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解析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解析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解析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解析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练习

基础篇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

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

【答案】D

【解析】“不”在这里读fǒu。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

..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结合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A项,“儿女”在句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B.太丘舍.去舍.生取义

C.下车引.之抛砖引.玉

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答案】C

【解析】C项中前为“拉,牵拉”,后为“引起,使出现”。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C.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陈太丘/与友/期行

【答案】C

【解析】王凝之是个人名,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B.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上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

D.小王在谈到大李的父亲时,问大李:“请问家父高寿啊?”

【答案】B

【解析】A项,惠赠是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C项,寒舍是谦辞,不能用来指别人家。D 项,家父是谦辞,指自己的父亲,不能用来称呼别人的父亲。

6.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____________(朝代)临川王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来比喻白雪纷纷的情景。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南朝宋刘义庆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解析】平时注意积累文学常识。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答案】D

【解析】“小弟”是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二、课内阅读

(一)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俄而

..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10.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8.【答案】(1)家庭聚会

(2)不久,一会儿

(3)相比

【解析】(1)“内集”属实词,一词多义。“内”指内部,文中指家庭内部,“集”,即集会之意。(2)“俄而”为古语中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今已不用。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适的词即可。(3)“拟”为“相比”之意。

9.【答案】(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

10.【答案】示例一:“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示例二:“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解析】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中的相应内容。

起因: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结局: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陈太丘与友期行;(2)友人日中不至乃去;(3)元方据理驳斥友人;(4)友人惭而致歉。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是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是友人惭而致歉。后两个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2.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去后()乃至。

【答案】(1)友人(2)陈太丘(3)友人

【解析】本题考查省略句的省略内容。这几句话都是省略主语。如(友人)过中不至。(陈太丘)去后(友人)乃至。这需要理解好上下文的故事内容,根据具体语境写出句中省略的主语。

13.对于元方来说,友人缺乏哪两种品格?缺乏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

【答案】信、礼。失信:期日中,过中不至。失礼:对子骂父。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不难总结出,“客”缺乏的两种品格是“信”和“礼”,具体表现为“期日中,日中不至”和“对子骂父”。

14.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

【答案】对:耐心说明;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行为的理解。开放性试题,对:朋友失信在前,骂别人在后,客人行为十分不道德,不值得交往,所以元方不算失礼。错:对人不要求全责备,客人已经知错改错,就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允许别人犯错,不要斤斤计较,所以元方有些失礼。

15.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答案】假如是我,我会接受他的歉意,并告诉友人,会将这歉意转达给自己的父亲,并告诉他要做个讲诚信、讲礼仪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个性化的解读。要根据“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这一情况作出你的分析,然后写出你应有的行为。如假如是我,我会接受他的歉意,并告诉友人,会将这歉意转达给自己的父亲,并告诉他要做个讲诚信、讲礼仪的人。

提高篇

三、课外阅读

(一)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第三》)【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⑤师:学习。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答案】(1)称赞,赞许(2)效法

【解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

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

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

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

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此题中有古今异义词,如“法”:效法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称”一词,可根据文意推断为“称赞、赞许”,现代汉语有这个义项。

17.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答案】第一次是问陈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陈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一次问“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此是问陈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问“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此是问自己和陈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此题理解好两句问话的意思是答题的关键。

18.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答案】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表达了对袁公的尊重,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解析】既然有两问,就有两句妙答。陈元方是个极会说话的人,这体现在他回答的方式上。以第二句的回答为例,两个人,得罪谁都不好,所以讲话要有分寸,留余地,顾全两位长者的面子。所以说陈元方的回答是最好的回答,也就是所谓的妙答。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孔文举年十岁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③。

【注】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19.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

C.既.通,前坐(……以后)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答案】D

【解析】D项,“仆”在这里是谦辞,可翻译为“我”。

20.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文举

...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

B.先君仲尼

..(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C.君先人伯阳

..(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

D.太中大夫

....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

【答案】D

【解析】D项,“太中大夫”是古代的官名,因朝代不同其代表的品级也不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②人以其语语之。

③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答案】①所以我和你是世代交好啊。

②人们把孔文举的话对他说了一遍。

③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仆”“语语”“了了”等词语的翻译,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判断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22.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陈韪的意思是说孔文举小的时候了不起长大了未必就好。意在贬低孔文举。而孔文举回答说:“想来陈韪你小的时候,一定很了不起!”看似是夸赞陈韪,实质上是回应陈韪的话,意思是说陈韪小的时候很了不起,所以现在就很差劲。这就是孔文举的聪明所在,极巧妙地回应了陈韪对他的贬低,并对陈韪进行了还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