教材中选编一些以体式严谨著称的八股文,用以指导孩子们学写“有体作文”,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大胆而积极的尝试。 然而在笔者看来,尽管“八股文入选教材”流露出当地教育人士的良苦用心,但恐怕只是一次聊胜于无的教材拓展与外延,部分教师借力八股文指导学生“有体写作”的希望,可能只是一番美好愿景而已。原因就在于,八股文退出教育舞台,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进步的必然,而看起来“刻板”有余的八股文,这一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显然与当下主流的教育观显得格格不入。如果将其再次引入教材,引领教育,无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除此以外,仅凭教材中零星点缀的三篇八股文,就想让学生们学习其思维的过程,了解其中的由浅入深、起承转合,指导孩子们“有体写作”恐怕有点儿不现实。毕竟,八股文并不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不仅读起来结结巴巴,理解起来更是云蒸雾罩,对少数天资聪颖的孩子来说,恐怕也只是“囫囵吞枣”罢了。 当然了,笔者这么说,倒不是对八股文的价值予以否定,毕竟八股文曾长盛六百年而不衰。但它的价值最好的表现形式和体现之处还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文明进步的见证,而不是出现在课堂上、书本中,来所谓地指导学生们“有体写作”。 所以说,“八股文入选教材”只是一次教材的拓展与外延,仅供孩子们拓展知识的涉猎面和了解古代文化所用。如果借力八股文指导

中国古代经济史题目

中国古代史 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其最初基于韩桓王的“疲秦”策略,修建过程中,秦王赢政发现了韩国的意图,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嬴政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经济政治效益显著。 西门渠 又称引漳十二渠,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主持兴建,故名。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也是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史记:“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漳水浑浊多泥沙,通过西门渠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影响深远。 秧马 秧马,旧时汉族农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何时发明,尚无定论。北宋开始大量使用。其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背面象瓦,供一人骑坐其腹以枣木或榆木制成,背部用揪木或桐木。宋代大诗人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并安排实物进行示范表演。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元代以后,继续不绝,各种式样的秧船,皆从秧马演化而来。 圩田 又称围田,圩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提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作为低洼地区四周筑堤防水的田地。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因而旱涝无虑。系由汉以前的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相当发达。圩田对促进唐代农业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圩田能种植高产的水稻,这样更巩固了江南的经济地位,江南的农业逐渐发达起来。圩田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向自然作斗争的重要创造,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圩田的过度开发,也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 中国古代仓廪制度发展概况 1)起源:西周的“委积法”设有廪人、仓人、遗人等职专门管理粮食的储备和调节。委积法: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 2)确立:汉代的常平仓(平粜)时间:汉宣帝五凤五年(前54)实行,史载:“(耿)寿昌(汉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贵时减其价而粜,名曰常平仓。”结果:因受到异议,元帝初元五年(前44)废止。意义: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保障农民收益。提高效益。 3)历代常平仓的发展。王安石的常平新法:以青苗法为核心。明代预备仓的发展:粮食主要来自购买余粟,归地方官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完善。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do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

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

唐伯虎经典八股文《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唐伯虎经典八股文《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唐伯虎 芙目盼兮。情传之矣。 夫秋波。最足关情者也,况转于临去时乎!当之者将奚以为情耶? 若曰:人之以情相感者,予亦不知其何心也。第情不可见,有显然直露其表者,而其情浅矣;乃情不可见,有隐然微示其意者,而其情转深,何也? 当猝然邂逅之余,而凝眸偶嘱,若欲传,若不欲传,觉有往复流连者,令人一望而神驰也已。如予今之所见,其人不既去哉! 方其未去也,未尝告我以心,尚有不欲遽去者,不童倾心以相告,旁观者有所不知,而身其际者,已默为喻矣。 及其将去也,亦未明言其意,尚有不忍逮去者,一若寓意于目中,传闻犹多艳羡,而历其境者,益难自持矣。 幸哉,其临去也,望伊人之不见,而将遂将迎,不尽在此秋波乎? 惜哉,其临去也,瞻彼美之云遥,而乍臆乍现,怎当他秋波那一转乎? 丰姿绰约,神已淡于秋水。而相接之际,莫我肯顾,则无如

他何耳。今也睹彼秋波,有不自禁之情,俄而光稍著焉,俄而光即敛焉,低徊而临去者。能不倾倒于那一转乎?夫螓首蛾眉,《卫风》尝致荚于硕人。则何如那一转者,传神于阿堵之间也! 莲步轻盈,袜亦足以凌波,而相值之时,莫予云觏,又无如他何耳。今也眄彼秋波,有不自王之意,不视则恐我不知焉,久视又恐人或见焉,徘徊而临去者.能不销魂于那一转乎?夫婉兮清扬,诗人每载咪于之子,则何如那一转者,相赏于风尘之外也! 谓秋波在予乎?则不应转于临去也!谓秋波不在予乎?则临去不应有那一转也!步迟迟其欲往,意默默其难忘。窈窕淑女,亦似撩人之离恨,而为此秋波也者。 谓秋波无心于临去乎?胡为而多此一转也!谓临去有心于秋波乎?则怎当他那一转也!我欲招而不敢,他欲恝而不能。彼芙人兮,亦似惧人之断肠,而为此那一转也者。 谢佳人之有意,玉虽移而神已留;愧书生之不才,形虽隔而情难已。噫!怎当乎哉!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题目) 八股文是明清时代盛行的一种束缚读书人思想的文体,然而,有人却“戴着镣铐跳舞”,用这种死板的形式写出了绝妙文章。传为唐寅所作的《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一文,描摹细腻深入,运笔空灵洒脱,风格委婉缠绵,堪称美文妙文。

绪论

绪论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1,含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具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它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换句话说,政治制度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而政治制度史,则是研究国体与政体的起源、形式及演变规律的科学。 2,范畴:国体、政体、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各专项典章制度 二、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特征 1,以高度膨胀的皇权作为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轴心,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权力的执掌者和象征。 2,历代封建王朝都大力宣传“君权神授”,以“奉天承运”作为论证本身统治合理性的根据。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对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有过持久的影响。 4,体现地主阶级专制政权对广大人民的压迫,官僚政治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本质表现。 其他,如人治、社会等级的不平等性、宗族组织、因俗而治等等,都是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及其参考书 1、早期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的研究 《礼记》、《仪礼》、《尚书》; 《史记》中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所谓的“八书”, 《汉书》的《百官公卿表》和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地理、沟洫、艺文“十志”, 《九通》、《会典》、《律例》。 2、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的研究 3、建国后十多年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始于20世纪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论等方法的传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开始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近半个世纪里,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断代史等都取得不少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不足方面言,主要表现在研究范围较窄,研究方法单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其它学科一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1950年至1965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解放前社会的战乱、动荡,经济的落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当时的中国社会一样百废待兴。所以,我们称此时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为继承恢复期。据统计,本时期,中国大陆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论文约有180篇,专著约有10部。此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特点,这为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奠基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此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说,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被有的学者运用还属个别,而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则逐渐被许多研究者采用,并进而成为研究者的指导思想。尤其是阶级分析方法被广泛使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推上一个新阶段。

大清朝状元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这种在中国绝种百年的东西,相信大家都听过它的名字,但到底什么样子,极少有人看到。今从邓云乡老先生的有关文章中摘录一篇八股文的典型范文,和大家一起观赏,就当看个古董。如果哪位朋友能看懂,并把它翻译成大家都能理解的现代语言,或者能对该文进行点评,请出手。 偶尔也会看到一些清代人写的文章。其难懂的程度超过秦汉以来的文章。看了这个范文,我才明白清代文章的难读,全是考八股文训练出来的文人写的。 八股文的现代定义(从词典抄的):八股文,明清两朝考试制度规定的文体。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规定每篇文章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中,每个部分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一副对联)合起来共八股。八股文的字数规定为300字以上,450字以下,嘉庆时期放宽到600字以下。 介绍的这篇八股文范文作者是:韩菼。他的简历如下。 韩菼---清代初年八股文名家,江南长洲人(即现在苏州),官作到礼部尚书。韩菼在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考中状元。死后,乾隆朝追谥“文懿”。乾隆对他的评语是:“菼,雅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就是说他所写的八股文,是典型范文。 [题目] 注:方括号内的文字是我加的,不是原文的文字,为了方便朋友们理解文章。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承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起讲]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入手]

教育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简述

教育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简述 一、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将心理学同教育学相结合,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从而揭示在教育教学作用下,受教育者的知识掌握、技能学习、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心理变化规律;研究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教育心理学含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研究揭示教育体系中受教育者学习的性质、特点、类型及其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发展,教育心理学也具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通过研究受教育者学习及其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体系,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此外,教育心理学的特殊功能是将心理学研究人性特质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的智慧,用于学校教学,在学生身心成长上反映出教育的目的与理想。本文结合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回顾了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并进一步阐述了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概述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向的研究,希望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二、教育心理学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史就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相结合并且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分支学科的过程。早在1806年,著名学者赫尔巴特在其作品《普通教育学》中企图用心理学的观点阐述教育的一些问题,第一

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其后,俄国教育学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而对教育心理学做出杰出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他在1903年发表著作《教育心理学》,后来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并于1913-1914年出版。在书中,桑代克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正式确立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也宣告了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当代教育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心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并且逐渐明确了自身的研究对象,规范了研究方法,确立了其独特的研究领域,正在越来越走向科学、系统与独立。 三、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外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自上世纪二十初,西方教育心理学传入中国到现在,中国学者在引进和学习西方社会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独立研究,教育心理学从传入中国到发展不过百年,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最早记载是在1922年,中国心理学家廖世承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在南京师范大学授课,并于1924年编写《教育心理学》,此书被认为是我国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廖世承还陆续出版了多本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著作。但是这一时期教育心

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

古代八股文状元之作讲解 , 八股文范文

古代八股文状元之作讲解, 八股文范文 [题目]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1、[破题]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2、[承题]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3、[起讲]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未用[提股]) 4、[起股]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者,情相待也。故意气至广,得一人焉,可以不孤矣。人有积一心之

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5、(加)[出题]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6、[中股]汲于行者蹶,懦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间人也。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妄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加)[过接]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7、[后股]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方,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

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 篇一:明代黄册制度研究综述 明代黄册制度研究综述 明朝的户口制度 自秦始皇迄清朝灭亡,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中,中国都是实行君主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体制,国家的权力归于皇帝,皇权至高无上。经过汉、唐、宋、元以来的不断完善,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明代,皇权进一步强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大权,皆由皇帝一人独断。君主极端专制主义至此最终确立。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重大发展和变化。 但是,这种发展和变化,并没有改变皇权存在的物质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户和田土。任何一个政权,一旦失去它们,就势必无法生存。 管理户口和田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事关军国大计,非抓不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历代封建帝王一样,从一开始就深刻地认识到这项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对户口和田土问题始终常抓不懈。并为此颁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及相应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和规程,以确保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与

徭役征发,巩固皇权统治。户口,包括户数和口数。这两个数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以农为本的封建时代,户口的升降影响更大。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速,而且被看作是国势盛衰的象征和标志。因此,户口制度历来都受到高度重视。在封建国家制定的各种典章制度中,户口制度往往置于首要地位(在官修的“正史”中,户口常常列为经济政策《食货志》的首篇),并付诸实践,时时命官进行普查登记、核定册籍,实行层层管理,措施亦颇为严密。明朝的户口制度,承上启下,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更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中国古代户口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而后,列圣承业治国,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代有增损,但其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终明之世并无改变。明朝户口制度的中心问题是千方百计控制人户与土地,强制农民大众为封建国家交纳赋税,提供劳役。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节建立户帖户籍 户贴制的颁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普查登记的国家,户口制度源远流长。根据史书记载,这个制度在秦朝以前已经实行。及汉代,设有专官管理户籍。唐、宋两代,户籍编制工作日臻严密,开始划分户等。元朝统治之日,户口类别的划分更为细致,有民户、军户、匠户、站户、医户、盐户、窑户、儒户等各种户别。此外,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衰亡的原因-模板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衰亡的原因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科举制度从它诞生之初,就预示着它的必然衰亡。封建统治者采用科举制度,目的是为了笼络知识分子,维护自己的统治。狭隘的阶级利益,使这一制度从一开始就有消极因素。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新进士在榜前列队走过时,就非常高兴地对侍臣说:“天下英雄在吾彀矣!”(入彀就是入圈套)可见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使英雄就范的手段。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病日益显露。特别是到了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的内容严格限制在四书五经中,考试问文体必须用八股文,考八股文时,必须以四书五经来命题。这就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将他们的思想限制在程朱理学之内。他们只能“代圣贤之言”,依照题意,揣摩古人语气去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阻碍了思维的独创性,更不能实际。而到了近代,随着国外先进思想的不断传入,西方的各种政治制度先后被介绍到中国,社会出现了新思潮,这种死板的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结果。 科举制度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逐渐丧失,是其衰亡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隋朝以前,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世袭制”,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征辟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上述无论哪一种选官制度,大多以门第为主要依据,一般人根本没有做官的希望。而科举制从其诞生之初,就一改以前选官重门第的做法,它将选拔官员和学校教育、考试制度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选拔官员中的长官主观意志,为一般士人和平民提供了走上仕途的机会,确实使一些出身贫寒,但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得到任用,因而科举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它得到了普通读书人的欢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和走进上流阶层的桥梁。到了近代,外敌的入侵、领土的割让、赔款的支付,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纷纷从中自省,认识到,四书五经固然重要,但是,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近代技术,使国家早日强大,则更加重要。加之,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传入,许多接受民主思想的学生们,感受到民族危难的刺激,逐渐走上朝廷的对立面,这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