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金属丝拉拔工艺

最新金属丝拉拔工艺

最新金属丝拉拔工艺
最新金属丝拉拔工艺

最新拉丝技术------干法拉丝

1.介绍:

现今,拉丝行业需要转变生产方式:更低的成本,更好的质量。此种加工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更好的产品质量,优势如下:

拉丝速度增大;

拉丝效能,例如更长的拉丝模寿命;

缩减拉丝预处理,例如不需要机械除锈、不需要预涂层;

减少拉丝过程中的处理步骤,例如不需退火步骤;

根据产品质量重复性的重要性,必须在拉丝过程中达到高的可靠性。

在金属拉丝及其它金属成型过程中,润滑油对于产品质量、加工效能和加工条件非常重要,具有稳定性能的润滑油在拉丝模和金属丝间有润滑油膜,润滑油压力要求达到拉拔材料的拉紧力。假定模具的平均压力限制在0,5-2.5.在拉丝过程中,这一限制描述了拉丝模、金属丝及材料流动的复杂性之间润滑油膜层上的摩擦学条件。

拉丝中用到的润滑引带剂,主要是磷酸锌、硼砂和石灰。润滑剂的基本元素一般来说是钠、钙和铝发泡剂。润滑引带剂和粉末金属发泡剂相结合这一加工程序,多年来在市场上有着稳固的地位。不管怎样,在金属丝改变形状前直接产生足够的润滑油压力是不可能的,它需要一个稳固的拉丝加工。因为进入模具的润滑引带剂附着在金属丝上,并且拉丝过程中润滑点的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润滑剂浓度或金属丝表面,粗糙度和润滑剂的滑动性或拉丝速度。

在拉丝模截面变化过程中,润滑剂压力不足将导致生产技术效能不够及安全性,以及残次产品增加。

2.压力涂层系统EM 2.0

本系统产生压力润滑剂和压力涂层。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金属丝将涂覆一层高粘度的固态涂层。

连续有效的润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生产固态润滑膜的可能,这种技术克服了溶液润滑剂的固有劣势。润滑膜的厚度取决于所选择的压力室里面的压力、拉丝速度、温度及拉丝模设计。一套自动控制方案可解决这些问题。

结合拉丝和涂覆的最新的先进程序具有这样的特点:主要部件的润滑,碱性盐及碱金属基高分子脂肪酸。这些材料几乎是不可压缩的,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刚开始可以看作是液态,润滑涂层又黏又厚。当温度和压力稳定后,处于多级(2,4 或多级连续)拉丝状态的金属丝仅一次就涂上一层固态润滑剂。

这种最新系统能够得到更好的润滑条件。模具和拉丝材料之间的润滑剂在所有表面上具有液体动力学特点,几乎和材料横截面的形状无关。压力室里面的径向压力同时引起材料发生同方向的材料形变。

3.压力涂层拉丝技术的优势:

压力涂层加工具有广泛的优势,其中部分描述如下:

a) 为很多应用消除了湿法引带剂涂层

b) 降低了模具和金属丝之间的摩擦系数

c) 大大缩减的润滑剂的消耗,同时降低了废品管理成本

d) 减少了模具消耗

e) 提高了拉丝速度

f) 改善了金属丝内应力分布,因此增强了产品的机械性能。

g) 实现更大的降价程度

h) 达到更小的直径公差

i) 更高的产品质量

许多应用消除湿法引带剂

对于很长的金属材质的拉拔,应用的润滑引带剂是以磷酸锌、硼砂和石灰为基本材料。润滑剂本身基于由钙、钠和铝发泡剂为基本成分。结合润滑剂载体涂料和粉末金属发泡剂这一加工过程,多年来普遍应用于大直径及中等直径的拉丝。

在稳定的拉拔丝过程中,不管是在拉丝工具截面改变前还是改变区域,这种技术都不能直接产生足够的润滑压力条件,因为松散的润滑剂成分将随着金属丝在模具尺寸改变的方向上四处游荡,而且润滑剂成分粒子的数量依赖很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受到金属丝表面、粒子尺寸、金属丝的滑动能力及拉丝速度等的影响。

对于压力涂层设备EM2.0,润滑剂直接进入压力室。经由压力和温度影响,润滑剂变为黏性,被压附在金属丝表面。润滑剂成分的数量和金属丝表面条件无关。毫无疑问,润滑剂可以应用在不锈钢丝(不管是裸丝还是光面)、机械除锈丝及没有任何预处理的刚刚生产的镀锌丝,而且金属丝表面润滑剂的数量和润滑油膜厚度可按要求改变。

4.技术资料

金属丝直径: 0.5 mm to 12 mm 拉丝和干润滑速度EM 2.0: 4.3 m/sec

模具:水冷,恒温控制密封系统:水冷,恒温控制

润滑层压力:可随时改变冷却水: 3 bar 压力

压力润滑层系统包括三部分:

1. 压力润滑单元,其中包括压力发生装置

2. 控制面板(触摸屏)

3. 适配器,用于调节和拉丝机安装

(完整版)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及答案解析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2)答案 一、填空题 1. 设平面三角形单元内部任意点的位移采用如下的线性多项式来表示: ,则单元内任一点外的应变可表示为=。 2. 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3.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滑移和孪生。 4. 等效应力表达式:。 5.一点的代数值最大的 __ 主应力 __ 的指向称为第一主方向,由第一主方向顺时针转所得滑移线即为线。 6. 平面变形问题中与变形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σ z = 。 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8.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9.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 10.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11.为了提高润滑剂的润滑、耐磨、防腐等性能常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少量活性物质的总称叫添加剂。 12.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的现象叫超塑性。 13.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密席斯(Mises)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14.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热脆。 15.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理想塑性材料。 16.应力状态中的压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17.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 m 等于中间主应力 2。 18.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19.材料经过连续两次拉伸变形,第一次的真实应变为 1=0.1,第二次的真实应变为 2=0.25,则总的真实应变 =0.35 。 20.塑性指标的常用测量方法拉伸试验法与压缩试验法。 21.弹性变形机理原子间距的变化;塑性变形机理位错运动为主。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 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 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 2.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 A 。 A、理想塑性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 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 B 。 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 4.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 A 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B、屈雷斯加;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 5.由于屈服原则的限制,物体在塑性变形时,总是要导致最大的 A 散逸,这叫最大散逸功原理。 A、能量;B、力;C、应变; 6.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 A 。 A、热脆性;B、冷脆性;C、兰脆性; 7.应力状态中的 B 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与压应力; 8.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 m B 中间主应力 2。 A、大于;B、等于;C、小于; 9.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 B 。 A、提高;B、降低;C、没有变化; 10.多晶体经过塑性变形后各晶粒沿变形方向显著伸长的现象称为 A 。 A、纤维组织;B、变形织构;C、流线; 三、判断题 1.按密席斯屈服准则所得到的最大摩擦系数μ=0.5。(×) 2.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小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挤压与拉拔新技术

挤压与拉拔新技术 静液挤压简介:挤压方式的一种。通过凸模加压给液体,由液体将压力传给坯料,使金属通过凸模成形。由于坯料侧面无普通挤压时存在的摩擦力所以变形均匀,可提高挤压变形量所需的挤压力也比普通挤压时小。主要用于挤压大变形量的线材、型材或是挤压低塑性材料。 静液挤压所使用的高压介质,一般有粘性液体和粘塑性体。前者如蓖麻油、矿物油等,主要用于冷静液挤压和500~600℃以下的温、热静液挤压;后者如耐热脂、玻璃、玻璃-石墨混合物等,主要用于较高熔点金属的热静液挤压(坯料加热温度在700℃以上的挤压)。 与普通挤压法一样,根据需要,静液挤压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将金属和高压介质均处于室温时的挤压过程,称为冷静液挤压;在室温以上变形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下的挤压过程,称为温静液挤压;而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挤压过程,称为热静液挤压。 类型: 静液挤压的类型按挤压时的温度不同可分为冷静液挤压和高温静液挤压两种。(1)冷静液挤压在常温下进行。布彼克等人研究的一种兼有拉线作用的线材静液连续挤压,就属于冷静液挤压,它的原理如图2所示。被加工的线坯通过起拉伸作用和密封作用的入口模,在拉力和高压液体的共同作用下被挤出,借助于卷筒的不停转动,便可实现连续挤压。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线材,可使道次变形率大大超过拉伸极限。冷静液挤压的主要缺点是设备结构与操作比较复杂,卷筒的传动部分在高压室外,需采用高密封技术,每次拉线前的准备时间较长。(2)高温静液挤压使用的高压液体的温度超过金属的再结晶温度的静液挤压。高压液体一般是动物油和矿物油,挤压温度可在300℃左右。采用耐热油脂作为高压液体时,挤压温度最高可达到1000℃;但当挤压温度高于500℃时,通常不用耐热油脂,而使用金属氧化物或一些盐类作高压液体。 优点:摩擦小,变形均匀,模磨损小,材料处于高压介质中,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变形能力,适用于低温大变形加工。 缺点:需要对坯料进行预加工,介质的填充和排泄,效率低,需要解决高压密封

钢丝生产工艺流程图

钢丝 百科名片 钢丝是钢材的板、管、型、丝四大品种之一,是用热轧盘条经冷拉制成的再加工产品。 目录 钢丝 钢丝的生产 烘干处理 热处理 镀层处理 钢丝的分类 编辑本段 钢丝 From 中国食品百科全书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中文]: 钢丝

[英文]: steel wire [说明]: 钢丝是钢材的板、管、型、丝四大品种之一,是用热轧盘条经冷拉 钢丝 制成的再加工产品。按断面形状分类,主要有圆、方、矩、三角、椭圆、扁、梯形、Z字形等;按尺寸分类,有特细<0.1毫米、较细0.1~0.5毫米、细0.5~1.5毫米、中等1.5~3.0毫米、粗3.0~6.0毫米、较粗6.0~8.0毫米,特粗>8.0毫米;按强度分类,有低强度<390兆帕、较低强度390~785兆帕、普通强度785~1225兆帕、较高强度1225~1960兆帕、高强度1960~3135兆帕、特高强度>3135兆帕;按用途分类有:普通质量钢丝包括焊条、制钉、制网、包装和印刷业用钢丝,冷顶锻用钢丝供冷镦铆钉、螺钉等,电工用钢包括生产架空通讯线、钢芯铝绞线等用专用钢丝,纺织工业用钢丝包括粗梳子、综013、针布和针用钢丝,制绳钢丝专供生产钢丝绳和辐条,弹簧钢丝包括弹簧和弹簧垫圈用、琴用及轮胎、帘布和运输胶带用钢丝,结构钢丝指钟表工业、滚珠、自动机易切削用钢丝,不锈钢丝包括上述各用途的不锈钢丝及外科植入物钢丝,电阻合金丝供加热器元件、电阻元件用,工具钢丝包括钢筋钢丝和制鞋钢丝。 编辑本段 钢丝的生产 钢丝生产的主要工序包括原料选择、清除氧化铁皮、烘干、涂层处理、热处理、拉丝、镀层处理等。 原料选择见钢丝原料。 清除氧化铁皮指去除盘条或中间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目的是防止拉拔时氧化铁皮损伤模具和钢丝表面,为后继的涂或镀层处理准备良好的表面条件以及减小拉拔时的摩擦降低拉拔力。清除氧化铁皮的方法有化学法和机械法两大类,见盘条化学除鳞和盘条机械除鳞。 编辑本段

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流程

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流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电线电缆产品制造的工艺特性:? 1.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 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对电线电缆生产的影响是全局性和控制性的,这涉及和影响到:? (1)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 生产车间的各种设备必须按产品要求的工艺流程合理排放,使各阶段的半成品,顺次流转。设备配置要考虑生产效率不同而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有的设备可能必须配置两台或多台,才能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得以平衡。从而设备的合理选配组合和生产场地的布置,必须根据产品和生产量来平衡综合考虑。? (2)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组织管理必须科学合理、周密准确、严格细致,操作者必须一丝不苟地按工艺要求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艺流程的通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交货。特别是多芯电缆,某一个线对或基本单元长度短了,或者质量出现问题,则整根电缆就会长度不够,造成报废。反之,如果某个单元长度过长,则必须锯去造成浪费。? (3)质量管理? 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的生产方式,使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瞬时发生一点问题,就会影响整根电缆质量。质量缺陷越是发生在内层,而且没有及时发现终止生产,那么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因为电线电缆的生产不同于组装式的产品,可以拆开重装及更换另件;电线电缆的任一部件或工艺过程的质量问题,对这根电缆几乎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事后的处理都是十分消极的,不是锯短就是降级处理,要么报废整条电缆。它无法拆开重装。? 电线电缆的质量管理,必须贯串整个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检查部门要对整个生产过程巡回检查、操作人自检、上下工序互检,这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和手段。? 2.生产工艺门类多、物料流量大? 电线电缆制造涉及的工艺门类广泛,从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压力加工,到塑料、橡胶、油漆等化工技术;纤维材料的绕包、编织等的纺织技术,到金属材料的绕包及金属带材的纵包、焊接的金属成形加工工艺等等。? 电线电缆制造所用的各种材料,不但类别、品种、规格多,而且数量大。因此,各种材料的用量、备用量、批料周期与批量必须核定。同时,对废品的分解处理、回收,重复利用及废料处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材料定额管理、重视节约工作。? 电线电缆生产中,从原材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进出、存储,各工序半成品的流转到产品的存放、出厂,物料流量大,必须合理布局、动态管理。? 3.专用设备多? 电线电缆制造使用具有本行业工艺特点的专用生产设备,以适应线缆产品的结构、性能要求,满足大长度连续并尽可能高速生产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线缆制造的专用设备系列。如挤塑机系列、拉线机系列、绞线机系列、绕包机系列等。? 电线电缆的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新工艺要求,促进新专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新专用设备的开发,又提高促进了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如拉丝、退火、挤出串联线;物理发泡生产线等专用设备,促进了电线电缆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电缆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电线电缆的主要工艺? 电线电缆是通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来制作完成的,型号规格越复杂,重复性越高。? 1.拉制?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压轮),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加工方法称为金属拉制。? 拉制工艺分:单丝拉制和绞制拉制。? 2.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整体度,让2根以上的单线,按着规定的方向交织在一起称为绞制。 绞制工艺分:导体绞制、成缆、编织、钢丝装铠和缠绕。? 3.包覆? 根据对电线电缆不同的性能要求,采用专用的设备在导体的外面包覆不同的材料。包覆工艺分:? A.挤包:橡胶、塑料、铅、铝等材料。? B.纵包:橡皮、皱纹铝带材料。?

金属工艺学名词解释

《金属工艺学》名词解释 第二篇铸造 1、铸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成形方法,称为铸造。 2、充型: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简称充型。 3、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准确、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4、合金的流动性: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 5、逐层凝固:纯金属或共晶成分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因不存在液、固并存的凝固区,故断面上外层的固体和内层的液体由一条界线清楚地分开。随着温度的下降,固体层不断加厚、液体层不断减少,直达铸件中心,这种凝固方式称为逐层凝固。 6、糊状凝固: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且铸件的温度分布较为平坦,则在凝固的某段时间内,铸件表面并不存在固体层,而液、固并存的凝固区贯穿整个断面。由于这种凝固方式与水泥类似,即先呈糊状而后固化,故称糊状凝固。 7、中间凝固:大多数合金的凝固介于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之间,称为中间凝固方式。 8、收缩:合金从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称为收缩。 9、缩孔: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较大的孔洞。 10、缩松:分散在铸件某区域内的细小缩孔,称为缩松。 11、顺序凝固:在铸件上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通过安放冒口等工艺措施,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部位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的凝固。

第三篇金属塑性加工 1、金属塑性加工:利用金属的塑性,使其改变形状、尺寸和改善性能,获得型材、棒材、板材、线材或锻压件的加工方法。 2、锻造: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3、冲压:使板料经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品的工艺统称。 4、挤压:坯料在封闭模腔内受三向不均匀压应力作用下,从模具的孔口或缝隙挤出,使之横截面积减小,称为所需制品的加工方法。 5、轧制: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在旋转轧辊的压力作用下,产生连续塑性变形,获得所要求的截面形状并改变其性能的方法。 6、拉拔:坯料在牵引力作用下通过模孔拉出,使之产生塑性变形而得到截面小、长度增加制品的工艺。 7、塑性变形:当外力增大到使金属的内应力超过该金属的屈服点后,即使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

挤压与拉拔资料

压力加工:借助外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进而形成各种尺寸、形状和用途的零件和半成品。(不同于机加工)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零件一般通过下列方法获得: 铸造,如轧机牌坊;铸造——机加工,如轧辊;铸造——压力加工,如钢轨;铸造——压力加工——机加工,如螺栓等。 重要用途的零件一般均需通过压力加工。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有:轧制;挤压与拉拔;锻造与冲压主要产品有: 板、带、条、箔;轧制管、棒、型、线;挤压与拉拔各种零件如车轴、饭盒、洗衣机筒等;锻造与冲压 1)挤压与拉拔产品简介 A 管材 按截面形状分:圆管、型管如方、六角形管等; 按合金种类分:铝管、铜管、钢管等; 按生产方法分:挤制管、拉制管、焊管、铸管、盘管、无缝管等; 按用途分:空调管、压力表管、波导管、锅炉管、输油管、冷凝管、天线管等; 按性能分:M(退火态)、R(热态)、Y(硬态)、Y2(半硬态)、C(淬火态)、CZ(淬火自然时效态)、CS(淬火人工时效态)等; 此外:翅片管、蚊香管等。 B 棒、线材 棒材:D>6mm;分类与管材类似;大多是半成品,进一步加工成各种零件,如弹簧,螺栓、螺母等; 线材:D<6mm;多以盘状供货,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电子电力部门,如电线电缆等。 C 型材 非圆截面材,又称经济断面材(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铝、钢型材较多; 许多型材只能用压力加工法生产,如 钢轨、变断面型材 2)产品的生产方法 产品的生产一般可分两步; 坯料制取(开坯):充分利用金属在高温时的塑性对其进行大变形量加工,如热挤、热轧、热锻。 制品的获得:进行目的在于控制形状、尺寸精度、提高综合性能的各种冷加工,如冷轧、拉拔、冲压。 目前研究:近终形成形技术、短流程生产技术 挤压:生产灵活、产品质量好,适用于品种、规格多、产量小(有色金属)的场合,但成本高、成品率低; 斜轧穿孔:生产率、成品率高;成本低;但制品形状尺寸精度差;尺寸规格受限制;多用于产量大的钢坯生产,有色金属厂基本没有; 铸造:产品的尺寸规格少、质量差、性能低;主要用于生产大尺寸、性能要求不高的产品如下水管;

挤压与拉拔复习题(改)

概念题: 1、拉拔:在外力作用下,迫使金属坯料通过模孔,以获得相应形状、尺寸的制品的塑性加 工方法。 2、挤压:就是对放在容器(挤压筒)内的金属锭坯从一端施加外力,强迫其从特定的模孔 中流出,获得所需要的断面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一种塑性成型方法。 3、挤压缩尾:挤压快要结束时,由于金属的径向流动及环流,锭坯表面的氧化物、润滑剂及污物、气泡、偏析榴、裂纹等缺陷进入制品内部,具有一定规律的破坏制品组织连续性、致密性的缺陷。 4、死区:在基本挤压阶段,位于挤压筒与模子端面交界处的金属,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故称为死区。 5、粗晶环:许多合金(特别是铝合金)热挤压制品,经热处理后,经常会形成异常大的晶粒,这种粗大晶粒在制品中的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多数情况下呈环状分布在制品断面的周边上,故称为粗晶环。 6、残余应力:由于变形不均,在拉拔结束、外力去除后残留在制品中的应力。 7、粗化:许多合金(特别是铝合金)热挤压制品,经热处理后,经常会形成异常大的晶粒,比临界变形后热处理所形成的再结晶晶粒大得多,晶粒的这种异常长大过程称为粗化。 8、带滑动多模连续拉拔配模的必要条件: 当第n道次以后的总延伸系数λn→k大于收线盘与第n个绞盘圆周线速度之比γk→n,才能保证成品模磨损后不等式un> vn仍然成立,保证拉拔过程的正常进行。 9、带滑动多模连续拉拔配模的充分条件:任一道次的延伸系数应大于相邻两个绞盘的速比。 10、挤压效应: 某些高合金化、并含有过渡族元素的铝合金(如2A11、2A12、6A02、2A14、7A04等)挤压制品,经过同一热处理(淬火与时效)后,其纵向上的抗拉强度比其他加工(轧制、拉拔、锻造)制品的高,而伸长率较低,这种现象称为挤压效应。 简述题: 1、影响管材空拉时的壁厚变化的因素有那些?各是如何影响的? 2、挤压缩尾有那几种形式,其产生原因各是什么? 3、锥形拉拔模孔由那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对于存在着偏心的管坯,通过安排适当道次的空拉就可以使其偏心得到纠正。请问:(1)空拉为什么能够纠正管材的偏心? (2)采用固定短芯棒拉拔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纠正管材的偏心,这是为什么? 5、挤压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影响挤压效应的因素有那些方面? 6、挤压机的主要工具有哪些,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7、什么是残余应力?画图说明圆棒材拉拔制品中残余应力的分布及产生原因。 8、简述在挤压过程中,影响挤压力的主要因素? 9、在挤压过程中,试详细阐述影响金属流动的因素? 10、产生粗晶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粗晶环对制品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塑性成形方法

第五节其它塑性成形方法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属塑性成形加工生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生产各种毛坯,而且要求能直接生产出更多的具有较高精度与质量的成品零件。其它塑性成形方法在生产实践中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例如挤压、拉拔、辊轧、精密模锻、精密冲裁等。 一、挤压 挤压:指对挤压模具中的金属锭坯施加强大的压力作用,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挤压模具的模口中流出,或充满凸、凹模型腔,而获得所需形状与尺寸制品的塑性成形方法。 挤压法的特点: (1)三向压应力状态,能充分提高金属坯料的塑性,不仅有铜、铝等塑性好的非铁金属,而且碳钢、合金结构钢、不锈钢及工业纯铁等也可以采用挤压工艺成形。在一定变形量下,某些高碳钢、轴承钢、甚至高速钢等也可以进行挤压成形。对于要进行轧制或锻造的塑性较差的材料,如钨和钼等,为了改善其组织和性能,也可采用挤压法对锭坯进行开坯。 (2)挤压法可以生产出断面极其复杂的或具有深孔、薄壁以及变断面的零件。 (3)可以实现少、无屑加工,一般尺寸精度为IT8~IT9,表面粗糙度为Ra3.2~0.4μ m,从而 (4)挤压变形后零件内部的纤维组织连续,基本沿零件外形分布而不被切断,从而提高了金属的力学性能。 (5)材料利用率、生产率高;生产方便灵活,易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挤压方法的分类: 1.根据金属流动方向和凸模运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1)正挤压金属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相同,如图2-69所示。 (2)反挤压金属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相反,如图2-70所示。 (3)复合挤压金属坯料的一部分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相同,另一部分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相反,如图2-71所示。 (4)径向挤压金属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成90°角,如图2-72所示。 图2-69 正挤压 图2-70 反挤压

关于高速钢钢丝生产工艺的论述

关于高速钢钢丝生产工艺的论述 【摘要】高速钢由于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在生产高速钢钢丝的时候,采用连续拉拔来生产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该生产涉及生产要素多,技术和管理含量高,且在国内这类产品较少,可借鉴参考的地方不多,所以该生产工艺不断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高速钢钢丝生产工艺和,详细描述了各环节构成和要点。并描述了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实例。 【关键词】高速钢;钢丝;工艺;改善 0.引言 高速钢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的工具钢,又称高速工具钢或锋钢。高速钢的工艺性能好,强度和韧性配合好,因此主要用来制造复杂的薄刃和耐冲击的金属切削刀具。高速钢钢丝主要由热拉拔和冷拉拔工艺生产制得。由于钢丝产品尺寸小,采用反复冷拉拔加退火的方式生产,成本大,能耗高,周期长,所以一般不予采用。在此主要针对热拉拔生产工艺进行阐述。 1.高速钢钢丝原料 原料为直径Ф5.5mm的盘条,退火酸洗态,椭圆度拉拔钢丝温度:高速钢在热拉拔下的温度范围为400-800Co,由于热拉拔可以在钢丝不退火的情况下拉拔多次,随着拉拔道次的增多,钢丝直径递减,随之硬度拉强增加,其拉拔温度是随拉拔道次的增加而递减的。 模具:高速钢钢丝在热拉拔的工序下每道次的减面率是30%,因此热拉模具相比一般拉拔模具,其压力角要大,为18o。 冷却水:冷却水温度常年保持在20±2Co。 拉拔速度:拉拔速度范围为30-90m/min。拉拔速度随着道次的增加而增加。 拉拔卷筒角度:对于不同钢丝的直径,需要使用不同角度的卷筒来拉拔排线。钢丝线径越粗,拉拔温度越高,其弹性越大,在卷筒拉拔过程中容易上升排线,需要一个小角度的卷筒。相反钢丝线径越细,拉拔温度越低,其弹性较小,在卷筒拉拔过程中上升排线困难,所以需要一个大角度的卷筒。角度范围为0.2-1.25o。 4.喷砂清洗 该工序主要用于去除热拉拔后钢丝表面所附着的石墨,为退火工序做准备。 清洗工序由以下部分构成: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

第一章 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成形塑性成形有何特点 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型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 的加工方法,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 塑性成形的特点:①组织、性能好②材料利用率高③尺寸精度高④生产效率高 2.试述塑性成形的一般分类。 Ⅰ.按成型特点可分为块料成形(也称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型两大类 1)块料成型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可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 ①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分纵轧、横轧、斜轧;用于生产型材、板材和管材。 ②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分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适于(低塑性的)型材、管材和零件。 ③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生产棒材、管材和线材。 二次加工: ①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的形 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精度低,生产率不高,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锻件。 ②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平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 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2)板料成型一般称为冲压。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用于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如冲裁、剪切等工序;

(生产管理知识)钢丝绳输送带生产工艺

钢丝绳输送带生产工艺 1. 钢绳线班长岗位 1.1 岗位职责:在值班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班组的生产组织, 工艺纪律,现场管理,安全生产,对本班组的工作全面 负责。兼任前锅头主手岗位工作。 1.2. 操作内容: 1.2.1 按《输送带厂交接班制度》进行对口交接班。认真开好 班前班后会,传达当日的生产任务及主要技术参数,班后认真总结当日工作。 1.2.2 硫化 1.2.2.1 带胚装锅,冷压平板将带胚加紧后,由三辊拉带机以 4m/min速度将带胚送入硫化机内。胶带生熟接头的重 硫化部分不少于180mm。 1.2.2.2 根据硫化条件编制硫化时间,压力等自控程序,贮存在微处理机里, 根据需要及时输出。 1.2.2.3 启动三辊拉带机上的夹持横梁,将胶带夹紧,然后施加张力,最后闭合平板 进行硫化,允许选取手动或自控操作。 1.2.2.4 合锅前必须仔细检查带胚及垫铁位置必须正常,严禁用 铁杠子在热板内撬带子。 1.2.2.5 带胚从冷压成型、装锅硫化及成品拉出与卷取整段过程, 必须找正与调整好中心线,防止带子出现局部弧线弯曲。 1.2.2.6 在冷压、硫化整个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张力,只允许 在牵引带子装锅时解除张力。 1.2.2.7 硫化完毕平板降落后,开动硫化机前后夹持,将带子提 升,使带子不粘下平板。夹持操作压力为140-150bar, 中断硫化时,将夹持器的下夹板提升,托放带子(不加 夹持力)。 1.2.2.8 硫化后的带子用三辊拉带机拉出,并经成品卷取机卷取,到规定长度 时,用切带机铡刀铡断。 1.2.2.9 负责定中心装置调整,双条并硫纵向切割时,负责裁刀定

位及切割后成品规格。 1.2.2.10 装锅时负责本侧胶边清理。 1.2.2.11 装锅后,全过程检查钢绳张力及成型过程冷压定型效果, 核对使用备用胶片的规格品种必须符合工艺标准。 1.2.3 负责提出每批结尾用胶片长度,生产完毕剩余胶片长度 不得超过10米。 1.2.3.1 遇到特殊情况,已复合好的胶片最多不超过48小时使用 完,冷压前预留接头的复合片最多不超过56小时,且长度 不超过6米,涂擦汽油消除喷霜冷压牢固后使用。 1.2.3.2 冷压后的复合片因故不能继续硫化,从复合片复合之时 算起,最多不得超过72小时开始硫化。 1.2.4 已经上车的钢丝绳因故在72小时内不能继续硫化时,应 采取措施用里布包复,并在硫化前用干布擦去灰尘后立 即硫化。 1.2.5 钢绳生产线硫化机意外故障应急措施 1.2.5.1 意外停电停汽: 1.2.5.1.1密切注视主机压力和温度曲线的变化,并相应计算延长硫 化时间。 1.2.5.1.2当锅内胶带已硫化完毕时,应找保全人员将主机排油阀打 开,将锅降下,然后关闭排油阀。 1.2.5.1.3恢复电汽时,应按开机升温程序操作。 1.2.5.2 意外停汽: 1.2.5.2.1根据温度下降的变化,相应延长硫化时间。 1.2.5.2.2如刚上锅时停汽,不能保持硫化完毕时,应保持硫化压力, 待恢复汽压后,继续硫化。 1.2.5.3 蒸汽压力不足: 1.2.5.3.1硫化温度公差 2℃。 1.2.5.3.2硫化温度在140℃~143℃时,硫化时间延长剩余正硫化时 间的0.5倍。 1.2.5.3.3硫化温度在135℃~140℃时,硫化时间延长剩余正硫化时

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流程和概述

电线电缆制造流程概述 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另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 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计量单位.所有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 一, 电线电缆产品制造的工艺特性: 1.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 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对电线电缆生产的影响是全局性和控制性的,这涉及和影响到: (1)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 生产车间的各种设备必须按产品要求的工艺流程合理排放,使各阶段的半成品,顺次流转.设备配置要考虑生产效率不同而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有的设备可能必须配置两台或多台,才能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得以平衡.从而设备的合理选配组合和生产场地的布置,必须根据产品和生产量来平衡综合考虑. (2)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组织管理必须科学合理,周密准确,严格细致,操作者必须一丝不苟地按工艺要求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艺流程的通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交货.特别是多芯电缆,某一个线对或基本单元长度短了,或者质量出现问题,则整根电缆就会长度不够,造成报废.反之,如果某个单元长度过长,则必须锯去造成浪费. (3)质量管理 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的生产方式,使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瞬时发生一点问题,就会影响整根电缆质量.质量缺陷越是发生在内层,而且没有及时发现终止生产,那么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因为电线电缆的生产不同于组装式的产品,可以拆开重装及更换另件; 电线电缆的任一部件或工艺过程的质量问题,对这根电缆几乎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事后的处理都是十分消极的,不是锯短就是降级处理,要么报废整条电缆.它无法拆开重装. 电线电缆的质量管理,必须贯串整个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检查部门要对整个生产过程巡回检查,操作人自检,上下工序互检,这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和手段. 2.生产工艺门类多,物料流量大 电线电缆制造涉及的工艺门类广泛,从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压力加工,到塑料,橡胶,油漆等化工技术;纤维材料的绕包,编织等的纺织技术,到金属材料的绕包及金属带材的纵包,焊接的金属成形加工工艺等等. 电线电缆制造所用的各种材料,不但类别,品种,规格多,而且数量大.因此,各种材料的用量,备用量,批料周期与批量必须核定.同时,对废品的分解处理,回收,重复利用及废料处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材料定额管理,重视节约工作. 电线电缆生产中,从原材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进出,存储,各工序半成品的流转到产品的存放,出厂,物料流量大,必须合理布局,动态管理. 3.专用设备多 电线电缆制造使用具有本行业工艺特点的专用生产设备,以适应线缆产品的结构,性能要求,满足大长度连续并尽可能高速生产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线缆制造的专用设备系列.如挤塑机系列,拉线机系列,绞线机系列,绕包机系列等. 电线电缆的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新工艺要求,促进新专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新专用设备的开发,又提高促进了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如拉丝,退火,挤出串联线;物理发泡生产线等专用设备,促进电线电缆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电缆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挤压拉拔知识点

挤压:对放在容器中的钢坯一端施加以压力,使之通过模孔成型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正挤压特征:金属流动方向与挤压杆运动方向相同,钢坯与挤压筒内壁有相对滑动,二者间存在很大外摩擦。正挤压三个阶段:开始,金属承受挤压杆的作用力,首先充满挤压筒和模孔,挤压力急剧上升。基本,一般筒内的锭坯金属不发生中心层与外层的紊乱流动,挤压力随筒内锭坯长度的缩短,表面摩擦总量减少,几乎呈直线下降。终了,管内金属产生剧烈的径向流动,即紊流,易产生缩尾,此时工具对金属的冷却作用,强烈的摩擦作用,使挤压力迅速上升。填充系数:挤压筒内断面积与锭坯的断面积之比,指金属发生横向流动,出现单鼓或双鼓时的变形指数。挤压比:挤压筒腔的横断面积与挤压制品总横断面积之比,指金属不发生横向流动时的变形指数。粗晶芯:反挤压棒材纵向低倍组织上,沿中心缩尾边缘一直向前延伸,形成一个特殊粗晶区,叫。死区:在基本挤压阶段,位于挤压筒与模子端面交界处的金属,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故称为死区。死区产生原因: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金属不易达到屈服条件。受工具冷却,σs增大。摩擦阻力大。影响死区因素:模角,摩擦力,挤压比,挤压温度速度,模孔位置。死区的作用:可阻碍锭坯表面的杂质、氧化物、偏析瘤、灰尘及表面缺陷进入变形区压缩锥而流入制品表面,提高制品表面质量。终了挤压三大挤压缩尾及防止措施:挤压缩尾是出现在制品尾部的一种特有缺陷,主要产生在终了挤压阶段。缩尾使制品金属不连续,组织与性能降低,依其出现部位有中心缩尾(当钢坯渐渐被挤出模孔,后端金属容易克服挤压垫上的摩擦力产生径向流动,将钢坯表面上常有的氧化物,偏析瘤,杂质或油污带入制品中心,破坏了制品致密性,使制品低劣)。环行缩尾(出现在制品断面中间,形状为圆环。堆积在靠近挤压垫和挤压筒交界处的金属沿着后端难变形区的界面流向了制品中间层)。皮下缩尾(出现在制品表皮内,存在一层使金属径向上不连续的缺陷)。措施:对锭坯表面进行机械加工~车皮。采用热剥皮挤压。采用脱皮挤压。进行不完全挤压~留余压。保持挤压垫工作面清洁,减少锭坯尾部径向流动可能性。影响金属流动因素:接触摩擦与润滑的影响。工具与锭坯温度(工具的冷却作用,金属导热性,合金相变,摩擦条件)。金属强度特性。工具结构与形状(挤压模,模角越大,越不均匀。挤压筒。挤压垫)。变形程度。挤压力:挤压杆通过挤压垫作用在钢坯上使之依次流出模孔的压力。影响挤压力因素:挤压温度与变形抗力(挤压力大小与金属变形抗力成正比)。变形程度(正比)。挤压速度(开始挤压,力大。继续进行,力降。若缓慢挤压,力可能一直升高)。挤压模角(角大,力先高后小)。制品断面形状。锭坯长度(越长,越大)。挤压方法(反挤小,正大)。粗晶环:合金在热变形处理中形成异常大的晶粒,这种粗大晶粒在制品中分布通常不均匀,呈环状分布在制品断面周围,称粗晶环。粗晶环分布规律:单孔模粗晶环均匀的分布在周边,多~出现在局部周边,呈月牙形。模孔数少,牙形粗晶环较长,~多,短。型材棒材断面上分布不均匀,在型材角部或转角区,粗晶环厚度较大,晶粒较粗。粗晶环形成基理:粗晶环产生部位常常是金属材料承受剧烈附加剪切变形的部位。挤压温度越高,粗晶环越厚。影响粗晶环因素:合金元素。铸锭均匀化。挤压温度。应力状态。挤压方式。变形程度。挤压效应及产生原因:某些工业用铝合金经过同一热处理,淬火与时效后,发现挤压制品纵向上的抗拉强度要比其他压力加工制品的高,而延伸效率较低的情况称挤压效应。原因:内因:凡是含有过渡元素的热处理可强化的铝合金都会产生挤压效应。外因:变形与织构:挤压时,金属处于三向压缩应力状态和二压一拉变形状态,变形区的内部金属流动平稳,网状膜不破,使得制品纵向抗拉强度提高。阻碍角:在型壁较厚和比周长较短处的模孔入口做一个小斜面,斜面与模子轴线间的夹角。促流角:为了促进金属向弯壁部分流动,对阻力大的薄壁部分做一个具有rc角的促流斜面。挤压机分类:传动类型:机械,液压(结构:卧式,立式。)。舌比:对于半空心型材,把型材断面所包围的空心部分的面积A与型材开口宽度的平方W^2之比,R=A/W^2。穿孔针:对实心锭进行穿孔或用实心锭生产管材。挤压垫:防止高温金属与挤压杆直接接触,并防止金属倒流。挤压模:用于生产所需要的形状尺寸的制品。挤压杆:用

钢丝生产工艺流程图

钢丝 钢丝是钢材的板、管、型、丝四大品种之一,是用热轧盘条经冷拉制成的再加工产品。 目录 From 中国食品百科全书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中文]: 钢丝

热处理盘条或钢丝半成品的热处理方式见钢丝热处理。热处理包括原料热处理、中间热处理和成品热处理3种类型。 (1)原料即盘条的热处理用在部分中高碳钢丝及合金钢丝的生产中,目的主要是改善盘条的组织及其不均匀性并消除内应力以提高盘条的塑性及冷拔性能。 (2)中间热处理是对钢丝半成品即中间线坯进行的热处理,主要目的是消除冷拔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硬化,恢复线坯的塑性,以利于进一步拉拔。如生产中无成品热处理工序,则成品拉拔前的中问热处理还要求确保成品钢丝应具有的组织和性能。 (3)成品热处理在成品拉拔后进行,作用是使产品达到规定的组织与性能,是否进行决定于交货要求。 拉丝在拉丝机卷筒即绞盘(见拉丝机)的牵引下,盘条或中间线坯通过拉丝模模孔变形,达到减小断面改变形状以获得尺寸、形状、性能和表面质量都合乎要求的钢丝。钢丝的拉拔通常要进行多个道次,道次减面率(见面积减缩率)约在10%~40%之间。拉拔钢丝使用的模具主要有固定模、辊模(见辊模拉拔)、旋转模等,并以固定模为主。固定模即为由整体材料制作的外形呈圆饼状而中心开有孔型的拉丝模,模子在拉拔过程中固定不动。早期曾采用钢板模和冷硬铸铁模,以后由于不耐磨和使用寿命低而被淘汰。目前普遍采用硬质合金模,除了硬质合金外,天然钻石也是制模材料,但由于其资源稀少和价格昂贵,只局限于拉拔合金钢细丝和极细丝时使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用聚合多晶体、人造金刚石和刚玉陶瓷等制作的拉丝模。辊模为由2~4个可转动的辊子组成的模子。辊模拉拔通常用于拉制一些异形钢丝和难变形钢丝,但随着辊模装置刚性的提高、精度的改善和调整变得更加容易,其使用范围在不断拓宽。旋转模拉丝时模子的本体结构和固定模相同,但拉拔过程中,它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围绕钢丝轴线旋转。优点是改变了拉拔时钢丝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力的方向,增加了作用在钢丝上的剪应力,使钢丝容易变形,从而可以减少拉拔力和拉拔功率;降低轴向摩擦力使拉拔时钢丝内外层的不均匀变形随之减少;由于模子高速旋转,模孔磨损变得均匀,钢丝的不圆度和表面粗糙度均有改善。但使用旋转模时钢丝易随模子而旋转甚至发生扭转,因此目前只局限于粗丝的拉拔。在使用固定模拉拔的情况下,若在钢丝的进口端施加后张力则形成反拉力拉拔;若对模子施加超声波振动则形成超声波拉丝;若采用静压或流体动力润滑则称为强制润滑拉拔。 冷拔过程中钢丝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产生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一般钢丝的抗拉强度、硬度、弹性极限等增加,而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等下降。由于存在加工硬化,所以当拉拔的变形程度达到一定值后,由于钢丝冷加工性能的显著下降而不适宜再继续拉拔,需要进

影响金属塑性成形的因素及条件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影响金属塑性成形的因素及条件 一、影响金属塑性变形的内在因素 (一)化学成分 纯金属的塑性成形性较合金的好。钢的含碳量对钢的塑性成形性影响很大,对于碳质量分数小于0.15%的低碳钢,主要以铁素体为主(含珠光体量很少),其塑性较好。随着碳质量分数的增加,钢中的珠光体量也逐渐增多,甚至出现硬而脆的网状渗碳体,使钢的塑性下降,塑性成形性也越来越差。 合金元素会形成合金碳化物,形成硬化相,使钢的塑性变形抗力增大,塑性下降,通常合金元素含量越高,钢的塑性成形性能也越差。 杂质元素磷会使钢出现冷脆性,硫使钢出现热脆性,降低钢的塑性成形性能。 (二)金属组织 纯金属及单相固溶体的合金塑性成形性能较好;钢中有碳化物和多相组织时,塑性成形性能变差;具有均匀细小等轴晶粒的金属,其塑性成形性能比晶粒粗大的柱状晶粒好;网状二次渗碳体,钢的塑性将大大下降。 二、影响金属塑性变形的加工条件 (一)变形温度 温度升高,塑性提高,塑性成形性能得到改善。变形温度升高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加工硬化不断被再结晶软化消除,金属的塑性成形性能进一步提高。

过热:加热温度过高,会使晶粒急剧长大,导致金属塑性减小,塑性成形性能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热”。 过烧:如果加热温度接近熔点,会使晶界氧化甚至熔化,导致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过烧”,坯料如果过烧将报废。 (二)变形速度 变形速度:单位时间内变形程度的大小。变形速度的增大,金属在冷变形时的冷变形强化趋于严重;当变形速度很大时,热能来不及散发,会使变形金属的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热效应”,它有利于金属的塑性提高,变形抗力下降,塑性变形能力变好。 图2-5所示是变形速度与塑性的关系。 问题:在锻压加工塑性较差的合金钢或大截面锻件时,都应采用较小的变形速度,若变形速度过快会出现变形不均匀,造成局部变形过大而产生裂纹。 图2-5 变形速度与塑性的关系 (三)应力状态 实践证明,在三向应力状态下,压应力的数目越多,则其塑性越好;拉应力的数目越多,则其塑性越差。 选择塑性成形加工方法时,应考虑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变形的影响。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强度: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形变和断裂的能力。 2.塑性: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产生不可逆永久形变的能力。 3.硬度: 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形变,特别是塑性形变,压痕,划痕的能力。4.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的形变能量的能力。5.疲劳强度:承受循环应力的零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有时突然发生断裂,而其所承受的应力往往低于该金属材料的屈服点的断裂。6. 同素异构转变:随着温度的改变,固态金属的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7.铁素体:碳溶解于X-Fe中形成的固溶体8.奥氏体:碳溶入r-Fe中形成的固溶体。9.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10.莱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为高温莱氏体;高温莱氏体冷却到727C以下时,将转变为珠光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为低温莱氏体。11.退火:将钢加热,保温,然后随炉或埋入灰中使其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12.正火:将钢加热到30-50C或Ac cm以上30-50C,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13.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C,保温在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14.回火:将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温度,保温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15.铸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成型方法。16.铸造性能:指金属在铸造成型时获得外形准确,内部健全铸件的能力。 17.铸造工艺图:在零件图上用各种工艺符号及参数表示出铸造工艺方案的图形。18.铸件的浇注位置:指浇注时铸件在型内所处的 空间位置。19.铸件的分型面:指铸型组元间的结合面。20.压力加工:也叫金属塑性加工,金属在外压力的作用下使其变形而获得的所需零件的方法,其包括锻造,冲压,挤压,轧制,拉拔等21.自由锻:只用简单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间直接使坯料变形而获得所需的集合形状及内部质量锻件的方法。22.模锻:利用锻模使坯料形变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23.板料冲压:使板料经分离或成形而获得制件的工艺。24.26.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一种连接方法。27. 以连续送进的焊丝作为电极进行焊接的焊接方法。29.钎焊:利用熔点比焊件低的钎料作填充金属,加热时钎料熔化而将工件连接起来的焊接方法。 二. 牌号含义说明 1.Q235:钢种厚度小于16mm时的最低屈服点为235Mpa的碳素结构钢。 2.Q215:钢材厚度小于16mm时最低屈服点为215Mpa的碳素钢。 3.20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0%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4.45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5.T10A:表示平均含碳量为1.0%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6.T8: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8%的碳素工具钢。 7.40Cr:含碳量0.004%的Cr合金结构钢。 8.9SiCr:含碳量为0.009%的硫镉合金工具钢。 9.HT250:表示直径30MM单铸试棒最低抗拉强度值为250Mpa的普通灰铸铁。10.KTH300-06:抗拉强度为300Mpa伸长率为6的黑心可锻铸铁。11.KTZ450-06: 抗拉强度为450Mpa伸长率为6的灰铸铁。12.QT800-2:抗拉强度为800Mpa 伸长率为2的球墨铸铁。13.J422焊条:抗拉强度为22钛钙型结构钢焊条。14.J507焊条:抗拉强度为50的低氢钠型结构钢焊条。 三.简答题 1.简述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开始时,也液态中先出现的一些极小晶体,称为晶核。在这些晶核中,有些是依靠原子自发的聚集在一起,按金属晶体有规律排列而成,这些晶核称为自发晶核。金属的冷却速度越快自发晶核越多。另外,液态中有时有些高熔点杂质形成微小的固体质点,其中某些质点也可以起晶核作用,这些晶核称为外来晶核或非自发晶核。在晶核出现后,液态金属的原子就以他为中心,按一定几何形状不断的排列起来形成晶体。晶体沿着个方向发展的速度是不均匀的,通常按照一次晶轴、二次晶轴……呈树枝状长大。在原有晶体长大的同时,在剩余液态中有陆续出现新晶核,这些晶核也同样长大成晶体,就这样液体越来越少。当晶体长大到与相邻的晶体相互抵触时,这个方向的长大便停止了。当晶体都彼此相遇、液态耗尽时结晶过程结束。 2.简述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一般来说,同一成分的金属,晶粒越细起强度、硬度越高,而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3.试分析含碳量为0.45%的钢从高温到低温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并用铁碳状态图加以说明:液态----液态奥氏体----奥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 4.试分析含碳量为1.0%的钢从高温到低温过程的组织转变,并用铁碳合金状态图加以说明。液态----液态奥氏体----奥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 5.简述退火和正火的目的:完全退火能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正火将钢进行重结晶,从而解决铸钢件、锻件的粗大晶粒和组织不均问题。 6.简述淬火和回火的目的:淬火时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内应力以降低钢的脆性,防止产生裂纹同时也使钢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7.简要分析铸造生产的特点:1.可制成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2.适应范围广。3.铸造可以直接利用成本低廉的费机件和切削,设备费用较低。 8.试举出5种特种铸造方法: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和离心铸造。 9.合金的流动性不良容易在铸件中形成什么缺陷:合金的流动性越不好,充型能力越弱,越不便于浇注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同时不利于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和排出,还不利于对合金冷凝过程所产生的收缩进行补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