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0—2035 年)

目录

一、奋力打造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创新型县 (3)

(一)现实基础 (3)

(二)指导思想 (4)

(三)基本原则 (5)

(四)发展目标 (6)

二、加快构建高能级平台体系,形成“1+4+N”科技创新新空间.. 7

(一)“1”——打造面向全球的绿色创新新引擎 (8)

(二)“4”——构建“四区一体”协同创新示范带 (9)

(三)“N”——构筑多节点联动支撑的创新网络 (10)

三、组织实施“334”重大科技攻关,抢占创新制高点 (10)

(一)开展“3+3”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0)

(二)推动“4”个重大场景和产业化应用示范 (14)

(三)加快推进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 (15)

四、大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6)

(一)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16)

(二)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 (16)

(三)推动各类园区高质量发展 (17)

(四)打造重量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17)

五、超常规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打造长三角智力新高地 (17)

(一)汇聚全球高端创新人才 (17)

(二)强化产业创新人才培育 (18)

(三)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 (18)

六、全力构筑开放协同创新网络,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19)

(一)推动三大片区协同联动发展 (19)

(二)打造长三角技术转移转化核心枢纽 (19)

(三)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20)

七、率先探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最优创新生态圈 (20)

(一)构建高效创新治理体系 (20)

(二)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21)

(三)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 (21)

八、切实强化统筹推进,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21)

(一)加强组织领导 (22)

(二)加强政策供给 (22)

(三)优化要素配置 (22)

(四)优化考核评价 (23)

未来十五年是浙江省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在世界创新版图中确立特色优势、跻身前列的战略窗口期,也是与长三角其他省份共同探索、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突破期。为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作为全国唯一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标杆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片区发展规划》的部署要求,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0-2035 年。

一、奋力打造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创新型县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育创新创业主体,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建设产业层次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示范片区。先后获得浙江省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7 年度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创新实力大幅增强。2019 年全县R&D 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达3.14%,比“十二五”末提升0.54 个百分点,全省科技监测综合排名从第40 位提升至第8 位,连续两年入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榜单,在全国县域科技创新百佳县市中列全国第14 位、全省第3 位。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创建通信电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铁新城、归

谷科技园、科创中心等创新平台整合发展,上海、欧洲国际科创中心开辟“科创飞地”模式,新引进创新载体5 家,

新增省级孵化器2 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 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 家。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在全省率先开发应用企业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11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10 家,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609%、297%,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面提高到76.7%。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出台科技新政,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全面推行科技创新券制度,累计发放创新券4182 万元。强化科技金融支持,设立总规模5000 万元的县政府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子基

金,科技银行增加到11 家。木业家具(智能家居)、通信电子先后列入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累计获得省财政激励资金6000 万元。

“十三五”期间,县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体现在高端创新资源有所短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有待增强,创新体制机制有待突破等。放眼未来,围绕这些问题,将牢牢把握战略窗口期、历史交汇期和攻坚关键期,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全力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两个更加”,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高质量、一体化、生态绿色”发展为主线,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超常规举措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实施高精尖科技项目、构建高水平产业体系、汇聚高层次人才队伍、开展高标准开放合作、建立高效率治理体系、营造高品

质创新生态,以高水平创新型县建设突破推进示范区建设,奋力书写“双示范”建设新篇章,为全力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窗口提供科技硬

核支撑。

(三)基本原则

坚持高端引领。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硬核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抢占创新制高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在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找准突破口,大胆先行先试,全面推进经济、科技、体制等相关领域改革,积极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生态。

坚持开放协同。立足全球视野,推动开放融合,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生态网络,构建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区域创新创业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坚持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突出科技创新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构筑绿色生产体系、营造绿色生产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县域中的关键作用。

坚持数字赋能。按照“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要求,统筹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强化科技治理能力建设,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统一,进一步提升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四)发展目标

到2025 年,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幅提升,支撑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县。

——祥符荡科创绿谷初步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企业总部、高水平新型研发组织、头部创投风投机构、知名

公共服务机构密集,塔尖人才高度汇聚,金融资本高度活跃,研发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高度发达,在医疗大健康、云计算、大数据

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百亿级规模的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

院所落地,打造科技、产业、小镇、生态融合发展的长三角创新高地。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融合先行地基本建成。借助浙江数据产业特色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乃至全国知识与技术溢出,探索跨区域科技+产业合作机制,打破要素跨界流动的体制机制藩篱,率先构建数字经济创新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

推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电子新材料等新兴数字技术在嘉善深入应用,5G、未来社区等重大场景应用在落地,数字产业在集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形成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重要指标实现“六倍增六提升”。省级以上高端人才引育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PCT 国际发明专利申请数、技术交易总额、引育科研平台数等六方面实现倍增。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规上工业企业R&D 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每万人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六方面实现提升。

到2035 年,全面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县,基本形成特定领域技术领先、应用示范超前、创新生态繁茂、软硬发展均衡的产业体系和集群化融合发展格局,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版图中的创新势能大幅提升。在数字经济若干前沿技术和重大战略性产业领域,建成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育一批头部企业和研发机构,集聚一批战略型、领军型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双示范”的标杆引领作用充分显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区域创新体制率先形成,创新的系统效应和整体效能全面提高,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探索形成全域创新、生态美丽、格局开放、人民幸福的片区建设新路径。

二、加快构建高能级平台体系,形成“1+4+N”科技创新新空间

充分发挥“临沪创新活力区、科创走廊大枢纽”的区位优势,打造以祥符荡科创绿谷为核心,以临沪高能级智慧产业新区、高铁新城、归谷科技园、科创中心四大片区为承载,以国内外科创飞地等为节点的“1+4+N”创新空间布

局,构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创新总体态势。

(一)“1”——打造面向全球的绿色创新新引擎

1.总部研发基地。引进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流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基地,吸引阿里巴巴、华为等科技型头部企业设立研发总部或区域性研究中心、创新联合体,争取布局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聚焦产业

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研发攻关,强化产业技术供给,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经济,打造知识创新型总部聚集区。

2.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紧扣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实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破解制约可持续发展因素,为全国县域可持续发展探索经验。

3.高端产业创新园。遵循“高端、高效、高辐射力、高成长性”原则,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与协同,培育新业态

新模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4.祥符人才之家。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祥符人才之家,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上下联动的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突出人才融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特色化服务,强化政策、资金、平台等制度供给,打造“三生融合、宜创宜业”的优良环境,成为全球人才创新价值最佳转化地。

5.祥符基金小镇。探索建立“资本+项目+科技”的基金招商新模式,引进全球知名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加强科技保

险等新产品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引进国内外投资机构合作设立子基金,鼓励发展创业孵化型金融机构,全力打造以绿色金融为主基调的祥符基金小镇。

(二)“4”——构建“四区一体”协同创新示范带

1.临沪高能级智慧产业新区。面向上海乃至全球,围绕智能传感、医疗器械、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通信电子省级高新区、中新现代产业园等产业平台优化整合、提升能级,推进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标杆性项目落地建设,构建临沪高能级智慧产业新区,以大平台优势加大先进技术成果吸纳与转移力度,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2.高铁新城。利用多维度交通体系强化空间连通,发展国际化现代服务业,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高铁新城。大力推进上海人才创业园建设,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大健康等领域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度,依托创客邦等平台,构建论坛性、周期性、前沿性、专业性人才互动模式。集聚一批有创意、能创新、敢创业的青年科学家、青年工程师、青年艺术家,打造青年创业高地。

3.归谷科技园。以归国留学人才为创业主体、以创

新气质和江南底蕴为特色、以打造新一代海归的圆梦工场为目标,聚焦人工智能和健康医疗深度融合,促进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聚合、创新服务聚焦、新兴产业聚变,着力打造产业转型示范点、人才集聚智高点。

4.科创中心。发挥科创中心国家级孵化器平台优势,与科

技企业加速器、各类产业园区等平台载体链接互动,构建

“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孵化生态链条,强化成果展示、技术交易、融资对接、创新培训等功

能,为科技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多层次、全要素

的开放式综合服务,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培育基地。

(三)“N”——构筑多节点联动支撑的创新网络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疗、节能环保、高端装备

制造等科技前沿领域,积极探索在北京、深圳、武汉、西安

等创新资源丰富的城市以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布局一批创

新飞地,深化国际创新中心(上海)、国际创新中心(欧

洲)等建设,全球化布局创新节点。加强与国际知名科技中

介机构及科研组织深度合作,推动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向集聚,形成“研发孵化在飞地,产业化落地在” 的创新发展新模式。

三、组织实施“334”重大科技攻关,抢占创新制高点

聚焦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围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基础性传统产业、四大民生发展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场景应用示范,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进科技赋能品质生活。

(一)开展“3+3”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新一代信息技术。聚力突破5G 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关键技术,加快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

封测装备等核心环节构筑特色优势,打造全省乃至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强县”。

专栏1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发展5G 关键芯片和5G 智能终端技术,加强6G 技术研发布局,开发面向5G 应用的新一代大容量通信光纤技术,提升光导纤维等产品技术含量。

智能网联车。在智能网联车领域强化汽车系统控制处理器、模组、智能中控台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能力,促进从上游IC 设计到软件系统集成、车机系统到下游互联网应用的全产业链创新。

集成电路与高端芯片。鼓励发展面向智能传感、图像处理等高端芯片及传感器件技术研发与创新。重点支持高密度三维系统集成技术、芯片级封装(CSP)、系统级封装(SiP)等新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技术的研发。

生命健康前沿技术。面向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前沿领域,加快突破中高端诊疗设备核心部件的技术瓶颈以及新型疫苗、生物检测等关键技术。

专栏2 生命健康前沿技术

新药研发。重点支持防治重大疾病的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支持防控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新型疫苗药物研发。支持小分子干扰核酸(siRNA)新药、干细胞、诊断试剂、生物芯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多肽药物等领域的技术和药物研发。

高端医疗器械。以体外诊断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新型磁共振设备、新一代超声成像、远程影像诊断平台等领域,突破数字X光机(DR)平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X线球管等关键部件技术瓶颈,实现进口替代。

新能源(新材料)技术。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化产

品前沿应用,着力突破储氢、制氢以及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及

配套工艺设备,加强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等前沿材料的研究布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专栏3 新能源(新材料)技术

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围绕氢气制备、存储和氢能应用,以中间环节储氢为突破点,重点发展储气罐设备、加氢/脱氢催化剂等领域,加强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多功能复合薄膜材料研发设计,推动氢气制备、双极板、膜电极等制氢核心技术及配套设备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储能锂电池。顺应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动力电池趋势需求,重点开展三元锂电池、碳酸锂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吸引和构建锂电池研发、检测、推广等服务平台。

功能性新材料。大力发展高容量储氢材料、固体氧化燃料电池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加大对石墨烯、半导体硅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重点开发一批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能源设备等新型

功能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以产品精密化、高端化、成套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加强产业链合作和技术攻关,大力提升精密铸件和机械基础件的产品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水平,延伸拓展集成工艺和配套能力。

专栏4 高端装备制造技术

关键机械基础件。大力突破高性能关键金属构件高效增材制造工艺、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切削、磨削、研磨、抛光)等先进基础工艺,重点发展高速重载精密轴承、机器人用轴承、高强度紧固件、高性能密封件、碳纤维传动轴等核心基础零部件。

精密铸造。大力提升本地企业材料技术、生产工艺、质量检测、节能减排等技术水平,积极发展高精度保持性机床铸铁件、ADI 齿轮和曲轴、高档球墨

铸铁件、高气密性液压铸件等高端铸造产品。

智能成套装备。重点发展智能测量仪表、新型元器件制造成套装备、新型平板显示制造成套装备等电子信息装备、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振镜等增材制造装备。大力发展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数控雕刻机、橱衣柜模压门板转移设备等定制家具专用装备,机电一体化喷气织机、自动络筒机、数码印花机等智

能纺织及印染装备。

绿色智能家居技术。以“创意+设计、互联网+制造”为发展导向,聚焦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提升智能家具制造技术,大力发展以智能家居为核心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打造总部型绿色家居产业基地。

专栏5 绿色智能家居技术

智能家具制造。利用仿真和虚拟设计制造、参数化智能设计、网络协同设计等技术,实现销售设计网络化、生产排程电脑化、制造执行信息化、流程管理数码化,大力提升柔性化生产制造能力。

制造服务化技术。推动家居产业服务业化发展,研发推广“定制化规模生产”和“服务型生产”等高端生产模式的配套技术。

时尚纺织技术。围绕服装面料和辅料两大特色领域,研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纺织材料和高端服装辅料,大力发展绿色智能纺织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专栏6 时尚纺织技术

高端服装辅料。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与服装辅料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品的创意设计、新材料研发和工艺装备水平,重点发展天然、环保型的,融合科技、时尚和文化的钮扣、拉链等高端辅料产品。

高性能、高附加值纺织纤维及面料。大力研发新型纤维材料和绿色加工技

术,重点发展功能性纤维混纺纱线、智能纤维及其制品、新型复合植绒布等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开展石墨烯等新纤维面料研发与应用,开发低碳环保和健康舒适的功能性面料。

绿色智能纺织技术。发展废旧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再生利用技术,加快推广印染废水分质分流及深度处理回用技术、有机废气综合治理技术、高温废水热能回收等技术。紧密围绕现代纺织业网络化、自

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需求,构建面向工业 4.0 的纺织生产大数据平台。

(二)推动“4”个重大场景和产业化应用示范

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全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加速融合,加强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广泛应用。集合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以农田智能监测、养殖环境监测、设施园艺精细管理、设施环境精准控制为重点,打造智慧农业云平台。推进农业新品种示范应用,引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品质管理模式,加强对绿色生态种养殖技术的应用示范,促进高科技生态农业集群发展。

健康。开展医学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研究,重

点在微创治疗、精准医疗、慢病综合防治等领域取得一批诊治新技术、新方法,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信息技术与医疗领域融合发展,加快智慧诊疗技术、智能医疗器械、智慧诊断设备、医疗机器人等研发、应用与产业化,构建平战结合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体系。

智慧城市。积极共建示范区“智慧大脑”,加强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深化5G、大数据、人工智

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生活服务、风险防控、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积极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院、智慧金融等,加强绿色低碳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

美丽。推动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重大项目应用示范。开展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体、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示范。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积极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加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技术,以及气象、地质、洪涝、地震等灾害预防预警技术的研发应用。

(三)加快推进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

面向长三角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积极筹建聚焦关键领域技术发展趋势的集成创新平台,或整合跨领域专业研究所、核心企业合作伙伴、海内外战略合作高校等创新主体资源,探索集成创新项目组织方式,打通创新链各个环节,促进各类创新载体、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融通创新,面向重大技术突破和产品开发,推进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

支持企业牵头着力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缺乏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蕴含关键核心技术的产品,尽快实现所处产业环节高端化,推进若干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紧跟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在战略必争领域和产业前沿方向,提前布局一批可引发产业变革、开创新兴产业的前沿引领和颠覆性技术。以提升企业产品技术竞争力为导向,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

核心技术,显著提升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大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雁阵梯队。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聚力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队伍,引育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与高端芯片、新药创制等优势领域,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 企业和细分领域“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载体。

(二)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

吸引一批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等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在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按照“强核心、多基地、网络化”模式,协同嘉兴优势科研力量,融入嘉兴南湖实验室布局。深入实施“深根计划”,深化校地、院地合作,推进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共建高端创新载体。支持有条件的载体争创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

等,争取实现国家级创新基地“零”突破。

(三)推动各类园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园区)。推动通信电子省级高新区扩容提质,推进中新现代产业园打造智能传感“万亩千亿”新产业发展平台。以通信电子省级高新区、中新现代产业园为主核,整合祥符荡、归谷等创新资源,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探索“一区多园”模式。高质量推动各类特色化园区集聚整合,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阵地。

(四)打造重量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聚焦县“3+3”重点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为建设产业链供应链备份系统作出贡献。实施一批前期研究基础扎实、技术含量高、产业辐射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打造智能家居、时尚纺织、电子信息等优质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实施数字经济赋能工程,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融合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制造方式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五、超常规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打造长三角智力新高地

(一)汇聚全球高端创新人才

深入实施“祥符英才”等人才计划,探索“一事一议”

引才、产业精准引才、全球柔性引才等引才模式。充分发挥祥符荡科创绿谷、归谷科技园、上海人才创业园等高能

级平台引才聚才作用,承接长三角地区乃至全球创新人才溢出,吸引一批诺贝尔奖得主、海外科学家、海外工程师等顶尖人才,全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吸引力的长三角一体化人才高地。在国内创新先锋城市和国际创新前沿阵地布局一批“科技人才飞地”,构建全球引才网络。鼓励龙头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通过实施重大产学研项目、设立开放基金等方式,面向全球延揽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

(二)强化产业创新人才培育

聚焦主导产业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加快产业技术研发、科技创业、高技能、青年科技人才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建,最大限度激发、释放本地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快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实施“大工匠”培育行动,鼓励企业在国内外高校院所、职业院校设立特色学院,采取“订单式”方式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加快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引导和助推青年人才留在。

(三)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

全面推进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充分赋予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权,加强薪酬分配、科研经费等人才政策创新突破。探索竞争性人才使用机制,推进“首席专家负责制” “赛马制”等方式,激励更多的科技人才在科研攻关中施展才华。推进长三角地区外国高端人才互认工作机制,打破人才要素在一体化示范区内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优化行政审批,推行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两许可“一件事”办理。举

办“科技领军人才行”等一批标志性人才活动。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大力推行“人才住房券”和“人才金卡”制度,打造“人才e 点通”服务云平台,实施租购并举的人才住房计划、国际化教育的子女入学计划,提供高水平、国际化、多样化的医疗服务计划,营造最优人才保障生态。

六、全力构筑开放协同创新网络,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一)推动三大片区协同联动发展

以祥符荡科创绿谷为核心,高标准启动西塘镇、姚庄镇等先行启动区建设,抢占数字化新业态先机,带动片区创新能级整体提升。强化与上海青浦区、江苏吴江区等两区的对接联动,推动技术、人才、资本跨区有序流动。支持三区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强强联合,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构建高质量科创产业协同体系。推动示范区内创新券通用通兑,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二)打造长三角技术转移转化核心枢纽

积极融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全力打造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建设长三角技术转移转化核心枢纽和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加快建设科技大市场,充分发挥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作用,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的技术成果溢出。推动中试产业化基地建设,鼓励科技企业、服务平台联合共建中试基地,缩短“从1 到

N”的距离。以科创中心国家级孵化器为核心,完善全链条科技创业服务,深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群。

(三)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加强与主要创新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交流,更多展现元素,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网络。加快国际创新中心(欧洲)建设,支持高新区、经开区、龙头企业通过共建海外创新中心、海外创业基地等方式,集聚高端资源。推动骨干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整合资源“抱团出海”,输出优势产能。推进开放创新合作园区建设工程,积极创建中荷()产业合作园为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争取上升为国家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全球“揭榜挂帅”,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全球创新资源协同破题”攻关机制。

七、率先探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最优创新生态圈

(一)构建高效创新治理体系

开展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试点,深化“最多跑一次” 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改革备案制。建设“科技大脑”,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加强新型科技智库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项目一体化实施机制,支持企业申报三省一市科技攻关项目。推行本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政府首购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创新产品在国有投资项目中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