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专生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大专生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大专生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摘要】本文以人际信任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为工具考察了大专生的自我和谐及人际信任的特征及二者的关系,为大专生人际关系调整及心理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关键词】人际信任;自我和谐;诚实

0.前言

人际信任是个体认同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是类化预期的一种。社会学家韦伯将信任分为两类:普遍信任及特殊信任。特殊信任的对象只包括有血缘或裙带关系的人,可称为同伴家人信任;普遍信任的对象则扩展至相同信仰的所有人,或称他人信任。

自我和谐是指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性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程度。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和谐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是谁”、“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自己自身是同一实体的存在”的整合和统一的自我感觉和认识,是确信我是自我本身而非其他的一种心理过程,其中包含着持续性和同一性的因素。前者是一种连续意识,即认识到现在的自己是长大的过去的自己,表现为“自我的灵活性”与“自我与经验的和谐”;后者是一种同一意识,即认识到从自己的身体、精神的特征来看,自己确实是具有相同特质的人,表现为“自我的刻板性”[1]。个体在社会化的同时,会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失调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而且,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与其自我观念相一致。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产生一种“不和谐”或“同一性混乱”的状态。同一性的形成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需要用他人眼中的“自己”来验证或调整自己“同一性”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时期的一个核心问题,考查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程度将有助于大专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1.实验方法

1.1被试与实验材料

1.1.1被试随机选取5个自习室的各年级大专生160名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用于统计分析的样本152名学生,其中男生80人,女生72人。

1.1.2实验材料

自我和谐量表自我和谐量表SCCS[2]共有35个项目,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包括对力和情感的自我评价、自我一致性、无助感等,主要反映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自我的刻板性主要反映个人较为古板僵化,不能根据事情的变化做出一定的改变。自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