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纵览[1]

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纵览[1]

第12卷第1期
2007年2月 新 余 高 专 学 报JOURNAL OF XINYU COLLEGEVo.l 12,NO. 1Feb. 2007
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纵览 
●张广法,刘传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电影翻译研究取得的成果,分别从影视语言的特点及翻译原则、电影翻译的两种方式、电
影片名的翻译等三个角度加以论述,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电影翻译;影视语言;翻译原则;电影片名
中图分类号:J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65(2007)01-0072-03
收稿日期:2006-11-28
第一作者简介:张广法(1981-),男,江苏徐州人, 2004级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2001年中国入世之前,由于中国政府对电影的进口保持
配额,国外电影的进口受到严格控制,每年只有少数国外电影
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中国入世之后,在遵守中国现行电影管
理条例的前提下,每年允许以分帐形式进口的大片将由现在
10部影片扩大到20部影片;外商外资进入中国电影放映业,
在49%以下的股份内与中方合作经营电影院。国外影像产
品商,特别是好莱坞片商进入中国市场,将会是制片、发行、放
映、衍生产品等多方面、多渠道、全方位的进入。”(新华网:
2000)。统计显示,如果都是正版消费,中国电影市场至少有
150亿—200亿元的票房容量(沈山,2005)。中国电影市场的
逐步开放既给国内的电影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让
长期觊觎中国电影市场的国外投资者看到了他们期待已久的
良机,特别是让占世界电影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的美国电影生
产者们兴奋不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政府逐步
兑现入世承诺,中国的电影市场将会更加开放,中外电影贸易
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虽然国内的电影翻译研究起步晚,研
究基础薄弱,但目前呈加速发展的态势,研究成果有待梳理,
以利今后的研究。笔者从影视语言的特点及翻译原则、电影
翻译的两种方式、电影片名的翻译等三个角度对以往的研究
成果加以梳理,同时还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
后发展的方向。
二、国内电影翻译研究现状
1.影视语言的特点及翻译原则
早在1998年,张春柏教授就把影视语言的特点概括为两
个性,即语言的即时性和大众性(张春柏, 1998: 50)。对影视
语言特点概括更为详细、全面的是钱绍昌教授,钱先生把影视
语言的特点概括为五个性,即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
和无注性。聆听性强调的是观众欣赏影视作品不同于读者阅
读一般的文学作品,观众是用耳朵来获取影视作品的声音信
息。影视作品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观众既可以获得

图像信息,
又可以获得声音信息,因此影视语言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瞬时性,或曰即时性,指的是电影字幕和台词的瞬间性特点,
读者可以反复阅读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而不用担心文字会消
失掉,而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是有声语言,转瞬即逝,观众没有
时间仔细琢磨。影视语言的瞬时性和影视作品观众群体的文
化层次决定了影视作品的通俗性,一般影视作品的观众群体
巨大、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另外观众也没时间仔细斟酌字幕和
台词的确切含义,因此影视作品的语言应该符合广大观众的
欣赏水平,明白易懂。最后,与文学翻译可以加注释帮助读者
理解不同,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影视作品的译者几乎不可
能给影视作品加注释。
影视翻译原则一般是在分析影视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提出
来的。较早对此撰文分析的是麻争旗(1997)教授,他把影视
翻译的原则分为:口语化原则、人物性格化原则、情感化原则、
口型化原则和通俗化原则。赵春梅(2005)教授提出语义声画
同步和译文语篇连贯的策略。文化意象的翻译也是影视翻译
中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柴梅萍教授(2001)提出用重构、修
润与转换等方法来处理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张广法(2006)
则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分析了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
理。
2.电影翻译的两种方式
电影翻译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配音法和字幕法。配音法
的定义有两种:广义上说,“配音”指的是任何在视听作品中
以一种声音覆盖另一种声音的技术,包括旁白或解说等等;狭
义上说,“配音”仅指以译语为角色对口型配音,一般所说的
配音翻译法指的就是后者。(叶长缨, 2005: 104)。字幕法指
的是在银幕上(一般是在下方)为影视对白同步配以相应文
字。(ShuttleworthM& CowieM, 1997: 244-245)。
电影翻译配音法和字幕法都要受到声画同步(synchroni-
zation)的制约,因而有别于其它翻译。“声画同步是指译制片
中的译文应与影片中的对白、声响及画面动作保持一致,即:
使游动字幕、配音声音与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状态
画面中的视像和它所发出的声音应同时呈现或消失,两者需
—72— 2007(第12卷) 张广法,刘传: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纵览 第1期
吻合,反之则为声画不同步。声画同步的作用在于加强画面
真实感提高视觉形象感染力。”(柴梅萍, 2003: 92. )。对于声
画同步对配音法和字幕法的限制,柴老师曾有过详细的论述。
她分别从三个角度分析了配音声画同步翻译策略: (1)语音
声画同步; (2)语义声画同步; (3)戏剧性情景声画同步。同
样也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字幕声画同步翻译策略: (1)调整词
汇层面; (2)调整语句层面; (3)调整语篇层面。

配音不同于
字幕,因而翻译时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不一样。赵春梅
(2002)专门就此著文论述。她认为,配音翻译过程中最常见
四对矛盾,即口型与内容的矛盾、语序与画面的矛盾、归化与
异化的矛盾及音译与意译的矛盾,针对这四对主要矛盾,提出
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削足适履、调整语序、存异求同和随机应
变。
3.电影片名的翻译
电影片名翻译是电影翻译研究中研究时间最长、研究者
最多、讨论也最深入的一个领域。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
来,有关电影片名翻译的文章就散见于国内个别期刊上,但国
内电影片名翻译研究正式起步则是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
进入新世纪,有关电影片名翻译的文章大量的出现在国内各
类期刊上,到目前为止出现三大主要趋势。一些研究者认为
电影片名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个领域,应该用中国传统翻
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把“信”、“忠实”放到了第一位,强调
电影译名必须要忠实于原片名。论文主要围绕电影片名翻译
的技巧展开讨论,翻译技巧主要有“直译”、“意译”和“直译加
意译”三大类,还有些学者也提出比如“音译”、“增译”、“释
义”、“改译”、“创译”等技巧,但是这些技巧基本上还是没有
超出前面三大类。除了谈翻译技巧之外,包惠南教授同时还
指出了目前电影片名翻译存在的问题,比如,“血”字飞溅,
“魔鬼”出没,“情”意外露。(包惠南, 2001: 96-97)。一般来
说,从90年代初到目前的十几年中发表的大部分论文都属于
这一类。另外两个趋势则出现在2000年以后,一是用操纵学
派的理论来解释目前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电影译名不一致
现象,为被内地学者批评为胡译、乱译、不符合电影片名翻译
的规范的港台翻译辩护。比如,香港城市大学的Tse Chung
Alan(2005)教授曾撰文指出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有不同的
翻译标准,在评价具体的电影译名时,不应该把译者和他所在
的社会文化背景割裂开来,而应该考虑到译者或当权者的“意
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大陆的学者不应该用大陆的翻译标
准来衡量港台地区的电影片名翻译,因为大陆和港台地区的
政治制度不同,区域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语言也各有特点等
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同一部影片不可能有一致的译名。三
是重新给电影片名翻译定性,有些学者认为电影片名翻译属
于广告翻译,要考虑电影片名翻译中商业等因素。岳峰
(2000)和李群(2002)分别指出“电影片名是一种广告”,主张
对原电影片名进行“改写”,具体的翻译方法为“换译法”和
“补译法”。例如把Nico and Dani一片直译为《尼克与丹尼》,
中国观众可能只能判断出这是两

个人名,难以激发观众的观
看欲望。不可否认,这类直译的确忠实于原片名,我们不能否
认这样译有其合理性。但是,若根据这部青春片的情节及主
人公的角色,译为《西班牙处男》,既点出了影片的风格,又有
强烈的异国风情,自然能勾起广大观众的观看欲,收到良好的
商业效果。另一部影片The wedding Planner若直译为《婚礼
策划人》,则过于平淡、理性,但《爱上新郎》的译名立刻使人
过目不忘,并对影片的大概内容一目了然,对观众有较强的吸
引力。
三、国内电影翻译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国电影翻译是个新兴的翻译研究领域,目前基本上处
于起步阶段,但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其中存在的问题绝对不容
忽视。
第一,译界对电影翻译研究重视不足。电影作品的观众
群体巨大,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其台词相对简单,更适合
大众口味。因此与文学翻译比起来,电影翻译显得低人一等,
长期以来受到译界的冷落。除此之外,研究基础薄弱、技术因
素过多、资料匮乏等等都是导致众多研究者不敢涉足这个领
域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也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需要
各个领域学者的通力合作,共同解决。
第二,研究视角狭窄、理论研究不足。众所周知,电影艺
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这给电影翻译研究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可是综观国内的电影翻译研究现状,笔者却发现,论者大多是
从经验和直觉出发,而少有涉足深入理论研究的学者。当然,
笔者完全没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意思,而是主张把理论和实践
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电影翻译研究的发展。
第三,基本概念界定不清。基本概念的确立是电影翻译
作为翻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却往
往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如“电影语言”这个概念的定义的界
定。“电影语言”被同时使用在电影艺术领域和电影翻译中。
实际上,这是两对能指相同、所指相异的概念。电影艺术中的
电影语言“是由图象和声音组成的”,但其语言陈述要靠技术
装备“四要素”,即摄影机、麦克风、荧幕和蒙太奇。(约翰·
霍华德·劳逊, 1985: 23)。银幕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
素,参与画面形象创造的表演、场景、照明、色彩、化装、服装等
都在构成特殊的电影语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在
电影艺术中对“电影语言”的定义是相当精确、全面的。但在
电影翻译研究中则少有学者对这个概念做出过明确的界定。
麻争旗教授在对“译制”这一概念进行描述时提到“所谓译制
就是指对影视作品进行的语言转换……当然,这里的语言是
指人物讲的语言,而不是作为艺术表现手段的电影语言,即声
画语言”(麻争

旗, 2005: 2. )。这里麻争旗先生特别强调了电
影艺术中的电影语言和电影翻译研究中的电影语言的区别,
把电影翻译研究中的电影语言界定为电影作品中人物讲的语
言,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区分这两对概念,则很容易
造成概念上的误用。比如,钱绍昌教授曾经把影视语言的一
个特点归纳为综合性,因为“(影视作品的)观众在听到演员
说话的同时还看到演员的表演。当然还有画面的各种变化以
及音乐和音响效果等”(钱绍昌, 2000: 62)。笔者以为这个特
点应该是影视翻译的一个特点,而不应该是影视语言的特点。
众所周知,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当然具有综合性特
点,但电影翻译研究中的电影语言是电影作品中人物讲的语
言,是不可能有综合性的特点的。论者之所以这样认为,显然
是混淆了电影艺术中的电影语言和电影翻译中的电影语言这
两对概念。
四、今后的研究方向
国内电影翻译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还有很多
值得开垦之处。第一,注重电影艺术的学习,了解电影作品的
生产过程,特别是与电影翻译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比如配音
和字幕。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要做好电影翻译当然必
须了解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第二,注
重理论研究。电影翻译可以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结合,比如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李颜, 2005: 81
-84),再创造与影视翻译(牟丽, 2006: 86-89, 94)等,再如把
—73— 第1期新 余 高 专 学 报 2007(第12卷)
后殖民理论应用到电影翻译研究中,探讨中外电影交流中存
在的文化霸权和权力差异,进而指导电影作品的选择,翻译策
略的选择,发挥电影翻译在抵抗强势文化霸权、促进多元文化
发展中的作用。第三,重视中文电影外译研究。研究表明,目
前的电影翻译研究大多集中在外译汉上,特别是好莱坞电影
的汉译,中文电影翻译研究不足,质量不理想。随着中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将会有更多的中文电影被介绍出去,其起到的
宣传作用会越来越大。翻译质量不理想将会影响到中文电影
在国际上的形象,进而影响中文电影文化身份的重新构建。
因此我们提倡重视中文电影外译研究,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建
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 2001.
[2]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J].
苏州大学学报, 2001, (4): 91-94.
[3]柴梅萍.配音与字幕声画同步翻译的策略[J].山东外语
教学, 2003, (5): 92-94.
[4]黄怀璞.影视学导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0:
23-24.
[5]李颜.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J].湖

南大学学
报, 2005, (3): 81-84.
[6]李群.片名翻译对“忠实”的颠覆-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
及理论根据[ 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5):
41-45.
[7]面对WTO,中国影业有与狼共舞的信心和能力吗? [EB/
0L]. http: //www. gx. xinhuanet. com /mg/htm /20001121/
230661. htm, 2000-11-21.
[8]牟丽.论再创造和影视翻译[ J].山东外语教学, 2006,
(3): 86-89, 94.
[9]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社, 2005.
[10]麻争旗.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J].现代传播-北京
广播学院学报, 1997, (5): 81-84.
[11]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 (1): 61-65.
[12]沈山.《青红》:第六代的商业错觉[N].财经时报, 2005
-05-30(E06).
[13]叶长缨.电影对白配音翻译最佳关联的实现[J].安徽
工业大学学报, 2005, (4): 104-105.
[14]岳峰.香港译者翻译外国电影片名的同化趋向[J].北京
电影学院学报, 2000, (3): 42-45.
[15]约翰·霍华德·劳逊.电影的创作过程[M].北京:中
国电影出版社, 1985: 23.
[16]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 1998, (2). 2005,
(4): 50-53.
[17]赵春梅.论译制片翻译中的四对主要矛盾[J].中国翻
译, 2002, (4): 49-51.
[18]张广法.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处理[J].平原大学学
报, 2006, (2): 81-84.
[19]Tse Chung Alan.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Reflections on
theNorms ofTranslation [A].潘文国.翻译与对比研究-
2002年汉英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103-113.
[20]Mark Shuttleworth&MoiraCowie. Dictionary ofTranslation
Studies [M].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244-245.
(责任编校:钱耐香)
Summary of research into translation of film s in our country
ZHANG Guang-fa, LIU Xuan-chuan
(SanxiaUniversity, Yichang 44300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of research into translation of films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of film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wo ways of film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and points out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of films and th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film translation; film and TV language; translation principle; film titles
—7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