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中学学段教师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中学学段教师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中学学段教师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中学学段教师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2014年安徽省统考教育综合试卷(中学)

考试时间:120分,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40分)

1.“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是()

A.德育为先

B.能力为重

C.终身学习

D.全面发展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的是()

A.加快薄弱学校改造

B.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C.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D.促进农科教结合

3.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的是()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4.“充分地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综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全民教育思想

B.终身教育思想

C.特殊教育思想

D.精英教育思想

5.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不属于通识性知识领域的基本要求的是()

A.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B.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C.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D.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

A.“安全教育”

B.“艺术学习”

C.“体育与健康教育”

D. “研究性学习”

8.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

A. 抓关键期教育

B.启发诱导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发展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10.“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

B.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法

C.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D.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

11.教师用自己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参观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12.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练习、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

13.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

B. 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

C.课程资源越多越好

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

14.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复习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15.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决定措施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16.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C.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17.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D. 完善学生的人格

18.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主要通过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替代强化习得道德行为的模式称为()

A.体谅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19.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体系的个性化”属于(B)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20.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的原则是()

A.长善救失

B.正面疏导

C.知行统一

D.从实际出发

21.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语速时快时慢,容易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 理解性

D.恒常性

23.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情境性,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转换改造。这些观点符合()

A.建构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24.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在青年时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的智力是()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情境智力

D.经验智力

25.天空中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思维的()

A.间接性

B.抽象性

C.稳定性

D.概括性

26.学生在看完《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后,头脑中出现哈利.波特的形象属于()

A.无意形象

B.创造形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27.冬天上学,某学生既怕寒冷不想起床,又怕因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8.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的()

A.联结--试误说

B.顿悟说

C.认知-目的说

D.认知-发现说

29.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学校开设了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出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

A.调节功能

B.评价功能

C.传承功能

D.激励功能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31.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待,学生就会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

32.在概念教学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其本质特征的是()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33.最能体现心智技能的是()

A.骑车

B.跑步

C.写作

D.跳舞

34.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

A.外部指导

B.预防与促进

C.补救与矫正

D.心理治疗

35.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D.杨贤江

36.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记住一个人的名字

B.用一个词语造句

C.幻想成为“蜘蛛侠”

D.荡秋千

37.对语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

B.运动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义记忆

38.取得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这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3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是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动力性

D.层次性

40.心理学研究表明,能使知识保持达到最佳效果的学习程度为()

A.50%

B.100%

C.150%

D.200%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41.《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施行)》规定,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等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

42.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43.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知识之后,再学习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知识。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

44.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班级授课制已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4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46.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固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主要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因而没有好坏之分。()

47.孔子的“有教无类”是真正的教育平等思想。()

48.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

49.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是其特殊形式。()

50.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

51.艾宾浩斯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规律的实验研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5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之间的矛盾。()

5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54.定势可能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也可能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55.课外、校外教育具有自觉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56.《课程标准》作用

57.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58.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途径

59.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60.简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61.简述说法教育法应用要求

四、材料分析(62题13分,63题10分,64题12分,共35分)

62.腾讯网曾对教师不当行为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表1 教师不当行为调查结果统计表

百分比(%)

10.68

(1)趋炎附势,从家庭背景好坏区别对待学

(2)歧视“差生”,背离教育宗旨10.20

(3)体罚、辱骂学生,令学生身心受损9.98

(4)收受钱物,不良风气影响学生9.6

(5)上课敷衍、散漫随意、照本宣科9.24

(6)争权夺利,眼中只有职称、职位、奖金8.75

(7)学术不端、抄袭、冒名成风7.8

(8)忙于“走穴”,荒了课堂。7.65

(9)有偿家教,强迫学生参加7.21

根据“教师不当行为调查结果统计表”,回答

(1)调查表中列举的教师不当行为违背了《师德规范》哪些要求?(4分)(2)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哪些主要途径和方法加强师德修养?(9分)

63.“一讲到底”---满堂灌

“一练到底”----满堂练

“一看到底”----满堂看

“一p(ppt)到底”--满堂放

(1)四个“一”各有何弊端?(6分)

(2)如何纠正“四个一”(4分)

64.在一次毕业20周年的师生聚会上,田老师和学生杨明有一段对话:

... ...

田老师:“当年你的一句话启发了我。”

杨明:“哦?”

田老师“有一次,我要你们考前一周做完一本物理作业,但你只做了几页就交了,我问你为什么,你说,题目都一样的,还做什么吗?”

杨明:“非常对不起,老师!”

田老师:“不不,是你那句话点醒了我。我查看了你的作业,发现全做对了,又重新看了布置的作业,确实大同小异。我恍然大悟,你已看出题目的精髓,彻底懂了!”

杨明:“当时年幼,承蒙老师包容、厚爱!”

田老师:“我该谢谢你,是你让我真正明白了”如何做老师“。后来,我布置作业时,自己先做试题,筛选,尽可能使重复的题目少一点,变换多一点,机械练习少一点,这样可以使学生睡眠多一点,运动多一点!”

根据上述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教师布置作业有哪些基本要求?(6分)

(2)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基本途径?(6分)

2014年安徽省统考教育综合试卷(中学)

考试时间:120分,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A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反应的是德育为先这一条。

2.D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章义务教育中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主要有: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其中D选项没有提到。

3.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杂费,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教育,进行教师教育,不是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所以本题选择C项。

4.B

解析:本题考查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的思想。

5.D

解析:教育部印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通识性知识领域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D选项属于道德素养部分的内容。

6.B

解析: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第一点就是: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其中B项不符合这一精神。

7.D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信息技术””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

8.C

解析: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B

解析: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其中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是核心。

10.D

解析:“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洛扎诺夫的暗示语言教学法。其中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都没有情境的思想,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也没有涉及情境的思想。

11.C

解析: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演示法。

12.A

解析:现代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由此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

13.B

解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的课程资源泛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所以教师和学生属于课程资源,教科书只是课程资源的一种,并不能完全代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选择要考虑社会、知识和学生的因素,并不是越多越好。

14.D

解析: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有两种标准:

①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复习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 (检查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项任务,又是一节课则需要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②以课内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幻灯片、录像)、练习课、实验课等。本题符合分类标准的只有单一课和综合课这一选项。

15.B

解析:生产力的发展即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的变化。

16.D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并接受实践检验。教师采用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实践活动,符合在交往中形成品德的规律。

17.A

解析:智育的目标: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其中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18.C

解析: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在德育上,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该理论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19.B

解析:克拉斯沃尔、布卢姆等在1964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一书中把情感领域目标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注意)[receving(attending)]、反应(responding)、价值评价(valuing)、组织(organization)、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20.A

解析: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这是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的体现。

21.A

解析:教师的语言也应简洁流畅、风趣幽默,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故意停顿、善意提醒、课堂提问等手段组织教学,引起学生积极的无意注意。

22.C

解析: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把它揭示出来。所谓内外行,看的就是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23.A

解析: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情境性,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转换改造。这些都是建构主义的观点。

24.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发展起来的。

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累积,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流体智力作为不同文化背景者智力比较的基础。

25.D

解析:概括性:指思维所反映的不是个别的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所具有的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通过天空中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这一现象,人们能够从表面深入内部得出结论,这是思维的概括的特征。26.C

解析:再造想象(reproductive imagination)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学生读了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后,在头脑中形成了林黛玉的鲜明形象。再造想象有一定程度的创造,但其创造水平较低。

27.B

解析: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这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起床和迟到都是在寒冷的早晨学生不愿意的目标,所以是双避冲突。

28.A

解析: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通过试误的方式建立,无需中介,又称联结--试误说。

29.C

解析:教育的文化功能是选择、传承、融合和创新。学校开设了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

反映出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现了传承的功能。

30.D

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阶段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自制性的人,善于控制不良情绪和排除外界诱惑的干扰,忍受各种痛苦和灾难。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1.D

解析: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期待,学生就会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32.A

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3.C

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具有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和结构具有简缩性三个特征,写作,运算阅读是常见的心智技能;汽车、跑步和跳舞都是运动技能。

34.B

解析: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35.A

解析:杜威的学生,中国人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36.B

解析: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指由一定的情景所引起,按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阶段,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活动过程。问题解决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认知操作性。A项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属于记忆;C 项幻想成为蜘蛛侠是想象;D项荡秋千是技能。

37.D

解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过去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练习过的动作。这些事物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语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是过去曾经思考过的问题属于语义记忆。

38.B

解析: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属于激情,时间段,没有主体的适应性反应。

39.D

解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理论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较高的需要发展后,层次较低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则减弱了。

40.C

解析: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要比刚能背诵的记忆效果要好。当然过度学习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造成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程度是150%。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41.正确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

42.正确

解析: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43.错误

解析:这是下位学习。

44.错误

解析:班级授课制任然属于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45.正确

解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客体也是主体,所以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46.错误

解析: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固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主要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在心理特征中还存在主要受先天遗传影响的气质,相对于气质而言,性格是有优劣之别的。

47.错误

解析: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本意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不分年长与年幼的限制,只要本人愿意,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孔子所提的“有教无类”的前提是:只要带着“束脩”来求学,谁都是可以接受教育的。可见求学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

48.正确

解析: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统称为教师人格特征。

49.错误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是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所以个别教学不是特殊的教学形式。

50.错误

解析:发现学习是布鲁纳提出的,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而有意义学习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他认为,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51.错误

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结论表明: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材料是先多后少。

52.正确

解析:德育过程的主要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53.正确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54.正确

解析:思维定势有时也称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55.正确

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三、简答(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6.《课程标准》作用。

答: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的具体作用如下:

(1)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3)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4)是教师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

57.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答:(1)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58.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途径。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注意反馈必须明确、具体,必须使反馈紧随个体的学习结果;必须提出经常性的反馈,使学生能付出最大的努力。另外,表扬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将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主观努力是比较有利的。

59.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答: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想像。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

(2)推测与假设训练

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3)自我设计训练

给学生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4)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60.简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答: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组织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应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61.简述说法教育法应用要求。

答: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四、材料分析(62题13分,63题10分,64题12分,共35分)

62.解析:

(1)调查表中列举的教师不当行为违背了《师德规范》哪些要求?

调查表中教师不当行为违背了《师德规范》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1.违背了关爱学生,如案例中教师区别对待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违背了教书育人,如教师歧视差生、只管上课不关系学生其他方面;

3.违背了为人师表,如言行出格,仪表不整,进行有偿家教;

4.违背了爱岗敬业,如上课敷衍,照本宣科。

其中爱国守法和终身学习也有体现。

(2)师德教育方式与途径

1.学习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师德修养的理论

2.实践。教师通过践行师德规范,进一步加深对师德规范的理解,同时,也让师德规范变成是自己的一种信念化的规范,以此来达到提升自己的师德境界的目的。

3.拜师。教师通过师徒结对的途径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4.自我修养。教师应通过反省和慎独进行自我道德水平的提升。

(每点2分,考生若从其他规范论述合理即可得分)

63. 解析1、四个“一”各有何弊端?(6分)

(1)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自学、讨论、思考交流时间。

(2)“一练到底”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缺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3)“一看到底”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名为“自学式”,实为“自由式”。

(4)“一p(ppt)到底”是将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看结合在一起的教学,但是这种满堂放的教学缺乏学生的思考,无法感受直接经验,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

2、如何纠正“四个一”

(1)首先在观念上要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

(2)其次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的不同,多采用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将讲练看等融合在学生的做中,从做中学。

64.解析

(1)根据教师布置作业有哪些基本要求?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案例中田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仅遵守上面的四条,还能做到作业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业题目在创新,题型在变化。

(2)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基本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除此之外,作为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第一,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首先应该树立坚定不移的职业信念。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

第二,提高自主反思意识。

第三,进行教育研究。

案例中田老师主要体现了自我教育这一途径,具有很强的自主反思的意识。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要记载于()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大学》 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3.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凯洛夫 C.陈鹤琴 D.陶行知 4.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使用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事物或现象的意义,使之与已有知识建立各种联系指的是() A.新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 C.知识的呈现 D.知识的新发现 5.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A.多因素的观点 B.综合论的观点 C.外铄论的观点 D.内发论的观点 6.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7.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8.学生阅读时常使用划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的知觉的哪一种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9.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0.学生王林因为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对你说过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为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十套)

真题1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D;2、A;3、C;4、C;5、D。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2、√。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记忆口诀

记忆口诀,教育综合知识轻松 学 ?常用徳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4 )教育得一致性与连贯性 (5)因材施教 (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7)长善救失 (8)灵活施教 (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记忆口诀1 一连营(因)长,双导三结合 ?导向性原则得贯彻要求13 (1)坚定正确得政治方向。 (2)德育U标必须符合新时期得方针政策与总任务得要求。 (3)要把德育得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记忆口诀2 政治U标要实现?疏导原则得贯彻要求 (1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记忆口诀3 手表(表扬)因(因势利导)为很正(正面教育)'所以被盗(讲道理)了。 ??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得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与信赖学生。 (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得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与严宽适度。 (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得要求要认真执行。 记忆口诀4 提要求:尊(尊重)旨(执行)。

?长善救失原则得贯彻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瞧待学生。 (2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记忆口诀5 一(一分为二)个人发(发扬)自(自我教育)肺腑。?说服法得基本要求 13⑴明确U得性 (2)S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记忆口诀6 木(山织时代 ?一堂好课得标准⑴U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 5 )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记忆口诀7 标点内方表演(严)热烈 ?直观性教学原则得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记忆口诀8 植(直观)入宣(选择)讲(讲解)语(语言)

安徽省教师招聘

2020安徽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暗示教学法”的原则及途径亲爱的同学们,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教学改革的实验蓬勃兴起,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其中一个热点。随着实验的开展,教学方法有了较大的革新和发展,特别是生理学、心理学的新成就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教学方法的革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暗示教学法”就是在此背景之下提出的。暗示教学法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查频率虽然不高,但是在曾经出现过的题目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此部分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大家关键需要注意代表人物、基本原则、实施途径以及相关启示等方面。 一、代表人物:洛扎诺夫(保加利亚) 二、理论背景: 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以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提出来的,是现代教学方法中最具有情绪色彩的一种教学方法。洛扎诺夫经过9年的实验研究,证实了“暗示超常记忆力”的存在。1966年他进行了一天教1000个英语单词的实验。结果表明,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使外语学习的效果成倍提高。从此,暗示教学法在保加利亚得到全面推广,并很快在世界各国流行开来。 三、基本原则: 1.愉快、集中而不紧张原则 教学自始至终要使学生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无论教学的哪一个环节都要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并使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高度

集中。禁止训斥,以免学生在学习时,因害怕,畏惧而提心吊胆,肌肉紧张。 2.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原则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学习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教学不采取任何强制措施,不强令学生学习或做作业,:而是使学生在坚持学习信念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暗示手段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开发潜能而不损害身心健康原则:暗示教学的目的是利用人脑中那部分闲置而未被利用的生理心理潜力使学生学的多些、好些、快些,与此同时又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暗示教学不是那种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暗示法要在开发潜力和保持身心健康这两方面优于常规教学。 四、暗示教学法的基本途径: 1.心理途径。要求教师特别重视无意识的知觉,尤其是外围知觉,创造愉快气氛,消除紧张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喜悦,把暗示引向激发人的潜力,创造高度的动机和好奇心、求知欲。 2.教学的途径。暗示教学法要求教材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要求教师对环境的布置和教材内容之间充分协调,用愉快的背景,首先排除学生对课文的困惑感,使其充满了信心。要把对信息编码的概括向教学单元扩大,使学生从课文的单词、单个句子、单个概念的理解转向整个句子、整个单元的理解上,最后从整体上掌握知识。

安徽教师招考(考编)真题试卷

07年安徽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整套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 A.三三分段 B.4年一贯制 C.5年一贯制 D.6年一贯制 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1905年清政府设立,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教育部 B.学部 C.国子监 D.大学部 4.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 A.20世纪前 B.20世纪初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5.“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A.南京市 B.北京市 C.洛阳市 D.成都市 6.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规章制度 B.思想观念 C.优秀师资 D.物资设备 7.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科学实验 B.社会经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8.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 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9·据1995年统计我国800多所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 A.60% B.50% C.40% D.30%’ 10.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哪个年代【】。 A.60 B.70 C.90 D.80 ‘ 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12.以下教育措施中与人权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学习了解重要的人权文件 B.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c.了解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与方法 D.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共精神 13.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14.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C 【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A 【解析】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及时而教”(在好的时机教书)。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D 【解析】主体性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D 【解析】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D 【解析】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鲁班爬山时,手不小心被一种丝茅草割破,疼痛之余,他找到了秘密所在:草叶边缘的毛刺就是“利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一下铁片,岂不可以断木如泥?锯子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D 【解析】略。 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D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倡始人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的心理学者孟禄从其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利托尔诺的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总结#精选、

人物、著作、主张 1.利托尔若(法,社会学家)、沛西*能(英,教育学家),“生物起源说”(教 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否认社会属性,不科学。P6 2.孟禄(美,教育学家),“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 无意识的模仿)。否认社会属性,不科学。P6 3.苏格拉底,“产婆术”或“苏格拉底法”或“问答式教学法”。(后人概括为 四部分: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P20 4.柏拉图,《理想国》,培养的最高目标: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P20 5.亚里士多德,①《政治学》,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P20 ②《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P250 6.昆体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 的教育家 P21 ②《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西方第一 部教学法论著 ③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一些阐释,这是班级 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7.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 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P161

主要教学观点:①教育目的:为人的永生做准备,又有现实目的。 P21 ②“泛智”教育: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③教育适应自然:该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性的指导性原则。 ④学制系统:分别四个时期。 ⑤教学原则:提出并论述了直观性P152、系统性 P153、量力性、巩固性P154和自觉性等。 7.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①《爱弥儿》《忏悔录》;P21 ②“教育上的哥白尼”; ③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④个人本位论P56(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⑤儿童(学生)中心论(杜威,师生关系两种对立的观点)P100 主要观点:①教育的任务:使学生“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②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四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青春期。 9.康德(德,哲学家,唯心主义),①理性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践行 者;②《康德论教育》,认为自由式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③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最早的教育学课程——哥尼斯堡大学1774年。P22

2016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求( ) A.各级政府及时下达升学指标 B.适当增加考试次数 C.建立学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D.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的依据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是( ) 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B.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C.全面普及中等教育 D.全面普及高等教育 3.一般认为,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是在( )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期 D.辛亥革命以后 4.《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教学相长 B.长善救失 C.循序渐进 D.启发诱导 5.教师将自我的教育观念转变及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写成自传,通过积极的自我反思,进而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 A.教育叙事 B.样本比较 C.教育实验 D.抽样调查 6.教师组织学生创办墙报,布置教室,设计班徽,以独特的班级文化来影响学生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7.教师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的条件。这种评价方式是( ) A.形成性评价 B.差异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8.我国政府通过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 ) A.创造更新文化 B.传播交流文化 C.选择提升文化 D.筛选保存文化 9.教育相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关 B.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不会受政治制度的影响 C.教育不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D.教育要先行,可以超前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 10.下列表述中属于社会本位论的是( ) A.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B.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C.社会要求会阻碍个体素质的发展 D.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制定 11.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特训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总结

教育综合知识复习详细大纲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 ()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 是() 3、△+□+□=44 △+△+△+□+□=64 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 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 ()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 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

A、合数 B、质数 C、偶数 D、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1/20 B、1/16 C、1/15 D、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 A、2 B、4 C、6 D、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 根。 A、208 B、221 C、416 D、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 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 8、() A. -2 B. 0 C. 1 D. 2 9、如果曲线y=xf(x)d 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 y=x3-2 B. y=2x3-5 C. y=x2-2 D. y=2x2-5

202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划重点考点

教育学部分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 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 (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名词解释)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与游戏”的人,重视早 期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d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c )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4.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d )A.多血质B.粘液质C.抑郁质D.胆汁质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6.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a )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b )a 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8.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 a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9.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a ) A.专业人员B.国家干部C.公务人员D.高级技术人员 10.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b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1.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B.上课C.复习D.考试 12.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是(a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b )a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14.“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嗅觉现象D.味觉现象 15.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试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2016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6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和答案解析 中科大云教育教师招考命题研究中心 加教师备考QQ群:47651788 获取更多备考资料 一、单选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与发展刚要》(2010-2020)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发展的任务,要求( )。 A.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 B.农村全面实施寄宿制管理 C.大力推动普通话教学 D.保证学生每天锻炼超过两小时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 )。 A.稳定发展 B.持续发展 C.差异发展 D.均衡发展 3.一位教师未经学生同意将学生的作为收入自己编著出版的作文辅导书中,这种做法侵害了学生的( )。 A.著作权 B.财产权 C.教育权 D.发展权 4.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B.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5.孟子说:“人性本善,万物皆别于我心”。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是( )。A.外铄论 B.内法论 C.多因素论 D.内外因素交互作用论 6.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国家意识形态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7.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的预测成年以后工作的成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这说明( )。 A.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8.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 )。 A.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B.必须课程和选修课程 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D.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9.教师利用美好的实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2014-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各地真题试卷练习

2011年佛山禅城区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1.5*20=30) 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学校事故处理办法等,有部分教育时事题 1.我国国家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3、所谓“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德智体美劳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针对传统课程内容的 5、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7、在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是素质教育、新课改 8、十多年来,一直作为国家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9、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十七大提出的) 1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12、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型教师特征的是()。案例分析题,挺简单的 13、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恰当地概括为()。不肯定 14、下列难以受教育影响的素质是()。案例分析,不肯定 A 爱玩电子游戏 B考试老是看错题 C不爱和同学交往 D总是写错别字 15、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不良行为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群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行为,这一现象的恰当解释是()。案例分析,好像是从众 16、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恰当的安排是()。做过的,先有行为,后有强化。以前外公都是这样激励我考试考第一的,看来外公也是一个激励高手 17、下面哪个报告具有学习评价意义?不肯定 18、表扬的使用原则?我是选择一有进步就表扬,不知道对不 19、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任务应该是()不肯定,但觉得应该会对的 二、判断题(一题一分)15分 15道。都是客观题判断,比较国家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正确与否等等,不难 三、简答题(5分*4题=20分) 1、谈谈你对当前强调“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理解 2、怎样衡量教学是否有效?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安徽省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最新)

安徽省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 水平” 的发展任务,要求( ) A.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 B.农村学校全面实施寄宿制管理 C.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 D.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 ) A.稳定发展 B.持续发展 C.差异发展 D.均衡发展 3.一位教师未经学生同意将学生的作文收入自己编著出版的作文辅导书。这种做法侵害了 学生的() A.著作权 B.财产权 C.教育权 D.发展权 4.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决定因素 5.孟子说:“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是()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 6.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国家意识形态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7.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的预测成年以后工作的 成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这说明( ) A.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影响8.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 )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D.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9.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奖励与惩罚法 10.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理论是( ) A.结构主义课程论 B.社会本位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人本主义课程论 11.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培养价值观 念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讲授法 C.练习法 D.陶冶法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重点知识点汇总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重点知识点汇总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对态度的理解: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都是内部倾向;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的结构: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 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理解: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3.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品德形成具有后天性,品德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师出教育,专注安徽教师考编) 4.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1)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与各种情绪体验结合起来。(2)利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3)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概念、道德理论,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4)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要注意在培养品德时出现的情绪障碍,并设法加以消除。(5)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师出教育,专注安徽教师考编)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阶段(2~5);权威阶段(6~8);可逆性阶段(8~10);公正阶段(10~12)。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5.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水平六个阶段理论。(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①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②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2)习俗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之实践,这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①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服从团体规范,“尽本分”,尊重法律权威,这时判断是非已有了法制观念。(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到。这一时期也可分为:①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创造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page]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age]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page] 1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解析〕D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用练习曲线(学习电码的练习曲线)表示。 1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能够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 A、器械型操作技能 B、细微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解析〕A、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