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走进《传统文化》

走进《传统文化》

走进《传统文化》
走进《传统文化》

走进《传统文化》这本书

博奥学校穆振成

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在这样一个春意盎然,微风习习的早晨和大家相聚在博奥学校。作为博奥学校的老师首先代表学校领导以及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李玉峰老师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按照今天的会议日程首先由我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传统文化》这门学科的理解与认识。首先,想和大家分享我们都曾经读过、背过,耳熟能详的一首词——出示: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样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为什么能够流传至今?为什么会传颂至今呢?带着这样的质疑,我们一起走进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开幕式,作为此次全运会的主办方山东济南,又是如何表现、演绎本土才女李清照的这首作品呢?(播放)老师们,什么感受?震撼、清新、陶醉、舒畅、享受……也许这正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它之所以能够经久不息,源自于它自身蕴含的生命爆发力。正是因为它自身具备生命爆发力,才使得国人一次又一次将这些经典之作选编进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而我们今天谈论的《传统文化》正是众多版本之中的一个。如果我们能够纵观1-6册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本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课程性质

(一)典范性

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选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范作品作为教育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六年级教材中的《大学二则》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

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也就是,今天我们心理学中的“慎独”。)

(二)趣味性

本课程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注重兴趣培养,教材的呈现形式符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学习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少年儿童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一年级教材中的《题画》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四句诗,四幅画,幅幅生动;牧童黄牛两相对应,读来琅琅上口,情味盎然。)

(三)启蒙性

本课程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体现启蒙性。(六年级教材中选择了《岳飞》这一抗金英雄,旨在引领学生朗诵《满江红》,了解岳飞其人其事的基础上,渗透爱国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启蒙教育。)

(四)开放性

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有人物篇如:五年级的《司马迁》,六年级的《诸葛亮》;有名胜篇如六年级的《蓬莱仙境》和《蒲松龄故居》,三年级的《黄河胜景》和《泰山美景》;有艺术篇的如六年级的《宝塔诗》等等。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参加村镇或社区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关于“开放性”这一个特点,不光能从教材的选文中看出,从教材板块的设计中也同样能略知一二,打开我们《传统文化》教材,我们便能找到一个“活动广角”的板块,如四年级的第四课《塞上听吹笛》,这是唐朝诗人高适创作一首边塞诗,在本课的“活动广角”这一板块中设计了这样的引导与提示“高适还有一些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请你找来读一读”。像这样的例子,教材当中举不胜举。

教材的这一性质,提示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使用教材的意识,而不应仅仅把教材当成一个标准,一把尺子,这样教材就变成了一潭死水。相反我们把

教材当成一个载体,一个渗透传统文化的渠道,教材就成为了一眼源源不断的清澈的泉水。

小结:典范性、趣味性、启蒙性、开放性便是这套教材的基本特点,以这样特点鲜明的教材为载体,究竟要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呢?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传统文化的学习目标,和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一样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与语文课程不同的是《传统文化》课程的阶段目标小学阶段只分为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6年级)两个阶段。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学段的目标,第一学段的目标一共有八个。只要我们稍作梳理,便会发现第一学段的关键所在,老师们请看大屏幕(换屏变红字)

(一)第一学段(1至2年级)

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40首(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5.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参加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

6.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7.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

8.能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的意识。

关键词(一)了解:

了解诗文大意;了解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如清明节;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像湖滨的丈八佛,这便于从课内走向课外,体现课程的开放性;了解传统文明礼仪方面的常识……课程目标在第一学段设置这么多个“了解”究竟有和意图呢?无非就是降低难度,提高兴趣,加强积累。这也衍生出了关键词(二)和(三)

关键词(二)兴趣

第一学段的第六条目标中明确指出:逐步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可是,兴趣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作品本身,也来自于情感的体验、形象的感受,和价值的引领。

关键词(三)积累

第一学段的第一条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40首(篇或段)

接下来,我们结合一年级教材中的《逢老人》一文,具体的谈一谈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首作品——

逢老人

路逢一老翁,两鬓白如雪。

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

基于对第一学段目标的把握,我们便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与停顿。

2、边读边想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老人的样子,感受老人的形象,激发学生关心、帮助老人的愿望,并通以朗读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3、熟读成诵。

过渡:在这一教学目标中,有读的不同层的指导,从读准确读通顺,到读出节奏与停顿,再到读出味道;有积累;也有感受、体验、了解。第二学段的目标又蕴藏着怎样的玄机呢?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出示)

(二)第二学段(3至6年级)

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120首(篇或段),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

2.能够尝试表达自己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3.继续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4.初步了解古代戏曲、对联、谜语等民族文化。

5.了解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文化名胜、重大的科技发明等,并能熟练诵读相关作品。

6.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等活动。

7.对传统文化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8.学习传统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

9.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老师们,在对比中,我们会发现第二学段与第一学段相比,发生了如下的变化:兴趣→意识(更加强调自身的主动性)了解→初步理解(更加强调对作品内容的把握)积累的量越来越多40→120首。

在这里基于时间的缘故,我不再结合课例谈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们今天的交流也借鉴《传统文化》课程的“开放性”,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在座的各位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慢慢消化、慢慢品味。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基于对课程性质的把握和课程目标的理解,我觉得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师生角色,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

传统文化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学生悄悄喜欢上《传统文化》这门学科。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学习情境”这个关键词,因为《传统文化》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相距甚远,像《岳飞》《司马迁》《李清照》这些名人篇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入主动学习的情境中来,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个课题,攻克这一课题,也许你就已经找到了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充分挖掘积极因子,让学生做学习的“受益者”。

也就是说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例如《逢老人》的学习,要激发学生关心老人的美好愿望;《岳飞》的学习要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以及立志为国争光的决心,并能将决心化为行动。

(三)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动者”。

通过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艺术节等,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参观游览文化古迹、寻访历史文化名人、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等,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不知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没有感到《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的难度,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理解一些诗文的意思;我们自己对司马迁、诸葛亮、岳飞、辛弃疾的了解也是有限的;有时候我们甚至读不通一些句子……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与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材在编写上存在着一些缺陷,比方说一年级教材第14课《棉花》的温馨点击这一板块中,这样说“这是一首我国古人赞美棉花的诗。“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一暖一寒形成鲜明的对比。千百年来,人们能安度严冬,棉花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啊!”首先从文字的角度来说这段文字不适合一年级的孩子阅读;其二从情感上来说最后一句也有点过于牵强。所以,作为《传统文化》教师,我们一定要又一双思辨的眼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

要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等本地文化教育资源,如陈户的烈士塔,锦秋的老槐树,湖滨的丈八佛等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如果利用好了我们身边的这些资源,我们不仅能从课内走向课外,丰富学习方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

(六)注意处理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既有自己的独特性,又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与语文、品德等学科的教学或校内外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四、评价建议

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我们不难发现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要贯彻激励性为主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一)把握评价的目的

传统文化课程要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为评价目的,突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二)重视激励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

(三)重视过程性评价

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情绪,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体验;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把握和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的过程。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种过程性评价的案例一是“文化驿站”即引导学生将自己积累的诗、词、曲等编辑成册;另一种是“文化视野”即引导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相关小知识、小趣闻等编辑成册。以此带给学生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激发他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性。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

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五)评价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也要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感悟和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评价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城乡文化差异、思维个性差异等因素,考虑学生的不同起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识别踢人的马》

伯乐是我国古代最善于识别马的人,他擅长相马的名声家喻户晓。

有两个人慕名从很远的地方来到伯乐身边,拜伯乐为师,专门学习相马的本领。伯乐将自己识别马的诀窍讲给他们听,同时又带他们四处实践,观察、识别各种各样的马。

这一天,伯乐带着这两个人一起到赵简子的马厩里去看马,要他们说出其中爱踢人的马来。其中一个人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指着一匹马说:

“这就是一匹爱踢人的马。”

另一个人则用手去摸马的屁股。他连续摸了三遍,这马依然站在那里,不仅没有踢人,甚至连一点焦躁不安的反应也没有。

那个人见马很驯服,觉得很难为情,他以为自己看错了。摸马的人见他对自己正确的看法产生了动摇,便对他解释说:“其实你并没有看错。这匹马的确是一匹踢人的马。我摸它的时候,它没有踢我,是因为这马受了伤。它的肩部疲塌,是筋骨劳损的表现;前腿膝关节肿胀说明这马失过前蹄。而马在踢人的时候,通常要举起后腿,这时,马全身的重量全部落在前腿上。一匹肩部和前腿膝关节受了伤的马难以承受自己身体的重量,所以后腿抬不起来,它也就难以踢人了。你善于识别踢人的马,可是却不善于发现马身上的伤痛。”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无论是相马、看人,还是判断其他事物,都要全面地了解情况,注意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否则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老师们,让我们带着这点启发,再次打开传统文这本书,在细嚼慢咽中发现规律,形成经验。期待和你一起走进传统文化这本书。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初步了解春节、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活动、美食等一些相关知识和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围绕我国传统节日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如上网、查阅书刊、询问等)去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有计划做事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来初步感受、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初步构想计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对祖国的认识,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二、整体感知: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份:清明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冬月:冬至腊月初八:腊八节 三、自由交流:讲讲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它会让你想到哪些诗词、故事。 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 第一板块:端午粽飘香 1、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2、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吃粽子插艾 第二板块:春节知多少 1、了解农历新年的意义与典故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课堂实录)

《传统节日》教学片断 走进春节文化,感受亲情友情。 1.先让我们看一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播放《恭贺新春》《拜年》等乐曲(或点击课件): 展现人们喜气洋洋过春节的情景。 2.在春节里,大家是怎样过大年的? (贴春联、放烟花、包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3.出示“三问”,你们是怎样过春节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做? ⑴过年前你们会准备什么? (贴春联、福字、挂中国结——吉祥平安,向往新年里的美好生活。) …… ⑵除夕夜你们家怎样辞旧迎新的? (放烟花、鞭炮——为了图吉庆。) (吃团圆饭——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凝聚着浓浓的亲情。)(看春节联欢晚会——文化娱乐,丰富我们的节日生活,热闹开心。) …… ⑶大年初一你们是怎样给长辈拜年的? (送年礼、拜年——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阅读小故事《到外公外婆家过春节》。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5.猜猜看,人们最希望的过处方式是什么? 2003年2月,南京市举办了一次市民论坛,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了“全民表决”,请所有嘉宾在合家团聚、外出旅游、睡觉休息、休头娱乐等不同的过年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希望的一种。猜猜看,其中哪一项获全票通过?为什么? 6.大家都喜欢过春节,你知道过年春节的来历吗?说说有关传统神话。 (1)春节的来历。(2)“年”的传说。 (3)放鞭炮的由来。(4)压岁钱的来历。 (5)贴春联的由来。 …… 7.欣赏春联,感受春联的文化魅力。 (1)上学期我们还学习了《春联》这篇课文,还记得有哪些春联? 出示: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 (2)从这些春联中,你知道人们对新的一年有哪些美好的心愿?

综合实践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学设计 鄯善县育才学校张华 基本信息名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执教者张华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材 审定委员会2014年审查通过 课题背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可就在当下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视,民族之风日益扩散和影响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他们对很多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相关内容。再加之,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动开展之风已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们的,更是需要孩子们来感受、认知、传承与创新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

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我将根据学生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理解,调查,实践。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目标 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 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过程与方法 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注明每个 环节预设的 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游戏设计--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游戏设计--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校园文化是一所幼儿园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园本艺术文化建设是幼儿园最高层面的建设~它是办园理念的内涵它引领着幼儿园各项建设~推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品质。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幼儿园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为更进一步落实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一、园情分析 棋盘井幼儿园始建于2003年~是一所全日制二类甲级幼儿园~也是棋盘井成立较早的正规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10294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拥有教职员工75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幼教一级14人~幼教高级教师1人~95%以上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现有17个幼儿班~600余名幼儿在这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园领导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大胆改革~本着“以幼儿健康成长为本~尊重每一位幼儿~关注每一位幼儿~让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理念~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园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幼教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家长学校。 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本着“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办园园风~构建“爱心、和谐、健康、快乐”的园训精神。全面开展《多元智能创意课程》、《蒙氏阅读》、《蒙氏教学》等课题实验研究~同时开展美术、电子琴、舞蹈特色教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受到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拥有了良好的声誉~使这里成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摇篮。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继续努力~培育以人为本、合乎规律、引领发展的精神文化,培育 科学效能、民主参与、合理高效的管理文化,培育理念先进、团结合作、敬业爱岗的教师文化,培育注重体验、自主发展、寓教于乐的课程文化,培育行为文明、健康高尚、严格自律的行为文化。 三、工作任务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 把幼儿园建设成为园内环境自然优美~室内布置要以废旧物品为主整洁舒适的育人乐园。 工作任务: 1.校园美化 1,重新完善绿化带~对各种树木整枝造型~把园门口改变 校园绿化单一的局面~力求一年四季校园景色各不相同。 ,2,初步想把幼儿园东、北大门准备从新整改。 ,3,幼儿与教师流动较大的位置要有激励性的大号标语,如:我是文明好娃娃,花儿对我说~请说好普通话,~增强育人内涵。 ,4,花坛中安置简洁的文明用语警示牌。 ,5,园内的滑梯、攀登架等娱乐设施下铺上绿色橡胶地板~既美观又安全。 ,6,园门口放置一块活动提示栏~外侧“进入校园~请说普通话”~内侧为 “回家路上不乱跑~大手小手牵着走”或者是其他提示语 ,7,抓好班级家园共育栏的宣传阵地~分年段以竞赛的形式完成~年终进行评 比表彰 ,8,校园围墙内壁分专题绘制宣传画 ,9,维修墙面~楼顶防水~所有体育设施、门窗油漆一新。并在适合位置悬挂“园训、园风、办园宗旨、办园理念、特色教”等

综合实践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执教者苏玉斌 课 时 1课时所属教材目 录 课题背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可就在当下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视,民族之风日益扩散和影响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他们对很多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相关内容。 再加之,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动开展之风已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们的,更是需要孩子们来感受、认知、传承与创新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我将根据学生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理解,调查,实践。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

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 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过程与 方法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 明 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激趣导入,引入课题(5分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传统 节日?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生:……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我国学生观看欢 度春节的画面 通过与学生交谈,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演示课件,以生动的欢度春节画

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马蹄镇茶堰小学2013年秋 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一、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主要任务 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重在建设,和谐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建设快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办学目标,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查相结合,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功能为重点,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质,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任务是:(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中学生守则为基础,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育人功能彰显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强化办学理念 强化“以人为本,用教育创造智慧,让智慧引领未来,给师生一个成功的天地”的办学理念,弘扬“建一流环境,创一流校风,出一流质量,育一流人才”的办学宗旨,树立“质量强校、教科研兴校,发展促校、特色立校、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思想,结合“建设快乐校园,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学校”的发展目标,积极培养和弘扬学校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励师生爱校兴校,敬业乐学,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 2、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要加强校风建设充分挖掘学校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根据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团结务实,开拓奋进,善于创新,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校风应体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上,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 校风——努力营造“快乐读书、诚实做人”的校风。 教风——积极建设“教书育人,勤于钻研,面向全体,敬业奉献”的优良教风,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完善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选题制定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活动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总结: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欢度春节:合家团聚、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点击课件: 辨一辨:请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名称后打“√”。 春节()端午节()五一劳动节() 重阳节()清明节()国庆节() 圣诞节()儿童节()中秋节()元宵节() 3、排排队:请你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学区学校文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学区学校文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版

学区学校文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为全面提升学校内涵,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渭源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峡城学区教育事业“xx”发展规划》,结合学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面向”思想为理论指导,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学校文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建设具有先进文化方向的学校文化;以“科学发

展观”为发展理念,建设引领社会和谐的学校文化;以“以人文本”为价值取向,建设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创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新文化。 二、建设目标 构建以师生为主体,具有时代特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环境建设,校内陈设与布置,绿化美化工作等,突出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具有较强的文化气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观念与行为。 (二)广泛宣传峡城精神、校风、学风、教风、校训使其人人皆知。 (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培育

走进民俗节日演讲稿

“走进民俗节日”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二年级一班的宋昱晔,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走进民俗节日”。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下面我就一年中各个重要节日及风俗做一下简单介绍: 1、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3、上巳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4、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5、清明节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 清明节的习俗有荡秋千、蹴鞠、踏青、放风筝、扫墓、插柳、射柳、斗鸡、蚕花会。 6、端午节 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

走进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走进传统节日”活动研究方案 一、主题背景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的洋节日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开展了“走进传统节日”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时间:2015年3月——2015年6月 三、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纪念的内涵,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和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习俗,能对节日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2、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做过文化的思想感情。 3、初步引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有目的收集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避免出现只认“洋节”而忘了传统的现象。 四、活动重点 了解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从中得到情感启迪,熏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五、研究方法 1. 查资料(上网,查书、报纸、杂志) 2. 调查、访问(例如: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3.比较法(南方人与北方人,汉族和少数民族过节的不同。) 4.收集图片和传统节日的装饰品…… 5.亲身体验,形成文册,总结交流。 六、研究主题节日 本学期学校结合清明节、端午节等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一系列活动。 (一)走进传统节日——清明节 1、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有关清明的来历及习俗,初步了解清明的文化内涵。 2、教师讲解有关清明节的知识,讲有关清明节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清明节。 3、进行诵读有关清明节的诗。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诗集。在班级中举行诵读清明节的诗集,让学生从中感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4、观看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电影。 5、撰写清明感怀文章或革命传统教育电影观后感。 6、召开“缅怀先烈”主题队会 7、各班刊出“缅怀先烈,争当好少年”为主题的黑板报、小报。 (二)走进传统节日——端午节 1、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端午节故事演讲。 4、与家人一同包粽子体会亲情。

综合实践《中华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 案例题目:《中国的传统节日》 一、活动设计背景: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的情趣、丰厚的底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受西方文化的浸润,更注重西方的洋节,尤其是小学生在社会的影响下,知道西方的许多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知道的却寥寥无几。 在学习本组课文后,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丰富,结合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我设计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体现了学科教学中渗透、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二、活动设计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知道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的风俗。 2.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活动对象和活动时间 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3月 四、活动准备: 活动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民族传统节日传说及习俗的资料;教师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 师: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我们还叫

过年,“年”是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播放“年”的来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在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快乐的节日生活》一课中,我们已经对春节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在春节之前,人们都会准备什么?除夕这天人们会干什么?初一这天会干什么? 生: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师:那么在我国的其他地方是怎样过春节的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播放课件:快乐春节回味)。 生:描绘看到的情景和知道的春节习俗。 师: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风情吧。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课文,回味北京春节的风俗,过渡到其它地区、民族的春节热闹、盛大的场面。通过课件演示,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的画面,学生观看了春节中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拜年等活动,对春节进行品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创设快乐、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为活动的探究创设了情境。) (二)、探究活动主题 1、传统节日知多少 师:悠悠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创造了举世瞩目、灿烂古老的东方文化,也形成了许多各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漫长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大家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说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以农历计算。)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知道的传统节日,教师适时小结。) 2.(出示课件):下面的节日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端午节()劳动节()儿童节()元宵节()植树节()国庆节()中秋节()圣诞节()重阳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传统节日》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 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流程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中秋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 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 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日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我学习并概括能力。 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演示课件) 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学生自己操作微机,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自信心。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初步印象得到进一步加深。] 四、传统节日的传说。 1、问题: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吗? 2、学生讲自己知道的传说。 3、请同学们查阅了解更多的传说故事。 4、小结:把这些传说故事课下讲给别人听。 [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再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对传统节日产生热爱的情感,并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五、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传统节日的喜爱。 2、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展示。 [此环节体现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的精神。学生通过歌舞、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出自己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日教案(小学三年级用)

教学内容:我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春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 多彩的活动形式。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5、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提问法导入: 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一大半,还有一个多月就放寒假了,寒假里面有一个很隆重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让学生回答),嗯,这个节日就是“春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过年”。那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节日,那么大家知道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来,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二、走进节日: 1、春节的由来: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年三十是除夕,年初一才是春节的开始) 春节里的风俗: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腊月二十三扫尘、年三十守岁、大年初一拜年、过了年初三后才可以扫地、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

春节与春联:询问学生知道怎么贴春联吗?春联应该怎么读,(用PPT举例子)福字怎么贴,为什么这样贴?(拿出事先做好的道具演示),略说北方还要贴窗花,南方则以年画代替窗花。 三:(拓展延伸)交流其他传统节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将了解了春节,像春节这样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老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这几个次,猜一猜他们都是什么节日呢? ﹝看词猜节日:PPT演示(1)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2)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除了春节和屏幕上的两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学生回答)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后)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的一个。)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节日都有哪些过节的习俗呢?(每个节日请一两个同学回答,然后老师总结) 四、课堂总结: 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多了一层了解。然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节日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又产生了许多新节日。每当这些节日来临,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欢庆节日。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过西方节日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也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些节日不仅是我们互相联系的纽带、还是促进人间真情交流的扭结,其中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个要求:同学们放学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这些节日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同时也让爸爸妈妈给我们讲一讲我们不知道的一些过节的习俗。

丰新三中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丰新三中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丰新三中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丰新三中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______ 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以确立办学理念、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 为重点;以培育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和谐校园,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 风尚,使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 生活中接受先进 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全面提升学校 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心灵美的思路。使我校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争取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 建设有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为创建规范化学 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目标:把学校建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的校园。

工作任务: 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校园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目标: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 、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 工作任务: 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整修。

2018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设方案

塘川镇双树中心学校2018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设方案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追随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依据2018年互助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贯彻质量立校、文化强校的办学方略,扎实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为载体,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不断深化和筑牢“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打造校园各层面的内隐学校文化和外显学校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愉悦身心、陶冶情感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目标 1、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整合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形成叩合时代要求、激励学校发展的“一训”(校训)“三风”(校风、教风和学风),确立富有陶中个性的、为全校师生

所认知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即学校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策略、教学方式等)。 2、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根据目前教育的新形势和面临的新问题,梳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原则,对已有的制度加以继承、扬弃和发展,追求制度与文化的完美结合,真正让学校制度对全校师生起到约束、导向、整合、激励和教育的作用。 3、不断加强学校行为文化的建设,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老师、关注每一项活动”,打造学校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树立正确的、全面的、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进一步打响学校品牌。 4、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追求品味,重在育人”的宗旨,按照“科学规范,讲究实效”的原则,重新规划建造学校大门;调整学校绿化布局,在美化、生态化上下功夫;在已有沿河休闲小路、假山雕塑的基础上,再规划设置几处具有陶文化特色兼备育人功能的校园景点;利用行政楼楼梯道口墙面、教学楼通道间墙面,设立多处校园文化板块,努力创设悦目怡心、充满生机的校园育人环境,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三、具体措施 (一)学校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化的建设 学校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

《走进传统节日》说课

《走进传统节日》说课稿 韩晓丹 一、教材分析: 《走进传统节日》一课,是大连理工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 在四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会了使用wps文字处理软件,掌握了使用文本框及自选图形并为其添加文字的方法。 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将学习wps演示文稿的使用,本课就是这个软件学习的第一课,借助wps演示来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主导,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自主、实践、创新”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愉快、和谐、宽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尝试、实践掌握新技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WPS演示界面:(2)掌握插入新幻灯片的方法;(3)能够在幻灯片中编辑文字;(4)能够保存和退出WPS演示。 2、过程与方法: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教师再巡回指导,最后由学生自主完成作品。 3、情感和价值观:(1)为我国民间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感到自豪,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操作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在WPS中插入新幻灯片及编辑文字的方法。 难点:文件第一次保存与多次保存时出现不同的界面的原因。 教学准备:微机室电脑运行良好,上课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提问导课 2、示范操作 3、自主练习 4、评价作品 5、总结延伸 1、提问导课,激发兴趣 新课一开始,我先提问,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学生回答之后,我出示课件,再做一下补充。 接下来作一个过渡,同学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一个了解,那么能不能借助电脑做个小宣传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呢?可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软件 wps 演示来实现这个愿望。 出示课题: 根据课件的内容来教会学生使用wps并制作自己的作品

走进中华传统节日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说课稿黄冈市浠水县胡河中学华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黄冈市浠水县胡河中学的一名老师。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有关知识。下面我就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活动设计与思路向大家做个简单的汇报。 一、说课题的形成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一门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在今年中秋节收假时,很多同学带月饼到学校来吃,看着这我班学生吃得很香,我就随便问了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吗?”同学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回答出来。我又问:“同学们,你知道我国还有那些传统节日吗?”竟然有同学喊出了“圣诞节”“复活节”等,顿时,我深深的感到: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节日深厚文化魅力是我们老师的重大责任。于是,我决定在我班开展一次以“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特点,我为这次活动确定了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要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等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要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乐趣和内涵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计划的实施;能结合自己的特长展示研究成果。

三、说开展活动途径方法 为了达到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向学生推荐如下三种方法开展活动: 搜集阅读资料:通过查阅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等资料获得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村里的老年人询问获得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上网查询:少数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在家上网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四、说活动设计和时间安排 这次实践活动,我设计三个阶段完成: 准备阶段:完成确定子课题和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的任务。我准备课内用两课时开展活动。 实施阶段:完成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任务。我准备用两个周末放假的时间完成。 总结阶段:完成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交流任务。我准备用课内两课时完成。 五、说活动过程 (一)确定子课题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开课之初,我先向学生展示几张有关节日的图片(贴对联、灯会、清明踏青、赛龙舟、嫦娥月饼),让学生猜猜这些图片分别描绘的是哪个节日?激发他们对节日的兴趣。在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时,我适时引导:“你们知道这些节日的起源吗?”“你们知道这些节日还有哪些习俗吗?”“你们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将学生的列举的节日名称一一板书出来,让学生分组讨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