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两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交战的双方、战争的简单经过和结果

3.知道绥靖政策并分析其造成的严重后果

4.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

5.通过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6. 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艰辛与曲折,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

重点: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绥靖政策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一战的性质绥靖政策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知识链接: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

直接原因(导火线):

2.时间:

3.交战双方:

4.主要战场:主要战线:

5.主要战役:

残酷性——

转折性——

6.结束:

7.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8.性质:(除塞尔维亚等极少

数国家是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

9.影响:

10.一战给人类的启示: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绥靖政策)

2.性质:

3.二战的开始与扩大

①开始:

②扩大: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标志:

作用:

5.转折性战役

①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②太平洋战场转折性战役:

③北非战场转折性战役: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德战场相呼应):

7.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1945.2 苏、美、英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8.法西斯国家投降

①,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

②,欧洲战事结束

③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④二战结束:

9.影响、胜利原因和启示:

讨论:试从爆发原因、主要发动者、交战的双方、启示、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性质等方面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表格略)

课堂反馈:

1.“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攻击,不论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A 德国奥匈帝国

B 英国法国

C 德国英国 D法国俄国

2.1914年,欧洲一家报纸报道说:“这个叫暜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线”。该报导中的‘战争’指的是()

A普法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萨拉热窝事件引发的严重后果告诉我们()

A刺杀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手段 B和平来之不易

C恐怖活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D战争不可避免

4.法国和德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但它们在历史上却有很多恩怨。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些“恩怨”的是()

(1).一战中分属于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2). 一战后在战胜国与德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法国获利最大

(3). 二战前法国参加了“慕尼黑阴谋”

(4). 二战中德国占领法国

A (1)(2)(3)

B (1)(3)(4) C(2)(3)(4) D(1)(2)(4)

5.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日本野蛮暴行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进攻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进攻台儿庄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家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 )

A.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D雅尔塔会议召开

7.“国会纵火案”“白色方案”“虎!虎!虎!”等体现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A 动荡与变革

B 世界走向战争

C 走向多级格局

D 和平与发展

8.曾经两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9.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就这场战争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引爆欧洲“火药桶”的“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吗?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着“火药桶”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3)在这场战争中,运用了哪些新式武器?请举两例。

(4)在这场战争中,最残酷的战役是什么?

(5)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张伯伦

材料二“我没有别的,只有热心、辛苦、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国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丘吉尔就职演讲请回答:(1)材料一所体现的外交政策用一个词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2)这种政策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3)丘吉尔的态度与张伯伦政府对待法西斯侵略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11. 阅读下列材料

(一)大战从1914年~1918年历时四年多,牵涉到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十五亿人口。在战场上,同盟国和协约国不断使用新武器,飞机坦克毒气首次出现在战场上,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据估计,全世界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卷入了战争,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1亿,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三)德国前总理向集中营遇害者下跪,而日本前首相参拜战犯亡灵。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怎样的信息?

(2)材料三中两国领导人在对待战争上的态度谁是明智的?请写出你最想对他们说的一句话。

(3)材料一、二中反映的信息对你有何启示?

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几年来,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回顾以往,有得有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呢?为提高历史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本人借鉴他人的复习方法,结合近几年历史中考的形势和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复习计划如下:和大家谈一下我的复习计划。总体上大的计划有以下三点: 一、以本为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复习进度、周练的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此阶段约占了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大半时间,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专题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第三阶段是模拟训练、查漏补缺。根据历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和习题两部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专史复习强化重点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重点是什么呢?就是《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此外,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2)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 记住至少用两周的时间,精选模拟试题,进行至少五次实战演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并且及时发现不足,综合指正。

九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时间:2011. 18——2011.1.5 (共4节) 二、复习内容:九年级上册 三、复习目标: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复习提纲为线索,引领学生全面复习。 四、复习重难点: 1、重点:两次工业革命;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俄国、日本的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 2、难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和各自的影响。 五、学情分析: 1、对历史基本概念理解不透,掌握不牢。 2、对历史发展的时段、历史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 3、学生的审题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能力的较低。 4、学生的迁移、变通能力较低。 5、错别字仍是失分点之一。 六、复习措施: 1、复习课本,夯实基础。往年的中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 时必须深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如用历史表格整理知识、系统法、把历史知识用点、线、面串成网络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用图示,比较等方法来复习掌握基础知识。现在通行的是专题式教材,所以我更多的使用归类复习,对同类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 2、提高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历史教学只能淋漓尽致地向45分钟要质量。为了 提高效率,这就要求老师们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紧凑的授课环节,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讨论、抢答、竞猜等等)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相关的练习,以便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3、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和迁移、变通能力的训练。教师应结合具体问题,引导

学生真正搞清历史问题中常见的提问语;训练学生审题的全面性,以免学生在考试审题时丢三落四;让学生准确理解历史问题中常见的能力词,并且有针对性地精选题目进行练习,力求使初中学生较快地学会理解题意,尽早具备较高的审题能力。 在加强审题能力训练的同时,要进一步注意迁移、变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平时要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指导学生能够灵活地迁移、变通这些“应对策略”去解决所遇到的新问题。 4、注意提高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当前,材料解析题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 主要训练题型,无论在选择题还是在非选择题中,都含有“材料式问题情景”,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有较强的材料解析能力。我们必须把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材料解析能力,作为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中心,抓好、抓实。具体说来,要通过一些模拟题,要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学会从材料中找答案,学会看材料的重点内容,如中心句、出处、注释、省略号前后的文字等,学会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图表内容,多让他们自主分析事件的各个要素,如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性质等,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分析历史事件的良好习惯。在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和指导学生把答案组织好、写准确、写清楚。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青岛三十三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友情提示:请仔细审题答题。祝你们考试成功!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II卷开始的答题纸上。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选一选:(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千万不要多选哦。) 1.古代西亚各民族广泛使用的是()文字?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甲骨文 2.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民法法典B.哈佛拉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婆罗门法典 3.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D.宙斯神 4、2003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使伊拉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么在这里诞生的古老文明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5.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与哪种宗教有关?()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 6.说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的“文化使者”是因为阿拉伯人()①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②简化了10个数字符号并把它传入欧洲 ③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并将其传播④将中国的某些科技、文化成就传入西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7.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西欧城市的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8.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的恶棍”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林肯C.达尔文 D.拿破仑 9. 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民法典》将永垂不朽。”“他”指的是() A.克伦威尔 B.林肯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10.“英国棉纺织完成从…珍妮?纺纱机到…缪尔?纺纱机,再发展到瓦特蒸汽机的…三级跳?以使工业革命由此展开。”瓦特蒸汽机开创了人类的一个崭新时代──()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火车时代D.信息时代 11.牛顿在天文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A. 微积分 B. 牛顿三定律 C. 万有引力定律 D. 焦耳定律 12.“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摘自十七大报告。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13.古印度社会中的农民、商人属于下列哪个等级() A.婆罗门B.刹帝利 C.吠舍D.首陀罗 14.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他是() A. 达尔文 B. 巴斯德 C. 爱因斯坦 D. 爱迪生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四川教育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1、人类的直系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晚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洲均有发现。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 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 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一、神奇的金字塔: 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80余座金字塔至今仍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由汉谟拉比制定) 1、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 A、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B、内容:(a)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b)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 (c)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1、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主要有印度河和恒河。 2、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它把居民从高到低分 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影响: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一、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中大兄皇子、高向玄理拥立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后,日本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 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 二、阿拉伯的兴起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穆罕默德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领袖,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630年,打回麦加,把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并把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 第三主题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古代希腊 一、古希腊的繁荣 1、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九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一、学情分析1、我校这届毕业班的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的特点就是重视程度偏低,明显表现为上课情绪、激情不足,平时主动复习的欲望淡薄,有些学生甚至出现马虎应付的现象。 2、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时积累少,或者根本没有积累;二是平时练习时间少;三是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3、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在分析说明这个环节上,学生语言的组织非常混乱,答题结构不完整,导致失分的现象严重。 4、学生自己可控的时间少,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复习

时间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学生对历史复习大多跟着感觉走,导致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5、学生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甚至个别的学生眼高手低,对多次出现的习题不搭理。6、许多学生的书写仍是比较潦草不清,答案不讲格式,学习习惯比较差; 7、学生对于复习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二、指导思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遵循考试标准和开放思维的规律,紧扣教材,精心安排复习计划,科学组织复习。整合知识点,收集焦点和热点,迁移训练。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思维水平,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三、复习方法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中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中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第一轮: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系统复习。1、紧扣课程标准、深研中考说明:进入九年级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所要达到的能力,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册亨民族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1、修建金字塔的古代国家是 A、埃及 B、古巴比伦 C、印度 D、中国 2、诞生于古印度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是 A、阿育王 B、乔达摩?悉达多 C、穆罕默德 D、汉谟拉比 3、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定者是 A、穆罕默德 B、汉谟拉比 C、阿育王 D、凯撒 4、公元前73年,领导角斗奴隶起义的是 A、斯巴达克 B、凯撒 C、屋大维 D、李维 5、雅典处于全盛时期是在谁当政期间 A伯利克里B、汉谟拉比C、图特摩斯三世D、阿育王 6、“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品是 A、《鸟》 B、《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C、《荷马史诗》 D、《历史》 7、843年,查理死后,他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下面哪一个不属于这三个国家 A、法兰西 B、英吉利 C、德意志 D、意大利 8、公元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 A、北非 B、印度河流域 C、恒河流域 D、中东巴勒斯坦地区 9、在新航路的开辟中,首先发现好望角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0、下面属于达?芬奇代表作的是 A、《大卫》 B、《创世纪》 C、《西斯庭圣母像》 D、《最后的晚餐》 1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是 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 C、查理二世 D、詹姆士二世 12、16世纪晚期,英国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这里的“无敌舰队”是哪一国的 A、法国 B、荷兰 C、西班牙 D、葡萄牙 13、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 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专题四: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会议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

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专题七:人物篇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上)历史期末考质量分析 杨顺国 一、试卷分析: 1、基本情况: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题型包括单选题、材料解析题、探究活动题等。 2、考察范围:九上整册。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围绕中考。不论从题型设置还是题目创新意图上,都紧靠中考要求。 (3)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注重分析。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但是分析性较强,学生处理问题时有一定难度和灵活度,不死记硬背。 二、成绩分析: 最高分94分,高分段人数比之前略有减少,不及格人数略有增加。对于优秀学生,是展现才华的好时机,对于中等偏上学生,有较大挑战,需要较强的临场心态和应变能力,对于中等学生,是一次适当的刺激,对于基础薄弱学生,如果认真听课看书,想考及格也不难。具体情况如下: 班级科目参试人 数总分平均分及格人 数 及格率

56班历史41 2499 61 26 57.8% 57班历史40 2565 64.1 27 64.3% 56班数学41 1519 37 5 11.1% 三、考情分析: 1、展现优势: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大,且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材料及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模拟卷(含答案)

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下列对金字塔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建筑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代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代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2.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知识积累卡,对这张知识卡片认识不正确的是()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 B.它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 C.该内容出自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目前,印度的低种姓群众仍有1.6亿人,占印度总人口的16%。他们中大约2/3是文盲,半数是农民,只有7%的人能喝到安全的饮用水。你认为“低种姓群众”指的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和贱民 4.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也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到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代埃及文明

D.古代印度文明 5.伯里克利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A B C D 6.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州的重要水域。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哪一个国家的内湖()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 7.他是扑克牌里的红桃K,法兰克国王,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他”是()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16——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完善、走向成熟,近代社会开始逐渐确立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资产阶级的统治巩固和扩大,近代社会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级,近代社会终结,向现代社会迈进☆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力:大机器生产优越性(进步性)生产关系:雇佣关系思想意识:要求摧毁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制度,体现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发展的要求局限性:贫富不均☆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生产工具先进,交通便利,使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的因素: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工业革命、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 确立资本阶级统治(英国、法国)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组度废除旧制度(俄国、日本)4、通过对外发动王朝战争(德国、意大利)☆四大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思想解放运动时间性质核心思想代表人物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人文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启蒙运动17——18世纪资产阶级领导的、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洛克、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自由主义思想19世纪略自由主义亚当?斯密、边沁、孔德、杜威社会主义思想19世纪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复兴运动1、中古世纪,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性,防碍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背景2、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荣区域——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兴起很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 3、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含义:14——17世纪,很多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表现人类持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的思想文化运动发源地: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影响范围:几乎西欧所有国家影响: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世界上的作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推动作用,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国籍称谓作品意义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家(戏剧家)“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使英语文学创作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联想,以和悦的眼神、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人性的光辉,达?芬奇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赋予笔下人物真实的个性与情感,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与典雅,鼓励人们去大胆追求不受宗教璀璨的世俗生活,完全摆脱宗教题材的束缚☆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实行反封建、反教会、反神学斗争,为资产阶级服务☆16——18世纪的四次巨变: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背景自然科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封建君主制依然存有,人们群众的利益仍然持续遭到侵犯和剥夺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不满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斗争,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摧毁封建制度含义:17——18世纪,很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2016—2017九年级历史中期考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 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 A. 奴隶制度 B. 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 D.殖民主义 2、14~15世纪,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 A.英国 B.意大利 C.法国 D.美国 3、中学生应该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 开了讨论,以下是他们对拿破仑所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他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B.他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D.他后期的对外战争都维护了当地人民的利益 4、下列人物的行为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①玻利瓦尔②章西女王③华盛顿④林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人权宣言》的颁布 6、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有关美国南 北战争的影视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1861年“南部联盟”率先挑起内战 B.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胜利 C.林肯在战争结束前夕遭刺杀身亡 D.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7、“我真正的光荣并非在于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 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说这话的人是() A.汉谟拉比B.克伦威尔C.拿破仑D.华盛顿 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张三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 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惟一的相同点是( )。 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9、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历史的时序性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下列 历史文献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权宣言》②《权利法案》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共产党宣言》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10.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时间是() A 公元前509年 B公元前27年 C 公元27年 D 476年 11.在西部一个穆斯林信徒家中,发现书柜上有一本《古兰经》,由此推断这家人可能信奉()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道教 12.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 A 荷马 B 阿基米德 C 达·芬奇 D 但丁 13.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于()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中国 14.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是() A 但丁 B 达芬奇 C 莎士比亚 D 哥白尼 15.西欧封建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 A 国王 B贵族 C宫相 D教皇 16.如果给下图的章西女王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背景是() A.率领起义军打击西班牙军队 B.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大败英军 C.在攻占巴士底狱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D.率领印度起义军抗击英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表述,符合右图名画作者的是()。 A.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C.他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D.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2.今天,有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的最早出现与哪部历史文献有关?()。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汉谟拉比法典》3.“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 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 4.解放“手”的最早发明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飞梭 5.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 争 D.拿破仑战争 6.“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A.封建制度 B.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殖民 扩张 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晤 8.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初期的英国,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A.穿印度的棉衣B.打电话聊天 C.吃美洲产的玉米D.喝中国产的茶叶 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些歌词引自()。 A.《国际歌》 B.《宅地法》 C.《复活》 D.《英

九年级历史上册专题

2014年历史中考复习研讨会材料 九年级历史 专题复习资料 目录 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第二专题、中外历史重大改革 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第四专题、近代化的历程 第五专题、思想解放运动 第六专题、科技的进步 第七专题、党的奋斗历程 第八专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与巩固第九专题、纪念性历史事件与热点

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一、西周、西汉初-----分封制: 1、目的: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2、受封者:周王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 3、诸侯权利: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 4、诸侯义务:(1)拥戴周王为天子(2)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活动(3)贡献财宝和特产(4)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5、作用:(1)巩固西周的统治(2)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二、秦朝 -----皇帝、三公、郡县制 1、皇帝制度特点是:皇帝世袭、皇权至上、皇位独尊。 2、三公及其权力:丞相——管理行政。御史大夫——监督太尉——管军事 3、郡县制:全国分 36 郡,郡下设县。 三、隋唐-----三省六部、科举选官 1、三省六部名称和作用: 三省:中书(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 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常科中最重要的两科:进士科和明经科 基本程序:州府初试合格者进京由尚书省组织“省试吏部考核后任用。 意义: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表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已经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向以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正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为一批出身低微的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激励这部分人通过读书博取功名,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三、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厂卫;军机处 1、废除丞相,设六部,作用:皇帝直接控制了军政大权。 2、设内阁,成为权力中枢机构,作用加强了君权。 3、设厂卫: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的设置,控制人们的思想,加强了君权。 4、清军机处的设置:时间:雍正时期 目的:(1)直接目的:军事需要(2)根本目的:加强君权。 四、民国-----民主共和 1912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 五、新中国-----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制度 1、1949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共同纲领》,主要内容是:(1)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2)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3.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1)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意义:(1)这部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2)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3)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1分封制:以血亲关系为基础。前期巩固统治,后期成为分裂割据的主要原因。 “百代都行秦政制”,秦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2君权在古代逐渐加强,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版]参考答案及解析

智慧学习初中学科单元试卷 历史九年级总复习 参考答案 试卷一(七年级上册第1~9课) 一、1. A 2. B 3. D 4. C 5. C 6. C7. A8. D9. C10. C11. B12. B13. A 14. B 15. A16. C17. D18. C19. B20. D 二、21. A22. B23. B24. B25. B26. B 三、27. 禅让制分封制28. 黄帝齐桓公29. 兼爱、非攻韩非 四、30. (1)①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1分)能制造(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等);(1分)②李冰;(1分)③儒家学派;(1分)提出“仁”的学说;(1分)(2)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等);(1分) 建议:加大宣传力度;(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1. (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1分)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1分) (2)事件:商鞅变法(1分)措施: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1分)(3)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1分)(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1分) 32.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1分)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1分)(2)举办太学,(1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1分)(3)孔子的教育影响深远(1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1分) 试卷二(七年级上册第10~22课) 一、1. D 2. D 3. C 4. B 5. B 6. C7. C8. A9. C10. C11. C12. A13. B 14. B 15. A16. A17. D18. B19. C20. B 二、21. B22. A23. B24. B25. A26. B 三、27. 长平之战巨鹿之战28. 大一统儒家29. 夏朝秦朝 四、30. (1)商鞅变法(1分) 丞相(1分)(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2分)(3)大胆创新(1分) (4)要关注民生、勤俭(1分) 31. (1)人物:秦始皇(嬴政)(1分)制度:郡县制(1分)(2)地区:新疆(1分)机构:西域都护(1分)说明: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或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3)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1分) 32. (1)孔子,仁(2分)(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3)反对、否定或批判(1分)民主与科学(1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1分) 试卷三(七年级上册综合练习) 一、1. B 2. A 3. D 4. B 5. A 6. A7. B8. D9. B10. A11. B12. A13. D 14. D15. D16. B17. C18. B19. A20. D 二、21. B22. B23. B24. A25. B26. B 三、27. 干栏式半地穴28. 百家争鸣大一统29. 贾思勰水经注 四、30. (1)“秦皇”指秦始皇或嬴政;(1分)“汉武”指汉武帝或刘彻(1分)(2)郡县制。(1分)(3)“秦皇”:焚书坑儒;“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4)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1分) 31. (1)统一度量衡(1分)统一货币、统一文字(2分)(2)奖励耕战(1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分)(3)法家(1分) 32. (1)仁(1分)仁政(1分)(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兴办太学(1分)(3)儒家思想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文化互相撞击、互相融合,对其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分)儒家思想应进一步弘扬传统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姓名班级分数: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卡) A.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神学文化的复兴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2.今天,有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的最早出现与哪部历史文献有关?()。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汉谟拉比法典》 3.“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 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 4.解放“手”的最早发明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飞梭 5.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 6.“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A.封建制度 B.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殖民扩张 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晤 8.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初期的英国,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A.穿印度的棉衣B.打电话聊天 C.吃美洲产的玉米D.喝中国产的茶叶 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些歌词引自()。 A.《国际歌》 B.《宅地法》 C.《复活》 D.《英雄交响曲》10.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无法调和,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A.工业品进出口问题B.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C.奴隶制的存废问题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苏格兰人民起义B.新议会的召开 C.内战爆发D.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1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反映了()。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B.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D.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 13.历史上第一个圆了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而被称为“航天飞行器的先驱”的是()。A.奥托B.莱特兄弟C.富兰克林D.蒙特哥菲尔兄弟 14.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使用B.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C.棉花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15.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手机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16.历史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办一期黑板报,宣传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适合的标题是( )。 A.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B.引领时代的思考 C.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D.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17.“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与这句话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大革命C.俄国农奴制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 18.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用赎金购买份地 C.改革不彻底D.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9.“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种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被下面哪一位著名科学家创立的伟大理论打破?()。 A.牛顿 B.达尔文 C.托尔斯泰 D.爱因斯坦 20.下列说法,符合右图人物的是()。 A.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B.他主张以人权反对神权 C.他最重要的思想是“三权分立”学说 D.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

九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带答案)一、填表题 1.无产阶级斗争 2.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二、选择题

1、“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 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右图中,展示的是一面墙及墙面标示牌,牌上显示语种:法语。时间:1871年5月21——28日,这面 墙为我们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供了最直接依据?() A.宪章运动 B.文艺复兴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3、下图中的人物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请你给这张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B.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 C.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D.马克思主义创立与继承者 4、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C.摆脱了经济危机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5、“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 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 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 C.提倡文明开化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6.恩格斯曾评价:“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 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这位巨人是() A.牛顿 B.马克思 C.列宁 D.达尔文 7.1872年建成的京滨《从东京到横滨》铁路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倍称为“日本铁路之祖”.以下与日本 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发展近现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8、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 )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三、材料分析题 1、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它们却以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 重要的一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年产35 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 材料二 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