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2019)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2019)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2019)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2019)

○Q地区生产总值

核算制度

(简明版本)

(2018年统计年报和2019年定期统计报表)

国家统计局制定

- 2 -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简明版本)

2018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简明版本)- 1 -

目录

一、总说明....................................................................... - 2 -

二、报表目录.................................................................... - 3 -

三、调查表式.................................................................... - 4 -

(一)综合年报表式............................................................. - 4 -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 4 -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 4 -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 5 - 居民消费水平............................................................... - 5 -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 6 - (二)综合定报表式............................................................. - 7 - 季度地区生产总值........................................................... - 7 - 四、主要指标解释................................................................... - 8 -

- 2 -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简明版本)

一、总说明

(一)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等方面的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一部分,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的综合要求,各地区应按照全国统一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按时填报。

(三)按报告期别分为年报和定期报表两部分。综合年报表5张,综合定报表1张,表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应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司《国内生产总值年度核算方案》、《国内生产总值季度核算方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度核算方法》执行。

(四)不变价格计算,以2015年为基期。

(五)年报于次年12月31日前上报,定报于一、二季度季后14日前,三季度季后16日前,四季度季后20日前报送。

(六)凡是表列计量单位为亿元的指标,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计量单位为元的指标,不保留小数;相对数(构成、指数等)保留一位小数;人口数保留两位小数。

(七)为审核逻辑关系、平衡关系,下列情况请按规定符号填报:数据太小,无法按制度规定的单位和小数保留位数填报的项目应填“…”;不应该有数据的项目应填“—”。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简明版本)- 3 -

二、报表目录

(一)综合年报表式

(二)综合定报表式

- 4 -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简明版本)

三、调查表式

(一)综合年报表式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说明:1.本表数据由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统一核算。

2.本表数据的报告年度为2018年(本年)和2017年(上年)。

3.报送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前。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说明:1.本表数据由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统一核算。

2.本表数据的报告年度为2018年(本年)和2017年(上年)。

3.报送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前。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简明版本)- 5 -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说明:1.本表数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报送。

2.本表数据的报告年度为2018年(本年)和2017年(上年)。

3.报送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前。

4.审核关系:

(1)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流出

(2) 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

(3) 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4)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动

居民消费水平

说明:1.本表数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报送。

2.本表数据的报告年度为2018年(本年)和2017年(上年)。

3.报送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前。

- 6 -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简明版本)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 0 年月日

说明:1.本表数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报送。

2.本表数据的报告年度为2018年。

3.报送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前。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简明版本)- 7 -

(二)综合定报表式

季度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年月日

说明:1.本表数据一、二、三季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报送,四季度由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统一核算

2.报送时间:一、二季度季后14日前,三季度季后16日前,四季度季后20日前。

- 8 -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简明版本)

四、主要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三次产业三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对于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出,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办法。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

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指常住住户承担的个人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既包括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也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消费价值,后者称为虚拟支出,主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简明版本)- 9 -

要包括:单位以实物报酬或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员工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用于自身消费的货物(如自产自用的农产品),以及纳入生产核算范围并用于自身消费的服务(如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隐含在利息中的金融中介服务;保险机构提供的、隐含在保费中的保险服务。

政府消费支出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支出和为居民(个人)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支出。其中,公共服务支出包括国家安全和国防、行政管理、制定法律规章、维护社会秩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它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机构有偿提供服务所获收入的差额。为居民(个人)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支出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没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向居民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减去向居民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政府针对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两部分。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耐用消费品、小型工器具。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按购买者价格计算,并在所有权发生变化时记录。核算内容主要包括住宅,非住宅建筑物,机器和设备(包括武器系统),知识产权产品中的研发支出、计算机软件、矿藏勘探费、文学艺术品原件,新增役、种、奶、毛及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等培育资产,住宅产权和非生产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等。目前由于数据资料来源困难,暂不对研发支出、文学艺术品原件、培育资产、住宅产权和非生产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进行核算。

存货变动指常住单位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存货变化的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其中不包括核算期内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损益。存货的核算范围既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也包括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存货变动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增加,负值表示存货减少。根据资料来源,存货变动按行业计算。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关于印发《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 财库[2013]218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我部对《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印发给你们,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财政部 2013年12月18日附件: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二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一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例题讲解: 例1 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3)国民收入(NI):广义的国民收入是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业绩的数量指标,是在一个经济社会中用货币衡量的每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数量上等国民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即狭义的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4)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的最大产值。 (5)重置投资:指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 例2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这对该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1)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 (2)假如当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 (3)假如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形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与(1)相比如何?为什么? 解:第一种解法:考虑了乘数效应 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首先导致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2000万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1-60%=40%的前提下,该地区将把其中的800万元用于消费,导致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这样一直继续下去,便导致国民收入数倍的增加。 Y=2000×1+2000×40%+2000×(40%)2+2000×(40%)3+… =2000/(1-40%) =2000/60%=3333.3(万元) (2)会产生相同的效果,因为政府支出中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是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具体如下 ,当政府向厂商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时候,在私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中并没有包括对这些劳务的支出,因而应该加上政府的这部分支出,当政府向居民购买生产要素的服务而生产出物品和劳务的时候,它们也构成社会产品的一部分,因而应该加上政府的这部分支出,因此在国民收入每一轮中增加2000万元,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为40%,在此影响,每二轮增加为2000×40%,这样一直继续下去,和(1)的效果是一样的。 (3)该地GDP会增加,与(1)相比GDP增加的要少,每一轮的增加为2000×40%,第二轮的增加为2000×(40%)2,于是增加的国民收入为: Y=2000×40%+2000×(40%)22000×(40%)3+…=800/60%=1333.3(万元) 因为政府以补贴的形式发给居民,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换取生产要素服务的单方面的转移支付,社会产品没有相应增加,因而在计算国民收入不应该算上这部分的政府支出. 第二种解法:没有考虑乘数效应 支出法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一)、三种计算方法:收入法部门法(生产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 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NX(X-M) ?【C】消费 consumption: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购 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I)投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 加(计算GDP时的投资是指总投资) ●第一类分类:固定投资(既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居民住 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 存货投资是净存货(即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的差额)。=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即产量超过销量的存货。 ●第二类分类:重置投资replacement =对磨损的补偿=折旧 净投资=每年新增资本= 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初的资本存量 注意:①、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都是当年的投资支 出,都构成对当年资本品市场的社会需求。 ②、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 国民生产总值中,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 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 ③、购买股票、债券等不算。 ?【G】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不包括政府 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 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 障金

●原因:①以避免重复计算。②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 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③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是 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 ?【X-M】净出口(X是出口,M是进口) ●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 ●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 ●贸易顺差屡创新高。 ●一方面,顺差过大不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有升值 压力,国际贸易磨擦增大。 ●另一方面,净出口增大使GDP增速居高不下。但外需波动 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 2、收入法 income approach(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 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W+i+R+E 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产品最终价值:除要素收入外,还有折旧、间接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等收入) 3块:(1)要素报酬收入(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3)厂商收入 ?生产要素报酬收入: ●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 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 企业债券利息等。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收入,个体 户收入。 ●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常混 在一起,无法区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 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 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两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制度吧!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为了贯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有事业单位。 根据财政部规定适用特殊行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不执行本制度;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 行本制度;已经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事业单位,按有关企业会计 制度执行。 三、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 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主管会计单位;向主管会计单 位或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有所属会计单 位的,为二级会计单位;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下面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为基层会计单位。 以上三级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销单位”管理。 四、事业单位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需用的科目可以不用。

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各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 六、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的管理,按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有关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及会计核算事宜,按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办理。 七、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解释。未经财政部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八、本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各地区、各部门在本制 度生效前制定的会计制度,凡与本制度不一致的,应停止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表 序号编号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1101现金 2102银行存款 3105应收票据 4106应收账款 5108预付账款 6110其他应收款 7115材料 8116产成品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二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念与特点 一、行政事业单位 (一)行政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对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二)、事业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事业单位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一)行政单位会计特点 行政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满足公共需求是行政单位业务活动的目的,具有明确的非市场性; (2)行政单位必须按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收支核算,收付实现制是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 (3)行政单位会计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是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经费的主要资金来源,开展业务活动创造的收入也是其资金来源之一;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经营性业务收支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3)因事业单位的行业不同,事业单位会计有更详细的分类,如学校、科研单位、医院等; (4)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可以进行成本核算。 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制度 (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分为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科目、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审和附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已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实施,适用于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 其主要内容有: (1)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2)规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为会计要素; (3)规定了“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为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式,规定了记账方法为借贷记账法。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国有事业

2019年新政府会计制度常用会计分录

授权支付账务处理: 收到额度,凭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记账: 财务会计: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拨款收入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解析:收到的只是额度,记账的知识通知书,并不是收到钱,有额度可以按授权自由支配,当然前提是必须是纳入预算的支配事项,超预算不可以支付,有预算指标控制的。 支出用款额度账务处理: 支付日常活动费用和购买物品固定资产等: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库存物品/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下设对应费用二级科目)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预算会计: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解析:授权支付给的是额度,当然得从额度支付。

年末的时候还需要注销额度,具体处理为: 注销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也就是额度清零,啥叫零余额,年底结转时不能有余额。 财务会计: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当然了,下年初,还需要将额度恢复,对应的分录正好和这个相反。 财务会计: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当然这个是根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和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来做的,通俗的讲就是上年注销的,这年再恢复。确保年底零余额清零的一个操作。

若是当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下达数的,根据未下达的用款额度做调整: 财务会计: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财政拨款收入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这个处理不知道啥意思?就是预算指标没用完,将剩余的没用完的指标做当年财政收入记入收入。 这里涉及一个科目叫财政应返还额度,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我们先来看政府会计制度科目说明的解释: 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包括可以使用的以前年度财政直接支付资金额度和财政应返还的财政授权支付资金额度。 我们刚才说了,还有一种10万朝上的财政直接支付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财政直接支付下的支付,不再通过零余额账户周转,直接将支出记财政拨款收入和对应的支出项,一步完成,这种情况对应的大额支出一笔对一笔,一笔一个额度,也是凭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入账: 财务会计: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计算题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计算题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简答题 1. 在计算增加值过程中,要将中间投入价值从 总产出价值中扣除掉,那么在核算中间投入 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2. 从理论上看,净增加值比总增加值更符合增 加值的定义,但是,实践中更广泛应用的却 是总增加值,为什么? 3. 现代管理中常常倡导要提高生产的附加值, 或者要投资于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如何在 核算中体现这些要求? 单项选择题

1. 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 A. 企业自制设备 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 C. 家务活动 D.毒品生产 2. 上海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广州建立了一 家分公司,从事服装生产,根据生产核算的 原则,该分公司实现的增加值应计入的国 内生产总值。

3. 在国民经济范围内,面粉是中间产品,这 —命题 ________ 。 A. 总是对的 B. 总是错的 C. 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 D. 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 能成立 答案:1.C 2.B 3.D 三、多项选择题 1. 对生产者进行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 生产结构,具体体现在 ________ 。 A. 进行产业分类为产业结构分析提供前提 B. 进行产业分类可以衍生出投入产出核算的 框架 C. 进行机构部门分类可以观察生产的机构部 门机构,还可以反映经济组织结构特征 D. 机构部门分类为收入分配核算、资产负债核 算 A.上海 国外 B.广州 C.上海兼广州 D.

等提供了起点 E. 按参与市场的性质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 生产的市场化程度 2. 下列关于总产出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A. 总产出既包括货物产出,也包括服务产出 B. 一般不用总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 量,是因为中间产品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C. 工业总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产品法” D. 在我国,对于生长周期较长、跨越几个核算 期的农产品,一般在未成熟时不对其进行产 出核算 E.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普通高校普遍采 取收费制,大学生交纳的学费内在地构成了 高校总产出的一部分 3. 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 A. 固定资本形成是指用于固定资产积累的最终 产品价值 B. 固定资本形成=当期获得的现有资产和新资产 -当期处置的现有资产 C. 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化共同构成最终产品 使用的一个主要部分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附件1: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目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 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 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 (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

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行政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 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 (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 1.资产类 (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 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核 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转账时,

GDP核算方法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s的缩写,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常住单位是指在中国大 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厂房或住宅),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位(包括住户),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以及中国领土台湾省内的单位。GDP核算与GDP不同。GDP表示的仅仅是一个总量指标,而GDP核算则是指在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下围绕GDP这个总量指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核算活动。GDP核算从核算时间上可以分为年度核算和季度核算。从核算使用的价格上可以分为现价核算和不变价核算。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 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

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增加值= 总产出- 中间消耗。 GDP =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 GDP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支出法也称使用法,顾名思义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按照支出法计算,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计算公式为: GDP = 居民消费 + 政府消费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存货增加 + 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 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我国目前以生产法GDP为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文) 导语: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下面是收集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文),欢迎阅读。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监督和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全部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 第十五条行政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十六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

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你知道中国2000 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吗?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按市场价 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 最终成果,是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 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1)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不同行业的总产出计算方法不同,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按产品法计算,表现形式为产值。如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其中由于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含增值税,而增加值包括增值税,所以计算工业总产出还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销项税; 第二类按提供的服务计算,表现形式为毛利(即商业进销差价),如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商业附加费; 第三类以营业收入来计算,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社会服务业中的营利性企业; 第四类以虚拟服务收入+实际服务费收入来计算,如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业; 第五类以经常性业务支出+虛拟折旧来计算,如非营利的行政事业单位。 (2)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 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3)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 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十大变化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十大变化 新发布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与之前版本有什么区别?我整理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十大变化,欢迎阅读! 1.会计核算目标进一步明晰 如:原《制度》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使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反映不全面。新《制度》则要求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且在计提折旧时冲减相关净资产,而非计入当期支出。这种处理方法能兼顾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信息需求。 2.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改进 如:把"双分录"核算方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所有非货币性资产和部分负债。除固定资产外,增加了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9个科目的"双分录"核算。 3.更加完整地体现了财政改革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新《制度》统一体现了近年来为适应财政改革要求分别发布的会计核算补充规定,如:《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财库[2019]26号)、《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第9号)等,更有利于促进深化财政改革。 4.进一步充实了资产负债核算内容 如:将原制度中的资产负债科目进行细分,新增了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会计科目,更好地满足财务管理需要。 5.新增了行政单位直接负责管理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资产的核算规定 如:增设"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科目,单独核算反映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资产情况。 6.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且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相关净资产,既真实的反映了资产价值,也为下一步核算反映行政成本奠定了基础。 7.解决了基建会计信息未在行政单位"大账"上反映的问题,要求基建会计信息要定期(至少每月)并入行政单位会计"大账"。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第四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它与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国际收支核算构成了相互联系和互为补充的统一整体。GDP对于全面观察经济增长,深入研究经济发展趋势,反映产业结构和分配格局的变化,分析投资、消费、进出口等重大比例关系,制订和调整有关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进行经济理论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GDP核算的基本理论 一、GDP核算的历史沿革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增加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全部收入总和,是一定时期所有常住单位所占有的最终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GNP和GDP核算是统计指标,它们都起源于对国民收入的测算,而且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们是混用的。但是,GDP是生产指标,GNP是收入指标,收入指标叫国民生产总值,容易引起歧义。1993年联合国通过的SNA,正式提出国民总收入(GNI)的概念,替代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概念。 从其发展历史分析,可以将GDP的计算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估算国民收入阶段,1665年-1933年 W〃配第是历史第一个对国民收入进行估算的经济学家,他根据当时(1665年)英国人口的估计数字和每人每年生活费开支的估计数字,估算出当时英国国民的总支出为4000万英磅,按照收入与支出相等的原则,国民收入应为4000万磅。他根据有关财产的估计数字,估算国民收入中的财产收入为1500万英磅,从国民收入中扣除财产收入,推算出劳动收入为2500万英磅。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演变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的演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不断发展的。它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正式开展于1985年,建立了《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但当时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仍然是MPS体系的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只是一个附属指标,并且在实际中更多地使用国民生产总值(GNP),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其核算方法也不规范,主要是在MPS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的基础上,补充了物质生产部门中非物质服务消耗、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方法以及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后形成的。这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生产核算,没有使用核算。 1985年,首次制定了《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试行)》。 1989年,首次建立了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并基于国民收入使用法开始试算。 1990年1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对原有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二是规定了大修理基金的处理方法。但它仍是一个以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为基础,辅以有关调整补充的方法。 1992年12月,根据《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的原则要求,制定了《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及测算方案》,首次建立起我国独立的、比较系统的国内生产总值测算方案。这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国内生产总值从附属地位变成核心地位。 1993年10月,根据我国新的会计制度和基层企业统计一套表要求,制定了《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解释及测算方案》,这一方案取消了原方案中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并对原方案中有关指标定义、计算方法等进行了修改。如,修改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社会消费等指标的定义;改进了工农业不变价总产出、政府消费、存货增加的计算方法;明确了差旅费、会议费、养路费、排污费等的处理方法以及邮政储蓄业的行业归属等。 1997年5月,根据联合国1993年SNA的原则和方法,结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年度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对国内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不再执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2. 预算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9个)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科目(11个)基本对应。增加了()科目。债务预算收入 3. 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9个会计科目。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资产负债表重要项目的是()。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5. 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起施行。2019年1月1日 判断题(共5题) 6. 政府会计由政府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双功能”构成,两者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正确 7. 预算会计中的支出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费用类科目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正确 8.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多项会计制度并存、会计政策不一致。()正确 9. 政府财务会计的计量,主要是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正确 10. 财务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会计。()错误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财务会计充实了资产的核算,补充了一些原制度没有的会计科目。其中不 包括()。 自然资源资产 2. 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9个会计科目。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3. 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主要对原制度下的“其他收入”科目进行了拆分。其中,单独设置了()科目。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4. 某单位直接支付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发生下列事项:年末,未完成支付的直接支付额度12500元;下年度,使用上年度直接额度支付款项7500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末的会计处理中,应贷:财政拨款收入 12500 5. 在会计核算层面,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现有政府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财务会计。实现政府会计的()“双功能”。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 判断题(共5题) 6. 同级财政的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重要)收入来源。拨款方式包括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直接支付。()正确 7. 预算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错误 8. 预算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确认基础,侧重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错误 9. 单位应当按照及时性原则,对本年度发生的各类影响收入(预算收入)和费用(预算支出)的业务进行适度归并和分析,披露将年度预算收入支出表中“本年预算收支差额”调节为年度收入费用表中“本期盈余”的信息。()错误 10. 财务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会计。()错误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预算会计中的结余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净资产(盈余)科目有较大差异。为应用平行记账方法,设计了()科目。资金结存 2. 关于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操作,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财务会计取得时记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记入业务活动费用或单位管理费用等 3. 应付账款核算单位因购买物资、接受服务、开展工程建设等而应付的偿还期

2019政府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名称

2019政府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名称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一、财务会计科目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1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 1021 其他货币资金 5 1101 短期投资 6 1201 财政应返还额度 7 1211 应收票据 8 1212 应收账款 9 1214 预付账款 10 1215 应收股利 11 1216 应收利息 12 1218 其他应收款 13 1219 坏账准备 14 1301 在途物品 15 1302 库存物品 16 1303 加工物品 17 1401 待摊费用

18 1501 长期股权投资 19 1502 长期债券投资 20 1601 固定资产 21 1602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2 1611 工程物资 23 1613 在建工程 24 1701 无形资产 25 1702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26 1703 研发支出 27 1801 公共基础设施 28 1802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 29 1811 政府储备物资 30 1821 文物文化资产 31 1831 保障性住房 32 1832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33 1891 受托代理资产 34 1901 长期待摊费用 35 1902 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36 2001 短期借款 37 2101 应交增值税

38 2102 其他应交税费 39 2103 应缴财政款 40 2201 应付职工薪酬 41 2301 应付票据 42 2302 应付账款 43 2303 应付政府补贴款 44 2304 应付利息 45 2305 预收账款 46 2307 其他应付款 47 2401 预提费用 48 2501 长期借款 49 2502 长期应付款 50 2601 预计负债 51 2901 受托代理负债(三)净资产类 52 3001 累计盈余 53 3101 专用基金 54 3201 权益法调整 55 3301 本期盈余 56 3302 本年盈余分配 57 3401 无偿调拨净资产 58 3501 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2016会计继续教育“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试题及答案

2016年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一、选择题 1、关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基本原则的表述,下列错误的是()。 有利于行政单位会计国际化趋同 2、核算向所属单位拨出的非同级财政拨款资金的会计科目是()。 拨出经费 3、核算反映因发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相应需在净资产中冲减金额的会计科目是()。 待偿债净资产 4、反映行政单位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不能作为以后支出的资金来源的会计科目是()。 资产基金 5、关于会计要素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行政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实际成本进行计量,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6、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行政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可以根据业绩需要提前或者延后进行会计核算7、关于运用会计科目的相关规定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均是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的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应具有的特征的是()。 资产的形态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无形的,但不可以是其他权利 9、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是指()。 支出 10、行政事业单位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发现现金短缺或溢余,应通过()。 “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 11、如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小于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下达数,根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应()。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行政单位对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应计入()。 “经费支出”科目 13、行政单位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发生支出时,应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讲义全

国生产总值核算讲义 第一节国生产总值表及基本分类 国生产总值(简称GDP,下同)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它围绕社会生产与使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反映了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收入的来源与使用情况,对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投资、进出口等社会再生产中的基本总量进行核算。 一、生产总值的基本分类 (一)产业部门分类 共分3大类,22中类,9小类。 1. 第一产业(1)农业(2)林业 (3)畜牧业(4)渔业(5)农林 牧渔服务业 2. 第二产业(1)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 的生产和供应业 (2)建筑业 3. 第三产业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 业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 饮业 (5)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 (6)房地产业(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居民 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教育 (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5)国际组织 (二)、居民消费分类 居民消费按消费主体分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按消费容分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住房服务、金融媒介服务及保险服务、集体福利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 (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类 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土地改良和其他 二、国生产总值表 包括GDP总表、生产法GDP表、收入法GDP表、支出法GDP表。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1

目录 第一部分总说明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四部分报表格式 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 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 2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 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 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 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 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 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 3

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 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 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 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 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 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 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四)单位设置明细科目或进行明细核算,除遵循本制度规定外,还应当满足权责发生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的 其他需要。 八、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单位财务会 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单位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二)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 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净资产变动表。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 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