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融合媒体内容汇聚及集成播控浅析

融合媒体内容汇聚及集成播控浅析

融合媒体内容汇聚及集成播控浅析
融合媒体内容汇聚及集成播控浅析

产业观察导航天地

GNSS WORLD

Industry Observation

2017.06

42DIGITCW

1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闻媒体与内容

的竞争开始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转向互联网网络,而视听门户、IPTV 、多媒体互动、OTT 、网络电视台、APP 等多种新型媒体内容应用方式与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也顺应了全球信息产业与融合媒体发展的潮流。

2 设计目标

融合媒体内容集成播控解决方案引用新媒体平

台技术与管理手段,结合传统媒体应用方式,从整体上实现前端内容来源融合、内容生产制作融合、内容管理与应用融合等全方位的业务融合与管理。平台应支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业务的多形态、多渠道、多媒介及跨区域跨行业全媒体内容采编融合、生产加工、媒资管理等统一流程化综合管理,可为媒体行业用户提供基于不同部门、不同栏目以及台内外合作伙伴等提供支持多终端播放的节目流及其他内容服务,并支持通过微博、微信、微门户、APP 客户端、PC 网站等参与节目互动。打造以内容融合应用管理为基础、多媒介互联互通为基础,融合视听内容、多向互动、统一资源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服务平台。

3 平台架构设计

系统平台的整体设计架构将充分考虑其应用平台的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基本设计原则,采用通用的应用服务器+软件平台进行搭建,可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多种设备平台进行部署。软件架构设计上采用平台+系统+功能的模块化设计。如图1所示。

融合媒体内容汇聚及集成播控浅析

杨李娜

(新华通讯社,北京 100083)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17.06.013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码:1672-7274(2017)06-0042-02

Integration of Media Content Aggregation and Integrated Broadcasting Control

Yang Lina

(Xinhua News Agency, Beijing, 100803)

作者简介:杨李娜,工程师,

新华社通信技术局网络技术部屏媒室室主任。

图1 系统平台的整体设计架构

(1)IP 信号编码流程,将已有的SDI 、ASI 、AV 等

传统信号进行IP 化转换,使其成为基于H.264编码的标准网络IP 流,进行IP 处理完成后的节目流即可进入管理平台,以供节目收录、调度、播控或其他系统使用。

产业观察

Industry Observation

2017.06

数字通信世界

43

(2)IP 节目信号调度,系统基于全IP 化的管理模式,将网络IP 编码流、远程网络IP 流、现场直播信号流等实时源节目信号针对多个输出通道进行矩阵式切换与输出管理,节目调度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即时或定时将已有的信号源调度至任意目标通道,可以将输入的IP 信号源进行输出通道的任意调度。IP 调度系统信号输出可包括基带播出系统、IP 播出系统、资源收录系统。(3)节目内容采集收录,通过节目单自动收录任务的管理来实现对直播信号源的自动化采集、上传、存储和发布功能;提供网络电视精彩内容的内容自动录制,通过创建多个录播特色频道和构建录播节目库来满足对以往精彩电视节目的随时随地的访问要求,即:管理员只需要定义好节目录制的起、止时间点,并定义好编码通道,以及点播服务器的IP 地址和节目存储,即可以实现自动直播并录制。当节目录制完成后,可以自动上传到媒资系统。(4)新媒体资源库管理,可以接收来自本部编辑、CP 、各合作单位、UGC 等实时节目上传以及IP 自动节目收录和传统媒资接口中的节目信息与媒体文件,按照不同的分类与目录进行存储编排管理,媒体文件与图片存于存储磁盘中,描述信息等存于数据库中,存储方式可支持磁盘阵列、NAS 、SAN 、分布式云存储等。

(5)节目内容播控管理,系统设计的IP 播控系统采用B/S 的软件架构,通过浏览器可实现系统播控管理的操作配置,所有的功能模块和新媒体播控发布平台其他应用子系统在统一的后台管理界面,操作方式更加便捷,管理方式更加灵活。IP 播控系统支持多通道管理,通过将调度完成I P 节目源或原始IP 节目源、其他网络IP 信号源以及媒体资源库中的节目内容进行节目编单列表组合,生成新的节目播出任务和通道,实现按照自定义节目内容需求的网络直播、轮播播出,为各个节目需求应用系统机或平台提供节目定制播出服务,管理策略上引用传统节目播出与新媒体播放结合的方式,可支持顺播、延播、紧急插播、垫播、触发等。(6)节目信号实时监控,在运行过程中可针对平台中各个传输节点的IP 流进行实时IP 流监测,对IP 信号的中断、视音频内容的错误实时报警监测,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系统采用通用PC 服务器+软件管理系统的实现方式,无需采用专用的高成本设备,以此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其采用旁路部署方式,通过检测网络中的IP 流传输数据、画面状态进行评估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一但出现异常情况,则会立即启动

报警机制进行即时报警以通知管理员或维护人源进

行设备与信号检查。通过监控工作站实时将各个节点的IP 流监控画面通过多画面的方式组合显示,输出HDMI 信号到监控大屏上完成系统的监看。(7)节目播出与分发,提供应急播出控制功能,在播出通道出现问题是,可提供应急处理机制。采用自主研发的UMS 统一多屏流分发服务,将调度与播控完成的节目任务进行切片和缓冲处理,可按照节目需求应用系统进行多节点或多平台播出与分发服务,终端应用系统在接收到节目播出地址与节目包后即可调入本系统中进行前端发布服务。(8)节目内容发布,平台支持多级权限统一分配管理,包括对上传、编辑、编排、审核、发布流程化工作定义,将节目与内容生成成品,通过发布人员对内容的统一管理可实现将指定的内容发送到指定的应用平台中,如传统播控平台、IPTV 平台、新媒体平台、三方合作平台等。(9)应用终端接收,整体平台采用多屏统一管理、统一编排发布管理机制,支持对网站、APP 、I PT V 统一应用发布服务,将通过播控调度完成的节目、前台设计UI 、节目编排数据、媒体播放地址进行组合生成HTML 、XML 、JOSN 等发布至WEB 、APP 和数据接口服务器,为前端系统提供内容展示与节目播放服务。

4 媒体融合行业应用

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内容与节目的传播手段,而其中双向与多向互动功能弥补了电视、广播媒体在传播上的不足和缺憾,并形成一个新的内容传输产业链条,将媒体的传播从单向变为多向,从被动变成主动。互联网络上的信息形态多样,有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多种媒体的应用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集各种媒体的优势于一身,所以网络新媒体应用与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必将成为同等或者超过传统媒体地位的主流媒体。同时多屏智能终端的在线应用发展带来最大变化是消费者可以实现手机屏、电脑屏和电视屏连贯的信息获取,以此给上游产业带来了巨大市场价值。顺应其迅速扩张发展的大势所趋,同一业务在不同终端上的无差异体验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多屏业务”或“多终端业务”能够随时随地支持各种设备来互动访问内容与节目,它给用户带来的是全新的无缝的连接和无缝的播放体验。■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研究·融合与发展 24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摘 要:新媒体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大部分受众的认可,但是,现今很多人喜欢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却鲜有人研究将多种传播媒介相融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传播形式,称为“融媒体”,继承传统媒体传播的“质”,发扬快速高效的新型传播的“量”,在给受众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能使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核心职能,最重要的是摆脱传统媒体刻板、效率低、新兴媒体传播“短保质期”的尴尬局面。本文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新与融合的发展方式,形成传播速度快,内容互动性强,范围广,低成本“融媒体”会成为多种媒体传播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多种媒体传播;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10-024-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4774692.html,ki.11-4653/n.2018.10.003 文/张力元 李思维 在我国,新媒体发展至今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20多年标志着中国从互联网发展的边缘逐渐走向主流,如今,新媒体这个词对我们来讲其实并不陌生,新媒体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曾经说过:“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根本,以交流传播为优势,拥有独特形态的媒体,总而言之就是:个体对个体的传播,个体对群体的传播,群体对群体的传播。” 1.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自媒体简单来讲是以个体传播为主,以电子等当代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以及特定的个人传递信息的媒介。人人都有发言途径,人人都是传播者。这种媒介根基凭自有的交流互动性和自由性,使传播的自主程度变高。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 所谓新媒体包括自媒体在内的新型传播模式,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量更大,覆盖范围连通全球,互动性更强,同时随心和开放程度也随之增加。但由于现在仍处于新媒体不断更新发展阶段,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和弊端,例如,监管不够严格,传播内容可信度低等,具体传播有以下特点。 短视频化:如今,受众对于传统电视兴趣减弱,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如今4G网的发展促进了网络视频的发展,短视频不仅仅是新媒体传播的新手段,更是改变传媒格局的新杠杆。 社会化:微信、微博等的普及使得人与人的互动关系成为了网络建设的重心,社会化媒体平台的日益普及使新媒体从大众文化交流转变为个人文化交流,新媒体发展甚至包含在线商城、在线学习、在线交易、在线就医等,在社会服务的推动下使得互联网成为真正的“生活空间”,让网络传播摘掉“虚拟化”的帽子。 移动化:移动互联网是新媒体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相较于前两者而言还不够成熟,从受众的立场出发来看,客户端未必是最理想的模式,它必须和社会化媒体平台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引导。移动化的影响益处是多方面的,例如,碎片时间的利用和个性化定制化的新思维,受众可以利用零散的闲暇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有选择性地接收外界信息。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比分析 新媒体有属于它的独特优势,比如资源优势、时效优势、范围优势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各大门户网站基本上都是24小时不停更新,甚至微博热搜10分钟更新一次,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在惊人的发文量背后,是团队从业人员的辛苦努力,时效性要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必然增大,在长期高压下工作,难免会有鱼目混珠,毕竟现在的新媒体靠的就是简洁、奇特来博取大众眼球,所以就会导致“标题党”泛滥,内容抄袭等事件发生。作为传统媒体来讲,传播的资金消耗成为影响媒体传播速度的重要环节,而且传统媒体不便于查找往期资源,对信息的利用率低。再加之新媒体的飞速成长,对传统媒体来讲确实是很大的打击。 3.新媒体的“新手段” 在新媒体的诸多特性中,其最核心的特征为其中的受众互动性,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公民记者”“公民新闻事业”等专属词汇,简单来讲,就是受众可以随时通过电子媒介对偶然碰到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除了现场报道之外还可以通过与专业媒体互动参与事件。甚至我们通过微博等传播途径多角度搜索视频和图片,及时了解信息。而各大媒体也通过转载网民微博扩散信息。另一方面,网民也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形式表达个人看法。正是像这些热门话题、滚动新闻、信息检索,留言评论、网上直播、视频图片等是传统媒体比较薄弱的环节。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由于公众参与度高,信息量就会增大,使得新媒体传播更加快速,内容更加丰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新事物,通过大数据分析,受众还可以精准获取感兴趣的信息,尤其是抖音、头条等自媒体的出现,使受众从接收者转变为参与者,让媒

媒介融合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4774692.html, 媒介融合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卿力吴兰 来源:《新闻世界》2016年第03期 【摘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媒体不断创新以谋求更好的发展,新媒体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媒介的融合发展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与研究。本文对媒介融合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传统媒体;文献综述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大学教授I·浦尔曾表示,媒介融合指的是各种媒介呈现出来的多功能一体化的一种发展趋势,并把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归结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当前学术界对媒介融合的定义主要为:狭义层面,是指“融合”不同的媒介形态,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手机报等;广义层面,则指对一切媒介及相关要素的汇聚、融合。 媒介融合概念起源于国外,然而当下国内对它的探究分析已经很多,覆盖的范围也很广。当前学者对媒介融合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新旧媒介的融合,其中对电视新闻编辑、报刊转型的研究更加重视。目前已有的研究,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媒介融合研究现状分析 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媒介融合进行有深度的研究分析,强劲的媒介融合趋势研究成为热点。徐沁的《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归纳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在文中,她列举分析关于媒介融合给新闻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Lynn和Smith归纳出七大影响——对分销商的影响、对媒介各部门关系的影响、全球化背景的影响等;Don Corrigan教授强烈反对布什政府媒介管制的观点,表示这会产生对新闻多样性与民主性的影响,以及他将矛头指向记者的角色转变与新闻的质量受损等观点。这篇文章通过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做出分析,让受众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有更全面的认知。 许颖在《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中表示,媒介融合是一个过程,具有分层次与分阶段的特征。她指出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媒介互动(媒体战术性融合)、媒介整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媒介大融合(不同媒介形态在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集合)。虽然当前媒介融合更多的是同时发生、各自推进,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无论媒体处于何种融合的层面,内容和服务都应是媒介最重要的关注点。 除了研究媒介融合的趋势之外,也有学者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具体融合发展问题进行探究。柳邦坤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问题探析》中,分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发展问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各自优势与特征:传统媒体在组织与管理、采编能力等方面具

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

41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谈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 摘 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更加密集,新媒体的融合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主流。新媒体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和拓展传统媒体的发展平台。目前,新媒体的发展主要是视觉传播多元化,信息传播定制化,移动化程度高和社交互动性强。推动新媒体融合,需要转化大数据思维,培养复合型采编人才和整合营销策略,从而更好地迎接信息化、数据化的全媒体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大数据;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11-041-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4774692.html,ki.11-4653/n.2018.11.002 文/姜贵欣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新媒体融合的过程和趋势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张苏秋、顾江[1]指出,新媒体融合主要表现在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运行机制融合。胡占凡[2]指出,媒体融合是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是一场存量改革,是一系列涉及体制机制、利益调整等深层次问题的深刻变革,要求从框架结构、制度设计、运转方式、产品呈现渠道和终端上进行整体革新。陈寿富[3]从媒体融合的精细化定位角度指出,新媒体融合的策略要注重系统思维,明确目标受众,精算成本和释放新体特质。梅宁华、支庭荣[4]指出,媒体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尚不成熟, 平台之间融合性还比较弱, 平台内部不同传播介质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和矛盾;体制机制没有及时改革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新媒体融合的优点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展开,以期有可行之处。 1.大数据概念及特点分析 1.1概念 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既不是产品,也不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现象。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为信息库的不断注入,信息的累计,形成海量的信息资源,基于互联网平台,数据不断为人类所利用,并且总结相关规律,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融合,在大数据时代,新媒体迎合用户需求,冲击传统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之举。1.2特点 大数据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数据量增多,各种工具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应用使得数据的产生和收集比以往更加便利,新媒体的发展也伴随信息收集的高效不断完善;数据的种类更加繁多,不仅有文字,还有音频、视频、图片等,这些都构成大数据;流通速度加快,数据的存储、挖掘以及获取有效信息的速度比以往更加便捷,得益于工具智能化的改进;数据的价值密度降低,随着数据数量的增加,信息的价值并没有成正相关增加,一些信息鱼龙混杂,对新媒体的发展带来挑战。 2.新媒体融合的优点 2.1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借助手机客户端等,不断覆盖信息传播的途径,用户习惯碎片化的快速阅读,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大限度地占据用户市场。新媒体信息传播注重时效性,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传统媒体在长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受广电总局的管辖,内容的权威性被用户所认可。推动新媒体融合,由于进一步激发传统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同时,融合新媒体高效便捷的优势,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导向。 2.2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是单向的,仅仅是向用户传递信息,对于用户的需求,观众对于信息的反馈,媒体处于封闭状态,与观众的互动较少。新媒体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形成传递的闭环。新媒体融合,既保持传统媒体信息传递的主要功能,又将观众的需求和节目的互动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观众借助新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参与到节目过程中,活跃节目气氛,提高节目收视率。打破传统媒体信息来源单一的弊病,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每一个用户都成为信息的收集者,拓展信息来源渠道。 2.3拓展发展平台 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当下媒体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多的媒体借助微信、微博和客户端不断拓展发展平台。传统媒体的发展囿于电视传播,但是,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传媒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重大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技术的逐渐革新,尤其是现时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让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媒介融合、发展与交互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已经迎来了媒介融合时代。 1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的,原本的意义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同时更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 2媒介融合下的现状与问题 2.1虚假新闻泛滥新媒体的涌现,媒体形态的丰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都有了不同水准的飞跃。但是,在其拥有积极意义之时,也存有着各种问题,有部分媒体总喜欢从“网友曝”当中“找新闻”,这也是导致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一样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14年出现的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等假新闻,便是某些网络媒体相互转发而发酵起来的。像上述的假新闻,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便已经被进行发布,容易导致严重的影响,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2.2新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媒介的融合,虽然能够在一定水准上给予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空间,不过同样会存有着不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其侵害了一般人的私隐,直到最后不得不走司法

地方党刊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地方党刊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一、两家地方网站的办网特色 湖南红网2001年成立,是湖南省新闻综合门户网站,全球网站排名前500位,国内网站新闻影响力十强。提供新闻信息、微博、电子商务、广告等服务。东方网于2000年5月开通,是全国重点地方新闻网站,大型综合性互联网文化传播企业。网站拥有120余个频道,中、英、日三个语种版本。业务涵盖新闻发布、舆论交互、数字政务等多项领域,并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互动电视等传播载体,实现影响力的立体覆盖。 红网有独特的“百姓呼声”栏目。他们创造了“红网调查函”的沟通模式——编辑将网民反映的问题,以电子邮件、传真、快递等方式,第一时间发给当地部门寻求处理,并连续监督督促;对迟迟不答复的,就向上级部门通报。红网在“百姓呼声”的基础上,推出“问政湖南”频道——把全省八百多位领导的名字挂在网上,供网友留言。以此督促各地各部门参与网络问政。 该栏目一开始就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时任湖南省副省长贺同新公开表示:全省各级领导,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各部门领导,要定期浏览红网“百姓呼声”栏目;各级信访部门也要利用“百姓呼声”这一平台,把它作为信访工作的重要补充。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称“百姓呼声”为“网络信访局”,要求各级各部门充分重视“网络民意”。 红网另一个成功的经验是广泛开辟阵地。作为省级媒体,红网和时刻新闻客户端开创了省、市、县三级共建平台、共生内容、共享受众、共促传播的媒体融合模式。他们开设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子频道,由红网和各个分站共同建设内容。客户端还整合省内各电台、电视台音视频节目资源。同时,红网将触角延伸到各省直机关,帮助各机关建立和维护网站,收取代维费。 东方网独特的智慧社区建设。在全国地方新闻网站中东方网资本运作特色明显。智慧社区建设是基于本地、基于社区、基于位置的社区O2O服务。一是针对社区居民庞大的刚性需求,二是立足于云数据平台的建设进行开发。包含金融、医疗、教育、培训、家政、文化等众多领域,凡是在家门口有需求的,结合门店、通过互联网服务去满足。东方网已经在上海各窗口单位、便利店布了800多台智能机。 二、媒体人眼中的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在互联网+的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媒体同仁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新媒体,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融合与发展 34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根据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创新和改革以往的发展理念。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法融合的问题,以及媒体融合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正确认知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建立完善的媒体融合监管制度,吸取传统媒体的优点融入到新媒体中,从而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34-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4774692.html,ki.11-4653/n.2017.08.007 ■文/张 赤 前言 本文主要阐述媒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针对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逐步完善媒体融合的监管机制,符合最新出台的融合方案,运用创新的管理体制,将两种媒体的优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媒体融合的跨越式发展。 1.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媒体融合技术受到局限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由于当前仍然缺少专业的媒体融合技术研究人员,导致媒体融合过程中受到了技术的极大制约,影响了媒体融合发展效果,不利于媒体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我国媒体融合进程。 基于对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当前智能手机实现了广泛普及,由于智能手机具有便捷性的特点,因此人们更喜欢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阅读,通过对使用智能手机阅读的人群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在其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无法记录阅读位置,导致其在获取新闻过程中常常会获取到重复性的新闻,降低人们的阅读兴趣;二是新闻获取速度慢,当打开一条新闻时,只能够看到文字性内容,无法获取到其中展示出的图片与视频,影响观看心情,因而降低新闻传播速度,对媒体融合产生不良影响。在深入分析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媒体融合技术受到了局限,相关媒体融合技术人员无法研究出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利用新技术记录人们阅读位置,无法通过合理的4G技术、图片、视频处理技术提高人们阅览速度,导致媒体融合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制约了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步伐。1.2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错误的观点 当前,对媒体融合发展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根据媒体融合的特点制定发展方案,导致创新的发展模式失去意义。媒体融合过程不符合最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没有运用正确的观点,一味地追求发展的速度,不注重创新模式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严重脱离实际的发展情况,长此以往下去限制媒体融合发展空间,使相关企业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错误的观点阻碍媒体融合的发展,新媒体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过于注重媒体融合制度的创新,忽视吸取传统媒体的优势,造成创新模式结构特点不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将新媒体的概念与传统媒体的概念混淆,这些错误的观点难以推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没有深入落实创新发展的观念,渐渐失去创新的实际意义,难以实现预期的发展结果,这就意味着现阶段的创新模式存在不足,难以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一些企业和个人没有正确理解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所创新的媒体难以完成统一的发展观。长期发展下去无法满足创新要求,破坏媒体融合发展规划,产生很多的矛盾和不确定的因素,受内部环境和外界形式的影响,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很多错误的观点,很多经验主义冲击着媒体融合发展观念,进而形成的创新模式没有经过实践,很难推动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1.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存在诸多矛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存在诸多的矛盾,造成媒体融合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给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阻碍,导致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失去现实意义,一些难以调节的矛盾,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使传统媒体很难与新媒体相融合。没有根据传统媒体的特点,设计完整的融合方案,致使媒体的新业务和发展理念存在偏差,

媒体融合老套路和新探索

媒体融合:老套路和新探索 “媒体融合”或“媒介融合”,是当今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课题。有不少人认为,传统媒体通过进行“媒体融合”,可以挽回互联网等新媒体冲击造成的被动局势。那么,到底什么是“媒体融合”?它与多媒体运用有何区别?它是“物理作用”还是“化学反应”?互联网本身就是融合媒体还是需要我 们人为地再造一个融合媒体?一、“媒体融合”概念及其演变媒体(Media)即传播信息的载体,包括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Media Convergence,可以译为“媒体融合(媒介融合)”,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最先提出了这一概念。1983年,他在其著作《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用以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他还指出,这是一种正在“模糊媒介间界线”的过程,甚至涉及点对点通信和大众传播。②西方学者对“媒体融合”进行了多元视角的研究。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③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根据不同的传播语境,拓展了“媒介融合”的具体形态,将其分为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

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戴默(Lori Demo)等学者进一步提出了“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一新概念,并界定了“融合新闻”的几种模式。④我国学者蔡雯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各产业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鼓舞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的过程”,并且包含“内容的融合、渠道的融合、终端的融合”三个方面⑤。此后,国内的研究也渐渐由介绍西方经验、强调重要性等理论层面,向分析业界案例、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等实践层面深入。目前国内外对“媒体融合”并无统一的定义,大体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狭义上讲,“媒体融合”指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而广义的“媒体融合”则包含一切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汇聚和融合,如媒介形态、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⑥笔者倾向于认为,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体形态的边界逐渐消融,多功能复合型媒体逐渐占据优势的过程和趋势。它不是单纯媒体形态的融合,更是一种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二、作为融合媒体的“新”媒体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兴起,以报纸、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这四大媒体为中心的媒体格局已经形成,被称作“第五媒体”的移动网络正在崛起。考察媒体发展的进程,会发现任何时代“新”的媒体都是融合媒体,且基本上都

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在这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际交往发生了重大改变。新媒体下,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融合,使得人际传播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如何?校园媒体又将何去何从? 一、相关概念 高校校园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校园媒体指在校园中存在的一切媒介形式,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办杂志、宣传橱窗、宣传板报、广告、简报,新媒体如校园网、LED显示屏、手机短信及数字媒体形式等。而狭义校园媒体一般指大众传播媒介形式,局限在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载体。校园媒体作作为校园重要的文化宣传窗口,承载着学校教育教学成果通报,校园信息传递的重要责任。我探讨的主要对象主要是广义上的校园媒体。 二、校园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在四川大学,传统校园媒体已经不占优势,大学生使用传统媒体的比例明显减少,并且由于不同的特征和功能,传统媒体之间也存在差异。网络(互连网、校园网)等校园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使用的主体。校园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在四川大学发展迅速,校园网络和手机短信这些新媒体的快捷传播等特点得到了师生的接受。 下面简要说明四川大学不同媒体发展情况(就几种主要使用媒体而言,使用较少或没有使用的媒体忽略。传统的优势媒体电视,由于生活方式的原因,无法影响大学生族群,所以也不作考虑。): (一)校园报纸: 主要分为校园内自办报纸和社会报纸。“川大人“、自在诗文社刊办的校内报纸主要是有针对的内容,信息量小,并且因为发刊不固定、期数少,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阅读人群小;由于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南方周末等社会报刊具有信息量较大,有权威,固定发刊等特点,在四川大学的师生中也有很大的使用人群,但以老师居多。校园报纸成为使用传统校园媒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主要的校园传统媒体使用形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策略

摘要:传统媒体报道严谨、权威性强,但是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存在时效性差、互动性差、宣传功能过多容易引起读者反感等弊端。网络宣传效率高、速度快,但是存在虚假报道多、转载报道多、控制手段滞后、舆论导向混乱等问题。数字化时代,应努力实现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融合,挖掘传统媒体潜力,延展服务功能,合作为媒体客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进而巩固、提高传媒集团的影响力和服务力。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 新旧媒体不同特点分析 网络宣传效率高、速度快,但是存在虚假报道多、转载报道多、控制手段滞后、舆论导向混乱等问题。网络新闻宣传属于及时传播方式,只要这边一上线,手中就可以立刻看到,几乎不存在时差的问题。在网络传播方式下,新闻真正成为新闻,传播的效率和范围都大大提高,提高了传媒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因为必须借助网络、手机等现代工具以及新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体的载体变薄,媒体的利润受到削弱。 近两年来,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更多的人成为传播者,而且有各自的粉丝,对传统媒体形成了进一步的削弱。但是在网络传播中,由于业余作者的传播水平有限,而且缺少把关,一些垃圾信息大量进入读者的生活,甚至出现诸如金庸去世这样的假新闻,影响了人们对于新媒体的信任度。在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大量发展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尚未出台政策或法规对网络新闻进行监管和处罚,新闻宣传的控制手段处于滞后状态。 传统媒体报道严谨、权威性强,但是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存在时效性差、互动性差、宣传功能过多容易引起读者反感等弊端。作为专业的信息传播机构,传统媒体不仅在信息收集上具有优势,而且由于专业训练,制造出的“新闻产品”一般都是符合要求的合格产品或高质量产品。按照传统媒体的专业化流程,来自各种不同信源的信息经过把关、筛选和加工,制作成符合标准的产品后再传输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基于其背景、社会责任感,在某些重大事件上往往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甚至通过评论等方式来突出这种导向,发表其所代表组织的立场和观点。 由于报纸所代表的组织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其发布的重要新闻、民生新闻、政策导向、路线方针就会受到一定区域或系统内民众的重点关注,但与之无关的民众则可能更关注一些民生报道、娱乐报道、体育报道、社会新闻等,而且由于传统媒体传播效率稍显滞后、互动性也较差,因此,如何提高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增强时效性、增加和读者的互动,成为传统媒体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新旧媒体融合策略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尚未完全规范期,分配出现多极分化,思想出现多元化,正确宣传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水平,是新闻机构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各有优势,如何加强两种媒体、两种传播途径的融合,切实担负媒体责任,需要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最终可以通过两种媒体的互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网络媒体应设置把关人,提高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如果谈到网络媒体的最大缺点,应该就是其可信度差。综观网络媒体的内容,大量时事新闻及社会新闻主要是转载传统媒体的“网络文摘”,而网络自身的报道,主要是娱乐新闻、行业新闻,甚至是没有经过把关的道听途说。 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吸引人,主要在于其“自由度”比较大,但也正是由于其“自由度”过大,垃圾新闻、虚假新闻通常在网络上发生最多,且远远高于传统媒体。加上一些明星或想出名的人、网络推手等利用网络“自由度”的缺点,制造新闻、制造卖点,而网络为了提高自己的点击率,对这些炒作的东西不仅不加排斥,而且争相加入,到最后,一旦事情的真相败露,网络也会成为受众反感的对象之一。

新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

研究·融合与发展28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各类社交软件的盛行,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途径,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的出现,既是一个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极大压缩了传统媒体的生长空间,不仅对受众进行了分流,也让传统媒体的优势越来越弱化。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又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成为其新的延展和扩张渠道,通过对新媒体的涉猎,传统媒体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这种矛盾环境下,传统媒体受到来自新媒体的冲击,并且逐渐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二者在这种特殊的媒介环境中逐渐呈现出融合之势。 1.新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支持下,以互联网为依托,诞生了众多以手机或电脑为终端的新型媒体。得益于信息技术的突破,电子产品的普及,目前,国内网民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新媒体时代,微博话题动辄数十亿,微信使用人数超过五亿,各类主流媒体、泛媒体扎堆涌入互联网平台,在这一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着新媒体而出现了变化。新媒体时代对于传统信息交流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比传统媒体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更加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其传播速度更加快速,传播途径更加多样,传播内容也更加泛化。在新型媒体软件中,还包括了自主信息推送、关键词搜索以及其他服务功能,这种更符合现代人对于信息传播要求的媒体模式迅速占据了市场。正是因为这些数量庞大的网民,以及不断改变的媒体环境,使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日渐式微,如果传统媒体不能够顺应新的发展局势,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模式,就只能被迫走向没落。要想让传统媒体在这种严峻的局势下寻找新的出路,就必须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寻求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 2.新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 2.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作为推动媒体融合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够带来真正的媒体融合。只有从意识层面出发,利用意识转变观念革新为行为提供导向,才能真正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提高二者之间的联动性。二者之间的融合是传统媒体自身的一个突破性发展,也是传统媒体进行行业转型和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任何层面、任何领域的革新都需要从意识层面的觉醒为开端,新思想的萌芽才能催生。作为媒体人员,要想推动媒体融合,必须从自身出发,清醒地认知现阶段媒体行业发展现状,认识到媒体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从从业人员自身意识方面出发,进行思想的转变,承担推动媒体融合的使命和责任,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来促进二者的融合,推动整个传媒行业的进步。 2.2营造和谐的融合发展氛围 随着信息科技的突破,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传统媒体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改进,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新媒体的发展,凸显了大数据对传播方向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传媒行业的行业格局。信息传播从“光与电时代”的结束到“互联网时代”开启,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数据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依托,新媒体的扩张速度令人咂舌,人们不仅仅是惊叹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惊叹于其对各类信息的 新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这无疑给报纸、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带来了较大冲击,因此,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刻不容缓。在新时代与新形势下,只有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才能使传统媒体跟得上新媒体发展步伐,并与新兴媒体合作共赢。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呢?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一定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媒体;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1-028-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4774692.html,ki.11-4653/n.2017.11.001 文/杨兴媛

论西方“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启示

论西方“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启示 摘要]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因而成为了象征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平等的金钥匙。笔者认为北美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把媒体融合现象作为起点,着重剖析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政经、机构、政策、发展、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本质、动因以及影响。总的来说,在全球传播体系市场化、自由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媒体融合不仅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通过传播信息产业自我更新和自我重组的具体手段,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了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历史的延续性和革新性是媒体融合的双重特点。 [关键词]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体融合;概述 洪宇,美国伊利洛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传播学博士,现任Muhlenberg College 媒体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洪宇的研究方向包括:中国信息传播产业与政治经济研究,国际传播以及发展问题。电子邮件yuhonguiuc@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4774692.html, “媒体融合”,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非常的丰富,人们对媒体融合的界定往往受潜在的经济逻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历史现象,媒体融合的发展也还未有终结。处在最活跃的经济和技术领域,媒体融合的走势受到宏观政治、意识形态、产业政策、市场、技术、核心价值和社会大众的多方影响。介于“媒体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学术热点,本文试图粗略地归纳出几种比较突出的研究途径和角度。特别是站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本文旨在审视北美学者近几年内对“媒体融合”现象的预测、分析以及常用的理论分析框架。总体来说,北美学者对媒体融合的探讨大致分三大重点:第一个重点考量媒体融合这一历史现象的性质,并试图解释趋势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和阻力;第二个重点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媒体融合的具体状况加以分析。对于新媒体政策与新融合经济的解析是这个方向的重中之重;第三个重点涉及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反映在大众政治、公共文化、社会关系上的种种深刻影响。可以说,一方面,通过对当今全球资本主义格局的分析,北美传播学,特别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对“媒体融合”概念中另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未来主义成分做了“去神秘化”的剖析;另一方面,由于认识到在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全球影响下,媒体融合已超越言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承载国际政治经济角逐、影响国内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历史趋势,北美学者也因此给于媒体融合足够的重视,对这个历史进程在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机构和权力分配中起到的有机作用做了全方位的研究。 一、什么是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最早是由MIT政治学学者Ithiel de Sola Pool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专著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中,把媒体融合描绘成一股未来趋势。这个概念泛指由数字技术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紧迫课题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紧迫课题 习近平这样提出要求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 特别课堂 25日上午,在习近平带领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这次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紧迫课题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重要判断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重磅要求 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党报党刊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积极发展各

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 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实现路径 采编发流程再造和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要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国际媒体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

国际媒体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 【内容提要】本文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1995年-2017年所有媒体融合研究论文及共被引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V的可视化技术,绘制出国际媒体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对国际媒体融合领域发展脉络、重要研究作者、研究文献、贡献国家和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进行了挖掘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媒体融合研究有较早发展历史,近年来再次兴起研究热潮;国际媒体融合研究与健康传播和技术发展联系紧密;媒体融合对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使用与满足理论与解释性社群理论常作为相关研究框架;高影响力的作者与文献数量少,且多聚集媒体融合研究初期,该领域知识基础有一定稳定性;中国在国际媒体融合研究中有较大的潜力。 【关键词】国际媒体融合知识图谱Web of science 可视化分析CiteSpaceV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自2005年蔡雯教授正式将“媒体融合”(或称“媒介融合”)这一译法作为学理性概念传入我国学术领域后,便一直为学界所高度关注。②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通过梳理若干或个别年份的研究论文,对中国的媒

介融合进行了主题归纳与内容分析。③彭兰、方兴东、潘斐斐、李树波采用个案研究法,从传播学和新闻学视角对媒体融合进行了定性研究;喻国明、刘?D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市场营销学视角;钟丹、罗茜、沈阳则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方式勾勒出了国内目前媒体融合的 框架与图景。 事实上,媒体融合是一个外来引入概念,对国外研究中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的把握对我们理解媒体融合而言尤 为重要。郭毅、于翠玲阐释了国外媒体融合的历时性概念和存在的研究视角,但更多学者的研究仅局限于分析特定国际媒体融合实践案例的特点,从而总结其对我国发展的借鉴意义。④这些研究既缺少对国外媒体融合研究发展历程和未来热点趋势的探究,又缺少可视化方式的成果展示。因而本文着重于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方式,通过对国际媒体融合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分析出国际媒体融合领域近些年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研究主体,挖掘这一领域的国外图景,来为我国媒体融合后续研究提供有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主题词搜索,时间跨度为(数据库最早年份)1950-2017年,检索时间为2018年4月16日,检索式为:TS=(“media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分析及其融合发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分析及其融合发展 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电台、杂志之外,电脑、手机等也都加入了“媒体”行列。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新媒体的发展密不可分。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凭借双向、互动、海量存储、及时检索等技术特性,在传播机制上迥异于传统媒体,并对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形成了挑战。但是,传统媒体所固有的优势不是新媒体在短期内就可以仿效成功的,两者相互融合,互促互进,不仅能让受众感受到信息的便捷性,体会到距离不是障碍,还能更有效地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新媒体逐渐融入大众生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数字媒体日益发达起来,我们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阶段——全媒体时代。目前,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都能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毋庸置疑,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新媒体逐渐融入大众生活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全媒体背景下,报纸已不是读者眼中一张传统的报纸,媒体不再是少数人的领域,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独立地享有传播资源和传播对象。同样,任何一种资源或资讯都会同几种或多种传播手段相连接。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特征比较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报道者,才真正实现了新闻视角的无孔不入。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 信息海量化。新媒体具有较高的信息开放度性和资源共享度,以全世界海量的信息存储

媒体融合_现状_问题及策略_郭全中

媒体融合:现状、问题及策略■ 郭全中 2014年,媒体融合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最热 词。 近年来,在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猛烈 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入口价值大幅度下降,主 要表现为用户快速流失,广告主大量转移导致 广告收入大幅度下滑,骨干人才流失导致核心竞争力削弱,进而导致“阵地在、用户已不在;阵地在,广告主已不在;阵地在,骨干已不在”的窘境。 为了应对传统媒体入口价值快速丧失导致舆论引导能力下降的问题,国家提出了媒体融合战略。特别是《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过,使媒体融合从宣传部门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一、现状:多种探索并行 当前,各地的传统媒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媒体融合路径。 1.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或重组 传统媒体通过资源整合或重组,以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和互补,从资源上更好地实现融合。比如,继2013年解放报业集团与文新报业集团合并为“上海报业集团”之后,2014年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传媒集团把旗下的百视通和东方明珠两家上市公司重组进行整合,由百视通收购东方明珠,重组后的新百视通公司成为传统媒体领域首个跨越千亿市值门槛的传媒公司。 还有些传统媒体通过整合其旗下的新媒体资源,成立新媒体集团。如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分别成立湖北日报新媒体集团公司、安徽新媒体集团和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 传统媒体基于现有资源的整合或重组,无疑在短期内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缺乏互联网平台,长期效果还有待努力。 2.推出各类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 为了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新意识形态主阵地,各级各地新闻机构纷纷推出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在新意识形态主阵地上快速卡位,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新闻客户端是其中的典范。 2014年6月11日,“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正式上线。次日,全新的人民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但是由于中央级媒体既没有地方媒体集团的本地化优势,又没有搜狐客户端等互联网媒体的平台化优势,虽然刚推出时声势浩大,但是实际效果一般。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3AXW006)。 郭全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